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系统建设工作情况范文

2023-09-20

平台系统建设工作情况范文第1篇

在重庆邮电大学这两门基础课均开设了基于matlab的相应实验课程, 也有对应的开放时段, 但效果不太尽如人意。课外开放时段不计学分, 也不在教学计划内, 学生参与度低。学生只在规定时段到实验室做规定的实验内容。由于学时一再压缩, 该实验课程之前学生并没有学过matlab, 还处于被动实验阶段。综合性、设计型实验很难开起来, 即便开设了, 效果也不好。科研团队吸纳的学生数量又非常有限, 使大部分学生无法得到实际训练。授课教师穷于应付各种硬性考核指标, 没有全身心地投入教学工作, 也是实验课没有达到预期效果的重要原因。如何建立有效的实验机制, 改变现有教学效果是从事该系列课程教学工作的教师必须要面对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 本文设计和构建了一个基于该系列课程的网络实验平台。

1 建设信号与系统系列课程网络实验平台的基本理念

1.1 理论课与实验课的关系

长期以来, 相当一部分教师认为实验课是从属于理论课的附属课程, 也有另一部分教师认为实验课应当摆脱辅助地位, 独立成课[3,4]。其实, 每个课程都是对相关专业知识体系分解后的一个方面。无论理论课、实验课其目的都是一致的, 都是让学生通过该门课程学习, 掌握相应的理论知识, 进而能利用所掌握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最终能回归到实际应用中。理论课、实验课的关系应当是水乳交融、相辅相成, 侧重于哪一方面取决于课程性质本身。对于理论性、工程性较强的信号与系统系列课程, 前期应借助于实验理解课程内容和体系, 之后便是通过实验综合应用理论知识来培养学生的工程素养, 最终能使所有学生具有独立分析和处理实际信号与系统的能力, 并使在此方向上有突出表现的部分同学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

1.2 实验平台的搭建应基于课程体系

以往, 实验课都是基于单门理论课开设的, 使同一个课程体系中的实验课各自为政, 缺乏统一的体系结构[5]。这种开课方式不利于学生构建立体课程体系, 更不可能最终形成所学专业的完整知识架构, 所学到的都只能是知识碎片, 这也是本科毕业生无法立即投入实际工作的主要原因之一。基于此, 信号与系统系列课程实验平台的搭建应从基础课延续到专业课, 基于整个课程体系展开, 还应当考虑与相关课程体系的融汇贯通。由于基础课程内容较为抽象, 缺少硬件实验, 对于相关课程如电路分析、电子电路的关联就会有所缺失, 进而不利于学生形成立体知识架构, 所以本实验平台在基础课程阶段增加适量的虚拟硬件实验。

1.3 实验平台应融汇本科生实验室、研究生培养平台及科研平台为一体

以往研究生培养与科研工作基于一个平台, 但与本科生实验平台关联性不强。两个平台各自发展, 资源不能集中利用, 科研成果也很难立即转化到本科实验之中。把这两个平台整合后, 避免了硬件上的重复建设, 学科建设、学生培养、科研真正融合在一起, 易于教师集中优势力量进行这三方面的发展建设。同时能最大化利用实验资源, 也保证了实验内容的工程性与先进性。研究生可方便地参与到实验室的管理中, 达到研究生培养和实验室维护的双赢。

1.4 实验平台设计的基本原则

这个实验平台应重在提供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 并有相关的机制约束学生自主学习。实验采取开放方式[6], 内容分阶段、多层次, 符合学生学习的规律和学习心理, 使大多数学生能自主跟随课程进度;又注重个性培养, 使对该方向感兴趣的学生能有进一步延伸的机会。平台界面的设计力求简单、实用。

1.5 对授课教师的要求

从事该课程体系实验教学的教师绝大多数应当理论、实验同时兼顾, 并多次讲授过该课程体系中所有课程。只有这样, 授课教师才能全局出发, 按课程体系来建设和发展课程。

2 平台的总体框架

平台挂靠在学校的实验网主页上。平台的总体框架分五部分, 分别是实验内容部分、身份注册部分、实验预约部分、实验资源部分和在线帮助部分, 核心是实验内容部分。实验内容部分从信号与系统系列课程的基础课延伸到专业课, 基于整个课程体系设计。该部分包含演示理解、验证实验、综合应用实验、课程群综合应用实验四个层次, 如图1所示。

第一个层次是演示理解部分, 这部分都是紧密围绕单门课程知识点展开的, 目的是帮助学生理解课程内容。基础课实验是基于matlab软件的演示实验, 主要作用是帮助同学理解抽象课程内容。这部分实验由教师编写好底层matlab程序并以GUI图形界面方式展示。学生不需要编程, 只需要通过设置实验参数并执行即可, 同时也可打开阅读底层程序。专业课部分是基于DSP虚拟平台的实验, 基本思路与基础课实验类似。

第二个层次实验是验证实验部分, 实验紧扣单门课程内容展开, 目的是验证理论知识。基础课部分大多是matlab软件实验, 有少量的基于虚拟实验室的硬件实验。专业课部分仍是基于DSP虚拟平台的实验。该层次实验是以理论课作业的方式体现。每个知识点至少有三个可选项目, 要求同学自由选题后编程或在线做虚拟硬件实验, 并提交实验结果。第一、二层次实验要求学生在实验室外自主完成。只有在学生按规定提交一定数目的第二层次实验后才有资格进行实验预约, 进入实验室进行初步考核。初步考核是在学生预约成功后, 在实验项目库中随机抽取两个第二层次实验, 分别为一个软件实验和一个虚拟硬件实验, 考核通过后进入第三实验层次。时间约在学期1/3时段进行, 为期3周左右。其目的是查看前期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况, 为下一阶段实验的开展奠定一定的基础。

第三层次实验为综合应用实验, 主体依旧围绕单门课程应用展开。实验内容大部分必须来源于工程实际, 有多个可选题目, 要求同学二、三人一组, 自由选题。选定题目后依次开展可行性分析、理论分析、实验方案设计、模块划分, 最终编程或通过硬件实现。考核以答辩方式进行, 并提供包括可行性报告在内的实验项目说明书。

第四个层次为课程群综合应用实验, 主要是综合性、设计型实验。开设时间是专业课阶段。选题则与工程实际和学科发展紧密结合, 甚至是跨学科, 跨专业课题。对于信号与系统系列课程主要来源于语音信号处理和图像处理领域。第四层次的实验又分两个子层, 第一子层是基本应用层, 所设计的实验是该专业领域内的基础应用, 也要求学生分组进行, 选定题目后设计实验方案并完成。第二子层是扩展层, 专门针对对该领域有兴趣, 并有进一步深入可能的学生设立。选题具有一定的前沿性和创新性, 并可以继续延伸为该部分学生的毕业设计项目。所有学生必须参与某一课程群的扩展层, 以便根据学生特长培养相关专业能力。

身份注册部分是为了便于管理网络实验平台而设立的, 有四种登录身份, 学生、教师、管理员和客人。学生以学号、姓名注册后即可登录实验平台。客人有权使用实验资源部分的所有资料。实验预约部分的功能是进行实验预约及审核。实验资源部分包括课程课件, 实验所需的软件使用说明和仪表使用说明, 相关电子参考书。在线帮助部分可提供教师和学生在线交流, 为学生自主学习或后续实验的开展提供帮助。

3 结束语

目前, 高等教育面临培养学生无法立即投入实际工作的现状。究其原因, 主要是因为学生没有建立相关专业的知识体系, 且教学体系与工程应用脱节, 所学知识碎片无法解决实际综合问题。从课程体系整体的角度建设和发展课程, 传递给学生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 同时教学内容与工程实际密切相关, 使学生可以把所学知识回归到实际应用中, 是高等教育必须要面对的任务。信号与系统网络实验平台的搭建正是基于这种思想, 把同一课程体系中的基础课、专业课有效延续起来, 以实际应用为主线, 逐步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 让部分有能力的同学具有一定的创新积累。这种网络实验平台的搭建需整合多方人员和资源, 所做的工作又极为系统琐碎, 要在很长的时间内进行不间断的建设和更新, 离不开高校的大力支持。

摘要:信号与系统系列课程一直是相关专业学生学习的难点。为了改善现有教学效果, 本文设计和构建了一个该系列课程的网络实验平台。在论述理论课与实验课是相辅相成关系的基础上, 从利于学生形成专业知识体系出发, 以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为目的, 文章提出基于课程体系, 融合科研平台, 分阶段、多层次构建实验平台, 并设计了平台的基本框架。

关键词:信号与系统系列课程,网络实验平台,课程体系

参考文献

[1] 宁更新, 李建中, 方学阳, 朱一成.DSP实验多元化教学方法的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1, 30 (7) :121-122.

[2] 吴京, 丹梅, 王玲, 谢晓霞.信号处理实验室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3, 32 (8) :210-212.

[3] 姚婷珍, 江涛, 张钧.网络平台在本科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实验室工作研究, 2010 (2) :55-56.

[4] 赵文海, 韩春平, 赵晗.高等学校开放式实验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 2012, 18 (5) :187-188.

[5] 孙晖, 赵菁.信号分析与处理综合性实验设计与实现[J].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2 (07) .

平台系统建设工作情况范文第2篇

2008年5月,我县遵循"满足需求、适度超前、突出特色"的原则,建立了政府信息公开系统平台,该系统基于J2EE构架设计,提供目录管理、信息管理、模板样式管理、维护体系管理、依申请公开办理等公开流程所需的各项功能,系统网站平台包括信息查询、公开指南和目录、公开制度规定、最新发布公开信息、政府信息公开、千件实事网上办、依申请公开、问题解答、热点信息、统计排行等15个栏目。2010年8月,我县完成"中国·**"网站群的建设,建成电子政务版、电子商务版、远程教育版、红色旅游版四个主网站和22个乡镇、县直单位共84个子网站,同时,按照福建省政府办公厅对政府信息公开的规范要求,对原有的政府信息公开目录进行补充完善,保证公开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并进一步梳理所掌握的政府信息,及时发布,并在"中国·**"网站电子政务版建立了政府信息公开专门展示网页,目前已累计主动公开信息13162条,依申请公开125条,其中,有效申请95件,无效申请30件。

二、建议

1、目前,我县没有专门统一的电子政务平台,原政府信息公**台已逐渐不能适应当前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的要求,而"中国·**"网站没有专门开发建设电子政务公**台,政府信息公开展示网页信息需从**台采用人工办法进行复制后在"中国·**"网站政府信息公**台网站上发布,造成信息公开滞后,部门发布信息平台多而杂,公众查询信息不便。为此,建议在"中国·**"网站建设专门的电子政务公**台。

平台系统建设工作情况范文第3篇

一、平台建设推进情况

去年,省政府做出建设政务服务平台的部署后,市政府领导高度重视并就相关工作作出安排。先后下发了《市级政务服务平台建设实施方案》、《市级政务服务平台建设方案和工作任务分工》,就平台的总体思路、建设要求、任务分工和完成时限做了明确规定,并成立了市级政务服务平台建设工作协调小组。6月1日全市市级政务服务平台建设推进会议召开以来,各项工作加快推进。

(一)强化工作推进力度。一是完善工作机制。召开了市级政务服务平台建设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全体会议,明确了综合协调组和应用实施组组成名单和职责分工。二是组织了专题工作培训。各县(市)区、市政府各部门、政务服务中心从事信息技术和政务业务的有关同志共80多人参加了培训。三是建立了政务服务平台建设工作微信群,畅通了交流答疑渠道。四是制定了各部门工作方案编制提纲,并下发,要求各单位按要求在规定时间内提报工作方案。

(二)平台建设有序展开。一是推进行政权力事项动态管理系统部署使用。召集市政务服务中心管理办、市编办、市政府信息中心等单位参加的协调会,形成了初步工作方案,决定从6月22日起,抽调人员现场办公,一个部门一个部门的对接,一个事项一个事项的梳理。目前事项梳理工作正在推进中。可望月底按省里要求完成。二是推动电子政务外网联网工作。截止目前,市电子政务外网已经实现与国税、地税、质检、工商、公积金、食药监、人社、民政等部门的联网对接工作,为下一步的互联互通和业务协同奠定坚实基础。目前与公安、国土等部门的联网工作还在推进中。三是根据财政局要求,6月8日将《政务服务平台建设方案》报经信委审查,明确仍在审查中。四是对技术支撑平台、政务机房云平台、政务服务网的建设工作作出全面部署,承建商工作队伍已经组建,正在细化任务、规划流程,启动研发工作。五是市政务服务中心负责加快了行政审批系统的完善和部署使用,并在市中、天桥、章丘等区县开始试用试点,下一步将在全市推广应用。六是是基本完成了法制监督系统和综合电子监察系统的程序研发,待政务机房云平台建成后进行部署使用。

(三)政府网站群建设进展顺利。目前已经完成29个部门网站的统一技术平台整合。

二、问题和建议

一是部分单位重视程度不够。从侧面了解的情况看,6月1日的会议精神,有的单位还未传达,有的工作人员还不清楚咋回事。建议加大工作协调力度,统一部署,步调一致,同步推进。7月下旬组织一次工作督导,确保8月份省里督导时我市各项工作不掉队。

平台系统建设工作情况范文第4篇

高校学生工作中对信息处理的准确度有着较为严格的要求, 与学生的交流工作必须做到公开、公平、公正。高校教师要深入的了解学生, 除了平时上课以及私下谈心之外, 还可以借助微信这一平台。学生可以在微信上说出自己的想法, 表达对校园工作和学习生活的意见和建议。而老师不需要花费太多的时间浪费在思想工作上, 可以利用这一平台实时的为同学们答疑解惑。不仅能够听取学生们具有参考价值的意见, 推动工作的完善和发展, 还能监督高校行政系统的运行机制, 可以实时发布公告信息或近期活动, 为学生们提供更为周到的服务。

二、微信公众平台的基本概述

简单来说, 微信公众平台是腾讯公司基于微信新增的一个功能模块。借助于微信公众平台, 个人和企业其实都可以打造一个属于自己的微信公众号, 可以由此而实现语言、视频、文字、图片以及图文消息的群发。[1]其功能主要包括群发推送以及一对一交流两种, 群发推送即公众账号主动向用户发送信息, 而一对一交流则主要是指的根据用户发送的特定内容进行手动回复。

微信公众平台的高级功能主要包括编辑以及开发模式两种。首先编辑模式, 在该模式之下后台人员可以通过设置简单的界面编辑来实现自动回复。设置完成后, 如果用户向微信公众号发送特定的关键字, 平台就能够自动将相应的内容回复给用户, 这极大的降低了微信公众平台的后台维护成本。开发模式下, 借助于API接口管理员就能够实现自定义回复, 同样也可以创建自定义菜单并且获取订阅者的基本信息。综上, 编辑模式虽然操作简单但却不够智能, 通过开发模式借助于自定义编程就能够保障用户的体验。

三、基于微信平台的高校信息整合平台的建设方向及对策

1、提高微信平台的开发力度, 提高重视程度

目前的微信公众平台存在更新不及时、管理不到位以及推广程度较低的现实问题, 这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微信平台的建设和发展。因此我们要以此为切入点, 加大对微信平台的建设力度, 不断完善平台服务系统的功能, 优化用户体验, 为同学们提供更为快捷周到的服务。也只有这样才能避免消息失误、发布旧闻等情况的发生, 从而真正让平台被学生们接受。

2、把信息集中, 对学生的查询步骤进行简化

高校学生工作信息服务系统应该向学生提供集中性的信息综合服务, 从学生的角度来说, 应该尽可能的确保同一个服务平台展示多条信息, 以此来降低学生获取信息的难度, 提高信息流通的效率。[2]今后要做的就是把信息集中, 对学生的查询步骤进行简化, 以确保信息服务系统能够满足不同年级, 不同专业学生的需求。

3、完善信息群发功能

高校学生工作信息服务系统中所发布的信息会针对各自不同的学生群体, 因此系统管理者应该对学生进行关键字分类, 在此基础上对不同信息进行分组推送, 以完善信息群发功能。这能够有效的避免学生接受到无关紧要的信息, 更能够进一步简化信息查阅步骤。

四、高校学生工作信息服务系统功能设计

高校中学生通过微信平台能够准确、便捷的获取相关信息, 这极大的方便了学生的学习与生活。

1、校园服务模块

系统功能设计中校园服务模块主要包括课表查询、考试查询、成绩查询、账号查询以及掌上图书五个部分。课表查询是让学生们通过查询获得学校每日的课表信息, 包括必修课程、选修课程的上课时间, 还有任课老师和上课教室等具体信息。除此之外学生还可以获取整学期的全部课表, 可查询到所有课程的基本信息。考试查询是学生们通过点击考试查询的相关菜单, 从而获取考试信息。成绩查询是学生点击成绩查询的菜单, 系统回复一个登录的界面, 学生填写好个人的相关信息后即可查询本学期或其他学期个人的全部学科成绩。账号查询是学生点击账号查询菜单, 并按相应的指令输入个人姓名和身份证号码, 就可查询教学平台的账号和密码。掌上图书是学生们点击掌上图书的菜单, 教务系统会反馈学生当前的图书欠费信息以及当前借阅的书籍和之前借阅历史等。

2、生活服务模块

该服务系统中生活服务模块应该包括以下几个部分的内容。首先天气查询。用户可以通过点击天气查询菜单的方式来获取天气, 必要时还应该设置穿衣提醒。其次公交查询。用户在点击天气查询菜单之后, 系统会要求用户选择查询的类型, 主要有查询公交线路以及查询500米内的公交站点这两种类型。最后后台管理人员还可以根据实际的需求设置出独具代表性的查询功能。

3、学习支持服务模块

系统功能设计中学习支持服务模块主要包括课程推介、随身课堂以及师生互动三个部分。课程推介是课程的老师通过平台的推送课程的信息, 及时的发布学习资源和课程的相关活动, 与同学们保持良好的沟通和交流。[3]随身课堂把各个专业、各门学科的课程资源碎片化, 学生们通过点击菜单就可以获取各门学科的微内容, 方便学生用零散的时间来进行学习。这其中还附带了课后检测的功能, 能够帮助学生了解各门学科的重难点, 更好的进行自主学习。师生互动是教师建立与学科学习相关的聊天群组, 这样不仅加强了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 增进了彼此间的了解, 也有利于老师及时的了解学生对课程和教学内容的建议和意见, 更好的保证教学质量。对于其他活动的开展老师也可以在群组里听取下同学们的意见, 这样能够确保学生的参与度。

五、总结

基于微信平台下设计和建立的高校学生工作信息服务系统是未来掌上校园发展的必然趋势, 它能够为学校师生提供实时的在线服务, 及时的为学生们答疑解惑, 为学生们提供更为便捷的服务。不仅如此这一信息服务系统能够最大限度的节约校园管理的人力和物力, 节约了学校的运营成本, 同时也提高了工作的质量和水平。本文笔者结合个人经验对此类问题进行了总结, 希望能对相关工作的落实有所帮助。

摘要:随着微信的普及, 各大高校的微信公众平台得到了较好的发展, 但是仍然存在服务不全面、信息不完善、服务体系缺乏合理性等问题, 解决当前存在的这些问题也是我们今后工作的重点。我们要优化当前的信息服务系统, 使其更加的科学合理。也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 时刻考虑学生的切身利益, 为学生提供更为周到的服务。本文就微信平台下高校学生工作信息服务体系的设计和实现展开了深入探讨。

关键词:微信平台,高校学生,信息服务系统,设计

参考文献

[1] 崔振玲, 董轩男.高等院校学生管理信息系统的分析与设计[J].知音励志, 2017, (03) :286.[2017-09-18].

[2] 何世亮.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教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OL].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2016, (05) :75. (2016-03-25) [2017-09-18].http://kns.cnki.net/kcms/detail/10.1108.tp.20160325.0947.120.html

平台系统建设工作情况范文第5篇

【项目名称】全国社区矫正信息管理系统

【委托单位】司法部社区矫正局

【使用单位】司法部、省司法厅、地市司法局、区县司法局、乡镇街道司法所等近5万个相关单位。

【公司职责】北京中和志远承担了该系统的系统设计、软件开发、客户答疑、升级服务和系统托管服务。

二、系统组成

全国社区矫正管理信息系统基于2012年3月1日起施行的《社区矫正实施办法》设计开发,是全国各级司法部门进行社区矫正业务的平台,本系统能够促进全国社区矫正工作的发展,提高基层司法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使社区矫正工作系统化、规范化、信息化,保证社区矫正部门对社区服刑人员的高效管理,并使管理部门能够及时、准确、全方位的掌握下级社区矫正工作情况。

全国社区矫正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多级别,多层次的系统,系统的用户包括以下五级:司法部用户、省(区、市)司法厅用户、地(市、州)司法局用户、县(市、区)司法局用户、乡镇(街道)司法所用户,如下图所示:

三、系统功能

系统功能如下图所示:

四、运行情况

平台系统建设工作情况范文第6篇

电子政务作为国家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工程,按敏感级别和业务类型,可划分为:涉密机要专网、电子政务专网和电子政务外网。电子政务外网是为市民提供政务公开信息和网上服务场所的媒体,直接同因特网连接;政务专网上运行关键的政务应用,是为公务员提供协同办公、信息传输交互和业务数据处理的网络平台;涉密机要专网与电子政务专网实行物理隔离、与政府外网实行物理隔离。

2安全建设内容

为了保障政府的管理和服务职能的有效实现,需要为电子政务网络建立完善的信息安全体系,选择符合国家信息安全主管部门认证的安全技术和产品,在电子政务系统的建设中实施信息安全工程,保证电子政务三大网络的安全。电子政务安全保障体系包括:建立信息系统安全管理体系、网络安全技术和运行体系、系统安全服务体系、安全风险管理体系。

3安全管理体系

安全不是一个目标,而应该作为一个过程去考虑、设计、实现、执行。只有通过建立科学、严密的安全管理体系,不断完善管理行为,形成一个动态的安全过程,才能为电子政务网络提供制度上的保证,它包括:安全方针、安全组织、资产分类与控制、人员安全、物理与环境的安全、通信与运行的管理操作过程与职责、访问控制、系统开发与维护、业务连续性管理、遵循性与法律要求的一致性。

4技术和运行

一个信息系统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包括人、技术和运行三部分,其中技术体系包括保卫主机与应用系统、保卫边界、保卫网络和基础设施以及支持性基础设施等部分。

4.1局域网主机与应用系统安全

局域网主机与应用系统的安全性比较复杂,数据的计算、交换、存储和调用都是在局域网中进行的,黑客和不法分子常使用的破坏行为就是攻击局域网。局域网环境保护所关注的问题是:在用户进入、离开或驻留于用户终端与服务器的情况下,采用信息保障技术保护其信息的可用性、完整性与机密性。

4.1.1主机防护

主机保护与监控系统用于保护电子政务内部局域网用户的主机,针对连接到Internet上的个人主机易受外部黑客和内部成员攻击的特性,提供对个人主机操作(文件、注册表、网络通讯、拨号网络等方面)的实时监测,有效保障个人主机数据的完整性和真实性。

4.1.2非法外联监控

物理隔离网内经常出现私自拨号等非法上网行为,导致物理隔离措施形同虚设,泄密、非法入侵事件时有发生。就需要拨号监控系统可以实时地对这些行为进行监控与报警,并记录操作者的主机名、主机Ip以及拨号时间。

4.2边界安全

保卫边界的目的就是要对流入、流出边界的数据流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监督,包括基于网络的入侵检测系统、脆弱性扫描器、局域网上的病毒检测器等。综合应用以构成完整的动态防御体系,从而对边界内的各类系统提供保护。

4.2.1入侵检测

网络入侵检测系统位于有敏感数据需要保护的网络上,通过实时侦听网络数据流,寻找网络违规模式和未授权的网络访问。当发现网络违规行为和未授权的网络访问时,网络监控系统能够根据系统安全策略做出反应,包括实时报警、事件登录,或执行用户自定义的安全策略等。网络监控系统可以部署在网络中存在安全风险的地方。天阗黑客入侵检测与预警系统是启明星辰信息技术公司自行研制开发的入侵检测系统,通过了公安部、人民解放军、国家保密局、中国信息安全产品测评认证中心的权威评测。产品包括基本型、多级分布型、大规模高速千兆型、主机(ForSolairs,ForWIN,ForAIX)六种适用于不同网络环境的系统。

4.2.2脆弱性检查

网络漏洞扫描系统能够测试和评价系统的安全性,并及时发现安全漏洞,包括网络模拟攻击,漏洞检测,报告服务进程,提取对象信息,以及评测风险,提供安全建议和改进措施等功能,帮助用户控制可能发生的安全事件,发现安全隐患。

4.2.3网络防毒

网络防病毒系统加强对服务器进行保护,提供对病毒的检测、清除、免疫和对抗能力。在客户端的主机也安装防病毒软件,将病毒在本地清除而不至于扩散到其他主机或服务器。再加上防病毒制度与措施,就构成了一套完整的防病毒体系。

4.3网络与网络基础设施安全

电子政务系统,广域网络以及为其提供支撑的相关基础设施必须受到更深层次的保护。保卫电子政务系统和基础设施的总的策略是,使用安全性较高的专线和密码技术来传输系统网络节点之间的机密数据,加密方式采用国家相关部门批准的算法。

4.4支撑基础设施

4.4.1应急响应

设立安全应急小组目的在于:对于网络中的突发事件能够及时地响应;减少业务停顿的时间;避免非法入侵对数据破坏;避免主页被黑造成影响;对于已经破坏的数据采取相应的技术手段进行恢复;通过培训提高人员对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追踪非法入侵人员。

4.4.2灾难恢复

灾难恢复是在发生计算机系统灾难后,可利用在本地或远离灾难现场的地方的备份系统重新组织系统运行和恢复业务的过程。灾难恢复的目标是:保护数据的完整性,使电子政务数据损失最少、甚至没有数据损失;快速恢复工作,使业务停顿时间最短,甚至不中断业务。

4.4.3系统备份

上一篇:煤仓处理安全技术措施范文下一篇:七年级下册道法知识点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