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新农村建设示范村范文

2023-09-16

湖南新农村建设示范村范文第1篇

为探索妇联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县妇联以提高农村妇女的生活水平和质量为目的,以解决农村妇女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着力点,以加强农村基层妇女组织建设为保障,有序启动和扎实推进“巾帼示范村”创建工作,有效地调动了城乡妇女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

一、理清思路,健全机制,夯实创建工作基础

1、出台方案,争取支持。去年7月,县妇联在专题调研、了解村情民意等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确定工作思路,根据十堰市“巾帼示范村”创建活动实施意见精神,结合我县实际,制定下发了《XX县“巾帼示范村”创建活动实施方案》,提出了创建活动的指导思想、明确目标和工作要求,增强了活动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与此同时,县妇联及时向县委、县政府汇报“巾帼示范村”的创建情况,引起了县委、县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在“XX县创建巾帼示范村方案”请示上,县委、县政府领导充分肯定了妇联开展“巾帼示范村”创建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要求相关部门要大力支持配合此项工作。去年8月,在城关镇守金店村隆重举行了“巾帼示范村”创建活动启动仪式,会议宣读了《倡议书》,守金店村妇女代表作了表态发言,10个示范村妇代会主任和结对 帮扶的10个“巾帼文明岗”负责人签订了结对子帮扶协议,副县长柏东明同志在启动仪式上作了重要讲话,要求各地、各部门要站在服务大局、服务妇女的高度充分认识这项工作的重要意义,切实加强领导,使这项工作融入中心,有序推进。

2、健全组织,完善制度。为保证“巾帼文明村”创建活动的深入有效开展,县妇联积极探索“巾帼示范村”创建工作的督查和激励机制,将此项工作纳入年终目标考核内容,提出了具体的工作要求和量化标准,建立了县妇联机关干部联系点制度,直接深入基层,负责安排、指导、督查各地创建工作,确保面上工作顺利开展。各乡镇妇联按照统一规划,建立了创建活动领导小组,制定实施方案,明确目标任务,开展动员部署,切实把巾帼示范村创建工作摆上突出位置。

二、突出重点,统筹推进,丰富创建活动内涵

1、深化巾帼科技致富工程,推动农村妇女增收致富。在“巾帼示范村”创建中,始终把拓宽致富渠道,促进妇女增收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一是强化科技培训。组织农技专家深入“巾帼示范村”开展送科技下乡活动,举办培训班,发放科技书籍,提供科技咨询,把农业新信息、新技术、新品种送到田间地头和农户家中,帮助农村妇女提高科技文化素质和科技致富本领。二是积极扶持农村妇女自主创业。各 乡镇妇联组织经常深入农村调研妇女发展需求,鼓励农村妇女因地制宜发展投资少、场地和技术要求低、见效快的项目,依靠创业致富。县妇联抓住“建设百里长廊”契机,请示发放贴息贷款时注重向百里长廊没线“巾帼示范村”倾斜,今年共为28名女种养专业户发放小额贴息贷款60余万元,不少农村女种养专业户通过这笔资金扶持走上致富路,辐射和带动了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三是推动农村富余女劳动力有序转移。充分发挥XX县木兰花家政服务培训中心基地作用,共举办家政服务、电脑操作等专业的培训班8期,培训妇女劳动力550人,把455名农村妇女输送到深圳佳居乐家政服务公司,对于希望“离土不离乡”的留守妇女,在XX县木兰花家政服务中心就业,使培训妇女百分之百实现就业。

2、开展净化家园文明行动,以家风文明促进乡风文明。家庭是妇联组织传统的工作领域,文明卫生环境的创建在新农村建设中起着重要作用。县妇联以倡导健康科学文明生活方式、提高农村妇女和家庭成员的文明素质、促进农村社会和谐为目标,大力宣传净化家园文明行动的重要意义、内容、目标等,宣传公民道德和家庭美德。一是开展 “妇女撑起‘半边天’, 长廊建设我当先”万名妇女签名活动。7月12日,我们在水坪镇举行了签名活动启动仪式。在仪式上,水坪镇妇联与前进村、阎家坝村、杜家沟村、洞子沟村等村妇代会主任签订“讲文明,除陋习,从我家做起”承诺书。 来自百里长廊沿线的妇女代表进行了签名。县委常委、县委办公室主任李文新对广大妇女同胞作出要求。活动旨在宣传发动,充分发挥妇女“半边天”的作用,积极参与百里长廊建设;树立典型,充分发挥榜样的示范辐射作用,引导广大农村妇女绿化美化长廊。二是开展环境整治活动。为改变柴草乱放、粪土乱堆、垃圾乱倒、污水乱泼、禽畜乱跑等陋习,抓好家居庭院环境卫生,积极参与“一建三改”,促进脏、乱、差局面的改变,县妇联号召各乡镇成立“巾帼文明检查队”等妇女志愿者组织,使广大妇女在参与中接受教育,陶冶情操,践行文明,自觉成为“文明卫生环境”的创建者、推动者、受益者,实现了以家庭卫生促进村容整洁,以家风文明促进乡风文明。

3、开展关爱女性维权行动,以家庭平安促进社会稳定。针对当前农村中存在的妇女儿童权益受侵害问题,县妇联把加强开展普法宣传、关爱弱势群体、促进农村社会稳定等工作纳入“巾帼示范村”创建活动。一是加大普法宣传力度。利用村妇女学校、妇女文化示范户阵地,组织“巾帼宣讲队”进村入户开展了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和《妇女权益保障法》、《婚姻法》等法律法规知识的宣传咨询、知识竞赛等活动,提高广大农村妇女的法律素质和依法维权的能力。二是加大维权服务力度。充分发挥妇联组织和社会化维权机构作用,及时有效地调处各类矛盾纠纷,为受害妇女儿童提供及时必 要的法律帮助,切实维护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近年来,共接待来信来访134件,妥善处理134件,结案率达100%。三是为弱势妇女群体办实事。为维护贫困妇女的生存权和发展权,促进社会稳定,县妇联通过上下联动,为139名单亲特困母亲建立了档案,争取扶贫搬迁计划,切实解决了黄开梅等32名单亲特困母亲的安居工程。为了帮助广大贫困女童在完成基础学习后继续接受职业技术培训,县妇联以十堰市职业技术集团学校为重点,争取了15名春蕾计划名额,帮助广大贫困女童增强就业技能,拓宽就业渠道,使贫困妇女儿童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关怀,为社会的安定奠定基础。

4、开展妇代会整建行动,增强组织活力。我们把村妇代会建设作为创建“巾帼示范村”的重要抓手,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创新活动方式,增强组织活力。今年9月,我们联合县委组织部下发了《关于抓紧做好选拔配备村级干部工作的通知》,配齐配强村级女干部。各乡镇高度重视此项工作,纷纷结合本乡镇的实际制定《工作方案》,成立工作专班,严格进行考核。截止目前,全县295个行政村全部配齐村妇代会主任。村妇代会主任待遇问题,将自XX年开始从村级转移支付资金中解决。

三、整合资源,城乡互动,拓展创建工作领域

在“巾帼示范村”创建中,我们注重统筹城乡资源,不断拓展创建工作领域,引导“巾帼文明岗”与“巾帼示范村” 结对,在“巾帼示范村”创建中再作新贡献。

1、调查摸底,切实开展帮扶活动。各文明岗主动深入结对帮扶的村调查了解情况,根据示范村的实际情况和需要,制定了帮扶活动计划,明确了帮扶任务目标、主要内容和具体的要求,切实开展好帮扶活动,起到了以城带乡,城乡互动,统筹发展的良好作用。如县水务局办公室结对县河镇示范场,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县水务局投入20余万元,并购买了净化设备,解决了540户、1500余人的安全饮水问题。县烟叶办结对龙坝乡芦峰村,芦峰村是一个烟叶村,因此,县烟叶专门派一名技术员常年驻村指导烟叶工作,使该村获得了烟叶丰收,户平增收100元。

湖南新农村建设示范村范文第2篇

1.1 区位条件

江苏省处于东部沿海地区, 东部地区是我国率先实现对外开放的区域, 所以占据了沿海地缘的优势, 交通尤其是水上交通条件便利, 为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巨大活力。相比, 湖南省处于中部地区, 对外开放要晚于东部沿海地区。其发展水平不具备明显的优势, 对外联系也明显不如江苏省, 农村经济发展起来相对艰难。同时, 江苏省地处东部沿海, 气候宜人, 土壤肥沃, 平原居多, 这对于农业发展十分有利。相反, 在湖南地区, 山区居多, 这样的地理环境, 大规模的农业生产十分困难, 大型机器的新型发展方式很难进行。

1.2 基础条件

江苏省和湖南省区域间的基础条件也存在着较大差异。首先, 对于农业生产而言, 基础设施是农业生产的必需品, 基础设施上就包括耕作工具、播种收割工具、运输工具等等。湖南省地处山区, 农村地区富含矿产资源和林木资源, 这有利于农村产业的发展, 是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最后, 在交通设施方面, 江苏省的优势也要大于湖南省。江苏省地处平原, 交通运输方面十分便利。而在湖南地区, 由于山地居多, 很多公路很难遍及农村, 这就会导致农业生产大型机器设备进不去, 从而不能更好地发展现代化农业生产。

1.3 人力资源

区域间人力资源差异也是新农村建设区域经济发展存在差异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在中国, 由于教育资源的差异, 地区性的人力资源差异就十分明显。我们分析知道, 在全国的大环境下, 东部地处沿海, 对外开放较早, 国内外经济技术和文化交流频繁, 人们更富有改革开拓的精神, 市场观念和创新意识强烈。而中部地区, 人们的普遍思想观念保守, 相对缺乏开放意识, 易于满足, 不愿冒险, 安于现状。这种人力资源的差距, 不仅导致了现有的发展差距, 而且成了区域农村经济协调发展的制约因素。

2 对江苏省和湖南省新农村建设中区域经济差异的思考和建议

2.1 引进先进的农业技术

现阶段, 我国的农产品生产在质量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落后的生产方法已经渐渐退出历史的舞台。在江苏地区的农业生产, 就应该继续引进并继续创新农业技术。可是在湖南地区, 农业生产仍然需要引进先进的农业技术去推动现代农业生产。所以, 先进的农业技术是农业生产的关键。先进的农业技术有利于生产高质量的农产品, 能生产出消费者满足的农产品, 达到质量要求。同时, 先进的农业技术可以提高农产品的生产效率, 创造出更多的农业产值。所以对于尤其是湖南地区, 一定要充分引进先进的农业技术促进农业生产。

2.2 以产业结构的转型推进新农村经济建设

现阶段中国农村经济发展主要的问题就是经济结构转型的问题。在湖南省, 有些地方的农村经济仍然停留在小农经济的小机器生产的经济生产模式。在这样的问题上, 就需要进行产业结构的转型, 大力提高农业生产的综合能力, 注重改善农业产业结构和区域经济发展布局, 继续坚持自己在农村经济的措施, 努力完善产业结构, 提高农村经济的竞争力。调整农村的产业结构, 多元化生产农产品, 也要优化农业生产资源, 为农业发展创造更多的利润。

2.3 以制度创新为新农村经济建设创造条件

新农村经济建设的制度创新必须服从国民经济发展大局, 通过一系列正式和非正式的经济制度, 保持农村经济总量的长期持续稳定增长。首先, 要加快对经济结构的改革, 转变农村传统的小农经济的发展方式, 建立起新的农村经济产业结构。其次, 要在新的土地三权分置制度下, 更加突出保护耕地政策, 解决好土地承包权的转出, 为新型农业生产提供最基础的制度保障。特别是在湖南省, 一定要解决好土地转让、大面积生产的农业转型问题。所以。在制度已经得到了创新的条件下, 一定要把各项制度创新落到实处, 去运用好新制度。

2.4 以政策支持引导新农村经济建设

面对新农村建设的区域经济差异现状, 政府一定要采取各项新政策去引导偏落后地区的新农村发展。首先, 政府要积极运用财政政策, 通过公共财政政策支持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其次, 政府要通过金融政策支持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 为新农村经济建设提供有效资金,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最后, 要想加快农村经济发展, 也要解决好农民的压力问题。

摘要: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应该是发展农村经济, 改善农村经济产业结构体现新型农村风貌。不过, 在新农村经济建设发展的过程中, 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依然明显存在。本文通过对江苏省和湖南省新农村经济建设的比较, 从而为新农村建设特别是中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政策的制定提供建议。

关键词:新农村,经济建设,区域差异

参考文献

[1] 郭俊华.东西部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比较和思考[J].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 (5) .

[2] 张敬华.中国城市化水平地区差异研究[D].浙江大学, 2012.

[3] 林志斌.基于八大经济区的区域经济差异及趋势分析[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09 (3) .

湖南新农村建设示范村范文第3篇

关于湖南平江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调查

调查目标:深入了解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进程

调查时间:2011年7月15日至2011年7月29日

调查对象:中共平江县委 平江县人民政府

调查方式:实地调查和采访

湖南省政协九届五次会议提出的关于《加快我省新农村建设的对策建议》,湖南省农办党组及时召开各处室主要负责人会议进行认真学习,逐条地研究落实具体措施和办法,并将《提案》和省领导的批示印发到省直有关部门,多次与省直有关部门协商,督促有关部门抓好提案的落实。建立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一项重大而长期的历史任务。为了切实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和中央1号文件精神,整体推进平江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按照中央、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根据平江实际情况,做出了合理的安排,并且为此付诸实践。平江县是革命老区,也是国家级贫困县。全县104万人口,其中城镇居民18.9万人,农村人口多,这促使整体发展的缓慢。新农村建设的提出,为平江县的整体发展,指明了一条道路。平江县政府制定了适合自己的新农村建设指标。生产发展有支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有水旱无忧的农田水利设施;有适应生产的硬化道路和机耕路;有稳定的村级经济收入。生活宽裕,吃有安全食品,喝有安全饮水,穿有完好服装,行有适用车辆,炊有清洁能源,住有舒适实用房子,户户有电视、空调,冰箱、电话,家家有存款、人人病能医、子能育、老有养,有村部、医疗室、养老院、

图书馆等。

平江县政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推进农村全面进步,不断提升农村生产力水平、服务管理水平、农民生活水平和文明程度为目标,坚持政府主导、农民主体、上下联动、整体推进,实现农村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与和谐社会建设相统一,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逐步把我县农村建设成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平江县委、人民政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始终坚持协调发展原则、分类指导原则、统筹规划原则、分步实施原则、分步实施原则。

平江县委、人民政府坚持协调发展原则。坚持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与和谐社会建设协调发展,生产与生活条件同步改善,建设与管理同步推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同等重视,正确处理农村建设发展中的各种关系。

平江县委、人民政府坚持分类指导原则。坚持因村制宜,分类指导,一手抓示范,一手抓脱贫;立足实际,确定建设内容和标准,区别不同情况,采取分类措施,不搞一刀切。

平江县委、人民政府坚持划原则统筹规划。在整体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根据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和农业产业现状及群众生活水平,由各乡镇具体申报,对778个行政村进行统一排队,报县新农村办备案,按照因地制宜、优势优先、各具特色的要求,分期制定实施规划。

平江县委、人民政府坚持分步实施原则。2008年至2017年,将全县778个行政村基本建设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即每2年建设一批,分5批完成,第1批建设106个村,第2-4批各建设200个村,其余村为第5批进行。

平江县委、人民政府坚持分步实施原则。坚持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地位,正确处理政府主导与农民主体的关系,坚持尊重群众、依靠群众、发动群众,凡是群众迫切要求的先建、早建;凡是群众不认可的项目,不强行推进;凡是群众一时不接受的项目,先试点示范,让群众逐步理解接受。凡属进入新农村建设范畴的村,享受的国家扶持项目必须由村民讨论,经逐级申报批准后再实施。

县政府计划用10年的时间整体推进平江县新农村建设,使农民群众过上以“稳定的收入、良好的教育、丰富的文体、便捷的交通、发达的通讯、方便的购物、及时的就医、宁静的环境、清新的空气、舒适的住宅”为主要标志的宽裕型小康生活。现在新农村建设在平江县广大农村中茁壮发展,到处都是一番欣欣向荣的景象。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个重大历史任务,为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三农”工作,平江县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采取了一系列支农惠农的重大政策。切实加强“三农”工作,农业和农村发展出现了积极变化,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粮食连续两年较大幅度增产,农业结构调整向纵深推进,农民收入较快增长,农村税费改革取得重大成果,社会事业进一步发展,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得到加强,干群关系明显改善。农业和农村发

展的好形势,对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和社会稳定,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当前农业和农村发展仍然处在艰难的爬坡阶段,农业基础设施脆弱、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矛盾依然突出,解决好“三农”问题仍然是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重大而艰巨的历史任务。平江县党委和政府按照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的战略部署,始终把“三农”工作放在重中之重,切实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加快农村全面小康和现代化建设步伐。由于中国整个中西部的工业化快速发展,以前在沿海出现的劳动力紧缺用工荒现象,现在也开始在内陆中西部开始出现。湖南也不例外,平江也出现此类现象。这值得我们关注,并认真加以研究调整政策和对策。平江县委、人民政府调整政策,将原来为了发展劳务经济而鼓励本地民工外出打工,调整为鼓励民工留在家乡自家家门口打工。这对发展平江经济非常有利,一是解决了本土企业的用工紧缺情况,使企业可以放手发展而无后顾之忧;二是照顾了家里老人和留守儿童问题的解决;三是带动了家乡的各类消费,更加为平江经济助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城乡协调发展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保证占人口大多数的农民参与发展进程、共享发展成果。如果我们忽视农民群众的愿望和切身利益,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长期滞后,我们的发展就不可能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就无法落实。我们应当深刻认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联系,更加自觉、主

动地投身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尽快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确保我国现代化建设顺利推进的必然要求。国际的经验表明,工农城乡之间的协调发展,是现代化建设成功的重要前提。一些国家较好地处理了工农城乡关系,经济社会得到了迅速发展,较快地迈进了现代化国家行列。同时,也有一些国家因为没有处理好工农城乡关系,而导致农村长期落后,致使整个国家经济停滞甚至倒退,现代化进程严重受阻。平江县委、人民政府深刻汲取国外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把农村发展纳入整个现代化进程,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工业化、城镇化同步推进,让亿万农民共享现代化成果,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工业与农业协调发展、城市与农村共同繁荣的现代化道路。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任务。我们正在建设的小康社会,是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其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但大部分地区农村面貌变化相对较小,一些地方的农村还不通公路、群众看不起病、喝不上干净水、农民子女上不起学。这种状况如果不能有效扭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会成为空话。因此,我们要通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快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的进程。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大的意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持久动力。扩大国内需求,是我国发展

经济的长期战略方针和基本立足点。农村集中了我国数量最多、潜力最大的消费群体,是我国经济增长最可靠、最持久的动力源泉。通过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可以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使亿万农民的潜在购买意愿转化为巨大的现实消费需求,拉动整个经济的持续增长。特别是通过加强农村道路、住房、能源、水利、通信等建设,既可以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消费环境,又可以消化当前部分行业的过剩生产能力,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社会和谐离不开广阔农村的社会和谐。当前,我国农村社会关系总体是健康、稳定的,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矛盾和问题。通过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有利于更好地维护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缓解农村的社会矛盾,减少农村不稳定因素,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湖南新农村建设示范村范文第4篇

在当前中国政府把建设重点转向农村的背景下,掀起了一股旧村改造和新村建设的热潮,但是许多新建农村的形式淡化了和自然环境的关系,使原有的农村秀丽景观荡然无存,丧失了乡土特色。建设后的农村景观和城市的许多景观雷同,由于观念认识的偏差,农村居民把城市的一切当成模板。

我国大多数的农村都具有非常悠久的历史和文化特色,如何保持、延续和发展这些特色,使农村在更新改造的过程中充满生机、活力和具有地方文化特色是很多人都在关注和呼吁的。 另外,我们也应该看到,事物是不断地发展变化的,农村景观具有动态性的特征,特别是在中国当前正处于社会经济的转型期,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出现的一些状况并不是偶然的现象,是与农村居民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相协调的。

客观地看:有些传统农村的生活方式已被现代生活所取代,景观模式也己经落伍于人们的审美观念和生活需求,在这样的契机下,急需要探索出一条适合现代新农村景观的发展之路。另一方面,具有乡土特色的农村景观是中国几千年历史传承下来的文化痕迹,是人类进化过程中与自然协调共生的结果

我们不可能也不该将其遗弃,所以本研究是以规划学、现代景观学和建筑学的相关理论为基础,以现阶段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导向,构建新农村景观环境体系,以期对当前的新农村建设起到控制和保护的作用,追求既有新时代气息又有乡村特色、民族特色、地方特色和历史文脉的新农村景观。

论文研究内容 本论文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c1>新农村建设区与周边自然环境的景观融合:在村庄规划中引入景观控制的概念,研究景观控制的相关理论,对村庄居民点的建设形态进行控制,使之与自然环境相互融合,体现建设中对自然环境的保护与尊重。

御鑫造园http:///

c2)新农村宏观景观研究:研究村庄居民点的宏观布局、道路骨架、景观廊道、历史发展脉络等,达到对村庄风貌的控制。

<3)新农村景观特色的创造:通过对当地传统特色文化的吸收和提炼,在新农村建设中体现乡村特色、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避免建设中的千篇一律。

(4)新农村典型空间的研究:

①广场绿地空间:探索为广大农民喜闻乐见的广场绿地形式,突出农村特点,体现乡土特色,结合当地实际,利用当地材料,节约建设资金,以小型化、多样化、乡情化为原则,避免对城市广场的照抄照搬。

②街道空间:研究村庄街道空间的特色,提出街道空间景观的设计要点和设计的模式。

③历史建筑和片区空间:讨论历史建筑和片区空间景观的保护、改造、更新,妥善处理发展与保护的关系和新老建筑的协调。

④旅游空间:研究以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为主题的乡村旅游观光及景观设计,用于当地旅游项目的开发,发展第三产业,提高农民收入。

湖南新农村建设示范村范文第5篇

一、基本情况

溢河乡xx村地处南宫山旅游专线公路沿线,距乡政府 7.5公里。全村7个组141户543人,有耕地782亩,XX年人均纯收入2915元,是县委县政府确定的小康示范村、魔芋“一村一品”重点村和第二批新农村建设示范村。近年来,xx村在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帮建单位的大力支持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团结和带领全村广大群众按照“二十字方针”积极投身新农村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二、取得的成绩

1、着力发展魔芋,打造“一村一品”。XX年全村70户种植魔芋300亩,产商品芋300余吨,人均增收近1000元;XX年,在县政协的鼎力支持下,全村95户种植魔芋627.2亩,产魔芋500余吨,产值达到86万元;50亩地膜魔芋实验成功,400余亩林下育种长势良好,为来年魔芋产业奠定了较好的思想基础、技术基础和种源基础。XX年xx魔芋又上新台阶,全村种植魔芋总面积748亩,在302亩商品芋中,丰产园面积达到146亩。

2、抓好粮食畜牧,巩固传统产业。粮食和蔬菜生产稳中有升,人均达到半吨粮、户均三分菜;在“集中和分散并举”、“生产和环保并重”的科学思想指导下,改厕建圈70余户,修沼气池20口,促进了畜牧产业的发展。在市场低迷的形势下,今年全村养猪大户仍然稳定在3户、养羊大户发展到3户,一般农户的畜禽饲养量普遍增加,达到人均1头猪、3人一只羊、人均10只鸡,畜禽收入达到14万元。

3、抢抓历史机遇,发展旅游产业。今年,公路沿线新培育农家乐和农家宾馆2户,旺季生意火爆,淡季有时有客,预计年收入可达10万元,其余几户正在加紧筹备,明春有望开业。随着全县旅游业的迅猛发展,xx的旅游业正在起步,旅游收入所占比重将会逐年增加。随着旅游新村的建成,预计几年以后旅游服务将逐渐形成气候,成为xx的新兴支柱产业之一。

4、搞好技术培训,引导劳务输出。近几年输出劳力一般稳定在100人左右,年劳务总收入在120万元上下。根据形势发展,村上对外出务工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他们多赚本钱、多学技术,回家创业,千方百计吸引外地老板到岚皋办企业,促进家乡科学发展。招商引资、全民创业、就地务工挣钱,成为今年劳务收入的一大特点。

5、招商引资办厂,促进农民增收。乡村两级积极响应县委县政府号召,多次出面协调道路和场地,大力改善投资软环境,扶持平利客商刘次华先生到xx落户办厂。投资万元的丰园农产品加工有限责任公司顺利注册,厂房建设和设备安装到位,现已挂牌收购鲜魔芋投入生产,预计年产值可达万元。丰园公司的运营使xx魔芋土豆合作社功能更加齐全,消除了社员的后顾之忧,增加了就业、赚钱机会,一个公司加农户的经济运作模式正在形成。

6、搞好绿化美化,改善人居环境。在市、县林业局的大力扶持和精心指导下,全村植树造林1500余亩,其中良种漆树造林1000亩,既是景观、环保树,又是农民的摇钱树。此外,绿化村道3.5公里,设计特色庭院多处,人居环境得到美化。全村改造旧房62户180余间,添置垃圾屋2个,严格实行农户门前“四包”责任制,卫生状况有了较大改善。

2、花大力气解决中线公路交通问题,保证材料运输畅通,加快农户建房和公共设施建设工程进度。

3、倒排工期,经常对照《包抓责任一览表》和设计图纸检查建设进度,保证速度和质量,发现问题及时反映和解决。

4、充分发挥各方面的作用,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推进工作。

五、一点建议

湖南新农村建设示范村范文第6篇

全省新农村建设“千村示范、万村提升”工程启动后,梨树县作为第二批整体推进试点县,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新农村建设工作,把建设好新农村作为党和政府惠农的工程来抓。梨树县采取多种措施,把握“两个坚持”,大力发展农业农村经济,有效促进了新农村建设的顺利开展,提升了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水平。

1.选准“一个突破口”,顺利打开新农村建设新局面

新农村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经过深入调研,梨树县把综合整治農村环境作为新农村建设的突破口,在此基础上发展新产业、培育新农民、树立新风尚、构建新机制。一是领导重视,多次召开协调会议,对新农村建设特别是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做出明确部署,组织动员全县干部群众迅速投入到新农村建设当中。二是加强督促检查,在环境整治实施过程中,每年在6月末和10月初县五个班子领导,对全县20个乡镇进行拉练式大检查,有效促进了环境整治工作的快速开展。三是开展集中攻坚,一场环境综合整治攻坚战在梨树大地全面打响,乡镇政府所在地、省级示范村以及“三线一环”行政村积极进行“四清、四改、两建、两化”工程,彻底改变农村脏、乱、差现象。

2.把握“两个坚持”,精心描绘符合发展实际的新蓝图

确定了以统筹 “三化”为统领,以实现“五增一稳”为目标,即以县城为中心,以中心集镇为节点,以其他各乡镇为网络,以31个省级示范村为分支的以城带乡,以乡促村的整体推进思路。一是坚持分类指导,按照《梨树县2009~2012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规划》,根据梨树的地理特点、区位差异和发展差别,坚持对全县农村进行分类指导。二是坚持建设重点,以粮食高产示范区、高标准牧业小区、高标准棚膜小区,农村人居环境建设“三区一建”为重点,整体推进全县新农村建设进程。全县已初步形成特色养殖、棚膜蔬菜、矿产开发等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特色产业发展格局。以农高240万头生猪屠宰加工、曙光禽业3000万只肉鸡和达鑫禽业2100万只肉鸡屠宰加工项目为依托,新建标准化牧业小区326个,总量达到600个;以新天龙酒业、帝达淀粉、天成油脂公司、现代天丰集团等企业为依托,建成农业科技示范区5个,优质商品粮生产基地20万亩;以圣田蔬菜批发市场为依托,以高家村为中心建立蔬菜棚膜集群,全县棚膜小区发展到200个,棚膜面积总量达到20万亩。

3.围绕“三个结合”,全力抓好示范村建设

在示范村建设方面,做到“三个结合”。一是结合当地农民的意愿,搞新农村建设,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广大农民,项目立项前广泛征求农民意见。二是结合村集体经济实力,从财力方面看,一些村的集体经济实力还不强,还没有较大的收入来源,如果不坚持稳扎稳打,盲目攀比,盲目建设,势必形成新的村级债务,不利于长远发展。三是结合农村人居环境建设重点,搞新农村建设最容易见成效,也最不好抓出成效的就是农村的人居环境建设。通过“三个结合”,2012年,31个省级示范村新修道路162公里,路边沟145.9公里,桥涵1840延长米,新建休闲文化广场14个,安装健身器材206台(套),设置公共宣传栏7个,村屯绿化21万延长米,新建垃圾处理点1116个,垃圾处理场51个,新建村部18个,卫生所11个,文化活动室11个,图书室9个,村多功能室15个。

4.落实“四个到位”,建立健全新农村建设长效机制

着眼于农村经济社会的长远发展,建立健全了一套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长效机制。一是组织领导到位,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主管副书记、常委副县长为副组长,37个部门一把手为成员的新农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成立新农村建设办公室。各乡镇、省级示范村也都成立了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形成了强有力的组织领导格局。二是包保帮扶到位,将县五个领导班子分成五个片包保新农村建设及环境综合整治工作,27名副县级以上领导重点帮扶一个省级示范村,全县85个部门单位、31个企业按照“一对一、一帮三年”不变的原则,积极开展帮扶工作。三是资金投入到位,资金短缺一直是制约新农村建设的瓶颈,为更好地解决这一难题,梨树县采取向上争一点、县乡财政投一点、涉农资金倾斜一点、帮扶单位助一点、受益群众出一点、社会各界捐一点的“六路”资金打捆助建新农村的办法,建立了多元化、集约化的资金投入机制,有效缓解了新农村建设中的资金短缺矛盾。四是严格奖惩到位,县委、县政府把新农村建设工作纳入年度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的重要内容,定期进行督促检查和总结考核。对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同时,对于工作不重视,措施不力的乡镇和帮扶部门给予全县通报批评。

5.凝聚“五方合力”,努力营造新农村建设浓厚氛围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营造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建设的浓厚氛围,形成新农村建设强大合力。一是加强政府引导,县委、县政府出台了《梨树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奖代补暂行办法》,在财力紧张的情况下,2012年拿出200万元用于环境综合整治奖和对新农村建设好的乡镇、村、帮扶部门、企业和个人在年末进行表彰奖励,并逐步建立财政支持新农村建设的新机制。二是发动农民自主建设,坚持以农民投入为主,政府补助为辅的原则,发动农民以泥草房改造、院落、门前环境卫生、改厨、改厕等自由财产建设,充分发挥农民建设美好家乡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三是发挥镇村驱动作用,作为具体的组织实施者,乡镇党政一把手能够作为第一责任人,负总责,分管领导作为直接责任人,负责具体工作。四是加大部门宣传,县新农村办公室、宣传、文化、新闻等部门采取多种形式,对新农村建设进展情况、建设经验、先进典型和在建设过程中涌现出来的感人事迹及时报道。五是调动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发动各级干部、村民积极联系本村出生的、在村里工作过的社会知名人士、企业家和机关企事业干部回报家乡、支援新农村建设,形成新农村建设强大合力。

上一篇:河南讲座教授聘任合同范文下一篇:湖南省委组织部人才处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