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自卑形成原因分析论文范文

2023-09-24

儿童自卑形成原因分析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教师信念是教师对教育职业的理想化,对教育功能的信心化。教师信念影响着教师对个人职业理想的追求、教师专业发展以及教育质量。文章通过对教师信念内涵及其形成因素的分析,探析教师信念的培养路径。

[关键词]教师信念  专业发展

[作者简介]周爽(1976- ),女,吉林农安人,长春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大学英语教学、教师发展。(吉林  长春  130012)

一、教师信念的相关界定

信念是认知、情感和意志的有机统一。信念的形成,对个体的心理和行为具有深远的影响。教师信念(teachers’ belief)是教师针对教学理想和实际教学现象的观点和看法,不仅贯穿和影响整个教学过程,更直接影响着学生的知识接受过程、学生的学习观等。教师信念还是教师对其学科教学所持有的确信观点,并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指引着教师的行为。没有正确的信念,教师就会偏离、迷失前进的方向,教师就不能开展积极、有效的课堂实践,就不能保证教学质量的提升。

刘烨认为,教师专业化信念、教师信念、教学信念、课堂信念、语言信念、教学计划和课程信念、学习者信念和学习信念等构成了整个教师信念体系。总而言之,教师信念是教师对教与学的理念,是教师对学生、对自身和职业的一种认知,它是教学、学习过程中教师所具有的精神支持,它影响着教师在教学和教书育人过程中的行为和结果。

二、影响教师信念形成的多因素分析

教师信念是教师在长期课堂教学实践中,因其个人经验、观念相互作用逐渐形成的。教师信念一旦形成,则相对比较稳定,同时具有动态的变化。教师信念通常受教师个人学习、生活经历的影响较大,受教育理论的影响相对较小。教师信念的形成也是个人因素和外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中,个人因素指教师性格特征、知识水平、学习经历、教学经历等教师自身因素, 这些因素是教师职业发展和形成正确教师信念的前提和基础。环境因素涉及从全面的教育方向到具体的学校文化层面,包括从国家教育思想、考试制度、社会教育文化等到具体的学校教育制度、学术研究氛围、教师工作环境、教学课堂环境、学生特点、评估制度等。

三、教师信念的重要性

从心理学角度讲,信念是人类从事一切活动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从哲学维度讲,信念属于认识论范畴,是教师对教师职业、教学对象等的主观性判断。因此,教师信念不仅支撑和激励教师工作,更为教师职业规划指引正确的方向。

1.教师信念是教师工作的精神支撑和力量源泉。教师以教书育人为天职。教学活动主要与教师本人、学生群体和教学环境紧密相关。教师信念外显为教师的职业使命感和责任感,以及教师的工作态度,包含了对学生的热爱和对学生成长的关心。在物质社会飞速发展的当下,热爱教育事业,坚守教育阵地的教师从业者必须具有坚定的教学信念。只有教师具有为教育、为学生奉献的信念,才能保证教师在教育工作生涯中永葆工作热情、端正工作态度,为人师表,才能视教育使命为己任,才能更好地教书育人。

2.教师信念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动力。林崇德教授指出,教师素质是一个系统结构,其系统包含着复杂成分,如教师的职业理想、知识水平、教育理念、教学监控能力和教学行为与策略等。教师信念在含义上涵盖了教师观念,对教师素质中的其他成分有更大的影响力。教师信念是教师素质的“内驱力”,而教师知识等“装备”需要“内驱力”的有力支撑和引导。二者相互作用,互为补充,只有二者达到匹配,才能实现理念和功能的统一。教师信念使教师肩负教育使命,为教师的教育行为提供强大的动力。具有正确教师信念的从业者才能有意识地发展专业自我,才会有目的地寻找专业发展的路径,才会主动地探求实现职业理想之路。

3.教师信念是教学改革顺利实施的保障。教育活动中的每一处细节都渗透和反映了教育从业者的信念,如教学法的改进与创新等都是通过广大一线教师实现和开展的。时代的变迁,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思想的转换,社会对人才需要要求的提高,各种教学改革的实施都要求教师更新教育信念,理解和掌握新的教学理论,做到以学生为本,因材施教,培养和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达到教育观念与时代需求相吻合,进而巩固、完善教师信念,形成正确的教师信念。

四、教师信念培养的路径探讨

我国大多数教师都经过高等师范院校的学习,掌握教育和教学理论,并经过专业的教师基本功训练和严格的岗前考核培训后,才步入讲堂,开始教育生涯。绝大多数新手教师在缺乏独立教学经验的情况下,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模仿职前教育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形成了某种教学信念。因此,要重视和加强师范院校等师资专业的教学投入和实践力度,尤其是提高师范院校教师的素质。教师信念的树立有赖于教师从教后理论与实践的相互作用,靠个人职业理想与实践教学的磨合。教育实践环境、教师个体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的更新、所处的社会环境等因素是培养正确的教师信念的主要突破口。

1.学校的支持。教学环境因素是教师信念与教学实践的交叉口。研究发现,教师信念与课程理念基本保持一致,但与教学实践具有不一致性,此种差异产生的原因在于现实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楼荷英、寮菲在对大学英语教师教学信念和教学行为关系的调查中指出,二者之间的不一致性主要与课时、英语等级考试、学生因素、环境因素、学校的政策有关。

教师工作环境主要包括学校环境和教学环境等。学校和相关教育部门应发挥积极的职能作用,为教师提供足够的内在和外在支持,比如,注重实效的师资培训,营造良好的学风建设,权衡教学部门与行政部门的关系,提供先进的教学设备,设置合理的课程体系,安排充裕的教学时间,设定合理的班级人数等。学校管理部门要尊重一线教师的地位和权益,理解和倾听教师的心声,务实地解决教师所面临的工作困境和难题,为广大一线教师提供教学工作等方面的精神支持。同时,建立健全公平合理的奖励制度为教师形成正确信念提供物质支持。

校本培训有助于教师与学校达到理解上的共鸣。从学校校情出发,制订切实可行的适合本校发展、教师发展的具体方案,引导教师共同发展,激发教师主人翁和奉献意识,团结广大教师力量,培养正确科研信念,使教师充分认识到科研促教的意义,进而培养正确的教师信念,实现教学信念与教学行为的一致和统一。

2.反思中完善知识体系的建构。教师知识的缺乏,造成教师信念与教学行为的偏离,进而严重阻碍教师信念的形成与发展。从知识来源上,教师知识分为理论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陈向明指出,教师实践性知识主要由教师的教育信念、社会知识和反思知识构成,认为教师的教育信念所占比重最大、作用更突出。实践性知识是教师从业者在实践中逐步积累、对理论性知识的内化思考,有助于促进教师形成正确的教育教学信念。

教学反思是在教学实践中反复进行的。反思中,教师将成型的理论应用于教学实践,并在实践中补充和创新,最终形成自己的教学体系。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终身学习能力,教师首先要自主更新知识、做终身学习者,对教学进行不断反思。教学各个环节的反思都是实践性知识的累积,如教学前对教学计划的制订、教学内容的选取、教学方法的应用、教学对象的思考,教学中教学行为的实施、教学进度、任务完成的掌控、教学气氛的渲染以及教学后对整个教学过程的反思。有效反思中积累丰富实践性知识,自主更新理论性知识是教师作为终身学习者以及培养自主学习者的前提,为教师职业信心和职业信念奠定扎实基础。

3.教师职业幸福感的提升。幸福的生活是人类追求的目标。教师职业幸福感是教师职业理想和实践满足的统一。提升教师职业幸福感对坚定正确的教师信念、提高教师专业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教师的职业倦怠现象比较明显。物质生活待遇和精神付出的差距、社会形象的扭曲宣传以及学校环境都影响着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形成。因此,提升教师的职业幸福观,首先,要求外界环境对教师职业予以公正的评价,合理匹配教师待遇,尊重教师地位,从宏观上提高教师职业幸福感,有助于教师教学信念的坚守。其次,学校要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营造和谐文化、学术气氛,形成良好的学风、校风、教风,建立公正合理的教师、教学评价体系。最后,从教师个体出发,教师要培养正确的教师信念、职业信仰,这样才能保证职业幸福感不受外在物质或精神世界的影响。教师注重个人专业发展的同时,要注重个人幸福观的提升,要建立积极的生活、工作态度,要树立合理的职业价值观,爱岗敬业,把教师职业看作谋生手段的同时,更注重自我价值和职业理想实现的一致,实现自我效能感和职业信念的统一。

同事关系和师生关系是教师在学校面临的主要人际关系。构建和谐、友好的同事、师生关系有助于教师职业幸福感的提升,反之会抑制教师的积极情感。当同事发生意见不统一时,要从发展、建设、合作的角度,形成共识,达到共同发展的目的。和谐、友好师生关系的确立要求教师改变高高在上的威严角色,与学生坦诚相待,注重与学生的交流与沟通,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努力营造师生共赢的学习环境。

4.合作理念的应用。信念主要是在教学实践中积累形成的。教学实践离不开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教师间的资源共享、与学生的合作教学为教师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补充。教学团队、同伴互助、合作学习、专家型教师的引导可以促进教师间教学实践的交流和教学研究的开展,进而保持和提高教师的积极工作态度,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尤其有助于培养青年教师正确的教师信念。观摩教学、个案研究、集体备课、科研团队的建设都有助于开阔教师的视野和思路,有助于教学技能、研究能力的提高和专业知识的积累。

开展师生合作教学有助于教师和学生教与学的信念达成共识,避免教师工作费时低效,费力不讨好的现象发生。合作教学在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实现教学相长的同时,更坚定了教师的教学信念,对职业理想的实现充满着热情和动力。

五、结语

教师是教育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是完成教育使命的主要责任者。教师履行职责完成教学使命、教师的专业发展要靠坚定的精神支柱——教师信念的支撑。正确教师信念的培养,为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培养正确坚定的教师信念,需要广大教师增强自主发展意识,主动完善知识体系的建构,更需要学校、社会各界的引导和支持。

[参考文献]

[1]愈国良,辛自强.教师信念及其对教师培养的意义[J].教育研究,2000(5).

[2]刘烨.论英语教师信念体系[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

[3]陈向明.实践性知识:教师专业发展的知识基础[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1).

[4]林崇德.教育的智慧[M].北京:开明出版社,1999.

[5]鞠玉翠.教师的信念及其培养[J].中国成人教育,2001(11).

[6]楼荷英,寮菲.大学英语教师的教学信念与教学行为关系[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5(7).

儿童自卑形成原因分析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面对来自西方国家的“中国等出口导向型经济体的外部经济失衡导致全球金融危机”的论调,应当对近年来我国持续多年的国际收支“双顺差”进行一番重新审视。本文旨在通过对“双顺差”的现状、成因、影响和政策建议等方面的文献进行梳理和评述,以加深对“双顺差”的理解,帮助更好地化解我国“双顺差”现象。

关键词:双顺差;形成原因;政策建议

中国经济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经历了快速发展,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不确定因素日益增多。目前全球经济还没有走出金融危机的泥潭又陷入欧洲债务危机的深渊;国内经济发展速度渐缓,CPI逐渐稳定,但经济增长模式和经济结构急需转变。长期以来由于过分追求 GDP 增长,我国国内经济发展结构累积了许多问题。在四大宏观经济调控的目标中,促进国际收支平衡已成为宏观经济中最突出的问题。居高不下的双顺差,带来了央行被动投放大量基础货币、国内流动性过剩、进而推高资产价格等一系列难题,面对来自西方国家的“中国等出口导向型经济体的外部经济失衡导致全球金融危机”的论调,应当对近年来我国持续多年的国际收支“双顺差”进行一番重新审视。本文将通过当前与我国贸易“双顺差”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系统的梳理和阐述,形成对“双顺差”现象的更深层次的理解,以更好地化解“双顺差”和改善贸易条件。

一、中国贸易“双顺差”形成原因

通过对关于中国贸易“双顺差”文献的研究与整理,“双顺差”出现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经济结构失衡导致双顺差

大多数学者对国内经济结构储蓄、投资、消费进行研究,得出当前国内经济存在着流动性过剩和资本投入不足共存的现象。这部分高储蓄不能形成足够的消费需求,进而形成投资,从而导致生产和消费的不均衡,过剩的生产大量出口到国外,导致不断扩大的贸易顺差。同时由于国内储蓄的持续增长,过剩的储蓄转移到境外,进一步夸大资本与金融项目顺差。Lemoine(2000)对中国经常项目的构成分析, 指出中国的贸易顺差主要源于加工部门, 认为 20 世纪 90 年代后期, 外商在中国投资重新定位的战略使中国的贸易处于巨额顺差, Lemoine将这种情形称为 FDI导向型的贸易扩张。从经济结构失衡的角度来解释 “双顺差” 的确找出了中国经常项目存在的结构问题, 同时也提出了经常项目结构的潜在风险。但是这种解释的对象重点是经常项目顺差, 而不是经常项目和资本与金融项目的同时顺差。

(二)经济政策和体制导致双顺差

多数学者认为外贸鼓励政策,使出口额不断增加, 最终形成经常项目顺差。 余永定(2006)的分析表明, 企业引入外资(特别是直接投资) 但却不进口外国商品而是把外汇换成人民币以购买本国商品直接导致了双顺差结构。 张纪康(1997)对中国国际收支本身的结构做了考察, 指出形成双顺差的首要原因是中国引进外资的迅速增加;持续性原因在于中国引进外国直接投资的巨大成功;中国进口量偏低主要是中国长期来实施的进口管制政策所致。王建(2007)分析了宏观经济政策对双顺差的影响,特别提出由于以GDP作为考核地方政府指标,引进外资和出口成为地区经济程度、对外开放度的主要指标,从而扩大了双顺差。George Lamson(2000)认为人民币汇率的长期稳定增强进出口商和投资者对中国经济的信心, 使出口持续增加和外国资本流入。 孟晓宏(2005)认为中国 “双顺差” 是在特定历史和政策环境下的产物, 人民币低估和严格的资本控制是主要原因。

(三)“创汇”目标驱使双顺差格局形成

王月溪(2003)、吴敬铎等(2004)认为在“创汇” 观念的指导下,由于中国在保持贸易顺差的情况下允许外汇储备增加以实现“创汇”目标, 因此资本项目就有资本的净流入。外国直接投资的流入并未导致逆差的原因是:外商仅注入外汇资金,中方把外汇换成人民币而并未用所得外汇进口外国投资品。这个观点与余永定的观点是一致的,只是这里更强调“创汇”目标。

杨柳勇(2002)从国际收支本身的结构出发分析,认为中国提前进入了债权国阶段在于外汇缺口,储蓄缺口和国内外汇管理因素的影响。这实际上是一种基于国际收支结构的综合分析方法, 对国际收支结构及其与宏观经济的关系做出了深刻的剖析。 张少华(2005)基于金融抑制和发展的视角认为中国国际收支双顺差是由我国业已存在的 “类金融抑制” 环境造成的。不过,虽然分析角度不同, 但张少华对双顺差的分析仍然落脚到储蓄和投资的关系以及 FDI 的引进上。

(四)他国贸易顺差转移导致的贸易顺差

吴晓灵(2007)从中国货币政策出发分析国际收支,得出全球经济失衡是各国内外经济失衡的表现。对于欧美是出口大于进口,存在大量的贸易顺差,但是中国对于亚洲却是进口大于出口,存在贸易逆差。中国以加工贸易为主的特点,决定了很多产品都是在中国组装再出口的,这说明中国对欧美市场的一部分贸易顺差是其他国家贸易顺差的转移。即使中国改变了贸易条件,人民币汇率升值,或者是劳动力成本的提升,都只会引起制造业在发展中国家布局的变化,而不可能改变亚洲新兴国家对欧美市场总体贸易顺差这样一个大的格局。除非欧美市场允许新兴市场国家进口更多的高端产品。

二、国际收支“双顺差”对中国的影响

自余永定(2002)明确提出中国国际收支结构存在问题开始,大量学者对中国的国际收支结构及其影响进行了研究。同期,杨柳勇(2002)也对中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的利弊进行了分析。因为中国的“双顺差”是同各种制度缺陷、价格扭曲、宏观经济不平衡等相联系的,所以“双顺差”在给经济带来积极影响的同时,也对经济产生了许多的消极影响。

(一)国际收支“双顺差”的正效应

中国国际收支持续顺差是宏观经济运行的结果,主要的正效应表现在外汇储备的增加、提升国家信誉和降低风险等方面。卜爱华(2005)认为国际收支顺差带來的外汇储备增加有利于增强国际清偿能力、应对突发事件和维护国家金融安全。邱彦涛,吴春远(2009)则指出国际收支“双顺差”有利于增强我国的宏观调控能力。王兵(2009)认为“双顺差”有利于增强了我国经济发展的信心,为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提供保障。余小雨(2011)则认为我国作为一个经济发展中国家,持续顺差意味着经济国际竞争力的增强,以及国际经济地位的提高。

(二)国际收支“双顺差”的负效应

王健(2006)认为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特别是入世后,“双顺差”的双刃剑作用日益突显。在已有的研究成果当中,可以总结出“双顺差”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的弊端:

1.对汇率和外汇储备的影响

在汇率方面,钟伟(2003)指出如果汇率稳定是目标,那么持续的“双顺差”将使得汇率稳定受到困扰。国际收支双顺差的最直接影响是使得外汇储备持续增加。巴劲松(2000)指出持续增加的外汇储备已经成为中国宏观经济运行中一个不容忽视的内生变量,这可能会成为我国经济的一个负担。余永定(2006)通过对中国的资本流入进行分析,指出外汇储备的增加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资本项目的顺差造成的,并认为这种模式下的外汇储备增加是不合理的, 实际是是把自己的资源借给别国使用。王军(2007)则直接表示长期国际收支顺差累积的巨额外汇储备蕴涵着较大的金融风险。

2.对货币供给和物价稳定的影响

George Lamson(2000)通过研究中国1997-1999年通货紧缩期间的相关数据,发现因国际收支顺差而增加的大量基础货币会通过国内银行体系和信贷市场增加货币供给的数量。彭兴韵、姚枝仲(2004)分别从不同角度强调外汇占款发行是央行基础货币投放的一种渠道,认为在双顺差的情形下,正常的外汇流入会直接释放出大量人民币。余永定(2006)指出因“双顺差”所增加外汇储备必将导致货币供给的增加。贺力平(2007)认为在非通货紧缩时期,“双顺差”无疑将增加我国通货膨胀压力。

3.对货币流动性和货币政策的影响

邓立和张坤(2007)指出“双顺差”不但会引发外汇储备超常增长,还会增加基础货币投放压力,从未引发剧烈的货币流动性过剩。生蕾(2007)认为大量积累的国际收支顺差将直接冲击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唐建伟(2007)进一步研究发现国际收支“双顺差”造成的货币流动性过剩还可能会导致投资过热、资产价格泡沫等一系列消极后果。

4.对资源有效配置的影响

国际收支“双顺差”意味着扭曲的国际间资源配置。Macfarlane(1998)提出中国大量国际储备的积累意味着将本国资源借给进口国以供其超支消费。庄芮(2000)认为持续“双顺差”说明我国国民经济运行存在国内资金使用效率低、浪费大等问题。余永定(2010)指出,在资源配置方面,中国目前的国际收支结构在一定程上反映了货币紧缩政策的无效性和对资源配置的扭曲。赵波(2010)指出外资流入在不同行业内形成了重复配置,这会加剧某些涉外部门生产相对过剩的程度,然而另外一些部门却会因资源缺乏而生产不足。

5.对经济结构和经济效率的影响

Lemoine(2000)强调中国FDI导向型的贸易扩张使国内产业变得相对落后,无法提升中国国内产业在全球的竞争力。而且,FDI在地理范围上的集中分布会拉大中国开放程度的地区差别。邱彦涛,吴春远等学者(2009)则从经济效率的角度分析了中国的国际收支“双顺差”现象,并认为“双顺差”会给我国带来巨大的福利损失。孙恒有和崔华伟(2011)认为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的直接后果是导致外部经济失衡,且持续的顺差不利于国内经济结构的调整。

国内学术界对于中国国际收支“双顺差”影响的研究在深度和广度上已经取得了很大进展,有较大的理论和政策指导意义。但研究还只是处于定性分析上,定量的实证研究成果则相对较少。因此,引入计量的方法来对“双顺差”的影响进行定量研究应该是该领域的一个发展方向。

三、政策建议

为解决双顺差问题,学者们从各个方面提出了解决的办法。余永定(2006)认为,为降低外汇储备,政府可以增加当前支出以及削减税收以降低政府储蓄。从萍(2011)认为,应该逐步完善汇改后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使汇率制度变得有弹性,有利于遏制资本大规模单边流動,减少国际收支顺差。毕海霞,胡继成(2010)补充道,应放宽外汇管制,实施“走出去”战略,扩大对外投资,引导资金合理流出应适当放宽外汇管制,通过各种渠道扩大对外投资。另外,随着我国加工贸易顺差的持续扩大与东南亚国家廉价劳动力的愈加丰富,我们应当适时、适度地调整加工贸易以缓解这种加工贸易顺差占我国对外贸易顺差中主导的不平衡现象,扩大市场的开放度,提高服务业的发展水平来扭转当前我国服务贸易逆差的局面。江春(2011)基于企业家的视角,在分析了国内双顺差背景下企业所承担的压力与责任后,指出,制度严重压抑了国内企业家精神,阻碍了他们的创新及创业活动。同时“对外开放过度,而对内开放不足”的状况也需要进行制度改变。并且,制度改革及观念都需要重大突破,使私人财产不仅得到法律的有效保护,而且还要得到社会的普遍尊重,进而解决中国经济的外部失衡问题。

四、总结

通过对关于我国贸易“双顺差”文献的梳理和分析,不难发现国内对于国际收支“双顺差”研究的广度和深度都有所发展。多数学者从经济结构失衡、经济政策体制、“创汇”目标和他国贸易顺差转移四个方面对“双顺差”进行分析。从正负两方面效应对“双顺差”的影响予以论述。最后,从外汇储备、汇率境外直接投资、外汇管制和企业家精神的角度提出了相关建议。但文献多集中使用定性分析,定量分析的实证研究成果相对较少。因此,利用实证分析的定量研究我国“双顺差”现象应该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1] 杨柳勇.中国国际收支的超前结构:特征、形成原因、变动趋势和调整方向[J].世界经济,2002,(11) .

[2] 邱彦涛,吴春远.国际收支“双顺差”对我国经济影响的利弊分析[J].绥化学院学报, 2009,(02).

[3] 王兵.我国国际收支顺差持续扩大的原因、影响和对策[J].科技信息,2009,(05).

[4] 余小雨.关于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的负面效应及对策研究[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2).

[5] 蒲应,李莉.中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的研究进展[J].浙江金融,2007,(03).

[6] 王健.高额储蓄与国际收支顺差的利弊及对策[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6年第1期.

[7]余永定,覃东海.中国的双顺差:性质、根源和解决办法[J].世界经济,2006,(03).

[8]王军.我国国际收支长期“双顺差”的成因、影响及纠正措施[J].海南金融,2007,(01).

[9]余永定.从“双顺差”看我国经济增长模式调整[N].人民日报,2006-08-21.

[10]贺力平.中国国际收支平衡的长期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J].中国外汇,2007,(01).

[11]邓立,张坤.我国双顺差剧增成因及影响分析[J].财贸经济,2007,(09).

[12]生蕾.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的成因、影响与政策取向[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7,(09).

[13]唐建伟. 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分析——现状、原因及影响[J].国际贸易,2007,(05).

[14]余永定.见证失衡:双顺差、人民币汇率和美元陷阱[M].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0.

[15]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课题组.关于我国国际收支顺差问题的研究.经济研参考, 2010,(01).

[16]孙恒有,崔华伟.论我国国际收支持续“双顺差”的负面效应[J].铜陵学院报,2011,(05).

儿童自卑形成原因分析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企业规模的增大使得企业所承担的风险逐步增加,内部审计的使命应该转移到企业风险管理审计上来。企业风险管理审计是企业实现经营目标的保证,是强化内部控制的有效手段。文章重点阐述企业风险管理审计的涵义及其特征,分析了企业风险管理审计面临的问题,提出了解决的措施。

关键词:风险风险管理风险管理审计

随着企业规模的增大,企业所承担的风险也逐步增加,企业内部审计的使命开始转移到企业风险管理审计上来。开展企业风险管理审计成为企业实现经营目标的迫切要求,更是防范和化解企业风险的必然选择。

一、企业风险管理审计概述

企业风险管理审计是指企业内部审计部门采用一种系统化、规范化的方法来进行以测试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各业务循环以及相关部门的风险识别、分析、评价、管理及处理等为基础的一系列审核活动,旨在帮助机构实现目标。

实施企业风险管理审计是针对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再监督,以便及时发现并消除风险点,把风险损失控制在最低限度,与此同时,能够通过对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性和符合性测试发现内控制度的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意见,进一步修订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实施企业风险管理审计能起到预防风险与警示的作用。企业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内控制度,由相关部门或人员具体实施,事先控制可能出现的风险,把风险消灭在发生之前或过程之中,而当风险产生并造成损失时,要分析原因,总结经验教训,采取相应措施,发挥风险管理审计的警示作用。

企业风险管理审计是一种现代审计模式,较以往审计,它有以下几个转变:一是审计思路发生转变。账项基础审计注重具体交易事项的审查测试;制度基础审计虽注重内部控制的符合性测试,但企业风险管理审计则是注重确认和测试风险管理部门,为降低风险而采取的方式和方法。二是审计重心开始转移。审计人员的审计工作由原来的内部控制审计扩展到对所有风险进行管理审计,拓宽了审计范围。三是审计方法更科学先进。企业风险管理审计是利用战略和目标分析的结论,确定关键风险点,进行风险评估,采取必要的措施降低或消除风险。企业风险管理審计广泛运用数学分析、统计分析和计算机等技术方法,使审计工作更加科学快捷。四是审计目的更加明确。审计目的在于揭示企业的各种风险因素,降低和防范各种风险,协助企业决策者和管理层达到预期的经营目标。

二、企业风险管理审计面临的问题

目前,企业的风险管理审计尚处在发展阶段,风险管理审计的发展面临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企业风险意识淡薄

企业缺乏风险意识,没有积极、主动、系统地进行风险管理工作。一方面企业中的风险管理活动往往是瞬时的或者间断性的,意识到了就进行管理,事后则又将其抛掷脑后;另一方面企业缺乏对风险进行定期复核和再评估的意识,降低了企业应适应环境变化,进行管理风险和规避风险的能力。有些企业则忽视长远发展目标,只顾眼前的利益,往往只对眼前风险进行评估,忽视某些行为决策对企业未来发展产生的影响,从而缺乏对企业风险进行系统全面的分析,最终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

(二)风险管理组织架构不健全

目前大多数企业风险管理的组织架构不完善,缺乏现代意义上独立的风险管理部门,导致各个部门和岗位的人员对其工作职责和操作程序不清晰,风险承担的最终主体不明确,也没有专门的人员进行企业风险管理。有的企业即便是成立了相应的风险管理部门,但没有专职的风险经理,风险承担的主体不明确,各个部门或者岗位间相互推卸责任,使其风险管理的成效缺乏有效的约束机制,从而无力承担起独立的、具有权威性的、有效管理企业风险的职责,使得企业的风险管理始终停留在以眼前利益为目的的决策层次上,而不能将企业风险管理上升到企业发展的战略高度。

(三)风险管理范围不明确

在企业风险管理审计的范围上,审计人员侧重于企业经营管理风险的识别、估算和控制方面的审计,而对企业制度风险、法律风险、决策风险等其他风险的评估、测试等方面的审查重视程度不够。由于企业自身改革的不断深化,企业的风险管理不可能只停留在分别对某一种风险进行管理的阶段上,企业只有全面的、综合的考虑可能发生的各种风险因素,才能有效的预防、管理和控制风险。同样的,企业风险管理审计也不能停留在部门风险管理审计的阶段上,而要向全面的、整体的风险管理审计发展,只有这样企业才能不断发现和化解风险,减少不应有的损失。

(四)风险管理审计人才缺乏

目前,我国企业风险管理审计人才严重匮乏,现有风险管理审计人员综合素质不高。主要表现在审计人员知识结构单一,风险意识不强,技术管理措施落实不到位等,导致风险管理审计质量不高。此外,大多数审计人员主要是单纯会计或审计专业,没有经济管理理、法律事务等多元化的综合知识,有的审计人员甚至不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或行业背景,这些因素将约束风险管理审计的有效开展,也是企业风险管理审计工作所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开展企业风险管理审计的应对措施

为了更好地开展风险管理审计,防范和化解各类风险,必须对风险管理审计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

(一)提高企业风险意识,风险防范寓于管理

要转变企业观念,提高企业风险意识,将风险管理纳入企业的经营管理之中。开展企业风险管理审计,首先要求企业管理层要彻底转变观念、增强风险意识,把风险管理审计摆在重要位置上,正确合理地处理风险与效益的关系,把企业长远利益作为企业的根本目标。同时审计人员也要转变观念,尽快实现从传统的账项基础审计、制度基础审计向风险管理审计转变,突出风险管理的重要性。一方面要监督企业各职能部门认真贯彻各项内部控制制度,切实规范操作程序,防止操作过程中人为造成风险;另一方面要认真落实风险管理审计提出的整改意见,克服专业管理部门的偏见,使风险管理审计能够真正发挥作用。

(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健全风险管理架构

要进一步完善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健全风险管理的组织架构,明确风险的承担主体,整合现有的风险管理部门,形成由最高管理层直接负责的、系统的、全面的风险管理系统。企业要在充分利用内部的风险管理人员的基础上,充分利用企业外部风险管理咨询公司专家的智慧,进行有效的企业风险管理。这可以为审计人员开展企业风险管理审计提供明确的审计对象,使审计人员能够制定出更加有效合理的审计计划,节约审计时间,提高审计效率。

(三)重视企业经营风险,兼顾其他管理风险

企业风险管理是保持企业持续发展的途径。企业风险管理的实质就是对影响企业持续发展的不确定因素进行管理,控制并减少不确定因素对企业的持续影响。内部审计人员在重视企业经营风险管理审计的同

时,对于企业的其他风险管理,如制度风险管理、法律风险管理的审计也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在现代企业的竞争中,哪怕只忽视一种风险都很可能使企业遭受巨大的损失。因此,内部审计人员应全面系统地进行企业风险管理审计,同时还要关注一些日常管理中不经意间引发的风险。

(四)企业风险无时不在,风险评估需经常化

企业风险是随时随地都会发生的,而且是不断变化的,偶尔几次的风险管理审计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因此风险管理审计必须做到经常化。要周期性地或不定期地开展全面的风险审查评估,并在此基础上,对重点风险点及时开展专项风险审计,尤其是对内部控制制度评价中发现的重大失控点,应予以高度的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堵塞漏洞,减少或者消除风险点和内控失控点。风险管理审计还应当制度化,风险管理审计是强化内部控制的重要手段,企业决策者或者企業管理层应对风险管理审计的范围、内容、方法及审计结果的利用等做出明确的规定,将其纳入内部控制制度,约束并强制各部门执行,从而达到防范或消除风险的目的。

(五)培养高端审计人才,提高专业审计质量

开展企业风险管理审计,需要培养一批高素质的审计人才。企业风险来自各方面,而且不是孤立存在的,受众多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的影响,这就对审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素质要求,要求审计人员不仅仅是一个合格的管理者,还要是一名优秀的审计人员。审计人员既要掌握了解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运作状况,又要熟悉企业外部环境的变迁、国家政策法规的出台、市场经济的趋势、行业的特点和技术的发展等。企业可以选拔优秀审计人才进修学习现代风险管理审计技术,对现有的风险管理审计人员进行定期培训。让他们不断更新专业知识。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也可引进复合型人才充实企业内部审计队伍。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技能、高度的责任心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敏锐细致的观察能力、较强的组织分析能力等是现代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的必备要件。

综上所述,随着竞争的全球化和经营的战略化,风险管理审计已上升到企业发展的战略高度,成为现代企业内部审计的首要任务。风险管理审计将对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段琳.内部审计:风险管理的抓手.中国石油企业,2007(12)

2.刘莉.企业内部审计风险分析与规避对策商业会计,2008(12)

3.赵菁.降低内部审计风险的途径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2008(02)

4.张孝兰等.内部审计的风险与防范对策.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7(08)

5.周丽琼.企业内部审计的风险管理企业家天地,2007(10)

儿童自卑形成原因分析论文范文第4篇

作者简介:

任世江(1950~),男,天津人,天津古籍出版社副总编、编审,《历史教学》杂志主编。

关键词:“美国的建立”,求真,求实

最近参加了一场规模较大的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竞赛,两天连续听了十几节课。参赛选手大多是年轻教师,他们的基本素质都很好,善于与学生沟通,表达能力极强,计算机课件做得也很漂亮。但是,他们共同的缺陷也很明显——史学功底不足,经常出现对基本史实的解释性错误。由于竞赛会期紧凑,没有时间进行交流和讨论,获奖作品不仅在会上产生影响,而且又被制成光盘向更大的范围传播,因此,其中的错误也就难免被学习和效仿,后果实在令人担忧。竞赛的目的是促进和提高,促进和提高的途径是对作品进行分析和研讨,使参与者各有所获。制成光盘作为商品被标以“中国教育学会×x×××会一等奖作品”流传更应该慎重。我所在的这一组只是竞赛的1/4,仅举一例分析,求教同仁。

参赛课题目:美国的建立;使用教材:人教版统一教科书。

教师以播放FLASH展现美国的场景导人,很吸引人。构建知识的第一个问题陆续用了四则材料后,教师明确指出“北美殖民地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与英国的殖民压迫之间的矛盾,是独立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他还特别强调这是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经济原因是根源。

这种解释既不是美国人的认识,也不是中国学者认同的。独立战争前,北美殖民地的物质相当丰富,当时英国还经常出现饥荒,而殖民地已经大体处在繁荣和富足的状态。更重要的是,殖民地在政治上有很强的自治能力。北美殖民地不是异族统治的殖民地,而是英国海外的领地,在法律上,北美殖民地的居民也是“英国人”,殖民地从英国移植过来的议会,比英国议会有更大的民主性。独立战争前,大多数殖民地议会都享有立法权、财政权和部分行政权。议会与总督的斗争几乎与殖民地时代相始终。独立的根本原因是北美社会的独立性、政治自主性,是美利坚民族意识的形成。独立战争前,殖民地并没有人提出任何反对殖民主义的理论。而“美国人”这个名词已经日益深入人心。在1763年的印花税法大会上就有人公开宣称:“在这个大陆上不应当分新英格兰人、纽约人,我们都是美国人。”第一届大陆会议上也有人说:“弗吉尼亚人、宾夕法尼亚人、新英格兰人之间不再有区别了。我不是弗吉尼亚人而是美国人。”正因为殖民地在政治上已经相当成熟,所以,战争一爆发,英国的权威崩溃了,各殖民地马上建立了自己的政府。正因为美利坚民族意识已经形成,所以,战争爆发后舆论陡然发生变化,要求独立成为普遍的呼声。我们不能用亚洲殖民地的状况理解和解释北美殖民地。这不是一场“逼上梁山”的造反,更像是一场“儿大不由娘”的分家。上个世纪90年代的一道高考选择题问独立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答案也是美利坚民族的形成。

机械地搬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是中学历史教学的通病,在逻辑上似乎合理,这种合理恰恰是空洞的、没有史实依据的推理。

接下去,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归纳独立战争的开始、建军、建国、转折等等,播放《爱国者》片段,说明美国军民捍卫自由的不屈服的精神。然后重点解说《独立宣言》,说它:“规定了人们有平等、自由、追求幸福的权利,继承和发展了启蒙思想。”

这样解释不够全面,也不准确。《独立宣言》顾名思义是阐明美国独立的理由。《独立宣言》开宗明义地阐述了民族自决的权利:“一个民族解除他们同另一个民族之间的政治联系,并在世界各国之间,依照自然法和上帝意旨,采取独立和平等的地位”;阐述了自然权利和人民主权的思想,认为如果政府损害了人民的正当权利,人民就有权利废除它,成立新政府。继而列举了英国国王压迫北美人民的种种事实,说明他侵犯了北美人民的基本权利。最后得出结论,北美应该独立,美国独立是理所当然的。这就是宣言的中心思想。马克思称赞它是“第一个人权宣言”,是指它的理论基础。实际上,此前弗吉尼亚代表会议已经在6月发表了《权利宣言》,列举了人民应该享有的自由和权利。《权利宣言》可以说是法国《人权宣言》的蓝本。《独立宣言》则更全面、更深入地阐述了民主原则,它阐述的理论和事实都是为了说明美国立国。如果按教师的解释,《独立宣言》与《人权宣言》就没有什么区别了。

接下去,教师又用了两则材料说明新生的美国遇到的困难。其中一则说,美国独立后失去了英国的保护,美国的商船经常受到海盗的袭击。教师接着说谢斯起义,似乎谢斯起义与美国商船遭受海盗袭击有因果关系。

这里的问题,一是材料选择不当。美国商船被海盗袭击说明什么?有人希望恢复英国的保护吗?此事推动了1787年宪法的产生?导致谢斯起义?都不是。二是谢斯起义在中学可讲可不讲。如果讲,目的是说明它与联邦宪法诞生的关系。把海盗袭击商船与谢斯起义相关联,风马牛不相及。谢斯是退伍老兵,战后回乡务农。美国独立后,英国在经济上的封锁使美国经济陷入萧条,农产品严重滞销,市场粮价下跌,州、县税收却增加,因欠债而坐牢的人数占全体犯人的3/4,由此导致谢斯起义。

最后教师采取“选举模拟现场”的方式,据说可以亲身体验美国1787年宪法的局限性。如果选举权问题做个游戏就能理解,我们是不是太小看人家了。1787年宪法将民主原则制度化,至今还在起作用,这怎么解释呢?

上述问题的出现,说明很多教师还是囿于教材,超出教材就知之甚少。专业基础知识薄弱对教材的理解就难免出现偏差,对历史的理解就更浅薄。作为公开课、竞赛课本应当广泛查证资料,对自己描述历史的每一句话都应该有充足的依据。偏离史实、误解历史,都源于功底不足。

举行课堂教学竞赛是促进教学进步的好方法。既然竞赛就要有规则,即评价标准。课堂教学竞赛不是竞技比赛,第一第二并不重要,竞赛目的是促进和提高普遍的教学水平,因此就要多从影响方面考虑评价标准。评价标准一般都是相对而言的,很难统一。如果这个地区教师的整体素质很高,评价标准就要定得高一些、严格一些,否则难分伯仲;反之,如果教师队伍的素质较低,标准定高了也没有意义,大家都做不到,竞赛就起不到促进作用。但是,无论何种规格的历史教学竞赛,评价标准有没有底线?或者说最低标准?可以通用于各种范围、各种方式的教学竞赛标准?所有教师都可以接受的标准?如果有,求真、求实应该作为评价历史教学的通用标准,也应该是平时课堂教学坚守的底线。

为什么说是底线呢?求真、求实就是要求教学最大限度地接近历史真实,不能在史实方面出现解释性错误,不能出现错误性的理解。理科的一节课如果将定理、定式或现象解释错了,肯定不行,善于自学的学生也能听出来,而且讲错了一定要纠正,因为与以后的学习内容还有连带关系。历史课如果讲错了,或对历史的解释有问题,不仅学生听不出来,旁听教师也未必能警觉,错误可能会延续。中学历史所讲的史事,前一件与后一件也许相隔上百年,之间也未必有连带关系,前一个事讲错了并不影响后一件事的学习。理科的教科书出现科学性错误的几率很小,历史教科书违背历史真实的错误则有保持若干年不变的例子。这更要引起注意。没有一位教师愿意向学生传达错误的信息,那么,求真、求实就应该是每一位教师的追求。

确立这个底线也是新课程的要求。初高中的历史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方面明显不同于教学大纲的就是,强调培养独立思考的基本方法和学习习惯,强调树立崇尚科学的精神,坚定求真、求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历史学科本来就应该实事求是,但是,众所周知的原因,在很长一段时间不能实事求是。近二十多年,史学研究已经返璞归真,求真、实证是学者普遍认同的规则。但是中学历史教学仍然没有彻底摆脱极“左”时期的影响,求真、求实还没有形成普遍的意识,也没有作为对教师教学的基本要求。因此,在很多公开课和竞赛中,仍出现很多错误,教师不知道,评价也不以此为底线。现在,教学方式、方法的革新很普遍,但是,教法是第二位的,内容的准确性是第一位的。

如果教学内容偏离真实,那么历史课就根本谈不上启迪智慧。

责任编辑:豆艳荣

儿童自卑形成原因分析论文范文第5篇

( 一) 建国后“重打击”、“轻保护”观念的影响

在我国封建时代, 司法人员办案基本上都不讲诉讼程序, 在开展的“严打活动”中, 对程序公正造成了很大的冲击。尤其是初期的“严打”, 更助长了“疑罪从有”的观念。其次是在文革期间, 由于人的认知能力有限, 技术水平又相对落后, 程序的疏漏等导致了大量的冤假错案的发生, 尤其是人为的冤错案件一件件袭来。

( 二) “怕漏不怕错”的理念影响

一些地方的司法机关在办理重大刑事案件时, 担心遗漏犯罪嫌疑人, 会放纵罪犯, 所以, 即使在案件存在证据瑕疵的的情况下, 办案人员为了不放纵每个嫌疑人, 使其得到应有的惩罚, 宁愿判决嫌疑人有罪, 也不会遵循法定程序按“疑罪从无”原则判决其无罪。

( 三) 熟人作案惯性思维的影响

案发后, 侦查人员受熟人作案惯性思维的影响, 最初容易将嫌疑人锁定在被害人的亲属上或是案发前与被害人有过联系或接触的人身上。而且证人在作证时, 也会受自己固定思维的影响, 也更倾向于往熟人作案这方面说。而办案机关在搜集一些列证据时也更容易围绕熟人作案这方面去深挖。

二、道德在刑事司法活动中的潜在影响

( 一) 司法人员道德素质的缺陷

司法人员道德素质的缺陷也是造成刑事错案的原因之一。“从人的自然性出发, 一个人一般不会临危无动于衷、坐视不救, 更不会无故加害于人了。这种根据自己作为人所具有的愿望和体验而形成的对于何者是应该做, 何者是不应该做的意识, 这种心态就是良心。”但是另一方面, 有些司法人员的司法良心结构不健全, 即对犯罪强烈憎恨而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权益冷漠无情, 正是这些司法人员的司法良心结构的失衡, 有时也会导致一些错案的发生。

( 二) 司法人员对事实和法律缺乏足够的忠诚

“在马克思看来, 法官因法律和案件而存在, 是联系案件与法律的中介。法官除了服从法律之外, 没有任何别的需要信奉的外在权威。”但是由于办案人员对于事实和法律缺乏足够的忠诚, 缺乏认真负责的高度责任心, 错案的形成和发展就在所难免。

( 三) 司法人员权力的错误介入

“每个有权力的人都趋于滥用权力, 而且还趋于把权力用至极限, 这是一条万古不易的经验。”对于缺乏司法良知的人而言, 越是精通法律越危险, 因为他们越容易操纵法律牟取私利, 破坏正义, 危害社会。有的司法工作人员由于缺乏司法良知, 成为简单的办案机器, 或者钻法律的空子以权谋私, 同样也会造场冤假错案的出现。

三、社会环境的影响

( 一) 外界压力对刑事司法机关的不当影响

1. 来自地方党政权力部门的压力

现如今, 党政权力部门对于某些案件的关注、过问、协调或者提出某种要求, 这在现阶段仍是一种客观现实, 尤其是在如今公检法三机关在案件事实认定和定性上, 发生重大分歧时, 办案机关就把希望给予在政法委的领导干部身上, 希望他们出面协调, 但是对于刑事司法机关而言, 这种权力的介入在某种程度上具有消极的意义。

2. 来自媒体舆论的压力

在如今这个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 除了报纸、电视等媒体外, 网络最为一种新兴的媒体形式, 它的影响范围之大、影响速度之快是让人难以想象的。在数量巨大而又缺少理性地网络舆论面前, 司法机关在压力之下, 形成错案是完全有可能的。

3. 来自“限期破案”和“命案必破”的压力

“限期破案”和“命案必破”的这种要求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们要求严惩凶手的心愿, 也表明了领导对于案件的重视, 但是这种命令在某些情况下, 也会起到相反的作用。无形中会给司法机关带来一定的压力, 甚至会形成外在的干预因素, 进而影响到司法机关办案的质量, 在这些压力之下, 某些错案的形成也就在所难免了。

4. 来自上访的压力

在司法机关还没有证据的情况下, 被害人急于希望使犯罪嫌疑人得到惩罚, 就用自己的方式———上访, 去解决问题, 在这种情形下, 司法机关就承受了巨大的压力, 在压力之下办理的案件难免就会造成错案。

四、法社会学原因

( 一) 不科学的绩效考核评价体系

实践中, “案件审结数”是考核刑事司法机关工作质量的重要指标, 这就促使法官在最短的时间内审结更多的案件, 毋庸置疑会带来案件审判质量的降低, 更有可能促使法官不再遵守甚至故意违反既定的司法程序。

( 二) 紧缺的司法资源

转型社会中, 由于社会财富分配不均衡, 贫富差距不断扩大, 各种利益冲突导致刑事犯罪的形态日趋复杂, 团伙作案, 涉黑犯罪, 流动作案等恶性犯罪现象急剧出现, 但相应的司法资源并无明显的增加, 所有这些为案件侦破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摘要:从目前暴露出的冤假错案的情况看, 无论是赵作海杀人案、张氏叔侄强奸案, 还是佘祥林等案件, 案件本身并不复杂, 但我们对错案的原因却没有清晰肯定的认识。所以我们要反思, 导致冤假错案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关键词:冤假错案,体制外,原因

参考文献

[1] 陈永生.我国刑事误判问题透视—以20起震惊全国的刑事冤案为样本的分析[J].中国法学, 2007 (3) .

[2] 胡玉鸿.司法公正的理论根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6:273.

上一篇:金融学毕业论文题目范文下一篇:房地产企业的资金管理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