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活动范文

2023-09-16

综合实践活动范文第1篇

【关键词】政治;综合实践活动;选题;实施

政治课程综合实践活动的目的是教师引导学生综合、延伸学科教材内容,将政治学科与其它学科教材内容结合起来进行,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究,在活动中深化认识和提升能力。

一、政治课综合实践活动的选题

政治课实践活动主题选择和设计要与单元教学目标结合,体现出全面发展学生的总体目的,又要切合学生实际,这样才能保证活动顺利实施和取得良好效果。总的来说,政治课活动选题要把握两个大原则。

1、选题要依托教材兼开发地域资源

政治教材在每册的每一单元之后几乎都列有与单元知识点和学习目标紧密联系的综合探究课题,常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出之。这些内容的編排突出了新课改的要求,反映着政治教学的基本目标与要求、基本思路与步骤,体现着教材编写者的集体智慧和匠心。因此,高中政治综合实践活动的选题必须以教材为依托,充分开掘教材资源。但是,依托教材不是意味着固守教材,照搬照用,而是要因材施教,多方拿来,创新运用,精心选择。也就是说,政治综合活动的选题应该在以教材选题的大方向下,根据自身所处地域特点,结合地域特点和地域资源,选择与自己的学生关联密切的课题。地域的不同往往造成地方风俗、地域经济、地方文化、地域观念、道德水平的不同。政治课程的内容广泛而丰富,对上述层面都有所涉及。在综合实践活动中,适当整合地域资源是可行的,既让会让学生感觉亲切、现实,可感可触,也激发其探索的兴趣和对家乡的热爱,增强其自我审视和自我反思的能力。

2、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原则

教师应该“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接纳和满足学生行使“三大”选择权的要求,迎合学生的心理需求和学习需要,使学生所进行的综合实践活动富有建构意义,富有生长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自主选择、自主探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综合实践的特点和亮点,因此,综合实践活动从选题开始给予学生一定的自主选择空间,教师在既定范围内指导学生自主选题。新课标实验教材高中政治必修。第三单元学习的是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然后是设置了综合探究:铸牢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古往今来,对中国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做出贡献的人物众多,中华的民族精神不仅内涵丰富,而且在每一时期都呈现出不同的特质。因此,“铸牢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是一个非常宽泛的主题,教师不妨对其适当分解,或整合地域精神、寻找地方文化名人、发掘本地红色文化资源,或者与历史课程中和语文课程中的相关资源相结合,指导学生从小处入手,以小见大;从细微处开掘,提炼升华。学生可以通过自愿结合、优势互补等方式分出小组,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学习兴趣和专业特色,选取学生最感兴趣、最需要了解的问题为切入点。这样既利用了教材编写者的智慧,又体现出教师作为活动组织者的匠心独运,更能彰显出政治综合实践活动的综合性,最重要的是,自主选题能够增加学生的参与兴趣、学习热情,有助于综合实践活动的顺利、有效地实施。

二、政治课综合实践活动的活动形式

政治综合实践活动只有通过新颖、多样的形式才能获得预期目标,教师要根据难易分级、因材施教、逐渐递进的原则组织、引导学生完成。

1、演讲

政治课程和其他课程一样,都重视培养学生的知、情、意、信、行方面的协调发展。不论是演讲还是讲故事,都能让学生在听、写、讲、感、思等过程中有所体验、有所收获。例如,“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综合实践活动在经历了学生搜集资料、小组讨论之后,每一小组遴选一位同学就讨论结果作出三到五分钟演讲,这样不仅把小组的观念阐释清楚,而且演讲者要重视语言的精炼、准确、生动,锻炼了表达能力,而听者也被演讲者抑扬顿挫的声音、逻辑严密的语言和起伏变化的情绪吸引,认真地听取不同的观点。

2、讲故事

综合实践活动就是要让学生在“活动”和“行动”中来体验、感悟、思考、生成,并且应该是不拘一格的探究、发现、表达。讲故事同演讲一样,需要先“进”后“出”。学生有一个对内容从自主选择、自主接受、自我理解到自我表达和自我反思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讲者与听者交流的过程,因此是一个能够锻炼学生多种思维、多种能力的形式。在与“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有关的综合实践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与先哲隔空对话”的活动。为了便于消除与先哲们的陌生感和距离感,活动就可以采用讲故事的形式,一人主讲,两人分讲都可以。学生们讲述苏格拉底和他的悍妻的故事、子见南子、墨子和巫马子辩论、庄周与惠施的濠梁之辩等既幽默风趣又饱含哲理的故事。这些古今中外哲学家的趣事儿,不仅让哲学人物更丰满、风趣,减轻了学生的陌生感,还让学生初步认识到哲学的思辨色彩和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的区分。

3、编演情景剧

政治教学是学生感到非常枯燥的课程教学之一,但其实高中政治内容是丰富多彩、与多种学科密切关联的。在政治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就可以创新形式、鼓励学生发挥各自所长。编演情景剧就是一种尝试。上文提到《生活与消费单元》中题为“人·生活·消费·金钱”的综合实践活动,这其实既有基本知识点理解的问题又有德育功能,为了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获得较好的效果,教师采用了编演情景剧的形式。学生依据自身的优势、特长自愿分为策划组、编剧组、导演组、演员组等,也可身兼数职。教师只是提供建议,适时指导。学生把人、生活、消费、金钱这几个抽象的词语、概念角色化,演出就像“五官争功一样”,各个角色都便显出自己的特点,夸耀自己的重要性,非常形象的展现了知识要点。最后,教师强调了人在生活、消费中的主体性,以及人应该成为金钱的主宰。这样的形式和过程,在你编我演中,既发挥了学生特长,又能培养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更让学生对于生活与消费、人与金钱等问题有了更深刻的体验和认识。

【参考文献】

[1] 薄方林.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探索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性[J]. 教育科研论坛, 2008(10).

[2] 赵紫鹃. 讨论式教学法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中的应用[J]. 新课程研究(上旬刊), 2012(04).

[3] 胡兴松. 思想政治课教学方法论[J]. 西安:山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

综合实践活动范文第2篇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案例

话题: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案例

手抄报

感人的故事

你在想什么

小学 《难忘的小学生活》综合实践活动案例指导老师:番禺区洛浦沙溪小学黄红芳高丽华 卢照坤一.活动设计

(一)活动背景素质教育是基础教育改革的主旋律,它既是我们对跨世纪教育发展的积极应答,也是我国跨世纪基础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我们沙溪小学只有走特色化办学的道路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要求。我校根据有关文件精神,全面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特别提出:基于素质教育的小学“一体两翼”活动课程开发与实施研究课题。以素质教育为主体,以心理健康教育和综合实践活动为两翼的课程体系,促进学校品牌的形成。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讲,小学阶段马上就要过去了。对于一个即将毕业的学生来讲,小学生活是令人怀念的。为此,我们组织学生进行综合性学习《难忘的小学生活》,让同学们回忆在校六年的快乐时光,激发同学对老师、同学、母校的感恩之心。而在前几次的综合性学习中,学生已具备了一些综合性学习的基础,这次活动是学生小学生活的真实记录,他们对活动的过程会更感兴趣,会取得较好的活动效果。

(二)活动目标知识与技能:1.回忆小学阶段美好的时光,写写难忘的老师,同学,或难忘的母校,谈自己成长的故事,寻找班级成长的足迹,做班级纪念册。2.为老师,同学,母校写临别赠言,为母校做点事,写写给母校的建议书,倡议书。3.阅读课本中的“阅读材料”。过程与方法:1.以学生为主体,通过阅读,交流,活动等方法引导学生回忆小学生活的美好时光.再说一说,写一写,做一做中感受生活的美好和激发感恩的心。2.在活动中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使每个学生得到锻炼,培养学生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感受生活的美好,激发学生对小学生活的怀念之情。2.表达对老师,同学,母校的感恩之心,并立下美好志向。(三)活动方案设计总体设计:本次活动在六年级开展,全班同学都参加活动,指导老师有六年级的四位老师,分别是黄红芳、卢照坤、高丽华、梁燕萍,从2010年4月14日到5月28日,共需要17课时,其中课内8课时,课外9课时,主要在学校和家里进行活动。单元与课型设计开展主题活动由这些活动内容组成:开题活动,实践活动,交流评价活动,资料整理,成果展示活动.第一阶段:开题活动.课堂1课时,是开题课,组织学生定好活动计划,课余1课时,完善计划。第二阶段:学习活动.课堂3课时,课余3课时,是方法指导课和问题探究课.主要完成成长足迹和依依惜别的活动内容,包括写写难忘的老师,同学,母校写临别赠言,为母校做点事,写写给母校的建议书和倡议书,阅读课本中的阅读材料”。第三阶段:交流评价和资料整理活动.交流评价课,课堂1课时,课余1课时,整理资料课,课堂1课时,课后自己安排。第四阶段:成果展示活动,策划成果展示活动,课堂1课时,课后准备展示活动的时间约3课时,各班级成果展示课1课时,级组的成果展示课课1课时。活动过程:第一阶段:开展活动(2010年4月14日)1.回味,唤起眷恋之情:我们小学的学业即将完成,即将离开熟悉的校园,离开朝夕相处的老师和同学,去开始自己新的学习生活。此时此刻,你能说说自己的心情吗?还记得六年前,我们第一次来到校园的情景吗?那时你有多高?是谁陪着来的?还记得那时的样子吗?老师、同学、母校给你什么深刻的印象呢?(让学生在一串问号中勾起对小学生活的美好回忆。)2.展示,激发任务驱动:我们,几十个成员,组成了一个大家庭,我们团结奋进,我们互相帮助,我们在这儿留下欢笑,我们在这儿流过汗水。大家请看——展示以往活动剪影,班级在学校中获得的奖状、证书,激发学生追忆往事的愿望。)其实,值得说的、值得回忆的太多太多,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们围绕“难忘小学生活”,开展一次综合性学习的学习活动,好不好?3.制定并填写计划活动阶段活动内容活动时间活动地点召集人开题活动浏览建议、制定计划收集整理实物、图片、资料成长足迹阅读别人回忆小学生活的作品讲述自己成长中的故事、讲讲与老师、同学、母校难忘的事。制作班级纪念册依依惜别阅读课内材料写临别赠言为母校做些事小组自定内容写一份倡议书写一份建议书整理资料整理关于师生情、同学情、母校情的有代表性的资料策划展示活动展示活动指导老师在展示以往活动剪影,激发学生追忆往事的愿望指导老师在指导同学们指定活动计划小组长汇报各组想探究的问题第二阶段:学习活动。(2010年4月18日到5月18日)在成长的足迹这一活动中,以阅读别人的美好回忆,勾起对小学生对小学生活的美好回忆,讲述自己成长中的故事、讲讲与老师、同学、母校难忘的事,制作班级纪念册。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兴趣盎然,讲出与老师、同学、母校一个个动人的故事诉说他们的感恩之心。有同学回忆老师对自己的关爱,有感而发写下的文段“她高高的个子,一头乌黑发亮的头发,一双似乎要洞察一切的慧眼,还有那严谨认真的教学态度,她就是我们的英语老师高老师了。她的课堂生动有趣,善于启发学生进行丰富想象,学生经常收到她的爱心糖果。在高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就像盼星星,盼月亮一样……”这是许嘉敏同学在作业本中摘抄老师的话语“别紧张,别害怕,放开胆子尽情地说!”“观察得多仔细,描写得多形象呀!人物的心理描写多细腻呀!”“你的文章打动了读者的心。”“很高兴你能运用课文里的表达方法。”“你没有认真审题,书写马虎,重做一遍!”“这道题讲解两遍了,你在想什么,快更正!”“你要加油,让你的成绩赶上来,我对你有信心。”“只要你能在学习中寻找快乐,你就是学习的主人了。”她一边做动作一边学着老师的嗓音说着这些话,仿佛一个样。最后她深情地说:“无论是对同学的表扬还是批评,都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对同学的爱!”同学听完都热情地鼓掌了。这不正是对老师的感恩之心的表现吗?还有许多同学互相帮助、团结合作、争吵打骂等难忘的事情,并把许多感人的故事编辑在班级的纪念册中,永久珍藏,细细品味。在依依惜别的着一活动中,我们通过阅读课内材料来感受其他人对师友和母校的的不舍之情和了解表达感恩之心的方法后,同学们都迫不及待地要为老师、同学、母校写毕业赠言。同学们的赠言流露出他们真挚的感情,例如有学生给老师的赠言:“一句轻柔得表扬,心里那么甘甜;一句亲切的鼓励,浑身充满了力量,至今铭记的不仅仅是老师无意间说的话,没有您的话语不会有我今天的收获。黄老师,谢谢您!”一字一句都载满了同学对老师的欣赏和一颗感恩的心。这是六(1)班一同学送给对方的赠言:“洁雯同学,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里都撒满了我俩的欢声笑语;在教室跳动的音符里都记载着我俩的可爱笑容。我永远不会忘记你的笑容,也永远不会忘记你!”“认识你是我的欢乐,离开你是我的痛苦对于即将的离别,支持着我的是重逢的盼望。”多纯真的友谊呀!这是同学写给母校的“还记得,刚踏进沙小大门的时候,我还这么矮,现在已经这么高了。沙溪小学,是我这颗种子发育成苗的大花园,沙溪小学,是我经历过风风雨雨的地方。啊!我的母校,我爱你!”“我们的脚印留在校园的小路上,欢声笑语荡漾在操场上。母校的每一个角落,都留下我们的记忆,美好的记忆如一篇跳跃着欢快音符的乐章。”字里行间写满了对母校的热爱和感恩之情。为了表达对母校的谢意,同学积极参加“添绿活动”,为学校捧来一盆盆翠绿的植物;开展“弯弯腰”活动,见到校园内有垃圾就自觉弯腰捡起,保持校园的洁净;写下地份份建议书和倡议书,为母校出谋划策,有的还投放在校长信箱里。第三阶段:交流评价和资料整理活动。(2010年5月19日到5月21日)各小组同学把早段时间写下的内容和收集到的资料进行筛选、整理、把比较好的材料编辑在班级纪念册中。老师指导同学对纪念册中的资料作修改和补充。对各组员的活动情况进行评价,表扬先进,指出有待改进的地方。各小组在讨论设计他们的展示活动计划第四阶段:成果展示活动。(2010年5月21日到5月23日)同学们的展示内容包括:

1、手抄报展示。

2、表演小品。

3、快板。

4、班级纪念册。

5、照片集。

6、“光荣的童年”幻灯片。

综合实践活动范文第3篇

抚松县第五小学

李文英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识:了解提袋在生活中的应用与功能,学习提袋的结构及设计制作方法。 技能:设计制作一个漂亮实用的手提袋。

2、过程与方法

在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运用折叠、粘贴、裁剪、掏挖等方法表现自己的设计构思,体验制作提袋的乐趣。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学生在愉快的实践过程中感受设计提袋的趣味性,在提高立体制作能力的同时关注生活中的设计,观察生活中的美好事物,表达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运用折叠、粘贴、裁剪、掏挖等方法制作提袋。

教学难点:提袋开口的造型设计。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检查课前布置的任务。

你能说一说你搜集的提袋的来历和用途吗? 出示教具:礼品袋和商品袋。 引出课题:提袋的设计。

二、研究分析

教师:生活中什么形状的提袋最常见?

为什么长方形的提袋在生活中应用得最广泛。

三、结构特点面的制作

教师:长方形的提袋是由几个面组成的?

除了底面,其余的四个面在大小上有什么规律?

教师:考考大家,你能将一张长方形的纸变成一个圆筒,然后将圆筒把提袋面的规律折出来吗?

请成功的同学介绍一下自己的折法。 教师与同学合作,归纳利用圆筒折提袋方法:将圆筒两次对折,折出提袋四个面。 课件出示制作提袋面的步骤图。

四、研究底面制作方法

小组同学拆开提袋底面,一起研究提袋底的制作方法。 学生代表汇报提袋底的制作方法。 教师演示并小结提袋底的制作过程。 教师演示把提袋折扁。

五、分析提手感受材质

请大家看看书上的同学给自己的作品设计了一个什么样的提手?给他们分分类。 教师根据学生分类归纳并示范:

1、提手可以直接粘在提袋上。

2、可以用打孔的方法固定。

3、还可以利用提袋面直接做提手。

六、提袋装饰开阔思路

教师:提袋做好了,怎样让它更美观? 播放课件,请学生欣赏各式各样的提袋。

教师:提袋成了文化传递和交流的载体。哪个提袋的设计对你有启示? 出示教具并演示装饰方法。

七、艺术实践

要求;发挥你的创意,设计一个实用,美观的提袋。

八、展示提袋

进行评价

1、介绍自己的提袋的特点和用途。

2、评价其他提袋设计的亮点。

九、艺术拓展

综合实践活动范文第4篇

1.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家乡杰出人物、旅游胜地、神奇故事、家乡特产、民间工艺、方言集锦等相关信息,由此了解家乡常州的风土人情、发展现状,寻找家乡的可爱之处,激发学生爱家乡的情感。

2.引导学生通过参与活动,体验生活,为学校开发校本课程“漫溯眉县积累素材,引导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既当活动实施者,也当活动开发者。

3.通过考察活动的方案设计过程,培养学生的活动策划能力、活动统筹能力。

4.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小组合作能力,与人交往能力,是非判断能力等。

5.通过在活动中扮演考察者、小导游、小记者、顾客等不同角色,让学生体验社会成员不同的分工与社会职责。

6.通过本次活动,让学生学会写基本的调查报告、考察报告、导游词等。

7.通过制作手抄报活动,让更多的人分享活动成果,激发大家共同关注常州,热爱家乡。

二、活动准备

1.引导学生进行整体活动的设计与准备。(总体的)

2.引导学生进行相关活动的设计与准备。(具体的)

3.教师各活动前的指导准备。

三、活动内容(活动内容设计来自于学生)

(一)了解相关信息

杰出人物:共和国上将---李达·英雄模范(现代)陈秀贞·文化人物(现代)王集荣·文化人物(清代)李柏·文化人物(宋代)张载·科技人物(清代)梅遇·科技人物(唐代)王焘·科技人物(先秦)李冰·军事人物(战国)白起·政汉人物(清代)王步灜·政汉人物(明代)王聚奎·政治人物(明代)王卺·政汉人物(北宋)张戬·政治人物(唐代)王珪·政治人物(三国)法正·政治人物(东汉)法雄

旅游胜地:太白山国家森林公园红河谷森林公园张载祠扶眉战役烈士陵园

神奇故事:眉县马家镇杨家村出土了27件西周国宝重器,被誉为中国21世纪重大考古发现之一。

家乡特产:苹果、猕猴桃、蜜桃、油桃、草莓、板栗、核桃

民间工艺:脸谱、剪纸、刺绣、皮影、泥塑等

方言集锦:(收集有特色的常州方言)(引导学生自编方言小品或相声)

四、活动方式

信息查找(网络、报纸)、实地考察、调查采访、亲身体验、观察等。

五、活动进程

(一)可爱的家乡——眉县活动内容设计;(详见活动内容三)

1.在各班进行活动动员,让学生了解活动意义,明确活动定位,参与活动设计。

2.在小组设计基础上提炼班级共同感兴趣的活动内容。

3.在班级设计基础上完善年级活动内容,并确定活动内容与活动方式。

(二)资料收集篇

1.请学生根据相关活动内容课前查找所涉及的信息。

2.小组或个体整理有用信息。

3.小组练习当小导游,巩固并掌握信息。

4.整理信息,与同伴合作制作一张手抄报。

(三)活动开展篇

1.活动前作好相关准备工作,包括活动方案的设计、活动器具的准备、安全教育等。

2.活动以集体出发为基础,小组合作活动为原则。

3.活动时间以综合实践活动课为基础,结合艺体活动。

4.活动后及时做好活动总结,指导学生完成活动报告。

(四)成果展示篇

1.“漫溯眉县”——手抄报展示

2.活动感受交流:“我为你自豪——眉县”演讲比赛。

3.我们的建议

综合实践活动范文第5篇

新课程改革为学生的综合性学习架起了一座桥梁。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是以学生自主学习和直接体验为基本方式,以学生个性养成为基本目标的一种课程。随着课程改革的日渐深入,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备受人们的关注,在活动过程中学生的主体价值得到了充分展现。

综合性语文实践活动是语文教科书的延伸和重要补充,对语文教科书具有很强的、无可替代的补偿作用。如果说教科书注重的是知识,那么综合性语文实践活动应侧重综合语文能力的形成发展。现代孩子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学生是见多识广的,学生的现实生活是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源泉,蕴含着丰富的课程资源。综合性语文实践活动应来源于生活,从现实生活中汲取营养,综合性学习是学生多种学科知识、技能以及道德文化涵养、人格养成等多方面的有机结合,是语文实践活动的高级运用和表现,也是听说读写、思维、想象以及创造性品质的最佳整合方式,是现代社会发展对语文教学的要求,也是语文教学更好地贴近生活的体现。

如何在教学中实践这是个崭新的课题,据此,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已有的知识经验,生活经验,依据《语文课程标准》和教材,结合本校开展的一些实践活动,有的放矢,进行了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策略的探究。

一、 参与活动策略

新课标对高年段的学生有这样一条要求:能策划简单的校园和社会活动,对所策划的主题进行讨论和分析,学写活动计划和活动总结。结合学校开展的读书节开展综合性活动,要求人人参与。这个活动都是全校性的活动,要求班级参与,参与方式班级根据情况自己决定。于是在这活动开展前,我都让学生进行了分组讨论,各组定出一个活动计划,拿到班级交流,选择最佳方案,再有班级集体修订合体的活动计划,根据计划,开展活动。仅这一计划的制定就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经过讨论,每人都要办一期《鲁滨逊漂流记》手抄报,然后全班的手抄报订成一个小册子,以便欣赏。这次活动让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让学生们学到了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课后,不少孩子不但对这次活动进行了总结,还写下了生动的日记。

二、游戏竞赛策略

综合性语文学习,不一定非要是教科书上安排的内容,可以利用各种机会。六年级开学不久,学校进行了一次《我的梦 中国梦》讲故事比赛。派谁去呢?学生们的热情很高,借此机会在班级进行一次讲故事比赛,一来可以确定人选,也让大家有个锻炼的机会。全班人人都来人数多,时间会拉得很长,于是我让孩子们自由组合,先在各小组进行比赛,有每组选出第一名参加班级比赛,这样全班有四个学生参加决赛,最后再选出一名参加年级组比赛。通过游戏竞赛,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大增,有利于活动内容的开展,更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潜力,培养学生整合资料的能力,丰富了他们的语言素养,同时,又培养了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和竞争的意识。

三、动手实践策略

国标版六年级上册的语文综合性学习内容是《读报和剪报》。在这一活动进行前,根据活动要求,在班级进行一些小调查:你最喜欢读什么报纸?你读的报纸通常有几个版面?各版面主要有哪些内容?你平时喜欢读哪些方面的文章?然后布置学生做一做,在班级利用班级板报,专门开辟一个专栏“一句话新闻”,

有全班轮流负责记录,这样可以培养学生坚持读报的好习惯。有一些新词是经常出现在报纸上的:炒股、资讯、打非、倒计时、多媒体、地球村、豆腐渣工程… …先考考学生,看看他们知道多少,不知道的发动他们自己动手寻找答案。鼓励学生多看报纸,及时了解国内外大事,开阔视野。并且教育学生看过的报纸不要随便丢掉,可以根据需要,分门别类的剪下一些资料,做成剪贴报。

学生们很感兴趣,学期快结束时,几乎人人都有一个剪贴本,都是从各类报纸上剪下来的材料。有分类的,有综合的,丰富多彩,生动活泼。对他们的作品还进行了评奖,学生们的兴趣更大了。只要放手让学生真正地动起来,学生的积极性就会十分高涨,就能很好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四、写作策略

俗话说“趁热打铁”,在开展过综合性学习活动后,为了巩固活动成果,通过写作的形式检验学生的信息资料整合和提炼能力。对开展的各种综合性语文学习,我都希望学生学生们能留下一些资料,当然要靠写作,写作要让学生自觉自愿地进行,所以这样的写作一般都不定题目,不定体裁,只要能围绕活动进行即可,自由发挥,由于给了学生充分的自由,这些文章反而妙趣横生,充满活力。

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力求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老师真正起到导演的作用,鼓励学生把活动中出现的新问题引向深入,尽可能地为学生创造一个适合学生个性发展的自由空间,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在组织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中,也要注意一些问题:综合性学习活动毕竟是语文课,不等同于综合科目的课程,不能上成综合实践课,既不能完全像平常的阅读课,也不能过多地介入非语文方面的内容,这就需要教师很好地设计好教学程序,参与组织和引导,让学生在有序的课堂上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

综合实践活动范文第6篇

第5期

奥鹏 综合实践 学科组

本期导读

     专家简介问题答疑拓展延伸信息技术技巧微课·慕课与翻转课堂

专家简介

梁烜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综合实践活动教研员,中学高级,北京市骨干教师。任北京市教育学会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研究会副理事长,全国教师教育学会综合实践活动学科委员会常务理事。参与田慧生主编,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中的问题与策略》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论探索与实践反思》两本论著的编写。在《教育科学研究》发表文章多篇,包括《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规划及其方案制定》、《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开展课例研究的探索》等。

问题答疑

在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伴随着情境性问题的产生和课题研究的不断深入,1.教师如何指导学生利用网络搜集和处理信息?

需要了解各种不同的具体信息,这些信息往往不可能预先准备,甚至对学习者来说十分陌生。为了尽快地解决问题,就需要学习者通过各种途径尽快搜寻与问题相关的信息。丰富的网上资源是综合实践活动重要的知识源泉,国内、国际上有许多优秀的科普网站为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提供了丰富的、多方位、多层次、多角度、图文并茂的文献资料以及多种的解决问题的思路。借助网络的搜索引擎功能,可以快速查到相关的许多信息,使综合实践活动的信息来源变得更加丰富 快捷,大大节省研究时间,提高学习的效率。

然而在综合实践活动开展过程中,学生经常遇到的麻烦和困扰正是来自于网络上这些丰富的信息资源。在开始自己的专题研究时,学生通常担心找不到与自己研究内容相关的资料,但是很快他们就会发现,事实恰好与之相反——他们找到了太多的资料!面对如此“海量”的资料,该怎么办呢?很多学生感到无从下手,研究进展不下去了。

针对这种普遍存在的现象,在学生利用网络资源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时,教师要注意对学生进行搜集和处理信息的方面的指导和帮助。首先,教师要指导学生对搜集到的信息进行整理,将他们从网络上搜索的信息分类保存下来。然后,学生要在获得的众多信息中判断哪些是研究中需要的、有价值的,哪些是无关的、无用的,从而对信息进行筛选。最后,教师要指导学生将获得的有效信息应用到自己的课题研究当中,并且根据实际研究的需要,对信息进一步加工和处理,包括对信息的重新组织以及对信息的分析、思考和评论。

2.教师如何通过博客指导学生活动?

博客正迅速地向教育教学的各个领域发展,各地的教师们正在创造出许多新型的教育教学方式,诸如班级学生的博客社群、活动信息资源及管理日志等,逐步形成教师与学生交流与互动的工作平台和资源平台。综合实践活动教师也可以使用博客辅助教学,将博客作为师生交流的媒体、活动资源的管理系统、学生活动反思的平台、活动过程的记录工具等,从而更加方便、有效地指导学生开展活动。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可以将博客作为背景资料和活动成果的管理工具。 开展不同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都需要学习和掌握一些与主题内容相关的背景知识,教师可以建立一个专题的博客,指导学生利用博客开展活动:整理和搜集资料,记录活动过程,完成总结和报告,并借助博客平台与教师和其他学生交流,获取更多的知识和资源。综合实践活动主题博客的资源主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从网络上搜集和筛选的学习资源,如好的文章和作品,优秀的素材以及一些著名的网站链接,这部分资源可以由教师提供,也可以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将搜集到的资料经过整理发布到日志当中。另一部分是活动小组自己的资源,包括小组成员的活动记录、研究报告、论文、电脑课件、活动感受以及学生在活动中提出的各种建议和问题等等。

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写作能力和信息技术能力的不断提高,教师也可以指导高年级的学生建立个人博客,或在班级或活动小组中建立博客群组,利用自己的博客开展研究和实践。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可以利用博客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题研究的平台,拓展研究思路,深化研究内容,交流研究体会,主要方式为:利用博客进行资料搜集和知识管理,开展针对主题的探究活动;利用博客构建的研究共同体,与更多的教师和同伴进行交流,得到大家的指导和建议;通过反馈的信息,开展自我评价,进行活动反思,改进研究过程;在博客上发表研究成果和学习体会,与大家共享。

博客的应用,使教师能够方便地通过网络进行知识更新,突破时空界限与同行、专家研讨交流,基于Blog技术的教育叙事研究和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成为推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方式和途径,将教育信息化和教师专业发展推进到更高阶段。

3.教师如何制作综合实践活动多媒体案例?

很多优秀的综合实践活动案例内容丰富、资料详实,其中不乏学生活动的精彩瞬间和优秀作品,同时也蕴涵着指导教师的教育智慧,这些有价值的教育信息仅通过文本的案例或论文往往很难完整地呈现出来,这就需要教师全面、广泛地搜集活动资料,在精心设计的基础上,制作综合实践活动多媒体教学案例。

多媒体教学案例就是使用文字、图片、照片、录像、动画等多种媒体形式记录综合实践活动的各种信息,并按照一定的设计思路将这些信息资料编排在一起,形成的一份完整、有序的案例资料。教师通过制作多媒体案例可以尽可能多地呈现出丰富、完整的综合实践活动信息,这样一份生动、鲜活的案例将能够更加有效展示活动的过程和效果,并且更加有利于教师与同行进行案例的交流、分析和反思。

制作多媒体案例的基础是搜集素材,什么时候开始搜集素材?搜集哪些方面的素材?谁来搜集这些素材呢?教师们需要注意的问题是素材的搜集工作不能等到活动结束后再进行,要完整地反映一次综合实践活动的全过程,教师需要从第一次活动开始就有针对性的搜集相关的信息,并且随着活动的开展随时搜集和积累活动的资料。教师在活动过程中要有计划、有目的安排好信息的搜集和整理工作,尽可能多地积累保留下活动的真实记录。如果等到活动结束后再进行搜集,活动过程中很多精彩的细节可能就已经错过了。

凡是能够反映一次综合实践活动开展情况的各方面资料,如果有条件进行记录,都可以作为多媒体案例的素材加以搜集和保存。一般情况下,一份综合实践活动多媒体案例通常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①活动方案设计。②选题背景。③活动过程。④展示交流。⑤评价反思。⑥相关资料。

这些看似纷繁复杂的案例素材是不是都要由指导教师来搜集呢?当然不是,如果完全靠教师一个人搜集所有这些素材,恐怕教师就很难再有充足的精力完成指导学生这项主要任务了,教师的主要工作应该是进行策划和安排。在活动开始前,教师就应计划好需要搜集哪些素材,然后分别安排学生在活动过程中逐渐搜集和积累,有些素材例如重要活动的录像,可以请学校的电教教师帮助拍摄。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推广,教师和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也在不断发展和提高,搜集多媒体信息资料将会更加简单和便捷。

搜集好了各方面的素材,教师还要对素材进行加工和整理,从中筛选和截取一些有用的信息。此外,教师在这个阶段最重要的工作是要对这份多媒体案例进行整体设计,全面反思和分析案例实施的实际过程,从中提炼案例要表达的主题,也就是说通过这个案例要向同行们介绍和展示什么样观点和思想,主题是案例的画龙点睛之处。确定好主题,再按照活动开展的顺序或素材间的逻辑关系,将各种素材进行整体的编排。为了便于浏览和查看,通常可以使用FrontPage、Authorwear、Flash等软件将各种素材链接在一起,制作成网页的形式,这样一份综合实践活动的多媒体案例就完成了。

教师通过设计和制作多媒体案例,不仅可以提高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更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会经历更加完整地记录、分析和反思自己指导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提高教师今后指导综合实践活动的能力,有效促进其专业发展。

拓展延伸

精选一

小学生小课题研究的实践探索

山东省高密市第一实验小学/宿仲瑞

近年来,我们高密市第一实验小学课题组以学生的自主发展为核心,以“还给学生探究学习的自主权”为理念信条,坚持“课题由学生选,计划由学生订,研究由学生做,报告由学生写,成果由学生评”的原则,采取一切得力措施,组织学生有效开展了“小学生小课题研究活动”,特别是在国家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中,我们将小学生小课题研究融入国家开设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组织学生以研究性学习的方式,在课内外、校内外广泛深入地开展小课题研究活动,为学生探究学习创造了一片新天地。

一、把自主选择的权力交给学生

在小课题研究中,我们引导学生从学习或生活中的点滴小事入手,以“你最乐于探究的问题是什么?”或“你身边和周围环境中存在哪些问题需要研究解决”为题,引发学生积极开动脑筋,大胆质疑问难,人人提出自己最感兴趣、最乐于探究的问题,随之讨论筛选,确定出一个个既有研究价值又便于操作的小课题。在一次综合实践活动中,一个叫王大伟的同学主动地说:“《一个小村庄的故事》给了我很大启发,昨天我发现家西边建楼工地周围的树弄坏了好几棵,树倒在地上好似跟人似的在呻吟,我看了非常痛心,我们是否针对高密城区的树搞一次调查研究?”老师笑着用商量的口气问:“同学们说呢?”学生们脱口而出:“好极了!”于是孩子们七嘴八舌,跃跃欲试:“我想实地调查一下周围那些地方在人为地损坏树木。”“我想调查高密一共有多少种树。”“我想对 果树类、风景树类等一类一类地分类调查。”“我想研究高密的古树。”“我想研究高密的树之最。”„„老师看到孩子们热烈讨论选择研究课题的生动场面激动不已,高兴地赞赏说:“同学们的这些想法都很好,你们就选择一个自己最喜欢的研究课题好吗?”这样一个个研究小组成立了,为实践探究做好了铺垫。

我们还让学生自主选择最喜欢的老师作为小课题研究的“导师”,在教师配备上采取了“三制”措施:一是校内导师制,学校采取重点选拔配备与学生自主选择教师相结合的办法,为各课题研究小组配备教师,实现教师资源的合理配置;二是共同参与制,提倡全体教师全员参与,为学生自主选择提供充足的教师资源,并鼓励教师充分发挥各自专长和创造才能,与学生一起共同体验,感受自我,增强情感,和谐关系。三是校外导师制,从社会各界聘请各类专家教授或名师,组成校外导师团,与本校教师相互补,提高学生探究学习的档次。这样,把选择研究课题和选择指导教师有机结合起来,更加突出了学生探究学习的自主选择权,为积极开展小课题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把自主探究的方法教给学生

在确定了研究课题后,如何趁热打铁,有序有效地让学生进行小课题研究,把自主探究的方法教给学生,是进行小课题研究的重点。我们专门设置了一节研究性学习指导课,在课上及时对课题研究的方式方法,如怎样制定简明扼要、便于操作的研究计划,怎样进行分工与合作、怎样调查访问、怎样查阅收集资料、怎样交流信息和撰写研究报告等进行有效指导,从而打破学生对课题研究的神秘感和陌生感。这样便激起了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信心,并以极大的热情和兴趣,充分利用双休日或节假日,纷纷走工厂、串乡村、跑书店,拍照、采访、调查、取证、上网搜寻,全身心地投入到探究活动之中。如在“哭泣的小康河”调查研究中,学生们各显神通,有的学生想到居民家中调查,可人家不让进,于是就请当警察的妈妈帮忙;有的学生请爸爸妈妈从网上下载了一些关于环境污染 危害的资料等。通过调查、查阅资料,学生们得出了小康河污染危害的结论:垃圾侵占土地,有碍卫生,影响景观,干扰人们的正常生活,影响人们休息、娱乐和工作;河水会污染地下水,会污染大气,会使人致癌,传染疾病。学生们还在报告中提出了如何治理小康河的意见或建议。

上述活动充分体现了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教师只是充当鼓励者、帮助者和合作伙伴的角色,鼓励学生把活动中形成的新的问题引向深入,拓宽研究课题。教师善于发现困难学生,为他们提供有力的帮助,这不仅使学生心灵上得到了满足,甚至给了学生一个新的人生体验。

三、把自我反思的权力还给学生

如何让小课题研究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更具有鲜活的生命力,促使学生在探究的新天地里与新课程一起成长,学习反思是一条非常重要的途径。基于此,我们把研究性学习的学习反思纳入新生成的教学常规,规定学生每周一次进行自我反思与总结,每月一次进行交流,并记入学生成长记录袋,每学期一次进行展示评比。这一规定得到了广大学生的欢迎和赞许,学生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得到了很大提高。

五年级三班李琪同学原来是一个性格内向、少言寡语的小女孩,自从开展小课题研究活动以来,她的性格变得开朗多了,也敢于提出问题、争辩问题、发表见解了。她在“让我们的校园变得更宽敞更美丽”课题交流反思中,深有感触地说:“是这个课题研究改变了我少言寡语的性格,我们小组通过测量我们校园的面积,统计全校的学生数,我们的校园面积确实小得可怜,我们的课间活动空间太小。所以,从我们的实际出发,我勇敢地站起来跟我们小课题研究小组的12名成员一起,联名写了《给市长的一封信》、《致学校周围居民的一封信》,呼吁市长、社会和周围的居民来关注我们的校园,扩大我们的校园面积,使我们的校园变得更美丽。这是我在学习中一种最大的快乐。” 学生们的建议和倡议得到了社会和周围居民的高度关注,一年后,校园扩建正式纳入市里的“民心工程”,学校周围的住户正在拆迁,校园正处在扩建中。

六年级二班孙璐同学在“高密民间游戏”课题研究交流时说:“我尽管是一个女孩,但我特别好玩好动,我们一搞这个课题研究,我浑身有使不完的劲,节假日、双休日顾不上休息,多次到我姥姥、奶奶、姑姨家,跑了三处乡镇十四个村庄,访问了二十多位老人,三十多名乡村的小朋友,挖掘到了二十多种高密民间游戏规则,并亲身进行了体验,如打宝、投沙包、打茧儿、跳房、拾沙、下‘五福’等等,并与同学们一起改进了五六种适合我们玩的新游戏----新式“打宝”、“跳绳”和独创的“龙珠”游戏等,写出了近3000字的调查研究报告,还获得了我市科学小论文的一等奖呢。尽管很苦很累,但我真正体验到了课题研究的乐趣。”

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反思给了教师和家长以有益的启迪,杜心静老师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教学反思中说道:“小课题研究是新课程----综合实践活动中研究性学习的一种独特形式,它彻底改变了传统封闭的学生学习方式,研究的课题、内容、方式都是学生喜欢的、自主选择的、具有研究价值的,所以学生们做起来再苦再累,也是乐此不疲。”台瑞华老师在交流中很有感触地说:“在指导学生做小课题研究时,从课题的产生,到怎样去做、怎样交流展示,都体现着学生探究学习的自主性、实践性、创造性,所以,我们当教师的只是一个指导者、鼓励者、帮助者,是学生合作探究的伙伴,这样做起来学生有事总爱找老师帮,有话总爱跟老师讲„„”

五年级五班学生谭鑫的家长笑呵呵地告诉我们:“鑫鑫这孩子,这几年也学会了做课题研究,做起来就没完没了,我家住在西三里村,离华鲁酿造厂也不很远,这孩子平日里眼很尖,观察发现的问题可真不少,如我村居民缺水问题、华鲁酿造厂经济发达问题等,课外时间到居委会和厂里调查 访问、查阅资料,动不动就拽着我做他们小组的向导,找这找那,我也成了他们课题研究的助手了。”

总之,小课题研究是新课程----综合实践活动中研究性学习的一种独特形式,它彻底改变了传统封闭的学生学习方式,研究的课题、内容、方式都是学生喜欢的、自主选择的、具有研究价值的,所以学生们做起来再苦再累,也是乐此不疲。

信息技术技巧

视音频软件知识之制作多媒体贺卡

利用会声会影可以制作一个多媒体贺卡,而且可以制作打包成为一个可执行文件,只要接收者运行这个文件,不需要其它程序的支持就可以自动播放贺卡。下面就来介绍它的做法与步骤:

1、视频编辑完成后,就可以开始制作了。单击“分享”步骤选项面板上“创建视频文件”按钮,选择mpeg格式,如果您想将您的影片分享给他人,那么 MPEG 视频可能是最适当的格式,它具有高度的压缩比并保持高质量。在弹出的框中输入文件名及路径后进行保存,这时“会声会影”将会把您编辑制作的影片进行渲染,把添加到视频的音乐、旁白、特效等加入到影片中;

2、单击选项面板“导出”右侧的三角按钮,从弹出的下拉表中选择“贺卡”选项,然后单击“导出视频素材”按钮,这时将打开“多媒体贺卡”对话框,您就可以用所选的电影文件创建多媒体贺卡了。

3、查看视频。在“预览”框中,您可以粗略地看到多媒体贺卡的实际外观;如果要细看,可以拖动“预览栏”的滑块,您可对贺卡进行即时预览,当然,这 时您还可以按“播放”按钮将贺卡“播放”查看一下,如果要停止,按“停止”即可;

4、添加背景。拖动对话框右侧背景模板的滑块,选择合适的背景图像,然后双击该模板,该模板即作为背景加入贺卡了,您还可以更换一个自己满意的图像文件作为背景,只需单击“背景模板文件名”右侧的“浏览”按钮,在弹出的框中选择一个图像文件,该图像即可打开作为背景;

5、调整视频的大小与位置。在“宽度/高度”框中输入尺寸,您可以设置视频的大小,如果在“X/Y”框中输入,您还可以设置视频在多媒体贺卡中的位置;当然,如果您嫌输入数字麻烦的话,您可以在影片四周的控制点上按住并拖动鼠标调整影片的尺寸,然后将鼠标指针放置在影片上,按住并拖动鼠标调整影片在贺卡的位置,为了保持原始视频尺寸的比例,您需要勾选“保持视频宽高比”选项,这时无论您如何调整,视频都我会改变原来形状;

6、输入文件名。在对话框下方的“贺卡文件名”文本框中输入贺卡名称,然后单击右侧“浏览”按钮,在弹出的对话框中指定文件保存的路径;

7、通过上面的设置,您的多媒体贺卡就做成了,单击“确定”按钮吧!这样,会声会影就会将多媒体以EXE格式的文件保存在您设置的路径了。您可以在路径中双击它即可观看。用电子邮件发给您的朋友吧!不过,它的个头比较大,不要把您朋友的信箱给撑破了哦!

微课、慕课与翻转课堂

微课、慕课与翻转课堂之发展趋势篇

近年来,随着信息与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技术在教育领域广泛而深入的实践推进,以微课、慕课、公开课为代表的教育技术创新应用倍受业界瞩目,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展望与预测其未来的发展趋势,显得必要而紧迫。下面,让我们来看一下微课及慕课的未来发展趋势。

一、微课未来的趋势

从对微课程概念、特征、意义、作用、理论基础及其开发、设计、应用与评价等系统化分析中,可以看出微课程的发展趋势如下:

微课程是新型教育资源的创新

纵观国内外教育信息化资源的发展,经历了CAI课件、积件、专题学习网站、教学资源库等不同阶段。但不论资源如何的呈现形式,都没有对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或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结构发生根本性的变革。微课程则是将原有课程按照学生学习规律,分解成为一系列具有目标、任务、方法、资源、作业、互动与反思等在内的微型课程体系。是以微型教学视频为核心,包含与教学相配套的微教案、微课件、微练习、微反思、微点评等支持性和扩展性资源,因此它是课程改革与信息化进程中的学习资源创新,是学习内容与学习方式整合为一体的新型资源。相信在不久的未来,在各级各类教育中必将形成一批系统化的、符合教学新理念的、覆盖主要知识点的微型课例资源。

微课程是远程教育学习方式的变革

微课程以简便、短小、精致、易操作的特点,主题突出、情景真实、短小精悍、动态生成等特点,可以让学生针对课程的重点、难点、疑点通过各种移动终端利用碎片时间进行移动学习、泛在学习和个性化学习,因而对远程教育学习方式产生很大的变革。主要体现在:①由于微课程内容的引导性、丰富而准确的链 学生能够很自然地在非正式学习环境下,形成深度学习的思维习惯,还可以将疑难问题实时地反馈给教师,或利用移动设备自带的通讯工具来寻求同伴的帮助。②微课程赋予学生更多的自由,把知识传授的过程放在教室外,让大家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方式接受新知识;而把知识内化的过程放在教室内,以便同学之间、同学和教师之间有更多的沟通和交流。③微课程这种教学方式内容具体,时间短,有利于学生短时间的集中精力学习,可以起到无形之中为学生减负的积极作用,对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也有很大的帮助。

微课程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微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将引导教师运用新的教学理念,快捷解决高效课堂中出现的问题,学会教学反思,进行教学行为矫正,成为一种新的校本研修方式和促进课改教师共同成长的重要途径。具体体现在:①教师制作微课程的过程,其实是一个反思的过程和微研究的过程,通过对课程或教学问题发现—想办法解决—梳理—制成微课程不断反思中,促进了教师能够不断地成长。②微课程也是一种研究方式,可引导普通老师们开展适合自己的草根研究,转变教育教学科研的模式与观念。③微课程便于传播,记录了优秀教师们的经验和方法,可以直接为一线教师之间互相学习和借鉴提供优秀的经验和方法。④微课程为优秀教师的经验传播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固化经验和传播方法。

微课程作为新型教育资源、学习方式和教学模式的变革,不仅在新的网络技术环境下,对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资源开发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现了对教师“教”的资源和学生“学”的资源的有效补充,成为学生自主学习和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当然,“微课程”这一理念还有待于进一步界定和梳 内容建设还有待于进一步系统化、规范化,这将依赖于研究者和一线教师更深入的研究和更广泛的实践。

二、MOOC慕课发展6大趋势

“MOOC”在快速发展,其所带来的变化是信息技术诞生以来的重大变革之一,将深刻影响未来的高等教育。就目前所见,我们大致可以预见到其未来发展有如下六大趋势。

MOOC的规模将进一步扩大

MOOC规模将会进一步扩大,MOOC的供应商也会继续增多。除了现在三大供应商还在继续竭力扩展外,类似的机构也在迅猛发展,如可汗学院、点对点大学、人人学院等。他们都是与MOOC相类似的组织。

新型MOOC将走向独立

目前,几大MOOC供应商所提供的课程主要还是传统的课程,即以教师课堂教学为主,只是通过现代的技术方式表达出来。但这样的MOOC已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更加新颖的MOOC正在出现。新型的MOOC强调的是关联主义的教育理念。著名网络教育与新媒体的设计师和评论家史蒂芬·道恩斯将这两类分别命名为“关联MOOC”和“传统MOOC”。

所谓关联MOOC,即遵循关联主义教学法的MOOC,其不同于传统的教学特征和结构。比如他们强调聚合体,保证学习内容可通过通讯或网页让学习者随时接触;重组性,讲究课程内部人员间分享各种学习资源;重新定位,梳理与重组各种不同的学习资源,以适应不同学习者的个性需求;正向输送,将重新定位、重组

并传递给世界上所有感兴趣的人。专家认为,关联MOOC最有助于合作对话与知识建构。

由此可以看到,关联MOOC在走向独立、成熟,并在努力与传统学习方法乃至大学教育融为一体。由此不难推断,传统MOOC在未来网络教育中所发挥的作用将会逐渐减少,而关联MOOC将会成为未来MOOC的发展方向。

教师教育理念与方法将产生巨变

MOOC无疑将会改变教师,而这种改变是从网络技术改变教学方法开始的。当自己的课程成为MOOC课程,教师很快会发现,自己已不再是课程的唯一建设者了,而只是课程组的一员,唯有与技术员、传媒顾问、视觉专家等一起,才能制作出一期MOOC课程。这就使课程成为一种合作产品。这无形中也促进了现实课堂教学中的平等关系。

由于课程是全程录像,也使教师能回头观察学生学习情况,而不再像过去只能依靠测验、考试或论文考查学生。千百年来,教师授课究竟如何,只有学生才知道。但现在不同了,放在网络上,所有人都能说三道四。由此一来,教师可以更清晰地认识自身的优缺点。换句话说,教师也可以成为观众——学生,有机会反省自己的教学及其效果。这对教师能力的提高,同样具有积极作用。

学生的学习方法将大为改观

MOOC的发展也将对学生如何学习、怎样有效学习产生重大影响。过去的课堂教学,学生只能聆听主讲教授授课,而现在则可以在网上搜寻众多的网络课程。更为重要的是,他们不需要再从头听到尾,而是可以跳过自己已掌握的内容,重复播放难懂或还没有掌握的部分。而且目前很多网络课程不仅能自动回复学习者的问题,还可以根据学习者的提问提供相应的帮助。

网络技术对教育的影响将会进一步加大,甚至会推动整个教育的巨大变革。MOOC发展的一个重大结果,将会是用现代网络技术取代现有教科书。阅读教科书是传统的学习方法,除了使人学习新知识外,教科书还具有保鲜知识的作用。但现在,先进的网络技术既能使人产生学习的兴趣,也同样能够达到传递知识的作用,其所具有的艺术乃至动漫效果,已经远远超越了传统教科书所能带给读者的愉悦感。而有些人认为,MOOC所提供的视频以及相关材料本身,就是新型的教科书。

现行教育体制将深受冲击

MOOC对高校的影响还将进一步加剧,且将对整个高等教育产生重要影响。首先,将会有越来越多的高校加入到MOOC中,这股浪潮将席卷全球;其次,MOOC的变革将会影响大学的教育生态系统,自然也会影响到大学的管理。再次,MOOC带给高等教育的一大“破坏性”变革,是其对现行教育运行体制的冲击。不同于传统的大学商业运作模式,MOOC提供的是一揽子的全方位服务。这就对现行的大学运作模式提出了挑战,也有人称之为是MOOC所带来的一种破坏性创新。

上一篇:我们的节日中秋范文下一篇:文员转正申请书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