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概论论文范文

2023-09-16

马克思主义概论论文范文第1篇

1 整合资源, 提高网络教育素养

MOOC作为开放式的教育平台, 注重优质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开发合作与推广, 根据《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实施方案》规定的课程目标和内容要求开设, 课程信息包括时长、内容类型、分类负载等, 并针对证书要求制定相应的奖励机制, 不断的完善服务方式提高教学质量, 更好的激励在线学习者的学习动力, 更好的帮助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和精华。

2 理论课程先进化, 课程内容时代化

根据思想政治在线教育课程的现状, 在保持课程的独特性与目的性的同时加强和坚持对意识形态领域的研究, 以具体时代特征的精神品格引导学生;坚持学术理论的严肃性, 不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为由对敏感的政治理论问题妄加议论与批判;实事求是, 客观准确阐述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理论, 不为先入为主的概念和个人感情影响学生, 将实践与学术统一才能很好的实现理论学术知识的应用[2]。

3 了解目标授课对象

MOOC的学习动机基本来自学习者对自我提升的推动力, 有数据表明, 目前每8个新增的学习者中, 就有一个人来自中国, 此数据还在不断增加;由于MOOC独特便捷的师生沟通方式, 使得越来越多有强烈学习欲望的00后开始利用MOOC提前学习大学课程。作为新型在线教育模式的代表, MOOC课程教学结合教材以及其他内容以配合不同学习者的目标为目标, 与国际顶尖大学合作, 用不同语言授课, 并且MOOC正逐步建立起与国内企业的合作, 让更多的精品课程出现在MOOC平台上, 满足不同个体的个性化需求, 个性化教育正在得以实现。

结束语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由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科学社会主义三部分组成;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对资本主义的理论剖析。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结论和归宿。其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是科学社会主义。MOOC平台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是一种开放式的高效教育模式, 能有效的帮助学习者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未来, MOOC将加大投入开发精品课程, 加强师资培训和平台的宣传推广, 在实践中探索更新的教育理念, 不断完善教育体系。

摘要:生活在网络信息高度发达的时代, 人们学习的方式和途径越来越多, 进步的空间越来越大, 终身学习变得越容易与便捷, 空间和时间的限制不再是阻碍学习的原因, MOOC运用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网络来处理大众的互动和回应, 为爱学习和会学习提供了更好的自我培训, 与传统课程事先准备好相关课程内容不同, MOOC集结大量资料在线上的不同网站进行传播, 再将各种资讯分类成方便读取的网页和通讯报导, 让人们通过互联网免费获取世界各大名校的先进资源, 这种开放式的网络课程很好地实现了高端知识的交换, 让人们随时随地随处通过智能设备联网学习, 更好地体验互联网的丰富与便捷。

关键词:MOOC理念,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育

参考文献

[1] 李勇, 崔议文, 陈艳慧.陈光基于MOOC“幕课”理念的研究生思政类课程——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题》为例[J].黑龙江畜牧兽医, 2015 (21) :268-270.

[2] 李雪.慕课背景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探究[J].科技展望, 2016, 26 (29) .

[3] 温丽娟.基于翻转课堂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旬刊, 2015 (9) :73-74.

马克思主义概论论文范文第2篇

把中国哲学资源运用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中,是可能的,也是非常有必要的。这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1]教学学术性和教学实效性的基本要求。同时,对学生更好地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承担传播中国哲学、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责任有更好的促进作用。

1.1 可 能性 :深厚的理论研究基础

长期以来,关于《原理》教学中对中国传统文化或中国哲学资源在教学中的运用,学术界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指导下,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与当代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用以指导当代的革命实践活动也是《原理》教学当中所遵循的基本原则。

回顾近年来关于中国哲学资源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中的运用,大体有三个角度:(1)类比中国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契合之处,主要围绕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等方面,指导学生在学习中自觉地掌握和领会;(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对中国哲学资源的吸收,及其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3)中国哲学现代化过程中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借鉴、融合,应当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现代化中汲取的经验和教训,引导学生自觉地承担起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责任。

既有的研究为《原理》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教师也在教学中能有意识地运用中国哲学资源进行良好的教学引导,并取得了一定成效。因此,把中国哲学资源运用到《原理》教学中,是可能的。

1.2.必 要性 :现实的意识形态教育所面临的迫切任务

在价值多元化的今天,从西方引进而成为我们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为了应对中国社会所出现的各种新问题,新形势,必须认真贯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要求。不仅要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具体的革命实践相结合,也需要与中国传统哲学和中国当代文化相结合。这种结合并不是用马克思主义为中国具体革命实践做注解,也不是把中国传统哲学和中国当代文化当脚注,而是有机地、合乎历史和逻辑地解释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也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应对当代大学生所呈现出来的新特点。

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群体,他们的成长经验和生活年代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对于新事物接受速度非常快,获得信息的渠道也比以往多,同样,受到的困惑和诱惑也相应增加。所以, 肩负着意识形态教育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对于塑造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方法论,将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是人文教育相对匮乏、崇尚应用型知识的传播的当代大学,更应当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通过富有学术价值,同时不缺乏趣味性和针对性的《原理》课程教学,使大学生群体信任、信服并学以致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是课程的迫切任务,也是落实教学实效性的关键。

2中国哲学资源在《原理》教学运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虽然中国哲学资源在《原理》教学的运用研究成果已经取得了相当程度的进展,但由于受到《原理》课程教学教材的多次改动、历史上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哲学契合点的误读、教师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哲学知识的储备不足, 以及教学中面对不同学生群体可能出现的教学深浅程度的错误认识等因素的影响, 对于中国哲学资源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中的谨慎运用研究还比较缺乏,尤其是对存在的问题缺少足够的重视。以下选取三个典型的教学案例进行研究。

2.1 以 人为本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观点 ,是中国共产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的根本宗旨的体现。在《原理》课程教学中,群众观点应当结合“以人为本”进行讲解。在讲解中,通常会引用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作为辅助教学,加强学生对人民地位和作用的理解。例如,“民为邦本,本固邦宁”(《书经》)“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孟子·尽心下》)又如:“庶人安政,然后君子安位。传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 ;水则载舟 ,水则覆舟’。”(《荀子·王制篇》)孟子、荀子等人的思想在封建社会有积极的意义,他们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人民的作用,但仍是封建社会的治国要术,是在“君”与“民”阶级对立的基础上进行论说的。这种“以民为本”的观点与我们当代社会主义价值观当中的“以人为本”有着实质性的区别。马克思的关于“人”的观点是建立在“现实的人”的理论基础上的。 所谓现实的人 ,“不是处在某种虚幻的离群索居和固定不变状态中的人,而是处在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发展过程中的人”[2]马克思强调,人的现实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要求人们从一定的社会关系包括阶级关系中去认识和把握一定群体或个人的本质和作用。在一定社会发展的历史阶段上或者不同的社会关系中,具有不同社会属性的个人或群体,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是不同的。因此,教师在进行“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这一章节的教学中,可以使用孟子、荀子等中国古代哲学家的观点进行教学,但要注意严格区分“民本”与“人本”,要向学生明确中国传统思想中“民本”观点的历史局限性,同时,进一步加深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中“人”的观点的理解。科学发展观所提倡的“以人为本”,不仅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的需要 ,更是要保障人的全面发展。《共产党宣言》当中就说到:“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3]

造成“人本”与“民本”混肴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现代汉语的演变中,“人”与“民”的意思发生了变化,我们通常把“人”“民”连在一起使用,而在中国古代,“人”与“民”是有着不同内涵的词;另一方面,对马克思“人”的观点缺乏更加全面的理解,主观臆断,脱离了马克思的原著。

2.2 气 论

恩格斯总结和概括了哲学发展特别是近代哲学发展的历史事实,并吸取了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有关思想,第一次明确地指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4]根据“意识和物质、思维和存在,究竟谁是世界的本源”这一标准,把哲学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对立的基本派别。教师们在进行辩证唯物主义的教学时,从理论的历史发展角度, 应当向学生介绍辩证唯物主义之前的朴素唯物主义。除了列举出西方哲学史中的泰勒斯的水本论、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等理论之外, 通常会举出一些学生熟悉的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例如阴阳五行学说(世界是由金木水火土五种要素构成),王充的“元气说”,再如王夫之的“气”本论。“气本论”认为整个宇宙除了“气”之外,没有别的物质。气只有聚散,没有增减、生灭,提出“太虚,一实者也”。并把王夫之的思想与西方古典哲学中的阿那克西米尼的气本论相提并论。阿那克西米尼认为,万物产生于气,气是无限和永恒的。由于气的不断运动而产生万物然而,王夫之等中国古代哲学家所说的气,与西方古典哲学中的气,是非常不同的两种理论,根植于两种完全不同的哲学土壤,把他们进行简单的类比, 是非常不可取的。阿那克西米尼的气本论思想,是对古希腊传统的本体论思想的一种发展,是对物质世界的组成、运动和变化的一种解释。而王夫之的气论思想,不仅仅有对物质世界的组成和变化的某种层面的理解, 更是中国古典哲学中对“气”理解的发展和深化。在中国古典哲学中,所谓的气,不仅仅指的是物质世界中的气,有可能指向道德境界层面,甚至带有神秘主义或宗教意义。所以,虽然在某些层面上,中西哲学有很多相似性,但并不能够简单地从字面地意思去理解。

造成这种错误教学的原因, 最主要是教师对中国和西方两种哲学的理解和认识不够深刻, 没有认识到根植于两种不同文化土壤当中的思想存在着巨大的区别。同时,这也是由于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知识结构,并不是大学才建立起来的。这些在学生高中时代形成的定式思维, 有传统高中教材和影响和应试教育的导向在发挥作用。

2.3 矛 盾

讲解矛盾的概念时, 教师通常会引入古代的矛盾典故进行解说。这个故事学生都非常熟悉,是“矛盾”这个词的来源。然而,这个典故中,自相矛盾的是卖家对矛和盾的描述,体现的是形式逻辑的矛盾,并非唯物辩证法的矛盾。在形式逻辑中,有一个不矛盾率:A不能既是A,又是非A。例如,小明不能既是小明又不是小明。但是在现实中,虽然小明这个人每时每刻都在变化,但仍然可以用小明这个静止的概念来称呼这个变化着的人。为了容纳变化,按照黑格尔的辩证法,他把A理解成A和非A的对立统一。非A不断否定A,这就是否定之否定,也就是变化。这更符合辩证法的矛盾观点:“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范畴。对立和统一分别体现了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矛盾的对立属性又称斗争性,矛盾的同一属性又称同一性。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它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前提,并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二是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5]如果在讲解矛盾观点的时候,不注重回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经典论述中,不注重区分中国古典文化中概念的特殊性, 会给学生理解唯物辩证法造成很大的偏差。

因此,教师在进行课堂讲解时,一定要对所选取的案例有较为深刻和全面的认识, 不能仅将中国传统哲学中的资源作为工具价值来解释《原理》的教学内容,而应该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相辅相成。

3中国哲学资源在《原理》教学运用中应当遵循的原则

鉴于当前的《原理》课程教学对中国哲学资源的运用存在着诸多问题,为了保证教学质量,提高教学实效性,通过《原理》课程的教学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弘扬中国文化,我们在教学中应当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3.1 回 归经典 ,以本为本

《原理》课程教学所用的教科书是2013年最新修订版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这本教材几经修订,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化、系统化和体系化,是学生们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最直接的途径。然而,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并不是完整的教学体系, 但这不否认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理论就没有逻辑和系统,相反,马恩的经典有很深的的内在逻辑性和实践性。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中,除了马恩两人的思想之外,后人对马恩思想的继承发展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这当中也包括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从苏联式的教科书式宣传马克思主义开始, 到李大钊为中国人系统地介绍马克思主义理论,再到我国自主编写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材,再到现在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科书,这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可以说,目前的《原理》课程的教材,在某种程度上相对成熟,但也存在问题。因此对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经典论述,尤其是一些基本的原理和概念的教学中,最好的方法,就是回归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原著。引导学生去阅读这一类经典,可以让学生从枯燥的教科书中解脱出来,避免片面化理解,真正领略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魅力。

同样, 当我们在教学当中引入了中国哲学的资源进行阐发时,一定要结合马克思恩格斯的经典论述,更不能脱离中国哲学经典的语境。中国传统的哲学资源是非常讲究语境的。例如《论语》就是一部不仅需要了解其内涵,也需要学习其对话体的论述结构的文本;再如前文中所提及的“人”与“民”的内涵的变化。因此,在教学当中,教师应当对经典有更深刻更全面的理解,在备课和教学研讨时注重将经典作为基础, 充分地发挥经典原著的论述在课堂中的作用。

3.2 有历史的 、发展的眼光

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 中国哲学也在被马克思主义改造。例如,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恩格斯对哲学基本问题的界定以及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划分, 被用来作为划分中国哲学的标准。人们发现,如果按照这个标准,那漫长的中国哲学史中,属于唯物主义哲学家的仅有几个人, 很多中国哲学家有时候似乎可以被划分为唯物主义哲学家, 有时候又可以被划分为唯心主义哲学家。生硬地肯定唯物主义,否定唯心主义,导致很多伟大的哲学家的理论变得一文不值。这使人们开始反思问题之所在。在《原理》课的教学中,则出现了两种不同的教学方向。一种是在讲解哲学的基本问题时完全避讳谈及中国哲学, 并且弱化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划分; 另一种则强化用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去划分中国传统哲学。这些都是有问题的。在教学中,教师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应当有历史的、全面的、发展的眼光。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哲学隶属于完全不同的两种文化传统,发展的起源是不同的。对恩格斯的这种划分应当回到原著当中去理解,特别是注意的是恩格斯的划分中强调了这是“近代哲学”的基本问题,而非所有时代;对学生的讲解也应当从历史和发展的角度,让学生理解思维发展的基本规律;把中国哲学资源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的有机组成部分, 而不是只具有工具意义,实现中西哲学融会贯通。

3.3 变革解读模式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教育目标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并且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问题并且解决问题。以学生为导向,根据学生的知识结构和水平,改进教学方法,变革解读模式,引入一些适当的教学手段,使《原理》教学既不因为过于理论化而变得枯燥不易掌握,又不因为为了迎合学生口味而失去基本的学术性和理论的深刻性。坚持这个原则,方法应当多元化。例如选取一些经典易读的文本,不仅包括马克思、恩格斯本人的原著,也包括马克思主义在西方的一些新的发展的代表人物的作品, 还有中国哲学中的一些重要经典论述,在学生当中开展读书分享会等活动;在学生感兴趣的领域,例如电影、动漫、漫画当中挖掘出哲学意味深厚的作品,结合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哲学进行分析和讲解;开展学生自觉地拍摄微电影微视频等活动, 引导学生关注中国社会的现实和中国当代文化,加强学生的参与感。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实践着的理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最好的教学方法,一定是从实践中来,再回到实践中指导实践。在实践的过程中坚持创新, 在创新中不断地回到实践去检验教学方法,才能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摘要:把中国哲学资源运用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中,是可能的,也是必要的。虽然相关研究成果已经取得了相当程度的进展,但由于历史的、主客观等原因,在《原理》教学中运用中国哲学资源还存在很多问题。应当对《原理》教学中的中国哲学资源进行更加谨慎的运用,遵循回归经典、以本为本,有历史的、发展的眼光,变革解读模式等基本原则。

马克思主义概论论文范文第3篇

1 教学方法改革中的误区

1.1 多媒体教学使用上本末倒置

(1) 多媒体成为电子版的详案。

有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把教案原文都拷贝到课件上, 一张一张的依次播放下去, 本来是发挥教学辅助作用的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中反倒成了主角, 而教师则是照本宣科的配角, 完全是多媒体支配教师。再加上课件字数多、信息量大, 眉毛胡子一把抓, 不利于重点、难点的掌握。

(2) 多媒体取代板书。

其实在课堂教学中板书有其特有的优势, 教学重点、难点在多媒体课件中都有所体现, 但是, 随着一页一页的翻过, 知识点也都翻过去了, 而板书则可以很好地发挥提示作用。在课程进行的过程中会有一些晦涩、难懂的词汇出现, 也需要旁板书来加以解释。而且, 有的时候边板书, 边讲解, 有序推进, 也有利于学生紧跟老师的思路。所以, 多媒体并不能完全取代板书, 二者应该是互补的。

(3) 多媒体课件制作过于注重观赏性, 喧宾夺主。

课件的使用不只是追求形式上的完美, 更加重要的是要为内容服务, 所以, 过于美观、花哨的课件反而掩盖了真正的主题。这就引出了多媒体教学中如何把握课件资料的选取与教学内容、目的之间的关系。

1.2 对传统的讲授法缺乏客观的认识

现在, 一提到教学方法的改革, 似乎就是对传统教学方法的全盘否定, 这样的看法显然是有失偏颇的, 也有悖于教学方法改革的真正目的。原理讲授法依然还是概论课程教学中的基本方法, 通过教师系统阐述, 既能够让学生准确完整地理解和掌握课程的基本内容, 又有利于提高其理论思维能力。

1.3 教学方法的改革片面追求形式新颖而忽略真正的目的

现在各种教学方法改革开展的轰轰烈烈, 的确推出了一些好的方法, 但是也不乏一些形式主义在其中。教学方法改革真正的目的是服务于教学, 是在教学中真正管用。一节好课是多种因素决定的, 仅就教学方法来说, 也是多种教学方法综合作用的结果, 不是一种或某种新颖的形式就能够达到的。当然, 如果教学方法新颖又能够达到预期教学目的这自然是最好不过的了。

1.4 实践教学资源挖掘不够

首先, 实践教学活动方式方法挖掘不够。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实践教学环节的方法很多有待于进一步挖掘。

其次, 实践教学活动开展之后的总结不够。在开展实践活动之前, 教师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在实践过程中, 要利用一切机会和一切可能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在实践活动之后教师要及时总结反馈, 深入挖掘, 引导学生对社会现实问题进行理论思考, 让学生结合所学的知识、理论撰写社会实践报告或社会调查报告, 充分利用实践活动的契机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课堂教学是实践教学的基础, 是搞好实践教学及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实践教学水平的先决条件和重要保证。而实践教学是课堂教学的延伸, 实践教学的开展终究离不开课堂理论知识的教学。课堂理论教学与实践活动的主辅关系不能颠倒。”

2 教学方法选择的依据是教学方法改革的根本之所在

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可以提高教学效果, 而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应根据具体情况。因此, 对于每个学校、每个教师而言, 在教学实践中, 没有最好的教学方法, 只有相对比较适合的教学方法。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2.1 依据教学目的

本门课程的主要任务不仅仅是理论知识的讲授, 更加重要的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基于教学目的, 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就既要考虑理论知识的传授, 更要关注学生能力的培养。所以, 在理论知识传授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使用有利于师生互动的方法, 启发学生自己分析、解决问题。在把握大的原则和方向的基础上, 具体到每一章、节, 每一个学时, 根据每一个具体的知识获得、能力提高以及品德培养的目标, 选择使用具体的教学方法。

2.2 依据教学内容

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 本门课程的内容十分丰富, 教材非常全面, 面面俱到、平分秋色地全面讲授几乎是不可能的。而且每一章节平均用力, 重点难以突出, 必然会影响教学效果。因此, 在大纲要求的基础上, 对教材内容进行取舍是必要的, 要搞清楚哪些内容是需要重点讲解的, 哪些一般讲, 哪些一带而过, 哪些需要学生自学。在对教材内容深入分析的基础上, 结合内容特点, 再确定具体的教学方法, 做到有的放矢。

2.3 根据学生特点

要讲好这门课程, 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确定应采取什么方式、方法。高校要“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 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一方面, 当代大学生正处于多元、开放、变化的社会环境中, 使他们在获取知识的渠道上多元化, 从而引起了他们思想上、观念上的更新。广大学生追求进步, 关心时事和社会发展的诸多问题, 有爱国主义情操, 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且竟争意识极强, 参与的积极性高, 还具有较强的自主性和个性, 喜欢表现自己。另一方面, 由于思维方式、知识结构、认知水平等方面的问题, 他们不能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缺乏对社会问题深入、理性的认识。

此外, 由于高等学校招生规模扩大, 学生人数增多、水平参差不齐, 不同专业类别学生有不同的理论基础、思维水平和特点, 不同范围和层次的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有着不同的需求。

基于以上的情况, 在教学中, 要在面向全体中实施分层教育, 既要根据全体大学生的共性特点提出带有一般性和普遍性的教学目标和要求, 又针对不同专业、不同年级、不同层次、不同学历大学生的特点, 实施不同的教学方案, 并采取不同的教学形式和方法, 做到因材施教, 有的放矢, 为每个学生提供成长的机会, 让他们各自的才能得到最大限度地发挥。

2.4 教师自身特点

就教师而言, 教学方法要符合教师本身的条件。教师的某些特长和运用某种方法的实际可能性都应成为选择教学法的重要依据。教师应基于个人的知识积淀和理论修养, 选择能够驾驭的教学方法, 形成个人风格。和其他课程相比,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人格魅力显得尤为重要, 教师要用真理的力量, 逻辑的力量, 人格的力量, 感染学生, 征服学生。所以,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不仅仅要精通专业、了解相关学科的学术前沿和进展, 而且还要更新教育思想和观念, 开辟教学的新思路, 不断进行教学的改革和创新。

总之, 对教学方法的探索是永无止境的, 但是不管是什么样的教学方法都不外乎从教学目的、内容、学生、教师等这几个最为基本的方面来着眼, 而教学方法改革的真正目的则是服务于教学, 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 教学相长。

摘要:教学方法的改革备受关注, 然而在教学方法改革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误区, 解决问题的根本之所在就是要分析教学方法选择的依据。

关键词:教学方法改革,理性,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论课

参考文献

[1] 邹菊如, 刘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概念辨析[J].管理观察, 2008, 11.

马克思主义概论论文范文第4篇

1《概论》课程的主要特点与面临的问题

《概论》课程, 与其他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相比较, 有三大特点:

1.1 政治性强, 量大面广

2005年, 党和国家专门制定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05”方案, 决定把本课程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课程开设。因此, 本课程既是一门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科学思想的知识性课程, 更是一门具有意识形态属性的政治理论课程。它涵盖了我们党在各个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军事、外交等大政方针, 以及在贯彻实施中的经验教训等等。这就给《概论》课教师提出了一项重大课题, 即:如何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复杂环境中, 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政治理论素质和综合素质, 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中国的基本国情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客观规律、坚定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努力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1.2 与时俱进, 更新较快

随着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入和国内外形势的巨大变化, 本课程的内容和体系不断调整优化, 名称也几经变化。1998年9月全国各高校开始在本科和专科学生中开设《邓小平理论概论》课程 (它由此前的《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课程发展演变而来) 。2003年4月根据教育部统一规定, 《邓小平理论概论》课程改名为《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2005年中宣部和教育部做出新的部署, 规定从2006级本专科生开始,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施新方案, 课程被整合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2008年8月课程再次更名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材内容的不断更新体现了党的目标任务与时俱进, 同时, 也给《概论》课教师根据国内外飞速发展的形势进行备课, 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3 课时较长, 质量难保

96课时包括了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 6个学分更突出了本课程的特殊意义。据了解, 我省许多高校《概论》课都上了1学年, 漫长的教学时段使教师们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增多, 例如:学生虽然很看重6个学分, 但审美疲劳会日益显现;教学内容与其它思政课重复或跟不上形势, 学生学习兴趣会逐渐降低;教学方式雷同或不及高中以及其它思政课教学, 学生忍耐力就可能超过极限等等, 致使教学质量难以保障。

针对以上《概论》课程的特点与面临的问题, 如何将《概论》教学质量落到实处, 支持教师在遵守教学大纲和计划的前提下根据自己的特长灵活教学, 确保多数学生愿意去学、学有所获、获有所益, 实现“进头脑”的目标?我们通过近三年的教学实践认为, 基于大学生主动性的教学考核规则的制定和有效实施值得尝试。

2 基于学生主动性的《概论》教学考核规则

所谓“主动性”, 是指人在完成某项活动的过程中, 来源于自身并驱动自己去行动的动力的强度。对学生而言, “主动性”即指积极的情感和意志给学生的学习注入了生气和活力, 对学习是一种巨大的推动力量, 是学生为达到学习目的而克服困难和障碍的主观条件。根据《概论》教学的特点和面临的问题, 我们制定了如下调动大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概论》教学考核规则。

2.1 突出政治性, 把握“三个一”

《概论》是一门具有意识形态属性的课程, 上好它必须首先突出政治性, 把握住“三个一”, 即:“一个主题”——中国化马克思主义 (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形成的正确且重要的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 ;“一条主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即: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实际相结合, 同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 实现马克思主义具体化、本土化、民族化、新鲜化或时代化的过程) ;“一个重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个前赴后继的系统建设工程, 它要求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本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 走适合中国特点的道路, 把中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 。《概论》课教师只有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系列理论成果作为统一的整体进行分析, 把握好以上“三个一”, 才能真正把握住《概论》课的定位和基本任务, 帮助大学生在主动学习中对“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有一个整体而系统的把握。

2.2 注重时代性, 讲透“四个点”

《概论》是一门与时俱进的课程。实际教学中, 由于教材体系庞大, 新增内容较多, 学时有限, 因此, 教师在遵守教学大纲和计划的同时, 应力避照本宣科, 要根据自己的优势和大学生欢迎的方式开展特色教学, 例如:专题讲座, 热点问题一周回访, 多媒体影像案例教学, 时事座谈讨论, 报刊时评, 指导大学生课题立项、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知识竞赛、指导社会调查等等, 讲透“重点、热点、难点、疑点”问题, 使理论教学更加贴近社会实际和大学生思想实际, 吸引大学生主动参与教学, 在提高大学生理论水平的同时, 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提高大学生的分析能力。

2.3 奖励主动性, 考核“三方面”

《概论》是一门强调理论联系实际的课程, 对学生的成绩评定应考虑三方面因素:理论知识的系统掌握、参与教学的主动性、对现实问题的独力思考。对此, 我们通过问卷调查, 制定了大学生普遍认同和欢迎的成绩考评公式:总成绩100%=课堂开卷60% (参考资料包括:教材、笔记、思考题、时事政治等;题型:研究生考试题型) +调研论文20% (要求:联系现实问题和社会实践撰写, 并附相应的证明;字数五千左右, 按正式发表论文格式打印) +平时成绩20% (包括:专题PPT制作、课堂答题和讨论、新闻回访、思考题解答、参加课外理论学习与实践活动等表现) , 充分调动大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3 调动学生主动性的《概论》教学考核实践

法国启蒙教育家卢梭曾经讲过:“形成一种独立的学习方法, 要比获取知识更重要。”这说明只有学习者以自己独有的方式主动、高效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 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学习质量。据此, 我们在培养大学生学习兴趣和启发大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方面做了如下有效探索:

3.1 以人格魅力吸引学生

《概论》教学内容的严肃性已经使学生感到敬畏, 教师如若再以极其严肃的表情登上讲台, 效果可想而知。有同学曾经问一位教学效果不错的政治课老师:“您知道我们为什么喜欢上您的课吗?”“因为您总是带着微笑和真诚在给我们讲课。我们上过的政治课中, 只有两位老师会笑, 其他老师有好多都感觉好可怕。”可见, 大学生在学习新课程的初始阶段, 对教师的看法和态度往往会影响他们对教师整个授课内容的记忆。在许多高校的大学生网络论坛中, 不难发现大学生心仪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都具有独特的魅力, 或以情动人、或以理服人、或平易近人、或阅历丰富、或信念坚定、或见解独到, 而大学生一旦对某一位教师有一定程度的“崇拜”, 则不但会主动学习他所讲授的内容, 关注他的一言一行, 还会在校园网上向学弟学妹力荐他的课。

3.2 视情感动机激励学生

《概论》课教师的重要任务就是要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武装大学生头脑, 努力使大学生成为拥护党的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而这光凭说教是难以奏效的, 教师必须在教学中重视学生的情感动机, 即:学生学习新的学习任务的动机。大学生的情感动机常常是和兴趣爱好、专业特长和自身的社会价值相关的。《概论》课的授课对象多为大二学生, 他们已经进入青年时期,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基本形成, 对事物的认知过程已有自己独特的方式。但他们在性格的养成、兴趣的培养等方面仍有较大的可塑性。因此, 《概论》课教师一方面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学习情感, 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与专业特长, 尊重他们的人格、思想, 给予他们发挥自己潜能的空间, 尊重并展示他们的学习成果, 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另一方面应借榜样力量激励学生, 找出新的学习内容与学生认知结构之间的差距, 例如:帮助学生从黄伯云事迹中诠释爱国者的情怀和创新的内涵, 从马云的经历中认识创业者的艰辛和胸怀, 从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领袖人物的青年志向、跌宕人生中体会“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的高尚人生观等等, 帮助大学生从社会需要的大局出发, 正确认识自身的社会价值, 抛弃近期的、功利的观念, 在《概论》学习上由被动变主动, 养成长期而坚定的学习品质。

3.3 用科学理论武装学生

《概论》教师肩负着应对国际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 用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教育、武装大学生, 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完成这一任务, 仅靠《概论》课堂教学是不够的, 必须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加以延伸, 或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中的参考文献, 或开辟第二课堂 (如:指导大学生邓小平理论读书会、开设原著选修课等) , 以教师为主导, 学生为主体, 帮助在政治上要求进步的学生通过学习原著, 加深对科学理论的认识, 并由他们通过网络平台、报刊时评、专题讲座、知识竞赛、论文征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流动车等学习与实践活动, 引领校园主流文化, 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的合格人才。

3.4 将实践观察落实学生

实践是《概论》教学实现“三进”目标的重要环节。我们指导大学生实践观察的目的正如毛泽东同志指出:“判定认识或理论之是否真理, 不是依主观上觉得如何而定, 而是依客观上社会实践的结果如何而定。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的实践。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之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在实践中发展、完善的, 必将在实践中受到检验。然而, 如何才能保证《概论》课上每学期近3000名大学生的社会实践顺利开展?我们在实践教学中坚持落实了“16个字”:开辟途径 (即在校党委的支持下, 积极构建以师生为主体, 以校园、社会、企业为基地, 以社科部、校团委、浙江省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研究室为中心的三位一体、互相促进的《概论》教学实践网络, 在浙江省内建立了10余个社会实践基地、8个校企共建基地, 使大学生的实践方式具有“学校——基地——社会”的多样选择, 即:学期校内社会实践、学期校外社会实践、假期校内社会实践、假期校外社会实践, 并寻求与专业实习的有机结合等) , 指导实践 (聘请校内外专家、学者、辅导员、企业文化主管等和教师们一起担当学生的导师和顾问, 帮助学生学会运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 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提高实践认知能力) , 荟萃成果 (将学生的社会实践成果加以评选, 择优成册) , 总结示范 (联系出版社公开出版大学生理论学习与实践优秀论文集, 供同学学习交流) 。

3.5 从赏识角度测评学生

“赏识教育”是近年来在中小学教育中倡导的一种新型教育方法和理念。即:“依据人渴望得到赏识的本质需求, 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施以信任、尊重、理解、激励、宽容、提醒的教育方法和思维方式的一种新兴的教育新模式或教育理念。”事实上, “赏识教育”也适合于大学教育。因为, 大学生也非常在意教师的承认, 希望老师像尊重自己的劳动成果一样赏识他们的学习和实践成果, 他们喜欢做一些具有挑战性的任务 (例如, 根据自己的特长和优势制作专题PPT, 通过骑自行车长途旅行宣传优秀企业文化, 通过到贫困地区支教献出自己的爱心等等) , 如果完成得出色, 只需要教师给予及时的肯定即可, 事实证明, 我们规定的20%的平时成绩远远不足以奖励学生们的出色表现。当然, 教师对学生的鼓励也要注意适度, 如果一名能力强的大学生完成了一件相对简单的学习任务, 教师对其赞赏不已, 则不但不能调动其主动性, 反而会使他在一定程度上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

综上所述, 在当今社会各种复杂因素的影响下, 要使《概论》课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 终身受用”的一门课程, 《概论》课教师必须下大功夫。而教与学的融合, 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增强, 关键还在于“别把学生当对头, 要和学生做朋友”的教学观念的转变, 在于“教学内容要求实, 启发学生勤思考”的教学方法的转变, 在于“分数不是最重要, 该奖励时别吝啬”的考核方式的转变。《概论》课教师若能尝试这三大转变, 就有希望早日实现“进头脑”的教学目标, 完成党交给的历史重托。

摘要: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难题是如何调动大学生学习主动性, 实现“进头脑”的目标。根据各门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特点和面临的问题, 制定有利于培养大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教学考核规则, 并在教学实践中以人格魅力吸引学生、视情感动机激励学生、用科学理论武装学生、将实践观察落实学生、从赏识角度测评学生, 是调动大学生学习主动性, 促进政治理论课教学实现“进头脑”目标的有效途径。

马克思主义概论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广州大学华软软件学院是一所应用型本科独立学院,《网络传播概论》是学校网络系网络工程专业电子商务与网络传播方向的基础必修课。课程的理论性强,采用传统的案例教学,教学效果不甚理想。在分析课程建设现状的基础上,结合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以学生分组协作为前提,对教学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如互动式案例教学、辩论赛、课程设计任务书等进行详细的设计,探索更适合本专业方向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网络传播;电子商务;互动式案例教学;课程设计任务书

第34次中国互联网发展调查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32亿,手机网民规模达5.27亿。网民生活全面“网络化”,手机上网比例首超传统PC上网比例,移动互联网带动整体互联网发展,支付类应用领涨,推动电商基因渗透更多线下消费场景[1]。电商市场对兼具网络新媒体、电子商务、网站建设等技术的复合型人才是急需的。市场化促进高校相应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同时要求开设的课程要与时俱进。《网络传播概论》是学院网络工程专业电子商务与网络传播方向的基础必修课。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新闻传播类专业一样,理论性强,采用传统的案例教学,教学效果不理想。课程教学如何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以更好地体现专业特色,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网络传播概论》课程建设现状

电子商务与网络传播专业方向的培养目标为:培养能够从事与企业商务网站设计相关的网站建设、网页设计、网络传播与推广等岗位的应用型人才。依据人才培养方案看,课程建设存在一些问题。

(一)课程的专业特色不突出

《网络传播概论》课程的内容包括实务和理论两部分。实务部分主要包括网络技术、网页制作技术、网络新闻编辑、网络营销等知识。理论部分主要包括:网络的传播形态与形式、传播者、受众、网络传播的效果和社会影响等知识。

随着网购、网上支付等网络应用的广泛使用,电子商务蓬勃发展,它和网络传播越来越相互依赖与促进。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来看,课程内容没有突出电子商务中网络传播理念的应用,专业特色不明显。

(二)课程知识点庞杂,教学案例相对老旧

《网络传播概论》的内容庞杂,如复杂的媒介理论、纷繁的传播效果等,整学期的学习停留在介绍层面,学生提不起兴趣,学生的分析应用能力没有明显提高,教学效果不理想。此外,有关网络传播的案例较为老旧,教师应当争取把最新的、典型的热点传播案例拉入课堂,以提高学生的讨论兴趣。如随着微博微信等新型社交网络工具的风靡,传统的社交网络前景不容乐观,引导学生对比分析这些传播方式对用户的“使用与满足”,效果会更好。

(三)课程师资水平待提高

课程师资需要既懂得网站建设技术,又懂得电子商务与网络传播知识,对教师的专业技能水平要求较高。教师可以通过培训、参加会议交流等方式,提高自身水平。

二、《网络传播概论》的课程优化设计

(一)教学的内容优化

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安排,《网络传播概论》课程在大二上学期开设,每周2课时,共17周。

在网络传播实务部分,大一开设的专业基础课有《电子商务概论》《计算机网络》《网页设计基础》等。学生对网络知识和网页制作技术等知识有了一定的掌握程度,这部分课时缩减,重点讲述互联网的应用形式和发展走向,网站设计中的构思等。网络新闻编辑部分讲述新闻的加工整合,网站信息的编辑技巧,阐述新闻专题的应用,以此提高学生的编辑应用能力,这部分课时要增加。网络营销在后续课程《网络营销与推广》会详细讲述,这部分通过案例简要介绍。此外,根据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教学要与电子商务紧密结合,可以选取一种电子商务模式,分析讲解如何将传播概念、传播手段运用到其运营的各个环节,以达到预期传播效果。

在网络传播理论部分,依照拉斯韦尔的传播学构架——5W理论开展教学。5W即“Who says what to whom in which channel with what effect”,传播者通过哪些媒介渠道,对受众传播了什么内容,从而达到了什么样的传播效果[2]。这是我们认识网络传播的5个要素。课程从这5个要素出发,通过案例展开教学。

(二)考核方式的优化

课程以总评成绩为最终考核成绩,满分为100分。总评成绩由平时成绩(30%)和期末考试成绩(70%)两部分组成。平时成绩由考勤(10%)、课堂表现(5%)和综合设计大作业(15%)组成,其中综合设计大作业的成果为课程设计任务书,其侧重对学生网络传播技能的应用能力培养和传播效果的分析能力培养。期末考试成绩以开卷笔试方式考核,主要考察学生的分析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教学的过程设计

1.教学进度及任务安排。第1周教学安排有:一是介绍课程,包括课程地位和作用、教学大纲、教学进度表等。二是做调查,分析学生的上网习惯、知识结构、兴趣话题等,确定教学案例。将设计调查问卷和教师课余和学生面谈两种方式结合,可以确保调查结果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三是分组布置任务,任务有辩论赛和课程设计任务书。四是介绍网络传播的基本理论和发展状况。

第2~7周为实务部分教学共14课时。第8周为辩论赛。第9-16周为理论部分教学共16课时。实务部分和理论部分都采用互动式案例教学方式。17周对学生的课程设计任务书进行点评,同时对课程进行总结,帮助学生梳理知识。

2.关键教学环节设计。(1)互动式案例教学。好的教学案例容易吸引学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它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关键。案例的选取可以从五个方面判断:首先,理论联系实践。案例能够升华到较高的理论层次。如网络文化案例,关注亚文化发展中的黑客、恶搞等现象,深化到提高大学生自身媒介素养的高度。其次,高关注度[3]。案例具有较高的关注度,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第三,对比性。如网络新闻案例,将新媒体与传统媒体比较、各种传播方式及达到的效果比较等,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传播技能。第四,交叉性。案例在知识点上有一定的交叉性,引导学生较为全面的看待问题。最后,前景性。案例要能反映未来的发展前景。如微博和微信每个大学生都在用,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深入了解两种传播方式的特点、比较两种传播方式的发展前景、同时将传播方式和电子商务联系起来,探讨未来的发展走向。互动式案例教学分五个步骤:第一步,一次课堂结束时,教师给出下节课案例,方便学生课下查找资料,要求学生对案例有一定的熟知程度,在讨论的时候做到有的放矢。第二步,教师介绍本节教学任务和目标,讲解基础知识后,简要介绍案例并提出2~3个问题,这些问题之间要层层递进、逐步升华。第三步,每个小组围绕问题分组讨论,最后得出结论。第四步,每小组对问题进行阐述。最后,教师对讨论进行评析和总结。讨论过程中教师可参与到某些小组中讨论,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建立一个平等、活泼的学习氛围,教师要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通过提出问题帮助学生理清讨论思路,提高教学效果。课下教师可以利用微信、QQ和微博等工具,将讨论结果共享,加深学生对课程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同时还可以对案例进行延伸提问,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探究心理,使学生自主自觉深入挖掘自己感兴趣的知识。(2)辩论赛。辩论赛的辩题要起到“承上启下”连接实践和理论的作用,如微博营销微信营销之比较、社交网络使得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亲近还是疏远、网络传播中的道德自律与法律约束哪个更有效等。这些辩题可以将热点的网络应用和传播效果紧密连接起来。辩论双方利用课余时间搜集相关素材,为辩论赛做准备。其余小组的任务是当评委,每小组在赛后提问并点评。这就要求评委小组在赛前对辩论题目进行深入理解,以便进行精要点评。最后由老师对辩论双方表现和评委组表现做出总结。此外,由学生自荐主持人,主持整个辩论赛。在活跃的氛围中,学生的热情和积极性很高,对专题知识的理解会更充分。(3)课程任务书。课程任务书是对学生一学期学习效果的验收,它贯穿教学的始终。课程任务书要求学生在某个项目驱动下,通过调查研究,制定一个合理的网络传播策划方案,分步实施且能对传播的效果从相关的角度进行评价,能够对传播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尝试给出解决方案。课程任务书首先要确定所做项目,项目要求学生参考网络传播中的热点事件或校园热点事件,通过每组学生的真人秀做一个5~7分钟的短剧。短剧要求选题切入点好、观点新颖及传播正能量。以做好的短剧为项目主题,通过合适的渠道传播,以两个月为期限,对传播的效果进行评价,最终形成一篇文档。在写作任务书的过程当中,有几个环节需要老师适时做出指导。一是项目主题的设定,项目主题是前提,关乎到传播的渠道方式选定、传播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传播效果。前期教师要做好指导工作,帮助学生做好项目主题定位。二是能够对受众群的结构、心理、网络行为特征进行分析,选择合适的传播渠道传播,这是达到预期传播效果的关键。这一环节,教师要给予适当的指导。三是在传播过程中可能出现一些不可预知的问题,教师要及时帮助指导学生。四是在对传播效果进行评价时,要求学生分析影响传播效果的因素,给出一些合理的评价标准,避免盲目性。

以上三个关键教学环节的设计可以看出,整个教学中,教师的引导作用加强,学生的主体地位突出。教师和学生间的互动性很强,学生间的联系更是密切,团结协作的关系会延伸到课程结束至更久。

三、结 语

《网络传播概论》是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课程。通过案例教学、辩论赛教学、课外课程任务书指导等实践式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引导学生运用理论指导实践,在“理论—实践—验证—升华理论”这一不断攀升的螺旋中,提高学生的收集、分析、挖掘、创新等能力。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受益良多,不断地拓展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自身专业技能水平。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http://www.cnnic.net.cn/

[2](美)哈罗德·拉斯韦尔.展江,何道宽译.社会传播的结构与功能[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3.

[3]黄秋尘.网络传播概论课的专题式教学研究[J].今传媒,2011(7).

[责任编辑:思涵]

马克思主义概论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农业概论;教学方法;创新

农业概论是一门为农业经济管理类专业开设的专业基础课程,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入门科学。教学内容包括农业的起源与发展、农业地理与区划、农业资源及环境、农村产业结构、农业产业化、农业科学体系与农业科技革命、现代农业建设、农业调查研究方法等,具有很强的实践性。通过对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农业起源与发展的脉络和农业系统的发展状况,掌握国内外农业发展的基本规律,为日后更好地学习农业经济管理知识打下基础。随着教学的不断深入,笔者发现,传统的教学方式已不能适应我们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求,加之课程本身的实践性非常强,要更求我们在教学中采取更多的教学方法,打破传统教学的束缚。

一、教学方法创新

1.互动式研讨型教学。众所周知,传统教学模式是“填鸭式”教学。这种教育方式对学生而言,只是被动接受,违背了课堂教学的“互动”性,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影响了学习效果。农业概论是一门实践性和综合性都非常强的课程,这不仅仅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讲究方法与技巧,也要求学生发挥主动性和积极性,能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互动式、研讨性教学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在教学过程注重利用多种教学媒介,采取课堂讲授、启发思考、提问回答、小组讨论、案例分析、情景模拟等多种教学方式进行全面交流和学习。教师通过案例引导、问题提出、情景模拟等方式引导学生分组讨论、集体学习、分工合作等,推动学生间信息和知识的流动,鼓励学生互动学习;除了基本教材、讲义外,教师通过引入补充资料、视频文件、教学卡片等教学材料和器材,充分利用教学环境,推动人与物、情景的互动。师生互动促进了教学相长和课程教学的创新,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动力得到了激发,课堂参与、互动研讨、课外自主学习等方面表现突出。当然,互动式教学要求教师充分备课、注意案例素材的积累,具有良好的驾驭课堂的能力,在了解学生学习状态程度的基础上结合课程内容来设计和指导学生完成教学与实践中规定的任务和目标。

2.多媒体教学。农业概论设计的内容很多,既有国内农业发展的介绍,也有国外农业发展的介绍。为了更好地组织教学内容,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教学方法也应该与时俱进,加入电子元素。多媒体教学通过把图片、声音、文字等多媒体信息经过屏幕或投影机投影显示出来,一目了然地表达了传统板书所不能体现的知识,节约了教师书写板书时耗费的时间。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多彩的图片、视频等资料增加教学容量,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知识,吸引学生注意力,从而营造生动的学习氛围,提高学习效率。而对于在传统教学中很难体现的农业科学技术、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农业地理区划等内容,利用多媒体教学既直观,又生动,不但扩大了学生的视野,也弥补了教学条件的不足。当然,多媒体教学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有些教师讲解时一味依靠多媒体,使得课堂气氛不理想,教师失去了主导地位,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一定要灵活运用多媒体教学,将多媒体与传统板书结合起来。

3.实践教学。在传统教学中,学生的知识来源大部分来自教材,课外书和教师的讲解。而对于农业概论的教学来说,其涉及的内容既有农业生产过程,又有农业经营过程,仅仅依靠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尤为重要。一方面,利用学校周边的农业研究院、农业高科技示范园、农业观光园、农业示范基地和农业生产合作社等,通过参观、调研,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的农业生产方式和不同层次、结构的农业设施特点;另一方面,也可带领学生深入蔬菜大棚,山间林地,田间地头,让学生实际操作一番,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能力。同时,也能够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取最新数据,弥补教材老化与区域不同带来的问题。根据贵州省农业生产实际,可在茶园、林地、烟草和中药材种植区设立长期实践教学基地,使学生充分了解我省农业生产的特色和优势,进而学习更为实用的生产技能。此外,也可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使学生完成对农业概论知识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过程,加深对所学知识的运用和巩固[3]。

4.其他教学方式。除上课时,使用传统讲课方式和多媒体教学外还应该采取其他的教学方式,因时制宜,因内容而变,教师在深入理解课本知识的基础上,采用多样模式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以问引学、以玩教学、课程讲座等。以问教学指教师备课时,对教学内容充分了解后,总结出几个概括性问题。在课堂开始前就以提问的方式来对本节的内容做一个引导,让学生带有目的的去听,这样能使学生集中注意力去听讲。在课堂结束前进行提问,检验学生的课堂效率,把握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同时又可以对上课内容进行总结,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以玩教学是在理论性知识较少而实践性知识较多、又不能同时提供实践基地条件的时候,教师将教学内容以游戏的方式来进行,让课堂不再枯燥乏味。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组织能力与合作能力;课程讲座则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适当邀请行业专家、农业推广人员、其他专业教师等举办相关讲座,以拓展知识面,丰富教学内容,将课本知识与实践良好结合。在一定的条件下,也可以鼓励学生举办讲座,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方向选题,通过查阅资料、拜访专家学者,在教师的指导下组织讲座内容,向同学们进行课程讲座,这不但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更对良好学风的形成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5.对于课程作业的改革。在以往的教学中,课程作业教师多是布置几个问题让学生书面做答后提交,但是这样不仅让学生感到枯燥,更是不能保证作业的独立完成。随着教学模式的改进,课程作业也必须创新,教师可根据农业概论课程理论性较低、实践性较强的特点,适当地将课程作业改为辩论赛、演讲或现场答辩的方式进行,如农业科学技术、现代农业经营方式、农产品安全、农业资源与环境等内容可采取以上方法进行,引导学生关注农业领域的最新技术、生产方法、最新成果。而类似于转基因农产品、食品安全、农业信息技术等这些讨论的比较广泛的话题,通过辩论等形式引发学生独立思考,这比单纯的上几节课收获大得多,而且通过这些方法也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思维能力。另外,在实践基地教学结束后,可以让学生自己将课程中所拍摄的照片、视频,做的笔记与课本知识相结合做一个PPT进行讲解。这样既可以让学生在基地学习时带有目的性,集中精力学习,同时也督促学生对教学知识进行反思与提炼,让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牢固。

二、提高农业概论教学质量的建议

1.结合本土特色,自编讲义。现有的农业概论教材,有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农业概论》、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的《农业概论》和刘巽浩编著、知识产权出版社出版的《农业概论》等。这些教材都有各自的体系,但无论是哪本教材结合到农村区域发展专业授课时,都显得不够贴切。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根据专业的需要,参考各种版本的《农业概论》教材,量身裁定教学内容。考虑到实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要求,在授课过程中可以将一些具有本土特色的农业生产活动穿插到课堂中,如茶叶、烟草的种植与加工;山地农业及其机械化等。其次,在讲义中应该特别突出农业生产的三个层次(技术层次、经济层次、生态层次)的效果,使讲义更能够接近生产实践,增强其实用性。

2.善于利用各类教学条件。在教学条件上,农业概论课程可以使用的教学设施较多,如学院现有的生物技术实验室、农产品物流实验室、园林实验室和经济管理实验室等。这些实验室都配有现代化的实验设备和数据分析软件,学生可在实验室里学习知识和实用技能,对强化农业概论课程的学习有很好的作用。

3.利用现代传媒,广泛收集各种农业生产经营案例。现代农业发展日新月异,课本上的知识点已过时或不够全面。为了拓宽教学内容,在日常学习中应注意收集各类相关信息。如央视二套的《生财有道》、七套的《致富经》、九套的农业纪录片、十套的很多农业科教节目,都是以农业种植、养殖、农业合作社、现代农业生产、农业科学技术等内容为主,生动直观地为我们讲述现实中的农业生产经营活动,是非常好的教学素材,应当注意收集,并把这些信息融入到教学实践中,丰富专业知识。

4.注重培育服务“三农”的执着精神理念。农业概论课程是学生接触到的第一门专业课,而且是专业基础课,因此,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利用实地调研、参观、讲座、讨论、参与农业生产等形式向学生传授热爱农业、服务“三农”的理念,激发学生对农业问题研究的兴趣,培育学生服务“三农”的执着精神理念。

参考文献:

[1]官春云.农业概论[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0.

[2]张会新.互动式教学模式的探讨[J].商场现代化,2011,(03).

[3]张学林,张小全.基于实证调查的农学概论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1,(8).

[4]邢丹英,金明珠.改进《设施农业》教学方法的探讨[J].长江大学学报,2008,(5).

上一篇:司法赔偿制度论文范文下一篇:幼儿园环境创设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