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合理信息化管理论文范文

2023-12-05

企业合理信息化管理论文范文第1篇

3月26日,第三次化工企业信息化示范工程研讨会在河北省省会石家庄市闭幕。会议由中国化工企业管理协会、全国精细化工原料及中间体协作组共同主办,石家庄实力克液晶材料有限公司和北京华夏新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承办。

会议上,中国化工企业管理协会副会长朱永涛就信息化建设向参会企业提出了期望,希望企业以这次会议为契机,加快信息化的规划与实施,迅速开展信息化的相关工作,以高水平的企业管理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

全国精细化工原料及中间体协作组理事长蔡建新指出,希望更多的化工企业参与到信息化建设的相关活动中来,共同研究探讨化工企业信息化的对策和趋势,推进化工企业信息化进程。

根据党的十六大精神和我国《化学工业“十五”规划》,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已经成为举国上下的共识。我国化工行业作为传统产业的支柱性行业,信息化起步早,但实际发展和应用状况不容乐观。宏观来看,全国化工企业信息化水平参差不齐,总体仍处于基础和起步阶段。微观来看,行业中企业信息化的部门和领域主要集中在财务、人力资源、工业自动化控制(DSS)、计算机辅助设计(CAD)等,而且企业各自开发自己的系统,缺乏标准化、规范化和兼容性,信息资源难以共享,整体上与真正的信息化还有非常大的距离。

为推动我国化工企业信息化的进程,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中国化工管理协会等行业组织近几年来与国内知名的化工行业ERP软件开发商——北京华夏新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一起合作,先后在河北沧州和广东珠海举办过两次化工企业信息化示范项目研讨会,旨在通过ERP项目实施成功企业的现身说法,普及信息化的基础知识、消除化工企业对ERP项目失败的恐惧心理,增强企业的信心和决心,推进化工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进程。

此次会议期间,天津大学博士、北京华夏新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首席管理咨询专家郑跃斌向与会的化工企业界代表作了题为“ERP对化工企业管理变革的推动作用”的演讲。演讲从企业管理的发展阶段谈到当前化工企业管理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在分析了我国企业信息化发展的必然阶段的基础上提出了对化工行业信息化的解决方案。他指出,企业信息化当前正处于从单独的应用向大规模企业级应用过渡的转型期,对ERP的需求在今后几年正是广泛进入企业的时期。对于电子商务和客户关系管理及ERPII等下一代信息化产品,郑跃斌认为在电子货币、电子合同、信息安全及电子交易这四大基础尚不完备的条件下,企业投资这些项目还为时过早。

毕业于清华大学的技术型企业家、石家庄实力克液晶材料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蒋琼女士以一个企业管理者、变革者的身份向与会的企业代表介绍了实力克公司的管理特点、ERP选型的过程和对ERP实施效果的评价。作为企业高层管理者,蒋琼对实力克的管理水平有着非常深刻和客观的认识,她谈到在实力克进行ERP调研之前,一直以为企业的管理还不错,但实际上管理水平是非常低下的,种种原因使企业回避了加强企业内部管理的工作。随着企业的发展,内部管理越来越成为瓶颈,制品规模大、库存高、信息不透明等等问题困扰着企业。直到ERP项目实施成功后,企业才深刻感受到管理变革的艰巨性,同时也深刻感受到选择优秀ERP软件提供商的重要性。蒋琼以切身体会详细介绍了实力克公司与华夏新达公司合作的前前后后,对华夏新达公司产品的实施及服务模式给予了充分肯定,指出国内ERP软件提供商才是国内企业的最优选择。

在随后的会议上,与会代表与承办单位之间就ERP及信息化的多个问题进行了充分的研讨和交流,提出了很多有意义的问题,并得到了满意的答复。

据了解,会议承办单位之一的石家庄实力克液晶材料有限公司是目前国内最大、技术最先进的液晶材料生产商,也是世界五大液晶材料供应商之一,国际市场占有率达20%,位居世界第二名。北京华夏新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则是国内著名的专注于化工行业ERP研发、实施和服务的软件提供商,该公司的“新世纪/ERP”软件被原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局推荐为“化工行业首选ERP软件”,在国内拥有数十家ERP成功客户,是国内技术实力雄厚、服务体系完善的专业ERP厂商之一。

企业合理信息化管理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油田企业信息化和数字油田是油田企业追求可持续发展的手段 和重要目标之一,本文从其初始形成的可行性和理论原则上阐明其概念及其特征,并简单结合油田发展前景对数字油田进行展望。

【关键词】概念 数字油田 发展前景 重要目标

1 引言

21世纪,工业革命的成果显而易见,科学技术空前发达,一个有视觉冲击力和发展潜力巨大的石油石化信息传递的“数字油田”已逐渐兴起。信息技术推动了油气田发展进入了信息化、智能化、集成化、可视化和实时化的数字油田阶段,数字油田的出现节约了人力物力的大量投资,节约了成本,提高了效率同时实现了环境的和谐统一。

2 数字油田的基本概念,形成及建立

2.1 数字油田的基本概念

数字油田就是油田的信息化、数字化和标准化,它是以油田为研究对象,以石油的整个生产流程为线索,建立勘探、开发,地面建设、储运销售以及企业管理等多专业的综合数据体系,并将各专业的数据和高速的网络环境相融合,以油田资源数字化为基础,以网络依托,信息技术为手段,优化生产运行、规范经营管理为目的的综合信息系统。

数字油田是结合油田的石油科学技术和现代石油信息技术,对整个油田和相关的整个领域的一个数字化的描述和体现,是一种综合的,现代的管理信息系统。它可以通过建立模型,利用模拟仿真、动画演示等技术手段,实现可视化和多维表达,使信息化建设更好的服务于企业生产和管理,为油田企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信息支撑环境。

2.2 数字油田的形成

油田资源和设施分散于边缘的戈壁、沙漠、草原或海上。走入油井区域,大大小小、或近或远的集输计量站点遍布每个角落,这些集输计量站有的相距只有几百米或者几十米,有的却相距方圆好几十公里。决策层和管理层难于感性的了解油田的自然环境、地质、工程、建设、交通的真实情况。如何将这些集输拉油站统一管理,使其工作有效率,安全性更可靠,决策更有保障呢?

分布在油井现场的油田抽油机监控室、储油罐高低浮球液位计、室外型摄像机及各类传感器,可实现现场各类油井采油、装油设备、油田各类状态、视频信息、监控信息、测井数据的采集及抽油机工况的远程控制等功能,这就是数字油田初级阶段所需的一些基本要素,我们也可称之为数字油田发展自动化过程。

油田自动信息化建设也是必然趋势,油田内部从以前粗放式管理向信息化管理过渡,比如逐步加强了从采油到输油过程的集中管理,要求建立包括油井远程视频监控、地上和地下工况数据信息采集、油站周边安全防范系统等多系统监控平台,其中集气油井数据监测包括气体温度、气压、流量;设备载量、冲次、冲程;电机三相电流、三相电压等工况。这样就慢慢的形成了一种把油田的立体空间内所有确定点的相关数据和信息组织起来,组成能包容地上和地下,企业管理和地质工程都在内的信息系统。

2.3 数字油田的基本建立

根据油田快速的发展现状,数字油田的发展是必经阶段,如何将油气从勘探、开发、运输到炼制等生产经营活动的整个过程加以描述。第一,需要圍绕整个油田数据资料的合理获取、整理、分析便于管理者清晰决策而避免更多错误的产生;第二,油气从勘探、开发、运输到炼制等各个专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的整个过程细节加以说明;第三,将油田的立体空间内有关零散的数据和信息组织起来,利用模拟仿真、动画演示等技术手段,创造清晰明了的意图。

数字油田的发展不是简单的横向的发展,它是一个庞大的,覆盖面很广的学科,它需要地学、石油工程学、信息学和管理学等多个学科的支持。还需要数字油田的信息科学基础和石油科学基础,其中信息科学基础包括空间定位基础、地球信息科学基础、制图学基础、计算机科学基础 ;石油科学基础包括石油天然气地质、油气勘探开发技术、石油炼制和石油化工技术、油气田地面建设技术。

油田的数字化的建立必须要以这些基础学科为载体,以信息化技术为手段全面实现油田实体和企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可视化。

3 数字油田的展望及小结

石油企业最关心的问题是:怎样才能准确的找到石油?怎么了解油藏的地质状态?如何提高原油产量?怎么提高生产效率并降低成本?“数字油田”便是这些问题的答案。

数字油田大大提高了石油企业管理的信息化进程,使石油企业达到了“数据共享化、生产监控自动化、生产指挥可视化、分析决策智能化”。

数字油田在石油企业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不仅可以集成数据和信息,而且可以为石油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和保障,有效提高工作效率。本文从数字油田的基本形成、概念、内涵及基本建设为切入点,从多个方面说明了数字油田在石油企业中的重要作用。当前我国的一些石油企业,比如大庆油田等,其数字油田的成功实施表明了其重要性。

参考文献

[1] 景民昌.“数字油田”与石油企业信息化[J].石油工业计算机应用,2003(2)

[2] 何生厚,毛锋.数字油田的理论、设计与实践[M].北京: 科学出版社,2001

[3] 田锋,王权.数字油田研究与建设的现状和发展趋势[J].油田地面工程,2004,23(11):52-53

[4] 赵玉国.石油企业规划建设“数字油田”的思路与建议[J].当代石油石化,2006(02)

企业合理信息化管理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    本文首先分析了军工企业面临的安全形势以及物资选用管理系统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然后对现阶段军工企业物资选用管理系统出现了哪些问题进行了具体分析,相对应提出解决措施。希望能够深度挖掘问题,通过规范制度流程,依托信息化建设,构建新型物资选用管理模式,实现军工企业物资选用管理工作的规范化、精细化和集约化,从而从选用源头开始释放潜在供应链风险,更高效率且更科学的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逐步实现军用装备安全自主可控。

【关键词】    军工企业    安全形势    物资选用管理    信息化建设

引言

面对日益复杂的国际安全形势,“自主可控”已上升为国家战略。作为军工企业,武器装备研制生产的核心基础是物资供应,对军用物资的可获得性、质量可靠性、售后服务保障性及产品的可维护性等维度的要求也愈发凸显,军用物资供应安全也是实现装备从研制到生产的全生命周期有效保障的重要基础。

因此首先应以物资选用管理为抓手,构建安全供应链,才能切实提升军工企业核心竞争力,确保军用装备在极限生存情况下科研生产不断线。

而目前大多军工企业还停留在传统的物资选用管理模式下,管理过程中存在着管理方式落后、管理观念落后、管理手段不完善等问题[1],因此亟需从提升物资选用管理水平的角度,开展信息化建设。

一、军工企业物资选用管理系统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

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让信息化技术在现代企业物资管理系统中已广泛应用,信息化管理手段已日益凸显出其优势,无论是在管理效率方面还是管理的安全可控性的方面,都显现出其一系列的优点[2]。但作为军工企业,由于肩负着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国防安全等,与一般企业存在主要差异之一是其保密安全问题,因此多年来其信息化建设较滞后于一般现代企业。

目前多数军工企业现状,在研制阶段主要是由設计部门负责选型,物资部门负责执行采购,一旦完成选型后,多因军工产品的技术状态管理要求,设计定型后很难改变。尤其是选用的进口物资一直是美国对华禁运的重点,军用装备经常出现“转产即停产”的被动局面,因此每年都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用于解决因器材停产断档对生产装备造成的物料无法持续保障的问题,也暴露出军用装备研制阶段的物资选用管理工作存在薄弱环节,对后续采购和可持续保障的风险控制不到位的问题[3]。为从装备研发的源头识别和降低物资保障风险,提升物资选用管理水平,实现装备物资的自主可控,需要从物资选用管理工作从选型源头释放元器件保障风险,增强供应链管理的韧性,以提升军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军工企业物资选用管理的未来发展方向需要摆脱传统不受控的管理带来的弊端,在物资管理的过程中需要有一个整体的观念,既要满足军用装备发展的需要,也要满足企业生存的需求,在保证军工企业正常运转的过程中实现更加高效率更加科学的管理方式。

因此通过规范制度、重塑流程、依托信息化手段,对选用管理全业务流程进行固化和强化,构建新型物资选用管理平台,实现集中管理、集中控制,使管理全过程更清晰、更透明,使物资选用管理工作可控且受控,提早释放供应链保障风险,信息化建设应是提升军工企业物资选用管理水平的必然选择。

二、存在的问题

2.1缺乏对物资选用源头和选用过程的有效管控的手段

军工企业目前一般都建设有 “物资选用目录”实行“外购物资物资代码管理”。

新物资代码申请工作主要有6步工作内容:1、需求提出→2、调研→3、沟通→4、确定厂家、产品状态→5、评、审、核→6、物资代码申请。

此1-5步工作传统军工企业基本采用人工流转管理方式,前5步工作完成之后,第6步才进行电子流程申请完成物资代码分配,物资选用管理信息化建设基本还停留在物资选用目录库的维护上。

前5步传统管理方式其选用过程保存信息离散,管理粗放,且存在选用过程控制职责界限模糊、管理措施不能有效落地的情况,后端审核环节往往比较被动,极易导致元器件的随意选用。异常情况下流程不完善,当选型 “合理性、必要性、保障性、经济性”存在问题时,接口不顺,相关部门问题协调性差,相互间扯皮现象非常突出,管理效率低下,管理成本高,响应速度与社会企业相比较慢,且“合规性”很难追溯。

新申请物资代码进入物资选用目录库后,若无技术、质量、保障等有问题,一般设置为可用物资,设计部门可根据需要进行选用,但选用的必要性、合理性不能有效管控,且一些老的问题物资被不断复用,极易导致消除问题物资存量的进展缓慢,对于选用过程不能严格控制,无法有效的控制问题物资的使用率,缺乏对问题物资使用源头和选用过程的有效管控的手段。

2.2缺乏对大量物资信息的统一更新和维护手段

军用装备一般具有多品种、小批量的特点,相较于民用物资,军用物资存在定制化特征明显、环境适应性要求高,统型难度大等特点。

因此军工企业一般涉及物资数据来源多,信息迭代快以及每年增量大,若通过人工的方式进行收集、维护管理,难度大、效率低。

对于物资的性能指标、安全状态、质量可靠性、生产商、供货状态的信息无法及时的响应和更新,管理效率低下,信息准确率低,如:

1、国产产品目录信息掌握的不全面,如:国产产品性能、特点以及技术参数,甚至部分国产产品相关资料未形成电子文档,不便于在查找、对比分析,因此不能满足快速设计选型的需求,导致设计选用可用率低;

2、进口产品主流标准认识模糊,尤其对于国外某生产商的主流产品了解不全面,导致选用的部分产品为非主流产品,不能保证产品跟踪、供货周期等问题;

3、选用部分进口产品时,对其采用的规范、标准、进货渠道等信息掌握不全面,国外禁运产品时有发生、市场变化较大, 特别是军品断档已对许多装备的生产、维修产生了影响;

4、缺乏进口产品国产化替代信息的收集和整理,因此在选用时对于进口产品没有可替代国产化产品选择,导致进口产品选用控制难,国产化率无法提升。

2.3多业务平台信息建设互通共享问题

物资选用管理系统作为设计资源、研发知识、设备资源的共享服务平台单元,若信息共享不通畅则服务水平很难提升,其作为企业产业链的源头核心环节则很难支撑设计选用效率的提高,实现复杂军用装备物资信息的全面管理。

在军工企业内部一般都建设有物资选用管理系统、图档管理系统、采购管理系统、质量问题管理等,但信息资源管理一般还很离散,共享程度不高,协同管理不够。因此,物资选用管理系统作为向数字化、智能制造转型能力提升的数据保障重要源头系统,与企业的其它系统的信息建设互通共享,才能有效提升企业的利用效能。

三、改进措施

3.1规范制度、重塑流程,并将全业务流程信息化

在新物资代码选用申请时,工作原则主要强调“合理性、必要性、保障性、经济性、合规性”。

规范管理,首先修订制度文件,建立《器材选用控制程序》、《合格供方管理程序》、《比选工作管理办法》、《采购价格管理办法》等。在制度中对选型团队建设及选型管理流程进行重塑[4]:

1、建立技术专家资源池:

根据技术专业的划分,把工程经验丰富的资深设计师纳入专家资源池,审核各专业的新器材选型需求,以最大程度避免器材选型的非标性和随意性,保证所选的新物资符合行业主流发展方向和趋势的要求;

2、建立专业选型控制团队,选型控制工作前移至调研阶段:

设计部门需求人根据技术专家统型判别后的意见提出新器材“需求调研”,选型控制团队负责与供应商对接,收集需求调研反馈信息,传递回需求部门;

3、建立多维度决策机制,协同选型:

根据需求调研反馈信息,以综合评估形式开展新器材选用评审,由技术、质量、工艺、计划、财务、保障等多部门参与审核完成选型。

同时依托信息化建设,在物资选用管理系统中建立新器材选用申请流程,将新器材选型管理工作环节固化,将专家资源池、专业选型控制团队以及各维度审核人员设置在流程任务各必要参与阶段进行强化管控,实现进度和过程信息的可查询和可追溯,提高各环节的工作效率,使物资选用管理的科学性、有效性和执行力得到提升[5]。

3.2联合内部及外部资源共同维护和更新物资信息

基于统一技术架构构建企业内部和外部供方的两级平台,形成企业统一的物资信息共享机制和管控要求,实现企业内部、外部供方两层组织的业务联合信息共享。

企业内部物资选用管理平台作为企业内部的物资基础数据管理平台,促进企业内部层面统一的数据共享,建设丰富、规范的物资数据库和智能化的物资查找组件[6],为源头设计提供物资使用數据支撑,以提高设计通用和关键模块的复用率,加强设计顶层与各专业的统型,构建统型清单,聚焦统型后的需求,有目的有计划的维护物资信息。

同时构建与外部供方的信息化共享通道,供需协同需求,建设企业内部系统与外部供方间的物资选用管理协同信息化平台[7],实现内外部物资信息进行共享,以及时发现问题,共同维护和更新物资信息。

3.3构建多业务系统信息平台互通融合

物资选用管理制度要有效落地,若纯依赖人与人协作实施已经不能有效进行约束,梳理业务流程管理模型,将人与人协作实施的任务全部或部分业务过程、管理流转途径及逻辑固化为软件系统,通过信息化管理方式进行约束,使之清晰化、透明化、规范化是最有效办法。

物资选用管理系统中的选用目录库作为网络物资基础数据源,与企业内部的图档设计系统、制造任务系统、采购任务系统、质量管理系统等数据关联互通,基于网络开展协同一体化[8](协同设计、协同制造、协同保障)平台建设,构建互相支持的研制保障体系,才能对问题物资进行有效控制,防止扩散使用,从而促进成员企业数字化转型及智能制造能力提升。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物资选用管理系统信息化建设在军工企业科学管理过程中的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要使供应链管理环节参与的人员能够充分掌握管理的内容、要点及方法,避免出现管理方面的短板。

对于当前军工企业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通过更新管理理念,规范物资选用管理制度,重塑管理流程,从物资选用源头进行有效管控,才能有效释放供应链保障风险,通过信息化建设实现物资选用管理工作的规范化、精细化和集约化,使物资选用管理工作更科学、更可控和更高效,从而使军工企业的物资保障工作执行力得到有效保证,大大增强军用装备安全自主可控的信心。

参  考  文  献

[1]赵金毅,张辉. 适应计算机管理的物资供应流程设计研究:航天工业管理,2010

[2]张丽.  信息技术在物资管理系统中的应用:现代经济信息,2013

[3]张春雨,邱攀,陈正威. 基于信息技术的物资器材保障能力研究: 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2015

[4]林仕科 .  企业采购流程再造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南开大学,2015

[5]李马翔.  基于信息化系统的物资供应流程:科技风,2015

[6]葛微 - 大数据索引和查询优化技术与系统研究:《南京大学》,2019

[7]刘锦璿 - 计算机智能化,数字综合自动化在物资采购供应系统的研究,应用:《中国科技博览》,2015

[8]张海利. 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型号物资一体化管理平台研究: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

企业合理信息化管理论文范文第4篇

一、会计工作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

现代化企业管理中对会计人员提供的会计信息的全面、真实、及时与可比性也有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会计信息的全面和及时性,几乎是对关于企业运营全方位的财务信息随时随地的核算、监督与反馈。这也就是说,会计人员也从最初的单纯账务核算工作中逐渐参与到企业的管理工作中来,除了提供财务报表及财务报告之外,还需要对会计报表数据进行分析,甚至根据分析的结果进行预测或针对企业经营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管理建议或意见,对行政人事、生产计划、库存销售等各方面信息汇集和分析,进一步强化会计监督职能。

由此可知,随着社会的发展,会计工作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二、会计信息化发展

会计信息化是会计与信息技术相结合,通过计算机网络系统,使核算业务处理高度集中及自动化的同时,实现信息高度共享,是企业管理者主动和实时获取会计信息的主要渠道,也是企业管理各部门相关数据汇集、分析及共享的平台,有助于增强会计管理决策能力和企业管理水平。会计信息化不仅代表着会计上信息时代的到来,更代表着一种与现代信息技术环境相适应的新的会计思想及企业管理理念。

随着计算机网络时代的到来,会计领域也与时俱进,各类财务管理软件涌出市场,使大批企业告别手工帐,大大提高了会计信息的处理速度和减轻会计人员的劳动负担。而企业管理中对会计信息化的要求也越来越强烈,会计软件的开发也开始涉及到企业管理的各个方面,如完整的会计软件功能模块包括:账务处理模块、资产管理、库存管理模块、采购及应付管理模块、销售及应收管理模块、考勤及工资管理模块、成本及存货核算模块、报表管理模块、预算及计划管理模块,财务分析及预测模块等。此类软件的开发及普及应用使得会计信息化在发展中得到有力的网络技术支持。

三、会计信息化发展与企业管理信息化发展相辅相成

(一)会计信息系统的初步建立与运用取决于公司管理阶层对会计信息系统的认识和企业管理理念的转变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企业在面对迅速变化的市场需求和竞争时,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就在于整合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来提高经营管理的效率和质量,管理者的管理观念也随着朝企业管理信息化方向改变。这种管理理念的转变可以促使企业高层管理者对会计信息化的认识和重视,对于企业整体管理中会计信息系统的建立与运用起着决定性作用,而会计信息化系统的建立也标志着企业管理阶层信息化管理理念的初步形成。

(二)会计信息化发展离不开企业管理信息化发展,是企业管理信息化的一个核心组成部分

如今的企业管理已脱离了传统的管理模式,在越来越快的时代发展节奏中,企业管理对企业运营信息的及时性、准确性、全面性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推动了企业管理信息化的步伐。会计工作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企业的管理水平,会计信息化水平也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企业管理信息化水平。

从本文中下面的图1.1来看,一个企业管理的绝大部分信息流经过会计信息化系统进行汇集、过滤和分析。由此可见会计信息系统成为企业信息化管理系统的核心子系统。

(三)会计信息化强化了企业管理的力度,对提高企业管理的效率,促进企业管理信息化起着关键性作用

首先,会计信息化强调了会计信息的提取、共享、交流和利用,在最大程度上从企业管理各个方面、各个部门提取会计信息,并且加快从从企业管理模式中各个环节预测、计划、决策、控制、分析、考核提取会计信息并且共享、交流和利用这些会计信息的速度。

其次,会计信息化也大大扩大了会计信息面,会计信息的提供不再局限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还扩展到企业管理全过程中所有相关信息的提取,例如各部门的各项费用指标是否异常,厂商价格例对比数据的提取、共享及监控,通过货款回收率对客户信用进行优劣评价,从生产计划执行情况判断企业生产能力等。

从行政人事到技术研究、采购生产、库存物流、销售等各部门往财务部的数据汇集,再通过财务模块将控制、分析及决策信息反馈到各部门中去,由此可见,会计信息化系统表现出强大的信息汇集、分析及反馈功能。如图1.1。

(四)会计信息化发展与企业管理信息化发展互相促进

会计信息系统成为ERP系统的核心子系统,同样的,企业管理信息化系统也是会计信息提取、共享、交流和利用必不可少的工具与手段,更是会计信息化进一步发展的平台。所以说,企业管理信息化的发展推动了会计信息化发展的速度,会计信息化也可以借助ERP管理系统最大限度地将各个部门数据收集并归纳分析,强化企业管理信息化。

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数据库技术的不断发展,企业管理信息化借助于这些技术而得到进一步的发展。ERP管理软件开发与运用的日趋于成熟,企业内外部信息得以跨部门共享、利用,资源整合规划得以实现,业务流程各个环节紧密衔接,数据高度的连贯性、一致性使得会计核算和监督功能得到最大发挥,同时也从广度和深度扩展及强化了会计信息化。

综上所述,会计信息化在企业管理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是提高企业管理效率及水平的必要手段,是企业管理信息化的标志,也推动着现代企业科技管理信息化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会计信息化发展水平也代表着企业信息化管理水平。而在现代科技信息迅速发展的大背景下,企业管理必然向着在企业管理信息化方向迅速发展中,这也将促使会计信息化得到更为完善和稳健的发展。(作者单位为阳春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企业合理信息化管理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目的/意义】网络时代,互联网+、大数据与云计算技术的快速发展,已与企业信息管理实现了深度融合,导致企业在生产经营、信息管理、财务信息等方面,也发生了一系列变革,管理模式已经被互联网+信息管理的新模式所取代。【方法/过程】本文提出的互联网+环境下企业信息管理创新模式,对信息处理流程进行归纳和总结,分析了原有企业信息管理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在新模式中把知识管理、价值链管理、财务信息管理的新思维融入到企业信息管理中。【结果/结论】满足了新环境下的企业信息管理需要,且更好地解决了管理者和利益相关者对信息的需求问题,并对“互联网+”环境下企业信息管理的发展进行展望。

关键词:信息管理;电子商务;互联网+;企业信息

引 言当今世界,在互联网经济发展的大潮下,以互联网技术为主体,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多节点纵深的“互联网+电子商务”已成为企业的主要交易模式。据国家统计局互联网交易平台调查显示2017年全年我国“互联网+电子商务” 市场的交易总额已达至29.16万亿元,同比增长11.7%。由此可见,“互联网+电子商务”的作用于企业的发展日趋重要,如何保证信息在“互联網+”环境中得到及时的传输、正确的管理、财务信息安全的储存,是现如今企业信息管理的重中之重。本文将从“互联网+”环境下的企业信息内涵解释着手,对“互联网+”环境下企业信息重新界定,针对“互联网+”环境下原有企业信息管理模式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互联网+”环境下企业信息管理创新模式和策略,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1. 企业信息管理的相关概念

1. 1 企业信息管理的概念。“互联网 + ”本身具有便捷性,信息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大。互联网上信息的共享性促使信息可以实现云端的传播,有利于信息的统筹管理。但是信息共享的范围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我们需要通过信息管理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以财务信息的管理为例,总公司在一定范围内就可以调取分公司的财务信息,方便总公司了解各个分公司具体的财务状况并以此作出企业战略转型和调整。

1. 2 企业信息管理的方式。企业信息管理的方式是结合企业目前的发展水平对企业信息化构建的一种方式,具体内容为企业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有效的完成企业内部生产运营信息的收集、整理,使信息管理系统服务于企业日常的经营。( 1) 人员信息化方式。企业的管理需要结合企业自身内部的人力资源情况进行系统化管理,运用先进的互联网技术,对企业内部的人员进行筛选、激励、培训等,促使员工可以高效的利用信息化建设带来的便利,帮助企业降低经营成本,促进企业对创新人才的培养和发展。( 2) 组织信息化的方式。组织信息化方式的建立,是结合企业自身内部控制和经营的框架上进行的。不仅是对于企业形式上的整理,更重要的是结合具体的信息流进行筛选和管理。组织化的管理不仅仅局限于企业自身,同时还包括企业间的信息化构建,随着信息化的范围扩大,可以有效减少企业内部资源的浪费,提高企业自身经济效益和企业内部运营效率。( 3) 产品信息化方式。企业产品信息化的建设是需要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来实现,通过科学技术的运用来提升产品自身的附加值,提高企业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从产品的信息化发展来看,企业的信息化管理,促使企业产品由原本的物质产品向信息化产品不断的转移,使信息化产品数量不断增加,质量不断提高。

2 “互联网+”环境下企业信息内涵解释

2.1“互联网+”环境下企业信息属性的解读“互联网+”环境下的企业信息除了具有一些固有属性外,还有以下特征:快捷性,因为互联网技术日趋成熟,信息的传播速度远远超出了任何时期,随着网络带宽的扩充,信息传播速度将会日趋加快。共享性,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信息可以实现云端共享,达到按需取用的地步。这相较于传统的信息管理,有了突飞猛进的变化。过去,信息共享范围是有局限性的,有些财务信息,只有经手人可以接触到,不利于资源配置和调整战略布局【1】。以财务信息为例,在分公司财务指标发生变化时,总公司可以在共享范围内,调用分公司的财务信息,了解经营情况,做出战略调整。多样性,在互联网+环境下,通过现代技术手段,打破了以往信息组合形式的单一性,实现了多种类型的信息组合,例如跨空间、跨媒体、跨类型的信息组合。

2.2“互联网+”环境下企业信息的重新界定

企业信息对于企业来说至关重要,是详细了解企业的主要途径,是对企业经济活动及结构的反映,是企业做为一个系统做出动作时的参考依据。对于传统的企业信息管理主要是企业信息的不断输入和输出,反馈后再输入再输出循环管理过程。在互联网+环境下使企业信息管理模式发生了变化,逐渐形成以企业信息流为核心,进而带动物流和资金流的新型企业信息管理模式。

3 改变以往的决策方式,将数据作为企业运行和决策的依据传统管理模式的决策主体通常为企业高层管理者及其团队,但是伴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自媒体和社交网络的出现,影响企业信息保障的非结构化数据日趋增加,因此造成企业运行和决策的不确定因素也越来越多,导致存在着很多不可预测的因素,风险程度也越来越高。因此要改变以往的决策方式,在互联网+时代,重新对企业信息管理方式进行创新,对企业信息管理中非结构化数据的重要性有新的认识和了解,并在产品生产和用户感受中对这些数据进行添加、采集,不断丰富企业信息数据库内容。同时,企业的管理人员要将这些信息管理好,时刻加强监督及检测,提高企业信息管理效率。最后,企业还要对数据信息进行深度开发,将数据作为企业运行和决策的依据。

4. 结束语

“互联网 + ”时代促进了信息资源的优化和转型,使人们对信息管理的认识需要不断加强,帮助企业发展新的信息管理模式,满足信息化的建设。

【参考文献】

[1]赵莉萍. 浅谈企业财务信息管理模式的科技创新[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 13)

作者简介:

苏翎清,出生年月,1976.11,籍贯,中国台湾,民族,汉,单位,莆田学院,单位邮编:351100,职称,副教授,学位,博士,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组织心理学

本研究为莆田学院科研基金项目(项目编号:2018054)

企业合理信息化管理论文范文第6篇

摘 要:对于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来说,信息化已经成为了重要的管理工作发展趋势。有效的实践和推进落实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还可以进一步的提升企业内部控制水平,更好的促进对企业内部各项经济活动管理能力的发展。我们应该对于财务管理信息化进行合理的应用,并且通过不断的推进,更好的通过内部管理控制工作的开展,科学有效的对于企业的经营发展情况进行评价,提出科学有效的管理策略和思路,促进企业实现健康长效的持续发展。本文就从财务管理信息化应用的角度,分析了现阶段企业内部建设控制工作开展的相关问题。

关键词:财务管理信息化 企业内部控制建设 应用问题

一、引言

对企业本身的发展来说,内部控制工作是贯穿于企业整个发展全过程的重要工作组成部分。做好内部控制工作,可以进一步提升企业内部的整体管理水平,对于企业各类经济活动进行有效的约束,提升内部经济活动的有序性,保障各项经营活动的顺利开展。在当前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形势下,财务管理信息化已经成为了财务管理发展的一个重要的趋势。本文就对于现阶段企业内部控制建设中财务管理信息化应用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二、财务信息化管理发展分析

对于企业本身内部管理工作的开展来说,财务管理信息化可以实现对于企业内部各类管理活动、财务会计数据以及其他经济活动进行数据化的分析与管理,并且利用信息化和数字化的管理方式,提升整体管理工作的开展效率和开展效果。在当前财务管理信息化发展的过程当中,企业传统的会计核算水平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更好地实现了为企业的预算、分析以及决策等提供支持。信息化工作的开展,其通过对各方面软硬件系统的有效应用,实现了对企业多方面管理工作的有效支持。随着时代的发展,财务管理信息化本身的作用必将得到进一步的发挥,我们应该重视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发展,并且从内部控制建设的角度入手,对于财务管理信息化的优势进行充分的发挥,体现出新技术所带来的优势和价值。

三、企业内部控制建设中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应用意义

1.更好地体现内部控制工作的效果。对于财务信息化建设发展来说,其对于企业的经营管理过程进行了更加有效地管理,让其相关生产和经营管理行为变得更加高效,同时也从合法性的角度对于财务信息的完整和真实提供了更强的保障,让企业的发展可以获得一个更加有序的经济活动环境。相对于以往单一地依靠制度展开内部控制工作来说,财务信息化有力地提升了内部控制管理工作的开展效果。通过信息化管理模式的应用,企业的主导业务、成本费用等多方面的支出问题可以得到更加规范的控制,同时也能够对于传统财务制度中的不足和疏漏进行解决,这也进一步地提升了整体收支的平衡性,更好地推进了费用的压缩,提升了整体收入水平。

2.提升不同业务和财务管理工作之间的衔接效果。通过对于财务信息化管理模式,进行企业内部不同业务之间的联系,变得更加紧密。在這种高密度的联动下,企业内部各项业务开展的过程衔接效果也就得到了更好的提升。对于业务配合之间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让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价值可以进行有效的体现。财务管理信息化工作的推进,也可以在这种更加主动的工作状态之下,让财务管理工作本身的核算特征得到弱化,强化管理智能,并且依据对于相关财务数据信息的分析对比,发现现阶段各项业务管理工作开展中的不足和问题,提升整体经营管理水平。另外,企业管理者必须要提升对财务会计工作的支持力度,并合理分配不同岗位的财务会计工作的职责,做好内部控制,让财务工作规范透明。

3.提升财务分析的开展水平。对于财务信息化管理工作的开展来说,财务分析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内容,同时也是促进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提升的必要基础性工作。通过更加系统的信息化管理方式,可以对于相关数据展开科学的分析,配合不同的算法,对于历史数据进行遍历,结合现阶段的实际经营水平,对于财务情况、资金运用、费用控制、经营业务等情况进行评价,并且从更加客观、全面的角度,找到现阶段经营管理中的问题和不足,提出可行的改进策略和思路,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获取水平。在财务分析过程中,企业的管理人员也可以更加清晰地发现企业的财务风险,并且通过合理的预警来制定相应的方案,提升企业对方财务风险的抵御能力。

四、财务信息化发展应用的开展思路

1.对信息化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进行明确,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和流程。对于企业财务信息化建设工作的开展来说,相关管理机制的完善是十分重要的。我们应该全面地围绕财务管理工作的基础,对于信息化的优势和作用进行充分发挥,构建一体化的财务信息化管理模式。企业财务信息化建设中,其对于技术方面的要求很高,我们在前期就应该从制度、标准等多个角度进行完善,做好充分准备,这样才能确保后续信息化建设工作的开展效果。针对于现阶段内控工作的分布情况,应该对于不同岗位的责任机制进行明确,依据不同的岗位职责,做好岗位之间的有效分离和制约,提升岗位之间的独立性。对一些具体的审核、人员岗位应该配置专人专岗的方式,确保相互监督作用的有效实现。对财务收支管理过程中,应该提升审批力度,并且着重地做好重点审批控制工作。完善相关的审批控制,可以对于资金流向情况进行更好的控制,提前做好对各类风险的有效防范,提升资金的使用效率。在信息化建设中,应该给对于管理方法和经验进行积极地引进,并借鉴成功案例,不断探究符合企业财务工作特点的信息化管理模式,让整个信息化管理的效能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和发展。在完善相关系统中,也要重新梳理相关的管理流程,对于相关业务进行整合和改进,提升信息化建设的深度和适应性。

2.信息化技术的合理应用。对于现阶段的财务信息化管理的逻辑,应该结合内部控制工作的开展需求,对于现阶段各类新技术进行有效的应用。,例如对于网络化技术进行合理的应用,可以打造一个联网平台,对于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工作实现远程异地化的网络管理。企业本身的相关管理人员也可以利用网络,对于银行账户资金进行实时了解,有效监控资金的流向,防范资金风险。企业财务信息管理部门可构建财务网络总站,借助网络处理远程业务,实现数据与文件资料的下达及上报,保证企业各级的经费管理、业务核算和财务办公等一系列工作的顺利进行。

3.做好对于信息化专业人才的培养。对于现阶段企业内部控制建设工作的开展来说,去要想更好的对于财务管理信息化的作用进行发挥,我们就应该对于相关的专业人才进行有效的培养。人才是内部控制工作开展的基础,同时也是提升内部控制工作开展质量的核心要素。在当前财务管理队伍建设工作中,我们应该积极做好人才培养工作,提升在岗财务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能力。在培训工作开展中,也要注重对职业道德教育工作的落实,让在岗人员本身可以积极转变自身的工作观念,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参与财务会计工作,正确认识财务会计工作对于企业自身发展的重要意义。结合当前信息化发展的新要求,我们应该对于实际工作中所应用的各类新技术进行全面普及,定期展开培训学习,提升在岗人才对于信息化管理的应对处理能力。

五、结语

总体来说,对于现阶段企业内部控制工作开展的过程来说,财务管理信息化是非常重要的推动力量。学校的财务信息化管理,可以更好的对于现阶段实际企业经营发展过程中的各类状况进行全方位的分析,并且采取科学有效的方式来进行优化改进,提升对财务风险的抵御能力,确保企业经营发展水平。

参考文献:

[1]信息时代财务管理信息化创新研究[J].李琳.经营管理者. 2017(20).

[2]关于财务管理信息化系统建设的研究和思考[J].吕莉.财会学习. 2017(17).

[3]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分析[J].王丛.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7

(06).

上一篇:病历档案与档案管理论文范文下一篇:电力建设工程监理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