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网工程管理论文范文

2024-05-05

农网工程管理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农网中压供电可靠性是电力系统对用户持续供电的能力,是电力可靠性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介绍农网改造前存在的问题,探讨农网改造对供电可靠性的重要作用,详细说明加强管理对供电可靠性的影响,提出提高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的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农网;电力系统;改造;供电可靠性

电力系统可靠性指标是供电企业重要的管理信息,是电力系统安全、经济管理的综合反映。为此,加强农网供电可靠性管理工作,提高县级供电企业供电可靠性管理水平,向农村用户提供安全可靠的电力,是每一个供电企业面临的重要课题。

1 中压供电系统可靠性分析

中压用户供电可靠性是供电系统对用户持续供电的能力。它是电力可靠性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反映了电力工业对国民经济电能需求的满足程度,采用供电可靠率作为度量指标。供电可靠率是指在统计期间内,用户有效供电时间总小时数与统计期间小时数的比值。

中压系统处于电力系统末端,直接与用户相连,是向用户供应电能和分配电能的重要环节,运行方式特殊。由于电力生产具有发、供、用同时性的特点,一旦配电系统或设备发生故障或进行检修、试验,往往会造成系统对用户供电中断,直至配电系统及其设备的故障被排除或修复,才能继续对用户供电。整个电力系统对用户的供电能力和质量都必须通过配电系统来体现,因此配电系统的可靠性指标实际上是整个电力系统结构及运行特性的集中反映。

配电系统的可靠性涉及非常多的因素,从总体上分主要有两个方面:1) 管理因素。应认真贯彻落实上级管理部门颁发的各项管理规定,建立农网供电可靠性管理体系。提高技术人员的责任心和技术水平,加强对供电可靠性的重视程度,使各部门之间密切合作,合理安排停电时间,避免重复停电。同时严格执行计划检修停电时间,坚决杜绝检修水平不过关造成的设备重复检修、事故处理水平低、恢复供电时间长现象。2) 设备因素。在考虑经济性的前提下,对老旧配电网络进行结构优化,更新和改造老旧设备,完善和优化电网结构,达到66 kV变电所双电源以及调度自动化、变电所综合自动化及合理变压器容载比的要求。同时,配电网要逐步实现环网,提高互供能力。配电线路安装环网开关和分段开关后,具备互供能力,可以使检修施工影响的用户越来越少。在农网建设和改造工程中,将大量的架空裸导线更换为电缆或绝缘线,可有效降低故障率。状态检修的普遍开展使供电可靠性得到了提高。随着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的引入,全封闭组合电器、真空开关等免维护或少维护设备被大量使用,为状态检修打下了良好基础。

2 盘锦地区农网改造实践

2.1 农网改造前的情况

早在20世纪60年代初期,盘锦市就开始进行农电建设。然而,受历史条件限制,设计标准低,设备质量差,网络结构不合理。后经近30 a的重建及改造,农网基础设施才略有改善。网改前,农电企业能力不足,且缺少改造资金,对电网维护投入费用很少,造成网架薄弱、布局不合理、线损高、电价高,增加了农民负担,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当时,辖区内共有66 kV线路11条,总长63.8 km;66 kV变电所19座,主变37台,总容量13.065万kVA;10 kV配电线路52条(940 km),配电变压器2 920台,总容量28.500万kVA,高损耗配电变压器1146台,总容量14. 800万kVA,电杆漏钢筋、东倒西歪现象普遍,砖混变台占45%,安全隐患无处不在;0.4 kV低压线路3 127.96 km,多数为不带钢芯的4 mm2铝导线,还有8号铁线,进户橡皮线绝缘老化严重;用户17.37万,年供电量3.14亿kW·h。部分10 kV设备产权归属场乡镇电管站、水电科、电力公司负责维护,存在关系电、人情电现象。线路、设备等老化严重,绝缘水平低,非常不利于系统安全运行,严重影响供电的可靠性。

2.2 农网改造的内容及作用

2.2.1 主要措施 1998年开始农网改造后,盘锦供电公司利用农网改造、县城电网改造及农网66 kV专项工程新建与改造的机会,针对辖区配网的具体情况,制定了相关措施,加大配网的建设和改造力度。1998—2007年,盘锦地区新建改造线路2675.95 km,改造高耗能配电变压器1276台/10.882万kVA,安装无功补偿21 620 kV。截止2007年,已有多条重要负荷10 KV线路实现环网互带,无论是设备更新还是网络优化都颇有成效。2009—2012年的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再次为盘锦市农网改造创造了机遇,共新建、改造10 kV线路937.54 km,安装配电变压器750台(总容量11.148 万kVA)、0.4 kV线路245.97 km、低压台区104个、计量装置974套。

2.2.2 主要特点 1) 增加了大量的先进电气设备。①将原有的户外柱上油开关更换为真空开关,并增加柱上分段开关、环网开关。②新建小区采取性能和安全系数更高的箱式配变站和美式配变站,并安装环网柜,有条件的采用双电源进线。③加大增装公用配电变压器的力度,截至2012年新增改造配电变压器2026台,总容量22.030万kVA。

2) 对落后的老旧设备进行必要的更新换代。①导线原来使用铝线缠绕连接改为并沟线夹连接,并采用新型合金材料的跨径线夹连接,增加了导线连接的可靠性。②原有户外RW9跌落式开关更换为RW12型改良型开关。0.4 kV线路的裸导线全部更换为绝缘导线,在低压线路上使用穿刺线夹、并沟线夹。10 kV线路改造后全部小线径导线更换为120 mm2导线或绝缘导线。

3) 对农网结构进行了优化改造。①改变网络结构,增加联络开关数量及各线路的联络线数量。截止2012年新安装10 kV线路真空开关210组,线路“手拉手”联络率达到75%。②根据设计规程,结合实际负荷状况,调整低压台区的供电半径,选择高压延伸、拆分供电半径大台区的办法增加变压器,将每个台区的供电半径限制在500 m以内。

2.3 农网改造的作用及意义

盘锦地区属于季风气候,春秋两季风大,城区及郊区种植大量树木,导致树木断枝触碰线路甚至压断线路的情况时有发生,同时大风经常使线路因导线外挂物而跳闸,严重影响线路运行安全,降低农网供电可靠性。借农网改造机会,将辖区内10 kV线路主干线以及跨树木较多的线路更换为绝缘导线,有效地减少了线路跳闸和不明接地事故的发生。

配网原有的户外柱上油开关易出故障,维护工作量大,农网改造时更换为真空开关,极大地减少了维护开关的工作量。增加柱上开关和联络开关的数量,使配网线路形成手拉手的环网供电方式,同时对重要用户实行“双电源”供电方式。上述措施极大地提高了电网运行方式的灵活性,缩小了故障停电及正常检修时的停电范围。部分地区实行双电源供电,增加环网开关箱,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供电可靠性。

原来导线基本上采用铝线缠绕连接,由于铝线本身的性质和施工工艺原因,投入运行一定时间后易绑线松弛或氧化,发生接点发热和断线等现象。网改后采用铝并沟线夹、铜铝线夹、穿刺线夹、变径线夹等设备连接导线,有效的提高了线夹的抗氧化性和锈蚀性,减少了发热、断线等情况。

网改前的公用配电变压器数量较少,低压台区供电半径普遍过长,裸线数量多,电压合格率较低,线路绝缘老化现象严重,对居民的人身安全构成极大威胁。加上农村居民家用电器发展较快,造成大部分配电变压器满负荷甚至超负荷运行。农网改造中,对负荷集中的商业区、居民区增装变压器,更换大截面绝缘线,将公用配变的供电半径调整、限制在500 m以内,将低压进户线全部更换为10 m2绝缘线。由于户外安装的RW9跌落式开关运行时间过长、老化严重、在负荷高峰期事故频繁,不但增加了维护量,也大大降低了供电可靠性。因此通过农网改造将RW9型跌落式开关更换为RW12型。

由上述对比可以看出,农网改造前的网络设备落后、残旧,供电可靠性较差,网改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新材料优化配网结构,极大地提高了农网的供电可靠性,保证线路末端居民用电的电压合格率。

3 提高农网供电可靠性的建议

3.1 重视施工、检修质量

提高配网可靠性是一项长期、持久的工作,其中施工、检修质量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必须严格把关,减少设备故障率。

3.2 采用先进设备

在设备选型上要多考察、多借鉴其他单位的经验,采用高质量、先进设备,达到提高设备水平的要求。

3.3 发展带电作业模式

带电作业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完善带电作业工具,增加带电作业项目,是提高供电可靠性的重要手段。

3.4 优化网络结构

继续加强网络结构的优化工作,进行合理的设计,增加环网点,使网络运行更加灵活。合理调整运行方式,平衡负荷。

3.5 加强设备运行维护

严格按照设备的检修周期进行维护,及时发现、处理有缺陷的设备,确保设备安全可靠的运行。

4 结语

提高配网供电可靠性,不仅是社会经济发展对电力的要求,也是供电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提高配电网供电可靠性,即可以减少供电企业电量损失,又可以避免现代企事业单位因断电带来的各类经济损失,树立良好的供电企业形象,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能力。同时,配网供电可靠性的不断提高,对经济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每一个供电企业员工都应该以饱满的工作热情、科学的管理方法、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为提高配网供电可靠性做出新的贡献。

农网工程管理论文范文第2篇

1 农网工程的管理

1.1 当前农网工程管理的问题

(1) 未深入规划, 未全面考虑问题, 令投资过于盲目, 并且效益较低。比如在改造当中, 并未通过低压线路、配变以及接户线三方面进行考量, 令用户所需无法一次性被满足, 并且加大了停电整改的几率。

(2) 工程组织不合理。进行农网改造时, 一定会令既有网络出现停电现象, 停电的时间以及次数与工程组织具有紧密的联系。如果工程组织不够严谨, 一定会令停电现象尤为严重, 加大工程量[1]。

(3) 工程在施工时未严格监督。由于电改的加快, 电力工程愈发通过外包的方式进行。这则需具备相关的技术力量监督外包工程, 但是从当前形势来看, 这方面十分不足。

(4) 工程验收太过形式化。验收能够保障工程的质量, 可是由于各类因素所影响, 当前农网工程在验收阶段并不严谨, 为后期农网运行造成了阻碍。

(5) 废旧物资利用率较低。农网改造涵盖众多设备的更换, 不重视废旧物资的回收利用, 不仅不够经济, 也不够环保。

1.2 农网工程管理的理念

(1) 农网改造是为了构成坚强智能化网络, 可是并不能立竿见影。因此, 对于顶层设计而言, 不但要考虑眼前, 还要考虑到未来, 从不同途径进行优化。

(2) 电网在建设方面一直以注重安全, 做好预防为己任, 农网工程管理则需加强细节, 对各种操作流程及操作环境进行规范。

(3) 合理运用信息化工具, 不仅能够降低管理强度, 还可以提升管理效率。

(4) 细分一切管理标准, 尤其是设备、电网、线路电压、人身事故、功率因素等方面。

(5) 从科学的角度负荷预测模型、运用先进的管理项目的方式, 设定工作时间及顺序, 尽可能降低工程当中损耗的电量, 提升农村供电的稳定性。

2 农村电网改造及运用工程管理的实例分析

2.1 实例内容

对一段线路进行改造, 在工序方面分为15 个方面, 所有方面之间不但存在先后次序, 还存在交叉状况, 如表1所示, 如果不通过科学的方式进行组建, 在实施工程时则会浪费过多的资金及时间, 对供电的可靠性指标具有影响。

2.2 改造前系统规划和统筹

在进行改造以前的系统规划以及科学统筹, 以理论推导及经验评判为条件进行。以理论规划为基础, 先建立改造的可能性, 之后通过对实际情况进行调查, 对改造的所有方面进行调研, 对实际状况中有利及不利的方面进行分析, 适时协调设定的方针[2]。最后依照施工的技术将施工的规章制度进行完善, 依照农网改造和运行的相应标准, 对指标的决定因素进一步明确, 如表2中所示, 通过对施工的方案进行考量, 将任务量化, 将工程的总体进展落实在所有方面。

2.3 农网工程的管理方法

(1) 建立农网工程组织

为了尽可能合理组织工程, 通过项目管理的相关内容, 创建此线路改造工程的双代号网络。

(2) 提高工程设计管理

首先, 执行项目储备

业主项目部需要通过配网运行问题, 综合当地经济状况, 建立初步的设计规划方案, 并且提出立项的必要性以及可行性的研究结论, 且对工程的费用进行评估。规定每年都提前完成三年内的项目储备, 且对储备的项目, 通过工程的重要程度, 以相应的先后顺序输入规划库中。

其次, 加强工程项目的规划

依照能源局设定的管理方式, 公司透过招标形式, 选取符合标准的农网改造升级工程设计, 对设计实施的前期, 设计人员与业主项目部均需深入到工程当中, 掌握当地政府或村社在电力方面的计划, 了解经济特征及用电负荷, 以此为设计工作提供内容, 最大程度满足当地发展及百姓所需。

(3) 强化工程安全管理

首先, 创建安全监督部门

业主项目部可以创建安全质量监督部门, 对农网工程的现场安全进行监督, 参与到工程竣工验收当中, 创建责任审核制度, 严格执行安全责任制, 将安全技术交底工作做好, 在所有工程实施以前, 将安全操作指导书做好, 绝对不可不办票、不监护、不交底、不停电、不验电、不挂接地线[3]。

其次, 强化学习与培训

业主项目部应当定期进行培训工作, 组建施工团队指导标准化作业, 将相应电力公司的安全文件制定成册, 对现场施工人员进行派发。每周还需开农网工程例会, 为施工单位提供学习机会, 并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反思和探讨。

(4) 提高工程进度管理

首先, 制定目标规划

业主项目部依照现场状况, 为施工团队制定施工时间表, 并规定施工单位通过此表制定细致的目标规划, 如果施工单位由于主观问题超出原规划的时间点, 则对其进行审核。

其次, 注重停电规划管理

施工团队需通过目标规划, 对现场进行勘察, 再制定细致的停电规划。指派工作负责人参与到业主项目部停电平衡工作当中, 最大限度改良工程停电时间。

2.4 效益分析

依照以上内容, 能够确定通过主要工作连成的线路是主要线路。在工程实施过程里, 透过做好主要工作, 协调非主要工作, 在22d时间里将所有工作完成, 其获得的效益可以通过表3体现出来。

3 结语

由此可见, 将农网工程管理进一步规范, 对完成农网改造及运行尤为关键, 只有不断改革工程管理的方法, 才能够令农网工程建设的更加完善。

摘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 社会水平的提高, 农村电网也逐步进行改造升级。为了确保改造中的农网能够运行稳定, 需要通过科学、规范的方式管理农网工程。

关键词:农网工程管理,农网改造,运行,重要性

参考文献

[1] 陈佩琦.浅谈农网工程管理规范与农网运行水平[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 (08) :221.

[2] 高新年.强化农网工程管理-保障农网稳定运行的几点思考[J].电源技术应用.2013. (6) :248-249.

农网工程管理论文范文第3篇

为了确保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杜绝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事故,防患未然,特制定本制度。

1、工程建设各方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强化安全意识,落实安全责任。

2、工程建设各方必须建立健全内部安全管理机构和制度,落实安全管理人员、设施和经费。做好施工安全宣传教育和培训,编好事故应急预案。

3、施工方必须落实施工现场安全措施和现场安全控制、高空施工安全措施及施工用电安全措施、施工爆破安全措施。

4、特种岗位必须由特种作业人员执证上岗,特种作业人员证书必须是由劳动安全部门核发的资格证书。

5、工程各方应开展定期和不定期的安全检查,召开安全会议,查找隐患分析事故原因,并采取预防措施,消除不安全行为和不安全状态。

6、工程施工实行安全保证金制度。施工单位必须作出文明施工安全施工的书面承诺,并按规定缴纳相应数额的安全施工保证金。

7、工程施工实行安全一票否决制。开工前未落实安全措施不得开工,施工中安全措施不落实必须停工整改。

8、严格工程施工安全奖惩制度。对注重安全,不发生事故的单位和个人要进行表彰奖励。对忽视施工安全而发生安全事故的责任人和个人要按处理事故“四不放过”原则严肃处理。

9、严格工程施工区域管理,进入工区的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帽,凡与

1 工程施工无关的人员、车辆一律不得进入施工区域。

10、加强对物资、设备的管理,对重要设备设施和重要部位必须设专人守护,电焊工必须严格对氧气瓶、乙炔瓶的存储和使用规范管理。

各级人员安全职责

为贯彻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提高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安全施工管理水平,保障施工人员在工程施工中的安全,保证设备安全可靠运行,明确各参加工程有关人员安全职责,落实责任,根据公司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办法,结合本工程实际特制定本安全职责。

一、领导小组组长安全职责:

1、认真执行有关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法规和规定,并负责组织贯彻落实。

2、在招标文件中或确定施工承包单位时,对安全技术管理制度、施工资质和安全施工提出明确要求,实行押证施工,并审查施工、勘测设计单位的安全资质等级,确保符合建设项目的要求。

3、制定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安全施工管理制度、办法。

4、组织安全检查活动,定期召开安全工作例会,及时传达上级有关安全工作的文件、通报及会议精神。

二、领导小组常务副组长、副组长安全职责:

1、根据工程实际职责,建立农网改造升级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各项管理制度、安全事故统计及上报制度,制定反事故技术措施和安全技术

2 劳动保护措施,并定期进行施工安全工作考核。

2、组织编制工程施工安全管理规定、办公和细则,并负责监督、检查实施情况,对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实行过程安全监察。

3、审批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所制定的组织、技术和安全措施方案。

三、工程施工组组长安全职责:

1、监督、检查农网改造升级工程中的施工安全工作,协调解决施工中的重大问题。重点是监察涉及设备、设施安全的技术状况和涉及人身安全的防护状况。对于检查中发现的重大问题和隐患,及时下达安全监督通知书,限期整改。

2、负责审核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所制定的组织、技术和安全措施方案。

3、负责与各施工单位建立施工安全联系制度,保护各项安全规定和措施的落实。

4、组织事故调查,按“四不放过”的原则落实,并完成事故统计、分析、上报工作,提出考核意见。

5、组织开展施工安全宣传教育工作,对安监人员和施工人员进行安全培训工作。

四、甲方代表安全职责:

1、深入施工单位和施工现场,督促、检查和指导安全工作,及时解决检查中发现的重大问题。对因施工单位安全管理失控,导致施工安全没有保证及存在质量问题时,有权责令停工整顿,限期整改。

2、加强与项目所在地政府和有关部门联系,取得地方政府和有关部

3 门对施工安全工作的支持。

3、负责向施工单位提供符合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规定的安全施工基础条件,协助施工单位按建设程序和施工程序施工。协调解决各施工单位在交叉作业中存在的安全施工、文明施工问题。

4、对施工单位的作业面进行巡视监察,对专题安全施工技术措施审查合格后应加强监督。

5、参加施工单位对所发生死亡事故的调查分析,吸取事故教训,督促改进安全施工管理工作。

工程质量管理制度

为了落实水利工程“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方针,加强广安区农网改造升级工程质量管理,确保工程建设质量,充分发挥投资效益,根据《国家计委关于印发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工程质量管理办法的通知》(计基础[1999]382号)及中、省关于扩大内需项目有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1、认真贯彻工程建设“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质量方针,牢固树立质量意识,加强工程建设质量宣传。

2、工程建设质量管理实行“业主负责、施工保证、监理控制、政府监督”的方针。

3、参与工程建设的相关各方必须建立健全质量管理机构、制度,配足相应质量管理人员、设备,完善质量保证体系。

4、建设、监理、设计、施工等单位在工程现场的项目负责人对本单位在工程现场的质量工作负直接领导责任,各单位的工程技术负责人对 4 质量负技术责任。具体工作人员为直接责任人。

5、通过资质审查招标选择勘测设计、施工、监理单位的合同文件中必须有质量条款明确图纸、资料、工程、材料、设备等的质量标准及合同双方的质量责任。

6、工程监理、设计、施工单位必须按《国家计委关于印发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工程质量管理办法的通知》的要求进行质量管理。严格工程质量检查检验,预防各类质量事故的发生。

7、凡进入施工现场的建筑材料和设备均应按规定进行检验,经检验不合格的材料和设备不得用于工程,且必须运出工地。

8、建筑材料或工程设备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1)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明。

(2)有中文标明的产品名称、生产厂名和地址。

(3)产品包装和商标式样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和标准要求。

(4)工程设备应有详细使用说明书,电气设备还应附有线路图。 (5)实施生产许可证或实行质量认证的产品应当具有相应的生产许可证或质量认证书。

9、加强对隐患工程的监管和控制,每道工序必须实行签证制。工程施工遇质量检查检验不合格或存在严重质量隐患时必须立即停工处理补救,否则不得继续施工或进入下一道工序。

10、实行工程质量奖惩制度。对严格质量把关,工程优良率、一次通过率高的单位或个人进行表章奖励,对忽视工程质量和质量事故责任单位或个人进行严肃惩处。

11、竣工工程质量必须符合国家现行的工程质量标准及设计文件要

5 求,并向建设单位提交完整的技术档案、试验成果及相关资料。

12、工程保修期按国家相关规定及工程合同规定执行,保修期内出现质量问题由原承包单位承担保修,费用由责任方承担。工程质量出现永久性缺陷的,承担责任不受保修期限制。

农网工程管理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文章以10KV农网配电线路故障与防范展开研究。首先对10KV农网配电线路常见故障进行讨论,继而提出10KV农网配电线路故障防范措施。通过平衡三相负荷、积极运用先进的设备和技术、节能型变压器的应用、做好配电线路的防雷保护与接地工作及优化巡检措施等方法,进一步优化与革新10KV农网配电线路防范措施。

关键词:10KV农网;配电线路;故障;防范措施

引 言:电力能源作为社会经济发展及国民和企业日常生活与运作的重要组成结构,电力资源的稳定性对于提高国民生活质量及保障企业日常运作具有现实意义。目前配电系统多以10KV高压配电线路为主,这一现象也导致配电线路阶段会因自然因素、人为因素出现运维问题。诚然,现代生活对于电能供应的需求呈高涨趋势,10KV配电线路的建设面临较大压力,如何就常见10KV农网配电线路故障问题展开防范措施成为广大学者及相关电力人员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1 10KV农网配电线路常见故障

1.1 配电线路设备问题

配电线路设备引发的故障可具体归为以下两点:第一,因配电线路自身防御故障能力不佳导致设备出现故障。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因素在于设备制作方在生产设备中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导致设备在配电线路服役中形成不同程度隐患问题致使设备损坏;第二,配电线路设备选购存在差异,设备选型及应用中存在严重问题。从实质角度来看,设备选型中不仅要综合线路设计更要结合因地制宜的原则选择符合地区配电要求的相关设备。因无法结合地区配电要求或与设计存在一定差异,导致设备在服役中故障几率不断增长,最终导致设备无法正常工作。

1.2 树害问题

树害故障常见于因天气因素影响致使树干折断倾倒在10KV配电线路从而引发故障。因长时间得不到解决导致线路出现锻炼或脱离杆塔等问题,同时在线路架设完成后没有对整条线路进行全面且系统的检查,继而导致故障不断加剧。

1.3 规划设计问题

规划设计问题具体表现在10KV配线网规划设计没有综合地方全局导致规划结构存在诸多不合理之处。如10KV农网配电线路覆盖范围过大且长距离供电,势必会导致线路损耗线性增长,同时如因线路选择存在不合理及界面过小,将会导致配变容量受到不同程度影响,甚至出现迂回现象。此外,线损与符合不均价分布具有直接联系,配变与负荷中心距离较远同样会导致线损现象不断增加。10KV农网配电线路设计如采用单辐射接线,因与其他配电线路缺少联系将会导致配电供电半径大、负载率低及负荷分散等问题,最终引发线损增加[1]。

2 10KV农网配电线路故障防范措施

2.1 平衡三相负荷

通过对10 KV农配网的技术分析可以看出目前我国部分地区10 KV农配网线路三相负载均衡仍存在技术问题。通过对10 KV配网的监测,发现部分10 KV农配网相位分布偏差现象严重,最高可达到25%左右。10 KV农配网线路如想克服三相不均衡的问题,应从根源着手即确保10 KV农配网线路的规划和设计具有科学性及合理性。应根据农村区域进行划分没,在充分考虑10 KV农配网所处地区特性的基础上,根据不同负载情况,通过三相现场均衡等技术手段来调节配区域的相负载,通过在线路端部加装一个增压器,利用各种技术手段来达到10 KV线三相负载均衡,有效地控制三相不均衡造成的能量损耗,确保配电台区的电力供应,从而减少损耗。

2.2积极运用先进的设备和技术

在当今社会科技的发展下,电力系统中各种新的技术和新的材料被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中。这种技术和方法是电力系统中的一项关键技术。为今后从事供电人员的供电维修打下坚实的理论依据。尤其是10 KV农配网线路运行维护检修,能够利用先进的智能化测试装置实现对输电线路的监测和采集。例如:依托GPS技术对各输电线路各杆塔与输电系统的精确定向,实现对输电系统各杆塔的精确定位。同时利用先进的智能化监控和布线自动控制技术,可以有效地提升电力系统的运行速度,并对故障进行快速的绝缘。另外,积极推广新技术和新的仪器,根据本地区的供电状况,配备了最新的自动化測试装置。通过对智能电网的分析,能够对故障进行精确的定位,提高故障检修的效率[2]。

2.3节能型变压器的应用

因部分地区10 KV农配网线路服役年限过长,故此各供电公司要对本区域的输电线进行线损调查,并根据相关的统计资料,对长期使用的线径小、损耗较大的输电线路进行改造和升级。通过对10 KV线路的改造,选用节电装置,减少电阻和电流的泄漏,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如:S11级以上的机组,其空载损失比S9、S7等高能耗机组要少60%。因此,在10 KV输电线路进行技术更新时应根据实际的摸底数据,逐步淘汰高能耗的配电变压器,通过改造更换为节能式电气设备,确保10 KV线路的电能转换效率,实现节能降耗的作用。

2.4做好配电线路的防雷保护与接地工作

10 KV农配网线路位于农村住宅附近时,要做好钢筋砼和钢柱的接地,并且要在适当的范围内控制接地的电阻,通常要保证30Ω以内;针对100 KVA以下的配电变压器容量,其接地电阻应该小于10Ω;针对100 KVA以上的配电变压器容量,其接地电阻应该小于4 Ω以下;在设置中性点位的低压电网和高压、低压共存的电网时,必须将钢筋水泥棒的铁、钢杆、零线相接,保证连接的安全,同时要注意加强钢筋和零线之间的安全连接;在设置中性点非直接接地的低压电网时,要做好加固钢筋混凝土杆和钢杆的接地处理,且控制其接地电阻在50Ω以下。在接地时,以角钢、圆钢、钢管等为宜。

2.5 优化巡检措施

第一,注意日常的电力系统巡视。对绝缘子、便器、避雷装置进行常规检查,并对老化的装置进行及时的替换,从而防止线路发生故障,并对存在的线路存在的安全问题进行及时处理。有关工作人员每三个月对埋设电缆进行一次巡视,6个月后由专职员工进行深度检查,并将结果存档保存[3]。

第二,加强冬夏季节配电线路负荷的监控。用电高峰主要集中在冬季和夏季,采用高频电路造成较大的电流,增大了线路的电压。据此,应进一步加强输电线路的负荷监测,控制负载区间,确保电网的正常运转。如当电力系统负载增大时,应注意加载后是否在变压器承受范围内,如超出范围则更换装变压器。

第三,加强对电缆的温度的控制,因为季节和地点都会对电缆的热量产生一定的影响,夏季高温下电缆的线路会比较高,同时散热器也比较弱,所以要经常进行维修保养,防止发生意外;冬季,因为天气较冷,电线暴露在外会造成“冻伤”,所以必须进行绝缘保护。因为气温太高或太冷会损坏电力系统,所以当气候突然发生突变时,就必须对其进行维修。

第四,优化电线腐蚀处理。电线的腐蚀是一种很大的安全风险,在通常的情况下,由于年久失修,尤其是农村地区,非常容易出现金属套腐蚀的情况,不仅造成电路无法正常工作,还污染环境,对人类健康有害。另外,化工、食品等行业的电缆也会被侵蚀,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就是废气。为避免这样的情况发生,相关人员应在这些区域的导线上加一道防护。

结 论:

综上所述,本文以10KV农网配电线路故障与防范研究进行讨论,通过分析目前10KV农网配电线路故障及提出若干解决措施,旨在为我国处理相关10KV农网配电线路故障与制定相关防范措施提供理论指导与帮助。

参考文献:

[1]袁其建.配电线路主要故障及防范——10KV农网为例[J].建材与装饰,2016(45):211-212.

[2]董建斌.农网10KV配电线路单相接地故障的防范[J].农村电工,2016,24(10):21-22.

[3]朱金华.浅析10KV农网配电线路故障与防范措施[J].通讯世界,2014(19):121-122.

农网工程管理论文范文第5篇

1.1 农村电网基础设施薄弱, 用电环境较为复杂

农村的发展速度远远低于城市进步速度, 农村电网布局不合理是长期存在的问题, 线路老化、设施设备老旧、农村用电环境较为复杂等问题增大了农村电网管理的难度[1]。农村经济近几年呈上升发展趋势, 对电力的需求大幅度提升, 原有的老旧线路、电力设备意境不能满足农村用电需求, 因此私拉电线、擅自更改线路等问题更为普遍, 大大增加农村电网的保护工作。

1.2 电网设施保护范围内违规建筑日渐增多

农村人口数量增加、经济的发展, 土地资源的需求也逐渐增加。农民对电网设施保护知识缺失, 为了得到更多的土地资源, 在电网保护范围内施工建房[2]。电路短路、电线杆遭破坏、电网承载物倾斜等问题更为常见。

1.3 电力设施失窃事件时有发生

电力设施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 由于农村很多区域缺乏有效的看管, 为盗窃团伙提供众多的作案机会, 农村电网失窃事件一直是农村电网保护的一大难点。尤其是近几年的农村电网盗窃团伙掌握丰富的电路知识, 销赃、盗窃有严谨的分工, 更是增加农村电网管理的难度。

1.4 自然灾害对电网故障事件不断增多

恶劣天气对农村电网造成的影响不可忽视, 在恶劣天气下, 树木断枝、倒伏等致使电线断裂、线路掉闸等问题。树线矛盾同样是电网保护工作当中的一大难题。急需化解两者之间的矛盾, 建设安全、稳定的电路。因此供电企业在铺设电线电路过程中需要分析树木这一因素对线路的影响, 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铺设电线线路。另外,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 线路保护区内的垃圾增多、建设较多的塑料大棚。一旦出现刮大风的天气, 塑料垃圾缠绕线路造成短路, 造成较多的电路维修问题。

1.5 电网设施保护缺乏强有力的法律支持

我国农村法律意识普遍薄弱, 电网保护的法律条例更为欠缺, 因此责任意识薄弱。电力企业作为电网的管理者并没有对破坏电网进行处罚的执行权, 在很多方面有局限性, 难以处理村民私拉电线、乱搭乱建、偷盗行为[3]。比如村民私拉电线由村政府管理、偷盗由公安局管理等, 对电网管理的权限过于分散, 组织之间的协调性较差, 电网保护工作的效果也就差强人意。

2 突破农村电网设施保护工作难点的方法

2.1 改善农村电网设施, 提升农村电网质量

农村电网线路老旧需要不断更新换代, 加强在这方面的投入, 提升农村电网的质量, 确保农民用电安全, 满足农民用电需求, 从根本上杜绝农民私拉电线的需求。

2.2 加强宣传电网保法

人人有责保护电网意识不断的深入人心, 增强农民对电网的责任意识。管理部门要严格落实电力设施保护条例。对农村电网保护区域内私搭乱建的建筑进行依法拆除, 行为保护与意识保护双管齐下提高农村电网保护工作的效率。当然, 对偷盗者施以惩罚, 打压其嚣张的气焰, 以法律约束其行为。电网与农民自身的利益息息相关, 做好电网保护宣传有助于唤起农民内心的责任意识, 结合农民自我监管、自我约束的力量增强电网保护工作。

2.3 增强电力企业与其它组织之间的沟通, 构建良好的合作机制

电力保护工作仅仅依靠供电部门的维修是难以得到彻底解决的, 问题只会不断的涌现, 治标不治本。电力企业与公安部门、村委会、国土局、规划局等以电网管理为核心建立良好的合作机制。重视农村电网建设与保护工作, 将农村电网建设与保护纳入土地使用与城乡建设规划当中, 对于涉及农村电网保护区域内的各项建筑进行严格把控, 杜绝私搭乱建, 减弱电力企业仅有维修权而缺乏惩罚权所带来的管理不及时的问题。公安部门与电力企业之间建立良好的信息沟通渠道, 及时交流双方信息, 对偷盗团伙进行密切关注, 严厉打击偷盗行为。公安局于电力企业之间的良好沟通是为了能够在突发盗窃事件时及时的解决问题, 另外, 加强日常监管有助于从源头解决偷盗问题。

2.4 电网路线搭建需要考虑农民生活需求、经济需求和自然灾害因素

对于农民来说, 农民私搭乱建、建房等也是处于生活的考虑, 这就需要电力企业与当地政府进行有效的商讨, 本着以农民利益为主的原则, 从农民生活、经济需求的角度出发, 设置较为合理的铺设路线。当然, 自然灾害问题不可忽视, 上文已经分析树木对电网造成的危害, 因此在铺设电路时, 考虑树木对电路的影响, 规避危机。

摘要:电网作为农村建设的基础设施, 关乎着农村的经济命脉, 关乎着农民的日常生活。加强农村电网设施安全保护工作是农村供电所义不容辞的责任。本文深入研究农村电网保护工作面临的众多难题, 并给出相应的解决思路, 期望能够更好的为社会主义新农建设服务。

农网工程管理论文范文第6篇

1.1 设备技术含量低

(1) 部分35k V变电站按照“户外式、小型化、低造价”的原则建设[1], 变电站占地面积小, 高压侧选用熔断器保护, 配电线路均为户外布置, 架空出线。这些低造价、低配置设备随着运行时间和负载率不断增加, 设备故障频出, 保护装置拒动、误动, 同时这些变电站因面积限制, 为以后的升级改造增加难度。

(2) 网改期间更换的配变综合配电箱均为各单位自加工产品, 采用简易设计, 箱体防水等级不符合户外运行等级要求, 由于运行时间长、烧损、锈蚀及破损较严重, 安装的配电箱已部分退出运行。

1.2 设备材料选型运用不科学

(1) 低压接户线选型不当。低压接户线大部分选用BLV型导线, 该型号导线为室内固定敷设使用, 却大量用于低压下杆线和平面线, 因耐候性能较差, 绝缘容易破坏, 存在较大安全隐患。 (2) 配变出线未采用低压电缆, 而大量采用架空绝缘导线缠绕一起出线, 忽视了架空绝缘导线相间距离的要求, 绝缘层破坏后, 易引发短路, 烧损配变。

1.3 改造技术原则执行不严

(1) “小容量、密布点、短半径”[2]的布点原则因受资金限制, 执行不到位, 大部分单位采用增容换大容量变压器, 未有效缩短供电半径, 随着负荷增加, 损耗增大, 造成农村低电压。 (2) 网改期间相当部分数量的100k V及以下配变台区设计采用单杆方式, 未按技术原则配置配电箱、低压负荷刀闸等保护装置。 (3) 220V照明线路共用零线。规程要求照明线路相线和零线截面应相等, 但由于农村采用集装表箱, 为了减小导线布置空间, 几户合用公用零线, 造成零线过负荷, 同时损耗增大。

1.4 施工工艺质量较差

(1) 架空线路导线弧垂小。有些施工单位为节约材料, 同时使导线平直、美观, 未对照安装弧垂曲线展放导线, 导线弧垂很小。特别是在气温较高情况下施工, 冬季气温寒冷时很容易导致横担弯曲和电杆倾斜。 (2) 避雷器未有效接地。避雷器下端未采用导线连接至接地极, 而是通过横担间接接地, 造成雷击过电压无法及时释放。 (3) 未采用线夹连接导线。导线连接多采用铝线绑扎方式, 铝导线接头是引起事故、增大损耗的主要原因之一。

1.5 施工队伍不专业

未组建专业的施工队伍, 施工人员技能水平参差不齐, 施工质量得不到保障。还有一些单位为了抢抓工程进度, 采取了大会战的模式施工, 工程虽完工, 但留下很多缺陷和隐患。

2 做好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应注意的问题

2.1 做好“三个把握”

(1) 把握好“新建”与“改造”之间的关系。对线路重载、设备过载、低电压和工业园新增负荷均优先采用新建线路、新增布点的设计方案。在线路廊道有限、供电半径满足要求时可以考虑线路改造与增容。对一些高故障和一些不符合设计标准存在安全隐患的老旧线路, 要按照评级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改造。 (2) 把握好设备材料的选型, 做好新设备、新技术的应用。开关要具备速断保护功能和过电流跳闸保护功能, 配变要选择新型低能耗产品, 配变综合配电箱的主要元器件选择高可靠性的合资或进口产品。 (3) 把握好技术细节。对技术细节制定统一规范, 在日常设计、施工中要落实这些规范, 提高设计的合理性和施工工艺水平。只有细节到位, 才能提高工程建设的质量, 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和改造。

2.2 注重农网改造升级规划“四个结合”

(1) 农网改造升级总体规划应和已编制完成的农网“十二五”规划相结合。注意两个规划的有效衔接, 落实“横到底、纵到边”的规划工作要求, 实现规划范围和规划内容的全覆盖, 提升配电网发展质量, 强化电网规划的严肃性和可操作性。 (2) 农网改造升级总体规划和农网改造升级3年 (2010年至2012年) 实施规划相结合, 明确3年农网改造升级工作目标、工作任务、建设重点、建设方案以及投资需求, 根据规划制定分年度建设方案, 指导农网改造升级工作的开展。 (3) 农网改造升级总体规划应和当地县城市政规划相结合。预留架空走廊和电缆通道, 将配电网规划纳入市政规划, 为电网的持续发展赢得时间和空间, 避免无序发展造成的征地和建设费用高、难度大等问题。 (4) 农网改造升级总体规划应与已批复的项目相结合。根据已批复的项目, 优化配电网结构, 采用清晰、规范的中压配电网接线方式, 以利于配电网自动化和智能化的实现。

3 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改造重点

3.1 提高县城区供电可靠性

加强县城区电网改造, 逐步形成县城骨干网, 完善县城区电网结构, 提高10k V线路“手拉手”或环网比率, 使县城网运行方式更加灵活。充分利用新建或扩建变电站的供电能力, 增强配电网供电能力, 调整网络结构, 优化供电范围, 解决10k V线路重载问题, 提高县城中心区10k V线路事故状态下转供负荷能力, 满足各类用户负荷增长的需要。

3.2 解决好农村“低电压”问题

对低电压台区要按照国网公司制定的农村低电压治理工作典型措施进行有针对性的整治, 并且要制定系统性的整治规划, 明确各阶段的整治任务, 实现整治工作目标。

3.3 解决好新增工业园区用电问题

做好新增工业园区的规划, 按照规划实施项目。规划要做到与负荷增长同步并适度超前, 线路平均负载率控制在合理范围, 具备向各级用户供电的能力, 满足新增负荷用电需求。

3.4 对没有改造过的农村电网进行全面改造

重点做好运行超过30年的老旧线路的改造工作, 对这些老旧线路应结合季度运行分析对跳闸次数及原因进行统计分析, 然后进行有针对性的改造。消除迂回供电线路。通过新建10k V线路或新增配变布点等方式缩短供电半径。

3.5 加强高压技术改造工作

提高无人值班装备水平、改造不符合规程要求的防雷接地装置、加强通信网络和无人值班变电站安防系统的建设、对不能满足运行要求的直流系统进行改造。对35k V和110k V老旧线路、迂回线路加大改造力度。

4 抓好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工作措施

4.1 做好农网改造升级项目储备

应成立工作专班开展项目初步设计, 初步设计必须达到施工设计深度, 上级项目管理部门应建立新一轮电网升级工程储备项目优先安排的制度, 对储备项目下达初步设计审查意见, 提高储备项目质量。

4.2 规范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的标准化建设

按照技术原则规定的施工技术标准, 严控工程技术质量, 所有新建及改造线路、台区都要按照标准化要求建设投产, 做到建设一处, 达标一处, 确保建设水平。实现典型设计、工艺水平、质量标准、设备标识、警示标识的五统一。

摘要:通过吸取一、二期农网改造的经验教训, 提出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应注意的问题和工作措施, 科学实施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 提高工程管理水平及施工质量, 规范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标准化建设水平。

关键词:农网,改造,升级,重点,措施

参考文献

[1] 《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技术原则》 (国电农[1999]191号) [S].

上一篇:渔业养殖分析论文范文下一篇:地图地理教学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