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理想照亮现实范文

2023-09-16

让理想照亮现实范文第1篇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理想之光,照亮人生!

大家都知道,我们中国有句老话:“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长百岁。”一个人要是没了理想,即使活到一百岁,也是浑浑噩噩的,如同行尸走肉;一个人要是有了理想,即使生命很短暂,人生也会轰轰烈烈,灿烂而辉煌!

是理想召唤着你,让你不断进取,不断奋斗;是理想指引着你,让你获取成功,走向辉煌。有了理想,你就有了前进的方向;有了理想,就有了前进的动力。理想是石,敲出希望之火;理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理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理想是路,引你走向黎明,点亮人生!

不知在座的各位有没有听过这样一则寓言: 有个人经过一个建筑工地,问那里的石匠们在干什么? 三个石匠有三个不同的回答。 第一个石匠回答:“我在做养家糊口的事,混口饭吃。” 第二个石匠回答:“我在做很棒的石匠工作。” 第三个石匠回答:“我正在盖世界上最伟大的教堂。” 这三个石匠,虽然做着同一样工作,人生的境界却不可同日而语。理想是美好的,是我们对未来美好的期望,是对自己人生的美好规划。但是作为中学生,我们必须树立

远大的理想,树立正确的理想。当我们找不到方向的时候,当我们失败而痛苦的时候,当我们因害怕前方的黑暗而不敢前进的时候,就想一想这盏理想之灯吧,它会赐予你力量,驱散你眼前的黑暗,点亮我们的人生!

当然,只有理想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勤奋学习。因为,勤奋铸就成功。“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罗马并非一日造成,成功并非一蹴而就。”不错,要实现自己的理想,就必须付出自己辛勤的汗水。因为只有努力,才有收获。古今中外,无一例外。请看,爱因斯坦,花了整整七年时间,才建立起了“相对论”基础;请看,爱迪生,为了寻找做电灯丝的材料,通宵达旦地工作,摘寻了四万多页资料,试验过1600多种矿物和6000多种植物,最后才使电灯发出耀眼的光芒;而伟大的药物学家李时珍,更是花了27年时间,才编成了100多万字的巨著——《本草纲目》。

同学们,实现理想的过程是艰苦的,要知道“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只有经得住命运考验的人,才能实现自己远大的理想!理想催人奋进,指引着我们为之努力拼搏。我们的人生,因为有了理想而变得绚丽多彩,我们的生命之花也因为理想的存在而灿烂!

同学们,让我们树立起远大理想,并且为之不断努力!我相信,我们的青春必定轰轰烈烈,我们的人生必定辉煌灿

烂!让我们为我们树立起正确的理想,并为之而努力奋斗吧!!

让理想照亮现实范文第2篇

(一)又一个7月来临,时间从未改变前行的脚步。

上海兴业路的一栋小楼,迎来更多朝圣者。95年前,一群年轻人聚集在这里,革命的星火,燃烧出一片崭新的天地。这一过程如此艰辛也如此辉煌,正如纪念馆展览结束处悬挂着的题词——“作始也简,将毕也钜”。

陕西延安杨家岭的中央大礼堂,有人展开党旗,重温入党誓词。1945年,党的七大在这里召开,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中国的脚步从这里启程。会场墙壁的旗座上,写着八个字——“坚持真理,修正错误”。

北京,天安门广场花团锦簇,大街小巷飘扬的党旗上,镰刀锤头格外醒目。从苦难中来,朝复兴而去,一个古老的民族向着百年梦想迈进。党的十八大之后,总书记告诫全党——“勿忘人民,甘作奉献”。

95年,3句话。源于德国小镇特里尔的种子,在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心灵中孕育成长。红色的激流汇入黄色的土层,掀起汹涌壮阔的狂澜,汇聚成光耀中华的绚丽日出,它让世界四分之一的人口选择了马克思主义,荡涤风雨如磐的暗夜,照亮民族复兴的征程,彻底改造了这个古老的国家,彻底改变了人民的命运,彻底改写了人类社会的政治版图。

从嘉兴南湖红船上寻找光明的摆渡人,到驾驭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领航者,中国共产党激励与召唤着亿万人民生死与共、始终相随,让这个曾经四分五裂、一穷二白的国度,于危难中振作,在绝望中重生,已然可见复兴的曙光。

有人说,了解中国,必须了解中国共产党;读懂中国共产党,才能读懂中国。95年过去,就让我们重新打开时间的闸门,踏上那条举世瞩目的中国道路,翻阅风雷激荡的红色篇章。

(二)亿万万人家国,九十五年拼搏。为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人民富裕,无数人汇聚在马克思主义的旗帜下。历史会记录下每一代人的奋斗与牺牲,也会给他们的选择一个肯定的回答。

“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因为我们信仰的主义,乃是宇宙的真理!为着共产主义牺牲,为着苏维埃流血,那是我们十分情愿的啊!”1935年8月,方志敏在就义之前慷慨陈词。 1 这位赣东北苏区的创建者,过着“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却“生存一天就要为中国呼喊一天”,只因他是“马克思主义笃诚的信仰者”,坚信“苏维埃可以救中国,革命必能得最后的胜利”。

“为了抉择真理,我们应当回去;为了国家民族,我们应当回去;为了为人民服务,我们应当回去;……为我们伟大祖国的建设和发展而奋斗!”1950年2月,华罗庚在归国途中,写下这封《致中国全体留美学生的公开信》。那一年,华罗庚、朱光亚、邓稼先、叶笃正等1000多名留美学生不畏艰辛奔向新中国,很多人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们相信,“新民主主义已经很明显地指出中国社会建设该取的道路”,“我们的民族将再也不是一个被人侮辱的民族了”。

“我们是有组织、有信仰、有觉悟的人。”2008年5月,瞿永安的11位亲人在汶川地震中丧生。在满地瓦砾的家门口,这位北川县副县长泪流满面磕了三个头,随后起身投入抗灾一线。在那场特大地震之后,从80后女警察蒋敏、组织部长王理效,到参与援建的干部崔学选,定格下无数共产党员的奉献精神。在汶川震区考察救灾和重建的外国友人感慨:“有一条‘经’我们很难取走——你们有这么多勇于献身的中共党员。”

95年来,无数仁人志士,汇聚于信仰的旗帜之下。在他们身上,有着这个群体的心灵密码,有着共产党人共同的精神基因——

他们相信,“只有在斗争中无所畏惧,才能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把自己雕塑成器”。在这真理里,凝聚着智慧与知识的结晶,也蕴藏着国家与民族发展的路径。沿着这条真理之路,沉沦的中国才能走向复兴,亿万中国人才能过上更好的生活。他们视追寻这样的真理为理想,他们以实践这样的真理为信仰。

他们秉承,“人生应该如蜡烛一样,从顶燃到底,一直都是光明的”。他们把国家、民族乃至人类的命运,扛在自己的肩膀上。走在这条道义之路,他们将小我消融于“大我”,成为无私的爱国者、无畏的革命者、无悔的牺牲者。他们视承担这样的责任为使命,他们以坚守这样的价值为意义。

水打山崖,风过林海。95年来,信仰在奋斗中淬火,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前行的足迹,构成了一个国家为强大而探索的思想史,也构成了一个民族为复兴而奋斗的心灵史。真理之光与道义之光交相辉映,让这一段历程群星闪耀,照亮着中华民族的天空。

(三)并非每个共产党员,都是天生的马克思主义者。很多时候,信仰是选择的结果。回到他们思想的源头,才能理解共产党人95年来的选择,才能发现为什么马克思主义“占据着真理和道义的制高点”。

2 一百多年来,马克思主义一直是现代世界思想乐章中的一个重要主题。马克思是第一个把世界作为政治、经济、科学和哲学的整体来理解的人。这位“现代社会思想之父”,揭示了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类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这是人类智慧一座令人仰止的高峰,正如曾获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希克斯所言,“大多数希望弄清历史一般进程的人会使用马克思主义的范畴或者这些范畴的某种修正形式,因为几乎没有其他的范畴形式可用”。

对于有识之士,马克思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对于有志之士,马克思更开掘出广阔的精神空间。坚持实现人民解放、维护人民利益的立场,以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和全人类解放为己任,体现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价值基础。在马克思的历史批判、经济批判、政治批判中,“人的解放”是一以贯之的核心,也是他终生奋斗的使命。从为人类谋福利的道德信念,到对人的命运的客观探讨,再到人与世界关系的总体把握,直至追求“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开辟出一条个人和人类追求超越性价值的道路。

这位共产党人的精神导师,正是一个完美例证。他出身富裕家庭,23岁拿到博士学位,25岁娶了一位贵族小姐,还是《莱茵报》主编。但他却抛弃了这一切,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为工作和革命颠沛流离40年,一贫如洗、儿女夭殇,直到1883年3月在办公桌前永远地睡去。德国哲学家康德曾说,人类最震撼的秉性,就在于为他人而工作,为后代而牺牲。马克思一生的际遇,正实现了对“人”的定义。

一部人类文明史,产生了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两大思潮,分别体现着人类对真与善、实然与应然、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追求。马克思主义则努力在二者之间架起桥梁,把科学的真理性与价值的超越性,统一于共产主义理想之中。从这个意义上,总书记指出,“无论时代如何变迁、科学如何进步,马克思主义依然显示出科学思想的伟力,依然占据着真理和道义的制高点”。

这正是马克思主义能在世界的东方,吸引如此众多信仰者的根本原因。

(四)对于古老的中华文明,马克思主义无疑是一个截然不同的思想体系。中国人最早知道“共产主义”,是在江南制造局出版的《西国近事汇编》中。为什么这个国人并不熟悉的概念,能在此后的一百多年里,为中国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理论支持和精神支撑,奠定无数人信仰的基石?

3 一本中文初版《共产党宣言》,见证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深深的精神共鸣。1926年,这本封面错印成“共党产宣言”的书辗转成为山东广饶刘集村党支部的学习材料,曾因国民党搜查、日伪军“扫荡”而被埋进锅灶、藏在粮囤、塞进鸟窝。然而,那位“大胡子”却让刘集村成为“红色堡垒”,190人走上革命道路,有据可考的烈士就有28人。这些“以前没有听说过”的道理,在中国人的精神世界中开辟出一片新的天地,让人看到还有一条革命的道路、还有一种解放的理想、还有一种自由的力量。

伟大的思想,总能诉说时代深藏的心曲,总是属于人类永恒的历史。“阶级斗争”“无产者”“社会主义”这些概念,深刻地切中了当时中国的脉搏;为人类解放而奋斗的理想,更与沉沦日久渴望复兴的精神诉求相通。这个从遥远西方引来的火种,一经播撒便在中国大地形成燎原之势。以95年前的7月为起点,一代代共产党人汇入信仰的洪流,不屈不挠的奋斗、义无反顾的牺牲、改天换地的豪情,推动百年中国的浩荡前行。

面对革命战争的枪林弹雨,他们浴血奋战、视死如归;面对建设年代的艰难局面,他们激情燃烧、无私奉献;面对“文化大革命”十年浩劫,他们信念执着、从不消沉;面对改革开放的千钧重担,他们不畏艰险、勇敢担当。无数英雄儿女凝聚在信仰的旗帜下,勇往直前以赴之、断头流血以从之;无数志士仁人凝聚在真理的旗帜下,实事求是以谋之,殚精竭虑以成之,他们挺起了民族的脊梁,谱写了可歌可泣的壮丽篇章。

从人均国民收入仅27美元,到经济总量超过10万亿美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从新中国成立之初4000多万人流离失所,到让6亿多人口摆脱贫困,对全球减贫贡献率逾70%;从一穷二白到成为世界第一大贸易国、全球最大外汇储备国;从铁钉、火柴都造不出来,到“两弹一星”横空出世,“嫦娥”奔月“蛟龙”入海……“共产党并不曾使用什么魔术,他们只不过知道人民所渴望的改变”,并用他们的意志唤起了难以想象的力量,在1946年出版的《中国的惊雷》中,美国记者白修德和贾安娜得出的结论,直到今天仍在被一次次验证。

迄今为止,还没有一种理论能像马克思主义这样,鼓舞数十亿人为改变自身命运而奋斗,指引人类社会向着伟大社会理想不断探索。晚年张学良回忆当年和红军作战,曾经这样追问:谁能在缺衣少食、围追堵截中把这样的队伍带出来,而且依旧保持着高昂的士气和强悍的战斗力?67年前,司徒雷登总结国民党失败原因时,曾经这样分析:“共产党之所以成功,在很多程度上是由于其成员对它的事业抱有无私的献

4 身精神。”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曾经这样指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

从只有50多人的小党发展成拥有8700多万党员、世界最大的执政党,从积贫积弱的落后国家迈向社会主义强国,正是马克思主义信仰,催生了一种新的社会实践、一套新的政治制度、一条新的发展道路,让一个政党的成长与一个国家的重生融为一体,在动荡的百年历史中写下不朽的传奇。

(五)总书记指出,“一个政党,如一个人一样,最宝贵的是历尽沧桑,还怀有一颗赤子之心。”走过95年,时代场景几经转换,保持“赤子之心”,何其之难。

相比于战争年代的烽烟四起、血雨腥风,我们现在少了生与死的考验、血与火的洗礼,多了深水区的“改革阵痛”、转型期的“两难烦恼”。相比于建设年代的激情澎湃、质朴单纯,我们现在少了封闭与孤立的困境、匮乏与贫穷的难题,多了不同利益的纠结交汇、不同观念的激荡交锋。甚至,相比于三十多年前,我们现在也还需面对更多声音的鼓噪喧嚣,面对更为复杂的全球语境。共产党人的“赶考”远未结束。

一些人视马克思主义为雾里看花,以共产主义为空中楼阁,丢弃了理想与方向,忘记了信念和担当。一些人崇尚“实用主义”,热衷“及时行乐”,把权力变成谋私的工具,把私欲看作人生的目标。一些人对群众感情淡漠,习惯高高在上,淡忘了鱼水关系,割裂了血肉联系。翻阅贪官忏悔录,总能看到在权力、财富、美色的诱惑之下,信仰的城池如何失守、精神的旗帜如何变色。

如果说,信仰曾经体现在“砸碎旧世界”的革命之时、闪耀在“创造新世界”的建设之时、迸发在“追赶全世界”的改革之时,那么,今天的共产党人,更需把信仰写在全面小康之路、伟大复兴之路上。

正因此,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不断重申信仰、强调理想,视理想信念为共产党人的“钙”,以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为共产党人的“总开关”,把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比作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精神支柱”,告诫全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共产党人唯有对马克思主义真正做到“虔诚而执着、至信而深厚”,才能“练就共产党人的钢筋铁骨,铸牢坚守信仰的铜墙铁壁”。

正因此,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以不断线的思想教育反“四风”、改作风,严规矩、强纪律,打掉党和人民群众之间“无形的墙”;惩治腐败不手软,打虎拍蝇无禁区,彰显“共产党与腐败水火不容”的决心;修订廉洁自律准则、党纪处分条例等党内重要法规,扎牢制度治党的铁笼子……全面从严治党凝心聚力、扶正祛邪,不仅让党心一振,更试出了人心向背。

5 正因此,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守“人民”这一核心价值,以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开创治国理政新境界。从“五位一体”、“四个全面”、新发展理念,到深化改革、转型创新、脱贫攻坚,既有发展路径的选择,也有发展价值的坚守,蕴含着对马克思主义真理性的思考,也彰显着对马克思主义道义性的追求,在创造震撼人心的“中国奇迹”同时,也努力书写温暖人心的“中国故事”。

1925年,在填写“少年中国学会”改组委员会征询意见调查表时,毛泽东写道:“本人信仰共产主义,主张无产阶级的社会革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21世纪的今天,走过95年的中国共产党,只有坚持“为绝大多数人奋斗”的信仰,坚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才能始终得到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拥护,始终成为引领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核心力量。

(六)每一个国家民族,每一段历史时空,都有自己的精神指引。将近一个世纪过去了,那些令人心潮澎湃的信仰故事,那些光芒闪耀的信仰足印,要怎样化为我们继续前行的精神之源?

与中国的现代转型相伴随的,是一个民族精神世界的转型。当今中国,利益的正当性早已“去魅”。我们走出了“耻于言利”的时代,主张利益、保护利益,这是时代的进步。但毋庸讳言,我们的时代也出现了令人忧心的错位,在一些人那里,物质利益成为唯一“价值”,精神追求被彻底放逐。于是,责任能够淡漠、道德可以离席、灵魂容许出丑。放眼全球,这是一种颇具世界性的“现代病”,正如未来学家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中所说:“从来没有那么多国家里的人民,感到精神上如此空虚与沉沦。”

方此之时,回望我们党近百年为信仰而奋斗的光辉历程,更有现实意义。一代代共产党人以对真理与道义的不懈追求,以对国家与民族的勇敢担当,在成为“两个先锋队”的同时,也为中国构筑起一个崇高的精神世界。这是马克思主义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是几代共产党人积累的精神基因。那种超越个体与小我、献身整个人类的理想和情怀,至今依然令人敬仰。

让我们从这样的信仰中得到净化。唯有把握这样的信仰,才能理解,为什么95年来,如此多人被吸引到马克思主义的旗帜之下,不求显达于世、不求暂得于己,为了理想与信念不惜抛头颅、洒热血。他们中有人放弃了“鸦飞不过的田产”,有人背离了“自小熟悉的阶级”,本应顺风顺水者偏向荆棘而行,本可锦衣玉食者不惜向死而生。埋骨雨花台的烈士,74%受过高等教育;葬身渣滓洞的英灵,70%出身富裕家庭。这些信仰的献身者、理想的殉道者,谱写了时代的慷慨悲歌,铸造了民族的血脉精魂,让亿万人呼吸到了“英雄的气息”。

6 让我们从这样的信仰中获得方向。唯有把握这样的信仰,才能理解,为什么95年来,如此多人薪火相传,舍生忘死、公而忘私,将国家民族带到更好的境界。焦裕禄忍着剧烈疼痛坚持工作,把藤椅都顶破;沈浩扎根小岗村,积劳成疾猝逝在工作一线;杨善洲放弃退休后悠闲的生活,用双手把荒山变成林海……永恒的丰碑上记录着这些时代的先锋,不是因为他们的权力或者财富,而是因为他们刻下了一个大写的“人”。岂曰无碑,山河为碑;何用留名,人心即名。这是共产党人的道德觉悟,也是一个集体的精神传承。

让我们从这样的信仰中汲取力量。唯有把握这样的信仰,才能理解,为什么95年来,如此多人风从影随,紧紧团结在我们党的周围,休戚与共、生死相随,共同书写下“中国奇迹”。农民的手推车,推出了淮海战役的胜利;林县的乡亲们,在悬崖上开凿出红旗渠;无数劳动者全力打拼,开创国家的未来。这是精神的巨大感召力,建设人民共和国的理想,实现“中国梦”的召唤,让人看到更广阔的天地、更高远的世界,绘就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时代的精神图谱。

“石在,火种是不会绝的。”回到马克思主义,回到共产党人的信仰,我们会发现,在物质之外、利益之上,个人还有责任,理想还有价值,生命还有担当。

(七)回望历史,不只是采摘耀眼的花朵,更是去获取熔岩一般运行奔腾的地火。

有历史学家提出三种历史时间——“长时段”“中时段”和“短时段”,分别对应着历史中的“结构”“局势”和“事件”。“事件”只是“闪光的尘埃”,而“结构”才是历史上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

95年风云激荡,坚守共产主义理想,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共产党人为中国历史创造出一种全新的“结构”。这种“结构”,既是基本的制度体系,也是根本的思想体系,更是耀眼的信仰光芒。

95年来,这个成立时只有几十人的党,已经成为拥有8700多万党员的世界最大规模执政党;这个四分五裂、积贫积弱的国家,已经从低谷走向复兴,崛起于世界民族之林。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今天,距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从未如此之近,这个国家和这片土地上的人民,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信仰的光芒和力量。潮平海阔,千帆竞发,我们的工作已经写入人类的历史,我们的工作还将继续改变人类的未来。

《 人民日报 》( 2016年06月29日 01 版)

让理想照亮现实范文第3篇

南康区第五中学

张祥生 教学目标:

1、通过鉴赏,明确细节描写的内涵。

2、学习细节描写的这种写作方法。

3、在写作实践中学会运用细节描写。

教学重点:细节描写的方法和细节描写的运用

教学难点:细节描写的运用

一、导入。

师:同学们,人们都说:“一沙一世界,一草一天堂。”其实,大的生活,是由无数小的细节构成的。细节虽小,却是美的源泉,情的聚焦。生活中的细节之美,看在眼里,便是风景;握在掌心,便是花朵;拥进怀中,便是温暖;写在笔端,便是精彩。英国布莱克也说过:一粒沙里看出一个世界,一些野花里一座天堂,把无限放在你手掌上,永恒在刹那里收藏,今天,我们来一起用双眼发现细节,用心灵感悟细节,用文字展现细节,让我们作文中的人与事如生活中一般于细处见情,微处见妙。

二、病例分析,初识细节。

1、请同学们找到文章描写“让我难于忘怀”的“那一幕”的语句?读读,你觉得这些语句,会让读者“难于忘怀”吗?为什么?

2、中考评分标准:要求内容充实具体。

3、什么是细节:细节描写是指对突出主题、表现人物性格和情节发展有特殊作用的包括动作、神情、物件、环境等在内的一些细小环节的细致描写。

三、品读经典,明晰方法。

(一)品读经典:

1、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朱自清《背影》片断) (思考:写了哪些方面的细节?你找到了哪些富有表现力的词语?你从中获得了哪些方法启示?)

2、我几乎还不会作文呢!我再也不能学法语了!难道这样就算了吗?我从前没有好好学习,旷了课去找鸟窝,到萨尔河上去溜冰——想到这些,我多么懊悔!我这些课本,语法啦,历史啦,刚才我还觉得那么讨厌,带着又那么重,现在都好像是我的老朋友,舍不得跟他们分手了。

(思考:写了哪些细节?有什么表达作用?你从中获得了哪些方法启示?)

3、(1)母亲也常常说:“只要这个好心的于勒一回来,我们的境况就不同了。他可真算得一个有办法的人。”

(2)母亲于是很不痛快地说:“我怕伤胃,你只给孩子们买几个好了,可别太多,吃多了要生病的。”然后转过身对着我,又说:“至于若瑟夫,他用不着吃这种东西,别把男孩子惯坏了。”(《我的叔叔于勒》片断)

(思考:写了哪些细节?有什么表达作用?你从中获得了哪些方法启示?)

(二)比较分析,方法总结:怎样写好细节:如何才能写好细节呢?大家从这两段细节描写中得到了哪些启发?

1、 观察要细致。(如朱自清把“父亲”爬月台买橘子的过程写得特别详细,怎么到的铁道边,怎么下的,怎么上的,都写出来了,脚、手、身子是怎么动的,都观察到了。如果没有细致的观察,肯定写不了这么细。

2、 精心选择词语。如“蹒跚”“探”“攀”“缩”“微倾”等词语就特别准确。

3、 运用多种表现手法和描写方法。(如《最后一课》片断中的对比、比喻的手法,还可以使用别的修辞方法,如夸张、拟人等。除了动作描写,还可以有语言、外貌、心理等描写。)

4、 过程一定要详细。

四、牛刀小试,添加细节。

学生作文片断: “小男孩拿起扫把扫了起来!我们把小男孩的一举一动都看在眼里。”(学生习作《那一幕,让我难于忘怀》片断)

请你给这个片断添加细节,表现小男孩的形象,突出“难忘”。 问题支架:

1、男孩的样子:这个小男孩的年龄多少?穿着怎样?

2、男孩的动作过程:小男孩怎样从清洁工手上取到扫把?他是怎样拿住扫把的?他扫地时手的动作怎样,身体其他部位的动作如何?

3、男孩的神情及周围人的表现:他扫地时的表情怎样?当时天气怎样?他爸爸的表情怎样?其他人看到这种情景有什么表现?„„

五、实战演练,描写细节。

(一)描写起床晚快要迟到的情景。(5分钟)

(问题:1.想想过程:怎样起床的?怎样穿衣服鞋袜的?怎样洗刷的?怎样吃早餐的?怎样出门的?路上怎样?怎样进教室的?2.想想用词:运用哪些动词更能表现“急”?3.想想还有其他表现手法吗?)小组推荐,大家评说。

示例:天哪!要迟到了。我踢开被子,从床上跳下来,慌慌张张地拽过衣服,套上鞋子,几步蹿进卫生间,急急忙忙抽出牙刷,涂上牙膏,在嘴里胡乱地戳了几下,然后扯下毛巾,在脸上抹了两把,抓起桌上的面包,飞快地冲出出屋子。

(二)考试过后,老师抱着试卷进教室了,你的心情怎样,用细节描写的方法描述出来?(5分钟)(问题:发试卷前,你看到了老师怎样的表情?你心里会怎样想?当听到同学的高分或低分时,你的心情怎样?老师念到了你的名字时,你是什么感觉?你从老师那里领到试卷的动作怎样?回到座位后你有有怎样的动作和心理?„„) 示例:

示例1:天阴沉沉的,不时刮来阵阵冷风。风刮到我身上,我就不由自主地打颤。教室里静悄悄的,只听见"沙沙"的发试卷的声音,"哗啦!"我的心随之猛跳了一下,一个同学不小心把书碰到了地下。同桌的试卷已发下来了,72分,看着同桌哭丧的脸,我不由得心里直打鼓。

示例2: 试卷静静地反躺在桌上。我用有点颤抖的手去掀试卷,一个鲜红的“4”字映入我的眼帘,我的手一抖,试卷又合上了。我一咬牙,把手伸到试卷底下,用力一翻,随着"啪"的一声,我看到了我的分数──48,可怜的“48”,我“唉”的一声便瘫在了桌上。

示例3:阿弥陀佛,上帝啊,保佑我吧!我再也不听录音机,不看电视,不打游戏机了。唉!都怪我自己,老想着打游戏机,考试前一天还趁父母不在家偷看了一个小时的电视。老师啊,发发慈悲,手下留情,我以后上课一定好好听讲,千万别让我不及格啊!

示例4: 我好像看见满试卷鲜红的叉组成一张巨大的网向我走来,使我不得动弹,不能呼吸。我又仿佛看到了老师满面的怒容,仿佛听到了父母悲伤的叹息声和旁人的嘲笑声。 六:归纳总结。

细节描写须遵循的三条原则 ①有用的——为表现文章中心服务

②真实的——符合现实生活实际

③典型的——突出人物的个性特征

让理想照亮现实范文第4篇

1994年,在教育学术领域已功成名就的叶澜,怀抱着对教育的理想、对生命的敬畏,带着她的实验团队,毅然走出象牙塔,直面基础教育学校、课堂教学变革实践,以激情、睿智和勤勉,开创和引领了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教育理论与实践——‚生命〃实践教育学派‛和‚新基础教育‛实验。

经过近20年的不懈探索,‚新基础教育‛实验从上海推广到全国十几个省市、几百所中小学校,获得了巨大的成果。‚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气息;把创造还给老师,让教育充满智慧挑战;把精神生命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师生,让学校充满蓬勃生机。而这一切力除传统旧习的变革,都为了孕育完整美丽的生命。‛ 这是叶澜对‚新基础教育‛理念的概括。

在躬身实践的同时,叶澜还笔耕不辍,出版专著《教育概论》《教育研究方法论初探》《‚新基础教育‛论——关于当代中国学校变革的探究与认识》等;在《中国社会科学》《教育研究》等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80余篇。

‚新基础教育‛研究发展性阶段结题报告获得上海市第八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时,叶澜发表了一段‚获奖感言‛,也许正好是她几十年学术事业的总结:‚在我的教育学研究生涯中,最能打动我的两个字是‘生命’,最让我感到力量的词是‘实践’。教育学说是研究造就人生命自觉的教育实践的学问,是一个充满希望、为了希望、创生希望的学问。我愿为研究如何让人间每一朵生命之花绽放出自己独特灿烂的学问而努力终生,并与所有的同行者共享生命成长的尊严与欢乐,共享教育学研究特有的丰富与魅力。‛

已过古稀之年的叶澜,依然活跃在学校、课堂一线听课、评课、研讨,正是用她的生命〃实践,架起了教育理想与现实之间的桥梁。

——·人物印象·——

教育就是生命的成全

——感受叶澜老师的思想人格魅力

文·刘德华

我成为叶老师的博士生带有运气的成份,感谢命运的恩赐,更感激叶老师引领我走向学术之路。三年博士生的生活以及毕业后师生之间的交往,让我有机会全方位感受叶老师思想的魅力和人格的光辉。

叶老师一直倡导教育对生命的关怀和重视,主张生命价值是教育的基础性价值,教育具有提升人的生命价值和创造人的精神生命的意义。在我看来,教育就是一个生命对其他生命的激活。叶老师就是用自己的生命实践影响着、激励着身边的人。

激情与理性交融的学术魅力

每次上叶老师的课,或者跟她参加学术会议、学术交流考察活动,总能看到她精力充沛的身影,听到激情洋溢的话语。叶老师身上所展现出来的追求学术的激情深深感染着我们。叶老师给我们上教育研究方法课,人数比较多,我记得她从来没有坐着。在学术会议上,叶老师的话语总是铿锵有力,眼神熠熠闪光,有时伴随着手势,很快就能把在座人员的注意力吸引过来,进入思考的状态。这让听众根本感觉不到叶老师的真实年龄。

记得一次在叶老师家里,谈到中央发布的文件,叶老师讲到“民族复兴”时声调特别激昂。还有一次谈及一个电视画面,大人批评小孩子不懂,而小孩子反驳大人说:“你才不懂呢!”说这话时,叶老师的话很像小孩子的声音,学得惟妙惟肖,在座的研究生都感到十分惊奇和兴奋。

叶老师的学术激情有时也表现在对学术界某些不良现象的愤慨上。有次谈到教育学界有的学者自己都不承认教育学科的独立地位,对教育学是否是一门学科表示质疑。叶老师表示极端的愤怒。在她看来,这是对教育学学科表示轻慢的言论,是自我作贱,外界不理解教育学科的地位情有可原,而教育学界内部自己作贱则不可原谅。

叶老师针对现实中的教育问题与现象,能够加以合理评析,对自己的观点能够加以周密的论证。最难能可贵的是她的语言表达深入浅出,以情感与理性的双重力量影响着读者,所以她的文章不仅教育理论工作者喜欢看,而且一线教师也非常喜爱看。叶老师发表在《教育研究》1997年第9期的《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一文可以说是比较典型的通俗易懂,但是思想内涵十分深刻。这篇文章敏锐地发现了素质教育中的核心问题,即课堂教学改革如何深化的问题,认为课堂教学的综合改革是一场攻坚战,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来思考如何改革的问题。文章提出,只有师生的生命活力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有效发挥,才能真正有助于新人的培养和教师的成长,课堂上才有真正的生活。

叶老师的学术魅力也反映在她与别人的对话特点之中。认可与超越是叶老师对话的特点。她善于理解对方话语里暗含的思想,在肯定其合理性的基础上,分析其内在的局限性和不足,然后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加以诠释和论证。

有次学术研讨会,一位著名的学者提到思想交流与物质交流的差别,叶老师极为认同。那位学者说,贸易就是物质交换,但是物质交换不会增加物质,如果两人各有一个苹果,交换之后,每个人还是只有一个苹果。然而如果每个人有一种思想,交流之后,每个人就有两种思想。叶老师在认可这个观点的同时,还强调,如果两种思想在交流时碰撞出新的思想火花,可能会生成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思想,那么交流之后,每个人就不止两种思想了,可能有三种思想或者更多的思想。

行走在教育理论、教育实践与教育政策的三维空间 教育研究需要理解和处理好教育理论、教育实践与教育政策这一复杂动态的三角关系,叶老师在这个方面的思考和努力很值得关注和效仿。教育理论联系教育实践,但是不能把理论衍变为操作说明书。教育实践要贯彻执行教育政策,但是不能机械地照搬条文。

曾经有个时期,教育学变成了对政策的注解,导致有的学者对此产生反感,不关心政策,或对政策产生误解,或对政策简单地加以指责。叶老师认为,用教育研究去注解教育政策是错误的,但是忽视或者否认教育政策的作用也是错误的,教育研究者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叶老师就经常关注党和国家重要的教育政策,及时学习,深度理解。

对于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叶老师的观点超越了用理论指导实践或者实践也要联系理论的层面。她认为,实践研究中出现的诸多新问题和创造本身就具有产生和滋养新理论的作用,新基础教育实验使理论与实践在变革性研究过程中共生共荣。通过创建“研究—实践共同体”,打破理论与实践僵硬的外壳,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真正融合。

打开国际视野,不仅从中国看世界,而且从世界看中国

叶老师有一种始终不渝的梦想,就是为世界教育教学改革创造我们中国的基础教育改革的经验,发出我们中国的声音。叶老师早在1982年就到南斯拉夫访学,很早就意识到,“我们的教育学思维刻板、结论简单,严重的问题是教育学中没有真实的‘人’,或者说只有‘片面’的人而没有‘完整’的人,只研究如何教人认识外部世界,而忘记了最重要的另一半,就是如何使人学会认识自己、发展自己。”

叶老师受当代哲学的启示,认为教育学研究要回到原点——生命去思考。对学生鲜活生命的尊重,对教育活动中人的重视,既体现在她的生命·实践教育理论中,也体现在新基础教育的实验与研究里。新基础教育实验的课堂教学没有美国课堂教学的自由和散漫,课堂上的师生生活充满智慧和激情,鲜活的生命在涌动的过程中得到发展,潜力得到开发。

她的很多文章、专著和发言都显示出她的国际视野。正是由于有广阔的学术视野,叶老师很支持学生出国。2003年我申请国家留学基金委的资助,叶老师于百忙之中为我写了推荐信。我的申请后来非常幸运地获得了国家留学基金委的批准,没有叶老师的支持是不可能的。

理解世俗同时超越世俗,理解名利同时淡泊名利

叶老师经常教导学生,关键是要认真做事,把事情做好,作为一名学者,不要看重名利,要脚踏实地把学术研究工作做好,到中小学教育实践活动中去研究真实的教育问题,促进师生和学校的发展。教育研究如果对师生、对教育、对社会有良好的影响和效果,那有何必在乎名利呢,何必刻意去追求名利呢?

叶老师说:“对于一个立志于学术的人而言,学问的深浅厚薄只是其成才的一个方面,如何成就一种学者的人格,则可能是更为重要的方面。我希望所有立志于以教育学研究为业的后来者,都能在对学术的追求过程中,成为一个大写的人,一个堂堂正正的人,一个具有阳光心态和内在力量的人。学问不应成为一种满足个人功名利禄的工具,做学问的目的在于成事成人,同时以学问来滋润人生。”叶老师与对学生的要求还在于一个“真”字,要用真心做事,以真心待人,一句话,要有真情投入,用心的体悟去言说、思考,更要去行动。“做教育学的学问,不能只是坐而论道,而且要起而行道, ‘论’是为了更好地‘行’, ‘行’会产生更好的‘论’。学术既要有智慧,又要下苦工夫,学者不要靠虚张声势来抬高自己,而要平调、实调,始终保持一份清醒。为此要立大志,不是立小志。” 叶老师很反感对研究工作采取虎头蛇尾的做法,提倡扎扎实实地研究教育场景中蕴含的真实问题,鼓励研究者走进学校,走进课堂,走近师生的生活世界。在没有产生良好的效果之前,对自己的研究不要虚张声势,不要让媒体报道。

叶老师的新基础教育经过近二十年的努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得到了教育界内外的认可,时常有媒体人士希望采访。但是叶老师对媒体采取十分慎重的态度,也许她担心媒体报道的视角、思路和话语与学术研究不一样,也许担心媒体人士误解了自己的思想,也许不愿意让媒体宣传造势。不管出于什么样的担心,叶老师这种淡泊名利、超越世俗的心态受到学生和学界的认可。

叶老师对自己的学术事业有着强烈的感情和执着的坚定,凭借自身的智慧和努力,她的新基础教育实验取得了惊人的成功,促进了师生的共同发展,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她的思想理论也随着学术文章的发表和学术专著的出版传播得越来越广,越来越远,得到了教育学界内外的认同和赞赏,但是她从不沉浸在成功的喜悦和耀眼的光芒之中。她常说:“教育就是使别人和自己都变得更美好的事业。”她总是不断地以超乎寻常的意志和坚忍不拔的精神,与生命赛跑,成全他人,也成全自己。 (作者系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

他救还是自救

——谈教育改革中的两种思维

文·赵福楼

一位调任的校长说起他的梦想。他说:“我是一个爱做梦的人。”他娓娓道来,给予我的就如一道梦幻般的彩虹。他读过金融的博士,对于经济不外道;又是资深校长,于是他梦里的学校可以用经济润滑,延揽最优秀的老师,实践梦想的事业。

他设计的未来学校,注定与现实不同。但他说:“一个梦想罢了。没有支持的条件,这个梦在心里,在嘴里,是不会演变为现实的。”

都说“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可是我们想不到,未必好校长都有条件让梦想圆满。

事情也是巧合。同一天下午,去一地。同车与人谈及孩子上学的事。有人说,自己的孩子读天津本地一所顶尖中学。孩子的数学老师学术素养差一点,学生有问题不能解答,就把问题挂在黑板上,向学生征询答案。但是就这么一位老师,他的教学成绩始终是本校最好的。

我颇感疑惑,按照目前我们接受的逻辑,只有好教师才能教出好学生,一个不被学生认可的教师反而把学生教出他人不及的成绩,这是为什么?答曰,学生都知道这个老师不行,不能依靠,学好本学科只能依靠自己。他的学生成绩好,恰恰是破除了教师迷信。

而我与这所学校的一位校长很熟,他过去与我说,本校教学有特殊性。因为学生是择优而来,学习能力很强,教师都觉得这里的讲台不好站。若学科素养有欠缺,经不起学生质疑,则会被学生赶下台来。正因为有这份压力,本校老师不太讲究怎么教,而专注于教什么的研究,努力在教学内容的宽广和深刻程度上不断树立个人权威性。所以,他说,本校课堂教师善讲,一言堂比较多。这是由本校特殊需要造成的。我接受校长的解释。

显然,上述这所学校另外的例子,颠覆了校长的解释。由此,我想,也许,我、校长和本校老师对于学生学习需求做了误读,我们的基本判断可能并不准确。一个优质生源的学校或许更加具备条件,教师少教一些,让学生多学一点。

同理,在薄弱学校,也有人解释道,本校学生学风差,学生自主意识差,自主学习不可能做得到,非要老师去讲,也许可以塞给他一些知识。这个认识也未必是正确的。因为,在洋思中学、杜郎口中学起步阶段,学生整体素质也是偏于薄弱,似乎也是非讲不学的,而他们的教学实践则表明,若他们少教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调度起来,其学习效益则是具有超越特点的。

在教育管理上,本于延续习惯,或者叫框架思维,总以为我们提供一个模式或经验,要别人服从,于是一切就顺畅了,问题即全部解决了。这种救世主认识其实把管理摆在一个无比尴尬的地位。你约束了所有的个性思考,缺乏创造性的思维,每一个人都甘于等待发号施令,在被动中以服从为追求,自然限制了个体能量的释放。

由此,一个有梦想的校长陷入无奈的境地,最终破灭了心里圆满教育的思想。而那些带有梦想的学生,岂不也是被善意的老师剥夺了自主学习的机会,而成为甘于被命运左右的人。自然也包括,在如此生态环境里的教师,每一天都等着谁来给你一个教学统一模式,只要按照规定进行教学,教学的问题就变得简单化了。

学生少了创造力,教师少了积极思维,而校长破灭了梦想,这一切的源头在哪里?难道不值得思考吗?

在教育危机到来的时候,我们普遍接受这个认识,即非要改革才有出路。是自救还是他救,这个判断将会决定教育的未来。

包办一切,未必是出路。

(作者系天津市教育教学研究室副主任,中学语文特级教师)

奥运与教育的断想

文·王旭明

中国体育理应与教育更加紧密地结合,更加飞跃地发展

2009年,中国小将张琳在世界游泳锦标赛男子800米自由泳决赛中夺得金牌,并打破了该项目的世界纪录,令人振奋。如同刘翔110米跨栏破世界纪录、姚明跻身美国篮坛一样,人们沉浸在激动、喜悦与兴奋之中,却少有人沉下心来,做一番静静的思索。

就在此前,全国运动会男足赛场上,人们清晰地看到这样一组镜头:一名替补队员辱骂裁判被红牌罚下,一名场上球员背后踢人被红牌罚下,又一名场上队员恶意踢倒对手被红牌罚下。赛后,一群球员对裁判围追堵截,最后一个穿8号球衣者突出重围,以百米冲刺的速度冲向躲之不及的裁判,将其掀翻在地。这听起来像天方夜谭,却真实地在发生在全运会赛场上。7月31日,国家体育总局公布了对该代表团的处罚决定和通报批评。当然是官方语言,当然是准确用语。然而,它在我静静的思索中又加上了一层沉甸甸的内容。

想一想好笑又可气,对对方球员连踢带打,甚至将裁判掀翻,似乎是孩子般的举动,却发生在成年人身上,没什么道理可讲,也讲不出什么道理,该说些什么呢?再想一想,我们国家几乎所有获奖运动员,我最担心的是他们获奖后的感言和面对镜头的尴尬。几乎除了感谢以外,没有其他表达。还有运动员们的举止、风度和面对公众的一言一行都好像缺点什么似的。缺什么呢? 退一步说,单论体育成绩。不错,我国在北京奥运会上取得了50多块金牌,但把这50多块平摊到13亿人身上,其培养成本、培养方法和付出的代价也值得深思。我们的举国体制打造了一批优秀运动员,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发挥了独特作用,扬了国威,聚了人气,但这种培养模式是不是要永远继续下去?为什么我们的运动员,尤其是尖子运动员普遍运动寿命短?为什么我们的运动员退役后很多人找不到位置?

摆脱这些困境的出路只有一条,就是坚定不移地、实实在在地走教育和体育相结合的道路。之所以说坚定不移,是因为还普遍存在着选拔运动员只重视比赛成绩不重视其他,是因为教体结合虽然已提多年,但在实际工作当中,总是摇摆着,甚至根本不到位。之所以说实实在在,是因为还缺少或者说很缺少教体结合的扎实有效的措施和办法,更少有这方面的经验和典型。再不要将几岁的孩子单纯地放到体校中进行强化训练了,再不要对运动员的培养只注重比赛成绩而不进行综合能力的培养,再不要对冠军们无节制的拔高和充满夸张的渲染了! 在一定程度上说,一个国家的体育状况是这个国家教育水平的反映;反之,一个国家的教育水平直接影响这个国家的体育水平。寓体育于教育中,寓竞赛于教学中,寓健康于成长中,寓快乐于学习中,这应当是教体结合之深邃而完美的内涵。中国的经济已经飞速发展,中国的体育理应与教育更加紧密地结合,更加飞跃地发展。如是,我们将走出千百万个刘翔和姚明,我们将告别体育场上的粗野、低级和野蛮!

我坚信,教体结合之树必将结出丰硕、健康而美好的运动之果。 用欣赏艺术的态度看奥运

我主持过的电视节目《问教》有一期讨论的是高雅艺术进校园这一国家政策。场上嘉宾讨论十分热闹,你争我论,我这当主持人的几次插话都没机会。争论焦点之一是有没有高雅艺术这个词。有嘉宾说这是一个最令人尴尬的词汇,应当从汉语中剔除,我马上激烈反对。“高雅”是一个多么美好的词汇,一个多么让人神往的境界,怎可就此消除?讨论后,大家形成共识:有高雅艺术和庸俗艺术之别,如同做人有高雅与庸俗之别。真正理解高雅艺术的人,当然应当是高雅的人。高雅不仅是艺术称谓,也是人生的一种态度,人生的一层境界。

由此我想到了即将到来的伦敦奥运会。

奥运体育比赛,当然看的是谁赢谁输,看的是你争我夺,评的是为什么赢、为什么输。然而,高雅的人看你争我夺,分析为什么输赢,心态与结论截然不同,甚而提升了美好人性。

2008年奥运会,我们看到四年前倒霉的美国射击运动员埃蒙斯又一次“霉”开二度,意外失手,这是多么不幸与糟糕!但我们看到的是埃蒙斯没有走到已经飞奔来的妻子身边,而是首先带着笑容拥抱了冠军邱健。当值裁判感言:如果奥运会有并列冠军,应该属于埃蒙斯,他是人格与气质的胜利者。 比赛中我们常常看到运动员获奖后表现出来的真切而自然的亲情流露,有的拥吻丈夫或妻子,有的把第一束鲜花献给父母。最令人感动的是2008年奥运会110米栏预赛刘翔因伤退场后,教练孙海平泪洒发布会现场,以及无数网民知道事情内幕后,对刘翔的寄语:“刘翔挺住,国人不哭”“刘翔,好好养伤”“刘翔依然是英雄”!这些都是难忘而深刻的高雅!就如同人们欣赏贝多芬的“命运”“英雄”与“田园”,欣赏莫扎特的小步舞曲与四十一交响曲,欣赏德沃夏克的“新大陆”或柴可夫斯基的“天鹅湖”等等。总之,高雅艺术与竞技体育是如此完美结合!

当然,高雅绝不单单是对失利者的廉价的同情与包容。

说到底,奥运就是一场又一场体育比赛的大聚会,从中每个参赛者展现的,每个观赏者提升的精神感受才是最主要的,最值得的,也是最高尚的。今年奥运会,刘翔将代表中国出现在伦敦的田径赛场,我们期待他通过比赛完成对自我的超越,弥补四年前北京奥运会上的遗憾。

“坏孩子”奥运冠军需要唤醒

2010年初,在第21届温哥华冬奥会上,我国短道速滑运动员王濛夺金。作为教育工作者,我对金牌背后蕴涵的教育哲理尤其觉得需要深思。

王濛是当之无愧的奥运英雄,无数光环已经在她身上闪现,这一点和许多英雄成长的境遇是相同的,不同的是,我们知道了王濛在她的成长中有着并不完美的经历。想想四年前,王濛从黑龙江省七台河市走出,曾经“劣迹斑斑”:在都灵冬奥会,她称夺冠是为某队友“报仇”;她甚至在赛场上口出狂言指责教练:“这是什么战术啊,什么都没有,我觉得自己不适合再在国家队了,还是回到省队比较好!”;她还在全运会上因不满裁判而怒摔冰鞋等等。这些“劣迹”与英雄的称号似乎那么不合,却真真切切发生在王濛身上。王濛这个英雄恰恰因此而可爱,因此而真实。

多年来,我们树立了不少英雄模范和先进典型,但始终摆脱不掉“高大全”式的影子,在这些英雄人物和先进典型身上几乎看不到喜怒哀乐、痛苦忧愁,就更甭说缺点毛病了。但这些“无缺点”的英雄因此失去了灵动,失去了血肉,也失去了令千万人信服的理由。王濛的成长经历告诉我们,英雄也是凡人,她的成长一定是经历了由低到高、由不完美到完美的过程。把这一过程生动形象具体地展示给人们,远比只说英雄在高处的说服力要强得多。

王濛的成就还充分说明了正确的教育方法是成就成功人生的重要保证。王濛个性突出,泼辣直率,如果用几年前她的表现概括的话,可以用“坏孩子”形容。这样的“坏孩子”在我们的生活中并不鲜见,在我们的学校教育中更是无法回避。面对这样的“坏孩子”是一棒子打死,还是按照教育规律循循善诱、步步引导,是教育思想有无和高低的重要标志。从某个方面讲,我们的创新人才之所以贫乏,很大程度上在于,我们把这样或那样的“坏孩子”挤兑出了成才的行列,而恰恰是在这些“坏孩子”身上,隐藏着创新与突破的萌芽,闪现着与众不同的夺目光彩,王濛就是这样。在这里,教师的作用无疑是巨大的,我们应该特别感谢王濛的教练李琰,她在王濛赛后口出狂言甚至都不与她击掌的情况下,不计前嫌。既坚持自己的执教思路,把慈母般的关爱和严格的训练结合起来,以宽严相济的“两手”不断造就王濛,最后促其成功。这正是先进教育思想和教育品格的巨大魅力,也是因材施教思想具体而生动的体现。这从赛后王濛与李琰相拥、王濛跪在冰面向教练磕头都可以得到充分的印证。

令人遗憾的是,去年王濛因为打架事件被开除出了国家队。然而,我想说的是,任何成功人士身上都有缺点甚至错误,教育就是要在这扶正祛邪中发挥出它不可或缺的作用,而所有参与其中的人包括老师和家长、领导和教练都有着自己一份沉甸甸的教育之责。我期待着发生在“坏孩子”身上的唤醒。

让陈一冰似的怒吼少一些

2011年3月,体操选手陈一冰获得了体操世界杯法国站的冠军,夺冠后小伙子喜中带怨、怨中带怒的在微博中说:“告诉你们这些嫉妒和害怕中国强大起来、不怀好意的人们,今天就让我这个中国小子来让你们看看,什么是中国体操,什么是五星红旗,什么是义勇军进行曲,什么是中华儿女!”多可爱的孩子啊!天真、稚气又不乏直率,可赞、可敬!

但作为教育工作者,感到似乎缺了点什么。缺了点什么呢?考虑到当下中国体操“年龄门”“裁判门”的背景,我以为缺少了点智慧、理性和觉悟,具体地说,比如体育不是政治,比如这方面的优点顶替不了那方面的缺点,比如面对体育竞赛竞争心态的平和。

体育是什么?我非体育专家,不能一言以蔽之。但,我至少知道体育不是什么,至少体育不是政治,不能拿爱国、爱党、爱人民等这些政治术语去简单套用。体育竞赛有胜负,本质其实就是一个字——玩。高度再提高一点就是——强身健体,充沛精神。到此也就打住了,万不可再往高处升华,让体育承受不能承受的重量。

长期以来,由于我们国家的特殊背景,体育和政治的关系十分密切,甚至有些扭曲。让运动员、教练背负着为党、为国家争光的重任,在特殊时期,这样的做法是有一定意义的。如改革开放之初中国女排五连冠对振奋刚刚迎来改革开放的中国人的士气有着很大作用,但在当下,作为一种常态发展的社会,体育就是体育,体育应当回归体育自身。

陈一冰是可爱的。这些80后的孩子,耳濡目染许多老一代政治和体育关系的理念,因此不能责怪他们,应该责怪的倒是大人们、教练们、搞体育研究和搞教育工作的人们。在今天,在和谐社会、法治社会和全球化的当下应该给孩子们灌输什么样的思想,让他们树立什么样的体育观,是不是把我们在特殊时期采用的理念和办法在非特殊时期一以贯之地使用呢?有一位网友告诉我,体育是人与人交流的表达方式,其目的很简单,就是促进人的健康发展。说得多好啊!问题是,这样的理念是不是已在所有执教者和为官者脑中,能不能渗透到孩子们的心坎上。 其实,陈一冰的怒吼对教育的启迪还远不止于此。比如他对赛后进行的尿检很反感,“预赛就查我?找茬!我们中国体操队干干净净,从来没有出过问题!不要嫉妒中国的强大!”我们理智地想一想,在中国足球黑球黑哨黑足协主席之后、在中国篮球打架不断、在中国尿检不少运动员呈阳性被禁赛不止,包括不久前发生在体操队身上的“年龄门”和“体操门”的情况下,国际上对我国运动员包括我国体育多多少少存在的不信任不是很正常吗?我们当然应该教育自己的运动员要摆出的姿态绝对不是赌气、发脾气和嘟嘟囔囔,而是让运动员以轻松的心态让事实说话。可是,我们的教练员做到了吗?

再比如,我们绝大部分运动员是优秀的,绝大部分体育项目是健康的,但绝对不能说因为这些优秀和健康就能取代那些不优秀和不健康,这是逻辑常识。一个优秀运动员应该具备这样的理性思考和符合逻辑的判断能力,显然我们不少优秀运动员在这方面也相当缺乏。这一切看似是运动员的问题,看似是体育的问题,折射出来的却是教育的问题。

说到教育,有人一定会说就是学校没教育好。此话对但是不全对。说对是因为我们各级各类学校包括老师和教练对运动员都应该有教育之责。说不全对,是因为仅仅靠学校的教育是很难完成提高国民素质的重任的。教育除学校教育之外,还应该包括家庭教育、终身教育和社会教育等等。

在日本大地震中,人们感受最强烈的,是日本人在地震中显露出来的国民教育水平。比如在危机时的国民秩序,一切都有条不紊:灾民在撤离的时候,保持着车距,没有一辆车强占逆行车道;在商店买东西的时候没有出现哄抢的局面,每个人只卖几瓶水,把食物留给更多人;在楼梯休息的时候,把中间的过道留出来;还有大家在广场避难时,整个过程无一人抽烟、无一片垃圾等等,这一切都显示了全民灾难教育的有效成果。还比如,我们看到的地震报道,没有日本记者虚张声势的采访和有意放大灾情,也没有在受害者家属痛苦万分时对他们的强行采访,这种记者的操守,不也是国民教育的结果吗?很显然,所有这一切有赖于学校教育,又非学校教育能独自承担。这个例子说明,我们的体育,特别是体育人才培养要以提高学生整体素质为目标,切不可再一味地搞金牌战略,更不能干那些为了金牌丢人现眼的事儿了。

陈一冰怒吼对教育启迪是多方面的,是一个值得广泛讨论的非常有意义的话题。我要明确表达的是,陈一冰和我国许多优秀选手一样可敬可赞,但对于全社会来说,对于体育工作者和教育者来说,绝对不能停留在“赞”和“敬”的层面上,只有科学引导孩子们更加健康茁壮的成长,才能使我们的运动员在成绩之外得到更多提升,也因此才能缩短与世界优秀运动员的距离。

今年的伦敦奥运赛场,我依旧期待着为陈一冰叫好,也期待他能够发出不一样的声音。

(作者系语文出版社社长,教育部原新闻发言人)

教天地人事,育生命自觉 义亭镇中 周康 (2014-04-23 15:42:07) 转载▼ 标签: 分类: 工作室之成员读书笔记

人生

不应该

义亭镇

周康

心来

教育

好久没有静静地坐下来认真地看过一本书了„„平时上班时没认真看过一本专著也许是因为现在的教学工作忙;好不容易放暑假了,也找不到充足的时间来坐下来好好地看一本书,因为总想着经过了一个学期的脑力高压与思想高负担,好不容易有个时间能够补充睡眠,放松心情。因此总是习惯着把很多东西都放一边,好好“休息”。

想一想,要不是规定要看《教育常识》这本书,今年的暑假可能又在“休息”与“娱乐”中度过了„„

为了进步,为了“完成任务”,这个暑假,我特地安排出十天,专门用于研读《教育常识》一书。

说实话,在读这本书之前我是以“任务逼迫”式要求自己的(因为相对与枯燥的教育专著来说,本人还是喜欢读小说)。

不过说来也怪!当翻开书本(代序)的第一页,书中提到:

——‘ 在人类生活中,教育无所不在,教育者也随处可见。凡是试图促进他人的生长和发展、改编和提升的人,都是教育者 ’。

——‘ 有资格称为“教师“的人,不知识学校中以教书育人为业的人,也包括家长、各行各业的领导者、管理者和培训者,他们虽无教师之名,行的却是教师之实 ‘

看到这几行话语,我瞬间觉得太有同感了,顿时我的“任务式“的读书减轻了很多,也许这本书不同与其它的那些枯燥乏味的教育专著,也许这本书对准了我的胃口,顿时感觉对此书产生了些许兴趣。

而事实亦如此,读着读着,自己越发地喜欢上了这本书,有的时候我会一边在电脑上播放着“高山流水”的古筝曲,一边伏在床边阅读这本著作,竟有种“参禅悟道”的感觉„„自己也会时不时地对书本里的一些片段或故事产生共鸣并引发些许感悟。

如书中提到的“对人的理解和认识,是教育常识得以产生的根源”,“就爱学必须符合人的天性及其发展的规律”,“如果教育学希望从一切方面去教育人,那么就必须首先也从一切方面去了解人”,“不懂得人,就不懂教育”„„自我觉得这些话很有道理,看来自己在以后的教学中不单单要研读教材,更要研读学生! 书本P4-P6提到的关于“人的独特性”更要求我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因材施教”。

书本P8-P9提到的“事可以成,人永远未成”“谁未成的可能性越多,谁的未来世界就越广阔越丰富,前途就越远大”要求我们更应“活到老,学到老”,永远做一个“未成”的人。

书本P12提到的“教育,不是替代学生选择、替代学生思考,而是赋予学生选择和思考的能力”要求我们在平时应教会学生剧本对活着本身进行反思的遗失与能力,做到真正的“活着”。

书本P14-18提到的“儿童的生长需要自由节律”要求我们在平时教学工作中要遵循学生的发展规律,切忌“拔苗助长”! 书本P22提到“未经自己口中表达过的知识,是不容易被记住的知识。很多人都有这样的体验,让一个人记住某种知识或理论的最佳方式,不是别人在他耳边不停地讲,而是让他自己当众去讲。”突出了我们英语教学中“记住、背牢的都不是你的,只有讲出来,写出来才真正是你的。”平时上课中,我们文科教师更应该把时间,把课堂还给学生,让他们“讲”,让他们“演”。

书本P26-P28提到的“教育不是雕刻,而是唤醒”提醒了我不应该纯纯粹粹“把知识交给学生”,而应该“唤醒他们对知识的热爱”!

书本P37-P40关于“教育立场即学生立场”要求我们教育方式不应该一成不变,课堂教学不应按事先备好的“教案”照搬照抄,而一切应以“学生”为出发点,适时应变!

书本P41-P48告诉了我,做为一名教师更需要有悲悯与耐心,切忌浮躁,要有孜孜不倦的教诲思想和等待部分学生的“浪子回头金不换”的耐心!

书本P49-P53中讲到的“教育是衡量好社会的尺度”,特别是看了关于“核事故后的日本人民的从容”,再想想当时我们的“盐荒子孙”,我顿时觉得我们国人素质还应大幅度提高,我们教师的任务还很繁重。

书本P61-P66所提的“教天地人事,育生命自觉”一块是我印象最深的,它要求我们教育者要帮助学生学会自己思考,作出独立的判断,并作为一个负责的公民参加工作。

书本P67-P71中讲到的“教育的作用是有限的”,让我因为“大学生就业形式严峻,工作难找”而引发的对教育的疑惑与偏见悄然散去。

书本P72-P75中“为每个孩子创造适合的教育”提到的关于“替孩子选择道路,还是让孩子自己去选择道路”让我对自己以后培养孩子的方法有了全新的认识。 书本P76-P79中让我明白作为老师应具有一颗“宽大、审慎和温暖的心”,有的时候一味地批评学生的错误,还不如用宽容和温暖的心来感化。 书本P88-P90提出了对教师的“转化”能力的要求。

书本P99中提到的关于“能够留存于生命中的知识和学问,大抵是两类:我有兴趣和我正在运用的。”这点我甚是同感。想想以前学过的那些知识,很多因为自己生活中不应用而忘记了。

书本P116中提到的“挖掘教学内容的育人价值”,让我懂得老师教授的不应只是知识,更应教会学生如何“为人”。

P122中的“读透学生”,P131中的“把儿童当儿童”让我明白教育应遵循“万物生长规律”。 P140中的内容则应征了我当初的想法“学习是一种艰苦的劳作”,那些所谓的“学习快乐”是很少存在的。但是,如何让学生在以后的艰苦学习中“体会快乐”却可以成为我的课题。

P148关于“师德”的一段话则道出了我们当代老师的心酸与苦楚,如何品味这些“心酸”与享受这些“苦楚”书中也给了我们一些建议。

P162“教师一句话,影响人一生”以及中间举的美国纽约州的州长故事,让我明白虽然班级中也有些“品质”恶劣的学生,但其实我们都可以换种方式让他们成才!

P189中提到的“泰坦尼克号”上所展现的“绅士风度”让我觉得有愧,不知道如果这个事情发生在中国,我们的国人会怎么做?我,会怎么做?会牺牲自己拯救他人吗?

P193中提到的韩国学生和越南学生,让我明白启示我们应该让学生有更多属于自己的时间,或提问,或阅读,或思考,或练习。而不是一味地记与背。 P202中关于“什么是好课”提出了一针见血的见解,感悟颇多。

而后的书中则提到了很多关于当前如火如荼进行的“小组合作”的见解,让我明白了原来“小组合作”还可以这么搞!

最后,书本提到了“教,是为了不教!”解读了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进入“生命自觉”的境界。

经过整整十天的“闭关参禅”之后,确实学习了很多,也颇有“悟到”。相信通过此书的阅读,能让我更好地掌握“教育常识”,在以后的教育教学,人生发展中起到推波助澜之效!

上一篇:马原题库判断题范文下一篇:圣诞节晚会台词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