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心理学论文范文

2023-04-04

服务心理学论文范文第1篇

2、感知价值对酒店品牌依恋的影响机制: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3、论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创新技能培养

4、酒店国际化人才培养研究

5、浅析三亚酒店内部公共空间景观设计

6、中职酒店专业学生英语素养培育现状调查与剖析

7、数字化背景下“酒店国际化精英人才”核心素养培育路径研究

8、酒店人力资源战略管理中的问题及应对策略分析

9、酒店行业人才需求分析及对策研究

10、产教融合下酒店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11、酒店管理专业实习效果研究综述

12、应用型本科酒店管理专业沟通学课程教学改革

13、中职学校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建设调研报告

14、基于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视角下的酒店员工培训探析

15、国有酒店的管理模式及思想政治工作创新探讨

16、现代酒店装饰设计发展前景探讨与案例分析

17、客户服务与管理专业课程教学改进探究

18、关于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实习模式优化的探讨

19、柳州昊天酒店员工满意度调查研究

20、酒店服务心理学教学方法创新探讨

21、世界那么大,我想带你去看看

22、浅议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学生服务意识的培养

23、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

24、关于星级旅游酒店建筑设计的研究

25、创新创业视角下的高职高专酒店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26、大理州发展旅游度假酒店业的SWOT分析及对策探讨

27、工作过程导向下的酒店实习技能技术要点开发与应用研究

28、酒店人才流失的原因及分析

29、全季酒店服务营销策略研究

30、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路径探寻

31、关于酒店市场营销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

32、酒店员工离职心理分析及对策

33、浅谈微课在服务心理学课程中的应用

34、酒店空间软装饰的功能性创新

35、“工学交替、学用一体”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刍议

36、酒店管理专业课堂教学改革与实践

37、浅析EAP理论在提高酒店员工满意度中的作用

38、星级酒店名称的语言文化研究

39、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实习教学若干问题的分析与对策研究

40、浅析酒店女性消费者消费心理

41、浅议酒店微信公众号营销对策

42、浅析图式理论在高职酒店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43、浅析五星级酒店员工融入度要素及其影响因素

44、酒店实习生的心智模式异质性对绩效的影响

45、名校五星酒店传奇(二)

46、论酒店客人投诉的处理和酒店形象的树立

47、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开展“立德入职”教育的若干思考

48、高职类院校酒店管理专业校企共建课程体系构建初探

49、基于提升工作乐趣的酒店员工激励策略研究

服务心理学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 临床见习是护理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用于实践,并在实践中提升的中间桥梁,是护理工作者踏入工作岗位,从一名学生转变为护理工作者的必经之路。加强护理专业学生的见习管理,是提高见习质量,顺利完成见习任务的重要保证。让学生早期了解护理专业,熟悉医院工作环境,功能区划分及护理专业工作性质、范围;通过亲自接触病人,了解诊疗过程和相关护理措施等,对疾病的发生、发展和护理程序的应用等各方面有一些感性认识;让学生将课堂所学的知识点与眼前的真实场景对照,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起立体的形象思维模型,唤醒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医学素质、养成科学的护理思维方法扣解决临床问题的实际工作能力。

关键词 高职专业护理生 见习管理 建议及措施

高质量的临床教学对护理专业学生的专业思想的形成、社会责任感的建立,以及适宜的道德观、伦理观、价值观的建立是有帮助的。但护理工作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培养一名合格的护理人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临床见习阶段所看到的现象,然后对比在见习中遇到的情况回校后再先任课老师进行选择性的提问,以便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便于学生更好的掌握实际操作技术。因此,在医院这个实践场所里如何培养学生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摆在学生和临床带教老师面前的一个严峻的问题。

根据我院人才培养方案,将护理专业学生教学见习放在第三学期和第四学期,2011年以前为第二学期和第三学期,考虑到在第二学期由于有些理论知识尚末结束,如果让学生到医院进行临床见习,学生下了临床科室之后,不了解见习的目的,达不到预期的教学要求,故将护理专业学生教学见习环节放在第三学期和第四学期,以便教学的更好开展。

一、教学见习准备工作

(一)保证学生见习安全,强化安全意识

我院将2014级16个教学班,分成五批,每周一租3台公交车统一送往市中心医院,一个学生会同学总负责,三个班级由各班班长担任分负责人各负责本班的纪律。班长主抓组长,其他的班干部要配合小组长的管理,只要每个小组的干部(学生会、团总支、班干部)带头支持小组长的工作,就不会出现乱成一锅粥的情况。每一个分负责人,负责上车之后点名,确保每位同学按时见习,在每批见习之前,请临床教研室主任专门给各位同学进行集中培训,强化安全意识,比如配药安全,交通安全等,确保见习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确保见习过程中的交通安全

将每班学生进行分组,然后固定好车辆,各班同学前往医院见习时,学号前一半的人坐座位,回学校时,学号后一半的同学坐座位,这样避免上车抢座位,避免慌慌张张提前下班。如果从医院回来时,车晚点没有到,由各班班长组织本班同学站在树荫下等待,千万不要到湖边玩水,以免掉进水里,引发安全事故。上车后,小组长清点人员报班长,人到齐后方可发车。乘车时,提醒各班同学不要把头、手伸出车外,避免两车交汇磨擦碰伤头或手。

(三)及时和医院进行沟通,协调好轮转科室。

由于每批次去人数为90人左右,需要分成18个批次,在下科室之前,将每个班级的名单下发到各班,然后由学习委员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编组,每个组设一位小组长,并附带上手机号,方便联络和查找学生,每组8-10人左右。然后和中心医院护理部老师进行沟通,协调好轮转科室,保证学生所轮转的科室包括内科、外科、妇科、儿科这些教学要求的科室,确保学生见习学有所获。

二、教学见习中遇到的问题

(一)如何和带教老师进行有效的沟通

由于护理职业是一项服务性的行业,如何有技巧沟通是一门学问,通过见习发现有一部分学生不会主动和带教老师沟通,遇到问题时,选择回避的方式,不能积极主动的向带教老师和学姐询问,在沟通方式上还存在问题。当然,带教老师由于不能对见习生进行正确对待,也会造成护生不愿意再进一步和带教老师沟通,从而失去相互信任。在临床见习当中,教与学不再是单纯意义上的教与学,而是教师与学生之间一种双向的互动关系。带教老师也应认识到,这也是在满足见习生合理、健康需要的基础上实现自我价值的过程。因此,在见习期间,学校、实习医院既要严格要求,又要时刻体谅学生、为学生着想。临床教学中多引导学生自我总结、自我评价和学生之间互相评价,教师评价时要善于表扬,多鼓励,以榜样激励、需要激励及感情激励为主,批评时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及时沟通教学双方的情况,使教学双方都能做到心中有数。当然,见习生也要体谅医院的工作难度和带教老师的压力,这需要相应的提高沟通能力以及校方针对性的教育和培训。因此,在校期间要对护理专业学生进行严格的职业道德培训,教育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培养他们的爱心和敬业、奉献精神以及吃苦耐劳的精神。

(二)通过教学见习,有近一半同学感觉理论知识很贫乏

当带教老师向其进行提问时,虽然知识这个知识点,但是说不出来为是什么原因,感觉自身的理论知识还需要进一步的提高,这和相关专业课老师的授课方式有一定的关系,受传统的教学方式的影响,绝大多数同学习惯了由老师进行课堂授课时划重点,考试的时候直接背重点,这样导致了在临床见习的过程中知识点出现盲区,所学知识不全面,然后对自己的职业认同产生疑虑。由于教学见习,只是见,而不能动手,不能知道其实际操作能力如何,所以有部分同学在见习的过程中感觉束手束脚的,想去做,但是医院里的带教老师不让动手的矛盾很突出。

(三)如何缓解见习生的心理压力

由于教学见习时间为一周,通常上半天科室的带教老师会带着学生到各科室进行相关护理,到了下午的时候,由于病人都在休息,于是安排学生在示教室里进行自主分配时间,结果部分学生在见习期间失望的情绪,主要原因是护理见习生进入临床见习前,由于即将面对角色功能的改变以及陌生的临床环境、人际关系和学习方式,在心理上产生不安全感。另外,由于见习生只是看,不能帮相关科室做相应的护理工作,在工作繁忙时,部分带教老师的态度可能不是很友好,这样就加重了见习生的心理负担,有的甚至不愿去见习,再加上单一的见习模式,让学生产生了厌恶感,因此,应当适当增加对学生进行相应心理辅导方面的教学。

三、面对上述结果,工作应该有的针对性措施

(一)加强和医院护理部的联系,落实好见习生的实习带教

针对见习过程中所存在的这些问题,在见习学生进入见习阶段之前根据各级各类医院对见习生的规格要求,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护理部的老师进行沟通,增加医院实习带教老师的临床讲课安排,针对临床中的现象来进行相关的教学讲解,让见习生在见习中通过情景重现来理解课堂教学,加强见习的理论知识的学习,达到举一反三的教学目的。

(二)学校每轮安排两名老师见习带教,及时处理相关问题

鉴于医院见习带教力量不足,学校针对性的每批见习派出2名临床或者基础护理教师到中心医院见习带教,以便解决学生在见习中遇到的问题,及时进行现场讲解,考虑到某些同学可能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欠缺,由任课教师进行讲解可以消除这部分学生的思想顾虑,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每个班见习时间为五天,每成六个小组,每个小组五个科室,即每天一个科室;见习时,要求每位同学应作好记载。要以用小本子记录所见,所闻,所感,可以手手机拍下照片或视频。每天上午,科室会比较忙,内容丰富,更紧带教老师转。每天下午,科室会比较闲,要整理小组当天的见习记载,或查阅教材,与现场见习见容相对照,巩固,强化。要求每批学生按时按科室到位,不要串科室,或者在科室闲逛。不要玩手机,听音乐。中途不要下楼买零食。不要提前下班。没有特殊情况,不得请假。走读学生按要求参加见习。见习带教老师会到科室巡视,检查签到。在见习过程中如有异常情况,每批总负责学生立即与送见习老师联系,由见习老师与科室协调,特殊情况,可向学校报告或者与护理部老师联系。见习后,各班应认真总结。班干部要总结见习管理情况,包括见习组织,见习纪委见习效果,、见习出现的问题,见习的意见,各位同学要总结见习收获,包括所见,所感,所悟。

(三)强化理论学习,开展学生技能比武和集训队的选拔

通过教学见习,让学生了解到见习中的实践知识和课堂上的理论知识的差距,增加其学习的兴趣性,学校针对性的进行理论强化训练,通过向各班宣传,进行集训队的选拨,挑选出优秀的学生进行集中强化,以便各实习医院进行实习生的挑选,另外,开展学生技能比武,比如说心肺复苏项目,静脉输液项目、铺无菌盘项目,这些是各实习医院进行实习生挑选的必考项目,通过这些强化训练,让学生了解到护理行业的责任心和荣誉感,增强其职业认同感。

四、结语

通过教学见习,学生在见习中增长了知识,增加了护理行业的职业认同感,找到了学习护理知识的乐趣,让每个学生在见习中能更好的成长就是见习成功的开始。各学校、临床医疗单位要不断规范见习条例,不仅要使学生掌握扎实的理论基础,还要使学生有更多的学习机会,掌握更多的操作技能,为学生走入工作岗位奠定良好的基础,更好地为病人服务。

服务心理学论文范文第3篇

建立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各地优势,将“两个体系”建设融入地方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1、将农业气象服务体系融入地方新农村建设中,充分利用农村公共服务网络、设施、人员等公共资源,加强气象为农服务工作。

2、将气象灾害防御体系融入政府防灾减灾体系,实现市(区)、乡(镇)两级政府有分管领导负责气象灾害防御工作。加强部门合作,建立部门间的联席会议制度。

3、积极争取将气象为农服务“两个体系”建设纳入到地方政府的“十二五”规划中,积极推动地方政府加强对乡(镇)政府的“两个体系”建设的绩效考核,逐步形成地方财政对“两个体系”建设工作的稳定投入。

二、充分利用各类资源,建立长效机制

1、积极与民政、农业等部门开展合作,采取多站合一的方式,按照“六个一”(固定场所、信息设备、信息员、管理制度、气象科普画廊、气象灾害监测站(小气候监测站))的标准在每个乡(镇)建立农村气象信息服务站。

2、推进多员合一,把应急联系人、灾害信息员、大学生村官等纳入气象信息员队伍,加强信息员队伍的建设和管理,实现乡(镇)乡(镇)有气象协理员、村村有气象信息员,年内开展信息员培训不少于1次。重视发挥信息员在农村气象防灾减灾中的作用,每个市(区)年底前上报2个以上信息员工作成效显著的实例。

3、建立气象信息员考核奖励办法,加强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平台建设,积极争取把对信息员的奖励补贴、预警信息发布平台建设和维持经费纳入当地财政预算。

4、编制气象灾害防御规划并由地方政府正式印发;加强气象灾害应急认证工作,每个市(区)都要开展乡(镇)、学校、医院或者社区(村)气象灾害应急准备认证工作。

三、完善监测体系,提高监测预警应急能力

1、根据服务需求适当购置便携式农业气象观测仪器,动态跟踪当地农业生产情况和农业气象生产条件,提高农业气象观测能力。

2、建立1套(兴化2套)现代农业实景监测系统,开展现代农业实景观测,提升农业气象灾害观测的自动化水平和能力。

3、建设一套大气电场仪,加强气象灾害监测,提高气象灾害预警预报的能力。

4、编制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并由地方政府正式印发,年内参加或组织一次以上气象灾害应急演练。

四、加强服务能力建设,提高服务的针对性

1、建立重大农业气象灾害监测、诊断、预警技术和农业气象灾害指标体系,加快推进重大农业气象灾害的监测预警业务服务系统和现代特色农业气象监测与灾害预警业务系统建设,提高农业气象灾害的监测预警服务能力;开展农村精细化农业气象服务,提高服务水平。

2、开展特色种植业和养殖业小气候观测与研究,建立特色种植、养殖品种适宜生长的农业气象条件、病虫害防治和主要农业气象灾害防御的指标体系,研究制定田间和养殖池管理、病虫害防治以及气象灾害防御对策建议。(兴化:早西瓜、哈密瓜、大闸蟹等;姜堰:观赏鱼、旅游等;泰兴:银杏、葡萄及蔬菜等;靖江:香沙芋、香椿等)

3、建立面向大型农产品基地、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村种养大户的气象服务模式。开发和丰富农业农村气象服务产品,提高“三农”服务的针对性,并及时将农业气象信息传递到种养户手中。

五、优化信息发布渠道,扩大气象服务覆盖面

1、完善电视、手机短信、网络、电话、广播、电子显示屏、报刊、信息栏等气象信息发布手段,鼓励各地发展专用气象信息接收机,重点开展农村气象预警电子显示屏建设(兴化新建总数不低于20块,姜堰、泰兴、靖江新建总数不低于15块),实现每个乡(镇)都至少有一块气象预警电子显示屏,有条件的要向重点村延伸建设。

2、积极争取气象灾害预警手机短信的全网发布,与通信运营部门联合建立“绿色通道”,提高预警信息发布时效,年内实现预警信息对地方政府应急责任人、基层应急队伍负责人和信息员的手机短信全覆盖发布。

3、与广电部门合作,建立电视、广播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即时插播制度。

六、加强气象为农服务,积极开展宣传

1、开发针对性强为农服务产品,建立“直通车”式服务,年内每个市(区)局要完成至少20篇服务材料,年底前至少要上报1~2个现场服务的具体事例。

2、加强为农气象服务的调研分析和服务效益的收集、评估和总结工作,年底前每个市(区)要向市局书面报送调研、评估情况和2个以上服务典型事例。

3、要加强气象为农服务宣传工作,每个市(区)在中国气象报、中国气象网有2篇以上宣传报道,其它媒体的宣传不少于1篇。

七、加强管理考核,全力推进“两个体系”建设

1、加强组织领导,细化目标任务,制订时间进度表,将每一项工作落实到责任部门和责任人。

2、创新工作方式,积极将“两个体系”建设内容向当地政府汇报,加强部门联合,争取在“两个体系”建设的方法、手段上有所创新,体制、机制上有所突破,每个市(区)年底都必须要有一个新的创新点总结上报市局。

服务心理学论文范文第4篇

文章转载自-http:///

公务员心理健康,是公务员素质健全和

全面发展的重要标志,也是公务员切实履行职责,取得工作成效的内在品质要求。近年来,我们在公务员队伍建设中,坚持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干部教育培训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教育,不断增强广大公务员乃至全社会的心理健康意识,对促进公务员素质和能力的全面提升,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与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主要做法是:

一、认真分析现状,不断深化认识文章转载自-http:///

心理健康问题是一个普遍的重要的社会问题,也是目前各行各业非常关注的问题。在当今社会中,由于我国目前正处于全面转型时期,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市场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各种竞争非常激烈,人们的工作、生活节奏普遍加快,各种压力不断加大,由此所产生的心理障碍、心理疾病也逐渐增多。公务员作为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特殊群体,无疑也面临着如何调整心理平衡和注意心理卫生的客观事实。加强公务员的心理健康教育,推进依法行政和廉洁从政,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水平,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首先,从公务员队伍心理健康的状况看,有必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从我国各级各类公务员心理健康情况看,总体是好的,绝大多数公务员表现出坚定执著、乐观自信、沉稳平和、奋发有为等良好的精神状态。但是也要看到,目前确有少数公务员因为心理负担过重而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心理焦虑,工作上急功近利;心理失衡,认为贡献大、付出多,但是回报少、社会认可度低;心理恐惧,经常是高度紧张,忧心忡忡;心理麻木,终日无所事事、不思进取;心理阴暗,处心积虑,处处算计,勾心斗角,步步设防;心理狂妄,自认为位高权重,盛气凌人,不可一世;心理困惑,对许多不正常、不正确的社会心态不理解,但是却要被动认可或者接受等。有的人员由于受社会诱惑的冲击,无休止地追求更高的权力、更多的财富,私欲膨胀,导致迷失方向,不能自拔。纵览一些公务员违法违纪案件,我们可以看出,这些人的人生之所以出现“滑坡”,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心理方面的因素引起的。如有的理想、信念发生动摇;有的价值观、人生观发生扭曲,过份地看重名利、权力、金钱;有的攀比心理严重,最后发展到心理失衡而利用职权贪污腐化。这些不健康的心理而导致的不良和违法乱纪行为实际上是可以避免的。

其次,从目前公务员心理健康知识教育的现状看,有必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回顾总结我们以往的干部教育,客观地讲,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比较簿弱的环节。过去我们在干部的教育上往往从政治思想上、工作业务上要求的较多,从心理上教育和疏导的较少。在对待干部健康的问题上,无论单位还是个人,往往是从生理的角度考虑的较多,重视心理方面的较少。因此,在目前公务员队伍中有不少公务员缺乏心理卫生和保健方面的知识,对工作、生活中的一些矛盾“化不开”、“想不通”,消极情绪得不到释放或化解,最终抑郁成疾,对身心造成较大的损害,甚至影响家庭、事业和社会稳定。因此,重视和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已应成为当务之急。

再次,从目前公务员肩负的职责和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作用看,有必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我们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多种要素相互配合相互统一的系统工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基本特征,从社会学角度来说,人们的心理状况对于和谐社会的构建有着重要的影响。保持人们的心理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公务员作为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者,在整体素质上应是全体国民的楷模,其心理健康水平的高低和心理调适能力强弱将对推进全民健心活动的兴起,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与发展将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

二、认真做好准备,不断细化措施

服务心理学论文范文第5篇

(一) 社区媒介

社区媒介也叫社区媒体, 是指根植于各中高档社区内、形成网络化布局的新型媒体。媒体是指传播信息的媒介, 它是指人借助用来传递信息与获取信息的工具、渠道、载体、中介物或技术手段。社区媒介在各个社区住宅楼及公寓里分布以媒体作为媒介, 以传播信息为目的, 是一种新型的运技术传媒方式。这也是影响、改变着社区居民生活方式的一种新方法。著名的传播学家施拉姆曾说:“没有传播, 就不会有社区。同样, 没有社区, 也不会有传播。”在目前大众传媒迅速向网络媒体拓展的趋势下, 将新媒体资源融入到社区信息传播中, 势必会使社区文化建设更上一层楼。

(二) 社区心理健康服务

所谓社区心理健康服务, 是指运用心理学的知识来预防人们的心理问题、促人们的心理健康的一种社区服务活动。通过社区心理健康服务不仅可以预防心理疾病, 还可促进居民们的身心健康。社区作为社会的基本单元, 是人们每天生活的基本场所, 也是产生各种心理问题的主要途径。因此, 社区心理健康服务可作为促进社区居民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径。当前, 各社区内住户之间互不联系、互相冷漠、互不关心已成为普遍现象, 这样的社区形式, 削弱了社区内居民对生活的正常感受, 同时也将影响个人主观幸福感。当前, 各社区内住户之间互不联系、互相冷漠、互不关心已成为普遍现象, 这样的社区形式, 削弱了社区内居民对生活的正常感受, 同时也将影响个人主观幸福感。

二、我国媒介在心理健康服务应用的现状

(一) 我国社区媒介主要形式

现阶段, 我国社区媒介的形式主要集中在业主信息栏、宣传栏、和电子广告上。业主信息栏和宣传栏主要用于发布物业信息和一些文明社区建议, 它更新较快且普及范围较广, 可及时将重要信息传递到社区居民那里。除了这些普通的媒介外, 新媒体也走向各个社区内, 如电梯视频广告、楼宇液晶电视等。这些新媒体主要发布各房地产新楼盘及普通商品广告宣传, 居民对这种新媒体的态度不算是很反感, 有时候会在电梯上看看播放的动画, 但极少数人会特意留意下这里面的广告商品。

(二) 社区媒介在心理健康服务上的应用

近年来, 随着我国的发展, 生活节奏的加快, 不少人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 如就业压力、家庭矛盾、学业问题等。社区作为社会的基本单位, 更应加强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建设。尽管我国社区居民对心理健康服务的需求很大, 但现有社区心理健康服务的覆盖面及条件却十分有限。现阶段, 大部分社区居民对心理健康知识并不了解, 没有接触过心理健康。一些存在心理困扰的居民, 不会主动地寻求社区内心理健康服务从业人员帮助, 而是自己埋在心里或向朋友倾诉, 殊不知这样并不能够解决心理问题反而会增加新的困扰。目前, 社区内主要心理健康服务形式还是心理咨询, 然而这样的服务形式只能进行个体咨询, 并不能针对整个社区群体。媒体宣传可以覆盖到整个社区群体, 更好的服务于大众。目前, 社区媒介在心理健康服务方面的宣传及规模还不够, 只有极少部分社区会在社区内张贴心理健康小常识, 而多数地区则几乎没有心理健康的宣传。

三、增强媒介对心理健康服务影响的建议

(一) 增加社区内宣传

加强社区居民的心理健康意识, 可以促进社区心理健康服务的有效开展。大部分社区居民因为对心理健康知识的不了解和对心理咨询有一定误区, 认为有病了才去咨询, 所以不愿意接受社区心理健康服务。因此, 社区内要加强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和心理咨询的普及。可利用宣传栏、业主信息板等形式, 图文并茂地普及和宣传心理健康小常识。另外可采用广播、楼宇电视、电梯广告等多种新媒体宣传方式, 对心理健康的知识进行的宣传, 可在电梯广告中播放心理健康小短片, 这样既满足了乘坐电梯的无聊又可丰富居民的心理健康知识, 提高社区居民的心理素质。

(二) 建立社区沟通交流群

由于社区宣传栏数量并不多, 不能覆盖所有的社区居民, 所以在开展社区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时要通过居委会或者热心居民等人进行通知。但由于社区骨干人数有限, 因此每次社区的活动人数总是寥寥无几。建立心理健康交流群, 可通过群聊方式在群里发布心理健康活动信息。群内大都心理学爱好者或者对心理学感兴趣的居民, 可在群内发表一些自己对心理学的见解, 更可以分享有关心理健康知识的文章, 使更多人认识心理健康, 了解心理健康。

除心理交流群外, 社区的居民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 组织各种兴趣爱好交流群, 比如“广场舞俱乐部”、“我们爱运动”、“我爱我社区”等多种多样的微信群。微信群不受时间、地点限制, 可以随时随地的交流。通过建立微信群, 组织各种各样的社区活动, 通过运动、跳舞等多种形式可以保持心情舒畅, 也可减轻心理疾病的发生。微信群还可以增加邻里间的交流。

群内聚集心理学爱好者, 可定期在群内发表一些自己对心理学的见解, 更可以分享有关心理健康知识的文章,

(三) 建立虚拟社区

虚拟社区是美国学者霍华德瑞恩高德首次提出的概念。他认为, “虚拟社区是指网络中相当多的人展开时期的讨论而出现的一种社会聚合, 他们之间具有充分的人情, 并在电脑空间形成了人际关系网络。”只要将社区APP安装在自己的手机中, 就能直接使用。它的设计更加符合大众, 与专业的媒介相比, 几乎是只要是会使用手机的人, 都能够使用这款APP, 可以说是大部分社区居民都可以参与的。社区内APP不仅支持发送各种文字、图片以及各种表情包, 它还能发送和接受语音短信和视频。只要你不在社区APP上发敏感词汇、暴力内容或任何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话题, 将不会限制你的发布数量。

建立虚拟社区, 让不想参加社区活动的居民, 通过手机就能了解到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还有一些居民在有心理困扰时不愿意做面对面的心理咨询, 也可以通过社区内APP对咨询师进行选择, 然后在网上直接进行咨询, 这样可以让咨询者更有安全感、私密感, 也更愿意解决自身心理困扰。

(四) 注意媒介的双面性

实际上, 新兴传媒的发展也是一面双面镜, 一方面它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方便, 而另一方面, 也使一些人走向并沉溺于虚拟社交。连接现实与虚拟, 用于社区居民的沟通交流, 促进邻里之的友好互动, 可以有效的调动社区居民积极的参与到现实社区活动中去。这也让我们看到了利用网络媒介促进邻里友好交往, 建立幸福健康社区的可能性。但是, 也要注意网络社交不能过度使用。

四、总结

社区心理健康服务是发展社区内居民健康心理, 预防心理疾病的重要途径之一, 因此如何提供给社区居民切实有效的社区心理健康服务, 已成为现阶段社区服务体系非常重要的问题之一。目前我国的社区心理健康服务尚处于初步探索阶段, 在宣传普及、人力资源等多个方面都存在一些问题。随着城市化建设的推进和一系列社会保障制度的实施, 社区心理健康状况也有了一定的改善。人们开始注重心理健康, 并愿意参与到心理健康活动中去。而媒介是一个非常好的普及心理健康知识的手段, 媒介可以提供方便、快捷、有效的心理健康服, 这对于促进居民的身心健康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摘要:近年来, 我国城市化脚步越来越快, 没有了过去热热闹闹的胡同式小区, 取而代之的是各种封闭式新型社区。这种新型社区虽提供了人们更好的生活环境与生活质量, 但是这样的居住环境缺少了邻里的沟通交流, 同样也带了孤独与冷漠, 使得一些居民慢慢出现一些心理问题。心理健康服务是社区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怎样将媒介与社区心理健康服务结合起来, 并通过媒介加强社区心理健康服务, 是目前的一大挑战。

关键词:媒介,社区,心理健康服务

参考文献

[1] 何华敏, 胡春梅, 胡媛艳.城市社区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构建[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5, 23 (07) :1114-1118.

[2] 王萍, 张辉, 张斌, 耿雪.国内外社区心理健康服务的比较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 2015, 12 (29) :151-155.

[3] 王斌, 古俊生.参与、赋权与连结性行动:社区媒介的中国语境和理论意涵[J].国际新闻界, 2014, 36 (03) :92-108.

上一篇:积极心理学论文下一篇:发展心理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