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概论论文范文

2023-05-12

马克思主义概论论文范文第1篇

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宗教观要高度自觉地秉持我们党的政治信仰,坚定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树立高尚的政治品质品格。马克思主义宗教观要求,共产党员要做完全彻底的无神论者,不能信仰任何宗教。这源于我们党是以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中国工人阶级、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具有共产主义信念和彻底无神论精神的先锋战士。毛泽东同志早在《关于农村调查》中就指出:“我们是信奉科学的,不相信神学”。中共中央《关于我国社会主义时期宗教问题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政策》中明确要求:“一个共产党员,不同于一般公民,而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成员,毫无疑问地应当是无神论者,而不应当是有神论者。”毋庸置疑,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与宗教唯心主义是两种完全不同、尖锐对立的世界观,无法被同时拥有,否则将成为思想的混乱者。此消彼长,如果共产党员背弃政治信仰,其精神世界必然被宗教所占据,甚至被封建迷信所侵袭。正如中央统战部常务副部长朱维群同志所言:“如果允许党员信教,将使我们党从思想上、组织上自我解除武装,从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蜕变为一个非马克思主义政党。”为此,共产党员要增强党的意识和信仰意识,站在党内团结统一的高度,自觉坚持党的指导思想、拥护党的方针政策、执行党的基本宗旨,不断淬炼坚定的党性、铸造高尚的精神。

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宗教观要积极稳妥地处理有神论和宗教问题,贯彻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促进社会的和谐团结稳定。马克思主义宗教观要求,共产党员要积极贯彻落实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宗教信仰。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是针对一般群众而言的,不能信仰宗教则是对共产党员在思想上的基本要求,两者不但不矛盾,还应该相互理解、相互促进。1958年第五次全国宗教会议提出,中国宗教具有群众性、长期性、国际性、复杂性、民族性。可见,宗教问题是极其繁复和敏感的问题,如果处理得当,就能够提升我们党在信教群众中的认同度,促进社会的和谐团结稳定;如果处理不当,将会降低我们党在信教群众中的影响力,甚至可能引起社会的不安混乱动荡。共产党员要增强政治意识和大局意识,站在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以客观审慎的态度认识到宗教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本质、根源和规律,尊重和保护广大人民群众宗教信仰自由的权利。

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宗教观要旗帜鲜明地反对伪科学和封建迷信,提升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弘扬文明的社会道德风尚。马克思主义宗教观要求,共产党员要鲜明地区分宗教与邪教的本质,坚决抵制伪科学和封建迷信。虽然宗教与伪科学、封建迷信都属于唯心主义,崇尚超自然的力量,但宗教的本质是劝人向善、净化灵魂,封建迷信的本质是骗人愚人、迷惑群众。为此,我们党对待宗教的态度和对待封建迷信的态度截然不同。胡锦涛同志在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论述中就曾提出“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当前,有些别有用心的人冒用宗教的名义,掩人耳目、诱骗群众,吹捧伪科学和封建迷信的所谓神灵、所谓宿命、所谓风水、所谓大师,甚至有些邪教组织妖言惑众、控制成员,严重破坏了社会文明风尚的形成。共产党员要增强危机意识和忧患意识,站在创建文明风尚的高度,积极主动地宣传科学和人文精神,率先垂范地坚决反对各种伪科学和封建迷信特别是反人类、反政府、反社会的邪教组织。

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宗教观要坚定不移地宣扬无神论和党的政策,凝聚宗教力量的共同理想,助力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马克思主义宗教观要求,共产党员要做无神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宣传员、讲解员、引导员,把广大人民群众的注意力凝聚到民族复兴、国家建设上来。应该讲,任何人都不是天生的有神论者或无神论者,广大人民群众不是天然地支持哪个政党和组织,也不是天然地认可哪种理论和学说,而是需要用科学的理论去积极引导和尽力争取。1990年12月,江泽民同志在与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代表座谈时曾指出:“共产党员不但不能信仰宗教,而且必须要向人民群众宣传无神论、宣传科学的世界观。”这是共产党员的重要职责和使命,也是对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提出的更高要求。共产党员要增强担当意识和责任意识,站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高度,义不容辞、理直气壮地向人民群众宣传无神论,特别是要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团结和引导广大宗教界人士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建功立业。

(作者单位:省委宣传部理论处)

马克思主义概论论文范文第2篇

(一) 马克思主义“三化”视域的定义

具备了真理性的马克思主义原理在我国最困难的时候给予了最正确的指导, 帮助我国从重重困难中走了出来, 走向新中国的繁荣复兴。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 以及时代的不断发展, 近年来马克思主义的“三化”受到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以及热情研究。

所谓马克思主义“三化”即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其中三者各有侧重的同时又有着紧密的联系, 三者通过相互的联系形成了一个密不可分的有机整体。从三者分别来看, 中国化, 指的便是马克思主义与我国国情进行充分而又合理地结合, 从根本上为我国相关问题作出正确的指导。时代在发展, 科技在以一种令人难以想象的速度更新, 人们的生活正经历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这样一个快速更迭的时代, 只有紧跟时代的步伐才不会落后。所以, 为了让马克思主义更好地指导我们, 结合时代特点是非常有必要的。而马克思主义的时代性, 正是彰显马克思主义在世界上的影响力的客观需要。同时也显示出了马克思主义旺盛的生命力。大众化则是指的让更多人的人接触、了解、学习马克思主义, 将具有严密的逻辑性与推理性的马克思主义进行通俗易懂的解读。使得不论是我国在校大学生还是社会一般人士都能够理解这一伟大的思想。

(二) 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开设情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这一门课在大学是一直开设的课程, 用马克思主义来武装我国未来的接班人, 让他们深入学习理解这一伟大的思想。也更加符合当代大学生的教育需要, 满足大学生对于了解国家社会发展现状的渴求心态。而这一门课的作用并不仅仅限于此, 大学生的思政工作一直是教育界重点关注的对象。通过对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学习, 有助于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的思政问题。

为此, 许许多多的教育学者对于“三化”视域下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进行了深入而透彻的研究。并且也提出了很多经典的理论, 但是经过不断的反思总结, 我们发现:尽管各大高校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三化”做出了不懈的努力, 但是在实践中学生的吸收效率却并不尽如人意。

(三) 当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教学情况

通过走访调查不同层次的高等院校, 我们发现, 教师的教授方式普遍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 同时学生也对于这门课程缺乏必要的兴趣。课堂毫无生气, 枯燥无味, 课堂效果并不理想。尽管最后大多数的学生都能够通过考试, 但是在教师的当堂抽查或者是提问的时候, 暴露出学生对于对于课堂内容的吸收效率之低。

这是当下在各大高校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上普遍存在的问题, 深浅程度不同而已。这就让我们不得不反思。曾经指导我们国家从无数苦难中走向繁荣昌盛的马克思主义为什么不能在当代大学生的面前展现其思想的魅力?为此, 我们将从三化视域下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吸收效率的逐步分析。

二、造成学生对于课程吸收效率低下的原因

(一) 新时代全民媒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现在已经进入了一个信息时代, 具体说, 是一个媒体时代, 再往下细致, 是自媒体时代。每天人们都被各种信息围猎。在这个时代, 所有的信息都附加上了发布者的意图。所有的发布者都在想方设法的抢夺你的注意力。人们现在每天接收到的信息已经和上个世纪完全不在一个量级了, 这是时代的特征。现在由于全民自媒体的浪潮, 新媒体的不断涌现, 导致信息具有偏差性、开放性、隐蔽性的特点。信息的流通速度非常快, 以至于传统的媒体已经望尘莫及, 更遑论作为教学用的教材等。同时, 由于媒体平台之多, 很多具有不利影响的信息无法在第一时间被屏蔽处理, 这就导致了一些不良信息会在网络中流窜。同时, 由于信息发布者的别有用心或者是水平的参差不齐, 信息具有偏差性。

而当代中国大学生, 无疑是接触网络最多的一批。由于生长环境的不同, 他们对于信息的获取偏向于网络而不是更新很慢的传统教材。大多数的大学生尚不具备足够的思辨能力, 在面对一些不良信息时, 不能有效甄别。久而久之, 就会导致很多问题的出现。

其一, 对于社会转型认知的不足。很多大学生在看到一些平台发布的信息之后产生偏激的认知, 对于自身的发展做出错误的选择。其二, 西方文化价值观的冲击。随着网络媒体的进步, 全球各国的文化价值观在网上汇聚, 产生激烈的冲突, 这对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其三, 市场经济中的功利主义的影响。由于社会人群基数占比的不同, 占据了社会人群总数的大部分的从业者的声音被放大。大学生很容易受到丛林法则, 功利主义的影响。

自媒体时代的这些问题, 对于大学生的思维有着强大的, 潜移默化的影响。传统的教材以及课堂教学很难将这种影响抵消, 或者是掩盖掉。各种媒体对于大学生注意力的掠夺直接导致了他们对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这门课程低下的吸收效率。

(二) 马克思主义原理自身高度的思辨性造成了理解上的难度

与其他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不同,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的独特性就在于其本身具有的思辨性。马克思主义原理本身就具有非常强的理论性与逻辑性, 同时由于其思想的深邃与系统, 理解起来, 必定会有一定的难度。内容高度抽象化同时也具有很强的概括性, 这一特点直接导致了对于马克思主义原理有着深刻了解的教师和理解不深的学生之间沟通的困难。往往教师呈现出来的内容过于学术化, 过于枯燥, 学生感受不到这门课程的实用价值。现在一些学生学习这门课程就是为了应付考试得到学分, 进而为了考研, 或者是为了入党。在这一动机驱使下的大学生, 并不会利用马克思主义原理来分析解决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从而产生了这门课程与实践联系不紧密的感觉, 无法调动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积极性, 甚至产生抵触情绪。

这门课程本身就具有很强的思辨能力, 对于思维有着更高一层次的要求, 但是大学生学习课程的时间以及精力是有限的。在非常有限的时间内, 只能用学习专业知识余下的精力进行学习, 这也导致了低下的吸收效率。

(三) 在大学教育过程中实践非常缺乏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这门课程在实践上的缺乏也是导致吸收效率低下的一个重要原因。基于上述论述, 从大众化的视角进行分析, 提高这门课程的吸收效率, 革新教育方式是很有必要的。

目前, 大多数学者们都认为课程的实效性指理论课教学对大学生的思想或者是行为产生的影响, 包括直接或者是间接的影响。而这种影响无疑是受到吸收率的影响的, 低吸收率一般并不可能对受教育者的思想行为产生巨大的影响。通过反向推导以及相应的教育研究成果我们能够知道, 实践性教学对于提高受教育者的吸收率是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的。

当代大学生的思政课教学缺乏实践性, 并没有做到走出课堂, 投身到社会实践当中去。所谓实践, 并不是一定要回到最初始的环境条件当中去。比如说, 在讲到马克思主义对于我国革命的指导性的时候, 并不是就要让学生去革命纪念地等。而是要让学生主动思考, 主动学习, 主动地去运用知识。实践教学突出的是学生的主动性以及探索性在教学中的根本地位。反观现在各大高校这门课程的教学状况, 实践性几乎为零, 只有寥寥无几有实力的高校能够开展一定的活动。这门课程本身具有的强烈思辨性, 与学生天然的感性认知方式, 存在着很大的矛盾。因而, 对相关的概念进行推到, 演绎, 理解, 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而这, 就叫做实践, 但是很显然, 在教学中是缺乏这一部分的。于是, 我们可以看出, 由于教学过程中实践性的缺失, 导致了学生对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这一课程的低下的吸收效率。

三、总结

通过以上基于“三化”视角的分析, 我们可以看出, 媒体时代对于大学生注意力的掠夺, 学时以及学生精力的限制, 教学实践的缺乏, 导致了当代中国大学生对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低下的吸收效率。这些因素, 都是教学过程当中亟待解决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 需要相关学者进行大胆而又创新的研究。而作为教育第一线的教师, 则需要他们充分调动师生之间的主动性, 鼓励并支持学生与教师共同学习, 共同研究相关的学术著作。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 进行大胆而又合理的尝试。

摘要:随着时代发展, 近年来基于“三化”视域下的马克思主义教学研究掀起了一股热潮。在这个视域下, 越来越多的问题逐渐暴露出来, 学术界以及教育界在取得了一些喜人成绩的同时也还有更多的问题需要解决。比如大学生对于《马克思基本主义原理概论》的吸收效率的问题, 逐渐地引起了人们的重视。

关键词:“三化”视域,实践性,吸收效率

参考文献

[1] 王明丹.马克思主义“三化”视域下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研究综述[J]沈阳体育学院.2018, 11 (7) :21.

[2] 刘福州.也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提高[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05 (10) :70-72.

[3] 宋进, 王玲.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教学理念和建设路径[J].思想理论教育研究, 2007 (1) :10-15.

马克思主义概论论文范文第3篇

1原理课程教育过程与传播过程的相通性

认知,本是一个心理学上概念,认知心理学之父奈瑟认为,所谓的认知是个体认识客观世界的信息加工活动,简单地说就就是“人类认识客观事物,获得知识的活动。”[2]对于学生的认知体体系而言,就是指大学生通过学习将该门课程的基本原理、基本本观点、基本方法内化为自身的知识体系的过程。而所谓的信仰仰是指:“对某种宗教或主义极度信服和尊重,并以之为行动的准准则。”[3]学生的信仰体系则是学生在形成认知的基础上,将其上上升为行动的准则。可见,原理课程教学要转化为学生的认知体体系和信仰体系,就是一个知识接收和知识提升的过程,也是原原理课程教学的最终目的。原理课程教育作为大学思想政治教育育的重要方面,它是“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或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会实践活动”。[4]众所周知,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主要包括这样几几个核心要素:即教育者(教师)、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手段以及及途径和载体、受教育者。也就是说,原理课程教学向学生认知体体系和信仰体系转换实际上是使受教育者真正掌握原理课程的的观念和知识,并成为指导行动的指南。

所谓的传播,就是指“人的信息的流动过程”。[5]一个完整的的传播过程包括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媒介和受众。传播,究其其实质而言就是共享信息, 是传播者与受众在相互理解的基础础上,通过传播内容的交流,彼此共同分享信息的过程。这样原理理课程教学过程与传播过程两者之间的相通性就显示出来,我们们可以将原理课程教育过程的几个因素与传播过程的几个因素素相对应,其实,教学过程就是教育者(传播者)将原理课程的基基本原理和知识脉络等教育内容(传播内容)通过一定的方式、手段、途径和载体(传播媒介)作用于教育对象(受众)。实际上,原理课程的教学过程实质上就是一种特殊信息传播的过程, 就是要把原理课程内容作为信息有效地传递给受众———大学生,使信息进入学生认知体系和信仰体系。

综上,原理课程教学具备传播过程的基本要素,是一种特殊的传播现象, 教育过程的最终目的与传播过程的最终目的是一致的。也就是说,原理教育可以并且应该遵循传播学的基本理论和规律。原理课程教学向认知体系和信仰体系转换,就是对教育对象(受众)作用的过程,因此,以传播学的受众理论作为切入点,用传播学的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审视原理课程教育,这就为研究原理课程教学提供了新的视角。

2构建“共通意义空间”是原理课程教学向认知体系和信仰体系转换的前提条件

从传播学的角度看,传播过程的成立只有通过交换,才能产生社会互动的效应,因此,“传”“受”双方必须具有差不多相似的沟通和交流的平台,这个“平台”在传播学中就是“共通的意义空间”。传播学认为,信息的传播要以某种符号为中介,信息的传播过程包括传播者对信息符号化过程与接收者对符号的解读过程,也就是传播者的“编码”与接收者“解码”的过程。共通意义空间的意义恰恰在此。所谓共通意义空间有两层含义,“一是传播中对使用的语言,文字符号含义的共同理解;二是大体一致或接近的生活经验和背景。”如果没有这个“传”“受”双方能够沟通和交流的共通意义空间,信息传播就会因为彼此不能理解而失败根据这一理论,我们发现,构建共通意义空间是保证原理课程教学有效性也就是向学生认知体系与信仰体系转换的必要条件没有这样的一个共通意义空间,教师(传播者)的教学就是一场“自说自话”,无论教师的讲课如何精彩 ,也无法将有用的信息传递到学生的认知体系和信仰体系。

如何构建传播者(教师)和受众(学生)共通意义空间呢? 当然,这就需要传播者(教师)了解自己的受众(学生),尤其了解受众的心理。

对于受众而言, 接收哪些信息或者不接收哪些信息是具有选择性的,在传播学受众理论中被称为“选择性心理”。所谓受众的选择性心理是每个受众都具有本身特有的“意识框架”和“人格图示”,这种差会造成对传播内容等持有不同的态度。他们会“根据本身的背景来理解信息的内涵意义。他们会依据以往的经验、文化素养、需要、心境与态度等进行选择性理解。 他们对于信息还进行选择性接受和选择性记忆。”[6]比起一般的传播内容,原理课程要传播的信息更具抽象性和理论性的特点, 它更趋向于加固或改变受众(学生)思想意识、价值观、道德信念等深层次的思维内容, 比起一般的信息传播更具艰巨性。而成长在大众传媒,娱乐至死时代的当代大学生,对这类传播信息往往会难以引起共鸣。因此,传播者(教师)与受众(学生)就更难构建共通意义空间。

为了达到教学目的,就需要传播者(教师)在进行信息传播的时候,关注到受众的选择性心理,尽量使传播内容联系传播者与受众,形成共通意义空间。当前,原理课程教学“一刀切”现象比较严重,在教学中不分专业,不分学生的知识结构背景,所有班级几乎都按事先准备的内容讲授, 因为共通意义空间重合度不大,所以,受众即便是认真听课,也只是根据自己本身的知识结构来理解信息的内涵意义, 根据自己的经验等进行选择性接受和记忆,因此,很难将信息内化为认知体系,更谈不上形成信仰体系。这就需要传播者根据现实情况,不仅要关注受众的选择心理,更要注重个体差异,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活动。原理课程教学不存在整齐划一的受众(学生),传播者(教师)一定要善于了解并利用来自受众(学生)的经验、态度和立场等。这似乎要求进行“因材施教”,但是,以当前大学的教育资源而言显然无法实现。但“因专业施教”似乎是一种尝试的方向。传播者(教师)结合受众(学生)的专业特点、专业兴趣、关注点、思维方式,以及对特定事物的理解和接受能力进行信息传播,构筑共通意义空间。当然,这也为传播者(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避免“沉默的螺旋”,发挥 “意见领袖”作用是原理课程教学向认知体系和信仰体系转换的有益尝试

尊重受众的选择性心理,并尝试与之匹配,是构建“传”“受”双方共通意义空间的保障,形成了双方的会话基础。但是,不要以为有了这样的共通意义空间就一定能展开有效地信息交换。共通意义空间是一柄双刃剑。一方面共通意义空间的确可以促进双方的交流,在交流中形成良好的氛围,从而使传播内容更好地进入受众的认知体系和信仰体系;但另一方面,因为双方具有会话的平台,而受众也带着原本的“意识框架”和“人格图式”对传播内容进行吸收和诠释。因为了解而产生分歧,这就会使受众产生逆反心理。在传播学受众理论中,受众逆反心理是指“人们对某种观点、立场或结论等具有抵触情绪,进行反向思维,表示怀疑和不信任,并进而得出与原结论相反的结论,表现出相反的行为。”[7]正因为如此,在信息交流的过程中会出现碰撞。如果这种碰撞可以用适当的讨论或者对话的形式展开, 这就形成了研究式教学或者讨论式的基本条件,是值得鼓励的。但是,这种碰撞本身却会陷入传播受众理论的另一困境———“沉默的螺旋”。沉默的螺旋理论是由诺依曼最早提出来的, 大体上分这样几层意思[8]:首先 ,个人表达意见的行为是一个社会心理过程。而人为了避免孤立,总是试图在周围环境中寻求支持。当个人的意见与大多数人的意见相似,个人比较容易表达自己的观点,反之,由于受到环境的压力就会变得沉默或附和多数人的优势意见,形成“从众”;其次,意见的表达和“沉默”的扩散是一个螺旋式社会传播过程。也就是说, “沉默”会使“优势”意见更加强大,而“优势”意见又反过来使更多持不同意见的人转向“沉默”。这就形成“一方面越来越大声疾呼 ,而另外一方面越沉默下去的螺旋式过程”;再次,信息传播通过“意见环境”而左右和影响舆论。而这种舆论并不是公众“理性讨论”形成的,而是在“意见气候”的压力下形成的,从而强制公众接受“优势意见”,这个过程本身是不合理的。如果教育对象由于教育者(传播者)或者优势意见构成的群体压力的影响不敢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想法, 附和优势意见或者沉默, 受教育者真实态度及其真实的思想状态就不能被人们了解。那么看似研究或讨论的教学过程,其实无法形成一个理性的信息传递,就谈不上作用于学生的认知体系和信仰体系。

怎样才能有效地将信息传递给受众, 真正进入到学生的认知体系和信仰体系呢?那就需要传播者(教育者)在信息传播过程(教学过程)中善于发挥“意见领袖”的作用。意见领袖并不是一个新名词, 最早是由传播学者拉扎斯菲尔德在20世纪40年代提出的。所谓的意见领袖是指“在信息传递和人际互动过程中少数具有影响力、活动力,既非选举产生又无名号的人。”[9]意见领袖具有这样的特点:他与被影响者并非上下级关系,而是处于一般的平等关系。意见领袖未必都是大人物,相反,他们是我们生活中所熟悉的人。正因为他们是人们所了解和信赖的人,他们的意见和观点也就更有说服力;意见领袖有用广泛的社交圈,掌握较多的信息。意见领袖通过“过滤”和“加工”传播信息,然后传达到自己的社交圈,传递个不同的个体,这样,信息针对性更强,也更容易被受众接受和相信。我们要知道,意见领袖不是官方授予的,在其群体成员中的地位也是相对的。所以,对于传播者(教育者)来说,就是要在信息传播过程(教学过程)中发现这样的意见领袖。他们是原理教育的接收者,而同时他们又以自己掌握的信息成为自己社交圈里活跃的传播者。当然,这些意见领袖对原理理论的理解、接受是需要正面的,这需要传播者(教育者)积极正面地引导和关注。也就是说,传播者(教育者)试图对全体受众进行有效信息传递可能会遇到一定阻碍, 现在只要注重发挥受众中意见领袖的作用,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至于,传播者(教育者)如何发现和发挥意见领袖的作用,则需要思考。

无论是避免“沉默的螺旋”还是发挥“意见领袖”的作用,都符合传播学“社会关系论”,社会关系论是研究群体关系在传播中的作用,关注群体压力、合力对个人接收信息所产生的影响,并认为社会关系会左右传播的效果。沉默的螺旋是因为群体压力而产生,意见领袖则因群体合力而提升传播效果。因此,善于利用社会关系论中的群体动力达到教学目的, 同时避免群体压力带来的弊端, 是原理课程教学向学生认知体系和信仰体系转换的有益尝试。

综上所述, 利用传播学受众理论的视角关注原理课程教学向学生认知体系和信仰体系转化,给了我们很多启示。借鉴和运用传播学理论研究成果, 综合运用多种方法来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与研究,只有这样,原理课程教学与研究才能走出一条新路, 才能达到该课程的教学的最终目的———实现其理论、思想真正地进入学生的认知体系和信仰体系。

摘要:以传播学理论作为视角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教学向认知体系和信仰体系转换是一种全新的尝试。传播过程与原理课程教学过程有相通性。传播者(教育者)了解受众(受教育者)的“受众选择性心理”,进而构建“共通意义空间”。在信息传播的过程中,要避免“沉默的螺旋”,善于发挥“意见领袖”的作用,才能让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思想、观念真正进入学生的认知体系和信仰体系。

马克思主义概论论文范文第4篇

由于这个团队的成员不受区域的限制, 自身在所在学校承担着各自的教学工作。因此缺乏一定的常规模式来形成完整的组织体系, 难以实现教学任务的切实落地, 同时容易出现某些权力、责任等界限不清晰, 缺乏统一的内容评估机制等各种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团队建设中, 最突出的问题是成员缺乏归属感, 团队缺乏凝聚力, 从而造成团队合作不够高效。本文试图通过实践探索提出建设一个教师有归属感的网络教学团队的策略。

一、贯通愿景, 明确重点工作

现代心理学研究提出, 人处理事情包含六个层次, 由低到高依次是:环境、行为、能力、信念、身份、“精神” (指愿景) 。人最佳的工作状态是将六个层次贯通起来。建设一个高效的团队需要调动团队里的每个成员, 让成员拥有对愿景、使命、价值和能力的共同认知, 合作才能更高效。[1]因此, 建设教师有归属感的网络教学团队, 应梳理团队愿景和行动的各个环节, 使它们保持连贯一致。为了规避开放大学远程教育带来的不利因素, 调动网络团队成员的积极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团队在调研后, 明确了工作内容可从以下六个方面入手: (1) 为团队打造一个共同的愿景, 以提高教学质量、服务质量、培养人才质量为指向。 (2) 打造出来一个优秀的人才队伍, 让这个团队的每一位老师都能在业务上达到高水准, 强化团队的合作能力。 (3) 明确团队定位, 完成教学任务。完善评估机制, 进行实时监控, 有针对性指导提高教学质量。 (4) 实行个人责任制, 明确分工, 优势互补。 (5) 在不同时期完成不同阶段的科学规划, 推进工作进度。规划包括明确不同时期的教学目标、教学任务, 且要求目标具有具体、可衡量、可达到、与其他目标相关、有明确的截止期限等特点;制定进度表, 提出具体方案和行动步骤等。 (6) 在监测工作任务目标完成情况之后, 及时总结经验和教训, 提高教学水平。

二、规划路线, 明确执行流程

现代心理学提出路径探寻的概念, 建议找到从当前状态通往目标状态的路。通过战略规划这种方式, 教学团队的探索路线已初现成效。战略规划第一步是总体界定预期状态和评估当前状态, 判定这条路径所需覆盖的缺口。第二步是对这条路上的关键节点、层次因素以及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分析。第三步是决定什么样的团队战略最能支持团队沿着路径行动, 达到预期状态。[2]实践证明, 这些措施建立了团队教师的归属感, 提高了团队的工作效率。为此,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团队提出了以下运行机制: (1) 发展机制, 将社会需求放在首位, 以此为导向对专业进行建设。 (2) 管理机制, 坚持以人为本, 把服务放在首要位置。为激发教师的积极性, 在形式上设置奖励、进出体制等机制。 (3) 建立共同合作、高效率、高融合的协作机制。在面对地理区域、成员多样性等不可抗的客观因素之外, 一方面搭建教师协作空间, 以精品课程为核心, 全方位围绕打造。另一方面, 将教学研讨活动制度化, 使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在日渐常态化的日常活动中得以解决。 (4) 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弥补实际沟通交流, 两者协作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加强教师间的电子邮件、课程论坛等通讯手段的同时, 鼓励运用电子视频会议、移动设备、电子教师等同步通信技术。 (5) 建立教学外部评价与内部监督相结合的质量保证机制。外部评价包括学生评价、参加比赛等, 内部监督包括过程监控、教学检查, 两种协作加强团队绩效评估。 (6) 持续推进教学改革的动力机制, 把重点放置在教学模式改革, 针对不同地区、不同专业探索出个性化教学模式, 提高教学质量。

三、建设团队文化, 培育团队精神

建设教师有归属感的网络教学团队, 不仅要求团队有能力找到通往愿景的路径, 而且有能力支持成员沿着路径前行。现代心理学认为, 组织文化能够支撑团队, 沿着既定道路前进或者充分发掘现有机会, 因为清晰的一以贯之的深入人心的团队文化能让团队避免分歧和矛盾。[3]深厚的文化底蕴, 加上科学管理, 形成团队的凝聚力。这种凝聚力可以成为团队精神, 它可以为每一个在这个队伍中的成员提供最基本的价值判断, 从而形成一种正向传播。实际教学中, 网络教学团队往往难以形成这种统一的团队价值观, 网络淡化了团队合作的意识, 个人容易被放置在更重要的位置, 影响教学队伍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团队注重在合作过程中形成文化氛围, 注重大局意识、协作精神和服务精神。开放大学的办学初衷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团队的共同目标是“一切为了学习者, 一切成就学习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团队在文化建设方面强调三个方面:一是加强合作理念及精神的培养;二是激励成员重视个人能力的锻造;三是重视优秀领队的选拔。利用协同机制增强团队成员之间沟通的同时, 充分关注到个体差异, 合作中实现优势互补, 将传统中的优势通过这些创新模式运用到网络教学团队中来, 让教师得到更多的归属感, 让网络带来自由变得更加有效。

摘要:网络教学团队建设中, 最突出问题是成员缺乏归属感, 团队缺乏凝聚力, 造成团队合作不够高效。实践探索中, 总结提出建设教师有归属感的网络教学团队的策略:贯通愿景, 明确重点工作;规划路线, 明确执行流程;建设团队文化, 培育团队精神。

关键词:教学团队,归属感,远程教育,开放大学

参考文献

[1] 龚孟伟, 李如密.论教学文化主体的心理需求与关系建构——基于文化心理学视野的考察[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1 (3) :149-156.

[2] 杨宏宇.基于网络的分布式课程教学团队构建策略研究与实践[J].中国远程教育, 2012 (1) :74-77.

马克思主义概论论文范文第5篇

众所周知,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课, 大家普遍认为其呆板、枯燥、乏味, 脱离实际并缺乏生动趣味性。鉴于此, 模块的设计是在以下前提下进行的: (1) 教材内容内部之间的整合。进行实践时所使用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是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2008年修订版教材, 包括15章内容, 内容非常详细丰富, 但显得分散, 前后联系不太紧密, 为了达成一定的学习目标, 在实践中将其进行了优化重组, 打破现有教材的局限, 形成了新的模块 (详见具体实施过程部分。 (2) 教材内容与学生实际的整合。学生实际包括政治理论素养和生活体验, 系统科学安排后的模块能唤起学生对已有知识的再现、运用, 唤起学生已有的或正在拥有的生活体验, 从而使学生进入模块化情境并进行有效的探究, 引发共鸣, 获得学习的兴趣。 (3) 教材与教材之外信息材料的整合。有三种途径:一是对现有的教材的基本内容进行重组、保留或适当删减;二是在此基础上增补来自现实生活中的实例;三是利用来自网络、课外书籍、报刊杂志、电视节目等得鲜活材料, 组成新的模块。 (4) 教师的选择。教师非常重要, 直接关系到模块化教学的成败, 所以, 教师的选择主要考虑以下几点: (1) 专业素养。教师必须具备较高的理论素养和扎实的专业功底, 如在第一部分理论成果论的讲述方面, 教师必须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近现代史等知识, 必须对马克思、列宁、毛泽东、邓小平等伟人的生平、人格魅力及伟大贡献了如指掌, 否则很难胜任。 (2) 教师年龄。这门课时间跨度很大, 选择教师是最好选择经历过建国、改革、富强、小康这一全部过程的人, 至少也应该选择经历祖国改革开放30年变化的教师, 可以现身说法, 避免空谈的局面。 (3) 教师性格, 需活泼开朗, 善于沟通与交流, 能尊重理解学生, 具有调动学生积极性的能力。

2《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模块化教学的实施过程

2.1现有教材的内容

现有的教材共有十五章内容, 第一章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与理论成果, 第二章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第三章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第四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第五章是社会主义本质理论, 第六章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第七章是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第八章是建设中国特色经济, 第九章是建设中国特色政治、第十章是建设中国特色文化, 第十一章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第十二章是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 第十三章是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 第十四章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依靠力量, 第十五章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领导核心。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发现, 学生对内容相对不感兴趣, 章节稍显零乱, 于是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笔者将第一、二、三、四、五、六、七章节组合成“理论成果模块”, 分别讲述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内涵, 一并引入马克思、列宁、毛泽东、邓小平等伟人的丰功伟绩和人格魅力;将第八、九、十、十一、十四、十五章节重组为“中国特色——‘中国模式’模块”, 重点讲述独具中国特色的政治、经济、文化、依靠力量、领导核心以及这一模式所散发出的独特魅力;将十二、十三章重组为“祖国统一模块”, 讲述祖国统一的历史、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以及中国的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 中国如何处理对外关系等等;最后独立设计时政热点模块。经过模块化内容重组, 既可以使内容自称体系, 还可理论联系实际, 加入实践教学环节, 特别是将时政热点探讨作为一个独立的模块, 引发学生共鸣, 升华了爱国自豪感和责任感, 道德素养得以提升。

2.2 教学内容模块化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重构为三大模块, 每一模块下又分诸多子模块, 总体更系统, 更严密, 更具有逻辑性。

3 模块化教学实施效果

3.1 学生学习兴趣大幅度提高

教师在教学中将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 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紧密结合, 学生的积极性参与性较强, 大大提高学习效率, 学生上课无精打采的现象几乎没有出现。

3.2 学生道德素养得到提高

现在的学生是在幸福优越的环境中长大, 大部分为独生子女, 某种程度上吃喝享乐代替了吃苦耐劳, 经过一年的知识与教师人格魅力的熏陶, 爱国情感、责任感、忧患意识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这是一个较大的成就。

3.3 教师教学手段多样化, 学生新鲜感强, 教师队伍信心大增, 为其他同行教师树立了榜样

通过多媒体、电视节目、网络、报刊杂志、优秀案例等的使用, 同时通过实践模块与时政热点模块的出现, 学生热情高涨, 教师信心大增, 目前, 笔者同仁已大部分开始实施模块化教学实践。

4“思政课”实施模块化教学的几点建议

(1) 配备高专业水平教师。目前, 不少院校教师不专业, 某种程度上, 思想政治理论课成了帮助解决剩余教师的课程。同时, 部分教师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在高校中的作用认识不足, 认为这种课可有可无。从而影响了教学的效果。模块化教学要求教师的专业水平要熟练, 专业钻研较深, 且驾驭课本内容、驾驭学生、驾驭课堂的能力较强。 (2) 大力开发校本教材。目前的教材都是在完整的课程观下编写的, 讲究知识的完整性, 是不太适合模块化教学的, 这是限制模块化教学推行的一个障碍。学校应组织有教学经验的教师参与适合自己的教材的开发和编写。 (3) 教师要有团队合作意识, 讲究分工合作, 经常沟通交流, 合作协调。 (4) 模块化教学是一个系统工程。学校要推行“无界化理念”, 实行“资源共享”。教学管理部门要做好统筹和计划, 以免发生时间上、师资上的冲突。

总之, 模块化教学并不是实训性较强的专业课程的专利, 只要操作得当, 思想政治理论课亦可推行这一教学模式, 且能发挥其独特的优势, 大大提高教学实效性。

摘要:本文以实际进行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模块化教学实践为例, 探讨模块化教学在高职院校思政课中实施的前提、实施的过程、实施的效果并提出了实施建议。

上一篇:概率论论文下一篇:电大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