美学理论论文范文

2024-01-21

美学理论论文范文第1篇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都可以用一种讥讽的观点来加以考察,而并不混淆区别善与恶的永恒标志

席勒格与黑格尔

黑格尔《美学》曾谈到席勒格兄弟,并论述了他们创立的“讥讽说”(ironic,朱译“滑稽说”)。威廉·席勒格在他的文学与戏剧演讲录中,曾据此说去分析莎士比亚使悲剧性和喜剧性互相交迭的手法:“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都可以用一种讥讽的观点来加以考察,而并不混淆区别善与恶的永恒标志。”他认为莎士比亚也是按照这种原则来写作的。

莎士比亚打破古典主义传統,使用了悲剧性和喜剧性交迭的手法,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席勒格把它归之与讥讽说,则未免牵强了。不过,席勒格的讲话有些独到之见,是很值得重视的。这些观点据笔者所见,曾为黑格尔所吸取,写入他的美学理论中去。

例如,威廉·席勒格在二十三讲中谈到美的形式由矿物的结晶,到植物的花草,再到人的躯体,就和黑格尔《美学》论述自然美从低级到高级的历程相符。再如,席勒格在二十四讲中嘲笑那些认为戏剧诗文的各部分必须整齐划一的主张,就好像穿着同样制服、佩着同样武器、带着同样装备的士兵在列队检阅一样。他说只有这种人才会认为这(指在剧本中交迭使用韵文和散文的写法)是不适当的,因为他们要求看到一两个士兵之后,就必须能够类推千万个士兵都和他们一样。这一说法被黑格尔引进《自然生命作为美(乙)》中去,甚至举士兵的例子也一样。黑格尔把它称作是“有规律的安排”。不过,黑格尔援用了席勒格的这些说法,却没有注明出处。

驳形象化说

一般把塑造艺术形象的表现方法划在形象思维之外、认为它只是把作家头脑中已有的映象表现出来的一种单纯技法这种观点,我以为并不正确(至于曾经一度流传的所谓把思想“化”为形象这种等而下之的理论,就更不用说了)。

我觉得,黑格尔《美学》中虽然有时也流露了与上述错误观点类似的论述,但总的说来,黑格尔《美学》在这方面也曾经提出过十分精辟的正确观点。他说:“形象的表现的方式正是他(艺术家)的感受和知觉的方式”,“艺术家这种构造形象的能力,不仅是一种认识性的想象力、幻想力和感觉力,而且还是一种实践性的感觉力,即实际完成作品的能力。这两方面——心里的构思与作品的完成(或传达)是携手并进的”。这些说法纠正了那种把塑造艺术形象的表现方法视为游离于形象思维之外或之后的观点。

我不得不承认,高尔基在一些文学理论中时或流露了这种观点,但是他自述创作经验却露出了这种观点的破绽。我还记得我在青年时急于想要悟出构造形象的奥秘所在,于是从高尔基的文章中求解。一次我在他的一篇论文中读到他在写《奥古罗夫镇》这篇小说时的经验谈。他说,他曾经花了十来天工夫,苦思冥想如何用形象化的办法来为读者构成一幅奥古罗夫镇的图画,可是这种“形象化”的结果却是把奥古罗夫镇的形象变成掌中玩具,这使他感到很懊丧。我觉得这个例子足以说明把原本统一的东西,即形象的表现方式和作家平时对生活的感受和知觉的方式生硬地拆散开来所招致的失败。

达名、类名、私名

黑格尔逻辑学的三范畴论(即:普遍性、特殊性、个体性)曾博得很大声誉,常常为人所征引。其实,早在黑格尔之前,《墨辨》就同样提出过“达名”、“类名”、“私名”三个范畴。据《经说》的解释:“名:‘物’,达也。有实必待文多也,命之。‘马’,类也。若实也者,必以是名也,命之。‘臧’,私也。是名也,止于是实也。”

《墨辨》所谓“达名”是指普遍性范畴,即后来荀子在《正名篇》中说的“大共名”,如“物”。“物”这个概念可统摄万有。“类名”是指特殊性的范畴,即荀子说的“大别名”,如“马”。“马”这个概念以区别牛羊,但又赅括一切不同形态的马在内。“私名”指个体性范畴,即荀子说的“推而别之至于无别而后止”,如“臧”。“臧”这个概念作为某一个体(人)的专名。《墨辨》提出了“辞以类行”的理论。荀子对于“类”的理论更多有发挥:《儒效篇》“举统类而应之”,《子道篇》“言以类使”,《非相篇》“以类度类”,“类不悖,虽久同理”,《王制篇》“以类行杂,以一行万”。大体说来,荀子认为知类为立名之本,掌握了“类”的概念,就可以突破感性认识的局限,以近知远,以一知万。

美学理论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 人类文明进程里、历史发展征途上房屋建筑的地位与作用“无物能及”,在中国,某些情况下有了“房屋”才算有了“家”,有了安身立命的场所。故,对房屋建设人们一直都是倍加重视与关注。只要条件允许,人们会不遗余力的将其功能给予放大,将房屋建设的规矩、牢固、漂亮、舒适并尽量赋予其更多的精神元素、人文价值、美学观念、地域风情、建设理念、设计情怀。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经济的繁荣,时下人们对房屋建筑的质量、品味、以及其蕴含的文化基因等有了更高的要求,在满足人们日常生活需要同时,其建筑设计文化内涵、生活美感等也需要得到提升。本文将就房屋建筑设计中的美学规律展开探讨,希冀为广大房屋建筑设计者提供一点理论参考。

关键词:房屋建筑 美学规津 设计

1 房屋建筑的艺术发展与美学规律

房屋建筑无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是人们生活中的重要内容,有的甚至是很主要的内容,上古时期的房屋建筑为人类提供了遮风挡雨的安全空间,为人类的繁衍生息提供可靠的保障,房屋建筑对人类的贡献居功至伟。房屋建筑是一门艺术,具有很强的综合性,饱含着设计者的智慧、记录着建设者过去的劳动,房屋建筑典藏着乡村苍老的过去,铭记着城市建设的足迹,昭示着城乡未来发展的经纬,彰显着民族文化的轨道,传递着艺术发展进步的信息,是人类建筑艺术范畴里五彩斑斓美学思想荟萃的集合体。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许多西方房屋建筑艺术以及独特的建筑风格的也在影响并不断地涌入中国房屋建筑设计市场,其所蕴含的美学思路、美学概念、美学规律等在中国得到欢迎,许多房屋建筑设计者将西方美学概念、美学观点、美学思想与传统房屋建筑理论、理念、文化因素等相互融合使得我国房屋建筑水平与艺术得到了提升,表达途径与方式得到了丰富。其中西方建筑艺术语言中的空间组合、尺度、比例以及质感、色度、体型等包含韵律美的结构与布局、风格得到了发挥。时下,我国房屋建筑美学理论与实践正向着更广阔、更深邃的领域拓展,房屋建筑领域充满正能量、孕育着美艳的新生命。

房屋建筑包含着形式的美,是通过一定的建筑形式使建筑物使用与精神功能被人们感知。形式美源于美的形式、形态,然,随着社会与历史的发展,慢慢的脱胎于美的内容,形成了新的体系,演变成依照一定的规律结合起来的线条、框架、色彩、形体等形式因素,艺术家对其进行了抽象化、概括化逐步成为一种建筑的形式美。其体现在有规律的整体形态,融合力学规律的构图与形式,契合建筑材料的结构、纹理品质、内涵将建筑物的每个部分甚至细节予以完美的展现。通过对建筑物的整体调整、局部融合处理,依照一定的比例,色彩,质感等展示出来,使房屋建筑具备了较强的观赏性、较高的使用价值。建筑美学把多种材料用对称、协调、均衡等架构起空间,显示出其独具特色的内在美, 并有意识的放大其使用功能以外的非物质性的内容或用途。例如苏州古城的地域性民族建筑,其美学特色就颇具代表性,苏州古城建筑把传统建筑中经常使用的粉墙黛瓦式建筑方式予以抽象把民族传统文化因子融入到现代建筑样式中,不但传承了民族文化历史特色,而且对民族文化进行了发扬和大胆的创新。

2 房屋建筑设计中美学规律应用

传统房屋建筑室内外设计的形式美美在和谐、美在形式、美在秩序、美在与周围的环境协调、美在与功能、主人的身份、地位匹配。房屋建筑的形式美涵盖:统一、主次、比例、均衡、韵律、节奏等固有的法则、审美原则。这些基本原则就是现代主义建筑设计创作的根脉,是其生命的源泉。

2.1艺术感觉的统一

房屋建筑设计中,其使用目的虽然大致相同,但,其表现形式却呈现出五彩缤纷的多样性。

2.1.1 形状的统一。

房屋建筑是由相似或相同的简单几何形状组成,但设计中需掌握好一下两点:其一,把握好主体部份或者主要部分与次要部位的从属与关联关系。在具体的设计中小部位从属于位于支配地位以及较重要的位置、低处从属于高处部分。其二,房屋建筑的几何体形状要本着协调、统一的形状、尺寸建设,即使建筑物中处于从属地位的也要设法与整体建筑物相互协调。目的在于使建筑物内外部处在统一完整的构图中,形成一种整体统一的美。

2.1.2色彩的统一

房屋建筑的色彩运用相统一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如果运用色彩得当获得统一一样能体现出特有的协调的美感。色彩运用特有的难点在于对材料的选择。只要选料得体、设计独具匠心无论新老建筑、无论风格是否异同仍然能营造一种强烈的统一感。房屋建筑材料在色彩上产生的强烈对比往往具有戏剧性般效果。

2.1.3利用好陪衬

房屋建筑功能越来越强大、形体越来越复杂,但建筑的功能还是有主要与从属部分的区别。任何一个建筑都有主次之分 缺少主次其建筑则会显现出平淡与松散,缺乏美感。故,外形设计中,处理好建筑主体的从属关系至关重要,充分利用好处于从属地位的陪衬部分使其与主体部位相协调统一则建筑整体的艺术表现力就会得到彰显。

2.2 把握好房屋建筑的比例

魅力十足的物体都具备比例匀称的特质,这是美的第一原则。房屋建筑设计建设必须遵守这一原则。把握好其应有的的比例即长、宽、高三要素间的大小关系,在整体、在局部亦或局部间都固有的比例关系。比例协调的房屋建筑才是和谐的、完美,比例失调的建筑没有美感可言。房屋建筑布局中,主要部位甚至细节部位尺寸比例几乎是一样的。其简单基数比一般是1/1、1/2或2/3 等。黄金分割比例是所有比例中最为特殊的一种最具有美感、优秀的房屋建筑中往往巧妙的将其运用在其中。

2.3 使房屋建筑整体处于均衡

均衡是物体美感的特性之一。房屋建筑应该是一个具备均衡性的大型的“物体”, 均衡是其建设设计的重要法则。对称就是最简单的均衡。房屋建筑设计要应对复杂的对称关系,在外观设计中、在内部构筑设计中要想方设法考量这个问题。优秀的建筑师在房屋建筑的设计者中往往通过自然的方式引导观者绕向设置主要入口的主要立面,使观者明确感受到均衡的存在。然,房屋建筑具有较强的使用功能在建材、功能构造、等问题上使用功能处于主导地位往往会导致建筑物部分部位不对称或者出现不规则的形式。不规则的均衡问题出现时候要通过杠杆平衡原理,如果是远离平衡中心、又是次要物体,可通过靠近均衡中心或较为重要的主要物体予以平衡。巧妙利用均衡中心的吸引作用,来淡化其中的不匀称。

2.4 把握好房屋建筑的韵律

韵律是事物特有的一种属性。是事物不同元素之间的形状、性质、特质的差别或共同的品位给予加强造就的。房屋建筑中可以利用光、阴影、色彩、支柱、以及室内容积等相互的和谐、对比等不同的特征对其共同拥有品质进行强化。突出房屋建筑中大部分效果使得建筑物韻律处于协调、强化。

3 结语

房屋建筑设计充分利用美学规律,可提升房屋建筑的品质、提高其使用功能外富含的精神内涵。房屋建筑设计师要灵活运用美学规律,利用好对称,把握好房屋建筑的韵律,利用好陪衬与地域特点、历史文化等要素紧密结合,房屋建筑的质量、品味、将会得到极大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孟晓.浅论住宅阳台的后期封闭[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0年03期

[2] 张荣兰.浅谈平面布局中的节地方法[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6年03期

[3] 魏海林.建筑传热异常部位结露校核的计算方法和结构设计[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3期

美学理论论文范文第3篇

一、中国古典戏曲理论中的民族美学观

我国的古典戏曲经过了长期的发展, 但其发展并不具备显著的独立性, 而是融合了多种国内古代文学艺术, 其中包含了丰富的民族文化内容, 这些都与中国诗书画卷、音乐舞蹈息息相关, 其特征都是外国戏剧理论不具备的。与其他的艺术门类相比, 中国戏曲出现与发展相对较晚, 需要借鉴其他各门艺术的基础条件, 并在诸多前人钻研的基础上形成, 也有更多的其他艺术理论的借鉴, 比如书画理论、音乐理论或诗歌理论, 传承了大量的民族文化传统。

中国古典戏曲的理论, 首先所展现的美学就是将戏曲当作诗歌。比如何良俊在其《曲论》中提到, 夫诗变而为词, 词变而为歌曲, 则歌曲乃诗之流别。于是, 在随后的发展中有不少人提出与之相似的观点。比如王世贞曾的“曲者, 词之变”以及李调元的“三代以前, 诗即是乐, 乐即是诗”。前者认为戏曲融合了诗与词, 所以戏曲的美学理论也就是诗词的美学理论。后者则认为音乐和诗词本身不分家, 两者之间表达的实际上是相似的理论。

古代的诗歌发展史中, 有乐府宫调、唐之律诗绝句, 如李太白《清平乐》、《忆秦娥》, 白乐天《长相思》等等, 后五代转繁, 有《尊前》、《花间》, 进入宋代后, 只一腔数十百字, 蕴意颇深。而时文, 叫吼, 尽入宫调。民间杂剧兴, 罕见节奏, 被誉为“随心者”, 《南词叙录》云也。

在上述简单的分析中, 后人可知戏曲的诗和音乐之间的结合实际更为复杂, 因为它必须通过抒情到叙事、演唱转为表演、席间唱到剧场, 这些都是整个的转变过程。而这个过程中发展形式也出现了多样的变化, 比如唐朝的变文、金代的诸宫调、清代的连厢词等等。音乐的美学对戏曲美学产生了难以言喻的美, 由人心生, 被不少人当作为戏曲美学的开端, 但实际上这两者在艺术表现形式上还是有一定差异性的, 对其美学影响的研究更多地要看两者共同的渊源。苏轼曾说, 诗画本一体, 天工与清新。古代不少诗人也都是画家, 诗歌理论, 文艺理论都与书画理论的影响有关。至于戏曲理论和其他艺术之间的互通性, 就表现为共同发展而形成, 其特点是具备很强的民族性, 此外, 戏曲理论吸收了其他艺术理论的精髓, 但又与戏曲发展相结合, 综合各种艺术的成分而形成, 因此即便在同一美学概念中, 也因艺术门类的不同而不同。

二、中国古典戏曲美学内涵

1、意境和境界

在中国古典美学中, 意境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 是一种超出象外的能引起人丰富想象的东西, 有无意境成为美学重要的判断标准。对一部戏曲的评价, 重要的在于是否给观众呈现一个不但具有意境, 而且内涵诗意的氛围中, 这是剧本本身在语言和音乐的结合下才能达到的境界。正如《红梅记》中, 汤显祖点评道, 绝处逢生, 极尽剧场之变。

2、神韵和韵味

尽管神韵的词汇在我国的整体词汇概念中出现的较晚, 但它依旧是我国古典美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中国现代的很多戏曲理论家就是继承与借鉴了古代试论和画论的精神, 使得后人更多的在欣赏戏曲时将神韵作为一种标杆。再如王骥德对戏曲发表的经典感言:最好的戏曲作品其妙处, 正不在声调之中, 而在字句之处, 所谓风神, 所谓标韵, 方是绝技。而吕天成在其画品与书品《曲律》中也有自己独特的观点, 他将戏曲作品分为了神品等几个等级, 而这个则是最高的等级借鉴指标, 与受人推崇的汤显祖的作品之神韵, 不谋而合。

3、自然与本色

本色一词应用广泛的时代在于明代, 对于本色与自然在中国古典戏曲中的美学作用, 众人的说法不一, 但也有共同之处, 即在于戏曲都是诗美学的继承, 而不同表现则在缺少了学问的卖弄, 不讲求文辞华丽, 也就真实体现质朴自然, 符合人物性格, 于是展现本色与自然。

4、虚实结合

虚与实在古典文艺理论中经常出现, 比如董其昌曾经针对虚和实发表了看法, 他认为虚实者, 各段中用笔之详略也, 详处与略处相符, 才有虚实互用。也因此画自奇矣。戏曲理论中, 虚实更多的是真实与虚构之间的关系, 比如《跋可上人大米画》, 其中甚得观众喜爱的就是虚拟性的特征与表现。

除此以外, 还包括雅与俗, 形与神, 这些都可以结合上述的神韵和虚实进行了解。

三、感悟中国古典戏曲理论的生命力

在当今的应用中, 中国古典戏曲理论的某些词汇已经不常用, 但其蕴含的美学意蕴却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 其不仅仅是一个词语概念的范畴, 更表现出一种美学观念和独特的思想。因此, 对于对中国古典戏曲理论的学习, 要从弘扬它的美学精神出发。首先, 无论有关神韵或是氛围, 再或是理清虚实、形神之间的关系, 都要强调灵感和特点, 都要自觉将人对古典戏曲的审美提升到这些高度。其次, 也要大力提取更多古典戏曲的理论词汇, 甚至是批评的形式, 并应用于当前的现代戏曲评论当中曲, 以克服当前存在公式化戏曲评论的缺陷, 正如张庚先生所说, 创作剧本就如同写诗, 有感而发, 情不自禁才写。再者, 还要紧密结合现实对古典理论加以全新的阐述, 更强调的是对古典戏曲理论的重视, 而不仅仅在于回归民族文化传统。任何时代都离不开创新与进步, 回归传统找寻的是灵感, 是内在的精神, 而不仅仅是形式。总之, 在我国改革开放以后, 古典理论阐释已经明显取得不错的成效, 但在戏曲创作的实践上与理论的美学内涵结合还远远不够。另外, 学习者还要重视一个问题, 即中国古典戏曲理论中的创作论、批评论以及鉴赏论, 很大程度上都是相结合而成的, 所以对其提出主观性的批评, 会给创作产生直接的影响, 那么这时的理论概念应用就不会那么纯粹, 更多的是一种自然现象。

四、结语

本文结合笔者的研究实践对中国戏曲理论美学内涵及其生命力提出看法和建议, 希望与学习者之间相互借鉴。

摘要:在我国的现代戏曲中, 古典戏曲的理论是其发展的基础, 也正是因为古典戏曲理论基础上的实践经验总结, 才能在漫长的时间推移下吸收更多诗歌文学理论和音乐书画理论, 传承了更多的民族文化精髓。中国古典戏曲理论有其延伸性的美学价值和极富生命力的内涵。

关键词:中国古典戏曲理论,美学内涵,生命力

参考文献

[1] 易路.中国古典美学的距离观[D].华中师范大学, 2015.

美学理论论文范文第4篇

【作者简介】朱翠凤,女,广西玉林人,山东大学文艺美学中心博士生,主要从事文艺学、美学研究。

【基金项目】电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剧照 不难想到《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中的老虎有可能象征着某种宗教、或宗教中的某位神、或信仰另一宗教的人,但老虎也可以设想为Pi身上的某种东西。是什么会伴随着我们度过最艰难的岁月?什么让我们恐惧又让我们无法离弃?最大的敌人就是恐惧自身。老虎或许可以解释为Pi心里的恐惧。在父亲的教导下,Pi发现了老虎(心中的恐惧),在这之前,他不知道老虎(恐惧)为何物。当母亲被厨师咬死之后,老虎(恐惧)从他身下跃出,并促使他杀死了残忍的厨师。老虎(恐惧)燃烧起他心中的求生意志,每天老虎(对死亡的恐惧)都催促着他去捕鱼,去满足他生理的需求。慢慢地,他适应了与恐惧为伴的日子。他甚至感谢恐惧,如果没有恐惧,他可能早就死去。在又一次暴风雨中,他透过乌云看见了神的存在,他万分欣喜,他以为老虎(恐惧)也会为看见那造物的主而感到狂喜,可是他掀开帆布,发现恐惧像落水斑鬣狗一样无处可藏。他失去了一切,他已经沦落到与内心的恐惧为友。可如今,恐惧也害怕了起来,原本激励起他的求生意志的恐惧,如今变成了对暴风雨对外界环境束手无策的恐惧,暴风雨之后,Pi和神说,我准备好了。然而神没有让他死,他做了一场梦,梦中有一个白天如仙境晚上如地狱的岛,恐惧一直陪伴着他。最后,他漂到了墨西哥岸,老虎(恐惧)在他上岸后离开。Pi大声地哭泣,他已经习惯了这种担惊受怕的日子,恐惧没有正式和他道别就离开,让他异常地伤心。

老虎有可能象征着恐惧,但如果按此逻辑推理,就无法解释电影最后Pi看着老虎的身影离开时说的:“它会一直活在我的记忆中”。如此爱着“恐惧”的人,不会活出中年Pi的豁达与智慧。因此,这个猜测可能合理但不合情。

老虎有可能的另一个象征意义,就是肉体的Pi。肉体二字是在基督教里和灵对立,因此常有“肉体和灵的争战”这样的短语。有人把老虎和Pi分别解读为“人身上的兽性和理性”,如果Pi象征他身上的理性,那理性看见乌云上的光芒时,他不会大呼主啊。而理性也不会与兽性共同存在。“理性和兽性”这两个词过于对立,不如“肉体与灵”那样可以共生共存。

保罗在罗马书中说我们身上有好几个律,一个是肉体的律,一个是灵的律。这些律同时并存在,但以什么律为主导将决定了人的完全不同处境。“随从肉体的人体贴肉体的事,随从圣灵的人体贴圣灵的事。体贴肉体的,就是死,体贴圣灵的,乃是生命,平安。”(罗马书8:5-6)虽然经过父亲上的一堂生动的动物凶猛的课程,但Pi并没有放弃他的信仰,在信仰里,他的灵辖制着肉体,直到他的遇难。

遇难一开始,Pi(灵)就在风浪中碰见了老虎(肉体)。他意识到一旦他让肉体上船,肉体就有可能吞噬掉他的灵。所以他一意识到是肉体时,他就放弃救援,无奈肉体还是在他半推半就的状况下上船了。上船后的很长一段时间,肉体的Pi没有出现,灵一直占上风。他看见水手的痛苦,看见母亲的生气,看见厨师的残忍。第一个故事中的每个动物都象征着他们是肉体大于灵的人,只有Pi一个人还让灵胜着肉体。直到厨师把母亲杀死之后,Pi的灵无法控制的愤怒进而唤出了藏在他身下的肉体。这个肉体毫不犹豫地杀死了厨师,但也给他带来了痛苦。他想让灵占据救生船,而不是肉体。在小说中,他试图杀死老虎,他一共想了六种杀死老虎(肉体)的方法,但最后都被Pi以自嘲的方式一一否决。[1]电影改编了这一段,和小说一样幽默,并且保留了Pi最终的意图,那就是占领救生船。区别是电影中灵以为可以驯服肉体;而小说中灵想驱逐肉体。但无论何者,都以失败告终,他只好接受灵与肉体共存的局面。

一方面,他是一个不想活在肉体中的人,他不想和肉体共渡一船,因为他知道,在海上,在无处救援的地方,他的灵无法战胜肉体,灵和肉体无法共存。另一方面,他的灵告诉自己不要失去希望,这样就必须让他的肉体活下去,要活下去就必须给他的肉体食物。他第一次杀死的是一条五彩斑斓的鬼头刀,他哭了,他说,Krishmass,谢谢你化身成鱼救了我们,救了我的肉体,也救了我的灵。所以,一方面,小说中列了他每天生活的内容,他每天依然有正常的敬拜[2],持续不断的祷告,他以祷告开始自己的一天,也以祷告结束自己的一天。另一方面,他不再是素食主义者,他开始吃鱼、海龟等在他之前看来也是神存在的一种形式的生物,以满足肉体的需要。

·博士论坛朱翠凤:论《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中老虎的象征意义 原本以为无法共存的灵与肉,现在成了朋友。灵向肉体妥协,肉体习惯了灵的共在。他们一起看水母看海豚,一起凝视天空注视海底。Pi(灵)对着老虎(肉体)的背问你看见了什么?老虎(肉体)一转头,华丽的一幕,它的眼睛朝向海面。从肉体的眼睛看到海底的巨乌贼,到抹香鲸肢解成动物园里的动物,再到母亲的脸和脸上的朱砂痣中扩大的沉船,最后是Pi(灵)的眼睛。灵与肉开始思想着同样的事情。

这样的状况一直维持到第二次暴风雨的出现,灵在乌云中认出了神的光,他希望肉体也能一起来敬拜神,可是肉体在暴风雨中,也在光中惶恐。他看到老虎(肉体)的眼睛,那样地无助,这样的肉体活着还有什么意义?灵开始埋怨神,就像约伯埋怨神一样,神啊,你已经夺走了我的家人,夺走了我的一切,你还要夺走我的肉体吗?他向神妥协,就在他不再为肉体的需求而钓鱼时,灵与肉一起衰败,肉体不断地枯干,灵也变成了瞎子,灵与肉都以为自己会就这样死去。尽管灵并不怕死,他依然相信死也死在神的手中。就在他以为一切都已经走到尽头的时候,他睁开眼睛,头上是一片树荫,他到了一座岛。

岛上的食物能够满足人的肉体的需要,但是继续呆下去只有死。这是一座只有肉体没有灵性的岛屿,所以它是一个平躺着的死了的人的形状。Pi(灵) 打开了包着三十二颗牙齿的果实后,他心中充满了恐惧,灵不愿意就这样灭亡,所以他选择了离开。他的离开是因为灵对神的渴望,也是因为神并没有离弃他。灵在神的指引下,离开了食人岛。在灵与肉体争战的过程中,灵经历了对肉体的恐惧,又感受到了灵对肉体的需要,最后,在灵不自知的状况下,肉体几乎完全主导了灵的方向时,神的带领让Pi再一次走上了灵魂之旅。这一次,他彻底地学会了如何让灵与肉共存,却能让肉体顺服灵。Pi身上的灵成了完全的主人,肉体只是单纯的肉体,不再具有恐吓性。于是,灵拖着肉体上了岸,具有威吓性的肉体也从他身上彻底离开了。从此以后,他可以过上完全属灵的生活。可是,Pi的心中有惋惜,因为肉体也曾带给他美好的回忆。

参考文献:

[1]Yann Martel.Life of Pi[M].Australia:Griffin Press,2001:157-166,190.

美学理论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近些年来,伴随着我国电影行业的蓬勃发展,传媒产业较从前而言有了很大的改变。电影作为第七艺术,有了更广泛的发展空间。微电影也是最近几年新兴起的一个产业,同时也是小制作,小成本的一种电影运作模式。微电影更加注重电影的内容和剧情发展,对于大场面的要求就相对减弱了许多。微电影具有独特的美学价值,因此在世界的电影发展和浪潮当中,逐渐的确立了一定的地位。本文就将针对微电影的美学价值进行简单的分析,并且提出对微电影发展的一些深入思考。

关键词:微电影;美学价值;发展

微电影属于电影的一部分,主要是指小成本投资、小成本运作的一种电影,同时微电影的时长也有一定的约束,并在相对较短的时间之内完整地讲述一个故事,这样的电影就被称作为微电影。微电影是近些年来迅速发展的一种电影类型,同时也是与当下人们快节奏生活相符的一种电影呈现和制作方式。这样的电影大多数由一些年轻的新晋导演进行制作,因为这类电影并不需要过多的成本投入,拍摄的时间也比较短。同时这样的电影更加注重剧情和内容的描述,对于大场面制作还是有所削弱的。微电影正是因为其具有不可替代的美学价值,所以对电影行业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另外微电影的发展为我国的电影产业发展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也为我国电影形成独立的产业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一、微电影媒介传播与发展

(一)微电影媒介传播

由于微电影最开始是从网络上开始流行,于是其最初的概念也被称作“网络电影”。微电影之所以在传统电影加个“微”字,原因就是其制作成本小、时间短但又有完整的故事情节,而在当下快节奏的生活环境和多元化的社会环境下,微电影通过互联网广泛地传播,越来越受到观众、电影爱好者、专业电影人等喜爱。

(一)微电影发展

微电影其实在我国许多年前就有了发展势头,而随着2010年吴彦祖的90秒微电影《一触即发》在网络上大受追捧,才正式代表着我国微电影开始崛起,也使得我国的微电影发展更为迅速起来。在社会的快速发展的情况下,为了迎合观众的观影需求,以及电影技术的不断革新,电影的制作周期变得越来越短,微电影数量也随之增多。受到工作和生活环境的影响,人们在互联网观看电影的时间远远超过了去电影院的时间,而微电影也借此吸引了更多的受众群体。快餐文化的快速渗透,更是使得人们开始喜欢利用闲杂和细碎的时间去放松自我,微电影的出现完全满足了这一要求。另外许多微电影在传播渠道与平台的选择上,不再是单一的院线,而是选择放到互联网的视频网站当中,其点击量的增加也为电影创造了很可观的收入。《老男孩》曾经的一炮而红,走的就是这样的一条线路。加上广电总局对于微电影的发展提供了较大的支持与保护,为微电影成为我国一种全新的快节奏文化电影提供了契机。

微电影之所以获得了较高的社会地位,逐渐形成一种文化潮流,被越来越多的人群所认可,必然有其不可替代的意义和特点,美学价值在微电影发展中的意义就是不可忽略的。因此对微电影的美学价值方面进行深入的分析与探究,有利于更好的明确微电影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从而有效的实现微电影在我国的更好发展。

二、微电影的内涵及现状

(一)微电影概况

对于微电影的界定,有许多的方面,也没有非常严格的标准。并且微电影体现的方面也比较多,其“微”就体现在几个方面。第一个就是“微”时放映,其实到目前为止我国对于微电影时长也没有非常明确的限制,只要是不超过传统时长的电影都是可以被视为微电影的范畴。短则几分钟,长则几十分钟,虽然有一些人认为微电影最佳的时长是9分钟,但是大多数人们要想彻底的读懂一个故事,完整的看完一部电影,最佳的时长应该是30分钟左右,这样既符合观众的看片习惯,也符合观众的欣赏要求。

(二)微电影现状

当前我国微电影发展虽然呈现出比较迅猛的态势,但是还不够成熟,无论是相关的电影制度,还是相应的发展模式,都需要不断的进行完善。目前我国的微电影还存在着一些不足的问题,例如选材不够广泛,制作不够精良,故事内容地表达不够细致,后期的剪辑制作不够完善等都是微电影发展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电影人需要对这些问题进行客观的分析,才能够更好的促进我国微电影的发展。

三、微电影的审美特征

(一)电影模式的转型

我国电影行业的发展也有了一定的历史积淀,一般来说,电影模式的相对单一也是我国电影行业发展过程当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所以微电影的兴起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我国的传统电影模式有了一定的转变。首先传统电影的标准时长一般为120分钟,而微电影的时长以几十分钟为主,更能够满足快节奏生活下对于人们精神文化需求的满足。其次传统电影的场面制作要求更高,许多电影特技和场面特技制作都需要在影片中有所体现,但是微电影不同,微电影可以更好地将内容进行充实,让观众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整的了解一个故事。最后传统电影成本投资较大,一般的电影投资动则几千万,更有甚者投资上亿,而微电影投资相对较少,从几十万到几百万不等,这可以满足许多新晋导演制作影片的需求,同时在制作和投放阶段也与传统电影有了许多的不同。微电影作为电影模式的成功转型,在我国还处于摸索发展的阶段,只有不断地进行发展和提升,才能够实现微电影在我国电影行业中的良性与稳定发展。

(二)微制作与微传播

微电影在制作和传播过程中,与传统电影也有许多的不同。微电影制作可以称为微制作,同样传播也可以称为微传播。这主要是因为微电影在制作和传播的阶段,投入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都相对较少,通过较小的资金投入进行影片的拍摄,在后期的投放平台选择上,许多新晋导演投放新片途径大多没有选择院线上映,而是选择利用网络平台进行投放。这样就可以在传播的阶段节省很大一笔资金,这也符合微电影微制作和微传播的特点。

(三)内容为王

微电影与传统电影在内容方面的区别,主要就是传统电影注重场面描绘,更加注重视觉效果以及对于观众的视觉冲击力,有许多传统电影在场面制作上投入大笔资金,就是为了营造出相对宏伟辽阔的场面。但是微电影与之不同,微电影更加注重内容的描述,例如《老男孩》这部微电影的出现,可以说颠覆了我国观众欣赏电影的传统目光,更习惯用一种轻松愉悦的心态来欣赏这种短小精悍却又富有内涵的新型电影。《老男孩》在故事的设计上,完全符合微电影的要求,选择自己身上发生的事情,进行相应的故事阐述,亲近观众的同时,也没有过多的大场面拍摄,只有许多和观众心灵发生碰撞和产生共鸣的内容,深深的抓住了观众的心。

(四)受众心理

从受众的心理角度分析,微电影与传统电影相比,似乎拥有了更为广阔的社会群体。毕竟真正懂得电影的人占据少数,大多数的观众都是将电影作为休闲和娱乐的一种方式,也是满足自身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表现。因此可能对于观众来说更容易理解微电影讲述的内容,相反对于一些传统电影,大多数观众如若不是发烧友或者对某一导演非常了解,那么第一时间一般很完全了解一部电影的完整含义。因此微电影更符合现代人的生活需求,符合现代人对于电影的要求和把握,同时也充分地尊重大多数人的受众心理,更好地将电影的内涵展现出来。

四、微电影的美学价值

(一)审美价值

1、故事碎片化

故事碎片化是微电影审美价值的重要展现,在微电影当中,故事情节的主线并不明确,并且许多故事都是碎片化的。《老男孩》这部微电影就充分的体现出了这一点,由许多非连续性的片段构成,不同阶段的不同故事,构成了整部影片,完成了叙述,形成最终明确的思想内涵和主旨体现。

2、影像深度平面化

微电影与传统电影的另一个重要区别就在于,影像的深度更加平面化,通俗化,简单化。更加注重故事的开放性、趣味性,不再是过于强调中心深度的权威性,比如微电影《小心,我爱你》就是这样的典型之作。这部影片被评为2011年网易微电影的最佳影片,这部影片最大的特点就是将一些深度的东西简单化,并且完全追求故事的叙述性,不沉溺于拘泥的格式,而是更加开放的进行叙述,使得整部影片的看点更为鲜明。

3、叙事意义个性化

微电影在故事的选择上,不会选择一些宏大的场景,伟大的人物,抑或是历史题材性质的大事件,微电影的叙事会着眼于小的故事,小的人物,要么刻画一些真实的小人物,要么讲述几个简单的小故事,通过主要体现一种个体语言的表达。同时通过叙事意义的个性化,展现一种小的情节和小的感触。

(二)审美理想

微电影可以有效地为观众呈现一种理想化的观影体验,这是传统电影所不具备的。另外微电影在选材方面,与传统电影来说有很大的区别。传统电影一方面擅长营造宏大的场面,另一方面则是着眼于比较宏大的历史性命题,而微电影则着眼于社会现实当中一些平凡的小事。所以很多时候观众在观看微电影过后,往往容易形成一种非常理想的社会憧憬,也会让观众因为其中的某一个细小的细节,产生顿悟,获得不一样的情感体验。这也是微电影在审美理想上的一个突破,是传统电影所不具备的。

五、微电影的未来走向

(一)为传统电影业提供支撑

就微电影目前的发展状况来说,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在未来的发展当中,也有不错的发展空间。微电影的产生,并不会对传统电影产生严重的恶劣影响,相反会推动我国电影业的发展不断进步,也为我国传统电影的制作和拍摄带来更多的灵感。最近几年我国的传统电影也开始追求大手笔的制作,但这样的制作方式并不利于我国电影行业的整体发展,一味追求好莱坞形式的电影,并不符合我国的电影发展水平。我国在电影制作、拍摄、后期剪辑、电影包装等方面,与西方尤其美国电影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差别,所以如何在传统的电影业发展的过程当中既具有先进技术又符合中国国情,就是当今电影行业发展当中必须要引起重视的。微电影的发展可以很好的弥补这一不足,更加贴近生活,反映真实故事以及走进观众身边的生活,更能反映出现实社会的点点滴滴,观众通过对微电影的观看,获得对一些现实事件的理解,往往是电影的根本目的所在。融合微电影短小精悍的叙述手法和贴近生活的剧情设置,来更好的为传统电影业的发展带来灵感和帮助,促进我国电影行业不断蓬勃向前。

(二)独立电影产业链

虽然电影产业在我国近些年来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但还不足于作为一个独立的产业进行发展。电影产业在我国国民收入中具有不可取代的地位,但是还没有形成独立的电影产业链。电影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为我国带来诸多经济效益,因此中国电影发展应该不断地融合微电影在电影行业中,更将其与传统电影结合起来,利用微电影的制作成本低,费用少,投放平台灵活多变,观看媒介可移动等特点,与传统电影的大场面制作,精良剪辑和包装结合起来,以此促进我国电影产业形成独立的产业链,为我国的国民经济带来更多的效益。

(三)商业性

微电影在我国的发展还主要依靠于网络的平台,这就使得其商业性不够明显。虽然商业电影在我国一直不被看好,但是一部电影要想获得惊人的票房收益,作为一个产业持续的发展下去,在其中融入商业性的特点,也是必不可少的。一方面应该加大宣传力度,聘请专业制片人选择投资的公司进行成本的收纳,其次还应该加大对于微电影自身的包装,将其推向院线,以更多的平台来宣传自己的作品,让更多的人看到其成效。当然其中定不能少了广告的植入,广告的适当植入可以为制作方省下一笔开支,也是微电影获得巨大利益的首要条件。

结束语:

微电影在我国的发展还不够完善,各方面也还不够成熟,因此需要结合传统电影的优势,摒弃传统电影的弊端,进行自我的修正。微电影制作应该注重其优势的地方,节约运作成本,减少资金投入,抓住其播放平台广泛的特点以及故事内容深入人心的优点,同时也应该融合传统电影的精良制作以及在院线的投入和推进,更好的进行自我完善的同时,为我国电影行业的发展做出努力和贡献,也为我国电影产业形成独立的产业链而不断奋斗。(作者单位:贵州师范大学文学院)

参考文献:

[1]夏婧.传播学视角下的微电影叙事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3.

[2]周琳.微电影的情感表达与互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4.

[3]张妹.论微电影[D].曲阜师范大学,2013.

[4]权亚楠.微电影的艺术特点及其传播机制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2.

[5]薛国梅.微电影美学特征及其价值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3.

[6]王燕子.“微”美学:论微电影的实验性[J]. 文艺评论,2014,11:103-105.

[7]何丹.解读当代台湾新电影的美学价值——以《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为例[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2,(07).

上一篇:课题管理论文下一篇:情境教学理论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