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画创作论文题目范文

2024-01-06

漫画创作论文题目范文第1篇

卡通艺术,由于造型生动,色调明快,色彩鲜明,画面精美,富于想象力,以其夸张、幽默、富有深刻的内容和故事性,令广大儿童少年兴奋和喜爱。丰富多彩、趣味横生的卡通世界不仅给少儿带来无限欢乐,更潜移默化影响着他们的心灵。当前,卡通艺术已成为校园艺术文化的主流,但我国的中小学生对于本土的卡通艺术反而兴趣缺缺。主要是目前我国卡通艺术在内容上的陈旧和表现手法上的抄袭,缺乏民族特色而导致。作为美术教育工作者,有必要从本土民族特色着手研究,通过卡通课程教学,正确引导学生在卡通学习中树立正确的审美情趣和审美价值观。

在内容开发上,遵循美术教学原则即基础性原则、趣味性原则、民族性原则、实践性原则、发展性原则和审美性的原则,经数个途径:教材中拓展,在生活(现实生活和学生自己的生活)中发现,与当地民间本土文化结合,与中国传统民间文化结合,丰富了内容,将简单理论知识——技法知识——作品赏析——学生表现实践活动的过程进行的更为多样化。

一、教材中拓展,由课本延伸,制作漫画资料库和进行角色扮演活动。

长期以来,在专业化美术教育思想的影响下,认为卡通画根本就不属于正规的绘画,或被认为是“小儿科”、太低俗而排斥于教材之外。所以,课本中除了有一些讽刺性漫画外,很少涉及卡通画的内容。而事实上,每一个孩子都已接受了卡通文化并有强烈的兴趣,甚至卡通画对学生的影响已在世界名画之上。此外,专业的卡通漫画的学习,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是一门非常奇妙的艺术形式,是多种艺术形式的综合体。它要求作画者要有视觉艺术美感,更要涉猎解剖学、戏剧、服饰设计、表演、心理学、道具……方面的学科知识涵养。卡通漫画由于地区差异和传统人文思想等的不同,每一个独立的动画家也会由于自身的审美情趣、取向、经历和艺术素养等诸多因素的不同,在动画造型中也会带有明显而独特的个人风格。因此,学会欣赏多样化的卡通艺术风格,收集漫画理论技法制作资料库,对于学生进一步学习卡通漫画,发挥主观能动性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让学生在现实社会生活中和学生自己的生活中发现。

漫画卡通形象早已随各种传播媒体深入到孩子的心目中,也正日益渗透于现代成人社会,比如微软的Office助手、各类大型活动的吉祥物、T恤图案、小挂件等,已构成一种不可忽视的世界性的卡通文化形象。而从客观上说,卡通形象有着夸张的造型、绚丽的色彩、充满想象力的动作和超越时空的情节等,具有极大地创造性和吸引力。所以,若让学生画自己喜爱的东西,最多的莫过于卡通。我们利用卡通画有趣的造型、绚丽的用色和富有想象力的创作方法组织教学是深受学生欢迎的,并能引发学生对社会上卡通艺术现象的关注和思考。《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要求:加强学习活动的综合性和探索性,注重美术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紧密关联,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提高想像力和创造力,提高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增强对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热爱及责任感,发展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与能力。所以,以卡通漫画的形式表现生活与身边的事,能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兴趣;将卡通漫画与生活结合,与身边的故事结合,编写四格漫画和连环画,进而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艺术审美观,对生活更加热爱。

三、与当地的民间文化结合,发掘常武地区的本土文化资源,以卡通漫画的形式传播文化。

美术课程标准指出:美术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美术学习绝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技能技巧的训练,而应视为一种文化学习。应通过美术学习,使学生认识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差异性,人类社会的丰富性,并在一种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的特征、美术表现的多样性以及美术对社会生活的独特贡献。地方文化与本地学生的背景相贴近,易于情感上的沟通;透过地方艺术,可以使学生清晰地认识自己身边的生活、社会环境,对自身所处的地域、风土人情有鲜明的感知。尤其在当今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地域与地域之间的差距正逐渐缩小,趋于“标准化”。地方差距的消灭意味着地方特色的消隐,因此美术教学应该保持、发扬自己的特色去面向未来发展的要求,显然,地方文化呼唤着教育,通过美术课堂对学生进行这一教育更有利于其素质的提高。

四、与中国传统民间文化结合,以多样的形式诠释“民族特色”。

《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中指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美术课程的价值其中一个体现是“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和交流”,通过对美术课程的学习,有助于学生熟悉美术的媒材和形式,理解和运用视觉语言,更多地介入信息交流,共享人类社会的文化资源,积极参与文化的传承,并对文化的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与中国传统民间文化结合以不同形式诠释了“民族特色”,有从国内传统漫画入手,有从民间皮影学习,有的从北京奥运福娃讲起,更有历史画像砖、剪纸、戏剧及民间泥人面人等都着重于民族之特色,传统之魅力并与现代元素相结合,达到了较好的效果。

中国民族文化造就了动画的造型风格,例如《大闹天宫》、《哪咤闹海》等大型动画在造型设计和动作设计上完全不逊于同时代的迪斯尼动画。尤其在造型方面,带着中国特色和民族的风格。以《大闹天宫》为例,无论是主角孙悟空的造型,还是与玉皇大帝或是四大天王的造型无不取材于中国的传统文化:从敦煌壁画到戏剧,甚至是年画门神。新片《哪吒传奇》的造型设计则脱离了《哪吒闹海》中平面化设计模式,更空间感和透视感。创作者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及美术特点,又加入了许多现代的理念并将一些青春偶像的造型也融入其中。单从哪吒的造型看,它摆脱了传统的葫芦娃式的中国儿童动画造型,变得更有灵性和亲和力。

漫画创作论文题目范文第2篇

学习能力培养在我国教育系统不断发展和进步的状态下越来越受到重视, 本文所探讨的动漫画专业, 更是需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的专业类型。因此, 单靠教师在课堂上的理论知识讲解和专业技能传授是远远不够的, 创造力和思维能力, 才是学好此专业的关键性因素, 这两方面的能力需要学生在日常学习和实践中通过个人的探索和总结来学习和提高, 也就是说, 需要靠个人的自主学习来获取。因此, 培养学习能力对于此专业的学习非常重要。

一、动漫专业学生的学习和就业现状发分析

动漫专业是高校中比较热门的专业之一, 一方面是由于这类专业的灵活性和先进性较强, 并且设计应用的领域多集中在娱乐方面, 因此, 比较容易引起学生们的兴趣。通过对此专业学生的学习和就业现状进行观察发现, 由于动漫专业本身的动态性和灵活性特征, 许多此专业的学生在这方面的学习能力比较缺乏, 导致其在学校教育中所学到的技能和理论知识的应用性不强[1]。进而, 当学生面临就业时, 其所具备的专业能力和水平往往不能满足相关企业和用人单位对人员能力的要求, 使得这门本身具有一定先进性和尖端性的学科在实际应用汇总没有发挥出其珍重的作用, 反而给此专业学生的学习和就业带来一些阻碍。

二、专业课程设置方面的缺陷

(一) 对本专业的内涵认知不准确

动漫专业是随着设计专业的发展不断趋于网络化和专业化后和出现的一门比较新颖的学科类型。因此, 部分高校对本专业的内涵认知不够明确, 相应的, 在进行教学课程安排时, 也就存在一定的问题。通常情况下, 由于其对动漫专业的了解不够深入, 在课程安排上会主要以平面设计为主, 辅助进行动漫专业的相关软件应用的学习。但这种课程安排内容相对比较单一, 与动漫设计专业的丰富性和多元性要求不相符, 仅学习这些课程, 会使学生在课程内容的学习上缺乏全面性。

(二) 教学资源与方式固化

在目前的高职院校中, 动漫课程的学习过程通常还是以课堂教学为主, 虽然高效中也会配备一些多媒体教学工具辅助进行教学过程的开展, 但也比较局限于课堂教学的范围, 对于学生课程学习后的实践活动开展, 并没有延续进行关注和进行[2]。而且, 单一的教学方式本身, 也不利于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所学习和接收到的信息和资源也比较有限。这些现状都不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另外, 在相关的教学设施设备的配备上, 高校目前的设施配备都比较基础, 不能满足不断变化和更新得到动漫设计专业要求。

(三) 专业师资力量薄弱

动漫专业的教学工作需要教师具备较高的理论知识水平, 并且具备将理论转化为实践的能力, 但目前高校动漫画专业的教师队伍, 不仅存在专业教师本身数量的不足, 而且教师本身的专业教学能力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教师能力的局限, 使得本专业的课堂教学效果受到一定的影响, 学生的课堂学习中不仅无法学到充足的专业知识, 而且整体的课堂教学气氛也比较呆板, 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也就更加困难。

三、学习能力培养的途径

(一) 提高专业认知度

就创新工作而言, 其又必须建立在对本专业的内涵充分认知的基础上[3]。因此, 提高专业的认知度, 是动漫思维培养的第一步。这种认知主要包括对行业发展的现状、市场上的人才需求, 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的认知, 学生在此课程的学习过程中, 必须对此专业这些方面的内容有一个客观充分的认知, 才能找到培养思维能力的动力, 并且有针对性、有目的的开展学习活动。而这些认知过程, 需要在教师的辅助下进行, 同时, 教师在辅助学生提高专业认知度的同时, 也是对自身认知范围的再次扩充和更新, 只有师生双方面都能够对此专业的内涵和发展趋势有一个科学的认知, 他们才能了解学习过程中应当运用什么思维模式进行学习和教育, 从而实现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提升。

(二)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上文已经提到, 除了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动漫设计专业水平的提升, 需要实践教育活动的支持。但基于提升学生自身学习能力的目的, 教师在培养其学习能力时, 应当将自主学习能力作为一个重点培养的内容, 在具体的教学实施过程中, 多给学生提供有效的思路。这一目标的实现, 教师不仅可以依靠与学生的交流和沟通, 还可以依靠互联网、多媒体等教辅助手段, 获取更加多元的实践信息资源, 教师只需要在这个过程中将个人的角色转换到辅助者和指导者的角度上, 将充分的学习空间留给学生, 让他们在自主实践的过程中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培养出个人设计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 多方面资源的利用, 也有利于教学模式的丰富, 使课堂教学的气氛活跃起来[4]。

(三) 加强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

创造能力是动漫专业学习到一定阶段后的能力升华的阶段, 创造力本身, 也是动漫设计专业的基础学习要求, 教师可以通过设立一个创作主题, 以竞赛或评比的形式让学生参与到设计活动中去, 另外, 在主题导入的前期阶段, 还可以利用微课教学这种先进的教学模式, 将动漫设计主题的核心内容以微课的形式呈现给学生, 并通过互联网平台为他们的设计提供更多的资料和思路, 提升学生参与创作设计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四、结束语

总之, 动漫专业是具有良好发展前景和灵活性的一门比较注重思维能力和创造力的专业类型。一方面,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不断的利用新的资源和途径丰富教学形式, 学生也应当在认清专业内涵的基础上注重个人学习能力的提升和培养, 最终培养出社会和市场所需要的专业人才。

摘要:从动漫画专业本身的特点上来讲, 此专业对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力有很高的要求, 但从目前我国高校学生此专业的学习现状上来看, 多数学生的专业学学习重点集中在了对专业技能的学习掌握上, 但对于思维灵活性和创造能力的培养相对缺乏。对于动漫专业来说, 技能的掌握会使得学生的学习过程受到一定的局限, 与本专业对于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培养的要求不相符, 本文重点针对本专业学习能力的培养方式进行讨论。

关键词:动漫画专业,学习能力,培养

参考文献

[1] 钟远文.基于提高就业竞争力为目标的学习主动性能力培养探究——以高职动漫专业为例[J].课程教育研究, 2016 (15) .

[2] 沈巧娜.如何在动漫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J].山海经:故事, 2016 (11) .

[3] 胡轶男, 刘天婕.从动漫就业状况来谈动画人才的培养模式应重在基础训练[J].山西青年, 2016 (22) .

漫画创作论文题目范文第3篇

学期伊始先学行书, 主要的学习对象为宋四家和晚明的几位大家。理由一是因为老师要求, 二来自我认为, 宋代的书风和晚明的书风较为明显, 特点较为明确, 在临摹的过程中易于我们深挖行书的精髓。宋代尚意, 书风较之唐代和魏晋比较自由和奔放, 以米芾和黄庭坚为首的书家作品中流露着高超的技法美, 这样的作品更加会吸引住我们这些初学者的眼球。强烈的粗细对比, 倚侧对比, 枯湿对比, 节奏变化, 墨色变化, 有利于我们的直接取法, 更为有大文豪苏东坡此类的书法作品, 其中浓浓的学术气、书卷气的熏陶。晚明尚奇, 商品经济的发展, 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使得晚明书风在整体上较之前人也有很大程度上的变化, 长立轴, 大幅中堂这样有别于之前书法尺寸有着重大的改变, 大字行草渐渐成为主流书风, 以王铎、傅山、倪元璐等书家为代表的书法作品流露出别样的美, 学习这样的书法作品有利于我们解放“双手”。敢写、能写、我认为是迈开书法行草创作的第一步。三是以宋、晚明为平台上追古法, 这样显然比直接追溯魏晋的古法较为的容易, 先吸收后人所理解的部分并以此为媒介直接对魏晋的行草进行吸收消化。

近来书坛中很多的书家都在着力于行草的创作, 行草创作、行草创作、随意的翻开一本作品集可以说有百分之六七十都会是行草的创作, 可是怎样才是一幅好的行草作品, 或者说怎样才是一幅好的书法作品?这个问题可以说难为到了我自己, 到现在坐在电脑面前敲字的我其实还在思考这样的一个问题。长时间的思考却也不是毫无所获。下面谈谈自我对一幅好的书法作品的短浅理解。其实这样的问题我问过很多很多的人, 有学生也有老师, 有专业人士、也有非专业人士、统合大家的意见大致都为:1、形式多样的2、技法成熟的3、个人喜好等。答案多面, 诚如大家所思一样, 之前的我也认为一幅好的书法作品首要的条件是有着精彩的技法和对古法的贴近。直到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之下让我看到了本世纪初的一本名家邀请展的作品集, 那时候林散之先生, 沙孟海先生还依然健在, 也都参与了那次的名家邀请展, 看完那本作品集我似乎找到了答案——好的作品看的是作品本身所自然流露出的“气质”。这就是格调的问题了, 而不是仅仅是在看作者所展现处来的技法了。为此近来我还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 用手机在一个草书法帖上随意的拍出一行字和同样用手机拍下当前书坛中很出名的某位书家的一行字, 然后把两张图片拼到一起, 让很多的科班出身的同学进行欣赏, 在事先没有告诉他们实情的情况之下让他们做出比较并挑出他们认为好看的一幅字, 最后答案却是惊人的相似, 基本所有的同学都选择了法帖上的那一行草书, 理由基本都是看着自然舒服。说到这里或许也就不需要再赘述什么了!由此也带出了我下一个需要说的问题, 对于我们现在当下的正在接受高等教育的本科生来说, 那么除了现在难以达到的“气质”之外, 现下的我们更应该注重草书创作中的什么问题呢?

于我个人而言, 着力于草书创作的工夫远胜于行书, 于是对草书的理解也就多于行书了, 之前认为草书是在写变化, 因为草书的变化以及暗合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 在草书中你可以找到哲学, 在草书中你可以找到阴阳五行, 甚至书家的价值观, 人生观。草书的变化千千万万, 所以说写草书就是在写变化这一说法似乎也还可以勉强的站得住脚。可是我总觉得这一说法似乎还是不是太深刻, 还是有很多值得深挖的空间。某一日在闲暇和同学聊天之余自己无心的一句话似乎点醒了自我这个梦中人。怎么样写草书?怎么样写草书?草书创作与其说是在写变化到不如说是在写一种情绪, 写一种风骨。对!草书本身就是一个生命, 一个由书家结合当时主观环境而自然而然创造出来的一种独立的生命个体!王羲之的《丧乱贴》、张旭的《肚痛贴》等。真正意义上的草书必有一种情绪、一种自然流露的气息。在吕金光老师的作品集中我曾经看到这样的几句话:“草书的变化对象是一种精神, 把点画、结体与章法组合而成的精神”、“以高昂的情绪贯彻其中, 使之气势飞动、浑然一体。为此要一鼓作气、一起呵成”。在他的创作手记中也多有这样的一句话:“盼有某某意, 难求某某气”。高如吕金光先生在草书创作中的高度, 在每一幅的作品中都在追求一种情绪、一种气息、一种风骨, 试想一幅技法再好的草书作品中都没有一种生命亦或一种情绪, 试问还是一幅真正意义上的草书么?笑话!以此为标准就可以淘汰掉书坛中绝大多数的行草书家。一个草书作品中都难以让人感觉到一种情绪一种生命, 那么创作它的书家充其量把它打造成一个外在形骸颇美而实无灵魂的“僵尸”而已。所以那些书家的未来艺术高度似乎也就仅此而已。我曾笑着打趣说对于我们现在的菜鸟而言草书创作就应该先把创作的内容和字法先挨个或者整体写他个百八十遍, 把书写的内容和字法刻进骨子里, 然后专门挑一天清晨或傍晚, 结合清醒的脑袋和主观的情绪一气呵成的写完。这样不管你的技法到不到位, 我觉得你的笔墨至少算得上是一幅真正意义的草书, 因为一气呵成之下你的作品中会在不断气的情况下融入你当时的主观情感, 不再是惶惶而书。于是你的作品不再是“僵尸”, 于是你的作品不再上气不接下气, 于是你的作品便有了生命!

所以个人粗浅的观点认为, 创作可以起点低, 但是眼光却不能低, 耳熟能详的一句话:“艺术人要眼高手低”大概也就印证了这句话。在创作的开始, 和创作的过程中我们一定要准确的定位创作应该达到的目标和高度, 这样才不会走弯路甚至停滞不前。上述所说的草书创作中应该具有的是感情和创造生命。可是这样的要求诚然也会对书家的才情和经历有着近乎苛刻的要求, 可是纵观历史, 出现了很多的楷书大家, 很多的篆隶大家, 很多的行书大家, 试问却有多少的草书大家呢?想到这里草书创作之难溢于言表, 想想却也释然, 是啊, 确实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写草书的, 那么怎么样的人才适合写草书呢, 或者说写草书都要怎样的先决条件呢?我也正在找, 或许不久也会有答案吧!

漫画创作论文题目范文第4篇

摘要:随着社会发展不断进步,人们对广播电视节目也就有了更高的要求,其中播音主持对广播电视节目的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决定着广播电视节目的风格等特点。本文的主要内容就是对编辑语言与播音主持艺术创作的简要分析,希望能够为广播电视行业的发展起到一定的启发。

关键词:编辑语言;播音主持艺术;作品创作

一、编辑语言对播音主持艺术的作用

(一)编辑语言能促使播音主持人迅速进入特定的氛围内

播音主持人在进行节目主持的过程中,需要将节目的主旨向观众们传达,这就需要为整个节目营造特定的情境,从而可以调动观众的情绪,进一步引发共鸣。通过编辑语言就能达到这样的效果。例如,在进行家国情怀类型节目主持的过程中,主持人就可以在节目开始的时候向观众分享和节目主旨相适合的乡愁诗,比如余光中的《乡愁》等,播音主持人就能通过这种编辑语言的方式使节目迅速进入乡愁的情境,从而可以让观众始终感受到诗人所表达的乡愁之情,提升节目的观看效果。

(二)编辑语言可以让主持人协调好稿件和相关因素之间的联系

曾经我国的一名优秀的播音主持艺术家就分享过她的播音主持秘诀,在她进行播音主持的过程中要做到三个字,即“跟”“贴”“让”。首先是“跟”,就是要确保自己在进行播音主持的过程中要始终跟随节目的节奏,让节目的发展在自己的控制中进行,从而就能确保自己的语言更加流畅;其次是“贴”,这是需要让自己的语言风格同整个节目的风格进行适应,自己的语言表达方式要贴合节目风格,做到语言和情感不断线;最后是“让”,这是要求节目将想象的空间更多地留给观众,例如节目想要表达丰收的喜悦,节目可以将一些水果丰收的画面展示给观众,然后再配上“金色的秋天、丰收的季节”等表达丰收的话语,观众就能进而在脑海中自行想象丰收的景象,给观众营造丰收喜悦的氛围。这些要求都需要播音主持人熟练运用编辑语言的技巧,协调好稿件和其它各种因素之间的联系。

二、播音主持人正确应用编辑语言的有效方法

(一)播音主持要具有敏锐的洞察力

播音主持想要主持好一档广播电视节目要具备扎实的基本功,敏锐的洞察力就是其中之一,播音主持人在进行节目主持的过程中要始终坚定社会主义的立场,明确主流意识形态,播音主持人要时刻借助马列主义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武装自己,坚定自己的主持风格。我台获奖作品《采茶用工荒的调查》这篇报道,记者、播音员同时参与了整个的报道过程,深刻了解了采茶用工荒现象的严峻性,所以在报道播音时特别注重语气拿捏和情绪表达,深刻表达了内心的关注,达到即严肃认真,又耐人寻味,给听众加深印象和思考,在茶企、茶农中引起共鸣,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

(二)播音主持人要具有观察生活的能力

播音主持人要具备观察生活的能力,在生活中做到仔细留意、深刻理解,把自己的所思所悟和播音主持艺术进行合理科学地融合。获奖作品《集场,守望中的乡愁》,就是源自生活的发现和思考,在集场承载的物资交流功能已经开始明显弱化,加上年轻人对这一传统习俗关注度的减弱,我们发现集场已经面临消失的危险。主持人记者对这一现象的进行联合调查采访。成稿后,播音员播音时饱含了对传统集场庙会的浓浓感情,也透露着对这一特殊民俗文化即将消失的忧虑,阐述了保护好农村集场的意义,情感表达细致到位又不失严肃认真,让相对严肃单调的专题听起来情感细腻丰富,理、据清晰耐人寻味,有深度,有温度、感染力很强,播出后社会反响强烈。

(三)播音主持要同其他成员善于配合

一档好的广播电视节目需要完成好方方面面,要处理好工作中的所有细节,这就需要播音主持同其他工作人员存在良好的配合,尤其是在进行节目编辑的过程中,播音主持人要同其他成员讨论更好地表达方式,这样就能有效提升节目质量。此外,播音主持人还要和节目的记者和相关采编人员不断沟通,深入明确节目的创作意图,这样播音主持人就能使用合适的语言完成对广播电视节目的主持。在我台大型户外现场直播《文明在行动》中,前期策划、框架搭建、中间的记者采访、编辑定稿,最后主持风格的定位等一整套直播流程奠定了最后的成功直播,就特别体现了编辑、记者、播音主持相互配合的重要性。

三、结语

綜上,编辑语言对于播音主持人艺术创作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必须加大对相关内容的研究力度。

漫画创作论文题目范文第5篇

【摘要】现如今,我国文化建设取得了飞速发展,随之对群众舞蹈艺术创作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主要对云南红河州群众舞蹈艺术创作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一系列创作舞蹈的途径,并阐述了创作者应当具备的能力,以便能为相关人士提供一定的参考及借鉴。

【关键词】群众舞蹈;艺术创作;创作途径;创作者能力

引言

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思想观念也发生了转变。群众舞蹈是群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们思想观念转变的同时,对群众舞蹈创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此,本文提出了一系列的创作舞蹈途径,相信能为需要者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群众舞蹈艺术创作的途径

近年来,在全面发展经济的同时,云南红河州围绕文化建设目标,按照制定的总体规划,不断加强对文化设施的完善,使群众文化服务范围不断加大。要创造出优秀的群众舞蹈作品,应当把握正确的群众舞蹈艺术创作途径,同时,舞蹈作品创作者应当具有较高的专业素养,而这些素养依靠坚持不懈的实践积累而成。总的来说,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内容:

(一)认真观察生活,积累生活素材

很多艺术创作来源于生活,舞蹈创作及其艺术大部分是从生活中诞生而来。舞蹈者应当多观察日常工作、生活中的事物,慢慢积累来源于生活中的优秀素材,并对这些素材进行整理、分析以及筛选,选择出具有代表性、象征意义的素材,再加上舞蹈创作者亲身去体验感受,才能创作出优秀的舞蹈作品。怎样的素材才较为适合,这是很关键的。

(二)在进行作品创作时,应当融入优秀的精神品质

艺术作品应当具有时代性特点,若艺术作品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将会逐渐被淡忘,从而失去存在的价值。目前,我国很多民间舞蹈被传承下来,主要是由于这些舞蹈能满足人们的审美标准,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舞蹈自身不断创新才能生存下来。很多经典作品之所以经久不衰,舞蹈的表现形式能抓住人们的审美欲望,并在舞蹈内容以及表现形式上进行理想化的创新。现如今,政府提倡民族文化传承,突出文化作品反映的时代主题。民族文化是经历长时间累积下来的文化遗产,饱含着优秀的精神品质,比如敢于开拓、勇往直前、坚韧不拔以及敢于探索等品质。这就要求舞蹈创作者在进行作品创作时,应当在作品中融入这些优秀的精神品质,从而去激发观众,提高国民的文化水平及精神素质。一般来说,优秀的作品能给观众启迪、灵魂升华的感受,在人们享受作品的过程中,能使观众享受到一种精神上的美、对生活及人生产生一种深情的关爱,在一定程度上,能积极发挥文艺作品的教育作用。

(三)多看多学舞蹈动作及综合学习各艺术门类知识

多看多学舞蹈动作。一般来说,舞蹈动作来源于平常练习。只有对舞蹈动作积累到一定程度,在舞蹈创作中,才能有效结合。只有对舞蹈动作深入了解,掌握其变化规律以及运动形式,才能对舞蹈动作进行进一步的创新及发展。另一方面,还可以对人们日常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动作进行分析揣摩,从而了解其运动规律、运动形式及内容。另外,还可以通过编舞者引导舞蹈者进行练习,在长时间的练习过程中,编舞者与舞蹈者会产生很好的协调性,进而对舞蹈动作展开想象,随之舞蹈的动作也会产生。但并不是所有的动作都具有价值,有的动作会逐渐被淘汰,有的会被继续沿用下来。有时虽然具备编舞的材料,但舞蹈形式实际上不存在,为了产生舞蹈形式,应当挑选出能用于作品创造的素材,在作品创作中充分使用这些素材,同时,在进行舞蹈创作时要适当渗透民俗情景。值得注意的是,在进行作品编排时,应当结合演员的实际情况,依据演员现阶段的水平及條件,对舞蹈动作进行科学合理设计。一个优秀的舞蹈创作作品,应当具有凸显作品的主题,存在作品要传递的信息,并不是由多个动作组合而成。充分学习各个艺术门类知识。舞蹈是以人体动作为核心而建立的综合性艺术,这就要求在进行舞蹈创作时,创作者应当对人体动作充分了解,再结合其他的艺术手段,为舞蹈作品的主题、情节发展以及人物形象刻画起到助推的作用。

二、舞蹈创作者应具备的能力

(一)舞蹈创作者应当具备较好的音乐感

创作者具有很好的音乐感对于舞蹈创作是非常有意义的,音乐感从字面意思上来看就是对音乐的理解,创作者不仅要对音乐理论有了解,还应当更加注重对音乐的情感及其形象上的了解。比如说,一个画家和舞蹈家在欣赏同一首歌曲时,两者对音乐理解的侧重点和内容却不同,画家会想到歌曲所折射出来的画面、构图以及布局,各种颜色的对比及色彩明暗度的差别,而舞蹈家通过欣赏歌曲,会依据旋律的起伏情况以及曲子节奏快慢,脑海中会浮现跳动、旋转等动作形象。虽然两者对名曲的分析角度不一样,但都具有很强的音乐感。

(二)要对构图、画面的基本知识进行学习

构图、画面的基本知识对于舞蹈创作非常重要,优秀的舞蹈构图能给观众带来振奋人心的效果,舞蹈在人们脑海中变化多端,舞蹈内容丰富多彩,给人一种激情;而乏味、没有冲劲的舞蹈构图会使观众感到枯燥乏味,舞蹈内容形式,过于简单。比如说,云南红河州某文艺晚会上,随着优美的舞姿及乐曲,在舞台中央绽放,逐渐拉开了晚会的帷幕。在《男儿当自强》歌曲的感化作用下,老人们打起了太极拳,向观众展示了自强不息的优秀精神品质。晚会现场人山人海,舞台前有小朋友模仿着舞蹈动作,很多观众拍下了精彩的画面,晚会赢得了观众的支持及认可。

(三)要对灯光、服装的基本知识进行了解学习

通过对灯光效果及服装设计知识的学习,以便在舞蹈创作中能有效运用。在一部作品表演中,充分运用舞台灯光效果,更加体现出作品的主题风格,制造出浓烈的艺术作品气氛,能给观众一种身临其境的效果。比如作品《再见吧,妈妈》就是充分利用舞台的灯光效果,制造出朦朦胧胧的气氛,在观众面前体现出母子见面如梦如画的感觉,这些灯光效果的运用,主要是基于编导对作品的灯光效果要求。一般来说,服装设计是设计师的工作职责,但是编导应当对服装提出设计要求。通常情况下,设计要求主要包含两个方面:服装设计有利于突出作品主题,观看服装设计的颜色、样式,就能体现作品的题材;服装设计应当突出人物形象及其性格特征。另一方面,在对服装进行设计时,应当结合人体艺术效果,通过人体肢体上的展现,体现出作品一定的内容。如果服装设计不够科学合理,达不到作品的实际要求,不仅不能体现作品的内容,还会对预设的效果造成一定的影响。优秀的服装设计能塑造鲜明的人物形象,甚至会取得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比如,某校运动会中展现出来的色彩多变的长裙,在不同时间段内展现出三种不一样的颜色,间接展现出不同的内涵。

(四)在舞蹈编排过程中,充分运用道具和布景装置

在舞蹈创作过程中,充分使用道具和布景,能很好吸引观众的注意力,物质性的装置能把编导的构想充分展现在观众眼前,促使编导对舞蹈创作的构想更加具体化。使用的道具和布景可以是各种属性的木质、金属及纺织物等,这些道具和布景也可以是实用的或者不是实用的,道具和布景的形状可大可小,道具和布景的舞蹈作品特征在一定程度上能彰显出舞蹈创作者与这些物品的接触形式。比如,东北扭秧歌中使用扇子或者是绢花,古典舞中大量使用到剑等,这方面的舞蹈作品有《红绸舞》《扭秧歌》。依据物体的结构、形状以及大小筛选出来的道具或者布景,在意义上与原先物体是不一样的。舞蹈创作的宗旨在于改变这些物体的用途,实现超过物体原型的目标,艺术语言所展现出来的行为更具有价值,例如,不再关注于舞蹈者坐在椅子上,而是更加展现出舞蹈者产生疲劳的因素。

(五)编导应当具有充分的想象能力

在舞蹈创作中,融入丰富的想象,能促使舞蹈作品具有浪漫主义色彩,具有想象力的舞蹈作品更能深入到观众心里,进而打动观众、感染观众。很多文学作品的创作都离不开想象这个元素,精彩的想象就像童话故事里马良的神笔,画在哪里,哪里就会产生美妙的变化。比如节目《黄河之水天上来》,在画面中展现出数条奔腾活跃的巨龙,从侧面显示出了民族的博大胸怀及无穷无尽的力量。上面只是陈述了编舞的主要因素,舞蹈创作并不是多种因素組合而成的混合体,舞蹈创作的初衷就是为了追求行为上的自由,在舞蹈创作过程中必然会面对困难。一个优秀的舞蹈创作作品,应当具有凸显作品的主题,存在作品要传递的信息,并不是由多个动作组合而成。为了能做好编导工作,倡导有关工作者应当投入到实践体验中,对舞蹈作品创作来源地深入了解,从而创作出具有灵性、人性化的优秀作品,使创造作品具有保存下来的意义。

三、结论

总的来说,随着社会不断发展进步,为了跟上时代发展步伐及人们审美的要求,群众舞蹈创作应当不断进行创新。因此,为了能创造出优秀的舞蹈作品,创作者应当有效结合群众文化的特点,不断提高自身各方面的能力,通过有效的舞蹈创作途径,不断地进行群众舞蹈创作。

参考文献:

[1]刘凯君.对望过往中的中国古代舞蹈艺术创作[J].艺术评鉴,2019(22):73-74.

[2]谢雯雯.中国民间舞蹈艺术创作的定位刍议[J].昌吉学院学报,2019(2):34-37.

作者简介:白春玉(1982-),女,哈尼族,云南省蒙自市,大学,三级编导,研究方向:民族歌舞。

漫画创作论文题目范文第6篇

电影美术是运用电影时空的观念,在大屏幕上进行空间与人物造型设计以及关系构成的造型艺术。作为融合了文学、戏曲、绘画、音乐、摄影等艺术元素的综合性艺术,电影美术是纯粹的视觉传达艺术,对影视作品的造型起着决定性影响作用。造型、色彩、光影以及场景等是电影美术作为视听语言传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创作的形态以美术为基础,故美术造型的原理在电影造型中广泛应用起来。对电影美术设计体现电影与美术的双重特性进行研究,对发展电影美术以及创作出成功的电影美术设计都有重要意义。

一、电影美术的创作特点

电影美术就是一部电影在制作过程中根据剧情需要、为体现导演意图而设计制作的拍摄场景、拍摄现场氛围及效果等与视觉以及美术相关的工作。它是由美术师或者制片在参加电影制作的过程中或者是在电影实践中,引发美术这一造型艺术深刻的质的变化而得来的。从电影美术造型设计的特点上来看,主要有这三点:运动性、逼真性、综合性。因此,电影美术是电影艺术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元素。

电影作为一种声像合一的艺术形式,对逼真的要求是非常严格的,尤其对于一些记实性的电影艺术作品来说更是如此。影像中的一切景物元素都需要达到可以以假乱真的逼真程度。所有的景象布置都是为了给影片创造一个真实可信的背景环境,旨在让观众感觉到自己真的就是在这个电影营造的环境中,以实现电影制作的初衷。电影美术造型的运动性特点,则表现在与运动形式的结合。当美术这门艺术进入电影后,需要在表现特征上有质的变化,摆脱静止的束缚,由单一静止的艺术表现形式变成了多幅连续的运动画面。

在综合性特点上,则表现为:首先,电影美术在设计上需要为影片提供运动变化的情境,提供符合角色的化装、服装或道具等等,这些都是电影美术创作的出发点和依据。其次,由于摄影师为了突出电影的主题,往往会通过移动来达到一些拍摄效果,所以,电影美术设计的场景、摆设、道具等都要为摄影师的推、拉等移动行为提供尽可能的方便,为摄影师的创作活动提供条件。最后电影美术造型得服从综合艺术的要求,协同其他艺术形式共同再现生活、表现生活,达到电影艺术的目的。

二、电影美术创作的实现

(一)在场景设计上创作的实现

电影美术设计的场景设计上,是为人物的行为提供“典型环境”,也就是“一切反映在银幕上的景象都是人物的环境”。环境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社会背景,也会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人物的身份、职业和思想,表现出主人公一定的习惯、爱好和性格等。

我们结合电影《郑培民》的场景来进行分析,该片以现代电影美术观着重去挖掘电影人物形象的思想外延,追求人物造型的形式美,追求人物性格和哲理性。我们可以将本片的场景分为四部分:(1)县委大院,一栋老式砖木结构建筑,木板地和青砖表现出这是一个贫困县,大院里栽种着苍松翠柏,有着厚重的历史感;(2)郑培民的家朴素大方,以书房为重点,书房里布满书架,表现出郑书记平时经常看书学习;(3)筑路工地,郑培民与群众们共同劳动的场地;(4)石垒的墙壁,郑培民与老农同睡一张床,表现出他深入群众体察人民疾苦的形象。

纵观国内外电影美术设计大师们的创作经验,往往都是从场景设计开篇,从人物性格或人物关系分析人手,或以人物形象设计来进行对场景设计的破题,这样才符合艺术规律。就像某位著名的美术师所言:“人物是影片的中心,看了人物造型,才有人物动作所要求的生活环境。”因此,在场景设计上以人物设计为先导,借助人物形象,才能把我们带到作品设计的场景中去。

(二)环境与个性方面的创作实现

电影里景物的个性源于两个条件,一是人物个性与所处的特定情境,二则在于创作者以怎样的态度选景,使其呈现在银幕上以最有力的影像被观众感知。艺术的个性经过艺术的选择与概括而成为典型。我们仍然看影片《郑培民》里面环境与个性的创作。该片讲述郑培民在湘西的故事,创作者并未像通常表现农村环境那样选择常见的高山、河流或者竹林等,而是找到以湘西少数民族为主的村寨“石板村”,该村寨有一条原生的厚重石板路和典型的石板屋,石板村就是石块垒成的世界,阶梯状的石板层,寂静无声,只有偶尔的几声鸡鸣。走进农户家的石板房,在幽暗的光线中看到的是简陋而古朴的陈设,这些都让人感到这是远离“现代文明的淳厚与朴拙。”

(三)在营造气氛方面

气氛也被称为氛围,是指一定生活环境下弥漫在人们周围的特定空气状态,气氛在银幕表现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正如导演吴永刚所言:“气氛比环境更为重要,环境只能表示剧中人物的所在地,而不能表现剧中人物当时的心情变化,但气氛则能将其表现出来…”

在电影《郑培民》中表现公路通车剪彩的场面时,在美术氛围营造上选择在巍峨的高山上,既可以表现修路的艰险又能展现湘西大自然的壮丽景色。在晴朗的蓝天下,锣鼓震天,红旗招展,民族服饰更是景上添花,在震天的锣鼓和响彻云霄的鞭炮声中,村民们载歌载舞,唱起欢乐的山歌,这些汇成一曲喜庆的多重奏。营造的这种氛围,使影片达到了表现人物心情的最佳状态。

三、结语

综上所述,电影美术设计是为电影呈现提供场景、服饰、化妆以及氛围营造等的重要工作,美术师是为影片造型提供物质基础的造型者。文章对电影美术设计的特点和实现做了简要分析,所提出的几种设计实现方法是组成画面的物质基础。由此可见,电影美术设计是十分重要的,应该受到重视。

上一篇:植物水分论文题目范文下一篇:生活与历史论文题目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