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机械范文

2023-09-22

中职机械范文第1篇

适用专业: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

先修课程:《机械制图》《汽车机械基础》《工程力学》《液压与气动基础》

《整车维护》《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 后续课程:《汽车发动机总装与调试》《汽车维修质量检验》

《 汽车故障诊断与检测技术》

一、前言

1.课程的性质

该课程是江苏省五年制高职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平台课程。在学过《机械制图》《汽车机械基础》《工程力学》 《 液压与气动基础》等课程之后,进行《机械基础课程设计》,课程设计是全面应用所学的知识,独立完成一个设计。这是一次全面、综合实践性很强的模仿设计工作的练习和考核。

2.设计思路

该课程是依据五年制职业教育《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置的。其总体设计思路是,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并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学会完成相应工作任务,并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发展职业能力。课程内容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理论知识的选取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进行,同时又充分考虑了高等职业教育对理论知识学习的需要,并融合了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对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要求。教学效果评价采取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点评价学生的职业能力。

二、课程目标

能计算选择电机,确定总传动比,并分配各级传动比,计算各轴功率,转速,转矩,对传动件(轴、齿轮)设计计算,装配图设计和绘制,零件工作图设计、绘制,能编写设计计算说明书。

三、课程内容和要求

1.设计内容:设计一级变速箱。

2.时间安排:①1设计计算:1天

②绘制总装图草图:2天

③绘制正式总装图:2天

④编写说明书:1天

⑤答辩:1天

(上述时间安排仅供参考,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设计情况适当调整详细的设计时间进度。)

3.设计要求:①绘制总装图一张;A2

②绘制零件图若干张(具体要求由指导老师确定);A3

③编写设计计算说明书一本(字数不得少于5000字)。

四、成绩考核

1、平时表现(包括纪律遵守情况、设计态度情况等)占20%

2、图纸质量和说明书质量占50%

3、答辩成绩占30%。

注:

1、课程设计成绩分为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五等;

2、对于抄袭他人成果、设计方案存在严重缺陷和答辩不合格者,课程设计成绩为不合格。

五、教学建议

1、课题选择要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和所学专业,并结合企业实际综合考虑,学生可分组进行,每组6—8人,每组课题要有区别,每组配1名指导老师,

2、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让学生从设计方案的构思、零件材料的选择、工艺设计计算、画图,到查阅技术资料、编写技术文件等各方面得到综合训练。

中职机械范文第2篇

1当前中职机械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1.1 实践教学方法单一

实践教学方法运用的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整体的教学质量, 而就当今中职机械专业实践教学方法的实施情况上来看教学方法过于单一,教学效率不高。 例如,过度的重视理论教学,失去了实践教学的本质;教学手段老套,课堂教学气氛沉重,学生的学习兴致不高等[1]。

1.2 实践实训基地建设不足

对于中职机械专业实践教学来说,需要有着相应的实践实训基地作为支持,这样才能满足实践教学的需求[2]。 然而,就现阶段中职机械专业实践实训基地的建设情况上来看,存在很多大的不足,主要受到资金的限制,机械实践设备的投入不足,无法有效的满足校内实训需求。 另外,在实践实训过程中,缺乏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从而导致学生的实训仅局限在校内,与外界接触不多,出现闭门造车的现象,从而影响到中职机械专业实践教学效率。

1.3 机械专业实践教学考核不够全面

在机械专业实践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对学生的实践进行考核,才能了解学生实践的薄弱之处,同时还要对实践教师进行考核,使教师清楚地认识到自身实践教学中的不足,以便于及时改进。 然而,大量的调查发现,当今机械专业实践教学考核过于片面,无法从实际中认识到实践教学的不足,从而影响到中职机械专业实践教学效率。

2提高中职机械专业实践教学质量的措施分析

2.1 对实践教学方法进行改革

通过以上的分析了解到,当前的中职机械专业实践教学方法过于单一,不仅影响到实践教学质量,同时对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产生极大的影响,针对这种现象必须对实践教学方法进行改革。 首先,应实现一体化教学体系,将实践与理论进行有效的结合,当然,在整个教学中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主要做好引导者的工作, 在实践中不断地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有效地提高机械专业实践教学效率。 其次,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教师应充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来进行机械实践教学, 例如利用机械模型、计算机仿真软件、多媒体实践过程展示等,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机械专业的实践知识, 给学生带来直观的感受,激发学生动手操作的欲望[3]。 再次,应充分运用项目教学法对学生进行实践教学,针对中职机械专业实践教学内容设置相应的项目,并引导学生独立完成机械设计、生产等工作,让学生获得真实的感受,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着极大的作用。

2.2 加强中职机械专业实践实训基地的建设

实训基地是机械专业实践的基础, 一旦实训基地建设不足将会给学生的实践教学造成极大的影响, 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因此,要提高中职机械专业实践教学质量,必须加强实训基地的建设。 首先,应加大实训基地建设的资金投入,引进先进的机械设备供学生学习和实践操作, 确保学生学习的都是市场中最先进的机械设备[4]。 其次,应加大中职机械专业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主要与一些企业合作,在学生实践实训期间,企业提供一定的实践条件,让学生真正接触到机械实践岗位,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另外,可以将校企进行深度的融合,企业提出用人需求,而学校则根据企业的用人要求进行订单式培养,这样不仅可以保证企业有着足够的机械人才支持企业的发展,同时中职学校的机械专业学生就业率也得到了一定的保证, 实现双赢。

2.3 重视中职机械专业实践教学的考核

从以上的分析了解到, 实践教学考核的不全面是影响中职机械专业教学质量的主要因素,因此,应重视中职机械专业实践教学的考核。 首先,要加强对学生实践学习的考核,打破统一标准的固定考核模式,要从学生实践操作的各个环节、实践结果等各个环节展开全面的评价, 并由实践指导教师来对学生进行评定,指出有待改进的环节,让学生清楚地认识自身学习的薄弱之处,并在日常的学习中进行针对性学习,从而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实践学习效率。 其次,要加强对实践指导教师的考核评价,应结合实际教学情况,设置单独的实践教学考核方法,使教师认识到自身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改进,全面提高机械专业实践教学效率。

3结语

总之,在机械市场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对机械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因此,在中职机械专业教学中,应重视先进机械设备的引用,同时还要在教学方法上进行一定的改进,并且加强对实践实训基地的建设, 这样才能切实有效的提高中职机械专业实践教学的质量,促进学生的长远发展。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对机械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因此,在中职机械专业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实践教学,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确保学生机械技能的提高,这样才能够提高学生的市场竞争力,促进学生的长远发展。

中职机械范文第3篇

摘 要:本文阐述了行为导向教学法的授课方式与路径的特性,包括行为导向教学法的行为导向授课方式与授课路径的特性。我们提出了在中职机械加工教学中通过创设教学情境来实现行为导向教学法,应用行为导向教学法改变教学模式,应用行为导向教学法拓展教学内容等在中职机械加工教学中行为导向教学法的运用对策。

关键词:中职机械加工教学;行为导向教学法;运用

一、 前言

在中等职业教育的过程中,相关的机械加工教学始终占据相当大的比重。在新的时代,经济发展一直非常迅速,而相关机构也注意到了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性。如果我们不进行改进和创新,就会使学生落后于时代,这是不利于学生未来的发展。行为导向教学的目的是在优化中等职业教育传统的教学方法,它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学好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实现实践能力的双向提高,并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 行为导向教学法的授课方式与路径的特性

(一) 行为导向教学法的行为导向授课方式

严格地说,导向教学法不是一个授课路径,它提高了教学的意识。教师应根据学生相关知识的状态获取授课路径的调整,从而使授课有效性增加。该授课路径较多,分为案例分析、模拟授课、角色扮演等,授课人员应当根据机械特点和相关授课路径,从而使授课有效性增加。

(二) 行为导向授课路径的特性

在中等职业行为导向授课教学中,可以优化学生的专业思想,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这种授课路径可以增加教学资源的多样性,这也使学生提高他们的专业知识。教师应该用科学的路径来管理学生,引导学生通过协作获取知识,使学生的知识获取质量得以优化。教学路径也可以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在讲座中,讲师应该采用激发兴趣的方式,使学生对相关知识的兴趣有了明显提高。该授课路径要求授课人员应当提升学生的授课参与度,从而使授课的开放性增加,也使学生手脑平衡性增加。

三、 在中职机械加工教学中行为导向教学法的运用对策

(一) 在中职机械加工教学中通过创设教学情境来实现行为导向教学法

如果教师不能创造一个良好的教学情境,就会使课堂气氛枯燥,这将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行为导向教学方法要求教师在教学时,创造良好的教学情境。学生可以先自由讨论他们学习的知识点,从而提高学生的兴趣,使学生能够快速学习机械加工的实践知识。为此,教师必须要提升自身的专业知识,牢牢把握所教知识点的理论和技能,保证可以更好地进行教学情境创设。创设的情境要贴近实际,不能离开学生的实际生活,在保证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将教学工作的创新和教材结合起来,帮助学生提高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实际操作能力。同时,教师还要着力培养学生形成查阅资料的习惯,要让学生提前做好对知识点的预习,这样能提前让学生提起对知识点的学习兴趣,可以更好地提升课堂学习效率,不但能使学生迅速掌握课堂上所学的机械加工知识点,还能促进学生将所学知识点运用到实践之中。比如,在讲解齿轮运行这一章节知识点时,教师针对知识点提出了一个问题:齿轮在不同机械设备中都有哪些运行方式?学生认真思考了齿轮运行的情景,并进行了踊跃发言,对齿轮在钟表、汽车发动机和门锁等不同机械设备中的运行方式进行了举例。教师则依照学生所举案例对齿轮在不同机械设备中的运行原理进行了讲解,并纠正了学生发言中出现的错误,使学生很好地掌握了知识点。

(二) 在中职机械加工教学中应用行为导向教学法改变教学模式

当用行为导向教学方法教学时,所有课程计划把学生作为课堂的中心,改变了僵化和死板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在教室里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形成师生之间良好的互动。在教学中,教师应合理规划教学内容,要让学生触类旁通,串联起相关知识点的学习,但其教学目标是独立的,要让学生能参与教学。例如,教师在进行“模具设计制造”这一章节讲解时,应用行为导向教学法改变教学模式,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小组内学生共同将所讲模具设计和制造出来,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点的操作原理。

(三) 在中职机械加工教学中应用行为导向教学法拓展教学内容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机械加工领域的知识不断更新。因此,教师的教学内容也应随着相应知识点的更新而不断扩大。在机械加工教学中,除了理论知识,还要学习实际操作能力,学生需要把重点放在具体实践内容当中去应用。为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在中职机械加工教学中应用行为导向教学法拓展教学内容,教师应补充在生活中出现的一些机械加工的情况,这样学生更容易理解机械加工的相关知识点,从而提高学生的认知。为此学校可以定期邀请一些专业的机械加工技术人员来学校开展教学讲座,以此来开放学生的眼界和扩充学生的知识面。在开展学生知识拓展教学时,学校邀请专业技术讲师为学生讲解目前国际上先进汽车发动机的相关知识。汽车发动机的机械加工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所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都很高,为了引导学生的思维,教师与学生一起分析了汽车发动机的机械结构和运行原理。加深了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印象,在分析和总结学习的过程中,也取得了良好效果。

四、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中等职业教育阶段,以行为导向教学法的机械教学,能够高效地培养学生的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中等职业学校机械加工教学中合理使用行为导向教学方法,能夠较好地适应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使学生能更好地整合与实际技能相关的理论知识,这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发展机械加工的专业能力。同时,为了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发展,有必要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使教学质量可以有效地提高。

参考文献:

[1]胡明辉.行为导向教学法在中职机械加工教学中的应用[J].河北农机,2017(10):42.

[2]吴波.行为导向教学法在中职机械加工教学中的应用[J].魅力中国,2017(26):6.

[3]冯昀辉.基于行为导向教学法在中职机械加工教学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2018(89):22.

[4]李钢锋.行为导向教学法在中职机械加工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职业教育,2016(12):163.

作者简介:

凤其羽,安徽省宣城市,宣城市工业学校。

中职机械范文第4篇

[摘 要] 中职机械专业教学是为了向机械制造行业输送实用的技术人才,所以这个专业的教学方法尤为重要,它推动着机械制造业的进步。教师在日常教学时,应该采取一些有效的教学方法,培养出合格的人才,从而为机械制造行业提供人才支撑。如何进行有效教学,还需要教师不断去尝试和探索。主要针对项目教学法在中职机械专业教学中的应用提出几点看法。

[关 键 词] 项目教学法;机械专业;教学应用

项目教学法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参与每个项目的每个环节,从而让学生的能力得到发展和提升,也让学生真正了解到项目的每个环节如何进行,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加容易配合教师,从而促进机械专业教学的顺利进行。机械专业教学具有其特有的性质,教师采取一些比较有效的方法,可以提高教学效率,从而促进学生的发展和进步,所以教师可以在实际教学时尝试应用项目教学法。

一、项目教学法在中职机械专业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

项目教学法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将一个相对独立的项目交由学生自己处理,信息的收集、方案的设计、项目的实施及最终评价都由学生自己负责,学生通过该项目,了解并把握整个过程及每一个环节中的基本要求。“项目教学法”最显著的特点是“以项目为主线、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具体表现在目标指向的多重性;培训周期短,见效快;可控性好;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项目教学法是师生共同完成项目、共同取得进步的教学方法。机械专业的教学本来就是为了让学生在掌握基本理论之余,可以具备动手操作的能力,这样才可以让学生很快适应以后的工作岗位。项目教学法让整个教学更加有序和有效,可以锻炼学生的多种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所以在中职机械专业教学中应用项目教学法是很有必要的。如何更好地应用项目教学法,就需要教师结合实际进行有效的实践和探索。

二、项目教学法在中职机械专业教学中的应用

(一)优化教学控制

项目教学法应用在机械专业教学中,可以优化教师对教学的控制。以往的教学因为没有将所教授的内容分成一个个单独的项目,在教学时会没办法很好地控制,从而影响教学效率。项目教学法将课本知识变成一个个项目,让学生去参与项目的每一个环节,真正做到学生为教学的主体,这样可以保证学生得到充分锻炼,也可以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教学。教师在运用项目教学法时,只需要把控每一个环节,而不是像以往的教学那样全程都要去参与,现在更多的是把控全局,放手让学生去操作和完成,这样减轻了教师的负担,也可以充分锻炼学生,让学生具备工作的能力,从而适应以后的工作岗位,这样的中职教学才是有效的。项目教学法优化了教学控制,教师可以在实际教学中应用它,从而促进自己的教学。

(二)精心选择教学项目

教师想要很好地應用项目教学法,就应该精心选择教学的项目。项目科学和合理才可以保证接下来的环节顺利进行。教师在选择项目的时候,应该考虑多方面因素。学生的兴趣、学生感兴趣的项目能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让整个教学更加有效。结合生活实际,对学生进行教育,是为了让他们适应以后的教学,所以在选择项目时尽量选择那些实际生活运用比较多的,这样才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走进工作,适应工作。选择的项目要能在实际教学中开展,这样才可以让学生去参与,保证整个项目的顺利进行。教师选择项目时,充分考虑以上几个因素,才可以保证项目教学法的顺利进行,从而促进学生的成长和进步。我们想要在中职机械专业教学中应用项目教学法,精心选择项目是很有必要的。

(三)项目任务合理分配

项目教学法中每个项目的进行都有很多环节,如何合理分配任务,也是项目顺利进行的前提。教师应该根据每个环节的不同任务的特点,选择能力相匹配的学生来进行,让学生可以充分展现和发挥自己的实力,保证每个环节的顺利进行。实际教学时,要保证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任务,这样才会促使学生主动参与,从而让项目教学法得到很好的应用,促进机械专业教学的有效性,也能促进学生的进步。我们想要机械专业教学中应用项目教学法,项目任务合理分配也是教师需要做到的。

三、结语

项目教学法可以促进教学的效率,让学生得到发展,教师应该把它们很好地应用在实际教学中。

参考文献:

[1]魏倩.项目教学法在中职机械专业教学中的应用[J].探究科技风,2013(22).

[2]吴跃萍.项目教学法在中职机械专业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园(下),2015(6).

[3]王成彬.中职机械专业教学中项目教学法的应用研究[J].企业导报,2014(2).

中职机械范文第5篇

摘要:教学体制一体化模块化教学,实现了教学知识与专业实践相结合的教学,一体化模块化教学将中职教育的内容进一步丰富,教学结构完善,为学生的专业技术应用与创新提供了发展平台,也是我国教育体制改革发展的直接体现。

关键词: 中职机械制造; 一体化模块式教学; 实践研究

社会经济发展速率的提高,为社会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同时教育人才培养方式也逐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以综合性人才为主,达到中职专业人才的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的同步提高,本文讷对中职实施一体化模块化教学的探究主要以机械制造专业的教学实践为例,实现我国中职教学模式的探究发展。

一、一体化模块式教学模式

一体化模块式教学模式是将传统教学中零散的教学知识进行统一整理,依据教学专业的特点,合理有序的进行重新规划[1],从而实现教学理论知识结构有结构的开展教学,同时一体化模块式教学也体现在打破传统理论大于实践的教学模式,将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结合在一起,新的教学模式符合现代社会综合人才培养模式。一体化模块式在中职机械制造中的实践,可以实现短时间内的教学理论与专业知识的融合,为中职学生提供了专业技术创新发展平台。一体化模块化教学在中职机械制造领域的探究,具有综合性,合理性,科学性的发展特点,适应了现代社会发展的人才需求,是新时期教育改革取得改革成果的直接体现。

二、中职机械制造一体化模块教学的实践

(一)师资队伍完善

中职机械制造一体化模塊式教学的开展,可以实现现代机械制造课堂内容逐步丰富,学生的知识学习领域进一步拓宽,为了满足学生课堂学习的知识广泛性,发挥学生课堂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中职院校必须保障教学师资队伍建设。教师不断的扩充自己的教学能力,例如:教师结合机械制造的专业知识,对教学中遇到的机械运动课堂记录进行认真反思,结合学生的学习状态,合理调整教学形式和教学理论,优化中职课堂教育的教学效果,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另一方面,中职机械制造卡开展一体化模块教学,中职学校可以进行教师动手实践,积极组织教师进行学科调研,例如:某中职学校积极开展机械制造指导教师进行一线实践,并组织调研成果比赛,该校机械制造教学教师能够充分应用本次调研机会,合理进行中职机械制造一体化模块教学的师资力量在实践得到全面提高。此外,中职机械制造一体化模块教学实现师资队伍建设不仅对教师的专业能力进行提高,同时进行加强中职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的引导,中职机械制造的学生的文化素质较低,教师进行机械制造的专业知识教学中,也要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和引导,达到一体化模块教学的研究全面性开展。

(二)教学资源的综合应用

机械制造专业的一体化模块教学开展,院校实现教育资源的综合应用。机械制造的理论知识开展模块式教学时,要善于抓住理论知识的教学重点。例如:机械制造中将机械的运动的探究,主要分析运动的有用功和机械运作的受压能力。依据教学的理论知识,教师进行实践指导,从而实现现代机械制造领域的知识进一步优化与探究[2]。

(三)教学知识结构的优化配置

一体化模块教学的开展,也需要机械制造教学知识结构的优化配置,中职学生的教学知识结构相对庞大,知识结构零散,为了发挥一体化教学的优势,中职教师进行课堂教学前,做好教学知识的教学规划。例如:机械制造中进行技术教学时,将机械制造的知识结构分为大型知识机械的知识理论,精密机械零件加工的知识结构,为中职教学的开展提供了相对优化的教学配置,发挥中职机械制造一体化模块教学的作用,达到中职机械制造教学学科的人才培养结构的完善。

(四)学生为主体的创新型教学

中职机械制造一体化模块教学的开展,是现代教育体制得到进一步优化完善的重要体现,教师开展教学中,必须坚持一体化模块教学模式适应学生的学习模式,实施学生为主体的创新型教学模式。例如:教师开展机械制造一体化模块教学中,采取教师示范,学生进行实践模仿,同时开展课堂教学课堂讨论,学生能够依据学习的理论知识,进行主动的动手探究,对机械制造中,零件加工和机械有用功的计算进行分析,并分析不同状态中机械运作的速率,机械后期应用的寿命评估等技术形式,充分发挥学生是教学课堂主体的作用[3],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机会一体化,同时也进行现代知识的应用规划,发挥一体化模块教学在中职机械制造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五)新型教育手段的融合

一体化模块教学的开展,需要新型教学手段作为基础,例如:计算机大数据处理技术,计算机智能化系统的开发,机械制造材料加工自动雕刻,致谢零件尺寸检验矫正技术,中职机械制造一体化模块教学的开展,应用多种新技术作为现代教学课堂学习与操作的一项内容。这种新技术的探究应用,使中职机械制造一体化模块教学的内容更丰富,为现代中职学生的专业知识的深入探究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应用空间。

三、结论

中职机械制造一体化模块教学应用于机械制造专业,能够提高中职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实现现代中职教育内容的丰富,教育人才培养与社会发展相适应,为我国现代机械技术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发挥人才创造在社会发展中的中坚作用。

参考文献:

[1]孙庆志.中职机械制造一体化模块式教学的实践[J].科学中国人,2016,21:310.

[2]戴晶.机电一体化实训装置在中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东南大学,2015.

[3]樊艳君.中等职业学校开展校企合作教学的探析[D].湖南农业大学,2007.

中职机械范文第6篇

如何防止学生实习中的伤害事故, 是中职学校普遍关注的一个问题, 在我国, 这类事故十分严重, 每年有许多学生因事故致伤致残, 财产遭受损失, 一旦学生出现安全事故, 将对学生、家庭、学校造成严重的影响。酿成这类事故易于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学生不懂安全技术, 缺乏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因此, 不断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防范能力和安全操作技术水平, 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 许多中职学校都开设有机械专业, 机械设备是现代生产中各行各业不可缺少的设备, 不仅工业生产要用到各种机械, 其它行业也不同程度的用到各种机械, 它是各行各业解放劳动力、提高生产率的有力工具, 也是现代工业的基础。在生产的人机环境系统中, 机械与人相比, 具有人所不可替代的优点:

1) 输出功率大, 可长期稳定操作, 不易疲劳, 生产率高。

2) 自动化程度高。

3) 准确性和速度比人好。

4) 灵敏度和反应能力高。

5) 耐用性强, 可在人不适宜的环境下操作。

6) 可靠性高, 不会受外界因素的影响。

7) 运转速度快, 可连续运行。

8) 能同时完成多种作业, 适应性强。

由于机械设备仍需人的操纵、监控和维护, 故机械设备的运转是处于人机环境之中的, 从生产安全的角度出发, 要保证人、机、环境的安全, 必须协调人机关系, 保证人、机的本质安全, 遵循人机之间的安全规律。学生对机械设备的实践操作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保证学生的实习安全、设备安全, 是实习教学过程中的重要工作, 教育学生严格按照实习操作规程进行实习, 教育学生关注安全、关爱生命。

1 我国工伤死亡事故状况

我国各类事故每年约有100万起, 工伤事故死亡大于等于13万, 伤残70余万人, 职业病危害70多万人。一次死亡10~29人特大事故约平均每3天一起, 一次死亡大于等于30人以上的特别重大事故约平均30天一起。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约1500亿元人民币, 占中国GDP总量的2.5%左右。

由于人的安全素质差 (即安全意识差、安全观念差、安全技能差、安全行为规范差) 而造成的事故灾祸占伤亡事故的80%以上。

数据显示, 发生过工伤事故的企业, 事故比例是, 来自农村乡、镇和县城的务工者, 工伤事故分别占工伤者总数的70.2%、15.4%和10%, 城市户籍职工受工伤的机率占4.3%, 而大城市的工伤者只占1.6%。

总结伤亡事故的惨痛教训, 人为失误是伤亡事故的元凶。事故中60~70%是人的“三违”而引发的, 即违章操作、违章指挥、违反劳动纪律而造成伤亡事故。

由此可见, 除了企业对生产机械设备硬件方面增加投资外, 对企业员工的安全培训已变得非常重要, 加强和提高企业安全管理人员素质的问题亟待解决。

2 机械伤害事故

2.1 机械伤害

机械性伤害主要指机械设备运动 (静止) 部件、工具、加工件直接与人体接触引起的夹击、碰撞、剪切、卷入、绞、碾、割、刺等形式的伤害。各类转动机械的外露传动部分 (如齿轮、轴、履带等) 和往复运动部分都有可能对人体造成机械伤害。

2.1.1 机械的危害因素。

机械是若干零部件的组合体, 在这个组合体中至少有一个零件是运动的, 且还具有制动机构、控制和动力系统等, 由机械造成的伤害统称机械伤害。

2.1.2 机械设备危险。

机械设备危险是针对机械设备本身的运动部分而言的, 比如传动机构和刀具, 高速运动的工件和切屑。如果设备有缺陷、防护装置失效或操作不当, 则随时可能造成人身伤亡事故。

2.1.3 机械设备的危险分类。

机械危险可分为两大类:机械危险和非机械危险。

机械危险的主要形式:挤、剪、割;切断、缠绕、引入;卷、冲、刺;扎、擦;磨、流体喷射等。

非机械危险的主要形式:电气危险、热危险、噪声危险、振动危险、辐射危险、材料和物质产生的危险、忽略安全人机学原则产生的危险。

2.1.4 机械伤害的原因。

机械固有的危险因素和人的不安全行为是造成机械伤害的直接原因。环境因素、管理失误等是造成事故的间接原因。

2.1.5 机械伤害的类型。

(1) 物体打击; (2) 车辆伤害; (3) 机械伤害; (4) 起重伤害; (5) 触电; (6) 灼烫; (7) 火灾伤害; (8) 高处坠落; (9) 坍塌; (10) 火药爆炸; (11) 化学性爆炸; (12) 物理性爆炸; (13) 中毒和窒息; (14) 其他伤害。

2.2 金属切削机床安全

金属切削加工中常见的伤害事故:

1) 刺割伤。操作人员使用较锋利的工具刃口, 如机工车间运转的车、铣、刨、钻等机床的刀具, 就像快刀一样, 能对未加防护的人体部位造成极大伤害。

2) 物体打击。车间的高空落物, 工件或砂轮高速旋转时沿切线方向飞出的碎片, 往复运动的冲床、剪床等, 可导致人员受到打击伤害。

3) 绞伤。机床旋转的皮带、齿轮和正在工作的转轴都可导致绞伤。

4) 烫伤。切削加工下来的切削崩溅到人体暴露部位上导致人员烫伤。

2.2.1 车削加工中学生的安全操作要求。

1) 实习操作时精力要集中, 思想开小差, 结果发生误操作, 导致事故;

2) 安装/拆卸夹具前, 切断机器电源, 防止机器突然启动;

3) 上料、取料, 装、卸工件时, 要正确使用安全装置;

4) 检查产品/材料时, 防止机器突然启动;

5) 加油时, 防止机器突然启动;

6) 清扫铁屑时, 不能戴手套操作。

2.2.2 冲压机械安全。

冲压伤害事故频率。据统计, 机械工业中历年发生的冲压伤害事故约占全部机械伤害事故的40%。据国外有关资料介绍, 在冲压机械上发生的人身伤害事故比一般机械要高三倍。

冲压机械常见事故。

1) 冲压工作最常见的事故是手指被切断。

2) 工件被挤飞伤人。

3) 齿轮或传动机构将操作人员绞伤。

4) 模具起重、安装、拆卸时造成砸伤、挤伤。

5) 冲模或工具崩碎伤人。

冲压伤害事故的主因。造成冲压人身伤害事故的原因与冲压设备和模具的安全状况、生产环境的不安全因素以及操作人员的不安全动作等有密切联系:

1) 私自拆除安全装置或安全装置失效, 导致事故发生。

2) 停机检修时, 未采取保护措施, 机器突然启动发生事故。

3) 多人操作, 动作不协调, 发生误操作。

4) 违反操作规程, 在压力机正要运行时, 用手进入模内进行调整作业。

5) 身体不适、疲惫、体力不支发生误操作。

冲压设备的安全防护措施。为防止冲压伤害事故, 可采取下列措施:

1) 设计冲床时应使材料的进给和工件的脱模, 工人的双手不必进入或靠近冲模危险区域, 如采用自动送、卸料。

2) 冲床构造应使工人操作时不可能把手伸入冲模危险区域, 如采用安全保护装置;

3) 设置自动保险装置, 使万一身体某部位伸入冲模危险区域时, 滑块能自动停止运动;

4) 严格遵守安全规章制度。

3 学生实习中的安全教育

3.1 学生安全事故的隐患

近年来, 中职学校机械专业学生在实习中的安全事故时有发生, 轻则皮肤烫伤、手指割伤, 重则伤及眼球、头发卷入以致拉掉头皮。这些事故都给学生及家长带来痛苦, 给学校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减少和避免这类事故的发生是中职学校机械专业实习指导教师的重大职责, 通过学生的安全教育, 让他们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 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操作技术水平, 从而达到安全实习的目的。

机械专业学生在实习过程中, 总会出现违反操作安全的现象, 对机床那种新鲜好奇感, 随意摆弄, 意识不到各种危险性;学生初学刃磨车刀时, 磨伤手的事时有发生。有极少数不认真实习的学生没有看实习指导教师示范操作, 对刃磨车刀的要领不理解, 把车刀插入砂轮侧面刃磨, 使砂轮受压力太大引起爆裂高速飞出, 造成很大的安全隐患。造成其他的安全隐患还有:没有停止主轴就转换刀架、头部靠近旋转的卡盘或工件、用手拉铁屑、摸旋转部分工件、用棉纱或毛巾抹擦旋转中的工件等等。

3.2 教育学生了解设备的危险

3.2.1 传动装置的危险。

机械传动一般分为齿轮传动、链传动和带传动。由于部件不符合要求, 如机械设计不合理, 传动部分和突出的转动部分外露、无防护等, 可能把手、衣服绞入其中造成伤害。链传动与皮带传动中, 带轮容易把工具或人的肢体卷入;当链和带断裂时, 容易发生接头抓带人体, 皮带飞起伤人。传动过程中的摩擦和带速高等原因, 也容易使传动带产生静电, 产生静电火花, 容易引起火灾和爆炸。

3.2.2 机床的危险。

机床是高速旋转的切削机械, 危险性很大。

1) 其旋转部分, 如钻头、车床旋转的工件卡盘等, 一旦与人的衣服、袖口、长发、围在颈上的毛巾、手上的手套等缠绕在一起, 就发生人身伤亡事故。

2) 操作者与机床相碰撞, 如由于操作方法不当, 用力过猛, 使用工具规格不合适, 均可能使操作者撞到机床上。

3) 操作者站的位置不适当, 就可能会受到机械运动部件的撞击, 例如, 站在平面磨床或牛头刨床运动部件的运动范围内, 就可能被平面磨床工作台或牛头刨床滑枕撞上。

4) 刀具伤人, 如高速旋转的铣刀削去手指甚至手臂。

5) 飞溅的赤热钢屑、刀屑划伤和烫伤人体, 飞溅的磨料和崩碎的切屑伤及人的眼睛。

6) 工作现场环境不好, 例如照明不足, 地面滑污, 机床布置不合理, 通道狭窄以及零件、半成品堆放不合理等都可能造成操作者滑倒或跌倒。

7) 冷却液对皮肤的侵蚀, 噪声对人体危害等。

3.3 教育学生严格按照安全操作规程实习

1) 实习学生要按要求着装。穿好工作服, 敞开的衣服必须扣好、袖口扎紧、长发要塞在帽子内;不能穿裙子、拖鞋及高跟鞋进入实习场地;在有转动部分的机床上工作时, 绝不能戴手套。

2) 测量工件尺寸时应停车测量, 并把刀架移到安全位置。

3) 工件和刀具装卡要牢固, 刀头深出部分不能太多。

4) 切削下来的带状切屑、螺旋切屑应使用钩子及时清除, 切勿用手拉。

5) 禁止把工具、量具、卡具和工件放在床身或变速箱上, 防止落下伤人。

6) 当切削铸铁和黄铜一类脆性材料时, 要防止灼热切屑飞出伤人, 应戴好防护镜和使用透明档板防护装置。

7) 操作磨床时, 还应注意砂轮的选用和砂轮的安装要求, 防止砂轮碎裂, 飞出伤人。

人身安全、设备安全、设备维护与保养等问题是中职学校机械专业学生实习教学管理中的重要工作。为预防机械专业学生实习中的事故隐患, 实习指导教师要认真做好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 突出重点, 狠抓落实, 在操作示范中重点提示注意各事项和要求, 强调实习安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让学生清楚“要我安全、我要安全、我懂安全、我会安全”, 并建立经济赔偿和扣除实习分数等有效制度。教育学生一定要严守安全操作规程, 使学生关爱生命、注重安全。围绕学生的安全实习教育工作有很多, 如何有效合理地进行, 值得学校及实习指导教师不断深入地研究和探讨。

摘要:针对中职学校机械专业学生实习教学存在的安全事故隐患进行了阐述, 并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和可行性的解决方法, 结合学生对设备使用、维护和保养工作的要求, 提出了建议, 对学生实习安全教育工作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中职学校,机械专业,学生实习,安全教育

参考文献

[1] 徐德蜀.安全文化的形成与发展[J].安全、健康和环境2006 (01) .

上一篇:绩效考核办法及细则范文下一篇:语文教师一年工作计划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