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观后感范文

2023-09-23

抗美援朝观后感范文第1篇

初建的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总面积约6万平方米,为坐东朝西、面阔五间的砖砌平房。灵堂内,悬挂着抗美援朝英雄五烈士杨根思、邱少云、黄继光、孙占元、杨连弟的遗像;左右两侧的柜橱里,陈列着烈士们的革命遗物,有副军长蔡正国烈士带有血迹、弹孔的军装,勋章等等。烈士墓地里,共有100余座烈士墓,墓形圆而尖,前置石碑,上刻烈士英名及生前光荣事迹。1963年9月30日,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被辽宁省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如今的烈士陵园,占地面积24万平方米,由3部分组成,前部为停车区;中部为广场绿化区;后部为瞻仰活动区、陵寝;新建了抗美援朝烈士纪念馆,陈列、收藏了400余件珍贵的革命文物。陵园园名由郭沫若题写。陵区中心矗立6米高的花岗岩纪念碑,正面镌刻董必武题词“抗美援朝烈士英灵永垂不朽”;纪念碑下面刻有郭沫若的题诗:“煌煌烈士尽功臣,不灭光辉不朽身。鸭绿江南花胜锦,北陵园畔草成茵。英雄气魄垂千古,国际精神唤万民。峻极高山齐仰止,誓将纸虎化为尘。”

拾级而上,迎面矗立着一座23米高花岗岩砌成的四棱锥形纪念碑。碑体正面是董必武同志亲笔题字“抗美援朝烈士英灵永垂不朽”。碑的顶部是中朝两国国旗,旗下是手握冲锋枪的志愿

军战士铜像。纪念碑后面便是烈士墓,分为东、西、北三个墓区,安葬着122 位志愿军烈士。其中,有特级战斗英雄黄继光、杨根思;一级战斗英雄邱少云、孙占元、杨连弟。

在墓区的东南侧有大型画廊和烈士纪念馆。画廊展出国家领导人陪同国际友人来园扫墓以及各界群众和烈士亲属来园祭扫的大幅照片。烈士纪念馆主要展出抗美援朝战争 420多幅珍贵历史图片,烈士生前使用过的武器,荣获的勋章、军功章等珍贵遗物。

自陵园建立以来,每年前往凭吊、祭扫的国际友人和各界群众达数十万人。抗美援朝烈士陵园已经成为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教育的基地。

第一位来到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安葬的烈士,叫赵兴玉,66军588团团长,1916年出生,四川省达县石岗岭人,1933年9月于达县入伍,1937年12月在山西省入党,历任县大队长、营长、副团长、团长,1951年1月在朝鲜战场牺牲。入园时间为1951年5月,当时的墓地番号为17组5号。

最后一位来到烈士陵园的烈士,是1994年安葬的沈阳军区政治部原副主任何渠若。何渠若烈士1920年出生,1938年参加革命,同年10月入党。1973年9月12日,何渠若烈士牺牲在谈判斗争岗位上。

当时,烈士们牺牲后,都直接掩埋在战场附近。运送遗体前,东北军区派出人员寻找烈士坟墓、起出烈士遗体,先运送到丹东

部队留守处,用棺材装殓,然后用火车运送到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有的烈士遗体在丹东来不及装殓,用帆布包裹着运送到沈阳,然后在沈阳入棺装殓。

河南省博爱县许良镇江陵堡村耿式全老人,当年在15军44师供给处当通讯员。1953年2月18日,师政治部高干事对他说,上级指示,牺牲的战斗英雄、团以上干部遗体,都要运送回祖国安葬。命令他参加寻找烈士遗体、护送烈士遗体回国任务。2月21日夜,耿式全和29师张干事冒着敌机、大炮的封锁,重返中线阵地,寻找邱少云烈士的墓地。

邱少云烈士是29师87团9连战士,1952年10月,在平康前线反击391高地时,在潜伏过程中牺牲。当时,战斗打响后,卫生员上前把邱少云抱了起来。此刻,邱少云已经被烈火烧焦,身体只有小孩大小。邱少云烈士牺牲后,团里给他报了二等功。层层上报到志愿军总政治部后,首长决定为邱少云记特等功,授一级战斗英雄称号。

当时,立二等功的烈士与牺牲的战士一样,都集中在一起安葬,邱少云当时报二等功,与牺牲战士埋葬在一起,十分难找。当晚10时许,他们来到埋葬邱少云烈士的墓地,打开手电,一排排、一行行地查看烈士墓的砖记。费了好长时间,终于找到了邱少云烈士的墓葬。当时正值隆冬,冻土一尺多厚,他们挖了半个多小时,才把邱少云烈士遗体挖了出来。

邱少云烈士牺牲不到半年,遗体保存完好,身上穿了一件新

棉衣,棉衣口袋里的急救包还是崭新的。翌日,他们又找到了刘光义烈士的遗体,与寻找黄继光、孙占元等烈士遗体的队伍会合。1953年2月22日下午4时许,耿式全他们乘坐5辆货车,将29位烈士遗体运送到丹东七道沟15军留守处操场上。留守处已经准备好29口红漆棺材,将烈士遗体一一装殓入棺。简短的悼念仪式后,根据职务、立功级别,孙占元、黄继光、邱少云、刘光义四位烈士遗体,当即送往沈阳;其余25位烈士遗体,被安葬在丹东志愿军烈士陵园。

特级战斗英雄杨根思,江苏省泰兴县王官司乡杨伙村人。1922年冬出生在一个贫苦农民的家里,幼年当过地主家的“牛倌”、资本家的童工。他的祖父、父亲、母亲、哥哥先后被地主、资本家害死了,仇恨的种子深埋在心中。他发誓要报这血海深仇,要打碎吃人的旧世界。

在烈士墓前,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瞻仰烈士纪念碑。烈士陵园里的树木高大威猛,四季常青。那一棵棵树木就像是一位位战士英灵的守护者,赞扬了他们就不屈精神,为了革命斗争事业,宁愿牺牲自己的伟大精神,他们就像这些树,无论经历多少严寒酷暑,都还是一动不动的屹立着。没有人能动摇他们坚强的意志,他们是伟大的,崇高的,他们是真正的英雄。

这一座座的墓碑,就是一份份的忠诚。他们拼命的战斗难道不是为了祖国的明天,祖国的未来吗?红军战士长途跋涉,在步步泥泞的路上走着,他们没有松懈过,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

拯救祖国,保卫祖国的伟大事业。没有他们,哪来我们如今的美好的家园,哪来如今的富裕生活?多少年来,有多少人赞扬过他们,他们百折不挠,奉献生命,为了革命斗争而光荣殉职,他们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我热爱他们,我赞扬他们,我崇敬他们。他们为了革命事业,抛头颅洒热血,在帝国主义列强的残暴折磨中,他们没有透露半点消息,宁死也要守住党的秘密,他们宁愿做光荣牺牲的英雄,也不愿做苟且偷生的叛徒,我也因此对他们产生了无限的敬佩,我也要因此而赞扬他们,他们是我们中华民族英勇无畏,敢于牺牲的代表,他们是神圣的,没有人能取代他们。在我的眼里,他们是光明的象征,他们是激励我们这些后来人勇往直前的力量。

与革命先烈们相比,我觉得自己的生活是多么的美好,在这个蓬勃发展的社会主义大家庭中,我们是多么的幸福,而在那个艰苦的社会中,哪有如此美好的生活?我怀着崇敬的心情对先烈们说:“伟大的革命先烈们,你们的斗争胜利了,我们——新世纪的新一代将继承你们开辟下来的光辉道路,去建设祖国的美好明天,我们会认真学习,学好本领,长大后为祖国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你们安歇吧!我们会努力的,我敬爱的烈士们。

伟大的革命先烈们,你们,用血肉之躯筑起我们民族的坚强堡垒;你们,用不屈的灵魂诠释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你们,用坚强的意志谱写了自己生命的壮歌!

我们缓缓离开烈士陵园时,发现“革命先烈永垂不朽”这八

抗美援朝观后感范文第2篇

抗美援朝的英雄人物---彭德怀彭德怀简介彭德怀,原名得华,号石穿,湖南省湘潭县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十

大元帅之一。

彭德怀于1898年10月24日出生于湖南省湘潭县石潭镇乌石寨彭家围子,按族谱所排,彭德怀取名清宗,

字怀归,号得华。

彭德怀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政治家;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卓越领导人之一;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缔造者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之一;1955年被授予元帅军衔和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1950年10月,当美帝国主义侵略朝鲜、严重威胁中国边境安全时,他坚决拥护抗美援朝的决策,出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指挥中国人民志愿军,同朝鲜人民军一起,在七个月内连续进行五次战役,把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赶回到“三八”线,迫使其转入战略防御,接受停战谈判。

彭德怀抗美援朝的故事在朝鲜战争第五次战役中,当战局形势逆转时,金日成为保存实力,不顾全局下令北朝鲜军队撤退,结果被美军所乘,致使不少志愿军陷入敌后。其中,战斗力较弱的六十军一八零师被俘

七、八千人,造成志愿军在朝鲜战争中的最惨重损失。

彭德怀的战役企图是在西线主要突击,分割歼灭北汉江以西美军三个师,南韩两个师及英国、土耳其军三个旅。中朝联军掌握战役突然性,本来以第六十

三、六十五两个军吃掉英军二十九旅,以六十四军穿插断敌退路,美军第二十

四、二十五师就会被三个兵团包围。北韩第一军团则应乘虚而入,经开城、汶山、高阳直取汉城,几十公里的轻车熟路,原是彭德怀关照金日成的一番无产阶级国际主义。

而到了4月底,却出了意外,第六十

三、六十四军未完成穿插任务,敌军迅速撤退,志愿军失去歼敌战机。受阻的六十四军在临津江南岸,火速增援的六十五军挤上来也没出路,二十平方公里的绝地成了敌机及长程炮火的极好目标,志愿军5个师6万多人被连续狂轰滥炸三天三夜,死伤无数。

后来得知原来是朝鲜第一军团顶不住敌军反击,为保存实力临阵逃脱,没有通知志愿军。后来彭德怀大骂

金日成不顾大局。

抗美援朝的英雄人物---邱少云邱少云简介邱少云,1926年出生于铜梁县少云镇一个贫苦贫农家庭。幼年失去双亲,孤苦

无依。

1949年12月,解放军挥师入川,进军大西南。成都战役后,川军瓦解。邱少云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被补进了当时的人民解放军第10军29师87团9连。

1950年秋,随连队参加四川内江地区剿匪,在高梁镇战斗中带病参战,奋勇当先,深入匪巢,毙伤匪徒

10余名,协同战友活捉匪首。

1951年3月,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部队开赴前线途中,他冒着美军飞机的扫射轰炸,从燃烧的

居民房屋里救出1名朝鲜儿童。

邱少云抗美援朝的故事1952年10月,邱少云所在的部队接受了一件光荣又艰巨的任务:在平康、金化之间的“391”高地上,消灭李伪匪军,将战线向南推进。391高地位于上甘岭右翼铁源东北十余km处,山势险要,狭长孤立,南北两峰相对,全长1,200m。高地上防守着敌人一个加强连,他们在高地上修筑了大量

的碉堡,布上了层层铁丝网。

夺取391高地,最大的困难是,从我军阵地到该高地有3,000m的开阔地。在这样长的开阔地上冲击必然会造成突击力量过多的伤亡,影响战斗的胜利。为了拔掉这颗毒钉,消灭391高地上的李伪军,我志愿军某部领导机关派出侦察小组,对该高地上的地形地物、敌人的火力配备等情况摸得一清二楚。在此基础上,我军领导机关进行了充分的讨论研究,决定在发起攻击的前一天夜里,将数倍于敌人的兵力潜伏到敌人的

前沿。 10月11日傍晚,全副武装的三营指战员集结在蔓山区,随着师长的一声令下,潜伏部队像离弦的箭一样,直朝着敌人的前沿阵地射去。战士们经过了20km的行程,于22时到达了预定潜伏区。24时,部队秘密地潜伏就绪。570多名志愿军战士成线网状密布在“三九一”高地前的草丛中。九连潜伏哨已前进到了距敌碉堡前500m处。邱少云潜伏在391高地东边距山脚只有60m的一条杂草丛的土坎边。

他们用草布满全身,以免被敌军发现,不管天气多炎热,也不管草丛中的蚊虫叮咬,也纹丝不动,生怕引起敌军的怀疑,尽管如此,后来在敌军进行实地勘察时,志愿军还是不小心被敌军发现了。 不久,山上的敌人向草丛中扔了两发指示目标的烟幕弹,浓烟刚起,敌人就乱扔燃烧弹。立刻,潜伏地区燃起几处大火,野草噼噼啪啪地燃烧起来,火越烧越大。这时,敌机又扔下了一排燃烧弹,有一颗落在离邱少云2m远的地方,四散飞迸着汽油燃烧液,溅在邱少云的腿上。转眼间,他腿上插的伪装烧着了,火苗腾腾地往上冒,很快地变成了一团烈火把他包了起来。

邱少云的身后是一条水沟,他只要后退几步,在泥水里打几个滚,身上的火就灭了。可是,只要他一动,敌人就会发觉。这时候,靠近邱少云的小李、小张和老王紧张起来。他们三人望着全身被烧着的邱少云,心里十分难受。烈火烧在邱少云的身上,就像烧在他们的心里。他们真想扑过去,帮助战友把火扑灭呀。但是,他们克制住了极度的痛苦,没有那样做。因为敌人正从望远镜里观察着这片燃烧的土地,只要有丝毫的动静,敌人就会发现。这样,不仅救不了邱少云,潜伏计划也要落空,更多的战士的生命就要受到威胁。他们以邱少云为榜样,严守着潜伏纪律,等待着贡献时刻的到来。

这时候,烈火从腿上已经烧到了邱少云的头上。他忍受着烈火烧身的难以想象的痛苦,立即把手中的爆破

筒递给了身旁的小李。

10分钟过去了,邱少云还是一动不动地伏在那里,两手深深地插进泥土里,像一块优质的金钢一样任火冶炼,像一块千斤巨石紧贴地面,严格地遵守着革命纪律,一直到牺牲的最后一秒钟,他没有发出一丝响动。 抗美援朝的英雄人物---黄继光黄继光简介黄继光,原名黄积广,1931年1月8日出生于四川省中江县一个山村,中国人民志愿军第45师135团9连的通讯员。1952年10月19日在朝鲜上甘岭地区597.9高地牺牲,年仅21岁。被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机关追记特等功,并授予“特级英雄”称号。

1949年11月,黄继光的家乡解放了。他积极参加清匪反霸斗争,被选为村儿童团团长,曾带领民兵活捉逃亡地主,搜出伪保长私藏的枪支弹药,被评为民兵模范。

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开始后,国内停止军人复员并大量征兵。1951年3月,中江县征集志愿军新兵时,黄继光在村里第一个报了名。体检时,他因身材较矮开始未被选中。来征兵的营长却被黄继光参军的热情

所感动,同意破格录取。

黄继光抗美援朝的故事1952年10月14日,上甘岭战役开始打响了。这是朝鲜战场上最激烈的一次阵地战。黄继光所在的营已经持续战斗了四天四夜,第五天夜晚接到上级的命令,要在黎明之前夺下敌人的597。

9高地。

进攻开始了,大炮在轰鸣。战士们占领了一个又一个山头,就要到达597。9高地的主峰了。突然,敌人一个火力点凶猛地射击起来。战士们屡次突击,都被比雨点还密的枪弹压了回来。 东方升起了启明星,指导员看看表,已经四点多了,如果不快摧毁这个火力点,在黎明前就攻不下597。9高地的主峰,已经夺得的那些山头就会全部丢失。

黄继光愤怒地注视着敌人的火力点,他转过身来坚定地对指导员说:“指导员,请把这个任务交给我吧!”指导员紧握着他的手说:“好,我相信你一定能完成这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黄继光带上两个战士,拿了手雷,喊了一声“让祖国人民听我们胜利的消息吧”,向敌人的火力点爬去。 敌人发现他们了。无数照明弹升上了天空,黑夜变成了白天。炮弹在他们周围爆炸,他们冒着浓烟,冒着烈火,匍匐前进。一个战士牺牲了,另一个战士也负伤了。摧毁火力点的重任落在了黄继光一个人的肩上。 火力点里的敌人把机枪对准黄继光,子弹像冰雹一样射过来。黄继光肩上腿上都负了伤。他用尽全身的力气,更加顽强地向前爬,还有20米,10米……近了,更近了。

啊!黄继光突然站起来了!在暴风雨一样的子弹中站起来了!他举起右臂,手雷在探照灯的光亮中闪闪发光。 轰!敌人的火力点塌了半边,黄继光晕倒了。战士们赶紧冲上去,不料才冲到半路,敌人的机枪又叫起来,

战士们被压在山坡上。

天快亮了,规定的时间马上要到了。指导员正在着急,只见黄继光又站起来了!他张开双臂,向喷射着火舌的火力点猛扑上去,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口。

“冲啊!为黄继光报仇!”喊声惊天动地,战士们像海涛一样向上冲,占领了597。9高地,消灭了阵地上的全

部敌人。黄继光牺牲时年仅22岁。

抗美援朝的英雄人物---杨根思杨根思简介杨根思原名羊庚玺,1922年11月6日,杨根思出生在江苏省泰兴县黄桥地区羊货郎店一户贫苦农民家庭。父母早亡,8岁的杨根思成了孤儿,10岁当了放牛娃,12岁的随哥哥到上海,在资本家的地毯工厂做童工,1941年地毯工厂关闭,回乡后又给地主家做“牛倌”。 1944年2月,杨根思加入新四军,成为老一团一营3连3排9班的一名新战士。杨根思参军时,登记的工作人员问他的名字,杨根思答为“羊庚熙”却被听成了“杨根思”。参军后,杨根思开始了南征北战的生活,

历任班长、排长、连长,作战勇敢,屡立战功。

949年,人民解放军取得了全国胜利。1950年10月,杨根思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随部队赴朝作战。1950年11月25日,中朝军队发起了第二次战役,11月28日,杨根思奉命坚守1071高地-东南小高岭,负责切断美军南逃退路。11月29日,战斗持续一天一夜,杨根思率领全排接连击退美军8次进攻,当弹药用尽,美军发起了第9次进攻时,杨根思抱起最后的炸药包,冲入敌群,与40多个敌人同归于尽,完成了

切断敌人退路的阻击任务。

杨根思抗美援朝的故事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参战,杨根思任某部3连连长。1950年11月,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打响。杨根思带领3连3排奉命坚守下碣隅里外制高点107.1高地东南方的小高岭,这里是卡住敌人南逃的重要通道。对夺取整个战役的胜利至关重要。

营长向3排下达命令:“不许敌人爬上小高岭一步!”杨根思亲率第3排战士趁着夜色进入小高岭地阵地。 敌人密集的炮弹落在阵地上,沉重的爆炸声,尖锐的呼啸声响成一片。铁片、树枝、石块、黑色的雪团飞溅起来,又被浓烟所掩盖,小高岭不再是石、土、树木和积雪构成的山头,而是弹片横飞、汽油弹燃烧的地方;小高岭不再是原来的标高,而是削去了一层,改变了原貌的山丘。美军爬向小高岭,这些迷信钢铁力

量的家伙,以为这个小山头是可以轻易占领的。

小高岭上的重机枪首先开火,颗颗手榴弹准确地在敌人堆里爆炸。像割麦子一样,敌人笨拙的身躯一片片地倒下。敌人的第一次进攻被打退后,又以猛烈的炮火轰击小高岭,小高岭很快笼罩在炮轰和空袭的烟雾

里。

敌人在坦克的掩护下又一次冲了上来,随着手榴弹的爆炸声,杨根思带着战士们冲进敌人堆里射击声、刺刀的格斗声和喊杀声响成一片。而杨根思的声音压过了所有的声响:“为了祖国,为了朝鲜人民,冲啊!” 敌人的第三次进攻又失败,他们一批批地被歼灭在小高岭阵地前。然而更惨烈的战斗仍在继续,杨根思率领的3排勇士们也越来越少了。雪山上,火海里,钢铁的战士们在坚守着钢铁般的阵地。

战斗又开始了。8班长一手端着自动枪。一手拿着手榴弹跳出工事,他横扫着自动枪,投掷着手榴弹。在反复的冲杀中,8班长被罪恶的子弹击中了。战士刘玉亭一把扯去头上的纱布,把机枪端在手上扫射。四周的炮弹在爆炸,弹片击中了他,他把身子使劲地压在机枪上,打完了最后一颗子弹。

烟雾里,重机枪排长爬向杨根思报告重机枪子弹打光了。而杨根思却命令队员都撤下去。正在这时,敌人又向小高岭发起猛烈的冲击。这是敌人的第九次冲击,也是最后一次。敌人见阵地上无声无息,猜测可能是没人了,或者是没有子弹了,于是四五十个敌人蜂拥而上,举着美陆战第一师军旗的士兵正准备把它插在小高岭上。美军指挥官也出现了,他喊叫着,挥舞着小旗子。

此时,在解放战争时被誉为“爆破大王”的杨根思突然从阵地上虎跃而起,他抱着炸药包,导火索吱吱地冒

着青烟。

美国兵惊叫起来,可是他们来不及跑掉了,杨根思怀抱炸药包已经冲到他们面前。随着一声巨响,群敌顿

时血肉横飞。

抗美援朝观后感范文第3篇

在即将迎来建国六十五周年之际,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来到了向往已久的丹东抗美援朝纪念馆,进行了这次极具教育意义的红色之旅。

到达丹东抗美援朝纪念馆,首先进入眼帘的是高耸的纪念碑,庄严、肃穆。我的脑海里立刻浮现出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壮烈牺牲的英雄们,心中不禁肃严起敬。

纪念塔对面就是抗美援朝纪念馆,进入纪念馆,第一眼我就看到了毛泽东主席和彭德怀总司令在“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题词下握手的雕塑,对面的墙上写着“献给最可爱的人”和另外三种文字,我虽不认识,猜想应该是同样的意思。

展馆共分四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抗美援朝战争馆,反映1950年l0月至1953年7月期间,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上与朝鲜人民并肩作战打败美国侵略者的英雄业绩,歌颂志愿军的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第二部分:抗美援朝运动馆。主要反映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全国人民掀起的轰轰烈烈的抗美援朝运动。第三部分:中朝人民友谊馆,反映中朝两党、两国人民用鲜血凝成的战斗友谊。第四部分:英雄模范烈士馆,记载抗美援朝战争中英雄们的光辉业绩,缅怀战争中英勇牺牲的烈士。

抗美援朝观后感范文第4篇

抗美援朝的英雄人物---彭德怀彭德怀简介彭德怀,原名得华,号石穿,湖南省湘潭县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十

大元帅之一。

彭德怀于1898年10月24日出生于湖南省湘潭县石潭镇乌石寨彭家围子,按族谱所排,彭德怀取名清宗,

字怀归,号得华。

彭德怀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政治家;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卓越领导人之一;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缔造者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之一;1955年被授予元帅军衔和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1950年10月,当美帝国主义侵略朝鲜、严重威胁中国边境安全时,他坚决拥护抗美援朝的决策,出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指挥中国人民志愿军,同朝鲜人民军一起,在七个月内连续进行五次战役,把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赶回到“三八”线,迫使其转入战略防御,接受停战谈判。

彭德怀抗美援朝的故事在朝鲜战争第五次战役中,当战局形势逆转时,金日成为保存实力,不顾全局下令北朝鲜军队撤退,结果被美军所乘,致使不少志愿军陷入敌后。其中,战斗力较弱的六十军一八零师被俘

七、八千人,造成志愿军在朝鲜战争中的最惨重损失。

彭德怀的战役企图是在西线主要突击,分割歼灭北汉江以西美军三个师,南韩两个师及英国、土耳其军三个旅。中朝联军掌握战役突然性,本来以第六十

三、六十五两个军吃掉英军二十九旅,以六十四军穿插断敌退路,美军第二十

四、二十五师就会被三个兵团包围。北韩第一军团则应乘虚而入,经开城、汶山、高阳直取汉城,几十公里的轻车熟路,原是彭德怀关照金日成的一番无产阶级国际主义。

而到了4月底,却出了意外,第六十

三、六十四军未完成穿插任务,敌军迅速撤退,志愿军失去歼敌战机。受阻的六十四军在临津江南岸,火速增援的六十五军挤上来也没出路,二十平方公里的绝地成了敌机及长程炮火的极好目标,志愿军5个师6万多人被连续狂轰滥炸三天三夜,死伤无数。

后来得知原来是朝鲜第一军团顶不住敌军反击,为保存实力临阵逃脱,没有通知志愿军。后来彭德怀大骂

金日成不顾大局。

抗美援朝的英雄人物---邱少云邱少云简介邱少云,1926年出生于铜梁县少云镇一个贫苦贫农家庭。幼年失去双亲,孤苦

无依。

1949年12月,解放军挥师入川,进军大西南。成都战役后,川军瓦解。邱少云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被补进了当时的人民解放军第10军29师87团9连。

1950年秋,随连队参加四川内江地区剿匪,在高梁镇战斗中带病参战,奋勇当先,深入匪巢,毙伤匪徒

10余名,协同战友活捉匪首。

1951年3月,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部队开赴前线途中,他冒着美军飞机的扫射轰炸,从燃烧的

居民房屋里救出1名朝鲜儿童。

邱少云抗美援朝的故事1952年10月,邱少云所在的部队接受了一件光荣又艰巨的任务:在平康、金化之间的“391”高地上,消灭李伪匪军,将战线向南推进。391高地位于上甘岭右翼铁源东北十余km处,山势险要,狭长孤立,南北两峰相对,全长1,200m。高地上防守着敌人一个加强连,他们在高地上修筑了大量

的碉堡,布上了层层铁丝网。

夺取391高地,最大的困难是,从我军阵地到该高地有3,000m的开阔地。在这样长的开阔地上冲击必然会造成突击力量过多的伤亡,影响战斗的胜利。为了拔掉这颗毒钉,消灭391高地上的李伪军,我志愿军某部领导机关派出侦察小组,对该高地上的地形地物、敌人的火力配备等情况摸得一清二楚。在此基础上,我军领导机关进行了充分的讨论研究,决定在发起攻击的前一天夜里,将数倍于敌人的兵力潜伏到敌人的

前沿。 10月11日傍晚,全副武装的三营指战员集结在蔓山区,随着师长的一声令下,潜伏部队像离弦的箭一样,直朝着敌人的前沿阵地射去。战士们经过了20km的行程,于22时到达了预定潜伏区。24时,部队秘密地潜伏就绪。570多名志愿军战士成线网状密布在“三九一”高地前的草丛中。九连潜伏哨已前进到了距敌碉堡前500m处。邱少云潜伏在391高地东边距山脚只有60m的一条杂草丛的土坎边。

他们用草布满全身,以免被敌军发现,不管天气多炎热,也不管草丛中的蚊虫叮咬,也纹丝不动,生怕引起敌军的怀疑,尽管如此,后来在敌军进行实地勘察时,志愿军还是不小心被敌军发现了。 不久,山上的敌人向草丛中扔了两发指示目标的烟幕弹,浓烟刚起,敌人就乱扔燃烧弹。立刻,潜伏地区燃起几处大火,野草噼噼啪啪地燃烧起来,火越烧越大。这时,敌机又扔下了一排燃烧弹,有一颗落在离邱少云2m远的地方,四散飞迸着汽油燃烧液,溅在邱少云的腿上。转眼间,他腿上插的伪装烧着了,火苗腾腾地往上冒,很快地变成了一团烈火把他包了起来。

邱少云的身后是一条水沟,他只要后退几步,在泥水里打几个滚,身上的火就灭了。可是,只要他一动,敌人就会发觉。这时候,靠近邱少云的小李、小张和老王紧张起来。他们三人望着全身被烧着的邱少云,心里十分难受。烈火烧在邱少云的身上,就像烧在他们的心里。他们真想扑过去,帮助战友把火扑灭呀。但是,他们克制住了极度的痛苦,没有那样做。因为敌人正从望远镜里观察着这片燃烧的土地,只要有丝毫的动静,敌人就会发现。这样,不仅救不了邱少云,潜伏计划也要落空,更多的战士的生命就要受到威胁。他们以邱少云为榜样,严守着潜伏纪律,等待着贡献时刻的到来。

这时候,烈火从腿上已经烧到了邱少云的头上。他忍受着烈火烧身的难以想象的痛苦,立即把手中的爆破

筒递给了身旁的小李。

10分钟过去了,邱少云还是一动不动地伏在那里,两手深深地插进泥土里,像一块优质的金钢一样任火冶炼,像一块千斤巨石紧贴地面,严格地遵守着革命纪律,一直到牺牲的最后一秒钟,他没有发出一丝响动。 抗美援朝的英雄人物---黄继光黄继光简介黄继光,原名黄积广,1931年1月8日出生于四川省中江县一个山村,中国人民志愿军第45师135团9连的通讯员。1952年10月19日在朝鲜上甘岭地区597.9高地牺牲,年仅21岁。被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机关追记特等功,并授予“特级英雄”称号。

1949年11月,黄继光的家乡解放了。他积极参加清匪反霸斗争,被选为村儿童团团长,曾带领民兵活捉逃亡地主,搜出伪保长私藏的枪支弹药,被评为民兵模范。

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开始后,国内停止军人复员并大量征兵。1951年3月,中江县征集志愿军新兵时,黄继光在村里第一个报了名。体检时,他因身材较矮开始未被选中。来征兵的营长却被黄继光参军的热情

所感动,同意破格录取。

黄继光抗美援朝的故事1952年10月14日,上甘岭战役开始打响了。这是朝鲜战场上最激烈的一次阵地战。黄继光所在的营已经持续战斗了四天四夜,第五天夜晚接到上级的命令,要在黎明之前夺下敌人的597。

9高地。

进攻开始了,大炮在轰鸣。战士们占领了一个又一个山头,就要到达597。9高地的主峰了。突然,敌人一个火力点凶猛地射击起来。战士们屡次突击,都被比雨点还密的枪弹压了回来。 东方升起了启明星,指导员看看表,已经四点多了,如果不快摧毁这个火力点,在黎明前就攻不下597。9高地的主峰,已经夺得的那些山头就会全部丢失。

黄继光愤怒地注视着敌人的火力点,他转过身来坚定地对指导员说:“指导员,请把这个任务交给我吧!”指导员紧握着他的手说:“好,我相信你一定能完成这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黄继光带上两个战士,拿了手雷,喊了一声“让祖国人民听我们胜利的消息吧”,向敌人的火力点爬去。 敌人发现他们了。无数照明弹升上了天空,黑夜变成了白天。炮弹在他们周围爆炸,他们冒着浓烟,冒着烈火,匍匐前进。一个战士牺牲了,另一个战士也负伤了。摧毁火力点的重任落在了黄继光一个人的肩上。 火力点里的敌人把机枪对准黄继光,子弹像冰雹一样射过来。黄继光肩上腿上都负了伤。他用尽全身的力气,更加顽强地向前爬,还有20米,10米……近了,更近了。

啊!黄继光突然站起来了!在暴风雨一样的子弹中站起来了!他举起右臂,手雷在探照灯的光亮中闪闪发光。 轰!敌人的火力点塌了半边,黄继光晕倒了。战士们赶紧冲上去,不料才冲到半路,敌人的机枪又叫起来,

战士们被压在山坡上。

天快亮了,规定的时间马上要到了。指导员正在着急,只见黄继光又站起来了!他张开双臂,向喷射着火舌的火力点猛扑上去,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口。

“冲啊!为黄继光报仇!”喊声惊天动地,战士们像海涛一样向上冲,占领了597。9高地,消灭了阵地上的全

部敌人。黄继光牺牲时年仅22岁。

抗美援朝的英雄人物---杨根思杨根思简介杨根思原名羊庚玺,1922年11月6日,杨根思出生在江苏省泰兴县黄桥地区羊货郎店一户贫苦农民家庭。父母早亡,8岁的杨根思成了孤儿,10岁当了放牛娃,12岁的随哥哥到上海,在资本家的地毯工厂做童工,1941年地毯工厂关闭,回乡后又给地主家做“牛倌”。 1944年2月,杨根思加入新四军,成为老一团一营3连3排9班的一名新战士。杨根思参军时,登记的工作人员问他的名字,杨根思答为“羊庚熙”却被听成了“杨根思”。参军后,杨根思开始了南征北战的生活,

历任班长、排长、连长,作战勇敢,屡立战功。

949年,人民解放军取得了全国胜利。1950年10月,杨根思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随部队赴朝作战。1950年11月25日,中朝军队发起了第二次战役,11月28日,杨根思奉命坚守1071高地-东南小高岭,负责切断美军南逃退路。11月29日,战斗持续一天一夜,杨根思率领全排接连击退美军8次进攻,当弹药用尽,美军发起了第9次进攻时,杨根思抱起最后的炸药包,冲入敌群,与40多个敌人同归于尽,完成了

切断敌人退路的阻击任务。

杨根思抗美援朝的故事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参战,杨根思任某部3连连长。1950年11月,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打响。杨根思带领3连3排奉命坚守下碣隅里外制高点107.1高地东南方的小高岭,这里是卡住敌人南逃的重要通道。对夺取整个战役的胜利至关重要。

营长向3排下达命令:“不许敌人爬上小高岭一步!”杨根思亲率第3排战士趁着夜色进入小高岭地阵地。 敌人密集的炮弹落在阵地上,沉重的爆炸声,尖锐的呼啸声响成一片。铁片、树枝、石块、黑色的雪团飞溅起来,又被浓烟所掩盖,小高岭不再是石、土、树木和积雪构成的山头,而是弹片横飞、汽油弹燃烧的地方;小高岭不再是原来的标高,而是削去了一层,改变了原貌的山丘。美军爬向小高岭,这些迷信钢铁力

量的家伙,以为这个小山头是可以轻易占领的。

小高岭上的重机枪首先开火,颗颗手榴弹准确地在敌人堆里爆炸。像割麦子一样,敌人笨拙的身躯一片片地倒下。敌人的第一次进攻被打退后,又以猛烈的炮火轰击小高岭,小高岭很快笼罩在炮轰和空袭的烟雾

里。

敌人在坦克的掩护下又一次冲了上来,随着手榴弹的爆炸声,杨根思带着战士们冲进敌人堆里射击声、刺刀的格斗声和喊杀声响成一片。而杨根思的声音压过了所有的声响:“为了祖国,为了朝鲜人民,冲啊!” 敌人的第三次进攻又失败,他们一批批地被歼灭在小高岭阵地前。然而更惨烈的战斗仍在继续,杨根思率领的3排勇士们也越来越少了。雪山上,火海里,钢铁的战士们在坚守着钢铁般的阵地。

战斗又开始了。8班长一手端着自动枪。一手拿着手榴弹跳出工事,他横扫着自动枪,投掷着手榴弹。在反复的冲杀中,8班长被罪恶的子弹击中了。战士刘玉亭一把扯去头上的纱布,把机枪端在手上扫射。四周的炮弹在爆炸,弹片击中了他,他把身子使劲地压在机枪上,打完了最后一颗子弹。

烟雾里,重机枪排长爬向杨根思报告重机枪子弹打光了。而杨根思却命令队员都撤下去。正在这时,敌人又向小高岭发起猛烈的冲击。这是敌人的第九次冲击,也是最后一次。敌人见阵地上无声无息,猜测可能是没人了,或者是没有子弹了,于是四五十个敌人蜂拥而上,举着美陆战第一师军旗的士兵正准备把它插在小高岭上。美军指挥官也出现了,他喊叫着,挥舞着小旗子。

此时,在解放战争时被誉为“爆破大王”的杨根思突然从阵地上虎跃而起,他抱着炸药包,导火索吱吱地冒

着青烟。

美国兵惊叫起来,可是他们来不及跑掉了,杨根思怀抱炸药包已经冲到他们面前。随着一声巨响,群敌顿

时血肉横飞。

上一篇:康巴什第一中学范文下一篇:科技电影观后感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