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书院调研报告范文

2023-10-15

岳麓书院调研报告范文第1篇

1.

一、学校基本情况

现今学校有4个小学教学班、学生166人、教职工9人;初中部11个教学班、有学生520人,教职工30人,90%以上的教师取得了大专及以上学历。

办学条件,学校校内文化建设初出规模, 环境优美;寝室、教室、包干区卫生情况良好。

二、 主要工作及效果

(一)抓实教学教研,提高教育质量。

1、严抓教学常规管理,加大检查督促力度。教学常规工作是衡量教师日常教学工作好坏的标尺,为此,教导处制定了详细的管理细则,同时加大了教学检查的力度,采取随机抽查和定期检查相结合,每一学年定期检查4次教师备课和学生作业等常规工作,及时了解教育教学中突出的问题,形成书面反馈材料在全校会上予以通报,检查的结果与教师教育教学业绩考核挂钩,通过这一举措,极大增强了教师工作的紧迫感。

2、强化集体备课制度,大力推进课改工作。2011年,在上饶县课改春风的沐浴中,我校加大了课改工作力度,

五、六|

七、八年级全面实行课堂教学改革,倡导“问题导学、互动探究”教学模式,结合“主题阅读”和“学习报告”的教学方法,努力提高课堂效率,实现教育教学优质化。同时,学校还规范了集体备课制度,将每周二下午第三节课定为集体备课活动日,并开展了主题研讨、集体备课、教学探究等活动。

3、上学期,教务处面向全校

五、

六、七年级学生,开展了语文、数学、英语三科基础知识验收过关活动,取得了显著效果。

4、加强国学教学,促进特色发展。学校依据县教体局“国学立品、特色达人”的发展思路和“学校发展„规范加特色‟,学生发展„合格加特长‟”的发展目标,结合本校实际,确定了“国学教育”和”意志训练”为本校的特色教育,设计并展出了”学校精介”、“教师风彩”、“星级学生”、“学生天地”四个板块的学校文化建设橱窗,通过对校内墙面、教室布置营造一种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进一步优化学校管理,丰富办学内涵,走“规范立校、文化兴校、特色强校”的特色化发展之路。

5、加强教师培训,全面提高教师素质。2011年,学校加大了教师培训力度,充分利用学科带头人等“本土资源”,开展了新教师培训;新课标培训;集体备课培训;3次“主题阅读”培训计算机培训等。同时大量派出一线教师、骨干教师10余人次参加省市县各级学习,并开展培训者再培训活动,如:上学习汇报课、主题讲座,以此向全校教师传递先进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达到资源共享,全面提高了我校教师的业务水平和自身素质。

(二)坚持育人为本,提升学生素质。

1、为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学校德育处加大力度狠抓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制定了一套切实有效的管理制度,成立了卫生监督岗等监督机构,成立值周组对学生的一日常规进行监督检查登记,及时洞察学生思想动向,对好人好事和不文明行为给予相应的表障与批评,督促学生时时以《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中小学生守则》为准绳,约束、规范自己的言行。

2、开展国旗下的发言、班会课、中队活动以及法律讲座等活动对学生进行法制、安全、感恩等教育,强化了学生的法制观念和交通安全观念,帮助他们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3、为培养和提高学生懂思考、细观察、能动手、善表达、会合作、勤交流、深探究、强健体、重实践、注创新的能力,结合“六个一”活动,学校组织开展了“学雷锋、做好事”讲故事比赛和演讲比赛,激发了学生崇拜英雄学习英雄的热情;组织开展了“人生格言”评比活动,激发了学生积极向上的志气;组织开展了全校学生田径运动会,让学生通过锻炼练就一项受益终生的体育项目;组织开展了“六一”儿童文艺汇演,艺术周文艺汇演,培养学生一种愉悦身心的艺术爱好。

4、充分结合一些重大节日,开展了系列活动:爱护校内一草一木:三月学雷锋活动,“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做好事;清明节扫墓踏青活动,开展革命传统教育;教师节献花活动;5月12日开展5.12应急演练活动,9月11日开展消防逃生自救演练,进行全校性的“安全知识”学习及多次消防、地震演练,增强了学生的逃生意识。

(三)加强后勤保障,优化学校环境。

1、学校建立健全了安全和维稳工作责任机制、安全台账制度,每月都对学校的水、电、饮食卫生、交通安全进行了安全隐患大排查,认真开展了提高中小学生自护、自救、防灾、逃生能力为主题的教育和应急演练活动,确保学校师生有一个安全稳定的学习工作环境。继续开展了创建“平安学校”等各项活动,及时总结、交流创建活动成果。

3、加强食堂管理,确保饮食安全。

4、为了让广大教职工感到学校的温暖,进一步激发广大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我校工会积极配合学校领导,大力开展送温暖活动,千方百计地为教职工办实事,办好事,如:探望病患教师及他们家属、关心生活困难的教师、庆贺婚嫁教师等等。

(四)加强安全工作,创建“平安学校”。 学校的安全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工作。学校把安全教育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安全压倒一切、责任重于泰山“。为保证学生安全,学校成立安全工作领导小组,责任到人。制定了严格的请假制度、饮食安全制度、安全和维稳工作责任机制、安全台账制度等,交通安全进行了安全隐患大排查,发现隐患及时处理。同时,经常对学生进行了防火、防水、防电等安全教育,确保师生安全。

三、自评结果见下表:

序 号 考评指标 一 领导职责 二 经费投入与管理 三 办学条件 四 教育发展 自评最后得分

自评分 240分 210分 190分 180分 820分

备 注

有待加强 有待加强 有待加强

三、 存在的主要问题

1、面对新课改,部份教师观念陈旧,难以接受新课程理念。

3、进一步树立服务意识,继续改善办学条件与环境,为学校可持续发展创造可靠的物质和技术保障。

4、抓好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和良好习惯的养成有待进一步加强。

5、继续推进学校各项改革,积极创建现代学校管理制度。

四、 今后的工作打算

1、在财力上要进一步增加教育投入,完善硬件设施,使我校教育硬件设施进一步趋于规范、完善,逐步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2、加强学校经费管理,进一步增加实验、图书、艺术、体育、卫生设备设施的经费投入,进一步提升办学水平。

3、进一步强化学校内部管理,加强干部队伍和教师队伍建设。 以上是我校迎检基本情况的介绍。如有不妥之处,敬请领导批评指正

岳麓书院调研报告范文第2篇

二、实习时间

2012年4月14日

三、实习地点

岳麓山,梅溪湖

四、实习目的

1、了解岳麓山的植被、土壤、地形、水文、动物等情况,考察梅溪湖地区的土地利用状况;

2、进一步认识理解《土地资源学》这门课程,将课堂上学习到的理论知识与课外实践有机结合起来。通过我们自己去实地调查,找出实习过程中的困难并妥善解决,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而提高对该学科的专业素养。

五、实习地概况

岳麓山风景名胜区系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是南岳衡山72峰之一。位于古城长沙湘江两岸,由丘陵低山、江、河、湖泊、自然动植物以及文化古迹、近代名人墓葬、革命纪念遗址等组成,为城市山岳型风景名胜区。岳麓山海拨300.8米,连峦叠峰数十公里,有如一道天然屏障,横亘长沙市区西面。主峰云麓石骨苍秀,廊殿楼阁依山畔石。凭栏远眺,湘江如带,桔洲浮碧江心,双桥飞架东西,古城新廓尽在紫气青烟之中。岳麓山荟萃了湘楚文化的精华,名胜古迹众多,集儒释道为一体,革命圣迹遍布且植物资源丰富。白鹤泉、禹王碑、舍利塔、飞来石、自来钟、穿石坡等皆分布在山林岳壑之间;山中现有植物174科559属977种,其中晋朝的罗汉松、唐代银杏、宋时香樟、明清枫栗均系千年古树,老干虬枝,苍劲挺拔,高耸入云。枫梓、松栗,虬枝曲干,蓊郁青葱;山涧泉流终年不涸,颇有清幽之感。每到秋冬之交,红枫丛林尽染,红桔满挂枝头,麓山更加艳丽。

图1 岳麓山概况图

图2 岳麓山卫星图

六、实习内容及过程

由于此次考察是为了了解岳麓山的植被、土壤、地形、水文、动物等情况,并对“为什么古代岳麓山以南地区发展好于以北地区,而现代发展又正好相反”这一问题进行调查,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1、植被:调查结果表明,岳麓山现有植物群落类型13个,现分述于下。

A.常绿阔叶林:根据植物种类及群落层次结构的不同,可以分为以下两个群落类型。

(1)苦储、拷、钩栗群落。见于白鹤泉右侧山坡下,小环境优越,水湿条件较好,群落呈深绿色,郁闭度达80%。乔木第一亚层以苦储、拷、钩栗为建群种,乔木第二亚层有樟树、冬青等;灌木层主要有细齿拎、杜茎山等;草木层主要有鳞毛蔽,淡竹叶等。

(2)青冈栋、拷群落。见于云麓宫下至山坡上部,乔木层以青冈栋、拷树为优势种,灌木层稠密,以花竹占优势,尚有黄荆、大青等,草本层较稀疏,尚有淡竹叶、海金沙等。

常绿阔叶林是岳麓山的地带性植被,由于人为的破坏,现仅部分残留;从山麓至山顶常绿阔叶林建群种的垂直分布规律为苦储。拷、青冈栋,这些树种在岳麓山各地亦见零星分布,森林一经恢复,已们仍将会逐渐占居优势。

B.马尾松纯林

(1)马尾松纯林。马尾松人工纯林见于五轮塔、西坡的山底一线以及湖南师大南院后山坡、东坡等向阳地带,生长良好。乔木层有马尾松;灌木层有糙木、枫香及自栋;草本层有野古草和蔽等。

(2)马尾松、枫香群落。此群落分布范围较广,但分布规律不明显。乔木层以马尾松、枫香为优势种;灌木层有油茶、枫香等;草本层有鳞毛蔽及皱叶狗尾草等。

C.常绿阔叶、落叶阔叶混交林

枫香、苦储群落此群落分布范围亦很广泛,山坡与山谷常见分布。乔木层以枫香和苦储为优势种,灌木层有山矾、油柿、

石楠等,草本层有鳞毛献、皱叶狗尾草。 D.落叶阔叶林

(1)枫香纯林。此群落为岳麓山的著名风景林,分布于爱晚亭至麓山寺,麓山寺以上公路旁山沟坡以及东坡的沟谷,其外貌季相变化十分明显,早春嫩绿,夏季深绿,秋季鲜红。其乔木层以枫香为优势,灌木层有黄檀和苦储、八角枫等;草本层有皱叶狗尾草及三褶脉紫苑等。

E.常绿灌丛

(1)映山红灌丛。此群落呈小块状,外貌平矮,分布于各山坡,结构简单,以映山红为优势种,草本有蔽、莎草和五节芒等。

(2)丰迷木灌丛。此群落见于林木被砍伐的某些地段,主分布于西坡和山顶,以桩木为优势种,或混生白栋、映山红、乌饭树等;草本层有芒等。

F.落叶灌丛

主要分布于山顶及西坡,面积较小,有以下三种类型的群落。 (1)一友青叶、盐肤木淮丛以大青叶、盐肤木为优势科,草本层有黄背草有芒、野古草等。 (2)小果蔷薇、金樱子灌丛。以小果蔷薇、牡荆及金樱子为优势种,草本有野古草、芒等。

(3)野南瓜、牡荆、山薄滋丛。以野南瓜、牡荆及山慈为优势种,草本有野古草、细梗苔草等。

G.经济林(人工林) (1)油茶林:油茶林仅分布于穿石坡等少数地段,面积小,间或有高大的枫香、马尾松植株分布。

(2)柑桔林:沿山底的小山坡零星‘地成小片分布,生长良好,植株高2m左右,冠幅约2x2m2。

总结:解放前的岳麓山是“道路失修、亭院倒塌、山林残败”的荒凉山野。解放后,经1952—1955年的大规模造林,种植了遍及全山的马尾松、枫香及其他树种,经30多年的演替和发展,成为了以混交林占优势,仍有一定比例马尾松纯林的植被。在散生于各混交林中的乔木幼苗或幼树中,常绿成份的乔木占有一定比例,如苦储、拷、青冈栋、樟树等,且生长良好。由此可见,岳麓山植被总的演替趋势是向着恢复地带性植被常绿阔叶林方向发展。因此,在遵循植物群落自然演替规律的基础上,尽快人为地促使某些生长不良的群落的更新,优化岳麓山的林分类型,将能更好地发挥岳麓山森林资源的社会功能。

2、土壤

A、通过对岳麓山某一长13 m,宽7 m的坡面进行土壤特性评析,结果表明: (1)坡面土壤容重在1. 320—1. 524 g•cm3之间,土壤结构较紧实,且坡下容重大于坡上坡中.土壤孔隙度较高,在44% —51%之间,小孔隙占的比例较大,土壤质地较粘重,且坡上坡中孔隙度大于坡下。二者的方差分析,均未达到显著水平。不同坡位土壤容重和孔隙度存在差异主要由植被分布状况及受人类活动影响决定。

(2)在持续降水20天后,岳麓山坡面土壤表层含水量很高,达70%以上,原因在于红壤具有膨胀性。经计算,岳麓山表层土壤膨胀系数为166%。

(3)土壤有机质质量分数较高,在2. 4% —4. 2%之间,且坡上>坡中>坡下;pH值在4—4. 34之间,属于强酸性土壤,坡中>坡下>坡上.有机质质量分数和pH值呈负相关关系,且相关性达到了显著水平(α=0. 01)。对二者进行方差分析,均未达到显著水平。不同坡位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孔隙度不同主要由植被分布状况决定。

B、岳麓山组成岩石为岳麓山砂岩,由厚层石英砂岩、砂页岩互层、页岩和砂砾岩组成,砂岩抗风化和剥蚀能力强,而山体四周因外力和构造作用,沿断裂处受侵蚀严重,形成沟壑,使岳麓山显的高耸挺拔。

3、地形

岳麓山位于湖南省长沙市的湘江西岸,由山的主体和周围一系 列的小丘陵构成。我们此次实习所研究的岳麓山范围指的是岳麓山的主体部分,其具体位置见下图:

岳麓山主要是由扭动构造带中的新华夏系构造形成,并且地貌格局基本上定型于强烈的燕山运动期的新华夏系构造体系,以拗陷和断裂为主,形成了东北—东南向的山脉延伸状况,这种上升运动,导致了侵蚀基准面的下降,为重力侵蚀、沟谷溯源侵蚀和流水侵蚀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岳麓山中部高峻,南北渐低;东坡陡峻,西坡较缓,山脊线以云麓峰为转折,南段呈东南一西北走向,止于最南端左家垅的靳江口;北段向东北延伸,止于滦湾镇,成一半月弧型,凹面朝向长沙古城,最高点海拔299.9m。

4、水文

岳麓山气候特点为春温多变,夏秋多晴,全年严寒期短,暑热期长,年平均温度17℃,7月平均气温28.6℃,极端高温40.6℃,一月平均气温4.6℃,极端低温-11.3℃,与长沙市中心地区相比,山中平均气温低4—6℃,季节往往推迟10天左右,年平均降雨120—140mm。

5、动物

由于当日雨势过大,导致无法观察。

6、为什么古代岳麓山以南地区发展好于以北地区,而现代发展又正好相反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有以下看法:

A.古代发展:在没有工业革命兴起之前,中国普遍发展是靠农业,根据我们的调查能看到以下几点:

(1).岳麓山南面的土壤肥沃而北面却地面多石,因为南面有更适宜耕种的土壤地层。

(2).根据我们湖南属季风性气候,且季风为东南风,岳麓山南成为迎风坡降水量大,而山北为被风坡则反之。

(3).由于山南降水量大,因此水土流失相对严重,而土壤的矿物质由上山而转移到山下,因此山南土壤的肥力能得到补充。

(4).根据古代长沙的人口以及发展程度,在山南发展好的前提下没有必要再去开发山北。

B.现在发展:以工业为基础的发展,以下为山北地区工业发展的优势:

(1).工业兴起,原本的土地以及不足以够三大产业的发展。 (2).山北的地质多石,土壤层不厚,因此为建筑的发展提供很好的地层基础。

(3).山北地区在最初发展行动缓慢,而山南土地发展却已基本饱和,因此会选在山北地区发展。

(4).长沙市市政府也设在山北地区,同时带来政治效应带动山北地区发展。

(5).湘江一桥桥的兴建,更是沟通了山北和河东的联系,连带区域性首要带动山北地区发展。

七、实习总结及体会

岳麓书院调研报告范文第3篇

我们化工与制药1004班的团日活动来到位于岳麓山的岳麓书院,早上全班同学聚于岳麓山下,经过了大约半个小时的路程,终于登上岳麓山。来到了我们的目的地——岳麓书院。

岳麓书院坐落在湖南长沙岳麓山东麓,因山而名,是中国古代四大书院之一。自从其于北宋开宝九年(公元976年)创立以来,历时千年,弦歌不绝,世称“千年学府”。

来到书院入口,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块古色古香的牌匾,上书“千年学府”四个欧体大字以及“唯楚有材,斯文为盛”的楹联。不能不说,这副楹联是湖湘文化辉煌成就的最好诠释。岳麓书院千年办学培养出大量具有道德人格的人才。未进书院,心中已然生发了无限敬意。

从前门进来,第一个参观点是赫曦台。“赫”为火红色之意,而“曦”是太阳的意思,“赫曦”当意为火红的太阳升起来。据说,这里还隐含着一段关于著名理学大师朱熹和张栻同登岳麓山顶看日出的佳话。

赫曦台两侧墙面上分别写着“福”“寿”两个字,其中,左边的“寿”字形如龙蛇缠绕,暗含着“藏龙”之意,而右边的那个“福”字则状似猛虎下山,暗含着“卧虎”之意,两个字合在一起,也就有“藏龙卧虎”的寓意。

的确,岳麓书院自创立伊始,即以其办学和传播学术文化闻名于世,终成八方英才荟萃之地。历史上,诸如杨树达、程潜、王夫之、陶澍、杨守仁、左宗棠、曾国藩、曾国荃、李元度、皮锡瑞、杨昌济、魏源、陈天华、蔡锷、范旭东等众多历史名人都与岳麓书院有着很深的渊源关系,即使是现代史上,从岳麓书院也走出了一大批诸如蔡和森、何叔衡、邓中夏等经世纬国之才。此外,理学史上颇负盛名的“湖湘学派”就是在这里得以发展的;朱熹曾两度在此讲学,书院盛极一时,出现了“座不能容”、“饮马池水立涸”的盛况。其后,明代中叶的阳明学、明末的东林学、清乾嘉时期的汉学及晚清的新学,都曾在此得以传习和交流。岳麓书院的学术与教育,对湖湘文化传统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岳麓书院用它渊博的学识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的仁人雅士,由此看来,这里怎不是个藏龙卧虎之地呢?

书院的中心位置是讲堂,这是书院的教学重地和举行重大活动的场所。讲堂又称“静一堂”或“忠、孝、廉、节”堂,历史上曾经8次重建,小规模的修缮则达30余次,今天游客们所看到的建筑,是清代康熙年间重建,又经过同治年间的大修后遗存下来的。

讲堂内有三块匾,分别是“实事求是”、“学达性天”和“道南正脉”。勉励莘莘学子大力张扬理学,加强自身的修养,同时,也隐约地告诉人们:在这里求学,可以获得德性修养,达到天人合一的学问的最高境界。

讲堂里,悬挂着很多对联,这些对联或表达个人志向,或称颂书院功德,或阐释为人处事之道,不一而足,当你置身其中,就仿佛被浓厚的文化氛围所包围着,让人沉醉。最吸引我的是曾为书院山长的旷敏本所撰的一副对联:是非审之于已,毁誉听之于人,得失安之于数,陟岳麓峰头,朗月清风,太极悠然可会;君亲恩所以酬,民物命何以立,圣贤道何以传,登赫曦台上,衡云湘水,斯文定有攸归。

全联共66个字,其内容耐人寻味。直白地来解释,对联的意思大概是这样的:“是和非要先从自身来审察,别人的抵毁和赞誉就由别人说去吧,得和失只能听

任天命的安排,不可强求,只要登上岳麓山头,感受一下朗月清风,天地万物之理便悠然可知了,荣辱得失便可以置之度外了;君亲恩情如何来还报?生民的安身立命之本如何来把握?圣贤的道统又如何来传播?当你登上赫曦台,感受这衡云湘水的魅力,一切便都有了答案。”对联所阐释的大多为儒家的伦理道德,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旧时的教育思想。从修身养性的角度来看,其中所讲到的很多道理,今天的人们同样能够受到教益和启发。

岳麓书院是一所塑造和培养高尚道德人格的书院,培养出具有崇高精神的理想人格,能达到“天地合德,鬼神同用,悠久无穷”的精神境界的人才。纵观岳麓书院千年办学历史,曾涌现出无数忠贞不屈、浩然正气的爱国志士、豪杰君子,他们保持灵魂高洁,崇尚真才实学;他们努力追求知识与真理,勇于实事求是;他们能够在战场上流血横尸,为民族尊严和大众利益,他们乐意服从真理和良知,敢于抵制外辱与邪恶;他们依照自己的道德理性作出价值选择,绝不使自己成为声名利禄的奴隶。

岳麓书院调研报告范文第4篇

岳麓书院占地面积21000平方米,现存建筑大部分为明清遗物,主体建筑有头门、二门、讲堂、半学斋、教学斋、百泉轩、御书楼、湘水校经堂、文庙等,分为讲学、藏书、供祀三大部分,各部分互相连接,合为整体,完整地展现了中国古代建筑气势恢宏的壮阔景象。

岳麓山景观由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两部分组成。自然风光占足了奇、珍、幽、美四个字。奇,是指岳麓山区林草繁茂,存有植物种类达几千种,女贞、银杏、樟树、椤木、苦槠、枫香等名木应有尽有,甚至千年以上树龄的古树亦可见到,还有皂荚、白玉兰等濒危树种,而桃花、迎春、玉兰、腊梅、丹桂、百合、芙蓉、蔷薇等花木更是漫山遍野,姹紫嫣红中绣出麓山织锦画幅。珍,是指岳麓山区野生动物繁衍较旺,林中穿梭歌唱着的有画眉、黄鹂、布谷、杜鹃,还有啄木鸟、鹦鹉、猫头鹰等等,而在密林深处若隐若现,时不时露出头脸的有狐狸、山羊、野兔、山鸡等等。幽,幽壑千重,幽泉千缕,若你冬季来此且碰巧遇上岳麓漫天飞雪,一个“幽”字更会让你感受入骨三分,著名的潇湘八景之一有“江天暮雪”,即此。美,岳麓山四季都美,冬雪美,春花美,而秋天来临的时候,不仅眼中看到的美,连口福都是美之又美了,石榴、板栗、南桔、酸枣……,还有不能吃的红叶,更是美不胜收。

岳麓山的人文景观,那是岳麓山另一道亮丽的风景。千年学府岳麓书院,是三湘人才辈出的历史记录,而爱晚亭内那吟唱着“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又留着一缕长髯的老夫子,那情那景更是让人流连忘返。岳麓书院还以保存大量的碑匾文物闻名于世,如唐刻“麓山寺碑”,是唐开元十八年(公元730年),由著名的书法家李邕撰文并书写的;江夏黄仙鹤勒石刻篆,因为文、书、刻石都十分精美,所以向有“三绝”之称。碑高4米,宽1.35米,碑文共1400余字,此碑以其书法著名于世,最为艺林所看重,传拓碑文曾风靡一时,笔法刚劲有力,是最为著名的唐碑之一。除此之外,还有明刻宋真宗手书“岳麓书院”石碑坊、“程子四箴碑”、清代御匾“学达性天”、“道南正脉”、清刻朱熹“忠孝廉洁碑”、欧阳正焕“整齐严肃碑”、王文清“岳麓书院学规碑”等等。

岳麓书院园林建筑,具有深刻的湖湘文化内涵,它既不同于官府园林的隆重华丽的表现,也不同于私家园林喧闹花俏的追求,而是反映出一种士文化的精神,具有典雅朴实的风格。岳麓书院——百泉轩

百泉轩始建于北宋之初,地处岳麓山清风峡谷口,溪泉荟萃,乃岳麓书院风景绝佳之地。历代山长爱溪泉之妙,筑轩而居,享尽自然的天籁之音。元代著名理学家吴

岳麓书院调研报告范文第5篇

我想这应该是我国教育的一个实验所。相信这里能够培育出很好的承袭经典文化的人才来。

有感而发,撰联纪之:

十年辛苦面寒窗,耕耘典雅,蓄含精神,承袭礼教;

万代蒙荫居山洞,传诵经学,韬养方略,畅涌慧泉。

上海市松江区诗词与楹联学会

岳麓书院调研报告范文第6篇

我们化工与制药1004班的团日活动来到位于岳麓山的岳麓书院,早上全班同学聚于岳麓山下,经过了大约半个小时的路程,终于登上岳麓山。来到了我们的目的地——岳麓书院。

岳麓书院坐落在湖南长沙岳麓山东麓,因山而名,是中国古代四大书院之一。自从其于北宋开宝九年(公元976年)创立以来,历时千年,弦歌不绝,世称“千年学府”。

来到书院入口,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块古色古香的牌匾,上书“千年学府”四个欧体大字以及“唯楚有材,斯文为盛”的楹联。不能不说,这副楹联是湖湘文化辉煌成就的最好诠释。岳麓书院千年办学培养出大量具有道德人格的人才。未进书院,心中已然生发了无限敬意。

从前门进来,第一个参观点是赫曦台。“赫”为火红色之意,而“曦”是太阳的意思,“赫曦”当意为火红的太阳升起来。据说,这里还隐含着一段关于著名理学大师朱熹和张栻同登岳麓山顶看日出的佳话。

赫曦台两侧墙面上分别写着“福”“寿”两个字,其中,左边的“寿”字形如龙蛇缠绕,暗含着“藏龙”之意,而右边的那个“福”字则状似猛虎下山,暗含着“卧虎”之意,两个字合在一起,也就有“藏龙卧虎”的寓意。

的确,岳麓书院自创立伊始,即以其办学和传播学术文化闻名于世,终成八方英才荟萃之地。历史上,诸如杨树达、程潜、王夫之、陶澍、杨守仁、左宗棠、曾国藩、曾国荃、李元度、皮锡瑞、杨昌济、魏源、陈天华、蔡锷、范旭东等众多历史名人都与岳麓书院有着很深的渊源关系,即使是现代史上,从岳麓书院也走出了一大批诸如蔡和森、何叔衡、邓中夏等经世纬国之才。此外,理学史上颇负盛名的“湖湘学派”就是在这里得以发展的;朱熹曾两度在此讲学,书院盛极一时,出现了“座不能容”、“饮马池水立涸”的盛况。其后,明代中叶的阳明学、明末的东林学、清乾嘉时期的汉学及晚清的新学,都曾在此得以传习和交流。岳麓书院的学术与教育,对湖湘文化传统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岳麓书院用它渊博的学识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的仁人雅士,由此看来,这里怎不是个藏龙卧虎之地呢?

书院的中心位置是讲堂,这是书院的教学重地和举行重大活动的场所。讲堂又称“静一堂”或“忠、孝、廉、节”堂,历史上曾经8次重建,小规模的修缮则达30余次,今天游客们所看到的建筑,是清代康熙年间重建,又经过同治年间的大修后遗存下来的。

讲堂内有三块匾,分别是“实事求是”、“学达性天”和“道南正脉”。勉励莘莘学子大力张扬理学,加强自身的修养,同时,也隐约地告诉人们:在这里求学,可以获得德性修养,达到天人合一的学问的最高境界。

讲堂里,悬挂着很多对联,这些对联或表达个人志向,或称颂书院功德,或阐释为人处事之道,不一而足,当你置身其中,就仿佛被浓厚的文化氛围所包围着,让人沉醉。最吸引我的是曾为书院山长的旷敏本所撰的一副对联:是非审之于已,毁誉听之于人,得失安之于数,陟岳麓峰头,朗月清风,太极悠然可会;君亲恩所以酬,民物命何以立,圣贤道何以传,登赫曦台上,衡云湘水,斯文定有攸归。

全联共66个字,其内容耐人寻味。直白地来解释,对联的意思大概是这样的:“是和非要先从自身来审察,别人的抵毁和赞誉就由别人说去吧,得和失只能听

任天命的安排,不可强求,只要登上岳麓山头,感受一下朗月清风,天地万物之理便悠然可知了,荣辱得失便可以置之度外了;君亲恩情如何来还报?生民的安身立命之本如何来把握?圣贤的道统又如何来传播?当你登上赫曦台,感受这衡云湘水的魅力,一切便都有了答案。”对联所阐释的大多为儒家的伦理道德,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旧时的教育思想。从修身养性的角度来看,其中所讲到的很多道理,今天的人们同样能够受到教益和启发。

岳麓书院是一所塑造和培养高尚道德人格的书院,培养出具有崇高精神的理想人格,能达到“天地合德,鬼神同用,悠久无穷”的精神境界的人才。纵观岳麓书院千年办学历史,曾涌现出无数忠贞不屈、浩然正气的爱国志士、豪杰君子,他们保持灵魂高洁,崇尚真才实学;他们努力追求知识与真理,勇于实事求是;他们能够在战场上流血横尸,为民族尊严和大众利益,他们乐意服从真理和良知,敢于抵制外辱与邪恶;他们依照自己的道德理性作出价值选择,绝不使自己成为声名利禄的奴隶。

上一篇:研究生见面会发言范文下一篇:音乐三只猴子教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