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认可内审员培训范文

2023-10-10

实验室认可内审员培训范文第1篇

定量限系指样品中被测物能被定量测定的最低量,其测定结果应具一定准确度和精密度。定量限体现了分析方法是否具备灵敏的定量检测能力。杂质定量试验,需考察方法的定量限,以保证含量很少的杂质能够被准确测出。杂质和降解产物用定量测定方法研究时,应确定方法的定量限。判断方法有信噪比法。

线性系指在设计的范围内,测试结果与试样中被测物浓度直接呈正比关系的程度。范围系指能达到一定精密度、准确度和线性,测试方法适用的高低限浓度或量的区间。范围应根据剂型和分析方法的具体应用和线性、准确度、精密度结果和要求确定。

故检测限、定量限、线性常用对照品试验。

准确度系指用该方法测定的结果与真实值或认可的参考值接近的程度。对于制剂一般以回收率试验来进行验证。中药制剂及生物药物分析中,常采用加样回收率法(在已知含量的样品A中加入一定量的对照品B),化药制剂常采用回收率法(在空白辅料中加入原料药对照品C,还应作单独辅料的空白测定D),要求至少测定高、中、低三个浓度,每个浓度测定三次,共提供9个数据进行评价。 加样回收率=(测定值M –样品中含量A)/加入标准品值B×100%

回收率=(测定值M -空白值D)/ 加入量C×100%

回收率的RSD一般应为2%以内。

精密度系指在规定的测试条件下,同一个均匀样品,经多次取样测定所得结果之间的接近程度。精密度一般用偏差、标准偏差或相对标准偏差表示。精密度包括:重复性、中间精密度、重现性。

故准确度及精密度则需用供试品及对照品试验。

一、准确度 (回收率)

准确度系指用该方法测定的结果与真实值或参考值接近的程度,一般以回收率(%)表示。准确度应在规定的范围内建立。

1.含量测定方法的准确度

原料药可用已知纯度的对照品或样品进行测定,

或用本法所得结果与已建立准确度的另一方法测定的结果进行比较。制剂可用含已知量被测物的各组分混合物进行测定。

如不能得到制剂的全部组分,

可向制剂中加入已知量的被测物进行测定,

或与另一个已建立准确度的方法比较结果。

如该法已建立了精密度、线性和专属性,

准确度有时也能推算出来,不必再做。

2.杂质定量测定的准确度

可向原料药或制剂中加入已知量杂质进行测定。

假如不能得到杂质或降解产物,

可用本法测定结果与另一成熟的方法进行比较,

如药典标准方法或经过验证的方法。如不能测得杂质或降解产物的相对响应因子,则可用原料药的响应因子。

应明确证实单个杂质和杂质总量相当於主成分的重量比(%),或是面积比(%)。

3.数据要求

在规定范围内,至少用9次测定结果进行评价,

例如制备3个不同浓度的样品,各测定3次。

应报告已知加入量的回收率(%),或测定结果平均值与真实值之差及其可信限。

所以加样回收率反映的是方法的准确度,

是评价方法好坏的指标这一,是误差理论在药物质量标准中的具体应用。准确度=(测量值-真实值)/真实值*100%。

实际工作中,其实不存在药物的真实值的

(我们所有的数据都是测量值,都是人们用一定的方法测出来的)。其他领域也一样。

於是人们找一种比较可靠的得到的值规定为真实值。这就是加样回收率的方法。

比如,为了评价阿司匹林片剂的含量测定方法,用天平称一定量(如:100mg)的对照品,加入到阿司匹林的片剂辅料中,这一定量的对照品就是真实值。用建立的方法测出来是99mg,这个方法的准确度就是99%,或加样回收率是99%,根据药品的具体情况,当这个回收率达到一定范围时(比如99%-101%)就认为方法是准确的。

在你标准曲线的范围内的高中低,一般是中间浓度一个,然后低于中间浓度20%一个,高于中间浓度20%一个

实验室认可内审员培训范文第2篇

本文结合CNAS要求及相关的安全规范, 对化学实验室的安全设施设置及管理提出了系统化管理的方法。

1 安全因素的确定

为了防止对安全因素确认的遗漏, 根据CNAS相关认可准则的要求, 结合化学实验室的特点, 安全要求一般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1.1 检测标准的要求

对某些特殊类的操作或涉及使用物品特性的原因, 检测标准中会提出相关的安全警示或安全禁令。按CNAS规定在对检测方法进行验证和确认时, 应该对里面的安全条款进行关注, 确保得到执行并纳入安全管理体系中。安全因素可能涉及使用的危险化学品、检测环境 (如辐射、电磁波) 等。

1.2 仪器设备的要求

某些检测仪器, 尤其是精密仪器会对所处环境提出明确的要求, 以确保仪器操作安全和出具数据的准确。在对仪器设备进行验收和校准或检定时, 应对相关的安全要求进行确认并汇总后纳入安全体系管理。主要安全因素包括环境温度、湿度以及可能的电磁、辐射等。

1.3 通用安全的要求

化学分析类实验室由于本身所具有的特点, 有许多通用的安全要求, 应分别予以确认并得到执行和管理。

1.3.1 法律法规的要求

根据国家相关法律、地方法规、国家机关相关文件要求, 对某些因素有着明确的安全管理要求。如对于易制毒化学品, 应该建立专门的管理流程, 并进入公安系统专网进行跟踪管理, 确保安全使用;对于剧毒品, 亦有明确的管理制度和相应的安全设施要求。

1.3.2 普通防火的要求

结合化学实验室涉及到的具体易燃易爆物品、电器火灾等危险源, 应逐一进行识别, 并配备适用的消防器材。

1.3.3 化学品的要求

化学品作为化学实验室必需的实验材料, 其特殊性应该得到关注, 并配备相应的设施进行专业的管理。重点关注化学品运输、贮存过程涉及到的安全问题。尤其化学品在贮存过程中, 必须按照化学品的物理化学特性, 进行分类存放, 满足涉及可能化学反应的禁忌要求。

1.3.4 检测人员的要求

由于化学实验室涉及到的机械、非电离辐射、电气、化学等安全因素, 因此对检测人员的安全防护措施应考虑全面。除根据劳动保护相关法律、文件的要求配备相应的安全防护设施外, 还应该结合实验室的具体特点, 按GB/T27476.1-5《检测实验室安全》中的规定, 对安全因素进行识别并管理。

2 安全问题分类

根据安全可能造成的危害, 化学实验室的安全问题可以分为6类。

2.1 人员安全

实验条件涉及到高温、高压、强磁、强电以及直接或间接接触的各类化学品, 可能对检测人员造成实质伤害。

2.2 化学品安全

化学品在贮存和使用过程中, 都涉及到安全问题。主要危害表现为由于非人为因素造成的意外接触, 引起激烈的化学反应, 造成爆炸或火灾事故;非可控地流出实验室管理系统外, 给社会带来安全风险;由于泄漏或处置不当, 对环境造成污染。

2.3 仪器设备安全

使用环境不能满足某些仪器设备要求时, 可能造成仪器设备的损坏, 甚至造成火灾、爆炸、人员触电等伤害。其中, 也包括出具数据严重偏离, 影响数据准确。

2.4 环境安全

化学实验室产生的“三废”会对环境造成严重伤害, 如重金属、有机矿物质、有毒有害物等。

2.5 水电气安全

水电气安全是任何场所都必须给予足够关注的安全风险源。对于化学实验室, 由于存放有各类化学品、各种仪器设备等的特殊性, 其可能导致的安全风险更大。除其本身可能产生的危害外, 还有可能通过与化学品接触、对仪器设备损毁等造成灾害蔓延和次生灾害。

2.6 数据安全

数据安全涉及两个方面:一是安全警示与指导性数据的准确可靠, 如化学品的MSDS、仪器设备的操作条件要求等;二是分析检测数据的保密管理, 如客户样品的检测结果、油田生产的基础开发数据与方案等。安全警示与指导性数据是各类相关因素的安全基础, 分析检测数据的保密管理则是隐私安全的基本要求。

3 设施配置与管理

3.1 安全设施的配置

根据化学实验室涉及到的安全特点, 必须配备齐全的、符合标准规范要求的安全设施。按照设施的作用, 可分为如下三大类。

3.1.1 探测或检测类装置

为了确保实验室环境符合要求, 必须对环境的相关参数进行准确探测或检测, 如有害气体探测装置、辐射或电磁波强度探测装置、温湿度检测装置等。确保检测人员能够及时准确地掌握环境相关参数, 实现实验室的本质安全。

3.1.2 警示类装置

对于危害较大的某些安全因素, 必须配备基于准确检测基础上的警示装置, 通过声、光、电等形式, 对实验人员和管理者及时进行有效警示, 确保不安全因素被及时发现并被有效控制, 避免危害的出现和扩大。

3.1.3 措施类装置

措施类装置主要包括预防、制止、救治等相关设施。

预防类:个人防护用品、监控、通风、化学品贮柜、空调、加湿或除湿器、专门的化学品废弃物存贮装置、废气净化处理装置等;

制止类:主要包括为了制止事故蔓延、消除事故而配备的装置或材料, 如消防器材、带喷淋装置的洗眼器、硫磺 (消除汞危害) 等。

救治类:个人急救包等。

3.2 安全设施的管理

安全设施管理的主要目的是确保装置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 确保设施功能得到及时、有效地发挥。主要的管理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3.2.1 资料管理与制度建立

要建立信息齐全的安全设施台帐, 有专人进行管理。台帐中应该包含设施的基本信息、日常管理内容等, 并制定相应的制度, 确保各管理环节得到有效执行与监督。

3.2.2 检定

根据国家强检设备名录, 对名录内的设施按规定送有资质的机构进行检定, 并对检定证书中的信息进行确认, 确保检定结果有效并被科学使用。

3.2.3 期间核查

按设施的功能及特点, 合理制定安全设施的期间核查计划, 明确规定核查周期、核查内容、实施与监督人等。

3.2.4 日常检查与巡视

建立日常检查与巡视制度, 并指定专人严格执行。如对洗眼器, 至少应该每周进行检查, 确保通水顺畅, 并定期将死水放掉;对废弃化学品存放装置, 应该每周检查容器的密封性和安全性;对废气净化装置, 应该每季度检查净化装置的有效性;等等。对发现的问题及时上报, 在得到有效解决前暂停相关实验。

4 结语

安全设施的合理配置与有效管理, 是实现化学实验室安全的前提。化学实验室应该从法律法规、方法要求、化学品安全、通用安全等方面, 全面考虑涉及到的安全因素与要求;严格按相应的国家标准对危险源进行识别、管理, 配备齐全的安全设施并进行管理。只有安全设施配备齐全并确保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 才能实现化学实验室的安全。

摘要:根据化学实验室的特点, 分析了化学实验室安全因素分类识别的方法;按照安全因素危害主体, 对安全问题进行了分类, 用以指导安全设施的配置;对安全设施的管理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对化学实验室安全设施进行了系统论述, 有利于提高化学实验室的安全管理水平。

实验室认可内审员培训范文第3篇

1 制作软件

很多原始文件由不同软件制作, 所以格式不同, 必须要运用软件转换成统一格式。然后再用电子书制作软件制作电子书。

1.1 转换软件

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03

VeryPDF PDF2Word, 下载地址:http://www.onlinedown.net/soft/26328.htm。

W o r d文档批量转换工具, 下载地址:h t t p://w w w.onlinedown.net/soft/52831.htm。

1.2 电子书软件

Visual CHM, 下载地址http://www.onlinedown.net/Soft/857.htm。

2 制作方法

2.1 制作网页文件

首先把质量管理体系中各类文件分别转换为网页文件。EXCEL文件转换为网页文件只需打开EXCEL文件另存为网页文件即可。PDF文件用“VeryPDF PDF2Word”转换成Word文档, 再用“Word文档批量转换工具”转换成单个网页文件。

2.2 归类文件

对需要制作电子书的文件分类整理放在不同的文件夹下, 分为质量手册、程序文件, 作业指导书、计划、表单, 标准/法规等。

2.3 制作电子书

启动Visual CHM软件, 点击菜单栏编辑按钮, 在下拉菜单中点击添加目录, 找到2.2归档的目录, 包括子目录打上钩, 按确定。

在左侧目录栏内按需要调整层次, 删除不需要的文件及文件夹。点击菜单栏设置按钮, 在下拉菜单中点击选项, 在打开的设置选项编译属性选项卡中, 设置默认标题,

默认标题是以后做好的电子书默认打开的页面。在最后一个编译属性选项卡中自动同步打钩, 自动同步打钩以后使连接跳转动作在左边目录中可以清晰显示具体的位置。

其他选项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 最后按确定保存设置。

返回到文件夹打开需要设置连接跳转的文件。右击文件选择用Word打开文件 (就是用word来编辑) , 在需要跳转的地方, 用鼠标左键选择文字然后点击右健, 在右键菜单中选择超链接, 在打开的对话框中选择需要的连接, 然后按确定插入链接。重复上述操作完成全部需要的连接保存。

点击编译按钮, 选择电子书保存位置并给电子书命名, 保存电子书的位置要新建一个文件夹, 并且命名和电子书一样以后便于查找, 软件自动开始编译。编译完成的电子书有很多文件就存放在新建的文件夹内, 电子书制作完成后打开电子书文件夹, 在打开的文件夹里找到后缀名为CHM的文件右击选择发送到桌面。回到桌面点击CHM文件就可以阅读刚才做好的电子书了。

3 讨论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建立, 目的是更好的为单位的管理提供技术保障, 但是在实践中我们发现, 传统纸质文件因为各种原因会在需要时出现找不到的尴尬局面。

有些不常用的文件标准在需要时会上网查询, 但是网上文件很多是不规范的。为此我们尝试把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全部打包成一本电子书, 然后在各个岗位电脑上配置一本电子书供需要的工作人员查阅使用。这样不但保证了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正确规范, 而且方便快捷。

常见的电子书有后缀为chm、exe和pdf3种格式。本文介绍的chm格式的电子书, 它具有文件体积小, 制作方便, 阅读灵活等特点。exe格式的电子书它最大的特点就是阅读方便、制作简单且制作出来的电子读物相当精美而且无需专门的阅读器支援就可以阅读, 文件体积稍大, eBook Workshop软件就是这类软件的代表, 但是exe文件格式电子书很多防毒软件会阻止其运行, 会给使用者带来不便。PDF的优点在于这种格式的电子读物和传统纸质相似、便于存取、安全性较高, 但是这种格式文件无法制作超级链接, 在使用上不太理想。

质量管理体系电子书的建立, 为办公无纸化迈进了坚实的一步, 使用电子书可以节约大量的纸张, 并且给管理和使用上带来了便利、快捷和准确。

科学技术日新月异, 我们的工作必上须跟时代科技的步伐, 不断运用科技的最新成果, 把我们的质量管理工作做得更好。

摘要:各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实验室都在进行实验室认可工作, 其中质量体系文件的建立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为了方便使用和查阅体系文件, 我们制作了一本电子书, 使用电子书可以节约大量的纸张, 并且给管理和使用上带来了便利、快捷和准确。

关键词: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电子书

参考文献

[1] 郭华.谁是个中高手?九大电子书制作工具横评[EB/OL].http://www.pconline.com.cn/pcedu/pingce/0406/388723.html, 2004-6-5.

[2] 网页教程.电子书制作软件绿色版汇总及评价[EB/OL].http://www.wangqi.com/html/2006-01/2859.htm, 2006-01-13.

实验室认可内审员培训范文第4篇

为检查和验证实验室管理体系是否持续符合CNAS/CL01:2006《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和《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国认实函﹝2006﹞141号),按本中心管理体系文件的各项要求有效运行,内审组根据内审计划,于2010年9月28日到29日,开展管理体系内审,现将两天的审核实施情况及审核发现报告如下:

一、审核依据

1.《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CNAS/CL01:2006); 2.《实验室认可准则在微生物检测实验室的应用说明》(CNAS/CL09:2006);

3.《实验室认可准则在化学检测实验室的应用说明》(CNAS/CL10:2006);

4.《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国认实函﹝2006﹞141号); 5.《质量手册》第五版(JRCDC/SC-05); 6.《程序文件》(JRCDC/CX01-39); 7.其他一些规范性文件。

二、审核范围

1.管理体系文件涉及的所有要素,包括管理要素和技术要素。

2.检测工作涉及到的所有科室、人员,包括:最高管理者、技术负责人、质量负责人、办公室(质管科)、后勤管理科、检验与放射科、公共卫生科、职业卫生科等。

三、审核方式

本次审核为抽样检查,存在一定的抽样风险,主要是收集符合性证据,采用查阅文件和记录、与相关人员交流沟通、查看现场等方式开展。

2006年3月10日生效 第 1 页 共 8 页

2010内审报告

四、内审组组成

本次审核是从经过培训并考核合格,取得证书,经中心最高管理者任命的内审员当中选取黄碧波、曹俊、方晓飞、李水明、凌明玉等5名同志组成内审组,黄碧波同志任内审组长。

五、审核计划实施情况

1.内审组按预定的计划和进程(内审实施计划)开展本次审核活动。

2.为确保本次内审的顺利开展,内审组长于内审前1周编制内审实施计划,报质量负责人批准,并以书面通知形式发放到相关科室和人员,对内审的分工注意了公正性和回避性,内审员不得审核自己所在的科室和岗位。

3.内审首、末次会议由内审组长主持,中心主任、技术负责人、质量负责人、内审员及相关科室负责人参加。内审组长向参会人员介绍了本次审核目的、依据、范围、内审组的组成、审核方式、时间安排及抽样风险等。中心主任也从进一步完善提升管理体系角度对内审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

4.由于事先通知,各科室和人员都能合理安排工作,积极配合内审员能按预定的时间安排开展审核。

5.本次审核对2009年内审中发现的问题进行了关注。

六、审核发现

通过2天的审核,以及内审组同审核对象的沟通,本次审核发现管理体系运行中的突出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主要有:

(一)实验室管理和检测工作的突出方面

2006年3月10日生效 第 2 页 共 8 页

2010内审报告

1.注重管理体系的符合性与适宜性。中心主任定期组织管理评审,综合评价管理体系的有效性、适宜性、充分性,根据工作类型与工作量的变化,提出改进要求,对有关科室和岗位进行了调整,中心及时组织人员先后修订完善了《质量手册》第1章和第3章,《文件控制维护程序》(JRCDC/CX-03)、《检测工作分包控制程序》(JRCDC/CX-05)、《仪器设备管理程序》(JRCDC/CX-23)、《量值溯源程序》(JRCDC/CX-24)、《检测结果质量保证程序》(JRCDC/CX-31)等5个程序文件,根据岗位调整任命了质量监督员等管理人员,不断改进和完善管理体系,进一步增强了管理体系文件符合性。

2.注重能力的提升。一是中心充实了3名本科毕业生到公共卫生技术力量;二是派出2名业务技术骨干到省职防所进行了4个月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工作业务进修;三是派出各类人员参加国家、省、市组织的实验室管理、检验技术、职业卫生技术服务等业务培训30余人次,进一步提升了实验室管理、检测和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四是邀请江苏省疾控中心党委书记陈连生教授来中心举办“坚持终身学习,提升综合素质”专题讲座,进一步增强全体干部职工的立足本职、爱岗敬业的奉献精神。

3.注重检测工作的溯源。一是按期编制了计量检定/校准计划,组织计量仪器的检定、校准工作,并对校准结果是否符合检测工作要求进行了确认;二是添置了标准声源、流量校准计,用于噪声监测仪和粉尘采样器的校正;三是定期对实验用水、标准物质(溶液)、微生物培养基、高压锅灭菌效果进行核查;四是严格按管理体系及检测方法要求记录2006年3月10日生效 第 3 页 共 8 页

2010内审报告

检测工作的全过程,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可溯源和准确性。

4.注重实验室安全和环保。一是建立相关程序,定期对实验室危险品管理、水、电、气等安全进行检查,发现隐患,及时消除,未发生实验室安全事故;二是对5名高压灭菌器操作人员进行压力容器安全知识培训,并取得压力容器操作证;三是与专业废物处置公司签订废弃物集中处置协议,对检验废弃物、医疗废物分类存放、集中处置,确保实验室安全并符合环境保护要求。

5.积极参加实验室间比对和能力验证活动。一是参加国家认可委组织的肉制品中亚硝酸盐测定、半固体中副溶血性弧菌能力验证,均取得满意结果;二是参加镇扬徐通泰五地疾控实验室间比对活动,水中pH、奶粉中蛋白值、半固体中致病菌分离鉴定;三是参加省疾控中心组织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盲样考核,空气中苯、丙酮、正已烷、正丁醇和乙酸5项考核指标(其中丙酮、正已烷、正丁醇和乙酸是认证认可范围之外的项目)均以合格的结果通过考核,是镇江地区唯一以全部合格结果通过考核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中心自2007年取得国家认可实验室资格,历次参加的实验室间比对和能力验证活动均取得满意结果,由此可见,本中心的检测结果是准确可靠的,并顺利通过省卫生厅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督查。

6.注重客户意见的收集。一是在新闻媒体、政府网站、党(政)务公开栏以及中心网页中公开服务承诺和监督电话,主动接受社会监督;二是结合行风建设,设立意见箱,在收费室、公共卫生科、职业卫生科等窗口部门发放民主监督卡,主动征求服务对象意见;三是召开服务对象座谈会,发放征2006年3月10日生效 第 4 页 共 8 页

2010内审报告

求意见表,调查客户对检测工作的满意度,广泛征求客户意见,作为检测工作改进和服务程序优化的依据。各科室均未接到有关检测工作投诉,进一步提高了客户满意度,在市优化办双优竞赛活动中取得较好成绩,排名较上年有所上升,创成了镇江市文明单位称号;检验与放射科创成了镇江市青年文明号,目前正争创省青年文明号;职业卫生科正争创镇江市青年文明号。

7.注重服务社会大众。为确保生活饮用水安全,根据市委市政府要求,加大对全市生活饮用水监测频次,并及时汇总分析监测结果提出改进建议,向有关部门和领导通报,为政府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顺利完成农村生活饮用水国家监测点项目监测任务,采取从采样到报告全过程的质量控制措施,按时上报检测结果,获得200

8、2009省、市农村饮用水监测先进集体荣誉。开展全国典型地区农村生活饮用水全分析本底调查的标本采集和部分项目的检测,为维护大众健康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8.注重检测报告质量。从抽查的餐具消毒质量、医疗机构消毒质量、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生活饮用水检测及公共场所检测等50份检测报告上看,一是数据采集准确,未发现检测记录数据与检测报告数据不一致或记录不全现象;二是对结果解释结论正确;三是数值修约符合规定,四是报告信息符合相关《检测报告管理程序》(JRCDC/CX-32)文件要求;五是对未通过认证认可项目进行有效的标注;六是报告连同检测记录由办公室统一保存,符合程序文件要求。

(二)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1.文件控制。文件的借阅(如绩效考核整理资料时职2006年3月10日生效 第 5 页 共 8 页

2010内审报告

业卫生科借阅检测报告),只是按一般档案管理,由借阅人出具借条,办公室未能按《文件控制程序》(JRCDC/CX-03)要求履行审批手续,填写文件借阅登记表。

2.检测人员授权。未能及时按《人员的需求和培训程序》(JRCDC/CX-15)对新上岗人员(常心乐、张军、朱海俊)进行技能确认和授权,就从事现场采样、检测和有关检测仪器的操作。

3.修正因子的应用。检测人员对修正因子概念理解不透,职业卫生科、公共卫生科现场检测记录(如噪声测定记录(JRCDC/JL-15)等)中结果计算没有应用修正因子记录。

4.质量监督。质量监督员未掌握监督重点,公共卫生科、职业卫生科质量监督员制订质量监督计划,开展质量监督时没有监督新上岗人员的记录。

5.质量控制。检验与放射科在检测工作中虽然采取了质量控制措施并记录在检测记录中,但没有按《检测结果质量保证程序》(JRCDC/CX-31)要求制订内部质量控制计划。

6.服务和供应品采购。后勤管理科对物资供应商进行了调查,也收集了相应的证明材料,但没有提交学术委员会评定,对物品验收要求理解不清,仅按一般物资对数量、规格等进行验收,没有组织使用科室进行质量验收,未能提供相应的记录。

7.采样记录填写。卫生科和职业卫生科检测人员在现场工作时受多方面因素影响,采样记录填写不规范,主要表现在:1,记录数据的修改不符合要求,如(消)检字201000761号报告,修改处未签名确认;2,采样记录填写不完整,有2006年3月10日生效 第 6 页 共 8 页

2010内审报告

缺项,如:(职)检字201000840报告中,未填写采样仪器编号、样品保存条件和采样时现场设备运行情况。

针对审核中发现的问题,内审组与各责任人进行了交流沟通,开出了7个不符合项,均为一般不符合,并得到相应责任人的确认。

七、审核结论

经过两天的审核,经内审组讨论认为:本中心的检测工作基本符合管理体系文件的各项规定,管理体系能够持续有效运行,基本符合CNAS/CL01:2006《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国认实函[2006]141号)等相关规定,未出现严重不符合。

八、措施建议

为确保本中心管理体系能持续符合相关规定,针对本次审核所发现的问题,审核组提出以下建议:

1.各相关人员和科室应认真学习掌握《准则》、《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等规定,严格按要求开展质量管理和检测工作。

2.各科室和人员加强沟通,按管理体系文件规定履行职责,增强记录意识,对质量管理和技术运作的各个环节按规定进行记录,作为证据材料妥善保管。

3.对内外部文件进一步清理,按要求标识、控制、管理和使用,防止误用作废文件而影响检测质量。

4.及时修改和完善不适用的记录表式,确保持续符合准则要求。

5.由于本次审核是抽样检查,故存在一定风险和局限性,没有发现不符合的不一定全都是符合《准则》要求,各2006年3月10日生效 第 7 页 共 8 页

2010内审报告

相关科室和人员应以此为契机,在日常的工作中及时总结、发现,举一反三,对出现的或潜在的不符合及时制订纠正和预防措施,持续改进,以确保本中心的管理体系不断完善。

6.审核的深度和广度尚有欠缺,在今后的审核过程中不断学习和提高,将内审工作开展得更加深入和细致。

7.对本次审核中发现的不符合项,由相关责任科室和责任人在约定的时间内完成纠正措施,将纠正材料报内审组,由内审员或质量监督员跟踪验证,并在下一次内审中予以关注,以防再次出现。

8.本报告经质量负责人批准后,由办公室按文件控制要求,受控发放到各相关科室和人员。

附:2010年内审不符合项汇总表。

编制人:

批准人:

日 期:

实验室认可内审员培训范文第5篇

一、填空题(共5题:每空1分,共25分)

1、风险的定义: 风险是发生特定危害事件的可能性及后果的(结合)。

2、化学爆炸的特点是:爆炸发生过程中介质的(化学性质)发生了变化。物理性爆炸的特点是:在爆炸的前后,爆炸物质的性质及(化学成分)均不改变,发

生变化的仅是介质的状态参数。

3、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通用规范由10A级要素53B级要素组成。

4、生产、储存危险化学品的单位,应当根据其生产、储存的危险化学品的种类

和危险特性,在作业场所设置相应的监测、监控、通风、防晒、

调温、防火、灭火、防爆、泄压、防毒、中和、防潮、

防雷、防静电、防腐、防泄漏以及防护围堤或者隔离操作等安全

设施、设备,并按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者国家有关规定对安全设施、设备进

行经常性维护、保养,保证安全设施、设备的正常使用。

5、合格内审员应具备的基本能力是:交流的能力,合作的能力,分

析判断的能力, 独立工作的能力,应变的能力 ,善于学习的

能力

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91号,《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自2011年12月1日起施行。

7、 生产、储存危险化学品的单位,应当在其作业场所设置通信、 报警装置,并保证处于适用状态。

二: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填入()中、共10题:每题2分)

1:《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通用规范》(AQ3013—2008)的适用范围是

(A:)。

A:危险化学品生产、使用、储存企业及有危险化学品储存设施的经营企业:

B: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

C:危险化学品使用、储存企业:

D:有危险化学品储存设施的经营企业。

2: 安全标准化的实施,应体现(A:)的安全监督管理原则,通过有

效方式实现信息的交流和沟通,不断提高安全意识和安全管理水平。

A: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

B:领导负责、全员参与:

C:考评机构负责、企业参与:

D: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负责、考评机构指导。

3:安全隐患治理的“四定”是指(B)。

A:定治理项目、定治理时间、定措施、定人员:

B:定治理措施、定负责人、定资金来源、定治理期限:

C:定内容、定人员、定时间、定资金:

D:定目标、定责任、定工作内容、定完成时期。

4:危化品火灾特点是(C)。

A:发生突然、复杂性、扩散性、连锁性:

B:各个环节都有可能发生、经济损失大、广泛的社会性:

C:发生突然、扩散迅速、持续时间长、涉及面广、处理不当会引起二次灾害: D:高温高压情况下容易发生、经济损失大。

5:企业落实事故预防和整改措施应包括(A)。

A:工程技术措施、培训教育措施、管理措施:

B:落实责任制、落实预防、整改措施、落实资金来源:

C:加强管理、制定方案、制定措施:

D:加强技术改造、使用先进的工艺、设备、材料。

6:危险化学品的储存(B)。

A:方式、方法应当符合国家标准或者国家有关规定

B:方式、方法以及储存数量应当符合国家标准或者国家有关规定

C:应在专用仓库、专用场地或者专用储存室内,不需要专人负责管理

D:不需要专用仓库、专用场地或者专用储存室内,只要专人负责管理就行 7:职业危害因素分(B)。

A:危险因素、粉尘因素、有害气体:

B:化学因素、物理因素、生物因素、其他因素:

C:人的因素、化学因素、物的因素:

D:化学品危害、设备危害、人的身体状况。

8、发生事故的根本原因是作业环境中:(A:)

A:物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环境和管理因素

B:物的不安全状态、领导不重视、设备陈旧

9、安全检查表属于以下哪一种评价方法(C:)

A:安全检查表是一种定量的评价方法

B:安全检查表是一种定性的评价方法

C:安全检查表是一种定性、半定量评价方法。

10、根据教材确定的定义,风险度可用以下哪种公式表示(C)

A: S= L ×R

B: L= R ×S

C: R= L ×S

三: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中列出的提法正确与否、在正确题前打 “∨” 错

误题前打 “× ” 共10题:每题2分)

1: ×A: 安全生产标准化活动最初是《安全生产法》提出的要求:

∨ B:安全生产标准化活动最初是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文件提出的要求:

× C: 安全生产标准化活动最初是《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提出的要求: × D:安全生产标准化活动最初是国家安监总局《关于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活动指导意见》文件提出的要求。

2:∨A: 安全生产标准化是预防事故、杜绝“三违”、加强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基础:

×B: 安全生产标准化是安全监管部门依法行政的重要基础:

× C: 安全生产标准化是领导进行安全生产决策的重要基础:

× D: 安全生产标准化是企业制定安全操作规程的重要基础。

3:×A风险评价是评价风险程度是否在可接受范围。

∨B:风险评价是控制风险程度是否在可接受范围。

× C:风险评价是说明风险程度是否在可接受范围。

4:∨A: 安全标准化采取企业自主管理、安全标准化考核机构考评、政府安全

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监督的管理模式、持续改进企业的安全绩效、实现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 B: 安全标准化采取企业领导和安全管理人员按标准实施的管理模式、持

续改进企业的安全绩效、实现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5: × A: 安全标准化的建立过程,包括动员、制定方案、完善管理制度等阶段:

× B: 安全标准化的建立过程,包括检查验收、总结评比、考核评定等阶段: ∨C: 安全标准化的建立过程,包括初始评审、策划、培训、实施、自评、改进与提高等阶段。

6:× A: 重大危险源应按《安全评价通测》(AQ8001——2007)进行辨识和确定:

× B: 重大危险源应按《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进行辨识和确定: ∨C: 重大危险源应按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国家安监总局《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安监管协调

【2004】56号)进行辨识和确定。

7: ∨A: 安全培训教育有管理人员培训教育、从业人员培训教育、新从业人员

培训教育、其他人员培训教育、日常安全教育等教育方式:

× B: 安全培训教育有召开安全工作会议、组织外出考察学习等教育方式。

8: × A: 危化品生产操作、高压、高温操作、特种设备操作危险性作业活动实

施作业许可管理、严格履审批手续:

∨ B: 动火作业、破土作业、高处作业、断路作业、吊装作业、临时用电作业、进入受限空间作业、设备检修作业、抽堵盲板作业、其他危险性作业危险性作业活动实施作业许可管理、严格履审批手续:

× C: 厂内机动车驾驶、建筑房屋维修、运输危险物品危险性作业活动实施作业许可管理、严格履审批手续。

9: ×A: 企业进行安全检查的主要形式有巡回检查、岗位检查:

∨ B: 企业进行安全检查的主要形式有综合性检查、专业性检查、季节性检

查、日常检查和节假日检查:

× C: 企业进行安全检查的主要形式有绩效考核评比检查。

10: × A: 职业卫生档案应包括职业卫生管理制度、职业卫生管理机构、企业生产性质内容:

∨B: 职业卫生档案应包括职业危害类别、接触人数、工艺过程、有害作业

变迁、职业危害因素监测定点数、监测结果、健康监护报告内容。

三:简答题(2题:每题10分)

1:实现安全标准化的先决条件是什么?(关键条件)

答:1)领导支持

a:书面承诺:

b:提供资源支持(人力、物力、财力、技术等):

c:参加安全标准化工作会议、发布支持信息、参与考核:

d:鼓励、奖励积极的安全行为。

2)全员的参与

a:加强宣传教育培训、提高安全意识和技能:

b:全员参与风险评价、消除安全隐患及不安全行为。

2:内审员的职责

答:

1)遵守相应的审核要求

2)有效的策划和履行被赋予的职责

3)将观察结果形成文件

4)报告审核结果

5)验证纠正措施的有效性

6)配合并支持审核组长的工作

四:论述题:(15分)

实验室认可内审员培训范文第6篇

内审员培训试题 答案

姓 名 单 位 测试日期 测试成绩

一、判断题(每题1分,共20分)

下列各题中,你认为正确的在( )中划“√”,错误的划“×”

) 1. 食品安全与消费时食品中食源性危害的存在和水平有关。因此只与食品加工和消费阶段有关

) 2. (×) (√ ) (√) (×) (×) (√ ) (× ) 3. 4. 5. 6. 7. 8. 9. 食品安全是指食品危害不造成消费者伤害的条件。

饮料厂的罐装区域、奶粉厂的接粉区罐装区域同其他区域的洁净要求相同。 高洁净区一般应有二次洗手消毒设施、二次更衣设施或单独更衣室。 组织的食品安全方针应得到对其持续适宜性的评审;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文件必须由手册、程序、和记录组成;

验证是指通过提供客观证据对特定的预期用途或应用要求已得到满足的认定。 在超出关键限值的条件下,生产的产品是潜在不安全产品。

HACCP计划应得到食品安全小组的批准,前提方案可不得到食品安全小组的批准。

(√ ) (√) (√ ) 10. 对内包装材料如聚乙烯膜应索要符合相应卫生标准的证据。

11. 组织的食品安全方针应符合与顾客商定的食品安全要求和法律法规要求; 12. 组织要有相关的记录来证实食品安全小组具备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范围内的产品、过程、设备有关的食品危害的知识和经验。

(× ) (√) 13. 过程流程图必须标出废弃物的排放点。

14. 对危害进行评价时,应考虑安全危害造成不良健康后果的严重性及发生的可能性。

(× ) (×) (×) (√) (× ) 15. 从事生制品加工的工人的工作服和从事熟制品加工的工人的工作服可在一起清洗。

16. 食品企业地面大面积积水只要加强清扫即可。 17. 操作性前提方案不应包括对污水排水系统的管理。 18. 熟肉制品包装区是洁净区。

19. 生产企业对使用的食品原料、辅料的卫生指标如重金属等必须本企业进行检验控制。

(√) 20.

召回的原因、范围和结果应向最高管理者报告。

二、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从以下每题的几个答案中选择一个你认为最合适的,并将答案代号填入 中。

( d)1. (d )2. (d)3. (d)4. ( a )5. (d )6. ( d)7. (d )8. ( d )9. (d )10. (d )11. ISO22000标准不适用于

组织. a)添加剂

b) 运输和仓储经营者

c)零售分包商

d) 卫生主管部门

消毒方法不包括(

)。

a.加热

b.化学药剂

c.辅照

d.水清洗

e熏蒸 操作性前提方案是指为控制食品安全危害

,所制定的前提方案. a) 引入的可能性

b)在产品中污染或扩散的可能性 c) 或加工环境中污染或扩散的可能性

d) 以上都是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范围包括:

. a) 产品或产品类别;

b) 产品和加工;

c) 产品、加工和场地;

d) 体系中涉及的产品或产品类别、加工和生产场地;

可能影响组织有关食品安全的潜在紧急情况和事故应由

考虑,并证实如何进行管理. a) 最高管理者

b) HACCP小组成员和技术专家

c) HACCP组长

d) 生产部主管

.

人员不应参加食品加工。

a.肝炎

b.细菌性痢疾

c.受外伤

d.以上都是

危害识别应基于以下方面 . a) 预备信息和数据; b) 经验;

c) 流行病学调查和其他历史数据; d) 以上全是

在加工过程中消除金属危害时,加工线上的(

)可以作为CCP。

A.磁铁

B.筛选机

C.金属探测器

D.以上都是

HACCP计划可不包括 . a) HACCP计划所要控制的危害;

b) 已确定危害将得到被控制的关键控制点; c) 关键限值;

d) 负责执行每个监视程序的人员的培训内容;

审核证据包括

. a) 与审核准则有关的经证实的事实陈述

b) 现场观察结果

c) 经证实的记录

d) 以上都是 召回方案有效性验证的办法包括

. a) 模拟召回

b) 实际召回

c) 验证性实验

d) 以上都是

2 (c )12. 下列

种因素中不可能产生化学危害:

a) 环境中的有机废物

b) 兽用药品残留

c) 诺沃克病毒

d)生长在谷物上的霉菌 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应符合

的规定. a) GB2760

b) GB14880 c) GB2715

d) GB14881 经检验检疫确定为不适合人类食用或不符合兽医卫生要求的动物、屠体、胴体、内脏或动物的其他部分进行无害化处理的方法包括

. a) 高温

b) 焚烧

c) 深埋

d) 以上都对 下列哪些参数是常用的关键限值

. a) 温度和时间

b) 细菌数量 c) 水活度

d) 蛋白质含量 (A)13. ( d)14. ( a )15. ( c)16. 10—15平米安装一支30瓦紫外灯,紫外线照射消毒的时间一般不少于(

)。

A.2小时

B.4小时

C.30分钟

D.过夜

( b )17. 洗手液的余氯浓度一般应控制在(

)左右。

A.100ppm

B.50ppm

C.200ppm

D.400ppm (a)18.

任命有权限启动召回的人员和负责执行召回的人员. a) 最高管理者

b) HACCP小组长

c) HACCP小组

d) 技术质量部门

(b)19. 加工人员的人流应

. a) 就近进入

b ) 从高洁净区向低洁净区 c) 从低洁净区向高洁净区

d) 成品出口一致

(d )20. 农药、兽药的残留是由

产生的. a) 加工过程

b) 储藏

c) 运输

d) 初级生产

三.简答题 (每题8分,共40分)

1、 简述卫生标准操作程序八个方面的内容。

1) 水的卫生控制2)食品接触面的清洁与消毒3)手的清洁与消毒,卫生间的卫生控制 4)防止交叉污染5)防止食品被异物污染6)有毒有害化学品的管理7)员工健康管理 8)虫害控制

2. 请编制一个对员工进入面包厂包装车间时洗手消毒方面的规定?

3 3. 简述建立HACCP体系的12个步骤。

第1步:组成HACCP小组;第2步:产品描述;第3步:描述预期用途和消费者; 第4步:工艺流程示意图;第5步:验证流程图; 第6步:原理1危害分析; 第7步:原理2关键控制点的识别; 第8步:原理3 确定关键限值(CL); 第9步:原理4 建立监控程序; 第10步:原理5纠偏措施; 第11步: 原理6 建立验证程序

第12步:原理7 建立文件记录和文件控制程序 4.简述食品加工企业生产人员的健康控制要求?

(1)从事食品生产加工、检验和管理的人员经体检合格后方可上岗,每年应进行一次健康检查,必要时做临时健康检查。凡患有影响食品卫生的疾病者,应调离食品生产岗位。

(2)从事食品生产加工、检验和管理的人员应保持个人清洁,勤洗澡,勤剪指甲,患有影响食品卫生的疾病或有开放性伤口时不得参加生产,不得将与生产无关的物品带入车间;工作时不得戴首饰、手表,不得化妆;进入车间时应洗手、消毒并穿着工作服、帽、鞋,离开车间时换下工作服、帽、鞋;工厂应设立专用洗衣房,工作服集中管理,统一清洗消毒,统一发放。生产中使用手套作业的,手套应保持完好、清洁并经消毒处理,不得使用纺织纤维手套。 5. 试列出5类影响食品安全的化学危害并说明可能的控制措施?

4 四.案例分析题(三选二,每题10分,共20分) 1. 审核员在对某肉制品的加工车间审核时发现,在该车间人员通道处摆放了5个货架,上面摆放着出炉不久待冷却的香肠,通道处人来人往,香肠上方不时有苍蝇飞舞。车间主任对此回答是生产旺季,冷却间不够用,临时利用通道,至于苍蝇,他认为加工车间处于消毒过的环境,苍蝇并不带菌。

答:不符合事实:审核员在加工车间审核时发现,车间人员通道处有苍蝇飞舞。

不符合条款:GB/T 22000-2006 7.2.3在制定这些方案时,组织应考虑如下信息:i) 虫害控制

严重程度: 一般

2.审核员对某 企业审核监视和测量时,发现某些食品安全特性是通过感官进行检查的,审核员询问了检查员有无发现问题后就结束了审核, 这位审核员的做法是否全面,你遇到这种情况应如何做 ? 并叙述理由。 答:这位审核员的做法不全面。

因为:按GB/T 22000-2006 7.6.3关键控制点的关键限值的确定‘基于主观信息(如对产品、加工过程、处置等的视觉检验)的关键限值,应有指导书、规范和(或)教育及培训的支持。’

按GB/T 22000-2006 7.6.4 所以:要继续查

○1 查有无作业指导书或规范

○2 查对检查员的要求,有无教育及培训的计划或记录 ○3 查相关记录是否符合要求 ○4 查有无评价的记录

上一篇:石油集团党建工作总结范文下一篇: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