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论文范文

2023-09-17

马克思主义论文范文第1篇

普通高中政治教学本身就涉及许多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思想内容。作为高中政治教学工作者,我们如何将这些哲学思想运用到教学实践中,是非常重要的。下面我结合多年的教学经历,分析一下在实际教学中,应如何以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和内外因辩证关系的原则,并阐述它们对高中政治教学的指导作用。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真理和科学理论正确地反映了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能够指导人们提出正确的实践方案。因而,理论联系实际,成为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

现在,高中思想政治实行新课程、新教材,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和方法仍然没有过时。然而,课程标准变化了,教材变化了,即教育理念变化了,因而这一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也应该被赋予新的内涵,或需要更加全面地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和方法,那就是:在具体做法上,要做到从实际到理论,是从实际、生活中概括出理论,抽象出理论,而不只是用实际去说明理论。这样,才是真正的坚持了实践第一的认识论精神,才是全面的坚持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就高中思想政治课的课堂教学而言,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结合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性质、任务和特点,课堂教学必须坚持全面的观点、联系的观点,实现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和提高思想品德素质三者的和谐统一。

高中思想政治课的课程标准序言指出: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以邓小平理论为中心内容,简明扼要地讲授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哲学和政治学的基本观点,以及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常识。它是根据教学理论和学科知识的逻辑关系组织起来的完整体系,并通过独立教学形式,实现其教育功能,其深刻的思想性是以知识的准确性、科学性作为前提的。能力通常指个体适应并胜任某一活动和调节自身行为的心理可能性和现实性相统一的品质。个体的某种能力,不仅表示一种具体的心理过程和状态,而且表示一种具体的心理活动水平。在现在的社会,因为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知识呈现了指数形式增加、更新周期短的特点,随之而来的则是科学技术的信息化、数字化、电脑化、生态化等特点。因而,这就使人类在实践上有了更高规模的广度和深度,从而也对现代人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也就是为什么要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特别重视的原因。

中学思想政治课不同于其他学科的显著特点就是它既是智育课又是德育课,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它担负着培养学生思想政治品德素质教育的任务,这是其他学科或学校其他教育活动所替代不了的。

教与学,师与生是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最基本的一种关系。教与学、师与生各以对方的存在为自身存在的前提,二者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双向关系,是主导与主体的关系,二者统一在动态的教学过程中。所谓教师的主导作用。是指教师在教学中处于指导者、组织者和教育者的地位。教师遵循学校的培养目标和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与特点,对学生进行施教和指导,促进其素质的全面发展。其次,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应当主动地,而不是被动地学习。学习就是对知识和方法的内化过程,而这种内化的先决条件是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主体的能动作用,促进学生主动、生动、活泼地学习,这正是素质教育赋予课堂教学的主要任务。从哲学角度看,师生关系是内外因的辩证关系。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是内因,教师是外因,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也就是说,教师是否真正发挥了主导作用,表现在学生是否具有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得越好,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独立性和创造性也就越强。反之,没有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生内心不启动,教师的主导作用也必然会落空,也就不会产生积极的教学效果。所以,只有教师与学生、教与学之间协调活动,双方紧密配合,使学生真正获得学习的主动权,才能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发挥“主体与主导”作用的基本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积极地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并且要注意学生的主体作用,要从根本上做到外因诱导与内心启动相结合,应做到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提高教师对实施素质教育的自觉性,牢固地树立起素质教育观。

其次,激发学习兴趣,师生心理同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只有当人们对于即将获得的知识有兴趣时,才会带动自己认知的需要。认知需要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是人体当中对于学习的一种内驱力,是指使人们去学习的一种动机。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以及挫折时,它会激发学生面对此积极勇敢的面对,不退缩、不畏惧。

再次,课堂教学交流多向化。从信息论角度看,课堂的教学过程是一个以教师与学生作为输送者和接收者的两个媒介,以此来接受信息的传递,使信息可以顺利地完成输送的过程,即师生之间,生与生之间。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积极地成为教学信息传递的中心,促进学生之间的互相传递,在课堂上尽力调动学生对于学习的积极性以及主动性,以此来强化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

马克思主义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在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者方面,既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又肩负着重大责任和使命。高校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者,应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为核心力量;以大学生理论社团为主要载体,培育引领主流意识形态和社会思潮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以完善的制度机制为基本保障,关注青年的时代诉求,使他们既履行义务,又享有权利。

关键词: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者;途径

若要真正完成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任务,真正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就需要培育和建设一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的队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在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者方面,既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又肩负着重大责任和历史使命。

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者群体,即青年教师和广大青年学生。

一、高校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者

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密切联系青年、依靠青年、培养青年的历史

回顾中国共产党建党前后的那些早期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者,正是这些有强烈使命感和责任感的青年知识分子,为了救亡图存,探寻国家民族的出路,奔走呼号,用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唤醒民众,矢志不渝地传播、实践着马克思主义。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青年学生是革命运动“首先觉悟的成分”,“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和接受,首先也是在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中”。自那时起,广大青年学生就和中国共产党的革命事业结下不解之缘,在此后波澜壮阔的九十三年的历史中,在争取民族独立解放和实现民族复兴的漫漫征途上,中国共产党始终紧密联系广大青年学生,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武装青年,在革命斗争中和现代化建设中锻炼青年,使之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有力助手和人数庞大的生机勃勃的后备力量。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中,具有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的青年知识分子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主体,他们在这一过程中肩负着双重任务,既是思想传播者,又是思想的实践者和创造者。可以说,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一代又一代的优秀青年,做出了独特的不可磨灭的贡献。

(二)有助于加强我国意识形态建设

新的历史条件下,马克思主义传播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当今这种利益主体多元存在、思想观念多元存在、价值取向多元存在的社会环境,不可避免要干扰、诱惑与影响到高校青年教师和广大青年学生。作为当代青年,他们没有经过革命战争的洗礼,对党和人民艰苦奋斗的历史缺乏切身体会,真正地、认认真真地、系统地研读过马克思主义原著,真正掌握、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从而牢固地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人所占的比例并不很大。而严重的价值冲突和精神危机以及在社会转型、市场经济环境中青年自身生存发展面临的压力等等,使得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理想等在他们身上有弱化的倾向。

二、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者的培养途径

高等教育阶段,是青年学生(包括青年教师)成长、成才的关键时期,这一阶段,青年在传授、获得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同时,也通过教与学和对现实社会的思考,逐步形成较为稳定成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些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坚定的政治信仰的优秀青年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当他们学业有成、投身到社会实践中后,必将成为一个个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播火者,他们必将引领社会思潮,成为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的中流砥柱。

(一)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为核心力量,传授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新成果

目前,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主渠道,主要体现为四门公共政治必修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若要真正发挥四门课的主渠道作用,使马克思主义理论真正“入脑、入心”,关键在于高校要建立一支优秀的、高质量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师团队。

教师团队应该具有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和高度的理论自觉。只有如此,才能抵御繁华浮躁社会环境的各种诱惑,才能心无旁骛,潜心系统研读马克思主义理论,才能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有整体性的、纯熟的掌握和理解,才能真正弄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最终达到真懂真信的境界。有了这样的境界,教师在讲台上不再是照本宣科,不再是顾左右而言他,而是用深厚的理论功底和渊博的知识,将博大精深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呈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真正领悟其深邃的科学性及真理性,使其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建立在科学认识的基础之上。如能做到这一点,学生自然会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产生科学崇敬感,形成理论自觉。

(二)以学生理论社团为主要载体,培育引领主流意识形态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

作为非正式的群体组织,大学生理论社团是大学生以共同的兴趣、爱好为出发点,以探讨理论问题为目的自发的青年组织。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大学生社团曾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做出重要贡献。五四运动期间,以中国第一个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团体——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的成立为起点,各地高校纷纷成立学生研究社团。历史实践证明,大学生理论社团既是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阵地,更是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摇篮。许多成员从此成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更有人成为著名的社会活动家,成长为党和国家的杰出领导人。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高校大学生理论社团是重要载体和平台。社团成员通过读书研讨,智慧的交锋、思想的洗礼,不断提高理论水平和政治素质,成为有坚定政治信仰、渊博知识的青年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者,引领主流意识形态和社会思潮。

学生理论社团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方面优势明显。首先,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学生理论社团的活动是建立在学生自觉自愿基础上的,参加者一般都是勤学上进、掌握较为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对学习理论感兴趣,善于观察社会,发现问题,勤于思考研究,有较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年轻人,这样的学生往往在同学中有一定的威望和影响力,通过培养这样一批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示范性群体,发挥示范、辐射、带动作用,可以在学生中形成学习、信仰、研究、宣传、实践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良好风气。其次,他们用学生自己的语言和认识,用学生易于接受的方式通过广播、网站微博、辩论赛、演出等活动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容易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容渗透到大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提高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效性。再次,学生理论社团可以带领学生走向社会、了解生活。通过社团将专家学者请进来;通过组织各种社会实践活动走出去,走进基层社区,走进火热的社会生活,培养其实践能力,增强其社会责任感,同时又可以用他们的理论专长,在社会各个阶层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推进整个社会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三)以完善的制度机制为基本保障,关注青年教师的时代诉求

近年来,中央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问题高度重视,理论界学界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研究呈现出比较繁荣的局面。与之相对应的,是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教学队伍不断壮大,相当数量的具有高学历的硕士博士为教师队伍带来生机和活力,他们大多40岁以下,正是精力充沛、年富力强时期,他们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中承担着越来越重要的任务,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中坚力量。

然而,与高教教师光鲜名称相对比的,是思想政治理论课青年教师的“失落感”、苦恼和困惑。

目前,这支队伍相当一部分人不能安心于教学科研,人心浮动,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和普及工作没想头,没奔头,以至于梯队建设不尽如人意。

究其原因,在于以往的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人才的实践中,往往单方面关注青年人政治觉悟、思想道德,强调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以符合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者和时代发展的要求,这无疑是重要与必需的,也是这个群体的历史使命。但是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作为时代的组成部分,他们不可避免地受到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大背景的影响,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现实差距及多元化思潮,往往使其产生困惑;高度“物化”的社会,极大地挤压了青年教师生存发展的空间,他们背负的压力,既有发展事业的,也有物质生活的。

鉴于上述情况,我们应该修正简单地把人的因素片面地理解为精神因素,把人的精神因素和物质因素割裂开来的认识与做法,建立健全相应的制度和机制,来尊重和保障青年群体的诉求,使他们既履行义务,又享有权利。

这种制度与机制,应该充分尊重青年知识分子的独立价值判断、精神和情感,保障和凸显他们在事业发展中的主体性,充分认同他们的付出和创造。

这种制度与机制,更应该满足青年的基本的物质需要,满足他们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这是他们成长和发展的客观动力。因为作为社会的人,传播者也无不打上社会经济发展中的烙印。

综上,培养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实现路径。他们将带动和引导更多的青年建立马克思主义信仰,成为真正的马克思主义的继承者、发展者和实践者,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聪明才智。

收稿日期:2013-11-26

作者简介:杨蓓(1959—),女,黑龙江哈尔滨人,黑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教研部主任,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研究。

基金项目:2011年度黑龙江省社科研究规划项目“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主体研究”(11E052)

马克思主义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是我们形成正确有效的思维方式的重要理论和具体工作的指导原则,正确理解和掌握这一观点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大学生的教育和引导,也要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视角思考,在实践视域中分析矛盾探寻对策。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实践观 大学生 社会实践

作为我党的优良传统,提倡理论联系实际、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相结合是实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根本方针。通过参加社会实践,逐步接受社会生活的方式、规范与准则,深化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认识,增强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显得尤为重要。本文试图在马克思主义实践论的观照下,考察大学生社会实践问题的缺失,提出思考,探寻对策。

一、正确认识实践,奠定社会适应的良好基础

马克思主义对人性的阐述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把人性置“社会关系”,“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二是把人性归为“自由自觉的活动”即劳动或实践,“一个种的全部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 2。两个方面契合在实践上。每个人都必然置身于社会关系中,由于人的个性不同,人与人之间,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既相互竞争又相互合作,这是不争的事实。改变自己也是改变环境,目的都在于达到适应环境、适应社会,对当下青年学生而言主要是对人际关系的适应。人际关系不是上天赋予的,也不是由他人所创设的,而是自己在实践中逐步形成的。

二、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中科学的大学生社会实践

(一)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中的大学生社会实践。

综观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我们不难发现,其核心就是把实践引入马克思理论体系。可以说,实践的观点不仅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最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还是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的基础,从而构成了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基础。不言而喻,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根本目的在于改造世界,而不在于解释世界,但需要澄清的是,它并不否认解释世界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相反,它还认为科学地解释世界是改变世界的必要前提。谈到这,不妨让我们联系现阶段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我们的大学生社会实践可以说仅仅停留在用所学知识联系现实社会实际,在社会实践中进一步加深和巩固已学知识的层面上。人们通过改造客观世界,改变周围的环境,同时也改变着人的自身。可知,我们不仅要看重社会实践在人的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更要看到人在实践中的自觉能动性。脱离了大学生内在需要的社会实践,注定了是不能影响和促进大学生全方面发展的。

(二)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启示。

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来看,实践是人的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方式。如今,人们都承认实践的重要性,但忽视实践性原则决定性作用的客观性又在大多数人的思想中广泛存在。事实上,透过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我们可以看到马克思并不是把人的实践看成是外在认识的,而将其看作是人类认识活动的前提和基础。在马克思看来,实践原则是唯物主义的内在要求,坚持客观性必然是要坚持实践性的。因此,这为在现实困境中继续坚持和大力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打下了坚实基础。

实践是主体见之于客体的双向的对象性活动。马克思曾指出,“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建造,而人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于对象”。这里“种的尺度”是指客体的规律和本质,而“内在的尺度”即体现了主体的需要和目的。由此可见,只有符合客体规律和主体需要的实践才是符合人之本性的实践,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的实践。

三、构建大学生自身的身心和谐,离不开自律与他律的统一,两者缺一不可、相辅相成

构建大学生和谐身心是一个长期的动态过程,要紧紧依靠行为主体以使命感、责任感为基础的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即自律。同时,还必须以他律作为保证。他律既包括相应的制度约束,又包括社会舆论的压力等。自律是他律的本体基础,他律是自律的引导机制,他律可以有效地促进自律,而普遍的自律又营造了一个有力的他律氛围。大学生已经处于成人阶段,有自己独特的思想观念,个体行为也具有相对独立性,客观上要求他们必须确立自律意识。

四、深刻理解实践,明确适应社会的根本要求

社会适应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是一个动态的渐进过程,最终起作用的方式是自律,包含了人们应有的自我监督意识和自我控制能力。在实践中养成自我监督、自我调节、自我约束、自我控制的习惯,是社会适应的关键所在。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协调自己与社会的关系,需要自我约束自觉地将自己的行为加以规范。首先控制你自己,然后你才能“控制”其它。一旦失去自律自制,别人就会轻易将他击败。“具有较高心理适应性的人应该对环境变化持有积极灵活的态度,能够主动调整自身的身心,在现实生活环境中保持一种良好的有效的生存状态。”3种各样的人和事,真善美、假丑恶混杂在一起,大学生毕业踏入社会,面对全新的工作环境、复杂多变的人际关系、难以想像的各种变化,以积极的态度、健康的心态泰然处之,不会忙乱而无所适从。人是从劳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是社会实践的存在物。在实践中总有人们尚未认识和加以利用的东西,将牵引着人们走向实践的深处。我们应当以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为指导,引领青年学生融合到社会实践中,影响环境改变自我,使思想、心理、行为符合社会规范,与社会的需要达到和谐与统一,凸显人性、张扬个性,并使实践的未来意识尽显其中,在社会适应的路途中通达无阻。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3]樊富珉.社会现代化与人的心理适应[J].清华大学学报1996年第4期.

马克思主义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具有更远大的现实指导价值和时代意义。当前我国社会发展中面临的新问题和新挑战,需要用科学的哲学理论和方法体系作为指导。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是基于辩证唯物主义作出的重大判断,体现了唯物辩证法影响下的战略思维。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要坚持问题导向,探索具体化、可操作化和深层次化路径,惟其如此,才能更好地指导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特殊价值;实现路径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義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内涵,其是对人类社会、自然发展规律的深刻揭示,为人类解放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探索过程,以解决中国实际问题为主线的。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形成以符合中国未来发展趋向,契合本土文化和时代诉求的理论内容,进而更好地释放马克思主义的磅礴力量。

一、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特殊价值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演化过程。当前我国已经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新时代呼唤新的哲学思想。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也应与时俱进,彰显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特殊价值和特殊魅力。

(一)中国特色哲学体系构建的应有之意

社会大变革和大发展为哲学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当前我国正处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人类历史上较为独特的发展阶段。可以说中国走的道路是没有前人经验可以借鉴的伟大实践,相应的,这也为理论创新和学术繁荣提供了广阔空间 [1]。新时代是一个能够产生新思想的时代,更需要马克思主义哲学工作者结合中国时代的特点,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进程,丰富中国特色哲学体系。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既要从学理层面进行分析,也要在实践层面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这样才能够使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创新发展更具现实指导价值,更符合中国实际,体现中国特色和中国风格。构建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包括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在具体创新过程中要从学科、学术和语言三大体系入手,使新时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获得新发展、新成果,同时要借鉴和吸收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积极与西方哲学学派进行对话,实现中西交流、古为今用,通过融会贯通的方式,进一步丰富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内涵,更好地构建中国特色哲学体系。

(二)解决新时代主要矛盾的现实需求

解决当代中国发展的实际问题,是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特殊价值。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关键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时代背景下,我国要明确新的历史定位,明确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用什么样的理论来指导实践。当前,我国经济已经由原来的高速增长逐渐调整为中高速增长,不再注重经济总量单方面的增长,而更加注重经济发展质量和经济结构的优化。通过调整经济发展方式减少要素驱动和投资驱动在经济发展中的比例,将创新驱动作为经济发展的新动能,通过一系列的改革和创新,更好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多元化的美好生活的追求。随着国家经济发展结构的调整和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提出了更高要求,相应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也应该及时完善[2]。新时代人们对美好生活追求更加多元化,全面发展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主基调,相应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在坚持以人为本的同时,还应该主动从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入手,为其提出新理论和新方法,彰显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特殊时代价值。

二、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创新发展

新时代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创新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将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创造性转化,充分利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和方法,认识和解决新时代中国出现的问题,要通过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创新展现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体系的科学性和系统性,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话语权体系。

(一)基于辩证唯物主义作出的重大判断

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是基于辩论唯物主义对中国国情作出的重大判断。当前,我国最大的实际是仍将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虽然经过改革开放,我国经济社会得到了迅猛发展,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出现了很多新特征和新情况。但是整体而言,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有的其他判断都要基于这一客观基点。一方面,在改革开放推动之下,中国比以往任何一个时期都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特别是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进一步增强了我们实现这一目标的信心和能力。另一方面,我们也要深刻地认识到,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出现了很多新问题,特别是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正是基于辩证唯物主义的分析方法,同时结合当前中国发展实际,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了新时代,并结合时代发展的具体情况提出了一系列的新思想和新理论。这些思想理论既是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思想的结晶,也是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创新成果,这些理论思想是指导我们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方向和目标的重要指南。

(二)基于唯物辩证法形成的战略思维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需要解决好民族化和世界化的问题。马克思主义形成之初就不是单独的为某一民族创立的,其关注点是人类解放,其是具有世界意义的普遍哲学。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民族解放过程中完全可以对其进行内化,结合本民族的思想意识特点,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民族化,这在人类思想史上是任何其他理论所无法超越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性是其不断展现其影响力和生命力的动力源泉,马克思主义哲学将世界的普遍性问题和民族的特殊性问题进行了有机结合。因此在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过程中,既要看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性命题,也要看到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特殊性,要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与时代发展相结合[3]。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过程中要运用唯物辩证法形成战略思维,并创造性地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通过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寻找人类共同利益的最大公约数,进而更好地寻求人类共同利益和共同价值。可以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不仅是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同时也为世界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和中国力量。让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不仅局限在中国问题的解决方面,更具有了广泛的世界性意义,开拓了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时代课题,让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创新更具有指导意义。

三、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实现路径

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创新,有利于丰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原创体系,有利于推动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指明方向,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提供理论支撑。因此,有必要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寻找具体化、可操作化、深层次化的路径,进而更好地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具体化路径

新时代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推进过程中必须与中国实际情况相融合,必然会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民族特性。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之所以能够区别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就在于其是一个持续“中国化”的过程,带有非常强的中国特色和民族化特征。马克思主义哲学概括的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强调的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诉求,希望通过普遍性的哲学理论来改造客观世界。而要想真正发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价值和作用,就必须使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某一民族和某一国家的实际结合,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具体化。改变世界的活动,首先都要在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内进行。但不同国家和民族拥有不同的发展历史,也处于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这就导致了能够改变世界的各种活动在落实到具体国家、具体民族时,会出现条件、动力、任务、目标等的差异。马克思主义哲学要想改造客观世界,也需要与具体的国家和民族相结合。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来研究某一具体国家和民族的实际,进而创造出具有本民族属性,符合本民族、本国发展需求的哲学。基于此,要想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来解决中国实际问题,就必须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进而创造出符合中国发展规律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能够影响中国在内的多个民族和国家的历史进程,表现出了能够改变世界的巨大力量,关键在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不同国家和民族的融合发展与创新,创造出了一系列具有民族特色和国家特点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民族化形式。而中国在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时逐渐形成了中国化的哲学体系,并与中国的经济、社会、文化、政治、生态等多个领域相结合,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具体化[4]。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操作化路径

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非常强的实践性特征,并将实践作为哲学基本范畴。因此,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体现着非常强的实践观。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创新要以问题研究作为基本前提,根据新的实践对问题加以系统分析,并提出可操作的解决方案,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的过程,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操作化路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就是要解决中国经济、社会、文化等多个领域发展的实际问题,这既体现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属性,也是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特殊价值的实现路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需要将现阶段面临的问题转化成为哲学问题,并对其做出精准的概括。虽然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在各个领域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亟待解决。从经济领域看,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关键期,但内外部的经济发展环境还受到许多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我国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全球经济下滑明显,这对于我国经济发展不利。从社会领域看,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关键期,原来很多历史性问题集中显现,这不仅考验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也考验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思路和执政理念[5]。从文化领域看,当前西方国家并没有放弃对我国的文化渗透,特别是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不斷发展,为西方文化渗透提供了条件。多元化的社会思潮不仅影响了青年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培养,同时也不利于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建设与完善。当前中国发展的诸多领域的问题需要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理论指导,我们必须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过程中,将马克思主义哲学打造成为既符合中国发展实际需求,体现出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质特征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对此,理论工作者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过程中要始终抱有问题意识,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涵盖的辩证法、唯物史观、人的发展理论、社会发展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进而提炼出能够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新时代发挥实践作用的新的发展。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深层化路径

当前在研究和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过程中还需要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向更广泛和更深入的程度延展,这样才能更好地成为中国社会实践和当代中国建设的指导哲学,才能够突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特殊价值[6]。一方面,要借鉴吸收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提升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深度和广度。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蕴含了非常多的文化价值和思想理念,这些文化资源完全可以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重要养料。因此,应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有机结合,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打上更强烈的民族烙印和时代特征[7]。进一步丰富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内涵,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发展。另一方面,要善于运用多种研究方法,拓展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研究深度,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方法理论创新。理论研究的深度与广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研究方法和研究范式的创新,因此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进程中有必要引入更为先进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范式,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进行探讨和分析,从多个角度、多个维度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进行反思和改革,更好地发挥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价值引领作用。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具有非常强的指导价值,新时代要想更好地发挥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引领作用和导向作用,就必须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提供新的平台。理论工作者要结合当前中国发展的实际需要,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进行系统研究并加以创新,让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实践中不断与时俱进,这样才能够让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始终保持主导地位。

参考文献:

[1]黄志强,容溶.习近平关于时代问题重要论述的哲学基础[J].毛泽东思想研究,2020(01).

[2]王海锋.“哲学论争”与构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学术体系——基于学术史的考察[J].高校理论战线, 2020(03).

[3]范玉鹏,周倩.习近平新时代观的哲学底蕴[J].学习论坛,2020(09).

[4]汪谦干.肩负起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历史使命——学习习近平关于做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重要论述[J]. 党的文献, 2020(02).

[5]刘勇.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新任务及路径选择[J].学习论坛,2020(10).

[6]李中建,王海杰.锐意进取,开拓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的新境界——全国第十三届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发展与创新论坛综述[J].经济研究,2020(03).

[7]杜仕菊,程明月.习近平新时代观:理论之源、历史之脉及价值意蕴[J].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02).

【责任编辑:褚永慧】

【作者简介】  孟庆艳(1982—),女,河南兰考人,助教,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基金项目】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2019年校级教育教学研究与改革立项项目“基于‘四个回归’导向的高校育人模式创新研究与实践—以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为例”(华水政[2019]242号)。

马克思主义论文范文第5篇

[内容提要]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设立以来,有效支撑了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学科建设也逐渐走向成熟。但是,在学科建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关系上还存在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为了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办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今后的建设中需要正确认识和处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学科体系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学院在学科建设和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中的地位、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与哲学社会科学其他学科的关系。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学科建设;思想政治理论课

[作者简介] 张新平,法学博士,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在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了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中央专门设立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设立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建设與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学科支撑。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央明确提出要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放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中来看待,要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来对待”[1]。为了切实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水平,在新时代,按照新要求正确认识和处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关系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设立及其新发展

马克思主义理论从1848年诞生至今已经走过170多年的历史,马克思主义理论从诞生之日起就在指导无产阶级革命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从那时起,全世界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就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马克思一再告诫人们,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是教条,而是行动指南,必须随着实践的变化而发展。”[2]可以说,一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就是马克思恩格斯以及他们的后继者们根据时代、实践、认识发展而不断创新发展的历史,是不断地吸收人类历史上一切优秀思想文化成果丰富自己的历史。习近平总书记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史从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发端至今划分为六个发展阶段,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和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发展历史的精确概括。作为科学的理论,“在人类思想史上,没有一种思想理论像马克思主义那样对人类产生了如此广泛而深刻的影响。”[2]“马克思主义不仅深刻改变了世界,也深刻改变了中国。”[2]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中国共产党人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引领中国革命取得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新中国成立后,马克思主义理论成为指导我们事业的理论基础,并上升成为我国的意识形态。因此,在新中国的高等教育中,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及其中国化的理论形态作为立德树人的关键理论课程也就自然地成为我国高等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体现出中国社会主义教育最鲜明的特色。毫无疑问,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中,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教育在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我们也注意到,由于马克思主义本身具有的与时俱进和开放发展的特征,其基本理论在与各国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呈现出不同的理论形态,这种理论形态本身也是随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发展变化的。这种变化是合乎实践发展要求的,本来无可厚非,但是理论的不断创新发展变化,必然形成具体教育教学过程中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名称的不断变化。这种变化在一个时期使一些人产生了一种误解,或者说产生一种不好把握的困惑,不了解马克思主义的人更是产生非科学的印象,特别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与各国实践相结合过程中出现过失误。把这些因素不恰当地、机械地联系起来,导致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中出现了一种矛盾的现象:一方面,马克思主义作为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被高高举起,在理论上被给予高度重视,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核心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也相应地处于很高的地位;另一方面,在高度重视的形势下,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核心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一度在高校被边缘化。这种思想上的重视和实际运行层面的边缘化的矛盾,实质上反映了如何看待马克思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不是一门学科、应如何看待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之间的关系等问题。

众所周知,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我国一直是作为政治学一级学科之下的二级学科而存在的,并不是一门独立的一级学科。但是,事实上,从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身长期发展并形成庞大的、科学的理论体系角度出发,其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已经是一种客观存在,如果再从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特征及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实际出发,“逐步建立起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具有时代特点、结构合理、门类齐全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3]在我国已经刻不容缓,因此,构建独立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就成为时代发展和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在此背景下,为进一步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等学校教育教学中的指导地位,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提供强有力的学理支撑,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搭建直接的学术平台[4],构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自然提上了议事日程。2004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2005年2月,根据文件精神,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5号),调整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俗称“05方案”。2005年5月,中央宣传部、教育部下发《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与教材体系建设的意见》,提出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要求。2005年12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发出《关于调整增设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及所属二级学科的通知》,正式设立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这一学科的设立,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奠定了重要基础和平台。众所周知,学科平台是高等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基础,显然,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设置,直接目的就是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提供学科支撑,这一学科的设立对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培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新的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到底应该涵盖哪些内容呢?根据2005年中央文件要求,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下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五个二级学科,后来又根据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需要设立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二级学科;2017年,根据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要求,党的建设也纳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中;自此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下辖7个二级学科。自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设立15年来,按照学科建设的要求,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在我国取得了一系列突出成绩,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是中央专门设立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以工程的方式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发展。以反映学科建设重要指标的教材建设为例,众多专家学者参与了中央“马工程”重点教材编写工作,编写了150余种哲学社会科学专业骨干基础教材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5]“马工程”教材的编写,助推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及相关学科的发展,逐步形成了充分反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充分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经验、充分反映各学科领域最新进展的哲学社会科学教材体系。[5]

第二是在全国各高校专门设立马克思主义学院,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机构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依托机构。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有马克思主义学院1000余家。在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中,为了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宣部、教育部先后在全国选拔了三批共37所马克思主义学院进行重点建设,全国各省也相继选拔数量不等的一大批马克思主义学院进行重点建设。马克思主义学院的重点建设为学科建设提供了越来越稳固的根据地。

第三是形成一大批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教学的队伍。单就高校来讲,这支队伍目前就有7万多人,根据中央要求,这支队伍在未来几年将达到10多万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建立,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有了自己的专业和研究方向,有了专业归属感。同时,现有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生培养,包括中国社会科学院和中央党校开展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百名博士”高层次人才培养工作和教育部专设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后备人才培养计划,使专门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教育教学的后备队伍不断壮大。对现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开展的制度化培训将不断提升队伍素质,为推动理论创新和学术创新提供人才保障。

第四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人才培养体系进一步健全。马克思主义学科刚刚设立时,主要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相对雄厚的部分高校设立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及所属二级学科,用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士、硕士研究生的培养。随着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不断发展和全国马克思主义学院的重点建设,硕士、博士学位点的持续增长对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人才的需求扩大截至2017年,全国共有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博士点81个,一级学科硕士点273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的数量及发展规模,在我国各类学科的发展中当属首位。参见: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学术发展报告(2017)[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25.,开办马克思主义理论本科专业提上了议事日程。在中宣部和教育部的大力推动下,2017年在条件成熟的8所高校正式开办马克思主义理论本科专业,2018年第一批马克思主义理论本科专业在部分高校开始招生。至此,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完整的本、硕、博及博士后人才培养体系逐步形成。

第五是一系列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机构如雨后春笋般建立。在原有基础上,从全国到地方建立了一系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会、研究院等学科平台,这些平台的建立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深入发展。

此外,一大批马克思主义理论刊物的创办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开辟了重要园地,反映学科发展的年度报告也相继出版并逐步走向成熟。自2009年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沈壮海教授的团队编写《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报告》以来,从2014年开始,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艾思林教授的团队编写《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报告》,2015年起,北京大学顾海良教授组织编写《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学术发展报告》。学科发展报告既全面记录了马克思主义学科的发展历程,又全面反映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新进展,对促进学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总之,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与实践,马克思主义学科在中国出现了繁荣发展的大好局面。

二、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中值得重视的问题

从学科建设的一般意义上讲,一个学科的存在与发展,应具备一定的条件,即要有明确的学科研究对象、研究范式、研究机构和平台、稳定的研究队伍,形成较完整的学科体系和规范化的人才培养体系,等等,这些条件是在长久的学科发展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05方案”实施以来,通过十多年的建设,从形式上看,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一个学科的存在已经相当完备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科支撑相应地建立起来了,而且在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下,马克思主义学科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出现了大发展的局面,这确实是“05方案”实施15年来最主要的成就。但是,回顾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十多年的发展,还是有一些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问题。

首先是存在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等同起来的问题。众所周知,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提供学科支撑是设立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重要目的,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设立的直接原因,所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是在原有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共党史等二级学科继续存在的情况下新设置的。其二级学科中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对应的是“05方案”中的四门思想政治理论课,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历史与理论的逻辑关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是历史与理论的逻辑关系,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与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比较与借鉴的逻辑关系。各个二级学科的设置都充分考虑到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支撑作用,同时各个二级学科的设置内在的逻辑联系也是非常清晰的。应该说,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设立在稳定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促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在实际运行中也造成了一种片面的认识,即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等同起来,过分强调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联系,甚至以课程建设代替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以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建设就是学科建设,或者只抓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建设,不抓学科建设。[6]27这就导致不能完整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科学体系及其双重功能,一定程度上束缚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发展。这也是目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虽然从形式上、教学方式上花样翻新、创新不断,但学科总体科研水平不高、科研成果低水平重复、学科建设相对滞后的一个重要原因。

其次是存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相对稳定性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变化之间的矛盾。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是我国特有的一门政治性、科学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建设好这个学科是一项战略工程、固本工程、铸魂工程,事关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和意识形态建设,事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7],必须久久为功、接续奋斗地进行建设。因此坚持学科的稳定性、持续性是建好这一学科的基本前提。而大学课程的设置是随着国家对人才培养的要求而变动的,特别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随着实践的发展,随着国家教育的具体目标指向的调整而不断调整变化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先后出台过“85方案”“98方案”“05方案”“10方案(研)”,每个方案对课程都进行过调整;如果将时间扩展至新中国成立,调整的次数更多。这种调整使课程处于不断变化之中,课程的变化导致研究重点的变化。如果把学科与课程等同起来,课程的变化必然引起学科的变化,导致学科不稳定和不可持续。尽管我们也承认学科本身也有一个发展的过程,但是这种发展与课程的发展是不同层面的。如果因课程的调整而调整学科方向,容易使人们形成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不规范、边界不清晰、没有明确的研究范畴的印象,长远看,会损害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形象和学术影响力,也会造成学科研究队伍不稳定。

最后是存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整体性與分领域研究之间的矛盾。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作为马克思主义学科体系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在原有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共党史等二级学科继续存在的情况下新设置的,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整体性研究是这一学科的重要特征。具体说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就是一门从整体性上研究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理论体系,并把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成果运用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的学科”[6]25。对马克思主义进行整体性的研究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意见》中也有具体规定。2012年6月6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意见》指出,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包括以下内容:1.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性;2.马克思主义各个主要组成部分之间的内在关系;3.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间的内在关系;4.学科与课程之间的内在关系;5.理论体系、教材体系、教学体系之间的内在关系。参见: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学术发展报告(2017)[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25.显然,对马克思主义进行整体性研究从理论上来说是没问题的。但是在实际的科学研究中,人们总是从具体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入手开展研究,即分领域开展研究工作。事实上,“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生命力在于理论契合实践、结合实践、指导实践,假如学科建设只是从理论到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就不能达到学科建设的内在要求,不能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真正作用”[5]。只强调整体性,不强调分领域开展研究,不利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深入,应将整体性研究与分领域研究结合起来。没有分领域研究的深入,整体性研究只能浮在面上,会陷入从理论到理论的窠臼。从目前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队伍的状况看,马克思主义学科中有影响的学者大多来自哲学、政治经济学、历史学中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中共党史、政治学等学科领域。真正科班出身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人由于学科起步晚,加之学科的综合性强、分领域研究不深入,因此对学科知识体系的积淀不足,高水平研究者不多。学科研究低水平必然降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学理性,这是我们今天必须要认真反思的一个问题。

三、 如何正确处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设立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基本要求,学科发展的任务和目标是既要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提供学理支撑,也要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的发展、传播提供扎实的学理基础。因此,为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发展,不断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水平,在学科建设中要做到以下四个正确认识。

首先是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关系。一般来说,学科建设与课程建设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因此,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也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从联系的角度讲,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建设与发展将有力支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水平的提升,为其提供雄厚的学理基础,解决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政治性与学理性相统一的问题,而且这也是中央设置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战略考量,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从区别的意义上讲,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两个层面的问题,学科建设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稳定性,注重学科的规范、学科研究边界、学科研究平台、队伍建设、学科体系、人才培养体系,以科学研究、学术研究为支撑,并以学科点的设立体现出来。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以课程为基础,每门课程的设置是与国家人才培养的目标相结合的;同时,课程的设置要与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相结合,其占比也应该符合各专业人才培养规律,不可能在所有学科的人才培养体系中全面设置完整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内容,而是仅选择与社会主义国家办学方向紧密相关的几门课程,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要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和人才培养目标。因此,学科与课程是两个层面的问题,学科是基础,有明确的规范和边界,学科建设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搭建平台,也为集聚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和促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特别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提供学科支撑。学科建设强了,意味着将能够形成一支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功底扎实的、学术视野宏阔的、结构合理的人才队伍。有了这支队伍,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必然会提高水平。因此,学科建设与课程教学是联系紧密又有区别的两个方面,学科是基础,以相对稳定的科学研究为依托,学科的本质是学术和学理,没有学术和学理的学科,终究不是完整、完善的学科。[5]学科建设的加强不仅会有力地支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而且将促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深入发展,因此,不能因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与思想政治理论课联系紧密而把二者完全等同起来。正如有学者指出的:“如果把设置马克思主义理论新学科仅仅说成是为了思想政治理论课,那肯定是不准确的,因为它的设立有着超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更大意图。”[8]从长远来看,“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要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提供最为坚实的学科支撑,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不能止步于此,还应有更大的作为和成就”[5]。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更要在学习借鉴人类文明成果的基础上,用中国的理论研究和话语体系解读中国实践、中国道路、中国形象,在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话语体系上发挥更大作用[9],这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者的使命。因此,不能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狭隘化、片面化,学科建设是长远的战略工程、固本工程、铸魂工程,这个基础打好了,其功能才能更好地发挥出来。

其次是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学科体系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关系。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是马克思主义学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发展中,学科体系是学科建设的基础工程之一,也是学科发展的显著标志。不能离开马克思主义学科体系来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要着力于学科体系的建设,这是理论创新的根基。[10]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各个二级学科方向是有内在联系的体系,马克思主义学科更是一个大的学科体系,两者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在具体的学科建设中不能简单地割裂开来。学科建设就是对马克思主义学科整体以及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等分学科,特别是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学科进行完整准确的研究和把握。[10]早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邓小平同志就曾反复强调要完整准确地理解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要从各个领域阐明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体系。习近平总书记也曾指出:哲学是人类的智慧之学。在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中,哲学是基础。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掌握马克思主义完整科学体系的重要前提。因此,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建设离不开对马克思主义学科体系中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經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共党史等学科的深入研究。换言之,我们要从马克思主义学科体系的视角去认识和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在学科建设中既要拓宽学科发展视野,又要防止包罗万象、没有边界。在完整准确理解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中推进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为办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奠定扎实的学理基础。

再次是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学院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和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中的地位。马克思主义学院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单位,也是主导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教学科研机构。这个双重定位是建设好马克思主义学院、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领航作用的重要前提。因此,“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既要负责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又要负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7]。要全面提升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水平,就必须强化“马院姓马、在马言马”的鲜明导向,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作为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基本职责,将马克思主义学院作为重点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作为重点学科、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重点课程加强建设。[1]马克思主义学院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主体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主体,要协调处理好学科建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关系,坚持学科建设是基础,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高度,不断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在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学术影响力、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学术性的基础上促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水平的提升。

最后是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与哲学社会科学其他学科的关系。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作为我国特有的一门政治性、科学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有着自身建设和发展的特殊规律。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作为哲学社会科学的组成部分,和哲学社会科学中其他各学科一样,也要遵循学科建设的一般规律。要“加强学科的自我规范、自我完善,保持和提升学科自身建设的科学性、思想性和学术性”[5]。同时也要从自我发展走向开放发展,打破学科狭隘的观念,拓宽学科发展视野,打破学科保守的观念,重视学科交叉发展。因此,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要与哲学社会科学中的其他学科进行对话与交流,在吸收借鉴其他学科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发展自己,在与各种错误思潮和错误观点进行斗争和交锋中发展自己。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主体机构,马克思主义学院不能单打独斗、孤立发展,而是要与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各相关学院加强交流与合作、协调发展、协同创新,共同建设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要处理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主导地位和共同建设的关系,使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具有更大的开放性、融和性。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EB/OL].(2019-08-15)[2020-06-10].http://www.moe.gov.cn/jyb_xxgk/moe_1777/moe_1778/201908/t20190815_394663.html.

[2] 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05-05(2).

[3] 中宣部 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与教材体系建设的意见》[EB/OL].(2005-05-08)[2020-06-10].http://old.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1615/200708/25608.html.

[4] 陈占安.努力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与学科建设的深相结合[J].北京教育·德育,2012(7-8):8-11.

[5] 顾海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从“起航”到领航[N].光明日报,2015-07-23(16).

[6]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学术发展报告(2017)[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

[7] 陈占安,张雷声,钟明华,等.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引领作用——学习贯彻《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笔谈[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5(2):13-20.

[8] 陈占安.关于当前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几点思考[J].北京教育·德育,2010(1):6-8.

[9] 顾海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新要求新任务[N].中国教育报,2013-11-08(5).

[10] 顾海良.打牢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的根基[J].求是,2015(8):28-29.

(编辑:林毅)

马克思主义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绪论;西方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

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是全国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统一使用教材,在高校思想政治课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该教材在2007年出版后,先后经过三次修订,教材的知识结构体系也越来越合理。应该充分肯定,这是一部体现权威性与科学性的好教材。但是教材也存在不太合理的方面,有些学者对教材的缺点也进行了分析。如有学者认为当今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材仍然是“学科分类的板块模式”的编写方式,并不利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①这些批评对于进一步修订完善教材都是有重大启示的。教材的“绪论”部分十分重要。教材编写组曾建议“要让同学认真学习绪论”,因为“这部分内容有利于同学站在一个应有的高度,从总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1]可见“绪论”是从总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绪论”部分并没有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首要问题“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作出科学的说明,特别是没有讲清楚“西方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本文依据2010年修订版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材(以下简称教材),对“西方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进行探讨。

一、教材如何定义“马克思主义”

教材在2009年版的基础上,认真吸取了高校师生的建议,充分吸收了新的理论成果,进行了进一步的修订。②但是教材的基本框架和理论体系并没有大的改变。就“绪论”部分来看,仍然讲述四个问题:什么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努力学习和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在这四个部分里面,教材对于当今国外的马克思主义流派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仍然没有涉及,对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仍然没有科学的说明。

我们先看教材是如何定义“什么是马克思主义”这个问题的。教材首先从创造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阶级属性、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三个不同的角度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作出了不同的回答。其中从创造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讲,“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而由其后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2]按照这个定义,国外的许多马克思主义流派也都可以划入马克思主义的范围。接着,教材又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来限定“马克思主义”。“从狭义上说,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从广义上说,马克思主义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2]那么,“西方马克思主义”是否也可以划入广义的马克思主义的范围呢?教材对此并没有任何说明。只是进一步地说明作为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广义上理解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那么“西方马克思主义”是否也可以理解为“西方化的马克思主义”呢?教材仍然也没有说明。

在后面的“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这部分内容中,教材比较详细地说明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时代背景、思想来源、马克思主义在俄国和中国的传播与发展,并进一步肯定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思想、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物,和马克思主义是一脉相承的,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但是教材并没有涉及马克思主义在东欧和西方社会的传播与发展,那么欧美地区的马克思主义思潮是不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呢?对此,教材也没有说明。更让人不理解的是,在“绪论”部分的第一个思考题中引用了法国思想家德里达的著作《马克思的幽灵》中的观点来证明马克思主义可以解决当今资本主义社会的“十大祸害”,而德里达是当今著名的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可见,编者对“西方马克思主义”是非常熟悉的。在“绪论”部分没有提及“西方马克思主義”,是编者有意回避了“西方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

但是,不论是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还是在当今重要的学术思潮中,“西方马克思主义”都是一个客观的存在,而且和马克思主义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笔者认为,应该把“西方马克思主义”写入教材,应该理清“西方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

二、应该把“西方马克思主义”写入教材

对于“什么是西方马克思主义”这个问题,当今学术界还没有非常一致的定义。不过,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越来越深入,对这一思潮正面的评价也越来越多。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的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类的著作中,“西方马克思主义”多被作为反面教材的附录材料列入,而不被看作正史。但是在进入21世纪后,“西方马克思主义”进入到越来越多研究者的视野,成为当今学术研究的一个热点。许多马克思主义发展史著作也都明显地突出了“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地位。如黄楠森主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专门用两章内容来介绍“西方马克思主义”,顾海良主编的《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也用很多篇幅来介绍“西方马克思主义”。什么是西方马克思主义?顾海良主编的《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的说明可以代表当今多数学者的观点:“‘西方马克思主义’这个词,常常被用来指称西方和东欧一些与苏联‘正统’理论相区别的有关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和思想倾向。‘西方马克思主义’不等同于西方国家的马克思主义,但是在深刻的问题意识和广泛的理论触角方面,它代表了这一历史时期西方国家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最富有特色的探索。‘西方马克思主义’从来不是一个统一的运动,但是在基本肯定马克思主义是一个进步的而不是退化的研究纲领,反对第二国际和第三国际的思想路线,批评斯大林的‘布尔什维主义’,主张向非马克思主义体系开放,坚持批判资本主义并且注重从文化、心理和意识形态上而不是从经济基础上展开这种批判等方面,它显示出一些相近的立场和话语模式。”[3]这里并没有明说“西方马克思主义”是当今马克思主义的一种形态,但是却明确说明了“西方马克思主义”是“西方国家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最富有特色的探索”,而且肯定了“西方马克思主义”基本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纲领,虽然它与列宁、斯大林存在思想路线方面的对立。这种评价应该说是比较客观的。既然“西方马克思主义”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最富有特色的探索,而且与列宁、斯大林存在思想路线方面的对立,那么,相应的教材在讲述“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时,就不能不涉及“西方马克思主义”。以下从三个方面说明应该把“西方马克思主义”写入教材的原因。

1.“西方马克思主义”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西方马克思主义”一般指的是20世纪20年代西方国家中产生的一种反对“正统”的“苏联马克思主义”但又自称是马克思主义的现代思潮。

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西方马克思主义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思潮。从产生起,这一思潮就与“正统”的马克思主义处于一种复杂的关系之中。一方面,二者都坚持马克思的基本立场,都反对资本主义制度,但同时在某些具体问题上也存在分歧。如西方马克思主义并不认同列宁和斯大林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所作的“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解读,尤其反对“两个对子”绝对对立的僵化思维方式,而是把马克思哲学解释为“实践的唯物主义”。而“正统”的“苏联马克思主义”利用自己在当时共产国际的领导地位,对西方马克思主义进行非理性的批判和打击,使西方马克思主义者脱离了对本国共产党的领导,从而处于“非正统”的地位,成为学院里的学术研究学派。但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并没有因此而消失,却在西方世界产生了广泛影响。

在以后的共产主义运动中,一些马克思主义学者对“正统”的“苏联马克思主义”也进行了反思。特别是“苏东剧变”后,更是从实践上证明了苏联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理解的片面性,而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也对苏联解体进行分析。他们认为不能把“苏东剧变”看是作马克思主义失败的标志。他们重新反思了马克思主义,认为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有五个主要特征。第一,马克思主义不是一元的,而是多元的体系;第二,马克思主义不是完美无缺的,应当不断地加以修正和发展;第三,马克思主义不是政治的装饰品,应将其与政治区分开;第四,马克思主义不是随便可以分割的,应从整体上去把握;第五,马克思主义不是经院哲学,它应面向现实。③虽然这些认识中某些观点值得商榷,但“至少有三点是言之有理、给人以启迪的”。[4]这些新认识表现出他们对马克思主义教条化弊端的深刻反思,对把马克思主义条块分割的研究方式的深恶痛绝,对马克思主义研究脱离现实的深切担忧。

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开始系统引入和研究西方马克思主义,虽然当初主要是带着批判性的眼光以“正统”马克思主义来审视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但是在批判性研究的过程中,也吸收了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的研究成果,比如葛兰西的实践哲学、法兰克福学派的社会批判理论、哈贝马斯的科学技术社会功能理论,等等,都解放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学者的思想,开阔了研究视野,摆脱了主观偏见和教条主义思想的束缚,促进了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深入,从而有力地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2.“西方马克思主义”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精神

虽然西方马克思主义在一些具体的问题上和马克思主义有分歧,但它仍然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精神。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西方马克思主义坚持以马克思的经典著作为依据来探讨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不但自称为马克思主义者,而且也坚持把马克思的经典著作作为研究的对象,力图通过对马克思著作的新的阐释来找到一条适合本国特点和当代社会实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比如他们对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资本论》、《历史学笔记》、《人类学笔记》等著作的研究,从中阐发了马克思的人道主义思想、异化理论、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理论等,这些理论发展进一步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内涵。

西方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对社会主义前途充满信心。批判性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特征。西方马克思主义对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端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特别是对当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造成的人的“异化”问题、生态环境问题、“工具理性”问题、“科技主义”问题等都有深刻的揭示和批判。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德里达认为,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解决当今资本主义社会的“十大祸害”,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是当今人类最好的精神武器,而当今地球上的所有人,在某种程度上都是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的继承人。③基于这样的认识,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对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前途充满信心。

西方马克思主义有真切的现实关怀。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的观点,更好地改造世界是马克思主义的最终目的。西方马克思主义从一产生起,就自觉地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西方国家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深入地思考这些国家的社会主义革命为什么没有成功的问题。他们认为苏联的革命道路并不适合他们西方的国家,致力于探索一条具有西方特点的马克思主义道路。西方马克思主义并非是脱离现实的学院式研究,而是有深切的现实关怀。在20世纪60年代西欧、北美的“造反运动”中,西方马克思主义成为这次政治风暴的指导思想,当时的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马尔库塞、萨特、卢卡奇等都亲自参加了这场运动,并成为造反派的精神领袖的导师。正如陈学明先生所说:“他们实际上并没有回避现实的挑战,在他们那些深奥难懂的语言中负载着大量关于急剧变化着的资本主义世界的信息,跳动着这个特定时代的脉搏,也倾注着他们对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命运的关怀。”[5]

西方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看作是一个开放的思想体系。西方马克思主义是在与苏联“正统马克思主义”的对立中产生的,他们反对列宁、斯大林对马克思的教条式的、僵化的理解,认为马克思主义不是完美无缺的,应当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地加以修正和完善。他们主张吸收当今西方的一些理论思潮来解释、补充、重建马克思主义,以实现马克思主义的“现代化”,从而使馬克思主义永远具有时代气息而保持青春活力,这显然符合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

从以上几个方面来看,西方马克思主义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它是批判资本主义的,而不是为资本主义辩护的。它和马克思主义是“源——流别”的关系,它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精神,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因此,千万不能戴着“有色眼镜”来看待他们,把他们和马克思主义对立起来。

3.“西方马克思主义”是一个重要的分支学科

“西方马克思主义”这个专业的确立当初是作为“政治任务”而带动起来的。开创之初,它首先是作为“现代西方哲学”的“西方马克思主义流派”来介绍,后来又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的一个分支来研究。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的一段时期,“西方马克思主义”逐渐成为学术界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不仅有些马克思主义哲学、西方哲学的研究者在研究西方马克思主义,甚至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的学者也在研究西方马克思主义。但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究竟该归入哪个学科门类,则没有明确的共识。2005年12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发出“关于调整增设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及所属二级学科的通知”,其中明确规定:“一、新增设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暂设置于‘法学’门类内,下设5个二级学科,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尽管“国外马克思主义”和“西方马克思主义”是内涵和外延都不同的两个概念,但绝大多数学者认为“西方马克思主义”可以归属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的“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④从此,“西方马克思主义”有了明确的学科定位。

总之,不论是从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以及从当今“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影响,还是从我国当今学术界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现状来看,教材都应该把“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相关内容列入,而不是忽略和回避。

三、教材将如何处理“西方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关系

如果把“西方马克思主义”列入教材,存在一个十分棘手的问题——如何处理“西方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关系?

“西方马克思主义”到底是不是马克思主义?长期以来,学术界对此问题争论不休。大概有否定、肯定、否定与肯定并存这三种不同意见。产生意见分歧的原因在于“西方马克思主义”在思想路线方面与“正统”的马克思主义存在对立。实际上,对马克思的思想在认识上存在分歧也是正常的,因为马克思本人的思想早年和晚年就是有区别的,恩格斯、列宁、斯大林对马克思思想的发展与马克思本人的思想也是有差别的,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也并不完全等同于马克思主义。既然存在着这些客观的差别,那么讨论“西方马克思主义”到底是不是马克思主义的问题归根结蒂还是取决于我们的马克思主义观,取决于我们对马克思主义是如何认识的。如果我们始终认为马克思主义就是马、恩、列、斯、毛的“一线单传”的思维模式,那么“西方马克思主义”只能是处于“非正统”的地位,是非马克思主义。反过来说,如果我们认为马克思主义是“一源多流”的发展态势,那么“西方马克思主义”完全可以纳入马克思主义的视野。

现在把“国外马克思主义”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二级学科,这说明“西方马克思主义”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同时用“国外马克思主义”这个地域性的概念来代替“西方马克思主义”这个具有意识形态色彩的概念,就把“西方马克思主义”到底是不是马克思主义这个有分歧的问题暂时搁置了起来。这样做的好处是,既促进了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又避免了无谓的争议。

但问题本身是不可能避免的,也只有在对问题的争论中,才能促进研究的深入。所以把“西方马克思主义”写入教材,是大势所趋。而如何处理“西方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关系就是当今教材的编写者与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师不得不认真思考的一个问题。

首先,要明确西方马克思主义、国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国外马克思主义”是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学者对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思潮的总称,是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相对的一个概念。“国外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这两个概念的外延就是“马克思主义”这个概念的外延。而“西方马克思主义”是从属于“国外马克思主义”的,它的外延比“国外马克思主义”的外延要小,仅仅指的是“经典西方马克思主义”,即从卢卡奇到阿尔都塞以及到以后的分析学、生态学、女权主义的马克思主义。与“西方马克思主义”相对的还有东欧新马克思主义、西方马克思学研究和后马克思主义等学派和思潮。这样一来,就基本上理清了以上几个概念之间的关系。

其次,教材在讲述“什么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这些问题时,要把“西方马克思主义”、“国外马克思主义”的相关内容穿插进去,并客观地说明这些思潮和马克思主义的关系。比如教材从创造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角度和“广义”的角度来规定“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时,就可以明确地说马克思以后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对马克思思想的丰富和发展也属于马克思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此基础上,教材应进一步分析西方马克思主义、国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主义这几个概念的关系。在后面讲“马克思主义的產生和发展”时,就该增加马克思主义在西方、东欧、拉美和前苏联、朝鲜、越南、古巴等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情况,明确这些国家的马克思主义也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经验和教训可以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提供借鉴。

当今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材在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教材的内容远远滞后于马克思主义研究的现实。教材不涉及“西方马克思主义”,不仅忽视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也回避了当今学术界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的现实。这种做法本身就不符合马克思主义,不仅不利于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更是不利于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逄锦聚.教材编写的体会和讲授建议[J].思想教育理论导刊,2007,(增刊).

[2]编写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010年修订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3]顾海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4]陈学明.西方马克思主义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5]陈学明.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新认识[J].教学与研究,2008,(9).

上一篇:本科管理学论文范文下一篇:小学语文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