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与思想政治论文范文

2023-10-30

马克思主义与思想政治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然而。部分高职院校存在的重职业技能培养、轻思想政治教育的功利化倾向,以及对高职学生自身的特点的忽视等,对高职思想政治教育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带来挑战。推进高职院校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个系统工程,需要思想政治教育的各种路径才能达到效果。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主渠道;活动类路径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效形式;组织类路径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阵地;文化路径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重要平台;传媒类路径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载体。

关键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

党的十七大提出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任务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论研究迅速兴起。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再次掀起热潮。目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已成为显学,既有从理论层面的系统阐释,也有从实践层面的经验总结,研究正向各专业、各学科、各领域全面推进。由于其特殊地位,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好坏决定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高职院校实现的程度,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好坏又直接取决于所选择的路径,所以路径研究变得尤为重要。

一、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对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意义

思想政治教育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从宏观层面上说,是巩固高职院校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的需要,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要;从微观层面上说,是高职学生坚定理想信念的需要,是规范其行为的需要。

1.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职院校指导地位的需要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高职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类别,承载着传承知识、培养技能、教书育人的使命,核心是培育“什么”样的人,同样也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的思维的一般规律的科学,它解释了事物的本质,解释了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发展变化总的趋势,是我们战胜困难、抵御错误思潮的有力思想武器。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有利于马克思主义在高职院校的传播,丰富高职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认识和把握;有利于培养一支坚定的马克思主义队伍,将马克思主义理论转化为广大师生的自觉实践,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职院校的指导地位。因此,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全面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广大师生头脑,深入持久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确保高职院校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培养可靠接班人和合格建设者。

2.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要

高等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使命,在我国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现代化的关键阶段,经济和社会发展面临许多重大而艰巨的任务。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是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竞争力的可靠保证,也是把我国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的重要途径。高素质人才,既要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更要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思想政治素质作为高职学生最重要的素质,对其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起着不容忽视的决定作用。通过高职的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教育,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有利于促使学生自觉履行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有利于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审美艺术素质和劳动技能素质的全面、协调发展。因此,高职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从这个意义上说,在高职院校用马克思主义武装大学生群体,即在高职院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要。

3.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坚定高职学生理想信念的需要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变革、大发展、大调整之中,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国际思想文化领域斗争依然深刻而复杂。西方敌对势力实施西化、分化的政治图谋没有改变,力度不断加大,手法更加多样。他们始终把意识形态作为颠覆和控制别国、实现自身战略意图的重要工具,凭借经济、科技等优势推行文化霸权,加大文化输出和思想价值观念渗透。在国内,由于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调整、利益格局深刻变动,高职学生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社会价值观念日趋多元化。一些高职学生在精神追求上出现了空虚和迷茫,对马克思主义信仰产生了动摇,在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问题的把握上存在着认同度的差异。如何使高职学生进一步掌握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这一强大思想武器,增强抵御各种错误思潮的能力,是新时期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大课题。这就需要高职院校大力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说服力和感召力,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高职学生头脑,占领学术阵地,牢牢掌握哲学社会科学的话语主导权,在坚定高职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中发挥重要作用。

4.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规范高职学生日常行为的需要

马克思主义是指导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武器,但马克思主义从来都不是脱离日常生活的理论,其价值的重要性更多的是体现在对人们日常生活的解释、规范和指导上。高职学生正处在人格培育和完善时期,正处于世界观的形成阶段。他们的优势是思想比较活跃,动手能力、专业技能、适应性比较强。但是,他们心理发育尚不健全,他们关注自我、强调个性。部分学生在日常的行为中表现出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这是我们在高职院校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不能不关注的问题。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在高职学生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最基础的一步是让马克思主义走进高职学生的日常生活,发掘和弘扬马克思主义的生活哲学,改变以往认为马克思主义是书斋里的学问,是高高在上、远离日常生活的理论的错误认识,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国情相结合,关注高职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塑造其远大理想,陶冶其高尚情

操,培育其健全的人格,巩固其集体主义精神和合作意识。

二、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给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带来的挑战

思想政治教育在高职院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但是由于目前存在着各种不足,给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带来了挑战。

1.部分高职院校存在着重职业技能培养、轻思想政治教育的功利化的倾向,使马克思主义入脑人心大打折扣

目前,在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大背景下,高职教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然而不少高职院校在具体办学过程中或多或少存在着重技能、轻思想政治教育的倾向,只认识到高等职业教育对学生的工具性,而忽视了价值性。专业设置、课程设置、实践教学甚至学生社团活动全部都是围绕市场和职业转动,作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主渠道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被大大削减,甚至有极个别的院校打着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改革的旗号,把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课给变相地“革”掉了;而且思想政治理论课普遍实行合班教学,教学效果相对比较差。高职院校注重教给学生一门技术、一种生存技能,但却没有解决学生的政治信念、伦理道德等问题。不少学生认为,思想政治理论学得好不好对自己的未来影响不大。这种功利化的倾向大大削弱了马克思主义在高职院校人脑人心。

2.高职学生自身的特点对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带来的挑战

高职院校生源的综合素质参差不齐,与普通本科院校相比有较大的差距。高职院校的生源主要来自统考统招录取的普通高考学生,少部分为对口升入高职的三校生(即中专、技校、职高毕业生),极少数学校还有五年一贯制高职录取的初中毕业生。生源渠道多样化,使得学生的知识结构也呈多样化。高职学生是高考招生的最后一批,普遍理论功底较差,人文知识欠缺,学习能力、学习习惯尤其是对待学习的态度都存在一些问题。部分学生没有明确的人生目标,不思进取,自律性较差。但是,目前各高职院校使用的思想政治课教材与普通高等院校完全一致。这些教材注重逻辑结构的严密性,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其学理化的表达方式忽视了高职学生的特点。按照这种方式组织教学,高职学生学起来吃力,兴趣不大,甚至引起反感,从而大大影响了在高职院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3.工学结合环境下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带来的挑战

随着高职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入,许多高职院校采用了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这种模式提高了学生专业核心能力和岗位专用能力,提高了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和综合素质,提高了就业的竞争力。然而,这种模式也使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出现了新情况。高职学生在工学结合模式下,身份由单纯的学生身份转变为学生与员工双重身份,教育环境由单纯的学校向学校与企业转变,由单纯的校内集中学习转变为校内集中理论学习和企业实习相结合。对此,学校应根据工学结合模式的特点,发挥、调动、整合企业在育人方面的资源优势,强化实习环节中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但目前存在的问题是,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不能主动适应工学结合的特点,不能在顶岗实习环节进行有效渗透;对于企业来讲,企业追逐利润的特点决定了其往往注重经济效益和产品质量,不愿或不会投入过多的精力和财力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缺少对学生进行有效思想政治教育的动力,致使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出现真空地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如何在这种模式下走向高职学生,是亟须解决的问题,高职院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面临新的挑战。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如何实现校企合作、良性互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工学结合模式下亟待探索和解决的问题。

三、高职思想政治教育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高职教育中是个系统工程,涉及各种手段、各个部门、多种路径。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不仅包括思想政治课这一主渠道,也包括作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有效形式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作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重要阵地的各种社团组织、作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平台的校企文化、作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重要载体的各种传媒。

1.思想政治理论课一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主渠道

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高职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主渠道和基本环节,是每个学生的必修课,是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阵地。当前,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虽然进行了较大的改革,但是由于少少高职院校脱胎于普通高等院校,其办学历史不长,在教学中还存在着学科型教学的痕迹,过分强调学科知识传授,忽视了高职学生作为个体的独特性和情感需求;传统的“满堂灌”式授课方式还依然存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不强。因此,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要结合高职学生的特点,要了解学生的思想和诉求,用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和语言讲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首先,要编出适合高职学生的教材。目前,由于历史的原因,高职虽然被认为是自成一类的教育,但是思想政治教育课教材却完全沿袭本科类学校的教材,而高职院校普遍存在思想政治教育课课时偏少、学生的综合素质偏低的情况却被忽视了。专家学者在编写教材时需要充分考虑这些因素,要编出体现高职教育教学特点的教材,而不是简单地拷贝本科的思想政治教材。同时要紧跟时代潮流,在不亵渎马克思主义严肃性的前提下,改变以往的政治化和说教化语言,对于一些理论的阐述完全可以使用易于为高职学生接受的语言风格,适当的时候引用网络和时代流行语来调剂一下枯燥的理论教化。增强论证的严密性,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说服力。其次,课堂教学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主动性。在教学中要避免纯学理化倾向,理论要贴近高职学生的思想、情感和实际,使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工作充满生机和活力。在对高职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灌输的过程中,应有分析、有比较地介绍当代其他各种社会思潮,并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给予科学的分析和评价,提高高职学生的分析鉴别能力。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堂教育要在方式、载体和手段上有所创新,增强教育的感染力和吸引力。

2.活动类路径——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效形式

形态繁多的活动是高职院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常用的教育形式,如参观考察、社会实践、学习先进、纪念日主题教育等。活动类路径的核心是“实践”。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本质特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本性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在掌握群众的过程中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是贴近大众心灵,符合大众需求,代表大众根本利益,获得大众认同的。马克思主义这种实践的品格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展示其无穷的内在吸引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只有在实践中才能最终完成,即理论为广大人民群众所理解、接受和掌握,并内化为价值信仰、思维方式和行为指南(即到实践中去)。活动是高职院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途径,要积极引导高职学生走出课本、走出学校,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全面、深入、科学地把握基本国情,亲临其境,

领悟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在各种活动过程中加深对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三大理论成果的理解,进一步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共产党最可宝贵的政治财富和精神财富,从而自觉认识到这些都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是扎根于现当代中国的科学社会主义。

3.组织类路径——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阵地

组织类路径指按照一定目的、任务和形式所构成的集体,包括政党和群众团体。高职学生在学校学习期间,大多参加一种或几种社团组织。学生社团是高职学生自我教育、自我学习、自我成才的重要载体,它在组织、引导学生自觉学习、宣传和研究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方面可以发挥独特作用,是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资源。它能有效地吸引广大学生参加,这为我们实现高职院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有助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真正内化为学生的精神支柱。但现在的高职学生社团活动明显存在重交际、重娱乐,轻理论学习、轻理论研讨的倾向。学校要充分利用社团这个载体引导学生加强理论学习与理论研究,主动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占领学生社团这一思想文化阵地,充分发挥学生社团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的自我教育作用。为此,一是要积极支持和扶植理论性社团,为其选配好指导教师,扎实有效地开展理论学习与理论研究;二是要引导其他社团积极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和研究;三是要防止自由化思潮侵蚀和占领学生社团这一思想文化阵地,指导和帮助学生社团提高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的识别力、抵抗力和免疫力。

4.文化路径——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重要平台

校园文化是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平台。由于采用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高职学生除了在学校集中学习外,在企业顶岗实习的时间也不少。因此,高职学生既受校园文化影响,也受企业文化影响。在建设校园文化的实践中,不少高职院校注重两种文化的融合,形成了高职院校独特的校企文化。校企文化能够从文化的高度把握和统帅校园中的各种现象,对高职学生思想观念、道德意识、价值取向、行为规范的启迪、陶冶、感化作用是直接而持久的。它渗透到校园各个角落,渗透于学习、生活及各项活动中,它能使学生在自己生存的环境里,耳濡目染,日积月累,形成观念,最后化为行动。校企文化可以充分发挥导向功能、凝聚功能、约束功能等,使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更大的范围内被高职学生所支持,进而成为高职学生生活和日常话语中的一部分,最终成为指导其生活实践的内在规则。高职院校可以依靠校企文化建设,通过校风学风、学校环境、制度建设、课外活动等来表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5.传媒类路径——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载体

传媒类路径即以不同方式传播一定社会信息的媒体渠道。传媒是信息发布、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是推广主流价值观念的主渠道,高职院校要充分发挥各种传媒的作用,搭建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宣传平台。宣传和舆论导向作用是各种传媒最重要的作用,其在高职院校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当代高职院校通过自办刊物、校园广播等传统媒体,搭建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平台。校园里的这些媒介对在高职学生中实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其对高职学生来说有很大的吸引力,可以利用这些媒介开展多种多样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高职学生可以在自办刊物中开辟当代马克思主义专题以及论坛等,在自我教育过程中使当代马克思主义理论在论辩中得到内化。教育内容要得到高职学生的认同,必然要经过主体的认识、思考、判断,进而使外在的行为转化为受教育者内在的自觉的心理需求。此外,网络、微博、博客、播客、流媒体、手机媒体等新传媒,越来越成为高职学生获取知识和各种信息的重要渠道。要充分利用高职学生对新传媒的认可和偏爱以及新传媒信息容量巨大、查询方便快捷的特点,大力弘扬主旋律,加大思想政治教育的力度。充分利用新传媒,改变以前传统的说教式的灌输教育模式,马克思主义理论、党的方针政策及爱国主义教育要借助于网络提供的大量的图文并茂、生动活泼的资料。通过创办网上电子刊物,开办专题讲座,针对现实中出现的热点问题,利用网络交互性信息交流展开讨论,力求把严肃的宣传主题编成生动形象的程序、软件,使思想政治教育富于知识性、趣味性、生动性,引起人们的兴趣,从而达到情景交融、寓教于乐、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郑红,王兆良.对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一点思考[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0,(12)

[2]夏小华.在大学生中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基本原则与主要路径[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4)

[3]肖铁肩,李真真.在高校大学生中进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途径探析[J].传承,2010,(2)

[4]孟英,王舵.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为载体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9,(1-2)

[5]何灵,曾伟立.我国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现途径研究[J].四川经济管理学院学报,2010,(4)

[6]冯晓阳.对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的思考[J].社会讲学家,2010,(6)

[7]高长玲.高校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对策研究综述[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7)

[8]曲烽.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现实路径研究[J].理论界,2010,(4)

[9]马新妍.依托校园文化平台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J].长沙大学学报,2010,(3)

[10]冯刚,高校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若干问题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9)

[11]王建华,昊映清,任心甫,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探析[J].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2010,(2)

[12]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z]

[13]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z]

[14]康百文.我国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问题及对应原则[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15]曾士东.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宛[D].合肥:合肥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16]纪亚光,王雪超.大学生社团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J].当代青年研究,2009,(10)

马克思主义与思想政治论文范文第2篇

普通高中政治教学本身就涉及许多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思想内容。作为高中政治教学工作者,我们如何将这些哲学思想运用到教学实践中,是非常重要的。下面我结合多年的教学经历,分析一下在实际教学中,应如何以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和内外因辩证关系的原则,并阐述它们对高中政治教学的指导作用。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真理和科学理论正确地反映了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能够指导人们提出正确的实践方案。因而,理论联系实际,成为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

现在,高中思想政治实行新课程、新教材,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和方法仍然没有过时。然而,课程标准变化了,教材变化了,即教育理念变化了,因而这一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也应该被赋予新的内涵,或需要更加全面地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和方法,那就是:在具体做法上,要做到从实际到理论,是从实际、生活中概括出理论,抽象出理论,而不只是用实际去说明理论。这样,才是真正的坚持了实践第一的认识论精神,才是全面的坚持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就高中思想政治课的课堂教学而言,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结合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性质、任务和特点,课堂教学必须坚持全面的观点、联系的观点,实现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和提高思想品德素质三者的和谐统一。

高中思想政治课的课程标准序言指出: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以邓小平理论为中心内容,简明扼要地讲授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哲学和政治学的基本观点,以及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常识。它是根据教学理论和学科知识的逻辑关系组织起来的完整体系,并通过独立教学形式,实现其教育功能,其深刻的思想性是以知识的准确性、科学性作为前提的。能力通常指个体适应并胜任某一活动和调节自身行为的心理可能性和现实性相统一的品质。个体的某种能力,不仅表示一种具体的心理过程和状态,而且表示一种具体的心理活动水平。在现在的社会,因为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知识呈现了指数形式增加、更新周期短的特点,随之而来的则是科学技术的信息化、数字化、电脑化、生态化等特点。因而,这就使人类在实践上有了更高规模的广度和深度,从而也对现代人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也就是为什么要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特别重视的原因。

中学思想政治课不同于其他学科的显著特点就是它既是智育课又是德育课,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它担负着培养学生思想政治品德素质教育的任务,这是其他学科或学校其他教育活动所替代不了的。

教与学,师与生是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最基本的一种关系。教与学、师与生各以对方的存在为自身存在的前提,二者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双向关系,是主导与主体的关系,二者统一在动态的教学过程中。所谓教师的主导作用。是指教师在教学中处于指导者、组织者和教育者的地位。教师遵循学校的培养目标和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与特点,对学生进行施教和指导,促进其素质的全面发展。其次,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应当主动地,而不是被动地学习。学习就是对知识和方法的内化过程,而这种内化的先决条件是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主体的能动作用,促进学生主动、生动、活泼地学习,这正是素质教育赋予课堂教学的主要任务。从哲学角度看,师生关系是内外因的辩证关系。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是内因,教师是外因,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也就是说,教师是否真正发挥了主导作用,表现在学生是否具有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得越好,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独立性和创造性也就越强。反之,没有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生内心不启动,教师的主导作用也必然会落空,也就不会产生积极的教学效果。所以,只有教师与学生、教与学之间协调活动,双方紧密配合,使学生真正获得学习的主动权,才能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发挥“主体与主导”作用的基本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积极地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并且要注意学生的主体作用,要从根本上做到外因诱导与内心启动相结合,应做到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提高教师对实施素质教育的自觉性,牢固地树立起素质教育观。

其次,激发学习兴趣,师生心理同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只有当人们对于即将获得的知识有兴趣时,才会带动自己认知的需要。认知需要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是人体当中对于学习的一种内驱力,是指使人们去学习的一种动机。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以及挫折时,它会激发学生面对此积极勇敢的面对,不退缩、不畏惧。

再次,课堂教学交流多向化。从信息论角度看,课堂的教学过程是一个以教师与学生作为输送者和接收者的两个媒介,以此来接受信息的传递,使信息可以顺利地完成输送的过程,即师生之间,生与生之间。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积极地成为教学信息传递的中心,促进学生之间的互相传递,在课堂上尽力调动学生对于学习的积极性以及主动性,以此来强化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

马克思主义与思想政治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指导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治建设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历史逻辑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有着深厚而丰实的理论根基,既来源于精深的马克思主义法治思想,汲取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思想精华,又借鉴西方法治思想的有益经验,同时在中国共产党探索依法治国的理论和实践中与时俱进。习近平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标注了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法治思想中国化的新高度,是推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根本遵循。

[关键词] 法治;法治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理论逻辑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會明确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的骨干工程,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有效运转和整体实施。在国家治理的深刻革命中,正确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源起、发展和创新的历史逻辑,积极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强国梦发挥出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溯源

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具有深厚而丰实的理论根基,既来源于意蕴深邃的马克思主义法治思想,又汲取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思想精华,还借鉴了西方法治思想的有益经验,在人类思想长河的奔涌中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历史逻辑。(一)理论源泉:马克思主义法治思想

马克思和恩格斯以唯物史观为逻辑起点,对一系列法律和法治思想进行全面阐释,深刻揭示了法的本质、内容、形式、功能、发展规律以及统治阶级意志与法的关系等重大问题,对资本主义法治进行了坚决的批判,这在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中占据无可替代的重要位置。1848年发表的《共产党宣言》可谓是马克思这位千年思想家关于马克思主义法哲学思想和法治观确立的科学社会主义巨著。他认为资产阶级的观念不是别的,而是资产阶级生产关系和私有制的一种派生物,而从属于派生物的法的观念“不过是被奉为法律的你们这个阶级的意志一样”“而由你们这个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来决定的”[1],对资本主义法治观的本质进行了彻底的揭露。他认为资本主义法律和法治不过是“一个阶级用以压迫另一个阶级的有组织的暴力”[1],批判资产阶级自由观和保护这种自由的所谓法律,论证了法的观念和制度会随着经济基础的运动而变化的一般规律,在这一变化中的“共产主义革命就是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的决裂;毫不奇怪,它在自己的发展进程中要同传统的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1]。资本主义法治观将在社会变革的历史进程中被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法治观取代的发展趋势不可避免。

马克思主义法治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共产党执政、社会主义建设以及人类社会发展“三大规律”在法治层面的科学认识和逻辑形态。习近平总书记高度评价了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历史深度和影响广度,指出“在人类历史上,就科学性、真理性、影响力、传播面而言,没有一种思想理论能达到马克思主义的高度,也没有一种学说能像马克思主义那样对世界产生了如此巨大的影响。这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巨大真理威力和强大生命力,表明马克思主义对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推动社会进步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2]。马克思主义法治思想是系统化、整体化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奠定了深厚的思想根基,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指导。马克思主义法治思想中国化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日臻完善、逐渐成熟的丰硕成果。

(二)思想宝库:中国传统法律文化

中华文明亘古绵延,中华法系独具特色,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德主刑辅”“礼法合一”“明刑弼教”“明德慎罚”“厌讼”等法治思想影响深远。中国古代成文法典之源《法经》、中国现存最古老、最完整的封建刑事法典《唐律疏议》等中国古代法治思想的宝贵遗产积厚流广,依然是当今中国法治的智慧宝藏和源泉活水。中国古代法律文化以儒家伦理思想为主,辅之以法家、墨家、道家等思想和学说,着重体现出儒家思想中法的精神和法律规范的核心理念,是“礼”与“法”结合的共同体。

习近平总书记非常重视中国的传统法律文化,主张辩证地看待中国传统文化,吸取精华祛除糟粕,积极挖掘中华传统法律文化资源,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与中国优秀法律文化紧密结合,在结合中求创新。他强调指出:“我国古代法制蕴含着十分丰富的智慧和资源,中华法系在世界几大法系中独树一帜。要注意研究我国古代法制传统和成败得失,挖掘和传承中华法律文化精华,汲取营养、择善而用。”[2]中华传统法律文化是中国古代先哲与统治阶级在治国策略上的集中体现,深刻而持久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对其中有益于法治中国建设的部分要予以吸收、借鉴和融合。正如马克思所言:“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下创造。”[1]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从我国国情出发,从中国是人口大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的中国特色出发。“为国也,观俗立法则治,察国事本则宜。不观时俗,不察国本,则其法立而民乱,事剧而功寡”[2]。既不能因为“皇权”“特权”“人治”之殇就全盘否定、因噎废食,也不能因为礼治乃中华文明的集中体现就固步自封、墨守成规。对中华传统法律文化进行科学、客观的批判、剖析、总结,区别其中的精华与糟粕,重在立法、执法、司法和守法层面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不断繁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发挥出中国传统文化自信的引领和带动作用,使传统法律文化中优秀的部分呈现出当代价值,进而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思想宝库。

(三)有益镜鉴:西方法治思想

不可否认,西方法治文明历史悠久、思想丰富、源远流长。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因其在西方思想发展史上首次明确和系统地提出了完整的法治理论而成为后世研究和探讨法治问题的源头。法治在西方古代和近现代文明进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诸多大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纷纷围绕法的起源、价值、内容、程序等问题进行理论阐述,将法治的思想观点推演至政党、国家、人权、民族、主权等更多领域,赋予法治以新的思想内涵和理论维度。法国卢梭、孟德斯鸠,美国潘恩、杰弗逊,德国康德、黑格尔等近代思想大家都以饱满的激情论证了近代法治主义原则的一般内容。以富勒、拉兹为代表的形式法治论者和以韦伯、德沃金为代表的实质法治论者的法治理论影响历经数载而不衰,成为西方的思想财富,对整个人类法治文明的发展都产生了促进作用。“法治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成果之一,法治的精髓和要旨对于各国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具有普遍意义,我们要学习借鉴世界上优秀的法治文明成果”[2]。

然而,西方历史上产生的法治理论和制度有着特定的环境和条件,并不能成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治国宝典。不同的歷史文化、社会发展与人文地理造就了东西方不同的法治环境和法治理念。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引用《晏子春秋》所言:“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3]中国在汲取西方法治文明成果时,要高度重视和克服“水土不服”现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与资本主义法治思想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学习借鉴不等于简单的拿来主义,必须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4]。我们反对盲目照搬照抄,并不意味着一味排斥甚至全盘否定别国的法治道路及其经验,而是要在借鉴和吸收世界优秀法治成果的基础上构建一种适合中国国情的法治文明新格局,为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注入新能量。

二、中国共产党依法治国的长期实践探索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法治思想中国化的重要成果,凝结了党的几代领导集体的智慧和心血。在坚持和继承马克思主义法治思想、毛泽东法制思想的基础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具有创新和发展的重大战略意义。

(一)毛泽东法制思想:开启中国共产党依法治国探索之路

毛泽东法制思想是博大精深、经天纬地的毛泽东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革命与建设时期发挥了极其重要的领导作用,成为马克思主义法治思想同新中国中国革命建设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为中国共产党探索依法治国之路奠定了坚实基础。

1. 高度重视宪法制定和实施,强调宪政就是民主政治。“宪法就是一个总章程,是根本大法”,生动揭示了宪法的根本作用,这种形象的比喻用法一直沿用至今。在1954年担任宪法起草委员会主席时,毛泽东领导制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首次指出社会主义宪法的根本大法地位,强调宪法根本属性是“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但还不是完全社会主义的宪法,它是一个过渡时期的宪法”[5]。认为宪法制定不能闭门造车,应当广泛学习和借鉴,包括参考“苏联和各人民民主国家宪法中的好东西”[5],但也不能完全照搬照抄,应当立足中国实际,充分体现中国特色,这为制定和实施“中国特色”宪法奠定了重要基调。毛泽东指出宪法制定的根本目的和基本途径是“要团结全国人民,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和应该团结的力量”[5]。除了在宪法制定过程中对中国民主法制状况有着清晰的认识和准确的把握之外,他还在宪法实施过程中,特别重视树立宪法权威,强调国家干部要成为带头守法的榜样,“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要带头实行。不实行就是违反宪法”[6]。

2. 在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与实践中推进依规治党和依规治国。在西柏坡时期,中国共产党召开了两个重要的“立规矩”的会议,一个是1948年9月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又称“九月会议”,正式提出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概念,认为“在人民内部实行民主,对人民的敌人实行专政”“人民有言论、集会、结社等项的自由权”[7],并指出两者的对立统一关系和不可分割的本质规定性。“在国体问题上,毛泽东主张人民民主专政这一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选择亦显著区别于西方世界。人民民主专政不仅应该体现在国体上,也应该体现在政体上,中国不应存在在野党,在议政机关,也不应该给反对派留有席位”[8]。另一个是1949年3月召开的七届二中全会,这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共中央召开的唯一一次中央全会,被誉为“铲地基”并筹划“起房子”的一次全会。在这两次会议上,中共中央提出了“两个务必”“六条规定”、建立请示报告制度、健全党委制以及建立新闻制度等多项“规矩”。这些规矩为依规治党、从严治党,乃至为新中国成立后依法治国、依宪治国提供了思想支撑和制度保障。习近平总书记于2013年7月11日在西柏坡调研时曾指出“这里是立规矩的地方”。“规矩”就是党内的制度和规章,人人都需要遵守和执行,没有例外和特殊。正因为如此,党内规矩和制度才具有了权威性,有力推动了党的作风和纪律建设。毛泽东法制思想理论与实践是中国共产党在民主法制建设史上的早期探索,注重发挥法治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之时对于治国理政实践的固本强基作用,为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法治中国建设稳步向前发展打下了良好根基。

(二)邓小平法治理论:奠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基石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党在政治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是中国共产党探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崭新起点。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强社会主义法制,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这十六字方针为我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理论基础。邓小平法治理论是邓小平理论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将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民主法制建设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历史产物,是对毛泽东法制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1. 促进改革与法治共同发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决定着必须依法治国。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行为的运作完全依赖于法律。作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非常重视“一手抓经济建设,一手抓法制建设”[9],紧紧围绕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这两条主线,积极处理现代化转型过程中市场经济与法治、物质文明与制度文明同频共振的互补关系,使法制建设为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提供了安定稳定的社会环境和法治保障。一方面,在社会主义可以搞市场经济的前提下,提倡法治为市场经济保驾护航,对于改革中涌现出的敢闯、敢冒且经过实践证明符合生产力发展的好经验好办法通过法律形式予以确认,赋予规则制度和行业惯例以法律效力,为法律增强改革依据和实践来源。运用法律途径解决国家和企业、企业和企业、企业和个人等之间的关系和矛盾,相继制定“工厂法、森林法、草原法、环境保护法、外国人投资法等”[10],为改革开放时期的法制建设提供了探索空间和生长机制,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基本框架及其形态。另一方面,厉行法治为市场经济和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环境。没有全社会的安定团结,经济建设搞不成,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也搞不成。“我们要学会使用和用好法律武器”[9],对经济犯罪,提出“一是打击经济犯罪决不手软,二要靠法制,不搞过去的群众运动”。强调“还是要靠法制,搞法制靠得住些”[9]。对于那些严重刑事犯罪分子,必须依法给予严厉的法律制裁,促使社会秩序和整体环境逐步好起来。

2. 坚持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相辅相成理念。邓小平关于民主与法制的相关内容非常丰富,仅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中就多达一百多篇涉及当代中国民主法制建设的各个领域。从民主与法制的内在关系上揭示法治的本质内容,提出“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10]。民主与法制的关系是其民主法制思想的核心内容,强调“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两方面是统一的”[10],树立了社会主义法律的至高权威,论述了社会主义条件下民主与法制的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相互保障。同时提出了“一手抓建设,一手抓法制”的治国方针,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探索奠定了基本价值归旨。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大会上,充分肯定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民主法治建设方面“全面依法治国深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日益健全,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保障和法治保障更加有力”等巨大成就[11]。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中的法治思想: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发展和深化

在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关键时期,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从“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等维度着眼,提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科学阐释了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地位和现实定位,为继续坚定不移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路明确了战略方向。一方面,全面阐述“依法治国”的科学内涵,正式确立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方略,提出“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应该互相结合,统一发挥作用”[12],从战略层面明确了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历史必然性和重要性。另一方面,指出党的领导、人民民主与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原则,将政治文明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奋斗目标,将党的历史方位由革命党向执政党转变,为党治国理政观念和方式的转变夯实了理论基础。

党的十六大以来,胡锦涛同志深刻把握世情、国情、党情的新形势新变化,提出了树立科学发展观、依法执政、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思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增添新的内涵。其一,“依法执政”是依法治国、依法行政理念的进一步深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必须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程”[13];健全完备的法律体系和机制设计,“充分发挥法治在促进、实现、保障社会和谐方面的重要作用”[14];重视党的依法执政能力建设,强调“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15]。依法执政作为一种法治化的执政理念和方式,反映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的时代要求,深刻影响和谐社会的构建与实现。其二,“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为权利本位的法律信仰培育和人权的法律确认创造了良好的人文环境。“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法治思想的价值追求,也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基本方向。“以人为本”的根本内涵是对中国共产党根本宗旨的时代诠释,是将发展目标定位于为民、发展成果定位于惠民这一人民理念的坚持[16]。将民主政治、公平正义列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和重要特征,标志着党的法治思想的系统化、深入化[17]。

三、习近平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

“法治興则国家兴,法治衰则国家乱”。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马克思主义法治思想,继承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民主法制工作的优良传统,立足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际,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作出了一系列重要部署,提出了一系列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标注了马克思主义法治思想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对依法治国进行总体部署和全面规划,揭开了中国法治建设的新篇章。党的十九大报告深刻理解、贯彻法治中国建设目标,“法治”成为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总任务之一,积极推进新时代法治中国建设,推动法治顶层设计和战略布局。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千秋伟业以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时代高度,阐释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战略意义。

作为新时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法治思想的科学理论,习近平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注重对不同时期中国共产党依法治国实践的经验总结,注重古今中外先进的法治思想、理念、思维和原则的成果集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其内涵主要体现在:一是确立一个“总目标”和一条“道路”,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二是明确两个“坚持”和两个“统一”,即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追求依法治国和依宪治国有机统一,依法治国和依规治党有机统一。三是形成三个“抓手”,即组建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作为党中央决策议事协调机构;成立中央全面依法治国领导小组,加强对法治中国建设的协调统一领导;设立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办公室,为凝聚依法治国实践的强大合力提供组织保障。四是突出四个“着力点”,即形成“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依法治国基本格局,推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协调统一发展。五是完善五大“法治体系”和遵循“五个原则”,即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相辅相成,共同促进;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从中国实际出发,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发展性质和前进方向。六是建立和完善“六大制度”,即建立宪法宣誓制度,完善宪法监督制度,健全宪法解释程序机制,加强备案审查制度,确立国家宪法日,改革监察制度,进一步彰显宪法权威和生命力,保障依宪治国、依宪执政。七是统筹推进“七项举措”,妥善处理好当前与长远、治理与育人、国内和国际之间的关系。即坚持抓好领导干部“关键少数”,坚持建设德才兼备的法治工作队伍,努力培养德法兼修的法治人才和后备力量,加快推进我国法域外适用的法律体系建设,加强涉外法律服务合作,加快培养涉外法律人才,加强普法宣传和增强人民法治意识。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全面提高依法防控依法治理能力,充分肯定法治在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重要作用,彰显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新样态。

习近平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体现出党对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规律认识的新高度,开拓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新境界。在当前国际国内各种风险挑战的关键历史时刻,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与实践确立了新的历史方位和时代坐标,为新时代中国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和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提供了坚强保障,是推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根本遵循。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3]  人民日报评论部.习近平用典[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5.

[4]  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8.

[5]  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6]  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

[7]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8]  吕世伦,李瑞强,张学超.毛泽东邓小平法律思想史[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4.

[9]  鄧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10]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11]  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12-19.

[12]  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13]  胡锦涛.在首都各界纪念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五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4-09-16.

[14]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

[15]  本书编写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胡锦涛同志“七一”重要讲话学习问答[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1.

[16]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

[17]  王芸.改革开放以来党的法治思想研究[M].芜湖: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

[责任编辑:邹立鸣 杨一帆]

马克思主义与思想政治论文范文第4篇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后,在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政治和组织路线的基础上,党的各项工作逐步打开新局面。但是,由于遗留问题尚未完全解决,新的历史条件下又产生了国外思潮侵蚀的新问题,党的思想战线表现出较为混乱的现象。在此背景下,1983年10月12日召开的党的十二届二中全会上,邓小平发表了题为《党在组织战线和思想战线上的迫切任务》的讲话,其中着重强调了身处理论界的马克思主义者在思想战线建设方面的重要任务,并指明了完成这些任务的一系列工作方法。这一讲话思想深刻、内容丰富,对于新时代马克思主义者完成宣传思想战线所担负的“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1]战略任务,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坚守立场,整顿思想乱象

(一)消除资本主义腐朽思想

随着经济上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一些资本主义腐朽思想趁机渗入国内,腐蚀人民尤其是广大青年的思想,污染了人们的精神世界。其一,引起人们的思想混乱。自新中国成立以来,西方世界一直向我国进行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渗透,企图实施“和平演变”阴谋。尤其在改革开放以后,资本主义敌对势力借助便利条件散布“新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民粹主义”等落后思潮,宣扬资产阶级性质的价值观念,使国内部分民众处于思想混乱的状态。其二,动摇人们的理想信念。资本主义腐朽思想主张个人利益至上,尊崇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功利主义等价值观,冲击了无产阶级大众的集体主义思想和劳动精神,致使部分民众贪图享乐、精神涣散。其三,腐蚀青年的健康思想。处于特定年龄阶段的广大青年思想尚未成熟,最易受反动势力煽动,进而使社会主义的健康思想被腐蚀。邓小平认为,资本主义腐朽思想的侵蚀足以祸国殃民,必须采取坚定措施加以制止。因此,要辩证看待资产阶级文化,对其思想内容和表现方法进行马克思主义立场的分析、鉴别和批判,消除资本主义腐朽思想。

(二)回击反马克思主义思想

在兜售资产阶级思想观念的同时,西方敌对势力与国内少数反动分子里应外合,大力抹黑我们的党和国家形象,对党和国家发展产生了恶劣影响。其一,削弱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思想战线内部尽管对部分错误倾向展开了马克思主义的批评,但抵抗批评的气势较盛,甚至发生被批评者往往受到同情,而批评者被群起攻之的情况,出现马克思主义被边缘化的趋势,指导思想地位被削弱。其二,危及党的领导地位。部分思想战线工作者自身受反马克思主义思想影响,“把民主同党的领导对立起来,在党性和人民性的问题上提出违反马克思主义的说法”,[2]冲击了党的领导地位。其三,危害国家的前途命运。邓小平指出,反马克思主义等错误思想可能短期内看不出多大坏处,但是如果任其泛滥就会导致更多人偏离正道,长远看就与社会主义事业由怎样一代人接班及整个国家前途命运的发展具有密不可分的联系。面对这个重大问题,马克思主义者要主动回应,特别是在思想战线上有影响力的共产党员要勇于站在斗争前列,积极揭露反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丑陋面貌,予以有效回击。

(三)宣传马克思主义思想

针对思想战线上出现的诸多问题,邓小平认为“只要我们党真正加强马克思主义的领导,坚决克服软弱涣散的状态和自由主义态度,认真开展积极的思想斗争”[3],就都可以解决这些问题。在这之中,马克思主义者要在思想战线建设方面主动有所担当。一方面,要重視解释工作,消除民众对社会主义的误解和怀疑。思想斗争工作重在解释问题、消除误解,马克思主义者要自觉进行充分说理和科学分析;要引导、督促参与讨论的所有人员事先研究清楚所涉及的问题;对待有错的同志要给予充分考虑的时间,不能简单片面、粗暴斗争。[4]总之,思想解释工作要重点注意防止“左”的错误的出现,着重解决右的软弱倾向。另一方面,要加强宣传工作,维护马克思主义的领导地位。马克思主义者要坚定立场,并主动担负思想战线的建设任务,“用自己的文章、作品、教学、讲演、表演”[5],引导人民坚信马克思主义立场和社会主义事业。

二、关注现实,解决实际问题

(一)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

受西方资本主义思潮侵蚀及自身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薄弱的影响,一些马克思主义者曲解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思想,错误质疑党的路线和国家政策方针,偏离了马克思主义方向。如在“异化”问题的认识方面,部分马克思主义者虽然积极阐释这一观点来解释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革,但其曲解却起到了消极的负面作用。马克思主义的“异化”观点指的是资本主义社会中工人的雇佣劳动是异己的,结果只会是工人愈穷,资本家愈富。然而,一些马克思主义者却超出资本主义的范围、离开劳动异化的残余及其后果讨论这一问题,认为社会主义中也存在“异化”。这种观点非但不能帮助人们正确认识必要的社会改革,反而会错误引导人们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前途失去信心。解决这类问题的首要前提是要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思想。[6]

(二)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

通过总结分析当前思想战线的斗争实践,邓小平认为,造成思想战线混乱现状的部分原因在于没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一方面,在西方文化大量输入的情况下,各领域学者对西方各种思潮一窝蜂地盲目推崇,忘记了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分析方法,致使精神污染现象愈加严重。闭关自守固然错误,但在吸收西方先进思想的同时,也要剔除其中没落腐朽部分,其中关键就是要对其进行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分析。[7]另一方面,尽管部分马克思主义者具备试图解决现实问题的意识,但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却离开了马克思主义方向。如人道主义是一个理论和道德问题,从不同的角度认识则具有不同的性质。社会主义中国的人道主义研究应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立场,主张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而现实中,一些马克思主义者偏离了马克思主义方向讨论人道主义,无意中宣传了资产阶级的人道主义。“马克思主义理论从来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8]脱离马克思主义而企图解决现实问题的行为必然是徒劳的,错误运用马克思主义甚至会适得其反,必须要积极并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深入解决现实问题。

(三)一切从实际出发

邓小平早在1956年发表的《马列主义要与中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一文中就提出,如果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不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或者结合得不好,那末就会造成很大的损失。”[9]在思想战线上,正是因为部分马克思主义者没有从我国实际出发开展思想斗争,而造成了思想战线混乱的结果。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社会发展水平较低,人民的生活和文化水平还不高,这个问题只能靠积极建设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来解决。同时,我国人民内部仍然混杂着旧社会遗留和新社会产生的“渣滓”,社会成员成分较复杂。脱离以上具体实际而抽象谈论、宣扬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和人的价值,就脱离了“现实的人”,不是马克思主义的态度。邓小平指出,思想战线上的同志要看看自己的言论、作品在社会中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造成了什么后果,要从实际出发,立足于现实情况反思自己的思想是否有利于思想战线的发展、是否有利于现实问题的解决。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只有立足于现实实践研究理论问题,用现实实践检验理论思想,才能更好地运用理论解决现实问题。

四、与时俱进,发展马克思主义

(一)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立场

坚守马克思主义立场不动摇是邓小平回答“如何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前提。在总结改革开放的实践经验时,邓小平明确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改革开放的根本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立场不能偏。历史与实践证明,改革开放是邓小平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我国实际情况相结合做出的正确决策,改革开放思想是邓小平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立场对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与此相反,在改革开放初期,一些马克思主义者试图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当时的社会主义改革,但却在研究过程中逐渐偏离马克思主义立场,结果只能是失败。究其原因,主要在于盲目扩大了马克思主义相关概念的适用范围,自以为是地将“异化”概念由资本主义社会延伸至社会主义社会,将造成“异化”现象的原因延伸为社会主体自身的活动,将批评对象由异化劳动的残余及其后果延伸至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结果只能是倒退到马克思主义以前。历史与实践的成败经验证明,离开马克思主义立场不能发展马克思主义,甚至会是马克思主义的倒退。值得注意的是,我们要坚持的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个别失误的论断并不属于这一科学体系。[11]

(二)立足于社会实践的发展

毛泽东早已指出,“马克思列宁主义并没有结束真理,而是在实践中不断地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12]邓小平继承了这一思想,提出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要不断结合变化着的实际。一方面,要在反对教条主义倾向和错误理论的斗争实践中发展马克思主义。在思想斗争实践中发展马克思主义是邓小平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开创性思想,早在破除“两个凡是”思想时,邓小平就针对性地提出了“解放思想”的概念,提倡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并进一步提出只有从变化发展了的社会实践出发,理论联系实际,马克思主义理论才能顺利发展。另一方面,要在所处时代的发展实践中发展马克思主义。时代的发展突飞猛进,尤其是在以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支撑的情况下,当今一年的发展成果抵得上过去几百年,落后于时代发展的马克思主义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13]这就要求思想紧跟时代,立足于社会实践促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

(三)立足于基本国情的变化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断加大意识形态工作力度,高度重視思想战线建设,意识形态领域总体呈现出向上向好态势。但同时,意识形态领域仍然不平静、形势仍然复杂、挑战仍然严峻。[13]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深刻变革的时期,意识形态领域多元思想文化相互交流交融交锋,思想战线上的任务艰巨繁重。作为主流意识形态发言人,马克思主义者必须肩负起筑牢思想战线的使命,“推动宣传思想工作不断强起来,促进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14]在此情形下,重温邓小平这篇具有深刻启发性的文章,对新时代马克思主义者顺利完成思想战线使命任务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基金项目: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重庆市全面从严治党的三重维度研究”(项目编号:2017YBMK012)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41.

[2]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42.

[3]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46.

[4]沈传亮,张爱丰.一篇关于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文献——重温邓小平《党在组织战线和思想战线上的迫切任务》[J].党建研究,2014(9):58-59.

[5]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40.

[6]易杰雄.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者的历史使命[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8(2):34-38.

[7]秦宣.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使命[J].理论视野,2016(6):1.

[8]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46.

[9]邓小平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59.

[10]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71.

[11]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296.

[12]姜辉.邓小平对“如何认识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回答及现实意义[C].邓小平与中国道路-全国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学术研讨会,2014:585-597.

[1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214-215.

[14]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 更好完成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使命任务[N].人民日报,2018-08-23(1).

作者单位:重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责任编辑:胡 越

马克思主义与思想政治论文范文第5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的创新实践,是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理论基础,是我国在经济领域树立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可靠保障,也是进一步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理论指导。为充分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深入学好用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更好指导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创新实践,2016年4月8日,由河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中共河南省委党校、河南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河南省社会科学院、河南省经济学会联合举办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讨会在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召开。来自全省的100余位专家学者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主流地位、实践创新、重大原则、当前发展中的热点问题等进行了深入研讨。现将研讨会相关专家学者的观点综述如下。

一、关于保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主流地位

河南省经济学会会长杨承训教授提出,要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阵地意识,面对西方经济学尤其是新自由主义,特别要强化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主流阵地的忧患意识,切实巩固中国特色政治经济学的主流地位和指导地位,特别是高等院校要高度重视对下一代青年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思想的教育和引导,不能过分强调西方经济学的数学模型和自由主义思想。

中共河南省委党校经济学部主任廖富洲教授提出,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主流和指导地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指导的结果,绝不能盲目地崇拜和照抄照搬西方经济学。他进一步指出,坚持马克思主义主流地位和指导地位:第一,各级领导干部尤其是年轻一代要高度重视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学习和运用,尤其是要重点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等内容的学习;第二,加强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注重培养一大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人才队伍;第三,注重增强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分析当前面临的新形势,研究面临的新问题,找出新思路新方法新举措,提出新思想新理念新结论,不断创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新经验,丰富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创新发展贡献中国智慧。

中共河南省委党校经济学部李智永教授指出,从我国的实践过程来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我国政治经济建设的理论指导,我们取得的巨大成就是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指导下取得的,虽然西方经济学的一些理论,如制度经济学也起到了一定作用,但从根本上来说还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指导地位。他同时强调,当前坚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指导地位:第一,要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方法研究和指导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第二,要在全社会掀起学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热潮。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郭军教授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传播、学习、实践,并作为中国经济科学发展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体系、制度体系、道路体系的集大成,是探寻中国经济发展规律的思想库、坐标轴、指南针。推进中国的改革、创新与发展,要强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主流地位和主导地位,不断开拓当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袁金星副研究员认为,要强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主流地位,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来分析中国经济发展遇到的问题,尤其是要更多采用与时俱进的当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来分析我国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而不是当政府提出新的发展理念、重大发展战略和政策主张时,就急于从欧美的发展经验和西方经济学中找理论依据。

二、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与实践创新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院长张占仓研究员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与实践的重大创新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大国和平崛起理论与实践。中国用自己13亿人的实践向全球证明,一个大国可以和平崛起,人类的政治智慧和文明积淀完全有可能避免过度竞争,这比以往任何政治经济学的解释都具有说服力。第二,习近平合作共赢理念及其重大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大力倡导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理念,着力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大国关系,以亲、诚、惠、容理念全面推进周边外交,并坚持正确的义利观,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务实合作,同时积极开展多边外交,在国际事务中更加主动地发挥建设性作用,得到全球诸多国家的高度评价。第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中国从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到初步建立市场与政府辩证统一关系的体制机制,既实实在在促进了中国经济社会的持续高速发展,又在国际舞台上显示出日益增强的核心竞争力,可以说明中国历史性地选择了符合自己国情的科学发展之路,并已被实践证明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科学之路,已经并将继续为全球发展贡献中国智慧。这三个方面的重大创新,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具有了国际意义。

郭军教授指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同改革发展实践结合起来,不断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实践,其主要内容包括: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理论,关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的理论,关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理论,关于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理论,关于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的理论,关于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理论,关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理论,等等。同时他强调,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鲜活地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理论的重要元素,既反映了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层逻辑关系,又蕴含了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内容要求,其理论和实践的意义都是长远的、重大的。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崔朝栋教授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是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立场、基本观点和方法同中国改革开放新的实践结合起来,不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许多重要理论成果。其中,重大理论成果之一就是提出了经济体制这一概念,明确了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的联系和区别,并在此基础上逐步明确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即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持把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优势与市场经济优势结合起来发展中国经济。这些重要理论成果不仅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大创新和突破,而且对指导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意义重大。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政治与党建研究所刘辉助理研究员指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同改革开放新的实践结合起来,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开拓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境界,形成了“中国版”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30多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形成了丰富的理论成果,这些理论成果主要包括:社会主义社会本质论,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经济体制改革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基本分配理论,对外开放理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理论,科学发展理论,经济发展新常态理论,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的理论,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理论,促进社会公平正义、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理论,等等。这些理论成果,是适应当代中国国情和时代特点的政治经济学,不仅有力地指导了我国经济发展的创新实践,而且极大地充实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内容,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大发展。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高璇副研究员认为,党的十八大以来,新提出的经济新常态理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思想以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和正在推进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实践、新探索,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的新飞跃、新境界,极大地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体系。

三、关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重大原则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中州学刊杂志社社长李太淼研究员提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大原则涉及11个方面,具体包括: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立足实践,坚持开拓创新,坚持尊重规律,坚持科学发展,坚持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思想成果,坚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坚持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同时他强调,11个重大原则中前5个原则主要从方法论、认识论角度理解,后6个原则主要是涉及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内容、理论特色和理论观点等方面。

刘辉助理研究员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未来的经济发展实践中,我们要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大原则,特别是要重点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原则,坚持共同富裕原则,坚持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原则,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原则,坚持社会主义分配原则,坚持独立自主同扩大开放、参与经济全球化相结合原则,坚持改革、发展、稳定三统一原则等七项重要原则。

河南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郭丹丹助理研究员认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原则。在执政上,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在发展上,要回归到经济发展以社会发展为目的、社会发展以人的发展为中心的基本理念,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在结果上,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同时她指出,我们任何时候都要深刻领会并牢记:只有紧紧依靠人民,万众一心,扎实奋进,才能共同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四、关于进一步创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河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席李庚香研究员认为,要在实践中不断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发展,需要做到“四个坚持”:一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体现党的意志,切合党的思想,这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础和前提。二是坚持实践标准,从实践中来,立足于中国改革发展的成功实践,提出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新经验;到实践中去,用新的思想、新的理论、新的方法等进一步指导中国经济发展的创新实践。三是坚持问题导向,带着问题去考察我国改革开放的发展历程和全面深化改革的伟大实践,带着问题深入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实践中刨根问底、追根溯源,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分析当前的新形势新实际、研究新情况新问题、发现新思路新办法、得出新结论新认识,推动实践活动沿着正确的方向和道路前进,不断创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新的成功经验。四是坚持创新发展,充分认识我国经济发展蕴藏着理论创造的巨大动力、活力和潜力,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立足我国国情和经济发展的实际,深入研究世界经济和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的大势和趋势,注重“把实践经验上升为系统化的经济学说”,在创新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上下功夫。

郭军教授指出,学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为了更好指导我国经济发展实践,既要坚持其基本原理和方法论,更要同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相结合,不断形成新的理论成果。一是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作为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二是要坚持新的发展理念,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来引领和推动我国经济发展,不断破解经济发展难题,开创经济发展新局面。三是要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推动各种所有制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四是要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分配制度,努力推动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劳动报酬提高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不断健全体制机制和具体政策,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持续增加城乡居民收入,不断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五是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继续在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上下功夫,把两方面优势充分发挥好。六要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善于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

河南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原主任王永苏研究员提出,要开拓当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境界,理论界的重要任务就是研究解决好非公有制经济政策与发展实践上的现实矛盾问题,有效厘清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基本理论问题,为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提供重要理论依据和理论支撑;各级领导干部和地方决策部门的重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国家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帮助非公有制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切实支持民营经济发展,重点解决融资、市场准入、公共服务等方面的问题,特别是在民营企业遇到困难和问题的情况下要积极作为、靠前服务,让民营企业真正从政策中增强获得感。

中共河南省委党校经济学部副主任贺卫华副教授认为,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要从四个方面进行部署:一是要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和研究任务。二是要概括、总结、提炼、升华我国改革开放实践中的新问题、新材料和新事实,进而形成系统化的经济学说。三是要借鉴国外经济理论与实践发展的新成果和成功经验,进行升华总结,提炼成功经验,有针对性地指导实践。四是要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和话语体系,如在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方面,要加快总结概括经济发展新常态理论、经济发展新理念理论、开放型经济理论、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理论等新理论,及时充实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体系。

河南省经济学会副会长许兴亚教授提出,强化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的认识与学习,一是要加强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学习,进一步提高对学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重要性的认识;二是要完整准确地掌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科学体系;三是要正确处理好理论与实际的关系,真正做到真学、真信、真懂、真用;四是要科学对待西方经济学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经验;五是要各级党委和政府带头学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崔朝栋教授指出,进一步创新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要深化研究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的关系问题、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问题等相关问题,尤其是要重点厘清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与市场经济的结合问题、非公有制经济与市场经济的结合问题、公有制和非公有制经济中的分配制度如何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结合和统一的问题等问题。

五、关于当前发展中的热点问题

专家学者对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河南经济发展阶段性特征等热点焦点问题,也进行了热烈讨论。

一是关于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问题。河南省社会科学院政治与党建研所马欣助理研究员提出,五大发展理念是战略性、纲领性、引领性的科学认识,具有引领发展进程、指导实践活动的思想方法作用。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第一,必须认真研究、准确把握各地实际,找准落实的切入点、结合点和着力点;第二,加大五大发展理念的学习宣传和教育培训力度,让五大发展理念转化为每一个党员干部科学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转化为搞建设谋发展的精神动力和素质本领;第三,在完善思路举措上下功夫,以五大发展理念为牵引,查找工作中的差距和不足,深入调查研究,组织力量攻关,加强实践探索,努力在联系实际、解决问题、推动发展上见到实效;第四,在狠抓落实上下功夫,把五大发展理念的新要求转化为发展的新举措、新项目,细化分解任务,明确工作责任,加强工作指导,确保五大发展理念落到实处、见到实效。河南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夏巍巍认为,当前河南要深入贯彻落实开放发展理念,全面实施开放带动主战略,着力在营造开放环境、打造载体平台、促进人文交流、加强对外合作、推进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构建区域开放格局、全面深化改革等方面下功夫,加快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开放发展的新格局。河南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白玉认为,要把发展分享经济作为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的重要抓手,通过厚植创新文化、打造共享空间、构建分享经济治理模式、激发“双创”主体活力等举措,开创分享经济发展新局面。

二是关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问题。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樊明教授提出,当前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思考两大问题:第一,基于我国强大的生产能力为什么居民的基本需求没有得到充分满足;第二,什么因素导致了产能与需求的不平衡。河南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刘洋认为,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一方面必须注重影响长期经济变量的经济体制方面的改革,另一方面又必须采取有关政策措施解决短期经济变量方面存在的问题,既要把这两个方面区别开来,同时又要对这两个方面进行全面统筹。河南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田海洋认为,推进河南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正确处理好“旧与新”“虚与实”“加与减”三大关系,就是要破除旧思想、旧模式,树立新理念、发展新模式;虚实结合,将“去杠杆”与“去产能”“降成本”同步进行,降低并化解金融风险;用“加法”培育增量、补齐短板,用“减法”调整存量增强活力。河南工业大学李铜山教授认为,推进河南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牢固树立短板意识,坚持问题导向,聚焦生产、加工、销售三个环节,切实拉长农业供给侧结构不优之“短腿”,补齐农产品及其加工制成品有效供给不良之“短板”,着力提高农业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

三是关于河南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问题。河南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刘云研究员提出,当前河南县域经济发展出现了五大标志性变化:第一,县域经济与市域经济的关系出现重大变化,河南区域经济发展在整体上由极化发展阶段进入扩散发展阶段;第二,县域经济内部的三次结构出现重大转折,县域经济进入了二产比重下降,三产比重上升的通道;第三,县域人口流动方向出现重大变化,农村人口转移呈现出以省内转移为主、以县内转移为主的新特征;第四,县域消费出现重大转折,农村人口的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呈现出后发性增长的新局面;第五,县域各类资源的利用程度和利用方式出现重大转折,城乡户籍制度改革、农村产权确权流转、全面开发农业生态旅游文化、规模化经营等推动农村人力、土地、资源变革。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产业研究所所长助理王文斌研究员谈到了新常态下的河南经济特征和经济转型,提出经济增速下降、产业结构迈上中高端、需求结构不断优化、动力结构呈现多元化、分配结构更加均衡等,都是新常态下河南经济所呈现的阶段性特征,并强调河南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需要在推动产业转型、企业结构转型、技术进步转型等方面下功夫、想办法、谋思路。

马克思主义与思想政治论文范文第6篇

摘要: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中,首次提出了我国的重大命题和战略任务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这说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科学发展这个指导思想是密切相关,而高校是文化建设和培养人才的主要平台与摇篮,也会对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重要的作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学生的政治观,价值观具有较大的影响,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青年学生,是高校目前重要的艰巨任务。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作者简介:戢学良(1986-),男,汉族,吉林长春人,吉林建筑大学,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自从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和十七大提出和强调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高校贯彻落实党的主张和思想,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当代高校是未来人才培养的主阵地,任重而道远,肩负着祖国人才的培养和美好中国的重大使命,所以对当代大学生培养正确的社会主义价值观不容失误。面对经济全球化的冲击,各种思想百家争鸣,其中就包含一些误导性的思想冲击着大学生,他们涉世未深,思想不坚定,容易动摇,这就需要高校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加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以前我们也曾提出过高校加强理论与实践结合,无论是政策要求,还是高校资源配置问题,在这一环节中并没有合理充分的实施,我们可以借鉴国外的教育方法。在社会主义思想的大范围内开放思想,深入研究,分析每次大会的核心内容与政策和未来几年的发展趋势,让学生自己去思考与实践,让学生可以在课堂谈论自己的见解,这样一来就打开了学生的思想,让他更深入的去了解党,学习党的政策和正确的价值观,而不是被动的去接收主讲老师的思想。

加强规划还应该整合现有的资源力量,成立促进组织。要推广和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服务学习,组织建设是关键,应该适时成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服务学习的促进组织,同时具备目标清晰,分工明确,有科学的正规的管理制度,有完善的内部沟通机制。通过促进组织的规划、管理、协调、实施和保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服务学习项目的运营和发展提供强大动力。从长远的发展的角度考虑,在我国高等教育的大背景下,结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开展工作。从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来看,教育主管部门成立高校相应组织主要在政策理论和经费上支持,社会组织成立促进组织主要在资源提供、与高校合作关系对接等方面发挥作用。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实践相结合

组织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志愿服务是社会实践重要而有效的形式。现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学习工作如何广泛、深入、持久的开展,发挥其综合效果,还有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如何建立一种直接快捷的渠道,为高校开展学习教育工作提供强有力的平台是重要问题,也是培养当代具有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大学生必要的保障。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在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缺乏统一组织、统一规划是不可行的。切实做好规划,合理安排时间,定期开展思想讨论,大学生和导师之间互相探讨思想,导师给予正确的评价和引导,每月定期开展社会主义价值活动,组织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体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真正涵义,做一名实践理论相结合的优秀青年。

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符合我国和谐社会的要求。和谐社会要求加强大学生和谐理念的培养,“和谐”理念为基本导向,努力塑造学生完美、和谐的人格和和谐的人际交往关系。结合当代的发展实际,高校开展政治教育工作时,也要着实培养大学生自我心理调适能力、人际关系交往能力以及强化生态道德意识。另外要积极塑造当代大学生人格品质,努力塑造他们成为心理健康、品德高尚、身体健美、热爱祖国、拥护党的青年学生。本着社会本位的原则,再享有个人自由和权利的同时,不能去侵犯他人和集体社会的权益。再次强调,加强对高校学生正确社会观的教育决定了学生个人、社会甚至整个中华民族的使命,作为最重要的环节,高校应做好守好这一艰巨任务。

四、结语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对高校开展政治教育工作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高校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培养的主阵地,任重而道远。高校如何的科学、正确的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影响着未来当代大学生受到各方各地的文化思想冲击时能否保持理性,这些信息中有消极的,有危险的,不健康的,这就要求高校在开展政治教育工作时要考虑充分,实践准确,及时纠正错误思想。让当代大学生有辨别思想的能力,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流思想下,学习、实践、提高、成长,实现高校培养的最终目的。当下,需要有大批正确价值观的人掌握主流,这就要靠高校积极的开展政治教育工作,今后祖国的未来更加繁荣昌盛!

[ 参 考 文 献 ]

[1]秋石.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J].求是,2006(24):3-6

[2]石国亮.论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J].青年探索,2005(1):41-43.

[3]秦良玉.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教育青年学生[J].求是,2008(06):53-54.

上一篇:营销策略旅游形象设计论文范文下一篇:快乐语文初中语文教学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