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育学校风采范文

2024-03-07

教师教育学校风采范文第1篇

2010年7月颁行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确立了“教育公平”的基本国策,并强调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战略重点”地位,同时,明确指出:“教育公平的主要责任在政府”,可见,政府是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主角或核心决定因素。在此,将重点谈县级政府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中的作用,因为《纲要》中强调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在范围上主要指“县域”,而不是市域,也不是省域,更不是全国。例如《纲要》在谈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时经常强调“县(区)域”:“加快薄弱学校改造,着力提高师资水平。实行县(区)域内教师、校长交流制度。”“率先在县(区)域内实现城乡均衡发展,逐步在更大范围内推进。”强调“县域内”的原因有三,一是县域间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二是我国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是“省级统筹,区县为主”,三是县域内“同质”因素多且程度高,如空间接近,人员集中,经济、文化近似等,便于统一协调管理。

在上级政府提供的条件一定的情况下,县级政府就成了实现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主要责任者,将发挥决定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讲,实现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希望应重点寄托在县域内部潜力的挖掘上,应大力倡导“县本管理”这种内涵式管理模式。县本管理,是一种基于县域、为了县域、从县域出发的管理模式,它以充分挖掘内部潜力为根本特征,是一种“自力更生,奋发图强”式的内涵式管理模式,是一种在任何条件下都会有所作为的管理模式,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可持续管理模式,尤其是在外部环境不良的情况下,县本管理是唯一明智的选择。

《纲要》指出:教育公平的“根本措施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倾斜,加快缩小教育差距。”教育资源包括人、财、物等,县本管理也就有了人、财、物等多种不同取向,“人取向”是核心,“人取向”的县本管理以心理科学为基础,运用心理学理论,关注弱势学校校长、教师素质的提升,因为校长和教师是关乎学校教育质量的最为关键的因素。提升素质的措施有三:纳新、培训和淘汰,“纳新”即为弱势学校配备高水平的校长和教师,“培训”即提升现有校长和教师的素质,“淘汰”即把那些素质极差又无潜力可挖的教师分流出学校系统。

一、纳新

通过培训来提升校长、教师素质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而纳新则是提升弱势学校人员整体素质和教育质量的快捷方式。具体措施有:把新招聘上来的优秀新教师优先配备给弱势学校;实行校长教师流动制。校长、教师流动是许多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法国等)以及新兴工业化国家(如韩国等)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成功经验。在我国,校长、教师流动是有法律和政策依据的,2006年6月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四章第32条规定:“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均衡配置本行政区域内学校师资力量,组织校长、教师的培训和流动,加强对薄弱学校的建设”,2010年,《纲要》也强调“实行县(区)域内教师、校长交流制度”。

在我国某些地区,校长、教师流动制度已成为实践或将有所作为,沈阳市自2004年就已经开始教师流动,虽然目前搁浅,它仍然是全国最早实行流动的城市,取得一些宝贵的经验;从2010年开始,安徽铜陵市探索建立教师流动制度,实现以县区为单位界定教师身份,逐步实现把教师从“单位人”转变为“系统人”、“行业人”[2];《南京市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已将“形成校长和骨干教师的流动制度”列入其中,教师流动今后会在南京推广开来[3]。还有江苏省、武汉市、长春市、河北省等等对于教师流动都作了明确的规定。各地区实施校长、教师流动制度的具体措施不尽相同,但都必须确保“有效、可行和无伤”,“有效”指措施对提升弱势学校教育质量有实际效果;“可行”指措施可实际执行;“无伤”指措施不能伤害强势学校教育质量和参与流动的教师、校长的感情和尊严。具体讲,校长、教师流动必须遵循的原则有:(1)时间合适原则:经验表明,流动时间以1年为宜。(2)距离就近原则:原学校与流动学校距离应尽量“短”,使流动更加可行。(3)待遇从优原则:流动以后待遇一定要有所提升。(4)尊重沟通原则:要征求校长、教师的意见,尊重他们的意愿,做好沟通工作,不可强迫命令。(5)带动辐射原则:流动到弱势学校的优秀教师和校长不仅要搞好自己的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还要积极发挥“传、帮、带”的辐射作用,带动更多人提高水平。(6)无伤兼顾原则:决不允许由于“流动”导致强势学校水平降低,一定要在不伤害强势学校教育质量的前提下才把优质人力资源流动出去。(7)义务职责原则:流动是校长、教师法定的义务,是必须履行的职责,当需流动时,勇于克服困难,义无反顾。(8)制度规范原则:县级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应出台教师、校长流动的规范性文件,对流动的相关事宜作出明确的权威性的说明,使流动制度化、规范化。

二、培训

教师、校长流动制在我国刚刚起步,困难重重,步履维艰,全面推开必将有一个不短的过程。所以,在我国目前和今后较长时期,弱势学校教育水平的提升还主要靠自己充分挖掘潜力,所以,下工夫培训在职校长和教师是基本途径,流进优秀人员是辅助途径。

1.培训形式

(1)到强势学校进修

弱势学校教师或校长到强势学校学习进修,通过听课、交流、参与教研活动、班级活动或其他活动等方式亲自体验优质教育教学和管理过程,感悟先进的教育和管理理念。时限以半年到1年为宜,可全脱产也可半脱产。优势学校要指派特定教师和校长负责指导。学成回校后,要汇报学习成果并付诸实践。

(2)到师范院校或教师进修学校学习

弱势学校教师、校长参与师范院校或教师进修学校举办的校长培训班,骨干教师培训班,学历进修班的学习,可提高学历层次,优化教育理念,增强教育技能。现在,有些师范院校实施了“顶岗实习,脱岗培训”计划,即师范生到弱势学校实习,弱势学校在职教师到师范院校脱职集中接受培训,这是一个师范院校和弱势学校双赢的计划,弱势学校要充分利用这一机会提升自己。另外,县级教育行政部门也可利用放假时间请专家上门服务,集中培训弱势学校教师。

(3)校内培训

陶行知先生倡导的“小先生制”也适合弱势学校的校内培训,弱势学校也有优秀分子,要充分发挥他们的“辐射”作用,引发连锁反应,带动更多人提高素质。要大力倡导相互学习之风,人人是学生,人人是先生,在取长补短、互通有无中共同进步。另外,要大力倡导研究之风和反思之风,在不断研究问题、理性思考问题、反思问题、积极实践中提升自身素质。

2.培训内容

培训内容主要集中在校长和教师的敬业素质、理念素质和能力素质三个方面。

(1)敬业素质

“敬业”指对自己所从事的活动认真负责、忠诚热爱、奉献勤劳、追求卓越等表现。古人云:“业精于勤,荒于嬉”。充分说明了敬业精神在事业成功中的关键作用,有了敬业精神,就会积极利用现有条件并创造新条件,把事业推向极致;没有敬业精神,即使有良好条件也难以得到充分利用,更谈不到积极创造条件,最终导致事业平平或低下。学校教育就是校长和教师的“业”,校长和教师是否“敬业”是关乎学校教育水平的第一关键因素。敬业分主动敬业和被动敬业两种,主动敬业是自觉自愿的敬业,是敬业的高境界;被动敬业是“不得不”情况下的勉强敬业,是敬业的低水平。我们积极倡导主动敬业,但也不排斥被动敬业。总之,敬业总优于不敬业。

(2)理念素质

理念是人的灵魂,在思维中处于“顶层”,直接制约下层观念和行为。学校校长、教师只有首先树立科学先进的教育理念,才会有科学进步的教育行为和教育质量的提升。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对学校的领导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的领导。”[4]他认为,如果不解决观念问题,一切教育改革都带有形式化色彩。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也指出,校长“要率先转变教育观念。”[4]国家倡导的教育理念一般集中体现在教育法律法规和政府规章之中,如《教育法》、《教师法》、《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等。尤其是2010年颁行的《纲要》,是导引我国未来10年教育改革发展的最权威的纲领性文件,集中体现了国家核心教育理念,如素质教育理念,质量核心理念,育人为本理念,依法治校理念等,学校校长、教师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理智思考,准确把握本质和精髓,并转化为教育和管理行为。

(3)能力素质

在教育质量的提升中,敬业精神、科学理念与工作能力是三个不可分割的要素,也是校长、教师专业素质结构中的关键要素。其中,工作能力是核心,敬业精神和科学理念是基础。敬业精神和科学理念只有转化为工作能力,才具有实际意义,才能直接导致教育质量的提升。对教师而言,工作能力主要是学科教学能力和管理学生的能力,对校长而言主要是学校管理能力。但不管何种能力都与实际活动紧密相连,是教育活动或管理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胜任力,这种胜任力能提高工作效率和效果,所以,提升能力是在实践中实现的。另外,能力与理念关系密切,理念是能力的方向,能力是实现理念的力量。从这种意义上说,能力等于理念加实践,培养校长和教师的工作能力就必须把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有机结合。

三、淘汰

1994年颁布的《教师法》第三条指出:“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说明教师职业是专业,而专业都有相当的难度,对从业人员有较高要求。所以,为保证教师基本素质,《教师法》第十条进一步规定:“国家实行教师资格制度。中国公民凡遵守宪法和法律,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具备本法规定的学历或者经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合格,有教育教学能力,经认定合格的,可以取得教师资格。”可见,教师必须具有法定的资格,否则,不能做教师。但是,由于我国长期未实行教师资格制度,而且后来教师资格制度执行得又不到位,再加之财力不足和编制有限,致使现在有不少不合格人员充斥教师队伍,权威数据表明,2009年,小学专任教师学历不合格率为0.6%,共33800人,初中专任教师学历不合格率为1.72%,共60510人,两项之和是94310人[5]。教育部人事司副司长吕玉刚说,截至2008年底,根据各地上报的数据,全国公办中小学还有代课人员31.1万人。这31.1万代课人员构成复杂,“不同的地区情况不一样,有些地区的大多代课人员不具备教师从业资格,学历层次比较低”[7]。除了学历不达标和代课人员这两种“显性”不合格教育人员,还有为数不少的“隐性”不合格教育人员,他们是正式教师但素质极差又不思进取或不可造就,显性和隐性不合格教育人员合在一起,其数量足以让人汗颜。这些不合格教育人员严重影响了教育质量,损害了学生的合法权益,必须尽快解决。

县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在处理这三类不合格教育人员时应区别对待,对学历不合格者应限期(3-5年)取得合格学历,否则予以辞退;对代课人员,“国家有关文件中,多次强调要严禁使用代课人员[8]。”教育部早在2006年就明确指示:“预计在尽量短的时间内,将把44.8万中小学代课人员全部清退。”[8]并且“教育部严禁再聘新的代课人员”[7],要求地方政府要按照“以人为本、政府统筹、坚持标准、有进有出、积极稳妥、标本兼治”的思路,逐步解决在岗代课人员问题[7]。地方政府要把解决在岗代课人员问题与择优录取、辞退补偿、纳入社保等措施统筹考虑,特别是要允许那些具备教师资格、符合教师任职条件、素质较好、有一定教学经验的代课人员参加公开招聘,择优进入到教师队伍,最好还能够有一定的政策倾斜。对于确实因为能力、水平以及素质不适等原因而被辞退的那些代课人员,地方政府也要给予一定的补偿。对于隐性不合格人员,要进行思想教育工作,激发工作热情,并提供培训机会,最后经鉴定合格者继续录用,不合格者,坚决从教育系统中分流出去。世界许多国家也都重视淘汰不合格教师,如日本在教师流动中,“使少数不合格又不思改进者被淘汰出教师队伍,从而整体提升了教师队伍素质。”[9]

县级政府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过程中,应充分激发学校自我管理的积极性,大力倡导“校本”管理,把县本管理和校本管理有机结合起来。因为县本管理必须通过校本管理才能真正落实到位,各个学校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义必须认识到位,实践中积极“作为”,薄弱学校要增强危机意识,努力自我改造,强势学校要增强全局意识和责任意识,积极扶植弱势学校。

参考文献

[1] 2010年3月1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基础教育解读[EB/OL]》.http://gov.cn/xwfb/2010-03/02content_1545146.htm.2011-06-07.

[2] 进一步实施教育均衡发展,铜陵探索教师流动制[EB/OL].http://www.ahscb.com/old/html/2010-03/26/content_103226.htm.2011-06-20.

[3] “校长和骨干教师流动”列入南京中长期教育规划[EB/OL].http://www.tianjinwe.com/rollnews/201009/t20100910_1729929.html.2011-06-20.

[4] 李春玲:试论校长的个性化管理[EB/OL].http://www.xhedu.sh.cn/cms/data/html/doc/2003-11/05/35294/

index.html.2011-06-07.

[5] 2009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EB/OL].http://wenku.baidu.com/view/d7694c5bb4cf7ec4afed043.

html.2011-06-20.

[6] 教育部严禁再聘新代课人员将补偿被辞退者[EB/OL].http://news.qq.com/a/20100122/000445.htm.2011-06-20.

[7] 教育部严禁再聘新代课人员将补偿被辞退者[EB/OL].http://www.doremiframes.com/bbm_blogMX.sp?blog_ID=5387.2011-06-20.

[8] 全国仍有代课教师31万教育部否认今年清退[EB/OL]http://news.qq.com/a/20100107/001591.htm.2011-06-20.

[9] 日本如何保证中小学教师合理定期流动[EB/OL].http://www.lhjy.net/edu/lunwen/200703/37579.html.2011-06-20.(责任编辑:付一静)

教师教育学校风采范文第2篇

摘要:教育转型是社会转型的重要内容和必要条件。受政治、经济、信息、文化全球化的影响,人们的认知体系和价值观念开始嬗变;同时,由于社会转型时期的人文价值和人文精神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教育价值嬗变——从“功用性”到“意义性”成为一种必然。社会转型时期教育的价值嬗变对教育自身完整、教育中的人之完善及社会发展具有很大的意义。

关键词:社会转型;教育转型;价值嬗变

从20世纪70年代末至今,我们一直处在一个由传统计划经济向现代市场经济转变的社会转型时期。这一社会转型既有历史的必然性,又具有价值上的合理性。它既导致了社会物质层面的深层巨变,又导致了人们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的深层碰撞;既导致了人们在价值比较的选择和整合上的困难以及价值追求上的困惑、疑虑和迷惘,又激发了人们对新的价值体系和主导价值观探求的热情。以社会转型为基本的观察背景和分析框架,以“价值冲突”、“价值整合”为基本的理论支撑和分析框架来认识教育转型,既成为一种理论上的期盼,也成为一种现实的诉求。

一、教育转型:社会转型的重要内容和必要条件

社会转型是社会的整体变动,这种变动既有社会革命导致的社会形态的更替,也有同一社会形态内阶段性的质的飞跃。从整个人类社会的演变与发展过程以及人的生存方式在社会转型过程中的表现来判断,社会转型主要表现为整个人类社会从农业型社会向工业型社会的转变、从乡村社会向城市社会的转变、从封闭社会向开放型社会的转变Ⅲ,从以实体物的发展向以主体人的发展的转变,从注重工具理性向体现人文关怀的转变,从希求物质工业的繁荣向建构现代生态文明的转变,从单一的经济发展向社会的全面进步的转变,从追求眼前实用、功利向倡导社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转变,从远离社会的恶性竞争、矛盾冲突向社会的良性循环、和谐大同的转变。

在急剧变动的20世纪和21世纪,伴随着改革开放和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及全球化、国际化与网络化的潮流,中国发生了一系列社会变迁与深刻巨变,这必然带来人们在教育价值理念上的诸多变迁。审视当前的教育变革,我们可以发现教育的功能正在由对“有用性”的关注逐渐转向“有意义性”的凸显,教育的培养目标正在从知识外部的“机械教化”逐渐转变为个体智慧的“内在生成”(internal generation),教育的价值祈求正在从短暂的“静态”逐渐转向过程的“动态”,正在从注重“结果”逐渐到走向“终极”。当社会转型时期的自我的建构性日益突出、教育中认证个体社会化过程的标准日益成为一种个体的感受而需要个体意义上的重新考察与认证的时候,教育必然要成为一种体验的教育,成为一种意义性的教育,成为一种自我生成的教育。教育作为社会系统中的一项兼具政治、经济、文化、科学等方面内容的社会活动,既是社会各个方面活动的文化和思想基础,也是社会各个方面活动的发动机和策源地。一个国家或社会中的教育状态及水平,不但决定着该国家或社会的经济实力和国际形象,也决定着这个社会文化及精神的灵魂、品格和境界。教育是以主体人的培养和发展为中介推动社会系统的发展和进步的,教育内部博弈和变化冲突,会引起社会价值观念、认知体系、群体意识的改变,进而反作用于社会的经济、科学技术领域,促使社会其他子系统的转型。教育是社会的核心,是提高社会生活质量的基本手段,因此,我们可以说教育转型是社会转型的重要内容和必要条件。

二、教育的价值嬗变

社会是一个机构复杂的动态系统,构成社会大系统的各个要素或子系统之间都是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教育是社会的子系统,它与构成整体社会的其他要素或子系统产生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作用H。教育是以人的培养和发展为对象的,教育虽然是社会系统的构成要素之一,但社会中的其他要素之间及其和社会大系统的相互影响都要通过教育这个子系统来推动。反过来,在这样一个急剧变革的时期,社会系统中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子系统之间的相互影响和推动也会引起教育自身的嬗变。作为教育中人,其自身的存在价值也会在无声中嬗变。把教育价值观的嬗变放在整个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大背景下考察,我们可以看到教育价值观的变迁呈现了从以神为取向的教育到以人为取向的教育、从以人文为取向的教育到以科学为取向的教育、从以政治伦理为取向的教育到以经济为取向的教育、从以精英为取向的教育到以大众为取向的教育的发展过程。教育价值观是随着时代变迁而变化的,它总是体现出了当时的时代性与进步性。

(一)嬗变的归因分析

1.全球化的影响

全球化是一个历史进程,一个范围日渐拓宽、力度日渐增强的历史进程;全球化表现在交通全球化、信息全球化、观念全球化、社会问题全球化等多个方面;同时,全球化是一个具有多领域与多视角、共时性与历时性、整体性与多元性的历史进程;用一句话来概括,全球化是指人类社会从彼此的分开、隔离、封闭、固守走向相互合作、交往、开放、对话的动态变迁过程。由于社会经济发展的突飞猛进,国家交流、企业合作、私人交往、贸易流通加速,把世界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种族人的距离日益拉近,人类开始跨越空间,跨越地域,规避文化、教育、语言、信仰等障碍,并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沟通和对话,各国为了不同的发展利益,为了人类社会的健康、可持续的发展,开始积极打破国界、区界开展相互交流、合作。因而,为了使国际间教育对话的顺利畅通,教育的全球化趋势已经成为一种必然。因此,在教育全球化形成的过程中,教育自身特别是教育中人会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发生一些新的变化。

2.人文性在教育中地位的提高

随着市场经济进一步深化,整个世界变成了一个科技信息笼罩、工具理性和功利性极度猖獗的世界,人们过度夸大了教育的实用价值和经济功能,在极度的功利性追求中缺少了对人生命的终极关怀,失却了自己的精神追求。在社会转型的新时期,人类为了免受绝对工具理性的荼毒,开始在物欲横流的世界里追寻自己的精神家园,人文精神也开始受到社会的重视,人们越来越重视感性,重视人的生命,重视人的现实生活世界,重视人的人性化生存,教育的价值取向也开始了对于建基于人的价值存在——“以人为本”的追求。没有人存在和发展的世界不是真正的人的世界,没有人生命完整的社会不是发展的社会,没有关注学生人文精神的教育是失败的、可悲的教育。人的生命发展和精神陶冶是教育的内在需求,没有人的精神生成和发展,教育犹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对人的终极关怀成了教育嬗变的重要原因。

(二)教育价值嬗变的表现

1.教育全球意识的形成

在社会转型的新时期,由于不同社会之间存在着共同利益,人类对文化、教育有着共同的祈求性,于是人们开始

超越社会制度差异和意识形态的分歧,打破不同民族、不同国家和不同社会集团利益的界限,用世界性的眼光和超越性的意识去考察、感受教育中的现象和问题,进而形成了教育的全球意识。

2.教育自身价值的嬗变

今天的新人已经在领会、认知和理解这个世界了,他已经具有了必要的技术,可以根据他自己的利益合理地影响这个世界,然后他又用物质产品和技术结构丰富这个世界。单从教育自身价值的有用性来看,它能给国家繁荣和强大带来直接的好处,能够推动国家的科学技术、信息水平进步,增强国家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从而提升国家的以科技和文化教育为主要体现的综合国力。但是,教育对国家的有用性价值容易被看做唯一的、绝对性的功能,以至于被理解成帮助国家富强进步的工具。另外,价值的有用性对个人来说,它能够提高个人在社会中的地位,改变自身的经济面貌,于是教育才会有古代时期“学而优则仕”、“读书做官”的功利性价值。这种认识,使人文教育成为科技和工具性教育附属物,容易扭曲教育的本来面目,使教育的有用性变成纯粹的功利性。因此,在社会转型的新时期,教育自身价值向意义性转变成为一种必然。人们开始从这个被科技、机器、工具、功利笼罩的世界中清醒,开始把视野投向教育的人文价值和意义性存在,开始在教育价值的迷失中祈求高雅、向往纯洁、追求本真,开始在教育的功利的侵蚀中崇尚至善、求真、粹美,开始在教育意义性价值取向中生成高尚、仁义、理智、关爱,开始在教育终极性价值取向中懂得责任担当、生态保护、和谐生成。

3.教育中人的存在价值的嬗变

21世纪的中国教育正处于传统与现代、实用与意义的连续体上,经历的是来自过去和现代文明的冲刷,面对的是来自方方面面的现实的挑战。正是这些冲刷和挑战推动教育的不断进步和完善,教育中人的存在价值随着教育自身的嬗变而变化。具体到教育第一线上,人的存在价值嬗变表现在校长教育思维的转变,教师教育追求的转变,学生教育观念的转变方面。

(1)校长教育思维的转变

教育转型时期,处在教育一线的校长,应该有开阔的视野,及时关注教育的新发展、新动态,转变教育思维。第一,一校之长开始形成“长之一校”的教育管理国际化理念,积极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和管理修养。正如哈佛大学英格尔教授所说的那样,如果一个国家的人民缺乏现代化心理基础,如果执行和运用这些现代制度的人,自身还没有从心理、思想、态度和行为方式上都经历一个向现代化的转变,失败和畸形发展的悲剧结果是不可避免的。第二,校长开始转变自己的角色,从过去有绝对权力的“单一管理者”变为民主、灵活的监督者、参与者。第三,校长要学会放下架子,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积极体验现代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关注教育中学生的生命成长。因为主体人的培养是教育的本质所在,提升人的生命价值、扩展人的生命意义、体现人的终极关怀,是教育的内在冀求。

(2)教师教育追求的嬗变

在教育自身价值嬗变的过程中,教师作为教育事业的责任担当者,对学校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他当然应该从教育传统的实用功利中解脱开来,关注学校在社会转型时期的发展。同时转变教育思想,放弃传统的“学而优则仕”、“求业做官”、“谋取功利”等迂阔思想,在教学中真正做到争做楷模、树立榜样;在做人上身体力行、为人师表;在生活中利他奉献、淡泊名利。从教育价值取向上,教师开始超越学会生存的一般状态走向学会关心的高级境界。学会关心是教育价值嬗变的意义性的体现,因为关心是最深刻的渴望,关心是一瞬间的同情。我们每时每刻都生活在关心之中,它是生命最真实的存在。

(3)学生在教育中成长观念的嬗变

单从学生受教育的有用价值性来看,学校教育把学生培养成“知识人”无可厚非,但是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走向了一个极端,它致力于塑造一种知识人,知识被看成是人的唯一规定性和人之本质,知识被扩张为人性的全部,人性中的其他部分,如伦理道德、审美情操等,则都被虚无化。知识,原本是人们用以生活的手段,生活本身才是目的。这是教育知识对人生命的一种僭越,这就要求学生自身转变教育价值观念——把追求“单一知识”转向祈求“生成智慧”。这样处在教育价值转型时期的学生就不断地冲破其自身知识的限制而去接近完整的生活和社会,并在这个过程中,逐步地扩展为文化,转化为人的智慧目。

三、转型时期教育价值嬗变的必要性和意义

(一)教育价值嬗变的必要性

社会转型时期教育价值的转变是教育自身的应然状态,也是实现社会转型的必要条件和重要内容。教育的本真意义在近代工业革命之后受到了浸染,教育作为文化整体的意义被削弱了,教育作为人的生命的整体存在的意义被置换了。教育不再对应人类生活的全部,而只被局限于社会知识的一部分;教育不再和流动的生活共生共长,而只是被用来传达所谓的永恒知识;教育不再观照个体生命成长,而只是考虑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具有统一规格的未来劳动者;教育不再把儿童看做是人的发展的必要阶段,而把实现社会化作为儿童发展的固定目标。因而,教育价值自身嬗变成为社会发展的必需。同时,教育在新时期所表现的工具性特征和承载人的生命的文化所内在的反思性特征就构成了一种现实的张力,从而推动着教育在人化和异化的两极寻找发展的契机,也为教育自身价值的转型创造了条件和提供了可能。时代要求教育突破作为制度化存在的界限,即恢复教育作为完整文化的存在,进一步凸显教育通过培养具有创造性的人来创造新文化,甚至超前性地引领文化的功能,因此,教育价值的嬗变才从暂时性、附属性、外化性、实用性转向终极性、动力性、生成性、意义性。

(二)教育价值嬗变的意义

教育价值有用性观念是一柄“双刃剑”,它既可以主导教育发挥其促进社会经济、科技、政治等发展的功能,从而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作出巨大的贡献,又可以使教育方向出现偏差、本质异化,成为追逐功利、缺少信念和品格的精神流浪者。教育本身应该成为一种培养人的有意义的实践活动,呵护人的生命成长、观照人的存在价值、彰显人的内在潜力是教育的自身使命,也是转型时期教育嬗变的趋向所在。转型时期教育中人的生命应体现其自身的能动性、意义性价值,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能够在不断的受教育中陶冶自己的情操、历练自己的性格、提高自身的涵养、升华自身的价值。教育意义性的价值取向,能改变教育价值偏差和功能异化现象,使人摆脱一心只想“做高官”、全力寻找“黄金屋”、时刻关注“颜如玉”等纯粹功利性的教育价值追求,使教育自身走向生命的终极关怀。

转型时期教育价值向人文性、意义性、终极性的转变,能改变教育实践中重理性知识的单向授受,培养学生自身的情感体验、经验生成,改变教育中重僵化概念、严密逻辑的训练,培养学生的性情感受能力、感情表达能力。教育价值在社会转型时期的嬗变能引导人走向意义性的世界——个自我超越的世界、一个理想性和精神性的世界,在这样的世界里,学生个体最有可能形成深刻的生命体验,获得真实的情感、健全的人格、聪睿的智慧。

责任编辑 韩成军

教师教育学校风采范文第3篇

一、学习目的

为进一步深化学习型组织建设,促进教师继续学习,不断提高教师业务水平与自身素质。

二、学习时间

2014年1月10日——2015年2月25日

三、学习对象

蛟河市特殊教育学校全体教师。

四、学习内容及要求:

(一)理论学习

1、党的十八大四中全会精神、习近平北师大讲话精神(第一课时、第二课时)

2、《教育部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实施纲要》(第

三、

四、五课时)

3、《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第六课时)

4、《师德师风六条禁令》(第七课时)

5、师德先进典型事迹(第八课时)

6、孤独症儿童的教育康复(第

九、

十、十

一、十

二、十

三、十

四、

十五课时)

7、特殊教育学校学生康复与训练使用手册(第十六——二十课时)

(二)业务学习

1、语、数教师通读本年段(两个年级)教材,熟悉下一个的教学内容。(第二十一课时)

2、信息技术教师通读所有年级教材,设计下学期适合学生特点的教学内容。(第二十一课时)

3、音乐教师通读所教年级教材,练习熟练弹奏教材曲目,选择适合特殊学生的内容,对学生进行音乐康复治疗。(第二十一课时)

4、其他专科教师根据学生特点,学习并选择教学内容。(第二十一课时)

5、掌握个别教育计划的制定方式,新学期针对每个学生特点制定个别教育计划书。(第二十二课时)

(三)学习要求

1、每位教师在假期坚持学习相关理论和业务知识,并完成5000字左右的学习笔记(大概每天抄写学习笔记一页)。

2、撰写一篇学习体会

3、开学后,学校要对以上学习内容进行检查评比,将结果作为教师工作考核内容之一。

五、交流与评价

开学后,以教研组为单位上交教师学习笔记、学习体会,学校组织进行评比,展示成果交流活动并予以奖励,将结果作为教师工作考

教师教育学校风采范文第4篇

摘要:城市民办学校教师的师德状况不仅直接关系着民办高职院校的办学质量和水平,也关系着整个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水平、关系着民办学校教育以及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因此,研究城市民办学校教师的师德建设问题,是城市民办学校教育工作者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从城市民办学校教师师德建设的重要性出发,探讨了目前城市民办学校教师师德的现状,并重点分析了加强城市民办学校教师师德建设的策略方法。

关键词:师德,民办学校,长效机制,教育,督促

【中国分类号】G648.7

一、前言

随着城市民办学校的不断增多,越来越多的高校毕业生,社会人员涌进城市民办学校,这些人中多数没经过专业的师范教育,他们的综合教育能力受到严重的考验,他们的师德水平也存在很大的问题。因此,研究城市民办学校的教师师德问题对于城市民办学校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分析目前城市民办学校教师的师德建设问题势在必行。

二、目前城市民办学校教师师德的现状

作者通过多年的城市民办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研究,并结合城市民办学校教师师德建设有关的资料和文献,总结出如下目前城市民办学校教师师德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使命感不够,功利心过强;缺乏团队合作精神;缺乏为人师表的意识。

1、使命感不够,功利心过强

近年来,城市民办学校虽然发展迅速,但多数就业者仍然觉得并不像公务员和事业编那样稳定。较多的教师并不把它当作一份事业来做,使命感不够。现实状况也是如此。很多民办学校的流动性非常大,这就导致很多的教师觉得在社会上得不到应有的尊重,起初的豪情壮志也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的消退。奉献教育事业动力严重不足。

另外,教师的功利思想过重。一些教师“无心教学,一心向钱”。教师只是一味的上课,对于课堂的质量全然不顾,更谈不上创新,敬业精神严重不足,知识含金量极低。

2、缺乏团队合作精神

目前城市民办学校教师成分呈现多元化,教师人际关系非常复杂。这就导致有部分教师不能较好的处理个人和集体的关系,只关注个人的发展,对于同事的发展全然不顾,严重缺乏团队合作精神。另外,更为严重的还存在为了成绩,教师间相互勾心斗角的现象。人际关系冷淡,彼此缺乏团结协作性。

3、缺乏为人师表的意识

城市民办学校中,有些老师抱着“打工者”的态度,全然忘记了作为一个教师的奉献精神,缺乏对学生进行道德素质教育、身心素质培养方面的培养。这些教师根本无法通过自身榜样、模范、表率作用感染、教育学生,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

三、加强城市民办学校教师师德建设的策略方法

基于以上城市民办学校教师师德中存在的问题,总结出如下加强城市民办学校教师师德建设的策略方法:加强师德教育和培训;做好和完善教师职业规划;建立长效的激励机制。

1、加强师德教育和培训

作为城市民办学校的管理层,一定认识到教师师德建设的重要性,将加强教师师德教育和培训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来抓。学校领导要发挥好引导、教育作用,要多加强和教师的沟通,用心的解决教师存在的问题。做好思想工作的同时,将教风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学校管理层要定期的对教师进行师德教育和培训,让他们通过培训,真正认识到师德的重要性,提升教师爱岗敬业的态度,强化教师的奉献精神。同时通过有效的教育和培训,让城市民办学校教师逐步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从教学中真正的获得乐趣,体会到自身作为一个教师的价值,提升自身甘于奉献职业情怀和以身作则、严于律己、有教无类、诲人不倦的职业精神。

2、做好和完善教师职业规划

每一个城市民办学校要想有长远的发展,必须打打造一支精良的教师队伍,这就要求学校的管理层要着眼长远,加强教师们的职业规划。因此,城市民办学校的开办者要切实的为教师的前途进行规划,让教师真切的感受到学校就像自己的家一样,让他们感觉到在这儿工作舒服,舒心,自己的能力能够得到完全的体现,并且还能得到大家的认可。这样他们才会安心的工作下去,才能发挥更大的潜力。因此,学校相关部门、领导应深入教师工作、生活中,了解他们的思想、工作和生活实际状况,将师资队伍建设同解决教师的实际困难紧密结合起来,为他们的事业发展搭建平台。

3、建立长效的激励机制

长效的激励机制可以将师德建设落实到实处。为此,学校首先要建立健全师德师风建设的领导机制,加强民主管理;其次,要建立考核评估、奖惩激励机制。通过考核评估、奖惩激励机制来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另外,要加强校园硬软件建设,提高教学和实验、实习、实训条件,还要提高用工待遇,解决其后顾之忧。

总之,加强民办高职院校的师德建设,是民办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民办学校在以后的发展中,要不断的探讨更加有效的教师师德建设的思路和方法,真正的将师德建设落实到实处。

参考文献:

[1] 张丽.民办学校教师归属感问题及策略探讨[J]. 现代教育论丛. 2011(02)

[2] 段海军,霍涌泉.新时期民办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问题及对策——以陕西省为例[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0(02)

[3] 杨博,李俊兰.试谈民办学校教师归属感的建立[J]. 价值工程. 2010(21)

[4] 胡利民.试论民办学校教师的心理保健[J]. 科学大众(科学教育). 2010(09) [5] 安杨,张灵.民办学校教师平等待遇问题探析[J]. 法制与社会. 2010(29)

[6] 张小红.我国教师在公办学校、民办学校之间流动的现状及对策[J]. 中国电力教育. 2010(33)

教师教育学校风采范文第5篇

【关键词】 健康教育;卫生服务需求;研究;学生保健服务

诸多研究表明,有效的健康教育应以受教育者的需求为依据[1]。1992年,教育部与卫生部联合颁布《中小学健康教育基本要求》[2],作为学校健康教育的指南,至今已近15 a。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群疾病谱发生变化,中小学生也面临新的健康挑战。该研究旨在探讨中小学健康教育的实际需求,为教育部门修订相关政策,完善我国学校健康教育的对策提供科学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研究对象涉及受教育者和实施教育者两方面,包括学生、家长、教师及学校相关人员。鉴于小学生对问卷的理解能力,需求研究仅选择中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实际调查全国26个省市(包括2个直辖市和24个省、自治区),共调查学校153所,其中中学76所。接受调查学生共计8 008名,其中有效中学生3 974名(男生1 881名,女生2 093名)。同时,调查家长8 008名,教师771名(来自小、中学分别为387名与384名,各占50.2%和49.8%)。

1.2 方法 采用流行病学和社会学研究有关的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由研究者参照教育部、卫生部1992年联合颁布实施的《中小学健康教育基本要求》,以及2000年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颁布的国家标准(GB/T 18206-2000):《中小学健康教育规范》[2-3]中所涉及的要点为基础,自行完成设计《中学生调查问卷》与《教师调查问卷》、《家长调查问卷》。问卷内容除一般情况,有关的健康知识、态度、行为外,还涉及对学校健康教育内容、方式、教材等问题的需求等。问卷均经过预试验和专家论证。同时,制定半结构访谈提纲,包括《教育部门分管教学领导访谈提纲》、《学校领导访谈提纲》、《任课教师访谈提纲》。对主要涉及教育主管部门以及学校教育政策的决策者和参与者,如教育部门主管领导、学校校长、课任教师等进行个别深入访谈。

1.3 数据分析 问卷回收后,剔除不合格问卷,对合格问卷重新编码,用EPI data 2.0建立数据库,采用平行双录入和逻辑检错的方法进行数据录入质量控制,用SPSS 11.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仅对合格问卷中的应答项目进行统计)。统计分析方法包括描述性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用率或构成比进行统计描述)、χ2检验(包括确切概率法)等。

2 结果

2.1 健康知识需求与学生主要的健康问题 问卷中涉及的健康知识需求包括个人生活方式、食物营养、伤害预防、心理卫生、青春期发育等14个方面,分别对学生、教师、家长3组人群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在健康知识需求方面,学生提出的前5位是人际交往、缓解压力、心理卫生、食物营养、健康生活方式等,而怀孕避孕知识、艾滋病和性病预防知识排在最后。按不同教育方式划分,目前采用独立授课组的学生对健康知识需要的顺位与总体略有差别,渴望了解营养知识上升至第3位。独立授课组学生想了解环境与健康、预防伤害与安全、体育锻炼与健康、近视、龋齿等常见病预防、人际交往的比例高于分散授课组的学生。而分散授课组学生想了解怀孕与避孕、艾滋病和性病的预防的比例高于独立授课组。

教师对学生应该主要掌握的健康知识的观点与学生有所不同。就总体而言,教师提出的知识内容居前5位的分别是个人卫生、体育锻炼与健康、环境卫生、心理卫生、伤害预防等。虽然采用不同健康教育模式的学校对知识需求的序位有所不同,但依然集中在此5个方面。另外,还有6.7%的分散授课组教师和5.8%的独立授课组教师提出学生还应该掌握自我保护、道德伦理等知识。

家长认为子女在该年龄阶段应该掌握的主要健康知识也与教师不尽一致。保护视力一项上升至首位,其他居于前5位者依次为环境卫生、体育锻炼与健康、促进心理健康、伤害预防等,排在最后的为艾滋病预防。同样,存在不同学校类别的差异,分散授课组的家长将食物营养上升至第5位,独立授课组将预防龋齿上升至第5位,而伤害预防在2组中均下降至第6位。此外,还有8.1%的家长觉得孩子应该掌握一些其他的健康知识,其中以自我保护、个人卫生为主,分散授课组家长的比例高于独立授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就目前学生中存在的主要健康或行为问题,研究问卷设计20余项。教师认为,挑食、不注意食品卫生、近视、偏食、缺乏锻炼是目前学生中存在的前5位主要健康或行为问题,吸毒、过早性行为、受他人性暴力/性骚扰、酗酒、情绪不稳定则位居后5位。此外,还有2.4%的教师把经常上网、睡眠时间不足认定为目前学生中存在的健康问题。近视、不注意食品卫生、缺乏体育锻炼和户外活动、道路意外、校园安全等被家长认为是孩子出现的前5位健康问题,与教师的观点相近;酗酒、吸毒、过早性行为、吸烟、轻生/不尊重生命被排在后5位。此外,上网、早恋、因课程重导致睡眠时间不足也同样被家长提出。

2.2 对现有学校健康教育的态度 通过定量调查发现,绝大多数(超过90%)中、小学生都认为学习健康知识很重要,并喜欢学习健康教育知识;有73.0%的学生认为健康比学习重要。由此反映出学生对健康教育的态度倾向。99.7%的教师对健康教育也持肯定态度,99.6%的分散授课组教师和100.0%的独立授课组教师认为在学校对孩子进行健康教育有必要。定性研究也显示,多数教师十分认同学校健康教育的重要。同时,97.7%的家长也认为学校有必要为孩子提供健康教育。

2.3 对学校健康教育方式的选择 问卷设计了3种不同的健康教育方式,学生、教师、家长的选择倾向有所不同。由表1可以看出,在单独授课、分散教学和两者相结合3种方式中,2组学生倾向单独授课和分散教学相结合的比例大于单独授课和分散教学,而分散教学相对来说不为他(她)们所喜欢。对学生倾向学校开展健康教育采取的方式进行比较发现,两两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倾向两者结合的比例>单独授课>分散教学。

教师倾向在学校中采取的健康教育方式见表2。结果显示,在单独授课、分散教学及单独授课与分散教学相结合3种方式中,教师选择单独授课所占比例最高,分散授课方式最低。比较分析发现,两两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按其选择比例进行排列,其顺位为倾向单独授课>两者结合>分散教学。

学生家长倾向学校采取的健康教育方式也是以单独授课所占的比例最高,分散教学最低。此外,还有1.2%的家长提出通过电视、宣传片、图片展、讲座等方式开展学校健康教育。家长选择的教学方式排位与教师相同。见表3。

3 讨论与建议

3.1 现有健康教育内容与学生实际需求存在差距 近视、不良饮食习惯与食品卫生、缺乏体育锻炼和户外活动、交通安全和校园安全等被家庭和学校认定为学生最常见的主要健康问题。在对学校提供健康教育的内容要求方面,学生、家长、教师的顺位有所不同。学生把发展个人心理社会能力置于最为重要的位置,渴望了解如何进行人际交往、缓解压力、促进心理卫生;教师、家长更多地是与学生现实存在的健康问题相联系,关注视力保护、个人卫生、体育锻炼、伤害预防等直接影响青少年健康和生命的知识与能力发展。值得注意的是,对艾滋病和性病预防的内容均被学生、教师、家长列在后位。此外,掌握必要的自我保护技能、伦理教育的知识也被教师和家长提出。本需求研究以中学生为主要对象,该年龄阶段人群正值青春发育时期,对如何合理、适宜地增强心理调节能力方面的需求较高,教师和家长也更看重学生健康实用能力的发展。但现行的健康教育内容还多仅限于讲解一般知识,缺乏对儿童青少年有效健康保健能力的培养以及技能的实践与发展。由此提示,健康教育内容框架的形成必须与学生的整体健康需求以及社会发展中学生存在的健康问题密切相关。本研究通过对学生健康知信行的调查结果也发现,现有健康教育内容与其存在差距[4],主要表现在伤害防范,特别是与学校生活环境相关的运动损伤、校园伤害、学校常见问题和多发疾病的预防以及健康生活方式、青春期保健等。建议根据社会发展的环境,依照学生身心发育特点、健康需求以及现代社会对儿童青少年健康的要求,对学校健康教育的内容,特别是在关爱生命、应急防范、疾病预防、减少和避免健康危险行为、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促进心理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进行及时适当的调整。

3.2 学校健康教育模式值得进一步探讨 在对待学校健康教育的态度上,绝大多数(超过90%)学生以及教师和家长都持认同态度,认为通过学校对学生进行卫生保健教育十分必要。在对现有学校健康教育开展方式,如單独授课、分散教学和两者相结合3种方式的选择上,学生更倾向采用单独授课和分散教学相结合的方式,最不喜欢分散式授课;而教师和家长最肯定的方式均以单独授课为首选,与学生相同,分散教学方式也居于最后。而该教学方式不被认可的主要原因在于其实际操作性、学校师资和教学资源受限。提示学校健康教育依然应是未来促进学生健康的主要手段,而学校采用何种适宜的课程载体,为学生提供系统、可操作性强、实用的健康知识和技能,应综合考虑学生、教师等学校主体人群的意见,进一步探索与发展。建议进一步完善学校健康教育的适宜发展模式,将现有不同机构提出并规定在学校开展的各类教育,如艾滋病教育、安全教育、性教育等综合纳入学校健康教育的整体体系,实际解决学校健康教育课时设置、执行能力、人力资源短缺等问题。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教师教育学校风采范文第6篇

1、抓德育教育,营造感恩氛围。我校在教学楼、实验楼楼头楼厅及走廊、厕所墙壁上喷涂了千字文、名言警句、经典古诗词,教育意义突出,氛围浓厚,寓教育于无声。并且在教学楼走廊设置了以感恩活动为主题的版面,在版面下方各有一个空白,学生对于感恩的感想感受、行动目标以及承诺决心等都在上面展示,而且定期更换轮流感悟。每天大课间活动坚持唱一首感恩歌曲。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

2、家校联合,共同激发感恩情结。在感恩教育的过程中,我校一直坚持家庭、学校齐抓共管的形式,通过致家长的一封信,举办感恩教育家长座谈会,要求父母抛弃对孩子“过度溺爱”的思想。并在星期天、节假日通过教师、班主任与家长进行的联系,来了解学生在家中的具体表现。学校还统一印发了学生德育家庭作业记录反馈表,其中的内容有今星期天我在家中做了什么?我有什么活动感受?最后是家长意见及建议。通过学生的切身感受在教育孩子认知的同时,教会学生做人、感恩。

3、抓主题教育,培养感恩情感。学校每周布置爱心家庭作业,让学生利用星期天节假日为家里做家务:打扫卫生、叠被、洗碗、洗衣物等;定期开展感恩主题班会、感恩作文竞赛、以感恩为主题的演讲活动;开展“老师,谢谢您”活动,以此理解老师工作的艰辛;开展“我为同学做一件好事”活动,使孩子们学会表达对同学的感谢之情。学校把感恩活动贯穿在日常生活的每一天,使学生们懂得感恩是做人之本,是快乐生活之源,使感恩之行成为自然之举。

4、抓实践活动,践行感恩之情。我校经常利用各种节日开展感恩实践体验活动,引导学生将感恩意识化为行动,从小事做起,将感恩之行落实在日常行为之中。

上一篇:教师培训需求调查范文下一篇:经手人的主要职责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