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赵树理的语言风格范文

2023-09-23

浅析赵树理的语言风格范文第1篇

谈起维亚尔的绘画风格首先对他产生重大影响的是保罗·高更, 高更在西方被称为“西方现代绘画之父”, 他的绘画对西方绘画有着重要的影响, 当时的纳比派更被称为是高更象征主义的分支, 因此维亚尔很是深受其高更的影响。高更在位于法国西北部的布列塔尼的阿望桥写生的时候, 当时纳比派成员赛吕西耶刚好也在这里写生, 于是他就发现了高更, 并且高更还教他该如何描绘大自然, “你看到那树没?绿色的就用最纯的绿来画, 看到那投影没?蓝色的就毫不犹豫的用蓝色来画, 看到红叶没?就用最红的红来画。”因此, 就诞生了著名的油画风景《爱的森林》, 自然是那么没, 我们无法把他完全的描绘出来, 可我们却能把我们心中的自然描绘出来。

其次对他产生深刻影响的是他的母亲, 维亚尔15岁丧父, 因此家里一直由母亲维持。在母亲的绚丽多彩的染织品以及又很多布料成品的裁缝店里, 这些布料给他带来了很好的灵感, 维亚尔常常会深入观察这些布料的色彩、陈设及样式, 在这个环境中找到可以表现的题材, 这些五彩的染织品对他后来的创作产生了极其深的影响力, 使他习惯于像布料设计者那样去进行思考与创作, 除此以外他还创作了许多有关织女方面的作品。他画中的女人都和他日常生活中的母亲形象接近, 都是那么的宁静安祥、美丽纯朴。如1893年创作的《女裁缝》、1985年创作的《在窗前缝纫的女人》、1893年创作的《艺术家的母亲和姐姐》等。维亚尔完成了一系列在日常生活情境中妇女的画, 这些画都表达了他对母亲强烈的感情。由于维亚尔对这些生活有着浓厚的情感, 尽管只是描绘平时生活中的场景, 也使得维亚尔的家庭情景画带给读者很大的震撼。

再次就是日本浮世绘和印象主义对他的影响。从《裁缝》中可以看出维亚尔想把纳比派的创作理念和他喜欢的内景画题材结合起来。画中女子端坐着专心致志的缝补, 他把画面中人物和背景的图案结合起来, 使人物和背景融合在一个平面上, 这种将人物和背景或不同图案相结合起来融合在一起的手法在浮世绘中早已经出现, 可见他是受浮世绘的影响。除了浮世绘的影响以外, 他还从夏尔丹和荷兰画派的维米尔的作品中获取了灵感, 加以印象主义的色彩和笔法技巧再糅合象征主义的构图, 来描绘平静、平凡的室内生活景色。维亚尔认为印象派的色彩的运用和绘画表现技法完全可以融入到自己的绘画中去, 尤其是晚年作品中, 这一特点尤为明显。在这幅室内肖像中, 维亚尔吸收印象派的光色、糅进点彩派的笔触, 注重大色域的近乎平涂画法, 既似印象派又远离印象派, 既有朴素、自然的真实感, 又有装饰意趣。

二、维亚尔画面色彩分析

色彩的明亮并不是来通过多种多样的颜色种类来体现的, 而是对同类色彩的微妙处理与运用, 再加上维亚尔能够从全局的布色出发去考虑每一个组成画面的细节, 最终使得画面浑然天成。综观他的画, 我们可以感觉到画家在作画过程中的自信及运用画笔挥洒点染的气势, 从他一生的作品中可以看出, 作者一生都在探索努力, 从先驱中借鉴和学习, 最后形成自己的特色艺术语言。维亚尔父亲去世后, 他与母亲便搬到圣翁伊瑞区, 这里是巴黎的高级布料与服装市场, 胸衣制作铺就安在家中, 维亚尔少年时代生活在母亲的裁缝店里, 那些绚丽缤纷的染织品以及布料成品曾给他带来了灵感, 维亚尔置身其中, 得以经常深入观察这些布料的陈设、色彩及样式, 在这个环境中找到可以表现的题材, 因此, 缤纷的染织品对他后来的创作影响尤其深刻, 这使他习惯于像布料设计者那样去进行思考与创作。维亚尔的作品笔触灵动流畅, 画面以饱满、充实、繁复为主, 强调平面化、单纯化、稳定感、韵律感和理念化的表现。画面上各种色彩组成的平面图形, 恰似许多精美图案组合而成的彩色壁毯, 具有非常棒的装饰效果。久而久之, 便形成了自己的绘画主题。

三、维亚尔绘画的特点

维亚尔绘画题材多是家人、好友、客厅、画室、窗外风景等画家生活的场景, 构成了画家的油画世界。在这个世界里, 每一位物象都寄托着画家的希望、情感, 家庭生活就是维亚尔绘画的主题, 因此, 维亚尔也被称为“家庭风俗画家”。维亚尔对平凡生活题材的偏执, 从对其母亲的描绘可见一斑。维亚尔单单描绘他母亲烹饪、梳妆、打扫、缝纫的作品就有五百幅之多。维亚尔的绘画大都把主人公置于人们所熟悉的生活环境中, 要么客厅、要么书房、卧室、要么是休息室。从维亚尔的艺术中, 我们看到的是一位对生活的热爱者和讴歌者, 他有着细腻而又热情的性格, 从他的画作里, 我们能感受到的是一份对生活热爱洋溢的激情和执着, 作品充满写实性、装饰性、平面性等特点。

摘要:维亚尔是纳比派的重要成员之一, 它跨越了日本的浮世绘, 法国的印象主义与现代主义的界限, 浮世绘对他产生了很深的影响, 又从印象主义绘画中吸取精华、继承精髓, 用独到的艺术天分突破前人的绘画艺术并发展了自己的绘画语言, 形成自己的风格, 取得非凡的艺术成就。

关键词:高更,塞尚,浮世绘

参考文献

[1] 陈建军.纳比派[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0:10-11.

[2] 约翰·雷华德.后印象派绘画史[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724-726.

[3] 中央美院美术史系外国美术史教研室编著.外国美术简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8:468-450.

[4] 刘南一.维亚尔作品的装饰趣味与和谐美感研究[J].南方论坛, 2006, (5) :69-70.

浅析赵树理的语言风格范文第2篇

1、了解常见的语言风格类型

2、能通过典型的语言风格类题目,归纳该类题型的命题特点和解题策略

3、通过解题和拟题训练,掌握该类题型的解题方法

二、教学过程

鉴赏诗歌的语言即品味语言,主要是把握其运用语言的艺术,常见的考查类型有两种。一是把握诗歌语言的风格特点。二是炼字,即领会诗歌字词运用的准确、鲜明、生动、隽永。

一)了解常见的语言特色和风格

1、常见的概述语言特色风格的词语

清新、朴素、平实、华丽、绚丽、幽默、诙谐、庄重、简约、简洁、精练、精当、生动、凝练、洗练、含蓄、明快、通俗、口语化、明白如话、豪放、雄奇、直率、婉约、婉转、风趣、工丽、苍凉雄健、委婉蕴藉、飘逸洒脱、苍凉悲壮、自然流畅、沉郁顿挫、清新典雅、婉约凄切、新鲜活泼、气势磅礴、奇特新颖等。

2、常见语言特色风格例析

1)清新。特点:用语新颖,不落俗套。大部分山水田园诗人,如(陶渊明),王维,孟浩然。如杜甫《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2)平淡。特点: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叙述,全用白描,不加修饰,显得真切深刻,平易近人。如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3)绚丽。特点:有富丽的辞藻,绚烂的文采,奇幻的情思。如杜甫的《观山水图》“红浸珊瑚短,青悬薜荔长”辞藻华丽,对仗工整,每句开头的“红”“青”颜色词语构成一幅色彩鲜明的画面。

4)雄奇:气势雄伟,立意奇特。如李贺《梦天》中的“遥看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就是说九州小的象九个烟点,大海小的象杯中之水。

5)幽默讽刺:在诗中多指诙谐、风趣或辛辣的笔调和趣味。如“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章碣《焚书坑》) 6)含蓄委婉:即含有深意,藏而不露。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料得闺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7)沉郁顿挫。特点:苍凉、低沉、苍劲、舒缓、悲凉。如杜甫、辛弃疾、陆游等用一种苍老遒劲的笔调去描绘广阔的社会生活,而在所描绘的生活画面上笼罩着凝重深沉的忧郁色彩和悲剧气氛,配之相适应的严格诗律和铿锵的音韵。如杜甫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8)悲慨:即悲壮慷慨、寂寥苍劲的艺术风格。此风格的作品,含思悲壮,出语高昂,充满着对时代的感慨,或雄才不得志于时,或感时伤乱,忧国忧民,心中郁结,愤慨不平。如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3、不同题材诗歌的语言风格:边塞诗:悲凉慷慨;讽喻诗:沉郁激愤;咏史诗:雄浑壮阔;田园诗:恬淡宁谧;山水诗:清新优美;宫廷诗:缠绵宛转等。

4、唐宋主要诗人的语言风格特点:王勃:劲健婉畅;韩愈:古朴奇险;陈子昂:古朴雄浑;柳宗元:明净幽峭;高适:苍凉高壮;白居易:通俗易懂;岑参:雄奇瑰丽;元稹:精警浅切;王昌龄:自然雄浑;刘禹锡:清新豪丽;王之涣:清朗雄健;李贺:奇诡璀灿:孟浩然:

1

闲静淡远;杜牧:俊爽明丽;王维:恬淡优美;李商隐:幽婉典丽;李白:飘逸豪放;温庭筠:精巧艳丽;杜甫:沉郁顿挫;李煜:凄婉柔丽;梅尧臣:朴素平淡;欧阳修:清新疏畅;王安石:遒劲峭拔;晏殊:闲雅婉丽;柳永:伤感缠绵;苏轼:豪放旷达;秦观:清丽典雅;黄庭坚:瘦硬新奇;陆游:雄放流畅;李清照:凄婉清丽;姜夔:峭拔雅丽;辛弃疾:沉郁豪放。 二)高考真题示例

1、2009【北京卷】12.读下面这首词,完成①—③题。(10分)

西江月·黄陵庙(又题阻风三峰下)张孝祥①

满载一船秋色,平铺十里湖光。波神②留我看斜阳,唤起鳞鳞细浪。 明日风回更好,今宵露宿何妨?水晶宫里奏《霓裳》,准拟 岳阳楼上。

注:①张孝祥:南宋初词人。这首词,因船行洞庭湖畔黄陵庙下为风浪所阻而作。作者与友人信中提到:“某离长沙且十日,尚在黄陵庙下,波臣风伯亦善戏矣。”②波神:水神。 ③准拟:准定。

问题:② 这首词的风格与宋代哪两位词人比较接近?这种风格的词人属于哪一流派? 答案: ② 苏轼、辛弃疾。豪放派。

2、2008【重庆卷】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6分)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王观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2)宋人王灼《碧鸡漫志》评王观词是“新丽处与轻狂处皆足惊人”。这首词“新丽”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请作简要分析。(4分)

答案:(2)修辞巧妙,用语绮丽,如“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送春归”“和春住”。.........想象别致,意蕴生动,如“眉眼盈盈处”“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

3、2008【北京卷】

12、读下面这首诗,完成①-③题。(10分)

酬王处士九日见怀之作顾炎武①

是日惊秋老,相望各一涯。离怀销浊酒,愁眼见黄花。 天地存肝胆,江山阅鬓华。多蒙千里讯,逐客已无家。

注释:顾炎武:明清之际著名学者、诗人。明末,投身反宦官、权贵斗争,清兵南下,参加人民抗清起义。入清后,多次拒绝清廷征召,流亡北方,考察山川形势,志存恢复。

问题:③一般认为顾炎武的诗风接近杜甫,请指出顾炎武这首诗的风格特征,并作简要分析。(4分)

【答案】(1)风格特征:沉郁悲怆或深沉凝重。(2)简要分析:这首诗把深沉的爱国情怀与自己的人生遭际、眼前的具体情境紧密结合在一起,融铸为凝练精纯的诗句,形成了沉郁、凝重的风格。(意思接近即可)

4、2007【浙江卷】16.阅读下面三篇作品,然后回答问题。(6分)

乌衣巷

(唐)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 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 飞入寻常百姓家。

人月圆

(金)吴激①

南朝千古伤心事,犹唱后庭花。旧时王谢,堂前燕子,飞向谁家?

恍然一梦,仙肌胜雪,宫髻堆鸦。江州司马,青衫泪湿,同是天涯。

[中吕]山坡羊•燕子

(元)赵善庆

来时春社,去时秋社②,年年来去搬寒热。语喃喃,忙劫劫③,春风堂上寻王谢,巷陌乌

2

衣夕照斜。兴,多见些;亡,都尽说。

[注]①北宋亡后,吴激被迫仕金。在一次宴会上,偶遇流落为歌姬的宋朝宗室女子,遂有此作。②春社、秋社:古时祭祀土神一般在立春和立秋后的第五个戊日,分别称春社和秋社。③劫劫:匆忙急切的样子。

问题: (2)请简要赏析这三篇作品的表现手法及语言特色。(4分) 【答案】 (2)①刘诗今昔对照,寓情于景;含蓄深沉,体现了咏史诗的特色。②吴词剪裁唐人诗句抒亡国隐痛;温婉悲凉,凸显婉约词的正宗风韵。③赵曲以议论作结,点破兴亡;明快直露,有浓郁的散曲风味。 三)命题探究及解题对策

1、鉴赏语言风格的题型有何特点?

1)这首诗歌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2)这首诗歌具有怎样的语言风格? 3)谈谈这首诗歌的语言艺术。(此题有时要结合炼字或句式等特点来回答。)

2、解答策略是怎样的?

1)用一两个词语准确点明语言特色。 2)结合有关诗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 3)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四)实战演练

1、读下面这首诗,回答后面问题

新晴野望 王维

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1)请翻译这一首诗

2)这首诗歌的语言与陶渊明《归园田居》的语言都有 的特色。答:平淡质朴。

2、读下面这首诗,回答后面问题。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1)请翻译这一首诗 2)问题:李商隐的诗风一向是朦胧隐晦的,你对这首绝句的风格是如何理解的。 答案:此诗含蓄隽永,余韵无穷。全诗先写客中实景,后以“何当”化实为虚,引出一片....新境界,用未来的乐反衬今夜的苦,又想象今夜的苦将增添相聚的乐,从而表现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自己的孤愁。

3、读下面这首诗,回答后面问题。

春怨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1)请翻译这一首诗 2)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特色。

3

答:朴素自然,口语化;“黄莺儿”是儿化音,显出女子的纯真娇憨,“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表明了打黄莺是因为它惊扰了自己思念丈夫的美梦;从而自然形象地表现了女子对丈夫的思念之情。

4、读下面这首诗,回答后面问题。

宫词

朱庆馀

寂寂花时闭院门,美人相并立琼轩。 含情欲说宫中事,鹦鹉前头不敢言。 1)请翻译这一首诗 2):从语言风格角度赏析这首诗。

答:语言风格含蓄深沉。诗中宫女含情不吐,欲说还羞。她们不说宫廷中的黑暗恐怖,不说被关锁在宫中的痛苦,诗人只写她们在会学舌的鹦鹉面前不敢说话,从而表达了宫女们幽怨暗恨和如履薄冰的恐惧心理。 五)我来拟题

寻隐者不遇

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请翻译这一首诗:

问:这首诗的语言有何特点?

浅析赵树理的语言风格范文第3篇

考查方向:

1、对关键词语的品味(含义及表达效果即炼字;

2、对诗句中某个字眼艺术效果的赏析,即赏析诗眼; 3. 对关键诗句的理解(含义、色彩、情味、效果等;

4、对语言风格的概括(格调、色彩、境界、情味等;

5、对特殊词的赏析。(考查不多 专题讲解

一、炼字型

优秀的古代诗歌遣词用语准确精练,许多看似寻常的字词到了诗人笔下便有了丰富的内涵。能体会寻常词语的内涵,便是一种鉴赏能力。

(一炼动词。

例1:陶潜“悠然见南山”。“见”字用起来更能达意。“望”是有意识的,而见是无意识地,自然地映入眼帘。用一个“望”字,人与自然之间是欣赏与被欣赏的关系,人仿佛在自然之外,自然成了人观照的对象。而用一个“见”字,人与自然不是欣赏与被欣赏的关系,人在自然之中,与自然一体,我见南山悠然,料南山见我亦如此。与自然一体也就与天地一体,与宇宙一体,是天地境界或者近于天地境界。如果是望,就成了有意所为,而见字正写出了人与自然,乃至于宇宙之间的一种和谐。而且陶潜说:“久在樊笼

里,复得返自然”,这种返,觉解程度是很高的已经不是自然境界,而是一种很高的境界。

例2:分析“云破月来花弄影“的艺术描写特色。

答:由于“云破月来花弄影”而使满篇生辉。这句词词少意多,一语三折。云、月、花、影四字写了三物四景,中间又用破、来、弄三字写出三种连续的动态:云破而有月来,月来而有花影,花影引出弄字,有弄而有花枝随风摇动、抚弄花影的幽雅姿态。仅仅七个字,从天上写到地下,云横皓月、风弄花影,构成了一幅幽美朦胧的画面。把云、月、花都拟人化了,赋予了它们丰富的情感和生命,同时使宁静的画面有了飞动之势。

在鉴赏诗歌时,我们要重点关照动词,特别是具有“多重含义”的动词。 例1: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怨”字明显用了拟人手法,既是曲中之情,又是吹笛人之心。 例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溅”、“惊”二字,不仅用字新鲜,而且增添了诗人感时恨别的内心痛苦。 例3: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蒸”、“撼”具有夸张色彩。

例4:雨去花光湿,风归叶影疏。(《郊兴》王勃

这句诗,“湿”言“光”,“疏”言“影”,本身就不寻常,王勃写春雨,雨下的时间短,雨后日出,花上已没有雨水,在日光照耀下更见滋润,所以说“花光湿”,这个“湿”字极为确切。这个“光”字显得花有精神,所以说“光”字有情。风停了,在日光照耀下,夜影清疏,一个“疏”字,显得日光从叶影透出。完全按照生活的样子写出,又显得有诗情,用字尽妙于此。

(二炼形容词。

例1:“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蝴蝶飞来过墙去,应疑春色在邻家”,这是王驾写的《晴景》,王安石改后两句为“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除了易“蝴”为“蜂”,易“应”为“却”之外,炼字的关键就在于去“飞来”而改为“纷纷”,因为只有蜂忙蝶乱的侧写妙笔,才能令人动情地表现出晚春雨后特有的美景。

例2:周密的"梦魂欲度苍茫去,怕梦轻还被愁遮"(《高阳台·寄越中诸友》,以"轻"字描状梦魂,化无形为有形,而且通之于表重量的触觉,更是形容词锤炼中通感的妙用。修饰语-大部分为形容词,也有副词,它在诗词鉴赏中也是关注的重点对象。

例3: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一个“孤”字,写尽环境之孤苦,由此可达人心。 (三炼数量词。

例1:“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郑谷把僧齐己的《早梅》诗中的“数枝开”,改为“一枝开”,齐己因此而拜郑谷为“一字师”,这故事是人们耳熟能详的了,不必赘述。据元代盛如梓《庶斋老学丛谈》记载,张桔轩有诗云“半篙流水夜来雨,一树早梅何处春”,元遗山认为既指明了“一树”,就不能又说表疑问的“何处”,同时,一树梅花也绝非早梅,于是他就把“一树”改为“几点”,“几点”本身并没有什么奇特之处,但用在这里描绘逐水而流的梅花,却符合生活的真实,也使全诗气机流畅,韵味平添。

炼字型可参见金版教程94页(教师版172页。

【提问方式】]这一联(句中最生动传神的是哪个字?为什么? 【提问变体】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有什么作用?或与其它某字比较提出优劣问题。

【解答分析】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答题步骤】释含义(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或使用的修辞手法+描景象(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点情境(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答题步骤可结合金版教程 95页(教师版173页。

答题示例:南浦别 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问:前人认为,“看”字看似平常,实际上非常传神,它能真切透露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答:同意。看,在诗中指回望(释含义。离人孤独地走了,还频频回望,每一次回望,都令自己肝肠寸断。此字让我们仿佛看到抒情主人公泪眼朦胧,想看又不敢看的形象(描景象。只一“看”字,就淋漓尽其所有致地表现了离别的酸楚(点情境。

暮江吟 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问:残阳照射在江面上,诗人不说“照”而说“铺”,有什么表达效果? 答:这是因为太阳已经接近地平线,几乎是贴着地面照射过来的,的确像“铺”在江面上,体现出诗人用词的准确、形象(释含义、描景象;同时,用“铺”字还写出了秋天夕阳的柔和和江面的平静,给人安闲、舒适的感觉(点情境。

诗歌总领课第二首诗天津卷《骤雨》中“卷”“吼”两词的表达效果也是炼字型。

例题还可参见金版教程 95页(教师版173页2010年重庆卷《菩萨蛮·北固题壁》。牛刀小试:

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2007年全国I I卷 新晴野望王维

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注:尘垢:尘埃。

(1第三联上下两句中最精炼传神的分别是哪一个字?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分别是“明”和“出”,充分显示出雨后的“新晴”,诗人极目“野望”所见的景色:田野外河水上涨,在阳光照射下“白水”波光鄰鄰,比平时更加明亮夺目;雨水冲洗后的群山,在太阳照耀下“碧峰”秀出,更加富有层次(释含义、描景象。写出了雨后新晴美丽清新的景色(点情境。

2.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风 王安石

一马春风北首燕①,却疑身得旧山川。 阳浮树外沧江水,尘涨原②头野火烟。 日借嫩黄初着柳,雨催新绿稍归田。 回头不见辛夷③发,始觉看花是去年。

【注】①北首:向北。燕,今北京市,时为辽国都城。②原:原野。③辛夷:木笔花,又叫迎春花。

问:颔联“阳浮树外沧江水”中的“浮”有什么表达效果?请简要赏析。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答案:春风吹拂,江面水波荡漾;阳光普照,江水波光粼粼。远眺水天相接处,阳光随着波涛的涌动仿佛在漂浮、游弋、升腾(释含义、描景象。“浮”字写出了春风、江水、阳光的融合,赋予静态的景象以动态的美感(点情境。

3.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晚望 [清]郑珍

向晚古原上,悠然太古春。 碧云收去鸟,翠稻出行人。 水色秋前静,山容雨后新。 独怜溪左右,十室九家贫。

问:这首诗字面平易,却实有刻炼之功。颔联“收”“出”两字以浅为深,用得很特别。请说说这两个字的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两个动词,答题时要考虑两字本身在诗歌中的含义,其次要考虑两字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和作用。

答案:鸟儿隐没于碧空之中,却说被蓝天白云收了进去;农人田间穿行劳作,却说被翠绿的稻秧送了出来(释含义、描景象。一“收”一“出”,运用拟人手法,赋予事物以人的情感,描绘出一幅清新明丽的春景图(点情境。

4.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碧湘门① 陶弼

城中烟树绿波漫,几万楼台树影间。 天阔鸟行②疑没草,地卑江势欲沉山。

【注】①碧湘门,即长沙(今属湖南城门。②行(hánɡ:行列。 问:这首诗最后一句哪一个字锤炼得最好?请简要分析。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答案:(1“沉”字好。城门地势低,放眼望去浩茫的江水仿佛要把远处的山峦淹没似的(释含义、描景象。“沉”字写出了水势之大,既传达了远水浩茫给诗人的强烈主观感受,又恰当地把握住了描写的分寸(点情境。

5、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听筝 唐·柳中庸

抽弦促柱听秦筝,无限秦人悲怨声。 似逐春风知柳态,如随啼鸟识花情。 谁家独夜愁灯影?何处空楼思月明? 更入几重离别恨,江南歧路洛阳城。

问:有人说,颈联中“独”与“空”堪称诗人炼字的典范,请对这两个字作简要赏析。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答案:“独”突出了孑然枯坐、愁对孤灯的形象,“空”表现离人远行、无所依人的情景(释含义、描景象;这两个字渲染了一种孤寂、凄清的气愤,淋漓尽致地写出了人物内心的忧郁和思念(点情境。

6、金版教程 97页13题,14题第2问(教师版176页13题、14题第2问 二:赏析诗眼型

诗有“诗眼”,词有“词眼”。这里的“诗眼”、“词眼”,就是指诗歌中提挈全篇、精练传神的字词。诗眼,一般是动词或形容词。析诗眼就是抓诗句中最精练传神的动词或形容词品味,看其在拓深诗的意境、传达诗人情感上起的作用。

如李清照《醉花阴》写主人公多愁善感、怜花怜己的性格情态,结尾写道:“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这一个“瘦”字便是全篇的词眼。它形象地概括了全篇的词意,画龙点睛,使人物形象与环境显得十分协调。又如杜甫的《春夜喜雨》中的“喜”便是题眼。八句诗中虽然未用一个“喜”字,但字里行间处处透露着“喜”意。在阅读中,发现并评析“题眼”,可以帮助体会诗歌丰富的内涵。

例:从军行

李白

百战沙场碎铁衣,城南已合数重围。 突营射杀呼延将,独领残兵千骑归。

“从军行”是乐府旧题,与诗歌内容无必然联系。这首诗描写了一位英勇无比的将军形象。首句写他过去的戎马生涯,“碎铁衣”,可见征战时间之长,战斗之酷烈;次句写眼前的境遇,“数重围”,可见危险之极;最后两句写其突破重围、奇路而归。一个“独”字,便是本诗的诗眼,这一个“独”字似有千钧之力,压倒了敌人的千军万马,给人以顶天立地之感。对这位老将军的英雄气概,竭尽了赞颂之能事。

【提问方式】某词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 【提问变体】这首诗的诗眼是什么?或某词统领全诗的理由是什么? 【解答分析】古诗非常讲究构思,往往一个字或一个词就构成全诗的线索,全诗的感情基调、全诗的思想,抓住这个词命题往往可以以小见大,考出考生对全诗的把握程度。答题时要从该词对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和该词在诗中结构上所起的作用方面考虑。

【答题步骤】描景象(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析效果(该词在主旨和结构上所起的作用+点情境(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示例: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问:“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折柳”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

答:“折柳”的寓意是“惜别怀远”,而诗歌的主旨正是思乡之情(点情境。这种思乡之情是从听到“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析效果。可见“折柳”是全诗的关键。

牛刀小试:

1、(2005天津卷 湖洲歌(其六 汪元量

北望烟云不尽头,大江东去水悠悠。 夕阳一片寒鸦外,目断东西四百州。

注:此诗是元灭南宋时,作者被元军押解北上途中所作。 问:简析“望”在诗中的作用。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答:“望”字起到对全诗景物描写的统领作用,四句诗紧紧围绕一个“望”字来写(析效果。北望燕云,不知命运如何;眼前望着大江东去,无力挽回颓势;向东西的四百州一望,不胜依恋之情(描景象、点情境。

2、(2005年江苏卷 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 李益

微风惊暮坐,临牖思悠哉。

开门复动竹,疑是故人来。 时滴枝上露,稍沾阶下苔。 何当一入幌,为拂绿琴埃。 注:苗发、司空曙是李益诗友。

问:诗以“微风”开头,并贯穿全篇,请对此作具体说明。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答:(作用问题上已说,即贯穿全篇(析效果 颔联:微风吹开,吹动竹子(引起怀恋故友之情 颈联:微风吹落枝上露水(滴在阶下青苔上

尾联:希望微风吹进帘幔(拂去琴上尘埃(描景象、点情境 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酒泉子 潘阆

长忆西湖,尽日凭栏楼上望。三三两两钓鱼舟,岛屿正清秋。 笛声依约芦花里,白鸟成行忽惊起。别来闲整钓鱼竿,思入水云寒。 有人说“长忆西湖”的“忆”字是全词的关键,请简要分析。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答案:全词围绕“忆”展开对西湖美景的描写,经“忆”字提示,下文便从现实中脱开,转入回忆。接下来一句,由今日的不懈思念,引出当年无尽的游赏(析效果、描景象,用感情带动写景,显示西湖风景十分美好,令作者念念不忘(点情境。

4、金版教程 96页第8题第1问(教师版175页第8题第1问 三:赏句型

赏句中要赏析的句子一般是指全诗中最为传神、最能使全诗生动飞扬的关键性句子。这是作者感情的喷发口,它能更好地显示诗歌的意境,它往往熔铸了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和生动的艺术形象。

示例: (2009年高考天津卷阅读下面的诗,按要求作答。 严郑公①宅同咏竹 [唐]杜甫

绿竹半含箨②,新梢才出墙。 色侵书帙③晚,阴过酒樽凉。 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 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

【注】①严郑公,即严武,受封郑国公。②箨(tuò:笋壳。③帙:包书的布套。 问:请赏析“色侵书帙晚”一句。

解析:“色侵书帙晚”一句是描写竹影的,句中“侵”与“晚”最具特色,“侵”写出竹影随光线移动逐渐扩大之态,“晚”也是侧重于光线之暗,是竹影使人产生的错觉

【答案】翠竹的影子投映在书上,使人感到光线暗了下来。“侵”字写出了竹影移动扩大的渐进过程,“晚”字写出了竹阴给人带来的时间错觉。

【提问方式】请赏析某句。

【提问变体】请分析某句诗的妙处。 【解答分析】(1从表情达意的角度去推敲。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首先应认真揣摩词语或诗 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及效果,赏析古代诗歌的语言是怎样巧妙地传达出丰富的思想内 容,怎样使表达更准确、更生动、更含蓄的。 (2从表达技巧的角度去推敲。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要着重关注其表达技巧的运用。古代诗 歌常用的表达技巧有比喻、拟人、对偶、借代、双关、用典等。 (3从语言风格的角度去推敲。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要善于赏析其语言风格。常用的语言风 格有沉郁顿挫、清新质朴、生动形象、绮丽典雅等。 【答题步骤】 展开联想把该句景象描述出来,并分析此句所用的表达技巧或语言特色,点 出该句烘托了怎样的意境。 (描景象+析技巧)分析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或有什么艺术效果。 (点情境) 诗歌总领课第二首诗 2011 年天津卷《骤雨》中第二问就是赏句型。

1、(2011 年山东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咏 山 泉 储光羲 山中有流水,借问不知名。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 转来深涧满,分出小池平。恬澹无人见,年年长自清。 问:结合全诗,简要分析“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的妙处。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答案:这两句从声与色的角度描写了山泉的情态。山泉平缓流淌时,清澈见底,水面映 照天光云色。飞流而下时,水石相击,如风雨之声。山泉虽然无名,却有映地照天,兴风作 雨的奇观(描景象)。这两句与前两句先抑后扬。前两句写山泉的平淡无名,为抑;这两句 彰显泉流山中的奇观,为扬(析技巧)。为诗歌最后两句赞美山泉做了铺垫(点情境)。

2、(2011 年福建卷)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6 分) 晓至湖㈠上 [清]历鹗 出郭晓色微, 临水人意静。 水上寒雾生, 弥漫与天永。 折㈡苇动有声,遥山淡无影。 稍见初日开, 三两列舴

艋。 安得学野凫, 泛泛逐清景㈢。 (选自《清诗选》) [注]① 湖:杭州西湖。②折:弯曲。③景:影。 问: 请从表达技巧的角度对“折苇动有声,遥山淡无影”进行赏析。(3 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解析】诗句通俗易懂,设题相当开放,答案有好几种,关键要围绕表达技巧进行答题, 只要能有根有据,言之成理即可得分。 【答案】①对比:以“有声”与“无影”对比(析技巧),远写视觉,突出层次的远近的 景致的深阔(点情境)。②对偶:以“折苇”对“遥山”,近景与远景相结合;以“动有声” 对“淡无影”,听觉与视觉相结合(析技巧);节奏优美(或形象丰富,或层次分明),意 境深阔、淡雅(或幽静、清新)(点情境)。(其它看法,言之成理亦可。)

3、(2011 年四川卷)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 分) 怀天经、智老,因访之 陈与义 今年二月冻初融,睡起苕溪绿向东。 客子光阴诗卷里,杏花消息雨声中。 西庵禅伯还多病,北栅儒先只固穷。

忽忆轻舟寻二子,纶巾鹤氅试春风。 (选自《陈与义集校笺》) 【注】天经,姓叶,名德;智老,即大圆洪智和尚。诗中“禅伯”指大圆洪智,“儒先” 指叶天经 问:请对这首诗第二联进行赏析。(5 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答案:诗人客居外地,以诗自娱,观赏杏花,此种生活是苦是乐,是喜是悲,诗中并未 直接道出,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空间(描景象)。“客子”对“杏花”,“诗卷”对“雨声”, 融情于景(析技巧),以自然清新的笔调表达了诗人了平淡闲适之情(点情境)。

4、见金版教程 97 页第 11 题第 2 问(教师版 176 页第 11 题)。

四、赏析语言风格型 “风格”是指由于作者的生活经历、 艺术素养等造成的不同的创作特色。 如李白之诗清 新飘逸, 杜甫之诗沉郁顿挫, 陶渊明之诗冲淡平和, 王维之诗诗中有画, 韩愈的诗深奥险怪, 白居易的诗通俗鲜明。再如,按词论家说,苏轼、辛弃疾之词豪迈奔放,柳永、李清照之词 婉约含蓄。体会其风格特色,就是要体会语言的美,体会其内蕴。 示例: 山中问答 李 白 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 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这首诗开头两句有问有答。问他何事栖于碧山,诗人却“笑而不答”。这笑而不答造成 悬念,以诱发人

们思索的兴味。“心自闲”三字,既是山居心情的写照,更表明“栖碧山” 的妙处在“悠然心会”。“桃花流水窅(yǎo)然去”是写碧山之景“别有天地非人间是对 “何意栖碧山”的回答,即这碧山让人“心自闲”,而不像“人间”那样令人烦恼,让人不 幸。在诗人看来,这“碧山”,这“桃花流水”都是美的,桃花流水窅然远逝,也是美的, 都出自“天然”,都让人心境悠闲。全诗用语新鲜自然,不落俗套,“不答”而答,转接轻 灵,活泼流利,具有一种清新美。 【提问方式】这首诗(词)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提问变体】这首诗歌具有怎样的语言风格?谈谈这首诗歌的语言艺术。 【解答分析】 这种题型不是要求揣摩个别字词运用的巧妙, 而是要品味整首诗表现出来的语 言风格。能用来答题的词一般有:淡雅高远、平淡自然、明快浅显、辞藻华丽、委婉含蓄、 简洁洗练、沉郁顿挫、浑厚雄壮、多用口语、明白如话、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晓畅、 笔调婉约、现实、浪漫、雄浑、旷达、豪放、俊爽、冲淡、沉郁、悲慨、清新、明丽、豪迈、 奔放、刚劲、低沉、幽怨、哀伤、凄凉、缠绵、清新飘逸、华妙艳丽、雄健高昂、悲壮苍凉、 严谨细腻等„„。诗歌语言的特点是许多学生难以品评的,我们以“三字六面”加以概括: (1)素(质朴、清新、淡雅、自然) 丽(绮丽、奇特、藻饰、华美) (2)直(明快、简洁、浅白、晓畅) 曲(委婉、含蓄、朦胧、慰藉) (3)阴(柔婉、凄靡、苍凉、沉郁) 阳(雄健、豪放、刚劲、浑厚) 语言风格类型可参见金版教程 95 页(教师版 173 页)。 【补充】 1 浪漫主义:善于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常用夸张手法,语言热情奔放,想象瑰丽神 奇,代表诗人李白。 现实主义:注重按照生活本来的样子精确细腻地描写想象,代表诗人杜甫。 2 豪放派:气势豪放,意境雄浑 婉约派:语言清丽含蓄,抒情婉转缠绵。 豪放:苏轼、辛弃疾 婉约:柳永、李清照、姜夔 隽永:李煜、刘禹锡 自然:谢朓、谢灵运 清新飘逸:李白 沉郁顿挫:杜甫 雄浑悲壮:屈原 淡远闲静:陶渊明 恬淡优美:王维 雄壮豪迈:王昌龄

豪放磅礴:曹操 旷达俊爽:杜牧 【值得注意的是】,某一风格的诗人的特例又往往是命题点。如,李清照长于婉约词, 也有“九万里风鹏正举”的豪放词;苏轼以“大江东去”的豪放著称,却有“十年生死两茫 茫”“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这般凄惋之作。】 宫廷诗:缠绵宛转 田园诗:恬淡宁静 山水诗:清新优美 边塞诗:悲凉慷慨 讽喻诗:沉郁激愤 咏史诗:雄浑壮阔 怀古诗:幽深绵长 送别诗:意蕴深远 【答题范

式】明特色(用一两个词准确点名语言特色)+列例证(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 这种特色)+析感情(指出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示例 : 春 怨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结合全诗简要分析此诗的语言特色。 答:此诗语言特点是清新自然,口语化(明特色,“黄莺儿”是儿化音,显出女子的纯 真娇憨。 “啼时惊妾梦, 不得到辽西”用质朴的语言表明了打黄莺是因为它惊扰了自己思念 丈夫的美梦(列例证。这样非常自然地表现了女子对丈夫的思念之情(析感情。 牛刀小试:

1、(2011 年北京卷)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示秬秸① 张耒 北邻卖饼儿,每五鼓未旦,即绕街呼卖,虽大寒烈风不废,而时略不少差也。因为作 诗,且有所警,示秬,秸。 城头月落霜如雪,楼头五更声欲绝。 捧盘出户歌一声,市楼东西人未行。 北风吹衣射我饼,不忧衣单忧饼冷。 业无高卑志当坚,男儿有求安得闲。 注释:①秬秸:张耒二子张秬、张秸。张耒,北宋著名文学家,曾官太常寺少卿。 问:这首诗的写景叙事,平实而富有韵味,请结合具体诗句作简要分析。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答案:要点一:平实,没有华丽词藻,明白如话,通俗浅显(明特色。如“捧盘 出户”“市楼东西”等(列例证。要点二:有韵味,写景、叙事,蕴含丰富(明特色。如, 开篇两句,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描写了清冷空寂的景色(列例证,透露出作者对卖饼儿 生活际遇的同情和关怀(析感情。 试题分析:审准题是解答这道题的关键,这道题隐含了两个要求,平实和有韵味,答题 时不可偏废。

2、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长干曲四首(其一) 崔颢 “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 停舟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问:品评这首诗歌语言上的特色。(4 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答:这首诗歌的的语言朴素自然,明快清新,有如民歌。(明特色)何处住,在横塘, 通过自问 自答的对话形式,采用朴素的口头语言,不加雕琢,(例例证)烘托出一个素朴真 率的船家 女形象。(析感情)

3、见金版教程 96 页第 4 题第 3 问,第 5 题 2 问,(教师版 174 页第 4 题第 3 问,174 页第 5 题 2 问, 175 页第 9 题 1 问,)。

五、赏析特殊词型: 在诗文中,有一些词本身与众不同: 叠词:叠词作用不外两种: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是

起强调作用。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竹枝词其一》刘禹锡)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元日》王安石)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声声慢》李清照) 拟声词:有些拟声词就属于叠词,因为其出现频率很高,特单列一条。作用:使诗文更生动 形象,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浪淘沙》李煜)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登高》杜甫 表颜色的词:这些词作用只有一个:颜色一般表现心情,增强描写的色彩感和画面感,渲染 气氛。欣赏时,或抓住能表现色彩组合的字眼,体会诗歌的浓郁的画意与鲜明的节奏:“两 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黄、翠、白、青四种颜色,点缀得错落有致,而且由点 到线,向着无限的空间延伸,画面静中有动,富有鲜明的立体节奏感。或抓住能表现鲜明对 比色彩的字眼,体会诗歌感情色彩的浓度:“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红 与绿道出了蒋捷感叹时序匆匆, 春光易逝的这份儿“着色的思绪”。 就是抓住单一色彩表现 的词也能体会到诗人的浓情:“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 泪!”怜惜与伤别离的情愫尽在“绿”与“醉红”中。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扬州慢》姜夔) 红藕香残玉簟秋。(《一剪梅》李清照)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蜀相》杜甫) 要强调说明的是,炼字不单是炼声、炼形,同时也是炼意,只有篇中炼句,句中炼字, 切合题旨,适合情境,做到语意两工,这样炼出来的字才能真正精光四射,成功的炼字都是 和炼意紧密结合在一起的。 牛刀小试:

1、(2007 年天津卷) 黄氏延绿轩 明 高启 葱葱溪树暗,靡靡江芜湿。 雨过晓开帘,一时放春入。 问:“葱葱”、“靡靡”两个叠音词有什么作用?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答:写出了春雨后水边草木之貌:茂盛;富有韵律感,增强表达效果。

2、(2009 年高考山东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寄 远 杜牧 南陵水面慢悠悠,风紧云轻欲变秋。 正是客心孤迥处,谁家红袖凭江楼? 问:首句中“悠悠”在诗中有何作用?(3 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答案:“悠悠”,写出了水面的平和、水流的悠长、也透露出江上的清

浅析赵树理的语言风格范文第4篇

我国传统的器皿主要有陶瓷、青铜器、漆器等, 这些器物从产生到发展都为世界所瞩目, 经过长期的历史发展, 不断改善生产工艺, 因而在整个发展过程中取得过辉煌的成就。陶器产生于距今8000多年的新时期时代, 最早的出土于江西省万里县, 最具代表性的则是长江流域的“河姆渡文化”和黄河流域的“仰韶文化”遗存。随着新材料的发现, 金属被逐渐应用于器具生产中, 同时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在公元前3000多年, 我国进入了青铜时代。青铜是一种铜和锡、铅的合金。商代早期的青铜器造型大部分都来源于陶器, 发展到商周时代青铜工艺已经比较成熟, 从庞大的生产规模、多种多样的器物造型和精致的装饰手法中可以得到体现。

我国也是生产漆器最早的国家。最早有关漆的文字记载, 舜尧时期黑色的漆器就作为食器, 而到禹时则已有内髹朱漆的祭器了。漆器最早产生于原始社会, 至今有7000年的历史。漆工艺到战国时代已经得到了较大的发展, 从湖南长沙楚墓出土的战国漆器已达上百件, 河南信阳战国墓出土的漆器, 则涵盖了从整套餐具到卧具和乐器等器物。

陶器的出现, 是新时期时代的主要特征之一。陶器在人类生活中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不仅丰富了生活用具, 而且也加强了定居的稳定性。我国陶器的起源很早, 1962年在江西万年县仙人洞出土了距今8000多年的陶器, 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陶器资料。新石器时代的陶器工艺, 是原始手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品种有灰陶、彩陶、黑陶、几何印纹陶等多种。

陶器是以粘土制坯烧制而成。首先出现的是用手捏制的彩陶, 所谓“彩陶”是指一种绘有黑色、红色的装饰花纹的红褐色或棕黄色的陶器, 它的分布地域广、生产延续时间长。彩陶的造型优美, 装饰精巧, 充分体现了我们劳动祖先伟大的创造力。从出土的各种彩陶遗存看, 不同文化类型地区在品种和造型风格上各有不同。半坡型彩陶分布在渭河流域, 以陕西关中平原为中心。其品种有水器、饮食器、储盛器、炊器等, 盆形器皿的底部呈凸圆形, 装饰花纹一般均为直线, 多组成直边三角形, 很少运用曲线, 多有鱼纹或人形装饰纹。庙地沟型彩陶是在半坡型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它的分布地区, 以陕西关中为中心, 最典型的是大口、鼓腹、小低径、平底的彩陶盆, 多使用在赭红色的陶胎上施以黑彩, 装饰纹样多以几何纹为主, 也有花瓣纹、鸟纹等, 多用直线和曲线结合, 构成曲边三角形, 而纹饰的黑白双关是一大特色。马家窑型彩陶分布于甘肃和青海地区, 它是由庙地沟型分化和发展而来, 其品种有壶、罐、瓮、盆、钵、豆、碗等, 半坡和庙地沟型彩陶多为大口的盆或钵, 而马家窑彩陶则多为小口的壶、罐或瓮, 其装饰内容很丰富, 多布满器体, 内壁彩绘是其一种流行的装饰方法, 点的运用是这个时期装饰的特点, 马家窑型彩陶的艺术风格表现为旋动和流畅。

半坡型彩陶首次出土于甘肃宁定县半坡地区。其陶罐造型为短颈、广肩、鼓腹, 罐体近于球形, 具有最大的容积, 底部微向内收, 形成小底径。其造型精巧缜密, 饱满凝重。装饰多用红黑交替的锯齿纹, 给人以富丽精巧的感觉。马厂型彩陶出土于青海省乐都县, 由半山型彩陶发展而来, 分布在河西走廊。马厂型彩陶的造型, 罐的器体加高, 宽度移向肩部。装饰纹样中直线的运用是其特点, 具有简练、刚劲的艺术风格。

早期彩陶都是手制, 即用泥条盘筑而成。轮盘工艺的采用不仅使陶器器形浑圆工整, 器胎厚薄均匀, 而且大大提高了生产力。典型的龙山文化, 陶器的制作以轮制为最多。约占全部陶器的一半以上。龙山文化的黑陶由山东省章丘龙山镇出土而得名, 薄而光的蛋壳黑陶的大量出现, 是这类文化的突出特征。由于的陶土的选择更加考究, 陶土中铁元素还原产生黑灰色彩效果。黑陶器皿具有色黑、体薄、光泽的特点, 多加有器耳或盖纽或高足等, 增添了适用性和美感。如果说彩陶工艺是以彩绘装饰见长, 黑陶工艺则是以造型取胜, 黑陶造型比之彩陶工艺更加丰富多样, 并且也逐渐定型化, 其造型有直线和转折棱角的变化, 给人以单纯、挺秀的形象感染力。黑陶工艺的装饰, 一般不用彩绘, 除了用镂空的手法外, 大都朴实无华。但在轮制过程中, 往往在器皿上形成凹凸的单线或复线轮纹, 使人感到一种节奏的美。

瓷器是在制陶工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由于瓷器坚固耐用、易于洗涤、不怕酸碱、盛食不变味, 因此具有极高的使用价值。而且它质地细腻光滑、半透明, 具有玉石般的色泽和温润, 可以为人提供高度的审美感受。汉代后期瓷器工艺日趋完备, 到唐代时瓷器生产已十分兴盛。越窑生产的青瓷胎骨较薄, 釉色清脆莹润, 唐代诗人陆龟蒙在《秘色越器》一诗中对此做了描述:“九秋风露越窑开, 夺得千峰翠色来。”当时以越瓷作茶具的风气极盛。秘色瓷是我国乃至世界陶瓷史上最为神妙、最具传奇色彩的瓷品, 不仅色泽和质地出众, 而且造型、装饰和实用功能都具有极高的水准。

我国传统陶瓷器皿的风格特征, 受到整个民族审美观念和艺术形态的影响。随着瓷器工艺的不断发展, 传统的青瓷、白瓷、黑瓷等瓷种都有新的技术和艺术成就。在造型、釉色和装饰方面都有新的创造, 它使传统陶瓷艺术中单纯而秀美的风格有了进一步的继承和发扬。

在我国辽阔的土地上, 勤劳的祖先在原始社会极度艰难的生活条件下, 经过长期艰苦奋斗, 共同劳动, 创造了著称于世的传统工艺文化, 虽然各地区的文化不尽相同, 发展也不平衡, 但它们都各自以独特的风格放射着艺术的光彩。

摘要:我国传统陶瓷器皿在发展过程中, 形成不同的风格特征, 这是陶瓷工艺走向成熟的标志。风格是对形式的抽象, 当一种类型的产品构成一定的审美形象时, 它的相对稳定的形式特征便升华为一种风格。在我国文献中, “风格”一词出现的很早, 最初用于对人物的品评, 以后逐渐转为对艺术创作个性的表征。风格作为一个审美范畴, 在研究中国传统陶瓷器物中得到普遍的应用。

上一篇:七届二中全会心得体会范文下一篇:企业所得税练习题答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