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来主义问题探究范文

2023-09-20

拿来主义问题探究范文第1篇

【摘 要】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实践证明,不管是在革命、建设还是改革时期,能否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关乎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毛泽东与习近平新时代人民主体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人民主体观的重要理论成果,文章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探讨了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观的科学内涵,从同一性和创新性两个维度对毛泽东和习近平新时代人民主体观进行分析,进而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观的发展规律,对于进一步指导人民主体观在社会主义实践中的创新与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关键词】毛泽东;习近平;人民主体观;比较

一、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观的科学内涵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主体相对于客体而言,主体应该是实践活动中的人,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从前的一切旧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在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1](P.137)因此,通过对旧唯物主义的批判,马克思确立了科学的主体概念。马克思把实践的观点引入到社会历史领域,创立了科学的唯物史观。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就整体而言,是一定的群体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及其产物的演进过程,马克思把人民放在更为抽象的整体的历史观中去考察,认为人民群众在创造社会历史中起决定作用,而这里的人民群众不论质上还是在量上都占有绝对的优势地位,这也是唯心史观和唯物史观的根本分歧所在。因此,马克思主义的人民主体观包含两个层面的内容:第一,马克思对于“人民”含义的理解;第二,人民群众是历史主体和价值主体的统一体。

广义的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观还应包括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人民主体观,即中国共产党人对于人民主体观的继承和发展。从整体视角来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人民主体观以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为基础,继承和发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同时结合中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进程中发展起来的;具体来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人民主体观包括“为人民服务”思想、“三个有利于”的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新一代领导集体对人民主体观的发展。通过比较不同时期的人民主体观有利于我们对人民主体思想发展规律的认识,不断保持党的先进性建设。

二、毛泽东与习近平新时代人民主体观的同一性和创新性

毛泽东与习近平新时代人民主体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人民主体观的两大理论成果,二者科学回答了中国共产党人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时期应该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人民主体观,并且通过对二者人民主体观的比较可发现在不同时期形成的人民主体观既有同一性也有差异性。

(一)毛泽东与习近平新时代人民主体观的同一性

1.二者高度重视民主建设

民主相对于专制而言,它指在一定的阶级范围内,按照平等和少数服从多数原则来共同管理国家事务的国家制度,因此,民主建设最根本的应由制度作保障。毛泽东与习近平新时代人民主体观体现为二者高度重视民主建设,因为民主制度的建设为人民主体地位提供根本政治保障。毛泽东在1945年回答黄炎培提出的如何跳出“历史周期律”时指出,我们已经找到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律。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但是在随后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中并没有可资借鉴经验遵循,走了弯路。改革开放以来,正如邓小平在《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所指出的那样:从许多方面来说,现在我们还是把毛泽东同志已经提出、但没有做的事情做起来,把他反对错了的改正过来,把他没有做好的事情做好。[2](P.300)习近平新时代人民主体观进一步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民主建设思想,在十八届六中全会第二次会议再提历史周期律,早在延安时期,毛泽东同志就提出跳出“历史周期率”的课题,党的八大规定任何党员和党的组织都必须受到自上而下的和自下而上的监督,现在我们不断完善党内监督体系,目的都是形成科学的防错纠错机制,不断增强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

2.二者坚持在实践中发挥人民的首创精神

不管是毛泽东的人民主体观还是习近平新时代人民主体观,二者在实践探索过程中始终坚持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群众路线是毛泽东思想的三大灵魂之一,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始终贯穿于毛泽东思想的始终。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曾指出,依靠民众则一切困难能够克服,任何强敌能够战胜,离开民众则将一事无成。[3](P.381)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泽东总结了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僵化,在《论十大关系》中指出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方针,主张充分发动群众自下而上的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在新的历史时期,习近平新时代人民主体观创造性发展毛泽东“一切依靠人民”的思想。他曾指出,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兴衰成败也在人民。坚持以人民群众为本,始终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是共产党人应有的根本政治态度和政治立场。[4](P.04)这为新时期我们应该如何依靠人民指明方向。

3.二者不忘共产党人的初心:一切为了人民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所在,党章中是这样规定的,每一代中国共产党人也是这样做的。毛泽东和习近平新时代人民主体观中始终贯穿这一宗旨,二者科学系统回答了在不同时期“为了谁”的问题。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初心和使命体现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而奋斗。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大政治报告中指出,我们共产党人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又一个显著的标志,就是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取得密切的联系。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5](P.1094-1095)习近平新时代人民主体观继承发展毛泽东人民主体观中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同时,科学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应该“如何为了人民”,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6](P.21)

(二)毛泽东与习近平新时代人民主体观的创新性

中国共产党人的“先进性”在于其政策方针总是能够随着世情、国情、党情的变化而变化,而这正是毛泽东人民主体观与习近平新时代人民主体观呈现创新性的原因所在。

1.准确认识到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对社会主要矛盾的判断是制定不同时期党的基本路线的客观依据。二者的人民主体观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围绕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而不断丰富。1956年党的八大首次提出国内主要矛盾已不是阶级矛盾,而是“人民对建立先进工业国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7](P.293)社会主要矛盾判断促使当时的方针政策转向经济的发展。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社会主要矛盾的再次变化为新时代社会主义基本方略的建设指明方向。自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新时代人民主体观最为显著的特点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五大发展理念的指导下,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转变经济发展理念,改变过去经济发展过程中“唯GDP论”的观念,更加要求人民获得感的的提升。

2.风格特征的时代性

时间之河川流不息,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际遇和机缘,都要在自己所处的时代条件下谋划人生、创造历史。[8](P.04)毛泽东与习近平所处的时代不同、经历不同,使二者的人民主体观具有时代性。毛泽东的人民主体观更为突出的体现为人民至上的情怀。从1893至1949年,历经将近半个世纪革命与战争洗礼的毛泽东不再韶华,但是从战争中走来的毛泽东深知人民力量的伟大。1945年毛泽东在党的七大历史报告中指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他在1975年会见南斯拉夫客人时说:“人民就是上帝。”可见,人民至上的观念刻入毛泽东人民主体观之中。习近平新时代人民主体观则体现为人民目标性和导向性相结合。习近平新时代人民主体观来自于其年青时由基层的村、县到市和省再到中央的从政治理经验,一步一个脚印的历练使他更了解人民群众尤其是困难群众需要什么,更知道如何引导人民群众应从哪方面入手提高自己的主体性。自十八大以来的提出的“精准扶贫”政策、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等政策,都体现出习近平人民主体观的目标性和导向性相结合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中的应用。

三、结语

遵循人民主体观历史与逻辑的相统一,既是共产党人民主体观“先进性”的体现亦是增强共产党“代表性”话语权的体现。完整的理解中国共产党人的人民主体观,必须把毛泽东与习近平人民主体观作为有机整体把握。只见二者之异而不见其同,是为“断见”,它导致否定毛泽东人民主体观与习近平新时代人民主体观的内在联系;只见二者之同而不知其异,是为“常见”,则无法理解毛泽东人民主体观在不断继承与发展中艰难的历史境遇,无法理解当下中国之实践。毛泽东与习近平新时代人民主体观是同一性与创新性的统一,对于研究者而言,探究其差别和同一,才能梳理出共产党人人民主体观的发展规律。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编译局编译.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3]毛泽东军事文集(第二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 社,1993.

[4]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 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03-18.

[5]毛泽东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6]《党的十九大辅助报告读本》编写组编译.党的十九 大报告辅助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7]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 九册)[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1.

[8]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青少年和共青团 工作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

[责任编辑:马雅兰]

拿来主义问题探究范文第2篇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也越来越高,但随着人们对物质需求量的提高导致农村的生态环境恶劣问题越来越突出。而农村生态环境出现的问题由诸多原因造成,但其中人为因素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最大。因此,加强对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对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具有重要影响。本文通过对农村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并提出相关解决策略。

关键词:农村;生态环境;社会主义

引言

要想有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强对生态环境的改善和保护是关键,也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途径。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农村的生态环境恶化越来越严重,生态环境的恶化已经严重影响到农民的身体健康和生产效率。因此,加强农村生态环境的改善和保护,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举措,也是提高农民生产效益、保障人民身体健康的重要途径。

一、农村生态环境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

目前,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市面上逐渐出现了各种化肥品种,农民为了提高农业生产产量,使用了对农村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破坏的化肥药品,这种新型化肥品种不仅对农民的身体健康造成一定的损害,过度的使用化学药物还会破坏土壤中含有的矿物质,从而导致土壤酸化、硬化,不利于植物的生长。再者,农村对各种家畜的养殖,没有合理的将家畜排泄物进行有效处理,随意丢弃加剧了对于农村生态环境的恶化。部分村落中还有生产塑料或印染等企业存在,由于大多数企业在农村进行生产,许多生产设备不够先进,并沿用传统生产技术,造成企业生产效率低,同时产生的废水废料对农村生态环境再次造成污染。农村生态环境产生的问题,一部分原因是农民对周围的环境没有进行有效的保护和处理,由于农民没有重视对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农村不文明的现象屡屡出现,这严重阻碍了社会主义新村的建设。

二、农村生态环境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施策略

(一)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

提高农民对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和教育,是有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环节。但就目前情况来看,大多数农民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不高,使用的化学物品对环境造成污染没有引起高度重视。而农村管理人员也对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没有起到领头作用,导致生态环境的污染日趋加重。首先,需要加强农村管理者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应积极发挥管理者的作用,充分利用现在新媒体技术宣传对生态环境保护的相关知识,让农民充分意识到农村生态环境对自身的健康和生产产生的影响,只有提高了农民对生态环境的环保意识,才能有效进行农村生态环境与社会主义新村的建设。最后,提高农民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能力,能使农民直接参与到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中来,用实际行动改善周围的生态环境,时刻提醒农民在使用化学物品时注意对周围生态环境的保护,只有有效进行保护才能可持续的利用环境给农民生活带来更多利益。

(二)制定合理的补偿机制

现如今,我国积极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建设,但在城乡一体化建设过程中,农村处于被动的地位。因此,国家在实施退耕还林政策时,需要对退耕还林设置相匹配的补偿机制,但如果相关政府没有有效实施退耕还林政策,没有及时为农民提供相应的补偿,会直接导致退耕还林政策受到严重的阻碍。因此,要公平公正的对农村实施退耕还林政策,为退耕还林制定科学、合理的生态补偿机制,以此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与此同时,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对农村的生态环境造成的污染和破坏,要及时作出针对性的处理措施,对农村造成的损失和环境破坏要建立合理的补偿机制,避免对生态环境的损害。同时,我国在实施城乡一体化的改革中,需要相关政府部门对农村的人口进行排查,也对农村周围的生态环境进行调查,根据农村的实际情况建立不同的生态补偿机制,有效解决城乡之间存在的经济差异问题。

(三)加强农村卫生管理力度

加强农村卫生管理力度,是有效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重要根源。首先,随着我国对城市环境管理力度的不断加大,使城市的生态环境发展越来越好,但由于国家对城市中企业的排污量有所限制,部分企业由城市转移到农村,虽然企业转移到农村时带动了农村的经济发展,但同时也对农村的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破坏。由于农民本身对生态环境保護意识不强,企业的到来加剧了农村生态环境的污染。因此,相关政府应重视对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合理制约企业在农村进行生产,同时,加强城乡一体化的管理制度,让城市管理制度走进农村,为农村提供符合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减少企业为农村带来的生态环境污染。同时,对于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措施,农村相关管理人员应指定专人进行负责,让专人负责农村卫生管理,并有效加强农村卫生管理力度,确保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提供有力基础。其次,相关政府要定期组织村民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进行学习,并严格执行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以此减少农民进行不正确的耕作方式导致对生态环境产生的破坏。

(四)转变农村经济发展方式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我国的消费水平也逐渐上升,但农民沿用传统的生产方式,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的经济利益,这种生产方式已不适合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因此,相关政府要积极帮助农民转变农村经济发展方式。其一,减少农民对有害农药的使用,推广农民使用对生态环境污染较小的化肥药品,从根本上减少农民在生产过程中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推荐农民使用有害性较小的化肥药品,降低农民在农产品中农药的残留,提高农产品的质量,以此增强农产品在市场中的竞争力。相关政府对农村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能有效推动经农村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平衡发展。

结语

综上所述,要想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就需要相关政府提高农民对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学习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提高农民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参与程度,帮助农民转变生产方式,以此提高农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社会各界要齐心协力,为农村生活环境的改善奋斗到底。

参考文献

[1]郭霄哲.农村生态环境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探讨[J].农民致富之友,2015(22):9.

[2]王健.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我国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措施[J].乡村科技,2020(01):114-115.

[3]黄晓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生态环境保护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8(24):296.

作者简介:李平儒(1981.1),男,汉族,甘肃酒泉人,工作单位:瓜州县农业技术服务中心, 研究生  农艺师

研究方向 :土肥与生态环境。

闫华国(1963.7),男,汉族,甘肃瓜州人,工作单位:瓜州县农业技术服务中心,大专 农艺师

研究方向 :农技推广。

王乐光(1970.5),男,汉族,甘肃酒泉人,工作单位:瓜州县种子管理站,本科  高级农艺师

研究方向 :农技推广与种业发展。

拿来主义问题探究范文第3篇

(中国政法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088)

摘 要:坚持马克思主义话语权是高校马克思主义教育的重要原则,目前高校马克思主义话语权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建设高校马克思主义话语权,从学理上对马克思主义话语权进行准确解读是非常必要的。高校马克思主义话语权问题实质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自信问题。马克思主义话语权不仅是话语权力与话语权利的统一;同时它也是在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在高校马克思主义话语权的重建中要把握好一元指导与多元并存的关系。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话语权;高校;理论分析

话语权问题是当今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一个重要术语。网络社会来临,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革命和建设指导思想的权威地位遭遇到西方各种社会思潮的挑战,也受到国内社会转型、利益分化、价值观念变迁的冲击,特别是在思想汇集地的高校,各种社会思潮纷纭激荡,西方学术思想大行其道,马克思主义话语的权威性被质疑。大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价值观塑造和知识渴求阶段,倘若马克思主义丧失了高校的话语权,学生不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使西方话语权霸占主流课堂并充斥头脑,那么高校学子所担负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历史使命将难以实现。因此,习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再三强调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性,告诫我们要将马克思主义话语权牢牢掌握在手中,不能丢弃,否则就会犯历史性错误。因而,对马克思主义主义话语权研究成为当前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重要议题,而高校马克思主义话语权的研究不仅是马克思主义话语权研究的深化,而且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具有理论指导意义。

目前研究高校马克思主义话语权的成果颇丰,但大多集中于课堂与校园生活等具体实践层面,关于马克思主义话语权的基本内涵、理论本质及与其他话语之间的关系尚存模糊认识,这必然影响到高校马克思主义话语权的建设。

一、马克思主义话语权的基本内涵

从语义学看,话语权是由“话语”和“权”组合而成的。社会变迁和人类认识发展,话语权概念也形成了不同语义。有学者把国外的话语权流派概括为三大派别:以福柯等人为代表的后现代主义的话语权观,以葛兰西等人为代表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的话语权观,以萨义德等人为代表的后殖民主义的话语权观,①这三大派别既各自独立又相互关联,但总体而言,这些话语权观都体现出话语与权力之间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话语权的概念在学界并未达成共识,有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话语权是依其指导地位而拥有控制、引导或规范社会的权利,②有学者指出话语权强调关系国家生死存亡的意识形态主导权。③还有学者将马克思主义话语权理解为马克思主义依据其影响力、传播思想形态和价值观念而获得政治认同。④学者们考察视角不同,对话语权的解读也各有特色。作者认为,考察概念,要从语义学出发,继而在其历史演变和视阈转换中把握概念的发展逻辑。对马克思主义话语权的理解,也应如此。从“权”来看,它包含“权利”和“权力”两种含义,权利有多种语义,从法学讲,是合法性正当权力和利益;从政治学讲是指普遍价值。话语的权利就可理解为从制度上获得了话语的授权;话语的权力则可理解为对话语支配的能力和程度。马克思主义话语权应从马克思主义话语权利和马克思主义话语权力即话语权的二重性来把握。马克思主义话语权利就是马克思主义话语权的“资格”,换言之,就是马克思主义作为我们党和国家社会意识形态指导思想的“资格”或“资质”问题,就是马克思主义话语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构建中的引领和主导作用何以可能的问题。作者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和实践的有效性使马克思主义话语权获得了合法性,从理论形态和实践形态两个维度为马克思主义话语权提供了可靠的根据和保证。从理论形态看,马克思主义作为知识形态的思想体系,对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客观规律的揭示,对社会主义现实路径的构建体现出其理论的科学性和彻底性。从实践形态看,马克思主义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意识形态的指导思想,尽管在一些国家遭受了挫败,但这并不能证明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身的失败,却从另一方面证明了马克思主義不是僵化的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那些没有将马克思主义与本国建设实践相结合,没有与时俱进的社会主义国家,必然导致失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取得的成就正是坚持马克思主义话语权不动摇的历史实证。

如果说,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和实践的有效性使马克思主义话语获得了指导地位的资格,马克思主义话语权力则应理解为对马克思主义话语的运用能力及运用程度,它体现了话语权的本质。即马克思主义话语在中国社会意识形态构建中发挥着对社会思潮和社会舆论的引领、规范能力或影响,在国家意识形态层面起到主导的作用。马克思主义话语权利和马克思主义话语权力共同构成了马克思主义话语权,二者辩证统一,不可割裂。一方面,马克思主义话语权利是马克思主义话语权力的前提和基础,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话语权力是马克思主义话语权利的实践表达,因此,马克思主义话语权是马克思主义话语权利与马克思主义话语权力的辨证统一。

二、马克思主义话语的理论本性

马克思主义话语权的理论解读,首先要分析马克思主义理论本性。马克思主义拥有国家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地位,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质的必然要求。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不同于一般人文社会科学的鲜明特征,即它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是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首先,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如前所述,马克思主义话语权是权利与权力的统一,它内在地包含着阶级性与科学性的统一、价值旨归与知识形态的统一。目前人们普遍存在这样一种模糊认识,认为马克思主义只是一种意识形态,不是科学理论,只有政治性,没有真理性,于是,想当然地认为马克思主义就是一种宣传工具、宣传口号,就是假大空的代名词。这是用意识形态性消解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是对马克思主义科学性的否定。在高校中这种观点尤为盛行,甚至有学者在课堂上传播这种错误认识,借此“兜售”西方学术话语,企图用西方学术话语取代马克思主义话语,灌输给学生所谓科学理论,使马克思主义话语权虚化。

马克思主义话语权获得的前提是马克思主义话语的资格问题,而马克思主义话语资格正是来自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一种理论能否成功获得话语权,关键在其理论的科学性。没有科学性,理论就不能彻底,理论只有彻底,才能说服人,才能被广大民众认同,才能在社会思潮中引领、影响其他社会思想,才能在社会舆论中占据主导地位。邓小平同志曾说,我相信,世界上相信马克思主义的人会多起来,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历史上还没有哪一种理论如马克思主义理论一样对人类文明产生过如此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为马克思主义话语权奠定了理论前提和理论自信。而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性则让马克思主义话语权获得了意识形态的话语权,因为马克思主义从它诞生的那一天起,它就把为无产阶级服务、为人类解放作为自己理论所担负的历史使命。马克思主义始终坚持人民的立场,认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出发点,也是理论价值旨归。马克思主义话语权的阶级性,超越了一切剥削阶级话语权的片面性和空想性。坚持马克思主义话语权的科学性,马克思主义话语权才能实现彻底的革命性。

其次,马克思主义是理论与实践的统一。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反马克思主义者坚持的观点认为,马克思主义是工业时代的理论学说,如今社会早已进入后工业时代,社会流动取代了阶级对立,马克思主义理论失去了发挥作用的土壤,已经过时了。这种论调在马克思去世的一百多年里多次出现,但直至今日,马克思主义依然显示出其旺盛的生命力。

毋庸置疑,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马克思主义“这些原理不过是现在的阶级斗争、我们眼前的历史运动的真实关系的一般表述。”⑤马克思主义理论来源于实践并经实践检验不断丰富发展起来的,也是在实践中逐步实现其话语权的。实践不断提出问题,马克思主义正是将基本原理与各个国家、民族的具体革命和建设实践相结合,在解决实践问题的过程中不断丰富和发展,因而,马克思主义既是理论形态又是实践形态,是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要始终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在马克思主义话语权发展中,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共产党领导,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这四项基本原则是我们必须坚持的底线,是中国革命和建设长期历史经验的理论总结。历史多次告知我们,不能为了发展而放弃继承,没有底线的发展、放弃四项基本原则的发展最终会葬送马克思主义话语权;同时也不能为了继承,为了维护马克思主义话语权而不依据历史语境去发展马克思主义。继承是为了更合理更科学地发展,而发展也是更高层次上体现继承。马克思主义话语权理论要始终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努力把马克思主义话语,在新的历史语境中,与新的传播技术、与人们生活实践结合起来,不断接受实践的检验,不断对理论进行修正、丰富和发展,赋予马克思主义话语时代内涵,从而保持马克思主义话语权的活力。

三、高校马克思主义话语权建设的关键

当今世界西方话语的强势是我们不能回避的客观事实,在资本和技术力量的支配下,西方话语不断“入侵”欠发达国家。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后,在引入资本和技术的同时,也引入了西方话语,我国经济取得的巨大成功使得代表先进技术的西方学术话语几乎“攻陷”商界、学界甚至大学讲堂。西方话语推动我国逐步形成文化多种样态并存的格局,从社会发展的视野看,这是人类社会发展不可抗拒的历史趋势,但这并不意味着意识形态领域也应实行多样化,恰恰相反,在意识形态领域中,指导思想必须实行一元化,即一元指导,这同样也是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

在高校坚持马克思主义话语权,主要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中的一元主导,坚持马克思主义就是国家主导意识形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中的话语主导权。马克思主义话语权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是由我国的根本制度即社会主义制度决定的。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一元主导地位,才能坚持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正确方向,才能坚持党的领导和巩固人民民主专政,才能维护广大人民最根本的利益。堅持马克思主义话语权一元主导地位,是不容置疑的原则问题。它要求在宣传和传播中,特别是在一些事关国家利益的重大原则性和理论性的问题上,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作用,牢牢把握话语主导权。

坚持马克思主义话语权的一元指导并非排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国外哲学社会科学的优秀成果,否则将走向历史虚无主义和排外主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宝贵的独特的文化资源,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只有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优秀文化,才能在世界文明史上留下中国的烙印。而国外哲学社会科學的优秀成果,也是人类知识宝库中的瑰宝,中国文化可从中获取有益滋养。一个健康有序的社会,是多种文化样态并存的社会。国家文化的差异性和多样性,既需要有引领其他文化的主导话语,也需要其他文化话语。坚持马克思主义的话语权与坚持文化样态多元并存是统一的,二者共存于我国社会文化领域的统一体中,马克思主义的主导话语引领其他话语,决定着社会主义方向和道路,但同时在马克思主义话语主导下,我们的文化领域也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高校作为知识精英云集的地方,也是各种思想交锋的舞台,更是与传统文化、外来文化对话的平台。尊重与宽容是高校马克思主义话语与其他理论话语构建平等关系的基本原则,因为马克思主义话语权的主导性正是在与世界多元话语的对话中才得到巩固和发展。通过与多元话语进行交流和碰撞,马克思主义话语可不断汲取其他话语的积极因素,丰富自身的话语体系,提升自身话语的生命力。否则排斥异己,马克思主义的话语容易形成教条主义与形式主义,导致僵化。所以,高校马克思主义话语权的实现问题就体现为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自信问题,要体现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自信,就要既坚持马克思主义话语权的一元主导地位,又引导好与各种社会思潮的对话与发展。

注释

①汝绪华.话语权观的流派探微[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10 (1):19-23.

②张骥,申文杰.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在我国思想宣传领域而临的挑战与实现方式探究[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1(1):163-168.

③张国祚.关于“话语权”的几点思考[J].求是,2009(9):43-46.

④王慧星,李克钦.话语权的重构——论经济全球化境遇中的意识形态弱化问题及其对策[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1):4-6.

⑤[德]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41.

基金项目:2015年度首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题“反思与重建——高校马克思主义话语权问题研究”阶段性成果(编号:1091-23215019)

作者简介:袁方(1969-),江苏泰兴人,中国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社会发展。

拿来主义问题探究范文第4篇

(一) 相关概念的界定

1. 价值观

价值观是一种社会意识, 是人们对生活基本价值观与信仰的总和。在形式上, 知识体系内的科学认识、特殊意识形态和精神形式不同于价值观念, 根源是社会活动的各方面, 是人的生活标准, 是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选择和价值取向的选择, 如果价值观缺失, 人类会失去沟通的能力。

2. 核心价值观

核心价值观在社会价值体系中发挥核心作用, 主导并作用于社会价值体系中, 是社会发展和建设不可缺少的。是在一定社会制度下, 经过人们探索发现, 并通过对生活和工作的研究, 使其在整个价值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

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制度潜意识的基本体现, 它着眼于长期追求稳定的价值观念, 着眼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注重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的基石和支柱, 注重独特的价值标准和标准。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价值观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价值观反映了社会主义的价值和原则, 包含着社会主义社会的国家、社会和个人的精神面貌和道德规范。因此, 与资本主义制度下的核心价值观相比, 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始终代表着大多数人的根本利益。

(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新中国的建立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和发展奠定了政治、物质、文化的基础, 社会核心价值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导和核心, 这就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党和人民的共同理想和价值观念, 都具有重要意义;“富强”即指中国达到繁荣的状态, 它是人民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民主”是指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即公民参与国家事务和社会管理的权利;“文明”是社会发展的基石和助推器, 主要是社会精神文明;“和谐”是指人、人与自然、人与自己之间的协调。

自由、平等、正义和法治是社会的价值观。“自由”是在保障人民基本权利的前提下, 对人民充分、自由发展的追求;“平等”概括了社会平等的机会、权利和结果, 以及公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正义”意味着公平、正义、平等、友谊和和平共处, 它是社会良好发展的基本前提和标志。“法治”是以民主为基础的前提和基础, 以法治为核心和权力制约。

最后,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个人层面的价值目标和公民的价值标准。“爱国”就是热爱祖国的土地、人民和文化;“敬业”意味着热爱自己的工作和认真负责, 它是公民的行为准则和职业道德;“诚信”是指诚实可信, 是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所遵循的最基本的道德规范和价值观;“友善”意味着对别人友好、与他人相处融洽, 这是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的规范。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的三个阶段

(一) 萌芽阶段:即从2006年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开始, 到十八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

2006年10月,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命题和战略任务, 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总结了社会主义文化的本质特征和发展方向。

(二) 提出阶段:从十八大到发表关于培育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意见

中国共产党发表了关于培育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意见, 明确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来落实。以“三个指导”为基本内容。此次文件颁发意味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完整的体系, 标志着核心价值观的全面提出。

(三) 深化阶段, 从《意见》颁发至今

一方面, 核心价值观被纳入整个国民教育的进程, 并在经济发展和社会治理中得到落实。另一方面, 中央政府高度重视核心价值的培育和实践,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确立正确的价值取向, 形成良好的形式。社会文明发挥着重要作用。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

(一) 推动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

所谓文化软实力, 指的是一个国家在文化方面相对于其他国家所表现出的身体吸引力和凝聚力, 作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重要标志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在促进社会发展方面的进步、对各国的作用越来越明显, 越来越突出。因此, 能否融入国民教育的整个过程, 融入整个社会, 能否引领社会潮流, 凝聚社会共识,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等正能量, 将直接关系到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提升。

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对促进国家软实力建设具有激励作用, 而促进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 归根结底是提高文化质量, 创造有吸引力的社区文化产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三个方面:国家、社会、和个体给我们一个明确的价值追求, 并应遵循基本的道德规范, 并通过各种手段和方式, 全社会的推动和鼓励人们把他们纳入精神追求。

(二) 助力于中国梦的实现

在2013年12月党总办公室发布的一份文件中提到:“培育和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建设小康和伟大事业的有力积极力量,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 对于实现中国梦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以此可知, 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有助于实现中国梦, 首先, 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是实现中国梦的理念。从历史发展的现实出发, 实现中国梦注定是一条漫长而艰辛的道路, 人民的力量是实现中国的梦想、强大的核心价值观念承载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追求, 体现了社会判断的价值标准。为了帮助人们认识到西方的普遍价值, 我们必须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能量,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引导人们积极追求个人目标, 达成共识, 共同朝着正确的方向努力。要实现中国梦的意识形态取向,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实现中国梦的意识形态保障:

一是全面的思想保护。社会主义追求的是人民的根本利益和人民的利益,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以目标为核心的,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但考虑到现实中个人的差异、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广大的价值的取向。许多人和他们的利益已经有机地结合起来, 为中国增加强有力的支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群众基础是坚定的、根本的, 它服务和维护人民的利益, 只有这样, 我们才能真正地抓住人民。

二是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保障。实现中国梦的旅途尤为艰难, 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则可以为人们提供艰苦奋斗的精神支柱。回顾建国近70周年来, 中国共产党人一直在为中华民族之崛起和复兴而坚持不懈的奋斗, 而支撑他们不断努力的, 正是心中的马克思主义的信念。只有相信马克思主义才能勇往直前, 风雨无阻, 到达最后的胜利。

摘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聚全党和全社会价值共识的重要论断, 其经历了长期的完善和发展。本文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三个形成阶段以及助力于中国梦的实现这三个方面可以对近年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与内涵进行探究, 并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起到良好的借鉴和指导作用。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 形成阶段,中国梦

参考文献

[1] 邹非.中学教师的积极心理品质研究[D].重庆:重庆师范大学, 2015.

[2] 李军.走在追逐梦想的路上[J].北京教育 (德育) , 2015 (1) .

[3] 宋伟.互联网论文互联库[J].互联网论文库, 2016.

[4] 宋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D].2016.

[5] 高峰.正确把握个人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J].理论研究, 2015 (4) :53-56.

[6] 史兆光, 哈光磊.弘扬雷锋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厘思[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 (社科版) , 2013, 12 (3) :76-79.

[7] 王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J].新西部, 2015 (14) :51-51.

[8] 张兴玲.好莱坞电影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J].重庆与世界 (学术版) , 2016 (12) :112-115.

[9] 孟令超.互联网论文互联库[J].互联网论文库, 2016.

[10] 袁勤.90后高中生人生价值观形成问题探析[D].苏州:苏州大学, 2010.

[11] 梁明.当代大学生宿舍文化现状及其建设研究[D].南昌:江西农业大学, 2013.

[12] 张全省.引领宝鸡市民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考[J].宝鸡社会科学, 2014 (4) :19-21.

[13] 杨军, 陈红英, 郭银辉.免疫理论对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启示[J].北京教育 (德育) , 2014 (6) .

[14] 中国职工教育.中华全国总工会关于全面实施职工素质建设工程的意见[J].中国职工教育, 2009 (4) :6-8.

[15] 赵士发.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价值观意蕴[J].理论探索, 2017 (05) .

[16] 王晓漪.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理论内涵及价值[J].观察与思考, 2018 (05) .

[17] 李根.新形势下高校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的多元化路径探析[J].才智, 2018 (07) .

[18] 苏兴仁, 祝明江.文化冲突背景下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J].攀枝花学院学报, 2013, 30 (3) :72-74.

拿来主义问题探究范文第5篇

( 一) 毛泽东社会主义工业化思想形成的国际背景

在新中国刚刚成立的初期, 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建设几乎全部参照苏联工业的建设模式, 建设重心在于发展重工业。自斯大林去世后, 苏联国内政治局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模式的弊端开始显露。这让毛泽东觉察到苏联工业化建设的不足与缺陷, 为了避免中国共产党走弯路, 毛泽东提出了“以苏为戒”的重要思想。

在苏共二十大上, 赫鲁晓夫尖锐的指出在斯大林领导下的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大错误, 以及斯大林个人崇拜主义所带来的恶劣后果, 对斯大林进行全面否定。这有效击碎了神化主义, 解放各国共产党的思想[1]。在此动荡的国际背景下, 毛泽东开始重新权衡苏联工业模式的利与弊, 重新分析与研究苏联工业化建设的经验与成果, 开始探寻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发展道路。

新中国成立之初, 美国对中国采取了敌视政策与不承认主义, 对中国实行经济封锁, 军事包围等政策, 企图扼杀我国新生的人民政权。而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弊端暴露后, 中国已没有其他先进国家的经验可以借鉴与学习, 因此, 我国开始摸索自己的道路。

( 二) 毛泽东社会主义工业化思想形成的国内背景

1956 年中国社会主义的改造取得了重大胜利, 并开始在国内大规模的开展社会主义建设。如何在中国构建社会主义是摆在中国共产党面前的重要课题。然而在建设过程中, 遇到的困难远比民主革命时要大得多, 革命道路不能生搬硬套国外经验, 社会主义道路一样不能照抄照搬国外道路。因此中国只有在建设实践中不断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在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起步时, 毛泽东以苏联的工业化的发展模式为借鉴, 优先发展重工业, 并按重工业、轻工业以及农业等比例来制定国民经济的工业化发展规划。然而经过“一五”计划的开展实施, 出现了重工业发展过快, 而轻工业与农业发展严重滞后, 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衡的情况, 使得我国经济发展严重受阻。因此我国亟需寻求切合我国实际情况的工业化发展道路。

二、毛泽东社会主义工业化思想的构思分析

( 一) 工业化的发展道路: 以重工业为主, 重、轻、农同时并举

在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进程中, 如何看待农业发展与工业发展的关系, 处理重工业与轻工业发展的关系问题, 决定着未来我国工业化道路的走向。由于苏联与部分东欧国家在工业化道路上过于注重发展重工业, 忽视了轻工业与农业的发展, 导致了市场供需不平衡、货币不稳定、苏联粮食产量长期供给不足等情况发生。毛泽东以苏联工业化发展的经验与教训作为借鉴, 开辟了一条新的工业化发展道路。在1956 年4 月《论十大关系》的讲话时, 毛泽东明确阐述了重工业、轻工业与农业的发展关系, 指出: “重工业是我国建设的重点。必须优先发展生产资料的生产, 这是已经定了的。但是决不可以因此忽视生活资料尤其是粮食的生产。如果没有足够的粮食和其他生活必需品, 首先就不能养活工人, 还谈什么发展重工业? 所以, 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 必须处理好。”[2]与此同时, 毛泽东认为工业化建设应保持长远的眼光, 多发展轻工业、农业在保障人们日常生活所需的同时, 还能有效促进重工业的发展。经过数年的摸索, 对先后实施的“两条腿走路”, “大跃进”方针带来的经验与教训进行总结与分析, 毛泽东在党的八届十中全会上提出“以农业为基础, 以工业为主导”的国民经济发展方针。这一方针符合客观经济规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初步形成的重要标志。

( 二) 实现工业化的标准: 建立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斯大林曾认为, 在工农总产值中, 工业产值达到70% 即为实现了工业化的标准。这一观点显然缺乏科学性。由于不同国家在不同时期的人口数量、环境条件、科技水平以及发展程度都各不相同, 工农业产值的比重不仅取决对工业的增长速度, 也取决于农业的增长速度, 决不能以一个简单的比例数字来判断工业化的进程。因此, 毛泽东并没有完全认可斯大林的观点, 他认为而是认为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标准是建立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建国初期, 毛泽东明确指出“没有完整的工业体系, 就不能说有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巩固的基础, 并提出中国一定要建立自己的独立的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实现经济独立, 以保障政治独立。”[3]毛泽东认为完整的社会主义工业化体系应具备独立性、完整性。独立性指的是中国能够自给自足, 凭借本国的人力、财力与物力能够自主的生产各式机械设备、原材料以及各类产品, 在满足中国经济发展与社会扩大生产需要的同时还能满足中国现代化国防的需要。完整性指的是工业化体系的完整。即是指工业化体系中, 应具有重工业与轻工业、加工业与基础工业、农业与国防工业, 保证部门齐全, 并能得到有序的发展。

( 三) 实现工业化的途径: 高度重视知识分子的作用与科学技术的应用

毛泽东认为, 仅仅依靠政治方面的革命是难以实现现代化与工业化的社会主义建设。还要有效结合现代化的科学技术, 才能将我国发展成为高度发达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国家。毛泽东先后指出: “中国只有在社会经济制度方面彻底地完成社会主义改造, 又在技术方面, 在一切能够使用机器操作的部门和地方, 统统使用机器操作, 才能使社会经济面貌全部改观。”“我们必须逐步地建设一批规模大的现代化的企业以为骨干, 没有这个骨干就不能使我国在几十年内变为现代化的工业强国。”这两个先进的指导思想提醒着中国共产党要高度重视科学技术的应用与知识分子的作用。

( 四) 工业化的管理体制: “两参一改三结合”的制度

新中国成立之后, 我国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 并实行了社会主义公有制, 为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毛泽东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时, 明确提出: “对企业的管理, 采取集中领导和群众运动相结合, 工人群众、领导干部和技术人员三结合, 干部参加劳动, 工人参加管理, 不断改革不合理的规章制度。”[4]其后中共中央于1961 年通过“工业七十条”的制定正式确立了新中国成立后的工业化管理制度。该制度的确立, 不但明确的定性了我国的工业化方向是社会主义的, 同时也标志着我国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着现代工业社会生产力发展转变的开端。此外, 该制度还明确了我国的工业管理模式必须是建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 通过构建职工代表大会制度, 使得全体职工能够参与到企业的监督和管理中去, 如此一来在扩大企业民主的基础上, 有效的促使官僚主义的减少, 从而推动我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

三、毛泽东社会主义工业化思想对中国发展的指导意义

( 一) 有力的推动十一届三中全会前中国的经济发展, 并为工业发展奠定基础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到十一届三中全会这一时期中, 党和国家历代领导人凭借着毛泽东社会主义工业化思想的指导, 逐步建立起中国的工业产业。与此同时, 新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过程中, 也有力的助推了这一时期的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5]。此外, 毛泽东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思想不但促使我国建立起了一定规模的工业产业, 同时邓小平等国家领导人在继承与发展毛泽东社会主义工业化思想的基础上, 更进一步的推动了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顺利开展, 从而为新时期下我国社会主义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二) 为邓小平理论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毛泽东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思想, 为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三代国家领导人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路线提供了良好的基础。邓小平曾指出, 中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依然要和过去进行的革命一样, 必须坚持从中国的实际国情出发, 探索出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工业化发展道路, 这样才能推动我国的工业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并有力的促进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6]。同时, 邓小平还在继承毛泽东社会主义工业化思想的基础上, 发展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业化不但是促使技术进步与经济发展的重量力量, 同时也是更好的保障中国社会主义发展。这些都是邓小平理论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摘要:随着新中国的成立, 毛泽东在深入分析苏联工业化道路以及联系我国实际的基础上, 对我国的工业化路线发展进行了诸多的实践, 并最终形成了毛泽东社会主义工业化思想。对此, 本文将基于笔者对毛泽东社会主义工业化思想研究的实践上, 对毛泽东工业化思想形成的社会背景和构思进行探究, 并据此分析毛泽东社会主义工业化思想对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发展的意义。

关键词:毛泽东,社会主义工业化,思想

参考文献

[1] 张旺清.毛泽东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思想中的苏联因素[J].理论月刊, 2007 (05) .

[2] 吴昌盛.通向国家富强的必由之路——上世纪50年代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之分析[J].理论界, 2010 (07) .

[3] 王能应.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是毛泽东经济思想的精髓[J].毛泽东思想研究, 2005 (05) .

[4] 李丽.毛泽东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思想与苏联工业化模式的比较[J].黑龙江社会科学, 2004 (03) .

[5] 余茂辉.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战略理论的探索及贡献[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1 (02) .

拿来主义问题探究范文第6篇

一、软件技术专业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面临的现状

第一, 现在校园内到处渗透着网络信息技术, 而高校学生也因为现代软件技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缺乏认知和判断力, 他们的学习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然而网络的开放性使互联网作为误导和侵蚀学生的思想, 这很容易造成软件技术专业学生迷失了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 从而失去了科学判断和理性分析。

第二, 很多软件技术专业的学生在学习时只注重实践课, 忽略的的理论课, 因为他们知道将来企业需要的是有更多专业技能的人才, 这就导致很多技术专业的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缺乏主动性, 甚至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现在我国高职学生就业压力大, 他们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无关紧要, 更愿意接受专业训练,

第三, 我们不能忘记我国的快速发展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理论, 软件技术专业的学生是将来国家和社会不能忽视的力量, 但如果他们轻信网络谣言, 受到生活中各类负面信息的影响, 便会丧失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思想的认同。

二、软件技术专业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存在的问题

第一,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在学校德育领域中的问题。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在社会主义国家是全方位的, 软件技术专业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要有一定程度的实践意义, 只有他们有了正确的信念, 将来走向社会之后才会有条件和机会去实[2]。所以,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不能只把重心放在学生的日常生活方面, 而是要与自己的社会工作实践相结合。我们经过调查, 在有一定工作经验后处于管理岗位的软件技术专业学生会觉得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在学校期对走向社会后影响最大的一门课程。所以,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要循序渐进不能急于求成。

第二, 不少软件技术专业的学生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课上打游戏、睡觉、玩手机或者做其他功课, 他们不愿意也不能够专心听老师讲课, 也不会参与课堂的互动, 更不会跟着老师的思路去主动地学习思考。

第三, 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上课模式单一, 老师的课堂教学方法也不够丰富, 对软件技术专业的学生来说还有一定差距的吸引力, 调查中表明, 这些学生中仅有不到百分之十五的学生认为老师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教学手段比较丰富, 而超过百分之六十六的学生认为是枯燥无味的灌输式教学方法, 就算是互动的模式也仅仅超过百分之十五。所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教学模式还有待提高。

三、提升软件技术专业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认同的措施

第一, 不断的开展各种专题性的创新社会实践活动是提高软件技术专业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认同的一个有效的途径, 也就是说要想把软件技术专业学生的视野引导到不断改变的现实社会之中就是要不断开展创新的专题性的各种社会实践活动, 因为要想让他们更好的理解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 更好的认识现代中国的迅速发展, 只有让他们亲自参与社会实践活动, 这样才能产生思想上的强烈认同[3]。另外, 我们要关注像航天及经济发展领域等最近我国取得的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巨大成果和辉煌成就, 这样选定科学的社会实践活动的内容, 再加以科学正面的教育和引导, 用科学的方式和途径, 在课余时间和节假日寒暑假期间, 以小组形式、团队形式去实地考察, 亲身感受。也可以通过播放爱国系列宣传片让同学们感受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号召力和生命力,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用宣传片的方式进行高度的概括和浓缩, 让同学们对这些成就的了解与认知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再就是也可以利用正反两面教材一边激励同学们为中华民族中国梦而奋斗, 让软件技术专业的学生进一步认识到要发展新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第二, 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工作者的素质能力问题是增强软件技术专业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认同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所以我们要大力加强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工作者队伍建设。大力建设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工作者的队伍以及促进专业化发展要从多方面入手:一是要科学的提升教育工作者的工作水平, 以多种开放灵活有弹性的模式, 并以校园培训为基础, 交流考察, 学习研讨, 有层次有时效的培训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工作者的教育教学能力, 并且要大力加强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建设。再就是我们要通过严格高标准的教育, 为软件技术专业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三是要设置激励措施, 激发学校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重视度和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者的待遇低, 没有激励政策也是导致他们不积极不主动的原因之一, 这样就会使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逐渐下滑, 所以高职院校一定要提高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重视程度, 不断激发思想教育工作者创新教学和创新工作的热情。

第三, 对于学校来说, 要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工作放在高职教育体系中的首位, 而要想让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学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 学校必须要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课程, 让学生实现品德教养、专业知识和技能训练的统一发展, 加大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教学创新并对其教学内容进行不断优化, 让软件技术专业的学生感受到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强大影响力和蓬勃的生命力, 进而有效地激发学生们对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和大众化马克思主义取得的优秀成果的学习和探索热情。

第四, 为软件技术专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营造一个好的校园氛围, 不仅仅是教学, 更是增强软件技术专业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思想认同层面, 更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普遍性。

所以, 高校要想实现校园文化教育育人, 并营造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探究氛围, 内涵建设的注重在校园文化的加强建设中显得尤为重要, 并且要通过校内各种微信或者微博、视频等新媒体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宣传, 开展新型的教育活动。再就是要对校园内先进典型的人物进行核心价值建设和宣传。充分发挥他们的模范带头作用, 用认同先进模范榜样的心理活动增强软件技术专业学生认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力量, 因为身边同学都是同龄人, 交流没有代沟和障碍, 就可以影响和带动同龄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习的积极性, 用正面的力量激励和鼓舞软件技术专业的学生去学习并参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事业, 更要加强建设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等学生社团, 调动学生党员等骨干的积极性, 创造有利条件让学生引导和影响学生的思想教育学习, 最终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在软件技术专业学生群体中的全面渗透。

综上所述, 每一个软件技术专业的学生是否全面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 高校教师也是关键性的因素。学生可能会对一位好老师一堂课的一段话终身难忘, 甚至是自己人生道路上奋斗的精神支柱。一位老师要培养出全面理解并信奉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生, 首先自己必须真正理解。这也是软件技术专业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否能进步的一个关键因素。

摘要:我们在不同阶段的教育上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还存在明显的不足, 所以我们要为不同阶段的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设计不同且又能衔接的内容。而且要建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体系, 并编写马克思主义教科书, 学生有了科学的思想基础, 才能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远大理想。而且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对于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有着重要和深远的意义, 在一个学生的成长道路上也很重要, 而我们应该深入研究学习软件技术专业的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认识和学习。

关键词:软件技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参考文献

[1] 王佳, 胡巍.高师院校马克思主义教育传承的特殊性[J].现代教育科学, 2016, 36 (12) :80-84.

[2] 赵春波, 曾易.高校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知行转化问题研究[J].黑河学刊, 2017, 16 (5) :138-139.

上一篇:毕业档案和人事档案范文下一篇:礼仪培训心得体会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