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思考题范文

2023-09-16

马克思主义哲学思考题范文第1篇

摘 要:把马克思哲学的性质视为“改变世界”,根源在于对马克思1845年写成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十一条中“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这句话的错误理解或误读。把马克思哲学的性质理解或解读为“改变世界”,过分强调、夸大马克思哲学“改变世界”的功能和性质,不仅是对哲学“解释世界”与“改变世界”辩证关系的形而上学割裂,而且在现实实践中可能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对此,我们必须作出反思。

关键词:马克思哲学;“改变世界”;“解释世界”;误读

马克思哲学的性质是“改变世界”,这在我国哲学理论界是一个不言而喻的写进哲学教科书的常识,是一个没有任何异议的共识。①笔者认为,如果我们不迷信、不自欺,就会发现这种常识和共识是有问题的。我国哲学理论界之所以把马克思哲学的性质视为“改变世界”,根源在于对马克思1845年写成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十一条中“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1]这句话的错误理解或误读。

一、从《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十一条中读不出马克思哲学的性质是“改变世界”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是马克思的一个经典文本,曾被人们无数次地研究、解读和引用,特别是它的最后一段即第十一条,更是经典。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十一条的前半句说“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但马克思并未就此打住,而是紧接着很自然地说出了后半句“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哲学作为世界观的学问,“解释世界”是它的一个基本的、普遍的功能,这应该是一个常识,我们无须赘述。因此,马克思说“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确认哲学“解释世界”的功能当然是正确的。进一步,马克思强调说“问题在于改变世界”也是无可厚非的——哲学家作为现实中的人也不应该脱离现实。从这段文字中,我们读到的是马克思在陈述自己的一个见解——哲学家们不仅要“解释世界”,而且要“改变世界”。在这里,如果我们不把“哲学家们”和他们的“哲学”等同,是根本读不出来马克思在明确地意指自己哲学的性质是“改变世界”。

我们首先通过对德文版和英文版的译文考察来看看《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十一条的汉语译文有没有问题。

1.德文版:

Die Philosophen haben die Welt nur verschieden interpretiert; es kommt aber darauf an, sie zu verandern.

词义:

Philosophen:名词复数,意思为“哲学家们”。

Welt:世界。

nur:副词,意思为“只,仅;只不过”。

verschieden:形容词,意思为“不同的”,修饰动词“interpretieren”。interpretieren:动词,意思为“(用语言或艺术)解说,阐明,说明”。

es[a][··]kommt darauf an:固定词组,意思为“取决于……;全看……而定;重要的是……”。

aber:连词,意思为“但是”。

verandern:动词,意思为“改变”。

句子可直译为:哲学家们只是不同地解释、说明这个世界,但是,重要的是,去改变这个世界。

2.英文版:

The philosophers have only interpreted the world, in various ways;the point is to change it.

这里英文译文与德文版较为接近,添加了短语“in various ways”,意思为“以不同的方式”,句子的解释在整体上应与德文版一致。②

由上可见,《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十一条的汉语译文没有任何问题。如果汉语译文没有问题,而我们从译文中又读不出马克思明确意指自己哲学的性质是“改变世界”,这样一来,我们就没有理由指认马克思哲学的性质是“改变世界”。看来,问题只能出在我们的理解或解读上了。

尽管译文没有任何问题,但在我们汉语语境中,《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十一条前后两半句话却很容易给人造成这样的直接印象:马克思把自己排除在“哲学家们”之外,换言之,“哲学家们”的哲学与马克思自己的新哲学具有不同的功能和性质,前者着眼点在“解释世界”,后者着眼点在“改变世界”。“改变世界”似乎是马克思哲学独有的功能和性质,而其他哲学的功能和性质仅仅在于“解释世界”。问题就出在这里。这很明显不符合哲学的本性,更不符合人类哲学史的事实,毫无疑问,这是对作为哲学家的马克思的荒唐的误解。对此,有相关文章讨论过:“任何哲学都具有‘解释世界’和‘改变世界’的双重功能。因此从功能的角度,从‘解释世界’和‘改变世界’来区分前马克思哲学和马克思的哲学时,就必然陷入悖论。”③

首先,站在现代哲学(如波普尔哲学所说的“俄狄浦斯效应”即预言本身对预言结果具有影响的“预言的自我实现”功能),甚至现代物理学(德国物理学家海森堡于1927年提出的“测不准原理”)的立场上来说,任何解释世界的哲学,无不具有改变世界的功能和性质,解释世界与改变世界是分不开的。这就是说,“改变世界”不是马克思哲学独有的性质和功能,马克思哲学与其他哲学的本质差异不在这里,其区别仅仅在于是否自觉地意识到哲学有“改变世界”的功能。马克思强调哲学“改变世界”的功能和性质,无非表明马克思自觉地意识到哲学具有“改变世界”的功能和性质罢了,但这并不意味着其他哲学没有或不存在“改变世界”的功能和性质。因此,把“改变世界”视为马克思哲学的性质,不仅不符合哲学史的事实,在逻辑上也是讲不通的。

其次,就哲学作为一种追求智慧的理论思维来说,“解释世界”是它的本分,是它的一个基本的、普遍的功能,而“改变世界”仅仅是它的一个“业余爱好”,一个“副产品”。也就是说,欲真正地“改变世界”,就必须“走出哲学”。马克思高扬哲学“改变世界”的旗帜,充分表明了马克思本人走出书斋哲学家的狭隘天地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实践家的品格。而这,就不是哲学了,而是对哲学的应用:“哲学不消灭无产阶级,就不能成为现实;无产阶级不把哲学变成现实,就不可能消灭自身。”[1](16)我们不应该把哲学和哲学的应用混淆——用电脑打字和电脑不是一回事。

实际上,马克思哲学与“哲学家们”哲学的根本差异,关键在于它们哪一个对世界的解释更合理,更科学。在这一点上,马克思哲学无疑更胜一筹,因为,马克思哲学实现了哲学的“历史性变革”。

在我国哲学界,对马克思的哲学变革,有一个基本结论:“马克思在哲学上所实现的变革,乃是以现代唯物主义的方式对于作为哲学基本问题的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从而对于自由与必然的关系问题作出了一种现实的解决。这个变革的前提是旧哲学在解决这一根本问题上陷入了困境。马克思正是在对旧哲学的批判地扬弃的过程中,发现了真正的解决问题的基本原则,从而成功地实现了哲学的历史性变革。”[2]对于这种“历史性变革”,国内哲学界有一套辩证、严谨、成熟而系统的论证思路,简单地说就是:马克思哲学从“抽象的人”走向了“具体的人”即“现实的个人”。“大体上来说,马克思哲学变革的历程可以划分为三个大的阶段,即《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阶段、《神圣家族》阶段、《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阶段。在这三个紧密相关而又明显区别的阶段上,马克思从不同方面探讨了使主体现实化的道路,经过了出发点或主体的三次转换这样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辩证扬弃过程之后,马克思终于以‘现实的个人’为出发点,而达到了对于人类世界客观实在性的理论论证,从而为现实地解决思维与存在、自由与必然问题确立了一个现实的基础。……以‘现实的个人’为出发点,把实践理解为这种主体在一定物质条件制约下和在一定的交往关系形式中的能动的活动,马克思就最终既辩证又唯物地解决了思维与存在、自由与必然的关系问题,建立起了全新的世界观即现代唯物主义。”[2](61-75)只有从“现实的个人”出发,马克思才真正做到对法国哲学传统的唯物论和德国哲学传统的辩证法的两种出发点的综合,即一方面把德国哲学的能动性、历史性原则引入唯物论,另一方面对其唯心的辩证法进行改造,使之现实化。

可以说,在上述解释框架内,马克思哲学就是对此前所有人类哲学的一个辩证的扬弃,它对现实世界的解释,无疑是最符合世界的本来面目的。马克思哲学具有无与伦比的解释世界的功能和性质当属事实。如果我们仅仅在“解释世界”的层面看这种理论,那它无疑是相当完满的。

二、误读马克思哲学性质为“改变世界”后果严重

应该说,我国哲学界对马克思哲学的学术梳理和论证,基本符合马克思哲学的“变革”,将之冠以“历史性变革”,实至名归。实际上,与哲学史上的其他哲学并无二致,“改变世界”也仅仅是马克思哲学的一个客观效果。但由于马克思哲学能够更好地、更科学地解释世界,因此,它可以更好地“改变世界”。但我们对马克思哲学“改变世界”的功能的理解应该到此为止,否则,把马克思哲学的性质理解或解读为“改变世界”,过分强调、夸大马克思哲学“改变世界”的功能和性质,不仅是对哲学“解释世界”与“改变世界”辩证关系的形而上学割裂,而且在现实实践中可能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笔者认为,哲学作为一种追求智慧的学问或理论,它理应安于自己的本分——解释世界,而至于改变世界,那应该是它分外的事,是它的一个“副产品”、额外功能、客观效果,任何人都不应该对其做出过分解读。因为,有意识地强调一种哲学的“改变世界”的功能和性质,本质上是一种带有利害性的“功利主义”。康德关于审美的非功利性思想应该能够给我们以启示:一种理论一旦沾染了“功利主义”,那么,这种理论的客观性和真理性就是值得怀疑的。过分强调和夸大马克思哲学“改变世界”的功能和性质,其结果往往事与愿违。造成这种困境的根源,笔者认为可能就出在我们对马克思哲学的出发点——“现实的个人”的误解上:我们把这个“现实的个人”理论上的具体性误以为是现实的具体性了。

因为,尽管马克思哲学中的“现实的个人”超越了费尔巴哈生物学意义上的“人的类本质”和黑格尔“市民社会”中“利己主义的人”,但他作为现实中的个人,却还是受制于他所在的旧的社会关系、生产关系的,即这个“现实的个人”(无产者)仍有着自身天然的历史局限性。换言之,尽管“无产阶级”是实践着的“现实的个人”,但他并不能等同于“具体的人”即“真正的人”,从理论上说,与“真正的人”相比,“无产阶级”也是“抽象的人”。因为,“无产阶级”作为一个群体,其中的每个个体,都是处于与“资产阶级”个体的对立中的,即,作为个体,“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一样也是片面的、不完整的。这一点,马克思有着清醒的意识。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对于分工所造成的桎梏人的自由发展的后果进行了两个方面的考察,一方面,他们从分工造成的社会关系层面的变化即私有制的形成来看,但与此同时,他们还敏锐地看到了分工的后果的另一个方面,那就是各个人的活动领域的局限化、片面化、抽象化:“城乡之间的对立是个人屈从于分工、屈从于它被迫从事的某种活动的最为鲜明的反映,这种屈从把一部分人变成受局限的城市动物,把另一部分人变为受局限的乡村动物,并且每天都重新产生二者利益之间的对立。”[1](104)但在这里,还是没将两个方面明确地区分开来,而在《哲学的贫困》中,马克思已经注意到了分工自身所带来的社会问题。在对蒲鲁东的批判中,他写道:“现代社会内部分工的特点,在于它产生了特长和专业。同时也产生了职业的痴呆。”[1](169)在《资本论》第一卷关于剩余价值的生产的考察中,马克思则将两个方面明确地区分开来。在这里,他指出,分工使得那些终生从事同一种简单操作的工人,把自己的整个身体变成这种操作的自动的片面的器官,局部工人作为总体工人的一个器官,其片面性甚至缺陷反而成了他的优点;更有甚者,“不仅各种局部劳动分配给不同的个体,而且个体本身也被分割开来,成为某种局部劳动的自动的工具。这样,梅涅尼·阿格里巴把人说成只是人体的一个片断这种荒谬的寓言就实现了”。[3]而到了机器大工业时代,在工厂中,死机构独立于工人而存在,工人被当作活的附属物并入死机构。而分工之得到如此程度的发展,则在于通过对劳动的分解,局部工人在一个总机构中的分组和结合,发展了新的、社会的劳动生产力。总之,分工是生产劳动过程合理化的最重要手段,同时,分工自身也带来了种种社会问题,这些问题并不会随着私有制的消灭而自动地解决,而须另求解决的途径。王南湜教授指出:“马克思对于分工的技术层面所导致的人的自由发展受桎梏的状况的考察,可引发出一些重要的思考。譬如,对于现代资本主义兴起中技术理性作用的分析,是否对马克思是不存在的,而只是为韦伯所专有。进而,从卢卡奇开始的将工具理性分析引入批判理论,是否完全背离马克思的方法,都值得重新认真考虑。”[4]

不言而喻,在马克思那里,“真正的人”应该是对有着上述诸多片面性的“无产阶级”的超越,或者说,是对自己“阶级身份”即“利益身份”的超越。为了进一步地说明这个问题,让我们打个通俗的比喻:马克思理论中的社会主义社会就好比塔顶通天的巴别塔,它需要千千万万块“烧透的砖”——如“金刚石”般的个人而非如“石墨”般的个人才能建起来的,否则,它的坍塌就是不可避免的。这样,我们就有了一个“真正的人”的基本概念:比喻意义上的“金刚石”。④而所谓的“无产阶级”,总体上处于“石墨”的水平上——既表现在马克思所分析的他们身体机能的片面性上,也表现在其意识水平的低下上。关于后一点,我们知道,现实中,那些参与了20世纪伟大的社会主义运动的“无产阶级”,尽管他们某种程度上经过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启蒙,但从总体上来说,这种启蒙带有某种利诱和政治煽动的性质,他们自身并没有真正获得身份上的脱胎换骨,没有从“石墨”变成“金刚石”,因而,他们对社会主义的理解,只能处于类宗教的“信仰”的水平上,而不可能是“科学的理论”。因此,不仅在实践上,而且从理论上说,他们是无力建成一个伟大而美好的社会制度的,他们所建成的,难免是一个由自在的而非自在自为的人群组成的没有内在张力的“集体主义”的封闭社会。由此,我们不难理解,为什么波普尔等现代西方思想家一口咬定以美好社会为最终旨归的传统哲学和思想理论都是开放社会的敌人,都具有“走向奴役之路”的“极权主义”性质了:“神秘的或部落的或集体主义的社会也可以称为封闭社会,而每个人都面临个人决定的社会则称为开放社会。”[5]这就是20世纪社会主义运动遭遇挫折的根本原因。由于“真正的人”的缺失或不在场,直接造成了20世纪世界性社会主义运动的普遍受挫甚至失败,故这种漏洞不是一般性的,而是致命性的。其实,这一点列宁早就意识到,他在1917年8—9月写的系统阐述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名著《国家与革命》中所说的“在一个文盲的国家内是不能建成共产主义社会的”这句名言就是证明。可惜,十月革命的烈焰并不以列宁的客观理性为转移。在经历了巴黎公社的失败后,马克思晚年重点转向了所谓“人类学”的研究这一事实,可能意味着马克思本人对“无产阶级”能否完成建设共产主义新世界的使命也持保留态度。

三、一点反思

鉴于上述由于我们误读马克思哲学性质为“改变世界”所可能导致的严重后果,我们必须作出必要的反思。

在笔者看来,马克思哲学理论本身并没有错,如果说它有错,那么这种错也仅仅是我们对马克思哲学“改变世界”的功能和性质做出了过分的理解或解读。由于这种过分理解或解读,使得马克思哲学本身最具优越性、科学性的“解释世界”的功能被遮蔽、遗忘甚至伤害了,同时,使得它内在地具有的“改变世界”的功能和性质得到了极度的膨胀,直至走向了自己的反面。

毋庸置疑,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是迄今人类最伟大的思想成果,其给人类设计的美好未来,如果人类不因意外而灭亡的话,终有一天会在大地上实现。因此,我们真的有必要像阿尔都塞所呼喊的那样“保卫马克思”,但这种保卫首先必须是建立在对马克思哲学性质的正确解读之上的。我们必须静下心来,戒除内心的浮躁和对现实政治的恐惧,只服从真理,认真地研究“人”的问题,把“无产阶级”这个具有历史局限性的“现实的个人”和“真正的人”区分开来,找出社会主义革命的真正载体和社会力量,把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中的这一致命漏洞补上。当然这不是西方学者所谓的“填补马克思哲学的空场”意义上的。这应该是可能的。这很可能是时代赋予中国马克思主义学者的一个义不容辞的神圣使命。否则,仅仅靠政治宣传、煽动阶级仇恨和利益引诱发动社会革命,就难免有“忽悠”群众之嫌,其最终结果也难免事与愿违,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遭致某些人“极权主义理论”的毁谤和诬蔑也就是难免的。这是整个20世纪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实践中惨痛的历史教训。归根结底地说,一个伟大而美好的社会制度,是需要一群成熟起来的自觉的个体来建造的,普遍的真正意义上的人的生成与真正意义上的社会的到来应该是同步的。

由于时代的局限,马克思哲学最终的归宿和立脚点——“现实的个人”本身的丰富性尚没有彻底展开,故,“现实的个人”概念在当今时代的马克思哲学中就具有某种哲学意义上的“抽象性”。如此一来,企图依靠这种具有自身局限性的“现实的个人”来“改变世界”,重建新世界——共产主义,犹如用豆腐渣一样的砖瓦建高楼大厦,其结果可想而知。这个历史教训告诉我们,哲学把自己“解释世界”的工作做好,比什么都重要。这里也用得着人们常说的名言:上帝的归上帝,凯撒的归凯撒。

注释:

①2012年3月27日,《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研究》、《马克思主义与现实》、《中国人民大学学报》四大刊物在中共中央编译局召开联席工作会议,针对回归文本和回归哲学史的倾向,提出“思想史与现实中的马克思”研究路径。“与会者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性质是改变世界的哲学”(《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3月30日第286期)。

② 我的研究生张丹同学帮我做了上述译文考察。

③参见程彪:《超越“解释世界”与“改变世界”的悖论》。该文提出从哲学主题的根本转换来化解“解释世界”与“改变世界”悖论的思路。载《人文杂志》2003年第4期。

④ 参考朱鲁子《人的宣言——人,要认识你自己》中“现代人生哲学要旨”——《从“石墨”到“金刚石”》和“序曲”——《“巴别塔”天机揭秘》,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1.

[2]陈晏清,王南湜,李淑梅.现代唯物主义导引[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6.33.

[3] 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399.

[4]王南湜.《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分工和异化理论[J].南京社会科学,2005,(10).

[5]卡尔·波普尔.开放社会及其敌人第1卷[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325.

马克思主义哲学思考题范文第2篇

1 高校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中的庸俗化问题

所谓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的庸俗化问题, 是指在专业或两课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教学中, 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进行平庸、肤浅、低劣的解释, 致使马克思主义哲学被误读、误会, 从而消解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固有的智慧和旨趣, 也使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应有的功能被虚化甚至被扭曲。从现行的教育看, 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的庸俗化一般表现在三大环节中。

1.1 教育内容的庸俗化

教育内容的庸俗化首先肇始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教材, 90年代以来, 学术界和教育界一直致力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教材改革, 并推出了不少新教材, 虽然在对旧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的古老、空洞、说教等方面的评判上具有高度的一致性, 但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理解及对教科书编写理念却存在分歧, 如有的学者认为原来的“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仍然是最经典的体系, 没有必要另起炉灶。而有的学者则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是辩证唯物主义, 而是实践唯物主义, 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应该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本质。由此, 马克思主义哲学教材也应该是实践唯物主义。正是因为这种分歧和各持己见, 十几年的教材改革努力并没有超越性的突破。从现有的各种教科书看, 虽然各自都调整了一些结构, 增减了一些内容, 但基本上没有跳出“两个主义”、“四大板块”的框架体系。

1.2 教育方法的庸俗化

哲学教育方法的庸俗化, 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大多数教师采用的也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还能吸引学生眼球的原理加例子的教学方式, 即所谓的“兴趣性”教学。对此, 倪志安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方法论研究》中有很形象的描述:兴趣性教学就是教师在讲授马克思主义哲学时, “甚至‘自觉’疏离原理, 在匆忙读完原理、范畴之后, 即刻进入课堂教学的哲学‘评书演义’”, [1]以博得学生的青睐和较好评价。这种教学方法的优点是通俗、生动、有趣, 课堂气氛活跃, 师生互动好, 总之符合当下大学几乎被模板化的课堂评价标准。同时, 其弊端也很显见, 它遗忘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和全貌。而最令人难以接受的是在最能体现人类理性光辉和价值的哲学课堂, 理性有如“死狗”轻易地被经验的、有趣的故事驱逐。虽然在当今一切追求方便实惠的消费主义时代, 理性已经被很多人抛弃, 但是排斥理性、缺乏理性思辨的民族终究不会走得太好太远。

1.3 教育结果的庸俗化

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的庸俗化必然导致教育结果的庸俗化。这种庸俗化的结果主要表现在:第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被庸俗化。如果有人问学过马哲的学生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什么, 相信大多数学生会回答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包括世界是物质的、意识具有能动性、世界是运动变化发展的、发展有三大规律、人类社会是发展的、人类社会发展有两条基本规律等等, 这种把马克思主义原理化、简单化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被庸俗化。第二, 受教育者——学生被庸俗化。应该说学生从知识层面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相关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的基本前提, 因为没有知识论的奠基是不可能真正进入哲学的精神殿堂的。问题在于庸俗化的教育旨趣仅止于此, 它除了让学生了解并记住原理外, 没有更深远更丰富的价值诉求, 如没能从原理教育延展到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蕴涵的科学精神、人文精神、社会责任意识和哲学思维能力等哲学素养的培养, 不能使学生成为真正能思维、有思想的、不随波逐流的人。

2 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庸俗化的成因

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庸俗化其实不只是哲学理论问题, 也不只是教育教学问题, 其间所纠集的还有历史、社会、政治等诸多的因素或原因。

2.1 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庸俗化是历史误会的延续

众所周知, 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最早源于斯大林及其理论家们编撰的《联共 (布) 党史简明教程》和《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等, 这些作为我国教科书蓝本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及其阐释的严重庸俗化倾向, 早已成为学界的共识。早在1996年, 张康之就提出, “在《联共 (布) 党史简明教程》第四章第二节中, 斯大林力图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加以整体描述, 而实际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血肉之躯变成了干瘪瘪的教条。”[2]而斯大林的《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是专门阐述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 但除了术语之外, 它的基本观点和思维方式都与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相去甚远。”[3]所以, 现在的要务不是批判斯大林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庸俗化理解, 而是在我们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中如何去纠正乃至切割这种具有庸俗化倾向的哲学内容。但是当前的现实是:从20世纪90年代直至今天我们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依然难以告别这种历史积弊, 庸俗化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中仍然大行其道。

2.2 消费主义盛行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庸俗化的社会土壤

消费主义是近代经济发展的产物, 其准则是追求体面的消费, 渴望无节制的物质享乐和消遣, 试图以物欲的满足和占有来构筑人们的社会、心理甚至是精神的需求, 把人的生活目的和人生价值单一地定位在物质财富的享用和高消费的基础上。[4]不可否认, 我国已经悄然进入消费主义社会, 越来越多的人似乎只有在消费中才能体会到作为人的幸福, 证明存在的价值。因此, 消费成为驱使人们一切活动的最深层的动因。遗憾的是, 马克思主义哲学从根本上是反消费主义的, 可以说, 在中国当下境遇中, 马克思主义哲学只有在庸俗化的层面, 还能为促成人们的消费发挥一点功用, 即通过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考试获取文凭继而获得物质利益。至于超越工具性的精神和思维追求, 显然不符合消费主义原则, 遭到冷遇甚至唾弃是难免的。

2.3 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庸俗化是高校师生为回避哲学抽象性、超验性所达成的默契

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哲学理论, 其超验性、抽象性是不可避免的。这些超验性和抽象性即使对一部分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的教师都不一定能完全领会其深意和旨趣, 更不要说缺乏哲学思维根基且阅历极不丰富的学生。于是, 对于教师而言, 与其担当枯燥乏味难懂等评价风险去阐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奥深意, 不如用庸俗化的手段和方法去博得学生的一笑来得经济实惠。毕竟追问学生学到什么、他们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感如何, 在个人利益高于一切的时代似乎已经非常不合时宜, 也微不足道。而对于学生而言, 凭借其具体性和经验性的知识基础在接触马克思主义哲学时难免产生玄奥难懂的感觉和畏难情绪。既然马克思主义哲学不能带来面包, 那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相问题就是一个多余的问题。因此在学生看来,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课堂, 生动有趣才是第一要义。

2.4 马克思主义哲学庸俗化是教师应对高校课程设置改革的消极选择

诚如汪丁丁所说, 随着市场化进程的不断深入, 中国正经历着从“市场经济”向“市场社会”的转型。在“市场社会”, [4]人的行为最鲜明的特征就是经济学特征, 即由市场主导人们的生活, 也主导着人们的选择。反映到高校的课程改革, 就表现为像马克思主义哲学之类的社会科学课程越来越被外语、计算机及其他应急性、工具性的课程挤压, 无论是专业性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还是“思政理论课”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 学时数越来越少。面对内容繁多且抽象超验的哲学及不怎么具有超验思维、生活阅历也不丰富的学生, 要想既系统又有深度还能被理解地讲授马克思主义哲学, 需要教师具备极高的哲学功底和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师的极大考验, 而现行重科研轻教学、重数量轻质量的高校教师评价体系, 不是激励教师在提高教学质量上下工夫, 而是激励他们应付教学, 以便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注到与教学关联不大的科研上, 而教育的对象学生却被放逐出教育者关注关切的视野。可以说这是当今教育的最大异化或最严重的问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同样逃不出这样的厄运, 于是庸俗化就成了当下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的宿命。

3 研究性教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反庸俗化的有效策略

研究性教学是教师以课程内容和学生的知识积累为基础, 通过教师引发、促进、支持和指导的研究性学习活动, 它旨在引导学生创造性地运用知识和能力, 自主地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 让学生在研讨、研究中积累知识、培养能力和训练思维。在这里, 研究是手段而不是目的, 研究的目的是防止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的庸俗化, 使学生在研究性的学习中更好更全面地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涵和神韵, 并真正助力人性、人格的塑造。

实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性教育, 一般要经历阅读 (调查) 、思考探索和习作练习这三个相互联系的环节。因而马克思主义哲学实施研究性教育是理性的、负责任的选择。 (1) 通过学生较广泛的自主阅读, 既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 又可以使学生更全面系统地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 弥补单纯由教师宣讲带来的粗浅和不全面。 (2) 研究性教学是凸显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性地位的根本路径和方法。教师的课堂教学过程, 尽管可以设计花样繁多的课堂互动情景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课堂参与, 但毕竟局限于课堂教学的时空界限, 学生的参与在本质上是被动的, 因为这种教学是围绕教师设计的话语体系进行的, 学生的互动性参与实际上已经事先被嵌入教师的课堂设计中了。 (3) 实施研究性教学是对大学生学习能力的尊重和对其探索无知世界需求的维护和激发。大学生是有独立思维能力和是非识别能力的, 他们在课堂上不提问题或提不出问题, 一种可能是懒得提, 因为他们先入为主地讨厌马克思主义哲学;另一种可能是提不出问题, 因为教师在课堂上宣讲的都是结论, 而且是已经由大量的经验趣事验证着的真理性的结论, 无条件接受是他们的本分。与这种从结论出发去解释现象的教学不同, 研究性教学是从阅读和考察中发现问题, 在思考和解决问题中理解体会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想内涵和理论高度的。 (4) 研究性教学是真正契合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质特征的教育方法。温家宝在北京大学勉励学生要“仰望星空, 脚踏实地”, 其实这也可以看作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最精到的概括。一方面,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追求人类解放和自由发展的宏大叙事, 有着至高至远的境界;另一方面, 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品性要求从变革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出发, 通过最基本的实践来达到人类的理想生存状态。马克思主义哲学这种理论境界与现实感召力只有在对理论及现实问题的研究中才能获得真正恒久的体验, 并成为行为的指针。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性教学, 从操作层面看并没有统一死板的章法, 需要因人、因时、因地而定。但是从总体性策略看, 仍有一些共性的思路可资探讨和借鉴。 (1) 要做足开课前的准备工作, 不打无准备之仗。这是做好研究性教学的前提和基础, 开课前教师应该对一学期的研究性教学有总体的设计安排。比如根据教学内容体系, 每一章节可以分解成哪些问题?学生需要阅读哪些书目和资料?整个过程可以分解成哪几个阶段?具体操作程序如何设置?所有这些都需要教师在课前有充分的论证安排。 (2) 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课外资源。真正有效的研究性教学不可能仅仅依托教学计划中的几个课时完成, 而是需要利用一切可能利用的课外资源的。这些资源包括学生的课外时间、学校的图书资料、网络资源以及社会考察和实践基地等, 甚至可以与社会机构或企业建立互利关系, 在为社会机构或企业做一些工作的同时, 获取社会机构和企业在实践内容和经费上的支持。 (3) 创设集体性学习的组织或平台。学生学习往往需要一定的氛围, 尤其是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习。因此可以通过组建马克思主义理论读书会、马克思主义哲学兴趣小组等学生组织开展学习研究活动。 (4) 要呈现一定的成果。通过一个学期的研究性学习, 在拓宽学生的理论视野、打开学生思想之门之后, 应该有一个象征性的成果呈现, 这就是学生的习作。教师不能象对待学生一般作业那样简单给个成绩了事, 而应该在认真评判的基础上给予一定的精神乃至物质性奖励。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 实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性教学将会面临来自学生能力、教师意愿和水平、时间经费等方面的矛盾和问题, 尤其是对教师而言, 具有很大的挑战性。但是, 有困难并不意味着缺乏可操作性, 只要学校和广大教师真诚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在育人上具有不可或缺的意义和价值, 研究性教学的探索和实践一定能从根本上扭转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的庸俗化倾向, 从而使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的实效性不断提升。

摘要:在高校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中, 无论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还是教育结果中都明显地存在庸俗化倾向。造成庸俗化的原因比较复杂, 教材内容安排上的历史误会、消费主义时代的影响、高校师生对哲学抽象性、超验性的回避以及教师对高校课程设置改革的消极应对等, 都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庸俗化不可忽略的原因。而要改变这种积弊已久的庸俗化倾向, 研究性教学无疑是值得尝试的策略, 因为研究性教学可以弥补单纯由教师宣讲带来的粗浅和不全面, 也可以凸显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性地位, 对学生探索无知世界的需求起到维护和激发作用, 研究性教学是真正契合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质特征的教育方法。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反庸俗化,研究性教育

参考文献

[1] 倪志安, 等.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方法论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6:135.

[2] 张康之.对庸俗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审视[J].宁夏社会科学, 1996 (1) :17~18.

[3] 马惠娣.自由时间:人是自由的吗[J].求是学刊, 1999 (5) .

马克思主义哲学思考题范文第3篇

摘 要: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具有更远大的现实指导价值和时代意义。当前我国社会发展中面临的新问题和新挑战,需要用科学的哲学理论和方法体系作为指导。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是基于辩证唯物主义作出的重大判断,体现了唯物辩证法影响下的战略思维。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要坚持问题导向,探索具体化、可操作化和深层次化路径,惟其如此,才能更好地指导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特殊价值;实现路径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義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内涵,其是对人类社会、自然发展规律的深刻揭示,为人类解放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探索过程,以解决中国实际问题为主线的。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形成以符合中国未来发展趋向,契合本土文化和时代诉求的理论内容,进而更好地释放马克思主义的磅礴力量。

一、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特殊价值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演化过程。当前我国已经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新时代呼唤新的哲学思想。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也应与时俱进,彰显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特殊价值和特殊魅力。

(一)中国特色哲学体系构建的应有之意

社会大变革和大发展为哲学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当前我国正处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人类历史上较为独特的发展阶段。可以说中国走的道路是没有前人经验可以借鉴的伟大实践,相应的,这也为理论创新和学术繁荣提供了广阔空间 [1]。新时代是一个能够产生新思想的时代,更需要马克思主义哲学工作者结合中国时代的特点,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进程,丰富中国特色哲学体系。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既要从学理层面进行分析,也要在实践层面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这样才能够使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创新发展更具现实指导价值,更符合中国实际,体现中国特色和中国风格。构建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包括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在具体创新过程中要从学科、学术和语言三大体系入手,使新时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获得新发展、新成果,同时要借鉴和吸收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积极与西方哲学学派进行对话,实现中西交流、古为今用,通过融会贯通的方式,进一步丰富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内涵,更好地构建中国特色哲学体系。

(二)解决新时代主要矛盾的现实需求

解决当代中国发展的实际问题,是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特殊价值。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关键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时代背景下,我国要明确新的历史定位,明确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用什么样的理论来指导实践。当前,我国经济已经由原来的高速增长逐渐调整为中高速增长,不再注重经济总量单方面的增长,而更加注重经济发展质量和经济结构的优化。通过调整经济发展方式减少要素驱动和投资驱动在经济发展中的比例,将创新驱动作为经济发展的新动能,通过一系列的改革和创新,更好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多元化的美好生活的追求。随着国家经济发展结构的调整和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提出了更高要求,相应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也应该及时完善[2]。新时代人们对美好生活追求更加多元化,全面发展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主基调,相应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在坚持以人为本的同时,还应该主动从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入手,为其提出新理论和新方法,彰显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特殊时代价值。

二、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创新发展

新时代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创新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将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创造性转化,充分利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和方法,认识和解决新时代中国出现的问题,要通过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创新展现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体系的科学性和系统性,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话语权体系。

(一)基于辩证唯物主义作出的重大判断

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是基于辩论唯物主义对中国国情作出的重大判断。当前,我国最大的实际是仍将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虽然经过改革开放,我国经济社会得到了迅猛发展,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出现了很多新特征和新情况。但是整体而言,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有的其他判断都要基于这一客观基点。一方面,在改革开放推动之下,中国比以往任何一个时期都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特别是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进一步增强了我们实现这一目标的信心和能力。另一方面,我们也要深刻地认识到,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出现了很多新问题,特别是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正是基于辩证唯物主义的分析方法,同时结合当前中国发展实际,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了新时代,并结合时代发展的具体情况提出了一系列的新思想和新理论。这些思想理论既是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思想的结晶,也是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创新成果,这些理论思想是指导我们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方向和目标的重要指南。

(二)基于唯物辩证法形成的战略思维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需要解决好民族化和世界化的问题。马克思主义形成之初就不是单独的为某一民族创立的,其关注点是人类解放,其是具有世界意义的普遍哲学。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民族解放过程中完全可以对其进行内化,结合本民族的思想意识特点,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民族化,这在人类思想史上是任何其他理论所无法超越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性是其不断展现其影响力和生命力的动力源泉,马克思主义哲学将世界的普遍性问题和民族的特殊性问题进行了有机结合。因此在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过程中,既要看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性命题,也要看到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特殊性,要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与时代发展相结合[3]。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过程中要运用唯物辩证法形成战略思维,并创造性地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通过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寻找人类共同利益的最大公约数,进而更好地寻求人类共同利益和共同价值。可以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不仅是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同时也为世界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和中国力量。让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不仅局限在中国问题的解决方面,更具有了广泛的世界性意义,开拓了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时代课题,让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创新更具有指导意义。

三、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实现路径

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创新,有利于丰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原创体系,有利于推动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指明方向,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提供理论支撑。因此,有必要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寻找具体化、可操作化、深层次化的路径,进而更好地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具体化路径

新时代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推进过程中必须与中国实际情况相融合,必然会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民族特性。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之所以能够区别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就在于其是一个持续“中国化”的过程,带有非常强的中国特色和民族化特征。马克思主义哲学概括的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强调的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诉求,希望通过普遍性的哲学理论来改造客观世界。而要想真正发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价值和作用,就必须使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某一民族和某一国家的实际结合,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具体化。改变世界的活动,首先都要在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内进行。但不同国家和民族拥有不同的发展历史,也处于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这就导致了能够改变世界的各种活动在落实到具体国家、具体民族时,会出现条件、动力、任务、目标等的差异。马克思主义哲学要想改造客观世界,也需要与具体的国家和民族相结合。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来研究某一具体国家和民族的实际,进而创造出具有本民族属性,符合本民族、本国发展需求的哲学。基于此,要想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来解决中国实际问题,就必须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进而创造出符合中国发展规律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能够影响中国在内的多个民族和国家的历史进程,表现出了能够改变世界的巨大力量,关键在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不同国家和民族的融合发展与创新,创造出了一系列具有民族特色和国家特点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民族化形式。而中国在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时逐渐形成了中国化的哲学体系,并与中国的经济、社会、文化、政治、生态等多个领域相结合,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具体化[4]。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操作化路径

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非常强的实践性特征,并将实践作为哲学基本范畴。因此,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体现着非常强的实践观。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创新要以问题研究作为基本前提,根据新的实践对问题加以系统分析,并提出可操作的解决方案,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的过程,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操作化路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就是要解决中国经济、社会、文化等多个领域发展的实际问题,这既体现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属性,也是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特殊价值的实现路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需要将现阶段面临的问题转化成为哲学问题,并对其做出精准的概括。虽然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在各个领域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亟待解决。从经济领域看,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关键期,但内外部的经济发展环境还受到许多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我国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全球经济下滑明显,这对于我国经济发展不利。从社会领域看,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关键期,原来很多历史性问题集中显现,这不仅考验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也考验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思路和执政理念[5]。从文化领域看,当前西方国家并没有放弃对我国的文化渗透,特别是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不斷发展,为西方文化渗透提供了条件。多元化的社会思潮不仅影响了青年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培养,同时也不利于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建设与完善。当前中国发展的诸多领域的问题需要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理论指导,我们必须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过程中,将马克思主义哲学打造成为既符合中国发展实际需求,体现出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质特征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对此,理论工作者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过程中要始终抱有问题意识,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涵盖的辩证法、唯物史观、人的发展理论、社会发展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进而提炼出能够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新时代发挥实践作用的新的发展。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深层化路径

当前在研究和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过程中还需要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向更广泛和更深入的程度延展,这样才能更好地成为中国社会实践和当代中国建设的指导哲学,才能够突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特殊价值[6]。一方面,要借鉴吸收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提升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深度和广度。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蕴含了非常多的文化价值和思想理念,这些文化资源完全可以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重要养料。因此,应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有机结合,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打上更强烈的民族烙印和时代特征[7]。进一步丰富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内涵,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发展。另一方面,要善于运用多种研究方法,拓展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研究深度,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方法理论创新。理论研究的深度与广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研究方法和研究范式的创新,因此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进程中有必要引入更为先进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范式,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进行探讨和分析,从多个角度、多个维度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进行反思和改革,更好地发挥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价值引领作用。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具有非常强的指导价值,新时代要想更好地发挥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引领作用和导向作用,就必须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提供新的平台。理论工作者要结合当前中国发展的实际需要,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进行系统研究并加以创新,让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实践中不断与时俱进,这样才能够让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始终保持主导地位。

参考文献:

[1]黄志强,容溶.习近平关于时代问题重要论述的哲学基础[J].毛泽东思想研究,2020(01).

[2]王海锋.“哲学论争”与构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学术体系——基于学术史的考察[J].高校理论战线, 2020(03).

[3]范玉鹏,周倩.习近平新时代观的哲学底蕴[J].学习论坛,2020(09).

[4]汪谦干.肩负起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历史使命——学习习近平关于做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重要论述[J]. 党的文献, 2020(02).

[5]刘勇.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新任务及路径选择[J].学习论坛,2020(10).

[6]李中建,王海杰.锐意进取,开拓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的新境界——全国第十三届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发展与创新论坛综述[J].经济研究,2020(03).

[7]杜仕菊,程明月.习近平新时代观:理论之源、历史之脉及价值意蕴[J].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02).

【责任编辑:褚永慧】

【作者简介】  孟庆艳(1982—),女,河南兰考人,助教,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基金项目】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2019年校级教育教学研究与改革立项项目“基于‘四个回归’导向的高校育人模式创新研究与实践—以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为例”(华水政[2019]242号)。

马克思主义哲学思考题范文第4篇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都是作为对近代西方哲学的扬弃而产生的,它们的流传和发生影响又大致是在同一历史时代,因而二者之间必然有着许多相同点。

1.时代背景相同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产生的时代背景相同,都产生于19 世纪中期。这一时期,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经过了产业革命(第一次科技革命) ,生产力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各国资产阶级成为社会的统治阶级,统治地位得到了巩固。资本主义社会这时也已发展到了自己的成熟期,社会的基本矛盾明显地暴露出来,周期性的经济危机不断出现。这一时期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也变得日益激烈,工人运功此起彼伏,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

2.自然科学前提相同

这一时期自然科学的发展,不像近代早期处于分门别类的研究、搜集材料科学阶段,而是已发展到“整理材料科学”阶段。自然科学是以研究客观物质发展过程为特征的科学,有机化学、地质学、动植物学以及生理学、胚胎学等已纷纷建立起来。最重要的是当时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以及达尔文的进化论。这些划时代的自然科学成果为人们超越近代哲学的思维方式和创立现代西方哲学奠定了自然科学前提。正因为如此,新的科学方法和科学实证精神在现代西方哲学中充分的表现出来。

3.哲学思想来源相同

 西方传统哲学特别是西方近代哲学是它们的哲学理论的直接思想来源。近代英国的经验主义哲学,如培根的实验科学精神及归纳法等,对现代西方的科学主义思潮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他们继承了这一传统并在现代历史条件下发扬光大。现代的科学主义思潮从孔德实证主义开始贯穿整个现代西方哲学的历史过程之中。欧洲大陆的唯理论的理性主义哲学思想和德国古典哲学中康德对人的主体性的强调,费希特把客观理性主义转向主观的非理性主义等,对现代西方哲学中的人本主义思潮产生了直接的影响。而人本主义的非理性主义就是从此发源,从而成为现代西方哲学思想中一支重要的哲学思潮。对马克思主义产生了重大影响的有近代英国的经验主义和法国的唯物主义、理性主义,德国古典哲学中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人本主义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

4.对待近代西方哲学的态度相同

 批判、继承和超越。作为现代西方哲学的开创者,他们从各自不同的出发点、立场、原则、方法出发来猛烈的批判近代哲学以及西方哲学传统。第一,他们批判了近代西方哲学把世界二元化的形而上学认识论传统。第二,批判近代哲学的哲学观。近代哲学的任务是去建立无所不包的哲学体系以及企图使哲学成为一切科学和知识的基础,成为凌驾于一切“科学之上的科学”。他们要追求绝对普遍的永恒真理、终极存在。恩格斯宣告了这种近代哲学的“终结”,后现代主义则宣布大写的哲学死了。第三,他们批判了近代的先验的形而上学的理性原则和极端理性主义。近代西方哲学的理性是抽象的先验的不证自明的东西,用理性代替了中世纪的上帝,理性成为万能的君主和神明,成为衡量一切的标准。近代哲学家们认为一切都是有理性的,都是符合理性的原则,理想的社会应是理性的社会。近代的资产阶级由抽象的理性主义原则,企图在人类历史上建立他们梦想中的理性千年王国,这种极端的理性主义和先验的理性概念以及与人无关的独立自在的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一同被现代哲学所抛弃。

5.哲学理论特征相同

在批判和抛弃了传统哲学的形而上学本体论及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后,强调主客、心物、思有之间的差别和联系,并且要求将它们看着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的过程。其中起主导作用的是作为主体的人的创造性活动;在抛弃了形而上学的物质概念和先验的不证自明的理性概念后,提出了人与世界的联系和统一,提出了与人相联系的世界相对于人而言才是真实的有价值和意义的;把哲学的目光从形而上学的天国拉回到人间的现实世界之中,哲学向人们生活世界的回归;哲学关注人的生存状况,人的真实处境及人的异化、人的价值、尊严、自由和解放;哲学重视人的实践活动,重视实践活动中人与人结成的社会关系,主张实践高于知识和理论,要求人们积极行动,人应该是行动的人;强调人的能动性、主体性、创造性,强调用人的实际行动或实践活动去改变现实世界;注重人的非理性方面的研究,强调理性的人的精神状况的另一面:情感、意志、本能、潜意识等在人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从而使对人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与近代西方哲学相比更注重事物的价值和意义,注重人的个性化、社会生活的多元化和审美情趣化。现代西方哲学中占主导的是从近代的认识论转向变为现代的语言转向,语言成为现代西方哲学关注的中心,他们重视语言操作、分析、逻辑的东西。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的区别

 虽然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都是在对西方哲学传统,特别是对近代西方哲学的批判和超越,共同开创了现代哲学,并且具有其时代的哲学共同特征和理论特质,但是他们是从各自不同的哲学立场、原则和方法出发开创现代哲学的,因此,他们之间存在着本质的区别,是不容忽视的,不能因为其共性而混淆他们之间的原则性界限。

 1.社会阶级基础不同

 马克思在哲学上的革命变更就其理论的社会阶级基础来说,是以作为无产阶级世界观的理论形态的新哲学来取代作为资产阶级世界观的理论形态的旧哲学,其根本目的是促进无产阶级推翻旧的资本主义社会制度、建立新的社会主义制度的革命斗争,由此实现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彻底解放。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获得解放的思想武器。无产阶级只有把哲学作为精神武器,才能消灭一切剥削和奴役,才能实现自身和一切人的解放放。哲学只有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才能成为改造世界的真正现实的哲学。

马克思在哲学上实现的革命变革的上述伟大意义,是西方资产阶级哲学由近代到现当代的转型所无法比拟的。后者尽管也属于西方哲学史上具有根本性意义的思维方式转型,但它是在资本主义意识形态范围内发生的,西方哲学家们推动这次转型的动机并不是为了反对和废除资本主义制度本身,而是“改进”(改良)资本主义制度,或者说对资本主义制度作一定的自我调整,将其从已经陷入的危机和困境中暂时解脱出来。他们批判和要求取代各种形态的近代哲学的原因 只是由于这种哲学思维方式本身也已陷入了深重的危机和困境,难以起到维护已经陷入危机和困境的资本主义制度的作用。同样需要作具有根本性意义的转型。

2.社会影响程度不同

在对待社会现实问题时,作为改造世界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强调批判的武器,而且更强调武器的批判,把哲学引向感性的物质实践活动,从而使哲学成为真正现实的哲学,是哲学走出了象牙塔。正由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这一理论特质,从它诞生之后,就传播到全世界,成为被压迫民族和阶级获得解放的思想武器。哲学不再只是哲学,而是投身于人们改造世界的物质实践活动之中。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深远影响是其他哲学所望尘莫及的。现代西方哲学虽然也关注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的异化问题,但他们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不能触及到社会的根基,也不主张废除资本主义社会来建立新的更理想的社会制度。所以对资本主义的批判无论多么激烈尖锐,但却是在资本主义所许可的范围之内。现代西方哲学作为哲学仍是哲学,即他们只是哲学理论而没有把自己的理论变成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没有超出理论的范围变为真正的物质力量。他们也强调实践,但并不是人们改造世界的感性的物质实践活动,而是生物的行为主义实践,正因为这一点,现代西方哲学无法变为彻底的哲学理论,也没有可能成为像马克思主义哲学那样对社会现实产生那么深远影响的哲学理论,所以他们对近代哲学的超越并不彻底,这是二者根本区别的关键之一。

3.对待近代西方哲学的态度不同

 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了以前哲学的“科学之科学”的哲学观、思辨形而上学、传统本体论,但并不是全盘否定西方哲学传统,而是吸收并改造其精华和合理成果,丰富自己的理论,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继承人类优秀成果基础上加以创新。例如:他坚持了唯物主义立场,但吸收并改造了黑格尔的辩证法,建立了自己的唯物主义辩证法;批判思辨理性主义形而上学,又继承了理性主义传统;在吸收人本主义精神实质的前提下,批判了资产阶级抽象的人本主义人性论,把人本主义建立在现实社会生活的基础上,从社会经济结构和人的社会关系去看人、去解放人,从而使人本主义脱胎换骨,成为马克思主义的有机成分。

马克思主义哲学思考题范文第5篇

一、 哲学: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世界观决定方法论,世界观是方法论的根据,二者是相互统一的。

二、 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问题,也就是物质和意识

的问题。

唯物主义:凡是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原,坚持物质是第一性的。(古代的朴素唯物主义、近代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论)。

唯心主义:凡是认为意识是世界的本原,坚持意识是第一性的。(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主观唯心论认为:人的意识是世界的本质,客观世界是人意识的产物。 客观唯心论认为:物质世界是由某种非人类、超自然的“客观精神”派生的。

自我理解:人产生的为主观,非人产生的为客观。

三、 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是因为它是时代精

神的反应,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

四、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二者不可分割。

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没有不运动的物质;

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主体。

马克思主义哲学思考题范文第6篇

【摘要】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不仅解释世界,也强调与现实生活相结合,改造世界。要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生活化,不仅要确保理论内容契合大众生活,构筑大众传播平台,科学理顺好生活中的各类关系,还要尝试用哲学对接生活情境,满足现实生活诉求,采用哲学眼光去审视生活。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 生活化 生活诉求

马克思主义哲学立足社会实践、现实生活,通过改变现实世界,实现人类的解放及个体全面发展。哲学不能离开现实世界土壤,其作用的发挥不仅是解释世界,更重要的是和实践相结合。我们要尝试将马克思主义哲学融入大众生活,帮助人民群众建构理性思维模式,掌握认识、改造世界的重要方法,并将其运用到社会生活实践中,去解决现实问题。倡导马克思主义哲学融入生活,这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唯物论的重要品质,也是回归生活的必然诉求,有利于让大众过上诗意的生活。

马克思主义哲学生活化要坚持内容符合大众生活,构筑适合大众传播的平台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创建之初,回答并关注社会生活中的核心问题,并非只是开展纯粹性的理论探索,事实上远离生活的哲学并无多大价值。马克思主义哲学生活化是让社会大众掌握哲学后,更好关注生活,引导大众去认知、理解并提升生活品质。马克思主义哲学自然是实践的、充满生活的人文理性,在生活中去理解并践行马克思主义哲学要义,才能实现生活理性,从逻辑层面讲,就是更好开展理性生活。倡导马克思主义哲学生活化,是社会、生活变化使然。当代马克思主义伴随社会发展已呈现出新气象,特别是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各类社会问题日渐显现,这需要马克思主义哲学走进人们的生活,让广大人民群众掌握这一理论武器,发挥其科学指导生活的效能。

从本质上来讲,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改变现实世界的实践性哲学,其内涵在于批判与实践的精神。倡导哲学回归生活,需要广大哲学工作者将哲学的探索从理论思考转变为现实生活的发现,要将科研精力放在将高深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内容使用生活化的通俗语言变现出来,让大众更好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倡导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与生活实现和谐衔接,是对哲学原理进行充分的解读和理解后,发现生活的内涵,并接受哲学原理,将其运用到生活中,这样才能被大众所接受,才能很好发挥哲学作用。所以,广大马克思主义研究学者要善于摆脱传统理论束缚,结合现实生活,科学解读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其加以创新发展。

构筑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传播平台。提倡马克思主义哲学回归生活,真正被广大群众所掌握,必须构筑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传播平台,让群众近距离接触、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广泛传播。从当前马克思主义哲学传播的现实情况来看,其传播形式较为单一,这使广大群众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较浅,运用效果不佳。当前我们处在信息社会,互联网等新媒体发展态势强劲,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重要传媒载体,这些新媒体改变了大众的信息接受方式。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大众化,不仅需要借助传统电视、电台、报纸传媒,也要利用互联网、微博等新媒体,尝试构筑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传播平台,让大众关注哲学,让哲学融入生活。要学会使用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针对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加以引导,通过传播平台作用,影响生活各个领域。

将马克思主义哲学运用到生活中,满足生活诉求,学会用哲学眼光去对待生活

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生活化,需要围绕生活、经验展开,实际上,生活不仅包含个人的日常生活,也包含社会生活,比如职业生活、精神生活等。为此,哲学生活化既包含从学习、生活中获取的知识,也包括通过从社会生活中交往、观察获得的生活知识,科学协调好个人与自然、集体、他人及社会的关系。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生活化进程中,也要关注以前所获得生活经历、体验,要尝试将日常生活经验作为起点,从家庭、社区中获得认知经验,展开哲学叙说,让大众对生活开展体验与感悟,善于采用理性思考去指导今后生活的创建。也就是从现有的生活感悟中进行感性认知,然后将感性认知提高到哲学层面进行思考与概述,渐渐产生理性认知,将哲学理性智慧融入大众生活,指导其更好开展生活实践。此外,为了让受众能从感性认知与经验来感悟哲学,需要对生活中的感性知識加以超越和提升,进行哲学化的表达,培养广大受众的哲学思维模式,提高精神素养。

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生活化,不管是采用哪一种方法,都应紧密围绕马克思主义哲学内容设置生活情境,将现实生活中的情境、生活经历等和哲学内容实现紧密衔接。一是彰显受众的主体地位,使受众融入到哲学内容的生活情境设置中。在哲学与生活衔接的范畴内,注重采用多种方式收集人民群众所关心的人生、社会生活等方面的问题,实现和哲学内容紧密衔接,将哲学内容联系到生活中的具体问题,通过哲学来指导受众的现实及未来生活。与此同时,让受众充分结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观点,将日常生活中的经历进行描绘,让知识在哲学层面彰显新价值。二是善于探寻哲学内容与生活知识联系点,从感性生活层面探索哲学理性,把抽象哲学内容放入受众熟知的生活情境内。善于从多个视角开展多线条衔接,在生活情境中开展发散思维,将多方面哲学观点、原理及情境等要素开展发散连接,探索多向联系,引导受众从不同视角运用哲学观点,增强思维的发散性。将马克思主义哲学运用到生活中,让抽象的理论“接地气”,更符合现实生活需要,在解决现实问题的历程中,彰显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魅力。

满足大众的生活诉求。马克思主义哲学要与现实生活紧密衔接,哲学必须立足现实,满足现实需要,更新教育内容、转换教育方式。要采用与广大群众相贴近的方式去宣传马克思主义哲学,解决群众现实生活中的实际诉求。要特别引起关注的是,当下存在不切合群众生活而空谈、断章取义的说教等现象,将马克思主义哲学变为教条。马克思主义哲学生活化要强调对生活世界的关注,强调生活逻辑、理论逻辑的有机统一。理论要指导实践,才能深入到群众生活中,为群众所接受,展示自身的价值。当前,倡导马克思主义哲学回归生活,这和当下对人的生存境遇及生活进行关怀的理念相符。马克思主义哲学生活化将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依据,以生活现实问题为诉求,使受众培养健全人格、提高内在素养,懂得审视社会及自我处境,选择科学发展道路,展示自我价值。

在对受众开展马克思主义教育过程中,不仅要面向现实,也要善于立足人类当代实践、科技发展带来的现实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将优秀成果转化为优质资源,让马克思主义哲学充满生活化气息与时代要义。在问题设计上,不仅要关注理论问题、现实问题,也要关注日常生活、精神层面的突出问题。强调对理论与现实问题的关注,能彰显哲学作为时代精神的价值,而强调后者则展示哲学对人的成长、生活需要等的高度关注。这需要引导受众从偶然与必然、逻辑与历史等层面进行深入探索,审视生活问题的理论依据,探索解决问题的观点、方法,实现从哲学层面开展理性探索,科学运用哲学眼光去看待、理解生活,全面提升马克思主义哲学生活化水平。

(作者单位:河南警察学院)

【参考文献】

①黄禧祯:《生活化: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教育范式》,《学术研究》,2013年第1期。

②刘莉:《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生活化刍议》,《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

③高家方:《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生活化的情理架构》,《教育评论》,2008年第3期。

责编/温祖俊 美编/杨玲玲

上一篇:煤矿基层单位工会总结范文下一篇:煤矿季度安全工作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