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教学工商管理论文范文

2024-01-26

本科教学工商管理论文范文第1篇

案例教学法由哈佛大学于20世纪初首创,由于其新颖的教学形式、独特的教学方法、较好的教学效果以及对传统教学理念的颠覆,使其迅速成为一种流行的教学方式,并在很多课程的教学中得到应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进行过一项调查,其主要内容是对多种管理教学法的教学功能进行评价,评价结果表明,案例教学法在传授知识和培养分析能力等指标上位居前列。同时,诸多管理学科教学实践也充分证明,案例教学法比传统教学法更贴近实际,更接近本质,能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在培养学生分析、判断和决策能力方面更有优势。案例教学法引入我国的时间较晚,但发展迅速。目前我国许多大专院校的管理学科已接受和采用这种方法开展教学。财务管理是管理学的一门重要学科,其目标是要培养既懂财务理论,又能实务操作;既有分析能力,又有决策能力;既有专业深度,又能为企业创造价值的高层次人才。要实现这样的培养目标,就要发挥案例教学在这方面的优势。尽管我国高等教育不同的培养层次都开设了财务管理课程,但本科阶段作为专科的“延伸”,又作为研究生的“后备”,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本文以本科阶段财务管理案例教学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寻求解决的办法。

一、财务管理案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财务管理案例教学认识不足 长期以来,在财务管理的教学中,存在一些认识上的误区。有教师认为案例教学虽然具备很多优点,但是从“性价比”的角度考虑,准备教学案例费时费力,成本很高;如果把相同的时间精力投入到传统教学上,也能取得同样的效果。笔者认为传统的“黑板加粉笔”的讲授教学,效率较高,能在较短时间内使学生迅速掌握与财务管理相关的概念、原理、方法和步骤,但学生只能获得较为肤浅和感性的认识,印象并不深刻。而案例教学运用理论知识去解决活生生的现实问题,既增强了其掌握理论的深度,又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目的。有教师认为搞案例教学就可以完全放弃传统的讲授教学。笔者认为这种观点也是有失偏颇的。诱导式、启发式的课堂讲授是必不可少的。传统的讲授教学应该与案例教学相结合,合理安排两种教学方式的时间比例,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也有教师认为,案例教学的主角是学生,因此教师的功能和作用将弱化,也可以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这样的观点也是不妥的。虽然案例教学将教师从“满堂灌”的传统教学中解放出来,但是要准备一堂成功的案例课,离不开教师课前的精心准备,课上的合理组织,课后的恰当点评总结。因此用“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来形容案例教学,再恰当不过了。

(二)财务管理教学案例严重匮乏 由于案例教学引入的时间较短,在财务管理上的应用正处于摸索阶段。因此财务管理案例教学面临的突出的现实问题是,合适、恰当的教学案例极其缺乏。主要表现在:一是案例总量不足。目前可以见到的比较经典的财务管理教学案例,除了几所重点大学如中国人民大学王化成、王庆成主编的几本之外,很难有更多选择。二是案例总体比较陈旧。我国经济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这就决定了这个时期会有大量的新事物、新现象大量涌现,而作为分析财务现象的财务管理,必须紧跟时代才行。然而翻开大多数案例教学著作,里面充斥着大量陈旧过时的案例。严重滞后于经济发展使这些案例的效果大打折扣。三是案例过分“西化”,脱离中国实际。应当承认,西方国家在案例编写,案例教学的推广和应用方面,都明显优于我国。因此,在推广案例教学时适当引入国际上的案例教材及教学方法是正确的。但在我们教学中使用的教材,“全盘西化”、“全盘照抄”的现象比较严重,这就脱离了我国实际,从而使研究的价值不大。

(三)教学管理落后 主要表现在:

(1)教学大纲没有案例教学的一席之地。现行本科阶段财务管理的教学大纲只规定了理论教学的学时,没有安排案例教学的学时。在教学检查过程中,相关部门也是死抠大纲,要求任课教师严格执行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教学进度和教学方法,教师几乎没有灵活机动的余地,这在很大程度上打击了教师在教学上创新的积极性。

(2)考核方式过于单一。主要包括:一是成绩构成过于简单。学生最后的课程成绩一般包括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两部分,其中平时成绩主要考核学生的出勤、作业以及课堂表现,这没有反映出学生在案例教学中的表现,因而就不能全面反映一个学生的专业素质,并且还造成了严重的后果:平常学习不努力的学生,到了期末通过一段时间的突击,也可以取得一个不错的分数。这也打击了学生在案例教学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二是考试方式过于简单。目前绝大部分课程的考试都采用试卷笔试的方式,并且在题型、题量上都有严格的规定。考试注重形式而忽视内容。我们认为,财务管理的考核方式应该多样化,可以以笔试为主,然后辅以论文、口试等灵活的方式。

二、财务管理案例教学原则

(一)先简单案例,后复杂案例 教学过程要遵循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顺序,案例教学也不例外。以财务管理教学内容为例,在财务管理导论和财务估价等章节,适合采用小型案例,重点强调针对性;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在投资、融资及利润分配等章节时,由于对综合分析、判断及决策能力要求的提高,因此应安排一些综合案例。这一过程要衔接自然,先易后难。

(二)兼顾“典型”与“时效” 为什么要运用典型案例呢?因为典型案例既包含了重要的知识点,又能恰如其分的反映财务理论所对应的实际情况。因此典型案例能让学生深刻的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又能迅速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与此同时,“时效”也是成功案例的重要特征。财务管理的实践瞬息万变,彼时合适的案例未必适用于此时。因此“时效”就是案例的生命。如果一个案例不能反映我国当前财务管理的热点、重点和难点问题,那就是过时的案例,其作用也会大打折扣。

(三)以学生为主体,教师适度参与 与传统教学不同的是,案例教学中,教师不再是主角,学生不再是配角,他们的角色互换。教师从一个“灌输者”,变成了与学生一样的案例讨论的参与者。在案例教学的课堂上,教师主要负责课堂的引导、组织、激励、控制和总结;教师应习惯于适度保留自己的观点,避免产生先入为主的思维定势,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权,激发他们学习的主动性,从而培养学习兴趣和独立自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总结是案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一个系统过程,案例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是必不可少的。课堂总结尤其如此。尽管对于很多财务案例而言,没有绝对正确的所谓“标准答案”,但是我们仍然可以评价结论的合理性。如果没有适当的总结,整个案例教学就可能如同一盘散沙。此时,教师作为“权威”就应给担当起评委的任务。总结可以采用由学生以书面的形式形成报告,再由教师作出评价。

三、结论与建议

(一)开展教学大讨论,转变思想观念 在财务管理教学过程中,既要摒弃那种填鸭式的、灌注式的讲授教学,也要摒弃只搞案例教学,认为讲授教学毫无用处的观念。只有把讲授教学、案例教学和问题讨论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组织力量编写实用的教学案例,实现教学案例的“本土化” 没有那一本案例是适合所有老师和所有班级的,因此,编写适合自己使用的教学案例,是老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学校可以组织一批有教学经验的专任老师,编写财务管理案例库。案例库的编写,可以参考他人的成果,为我所用;也可以下企业调研,直接取得第一手的资料。另外,教师编写的案例,最好联系中国当前现实,解决我们急需解决的问题,不宜舍近求远。

(三)加大教学投入 可以对案例库的编写予以资金支持,配备必要设备。对于编写的很好的案例库,可以资助出版发行。这都是提高业务水平和学术知名度的必要投入。此外,还可以对于外出进修、学习、学术交流和下企业调研的老师,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对于在案例教学中表现突出的老师,可以适当予以物质奖励。要更新教学手段,鼓励开展多媒体教学。应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提高案例教学的效率。

(四)提高教学管理的水平 首先,及时修订教学大纲,加大财务管理案例教学的比重;允许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适当增加财务管理的课时量;给予任课老师更多的自主权,多注重效果的考察,对教学过程和环节,只需稍加控制。其次,实行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应该增加案例讨论在总成绩中所占的比重。可以在试卷笔试为主的基础上,适当探索口试、讨论或以论文考试的方式。对于考试的管理,也应该重实质、轻形式。

(五)不断提高教师素质 要不断提高老师的业务水平,就要有保证老师终生学习的机制。学校可以通过选送老师外出学习、进修、学术交流、下企业调研的方式,鼓励老师不断探索,拓宽知识面。学校可以缔结对口企业,作为学校科研实习的基地,保证理论应用于实际。学校可以通过建立稳定的科学研究基地和实验基地,开展财务管理实践与调研、业务交流与研究、技术咨询与服务,支撑学科建设的发展和老师专业素质的提升。鼓励老师深入企业实际进行课题研究,在解决财务问题的同时扩充管理实践知识,以此带动财务案例的开发与研究,为财务管理案例教学提供丰富的素材,将学生的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有机结合起来, 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丰富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为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打下良好基础。

此外,还要改变老师的任用机制,不能唯学历是举。对于实务界的“高手”,学校要敢于引进,这样才能活跃学术气氛。无数实践证明,环境越开放,学术越有活力。也不能唯专业是举,要敢于引进有不同学术背景的老师,加强交流合作,避免近亲繁殖。

最后,还要处理好案例教学和理论教学的关系。财务管理应用必须在一定的理论指导下进行,没有相当的理论基础,是无法对包含众多知识点在内的复杂的具体案例进行分析的。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案例教学之前,必须对重要的概念、原理从理论上加以清晰而透彻的阐述,使学生对相关理论真正把握。同时应该认识到,再典型的案例都有其局限性,只能代表某一方面的财务管理理论或某一理论的一个方面,无法涵盖全部。因此,将理论教学和案例教学有机结合起来,教学效果才会更佳。如果学生在理论基础不健全、不扎实的前提下去做许多分析和讨论,案例讨论是很难开展的,即使讨论了也是盲目、肤浅的,缺少实际意义。

参考文献:

[1]张玉英:《财务管理案例教学法高校运用研究》,《财会通讯(学术版)》2007年第4期。

(编辑 杜 昌)

本科教学工商管理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新建本科院校在推动中国高等教育从“精英”到“大众”的转型进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随着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的增长、政府投入压力的增大、高等教育资助体制的变革、区域人才需求模式的变化、院校自治的扩张,新建本科院校被迫从封闭走向开放,进行适应政府、社会及自我发展需求的转型与变革。在转型过程中,其经济地位、社会地位、权力地位都面临着挑战与困境,通过院校与政府、院校与市场、院校内部关系三个分析维度对新建本科院校转型面临的经济、声望、权力困境进行地位社会学分析,以期为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参考。

关键词:新建本科院校;经济;声望;权力

作者简介:顾拓宇,男,河南郸城人,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研究生,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访学博士生,周口师范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社会学、高等教育管理与评估。

基金项目: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状态数据信息系统的应用研究”(编号:FCB110145),主持人:凌云;河南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省域高等教育治理转型研究”(编号:[2017]-JKGHZD-10),主持人:陈永光。

一、背景与问题

《2015年高招调查报告》发布,“生源危机”是报告的核心词汇,报告显示:2014年,广东省二B批次第一次录取结束时,共有1.5万多个招生计划数没有完成。河南省的情况则显得更为糟糕,2014年有近7万个招生计划数未完成。甚至北京这样的“高等教育聚集地”,本科二批次从2010年至2013年连续4年未完成招生计划[1]。这些本科院校为何会出现招生困难?其背后反映的社会问题是什么?有些学者认为是教育经费不足导致的办学质量下降;有些学者认为是教育质量的下降导致生源减少;甚至有些学者警告,中国许多高校将面临破产[2]。学者们的观点“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而我们进一步分析会发现,这些招生困难的院校多是1999年升本以来的新建本科院校,这些院校多以高职高专直接升格或与其它院校合并而成[3],这些地方院校升本初期发展强劲,迅速实现了规模效益,加速了中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的进程,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1999年5%上升到2016年的42.7%[4],新建本科院校也增加到403所(不含民办院校)(截至2015年12月)[5]。但这些院校由于其起步较晚,师资结构不合理、教育经费不足、社会声望不高、缺乏办学自主权等问题日渐凸显,逐渐成为制约新建本科院校发展的桎棝,为了摆脱这些困境,很多新建本科院校提出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在教育部的倡导下,部分地方院校形成“驻马店共识”①,建立了应用技术大学联盟。但是转什么?如何转?是办学定位转型,还是办学目标转型?是投资体制转型,还是组织结构转型和办学体制的转型?无论在学界还是在实践领域目前尚无共识,这些争论主要来自于两种类型:一种是以官方提出的向“应用技术大学”②转型,一种是以某些学者提出的向“教学服务型大学”[6]转型。在转型初期,存在争论是在所难免的,但最重要的是我们需要探究问题的原因以及问题背后发展的社会逻辑。本文试图以地位社会学为理论视角,从经济、声望、权力三个维度来探究新建本科院校转型的困难,并进一步分析该理论适用的向度与脉络。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探讨对象仅为公办新建本科院校,而民办院校和独立学院等一批新建本科院校由于有其独特性,暂不在本文讨论范围。

二、地位社会学及分析框架的建构

马克思·韦伯(Marx Weber)是第一位把“地位和地位群体”引入社会学的人,他将卡尔·马克思关于社会分层的单一阶级或经济观点拓展成了一个多维角度(经济、地位、权力),为我们理解社会分层的复杂本质提供了可用工具[7]。韦伯认为,谁拥有了经济(财富、收入)、声望、权力,谁就拥有了地位,也就拥有了经济地位、社会地位、政治地位,三者之间可以相互转换;同时,韦伯指出,排他性的社会封锁是一种地位群体的行动,它旨在牺牲其他群体而保障自己的固定资源和优势[8]。一个群体为了维护自身群体的利益,总是挑选自身团体所特有的社会或自然属性,并加以合法化,作为一种“拒斥外来者”的手段。基于韦伯三维分层方式,兰德尔·柯林斯提出了“身份团体”概念,“身份团体”是指由于语言风格、衣着、服饰的趣味、举止、仪式习惯、观念和价值的一致性而形成的关系群体,这一群体具有排他性,在教育中表现为雇主倾向于选择接受主流文化的人,倾向于选择社会声望较高的学校毕业生[9]。而出身地位较低,如农民家庭或工人家庭的孩子,由于生长文化环境的不同,其长期形成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行为习惯等不具备主流社会团体所倡导的观念和习惯,布迪厄称之为“惯习”(habit),而出身主流文化家庭的受教育者具备这种“惯习”,他们拥有这种文化资本,并可以有效地将这种“文化资本”转化为经济资本和社会资本[10]。布迪厄还提出了“场域(field)的概念,社会各阶层个体或团体为了争夺权力、合法位置而与其它团体进行博弈,从而获得主体在场域的客观位置[11]。这一思路为我们分析不同群体利益关系提供了有效的分析视角。日本学者麻生成分析了英才形成的四大要素:阶级、家庭、社区和学校。处于不利条件的家庭是工人和下层农民,他们为了实现向上流社会流动,在一种较低的文化氛围中模仿上层阶级的文化和价值[12],但无论如何模仿,他们(底层劳动人民)可得到更多的学校教育,但他们不能掌握自己接受学校教育的形式和内容[13]。

20世纪70、80年代,马丁·特罗在社会分层理论的基础上,从财富、名望、权力三个维度[14]分析高等院校竞争和冲突的模式,用社会分层理论分析院校地位和高等教育分层。马丁·特罗提出一些问题:为什么某些院校拥有其他院校所沒有的特权?为什么某些院校可以获得更多的自治?为什么某些院校可以获得更多的资源?这些问题同样存在于当下转型中的新建本科院校,这些地方院校虽然不能培养精英,但至少也为平民子女入学提供了机会,但新建本科院校却无法获得重点院校同样的教育投入,他们往往缺少自治,社会影响力低下……马丁·特罗地位社会学三个分析维度为我们研究院校转型提供了新的视角[15]。一些学者在研究大学排名时,也多次使用了资源、声望的分析视角[16]。陈玉琨在高等教育质量的分析中从声望、资源、产出三个维度进行比较,以此判断各院校教育质量的高低[17]。用资源、声望、权力三个维度来分析组织或身份团体分层已成为诸多研究者偏好的框架,但研究者多从个体或身份群体的微观视角进行分析,或从资源、声望、权力的某个维度出发进行分析,在分析过程中难免有失偏颇。同时,相关研究缺少把院校当成一个特殊组织进行研究,在研究院校组织与政府、市场、教育投资者之间的利益博弈时,更缺少不同层次院校组织间的冲突与竞争的研究,本文拟以院校与政府、院校与市场、院校内部三组关系为切入点,希望从一个新角度来解读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困难的问题。

三、新建本科院校转型面临的三重困境

由于长期以来的教育投资方式、院校声望格局及权力分配模式,加上新建本科院校发展时间短、历史积淀浅、校友资源弱等原因,新建本科院校在经济地位、社会地位及权力地位上与国家重点院校不可同日而语。与此同时,地方院校往往被定位于一种“下位”概念,“下位”意味着“低位”,“低位”意味着“低水平”,“低水平”意味着“低配置”[18],如何实现经济地位、社会地位、权力地位[19]的转变,是新建本科院校转型面临的三大困难。

(一)经济层面:办学经费和资源的囿限

随着新建本科院校办学规模的扩张,对办学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只有实现资源的规模扩张才能实现大学的稳步发展。而资源扩张主要依赖办学经费,大学经费主要来源于国家、大学和学生三个方面[20]。政府作为新建本科院校的主要投资者,主要通过按学生人头数拨款、培育重点学科、科研项目资助等几种方式对各院校进行管理。为了增加生源,地方院校往往通过扩招、办“校中校”等形式来增加招生人数,但即便如此,地方院校也无法获得与重点院校同等的经费投入,如2010年、2011年、2012年地方高校生均教育经费分别为6360.68元、7302.79元、9054.12元,而中央高校經费投入这三年分别为37961.79元、41111.86元、45963.72元③。在这些地方院校看来,他们虽然不是培养国家的精英人才,但他们至少也为平民子女入学提供了平等的机会,因此,他们完全应该享受同重点大学一样的待遇[21],但政府的投入偏好往往使他们的呼吁成为苍白的一厢情愿。一个学校的重点学科的多少成为一个学校办学质量的重要信号,因此,新建本科院校为了获得政府的拨款,就会优先培植一到两个重点学科,从而建立地位上的位置和身份,满足政府的需要,也即满足合法性的需要,以便获得国家的重点学科拨款,巩固其市场地位及面对不可预测的风险,也同时向市场发出一种“高质量”的信号,但由于产品质量的变化与消费者的感知上的变化之间存在着不可避免的时滞(time lag)[22],这种信号并不一定及时地影响到教育的消费者,经济地位的获得往往与市场上产品质量被感知的程度有关。

这种院校办学质量的感知程度存在于以市场为主导的竞争者之间,也即各院校之间产品质量优劣在消费者、投资者等利益相关者之间[23]。在市场上,院校培养出的学生质量往往通过文凭来体现,文凭是产品质量的一个信号,企业往往倾向于招聘“985、211”等重点院校学生而不愿招聘以新建本科院校为主体的地方院校的学生,在他们看来,地方院校的学生家庭背景多来自社会中下层,家庭收入较低,由于其长期形成的社会下层的文化惯习,无法满足主流社会工作及生活需要,而重点院校毕业生多来源于社会上层家庭背景,他们除了具备优秀的专业素质外,还拥有社会主流价值所要求的文化惯习,这一现象通过文凭表现出来,这就导致了雇主多偏好于重点院校毕业的学生。教育部2012年公布的大学毕业生就业率排名中,排名第一位的是“985”院校,排名第二位的是高职院校,第三位的是“211”院校,第四位的是独立学院,第五位的是科研院所,第六位的是地方普通高校[24]。地方本科院校就业率是最低的,地方本科院校所呈现的文凭信号反映了市场对各类院校的需求与评价。麦可思研究院2015年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大学生就业呈“重心下沉”趋势,近五年来,本科毕业生去向主要从大型企业流向了中小型企业,地市级就业比例有所上升,从2010年到2014年,高职高专类毕业生在地市级就业比例从56%上升到60%;非“211”院校毕业生就业满意度下降,主要原因是“收入低”(本科、高职高专均为66%)、“发展空间不够”(本科、高职高专均为59%)[25]。在企业与院校进行校企合作时,企业也往往倾向于选择学校实力雄厚、声望好的院校,乔尔·波多尼(1993)进行的一项市场竞争的研究中有这样一段话:“通常,如果高盛公司或所罗门公司和我们打招呼,说你们是否愿意承担福特汽车的承销业务?我们会毫不犹豫;另一方面,如果一家小公司和我们打招呼,我们会非常谨慎,并不大可能遵循他们的要求。”从企业在市场上对院校的感知程度来讲,企业更愿意和“985、211”等重点院校进行校企合作,联合建立实验室、研发基地等,而在一些低层次的技工培养、职业培训等才会考虑到地方院校。甚至生产同样的产品,声望高的企业或院校也比声望低的企业或院校边际成本低得多。

在院校内部,同样面临着经济地位的竞争,新建本科院校多是由原来的专科院校升格或地方院校之间合并而成,面临着新学科和新的院系之间的重新组合,这个组合过程中,在资源和经费短缺的情况下,现有资源的分配问题直接决定着各院系在学校中的地位,新的院系为了增大自身的经济地位,会努力争夺各种教学资源,如教学设施、教学实践基地、教师资源、学科建设资源等。同样这种竞争也存在于学术群体和行政群体之间,新建本科院校由于建校时间短,长期形成的地方政府主导的官僚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行政权力处于权力的核心地位,在专科及以下院校执行效率高、便于政策的上通下达,但组建本科后,以教授为代表组成的学术群体开始争夺自身的话语权,学术群体的弱势地位会逐渐改变,学术群体开始形成自下而上的争夺教学研究资源、学科建设资源的斗争,这样就会产生以教授为代表的学术权力与以校长为代表的行政权力之间的博弈。

(二)社会层面:办学声望和影响力的式微

中国公办院校多属政府投资办学,政府给予院校的地位多是直接赋予的,如“985、211”等重点大学,这个称号在中国具有增加院校声望的重要作用。获得了“985或211工程”建设项目,意味着学校拥有一定量的院士、博士和教授,意味着学校拥有一定量的重点学科。梅贻琦说:“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26]道出了一所大学获得声望和影响力的关键因素。而新建本科院校由于其发展时间短、知名教授和学者少的原因,无法与重点大学获得同等的声望和名声,但为了提高自己的声望和地位,新建本科院校在建校初期会向“老牌院校”模仿、会向本科院校中的“佼佼者”模仿、会向大多数新建本科院校的发展方式模仿,这就造成了院校趋同现象[27]。政府并不喜欢新建本科院校的模仿行为,政府希望院校发展多样化,政府希望以新建本科院校为主体的地方院校能够承担大众化人才培养的任务,而不是向重点大学模仿[28]。政府在干预这一行为时往往通过教学评估④来实现,而这种评估的标准是模式化的,几乎所有的新建本科院校都是一个标准,而这一统一标准又必然导致院校的趋同,这种趋同化结果使院校很难改变自身的地位和声望,只能依附于政府的办学思路,这就造成了办学趋同的恶性循环。

高校一方面按照政府的办学标准取得合法化的地位,一方面为了提高自己的声望和影响力开始尝试与地方企业、社会机构联系,建立校企合作、校地合作项目。与社会的合作是为了赢得教育消费者的需要,教育消费者主要包括作为教育投资者的学生和作为毕业生接收者的雇主。教育投资者选择报考哪所院校往往是根据这所院校的社会声望决定的,而社会声望主要根据院校的博士、教授等有影响力的学者和学生的就业情况来决定,有影响力的大学排名主要有英国QS(Quacquarell Symonds)、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US News & World Report)、上海交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RCCSE)等,其评价指标主要以论文引用率、教学成果奖、科技奖励等作为权重,而这些重要的指标主要靠知名学者或知名教授创造,因此,“跳槽”和“挖人”现象在高校间普遍存在,从一个有声望的学校挖走一个杰出学者是增加一个院校地位的典型手段,一个杰出的学者可以带来院校声望和影响力,甚至提升大学排名。为了赢得院校的声望,新建本科院校还会通过“高层次人才引进”项目、与重点院校合办硕士点、实验室等项目来提高其社会声望,与高地位行动者们的关系会增加社会声望,而与低地位者的关系会减损社会声望(Faulkner, 1983)[29]。院校声望也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学校的生源和就业,雇主对大学生的选择往往偏好于声望较好的院校。

在院校内部同样存在着不同身份群体所组成的声望隔离。按照韦伯的社会分层理论,在不同的身份团体里,由于其行为、爱好、教养、价值观等方面的不同,其各自所组成的不同团体便具有强烈的排他性[30]。在新建本科院校里,主要存在着以校长为代表的行政人员组成的身份团体和以教师为代表的学术身份团体。行政团体处于地位的上层,学术团体处于地位的下层,行政团体控制着学校的教学、科研、物资等资源,而学术团体主要负责执行学校的具体教学、科研事务。教师团体为了实现学术自治,获得更多的教学、科研等方面的学术自由,必然与行政团体展开竞争和冲突,按照学术的逻辑,教什么内容、研究什么内容或与社会哪个企业进行合作应该由学者来决定,而在新建本科院校教学计划和课程安排由教务处来分配,研究的重大课题多由学术委员来决定,而学术委员会一般是以校长为代表的教授组成,合作的地方政府、企业一般由校长带队去参观、考察,并最终决定合作事宜。这与重点院校不同,重点院校学术水平相对较高,申报课题相对容易,而新建本科院校教师学术水平相对较低,社会资源占有也较稀少,这就决定了课题(主要是国家课题)申报成功率相对较低,为了实现课题申报成功,往往学校重点申报几个项目,这几个项目從学校选拔产生,选拔的主要规则由学校行政管理主体科研处来制定。

(三)权力层面:利益群体的结构束缚

多恩布什和斯科特把权力划分为两种类型:授予权力和认可权力,授予权力存在于正式组织中,是组织授予的一种结构化的权力,是自上而下进行的;而认可权力多存在于非正式组织中,强调权力获得过程与“人民意愿”的统一性,是自下而上进行的[31]。新建本科院校与政府之间是一种权力关系,政府之所以对院校拥有权力,是因为院校对政府授予权力的认可,其背后逻辑是政府控制着院校所需要的资源,帕梅拉·托尔波特和林恩·朱克对公务员制度变革的研究中发现,当有州政府法令要求时,城市就会非常迅速采纳公务员制度,而在没有州政府法令要求的情况下,新制度的采纳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32]。可见,政府所授予的规制性权力,是新制度形成的关键。院校转型的关键时期,也是新制度建立的关键时期,政府通过对院校资金的投入、资源的控制,使院校以政府为导向,按政府的要求办学,院校只有按政府要求的办学目标进行相应的组织结构调整,才能获得政府所给予的资源,才能使自身的办学效益得到提高,最终提高院校的地位。

地方院校的转型不仅受制于政府,还受制于行业集团。行业集团所拥有的权力通过专业人员、专业协会、压力集团等方式对院校产生影响,2014年在驻马店建立的“应用技术大学同盟”[33]、2016年6月在广西玉林举行的“广西应用型高校建设与转型发展高峰论坛[34]是行业组织通过专业化形式对制度扩散产生影响的重要表现。行业组织通过行业协会、专业人员等强化其倡导的制度理念,通过制度的扩散,使这一制度理念影响到每一个院校组织,形成一种社会规范,个体院校组织只有遵守这一规范,才能在行业环境中求得生存,才能获得行业组织所提供的办学资源;反之,如果个体院校组织不遵守行业组织的规范,个体院校组织就无法得到行业组织有关专业和组织的优惠保障。行业组织所能提供的优惠是能够为其成员保留稀缺职业机会[35],如果个体院校组织不遵守行业组织规范,那么就会受制于压力集团,从而得不到行业组织所提供的任何保障,最终陷入孤立,那么院校的地位和社会影响力就会下滑,最终为社会所淘汰。作为存在于区域性的新建本科院校,不仅受政府规制性权力的制约,也受制于行业环境(如同类大学联盟)的规范影响,在国家倡导应用技术大学的情况下,在企业对人才培养方式变革的要求下,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变革势在必然。

然而权力关系还具有情景性、关系性、倒易性的属性[36],每个院校所处的区域和发展的特点各不相同,个体权力来自于他可以用于帮助或制约他人实现目标的资源——金钱、技能、知识等,由于新建本科院校所处具体环境的差异,区域对人才需求的不同,新建本科院校转型的方向和目标不可能千篇一律、完全一致,同时,每个院校和政府、企业的关系也都存在着倒易性的特点,即政府或企业对院校人才的需求是不一样的,院校对政府的回馈也各不相同,如这个区域可能需要煤炭工人,那个区域可能需要棉纺技术人员,有些企业需要高水平的管理者,有些企业则需要实际操作的技能、技术人才,这就导致院校在具体制度、组织目标、组织结构设置时存在差异性,在院校内部,设置多少个院系,设置什么专业,都要根据区域经济特点和政府的要求而设立。权力的控制者为受控者提供资源,通过对方的服务来满足他们的需要而获得这些人的权力,受控者只有一个选择:必须服从提供服务的人,遵从他们的意愿,将对自己的权力人为奖赏诱导他人提供所需的帮助(Blau,1964:21-22),新建本科院校内部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差异化结构就是这样形成的。学校所需要的资源通过占有行政权力的校长获得,行政群体——财务处、人事处、科研处、后勤处控制着地方院校的主要资源,而学术群体其资源获得受制于行政权力,只能按照行政群体的偏好进行教学、科研,从而从行政群体中获得所需要的资源,长期对行政权力的依附导致学术群体逐渐被主流群体边缘化。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目前“应用技术大学联盟”的目的也是通过专业化过程形成压力集团,从而提高专业权威,对政策制定、学术走向形成压力,使政策和利益向自身倾向的方向发展。但就目前新建本科院校的发展水平来讲,其学术权力还不可与行政权力同日而语。

随着新建本科院校近十年间的兴盛,并以其规模效益迅速推动了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然而由于政策的滞后性、市场经济的冲击、院校内部的结构性矛盾等凸显,新建本科院校不得不面临转型发展之现实抉择。本文对院校与市场、院校与社会、院校内部的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但由于各种复杂因素,新建本科院校转型面临经费短缺、市场认可度不高、自治权不足等问题,笔者认为,如何突破其经济、声望、权力的障碍是其实现地位转型的关键要素。在此,我们并没有对其对策进行探讨,只是对其存在的经济、声望、权力三个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社会学分析。随着国际化进程的加快,市场经济转型的进一步深入,新建本科院校无法独善其身,进行自我封闭式的发展,它必须迎接新的国际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所给予的刺激与挑战。从研究思路上讲,院校研究也不应仅仅停留于宏观或微观的研究,从中观入手进而分析宏观或微观问题可以作为未来研究的一个尝试,本文也仅仅是中观分析的一个初步尝试。至于更深层次的经济、声望、权力三者之间的关系如何?获得权力是否意味着可以拥有资源、声望?经济地位是不是实现新建本科院校地位转变的核心问题等等,都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注释:

①2014年春季论坛于4月25日至26日在驻马店举行。在会议闭幕式上,参加论坛的178所高等学校共同发布了“驻马店共识”,共同落实国务院常务会议做出“引导部分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的战略部署。

②这里主要指教育部提出的“应用技术大学”及形成的“驻马店共识”。

③根据2011-2014年全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中央平均教育经费支出和地方平均教育经费支出整理而得。

④教学评估是教育部实施的对院校管理的一种评估方式,其目的是加强对高校的管理与监控。

参考文献:

[1]张卫斌.生源危机并非高校最大危机[EB/OL].http://comment.scol.com.cn/html/2015/06/011011_16387

06.shtml.

[2]千余所院校负债2600多亿,地方借新还旧率超50%[N].深圳特区报,2011-07-04.

[3]姚加惠,潘懋元.新建本科院校的现状分析与准确定位[J].龙岩学院学报,2006(4):113-116.

[4]2016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EB/OL].http://www.moe.gov.cn/jyb_sjzl/sjzl_fztigb/201707/t20170710_309042.html.

[5]邬大光.高等教育第三方评估有关情况[EB/OL].http://www.moe.gov.cn/jyb_xwfb/xw_fbh/moe_2069/xwfbh_2015n/xwfb_151204/151204_sfcl/201512/t20151204_222888.html.

[6][7]劉献君.建设教学服务型大学——兼论高等学校分类[J].教育研究,2007(7):31-35,6.

[8][美]格尔哈斯·伦斯基.权力与特权:社会分层的理论[M].关信平,等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155.

[9][英]弗兰克·帕金.马克思·韦伯[M].刘东,谢维和,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46-50.

[10][13]张人杰.国外教育社会学基本文选[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189-211.

[11][12]包亚明.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139-161,230-239.

[14][15][20][21][28][美]伯顿·克拉克.高等教育新论——多学科的研究[M].王承绪,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130,132,79,158,145-146.

[16]2016中国大学世界一统学科排行榜[EB/OL].http://www.cuaa.net/cur/2014/xjindex.shtml.

[17]陈玉琨.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49.

[18]卢晓中.对高等教育分层定位问题的若干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2006(2):52-56.

[19]李强.社会分层十讲[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32.

[22][23][29]Podolny,J.M.(1993).A Status-Based Model of Market Competition [J].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98:829-872.

[24]侯长龙.地方本科高校就业排名垫底[N].中国教育报,2012-07-03.

[25]麦可思研究院.自主创业持续上升“重心下沉”趋势明显——2015中国大学毕业生就业报告[N].光明日报,2015-07-20.

[26]黄延复.梅贻琦先生纪念集[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5:53.

[27]Pamela R. Haunschild, Anne S. Miner(1997). Interorganizational Imitation: The effects of Outcome Salience and Uncertainty[J].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42(3):472-500.

[30][德]马克思·韦伯.经济与社会(下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246-247.

[31][36][美]W.理查德.斯克特,杰拉尔德.F戴维斯.组织理论:理性、自然与开放系统的视角[M].高俊山,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207-249,231.

[32]Pamela Tolbert, Lynn Zucker. Institutional Sources of Change in the Formal Structure of Organization: The Diffusion of Civil Service Reform [J].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volume 28, no.1 (Mar., 1983):22-39.

[33]河南省教育厅新闻办.首届产教融合发展战略国际论坛在驻马店举行[EB/OL].http://www.haedu.gov.cn/2014/04/30/1398824965213.html.

[34]黄丽艳.高校转型:综合改革促特色发展[N].中国教育报,2016-06-15(08).

[35][美]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M].陈郁,等译.上海:三联书店,1995:90.

责任编辑 韩云鹏

本科教学工商管理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民办高等教育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民办本科院校的迅速发展既凸显了高等教育体制与机制的变革,也折射出教育市场的巨大力量。民办本科院校新一轮的发展需要在与普通高校博弈中凸显核心竞争力,实现从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的转型。

关键词:民办本科院校;比较优势;竞争优势

民办高校从专科层次到本科层次乃至研究生层次教育的一次次飞跃给予了民办高等教育发展更大的信心与契机,然而民办本科院校新一轮的发展也面临着巨大挑战。伴随着经济的转型,中国正在从学历社会走向能力社会,对文凭的过度依赖在弱化,教育消费越来越理性。在此背景下,现代化的校园和低廉的学费不再是民办本科院校竞争的优势,学士乃至硕士学位授予资格也不是其赢得竞争的资本,招生与就业的营销策略更不再是民办本科院校独领风骚的有效手段。在高等教育变革的时代,人们对高品质民办大学有了更多的期待。民办高校生存的政策环境也在改善。例如,陕西省从2012年起政府每年设立3亿元民办高等教育发展专项资金,浙江、上海等地也都为高水平民办高校的建设提供着各种财政支持。民办本科院校只有真正有了核心竞争力,才能实现民办高等教育新的跨越,公办与民办共同发展的格局才能真正形成。

一、比较优势与民办本科院校跨越式发展的阶段性选择

比较优势原本是贸易经济学所使用的概念,是指在经济交往中利用自己的要素禀赋优势寻求最佳发展方向和获取最大利益。在民办高校发展战略中,比较优势理论主要是指民办学校凭借自身的民营机制,不断寻求最适宜的发展方向和发展途径。通常来说,负债经营、盲目扩张规模并非学校组织发展的最有效策略。但是,在高等教育供不应求、公办高校改革又十分滞后的背景下,民办高校利用了教育市场信息的不对称和求学者的盲目,通过以市场为导向的负债经营和规模扩张等商业模式运作化“危”为“机”,凸显了比较优势,实现了自身的发展。

1、通过负债經营方式凸显办学条件优势

中国民办高校很多是从“三无”起步的,经历了艰难的创业历程。从自学考试助学机构、学历文凭试点校到本科院校,民办高校实现这一发展的重要原因是自负盈亏的办学机制。这种机制促使举办者敢于承担贷款风险,征地建设校园,改善办学条件,实现跨越式发展。事实上,1998年扩招以后,高等教育进入大发展时期,教育资源(资金、校舍、设备、师资)配置出现严重短缺,其中校舍紧张的问题尤为突出。而公办高校存在着很强的“等、靠、要”的心理,“大学强大的惰性在于它是长期发展起来的完备体系。”民办高校则不同,它们通过实行长期租赁、贷款买地、政府赠用、置换重建等方式快速做出反应,“百亩甚至是千亩校园”和“万人民办大学”横空出世。据调查,西安翻译学院在创建时抵押贷款4000万元,蓝天职业技术学院在创建时贷款3000万元。客观地说,很多民办高校当时的举措在大众眼里无疑是一种冲动的、非理性的选择。特定时期的特定条件让这些学校超越了危机,获得了发展的机遇。这些学校在筹资扩建过程中满足了众多求学者的需求,促进了学校经营状态的改善与管理效能的提高,推动了学校资本的增值,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2、利用低成本扩张实现规模经济

学费收入几乎是民办高校生存的唯一支撑。中国民办高校学费与国外私立大学学费相比十分低廉。但是,就人们的接受程度来说,学费提升的空间有限。从1989年到2006年,公办大学学费从200元上涨到5000元以上,增加了至少25倍。而同期城镇居民人均年收入只增长了4倍,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2.3倍,大学学费的涨幅几乎10倍于居民收入的增长。民办高校学费始终仅仅略高于同层次公办学校。据统计,目前公办大学学费在2000-12000元,民办高校在3500-20000元。在学费无法提高的情况下,民办高校只能通过降低成本和扩张规模来实现学校的跨越式发展。首先,重视规模扩张。截止到2000年就有10多所万人以上民办本科院校,目前有78所民办本科院校平均学生规模在8000人以上。其次,充分利用专兼职结合的教师队伍,尽可能地降低开支。从经济学上讲,兼职人员的边际成本远远低于专任教师的边际成本。民办本科院校的跨越式发展一方面依靠部分退休教师的全身心投入,一方面利用公办高校教师工作的闲暇。第三,减少不必要的教学投入。100-200人集中授课的场面随处可见,也有的学校依靠网络远程教育或多媒体手段降低劳动力成本。

3、以市场为导向灵活设置专业

市场是瞬息万变、极不稳定的,而人才培养的周期与市场波动的周期相比是漫长的。民办高校利用自身决策与用人机制的灵活,抢占着招生与就业市场。民办高校一方面以市场为导向、以教育需求服务为中心开展经营活动,提供多样化的选择,例如通过举办各种职业资格考试和培训、创办创业孵化器等方式尽可能地贴近社会;另一方面,利用随时聘请的兼职教师应对专业的快速调整。

4、凭借封闭或半封闭式管理保障教学秩序

相对公办高校开放甚至有些松散的学生管理而言,民办高校学生管理是极其严格的。就成本而言,与教学改革相比,举办者与办学者更加重视学生日常管理的投入。应该说,民办本科院校在规模急剧扩张和生源素质不高的情况下能够保持有序的发展正是得益于严格的学生管理体系。与公办高校学生相比,民办院校学生不仅缺乏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而且往往有很多不良习惯。民办学校为了维护良好的教学环境与秩序、提高管理的有效性,不得不强化各种规章制度,甚至限制学生的一些活动,形成了封闭或半封闭式的教学环境。根据调查,采用封闭式管理的民办高校占总体的71%,陕西省占到89%,甚至更高。有的民办本科院校以“准军事化”或是“军事化”的管理作为一种管理优势吸引家长和学生。较为庞大的专职辅导员团队牢牢地监控着学生的行为,维护了校园的安全与稳定。

应该说,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民办高校的追求应该是不同的。民办本科院校的上述选择受制于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环境和高等教育发展水平。民办本科院校一度以现代化的校园、可承受的学费、封闭式的管理、节俭的办学和多样化的服务抢占了市场,可是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这些院校原有的优势在逐渐削弱,面对的挑战更为艰巨。

二、民办本科院校从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的形成

民办高校从非学历教育到学历教育的办学层次提升是基于其自身机制的相对优势。民办本科院校新的跨越则需要通过建立核心竞争力以保持自己的优势。上世纪80年代,以波特的理论为代表的西方企业战略理论强调追求竞争优势。竞争优势是指当一个组织实施一种同类组织无法复制或难以模仿的价值创造战略时形成的优势。民办本科院校在充分发挥已有比较优势的基础上,通过调整资源配置、优化组织结

构,实现从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的转型。

1、比较优势并不等于竞争优势

自负盈亏的机制让民办高校选择了负债经营,经营带给学校办学条件的改善却不是无止境的。随着原有公办高校的置换后重建和新建高职院校的涌现,民办高校校舍和设施的优势变得不明显,相反,维护庞大校园的沉重经济负担和运营成本接踵而来。同样,规模扩张带给民办本科院校的并非是持续的发展。高等学校的办学效益不总是与学校规模呈正比,在同等质量投入水平下,当规模增加到一定程度时,规模对生均成本的影响就会变小。也就是说,办学效益不会永远随着办学规模的扩大同步提高。依靠规模扩张完成资本原始积累是中国民办高校跨越式发展的一种阶段性选择。根据调查,78所民办本科高校中,有一半以上的学校其本科生数不足生源总数的50%。民办院校利用本科办学层次的优势,通过招收各类生源以及开展各种资格证书培训等方式稳定收入。然而,盲目扩张所导致的民办本科院校发展定位的缺失和教学管理的粗放,一定程度上正在束缚着学校的发展。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Messiah学院已有90年历史。作为一所排名靠前、录取分数较高、生源充足的私立本科院校,多年来其在校生规模稳定在3000人以下。该校校长强调,“坚持小规模、高质量的本科教育才是本校一贯的经营策略和办学特色”。在专业设置上,虽然民办高校对市场需求的反应是快速敏捷的,但是课程内容的建构远远没有与之同步,更不用说职业的规划与专业的引领。面对越来越理性的求学者和越来越实际的招聘方,一纸文凭、一个专业符号很难成为学生就业竞争的优势。封闭式的管理虽然约束了学生的行为,但是并不等于给予学生良好的教育。现代社会,比“管理学生”更有意义的是学生心灵的呵护和人生的导航。民办高校大多数学生认为学校缺乏对他们充分的信任,需要用正面的、肯定的、激励的方式代替压制的手段,让学生自我管理。一个同学动情地说:“我们不需要同情,更需要尊重;不需要怜悯,更需要信任;不需要教训,更渴望交流;不需要管制,更希望拥有自理。”㈣可以说,民办高校在原有竞争中呈现的优势虽然带来了学校的跨越,但它是民办高等教育发展阶段性的产物,民办本科高校原有的优势不再是其新一轮竞争的强势。

2、利用比较优势培育竞争优势

民办高校自负盈亏的民营机制与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始终是不能摈弃的优势,但不能局限于在一定阶段相对公办高校的优势,而需要积极培育和创造竞争优势。随着高等教育从精英化阶段迈入了大众化时代,民办本科院校不再处于一种拾遗补缺的地位,而是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竞争的环境在变,竞争对手也在变,竞争的方式自然需要转变。通过教育市场的结构分析可以看到,民办本科院校作为具有颁发学历文凭资质的民办高校的佼佼者,既要应对民办高职院校的追赶,也想撼动老牌公办大学的地位,同时还要时时迎接其他民办本科院校、独立学院以及公办高职院校的挑战。此外,国外大学已经抢滩登陆,中外合作院校更是来势汹汹。宁波诺丁汉大学、西交利物浦大学、上海纽约大学等的出现带来的不仅仅是生源的争夺,更为重要的是高等教育质量的挑战。面对新建公办本科院校地方政府的大力扶植和“211”、“985”工程大学的雄厚实力,民辦院校既不能趋同于原有的公办院校,更不能固守原有的优势,而需要转变发展方式,寻求大学内生增长的新动力。

三、民办本科院校竞争优势策略的选择

1、办学定位的调整与内在价值的重构

民办本科院校的发展经历了盲目扩张期、规范调整期,现在需要通过精细化管理构建自己的特色与品牌。民办学校办学初期的粗放是时代的选择。在民办高等教育的激烈变革与振荡中,民办大学的办学者无法也无暇顾及长远的战略规划,为了扩建校舍、争夺生源、提升办学层次、增设新专业放弃了对学校自身更深层次、更系统的思考与审视。民办本科院校今天已经跻身于“大学”行列,不再是一般意义上的中学后教育机构。应该说,人们对“大学”的期许是一样的,无论是公办大学还是民办大学都应该注重内涵发展。民办本科院校的竞争优势最终应该来自于其作为大学的品质。民办本科院校不仅仅需要在营利性还是非营利性之间做出选择,还需要在提供优质的本科教育还是职业教育、追逐研究型大学还是局限于教学型大学等两难局面中做出自己的选择。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亨利·莱文教授指出:不同大学的资源配置策略可以造成成本效益的天壤之别,不是2%或3%的差异,有时是400%或500%的差异。能否对所拥有的资源进行最有效的配置取决于大学发展战略。美国既有最顶尖的私立研究型大学,也有袖珍型的私立文理学院。美国私立高等教育之所以呈现出多样化发展的态势,原因在于学校非常重视自身的发展定位。哈佛大学校长艾略特上任伊始就设计了一个清晰的、雄心勃勃的愿景,以此来改造哈佛。此项改造计划具体由三个关键部分组成:改革本科生课程体系,让学生自由选课;力主开展研究生教育,为获得学士学位的学生提供探索高深知识领域的机会;在哈佛建立更高标准的专门学院,包括法学院、神学院、医学院等,专门招收研究生。艾略特不照搬德国大学模式,而是强调美国大学的独创性,适应美国独特的社会环境。同样,地区性州立学院通过优等班课程来树立自己的形象。私立的凤凰城大学从未把研究型大学作为自身追逐的目标,而是定位于服务低端高等教育市场,培养社会领域最实用的专业人才。无论哪一种选择,对于民办本科高校最为重要的是把学校当作教育来办,而不是当作企业来办。办学校需要企业家精神,这不等同于把学校当作企业来办。民办本科院校要想走向卓越,必须回归教育本原,也就是要关注学生,关注人的成长与生命的价值。蔡元培在《教育独立议》中指出:“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尽一分子的责任;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种特别器具,给抱有他种目的的人去应用的。”蔡元培这一关于教育发展人的能力、完成人格的两大教育功能是对传统“大学”理念的现代诠释。然而,现代的民办高校太注重所谓技能的养成,导致教育“目中无人”。有一个媒体采访西安欧亚学院胡建波院长,问“您觉得中国民办教育最缺的是什么,最不缺的是什么?”他回答说:“我干了教育工作快30年了,教育最缺的就是‘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最不缺的是急功近利。这就是我对现今教育的一种看法。所以我理解的民办学校实力首先是看这个学校的办学理念。”

民办院校办学层次的提升给予其最重要的反思就是要回归到人的教育上,而不是“把每一个学生训练成能胜任某一个岗位的技师”。民办本科院校必须关注学生的心智成长,注重培养学生广阔的知识视野,促进其各方面能力的培养与个性的完善。这是大学的理想,也是大学品质的一部分。诚如雅斯贝尔斯所言,“教育的过程首先是一个精神成长的过程,然后才成为科学获知过程的一部分”,“创建学校的目的,

是将历史上人类的精神内涵转化为当下生气勃勃的精神,并通过这一精神引导所有学生掌握知识和技术”。民办本科院校不是不关注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而是不能让教育的内涵局限在实用的技术教育。教育离不开必要的技术技能训练,但训练是为了涵养人的整体智慧,而不是把人当做训练的机器,使训练成为与人的心灵隔离的异己的活动。尽管知识技能的传授不可缺少,但真正的教育必须超越于此而上升到培育人的精神、安顿人的心灵的高度,以接近教育的本质。哈佛大学作为一所私立大学,之所以被看成是美国国家历史的象征,是因为它所展示的既有教育上的意义,也有文明、文化、历史的意义。能否找回民办本科院校应有的价值定位、重塑大学之魂是当下民办高等教育能否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

2、课堂的转型与学习的增值

关注学生很容易成为办学中的一句空话。民办本科院校对于学生的关注也并非意味着从学生的封闭式管理走向开放式管理,其竞争优势的形成要从课堂教学的变革中突破。半个多世纪以来,我国高校中的教学一直以课堂讲授为主。这种教学法将教师置于中心地位,注重学生的记忆而忽视他们的反应,注重答案的一致性和标准性。过分强调一致不仅不利于学生创造精神的培养和学术发展,更为重要的是学生无法成为学习的主体。公办大学的鼓励教授上讲台、设立各种优秀教学奖项等举措都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死气沉沉的课堂现状。因为教授们已经习惯于讲授制,突破这样的瓶颈很难。即使在行政权力泛化的公办大学,想让课堂从“以知识为中心”转变为“以学习者为中心”或是“以问题为中心”都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事情。民办本科院校则不同。民营机制让民办院校不仅在教师选聘上更加灵活,在教学管理上也更加富有弹性。民办本科院校只要从学校决策者到教师都高度重视教学,就可以选聘更能关注学生思维方式和学习能力养成的行业精英,同时创建教学改革支持平台,审查培养方案,支持课程教学改革项目,奖励优秀教学成果,创建有效教学评估系统。西安欧亚学院已经与美国杜肯大学合作创建了卓越教学中心(Center for teaching excellence),推动“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改革尝试。

从“以知识为中心”向“以学习者为中心”或者是“以问题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的转型需要教师个性化的指导和能够引起学生强烈兴趣的课外学习。这与其说是教学方式的转换,不如说是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学生所獲得的不仅是知识和技能,而是一种良好的思维方式和更高的人生目标。这样一来,学习才真正有了价值。

3、制度的创新与教师精神追求的提升

把学生放在首位是民办本科院校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选择。不同于公办大学可以区分为重点大学、普通高校,民办高校的质量只能靠学生培养水平予以衡量。而学生的培养是在一定的理念和制度下实现的。教师是学校创新制度和践行制度的主体。与松散的无政府组织的大学相比,民办高校管理效率更高。这与其说是制度上的优势,不如说是组织结构的优势——民办高校更多体现的是一种科层式的层级管理,甚至带有很强的家族制管理的烙印。随着办学层次的提升,民办高校制度的创新不是一种为了创新而创新的装饰,而是要创设一种有利于学生和教师生存和发展的良好环境。制度创新首先是基于大学自身的价值追求,即关注学生的成长和生命的质量,而不是把学生培养成一个工艺品;要让学生思维活跃、个性飞扬。改变招生和评价方式将成为民办本科院校新的思路。其次,创新的制度是一种开放的系统,是将学校、家庭和行业以及社会联系在一起的网络。民办高校与行业、与学生家庭紧密的联系将成为学生发展最有力的保障。第三,制度创新是自我约束、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制度体系,它包括教师绩效评价、资源配置方式等诸多方面。教师精神追求的提升将成为本科院校竞争优势形成的关键。以兼职为主的教师团队让民办本科院校降低了办学成本,但也成为其跨越式发展的阻力。民办本科院校应通过制度创新增强教师对学校的归属感,提升教师的精神追求。

必须承认,民办本科院校的转型是一个蜕变过程。蜕变的痛苦在于对原有“商业模式运作”的超越。面对“唯赢利论”、“唯就业论”、“唯科研论”等世俗论调的冲击,民办大学没有对这些世俗理念的超越,就没有办学品味的提升,也不会有更长远的发展。竞争优势的形成体现着学校战略的选择,其核心是对让学生得到充分发展这一价值的坚守。这一价值的重构意味着大学要与社会保持适度的距离。不用说对民办院校,即使是对于“走出象牙塔”后的公办大学,这都是一种巨大的挑战。在新的竞争中,民办本科院校仍然需要关注社会需求,尊重市场规律,但随着办学层次的提升和政府支持力度的加大,追求卓越的高品质民办大学不能为了迎合“客户需求”而忘了“教育目的”,使学校沦为市场化的商业机构。高等教育后大众化时代呼唤着有独特价值追求的民办本科院校,进一步推动高等教育制度的创新与体制的变革。

本科教学工商管理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 案例教学 工商管理专业 本科教学 改进措施

一、引言

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孕育了对工商管理教育的庞大需求。工商管理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创新性较强的前沿学科,融科学性和艺术性为一体。源于实践又反作用于实践的学科本质,决定了传统教学方法强调以书本为中心,以学生听、记、背为考核体系的局限性,传统模式所培养的“高分低能”学生往往并不是未来真正的企业优秀管理者或创业者。而案例教学本身具有的真实性、典型性、实践性和针对性,能够帮助学生在课堂中积累一定的实践经验,案例教学法作为工商管理教育的一种重要工具和基本方法,在整个工商管理教育发展的过程中孕育、诞生和发展[1]。

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初,引入案例教学法,其初始和主要的授课对象是高校商学院MBA的学员。如今,这种适用于MBA学员的案例教学法不断得到认可和推广,并在各高校工商管理专业本科生的教学中得到了广泛运用。然而值得关注的问题是如何将适用于MBA教育的案例教学法应用于知识体系和实践经验都相对欠缺的本科生?案例教学法在管理专业本科教学中的应用应具备什么样的条件?这些都值得我们思考。

二、工商管理专业本科案例教学现状调查

在案例教学的实施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和满意度对案例教学的效果有直接影响,如何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满意度直接关系到案例教学的成功与否。从市场营销的角度看,学生作为案例教学的接收者,类似于产品市场中的顾客,他们对教师的案例教学这一产品和服务是否满意及如何提高其满意度也是值得考虑和研究的。

基于以上背景分析,本文运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对广州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工商管理专业的部分本科学生发放问卷,调查了工商管理专业本科案例教学实施情况。调查问卷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针对本科案例教学总体实施情况的调查,包括案例教学的重要性、案例教学的目的、案例教学所占比重、案例的来源、案例教学的方式等;第二部分是学生对案例教学满意度的调查,学生可任选一门课程进行评价,也可对所有课程的案例教学进行综合评价。评价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案例的选择、教师的引导和组织、教师的点评、案例教学实施环境、学生参与的积极性等;第三部分对案例教学的改进进行了调查,包括案例教学所适合的学生总人数、案例讨论小组人数、案例教学所占比重、影响案例教学效果的主要因素、影响学生参与案例教学积极性的因素、最受学生欢迎的案例类型,等等。整个调查问卷以客观选择的形式为主,主观建议为辅。本次问卷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168份,实际收回问卷168份,有效问卷168份,回收问卷和有效问卷达100%。

三、调查数据分析

本文的调查数据分析主要是针对调查问卷的第一和第三部分,第二部分针对案例教学满意度的调查将另文探讨。针对案例教学实施现状和案例教学的改进措施的调查结果分析如下。

1.案例教学在工商管理课程本科教学中的重要程度

将案例教学在工商管理课程本科教学中的重要程度分为5级,即非常重要、比较重要、感觉一般、不重要和完全不需要。调查结果显示92%的学生认为案例教学在管理专业本科教学中比较重要和非常重要,认为一般和不重要的仅占8%,完全不需要为0%。由此可见案例教学方法并不仅仅适用于工商管理硕士(MBA)的教学,同样适用于管理类本科生的教学需求,只是在实施案例教学的过程中应针对在校本科生和在职MBA学生实践经验的不同而因材施教。

2.采用案例教学的目的

根据案例教学的主要目的提出了以下五个方面,即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培养自主学习能力、调动学习积极性、培养实战操作能力、提高沟通和团队合作能力。被调查者可以多选。从调查结果来看,学生认为案例教学最主要的目的是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其次是提高沟通和团队合作能力及实战操作能力,这也与MBA案例教学目的有明显区别。

3.案例教学所占比重

对于案例教学所占比重的调查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在目前所学工商管理类专业课程中,采用案例教学的课程所占比例,另一方面是在采用案例教学的课程中,教师用于案例教学的学时数占课程总学时数的比例。调查结果显示,78%的学生认为采用了案例教学的工商管理类专业课程不足一半,其中34%的学生认为这一比例低于20%,可见目前工商管理类课程的案例教学在本科生教学中的应用有待提高。对于采用了案例教学的课程,其学时比例分配情况如何,能否满足学生的需要,我们调查了现状和学生所期望的情况,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案例教学实际学时比例远远低于学生的期望值,85%的被调查者认为目前案例教学学时比例低于20%~40%,而87%的被调查者期望这一比例至少应提高到40%~60%。

4.案例来源和案例类型

案例的选择是案例教学的重要环节,案例来源主要有教师自编、教材现有、网上收集等,调查结果显示学生认为教师采用网上收集的案例最多,其次是教材上现有的案例,教师自编案例最少。对于案例题材背景的调查,结果显示最受学生欢迎的案例题材依次是外资企业案例、国有企业案例、本土企业案例、民营企业案例和中小企业案例。从案例所涉及的内容来看,最受学生欢迎的案例依次是市场营销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企业战略管理、生产运营管理、电子商务管理、企业文化和财务管理案例。

5.案例教学组织形式

针对案例教学的组织形式设计了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教师组织案例教学的方式,二是案例教学合适的人数规模,三是案例教学的环境。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学生认为目前案例教学的主要组织形式是教师给出案例,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后集中汇报,教师给予点评,这与案例教学的含义和基本要求相吻合。对于参与案例教学的学生总人数和小组人数的规模的调查结果显示62%的学生认为参与案例教学的学生总人数应控制在30-50人较合适,这与学校各专业班级的人数相当,即案例教学适合小班进行。66%的被调查者认为划分案例讨论小组的人数3-5人一组较合适,人数太多或太少都不利于案例讨论的效果。

6.影响案例教学效果的主要因素

问卷中有三个问题涉及影响案例教学效果的因素的调查,即从影响案例教学效果的总体因素、影响学生参与案例教学积极性的因素及教师应着重改进的环节三个方面进行调查。从统计结果来看,学生认为影响案例教学效果的最主要因素一是学生的准备与参与,二是教师的课堂组织和引导,可见成功的案例教学是靠学生与教师的共同努力实现的。而影响学生案例教学参与度的最主要因素依次是教师的引导和鼓励、学生的学习态度、案例的质量,这说明教师在案例教学中的引导和鼓励非常重要,不能简单地将学生不积极参加案例教学都归因于学生的学习态度差或者学生性格不够开朗活跃。以上调查显示教师的案例教学水平将直接影响学生对案例教学的参与度和满意度。从教师的案例教学准备和组织角度看,学生认为教师在实施案例教学的过程中应着重改进的环节依次是课堂的组织与引导,案例的选择,案例的点评,教学准备和教学环境的改进。

四、工商管理专业本科案例教学改进建议

基于以上调查分析,我们不难发现,目前的工商管理课程本科案例教学实施现状与学生的需求和期望仍存在一定差距,为此对工商管理专业本科案例教学提出如下建议。

1.案例教学应作为工商管理类本科教学中的重要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的目的是在全真模拟企业真实运营的情况下,引发学生的主动学习行为,让学生从被动的知识吸收者的角色中摆脱出来,帮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沟通和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2]。这些是与高校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相一致的。但是由于学生的实践经验不足,本科生案例教学方法应区别于工商管理硕士(MBA)的案例教学方法。

2.加大工商管理专业本科案例教学的比重

在工商管理课程本科教学中,由于课程学时数有限,在完成基本理论知识的课堂讲授后所剩课时较少,很难保证一定比例的案例教学的实施,因此案例教学比重的加大需要适当调整专业课程的学时数,同时对教师如何在有限的学时数内组织和完成预期的案例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

3.不断提高学生对案例教学的参与度和满意度

虽然影响案例教学效果的因素主要来自于学生的参与和教师的课堂组织两方面,但由于学生的参与度和满意度也主要受教师案例教学水平的影响,因此提高教师案例教学水平成为提升学生案例教学满意度的主要途径。教师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1)提高案例的质量。案例的选择应满足学生对案例的需求,通过以上调查,学生对案例的来源、题材背景和所涉及的内容都有一定的要求和偏好,因此教师在案例教学前应进行精心准备,提倡教师结合自身项目经验和对企业的深入调研自编案例。对于采用双语教学或采用外文教材的课程,由于东西方文化差异和社会环境及企业制度的差别,采用英文原版教材中的国外案例很难被学生直接借鉴,因此在案例的选择上应适当加大本土案例比重,结合国内企业所处环境编制切合国内实际的本土案例,还可以引入一些除文字以外的有关音像资料作为案例,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习兴趣[3]。

(2)提高教师案例教学水平。完整的案例教学包括案例的准备,案例教学的组织和引导,案例的点评等多个环节,案例选择的好坏、教师在整个案例教学中能否扮演好导游、导演和导师的角色及如何进行案例点评都将直接影响到案例教学效果和学生的满意度[3]。作为工商管理类课程的教师除了要不断提高自身理论知识水平和业务素养外,还必须多参与企业管理实践,通过企业调研、采写案例、企业咨询等活动获取丰富的企业经验和商业感觉,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案例教学水平,更好地满足学生对案例教学的要求。同时高校应加强师资力量的培训,对教师的案例教学技能进行有计划的培训,以提高案例教学的整体水平。

(3)加强课堂案例教学的组织。案例教学只有在学生和教师的共同配合下才能完成,如何引导学生按照预定的教学方案进行案例讨论,课堂的组织和引导很重要,教师应参与到学生的小组讨论中,与学生进行沟通,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提出相关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而不是任由学生漫无目的地闲聊。鼓励每一位学生积极参与到案例学习中,对表现积极的学生应给予表扬和肯定,学生的表现与课程学习成绩挂钩。案例的点评力求客观公正,要充分了解学生案例完成的全过程,不能仅以最后的演讲结果或漂亮的PPT等形式来评定学生案例分析的成绩,在案例教学中可导入全面质量管理的思想,即鼓励全员的参与,全过程、全方位地评价学生案例讨论结果。

4.改进案例教学环境

从以上调查结果来看,学生普遍认为案例教学适合小班教学,案例讨论小组的人数不宜过多,以3-5人为宜,小组成员应进行合理分工,培养学生的团队沟通和合作精神。但目前案例教学规模较大,在有限的师资和教学场地条件下,一般都是一个专业的几个小班合班上课,50—100人左右,讨论时每组10人以上,很难保证案例教学的效果。随着高校教学硬件设施的改善,基本采用了多媒体教室进行教学,但案例教学的环境仍有待进一步改进,学校可以特别建一些专门适用于案例讨论的教室来满足案例教学的需要,如教室的桌椅可以移动,可以快速将桌椅转换为可进行讨论的圆桌,这样更有利于学生的分组讨论。高校应不断改进案例教学的软硬环境,确保案例教学的顺利实施。

五、结语

通过对工商管理专业本科案例教学的应用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显示,学生普遍认为案例教学法在工商管理专业本科教学中是适用且重要的,但案例教学效果有待增强。针对目前工商管理专业本科案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应积极采取改进措施,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满意度。

参考文献:

[1]何志毅.中国管理案例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2(6):26-31.

[2]何志毅,孙梦.中国工商管理案例教学现状研究[J].南开管理评论,2005(1):91-95.

[3]宋丹霞.关于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案例教学方法的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07(12):99-100.

基金项目:广州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11A094),广州大学2012年校级教学研究项目阶段性成果。

本科教学工商管理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 管理类本科 学生实习 效果评价

本科学生专业实习是大学学习过程中将所学理论与未来工作实践结合的重要阶段,科学评价学生专业实习效果不仅能保证教学质量,还是保证专业实习效果的重要手段。学校普遍建立了专业课程理论学习与专业实习及毕业实习等相互促进的实习体系,加快本科学生与实践的结合,医学教育类本科特别注重专业实习教育[1-6],以保证进一步真实反映实践教学对医疗操作技术的影响程度。工科类学科的专业实习与实习学生的操作结合较为紧密,评价方法相对明确[7]。管理类本科偏重理论教学专业,实习效果的评价具有一定的难度,深入研究管理类本科专业实习效果评价方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管理类本科专业实习效果评价现状

许多研究者深入研究本专科学生专业实习效果评价的方法,由于管理类学科偏重理论教学,专业技能蕴含于实际操作理念中,实习效果不能简单按照实习操作效果评价。下面从目前管理类本科专业实习的实习评价体系、实习评价主体、实习评价对象等方面进行分析。

1.1管理类本科专业实习评价指标

从现有参考文献可知,根据各自培养目的区别,不同学校及不同专业管理本科专业实习效果评价体系采用不同体系进行评价。管理类本科实习时,学生从事不同岗位的工序操作,管理专业理论常常贯穿不同岗位的实践活动,实习活动需要检验的是管理理论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管理类本科专业实习评价指标表现为一些概念性指标。下面以旅游管理类专业实习评价指标为例进行研究。相关文献表述的旅游管理专业实习效果评价设定评价原则如下:文献[8]认为旅游管理专业实习效果评价指标设置体系包括:专业行为认知能力、服务行为能力、服务流程管理能力、进入就业能力和综合素质这几项评价原则。文献[9]提倡以思想道德修养、文化理论及专业修养、身心素质这几项原则构建评价体系。文献[10]主张“以专业素养、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工作效能和人际关系为原则构建专业实习评价效果指标”。从上述文献科技看出,评价原则多为与理论结合紧密的抽象指标,为明确这些原则评价方式,这些文献同时设置了相应的评价子指标。表1为文献[9]中归纳的实习效果评价的不同分类的指标体系。从表中可以看出,尽管评价指标层次分明,逐级指标细化,最后评价结果能实现评价目标,但是指标显得有些抽象。

1.2管理类本科专业实习效果评价主体

文献[11-13]都认为高等教育评价者主要由政府机构、高等教育组织及相关实习或就业企业组成。上述评估主体参与管理类本科专业学生管理的主体有:(1)学校实践或实习管理部门;(2)实习学生归属院系;(3)实习指导老师;(4)具体分配学生实习的人力资源部门;(5)学生实习具体岗位直接管理者。按照绩效评估的相关理论[14],这些管理参与者应该具有评价学生实习效果评价的机会,都有可能成为这一过程的评价主体。由于上述主体参与学生本科实习管理的不同阶段,同时对学生实习认识的不同,这些主体显示出不同的特点。通过收集实习学生返校后对上述五个实习效果评价主体的调查,将本科专业实习评价主体的特点归纳于表2,从表中分析可知,各种不同评价主体更多地熟悉和关注自己熟悉的领域,不可能全面了解专业实习效果评价体系。

1.3管理类本科专业实习评价对象

很多学者对教育评估对象进行了研究,文献[15]认为教育评价对象是指教育评价主体关注的对象,随着评价主体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评价对象。文献[16]认为专业实习教育评价包括:学生之间相互评价、学校鉴定及评价、大群体统计评价、相对特殊考察方案与项目的评价及人事行为评价等。根据上述文献的解释,可以将学生专业实习效果评价目标设置为学生通过专业实习收获的实践经验、通过实践对理论学习的进一步理解及未来就业的准备。根据表1及表2的归纳,重点关注评价主体,关注学生个体及行为对象,将评价主体关注对象及评价主体可以观测到的对象归纳于表3。从表中可以看出,有些评价对象可以由多个评价主体进行测评,有些指标只能由对应的部门进行测评,同时可以看出评价对象较为抽象,与评价对象对应的指标难以定量测评。

2.管理类本科学生专业实习效果评价中存在问题

根据上文论述可以发现,管理类本科学生专业效果评价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这些问题或者存在于评价主体与评价对象之间,或者存在于评价对象与评价目的之间,也可能存在于评价指标与实习操作内容之间,这些差异最终导致评价结果不正确。

2.1指标体系与实习操作内容不一致

结合1.1的论述及表1可知,学生实习内容与实习操作内容之间的差异十分容易造成单项指标评价结果的误差,最终造成总体评价错误,同时评价结果的导向又会影响学生实习过程中的个体行为表现,具体表现为:(1)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实习内容只能反映部分考核内容,如:在行政部门实习的同学,文字处理能力可以很直接地反映在工作能力上,这也是实习单位很容易考核到的部分。(2)学校行政管理部门对于实习单位的认可程度,只能反映学生企业工作实习的一部分,如:专业的旅游企业更适合旅游专业学生实习,物流企业更适合物流专业学生实习。专业性产品生产企业的物流部分容易受到学校管理部门的忽视,如液体化学产品的物流实际上有着特殊管理内容。(3)学生在管理活动中的作用反映了学生专业学习成果,同时学生在实习过程中难以在各种管理过程中显示出突出作用,如:学生在实习公司的决策活动中往往承担数据收集工作,反映学生专业素质数据收集的设计与使用过程学生往往难以参与。(4)实习评价指标体系十分注重学生内在素质与能力评价,这些抽象的素质评价很难用具体事件评价。

2.2评价主体与评价目标认识存在差异

学生专业实习中评价主体与评价目标认识存在差异主要是由于不同主体对专业实习认识差异造成的,尤其是教育部门与实习单位之间存在较大差异,通过上表可知,这些差异主要表现在:(1)实习单位管理者及实习岗位管理人员对本单位要熟悉,而对教育目标不够了解,对本科专业实习目标与学校要求往往不够了解。如:实习单位可以很清楚知道实习学生文档编辑等基本素质的差异,对学生手机数据的方法选择不够了解。(2)实习单位可以准确对学生的工作效率做出评价,而对学生的工作态度因缺乏明确指标,难以做出评价。(3)学校不同层次的管理部门对于不同层次的实习目标理解程度存在差异,如:学校层面的管理部门更关心实习单位具备的资质,学院基层更关心实习岗位帮助学生工作能力形成的作用。(4)实习指导老师更关注学生实习过程中能力的形成,实习单位管理人员更注重学生能够帮助实习单位完成多少工作,尤其注意学生的基本素质对实习单位的作用。

2.3评价对象与评价目的存在偏差

教学管理的评价者希望通过评价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导致教学管理者更注重学生各项实习活动隐含的素质与能力;直接面对实习学生的企业管理者及实习老师往往会形成对学生的整体印象,导致对学生个人评价更多,产生评价对象与评价目的之间的差异。结合表3可知,这些差异具体表现为:(1)学生专业实习过程主要由各项操作活动组成,通过各项活动表现出学生学校学习成果。如:学生组织活动的效率表现出组织能力,并非每个学生都有机会作为主角组织活动,实际上配角也能体现出组织能力,如何评价成为需要注意的问题。(2)实习指导老师接触学生往往在实习开始与结束过程中,对学生的评价需要借助其他人员的评价,形成实习对象与实习评价目的的误差。(3)企业行为的主要目的是保证企业活动顺利进行,学生实习操作内容更与企业行为一致,也是学生未来就业的演习,在某种程度上与学校评价有异曲同工之处,如何让学生的评价准确从个人品行转变为对个人素质的评价需要进行思考。

3.管理类本科学生专业实习效果评价改进建议

3.1建立可操作性的指标评价体系

管理类本科专业实习效果评价最难之处在于学生的实习表现与效果评价之间的偏差,建立对于不同评价者熟悉的评价指标体系,可以相对减少评价误差。评价指标体系应该与不同评价者相对应,同时不同的评价对象有不同的评价指标,最终实现评价指标可量化的目标。例如:指导老师更多知道学生寻找实习单位的积极性,学生完成实习报告的质量等情况,因此实习指导老师进行评价的指标应该更多地针对学生专业实习的总过程设置。实习单位的管理人员更熟悉实习学生实习过程的考勤,实习过程中与同事同学的人际关系处理情况,针对这类人员进行的评价指标更需要面向学生专业实习过程。

3.2建立直接操作行为与间接效果相互映射的评价体系

可操作化的评价指标往往针对具体事件,这些事件的評价可以间接反映出学生的能力与素质,但是需要建立相应的映射关系,即:选取一些具体事件的影响作为实习学生业务能力或者职业素养的评价指标,如:选取学生完成实习任务的效率、学生独立完成实习文档的撰写等作为实习学生专业知识的评价指标;采用学生实习器具使用、实习服饰穿戴、实习考勤等与实习工作相关的基本要求作为专业素质的评价指标。通过建立对评价者操作性强的指标与素质评价指标对应的映射体系,一方面便于评价者进行评价,另一方面使抽象的素质、能力评价变得有据可依。

3.3科学计算本科实习效果

每一项评价指标对于学生专业实习效果的评价影响是不一样的,合理确定各项指标计算权重,可以让最后的评价结果更科学合理。计算权重的方法可以采用专家评分、模糊计算、层次分析等,通过明确化抽象评价,映射化能力素质评价,科学化总体评价的效果评价体系,相对评价过程的误差,促进学生专业实习管理,增强管理这一类偏理论专业的实习效果。

参考文献:

[1]付蓉蓉.人文教育对提高神经外科护生护理临床实习效果的评价[J].全科护理,2015,13(28):2781-2782.

[2]肖涛,尹朝霞,杜雪平,严春泽,丁静,周海虹.本科生全科临床实习效果评价[J].继续医学教育,2015,29(01):12-14.

[3]田琳,牛丕业,高艾,陈丽.预防医学专业毕业专题实习效果评价[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10,12(12):1164-1166.

[4]赵阳.毕业前“回归基础”科研实习效果评价研究[D].沈阳:中国医科大学,2010.

[5]舒剑萍.涉外护理专业学生社区毕业实习效果评价[J].护理学杂志,2003(02):86-88.

[6]吕嘉春,陈家坤,吴中亮.临床医学专业预防医学毕业实习效果评价[J].西北医学教育,1998,16(03):156-158,170.

[7]郭旭.利用互联网技术建立高职学生企业实习效果评价体系[J].智库时代,2017(12):216-217.

[8]姚小云,田金霞.旅游类本科专业实习效果评价体系构建与实证研究[J].旅游论坛,2010,3(06):810-814.

[9]车慧.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实习效果评价研究[D].秦皇岛:燕山大学,2010.

[10]毛润泽.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实习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北方经贸,2008(7):174-176.

[11]李妍,郄海霞.问责制视角下美国社区学院教育质量评价主体分析及启示[J].职业技术教育,2016,37(12):71-75.

[12]汤燕.利益相关者视域下高等教育评价主体分析[J].中国培训,2016(24):79-80.

[13]林正范,贾群生.多元高等教育评价主体价值取向比较研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1999(03):36-40.

[14]Lu,H., Gu, Q.. Performance Appraisal: What’s the Matter with You? [J]. Procedia 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1, 2009(1):1751-1756.

[15]瞿葆奎.教育学文集教育评价[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

[16]陈玉琨.教育评价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基金资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461082),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供给侧改革视域下应用型大学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改革与实践”。

本科教学工商管理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管理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随着我国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再走向全球经济,宣告了中国企业家依赖权利管理企业历史的结束。而跨国公司在中国市场的扩张也已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从表面上看,国外公司能够成功凭借的是先进的技术,雄厚的资金、畅通的渠道等等,实际上,完善先进的管理模式是他们制胜的核心竞争力。管理对于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性越来越得到了普遍认可。这一宏观环境的变化,对各大专院校开设管理学课程产生了积极的影响。现在,管理学作为一门经济学和管理学科的基础性课程,普遍成为经贸、金融、会计、工商管理类等各专业的必修课程。

一、大学本科管理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学习动力

尽管管理在企业经营和组织发展中的重要性已被各界人士广泛认同,但具体到大学的教学中却存在很多问题。管理学通常被定位为公共专业课程,只在大学一年级开设。大一学生从心理和思想上都还没有达到学习管理学应具备的成熟程度。大多数学生都认为管理与自己的生活相距太远,即使毕业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也都是被管理者,因此,管理学的学习没有任何实际意义。所以在学生消极学习态度下,不可能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并最终取得满意的学习效果。

2.教材内容通常是繁杂且理论性过强

管理学具有鲜明的课程特点,一方面,管理学课程是对管理学科理论知识的高度凝练,具有很强的科学性、理论性和知识性,同时作为实践性、应用性强的交叉学科,管理学理论体系十分庞大,需要讲授的内容多且比较零散,没有十分清晰的逻辑关系,刚刚接触这门学科的学生常常苦于不知从何下手,采用何种方法掌握如此多的繁杂、差异性强的知识点。另一方面,《管理学》课程本身不是操作性课程,教材完全以理论讲解为主,如果在教学中还是照本宣科,以纯粹理论讲解为主,那么整个教学过程将会是一场催眠的过程,无法达到让学生通过学习具备一定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学时压缩,课程结构设计不合理

目前多数大学本科教学都存在一个学时压缩的现状,按照以往的教学大纲已经无法按时、按需授完所有的教材内容,所以教学中要避免将有限的课时平均分配,过多地強调学科的完整性,讲授大量的理论知识,没有突出的重点,同时缺少深度。

4.教学方法单一,难以适应大学本科教育的需要

传统的教学方法常常采取单一讲解法。90分钟的课程绝大多数时间都是老师在上面讲,学生被动的听,时间久了难免造成注意力分散,学习效率下降的结果。

另外,教学中多媒体的应用,不应是简单的由板书转换为PPT表达,而是教学内容、方式的综合改变。

案例教学更是目前比较时髦的教学方法,很多教师在谈到教学手段改革时,言必称引入案例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云云,但实际上却是案例多多,含糊不清。管理的应用极其广泛,可用案例随处可见。如果不加删减,则会内容过多,重点不突出,使得课堂效果大打折扣。

二、大学本科管理学教学中常见问题的应对方法

1.从学生需求出发,实现教学和学生学习目标的统一

作为教师应该让自己的教学目的和学生的学习目标有机的统一起来,首先通过了解学生的需求,正确引导他们的需要,来寻找二者之间的切合点。只有让学生认识到管理学学习对他们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才能为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思想基础。

现实性和有用性都是学生对一门课程是否感兴趣的重要前提。现在社会上有一种观点普遍认为大学课程的开设要么与现实脱节,要么徒有时髦的称呼,教学内容理论繁杂,缺乏对实践应用能力的提高。这种观念,虽有一定的片面性,但仍然值得我们反思。

首先,需要让学生了解到尽管他们在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大多数从事的可能是被管理工作,作为被管理者,了解管理者的思维方式,管理方法,对于他们将来的发展益处多多,考虑问题已经是站在高起点,能够全面分析问题。这是一种能力的提高,在激烈的竞争中能够赢在出发点。

其次,管理学同许多学科如经济科学、技术科学、心理学、数学、计算机科学等相关联,吸收和运用与之有关的研究成果。因此,它也是一门广泛吸收多学科知识的边缘科学,同时它又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如果能够帮助学生对《管理学》有一个总体的认识,将有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初步实现学生尝试性地运用理论去解决生活、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最后,要修正学生错误的人生价值观,教会他们如何做人。教师讲授《管理学》的直接目的是使学生认识到管理学的重要性,正确认识课程的性质、任务及其研究对象,掌握管理学的基本职能、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了解学科发展的新理论与新思想。紧密联系实际,学会案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把学科理论的学习融入对经济活动实践的研究和认识之中,切实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然而间接的通过在教学中融入人生价值观的教育,既可在根本上促进《管理学》课程的吸收,又可实现学生健康人品的塑造。

2.根据现有教材调整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

现有大学本科的管理学教材多是按照管理职能为线索编制章节,由于课程本身特点,内容繁杂,概念理论之间关系缺乏逻辑性。加之,现在各大学教学课时都在压缩的现状,要求教师在授课时突出重点,明确各章节之间的联系,通过互动式教学方法改善课程内容理论性强,不利于学生应用能力提高的问题。

3.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习效率

大学本科教育应以思维能力培养为首位。教师应通过丰富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参与意识,进而提高实际应用能力和个人素质。

常用的教学手段包括日常的面授辅导应着重于重点的归纳、难点的剖析以及作业讲解。课堂教学以PPT为主,有助于在有限的时间内系统、全面、准确地阐述管理学的基本原理和实务,在原理的阐述和案例的列举中要多联系实际,使之既忠实于学科原貌,又通俗易懂。

增加案例教学的比重,内容可以来自网络、新闻、以及各种音像材料。选择案例后不能只讲故事不讲因果,学生可能非常有兴趣的看完了相关的故事与影视内容,却不知道老师让了解学习的是什么。案例只是开始,分析才是重点,要让学生通过学习既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多给学生接触实际、动手分析的机会。

互动式、参与式学习都是很好的教学方法。老师作为教学规则的提出者,可以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了解要讨论的公司的远景、战略、组织结构、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容,及其优缺点,引导学生自己开动大脑,运用头脑风暴法进行课堂讨论,会非常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学习效果。

三、结论

教学过程中只有让教育的重心由老师“教”转向学生“学”,学生由消极被动的倾听者、接受者转向积极主动的思考者、探索者,教师由单一的知识传授者转向学习引导者、管理者,让学生从自我的角度来感知世界,达到自我实现的最高境界。这也是我们进行管理学教学最希望达到的一个目标。

参考文献

[1] 刘铁艳:浅谈会计教学. 今日科苑. 2009年.7月. 14期. 北京:今日科苑杂志社,2009年

[2] 潘建林.管理学教学之我见. http://jpkc.ywu.cn:80. 2007年.4月.18日.

作者简介:

李楠 (1970.8---) 女,毕业于澳大利亚科廷科技大学,会计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财务管理

上一篇:海洋循环经济分析论文范文下一篇:证券市场生态治理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