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s推进实施方案范文

2023-09-23

5s推进实施方案范文第1篇

由此可知,PDCA是为了提高产品质量的管理思想,是一套科学程序,注重管理活动的全部过程,而采取PDCA方法进行读书,正是基于此出发点。

下面结合我个人的想法及做法,谈谈如何运用PDCA法进行读书。

第一、“P”是PLAN:制定目标和计划

《礼记·中庸》:“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说明了目标和计划的重要性。目标根据个人的工作、爱好等来确定。就拿我来说吧,我在校学习的是财务管理,我个人非常不喜欢,是哥哥为我决定的,说我的性格比较内向、心比较细,说真的当时我也不愿意,但没办法,因为我的考试分数不高。毕业后在单位糊里糊涂地干了7-8年,工作上没有任何成就。直到1996年我接触计算机后,我才发现了自己的兴趣所在,经常加班编写简单的程序,开始并没有想那么多,但随着自己的计算机水平逐步提高,内心深处经常进行自我拷问:“我要改行可以吗?怎么办才可以?”,当有一天我想好后,我就开始制定我的读书、学习计划,我当时制定了5年的学习计划,通过5年的努力终于实现了我的目标,我负责公司信息中心方面的工作。

第二、“D”是DO:开始行动,实施计划

记得有位名人说过:“如果你已经开始行动。说明你已成功一半”,这句活说的很富有哲理、耐人寻味,很多人为什么不能成功,就是因为朝三暮

四、见异思迁,正如俗话所说的:“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其实成功的关键在于坚持,而不在于一时的激情。

有位中国记者采访通用公司前总裁杰克.韦尔奇时,记者问:“请问韦尔奇先生,你们为什么能成功?”,韦尔奇先生回答说“你们知道了,我们做到了。”他的回答让在场的人员很失望。我觉得很经典的回答,用现在比较流行的话来说,叫“知行合一”。

第三、“C”是CHECK对行动的结果进行检验

如何对自己的读书计划进行检验呢,我设计了一个“XX年读书计划表”,具体如何使用,我想大家一看便知了。不过我还是要提个醒,为了便于自我检查,可以结合OUTLOOK的提醒功能来实现定时提醒,还可以打印出来,贴在自己每天都能看到的地方,前提是你已将要读的书买回,不然一方面费时费力,另一方面说明你的计划性不强。

类别

书名

购书时间

开始时间

结束时间

完否

备注

传记

《飞扬与落寞》

2008.9

管理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2008.11

2009-2-23

2009-2-27

管理

《做最好的中层》

2008.11

2009-3-2

2009-3-8

第四、“A”就是ACTION:纠正错误,调整方向

其实也就是总结、完善的意思,计划不如变化,如果你在读书的过程中,发现下列问题,你可以随时调整,灵活掌握。

1、工作变动

2、书太难读懂

3、偶遇好书

4、贵人推荐好书

如果对自己比较喜欢的书,可以写一些读书评论,或者做书摘,那是最好不过的了。

5s推进实施方案范文第2篇

中共湖北省委 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意见

(2018年2月20日)

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中发〔2018〕1号)精神,结合我省实际,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我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要求是:以总书记“三农”思想为指引,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统筹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以工程化、项目化、清单化的方式,切实抓好农村的基本产业、基本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和基层组织建设,加快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着力建设农业强省,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谱写湖北乡村振兴新篇章。

到2020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走在中部前列,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农业供给体系质量明显提高,农村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差距进一步缩小;富美乡村建设全面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初步建立;贫困县全部摘帽、贫困村全部出列、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脱贫,小康社会全面建成;农村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进一步加强,乡村治理体系进一步完善。

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农业结构得到根本性改善,农民就业质量显著提高,相对贫困进一步缓解,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实现,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更加完善;乡风文明达到新高度,乡村治理体系更加完善;农村生态环境根本好转,富美乡村基本实现。

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强省全面建成。

二、加快推进农业强省建设

坚持质量强农,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提高农业创新力、竞争力和全要素生产率,加快实现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

1.实施质量强农战略。推进农业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加快农业发展由数量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变。推进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创建,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科技园。实施荆楚农优品工程。整合区域农业资源,着力打造10个荆楚农优品区域公共品牌、50个企业品牌和200个产品品牌。大力实施水稻产业提升计划,建设双低油菜生产保护区。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建设一批精品果园、生态茶园、放心菜园、道地药园和现代烟草基地。优化养殖业空间布局,发展绿色生态健康养殖。推广按户连片耕种、稻田综合种养等模式。加快发展现代高效林业。完善标准体系,健全监管体制,提高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切实发挥农垦在质量强农中的带动引领作用。

2.加强农业生产能力建设。加快划定和建设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大规模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深入推进农村水利重点工程建设,加快推进鄂北水资源配置工程和水利“补短板”工程建设。大力推进农机农艺农事农信融合发展。加强农林水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做好“三农”气象保障服务。

3.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大力开发农业多功能,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完善利益链,通过多种形式让农民合理分享全产业链增值收益。实施农产品加工业提升行动。加快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实施农村电商工程,到2020年底实现快递物流、村级电商服务站点村村全覆盖,力争每个县建成1个电商产业园、培育1个以上电商小镇、10个电商特色村,全省农村电商销售额过千亿元。大力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培育精品旅游名镇名村和乡村旅游目的地。支持供销、邮政、快递及各类企业把服务网点延伸到乡村。

4.提高农业科技创新和社会化服务水平。实施农业科技工程,加快建设农村科技创新体系,深化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改革,到2020年全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0%。围绕优质农产品,提高种业创新和保障能力,培育10个育繁推一体化种业创新基地。深入推进农业科技“五个一”行动。加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健全完善“以钱养事”新机制,推进公益性服务与社会化服务融合发展。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

三、着力建设富美乡村

坚持绿色发展,改善农村环境,重塑乡村文明,完善乡村治理,缩小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差距。

5.推进乡村绿色发展。实施荆楚富美乡村建设工程。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加大乡村生态系统保护。大力推进造林绿化,到2020年完成精准灭荒200万亩。深入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编制并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方案,以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为主攻方向,补齐农村人居环境突出短板,实现乡镇生活污水治理3年全覆盖、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全达标。推进“厕所革命”三年攻坚行动计划,到2020年全省农村无害化厕所普及率达到100%。全面推行河湖长制。加强农村水环境治理和饮用水水源保护,实施流域环境综合治理。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推进有机肥替代化肥、畜禽粪污处理、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废弃农膜回收利用。严格环境监察,落实县乡两级环境保护主体责任。

6.繁荣农村文化。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施文化兴盛工程。充分挖掘荆楚文化,保护好历史文化名镇(村)、传统村落、历史建筑、古树、民俗、农业遗迹等遗产。加强农村文化阵地建设,发挥县级公共文化机构辐射作用,每个乡镇建设1个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每个村建设1个文化活动室,实现乡村两级公共文化服务全覆盖。培育挖掘乡土文化本土人才,引导社会各界人士投身乡村文化建设。持续推进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行动,广泛开展文明村镇、星级文明户、文明家庭等创建活动,破除婚丧嫁娶大操大办、讲究排场等陈规陋习。

7.构建乡村治理新体系。坚持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健全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实施“红色头雁”工程,选优配强村党组织书记,全面向贫困村、软弱涣散村和集体经济薄弱村党组织派出第一书记。发挥村级党员群众服务中心作用,方便农民群众办事。探索村“基层党建+集体经济+乡村治理”的治理模式。推行村级小微权力清单制度,加大基层小微权力腐败惩处力度。加强农村群众性自治组织建设。继续全面推行村党组织书记通过法定程序担任村委会主任。推行村级事务阳光工程。推进乡村治理重心下移,完善农村网格化管理机制,实现基层服务和管理精细化、精准化。发挥新乡贤在乡村治理中的积极作用。继续开展以村民小组或自然村为基本单元的村民自治试点。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合理确定红白喜事消费标准、办事规模。加大农村普法力度,增强基层干部法治观念,提高农民法治素养。建设平安乡村,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依法加大对农村非法宗教和境外渗透活动打击力度。大力推进农村“雪亮工程”建设。

8.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实施精准扶贫工程,瞄准贫困人口精准帮扶。持续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加大对深度贫困地区资金项目、金融的支持力度。坚持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强化造血功能。广泛动员社会各方力量帮扶贫困地区和贫困家庭。坚持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扶贫工作机制,强化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责任制。将2018年作为脱贫攻坚作风建设年,集中力量解决突出作风问题。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加强贫困村驻村帮扶工作队管理,落实召回制度。

9.多途径增加农民收入。实施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促进三年行动计划和农家乐创业扶持项目。培育一批家庭工场、手工作坊、乡村车间,实现乡村经济多元化。大力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支持农民通过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多种形式参与规模化、产业化经营,完善利益联结机制。通过“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等途径,让农民广泛参与其中获得更多增值收益。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增加农村低收入者收入,扩大农村中等收入群体,保持农村居民收入增速快于城镇居民。

四、大力推进城乡融合发展

坚持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全面融合、共同繁荣的新型城乡关系。

10.大力实施“三乡”工程。推动市民下乡、能人回乡、企业兴乡,促进城市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等要素与农村资源有效对接,打造乡村振兴新引擎。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探索适合各地实际的发展模式。引导“三乡”主体与村集体、农民开展股份、租赁、流转等合作发展,兼顾各方利益,保护农民权益。打好“政策牌”“政治牌”“亲情牌”“特色牌”,大力开展农业招商引资。力争3年内推动100万市民下乡、吸引10万能人回乡、引进1万个企业兴乡。省级筹措资金,对“三乡”工程建设先进县市给予奖补支持。

11.推动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全面推进农村基础设施提档升级。深入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连续3年每年建成1万公里农村路,推动农村公路向进村入户延伸,探索自然村、组公路的管养机制。加快新一轮农村电网建造与改造升级,实现村村通动力电。实施“气化乡镇”工程。持续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建设,力争到2020年解决全省农村居民饮水安全问题。如期完成农村危房改造任务。实施数字乡村战略,推进光纤宽带向自然村延伸,加快农村地区宽带网络和4G网络覆盖步伐,开发适应“三农”特色的信息产品和服务。

12.建立健全城乡一体的公共服务体系。优先发展农村教育事业,落实统一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政策。优化乡村学校布局,全面改善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推进农村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发展学前教育,到2020年每个村建成1所幼儿园。落实省级统筹的农村义务教育教师补充机制,加强城乡教师培训交流,优化农村教师队伍结构。完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补助政策,支持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改善条件,加强乡村医生培养,提高服务水平。实施“湖北社保共享计划”,完善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大病保险制度。巩固城乡居民医保全国异地就医联网直接结算。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落实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确定和基础养老金标准正常调整政策。支持有条件、有意愿、在城镇有稳定就业和住所的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有序落户,依法享受城镇公共服务,并全部纳入城镇住房保障体系。做好农民重特大疾病救助工作。做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动态化、精细化管理工作,把符合条件的贫困人口全部纳入保障范围。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和妇女、老年人以及困境儿童关爱服务体系。

13.引导人才支持乡村振兴。支持高校、职业院校综合利用教育资源,灵活设置专业(方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乡村振兴培养专业化人才。制定在大专院校为乡镇农技机构定向培养农业技术人才政策。全面建立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到乡村和企业挂职、兼职和离岗创新创业制度,鼓励大学生到乡村和企业实习实训。鼓励社会各界投身乡村建设,创新乡村人才培育引进使用机制。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完善配套政策体系。加强对下乡组织和人员的管理服务。

五、深入推进农村改革

坚持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着力推进农村改革,激发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

14.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落实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政策,衔接落实好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的政策。建立完善全省农村承包地信息应用平台。全面推进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改革。探索完善承包权有偿退出和经营权抵押担保机制。实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工程,培育发展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和农业产业化联合体。

15.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全面完成房地一体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和宅基地使用权确权登记颁证。完善农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政策,探索落实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三权分置”,落实宅基地集体所有权,保障宅基地农户资格权和农民房屋财产权,适度放活宅基地和农民房屋使用权,不得违规违法买卖宅基地。出台支持乡村振兴的土地利用政策。

16.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全面推进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和集体成员身份确认,稳步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试点。探索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集体经济运行机制,保障农民财产权益,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发挥村党组织对集体经济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防止内部少数人控制和外部资本侵占集体资产。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探索将财政支农资金形成的资产折股量化为村级集体持有或参与经营分红。加快建立全省统一联网的农村产权交易体系。

17.统筹推进农业农村各项改革。深入推进农业农村“放管服”改革。深入推进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加快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完善森林、湿地等生态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深入推进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深化供销社综合改革、农垦改革等。推进实施粮食收储制度改革。

六、强化乡村振兴组织领导和保障

坚持党管农村工作,加大投入力度,注重科学规划,加强宣传引导,确保乡村振兴的决策部署有效实施。

18.坚持和完善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各

级党委和政府要落实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原则,在干部配备上优先考虑,在要素配置上优先满足,在资金投入上优先保障,在公共服务上优先安排。健全党委统一领导、政府负责、党委农村工作部门统筹协调的农村工作领导体制。建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责任制,实行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党政一把手是第一责任人,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各部门要做好协同配合,形成乡村振兴工作合力。加强党委农村工作部门建设,充分发挥决策参谋、统筹协调、政策指导、推动落实、督导检查等职能。各市、州、直管市、神农架林区党委和政府每年要向省委、省政府报告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展情况。完善“三农”综合考评制度。把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作为基本要求,加强“三农”工作队伍建设,全面提升能力和水平。

19.强化乡村振兴投入保障。健全农业农村财政支出优先保障和稳定增长机制,确保财政投入与乡村振兴目标任务相适应。优化财政供给结构,推进行业内资金整合与行业间资金统筹相互衔接配合,增加市县政府自主统筹空间。支持市县政府统筹使用地方政府债券资金,用于支持乡村振兴、脱贫攻坚领域的公益性项目。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撬动金融和社会资本更多投向乡村振兴。探索将财政支农资金采取市场化运作方式,实行滚动、有偿使用。调整完善土地出让收入使用范围,进一步提高农业农村投入比例。改进耕地占补平衡管理办法,用好高标准农田建设等新增耕地指标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节余指标跨省域调剂政策,将所得收益通过支出预算全部用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支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偿还易地扶贫搬迁借贷。完善农业信贷担保体系,探索建立政银担三方共同参与的合作模式。推进省级农业投融资平台建设,支持组建农垦集团。加大金融支农力度,引导鼓励各类金融机构到农村拓展业务,把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加快推进农村信用信息平台建设。鼓励和引导县市政府结合实际开办特色农业保险品种。积极推进农业大灾保险试点,探索农业巨灾保险。

20.强化乡村振兴规划引领。制定湖北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各地区各部门要编制乡村振兴地方规划和专项规划或方案。根据发展现状和需要,分类有序推进乡村振兴,建设江汉平原乡村振兴示范区、都市城郊乡村振兴先行区、扶贫片区乡村振兴试验区。

5s推进实施方案范文第3篇

泾源县2011年“县为单位、整合资金、整村推进、

连片开发”试点项目林业项目实施方案

根据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2011年 “县为单位、整合资金、整村推进、连片开发”试点项目实施方案》(泾政办发„2011‟45号)精神,为加大项目捆绑资金整合力度,确保建设项目按期完成,制定林业项目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统筹城乡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把整村推进与连片开发相结合、扶贫开发与区域经济发展相结合、政府主导和全社会参与相结合,以贫困片带或流域为单元,以增加农民收入、改善贫困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目标,加大新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力度,大力发展特色苗木产业,推进扶贫移民和贫困人口教育培训工作,提高自我发展能力。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二、目标任务

1、育苗5000亩,庄点绿化25个(需苗木36694株),建设示范基地500亩。

2、苗木产业培训25个行政村3500人(次)。

3、配套小型喷灌设施20套。

通过试点项目实施,一是创新财政整合支农资金管理机制,改革财政支农资金投入方式,逐步建立财政支农资金统筹安排,整合使用,高效利用,规范管理的新型运作机制,合理配置公共资源、切实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二是改善人居环境,使贫困村村容村貌明显改观,贫困村自我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三是特色苗木产业规模壮大,农林牧各业协调发展,干群关系密切。

三、试点区域

项目试点区域位于101省道两侧基础条件较好,分布相对集中的三个乡镇25个行政村。分别是:新民乡的王家沟、杨堡、石嘴、马河滩村;泾河源镇的高峰、庞东、涝池、马家、泾光、河北、上秦、下秦、余家、白面、南庄、兰大庄村;兴盛乡的红旗、新旗、上黄、下金、下黄、上金、兴明、红星、兴盛村。项目区共6803户29933人。

四、实施原则

1、坚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整村推进、连片开发、产业推进、创新机制、突出效益”的原则。

要结合全县实施方案,在实施林业项目中和其他相关部门密切联系,精诚团结,同力合作做好项目的规划和实施,确保完成任务。

2、坚持“政策统筹、机制创新”的原则。 树立以“大扶贫”工作理念,积极探索财政扶贫资金和林业资金整合使用的新路子,探索整村推进与连片开发相结合、扶贫开发与区域开发相结合的新途径,促进贫困村经济发展和贫困农户增收,实现扶贫开发目标。

五、实施步骤

1、4月10日-20日进村入户,调查摸底。根据乡、村、户的具体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穿插开展育苗技能培训,每个村授课时间不低于两小时,集中连片的可几个村集中培训。对不能及时培训的村可一边干,一边现场讲,集中培训时间放到冬季农闲时间。

2、4月20日-5月30日根据摸底情况,分类指导,林业技术干部深入田间地头现场指导育苗。边干边讲,积极为育苗户提供苗木和种子来源,选择质优、价廉的苗木和种子,当好参谋,做好服务。

3、5月1日-5月30日由林业局牵头为项目村采购3公分以上的柳树、刺槐和1米以上的云杉、油松等绿化苗木,对村庄和道路进行绿化。

4、7月20-30日对项目实施情况自查自验,开展回头看,并将自验结果登记造册,上报领导小组办公室。

六、工作措施

1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县为单位、整合资金、整村推进、连片开发”试点项目工作是国务院扶贫办和财政部根据新时期扶贫开发形势的变化和要求启动实施的一项重要工作,对实现我县扶贫开发与县域经济协调发展和促进贫困农户稳定增收、缓解贫困压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确保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成立林业局“县为单位、整合资金、整村推进、连片开发”试点项目工作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如下:

组 长:笪 省 县林业局局长 副组长:张振东 县扶贫办副主任

马志宏 县林技中心副主任

成 员:马 强 林业局办公室主任

赫学保 扶贫办秘书

于宏学 新民乡林业站站长

王海军 泾河源林业站站长

王维剑 兴盛乡林业站站长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林业技术推广中心,马志宏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负责项目的组织、协调、实施、检查、验收、典型经验的提炼、总结上报和帮扶资金兑现工作。

2、创新思维,探索机制。把各部门支农资金捆绑在一块整合使用是扶贫资金使用的新路子,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林业部门要积极探索整村推进与连片开发相结合的模式,创新财政支农资金管理机制,改革财政支农资金投入方式,凡是兑付群众的项目资金,一律采取“一卡通”兑付到户。逐步建立财政支农资金统筹安排,整合使用,高效利用,规范管理的新型运作机制,切实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为改善生态环境、人居环境,壮大特色苗木产业规模,增强贫困村自我发展能力作出贡献。

3、改进作风,真抓实干。建设项目要严格执行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项目合同制、项目公示制、项目评审制和工程预算审计制。造林和育苗时期新民乡、泾河源镇、兴盛乡林业站技术人员要掌握各项目村的具体情况,对每户的家庭状况了如知掌,特别是家庭经济状况。因户使教,分类指导,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下,抢抓项目实施进度,确保按期完成项目建设任务。

附件: “县为单位、整合资金、整村推进、连片开发”试点项目2011年林业项目任务分解表

5s推进实施方案范文第4篇

一、总体目标

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立足FS镇资源禀赋,坚持党建引领,定位“城乡融合+三产带动”发展模式,分类推进苏区村走“红色领航+绿色发展”、管柄村走“产业引领+生态宜居”的乡村振兴之路,加快推进FS镇乡村振兴。

二、重点任务

1.“红色领航+绿色发展”模式。提出打响苏区村红色文化品牌,走“红色领航+绿色发展”的乡村振兴路子,充分挖掘苏区村山面区革命遗址丰富的优势,打造连罗革命“井冈山”——山面区革命教育基地,建设山面区革命武装根据地纪念馆,将邓子恢、陶铸、曾志、叶飞等老一辈革命家与苏区村的故事,以及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苏区村人民“舍小家,为大家”的无私奉献精神挖掘展现出来,使之成为我县乃至全市著名的红色文化阵地。同时,结合做好苏区水库水源保护文章,合理利用万亩生态林资源,同步发展红色旅游,实现绿色发展。将党建引领贯穿乡村振兴全过程,实行“党支部+教育基地”,组建党员志愿者服务队,宣讲苏区革命红色故事,扩大红色文化品牌影响力;实行“党支部+红色旅游+农户”,逐步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2.“产业引领+生态宜居”模式。管柄村定位“产业引领、生态宜居”的乡村振兴模式,管柄村打造民宿休闲度假区,发展城郊型休闲旅游产业,带动乡村振兴。发挥地处城区南大门的交通区位优势,加快发展物流业,建设管柄物流快递电商园区,推进电子商务与快递物流发展。

三、工作措施

1.产业振兴方面。以建设商贸旺镇为目标,以“三产”融合为抓手,致力乡村产业振兴。一产主要有效利用有限土地资源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农业教育园;培育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社、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促进胜鑫水产养殖项目扩大规模、打响品牌、做大做强。二产主要实施传统产业技改,建成罗源湾牌肉松精深加工改扩建项目,追随者罗源湾建材一期项目投入运营,打造工业经济“升级版”。三产着力提升发展旅游业,主要建设苏区村红色文化教育基地和管柄村民宿休闲度假区。苏区村红色文化教育基地重点打造“两条线”,一条线是打造苏区山面区革命红色之路,串联起山面区各个革命遗址,全长约15公里;另一条线是打造姆龙谷-安井头全长1公里布局10-15家休闲农家一条街。管柄村民宿休闲度假区重点提升松泽园休闲旅游项目;利用古厝群发展特色民宿项目;发展城郊认种体验休闲项目。方厝村积极招商引资,引进有实力客商投资建设康养小镇。其他村、社区大力发展商贸服务业,引进金融、电子信息、数字经济等项目,促进第三产业做大做强。

2.生态振兴方面。深入实施“一革命五行动”,开展全民绿化行动,统筹抓好城区公园改造提升和维护管理;加快南溪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消除城区黑臭水体;加强对美城公司常态化保洁工作监督考评,推进垃圾分类管理,进一步改善人居环境;建设城区7座公厕;完成高速、高铁沿线环境整治。

3.文化振兴方面。巩固和拓展省级文明县城创建成果,积极开展创建2018-2020省市级文明村镇、社区工作;推进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提升镇综合文化站和村、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抓好圣水寺宋代十八罗汉石造像、林可彝故居、城关城隍庙等保护修缮和利用;保护传承好乡村传统文化,运用好乡土元素;扎实推进移风易俗活动,纠正不良习气、树立清风正气。

4.人才振兴方面。加强新一届村、社区干部教育培训,提升素质能力;有效加强和使用好科技特派员、农技人员,做好农业生产服务;充分发挥“一懂两爱”村务工作者、“一懂两会”社区工作者作用,规范村和社区各类协管员使用管理;鼓励大学生、退伍军人、企业家及乡贤、能人返乡投身乡村振兴,扶持培养农业职业经理人、经纪人、乡村工匠、文化能人、非遗传承人等,助力乡村振兴。要充分发挥群众主体作用,调动群众参与乡村振兴和社区治理。要着力提振镇村干部精气神,以昂扬的斗志和饱满的热情积极投身乡村振兴事业。

5.组织振兴方面。坚持党建引领,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乡村振兴中的组织引领作用,开展基层党组织达标创星活动,坚持抓两头、带中间,开展星级党支部评比,推动支部争先晋位。深入实施“红色领航工程”,创新党组织设置和活动方式,在具备条件的居民小区建立党组织,推进“红色业委会”建设。推进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成立社区党建联盟,每个月联合驻区单位开展至少一次共驻共建活动,共同促进社区建设。运用信息技术推动基层党建创新发展,探索创新“互联网+党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2019年全面消除经营性收入5万元以下“薄弱村”,当好全县村集体经济发展排头兵。深入实施两新组织“两个覆盖”提质增效工程,建立两新组织党建巡查制度,加强对未建立党组织的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指导,推进“两新”组织党建示范点创建工作。

四、保障机制

1.组织领导机制。成立由镇党委书记为组长的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全体班子成员和镇直有关单位、村(社区)主干为成员,下设乡村振兴办,抽调精干人员负责。试点村成立由挂村领导为组长的乡村振兴领导小组,切实加强对试点村工作的领导、指导、督导。镇党委书记、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是乡村振兴工作第一责任人,要充分发挥村、社区“两委”作用,落实领导责任、执行责任、推动责任和落实责任,推动乡村振兴工作有序开展。

2.项目清单机制。实行“五个振兴”工作任务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明确每项任务的责任领导、责任人、完成时限,以强大的组织力确保工作任务完成。

3.

内联外引机制。切实加强乡村振兴干部队伍业务培训,组织对村、社区深入分析调研,分类策划谋划乡村振兴思路。整合各类人才资源,形成推动乡村振兴强大合力。积极组织外出考察,以他山之石增长见识,汲取先进地区成功经验和有效做法,结合实际有效吸收借鉴。

5s推进实施方案范文第5篇

方 案 确 定 分 析

作为一个快速发展中的大镇,发展的态势越来越好,镇域园区、新集镇、森林公园项目点多面广,建设风生水起,令人鼓舞和期待。为进一步抓好项目建设,破解发展难题;抓好优质服务,增强发展后劲;抓好舆论宣传,营造服务氛围。镇党委、政府拟通过筹备和举办大型的项目工程现场办公会议或项目集中开工仪式(具体方案待定),达到加快我镇项目建设推进速度、提升项目服务水平、推介和交流项目推进经验,扩大项目建设社会影响效果,加快落实我镇“率先发展,五年五亿” 奋斗目标,促进镇域经济更好更快发展。

具体地会议或仪式组织方式因形式多样,经初步考虑汇报如下,拟请各位领导审定方案后再具体细化。

一、 活动的目的

1、加快项目推进;

2、宣传镇域项目推进经验,搞好造势,扩大影响;

3、争取领导支持与肯定,获取政策支持。

二、 活动的宗旨

1、场面隆重,声势浩大;

2、气氛热烈,有条不紊;

3、引领互动,广泛参与。

三、 本次活动时间

建议选在4月底5月初,此时项目启动形势较好,进入主体建设的项目多,现场感染力强。

四、拟调度或现场观摩的项目(镇域现已启动项目47个,这里选取的是当前形象进度较好的项目,具体项目领导拍板)

聚富园综合市场、金夏大道、金夏办公大楼、楚天配套产业园、民德消防、新概念锅炉、龙凤机械、吉特机械、三力机械、豪耀电子、天鹏金属、方圆冶金、楚鸿机械、海狮光电、维创环保、永通机械、美洲西路及两厢用地平整、锻压二期

五、活动拟开展形式

1、夏铎铺镇十 (或二十) 大重点项目集中开工仪式;

2、全县项目工程建设现场办公或经验交流会;

3、夏铎铺镇2011年项目工程建设誓师或交办大会;

4、县领导夏铎铺镇项目工程建设调研会。具体细节如下:

(一)夏铎铺镇2011年十 (或二十) 大重点项目集中开工典礼;

1、建议出席人员:县领导,金州新区领导、喻强辉、刘建斌、谭放平、镇领导、新闻媒体、全体镇干部及基地村领导、项目业主、施工队伍等人员。

2、典礼场地: 建议选择在工业园南片区沙龙畜牧用地内

3、组织形式:4×10米舞台形式组织。工地前拱门、四周彩旗,营造气氛;现场气球24个,大红地毯,花卉盆景,充气立柱,背景桁架。施工队伍、机器设备展示。

4、 仪式流程程序:

1)中共夏铎铺镇党委书记文斌先生致辞。

项目业主、施工、监理等单位作表态发言。(人员待定) 3)县领导讲话。

4)剪裁。(音乐响起、仪式现场礼炮齐鸣,机械设备动土建设) 5)礼毕,陪同县领导考察各项目工地。

5、利弊分析

优点:展现形象,吸引公众注意力,具有视觉冲击力。 弊端:不利于工作的汇报,不利于优惠政策的争取。

(二)、全县项目工程建设现场办公或经验交流会

该种形式组织方案主体为县项目办和夏铎铺镇,需县项目办积极支持和争取,取得县领导的支持。

1、建议出席人员:县领导、各载体单位负责人、夏铎铺镇党政领导、新闻媒体。

2、建议场地:天富现代农庄或银宁量具会议室。

3、组织形式:项目现场观摩后会议形式组织。

4、会议议程: 1)现场观摩; 2)典型汇报;

3)县领导讲话及工作布置; 4)散会。(具体细节由县项目办定)

5、利弊分析

优点:影响力大,展现形象;

弊端:无单独汇报时间,不利于优惠政策的争取。

(三)、夏铎铺镇2011年项目工程建设誓师大会

1、建议出席人员:县领导、各项目单位负责人、夏铎铺镇党政领导、基地村村干部、园区工作人员、党政办、综治办、新闻媒体。

2、建议场地:天富现代农庄。

3、组织形式:会议形式组织,会场外气球标语8条。

4、会议议程:

1)黎镇长作一季度经济形势分析暨两帮两促服务活动再动员再部署报告;

2)介绍各项目进展情况就后阶段工作部署;

3)协调服务组或项目业主作表态发言(审批、环境、资金、用地、拆迁任选其一);

4)项目业主表态发言;(或项目建设计划和提请解决的问题) 5)文书记讲话; 6)县领导讲话。

5、利弊分析

优点:有利于工作安排,有利于调动干部积极性;

弊端:是务实的工作安排会,不利于镇域形象的展示,不利于争取上级支持,有违组织此次活动的初衷。

(四)、县主要领导夏铎铺镇项目工程建设调研会

1、目的:认真组织,精心安排,充分展示我镇今年以来在项目

工程领域取得的发展成就,并就下阶段园区扩容提质、新集镇开发建设、森林公园体制优化和开发等重大项目议题向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汇报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供上级领导决策,为我镇加快发展寻求国土、资金、财政政策(包括综合用地出让金返还比例)支持,解决制约瓶颈。

2、建议参加人员:县主要领导、国土局、规划局、交通局、财政局、建设局、工业局、项目办、招商局、信用联社、长沙银行、夏铎铺党政领导、新闻媒体

3、建议会议场地:工业园会议室或家和缘会议室。

4、组织形式:项目现场实地调研后召开座谈会。

5、建议调研考察行程:金洲十字路口接→金门酒业工地→广兴机械→楚天配套园→新概念锅炉→龙凤机械工地→聚富园→金夏大楼→海狮光电→吉特机械、三力机械→豪耀电子、天鹏金属→楚鸿机械、方圆冶金新厂→永通机械、美洲西路及两厢平整

6、汇报主题

1)夏铎铺镇今年以来在项目工程建设、融资、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取得的成就和下一阶段发展的方向和规划; 2)寻求县委县政府重点支持相关事项:

1、为促进更好更快发展,请求县人民政府在用地指标方面给予重点支持;特别是每年保证我镇一定量(200亩)的综合用地指标,以便反哺工业,弥补亏损;保证每年300亩左右的工业用地供应。

2、请求县人民政府考虑到我镇在做大园区、引进项目、发展工业作出的贡献和前期投入大等方面特殊因素,在财政基础设施投入配套资金、工业发展基金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

3、请求将老集镇的提质改造和新集镇的建设比照先导区其他两个中心示范镇建设模式,县人民政府从宏观层面出台指导性意见,给予我镇明确全面支持,且集镇综合用地出让金返还比例比照两区返还比例返还70%,以便进一步加强镇区基础配套。

4、为充分发挥我县唯一国家级森林公园作用,加快近郊游憩型生态旅游发展,请求县人民政府在森林公园管委会机构设置、植被保护、景区开发、省市及先导区争资等方面给予全方位明确政策和资金支持。

7、人员安排:

现场组织组:组织现场施工,安排行程。(工业园) 文字材料组:组织汇报材料,准备幻灯片(党政办) 环境维护组:搞好环境卫生,维护现场秩序(工业园征拆科、综治办、派出所、)

后勤会务组:周跃明、温利玲、陈建斌、姜志群、王华

8、利弊分析

优点:有利于向上级展示近段我镇项目建设方面成果;有利于获取上级领导支持与肯定,从而争取有利于争取上级各项优惠政策支持。

活动组织形式仅作以上简要分析汇报,请各位领导确定组织方案。待具体组织方案确定后我们再认真细化各会务细节报镇党委审批;同时,我们将加大对园区项目的调度力度,确保会议召开时项目形象进度,力促项目早开工、早建设、早投产。

夏铎铺镇项目办公室 二0一0年三月二十九日

附件:

5s推进实施方案范文第6篇

一、目标和任务

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以下简称推进计划)旨在通过创新体制机制、优化政策环境、强化保障措施,培养和造就一批具有世界水平的科学家、高水平的科技领军人才和工程师、优秀创新团队和创业人才,打造一批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加强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引领和带动各类科技人才的发展,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到2020年,推进计划的主要任务是:

1.设立科学家工作室。为积极应对国际科技竞争,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重点在我国具有相对优势的科研领域设立100个科学家工作室,支持其潜心开展探索性、原创性研究,努力造就世界级科技大师及创新团队。

2.造就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培养和支持3000名中青年科技创新人才,使其成为引领相关行业和领域科技创新发展方向、组织完成重大科技任务的领军人才。

3.扶持科技创新创业人才。着眼于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加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面向科技型企业,每年重点扶持1000名运用自主知识产权或核心技术创新创业的优秀创业人才,培养造就一批具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

4.建设重点领域创新团队。依托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国家重点工程和重大建设项目,建设500个重点领域创新团队,通过给予持续稳定支持,确保更好地完成国家重大科研和工程任务,保持和提升我国在若干重点领域的科技创新能力。

5.建设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以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和科技园区为依托,建设300个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营造培养科技创新人才的政策环境,突破人才培养体制机制难点,形成各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打造人才培养政策、体制机制“先行先试”的人才特区。

二、实施原则

1.坚持与科技、教育规划相衔接。全面落实《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要求,加强与《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实施工作的紧密结合。

2.坚持与重大任务相结合。加强高端引领,突出科技前沿、重点领域和战略需求,在国家重大科技项目、重点工程建设项目和重大科技成果转化中培养、造就和集聚人才。

3.坚持体制机制创新。遵循人才成长规律,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重点在人才发现、培养、使用和评价激励等方面积极探索,着力激发科技人才敬业奉献、求真务实的内在动力,建立有利于科技人员潜心研究和专心创业的良好环境。

4.坚持统筹协作。加强项目、基地、人才的紧密结合,统筹推进现有科技计划和人才培养计划实施,加强部门协作和区域统筹,做好与部门、地方现有人才计划的有效衔接,形成部门协调有效、地方落实有力、组织实施有序、资源配置合理的工作格局。

5.坚持分类推进。按照“整体部署、分类推进、试点先行、逐步完善”的工作原则,针对不同任务特点,确定具体的实施方法和工作步骤。对于探索性强、实施难度大的任务先行开展试点,逐步完善,积累经验后全面展开。

三、遴选条件及方式

根据推进计划各项任务的不同特点,结合现有的工作基础,支持对象分别按照以下条件和方式进行遴选。

1.科学家工作室。

科学家工作室实行首席科学家负责制。首席科学家原则上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研究方向处于我国具有相对优势的世界科技前沿领域;

??取得了国内外同行公认的突出成就,具有发展成为世界级科技大师的潜力;

??能够坚持全职潜心研究;

??坚持科学精神、品德高尚。

首席科学家由有关部门、地方或国内外权威专家推荐产生。科学家工作室要有具体的科研规划、建设方案和部门(地方)支持措施,加强与国家相关人才计划的衔接。科技部组织专家对首席科学家人选和工作室建设方案进行论证,会同有关部门或地方批准建设。

2.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原则上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在科技前沿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取得高水平创新成果,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具有主持承担国家或地方重要科技项目的经验;

??表现出较强的领军才能、团队组织能力;

??拥有博士学位或副高级以上职称,年龄在45周岁以下。

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由有关部门、省级科技行政管理部门、重点科研基地等限额推荐或知名专家特别推荐。科技部组织专家进行咨询论证,经公示无异议后批准支持。

3.科技创新创业人才。

科技创新创业人才原则上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科技型企业的主要创办人,具有本科以上学历和较强的创新创业精神;

??企业创办不足5年;

??企业拥有核心技术或拥有自主知识产权;

??企业具有较好的经营业绩和成长性。

科技创新创业人才由省级科技行政管理部门限额推荐,科技部组织专家咨询论证,经公示无异议后批准支持。

同等条件下,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项目承担单位的主要创办人、法人科技特派员的法人代表以及“千人计划”创业人才入选者优先。

4.重点领域创新团队。

重点领域创新团队原则上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所从事科研工作符合国家、行业重点发展方向和长远需求;

??具有承担国家重大科研课题、重点工程和重大建设项目的经历;

??团队创新业绩突出,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团队组织结构合理、核心人员相对稳定;

??团队具有明确的创新目标和科研规划。

重点领域创新团队由国家重大科研项目、重点工程和重大建设项目牵头组织单位择优限额推荐,科技部组织专家咨询论证,经公示无异议后批准支持。

5.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

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原则上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牵头单位为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和科技园区;

??牵头单位应有丰富的科技资源、较强的创新能力和良好的人才培养基础;

??牵头单位建立了产学研紧密结合的人才培养机制,积极开展国际化人才交流与合作培养;??牵头单位建立了科教资源面向社会开放共享的机制;

??在人才培养的体制机制改革和政策创新方面先行先试,能够发挥较强的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

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由部门和地方择优限额推荐,科技部组织专家对基地建设方案进行论证,经推进计划部际协调小组批准后建设。

四、支持措施

1.落实和制定配套政策。加大现有人才政策落实力度,结合《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实施,研究制定《关于加强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等政策文件。根据推进计划各项任务的具体情况,在科研管理、人事制度、经费使用、考核评价、人员激励等方面制定相关配套措施,并先行先试、逐步完善。

2.加强人才与项目、基地的有机结合。在国家科技计划实施和重点创新基地建设中,进一步突出对人才和团队的培养。改革科技计划管理办法,简化立项程序,对推进计划入选对象中已承担科研项目的,完成项目任务后优先给予滚动持续支持;未承担科研项目的,可自主提出研究项目,符合国家科技计划要求的,按程序给予优先立项。具备条件的依托单位优先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等创新基地。

3.进一步加大经费投入。统筹国家科技计划等相关经费的安排,调整投入结构,创新支持方式,加大对推进计划入选对象的支持力度。在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的基础上,设立中央财政专项经费,对科学家工作室等重点任务给予支持。加强专项经费监督管理,提高经费使用效益。

4.探索建立适应不同任务特点的具体支持措施。对科学家工作室采取“一事一议、按需支持”的方式,给予充分的经费保障,不参与竞争申请科研项目;首席科学家实行聘期制,赋予其充分的科研管理自主权,建立国际同行评议制度。对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创新团队加大培养和支持力度,扩大科研经费使用自主权。落实期权、股权和企业年金等中长期激励措施,加强科技与金融结合,加大对科技创新创业人才的支持力度。鼓励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加强体制机制改革与政策创新,大胆探索,先行先试。

5.营造良好社会氛围。推进计划入选对象所在单位、园区、地方和部门要集成各方资源,加大政策和资金支持力度;及时总结推广在推进计划实施过程中创造的典型经验和成功做法,加强对优秀科技人才和创新团队的宣传报道,为加强创新人才队伍建设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五、进度安排

推进计划分三个阶段实施:

1.2011年,为部署启动阶段。发布推进计划实施方案,制定具体实施措施;开展科学家工作室建设试点,启动各项任务的具体组织实施工作。

2.2012年至2015年,为全面实施阶段。到“十二五”中期,完成相关政策措施和管理办法的制定完善工作。到“十二五”末期,推进计划各项任务完成过半,开展中期考核评估。

3.2016年至2020年,为深化完善阶段。到2020年,在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创新体制机制、优化政策环境、建设人才培养基地等方面完成推进计划总体目标,带动和引领各类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发展。

六、组织实施

在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的指导下,科技部会同有关部门共同做好推进计划的组织实施工作。

1.建立工作协调机制。成立由科技部牵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教育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参加的推进计划实施工作部际协调小组,研究协商重大问题。协调小组办公室设在科技部。

2.建立专家咨询机制。择优遴选一批国内外科技、经济、管理等方面的高水平专家作为推进计划咨询专家,完善咨询机制,充分发挥专家在推进计划组织实施中的决策咨询作用。

上一篇:外科党支部工作总结范文下一篇:信息自查整改报告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