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状补间动画学习总结范文

2023-09-23

形状补间动画学习总结范文第1篇

一、教材分析

《形状补间动画》是初二信息技术下册第3单元微项目2中专题2的内容,其主要内容是:灵活应用关键帧,掌握补间动画制作三部曲。本节课是在动画角色造型与场景设计和逐帧动画的基础上的深化学习,也为后面补间动画的后续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所以,本节课在这单元中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二、学生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初二年级的学生,经过一年半的初中信息技术学习,具备了一定信息技术知识和操作技能,信息素养有了很大的提高。前几节课的动画学习,让学生掌握了动画的基础知识,消除了对动画的神秘感,感受到了动画制作的奥秘。但是,学生所学的动画知识还不能满足他们的动画制作需求,学生迫切需要更多的动画制作技能来展现自我,所以学生对动画学习有着强烈的求知欲望,这对教学起到良好的辅助作用。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灵活应用关键帧,理解并深化应用动画三步曲制作原理。

2、过程与方法 以“变脸”为核心任务,把本节课的知识点、技能点问题化,融入到各层次的分任务中,使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展示交流等学习方式,在完成各层次分任务的过程中,掌握本节课的知识点和技能点,从而完成学习任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学会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探究与归纳的能力,提高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关键帧的应用 补间动画制作三步曲

难点:两段及多段动画的制作。

四、教学思路

教师首先利用动画片“变脸”来激发学生的兴趣,然后通过问题引导进入本课主题,接着展示本课的学习目标和核心任务(动画实例“变脸”),并分析核心任务,让学生明白这节课的学习任务以及如何进行学习。让学生结合学案及微课,进行自主探究学习和合作探究学习,完成“变脸”动画的制作。最后师生共同总结本课内容,同时在德育方面进行升华,完成本节课的教学。

五、教学方法

任务驱动、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分层次教学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2分钟)

让学生回顾旧知识:打开以前的作品(哭脸和笑脸)。教师让学生欣赏动画片《变脸》的片段,感受动画变脸的神奇,并引导学生观察对比,从而发现问题:如何实现两种脸之间的变化?从而引出课题:形状补间动画(课件出示课题),从而完程新课导入。

【设计目的:通过此环节,让学生既回顾了旧知识,为新课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又对动画变脸有了一个感性的认识,让学生在对比中发现问题,从而降低了难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的学习积极性。】

(二)、出示教学目标及核心任务(2分钟)

课件出示教学目标,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课件出示核心任务并分析,让学生明白本节课如何学习。

(三)、自主探究学习 (8分钟)

哭脸与笑脸的绘制以及关键帧应用。

1、教师:同学们,要完成核心任务,首先要绘制哭脸和笑脸。那么在时间轴上,我们在绘制的哭脸和笑脸的过程中,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让学生回顾核心任务的分析,教师用问题进一步引导:能不能在同一个帧内绘制呢?如果在不同的帧,能不能两个帧之间的距离很短呢?) 【设计目的:此问题让学生在操作的基础上思考,引导学生思考动画制作的步骤,明确关键帧的使用以及作用】

学生操作,教师在课堂内巡视,老师要特别关注并引导有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通过关切言语,以及动作来增强他们学习的信心。

让学生观察自己的作品并深化思考:哭脸能不能通过线条变化而变为笑脸呢?这样做有什么好呢?

【设计目的:此问题有助于学生理解形状补间动画制作原理,为后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让学生思考并开始尝试,在操作的过程进行体验,小组内交流并总结。

2、让一个学生进行操作演示,并且边演示边讲解,其他同学进行点评交流。

【设计意图:让学生当小老师演示并讲解,第一个作用是可以增强展示学生的自信心,第二个作用是能起到榜样的作用,激发学生的竞争心。第三个作用是学生教学生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第四个作用是学生在交流的过程,思维碰撞产生灵感火花,有助于提高学习。】

3、学生二次学习和再操作检验。【设计意图:通过此环节解决教学重点关键帧的应用。】

4、完成任务一:新建一动画,在1帧处绘制哭脸,在30帧处绘制笑脸。 【设计意图:通过此环节检测学生们的知识应用情况。】

(四)、合作探究学习(9分钟)

形状补间动画制作三步曲

1、让学生播放自己的动画作品,让学生观察而发现问题:哭脸不能自动变为笑脸。教师顺势以问题进行引导:同学们,那如何让哭脸自动变为笑脸呢?

学生依据学案和微课,小组展开合作探究。教师巡视,特别留意学生探究中出现的问题,就偏离方向的问题进行提醒。

【设计目的:此环节是为了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意识,提高他们的合作能力和探究能力。】

2、让各小组的代表学生进行操作演示并讲解,其他同学进行点评交流。

【设计意图:让小组代表展示交流并点评,第一个作用是可以增强展示小组学生们的自信心,第二个作用是利用评价机制,展开竞争,培养学生们的竞争意识。第三个作用是交流的过程中,学生们相互反馈并学习。】

3、学生完成二次学习后,进行深化思考:“哭脸变笑脸”的动画制作,需要几步操作?是哪几步? 让学生回顾自己的作品,小组内谈论交流,并进行归纳总结,由小组代表发言展示交流,其他小组的同学进行点评。教师针对学生未能解决的问题或者错误的问题,进行做最后点评、归纳。教师课件展示归纳内容。

【设计意图:通过此环节让学生学会深入思考,从回顾作品中进行归纳总结,从而解决教学重点补间动画制作三步曲。】

4、完成任务二:让动画,从1帧处的哭脸,变为30帧处的笑脸。

【设计意图:通过此环节检测学生们的知识应用情况。】

(五)、提高探究学习 (9分钟)

1、教师:我们由哭能变为笑,也能再从笑变为哭。那动画如何实现连续两个转变呢?关键帧如何使用呢?学生小组借助于微课和学案,展开思考并探究。

【设计意图:通过此环节训练学生的逆向思维,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2、让学生进行展示交流,其他同学进行点评。

【设计意图:让学生展示交流并点评,第一个作用是有助于优秀的学生有成就感和自豪感。第二个作用是利用评价机制,展开竞争,培养学生们的竞争意识。第三个作用是优秀的学生做为小老师,有利于其他学生接受。第四个作用是暴露学生们在学习中的问题,为教师点拨升华做好铺垫。】

3、学生完成二次学习后,进行深化思考:动画能制作两端,那三段可以吗?那多段可以吗?【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从而深化学生思维,对学生的学习进行了拓展和延伸。】

3、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总结,教师进行点拨升华,同时进行德育教育。

学生小组归纳,由代表展示交流,教师点拨升华。(多段动画制作原理,关键帧灵活应用,人生道理)

教师语:我们的情绪变化才能引起变脸,生活中不如意十之八九。我们要以平常心去看的得失。要知道“塞翁失马,蔫知非福”。要有一个平常心!

【设计目的:既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又进行了德育渗透。解决了教学难点。】

(六)、作品展示,成果交流(4分钟)

各小组上交作业,并推荐一件最好的作品进行展示。

教师展示各小组的作品,师生点评,达到相互学习,取长补短的目的。【设计意图:此环节让学生通过自己的作品与他人作品相对比,知道自己的优缺点,达到取长补短的作用。同时创新作品进行表扬,培养学生们的创新意识。】

(七)、归纳总结,体验成功(2分钟)

教师让各小组先总结,让后再点评总结。【设计意图:目的在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理解,完成真正意义上的知识建构。】

(八)、课堂检测(10分钟)

1、作业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做一个简单的形状补间动画。

第二个层次:做一个有自己特色的形状补间动画(两段)

第三层次:自己设计一个补间动画(不限段)

2、展示学生的作品

3、根据各组的学习情况评选优秀小组。

上一篇:百名优秀青年矿工名单范文下一篇:信用助学贷款申请须知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