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职称论文范文

2023-03-27

平台职称论文范文第1篇

终身学习平台是终身学习体系建构和学习型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技术支撑,如何建构一个自主化、个性化、多样化乃至智能化的满足“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的终身学习平台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在设计并分析了Web2.0平台模型优势与不足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Web3.0语义网应用的终身学习平台功能架构,并介绍了相关案例的应用与实现。Web2.0强调社会性,支持社会性学习,提倡开放、共享与协作;而Web3.0则从智能学习方面提升了终身学习理念,真正达到了人机交互、智能检索、快乐学习的新境界。信息技术的发展不仅使学习平台的功能越来越完善,也必将从学习理念方面改变着网络学习发展的方向。

【关键词】终身学习平台;Web2.0;RSS订阅;Web3.0;语义网

终身学习平台是终身学习体系建构的重要内容,是学习型社会建设的主要技术支撑。信息技术的发展不仅使学习平台功能越来越完善,也从学习理念方面改变着网络学习的发展方向。构建一个智能化、个性化、协作化的终身学习平台对学习型社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国多数地区相继建成了规模不一的终身学习平台,如首都市民终身学习平台、上海终身学习网、温州学习网、广州终身学习网等,但通过网上调查发现,使用率并不高,存在的问题主要有:资源检索困难;学习缺乏引导容易迷失方向;资源建设分类不明确,难以区别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在合作互动学习设计方面缺乏新颖,技术陈旧等。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学分银行制度理念的引入,通过网络完成各类培训学习,甚至实现大学梦也成为可能。为了满足各类学习需求,平台在技术上应该尽可能多样化。但不管采用哪种技术,对于学习平台而言,最终目标一定是向个性化、智能化发展。

本文以Web2.0到Web3.0的学习理念变迁为视角,研究终身学习平台的设计与构建。我们认为终身学习平台的构建必须体现以下原则:凹显个性化、体现智能化学习引导、资源开放与标签化、体现合作互动、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并存等。随着Web2.0的推广应用,呈数量级增长的资源让管理与检索成了最大的问题,而Web3.0的核心应用,即语义网,恰恰可以解决这个问题。Web3.0是在Web2.0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是对Web2.0学习理念的升华,保留了精华部分,符合网络学习所特有的学习自主化、个性化、多样化及资源高效共享的特点,提高了学习者的学习兴趣,丰富了终身学习的选择方式。Web3.0从智能学习方面提升了终身学习理念,真正实现了人机交互、智能检索、快乐学习的新境界,是建设“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的学习型社会所追求的终极目标。

一、Web1.0到Web3.0学习理念变迁

1. Web1.0到Web2.0的发展及学习方式的改变

Web 1.0以门户网站等技术为代表,是一种网站对用户即一对多的广播式传播,其特点是用户被动式接受,无法按自己的喜好与需求决定所看内容,缺乏民主性, 更无法参与学习内容的讨论与建设,缺乏互动,网站编辑选择的内容会给人一种先入为主的感觉。

Web 2.0技术以Wiki等自主服务模式为主,强调服务的自主性和内容建设的参与性。相对于Web1.0来说,Web2.0是以用户为中心的,用户可通过Web2.0中的Blog、Wiki、RSS等技术轻松完成信息的编辑、收集、整理、发布和订阅。与Web 1.0相比,Web2.0的传播方式以个人对个人为主,大家可以共同分享信息,共同合作探讨,使分散的信息得到有机组合。Web1.0与Web2.0的比较如表1所示。

表1Web2.0与Web1.0的比较

[&Web1.0&Web2.0&时间&1993-2003年&2003年以后&表现&网站中心化&分布式,个人中心化&内容来源&网编和IT经营者&普通用户&内容形式&跳转的表态网页&动态的发展,记录&用户模式&阅读为主,被动接受&读写并用,主动参与建设&服务体系&C/S模式&B/S模式&表现特征&通过浏览器阅读&用户模式网页,互动的应用程序&信息交互&网站对用户&群体内容的P2P互动传播&信息组织&网站管理员组织&自组织,协同组织&传播目的&满足用户共同需求&满足用户个性需求&知识分类&显性知识交流&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的分享、积累&]

Web2.0不仅是一项技术,更是一个概念和一种新的强调“以人为本、互动参与”的互联网模式。Web2.0模块如图1所示。[1]

图1Web2.0模块图

Web2.0有以下六个核心理念[2]:一是用户可读写。在Web2.0时代,用户既是信息的浏览者也是信息的提供者,人人都可以在自己的Blog上完成从纯阅读者到信息提供者的角色转换。二是实现人与人之间的互联。如在Blog中,以用户为核心来组织内容就是基于该理念的核心应用,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互联形成不同的群体,如学习共同体或称学习圈。三是个性化服务。如Web2.0中的RSS应用,通过RSS可订阅所需内容,获取相应信息和服务。四是六度分割理论。六度分割理论(Six Degrees of Separation)也称为小世界理论,该理论认为你和任何陌生人之间所间隔的人通常不会超过五个,或者说,最多通过其他五个人你就可以认识任何一个陌生人。1963年美国心理学教授斯坦利·米尔格拉姆(Stanley Milgram)进行“小世界实验”, 尝试证明平均只需要五个中间人就可以联系任何两个互不相识的美国人,该实验启发了六度分隔理论。五是长尾理论的应用。“长尾”概念是美国《连线》杂志主编克里斯·安德森(Chris Anderson)在2004年首次提出,用来描述诸如亚马逊和Netflix之类网站的商业模式。长尾理论是网络时代兴起的一种新理论,是 Web2.0 应用中一个很好的理论支点,在Blog中用于个人思想交流和文章出版等。将这种尾端的应用通过众多用户的关注、引用、传播,比传统媒体产生的效果更多,产生的影响更大。在网络教育个性化资源库建设中,同样也存在着这样的长尾理论应用。当越来越多的学习者参与互动,学习内容也会越来越丰富,那么,通过Web2.0 的聚合、自组织性、网络效应而实现长尾就成为可能。六是AJAX的应用。AJAX能让用户在使用网络应用软件时感觉如同在本机上一样。AJAX通过JavaScript语言与XMLHttpRequest对象来实现数据请求,采用远程脚本调用技术,将处理由服务器转移到客户端,减少了服务器的资源占用,加快了数据处理的速度。

Web2.0的核心词汇如图2所示。Blog是用户或用户群在不同时间所作的记录集,可以自动更新。Wiki是一种提供 “共同创作(collaborative)”环境的网站,用户可对网站上的页面资料进行修改。RSS是一种用于共享新闻订阅和其他Web内容的数据交换规范。Tag是一种管理和组织网站内容的方式。与传统的、针对文件本身的关键字检索方式相比,它是一种模糊化、智能化的分类。SNS是一种社会性网络服务,用于帮助人们建立社会性网络的互联网应用服务。

图2Web2.0核心词汇

Web2.0技术在网络学习的发展中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在2007年举办的伦敦大学社会性软件和博客学术研讨会中,阿萨巴斯卡大学的安德森(Anderson)教授就阐述了Web2.0技术对于支持和创造正规及非正规的跨时空学习的作用。他指出,Web2.0对新时代学习的支持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促进各种代理工具和平台的研发和应用、海量的内容以及高质量低成本的交流。在Web2.0中,所有用户都通过Tag、RSS、邮件等方式相互联系,都拥有自己的Blog和Wiki,由六度分隔理论可知,所有个体的社交圈都在放大的过程中形成一个大型网络,最终成为一个社会化网络服务。[3]通过Web2.0中这些社会性软件的应用,扩大了人群交往范围,创造了Web2.0时代的网络思想,这种网络思想就是把具有相同关注点的人群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庞大的具有共同思想的社会网络。“学习型生活”方式是网络信息时代人们生活与学习融合的具体表现。Web2.0在一定程度上高扬了学习的社会性和协作性内涵,实现了个体与个体、个体与集体的交互,体现了知识的社会性建构特性,“终身学习”、“学习型社会”等理念深入人心, Blog、Wiki、SNS等丰富的Web2.0社会性软件的应用,为网络学习提供了快速有效的知识获取通道和技术支持。[4]总的来说,基于Web2.0技术的学习平台具有支持社会性学习、网络场交流学习、协作学习、资源共享共建等特点。

2. Web3.0的核心概念与学习理念

Web 3.0是针对Web 2.0提出来的,体现了互联网发展的方向和特征[5]。其中语义网是Web3.0里最核心的概念之一。Web 3.0区别于Web 2.0中最重要也是最被看好的一点就是语义网。实现语义网,即实现了智能网的初级阶段,它包括垂直搜索、机器学习、推理、自主代理等一系列变化。多数人认为语义网的研究会持续至下一个网络时代,直至出现类似人类思维方式的思辩网络。如果把Web3.0比作语义网,那么Web1.0和Web2.0就类似是个语法网。[6]这个阶段由于大部分数据都是html文件,计算机只能理解数量有限的标签语法,而无法理解标签里面的具体内容。Web3.0解决的关键问题就是智能化检索,使计算机能按人类常规思维与表达进行检索。

在Web3.0时代,计算机能更加智能地理解网络数据的含义,并在检索过程中过滤掉无用信息。简而言之,Web 3.0就是为了解决信息检索效率问题应运而生的。我们可以通过给网页的内容贴上标签来解决这个问题,这些标签代表着不同数据表的属性,为跨平台访问提供索引,从而将整个网络的内容结构化,生成一个庞大的数据库,这也是大数据概念的应用。为了在这个庞大的数据库中快速有效地查询到所需信息,采用了RDF技术。RDF是一种通用的数据格式,它提供了一整套标准化查询语言和应用程序接口,使跨平台网络应用能很容易地获取彼此的信息。

Web3.0是对Web2.0的发展,将Web2.0中的信息内容继续拆分,使其结构化、标准化,实现信息与信息之间基于语义的互动连接;同时采用RDF、人工智能和语义网等技术,在应用Blog、Tag、Wiki和SNS等社会性软件的基础上,根据用户行为,对多家网站信息进行整合使用,最终实现高效率、个性化、聚合化和智能化的互联网服务。[7]简而言之,Web3.0的核心理念是:个性、精准和智能。Web3.0核心词汇如图3所示。

图3Web3.0核心词汇

二、终身学习平台功能设计

在Web1.0学习平台中,存在两个主要问题:一是用户可能会遗漏公告、作业等信息,导致学习过程不能顺利进行;二是用户需要打开多个网页才能寻找到感兴趣的标题,既浪费时间也不容易第一时间得到所需资源,Web2.0技术很好地解决了这两个问题。Web2.0学习平台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重视学习者的互动并参与共建学习资源。用户在平台上发布与共享微内容组成一个网络学习共同体,通过各种社会性软件将这些可重用的微内容转化成有用的知识。在Web2.0环境中,信息的传递是双向的,用户之间的交流是多向的。网站维护者或开发商不再是唯一的信息源,而成了网站技术管理员,以提供技术指导和帮助为主,本身也属于学习者角色。由Blog、RSS、Wiki、Tag、SNS等相关技术组成的Web2.0平台应用框架模型如图4所示。[8]在运行框架模型中主要包括资源的共享共建、知识管理、协作交流等模块。

图4 基于Web2.0应用框架模型

RSS主要通过XML标准格式提供给内容阅读者一个崭新的阅读体验,并通过RSS提供内容发布者一个实时、高效的信息发布渠道。利用 RSS 技术可以实现信息推送服务,根据用户本身最初注册的信息和平时浏览的资源类别与频率等特点为学习者提供个性化的 RSS 信息服务。Wiki主要通过学习者相互协作创建Wiki页面来完,其间,辅导员、教师或专家会一起参与到Wiki网站页面的创建,这个学习过程会创建出许多的Wiki页面,这些资料被保存于资源库中,成为知识构建的主要信息来源。

Web2.0的应用确实给用户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体验,在交互与协作方面更是以往技术不可比的,方便的资源共建共享也让学习资源越来越丰富,这也是Web2.0的追求,可是正是这个追求让用户迷失在数据的海洋中,随之而来的便是大数据的管理、应用与检索等一系列问题。Web3.0不仅可以解决这些问题,其强大的个性化与智能化学习理念更让人们体验到学习的方便与乐趣。

语义网是Web3.0的核心应用,也称下一代互联网。与语义网密切相关并常常一起组合使用的Web3.0应用还包括数据标注、语义维基等相关技术。

1. 语义网的层次结构

人类要了解某件事情并对它进行相关查询或操作,前提是必须了解这个事物。同理,要使计算机能够自行处理某一事情(如自动执行相关操作或查询),前提是机器能理解数据的内容。语义网是一种分层式体系结构,由机器所能够理解的数据组成。该分布式体系结构通过相应的术语来表达数据与数据间的关系,并形成一个复杂的网络,计算机通过这些术语网络找到数据的含义,并在复杂的网络体系中应用逻辑推理,完成一系列不能直接完成的工作。例如,淘宝网上相同系列物品的推荐等。

根据BernerS一Lee的设想,在语义网分层体系结构中,知识表示成层状结构,即可表示成由七个层次构成的逐层增强的层次化结构,如图5所示。[9]

图5语义网的层次结构

(1)URI和Unicode

统一资源标识符(URI)是语义网的核心概念之一,用于唯一地标识各类网络资源,包括统一资源定位器(URL)和统一资源名称(URN)。在需要的时候通过链接引用资源,而不需对资源进行单独处理,URI只对资源进行标识。Unicode是在计算机上使用的字符编码,为字符定义统一的编码规范,支持所有语言,满足跨语言、跨平台数据处理与转换的需求。

(2)XML、NS和XML Schema

可扩展标记语言(XML)是一个简易化的标准通用标记语言(SGML),该语言已经成为当前最主要的信息标记语言,用于表示数据的内容和结构。命名空间(NS)是名称的集合,用于验证文档元素及属性的有效性,由URI索引标识。XML Schema用来约束标签的结构,同时集合了SGML的大多数功能。[10]

(3)RDF+RDF Schema与本体层

RDF+RDF Schema是数据互操作层,RDF是一个开放的元数据框架,它只给所有资源描述体系提供能够描述其特定需求的语义结构,本身并没有规定语义,RDF同时还定义了一种描述机器可理解的数据语义的模型。由于RDF表达术语之间关系不明确,而本体层则对RDF/RDFS层进行了扩展,能提供明确的形式化语言,清楚地描述各类资源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使计算机能够智能地理解语义,真正达到人机交互的目的。

(4)逻辑层、证明层和信任层

在语义网体系结构中,逻辑层(Logic)负责提供推理规则,是对用户信息进行定位、协调、分析、验证并确立信任关系的基础。证明层(Proof Layer) 是为了保证智能工作的可靠性,它是一种验证机制。信任层(Trust Layer)位于语义网最上层,主要通过证明层交换以及数字签名技术确立信任关系,由此证明数据输出的可靠性以及是否符合用户的需求。

2. 语义维基与语义标注

(1)语义维基

维基系统是属于人类知识的网络管理系统,人们可在Web基础上对维基文本进行创建、浏览和编辑等,并有助于进行协作式写作。[11]语义维基是根据知识模型组织页面的维基,它能分析维基页面数据的底层信息(也叫元数据)之间的关系。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各种超媒体资源的链接、标注、语义关系、属性等所用的词汇都要符合语义网的规范。

语义维基继承语义网的数据表示形式。通常可用两种方式来完成语义维基的创建过程,一种是用维基组织语义数据(Wikis for Semantic Data);另一种是用语义数据作为维基的组织工具(Semantic Data for Wikis)。第一种强调了语义网的应用,支持本体信息编辑,能帮助领域专家和本体工作者在一个系统里合作,同时维基页面里的文字内容既可以供人阅读也是正式的本体。这类语义维基的主要代表是Semantic Mediawiki和Rhizome。第二种以用户友好为先,强调维基技术的应用,但计算机无法深入完成对底层数据(即元数据)进行分析,因此需要引入语义工具来支持现有的维基,例如,可通过语义搜索功能简化信息搜索。这样,保留了用户熟悉的维基应用,但不能进行大规模的推广。IkeWiki是这类语义维基的典型代表。实际上,这两类语义维基的界线并不绝对,实际应用中更多的是介于两者之间。[12]

(2)语义标注

完成学习资源本体建立后,下一步即对资源进行标注,标注的内容可以是学习资源的各种属性,如资源所要求的学习目标、适应的学习对象、资源所属的专业或领域、资源的能力技能等级等。经过标注的资源便于检索与共享。这些经过语义标注的学习资源,只需对标注进行管理便可达到资源管理目的,同时能够节约管理成本,提高资源检索的准确率和效率,为实现智能检索和个性化推荐做准备。这个过程即是语义网中语义信息的发布过程,即用户根据相应的本体,为页面添加语义标注信息。

3. 基于语义网的终身学习平台功能设计

构建终身学习平台最大的挑战在于如何应对和维护数量级增长的各类资源和信息,即如何对这些数据进行有效组织和管理,以便实现智能检索。据此设计一个基于语义网的终身学习平台模型,在这个平台上,用户拥有自己独特的模型和档案(Profiling),可以利用各种协同学习工具与其他用户互动。[13]基于语义网的终身学习平台如图6所示。

图6基于语义网的终身学习平台功能架构图

在图6中,协同学习工具主要用来帮助用户进行有效互动和沟通。考虑到用户习惯,采用常用的BBS、Blog等作为在线学习的主要活动场所。基于网络的协作学习是协作学习发展的新阶段,主要以计算机网络和超媒体技术为基础,学习者针对学习主题以小组形式进行互动交流,为达到共同的学习目标而合作互助的一种学习策略。协作学习模块可选择Blog学习圈模式或基于维基的专题协作学习模式。

共享中心帮助用户共享文档、图片、视频等多媒体学习资源。本模块可采用类似Windows文件夹的管理方式,用户可以很方便地管理资源库目录中各类文档,可上传、创建或共享目录清单中的资源。在实际应用中,共享中心的资源库以二进制形式保存资源文件,这些资源文件被完成了语义标注即完成本体的创建后以结构化的方式存储于库中,学习资源的管理转化为对数据库的操作,极大地提高了资源管理的效率和定位的准确性。终身学习平台的数据庞大复杂,常常是由许多不同主题的Blog或站点组合成的大型学习资源库。资源中心一般通过维护资源目录系统来实现对资源站点所有资源的管理和定位。

语义维基在本系统中最重要,是语义网技术运用的核心模块,也是建立和维护知识本体的工具。[14]语义维基将传统的维基系统和语义网技术结合起来,一方面使维基系统可以利用语义网技术提供比目前维基系统更好的界面、更先进的检索和导航工具,另一方面语义网也可借助维基的方便简单及共享性满足普通用户参与语义网建设和终身学习人人可学的要求。平台在普通的文本维基的基础上,对所有的概念提供一个语义关系编辑器,用于编辑概念的语义关系。这也直接体现了语义网的理念设计。

个性化推荐模块是语义网中的RDF与本体层的应用,包括语义标注。用户登录系统后,系统会根据用户提供的信息和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的数据,产生用户特有的模型,据此读取与其知识结构语义相关的概念及用此概念标注的学习资源,前提条件是所有这些数据都已完成语义标注。本模块不仅为用户生成个性化学习界面,同时为用户推送个性化资源。

为了实现个性化服务,系统会根据不同类型用户的兴趣和其他相关特征等信息,分析用户模型。用户模型和学习资源模型都是在建立本体时形成的,首先要从用户模型中获取相关语义信息,根据这些语义信息在学习资源本体中进行分析推理,找出语义相近的资源,并按照相似度比率从高到低分类,将这些资源推送给学习者。

三、终身学习平台建设案例分析——以

浙江省终身学习公共服务平台为例

浙江省终身学习公共服务平台是一个集学习、管理、统计、查询、互动等功能于一体、支持实现“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的在线学习框架,涵盖开放教育、社区教育、继续教育及基础教育等领域。平台的基本功能模块包括学习门户、社区教育、开放课程学习、互动答疑、在线作业、远程考试、学习档案和电子图书等,满足各类人群的学习需求。该平台也开展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让市民真正做到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平台的功能结构如图7所示。

浙江省终身学习公共服务平台面向全省学习者,提供标签化公共教育资源和学习氛围浓郁的学习圈互动园地,充分运用Web2.0技术与Web3.0学习理念,提供个性化学习与服务界面,智能推送全面实时的终身教育学习资源。

1. 共享共建学习资源的实现与语义维基的应用

平台中各个加盟的办学机构和个人学习者均可以上传各类学习资源,平台管理中心对资源进行审核、分类、标注、存储,并将资源用目录清单的形式对外发布,这样,用户可以在平台资源库目录清单中选取资源,也可以上传自建的资源,实现共建共享资源的同时也提高了资源建设的针对性和利用率。其中,语义标注过程也是语义维基的应用过程,这是整个系统能实现个性化推荐与资源智能推送的前提。语义维基主要是建立和维护系统在普通文本维基的基础上,为每一条资源提供一个语义关系编辑器,用于编辑资源的语义关系。每一条完整的学习资源,都由唯一的URI进行标注,这个过程即为本体的声明。

2. 学习资源标注与智能推送的实现

目前,国内的终身学习平台,多数采用“课程超市”概念,将大量的学习资源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分类,用户登录后,按照资源分类自行选取,当资源达到一定数量后,分类容易出现交叉,用户使用不太方便。但当资源标签化,即完成了语义标注,就可通过实现智能推送,避免了上述问题的出现。系统根据用户的身份,按照不同的角色呈现相对应的门户界面,提供有针对性的资源服务,尽可能方便用户使用。例如,系统会根据学习者平时关注哪一类资源,推送学习者浏览频率相对较高的相关资源,并按浏览频率高低呈现给用户。

3. 学习圈功能的实现

系统为用户学习空间提供智能记忆学习进度功能,通过一段个性化学习之后,系统会给推荐学习者有同样兴趣爱好的好友,用户可以根据需要自行创建学习圈,或直接加入系统推荐的学习圈,在学习圈中讨论学习。

4. 个性化服务与学习界面的实现

根据前述个性化推荐原理,用户登录后,平台会自动判别用户身份,按照学员、教师、专家、管理员、项目客户等角色,呈现个性化的门户界面和内容,系统会根据用户模型,分析推理用户的需求和喜好,自行调整界面布局,增加或减少相应的资源和服务,最大限度满足个性化的需求。例如,教师空间提供课程管理、作业考试布置、与学生的互动交流等教学功能;普通学员空间则以各类培训、资源呈现、学习圈等为主;培训机构管理员需要随时掌握本机构的培训情况,空间以最新培训数据显示与分析图为主;作为终身学习服务机构的领导层,则能够第一时间掌握最新最全的终身教育数据,如图8所示。

图8浙江省终身学习公共服务平台管理层用户界面

四、总结与反思

Web技术的进步正影响着人们的思维,学习方式也随之不断变化。但不管技术如何改变,其目的总是为了更好地改进并适应人们的学习需求,就这一点来讲,Web2.0也一度改变了人们的观念,方便的交互确实给我们带来了快乐学习。Web3.0是在Web2.0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还保留了Web2.0的部分应用,如协同学习工具模块的设计还是源于Web2.0的学习理念。语义网的应用是Web3.0学习理念的真正转变。Web3.0的到来让我们明白了真正的智能化学习。Web3.0中的人工智能不仅仅体现在语义网的应用上,它的最终目标是网络能以类似人类的方式进行思辩,理解人类所表达的思想。例如,通过挖掘学习平台中用户对学习资源的检索情况来预测热门的学习方向和社会需求,从而使学习资源的建设更贴近市民需要。[16]随着Web技术的不断进步,平台也会越来越符合人们所需所想。从某种程度上讲,Web3.0技术更是一种理念,一种追求。换句话说,人们正在让这种技术向着人类所需所想的方向发展,这就是Web3.0的精髓所在。

随着终身学习理念的普及,人们越来越盼望能有一个个性化、智能化的学习平台,本文以Web1.0到Web3.0的理念变迁为视角,设计了Web3.0中基于语义网的终身学习平台功能结构,为平台开发提供模型和参考。如何实现语义网中的语义标注,应该由谁来完成语义标注,仍然是Web3.0最大的难题,这也是为什么Web3.0尚未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推广应用的原因之一,但Web3.0仍然是我们为之奋斗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刘畅. 网人合一, 类像世界,体验经济——从 web1.0 到web3.0 的启示[J]. 云南社会科学,2008,(2):82-83.

[2] 汤代禄等. 互联网的变革——Web2.0 理念与设计[M].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1-2.

[3] 张智勇. Web2.0 的精髓:互联网的本真[EB/OL]. [2007-01-25].http://www.ddup.net/post/210.html.

[4] Tim O Reilly.What is Web2.0[EB/OL].[2005-9-20].http://www.oreillynet.com/pub/a/oreilly/tim/news/200509/30/what-is-web-20.html.

[5] 夏洪文,蒿景兰. 基于Web3.0 的个性化信息服务及其系统设计[J]. 现代教育技术, 2012,(11):121-122.

[6] Web3.0 [EB/OL].

[7] 刘畅.“网人合一”:从web1.0到web3.0之路[J]. 河南社会科学,2008,(16):137-138.

[8] 高祥华. Web2.0 中的技术及应用[J]. 中国科技信息,2006,(13):127-128.

[9] Sebastian Schaffert , Andreas Gruber, RuPertWestenthaler. A Semantic Wiki forCollaborative Knowledge Formation.s.1.:Proceedings of Semantics 2005,Vienna, Austria,2005.

[10] 鲍宏图. 基于RDF/XML的教育资源元数据方案研究[J]. 内蒙古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11] 陈立华,徐建初. wiki:网络时代协同工作与知识共享的平台[ ].中国信息导报,2005.1.

[12] MichelBuffa, FabienGandon. Sweetwiki:AsemanticWiki.Web Semantics:SCience,Scrence and Agents on the World Wide Web. 2008:84-97.

[13] 徐德智,王怀民. 基于本体的概念间语义相似度计算方法研究[J].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7,(8).

[14] 余胜爱. 基于语义网的个性化在线学习社区系统设计与开发[J]. 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硕士学位论文,2009:9-13.

[15] 世界经理人管家. Web3.0, Web2.0, Web1.0 三者的区别与联系[EB/OL]. http: //my.icxo.com /256899 /viewspace.

收稿日期:2013-11-30

作者简介:余燕芳,副教授,研究员;葛正鹏,教授,院长,《远程教育杂志》副主编。浙江广播电视大学远程与开放研究院(310030)。

责任编辑日新

平台职称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 办公自动化系统是一种实用性较强的系统,在机关事业单位当中所能够发挥的作用是非常大的,分析OA系统的含义以及其事业单位运用该系统的意义,并探讨机关单位与事业单位OA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关键词: OA系统;机关事业单位;设计

在机关事业单位当中,所需要处理的事务正变得越来越多,而为了高效处理各项事务,采用办公自动化系统进行管理是一种大势所趋。自动化办公系统,英文缩写为OA;OA在发达国家的日常管理当中已经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单位的办公当中[1]。OA系统有机结合了现代网络技术、办公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是一种新型的综合办公手段,本文分析了机关事业单位OA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方法,希望能够为单位管理方式的完善提供有价值的资料。

1 自动化办公系统介绍

办公自动化系统指的是将先进信息技术运用到现代办公设备当中,实现各类办公信息的自动以及高效处理。具体而言,就是连接单位内部的所有现代办公设备以及办公微机,在以上硬件实现连接的情况下,不同地点以及不同时间的单位内部人员便可以同时办公,也可以充分共享各类信息。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OA系统是一种较为高效的办公手段,在事业单位以及机关单位的日常办公中运用该系统,将能够获得许多益处。首先,OA系统的应用将有利于信息发布以及通信平台的建立,使传递信息的流程得得到规范,并加快了流转信息的速度,从而提高单位内部的办公效率。其次,OA系统的应用有利于分布办公以及自动化工作流程的实现[2]。分布式的办公方法方便于单位内部人员随时随地办公,使集中办公的方式得以改变,且信息交流可以随时进行;此外,自动化工作流程的实现,能够有效减少部分复杂的办公环节,使办公效率得到有效提高。再次,OA系统的应用能够使单位领导监控办公的能力得到有效增强。在OA系统当中领导更方便管理以及监控办公程序,从而有效预防办公中出现差错以及低效办公情况的发生。最后,OA系统的应用能够有效节约办公经费。办公实现无纸化,网络审批各项事务,使用纸的费用支出、打印的费用支出、复印的费用支出以及话费的支出得到有效减少,从而在根本上减少了经费支出,有利于实现现代化管理。

2 机关事业单位办公自动化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分析

2.1 OA系统的使用需求分析

在分析需求时,应从两个方面进行考虑,第一个方面为OA系统对于管理系统的平台需求。在分析此方面的需求时,应注意考虑本单位的具体办公流程,以便设计出简单易学的应用系统。在管理应用系统方面,应注意保证信息的绝对安全,因为事业单位以及机关单位在办公中会处理到许多重要政务信息,所以应确保此类信息的完整性以及机密性。在对办公系统规模进行分析时,应确保单位内部的信息共享能力以及交流能力能够满足管理要求。第二个方面为分析用户的需求。因为不同的机关单位以及事业单位具有不同的职能以及业务,所以应用OA系统的情况也不相同,所以应对其具体需求进行分析。笔者在实践中发现,在对用户需求进行有效分析时,应综合考虑以下因素。1)应将电子邮件的收发功能加入到系统当中,以便于信息共享以及信息传递,从而确保系统实现自动化通信。2)OA系统应该能够支持自动化的工作流。在自动化的办公模式当中,要协调好办公状态、办公事务、办公资源以及办公人员这四大工作流元素,只有这样,才能确保顺利办公。OA系统不仅要对全过程办公工作信息进行操作与管理,还要实现办公流程的主动推进,以保证处理事务的效率得到整体上的提高。3)移动办公以及协同工作功能应在系统中有所体现。网络高速发展的时代,利用信息时仅仅是关注信息本身还远远不够,还应进一步深化利用信息的程度,为了实现这一目的,则应确保人们养成良好工作习惯。对此,OA系统要能够为用户提供移动办公以及协同工作的功能。在具备以上功能的同时,OA系统的安全性也很重要。在机关单位以及事业单位当中,需要采用OA系统对一些机密性文件进行处理,所以必须却报系统具有良好的安全性能。如在系统中设置非法用户入侵的阻止功能以及相应的权限控制功能等,同时确保以上安全防护功能难以被黑客攻破,以防止信息外泄。4)OA系统要融入因特网技术以及其他实用业务,以方便事业单位以及机关单位发布宣传信息。在OA系统当中运用因特网技术,能够为办公工作提供网络方面的服务,从而有利于建立电子社区以及构建电子商务体系。

2.2 OA系统的设计分析

在开发适合事业单位与机关单位的OA系统时,应用了Web 技术,在该技术的支持下,开发OA系统的方式变得更简单,且容易实现该系统与其他应用系统之间的交流,在应用OA系统时,可以根据办公业务的需要,对其进行升级。此外,开发OA系统时无需花费太高的成本,正因为该系统具有许多的优点,所以在各单位中受到了欢迎。从另一方面来看,目前的OA系统还存在传输数据效率较低以及传输大量数据容易出现异常的缺陷,所以应通过对系统设计的方法进行完善,以解决以上问题。笔者在实践中发现,应用C/S结构对OA系统设计进行完善,将能够使目前系统当中存在的不足得到有效改善。这是因为采用该结构,可以使OA系统能够适用于多种操作系统,IIS也可以在Web上发布。客户端在发送以及接收电子邮件时运用Outlook,编辑文档时可以采用Word,而在编辑地图时,则可以采用Auto CAD。在建立C/S结构时,应将Exchange作为基础,同时将I-IS作为辅助结构;将Outlook作为客户端上的平台软件;随后便可以控制OA系统当中的其他程序。以上设计方式能够方便不同程序数据之间的交流与共享。此外,因为系统当中的数据库可以存储系统当中的各项数据,因此该设计方法使数据具有更高的集成度。

2.3 OA系统功能的设计与实现分析

在事业单位与机关单位中,所使用的OA系统需要具有特殊的功能,以适应办公需要,在一般情况下,系统需要具有以下六个不同的子系统,即维护系统、电子邮件系统、公告板系统、文档管理系统、人事管理系统以及行政管理系统。以上六个系统需要具有以下功能,才能顺利实现OA系统的有效利用。维护系统功能为保护重要数据以及用户信息的安全;公告板系统的功能为内部论坛的建立以及发布政务信息等[3];电子邮件系统则主要负责电子邮件的收发,文档管理系统的功能为管理图书、业务信息以及档案资料;人事管理系统的功能为管理内部员工的晋升与调动。行政管理系统的功能是管理会议以及相关公文的审批以及收发等。

3 结语

综上所述,OA系统是一种实用性较强的系统,在机关事业单位当中所能够发挥的作用是非常大的,因此要重视该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以提高办公能力。

参考文献:

[1]刘丽岩、马羚、隋云鹏,社科系统办公自动化的研究与应用——以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为例[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9,41(28):853-854.

[2]布巍巍、郭晓军、杨莉,对企业办公自动化常见误区的几点思考[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36(13):941-942.

[3]李慧勇、郑艳明,国内外办公自动化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10,34(17):1903-1904.

平台职称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越来越多人开始进行网上的以物易物、线上交易。本文提出的基于JAVA EE平台的校园二手交易系统为广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全新的交易平台,这使得更多的学生能够方便、低价的购入自己想要的商品,并让学习、生活资源得到充分的循环利用。

关键词:JAVA EE平台;校园;二手交易;设计;优劣

1关于基于JAVA EE平台的校园二手交易的初步系统设计

1.1系统概要设计

本系统采用dreamviwer来进行系统基础界面的基本设计,在此之前,我们详细的对需求进行了分析,列出了系统所需的基本功能和初步的架构方案,因此,我们在认真商量之后,决定采用瀑布模型作为基础,并遵照此开发模型的流程来进行本系统的开发。之后,我们详细比对了各种数据库,最后决定采用SQL Server2008作为我们的数据库。按照之前的设计,本系统需要有很强的可用性,能够应对各种突发状况,保持交易系统长时间通畅、顺利的运行。

本系统主要由3部分组成。分别是应用层、服务层、引擎层。三个部分都有各自不同的职责。

(1)校园二手交易系统服务层。校园二手交易系统中,有两个十分重要的基本服务作为该系统的应用基础。第一,需要一个安全与认证机制,来保障同学们在网上交易的安全性,为同学们提供一个安全并且可靠的网上交易环境。第二,网上支付,作为网络平台交易的基础,网上相关的支付服务,可以采用校园卡作为支付载体,从而建立一个相对来说十分安全可靠的支付通道。

(2)校园二手交易系统应用层。校园二手交易系统中,系统的应用层主要是用来设计与规划关于校园二手交易系统的一些具体的应用模块,例如校内外信息交流、二手市场、失物招领、网上缴费、网上教育,自习室空闲查看等,包含了我们几个大的功能模块的设计与实现,作为校园二手交易系统十分重要的主体而存在。

(3)校园二手交易系统引擎层。服务引擎层是由校园网的服务引擎层统一提供支持,是电子商务系统与校内其他业务系统共享的服务层。

1.2系统流程及系统模块设计

为了让用户对系统的操作与功能模块能够有一个更加直观而又比较全面的全方位了解,我们为系统精心设计了一个具备所有常用功能的导航页,网站首页有登陆、注册等页面,还有关于最新的商品交易信息、网站公告以及众多的商品展示,在登陆窗口中,有管理员登陆入口和普通用户登陆入口,普通用户可以通过普通用户登陆入口的对应页面输入自己的用户名和密码,登陆成功之后就可以跳转回到导航页,之后用户就可以进行查看商品、购买商品等操作。而管理员用户则需通过管理员专用的登录入口进行登陆,登陆成功之后才可以对交易系统的核心模块进行操作。普通用户的模块主要完成的操作有:1)查看商品;2)发布商品;3)将商品加入购物车;4)下订单;5)对订单进行支付。管理员用户的模块主要完成的操作有:1)删除商品;2)发布公告;3)管理商品信息。

2JAVA EE技术在校园二手交易系统中应用的优势特点

2.1免费

关于开发JAVA应用程序所需要的一切,从平台到语言还有相关产品的使用,都是可以免费得到的,因此,使用JAVA这个编程语言来设计与完成校园二手交易系统,不必需要付出劳动力以外的任何费用,这样就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学校在构建校园二手交易系统时所需要支付的费用成本,因而可以实现学生利益的最大化,达到我们设计该系统的初衷。

2.2JAVA的语法相对简单

与其他等语言的相比较之下,JAVA在语法上可谓是比较简单的,而且JAVA有自带的垃圾回收机制,删除了指针的相关应用,并增加了异常捕获机制,使程序员在进行编码时,代码的复杂性得到了很大下降。就因为这样,开发这样系统,相关程序员并不需具备十分精良的代码相关知识,就可以简单快捷的写出功能准确、符合校园二手交易系统中所需的各种模块。

2.3JAVA发展已经趋于成熟

由于JAVA平台和语言至今已有20多年的发展历史,已经日渐趋于成熟,网上可以找到的相关案例与源代码可以说是相当之多,作为参考来说,价值无限,而且长时间的发展使得JAVA剔除大部分不完善、甚至是存在bug的地方,并且删除C语言中容易引起错误的指针,增加了自动垃圾回收器功能,让程序员们不用再为内存管理而苦恼。

3校园二手交易系统的可行性

3.1校园二手交易系统在环境上的可行性

借助于数字化校园的建设和一卡通的平台,在校园稳定的网络环境及相应的硬件配置的帮助下,校园二手交易系统可以说是具备了相当良好的运行环境。而学生们需要这样一个二手交易平台来为自己节约生活费也是不争的事实,在人力与物力环境都具备的情况下,可以说校园二手交易系统在环境上具备相当的可行性。

3.2校园二手交易系统在管理上的可行性

校园信息化建设,是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力量。早期在学校内部的信息化建设的开展,可以说取得了相当显著的效果。现在已经是信息化时代,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校园二手交易系统在管理方面,可以得到学校管理人员的有力支持。于是,校园二手交易系统在管理上也具有相对应的可行性。

3.3校园二手交易系统在技术上的可行性

J2EE已经是业内公认较为成熟完善的技术,并且校园二手交易系统的相关案例的开发,已有一定的数量与积累的时间,在这些案例中,有很多已经在成功运营的实例,可以用来作为参考借鉴、比较学习的案例十分之多,这为我们的开发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并且我们熟悉创建一个动态网站的基本流程和步骤。比如静态网页和动态网页的制作,数据库的连接,网站风格的确立和统一等。我们学习过数据结构,对编程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可以应用数据结构中学到的方法和思想来解决。自学过一些动态网页制作方面的知识。能够熟练使用Eclipse及Dreamweaver、Flash、Firework等网页制作的软件,学习过数据库的有关知识。这在技术上为校园二手交易系统提供了可行性。

4校园二手交易系统在现实中的应用意义

4.1降低学生生活、学习成本

现如今正版教材费用之高,让人望而却步。不少学生甚至因为教材高昂的费用而选择用印刷质量参差不齐、内容错误百出的盗版教材。而不少学生在买了正版教材之后,用过一次便再无用武之地,不得不扔掉,也难免心痛。而学生平时生活中所要用到的类似于台灯、自行车、风扇、收纳盒、热水壶等可以长期利用的生活用品,却因为短短的四年大学生活要结束时,笨重而难以带走的特性,被大量丢弃浪费。如果能有一个方便快捷的二手交易平台,让同学之间能够简单轻松的进行交易,不仅能够让每个同学都用上正版教材,过上舒适的生活,还能够降低学生使用正版教材、大件生活用品的成本。

4.2提高了资源利用率

当今社会提倡环保发展,一次性的教材与生活用品的使用显然是与环保二字相违背的。用到一半的颜料、翻过几次的教材、骑了一年的自行车,诸如此类,都是可以再次甚至循环使用的。校园二手交易系统的出现可以大大提高资源的循环利用,让学生轻而易举便可实现节约资源,避免浪费。

5结束语

基于JAVA EE平台的校园二手交易系统可以为学生带来极大的便利,同学们可以不用再为高昂的教材、耗材、生活费用而烦恼不已,更重要的是这种基于互联网的交易系统可以为资源流通与循环再利用带来极大的便利。相信在未来,与本文阐述相似的校园二手交易系统将会普及高校,为更多的学生带来便利。

参考文献:

[1]李文生.浅析“网上购物”[J].贵州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9.

[2]陈腾林,林南,欧振武.网上商店建设的一种模型[J].闽江学院学报,2003,4.

[3]吴国华.校园电子商务平台设计与实现[D].中国海洋大学硕士论文.

作者简介:郭远晴(1992-),女,四川成都人,四川大学,本科。

平台职称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互联网以其信息广、传播快等优势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随着云技术的发展,云服务在互联网市场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特别是近年来企业广泛使用云平台,使云平台在未来的发展和使用中极具潜力。但是,云平台也会遭受网络攻击,出现信息泄密等问题。基于此,文章主要分析了保护云平台信息安全等方面的技术问题,重点介绍了云平台的信息保护技术和相关信息保护机制,希望通过整合各种技术确保云平台信息的安全。

[关键词]云平台;信息安全;保护技术;安全机制

0     引 言

在大数据背景下,云计算被广泛应用到生活中的各个领域,许多终端用户都利用云平台服务模式传递和储存信息。云平台已经成为信息时代网络平台的一种发展趋势,给人们提供了方便和快捷的生活方式。但是,任何一件事物都有利弊之分,云平台也不例外,所以不能一概而论,只有充分认识到这些优势和劣势之后,才能更好地运用云平台。目前,云平台信息安全是人们最关注的问题,云平台结构相对复杂,控制面较广,稍有疏忽势必影响整个云平台,所以优化云平台的整体保护技术是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

1     云计算的基本特点

1.1   可靠性

云端采用多路供电,应用恒温恒湿系统,引入集群技术、容错技术及负载均衡技术等,确保计算机持续可用。这样由云端网络终端组成的云计算系统,具备极高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计算可用性高,这是普通计算机无法比拟的优势。

1.2   通用性

云计算并非是一种特定的程序,消费者不需要或很少需要云服务提供商的协助,就可以单方面按需要获取云端的计算资源。在此基础上,可以构建不同类型的应用程序,并支持其他应用方式。

1.3   廉价性

“云”具有特殊性,其构成节点非常廉价,消费者可以随时随地使用云终端设备接入网络,并使用云端的计算资源,通过低廉的代价就可以享受“云”服务。

1.4   虚拟性

“云”支持用户在任意位置使用终端获得应用服务,所请求的资源来自“云”,但是并不是固定的实体。在“云平台”运行过程中,使用者不用担心应用的具体位置,更不用了解其他东西,具有虚拟性的特点。

1.5   拓展性

“云”的规模能够帮助消费者快捷方便地获取相关数据,也就是说,需要时能快速获取资源,从而增强计算能力,不需要时则能迅速释放资源,以减少资源的使用费用。在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的同时,还适用于各种应用。

2     传统平台和云平台的对比

云计算与传统平台相比,传统数据中心基本没有实现虚拟化,而云平台中的所有服务器存储都经过虚拟化,使云计算的计算存储水平及网络资源的综合程度、自动化管理程序、绿色节能程度等,都优于传统的平台,并设有环境资源访问控制机制,大大提高了安全性和稳定性,实现了内部资源共享。云计算环境和区域边界传统平台的共同点是都能确保外网间数据交换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两者都设有边界访问控制机制,两者的数据传输都具备安全性。但是,云平台不但有监视和记录的服务器,还有其他设备,监管范围远远大于传统的平台。

3     云平台信息安全面临的威胁

在传统网络中存在数据泄露威胁,而在云计算环境中,也依然存在严重的数据泄露问题。云服务器上保存了大量客户的隐私数据,在多租户环境下,如果一个客户应用存在漏洞,则可能导致其他客户的数据泄露。基于分布式服务器的云平台允许多用户从接入口获取数据资源,并提供了可视化窗口,同时云平台的用户群非常广泛,其中也掺杂一些破坏者,并且服务器分布范围广等,导致云平台的监管力度不足,给破坏者带来了可乘之机。有些破坏者通过匿名的形式进入数据库进行破坏操作,给监控和追踪造成一定的困难,加剧了云平台信息安全的管理难度。

4     云平台信息安全技术分类

4.1   防火墙技术

在云计算平台搭建防火墙是保障内外网互联的安全屏障,是网络建设的重要内容。防火墙包括硬件设备和软件设备两大部分,通过测控、筛选、隔离访问网站的记录,确保数据传输的安全性。防火墙的隔离系统能够有效避免威胁平台的因素,并阻止不法分子訪问登录。限制功能可以制约不同的消费者权限,登录云平台数据库的用户必须经过授权才能进入。云平台的分析功能能够自动对比病毒库,有效防止病毒入侵平台。

4.2   数据加密技术

目前,大数据具有经济社会价值和科学研究意义,但在很多环节,大数据安全问题日益突出,成为制约大数据应用发展的瓶颈。而数据加密技术可以对云平台中存储的数据进行有效加密,限制数据访问者的权限,从而降低数据泄露的风险。加密技术大致分为对称加密和非对称加密两种方式,通过这两种方式可以保护数据在存储和传输过程中的安全。另外,加密原理是将数据原文换算成加密密文,在应用过程中再进行数据转换,依靠密钥将密文转换成明文。

4.3   入侵检测技术与网络监控技术

入侵检测技术是提供一种网络入侵检测方法及系统,能够检测出未经授权的用户,防止破坏者入侵平台。这种方法能够检测出非法用户,当发现非法地址平台时,可以进行有效屏蔽。在检测到异常的同时能够及时处理,从而确保云平台安全运转。同时,可以利用监控软件和硬件进行实时监控,侧重于平台的流量以及压力等环节,从而提高云平台的安全系数,保证其正常运行。

4.4   安全审计技术

安全审计技术是对平台的日常信息和活动记录为重点检测依据,对平台的环境、事件、网址等进行实时监控,并分析判断平台的安全性能,以有效阻止非法入侵行为,及时弥补系统存在的漏洞,有效提高云平台的信息安全性。同时,安全审计能够对平台的抗风险能力进行自我评估审计,并对平台运行的各项技术和保护措施及其检测能力进行整体检测,改变落后的技术,挖掘先进的数据技术和网络安全审计技术,从而有效规避网络攻击问题,保证平台平稳运行。

5     云平台信息安全整体保护措施

云平台的信息安全系统可以进行数据安全审计、安全追溯,可以实时查看用户的需求。想要加强云平台的信息安全,一方面要做好实时监测保护工作,另一方面要做好安全保护工作。其中,安全保护主要是以云平台数据为依据对相关的数据进行存储和加密,通过网状的大量客户端监测网络中软件的异常行为,获取互联网中木马恶意程序的最新信息,在服务端进行自动分析和处理,再把解决方案分发到客户端,从而有效避免网络攻击和入侵行为。云计算数据的处理和存储都在云平台上进行,还涉及用户隐私的内容,但在远程计算存储通信过程中有被故意或者非故意泄露的可能,所以相关企业必须采用加密技术和防火墙技术等进行实时监控,通过各种监测手段监控平台,能够维护用户的操作安全,防止出现黑客入侵行为,保障云平台正常运行及信息安全。

5.1   建立信任机制

目前,随着共享经济市场的发展,用户提升了对此类服务的信任程度,信任成为推动云平台发展的主要原因。云计算离不开虚拟化、并行计算等核心技术。因此,相关企业要帮助用户和各个环节的服务商建立信任关系,进而建立起可信的云,最终使用户将自己的相关数据都托管在运营商处,這就是最基本的信任。另外,还要进一步细化计算步骤,以加强云平台的信息管理,提高管理水平。

5.2   发展关键技术

相关企业要完善网络信息安全机制,利用云计算平台的高扩展性和灵活性,采用先进的监控技术对云平台进行有效防护。

5.3   加强监督和管理

随着云计算的发展,互联网的功能越来越强大,用户可以通过云计算在互联网上处理庞大的数据,并获取所需的信息。因此,相关企业必须加大监管力度,建立健全应急机制,并提前制定相关对策,以及时有效地处理突发事件;同时,强化对日志的审查和管控,加大管理力度;在管理过程中,提高管理人员的管控能力和自身素质,充分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并优化云计算应用程序,为用户提供更优质的互联网服务。

6     结 语

云计算作为一种新型计算模式,信息安全是其至关重要的问题。另外,云计算具有可靠、通用、廉价、虚拟、拓展性强等特点,正在迅速普及和应用。云计算带来的新兴模式是继互联网之后软件服务业的又一次变革,将对软件服务业产生深远影响,所以相关企业一定要做好网络安全管理工作,为用户提供更加优质便捷的互联网服务。

主要参考文献

[1]范海健,陈夏裕,孙杨,等.智慧水务工控网络信息安全方案的设计与研究[J].水利信息化,2020(3):20-24.

[2]巩耀晓.广电私有云计算平台的安全防护体系建设[J].现代电视技术,2020(6):117-119.

[3]张恬.智慧城市信息安全路径探析:从顶层架构设计、分领域实施到保障机制及效益分析[J].特区经济,2020(5):74-76.

[4]温春东,刘云华,佟玉超.大数据系统的安全体系建设[J].信息通信,2020(1):181-182.

[5]陈陟.云平台信息安全整体保护技术研究[J].中国新通信,2019(1):151.

[6]曾丽霞.云平台信息安全整体保护技术分析[J].科技传播,2017(6):84-85.

[7]吴文典.云平台信息安全整体保护技术研究[J].信息安全与技术,2014(2):31-33.

[8]李程远,范红,李海涛,等.云平台信息安全整体保护技术研究[J].信息安全与技术,2011(9):65-70.

平台职称论文范文第5篇

师生进行沟通的方式复杂多样, 现代信息技术日益发达的今天尤为如此。高校师生沟通因针对的问题、范围不同, 可以分为与学校管理人员的沟通和院系及班级师生沟通两个层面, 不同的平面, 沟通的内容和方式上存在较大的差异, 因而师生沟通平台的建立形式也不尽相同。

1 与学校管理人员沟通平台的建立

学生表达自己学生和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时, 通常通过学生代表大会、校领导接待日、BBS论坛、高校校园广播、校园刊物宣传栏等不同的渠道表达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1.1 学生会

学生会的全称是学生代表大会, 它由各院系或班级学生干部代表学生就本校学生在学校生活和学习中的遇到的困难、问题进行讨论或与学校管理人员进行交流沟通以求得到解决的过程, 是一种传统而有效的沟通方式。

学生代表大会下设宣传部、学习部、文艺部、体育部、生活部、女工部、实践部、办公室等职能部门负责具体工作。学生代表们可以就涉及学校生活各个方面问题提出书面的建议 (如较为具体的执行实施方法) , 明确指出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和希望改善的方向。校学生代表大会可以将意见反馈到校方, 协助校方解决所提出的问题。学生代表大会为学生定期反映学生心声提供了一条重要的渠道。

1.2 校领导接待日

校领导接待日制度是充分发扬民主, 广泛听取师生意见和建议以及时解决师生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困难, 进一步提高学习工作的效率而制定的一种制度。

校领导接待日制度有利于营造民主、团结、和谐的学校氛围, 使师生生活的困难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反馈和解决。校领导接待日一般每周举行一次, 有固定的接待时间地点, 接待方式和接待要求。对来访师生提出的意见和建议有及时的处理和反馈机制, 不失为一种良好的沟通方式。

1.3 高校BBS论坛

BBS, 全称为Bulletin Board System (电子公告板) 或者Bulletin Board Service (公告板服务) , 是Internet上的一种电子信息服务系统。它提供一块公共电子白板, 每个用户都可以在上面书写, 可发布信息或提出看法。它是一种交互性强, 内容丰富的Internet电子信息服务系统。用户在BBS站点上可以获得各种信息服务, 发布信息, 进行讨论, 聊天等等。像日常生活中的黑板报一样, 论坛按不同的主题分为许多版块, 版面的设立依据是大多数拥护的要求和喜好, 用户可以阅读别人关于某个主题的看法, 也可以将自己的想法毫无保留地帖到论坛中。一般来说, 论坛也提供邮件功能, 如果需要私下的交流, 也可以将想说的话直接发到某个人的电子信箱中。

在论坛中, 师生之间的交流打破了空间和时间的限制, 无需考虑自己的年龄、地位、外貌和健康状况。参与讨论的是师生可以处于一个平等的位置与他人进行交流或就任何问题与他人进行探讨。在与“各方群雄”的争辩中有利于学生解决学习生活中的困惑, 开阔自己的视野, 同时可以把自己的想法吐露出来, 起到心理疏导的作用。教育者通过BBS可以了解目前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以及对问题的看法, 从而做出有方向性的教育引导。清华大学的水木清华, 北京大学的北大未名, 复旦大学的日月光华等都是比较优秀的BBS论坛, 也是师生沟通的一条特殊通道。目前, 部分高校的BBS已成为师生对话的热点平台, 亦成为高校教育管理者了解学生思想状况的重要渠道。

1.4 高校校园广播

校园广播站几乎是各大高校必备的传播媒体, 是传播校园文化的重要媒介之一。其内容大多是学生感兴趣的话题, 发布的消息都与学生切身相关。校园广播为师生沟通提供了一个方便而有效的平台。学生可以通过校园广播以点歌的形式发送对教师的祝福, 可以把自己的想法拟写为叙事或抒情散文的形式向教师表达。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可以以短信发送的方式发送到校园广播站, 通过校园广播这一媒介把学校对这一问题的看法和建议反馈给学生。

2 学院师生沟通平台的建立

高校师生的教学活动主要以院系班级为单位展开, 院系及班级的师生沟通直接影响了教学效果及大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我国高校自1999年扩招后, 师生比发展越来越不平衡, 采用最直接和最传统的面对面真诚而坦率的沟通方式已远远不能满足今日师生沟通的需要, 况且在某些环境下, 师生之间不便进行面对面的沟通。因而, 在信息技术时代, 运用现代化的沟通方式就显得尤为重要了。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和普及为学校管理和师生交流开辟了新的平台。在互联网日益发展的今天, 电脑的普及, 网络沟通成为一种新型的沟通方式。

2.1 开辟院系教学信息专栏

院系教学信息专栏时针对师生教与学之间互动设置的专栏。教学信息每学期更新一次, 在开课前一周公布。主要介绍:各班的基本情况, 如学生人数、已学课程;由教研室主任或教学组长介绍教研室的师资情况, 教学科研特色和成就, 主讲教员的学历、教龄、教学特点。教师的联系方式等, 以吸引学员对教研室和所学课程的兴趣和关注;由主讲教师说明本专业课程所使用的教材、教学大纲、教具、教学准备、教学特点等情况, 并对学生提出学习要求;匿名征求学员对该门课程教学的要求和建议, 确定学生定期反馈教学信息等。教学专栏信息的设置是教师和学生之间交流情感、融洽关系、反馈信息的良好形式。

2.2 开辟班级网页

随着班级规模的扩大班级网页成为教师了解班级情况和学生状况最便捷的途径。班级网页可以分为不同的区域, 如班级活动动态、班级博客日志、班级社区、网上娱乐、学生娱乐、学生园地等不同的板块。

随着社会的发展, 师生沟通的形式将日益多元和高效, 现代化的沟通方式也将提升师生沟通的效能和教育教学的效果。

摘要:目前高校师生1在沟通方面存在沟通方式单一、沟通效果不如意等问题, 甚至师生之间有沟通的意愿因缺乏有效的沟通平台而无法表达, 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给教学管理带来诸多不便。本文旨在探讨现代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高校师生沟通的有效形式, 为高校师生沟通搭建沟通平台以提升沟通的效能。

关键词:高校,师生沟通,沟通方式

参考文献

[1] 李尔.浅析利用现代化沟通方式提升师生沟通的效能[J].中国科技信息, 2005 (15) .

[2] 杨燕.沟通在高校管理中的作用[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1 (3) .

[3] 张书芬.关爱.赏识——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J].河北教育, 2006 (4) .

上一篇:质量职称论文下一篇:职称鉴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