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能力提升心得体会范文

2023-09-23

服务能力提升心得体会范文第1篇

分享

创新

群众路线教育心得体会:努力提升窗口服务能力和水平

2月下旬以来,按照市卫生局党组的统一部署,我科及本人扎实开展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通过学习和深入讨论,我深刻认识到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进一步了解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糜之风等“四风”违背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增强了搞好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和自觉性。

一、进一步提高对党的群众路线的认识。

党的群众路线是:“党在自己的工作中实行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党的群众路线最核心的问题是“为了谁”,最本质的问题是“依靠谁”,最关键的问题是“如何实行”,最重要的问题是“怎样去做”。“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群众路线这四句话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前两句体现的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问题的世界观,后两句体现的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问题的方法论,二者的有机结合构成了中国共产党群众路线的整体内容。90多年来,我们党就是遵循着“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条群众路线,带领人民群众,克服了各种艰难险阻,夺取一个又一个的伟大胜利。实践证明,一切为了群众,党的工作就有了目标和基础; 一切依靠群众,党的事业发展就有了动力。只有植根人民、造福人民,党才能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二、进一步提高对“四风”的认识。

面对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党内脱离群众的现象大量存在,一些问题还相当严重,集中表现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上。

在形式主义方面,主要是知行不

一、不求实效,文山会海、花拳绣腿,贪图虚名、弄虚作假。

在官僚主义方面,主要是脱离实际、脱离群众,高高在上、漠视现实,唯我独尊、自我膨胀。

在享乐主义方面,主要是精神懈怠、不思进取,追名逐利、贪图享受,讲究排场、玩风盛行。

免费

分享

创新

在奢靡之风方面,主要是铺张浪费、挥霍无度,大兴土木、节庆泛滥,生活奢华、骄奢淫逸,甚至以权谋私、腐化堕落。

三、准确把握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要求。

中央对这次教育实践活动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基本原则、方法步骤作出了明确规定。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切实加强全体党员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把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作为切入点,着力解决突出问题。

解决“四风”问题,要“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反对形式主义,着重解决工作不实的问题,改进学风文风会风,改进工作作风。反对官僚主义,着重解决在人民群众利益上不维护、不作为的问题,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虚心向群众学习,真心对群众负责,热心为群众服务,诚心接受群众监督,坚决整治消极应付、推诿扯皮、侵害群众利益的问题。反对享乐主义,着重克服及时行乐思想和特权现象,牢记“两个务必”,克己奉公,勤政廉政,保持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反对奢靡之风,着重狠刹挥霍享乐和骄奢淫逸的不良风气,坚守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思想观念,做到艰苦朴素、精打细算,勤俭办一切事情。解决“四风”问题,要从实际出发,抓住主要矛盾,什么问题突出就着重解决什么,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

四、结合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要求,努力提升窗口服务工作能力和水平。

2014年,窗口将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关于党的群众路线实践活动的总要求,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大力弘扬苏区精神,突出作风建设,贯彻整风精神。在业务上将继续积极与上级主管部门沟通,多争取一些审批项目下放,并认真做好接放管,优化服务流程,提高人员素质,主要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提升窗口工作服务能力和水平。

1.建议市委、市政府加大对各部门落实“两集中、两到位”(行政机关将行政审批职能向一个科室集中,行政机关行政审批科室向行政服务中心集中;

免费

分享

创新

行政审批项目进驻行政服务中心落实到位,行政机关对窗口工作人员授权到位)的监督检查,出台相关考核措施,纳入部门绩效考核内容,检查窗口单位人、财、物的到位和保障情况,职能和项目的集中情况,人员的授权情况,以切实做到“两集中、两到位”,简化流程,方便群众,提高办事效率。

2.建议市委市政府根据我市苏区振兴及城市发展的实际需要,继续请求省政府下放部分行政审批项目,我局已向市政府报告,建议省政府下放6项卫生相关的审批项目(如护士首次注册,从事遗传病诊断、产前诊断的保健机构执业许可和人员资格许可、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资质认证、职业病诊断机构审批、职业病诊断医师资格认定),我市均具备了承接的条件。

3.重点抓好六项工作。

一是继续实施一系列便民措施。继续在全市卫生系统窗口全面推行 “12345”服务规范,不断提升窗口整体形象。积极探索群众网上预申报的咨询服务工作,减少群众往返于行政服务中心的次数,为群众提供更优质、更高效的服务,真正做到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解群众之所难、帮群众之所需。

二是进一步完善窗口的综合服务功能。围绕实现窗口服务工作程序化、制度化、规范化,重点在抓窗口服务效能和功能完善上下功夫,继续梳理、规范审批流程,推动窗口“一站式”服务上水平;积极探索服务方式的多样化,继续坚持上门服务、节假日预约服务、延时服务等服务方式,并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在内容上不断充实,在方式上更趋灵活,切实提高群众满意率。

三是切实做好“绿色通道”服务工作。围绕服务全市重点项目,实施“绿色通道”服务,灵活开展“全程代办”,为投资客商及时快速办理各类手续提供有力保障。各级卫生行政部门的绿色通道服务窗口要继续设在当地行政服务中心卫生局窗口。凡重点项目,要继续坚持实行统一受理联动机制、项目代办制、限时办结制、首席代表制“四项制度”。

四是重点抓好执业医师多点执业注册相关工作。根据《江西省医师多点执业管理办法(试行)》的相关规定,进一步细化制定本辖区(单位)工作方案和措施,积极引导和支持医师多点执业工作,及时解决工作中的问题,加强沟通,确保医师多点执业工作顺利开展。

五是继续实施“三好一满意”工程。以“创先争优”活动为抓手,继续

免费

分享

创新

扎实推进以“服务好、质量好、创新好和群众满意”为主要目标的“三好一满意”工程,鼓励工作人员立足实际,增强创新意识,在业务办理上求创新、在优化流程上求创新、在服务客商上求创新,在服务机制、办事效率、服务理念、窗口文化建设等方面取得新的突破,努力争创“效能之窗”。

六是不断加强作风建设。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中共赣州市委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实施意见》,大力弘扬苏区精神,深入开展创建作风建设模范区活动,结合在全党开展的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继续深化“治庸、治懒、治散”,进一步加强卫生行政审批监管,提高行政审批效率。

服务能力提升心得体会范文第2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大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要求,坚持政府主导、规划引领、突出重点、加强建设、分级负责、保障投入的原则,着力提升医院的基础设施、装备水平和人才队伍建设水平,适应并满足区域内居民的医疗服务、公共卫生服务及突发卫生事件的应急救援与处置需求。

二、建设目标

围绕“规范、创新、提高”的主题,通过房屋、设备、人才队伍、技术管理信息等配套建设,医院达到一级甲等中心卫生院标准。

三、实施路径

(一)改扩建业务用房,全面完成安心工程建设项目,优 1

化科室布局,完善服务流程,使其基础条件达到一级甲等中心卫生院以上房屋建设标准;

(二)招录和补充一定数量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使其达到甲级镇(街道)卫生院所需的人才队伍结构;

(三)配备一批实用适宜的基本诊疗设备、装备,提高辅助诊断治疗能力;

(四)大力开展卫生强基工作,城区医疗机构实行紧密型对口帮扶,实施管理能力培训,技术能力培训,提升诊疗能力和现代化医院管理水平。

四、资金来源

通过争取省重点建设项目扶持、市财政给予专项资金扶持、镇(街道)财政配套、镇(街道)卫生院自筹等多种途径解决。

五、时间安排

(一)动员部署阶段(2014年3-4月)

完成综合服务能力提升活动的准备、动员和组织发动。下发实施方案。

(二)组织实施阶段(2014年5月-11月)

1、进行自查与改进。根据综合服务能力提升活动内容要求,进行全面自查,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工作台账,量化工作任务,按照时间节点,狠抓落实,逐步实现活动目标。

2、市卫生局指导、评价和监督检查。在自查和改进工作的基础上,卫生局对卫生院开展综合服务能力提升活动进行指导,

对工作要求落实情况进行评价和监督检查。同时注意总结活动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和好典型,及时推广。

(三)总结验收阶段(2014年12月)

卫生院综合服务能力提升活动开展情况进行总结上报,市政府进行全面总结,表彰先进。

六、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开展镇(街道)卫生院综合服务能力提升工程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和深化医改有关文件精神所采取的一项重要措施,对促进镇(街道)卫生院的建设和发展,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充分认识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加强领导,成立领导小组,切实抓紧抓好。医院成立综合服务能力提升活动领导小组,王丽红同志任组长,副院长及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协调服务工作。

(二)明确工作职责。镇(街道)政府(办事处)是镇(街道)卫生院综合服务能力提升工作的责任主体,各镇(街道)要积极落实具体项目,负责项目建设日常管理,做好设备招投标管理工作,保证重点扶持资金发挥效益。发改、财政、人社等相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按照镇(街道)卫生院建设标准,在项目整合、资金保障、人才招聘等方面给予优先安排和倾斜支持。

(三)深入宣传,广泛动员。召开专题动员会,将镇(街

道)卫生院综合服务能力提升活动的意义、内容和目标向全体职工宣教,全员发动,全员参与。要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宣传,正面引导,为活动顺利开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服务能力提升心得体会范文第3篇

——在中共乌苏市委三届六次全委(扩大)会议上的讲话

市委书记 张岩 (2010年1月18日) 同志们: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及自治区党委、地委扩大会议精神,认真总结2009年各项工作,深刻分析当前发展形势,科学部署2010年工作任务,动员全市各级党组织及广大党员干部,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提升服务能力,为打造更优良的经济社会发展环境而努力工作。

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认真分析形势,坚定科学发展的信心

全面回顾2009年各项工作,总结经验教训,把握发展机遇,对挖掘经济增长潜力、提振发展信心,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经济社会发展保持良好态势,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过去的一年,我们在地委、行署的坚强领导下,团结和带领全市各族干部群众,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严峻挑战,努力克服自然灾害及乌鲁木齐‚7•5‛事件造成的不利影响,围绕‚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强力推进‚工业优先,富民强市‛战略,较好地完成了市委三届五次全委(扩大)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全市呈现出市域经济快速发展,各项事业全面进步,社会大局持续稳定,党的建设不断加强的良好局面。预计全市实现生产总值58.19亿元,增长20.2%,其中:第一产业16.67亿元,增长7.8%;第二产业28.42亿元,增长29.9%;第三产业13.1亿元,增长14.6%。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突破3亿元大关,达到3.3亿元,增长40.7%。农牧民人均纯收入7557元,比上年增加 902元,增长13.5%。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28:49:23,与2008年基本持平。以四大产业为支撑的新型工业体系基本形成。专业化招商迈出实质性步伐,一批打基础、利长远的项目开工建设,工业经济保持良好发展势头。种植业内部结构优化调整基本完成。各具特色的产业带竞相发展,较为完整的畜牧产业链条初步建立,农牧民收入大幅增长。与快速发

1 展要求相适应的第三产业体系日臻完善。2009年新疆乌苏啤酒节成功举办,旅游及其他服务业综合效益大幅提升,第三产业不断壮大。民生工程深入推进。市委、市政府公开承诺的10个方面的大事顺利完成,涉及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逐步得到解决,平安、和谐乌苏建设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显著提高。抓基层、打基础工作思路更加清晰,党建工作机制逐步健全,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较好落实。

(二)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我们的工作与群众的期待还有不小差距。一是部分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部分党员干部作风不正,责任意识、忧患意识与快速发展的要求不相符合,服务能力、服务水平与应对激烈区域竞争的要求不相适应,已成为制约科学发展的瓶颈。二是工业经济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在优化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提高运行质量方面任重道远。三是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农民持续稳定增收难度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的任务艰巨。四是项目建设的基础性工作不够深入,对项目的研究不够透彻,带动经济发展的大项目、好项目还不多。五是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教育卫生、居民住房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仍然较多,部分低收入群众生活比较困难,保障和改善民生任务繁重。六是城乡文化基础设施落后,科教、文体等社会事业总体水平不高,与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三)全面把握加快发展的差异化优势,更好的谋划科学发展。今年,国家将继续加强宏观调控,出台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经济平衡较快发展的一系列重大措施,进一步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支持力度,制定今后10年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的总体思路和政策措施,召开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专题研究部署新疆工作。乌苏与全疆各县市经济社会发展均面临难得的政策机遇。抢抓机遇,更好的将机遇转化为发展实效,必须全面把握好、充分利用好我们所具有的差异化优势。我市地理位臵优越,交通便利,500公里范围内分布着三大口岸,是东联西出、承接南北的重要交通枢纽,毗邻国家石化基地独山子,与周边奎屯市、独山子区在区位、资源、人才、技术等方面有着极强的关联度和互补性,这是我们加快发展具有的独特区位优势。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历程饱含着广大干部群众追求

2 工业化、走工业化发展道路的努力,积淀了厚重的工业文化;市第三次党代会以来,我们大力开展经济软环境建设年活动,转变工作作风、优化发展环境,成为全市上下的共同行动,这是我们加快发展具有的人文优势。我市是传统的农业大市,大农业资源丰富,中电投项目的建设又将提供充足的电力能源,这是我们加快发展所具有的资源优势。我们必须全面观察形势,辩证分析形势,准确把握形势,既要增强机遇意识,坚定发展信心,努力将重要的机遇期转化为真正的黄金发展期,创造新的业绩;又要增强忧患意识,保持清醒头脑,把困难估计得充分一些,把应对之策谋划得周全一些,努力实现经济社会的科学跨越发展。

二、明确工作任务,加快科学发展的进程

今年是实现‚十一五‛规划目标,全面启动‚十二五‛发展规划的关键一年。根据中央方针政策和地委决策部署,全市工作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臶,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增加农牧民收入、培植市级财源、构建和谐乌苏‛三大主题,以增强服务意识、提升服务能力为总抓手,大力实施‚工业优先、富民强市‛战略,加快经济发展,改善人民生活,维护大局稳定,推动事业进步,促进社会和谐,为全面实现‚十一五‛目标和‚十二五‛良好开局奠定坚实的基础。

2010年的奋斗目标是:实现生产总值70亿元,增长20%,其中:第一产业18.7亿元,增长7.5%;第二产业36.3亿元,增长28%;第三产业15亿元,增长13%;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4亿元,增长20.17%;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增加1000元以上;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力争达到28亿元,增长13%。 顺利实现预期目标,我们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突出工作重点,聚合发展要素,按照做大做强的要求,强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我们按照地委、行署‚三大经济板块‛发展布局,大力推进‚工业优先、富民强市‛战略,引进了一批大企业、大集团,为我市做大做强工业经济,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在新型工业化建设实践中,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对市情的认识不断丰富,对经济发展客观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为我市做大做强工业经济,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础。经验表明,落实做大做强要求,必须

3 以发展四大产业为核心构筑新型工业体系,以加快园区建设为基础聚合产业发展要素,促进全市工业平稳较快发展。

充分发挥区位、地缘优势,重点发展四大支柱产业。一是高载能及化工产业要加快发展,实现突破。围绕中电投乌苏煤电规划,加快中电投2×30万千瓦热电联产项目建设及2×60万千瓦火电项目前期工作进度,并统筹考虑,引进一批热、电承载项目,力促石油石化及相关服务型企业发展,尽快形成高载能、化工产业集群。抢抓自治区‚深部找矿‛工程和重要矿种勘查‚358‛重大项目实施机遇,加大煤炭等资源地勘工作力度,着力对煤炭资源进行整合,提高煤炭产能和市场竞争力,为高载能及化工产业步入快速发展新阶段提供坚实保障。二是装备制造业要重点培育,全力推进。依托乌苏良好的区位优势,利用新疆和中亚‚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大力引进和培育农牧林机械、石化机械、矿山机械、食品加工机械、环保机械生产加工企业,扶持壮大现有机械加工企业。着力打造装备制造业‚丝绸之路‛,把乌苏市建设成为立足新疆、面向中亚的装备制造业出口加工基地。三是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产业要延伸链条,提高质量。继续按照‚建基地、强龙头、连农户、闯市场‛的思路,鼓励支持龙头企业提升科技含量,延伸产业链条,发展精细加工,创建知名品牌,增强市场竞争力和产业带动能力。四是建材产业要全力支持,快速壮大。立足市场需求和发展需要,积极引进新型建材生产企业,鼓励和动员现有建材企业与疆内外大企业联合,开展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提升企业装备和技术水平,扩大产能,在提高产品质量上做文章,推进建材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坚持按市场规律的客观要求,加快工业园区建设。要进一步创新思维,科学设计工业园区的组织架构、运行模式和服务功能。坚持以市场化运作模式开发建设生活服务区,依托土地资源和运用金融手段,大力拓宽融资渠道,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加快推进石化工业园生活服务区建设进程,力争年内建成一批重点工程项目、重要公益设施,达到入驻条件。认真借鉴先进地区成功经验,结合乌苏实际,积极探索建立符合又好又快发展要求的管理新机制,确保工业园区及生活服务区在科学的管理下高效运转,发挥作用,成为市域经济新的增长极。

(二)遵循市场规律,突出优势产业,按照做大做优的要求,提速发展现代农业。我们按照地委、行署‚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突出特色,统筹发展‛的经济建设指导思想,提出‚四区一线‛发展思路,并坚决实施,有力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村发展,农民增收,奠定了提速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基础。经验表明,落实做大做优要求,必须树立强基础、上台阶的意识,以落实四项工作为载体发展现代农业,以推广高效节水为契机推进‚三个转变‛,以改善基础设施为重点建设新农村,努力构建符合现代市场经济规律的农业产业发展格局。

认真落实四项工作,提升现代农业发展层次。继续狠抓高效节水技术推广、现代畜牧业发展、农牧民组织化程度提高、农村思想文化阵地建设四项重点工作的落实,全力推进现代农业发展。推进四项重点工作,要秉承‚围绕市场调结构,突出特色抓产业,依靠科技创品牌,改善设施促增收‛这一思路不动摇,重点在‚围绕市场调结构‛上实现新突破;要牢牢把握‚围绕‘四区一线’建基地和依托基地建企业‛两个原则,坚持壮大农牧业生产基地与龙头企业并重,实现农牧民快速持续增收;要努力搭建‚基层组织建设平台、新农村建设金融信贷平台及农牧民素质教育平台‛,以整体推进‚三个平台‛建设为依托,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水平。

努力推进‚三个转变‛,突出发展现代畜牧业。高效节水技术的推广应用,为农业生产要素的重组创造了条件,带来了生产关系的变革。要抓住有利时机,稳步推进草原畜牧业向农区畜牧业转变、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变,推进大农业格局由以种植业为主向以农区畜牧业为主的现代畜牧业转变。坚持用抓工业的理念抓畜牧经济发展,不断提高畜牧养殖收入占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的比重。引导和动员农牧民发展符合‚四区一线‛片区规划的农区畜牧业,提升大农业发展水平。大力发展产业化经营,强化科技平台、养殖基地平台、加工平台、流通平台及金融信贷平台建设,延伸畜牧产业链条,提高链条各节点附加值,提升产业综合效益。

切实加强新农村建设,不断提高群众生活质量。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而紧迫的任务。要不折不扣地把中央和自治区党委各项强农惠农政策落实到位,加大支农资金投入。同时,充分发挥广大群众的新农村建设主力军作用,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按照重点突出、

5 以点带面、逐步推进的思路,坚持每年遴选一批基础条件较好的村队,市财政重点支持,市直单位结对帮扶,力争每年建成一批有良好带动效应的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大力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高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使广大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坚持管建并重,加强制度建设,抓好村队民主监督管理,提高村党支部、村委会服务发展的能力;继续开展以‚五清‛、‚五改‛为重点的村容村貌整治活动,充分利用村级阵地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体及科技宣传活动,提高广大农牧民的综合素质。

(三)依托区位优势,围绕发展需要,按照做大做活的要求,努力提高第三产业发展水平。近年来,我们不断优化第三产业发展思路,科学确定发展重点,以独特的乌苏啤酒文化与旅游产业相结合,成功举办两届新疆乌苏啤酒节,初步形成了以节庆活动促进第三产业壮大的发展模式,为第三产业向更高层次迈进,创造了良好条件。经验表明,落实做大做活要求,必须按照‚注重差异发展,增强发展活力‛的总体思路,以实训基地为平台发展职业教育,以打造品牌为目标发展特色旅游,以区位优势为依托培育壮大仓储物流业,构建有明显差异化优势和强大拉动力的第三产业发展格局。 围绕区域发展的人才需求,加快发展职业教育。吸引投资,加快发展,必须把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培养大批符合企业需求、结构合理、技术娴熟的产业工人作为重要任务,加以落实。要面向全疆产业发展方向,以订单培养为基础,采取服务外包、工学结合、校企结合、产学研结合等办学模式,加快建设以培养矿山采掘、机械装备制造、化工工艺类技能型劳动力为重点的塔城地区公共实训基地,搭建职业技术教育与就业紧密结合的平台。认真研究相关政策,加强与各有关部门的沟通对接,强化职业教育市场调研,制定完善职业技术教育发展规划。鼓励和引导新增劳动力、城乡富余劳动力参加职业技术教育,增强劳动技能,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和帮助更多的富余劳动力从事

二、三产业。

围绕周边城市居民的旅游需求,大力发展特色旅游。旅游资源是乌苏的优势资源,旅游产业发展潜力巨大,前景广阔。按照‚整合资源,挖掘潜力,突出文化,塑造特色‛的思路,积极推动乌苏啤酒文化与旅游产业的深度结合,积极打造新疆乌苏啤酒节、天山

6 雪佛度假游、周末休闲游、生态观光游等特色旅游品牌。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企业经营的原则,完善投融资机制,尽快引进大企业大集团参与旅游资源整合开发,加快景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景区综合服务功能。精心举办新疆乌苏啤酒节,不断丰富啤酒节系列活动内容,扩大啤酒节的影响力,提升乌苏知名度,努力把新疆乌苏啤酒节办成区域性节日盛会。

围绕日益增长的商贸需求,培育壮大仓储物流业。要立足实际,创新思路,大力发展与奎屯有明显差异优势的仓储物流产业。坚持按照‚发挥区位优势,依托口岸功能,服务大石化、大农业‛的思路,积极引进仓储物流企业,努力把乌苏建成东联西出、贯通南北的大宗农产品、矿产品、化学品仓储物流中心。坚持以优质农产品对外销售为重点,加强立足全疆、面向中亚的外销平台建设,促进外向型经济发展。加快火车站扩容升级工作进程,完善铁路、公路交通运输配套设施,为仓储物流企业入驻创造良好条件,尽快建立集运输、仓储、装卸、加工、整理、配送于一体的现代物流体系。 (四)完善基础设施,提高文化品味,按照做大做精的要求,加强宜居城市建设。我们根据区域人居需求,明确了建设宜居城市的发展定位,坚持‚规划立意高远、建筑优良精美、管理科学严谨‛的理念,编制了老城区改造及石化工业园生活服务区建设规划,并严格执行。经过不懈努力,老城区改造取得良好效果,生活服务区建设顺利推进,市政设施不断完善,服务功能日渐增强,成为进一步加快宜居城市建设不可或缺的要素。经验表明,落实做大做精的要求,要以加强管理为核心,不断改善人居环境,提高城市的吸引力和承载力。在老城区改造方面,要突出重点,分步实施,每年新建一条精品街道,整体推进巷道改造,逐步完善市政配套设施;在石化工业园生活服务区建设方面,要遵循‚基础设施一步到位,生态环境同步完善,建筑风格协调统一‛的原则,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完善城市服务功能,突出城市建筑特色,体现城市建设风格。加大城市管理工作力度,深入推进街道社区管理体制改革,逐步建立相互衔接、合理分工、高效规范的城市管理体系。重视城市经营工作,彰显‚啤酒之都,价值乌苏‛的独有魅力,发挥新疆乌苏啤酒节的品牌效应,以节庆促投资,加快城市建设;以节庆促旅游,聚合城市人气;以节庆促宣传,打造城市名片;以节庆促文体,提高城市

7 品位。在小城镇建设方面,要完善设施,不断增强辐射带动能力,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五)坚持高位推动,完善激励机制,按照做大做实的要求,强化招商引资和项目工作。我们立足‚金三角‛区域化工业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和中央企业‚援塔‛的政策机遇,不断改进招商方式,狠抓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经济发展质量逐步提高,发展后劲显著增强,为我们继续扩大招商引资成果、扎实推进项目工作再创了新优势。经验表明,落实做大做实的要求,要按照‚重点抓招商,突出抓项目‛的总体原则,以提高水平为主题扩大招商引资成果,以激励机制为保障增强项目工作实效。

加大招商工作力度,扩大招商引资成果。要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工作的‚一号工程‛,积极引进符合‚四大产业‛布局要求的大企业、大集团和极具发展潜力的中小企业,在增加规模和数量的同时,更加注重质量和水平;在引进资金的同时,更加注重引进技术、人才和先进管理机制,努力实现招商引资和招商引智并重,引进项目和引进产业并举,‚量‛的突破和‚质‛的飞跃并进。大力推行‚专业化招商,市场化运作‛招商模式,认真研究制定科学合理的招商引资工作奖励机制并严格落实,创新招商引资方式方法,不断提高专业招商水平和招商引资成功率。

加强项目基础工作,确保项目建设实效。当前,我市经济增长仍主要依靠投资拉动,必须进一步深化项目是全市投资主要载体的认识,建立健全项目工作管理及考核评价体系,增强全市各级各部门项目工作意识,努力形成全社会关心项目、积极投身项目工作的良好氛围。深入研究国家宏观经济政策,找准国家、自治区产业政策与乌苏实际的链接点,扎实做好基础设施、重点产业和民生工程、社会事业项目的规划、筛选、论证和编制工作,不断完善项目库,使更多项目符合自治区和国家规划建设要求。认真做好各类新开工项目、续建项目的协调服务,全力保障各类项目的顺利实施。

三、提升服务能力,增强科学发展的本领

服务能力是一种涵盖服务理念、服务技能、服务方式、服务设施、服务水平的综合实力。当前,投资者选择投资环境时,眼光正在由注重优惠政策、承诺事项等硬性指标,向更加注重社会文明程度、大众诚信意识、政府办事效率和综合服务水平等软环境因素转

8 变;区域竞争的重心也正在由注重经济总量、规模、财政收入、人均收入等硬性指标,向更加注重服务质量高低、发展环境优劣等软环境水平转变。各县市都在改善服务环境,决心之大、力度之强、措施之实,前所未有。今年,地委扩大会议明确提出:‚将围绕强化为民服务意识、争创最佳办事环境、增强执政效能观念,实行地县两级联动,覆盖所有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和垂管部门,在全区组织实施‘提升执政效能攻坚工程’,推动形成高点定位、争先创优的工作局面和促进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和谐稳定的思想导向和作风导向。‛这既是对我们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总体要求,也是我们更好的认识自身不足、对照要求查找差距的标尺。

近年来,我市连续开展环境建设年活动,干部工作作风明显转变,服务环境大为改观,为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全市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均连续三年保持20%左右的增速,特别是2009年,我们取得了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3亿元的历史性突破,经济社会保持了大发展、快发展的强劲势头。就经济增速与自身纵向比,乌苏进入了历史上发展最好最快的时期,但与地委的要求相比,与天山北坡经济发展快车道上的各县市横向比,欠发达市情和服务能力滞后的实际情况,容不得我们有任何自满。

在全疆各地你追我赶、竞相发展的新形势下,在我市正由农业大市向工业强市转型的关键时期,在大农业内部正在以种植业为主向以农区畜牧业为主的现代畜牧业转型的新阶段,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全市不同层面、不同层次上,依然存在着服务意识不符合、服务能力不适应经济发展要求的现象,主要表现在:一是责任心与事业心不强导致的‚拖沓浮夸‛现象。一些部门衙门作风积习未改,办事‚繁、慢、拖、推‛,效率低下;部分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淡化,不求上进,不思进取,存在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得过且过的思想意识,在工作中不敢碰硬,回避、上交矛盾。二是能力素质不强导致的‚有心无力‛现象。部分党员干部满足于现状,凭经验办事,忽视知识更新积累,缺乏能力与素养的锤炼,出现能力与素质跟不上时代发展的现象;受体制机制等因素的影响,经济部门干部‚所学非用‛或‚学非所用‛的比例较大,专业知识欠缺。三是创新意识不强导致的‚墨守陈规‛现象。一些部门和党员干部奉行‚本本主

9 义‛,懒于思考,‚唯书、唯上‛,不重实际;一些部门和党员干部奉行‚拿来主义‛,习惯于照搬照套、生搬硬套。四是服务意识淡漠导致的‚服务缺失‛现象。有的部门一味强调办事条件,不能主动为企业和群众着想,缺乏积极想办法、创造条件解决问题的服务意识;在社会层面上则表现为,待业人员进厂务工意愿不强,普遍存在进机关、进事业单位工作的心理,主动服务企业发展的思想缺失。五是大局意识不强导致的‚本位思想‛突出的现象。部门利益至上、无视全市大局的情况不同程度的存在,有的部门和党员干部‚官本位‛及特权思想严重,存在着有权不会用、职权滥用的问题。所有这些问题,究其原因,就是对自身主观世界的改造不足、思想解放的程度不深、把握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不准。要实现市委确定的发展目标,打造更优良的经济社会发展环境,就必须从思想上深刻反省服务意识及服务能力建设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从行动上迅速改进。

(一)切实加强党的建设,为提升服务能力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坚持以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按照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以改革的办法、创新的精神、务实的作风,全面加强党的建设,为提升服务能力奠定坚实基础。

以强化服务理念为重点加强思想建设。坚持把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作为提升服务能力的重要手段,不断完善和落实各类学习制度,加强对学习的指导和服务,在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中营造崇尚学习的浓厚氛围,以扎扎实实的学习成效强化党员、干部的服务理念。坚持把深入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作为主线,强化宣传和舆论引导,把理论指导和政策宣传内化为各族干部群众加强服务能力建设的自觉行动。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把理论学习与解决全市改革发展稳定重大问题紧密结合起来,着力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以扩大服务领域为重点加强组织建设。党的基层组织是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任务的战斗堡垒。要按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拓宽领域、强化功能‛的要求,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党的基层组织,着力扩大覆盖面、增强生机活力。全面推进农村、企业、机关、学校、城市社区、‚两新‛组织等各领域基层党组织建设,

10 推广在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产业链建立党组织的做法,以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带动其他各类基层组织建设,活跃基层,打牢基础。结合各族群众及广大企业多样化、多层次的服务需求,深入推进基层党组织工作创新,增强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切实从各层面、各领域提升综合服务能力。

以转变服务方式为重点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服务能力建设的关键在人才队伍。要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工业优先,人才先行‛的思想,探索建立经济类人才信息库,创造性地做好培养、管理和使用人才的各项工作。建立多层次、多渠道的人才培养体系,制订针对性强的培养计划,通过党企挂职、外派学习、外出考察等多种方式,不断提高其综合素质。选拔配备素质优良、熟悉工业工作、善于开拓创新的干部进入党政领导班子,提高领导工业发展的水平。全面掌握企业人力资源需求,将产业工人培训与招商引资同步启动,与项目前期工作同期推进。坚持以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充分发挥现有人才的作用。放宽完善人才引进政策,吸引优秀人才来我市工作,不断壮大人才队伍。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突出人才资源开发工作的战略地位,努力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鼓励创业的社会氛围。

以强化服务保障为重点加强体制机制建设。坚持改革创新精神,着力破除制约服务能力建设的陈规陋习,不断建立完善有利于加强服务能力建设的体制机制。首先,要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完善人事管理体系,形成能上能下、能进能退的人才流动新格局。其次,要充分发挥市政信企业融资担保公司的平台作用,进一步健全中小企业贷款信用担保机制;加快建立金融信贷协调领导机构及政府、银行、企业联席会议制度,定期通报相关情况;不断完善并严格落实首席服务官制度,及时协调解决涉及企业和项目的突出问题;探索建立全市干部群众参与工业经济活动的激励机制,加大对本土企业的扶持力度,激发全市上下投身经济建设的热情。第三,要不断完善资金保障机制,将项目建设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坚持每年安排一定经费,挖掘、包装、策划一批符合乌苏产业发展方向的新项目,促进经济发展。

以增强服务实效为重点加强作风建设。作风建设关系加强服务能力建设工作的全局。要按照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的要求,大兴密

11 切联系群众之风,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群众和企业服务的宗旨意识,想方设法解决他们的困难,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他们的根本利益。要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建立健全工作责任制,使党员干部真正把心思用到干事创业上,把求真务实贯彻到增强服务意识、提升服务能力,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具体要求上。要大兴艰苦奋斗之风,坚持把有限的财力、物力用在人民群众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上,用在推进改革发展稳定最关键的事项上。要大兴批评和自我批评之风,完善领导干部双重组织生活制度,增强党内生活原则性和实效性,尤其要善于运用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方式,及时发现并改正自身在服务群众、服务企业过程中不适应、不符合的问题,增强服务实效。

(二)注重改善民生,为提升服务能力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坚持以不断提高群众生活水平和质量为目标,以实施就业、教育、卫生、文化、市政基础设施、城市廉租房及农牧区抗震安居住房等方面的惠民工程为着力点,大力改善民生,使各族群众更多的享受到改革发展的成果,更好的促进社会和谐,凝聚服务能力建设的合力。

切实加强就业工作,构建多形式就业格局。坚持把转变广大群众择业就业观念作为促进就业的重点,扎实做好思想教育和舆论宣传工作,引导群众建立正确的心理预期,更加理性地择业就业。继续开展多种形式的职业培训,提高适龄就业人员的就业能力。加大对困难群众的就业援助,及时帮助零就业家庭解决就业困难。认真做好大中专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引导、鼓励他们到基层、企业和偏远乡镇就业和创业。加强和改进就业指导和服务,鼓励更多的城乡劳动者通过自主创业实现就业,逐步在全社会形成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新格局。大力开发就业岗位,不断拓宽就业渠道。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不断扩大保障覆盖面。继续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方针,加快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健全社会救助体系,切实为城乡困难群众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进一步加快城镇住房保障体系建设,重点开发面向中低收入家庭的廉租住房和普通商品住房;在农村着重结合抗震安居工程及牧民定居工程建设,解决好困难农牧民住房问题。重视发展残疾人事业和慈善事业,认真做好老龄工作。切实抓好安全生产工作,

12 层层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有效防止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 加快社会事业发展,推进和谐乌苏建设。统筹抓好义务教育、高中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强化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不断提高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能力和贡献率。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改善群众医疗卫生条件,进一步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坚定不移地推进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统筹城乡文化发展,挖掘特色文化资源,发展特色文化产业,广泛开展各类文体活动,不断满足各族群众多样化、多层次的文化需求。进一步强化大外宣观念,多方开辟外宣渠道,大力宣传推介乌苏,提升城市知名度。加大双拥共建工作力度,巩固和发展军地共建、军民团结的成果。扎实开展自治区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城市‚迎检‛复验工作,提升精神文明建设水平。

强化维稳工作举措,全力维护大局稳定。扎实做好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健全维稳工作长效机制,全力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坚定不移地贯彻中央关于维护新疆稳定的各项决策部署,狠抓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五个认清,五个深刻‛的思想教育和学习培训,把思想统一到市委关于加强服务能力建设、推动科学发展、维护大局稳定的安排部署上来。坚持打防结合,加大防范力度,全力落实和推进‚四知四清四掌握‛工作机制,坚决把‚三股势力‛的分裂破坏消灭在预谋阶段。依法管理宗教事务,旗臶鲜明地保护爱国宗教人士和正常宗教活动,旗臶鲜明地反对非法宗教活动。认真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大力开展平安创建系列活动,营造全社会争创平安的良好氛围。

(三)增强服务意识,为提升服务能力营造良好的环境。坚持以增强服务意识为着眼点,以服务型政府、诚信体系、依法治理、反腐倡廉建设为核心,优化服务能力建设的环境。 以打造服务型政府为统领优化政务环境。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政府公信力,创造良好的行政服务环境。进一步解放思想,注重深入研究,善于运用‚非禁即可‛思想增强服务能力,善于把执行政策的原则性与实际操作的灵活性结合起来,把借鉴外地先进经验与消化吸收结合起来,创造良好的政策执行环境。各部门要寓管理于服务中,把窗口前移,将服务延伸,不断在加强机关效能建设、优化环境上取得新成果。要认真履行各自职能,尽心竭力地做好服

13 务工作,形成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的整体合力。要有宽阔的眼界,胸怀全市大局,摒弃部门小利,相互之间要搞好协作配合,对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不论条块、不分内外地认真执行,确保政令畅通,令行禁止。

以构建诚信体系为依托优化商务环境。要在全社会深入开展诚实守信教育,形成人人关注诚信建设、主动参与诚信建设的强大舆论导向。善于总结和发现各领域诚实守信的先进典型,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广泛宣传,引导干部群众向诚信楷模学习。大力推动‚共铸诚信‛活动,培养诚信观念和规则意识,营造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社会氛围。要积极推动信用工程建设,以完善信贷、纳税、合同履行、产品质量信用记录为重点,健全并严格执行失信惩戒制度。各级领导干部在政务、商务及社会活动中,要坚持诚实守信的准则,诚信为本,言必行、行必果,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带动和引领广大党员群众共铸诚信,塑造诚信乌苏新形象。

以加强依法治理为重点优化经济环境。要积极探索社会化和多样性的普法宣传方式,充分利用现代媒体,构筑多形式的法制宣传教育平台,抓好普法和依法治理工作,形成自觉学法守法用法的社会氛围。继续深入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坚持依法行政,公正执法,保护企业合法权益。推行量化管理,充分发挥市纪委、行政绩效考核督查中心等职能部门的作用,进一步畅通人大监督、社会监督、舆论监督渠道,加大对各职能部门的监督管理力度,严肃处理违反审批制度、损害企业利益的行为。适时开展专项治理行动,严厉打击欺行霸市、敲诈勒索行为,坚决依法从重、从严惩处破坏经济环境的犯罪行为。

以加强反腐倡廉建设为抓手优化社会环境。要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始终不渝地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强化教育在反腐倡廉中的基础作用,筑牢党员干部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贯彻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在各级党组织中深入开展党性党风党纪教育,把廉政教育列入干部教育培训规划,提高教育实效;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全面推行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评议制度;进一步抓好领导干部廉洁自律,

14 认真执行领导干部重大事项报告、述职述廉、诫勉谈话、经济责任审计、领导干部问责等制度,加强对党政‚一把手‛廉洁自律情况的监督;加大违纪、违法案件查处力度,发挥查办案件惩戒功能和治本功能;全力铲除滋生腐败的土壤和条件,努力在全市营造廉政务实、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

服务能力提升心得体会范文第4篇

一、高职专业教师社会服务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 对社会服务工作不够重视

高职院校专业教师对社会服务工作重视度不高, 有自身的原因, 也有外界原因。随着高职教育的发展, 高职院校扩招以后, 专业教师每天要完成比较繁重的教育教学工作或学生管理工作。大量的日常教学和学生工作, 使得高职专业教师没有更多精力去考虑社会服务工作, 没有更多时间去提升社会服务工作的能力。再者, 高职教育虽然重视实践, 但是受到社会环境和企业意愿的影响, 还是强调教学, 而不重视社会服务工作。

(二) 缺乏参与社会服务工作的动力

高职院校专业教师在参与社会服务工作方面缺乏动力。从高职专业教师自身来说, 他们大多不认为社会服务工作能开阔视野、了解行业前沿、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而只是简单的认为是一种副业, 导致其参与社会服务工作的内在动力不足。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也没有将教师参加社会服务工作纳入人才激励体系, 没有具体激励政策, 缺乏对专业教师的思想引导, 导致高职专业教师参与社会服务工作的外在动力不足。

(三) 接受社会服务能力培训不够

相当多的一部分高职院校专业教师是从大学毕业后直接到学校任教的, 他们理论基础扎实, 但缺乏社会实践和企业实践。再加上教师需要学习高职教育理念、学习备课、讲课、评课、反思、作业批改、教学设计、课程设计等, 致使他们没有时间参加实践或培训, 导致高职专业教师社会服务能力不强。

二、高职专业教师参与社会服务工作的必要性

(一) 高职专业教师参与社会服务工作, 有助于提高实践能力, 促进教学

高职教育本质上要求教师理论基础知识扎实, 实践能力强, 能教育学生不断打牢基础理论, 锻炼提升各种职业技能, 提升综合实践能力。高职专业教师在参与社会工作的过程中, 能接触到所在行业的专家学者, 能见到企业实践项目, 可以学到行业前沿知识和最新技术, 从而有利于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教师在参与社会服务工作过程中还能边实践边学习, 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丰富教师理论知识体系。在教学过程中, 专业教师可以结合自身社会服务实践对课程实践教学内容进行更新或调整, 有利于专业课程实践教学与企业实际紧密结合, 高度一致, 这样既提升了教师实践教学能力, 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 又有利于培养适应社会和企业需求的专业人才。

(二) 高职专业教师参与社会服务工作, 是提升“双师”素质的必然要求

“双师”素质是对高职院校专业教师的一种高要求, 专业教师要具备两个方面的基本技能。一是要有较强的专业基础理论, 具备专业理论教学能力;二是要有实践经验和实践技能, 具备专业实践教学能力。《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指出, 到2020年, “双师型”教师要达到专业课教师总数的一半以上。可见, 高职院校专业教师具备“双师”能力是必然要求。高职专业教师除了参加企业实践锻炼, 如果还参与社会服务工作, 就能更多的进入行业企业, 在企业中做社会服务工作, 更有助于对行业企业了解, 同时开阔眼界、接触专家学者、学习专业前沿和新技术应用, 从而提升“双师”中实践教学能力素质。

三、高职专业教师社会服务能力提升的策略

(一) 转变高职专业教师社会服务观念

思想观念是一切工作的基础, 高职专业教师参与社会服务需要观念引导。只有观念上转变了, 对社会服务重视了, 工作才有积极性和主动性。首先, 高职院校应该转变观念, 重视学校的社会服务工作。高职院校要意识到提高社会服务能力的重要性, 它可以促进校企合作, 促进学校更好的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其次, 高职院校要引导专业教师重视社会服务工作。可以通过讲座、培训等使专业教师加强社会服务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要让他们认同参加社会培训能够丰富专业理论知识, 提高实践技能, 对教学水平提高有较大的促进作用。第三, 高职院校应该出台相应政策, 引导专业教师主动投入到社会服务中去, 促进专业教师转变观念, 树立起服务社会、服务企业的意识。

(二) 加强社会服务团队建设, 促进专业教师社会服务能力提升

“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永远不会干涸”, 一个人只有在团队里才会有更大的发展。高职专业教师社会服务能力的提升同样离不开团队。高职院校应充分调动教师积极性, 挖掘自身专业优势, 鼓励优秀人才参与到社会服务中来, 组建跨学院、跨专业, 年龄结构和学历结构合理的社会服务团队。同时为社会服务团队提供时间、场所、资金等便利条件, 加强社会服务团队教师的培训, 号召团队中专业教师互相学习、互相进步, 提升社会服务团队的社会影响力。高职院校还要搭建有政府、行业企业、学校参与的社会服务平台, 保障社会服务的渠道畅通。

(三) 完善社会服务激励机制, 激发专业教师社会服务的潜力和动力

激励对于一个人的潜能激发有着重要作用。高职院校应建立并完善专业教师参与社会服务的激励机制, 激发他们的潜能。首先, 要明确教师履行社会服务的职责, 完善专业教师开展社会服务的考核制度, 对他们参与完成社会服务的情况进行考评。加大专项资金投入, 对参与社会服务积极并且取得较好效果的教师, 要予以精神和物质奖励。其次, 发挥政策导向作用, 可以将社会服务工作考核成绩与职称评定、绩效工资、评优评先、个人考核等挂钩, 使专业教师在做好日常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同时, 向社会服务倾斜。通过合理、有效的导向机制、激励机制、评价机制激发教师开展社会服务的内在动力。

(四) 深化校企合作, 加强专业教师实践锻炼

产教融合是高职教育发展必由之路, 近年来, 行业企业参与产教融合积极性逐渐提升, 但由于行业企业参与高职教育的责任意识不强, 依然存在“学校热、企业冷”的状况。作为高职院校要分析专业特点, 找准专业与行业对接的关键点, 加强与行业企业关于产教融合的协同研究, 促进行业企业参与高职教育的积极性。通过建立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企业实际业务进校园、校企共建校内实训基地等形式实现校企合作, 产教融合发展。

充分发挥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产教融合的作用, 达到校企共同培养专业人才的目的, 高职院校可以安排专业教师带队到实践教学基地参与实践锻炼。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既参与了实践, 锻炼了能力, 又会发现企业实际业务中的问题, 有针对性的进行研究, 为企业破解难题。产教融合, 为广大专业教师提供了参与实践、锻炼技能的机会和条件, 有利于专业教师提升综合实践能力。

(五) 鼓励教师参与专业职业教育集团工作, 提升社会服务能力

当前, 为加快高职院校专业建设与发展, 促进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协同发展, 部分高职院校开始牵头联合行业企业、政府部门、行业协会、科研机构等成立专业职业教育集团。专业职业教育集团重点在于通过加强高职院校、行业企业、科研单位、行业协会、政府职能部门的合作, 达到资源优势互补, 产教融合发展, 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专业职业教育集团的出现有利于构建高职院校、政府、行业企业和科研机构的多方互动, 形成合作共赢、开放式的社会服务体系。高职院校能够将自身专业优势推向社会, 发现更加适合自身的社会服务项目。高职专业教师积极参与到专业职业教育集团的工作中, 能够促进教师与其他兄弟院校教师、行业专家、科研机构专业人士、政府职能部门专家进行交流学习, 不仅获取最新专业研究成果和专业前沿, 还丰富了自己实践经历, 提高了专业教师专业发展与社会服务工作的匹配度, 有助于提升自身社会服务能力。

为提升专业教师社会服务能力, 高职院校需要转变观念, 重视学校的社会服务职能, 同时引导广大专业教师认识到参与社会服务工作的意义, 加强社会服务团队建设, 逐渐完善社会服务激励机制, 激发专业教师社会服务的潜力和动力, 深化校企合作, 鼓励专业教师参与专业职业教育集团工作, 从而提升专业教师的社会服务能力。

摘要:高职院校提升专业教师社会服务能力, 是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也是专业教师“双师”素质的必然要求。但部分专业教师对社会服务工作不够重视, 缺乏参与社会服务工作的动力, 接受培训不足, 导致其社会服务能力不高。本文围绕高职专业教师社会服务能力展开论述, 探讨了高职专业教师参与社会服务工作的必要性, 提出了高职专业教师社会服务能力提升的策略。

关键词:高职,专业教师,社会服务,策略

参考文献

[1] 苏丹.高职院校开展社会服务策略探究[J].教育时空, 2017 (16) :156-157.

[2] 李敏, 孙长征.高职院校教师社会服务能力的分析与思考[J].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 9 (3) :66-68.

[3] 喻念念.论如何提升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J].中国培训, 2017, 5 (10) :337.

[4] 李曙生, 张亚萍, 徐向上.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提升途径探析[J].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 4 (2) :1-4.

服务能力提升心得体会范文第5篇

一、我国高等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

党的十九大提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教育强国”的目标, 对高等教育深化改革提出了新要求。当前, 我国高等教育正处于内涵式发展的关键时期, 既有机遇, 也存在一定的挑战。回顾改革开放40年来, 高等教育对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促进了社会的全面发展, 但是由于社会转型和高等教育转型发展相互叠加的影响, 高等教育的管理体制、办学体制、人才培养模式体制必须随着新的时代发展做出相应调整。在这一状况下, 面对新时代教育发展趋势, 高等教育必须认真思考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找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切入点, 准确定位。具体而言, 当前高等教育对经济社会的发展面临的问题有以下几点:

(一) 学科研究问题

学科研究方向是确定了高等教育的办学方向, 经过多年的发展, 我国高等教育形成了很多传统学科、优势学科、前沿学科, 这是值得肯定的。但是随时时代的发展, 特别是“中国创造”和“中国智造”等都对高校专业设置提出了新要求。从目前情况来看, 一些高校没有回应这一时代发展的新要求, 支撑作用需要提升, 需要进一步发挥好引领作用。主要体现在机制布局不合理, 专业设置、学科设置不健全, 与当前新时代社会需求不一致, 第一、二产业专业设置不高, 第三产业设置剩余过剩, 尤其是专业设置与区域产业转型升级需求不适应。个别专业重复性高, 在这一形势下, 高等教育必须根据产业结构调整和科技发展进行专业调整。

(二) 人才培养问题

高校是人才培养的主力军。高等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根本上靠的是人才, 人才质量是高校之本。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的人才数量较高, 但一定程度存在着人才培养结构与地方经济建设目标不相符的问题。究其原因, 主要是师资队伍薄弱、运行管理机制滞后等因素, 尤其是“就业难”与“用工荒”结构性矛盾凸显了地方高校人才培养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脱节问题, 这些问题需要在通过发展高等教育逐步加以解决。

(三) 科技创新问题

创新也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高等教育发展的生命力来自于创新。改革开放40年来, 我国高等教育在科技创新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仍存在很多问题, 主要是科学研究的导向和评价体系需要进一步合理;科学研究及成果转化率需有待提高;尤其是论文的数量大, 而重复率较高。在科研管理上, 科研立项和科研成果与市场需求一定程度脱节;高校与企业产学研合作的深度不足, 需要进一步构建供需双方信息交流的平台。

二、提升高等教育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的思路

鉴于当前高等教育在学科研究、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等方面存在一定问题, 我们要全面提升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习近平总书记在教育大会上指出:“要提升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 调整优化高校区域布局、学科结构、专业设置, 建立健全学科专业动态调整机制, 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 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 积极投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着重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要扩大教育开放, 同世界一流资源开展高水平合作办学。”我们要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 调整优化学科专业机制

前面谈到, 当前一些高校一定程度存在学科专业趋同、人才培养同质化等问题, 学科特色不明显、服务面向针对性不强, 都影响了高等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为此我们要明确学校发展定位, 重组学科资源, 优化学科机构, 尤其是办好国家发展急需、影响未来发展的学科专业, 如与国家核心技术相关的专业。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的, 需要我们自己研究和努力。其次要办好优势学科, 因为优势学科是高校办学特色的集中体现。最后要探索和培育新学科, 大力实施校企、校地合作工程通过学科间交叉和融合, 一定要协调好优势学科与新兴学科的关系。

(二) 加快一流大学学科建设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高等教育的规模不断得到提升, 目前年毕业人数已居世界首位, 但质量和效益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 有助于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 提高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水平。高等教育正进入内涵发展的新阶段, 一个重要的标志是“双一流”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以2020年、2030年、21世纪中叶为节点, 确定了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规划表。我们要扎根中国大地、面向国家重大战略和经济社会主战场, 推动高等教育全面发展。

(三) 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

高校是我国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 如何发挥人才、学科和科研优势, 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 是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为此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完善高校科技创新的项目布局, 支持高校加强与地方、科研院所、企业开展协同创新。二是建设与经济社会需求对接的新模式, 从源头上解决学科研究与决策需求脱节的问题。三是高校应紧密跟踪重大决策, 紧密跟踪地方政治经济发展的趋势, 参与到政府出台的相关专项活动中。四是深度参与给予企业政策咨询、提升产品科技含量、塑造良好企业文化等方面, 使高校人才、科技、仪器设备等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四)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高等教育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主体, 实施创新发展战略, 要紧紧围绕国家战略和关键领域, 始终秉持科学精神, 优化科技资源配置, 激发科技创新活力。为此要抓好以下几点:一是扭转不科学的评价导向, 坚决克服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等顽瘴痼疾, 从根本上解决指挥棒的问题, 完善激励机制, 切实为科研人员潜心科技创新营造良好氛围。二是要探索教育管理体制, 充分释放科研人员的创新活力, 包括简化科研项目申报和过程管理, 赋予科研人员更大技术路线决策权、经费自主权, 减少科技创新活动的干预。三是搭建高校与政府的对话机制, 推动教育系统长远、长效发展。

(五) 培养创新复合应用人才

高校科技创新关键在于高水平的人才, 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服务的根本在人才。随着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 知识经济已经成为经济社会新的增长点, 这对于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鉴于高校在国家创新中具有关键地位, 因此世界各国高度重视建设高水平大学, 从“硬实力”竞争转向兼顾“软实力”的竞争, 抢占学术高地。在这一深刻背景下, 我们要着眼创新人才培养, 坚持科教融合, 完善高水平科技支撑高质量人才培养的机制。一是找到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突破口, 有力支撑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促进创新型国家建设。二是大力培养在尖端领域的创新型人才, 加大力度, 主动对接先进技术转移和创新。三是与行业企业密切联合, 大力培养应用型人才, 注重实践环节, 促进产教深度融合。四是补短板、提质量、调结构、重实践, 理顺当前人才培养模式的症结。

(六) 开展中外高水平合作办学

中国要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心, 中外合作办学大学肩负重要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特别讲到要扩大教育开放, 推进教育现代化, 要聚焦世界科技前沿, 同世界一流资源开展高水平合作办学。经过多年的发展, 目前我国已与世界很多国家进行教育文化交流合作, 为中国走向世界培养一大批优秀的具有全球视野的创新人才提供了基础。进入新时代, 我们要扩大教育开放, 扎根中国、融通中外, 立足时代、面向未来, 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

总之, 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是高等教育的神圣使命, 我们进一步建构与产业发展相衔接、结构合理、类型多样、机制灵活、充满活力的服务型教育体系。我们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关于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系列深刻论述, 决好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供求平衡, 提高办学的社会性、增强人才培养的适应性, 注重科技创新的时效性, 为实现教育强国、科技强国贡献力量。

摘要:党的十九大从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高度, 做出了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重大部署。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的讲话精神,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调整高校建设机制, 突出特色、发挥优势、加快一流大学、学科建设, 促进我国高等教育高质量、内涵式发展, 使教育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关键词:提升,教育,经济社会发展,路径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习近平出席全国教育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N].新华网, 2018 (9) .

服务能力提升心得体会范文第6篇

一、学到的主要知识点

1、管理的五大职能:计划、组织、指挥、控制、协调

2、一个好的计划必须包含清晰的目标、明确的方法和步骤、必要的资源、可能得问题与成功关键

3、SMART定义:具体明确、可衡量的、可完成的、符合现实、时效力

4、沟通的三要素:发送信息、接收信息、反馈信息

5、有效沟通的步骤:事前准备、确认需求、阐述观点、处理异议、达成协议、共同实施

6、管理团队:有效领导团队、有效激励团队、培育下属

7、领导模式:专权式、咨询式、协商式、放权式,采用不同的领导模式取决于下属的成熟程度和工作的客观条件

8、领导行为根据员工的关系行为进行提供指导性行为

9、激励的三要素:给什么、何时给、给多少

10、马斯洛需求层次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

11、培训员工的员工问题三要分析法:愿不愿意(心态)、懂不懂(意识)、会不会(能力)

12、服务意识:1)我的客户是谁,2)我的客户有什么需求。3)如何满足客户需求,4)客户的需求是否满足,5)如果没满足怎么改善,6)如何超越客户需求

13、执行力的三要素:服从、创新、达成目标

二、公司可借鉴点

1、对于销售部门,目标很明确,签单多少,利润多少,但是其他部门,比如技术部门,公司给予部门的大目标不明确,可根据SMART,确定好除销售部门的其他部门的部门整体目标,具体明确、可衡量的、可完成的、符合现实、时效力的目标,然后部门内部可根据这个大目标分解成各个小目标,明确至个人,然后一步一步实现;

2、近几年公司人员流动很大,新员工很多,对于团队管理,可参考管理团队的三要素:效领导团队、有效激励团队、培育下属,对于老员工有效地激励,让在公司更长久的发展,新员工采用合理的培养机制,对公司充满信心,也可以长久的发展.

三、个人行动计划

1、根据下属的成熟程度和工作的客观条件专权式、咨询式、协商式、放权式,采用不同的领导模式,对于部门四五年老员工,完全可以独立工作,并且有自己的工作思路,采取放权式模式,对于项目,可以完全由其来独立完成,后期审核即可,中间不需要参与过多,对于新员工,需进行专权式模式,项目前期干预,知道其项目如果做,中间会出现的问题点提前和其沟通清楚。

2、对于非销售部门,激励也是非常重要的,比如绩效,如何调整绩效,才能让其工作积极性更高,什么样的绩效模式,给多少,这个都是值得参考和学习的。

3、服务意识,对于服务于销售的技术部门,对于服务意识一定要做好,首先要明确我们的客户是谁,首先是我们的直接客户,也就是销售人员,他需要我们技术人员做什么?对于我们的工作如何能满足他的需求?是否满足,如果没满足怎么改善,如何超越客户需求,这是我们部门现在需要考虑的一个问题,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做,签单前的技术支持,签单后的详图设计,板材到现场后安装指导,逐条分析服务的内容,来达到服务的最终效果。

4、沟通的三要素:发送信息、接收信息、反馈信息,在我们部门工作中,尤其是新人做项目的过程中,这三要素尤其重要,发送了项目的信息,是否明白该项目的要求及最终需要出具的内容,接收之后是否可以按照要求做好,这个是在后期工作中需要重点注意的事项

四、可分享人

上一篇:村治安巡防队工作制度范文下一篇:感动中国道德模范事迹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