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基础教学建筑学论文范文

2024-03-15

美术基础教学建筑学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 本文将在对西方现代“美育转向”问题进行阐述的基础上,分析其对中国高等美术教育的影响,从美育视角探讨中国高等美术教育的价值,揭示其本质意义,并提出新时代中国高等美术教育的发展路径。

[关键词] 现代美育转向 中国高等美术教育 发展路径

一、西方现代“美育转向”与中国高等美术教育

随着20世纪以来西方现代美学呈现出多元化态势,出现诸如“语言论转向”“心理学转向”“文化转向”等发展潮流,“美育转向”在现代人文主义美学领域也愈发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前沿话题。所谓“美育转向”是指由古典形态领域对美的抽象思考逐渐转向对美和人生关系的探究,是哲学美学向人生美学的过渡。从社会现实层面来看,这一转变的发生有其根本原因。20世纪以来,人类科技经历了从机械化到电子化再到信息化的发展轨迹,人类社会从冷冰冰的工业时代进入灵活的知识经济型时代,中国的现代教育也经历了从20世纪初期的应试教育到20世纪下半叶倡行素质教育的过程。纵观中西方美育观念的发展历程,中国历代美学家们大多将对品性的培养诉诸美育,西方以探讨人性的解放为主,强调美育对人的净化以及人的个性与自由,涌现出包括康德、席勒、马克思在内的一批具有先锋思想的有识之士。

曾繁仁曾对西方现代美学领域的“美育转向”问题进行过阐述,指出康德在自身哲学体系中完成了“自然向人的生成”,从而“使美学成为培养具有高尚道德的人的中介环节,第一次把美学由认识论转到价值论,并使之完成由纯粹思辨到人生境界的提升”[1]。席勒则是基于康德之上,将美育界定在情感教育范畴内。1795年,席勒发表了他的著名论著《美育书简》。该书首次提出“美育”并系统阐述了其概念,明确将美育的本质界定为“情感教育”,试图将人们从理性世界的压抑氛围中解放出来,拯救因感性缺失而导致的人的个性的丧失和人格畸变等普遍问题,从而在理想和感性的平衡统一中完成对人性的重塑。

一言以蔽之,席勒《美育书简》的主题思想可总体概括为:人必须接受审美教育,才能由单纯的感性状态达到理性和道德的状态,即审美是人达到精神解放、塑造完美人性的先决条件。诚如其所言:“这个题目不仅关系到这个时代的审美趣味,而且关系到这个时代的实际需要。我们为了在经验中解决政治问题,就必须通过美育的途径,因为正是通过美,人们才可以达到自由。”[2]此外,学者高建平也曾指出,在过去的四分之一世纪里,他们那一代美学研究者对席勒的印象大体经历了“三次变化”[3]:前两次是20世纪70年代末和20世纪80年代初,席勒式思想最先被否定,后来被国内几位美学界代表人物高度重视,评价其为“从康德到黑格尔的中介”;第三次是20世纪90年代,席勒的美育思想变得愈发重要,体现出现代性反思。

值得注意的是,席勒的美育思想虽然具备现代批判性,但是终究脱离不了审美乌托邦的意味。不过,他遗留下来的某些悬而未决的重大问题在马克思那里开始得到回答。如果说席勒只是从人道主义立场出发来批判近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劳动分工对健康人格的摧毁,没有认识到其中的根源问题,马克思则毫不客气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的异化现象。在对席勒美育思想批判继承的基础之上,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里对异化劳动范畴进行过说明,共包括四方面的内容,即“在劳动的对象化中的异化”“在劳动过程中的自我异化”“人的类生活的异化”“人同人相异化”。可以说,他是从社会基本实践——生产劳动的角度来考察社会中人与自然、主体和对象的相互关系,即人们通过生产劳动来认识、支配并改造大自然,使“自然成为人的对象,成为人的本质力量的形象化确证,成为人的创造物和现实”[4]。同时,他也指出资本主义劳动与分工对艺术造成了极大的损害。基于“劳动创造了美”,马克思进一步提倡“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為的是人类的审美能动性得以在任何活动领域自由发展,并且在这一过程中所确定的目标都能在长期的社会变革后予以实现。艺术源于自然,是人类的精神食粮。它帮助人们调动起自身全部的感觉和思维,在对象世界中肯定自己,使得自身的情感更加丰富。如此一来,人的劳动便具有了所谓的“全面性”。可见,马克思虽未将美育囿于艺术教育的范畴,但他已将艺术教育视为美育的重要手段之一。

席勒、马克思提倡的现代“美育转向”分别以“人性的解放与复归”及“人的本质与美的本质的有机结合、强调人的个性全面发展及自由发展”为理论基础。弗洛伊德、马尔库塞、萨特、福柯等哲学家则更注重将美育完全转向人的现实人生,强调以人的生存为出发点与落脚点,通过艺术与审美来实现“生存状态诗意化”。他们的一些观点被称作“存在主义美学”“人生美学”,如弗洛伊德的“原欲升华论”、萨特的“存在论”、马尔库塞的“艺术自动对抗论”等。他们均关注人与实际存在的自身之间的关系,这从侧面反映了社会生活中非理性和理性之间的冲撞和突破,以及进入工业社会以来,人类开始完成主体性内涵重建,走向启蒙的“自我”。行文至此,我们可以看出艺术之于美育的重要性,同时,二者之间亦是相互依存的关系。

我们再来看看西方现代“美育转向”对中国美育及高等美术教育的影响。20世纪初,王国维、蔡元培等人将西方较为系统的美育理论引进中国。他们在借鉴的同时也考虑到了中国当时的现实情况,于是在建立智育、美育、德育概念的基础之上又吸取了中国的传统美育观,逐步将美育重新纳入伦理教化的范畴之内。辛亥革命后,以蔡元培为首的先行者于1912年提出“共和时代,教育家得立于人民之地位以定标准”之口号,并于1919年发表《文化运动不要忘了美育》一文,特别指出“文化进步的国民,既然实施科学教育,尤要普及美术教育”[5]。

在蔡元培的大力倡导和西方资本主义势力扩张、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力量崛起等多重因素影响下,中国专门的美术教育学校在20世纪初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如1912年创办的上海图画美术院、1918年创办的国立北京美术学校、1922年创办的苏州美术专科学校、1928年创办的国立艺术院等。在二十余年内,中国早期的美术院校从稚嫩走向成熟,为现代中国美术事业的繁荣打下了深厚的基础。与此同时,随着中国新式美术学校的建立,新的美育及美术教育理念也随之产生。刘海粟、王国维、梁启超、蔡元培、朱光潜等仁人志士纷纷提出自己的美育思想,如蔡元培提出“以美育代宗教”,认为美是一种陶养的工具,王国维提出“美育最大功能在于‘无用之用’”等。倘若对他们的美育思想进行概括和总结,我们会发现,他们无一例外都强调了美育在改造国民素质、人格品性方面体现出的重要人文价值。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提出“德、智、体、美”并举的教育方针,从幼儿园学段起就开始实施具体的美育规定和要求。此方针出来后立即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并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起到了积极作用。然而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受社会因素影响,教育方针里不再有美育的位置,发展随即停滞,对后来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影响很大。直到1986年,美育才被重新纳入国家教育方针。不过,虽然彼时美育出现在了国家“七五”计划之中,却并未得到实际重视,之后又于1990年在国家“八五”计划中再度被删除。由此可以看出,中国的美育之路可谓历经了重重波折。最終,在1999年6月召开的“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美育才重新被纳入国民素质教育体系之中,成为关乎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的重要事业。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尽管美育在我国再次得到广泛提倡,其发展还是较具局限性,主要还是侧重艺术教育。然而,美育并不等同于美术教育,我们切不可张冠李戴。分开而论,美育是教育学与美学的有机结合,其基本任务是使教育者树立高尚而健康的审美观,同时为时代培养全面发展的新人,这才是美育的最终目标。它不仅关涉文化知识的传播,而且还可扩散至更广泛的学科分类之中,甚至关联着一些观念形态上的研究,通过美学理论的无形渗透来辅助教育工作的各个方面。美术教育则不同,它是实施审美教育的核心手段之一。美学家斯托洛维奇曾指出,审美教育可在艺术中凝聚和物化人对世界的审美关系。由此可见,美术作为人类精神文化的形态之一,是人类审美意识的集中体现。也正因如此,在现今各大高校的美育培养环节中,美术课程占据着十分显眼的位置。毋庸置疑,学校教育所借助的最适宜的审美媒介还是艺术类学科,而艺术教育亦如同一切形式的教育,其最终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这一出发点是与美育相同的。可以说,美育和美术教育共同担负着推动社会进步的使命。二者齐头并进,缺一不可,皆立足于提高国民素质、完善国民审美品格的美好愿景。从中国普通教育情况看,二者亦都是学生从小必修的重要文化基础课。随着时代不断发展,美育和美术教育也将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以丰富、深刻的形式存在于当前的高等教育中。

蔡元培曾指出:“美育的基础立在学校。”伴随着历史行进的步伐,近代以来在美育观念的加持下,我国高等美术教育事业逐渐发展得如火如荼。说起来,中国的学院式美术教育大抵是从效仿法国开始的,徐悲鸿、林风眠等一批优秀留学先辈开创了中国学院美术教育的历史。他们借鉴法国学院教育的理念、制度和管理方式、课程结构等,为中国高等美术教育的发展打下了深厚基础。时间的车轮滚滚向前,如今在党中央“三个面向”旗帜下的中国高等美术教育也已经以积极的姿态投身于波澜壮阔的国际竞争热潮之中,不断接受洗礼与冲荡,较之往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高校大量增设美术专业点、扩大招生规模、大幅度调整专业结构布局等。此外,随着素质教育的广泛开展,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发生了较大改变,我国高等美术教育整体上呈现出稳中求进的发展态势。综上所述,近现代是我国高等美术教育思想快速发展并形成体系的重要历史时期。正是在这一时期,我国对中西方美育观念及教学体系进行了双重汲取,虽然面貌未及完善,但总体向好。

二、从传统中走来:中国高等美术教育的价值观照

作为高等教育的一部分,高等美术教育在具有自身独特性的同时,在人类文明空前进步的当代社会中亦更具现实意义与价值。20世纪90年代中叶以后,中国高等美术教育迅速升温,除各地区原有的艺术专业院校和其他由中等艺术专业学校升格成立的艺术专业院校以外,综合类院校也纷纷增设美术专业,成立美术学院或美术系。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渐深入,中国高等美术教育进入了飞跃发展期。不过我们必须承认,同发达国家的一些同类美术院校相比,我们在教育理念、办学模式、教学体系、课程结构、人才培养规格等方面还与它们存在一定差距,远远不能适应当代中国的社会发展需要。可以说,如今的中国高等美术教育亟须转型。笔者在这里将中国高等美术教育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现象和问题总结如下。

第一,美育发展的不健全导致了美术教育方向的偏离。美术教育在古希腊时期就被列为美育的重要学科,同样地,中国的美育理念则最早起自先秦诸子,譬如孔子所说的“游于艺”。由此可见,美育和美术发展的关系自古就有密切渊源。作为一门专业技艺化的视觉艺术教育学科,美术教育主要针对风格和技能层面的研究和探索,当然也能深入到学术研究的领域当中,只是在它的另一层面,始终承担着美术“育人“的社会功能。因此,如果我们从精神建设这一角度来理解,就会发现良好的美术教育其实体现的是一种美育期望。然而就目前中国高等美术教育中的美育发展进程来看,因为美育宗旨的不明确,美术教师授课的内容和形式都只是停留在表面,并未真正触及情感的陶养,只是一味强调学习成绩与学业成果,对教师的考评机制亦是以学术研究成果为主导,缺乏对美育观念的耐心实践。基于此,学生在学习及后来的工作过程中暴露出了明显的问题,如有些美术专业成绩出类拔萃的学生在进入社会工作后,不愿意从事美术的普及教育工作,有些学生缺乏基本的美育品德,难以胜任基础的美术教育工作。这一现状意味着高校美育工作的原始期待并未达成,美育和美术教育出现了双重退化。

第二,民族美术文明的“涵化”,即高等美术教育的隐形异化现象。“涵化”一词最早由美国人类学家提出,亦可译为“文化接触”或“文化移入”。人类学家赫斯科维茨(M.J.Herskovits)等人亦曾在《涵化研究备忘录》中对“涵化”下过定义,认为“涵化”是由于不同文化的群体发生持续的文化接触,导致一方或双方原有文化模式发生变化的现象。[6]

我们尤其要在以下两个方面警惕美术教育的“涵化”:其一是国外教学模式的引进。毋庸讳言,中国近现代高等美术教育基础的奠定有赖于对西方教育模式的借鉴,这种借鉴已经延续多年,通过当代转型来对外域美术教育模式进行“祛魅”[7]的参照已迫在眉睫。其二是国外美术文化的强烈冲击。随着西方后现代主义艺术的兴起和艺术多元化格局的形成,我们的高等美术教育开始面临更具挑战性的新课题。虽然我们已经在教学中加入了更多研究和分析性内容,并开设了相关课程,但还是要在走出“涵化”的“舒适圈”方面继续努力。在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今天,我们要在坚持自身美术文化传统的同时推陈出新,努力形成具有当代性的中国特色高等美术教育体系。

第三,美术人才培养的同质化。笔者认为,高等美术教育的同质化主要表现为生源的同质化和培养制度的同质化。在高校招生改革的大趋势下,艺考之路愈发艰辛。我国的艺考政策虽然正在进一步收紧,旨在“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但事实上近年来的美术教育还是呈现出学生应考专业技能增强、审美人文素养趋于弱化的倾向。尤其一些艺考机构的集中培训往往有着统一配套的固定机制,很大程度上扼杀了学生们的创新思维和个性。由这一机制培养出来的学生虽然应考技能极强,但很容易就堕入了同质化怪圈。

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美术教育的同质化、平庸化倾向愈加显著。以美术创作人才的培养情况为例,身处信息洪流之中,美术创作者早已无须为视觉资源、创作素材、媒介等忧虑,更能考验他们的是其是否具有艺术转化的能力。遗憾的是,笔者从他们身上更多体会到的是同质化的审美趣味。我们不难发现,从南到北,山水画的创作面貌普遍类似,花鸟画创作领域又流行体现不出个性特色的工笔细描。不仅如此,人物画创作领域亦掀起了互相雷同的变形、丑化之风。在浩如烟海的作品中,竟难以见到卓然独立者。从历届全国美展来看,同质化创作导致的“撞车”现象尤为严重,如艺术家陈坚所言,他看了近五百幅作品,发现其中至少有七八十幅是打鱼题材,大部分参展作品的风格大同小异。“实际上,当代中国美术创作多元化和多样性的问题,长期被主流所忽视,尤其是自延安以来的新中国美术传统中重视大众美术和民间艺术的传统被弃之一边”[8],这实在令人唏嘘。创作者们过于崇尚所谓的技法,不仅忽视掉了创新性,也丧失了傳统文化的美好积淀。通过关注美术创作者存在的此类问题,我们便可对中国高等美术教育的培养机制展开深刻反思。现行高校美术教学体系虽逐渐多元化,但依旧偏重绘画教学,特别是在绘画教学中又多以西方写实主义为基本内容,且教学方式趋于僵化,对创新思维的开发力度不够。这样的培养机制十分不利于文化创新。因此,只有开启对高等美术教育培养制度的反思,才能打破长久以来的偏执,进而更新“系统”,接应现实。

第四,高等美术教育“产业化”导致教育规律缺位。近年来,综合类院校纷纷开设美术系科、专业,其面临的严峻现实问题是政府投资短缺而美术招生市场火爆,因此各大美术院校开始竞相提高收费标准。这种功利趋向的价值判断势必会对高等美术教育的长远发展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据了解,就本科阶段来看,目前国内高校艺术类专业每年的平均学费在一万元左右,某些学校的学费甚至高达每年两万元。如此高额的费用令许多寒门学子望而却步,因此造成了教育机会的不平等,打破了正常的教育规律。针对这一问题,笔者认为应在扩大高等美术教育招生规模的同时,匹配国家及地方财政上的投入,并积极完善教学硬件、师资及学科规划等,这样才能在高等美术教育内部形成良性的竞争机制。毕竟学校不是生产部门,教育也不是为了生产现代化的商品。

三、迈向新时代:中国高等美术教育的发展路径

长期以来,关于什么是美术教育、美术教育的功能和目的是什么等问题,始终是学术界的讨论热点。以前文提到的《美育书简》及美育相关概念为例,其历史意义不仅仅在于提出了美育,同时也在于对美的本质的探索。美术教育活动亦是以此作为终极的目标。因此,“在普及美育的过程中,美术工作者肩负着巨大的历史使命”[9]。我国有着延续千年的文化传统,需要针对自身的具体情况来寻找高等美术教育的发展出路。围绕这一出发点,笔者提出以下五点措施和设想。

第一,放眼全球,兼容中西。进入新时代的中国高等美术教育与20世纪末西方文化单项输入的态势相比已大为改观,不过无论世界如何改变,面向世界、放眼全球依旧是中国高等美术教育得到进一步发展的基本路径。学者于洋曾指出,中国高等美术教育有两条出路,即进入世界和打造“中国学派”。从前者来看,中国高等美术教育应积极应对全球文化思潮、艺术观念之间的博弈,时刻做好迎接挑战的准备。当前国际形势复杂,充满不确定性。中国文化嵌入全球化的深度与广度是空前的,中国自身的变化将深刻影响未来国际秩序的演变,甚至引领全球文化机制与规则的确立。[10]虽说融入是前提,但如何兼容并蓄依然是新时代应继续深入思考的课题。中国的美术学科越置身于国际化背景,越应该强化自身的学科教育体系,力求系统化和科学化。同时,我们也要及时对国外美术学科的相关研究作出回应,在融合互渗的文化交流中汲取养分,从而更好地建构高等美术教育领域的“中国学派”。

第二,回归人文价值。高等美术教育借助审美和情感体验活动,将人们对美的认知从单纯的物性升华至理智或道德层面,正如梁启超所说的“情感教育最大的利器就是艺术”[11]。美国学者欧内斯特·博耶所著的《美国大学教育》一书特别提到了“艺术美学素养”,并这样介绍道:“人类的某些经历是难以用言辞表达的。为了表达这些深存内心的最强烈的感情和思想,我们就使用一种称之为艺术的更敏锐、更精巧的语言。音乐、舞蹈和视觉艺术不仅合乎需要,而且是必不可少的。”[12]因此,美术教育是一种重要的人文审美教育,在当下物质文明空前繁荣的社会中,对美好人性的复归起到了辅助作用。中国传统文人画便极具人文思想。文人画家对于“先文人,后画家”的追求亦印证了“画者,文之极也”之准则。纵观近代中国的艺术大家,无一不是既练就了高超的专业技艺,又拥有深厚的人文功底和审美能力。因此,美术教育所能体现出的人文性在每个时代都应被视为耀眼的闪光点。从人类的个体感受出发扩展到对人类的终极关怀将成为当代社会文化发展之大势。高等美术教育要敢于冲破僵化教育机制的束缚,寻求新的自由和解放,为新时代生成新的人文精神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第三,坚定文化自信,完善中华民族传统美术文化教育体系。在2014年2月24日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在生产生活中形成和传承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等,其中最核心的内容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因此,高等美术教育作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现。毕竟,民族文化既是一个国家的精神家园,也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的根基。

因此,我们的高等美术教育理应承担起文化传承的重任。那么我们要如何实现呢?笔者认为,首先应坚定文化自信,引领本民族的文化自觉;其次应全面、客观地了解并发扬我国的传统美术文化,将汲取到的养分落实在美术教学与实践上;最后从全球文化多样性出发,以跨学科的多元方式实现传统美术文化资源向当代文化资源的战略性转变。如此一来,高等美术教育便能在传承优秀美术文化的基础上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创新能力,让民族美术文化遗产真正转变为新的民族美术文化资源。

第四,培养创新型美术人才,尊重异质化发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委员会曾经在一份名为《学会生存》的报告中指出:“人的创造能力是最容易受文化影响的能力,是最能开发并超越人类自身成就的能力,也是最容易受到压抑和挫伤的能力。”这说明了创新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然而要激发学生的审美创造潜能,我们的高等美术教育就必须扬弃一些阻碍学生提升创造能力的消极因素,实行创造型高等美术教育,培养创新型美术人才。在创造力培养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努力做到以下三点。一是强化学生的创造意识,注重学生异质性创造能力。众所周知,艺术的灵魂在于创造。诚如王朝闻所言:“创作个性就是一个艺术家区别于其他艺术家的主观方面各种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明显特征的总和,它是在一定的生活领域、世界观和艺术修养基础上所形成的独特的生活经验、思想情感、个人气质、审美理想以及创作才能的结晶。”[13]创新即意味着超越。实现创新发展,不仅代表着人格及艺术品位的提高,亦代表着良好时代精神风貌的形成。作为引导者、启蒙者,学校和教师队伍都要重视这一点。二是给予全体学生发展自由个性的机会与平台。比如在常规的美术通识课程中,可以引入项目式教学方法,创设艺术应用情景,从而给学生营造强烈的代入感和氛围感。这样一来,很容易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其产生自主研究和实践的兴趣。三是举办丰富多彩的展览或创作活动,同时构建公正、公开的评价机制,并在这一过程中观察学生们的个性化差异,从而因材施教。

第五,深化教学改革以适应时代发展。一般而言,教学改革主要是教材、课程、教学方法及考试招生制度等方面的改革。就目前国内高等美术教育的发展现状来看,多数学校更加重视专业训练,并不能满足时代对“通才”的需要。究其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一些美术专业院校的课程设置较为单一,一般是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及专业选修课等分段式课程,缺乏系统化的专业课程设置以及同其他学科之间的互通和交融,培养空间较为狭窄。从民族文化角度看,亦未能充分体现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制訂培养方案时多倾向于学习西方。反观西方一些学校设置的专业及课程,基本都在随着时代思潮的发展而变化,比如德国卡塞尔艺术学院在课程设置中就十分强调实践教学理念。从其设置的科系来看,有自由艺术系、艺术教育系、艺术学系、工业设计系以及视觉传达系,而自由艺术系专业又分为三个工作室——自由绘画、新媒体与老媒体、综合性工作室。其中,艺术教育和艺术学专业的学生可以在各个科系自由挑选专业。可见,通过在教学中将艺术精神与当代科学有机结合,德国卡塞尔艺术学院的学生得以多视角地学习艺术与文化。在此基础上,该校亦极为重视国际文化交流,积极同我国院校合作办学,是我国高等美术教育可以参考的优秀范例。

其次,我们还应优化美术教材,使之实现时代化与科学化。张晓凌于2020年11月在上海召开的“亚洲地区学校美术课程改革与创新国际研讨会”上指出,美术教材的创新“要立足‘跨文化视野’‘跨学科发展’‘根植于社会现实发展’和‘高度融合科技与艺术的关系’”。由此可以看出其在教学改革方面的对应性思考,特别是对跨学科、艺术与科技这两方面的重视,更是值得我们着重关注。

最后,教学方法和考试招生制度的改革亦不容忽视。新时代的高等美术教育必须要有高素质的强大师资力量支撑。随着美术专业考生的队伍不断扩大,高等美术教育师资队伍也面临着梯队建设、知识更新、改进教学方法和提高专业水平等种种问题。同时,考生也存在着文化素质薄弱的情况。目前中国高等美术教学及招生考试不注重提升学生的人文知识,学生的文化课录取分数普遍偏低,这样势必会导致美术专业学生人文素质的欠缺。笔者还注意到,近年来一批为民族美术事业奋斗多年的老一辈艺术家已陆续退出教学岗位,取而代之的是新一批刚刚离开校园的青年教师,他们的教学经验和水平还有待提高。

结语

相对于社会各界对教育的热烈讨论,高等美术教育领域其实较为沉寂。面对外域文化及本土文化在教育层面的冲撞与融合,我们需要以宽容的态度辩证思考,既要致力于消除各国美术学科的对立与隔阂,又要做到自立自强。在“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和教育全球化的国际背景之下,我国的高等美术教育事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因此,我们既要学会融入,又要建立起成熟的美术教育体系,以此应对挑战、实现自我超越。然而无论如何转型与改革,美术教育中对固有的感性与理性、情感与道德、纯粹美与社会价值的关系的思考仍然具有普遍性,它们亦终将在时代的不断变迁中得到更为合理的解释。

(杨雅健/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注释

[1]曾繁仁.现代美育理论[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6:114.

[2][德]席勒.美育书简[M].徐恒醇,译.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4:37.

[3]高建平.席勒的审美乌托邦及其现代批判[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6).

[4]同注[2],30页。

[5]蔡元培.文化运动不要忘了美育[N].晨报副镌,1919-12-01.

[6]黄淑娉,龚佩华.文化人类学理论方法研究[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216-233.

[7]“祛魅”一词源于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所说的“世界的祛魅”,指对科学和知识的神秘性、神圣性、魅惑力的消解。

[8]陈履生.从抗疫主题的苗族民间绘画看当代美术创作的同质化问题[N].文艺报,2020-05-18.

[9]刘海粟.精神文明和美育[J].美术,1983,(2).

[10]于洋.融入与自立——作为中国高等教育学科的美术学及其困境与机遇[N].贵州政协报,2018-02-09.

[11]梁启超.中国韵文里头所表现的情感[M]//中国美学史资料选编(下).北京:中华书局,1981:417.

[12][美]欧内斯特·博耶.美国大学教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8:129.

[13]王朝闻.艺术概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150.

美术基础教学建筑学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信息的传播和获取的速度有了很大的改观,网络信息化技术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同时提高了人们工作的效率,同时,高职院校的发展也有了新的挑战。高职院校为我国经济发展输送了大量的专业性人才,为经济建设作出了相当大的贡献,随着新课改的实施,高职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的必然趋势,本文主要阐述了互联网+时代下高职院校创新创业的意义,同时对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对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方法进行了探讨,希望给相关工作者带来实质性的帮助。

关键词:互联网+时代;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0.25.001

“互联网+”的意思是指,以信息技术和网络为媒介将各个行业进行整体的整合串联,用来带动网络经济行业的发展,让社会市场经济更加有活力,其本质就是将信息技术和传统行业进行有效的结合,从而成为新的经济发展形态,深化经济资源的配置,并实现国际市场的开拓。因此,高职院校的教育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应该积极响应创新创业的改革,从而使得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就业更顺利,更高效。

一、“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双创教育改革的重要意义分析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时代发展的需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让社会上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其中的知识和经济的竞争尤为激烈,只有提高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才可以让学生更加有社会竞争能力,才可以适应现今社会的发展,最终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和人才的输送作出有效的贡献。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当今社会的发展需要,应该重点培养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并积极解决“双创”教育过程中出现的重要的、典型的问题,“双创”能力的有效提升,才可以让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有效的提升。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改革有利于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1]。高职院校一直以为国家培育更多技术性人才为己任,肩负着社会进步和国家经济发展的重任,对推动中国梦的实现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所以,高职院校应该将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作为教育工作的重点。在“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应该以创新创业为核心教育内容,找到教育改革的切入点,从而最大程度地激发高职大学生的学习热情,让高职大学生的综合素质都可以得到有效的提高,让高职大学生更加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提高大学生的社会竞争能力,才可以有效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添砖加瓦,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可以帮助学生实现自我提升[2]。随着社会竞争不断的激烈,高职院校的学生如果想在这样的形式下提高自身的竞争优势,就必须在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上下功夫,切实提升自己的核心素养和综合素质。在“互联网+”时代,高职院校依照时代的发展变化要求,及时对双创教育进行改革,不仅可以让高职大学生提高自己的创业就业能力,同时还可以让高职大学生自身的专业知识和理论知识掌握得更加的牢固,让学生体现自身的价值,实现自我个性化发展。

二、“互联网+”时代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第一,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滞后,缺乏“互联网+”思维。在互联网时代,高职院校缺乏在线课程平台和线上学习的资源,同时高职院校一些教师对双创教育缺乏重视。第二,教师开展双创教育的意识和能力不够,所以导致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比较单一,对学生的教育没有针对性,所以导致实际效果并不明显。第三,学生实践平台太少,同时教师在课下的指导帮扶并没有做到位。第四,创新创业教育机制仍然不够健全。所以,对现下的高校的创新创业的情况进行总结,明确创新创业的发展目标,构建更加完善的“互联网+”创新创业体系,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不仅需要高职院校的教育,还需要政府的支持和政策的扶持[3]。

三、“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进行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有效措施

(一)从教育理念入手,促进教育改革

教育理念是开展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的先导力量,可以说,具备先进的教学理念是保证后续教育教学改革实践能够朝着正确发展迈进的重要条件。“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让纸质呈现的信息时代成为了历史,大量的信息逐渐地向电子化发展,人们在获取知识时不再依靠纸质资料进行阅览和记录,而是利用互联网就可以简单快速地搜索出自己想要的信息。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迅速普及,获取知识的主要来源已经发生了重要变化,由传统的书本逐渐向互联网转变,因此高职院校要树立现代教育的理念,不断探索对教学进行创新和改进,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学习效率。现今网络教育和在线学习的优势尤为突出,所以高职院校应该将互联网教学和传统教学模式相结合,让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知识传授,学生也可以随时随地地进行学习,同时,师生还可以在互联网上形成信息互动,并且增加线下学习效率,让学生在课下有更多的补充和拓展,这样的教学方式对推动高职院校教育改革有着重要意义,有助于高职院校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目标的达成。高校应该对创新创业有更深层次的认识,了解到它的重要性,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到人才培养计划中,让创新创业思政教育和高职院校的专业教育相结合,并以互联网为基础改革创新创业的教育理念。培养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课堂教学不能单純地讲授理论知识,还要适当地和实际生活相结合,利用所学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也可以从生活中寻找教学的资料和案例。与此同时,还要注重各学科间的关联性,突出课堂教学的开放性。第一,在以教材教学为主的基础上,可以通过互联网收集一些学习素材或学习材料以此进行辅助教学;第二,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将自己在互联网上获得的知识和技能进行进一步的相互交流,让他们在思想的碰撞中培养自己探索能力、思考能力及创新能力。高职院校应该抓住课堂教学的有利时机,适时向学生灌输双创理念和认识,教师对学生的教育不应该只是进行知识的传授,应该将增强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作为重点工作,并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思维,让他们在双创思维意识的引领下,有意识、有目的地开展创新创业的实践活动,为学生今后的求职或者创业中更加的高效奠定基础。

(二)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加强教师的创新创业素养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对整个社会来说都是一次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只有将自身发展和网络相结合,才可以更好地让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同样道理,高职院校要想跟上社会和时代的发展,就应该将传统教学和网络教学相结合,根据时代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高职院校必须要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要想将学生的创新创业工作做到最好,首先应该加强创新创业师资队伍的建设,千方百计地提升教师的双创素养,积极鼓励他们深入地学习创新创业知识,并且将创新创业理念充分贯彻到实践教学中。高职院校应该努力提高教师的创新创业能力,积极地为教师创造更多的进修机会,同时组织更多创新创业的培训课程,并且可以邀请一些成功的企业家或者创业方面有所作为的学者,来学校进行关于创新创业的知识讲座,让教师可以实时地学习和了解更多先进的教育理念,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组织一些教师参与到企业的具体实践中,从而更直观地掌握企业的运作模式和操作过程,提升自己的实践经验和专业知识的储备,最终实现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改革工作。另外高职院校还可以组织学生进入企业中深入地学习,让学生在实践中了解现今企业对人才的真正需求,从而真正地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

(三)加大高校创业教育政策和资金的扶持力度

高职院校应该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创建一支由学院党委领导领导、各个教学单位负责人组成的教育小组,用来专门指导本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并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寻求政府或者一些企业的资金以及国家的政策扶持,创建更加专业的高职院校创新创业实践服务平台。这些创业实践平台可以为高职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创新创业服务和支持,让学生有更好的创新创业氛围,同时要将创新创业融入到实践教学中,将整个教学理念灌输到各个学科的专业课堂中,提高创新创业教育的效率。

(四)充分利用优质资源,提升资源利用的效率

让“互联网+”的教育模式和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相融合,使得双创教育中的一些优质资源能够得到充分利用,切实提升资源的利用效率。高职院校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探索一些双创教育的试点工作。与此同时,学校还可以将互联网和本校的师生管理相结合,建立校园管理网络系统,具备教师备课、师生互动等方面的功能,切实提升校园的信息化建设。高职院校在大力开展校园信息化建设的同时,也要注重加强同全国其他高职院校的相互合作和交流,对优质教育资源进行优化和整合,并通过互联网的形式建立公共教育平台,最大程度地实现各高职院校间的优质资源共享,才可以让高职教师和学生实现网络在线学习,在网络上共同交流和沟通,提升了优质资源的利用效率,也提升了师生们的学习效率。另外,政府也应该高度重视高职院校的双创教育改革,不断加大对其扶植力度的同时,还要积极鼓励本地企業关注高职院校的发展,根据企业的用人需求给高职院校的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和锻炼的机会。总之,互联网服务平台的建设,不仅可以为高职院校的师生提供一些在线资源服务,还可以让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效率更高。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互联网+时代的影响下,各个行业都在面临着挑战,唯有不断地创新才能符合社会和时代发展的需要,高职院校也是如此。高职院校是专业型人才的摇篮,适应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然而将教育体制进行创新和改革是高职院校的重点工作内容。在互联网+大背景下,高职院校要想进行教育改革应该将信息技术和创新创业理念相结合。将互联网技术融合到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每一个行业中,才可以更加有效地促进高校教育体制的改革和创新,只有这样高职院校才可以为社会和国家培养出更多的优秀型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肖帅.基于“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探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8(7):42.

[2]林培亮.“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美术教育专业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19(8):1.

[3]程文香.“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教学设计与实践探析[J].科教导刊(下旬),2019(4):97.

[责任编辑 万淑蕊]

美术基础教学建筑学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近年来,教育部门愈加关注基础美术教育工作的开展情况。为帮助当代青少年学好相关内容,使其能在接受基础美术教育的过程中,了解传统文化,教师应该尝试联系实际,细致研究当前基础美术教育情况,并对传统文化在该教育工作中的传承、发展情况进行分析。

关键词:基础美术教育;传统文化;青少年;传承与发展

前言:经实践发现,教师深入挖掘传统文化内涵内容,借此优化基础美术教育内容、教学方式,能给当代青少年提供更为优质的基础美术教育。在这一优质学习环境下,青少年文化认同感将大幅提升,且将在艺术教育发展过程中,得到优质教育,顺利完成基础美术教育相关学业。在未来,教师也要细致研究传统文化,尝试借助传统文化进行授课,以提升艺术教育质量。目前,这一目标显然已经达成,青少年基础美术教育受教育质量更是显著提升。

一、当前基础美术教育情况

在经济环境的日益影响下,国内教育领域迈向新的发展阶段。社会、有关部门开始发挥作用,主动参与到教育改革工作当中。在这一社会背景下,艺术教育工作变得愈加规范,且开始走向系统化发展道路。具体表现为:在政策影响下,部分青少年开始学习艺术,尝试借此提升个人综合实力。在这一大环境下,各式各样的艺术培训活动开始出现,市场竞争十分激烈。如果站在社会角度看待青少年基础美术教育可以发现,当代青少年本身乐于参与艺术培训活动。这一现状,使艺术教育领域飞速发展,培训班更是逐年增加。从这也可以看出,青少年作为消费主体,直接影响艺术教育领域的发展进程。现如今,青少年主要借助新媒介参与学习,且已然能在网络技术的帮助下,顺利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艺术教育产业更是在这一过程中,得到良好发展。

但是,在全面调查、分析后可以发现,国内艺术教育体系尚不完善,青少年无法在日常生活、学习过程中,得到优质的基础美术教育。教师应该引起重视,尝试站在素质教育教学角度思考问题、研究基础美术教育工作。经实践发现,教师合理优化基础美术教育课程体系、教育体系,借此开展相关教学活动,能给青少年带来优质的教育。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应该注意基础美术教育的方式方法,尝试借助传统文化,给青少年提供更为优质的教育、指导。这就要求教师细致研究基础美术教育工作。笔者认为,只有教师了解国内基础美术教育内容、教学方向,并在考虑青少年实际需要的前提下进行授课,才能使基础美术教育质量不断提升。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更是要深入挖掘传统文化的文化内容、特色元素,尝试将传统文化和基础美术教育内容相结合,以便从源头上保障青少年学习效果,使相关青少年能得到优质的基础美术教育。

二、传承与发展情况分析

在素质教育下,教师不但关注班级青少年文化课程的学习情况,还关注青少年综合素质、艺术素养方面的发展情况。为帮助当代青少年提升个人艺术素养,使其能真正了解传统文化,教师应该重视、合理开展基础美术教育工作。在授课期间,教师应该合理借助美术课程,向青少年传达有效信息。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该合理利用视觉艺术符号辅助授课,以帮助青少年直观观察、细致研究传统文化。教师在授课期间所用符号,多数与传统文化、民族文化相关联。教师全面展示绘画艺术、传统文化,能帮助青少年更好地学习基础美术教育课程。尤其是传统文化方面,在语言元素的帮助下,青少年对民族艺术的变化情况、演进情况愈加了解,且已然能在多元化发展背景下,深刻体会文化艺术的独特魅力。笔者认为,这种文化力量十分重要且影响深远。教师应该明确这一点,充分利用这种文化力量开展艺术教育工作。

在主观因素、客观因素的双重影响下,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开始接受网络教育。网络教育方式更是成为当前社会的主流教育方式。这一变化,使教育工作得以顺利开展,且已然在一定程度上给教学管理工作的开展带来变化。比如深圳,深圳有关部门已然重点强调教育国际化工作,且下达任务,要求相关学校尝试在网络教育期间加入传统文化内容。在这一社会背景下,学校为响应号召,给青少年创造优质的学习条件,开始基于国際化教育角度,建立相应的教育平台,并借此展开授课。经实践发现,教师结合社会热点话题,做好艺术教育方面的项目建设工作、课程体系优化工作,能给青少年带来好的学习条件。在新的学习环境下,青少年将系统化学习基础美术教育内容,且将在基础知识、专业指导下,完成基础美术教育学习任务。

在这一大环境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K12教育情况,相关教师更是尝试在中国教育体系中融入K12教育内容,以达到中西教育有效融合的教育目标。这也是当代青少年需要学习的重要内容,青少年主动配合教师参加各式活动,学习基础美术教育内容,将借此提升个人学科素养。在未来工作中,教师应该站在本土角度分析问题,尝试借助传统文化、民族特色,去优化青少年基础美术教育内容,确保相关青少年能借此进步、全面了解学习基础美术教育内容。

教师应该正确看待基础美术教育的艺术素养发展需要,并尝试在此基础上,给青少年提供学术化更强的、理论化更强的教育。这一行为,能使中西方教育工作有效结合,青少年也将借此得到更为优质的教育、指导。现如今,已然有大量的专家开始研究学术结合工作,且已经在实际教育工作中,尝试将课程教育工作、传统文化教育工作相结合。在这一教育背景下,青少年能在学习基础知识的同时,了解、学习传统文化,青少年学习需求将得到满足,且将在这一优质环境下,不断进步。在未来,教师也应该采取措施,尝试将基础教育普及化、大众化,使相关教育工作能大范围开展、落实。目前,国内基础美术教育体系已然愈加完善,相关教育工作开展质量明显提升,且已然与传统文化传承工作、发展工作紧密相连。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教师在给青少年讲解基础美术课程知识的过程中,合理借助传统文化进行授课,能使青少年得到优质的基础美术教育。相关青少年也将在这一过程中,不断进步,在美术教育体系的帮助下,顺利完成学业。在未来,教师也要细致研究基础美术教育内容,并尝试结合网络时代发展形势,对其教育内容加以创新。在教师的不断尝试下,基础美术教育工作开展向系统化方向、民族化方向发展。这一变化,使传统文化直观展示在青少年面前,青少年也在优质的美术教育下,真正掌握基础美术教育课程。

参考文献

[1] 阿卜杜凯尤木·麦麦提,张志强,钱初熹.新中国70年新疆基础美术教育发展历程研究[J].  美术. 2020(01)

[2] 杨伊倩.基础美术教育展览展示策略研究[J].  美术教育研究. 2019(09)

[3] 刘军.基础美术教育与社会文化发展思考[J].  美术教育研究. 2018(19)

[4] 刘晓峰,Sofia Wu,商亮,余治昊.中英基础美术教育比较研究[J].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7(01)

[5] 林曦.对基础美术教育的思考[J].  新美术. 2016(12)

作者简介:隰欣悦(2001.10—),女,汉族,籍贯:河北保定人,河北师范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18级在读本科生,本科学位,专业:环境艺术,研究方向:基础美术教育

美术基础教学建筑学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室内设计进一步推动了美术专业运用的范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住房的要求越来越高,室内设计有巨大的市场。但是当前在高校中室内设计教学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严重影响了室内设计专业毕业生的就业以及室内设计工作的质量。基于此,高校要认真探索在室内设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的对策推动教学效果取得新突破。

关键词:室内设计;教学;问题;对策;思考

当前,人们的住房条件越来越好,已经由最初的追求室内环境逐渐地向提升美感和舒适感进行转变,对于室内设计的追求向富有文化内涵进行转变,这对于室内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此,室内设计教学必须要与时俱进,立足于室内设计教学自身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的对策进行化解,这也是摆在室内设计教学中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1存在的主要问题

1.1室内设计教学理念与时代要求脱节

在当前的室内教学中很多美术教师还在延续传统的教学思维,开展室内设计课程还是延续着美术课的基础模式,导致对学生从事室内设计缺乏长远的规划,造成学生的眼光短浅,没有用发展的眼光来对待室内设计。这些问题也是长期以来人们对于室内设计存在着片面认识造成的,开展室内设计教学还是依托于美术教学,部分教师甚至简单把设计教学等同于绘画。因此当前的室内设计教学理念远远的落后于时代的发展需求。

1.2理论与设计实践不能够较好的结合

当前的室内设计教师队伍中,很多教师出身于美术专业,教课经验不足。对于室内设计教学而言,专业性强,需要经过大量的实践才能够全面掌握设计技巧。在当前的高校中室内设计的教师很少具备室内设计的经验,多是按照教材照本宣科,导致他们的理论知识丰富,但是实践经验不足,因而出现了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的现象。当前,很多学校对于学生的实践也不重视,进一步造成学生与教师在开展学习的过程中,多是理论知识的学习,很少能够真正参与实践,理论知识丰富而实践不足,出现理论实践中脱节的现象。

1.3学生缺乏设计的基本建筑设计知识

室内设计要立足于建筑设计,只有全面掌握建筑设计的相关知识,才能够更好进行室内设计。设计者只有在全面掌握房屋的结构的情况下才能够将房屋的概况了然于胸,全面掌握进而能够进行系统整体设计,实现较好的效果。但是,当前从事建筑设计专业的学生普遍缺乏专业的建筑设计知识,他们对于建筑的结构掌握的知识少之又少,造成了在设计时对房屋室内结构不清楚,在概念上出现偏差,不能有效的划分不同的空间和功能,甚至孤立的对待每个结构,造成了室内设计不完整不系统。

1.4没有重视培养学生的草图绘制能力

应当看到,室内设计是一项系统的创作活动,作品设计需要一点一点琢磨制作。在设计的过程中需要经过大量的尝试绘制草图进而才能形成最终的室内设计图纸,这个过程中是思维的创作过程,每一步都是设计者的创新尝试探索。但是当前在教学中,很多学生不重视草图的绘制,认为绘制草图浪费时间,造成他们在设计的过程中思维不连贯,影响了设计的效果。部分教师也没有较好的引导学生重视草图绘制,简单的将教学重点放在学生最终的作品上,进一步造成学生在草图绘制中落实不好,也无法体会到体会出设计的每一个过程,无法有效激发灵感,无法最终形成精美的设计方案。

1.5室内设计方式方法缺乏创新

在日益浮躁的今天,很多从事室内设计教学的师生不能够沉下心来,主动创新,多是照抄他人的设计方案。有效的借鉴是推动室内设计取代进一步的措施,经过不断的借鉴改进最终形成自己的方案也是取得进步的关键措施。但是很多师生沉不下心来,过于追求成果,借鉴照搬他人设计方案还没做到主动创新,这就造成了设计千篇一律,缺乏灵感,创新性不足。另外,教师在教学中也没有较好的创新教学方式,对于推动设计教学效果不明显。

2解决教学中存在相关问题的对策

2.1转变设计教学理念推动室内设计教学深入开展

教育改革正在推进,要有效落实授之于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教学理念,将开展教学的最终目的和任务归结为让学生自主学会学习。教师在开展教学过程中要转变教学理念,主动转变角色,赋予学生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教会学生更好学习设计,学生全面认识室内设计专业。同时,要把室内设计专业的前沿信息、最新的动态,有效融入到室内设计教学中,引导学生主动及时掌握有关于室内设计的最新知识、设计理念,在设计思想上与时俱进。

2.2给予学生更多的实践机会提升设计教学的成效

在开展好理论知识教育的同时,更要给予学生更多的实践机会,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检验理论知识。同时,在教学的过程中要较多增加实践课,比如说可以采取到企业进行社会实践,引导学生自主开展毕业设计等形式,推動学生获得更多的实践机会。在课堂理论知识教学的同时,教师要有效充实实践教学环节,选取设计的优秀案例,引导学生讨论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更好参与到实践环节。也可以扩大校企合作,与校外的设计企业进行联合教学,建立实习基地,为学生更好的获得实践机会,提供更多平台。

2.3整合有关课程推动室内设计教学效果有效提升

室内设计是一门专业的课程,但是又依赖于其他的学科。因此,为了有效推动设计取得良好效果,必须要整合相关的课程融入到实验设计课程教学中。整合课程就是要做到按照课程计划,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重组不同领域的学科知识。室内设计涉及面较广,主要以建筑学审美学为主,因此要有效的将这些知识融入到设计课程中,不断整合这些知识,引导学生全面掌握,以便于在室内设计中全面应用,实现室内设计新突破。

2.4在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养成绘制草图的好习惯

作品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从点滴做起,逐步积累,经过无数次地修改,最终形成最终的设计方案。因此,在这个过程中,必须要重视绘制草图,通过绘制草图验证各种创作方法,确保设计完整连续。同时,通过草图也可以有效地观察出一个学生的设计构思,也是有效地见证学生设计过程的有效载体。草图见证思考过程,是在推敲无数次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形成的。因此,教师要重视绘制草图,引导学生养成绘制草图的习惯,有意识培养学生的构思能力,鼓励学生在日常学习中及时记录见到的素材,做好下面的积累,从而通过引导学生养成绘制草图的好习惯,实现造型能力的不断锤炼。

结束语:

对于室内设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要不断深化研究,才能推动室内设计教学不断取得新突破,满足当下的需求。

参考文献

[1]王勐慧.我国现代室内设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科技信息,2009(08)

[2]陈明洁,张颖,李静.浅谈现代室内装饰设计新理念[J].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09,29(4).

[3]刘思民,闫春林.室内设计中的高技派[J].华中建筑,2003(04)

美术基础教学建筑学论文范文第5篇

课程设计适用专业:近机类 服务课程名称:《机械设计基础》 服务课程编号:02020006 服务课程讲课学时:88 服务课程学分:5.5 课程设计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机械设计基础》、《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手册》

一、课程设计教学目的及基本要求

它是《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最后一个重要教学环节,也是高等工科院校近机类专业学生第一次较全面的设计能力训练,在实现学生总体培养目标中占有重要地位。

1、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理论和生产实际知识进行设计的能力,使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得到进一步巩固。

2、学习机械设计的一般方法和步骤,初步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为今后毕业设计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3、进行设计基本技能的训练。例如计算,绘图,熟悉和运用设计资料。

4、学生应明确设计任务和要求,并拟定设计计划,注意掌握进度,按时完成。

5、学生在设计过程中要独立思考、深入钻研,主动地、创造性地进行设计,反对照抄照搬或依赖教师。要求设计态度严肃认真,有错必改,反对敷衍了事。

二、课程设计的内容及安排

1、设计分段进行,每一阶段的设计都要认真检查,没有原则错误时才能继续进行下一阶段设计,以保证设计质量。

1 设计计算

选择电动机,计算传动装置的运动和动力参数,进行传动件的设计计算,校核轴、轴承、键等。

2 草图绘制、审查和修改

根据上述设计计算,绘制传动件等,设计轴上其它零件和减速器机体及附件,标注尺寸。要求只绘制装配图的主、俯视图。

3 绘制装配图

除绘制草图内容外,绘制装配图的侧视图,编写技术要求,对零件编号,填写明细表及标题栏等。

4 绘制零件图

选择所设计减速器中任一轴和齿轮进行绘制。鼓励采用计算机绘图。 5 编写设计说明书 6)答辩

2、每个学生应完成的设计任务 1 草图 1张(A1坐标纸) 2 装配图 1张(A0图)

3 零件图 2张(A3图,传动零件轴和齿轮各一张,鼓励用计算机绘图) 4 设计说明书一份

设计题目

设计题目为来源于工程或生活实际的机械传动或简单机械(比较成熟的题目是以齿轮减速器为主的机械传动装置)。设计题目应多样化,并鼓励学生进行创新设计。学生也可自拟课题,但须经指导老师审定后才能作为课程设计题目。

三、课程设计的考核方法及成绩评定

课程设计应根据设计说明书、图纸和答辩情况等,按优、良、中、及格、不及格评定成绩。具体评分办法如下:

平时成绩 (出勤、态度等) 10%

四、课程设计的时间安排

名称 设计计算 草图绘制、审查和修改 绘制装配图 绘制零件图 编写设计说明书 答辩 合计

说明书 30% 学时 2天 2.5天 2.5天 1天 1天 1天 10天(2周)图纸 40% 小计

2天

2.5天

2.5天

1天

1天

1天

10天(2周)答辩

美术基础教学建筑学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民用建筑;桩基础;地基基础;施工技术

1 地基基础和桩基础概述

所谓地基,指的是指建筑物下面的土体和岩体,是建筑物的承载体。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地基施工是非常基础的施工内容,地基基础施工的工作效果直接影响到后续施工过程的稳定性,是整个建筑工程施工的最基础的环节,更是最重要的环节。通常情况下,地基基础的主要作用在于分流建筑结构自重和传重所带来的压力。地基一般分为天然地基与人工地基,天然地基是指自然形成的坚硬岩石结构的区域,这样的区域达到了建筑工程施工的要求,不需要进行基础加固施工,自然形成的岩石结构可以满足建筑结构压力分流的需求,但是天然地基的区域面积往往非常小,很难符合建筑工程的设计要求。在大多数情况下,需要利用人工地基对天然地基结构进行加固,以达到建筑工程的施工要求[1]。

桩基础也是基础的一种,其由岩土中的桩和连接桩顶的承台组成。当地基是浅层土壤时,其承载力不能达到建筑工程技术的要求,难以支撑建筑物,可能会造成建筑物变形等情况,这时就可以在地基上打桩,使其能更好地承载建筑物。桩基础具有承载力高、沉降力比较均匀等特点,与地基基础搭配,尤其是软土地基,桩基础可以彻底改变建筑工程基础结构强度,为后续建筑工程施工提供坚实的基础。

2 地基基础以及桩基础常见问题

2.1 桩质量问题

对桩基础的运用在民用建筑的施工中可以说已经得到全面的普及, 而随着使用数量的增多,大量的桩质量问题随之产生,这些质量问题的存在不利于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桩的质量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预制桩桩顶破裂、桩身断裂;(2)钻孔、挖孔灌注桩孔底虚土多、桩长不符合要求导致沉降不均匀、灌注的混凝土夹土夹泥、密实度不够、有蜂窝、麻面及桩身分段级配不均匀等现象;(3)震动、锤击套管灌注桩等挤土桩产生缩颈、断桩及掉角等现象从而降低了建筑物的承载力。

2.2 地下水的处理

当前高层建筑的建设高度越来越高,记录也经常被打破,同时也需要更深的地基基础,有时为了保证建筑物的稳定性需要在地下水位以下建设地基基础,从而需面对一系列的问题,其中主要是合理的处理地下水。若是地下水没有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处理,地基基础的质量虽然能够得到一时的稳定,随着时间的推移则会出现很多的质量问题,对建筑物的稳定性造成影响;因此,必须要合理的处理地下水问题,从而尽可能地保证建筑物的稳定性。只有在地基基础和桩基础施工当中制定合理的排水措施才能够保证基础的整体质量,确保建筑物的稳定性。

3 民用建筑桩基础施工技术要点

3.1 预制桩技术

选择预制桩方法来进行民用建筑桩基础施工,想要保证施工效果达到专业标准,需要提前结合现场地质地形环境特点,制定科学合理施工规划方案,对施工行为进行指导。如果未提前对现场进行勘察,直接选择应用静力沉桩或振动沉桩,将会出现挤土问题,影响桩基础效果。因此,正式施工时要严格控制桩基间距和数量,并对桩基础范围进行科学规划,避免挤土问题的发生;另外,还可以选择应用锤击沉桩技术或者射水沉桩技术进行施工,且射水沉桩技术主要适用于砂土层作业环境,不可用于其他地质环境[2]。

3.2 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

该种钻孔灌注桩施工主要使用机械钻孔的方式,采用泥浆对孔壁进行稳固和保护,在机械钻进的过程中,切削下来的碎石、泥屑等被循环泥浆带出孔外,钻孔完毕后,经过清孔后将钢筋笼安放完毕,并通过导管灌注混凝土。该种桩基础施工方式较为适用风化岩土基础以及粘性土、粉土、沙土和碎石土含量较高的地基基础施工,同普通的桩基础施工相比,护壁钻孔施工成桩截面大且入土相对较深,且施工工艺复杂,施工要求相对较高,需要混泥土量相对较大。

3.3 沉管灌注桩

沉管灌注桩是利用锤击或振动等方法沉管成孔,然后澆灌混凝体拔出套筒。沉管灌注桩具有设备简单、打桩进度快、成本低的特点。首先根据施工图纸进行施工放样,清理并平整场地,在打桩机就位后,用锤击或振动打桩机,将带有混凝土桩头或带有钢管的桩底压入土层中,同时向钢管中放钢筋笼并灌注砂浆,在振动的同时,渐渐拔出钢管,形成灌注桩。这种类型的桩直径一般在300~500mm,长度可达25m,比较适用于粘性土和砂性土地基;沉管灌注桩在土层软、硬交界处或软弱土层处易发生缩颈、断桩、局部夹土、混凝土离析和强度不足等现象,因此在施工时要加强施工质量监测管理。

3.4 静力压桩和振动沉桩技术

在桩基础施工过程中,静力压桩和振动沉桩是两种最为常用的施工技术。静力压桩是一种低噪音的全新压桩技术,其原理是在静压力下,在软弱地基上进行压桩操作。这种技术不仅噪音小,而且节省原材料,能很好地控制成本投资。振动沉桩的原理是,采用固定的振动设备,利用设备振动的共振原理,使周围土层通过共振而缩小和移动,减少土层对桩基的阻力,使桩基沉入土层中。这种技术的特点是操作简单,生产周期短,能够很好地控制生产成本,其不足就是对施工土层要求较高,施工土层为粘土、黄土及其他松软土质方能进行施工。

4 民用建筑地基基础施工技术要点

4.1 垫层换土施工技术

换土垫层在民用建筑地基基础施工中应用十分广泛,需要提前将浅层软土部分清除,然后向其中填埋强度比较高的砂石材料,达到提高地基土层强度目的,并且经过换填后还可以降低原有软土层涨缩性与湿陷性,以免在软土层上施工出现建筑不均匀沉降问题;就技术应用现状来看,换填土多选择用砂垫层、碎石垫层、素土垫层等,可以根据工程建设实际情况来分析。为避免换填土施工出现缝隙或空洞等问题,需要通过分层填土方法来提高土体地基强度,满足建筑承载要求[3]。

4.2 排水固结施工技术

如果民用建筑工程地基土层含水量较大,不采取任何措施处理直接施工,地基土层承载力比较低,地基基础无法满足上层结构以及自身自重承载需求,便会出现沉降、塌陷等问题。针对此类地质环境,在进行地基基础施工时可以选择应用排水固结法处理,对土层内水分进行排除,提高土层密实度。即在施工地基附近设置排芯板与袋装砂井,并在地基空隙内灌入砂浆进行预压,对地基孔进行处理,将内部所含水分有效排除,达到提高地基基础结构强度与承载力目的。

结语

综上所述,对民用建筑地基基础和桩基基础施工技术进行分析,需要确定工程基础施工要求,针对不同地质土层特点,来选择最为合适的施工技术,排除地质因素影响,提高地基结构稳定性与强度,可以满足上层结构以及自身承重要求,避免出现不均匀沉降问题。

参考文献

[1] 许刚.建筑地基基础和桩基础土建施工技术[J].居舍,2019,(27):73.

[2] 魏建成.建筑地基基础和桩基础土建施工技术要点[J].建材与装饰,2019, (36):16-17.

[3] 崔伟.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7, (10):66-67.

上一篇:现代文阅读初中语文论文范文下一篇:主题阅读汉语言文学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