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小学数学论文范文

2023-12-13

浅谈农村小学数学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小学;班级管理;班主任

一、充分细化班级管理工作

虽然新课改已经推行多年,但很多教师的管理思路依然非常陈旧,其中最显著的一个特点,就是“独裁”,即班里的管理权力几乎都集中在了班主任身上,也正因为此,班里的所有事情几乎都要由班主任教师亲自解决。而从班干部的工作状态来看,除了班长能对班主任的管理工作起到一点点的帮助之外,其他班干部几乎都是形同虚设的。拿学习委员和纪律委员来说,在很多班级里,这两个“委员”几乎显现不出什么用处,因为在平时,学生的“学习”大多是由各科的课代表来负责的(这里的“学习”之所以加上引号,是因为课代表也仅仅起到了留作业和收作业的作用,并不是真正意义上对学生的学习负责),而班里的纪律,大多数情况下则是被班长代劳,或者直接由班主任教师亲自代劳。这种越俎代庖、职责不清的现象,不仅使班主任的管理效率大大降低,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进步和发展,起码,就班干部来说,他们就没有得到充分地锻炼。因此,基于这种现状,班主任教师必须积极转变传统的班级管理观念,大胆革新自己的班级管理模式,利用现代化的管理理念和管理策略来不断优化自己的班级。本文将为各位班主任教师提供一种较为行之有效的管理思路,即充分细化班级的管理工作。

所谓充分细化班级管理工作,就是说教师应依据班里的状况,对自己的管理工作进行细致地划分,比如,教师可以先将自己的管理工作笼统地分成学习、纪律、卫生、学生心理等若干大板块,然后再对这些大板块进行细致的划分,如学习可以细化成每一科的学习、纪律可以细化到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等等。之后,教师要充分放权,即将细化之后的班级管理工作“下发”给学生,换句话说,就是要明确分工班级管理工作,让每一个学生都有事做,每一件事都有学生做,这样的做法改变了以往教师“一家独大”的格局,呈现的是“师生共治”的新局面,不仅有利于学生责任意识的形成,与此同时还能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他们的综合能力。例如,班主任教师可以将学生划分成若干小组,然后先为每个小组选出一名小组长,之所以说“先”,是因为小组长是“轮班制”的,即每隔一段时间,小组长就会由另一个组员担任。小组长在任期间,他要负责整个小组的纪律和学习,这样一来,班主任的管理压力就会小去很多,而学生也能得到一定程度的锻炼。

再之后,教师开始组织学生一起制定班规班纪,这既是“师生共治”新局面的一种体现,同时也符合新课改的理念(生本理念)。值得一提的是,师生在共同商讨班规班纪的制定时,也一定要遵循“细化”的原则,即班规班纪的内容应尽可能地细致,要具体到细节,比如没有做好自身的班级管理工作该怎么处理、上课不遵守纪律该怎么处理等等。在制定完班规班纪以后,教师要将其装订成册,然后钉到班里比较显眼的位置,以提醒学生应时刻遵守自己制定的规矩。

最后,再说班干部的任命问题。作者认为,在将班级管理工作细化之后,班干部存在意义已经不太大了,不过为了能更好地优化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广大班主任教师不妨这样去做:以小组为单位,实行“班干部轮班制”,即以小组合作的形式代替以往班干部的职能。期限为一周或两周,具体期限可有班主任来掌握。当然,为了激励各小组工作,教师可以建立一个评估机制,即在期末的时候,要对所有小组的工作状况进行评估,选出前三名的小组,予以其奖杯或者奖牌。

二、联合家长,家校共管

管理学生既是班主任的责任和义务,同时也是家长的责任和义务。因此,为了更好地对学生进行管理,班主任教师应积极与学生的家长进行沟通和交流,而且要对学生的管理问题达成共识,如此一来,班主任的管理势必事半功倍。此外,为了让自己的班级更加具有亲和力,从而增强班级的凝聚力,班主任教师不妨邀请家长也参与到班级管理工作之中,比如,教师可以邀请家长一起为班规班纪的制定出主意或者提建议,再如,班主任还可以定期举办网络家长会,即班主任教师利用QQ、微信等现代化通讯手段与学生家长就学生近期的表现进行交流,在交流过程中,班主任要把学生在学校的状况报告给家长,同理,家长也要将学生在家里的表现反馈给班主任,如此一来,班主任和家长便能更加了解学生的时机情况,从而有利于管理的进一步优化。

总而言之,班主任教师要想优化自己的管理模式,就必须大胆革新,充分细化自己的班级管理工作,然后再组织学生共通参与班级管理,这样做既有利于减轻班主任的工作压力,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而还有利于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当然为了更好地优化班级管理,教师还应当积极联系学生家长,以期能构建家校共管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赵之英.小学班主任工作存在的问题以及应对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7.

[2]王雪梅.浅析小学班主任工作的难点和优化策略[J].学周刊,2017.

浅谈农村小学数学论文范文第2篇

1强调讲普通话,组建班级图书角,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

农村学生平时的言语交谈大多用本地话,有的学生即使在课堂上回答问题时还不能用普通话表达。这给作文带来极大的阻力,习作中土话,语病连篇,令人啼笑皆非。笔者每接任一个班级,都强调用普通话进行交谈,无论在上课下课班里校园同学与老师之间,同学与同学之间,都要用普通话作为言语交际工具,否则,将受罚。同时,笔者每天有辅助进行“讲一句正确优美流利的普通话”比赛,训练学生快速灵敏的思维反应能力及言语组织表达能力。经过一段时间的强化之后,同学的表达能力增强,口头造句水平高,土话土字消灭,一些语病也在习作中大量减少。

在农村, 由于种种原因大多数家长对孩子的智力投资不够,孩子在家里没有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家里缺乏熏染孩子的文化氛围,加上地处农村信息不灵,学生见闻受到限制,写作思路不宽,空闲就聚集玩闹,白白浪费大好时光,笔者于家访时取得家长积极配合,通过学生献书,老师献书等途径办起了班级的图书角, 同学们用手头的三四本书换来大量可看的书,上知天文地理下晓凡人小事,佳作荟萃,包罗万象,为同学们打开了一扇扇知识的窗户,充实他们单调的写作内容,开阔了视野。班级的图书角成为了吸引同学的磁石,同学们一有空就来此认真阅读书籍,讲普通话,读书蔚然成风,形成浓厚的文化氛围,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学生习作时选择范围广了,语句较以前优美流畅,中心明确。

2鼓励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写好日记

身处农村的学生,大多热爱劳动,对生产实践活动有深刻的体验,且农村天地广阔,大自然万物千姿百态,风景优美,民俗风情富有特色,这为他们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写作素材。如何挖掘这笔财富? 笔者鼓励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写好日记大部分学生起初对身边的人物环境事件熟视无睹,临到写作时仍感无从说起或言之无物。笔者于指导时注意引导学生要详细观察人物事件搜集积累写作素材观点和材料,同时融入自己的感受看法,于平凡的人事中发现闪光点,做生活的有心人这样,身边的一景一物,人情世事,都将是很好的写作材料,同时,及时抓住自己的心灵感应,或褒贬或喜悲,用日记的形式写下来。即积累写作的材料,又锻炼了书面的表达能力。经过一段时间的尝试,学生在习作中不在有行文枯涩之感,思维灵活,选材广阔,且太多能表达出真实情感。

3加强读写结合,授其“鱼”既授其“渔”

农村学生作文起步晚,一般从三年级才开始,且授课教师水平参差,学生获取的知识是零散的,没能形成由浅入深的整体知识结构。长时间以来,许多授课教师都把语文教学和作文教学分开,致使学生在语基部分能得高分而写起作文来仍感力不从心。

其实作文教学很重要的一个方法就是写作教学和讲读教学相结合。因为写作教学只是教会学生作文的道理和方法,而通过一定数量的优秀作品的学习可以从中总结写作理论知识, 这种理论一旦被学生掌握,他们就知道,文章如何读和作文如何写。因此,笔者在教学每一单元的课文时,都要认真钻研本单元的习作内容,结合本单元的训练重点,于授课中注意渗透讲明每一篇课文包含的写作知识, 使学生从老师详细的分析中知道文章的选材、立意、谋篇布局和观察、认识、分析事物的方法。这样,在写作教学指导时,既节省时间,又能使在短小精悍的点播中尽快掌握写作方法。结合每天的日记练笔,不断完善写作技巧,最终水到渠成,顺利达到本单元的习作训练目的。

4多用激励评语,创设竞争环境,激发写作兴趣和写作热情

兴趣和爱好是小学生写好作文的第一位老师,又是动力源。只是使学生想作文,会作文,内心有“我要写”的欲望,才算达到作文教学的成功目标。

学生习作中难免存在许多毛病,就像刚走路的小孩,步子蹒跚。笔者从不笑话他们的幼稚,总是从文中寻找一些可褒奖的地方,加以肯定,树立他们的信心,而对毛病采用委婉的口气,带有鼓励性、启发性的指出。这样,使学生既体验成功的喜悦,又从老师亲切的批语中恍然大悟,进而修改完善自己的习作。在反复的跌倒爬起来跌倒又爬起来的训练历程中, 学生感到有老师这位可信赖的大朋友的亲切关怀,逐渐克服了对作文的恐惧感,在内心深处,真正喜欢上作文,在每次作文训练来临时,都兴致勃勃,跃跃欲试。

小学生有争强好胜的心理。根据这一特点,笔者于班级创设作文榜,同时跟校广播站取得联系,增设“优秀作文征稿”栏目。在这样的竞争环境中, 当同学看到朝夕相处的伙伴在作文榜或校广播站中暂露头角 时 ,内心都有 “我也有机 会 ,为什么不 试试? ”的念头,从而激发他们的写作热情。同时,笔者对每篇上榜的作文或被广播的习作,都组织大家共同评议,说出好在哪里,有哪些不足,提高认识水平,使他们心中憋着一股劲,产生写作欲望。

浅谈农村小学数学论文范文第3篇

农村小学教育是国家教育的重中之重,伴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推进,课改工作在乡村小学已全面铺开。但长期以来,农村教育与城镇教育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农村小学教育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与困难。推动农村小学教育教学,必须抓住现状,走出困境,无论是从政策还是教师与学生,都应该关注,为社会主义接班人铺开良好的教育之路。尽量的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实现教育平等。

一、政策的实施并没有取得良好的效果

国家对农村教育的一系列政策,在实施的过程中,缺少监督,导致实施效果不够明显,在实现农村义务教育全免费这一历史性跨越以后,我省农村义务教育迈出了坚实的一步,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在农村义务教育免费前,我们的政策目标指向教育起点的公平,强调的是公平优先、兼顾效率,中心任务是教育数量和规模的扩张;但在农村义务教育免费后,教育质量和结构成为下一步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战略重心,应综合考虑“充足、公平、效率、质量”四个基本原则,即:不仅要逐步加大教育财政投入的力度,而且要保障资金投放长期稳定;不仅要关注教育财政投入的成本,而且要注重教育财政产出的效益;不仅要强调公平价值的追求,而且要丰富效率理念的内涵;不仅要继续巩固和提高义务教育的普及水平,而且要进一步保证和优化义务教育的质量与结构,进而使农村义务教育在各个方面、各个层次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增强和提升。为此,建议教育行政门在确保公平底线的前提下,适度运用政府机制和市场机制,通过相应的政策调整来平衡优质教育的供求关系,从而实现义务教育质量与结构、公平与效率之间的融合。 另外,教育行政门在统筹安排落实均衡发展方向上也应当公平、公正,避免顾此失彼,谁积极主动就先解决的倾向。也应当避免只顾数量不顾质量的形式主义。也应当避免让学校挤用办公经费来进行学校硬件建设和办学条件改善。

二、教师队伍严重缺少,师资薄弱

农村教育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教育环节,但是由于农村教师队伍的单薄,使农村教育存在严重的缺陷,教学质量差,家庭与社会反响强烈,制约着农村教育的不良发展,呼吁政府加大农村教师队伍的建设。教育部师范教育司副司长宋永刚指出:第一,要创新农村教师的激励机制。中央政府去年实施的农村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就是为创新教师普通机制做的一个示范,我们要通过新的机制,新的办法把合格的,把高水平的教师要补充到农村教师队伍建设里面去,该补充的要补充,更要补充合格的,老百姓认为好的优秀教师进去。第二,要加强在职教师的培训,为他们充电、加油提供方便,提供必要的支持。应该讲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主要责任在地方,但是中央政府要起示范作用,要起引导作用,要有必要的导向支持的作用。像教育部实施了全国中小学教师全面培养计划,这个重心也是在农村教师培训。教育部实施了全国教师网络联通计划,也是想利用远程教育手段为农村中小学老师输送优质的教育资源。经确实是好的,但是不得不说:

1、多年来(至少10年)这基本上是空话,由于受财政约束,自1999年以来,本乡不仅没有进一名教师,还调出几名教师;

2、农村教师培训也形同虚设,农村教师一人每天连轴转,上课、辅导、作业,一天

5、6节,哪有时间学习?!

另外。由于上一世纪末代课教师充当了农村小学的主流,随着改革的深入,农村代课教师被清退,而政府又没有及时补进新教师,导致农村小学教育存在着一个教师严重缺少的现状(就拿我校来说,现在1至6年级外加学前班共7个班,而教师仅有10个),甚至无英语,音乐专业教师,教师专业过分集中,这是历史的遗留问题,需要及时给予解决。教师一兼多职,包班,周任课量20节左右成为农村教师任课的主要现状。

三、家庭教育制约学生的成长与发展

农村现在的几年普遍存在着一个现象,那就是,孩子的父母亲出门打工,谋生计,把孩子交给爷爷和奶奶照顾,导致孩子,缺少父爱和母爱,玩忽职守,家庭作业不做,家庭没有担负起孩子明天的发展,作为第一监护人的父亲和母亲,我认为是失职的不负责任的父亲和母亲。农村家长很多不注重对学生进行家庭教育,没有尽力给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有些家长对家庭教育的知识一无所知或一知半解,甚至违背小学生成长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拔苗助长,有些家长的教育思想不正确,将教育子女的责任依赖于学校。以我校为例,许多家长为生活所迫纷纷外出务工,使农村家庭教育的缺位现象严重,把本应由家庭、家长承担的教育责任全推给教师和学校,要求教师在学习上、生活上给予这些学生更多关心和照顾,这无疑加重了学校和教师的负担。

综上现状,面对农村小学教育的现状,我提出如下建议:

(一)、增加教育投入。保证农村税费改革教育转移支付资金全部用于农村学校办学条件改善上。此外,要健全农村教育经费的监督保障机制,实行农村教育经费财务公开制度,以确保农村义务教育经费能够合理使用。

(二)、强化农村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教师是教育发展的最活跃因素。一要考虑农村学校区域广、生源分散、班级少、平行班少等特点,合理核定农村学校教职员工编制,对师范类毕业新聘教师,原则上必须分配到农村学校工作一段时间,对不具备教师资格的在任教师,要坚决淘汰。二要依照国家、省、市文件精神,兑现对农村老师职称补贴;同时,要适当考虑偏远地区农村教师的补贴,鼓励教师在农村安心工作。三要坚持实行城乡教师交流制度。农村学校每年必须保证一定数量农村教师进修培训,合理安排城区学校名师、高级教师、骨干教师到农村学校支教,采取更加优惠政策鼓励城区教师到农村学校任教。严格控制农村骨干教师流向城区学校。从教师盈余的学校调拨一部分教师到师资薄弱的学校。四要加强农村教师培训,通过校本研修、定期培训、外出考察、实践探索等方式,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五要加强教师师德建设,培养教师敬业精神,增强责任意识。

(三)、构建家庭和学校之间的阳光桥梁。让家庭和学校为孩子的成长共同努力:

1、开办家长学校,这是提高家庭教育水平的有效途径。⒉、学校设家长接待日,专门接待来访家长,在某些问题上进行交流、沟通,达成共识。

3、教师要定期进行家访,了解学生的家庭状况,以及学生在家里的表现,与家长在教育学生上达成一致,从而因材施教。

4、设“家校联系卡”,定期或不定期发送到家长手中,并回收反馈信息,使学校与家庭密切配合,共同教育好学生。

5、用好“校信通”,使其真正成为家、校沟通的平台。

浅谈农村小学数学论文范文第4篇

艺术能陶冶人的情操,净化人的灵魂,在学校教育中,艺术课与其它学科互相渗透,尤其对德育工作的开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但是我国艺术教育起步晚,基础差,是学校教育中的薄弱环节。近些年来,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农村学校的艺术教育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我们也无法回避这样一个现实:在农村,艺术教育仍旧是学校教育的一个“盲区”,艺术教育的发展仍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一、农村小学艺术教育的现状

1、艺术教育被忽视

不少学校尤其是农村小学仍然把音乐课、美术课为主的艺术课看成是可开可不开的“杂课”。即使在课程表上体现了规定的音乐课时量和美术课时量,但在执行中,有的被敷衍了事,成了唱歌课、图画课,有的被语、数等主课占用,更有的干脆让学生自习。安排在课表中的音乐课、美术课形同虚设。个别学校甚至取消了音乐课、美术课,使学生不能接受应有的艺术教育。

2、专业师资严重匮乏

目前,在农村小学教师中,艺术课教师从正规师范院校毕业,受过艺术专业化、系统化教育和培训的教师少之又少,大部分对音乐、美术等艺术专业知识知之甚少。因此,在农村小学,艺术教育师资严重不足,音乐课、美术课完全由语、数等“主课”教师兼教,而且现有的任课教师在教学观念、教学态度、学识水平、业务能力等方面与艺术教学的实际需要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同时,由于小学艺术教育不受重视,把艺术课看作“杂课”,没有建立艺术教育的评价、测试体系,以致于教师的教学无压力,无动力,应付了事。

3、艺术教学设备严重短缺

目前,农村小学艺术教学设备的配置,虽然得到了改善,但有的学校管理不善,使用不当,导致艺术教学设备损毁、闲置的现象较为严重,不能保证教学的正常开展。有些学校的艺术课因为没有设备,无从开展。

4、学生家长认识不够

在农村,学生家长的思想封闭,观念陈旧,文化素质低,知识面窄。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他们只关心孩子语数等“主课”的学业,认为自己的子女既不是歌唱家的“料”,也不是画家的“料”。音乐和美术,孩子学与不学,教师教与不教,没有多大关系,以至轻视甚至阻碍孩子学习音乐和美术。对于学校的一些相关的艺术活动,家长也不支持,有的甚至阻碍。

二、关于加强农村小学艺术教育的几点建议

1、选用和培训师资是首要任务

学校要重视音、美教师和特长教师的选用和培训,采用脱产专职培训和自学成才、业余进修、集中培训相结合的方法,加强艺术教育的师资力量。一方面,可以通过严格的考试和面试,从小学中选拔一些思想政治素质好,并具备一定音、

美知识的年轻教师到师范院校进行专业学习培训,充实音、美教学力量;另一方面,对边远地区、人员较紧张的学校采用假期集中培训,聘请一些有水平的音、美教育专家授课,使教师们在较短的时间内学到较系统、较实用的专业知识。 “艺术不能容忍说教,审美不能依靠灌输”,只有艺术教师的专业水平提高了,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艺术水平。

2、加强硬件建设

音乐、美术器材的配置是开展艺术教育的重要条件之一,也是顺利实施艺术教育的物质基础。要努力克服等、靠、要的思想,因地制宜,积极采取两条腿走路的办法。一方面,教育行政部门通过各种渠道积极筹措资金,帮助学校购置艺术教育设备;另一方面,尽量依靠自力更生和充分利用本地资源条件,自制部分教学用具和器材。如简易的画夹、画架、画板等,鼓励学生自带或自购一些民间乐器,如二胡、笛子等。另外,应妥善保管各种教学用具和器材,避免损毁和流失。

3、开齐、开足、开好艺术课

各校应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课程标准开齐、开足、开好音乐、美术艺术课程。不能像以前那样把艺术类课程当成是可有可无的“杂课”,也不能走走形式每周上一节不专业的“游戏课”,不能只偏重于知识和技能的目标,而应重视学习过程的获得强调对学习过程的体验,更注重情感价值观的培养,因为这些因素都是使学生形成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关键。“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老师“教”和学生“学”应该互动起来。“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也应该被“以人为本”、“以人的发展为中心”所代替,教学形式应更灵活。要大力加强多媒体电化教学手段在艺术课中的运用,使教学内容更形象、更直观,如精心绘制板报,设计图案、书签,精心制作投影胶片等。要积极开展艺术课教研活动,创设机会,让音、美教师相互交流经验,取长补短。

诚然,农村学校的艺术教育较以前有了很大的改观,为了更好的适应教学的改革,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乘课程改革之东风,为农村艺术教育开创一个更好的局面。

农村小学艺术教育浅谈

浅谈农村小学数学论文范文第5篇

1 概况探悉

我国目前普遍选用的教材是中国与加拿大合编的教材 (D E P) 其起始年级为小学三年级。该套教材图文并茂, 内容与小学生生活密切相关, 符合小学生兴趣的需要。以实际情景为核心, 通过学生听说去感知这门语言。其突出语言的实践性和交际性, 同时也突出语言的真实性和实用性, 注重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学习策略的培养。为学生的进一步学习或者终身学习奠定基础。以不同的方式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 旨在保证各学科的顺利过度, 全面提高中小学英语教学的整体质量, 做到中小学各阶段的自然衔接。

教材编著者煞费苦心。主旨清晰, 目的明确, 服务对象定位准确, 可谓上等教材。可与尴尬的农村现状相比较, 实在事与愿违。大纲倡导“短课时, 高效率, 每周不少于四次教学活动”的原则开设小学英语课, 可各学校由于害怕采取英语短课时而引起学校上下课时间的混乱, 各学校只好才取同于其他课程一样时间的长课, 便于管理, 懒于费神, 且各个学校均以副课对待而别于语文, 数学, 在学期策评中, 突出的是语数。县组织的小学毕业测试, 片内的期末联考, 校内的平行班评比中, 看的仍然是语文、数学。这个关系到教师的晋级, 福利待遇。这种隐形的指挥棒牵着校长为学校名声, 教师为了个人前途而冷落英语。英语能排在课程表中1~2课时就不错了, 更不要说小课时了。

另与英语教学相关的教学设备, 有的学校连必备的录音机, 磁带, 教学挂图都不能保证提供, 更不要说多媒体教室, V C D, 投影仪, 语言室等了。不是说几盒磁带学校买不起, 关键是当家的认为“没必要”提供除书本之外的东西是“奢侈”, 还是思想观念在作祟。

诚然, 有关部门几年一直在加大小学专任英语教师的投入, 每年都有英语专业教师充入到乡镇小学中, 但这种“僧多粥少”的窘状还得维持一段时间。甚至有个别乡镇小学分派去的小学英语教师, 被借用到该乡镇中学。师资短缺是现今小学开设英语课面临的最大问题。大班额是摆在面前的又一普遍客观事实, 课任教师又多是兼任, 其课时负担重, 没精力或能力去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崭新的一门语言一开始接触就得教法灵活多样, 前方百计吸引学生兴趣爱好, 围绕一话题通过做游戏等寓教于乐在快乐中学习语言, 这样一堂课就不会沉闷。年龄段越小越是学习新语言黄金时段。

2 课堂实践

在我所接触的一些乡镇学校, 英语课有的只在三年级草草应付开一年, 有的开后却缺任课老师, 改为自习, 有的老师任课后也是简单带读几个单词, 几个日常句型, 无法进行交际会话, 无法学完教科书所规定的内容。

语言是交际的工具, 又是思维的工具。小学英语教学既要有外显的交际性言语活动, 也要有内在的思维性言语活动, 两者融合统一才能使小学英语教学过程更趋优化, 也才能提高小学英语教学的质量。

由于受到师资的限制, 农村小学的英语教师多是兼任教师, 其过分强调学生的“有意记忆”, 而忽视学生的“无意学习”。重视词汇和语法规则的讲解和背诵, 而忽视鼓励和满足小学生的表现欲望, 学生既不能获得学习成功感, 也缺乏积极参与语言实践的机会。使得知识学习与实践应用相脱节, 学生思维只停留在书本表面, 无法发散显得呆板、僵化、束缚了学生思维的自由延伸, 压抑了活泼好动, 思维活跃的天性。

一种以“活动促发展”的新型教学模式, 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 创设学习英语的氛围, 提高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这种“课堂活动”教学不是单纯的说说, 唱唱或跳跳等某一环节的教学活动, 也不是单纯的活动过程, 而是面向全体学生, 全方位, 全感官和全过程地促进师生多元互动的一种教学形式, 在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语言技能的活动中充分利用学生的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和联想力等智力因素, 不提倡单纯的机械化的字母, 单词或句子的抄写或不切实际的全能培养, 而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出发点, 结合教材中的知识点和生活中发生的事情, 为学生提供范本, 让学生自己写出句子和短文, 学生在写的过程中按照“说出单词-认读单词-运用单词-写出句子-朗读句子”的步骤, 所写出的句子从少到多, 从短到长, 一些基本的语法规则就在写的过程中得以掌握和巩固, 一些日常对话学生也能在写的过程中脱口而出, 即兴表演才不会陷入僵局的窘境中, 改变了教师唱独角戏的陈旧填鸭式教学方式, 使课堂不再老师看管学生而是师生合作, 教学互动互助, 愉快地共同完成一节课, 在次教学活动模式下, 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日益增强, 学习英语效率才会不断提高。

3 思考问题

小学英语普及到乡镇后, 为未来人才培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但在实际学校执行中, 由于重视读不够, 各校普遍流于形式, 除了客观条件, 我们无所力及外, 主观上我们还是能做些改变现状的努力的。

3.1 课时设置

由于小学英语学期评价以形成性评价为主。教师待之不慎重, 学生亦马虎, 我们应注意到英语学科在小学阶段的重要性, 必要性, 农村小学英语教学时间普遍村在时间少和课时间隔过长, 这种现象违背了记忆规律, 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 导致许多学生学了一年后仍不能认读和识记学过的生词, 也不能用学过的日常用语进行交际, 因此, 搞好小学英语教学, 合理安排教学时间为当务之急。

3.2 师资培训

农村小学英语师资力量薄弱, 专任教师缺乏, 建议以教育局牵头, 各校大力配合, 搞好岗位再培训。走出去观摩先进地区小学英语授课。多组织教师研讨会, 多方面促进教师不断提高业务水平。

3.3 提高思想认识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充分认识推进小学开设英语课的重要性, 积极为英语斤秒度升微亿创造条件, 首先加大投入, 配备必须的教学设施, 为学生学习英语营造浓厚的氛围, 形成学习英语的良好外部环境。其次, 任课教师要端正思想认识, 学期之初应制定好教学计划, 课前备好课, 千方百计调动学生学习热情, 珍惜课堂宝贵时间, 采用正确评价机制给学生一个恰如其分的评定;再次, 学校应把教师的教学计划, 备课笔记, 听课记录, 学生作业等作为常规检查的重要内容。

英语普及到小学本是好事, 但农村小学流于形式的表面工作, 对学生成长危害极大, 条件不具备情况下切忌盲目开设, 不解决好教学设备, 师资, 班额等问题, 盲目从速开设只会影响小学英语教学的质量, 给小学英语教学造成不良后果, 并给日后初中英语教学带来更大困难, 甚至影响整个中小学英语教育事业。

摘要:本文分析了我国小学英语教育的现状, 结合实际提供一有效教学模式范例, 最后从三个方面提供问题引起思考。

浅谈农村小学数学论文范文第6篇

一、培养兴趣、激发欲望、充满自信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也是克服困难的动力。根据小学生的特点, 一是有好动的天性, 二是有强烈的表现欲, 三是乐于做容易干的事。小学生怕写作文, 有的老师认为学生是没有内容可写, 我却认为学生是不知要写什么。作文是一种语言表达的形式, 小学生在入学前就有一定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 在小学开设作文课前, 也不同程度地练习过说话、写话。到了三年级, 课表上就有了作文课, 大多数老师都是机械地提出几项作文要求。叫学生开始独立作文, 学生把作文交上去的第二天, 老师又指出学生作文中存在突出的问题。首先就让学生感到作文难。今后就怕写作文, 也不再想写作文。我在作文教学中也多次出现过这样的情形, 我反复给学生读例文, 也让学生自读与讨论, 效果就是不好。有一年, 我被首次安排上三年级语文, 开学的第一天课表上就是作文课, 由于不了解学生的基础和首次作文的要求, 我想先熟悉一下学生。因此, 我一进教室就问:“同学们, 你们写过作文吗?”同学们齐声回答:“没有!”“你们会写作文吗?”“不会。”“今天你们第一次学写作文, 我也是第一次教学生写第一次作文, 我也不知道如何教, 那就不教吧, 同学们会不会玩游戏, 今天介绍一下你最喜欢的游戏, 要求写出游戏的名称, 如何玩。 (把不会写的字用拼音表示) ”学生们激情非常高, 约二十分钟后, 同学们就纷纷举起手来, 说写好了。我灵机一动, 就抽几个学生在班上念一念自己写的游戏介绍, 真有点出人意料, 很多学生都写得好。我顾着惊奇的表情问:“你们写过作文呀?”同学们齐声回答:“没有啊, 这就是写作文吗?原来写作文就是这样啊!”第二次作文课, 我叫同学接着做游戏, 书面描述自己, 题为《猜猜我是谁?》或《我的自画像》。写好后交给学习小组长, 小组长一个一个地念了作品, 让同学们猜一猜, 能猜中作品的作者, 说明这篇文章写得好, 不能猜中的说明描写不够准确。当时, 班上有一年龄较大的弱智生, 他写道, 班上我最高, 我是谁?组长念完, 全班哄堂大笑。我及时制止住哄笑, 并表扬了那位同学能抓住典型特征, 描写简明、精确。并鼓励他继续寻找自己的典型特征, 他不仅积极思索, 习作主动。后来, 他的作文还真的写得很不错, 也热爱上了学语文。

如此, 写作文、做游戏、改作文。把习作与娱乐有机地结合了起来, 促进了同学们主动参与, 用心血浇灌出的劳动成果, 既满足了他们的好动性, 又实现了他们的表现欲, 同时增强写好作文的自信心。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作文兴趣, 也使他们认识到要想让别人认识自己, 了解自己, 必须写好作文。

二、创设情境开发源泉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同样“懒妇有米难为良炊”。孩子们写文章也一样, 孩子们也想把文章写好, 他们之所以怕写作文往往是因为他们不知道写什么与如何写, 如果头脑中有丰富的写作内容, 他们肯定会乐于表达的, 作为老师我们应该多引导学生寻找习作的源泉, 我的具体做法是:

1、丰富课堂, 积累素材。

课堂是我们进行作文教学的主要阵地, 若按传统的教法, 照本宣科, 课堂这块狭小、封闭的天地一定在很大程度上限制着学生习作的灵感和激情, 无形中就降低了作文教学的成效。为打破这种封闭和界限, 我们如果多使用现代教育技术, 用多媒体手段, 积极创设生活情景, 丰富课堂内容, 一定会为学生提供真实、直观的习作素材。如在写《我发现了……》时, 我在课堂上播放了“小魔术”“种子发芽”和“植物开花”几个小视频, 通过一遍一遍地播放, 速度一遍一遍地放慢, 让学生自己发现其中的奥秘, 然后把自己的发现说出来, 等到习作时, 效果就非常好了。

2、拓展生活空间, 引导课外体验。

生活是作文之本, 丰富多彩的农村生活为孩子作文提供了取之不尽的材料。但大多数学生为学业所迫, 只能重复着“两点一线”的生活。这就需要老师拓展学生的生活空间, 让学生去体验生活。如安排学生和家长一块劳动, 体验辛苦与快乐;带领学生到校外观察采风、踏青;利用兴趣小组的活动、游戏等拓宽他们的的生活空间。这样在写类似文章时, 就有话可说, 有物可写了, 如有一届毕业班升学作文题目是《想起这件事, 就……》大多数作文都是助人为乐方面的事, 而我班在考试前的最后一次班会上, 我设计了一个以“再见了, 母校”为主题的联欢会, 结果大多学生都以此为材料, 写了《想起这件事, 我就高兴》, 《想起这件事, 我就难受》等作文。结果, 作文平均分比其他学校高了2-3分。

3、铸建合作氛围, 有效利用资源。

小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都不强, 针对某个较为熟悉的习作题目, 他们什么都想写, 写了很多很多, 自己也不满意, 就是不知道如何修改。老师不仅要及时引导学生掌握写作的技巧, 学会从事件的发展顺序进行好直叙后, 再学插叙与倒叙, 最后才练习叙议结合。还要不断地让学生感悟详叙与略叙的作用, 学会对题目无关的不写, 关系不大的略写, 关系重大的详写。写好后要学会自改, 然后交换修改, 是后小组评改。如此, 学生随着参与率的提高, 写作能力也会更有效地增强。

摘要:作文是语言表达的重要形式, 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小学生也有一定的作文资源, 作为小学语文教师, 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作文教学的艺术, 从培养学生写作兴趣出发, 创设能激发观察的感知情境, 拓展有益于习作的生活空间, 丰富学生的语言, 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指导和鼓励学生主动习作, 不断提高作文能力。

上一篇:有关信息检索论文范文下一篇:北京师范大学毕业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