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费资源范文

2023-09-17

浪费资源范文第1篇

尊敬的校长:

您好!

我是六年级的一名学生,在这个美丽的校园里学习.生活了已有六年之久了。我们学校好似一座美丽的大花园。春天,生机勃勃;夏天,绿树成荫;秋天,秋高气爽;冬天,白雪纷飞。

笔记本随手扔进垃圾桶,却只用了几页;地上满是纸团,我打开,纸里竟然一字没写;水龙头不停的流出清澈的自来水,用水人却不知去向;一瓶矿泉水只喝了几口,就扔了……

为了能使生活在校园里的同学能够珍惜资源,我向学校提出以下建议:

1.在学校开展“珍惜资源,只有一个地球”的活动,向同学宣传珍惜资源的知识。

2.在学校加强管理。对珍惜资源的班级进行适当奖励,对不良行为合理批评。

3.在班里设立垃圾分类,把可回收垃圾分为一类,不可回收垃圾分为一类。

4.在学校通过广播.杂志.图片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让每个同学都能认识到浪费资源是可耻的,从而自愿加入到节约资源的行列中。希望学校领导能够关注一下我的这份建议书。让我们学校的明天更加美好!

一名少先队员 王娅莉

2008年10月21日

浪费资源范文第2篇

您好!我是一名六年级的学生,已在这座美丽的实小学习了六年了,关于学生浪费水资源建议书。实小,是个景色优美在,学习优良的学校。多姿多彩的校园生活让学生们得到了更多的快乐。但是,在这些快乐背后,我还发现了许多惨不睹的画面。

我发现有许多在厕所里随意打闹、玩耍,故意把水龙头里的水开到最大,用手接住泼向对方,浪费了许多白花花的水,还有些把水龙头的头按住,把这样当成了一种娱乐!

最无法容忍的是,一些同学在吃饭的时候,到水槽洗手,故意把所有水龙头找开,开到最大,然后一走了之……,为了节约水源我为学校提供了以下建议:

1、在个个厕所中的水龙头上方饭堂水槽上方贴上提示语,提醒大家不要浪费水资源,范文《关于学生浪费水资源建议书》。

2、在一些广泛浪费水源处写上“红领巾岗位”让少先队员轮流站岗。

3、在班会上开一个主题会“保护水资源,人人有责等主题告诫同学要保护水源。

浪费资源范文第3篇

我郑重地向仍未觉悟的人们建议:

第一,人类要想征服可怕的大自然,就必须尊重自然。对于改造自然理应慎之又慎,又要大刀阔斧,勇于实践和改良,才能控制自然,使自身利益与自然协调发展,决不能重蹈西方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覆辙。

第二,请保留此标记做起,首先选择有利于保护环境的生活方式。善待我们的家园、善待地球,共创一个美好的生活环境。

1。节约资源 减少污染

(1)节水为荣,随时关上水龙头,防止滴漏。

(2)慎用清洁剂,尽量用肥皂,减少洗涤剂中的化学物质对水的污染。

2。绿色消费 环保选择

(1)用无铅汽油、无镉铅电池、无磷洗涤剂,减少水与空气的污染。

(2)购买低砩家用制冷器具、无砩发用摩丝,减少对臭氧层的污染。

3。重复使用 多次利用

尽量少使用一次性用品,多使用耐用品。如不使用一次性塑料和餐盒,减少白色污染;不使用一次性筷子;自备购物口袋或提篮。

4。分类回收 循环再用

不乱丢弃废电池、废塑料等垃圾、废物;将垃圾分类投放,变废为宝,使资源循环再生,造福人类。

5。保护自然 万物共存

不猎杀、使用珍稀动物和受保护的动物,关爱与保护野生动植物;植树造林,爱护我们身边的每一寸绿地、每一株花草、每一片树木。

6。讲究卫生 保护环境

浪费资源范文第4篇

更严重!

大家都知道著名的精益生产七大浪费(TIMWOOD),而事实上,如果管理工作不到位,也会造成极大的浪费! 浪费1:管理工作“等”

在管理工作中,等待的浪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 等待上级的指示:上级不安排工作下级就坐等,上级不指示下级就不执行,上级不询问下级就不汇报,上级不检查下级就拖着办。多干事情多吃亏,出了问题怎么办?听从指示没有错,再大责任可分担。很多工作是在多次检查和催办下才完成的,造成极大的浪费。

1  等待下级的汇报:任务虽已布置,但是没有检查、监督。不主动深入调查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只是被动地听下级汇报,不做核实就做决定或者向上级汇报,出了问题,责任还可以往下级身上推。

 等待对方的回复:我已与对方联系过,什么时候得到回复我无法决定,延误工作的责任应该由对方负责,我只能等。追究责任也不怕,我某月某日把这份文件送给对方,这里记录得很清楚,对方不回复我能怎么办?你还是和对方联系一下吧,以免耽误工作。

 等待生产现场的联系:职能部门不主动去为现场提供服务,而是坐等现场的联系,有时还很不耐烦,认为多等一会有什么了不起,却没有设身处地去为现场着想,严重地影响了生产现场问题的及时解决。

这些“等待”在工作中是大量存在的,主要是中层管理人员缺乏责任心和主动精神,不愿意承担责任。对于这种浪费,我们认为,根据不同企业的文化氛围,如果不能用Y理论激励员工去消除等待的浪费,就需要用X理论去加强管理,例如对于较重要的工作,可以用5W1H来进行计划分解,然后进行控制、检查和考核。实际上,X和Y理论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X+Y相辅相成也许更好一些。

2

浪费2:管理工作无序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句古语说明了秩序的重要性。缺乏明确的规章、制度、流程,工作中容易产生混乱,这是众所周知的。但如果有令不行、有章不循,按个人意愿行事造成的无序浪费,更是非常糟糕的事。

 职责不清造成的无序:由于制度、管理等方面的原因,造成某项工作好像两个部门都管,却纠缠不休,整天扯皮,使原来的有序反而变成无序,造成极大浪费。某个部门某个人,当看到一项工作比较紧急,如果不做就会影响到公司利益时,进行了补位。这时就出现了一种怪现象:那么,今后这项工作就由你们来做吧,责任部门反而放任不管了,这也是一种无序。

 业务能力低下造成的无序:素质低下、能力不能满足工作需要,都会造成了工作的无序。应该承担某项工作的部门和人员,因能力不够而导致工作混乱无序;当出现部门和人员变更时,工作交接不力,协作不到位,原来形成的工作流程经常被推翻,

3 人为增加了从“无序”恢复到“有序”的时间。一个有效的管理者应该是一个规范化的高手,能把复杂无序的工作标准化、规范化、简单化,从而使普通员工可以完成原本无法完成的工作。

 有章不循造成的无序:随心所欲,把公司的规章制度当成他人的守则,没有自律,不以身作则,不按制度进行管理考核,造成无章无序的管理,影响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影响部门的整体工作效率和质量。这种人为造成的无序危害更大。  业务流程的无序:直线职能制的纵向部门设置,对横向的业务流程严重割裂,各部门大多考虑一项工作在本部门能否得到认真贯彻,而很少考虑如何协助相关部门顺利实施。通常考虑以本部门为中心,而较少以工作为中心,不是部门支持流程,而是要求流程围绕部门转,从而导致流程的混乱,工作无法顺利完成,需要反复协调,加大管理成本。我曾查阅过几家公司的各项管理规定,发现一个比较有趣的现象:公司的各项规定很少按照横向业务流程的顺序来编写,大多数是按照纵向部门来编写,两个部门间如何交接则语焉不详,实施时就会造成无序。

4 这些无序出现的频次多了,就会造成企业的管理混乱。管理者应该分析造成无序的原因,努力抓住主要矛盾,思考在这种的无序状态中,如何通过有效的方法,使无序变为相对有序,从而整合资源,发挥出最大的效率。这是中高层管理者应该注意和重点考虑的问题之一。

浪费3:协调不力企业丧失凝聚力

所谓协调,就是指组织中的一切要素、工作或活动要和谐地配合,以便于组织的整体目标能够顺利实现。有了良好的协调,就会出现1+1>2的协同效应。因此法约尔把协调视为管理的一项基本职能。而如果在管理工作中协调不力,就会造成工作停滞等方面的浪费:

 工作进程的协调不力:由两个部门共同承担的工作出现问题,双方都不主动联系,还需要第三个部门协调,工作进度当然会受到影响。某些工作应由哪个部门负责没有明确界定,处于部门间的断层,相互间的工作缺乏协作精神和交流意识,彼此都在观望,认为应该由对方部门负责,结果工作没人管,原来的小问题也被拖成了大问题。

 上级指示的贯彻协调不力:对上级的工作指示及相关会议布置的工作没有传达,即使传达了却没有进行有效的协调来组织落实,形成口号接力,工作在本部门出现停滞,没有得到有效地贯彻,形成工作盲区。

 信息传递的协调不力:信息流转到某个部门出现了停滞,使应该得到这些信息的相关部门掌握不到,难以有效地开展工作。信息没有分类汇总,停滞在分散之中;信息没有得到充分分析、核实和利用,依旧停滞在原始状态之中;信息不准确,造成

5 生产盲目、物资供应混乱、计划的频繁调整、没有效益的加班及库存的增加。更有甚者,把信息视为本部门或个人私有,有意不再传递,则影响更大。

 业务流程的协调不力:绝大多数的管理活动,不是一个部门所能独立完成的,需要两个以上部门相互配合,按横向的业务流程来完成。但是由于纵向部门设置对业务流程的割裂,会形成一些断点,如果不能及时搞好协调,业务流程就不能顺利运行,会造成后续流程停滞,形成损失,即使想方设法绕过去,也造成效率降低,还可能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协调不力是管理工作中最大的浪费之一,它使整个组织不能形成凝聚力,缺乏团队意识、协调精神,导致工作效率的低下。 浪费4:生产经营要素闲置

我们把管理工作中的库存浪费称之为“闲置”。机构重叠,职能重叠……形成人浮于事,使生产经营要素不能得到有效利用,造成了闲置的浪费。

6  固定资产的闲置:过于乐观地估计了市场形势和低估了生产潜力,热衷于扩大规模,容易导致固定资产的闲置,厂房、生产设备等因开工不足而导致浪费,使公司的成本升高,利润降低,竞争力下降。这种浪费最容易出现在高层领导身上,因为他们要把组织做大,创造政绩,因此即使有可行性分析,也充斥着乐观的估计,甚至领导者有意识地夸大预期效果。

 职能的闲置或重叠:公司在进行组织设计时为某些部门设置了一些职能,但在实际工作中,该职能却没有发挥作用,造成了部门职能的闲置,而且对公司的相关工作产生了影响。两个部门承担了类似的工作,职责有部分交叉重叠,好像谁都可以负责,其实是谁都不负责。错时互相推诿,取得了成绩又相互争功,易导致工作中互相牵制,影响组织效率。

 工作程序复杂化形成的重叠:在某些情况下,对于一些不重要的任务,上级其实只承担签字的职能,但如果没有上级的签字或认可,则业务就无法进行,会出现等待和停滞等浪费。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浪费?上级如果担心失去权力,则下级就会事事

7 请示,长久下去,组织就会逐渐僵化,失去活力。这是每一个层级的管理者都可能犯的错误。唯有敢于授权,才能简化流程,提高效率。

 人员的闲置:人多好办事,都强调本部门工作的重要性,增加人员,三个人干两个人的工作。由于工作量不饱和,帕金森定律就发生作用了:为了避免上级“人浮于事”的批评,就开始制造出额外的工作,例如总务部增加一个文员,为了填满她的工作时间,就会以公司或者部门的名义通知其它部门,请提交××计划、总结和报表,于是就制造出了额外的工作,形成了一连串的连锁浪费。而该文员有工作可做了,而且达到了“细化管理”的效果。

 信息的闲置:笔者在曾经服务过的一家企业发现,公司内外充斥着大量的信息和原始数据,本应当从中汲取有用的信息,但管理层未经过汇总、分析等处理,进行放大输出;所以有些公司在信息闲置方面的浪费是极其惊人的,需要从根本上进行变革,从信息的有目的搜集开始,经汇总、分析、存档、再输出的全过程中,找出不准确、不及时的浪费,并进行根除。

扁平化管理、业务流程再造、组织再造、过程管理等方法,都是工作流程化、规范化、职责化的有效措施,可以从某种程度上减少闲置的浪费。但是,更重要的是思想不能闲置,流水不腐,如果能不断地用新的管理思想去冲击旧的思维,自然会采取有效的对策去消除因闲置而发生的浪费。

8

浪费5:应付

顾名思义,应付就是工作虽然干了,但是不主动、不认真,敷衍了事,不追求最好的结果,从而缺乏实际效果,是责任心不强的一种表现形式,这种浪费在工作中是经常见到的。

 应付基础工作:在体系管理中,许多应该日常进行的工作没有认真去做,不重视日常规范管理,缺乏踏实的基础工作,稽核前突击表面工作,以应付检查,实际效果可想而知。为什么国内的ISO9000质量体系资格证书的含金量越来越低?因为许多企业都可以把来人摆平,即使出现问题也会与管理者代表内部交流,末次会议上只会开出几个一般不符合项,整改后自然获得通过。应付一下也能过,那么认真干什么。

 应付检查:公司布置的工作,没有按计划要求去完成,只做一些表面文章,去应付公司的检查。人们常说:干没干是态度问题,干得好不好是水平问题,其中的含义

9 是非常值得玩味的。如果检查工作的人员也应付,或者碍于情面不予指出,就会形成空对空。

 应付导致前松后紧:在涉及系统性和流程性工作时,如果前面不认真,则将对后续工作产生较大的影响,例如交货期确认不准确、不及时,就会导致生产制造系统出现额外加班等多种浪费。

 应付造成虎头蛇尾:在工作中没有计划与自查,做事只做前面,随着时间的推移,后面的就忘做了甚至不做了。工作缺乏主动,让做什么事,只是应付了事,而不是自己严格要求要做得更好。这些都对工作产生极大的危害。

应付的浪费主要是由责任心不强和素质低下等造成的,它实际上是工作中的失职,这种浪费对组织的损害是隐性的,将逐步侵蚀组织的肌体,是一种慢性毒药。对这种司空见惯的浪费现象,决不能麻木不仁,听之任之,而应该建立健全以绩效为中心的监督考核机制,以减少浪费。 浪费6:“低效”反复发生

10 低效的含义包括:

 工作的低效率或者无效率:相对于管理工作的高效率而言,低效率造成的隐性浪费是非常大的;原来只要一个人承担的工作,需要两个以上人员来完成;应该按计划完成的任务反复拖期。

 错误的工作是一种负效率:没有一次把事情做好就是最大的浪费,应该正确完成的工作被做错,会出现返工、重做、纠正等浪费,甚至影响到整体。如果是高效率地完成了错误的工作,则损失更大。更可怕的是,这种错误在某种程度上是被允许的,会被以各种各样的原因、理由来掩盖住,从而反复发生,造成类似的浪费。 我们允许的是创造性的失误,而不允许反复发生低级的错误。

低效率是由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 管理者的低素质:学习能力的不足,危机意识的淡化,造成许多人员的素质满足不了工作的需求。在每个组织中,人员的素质肯定参差不齐,抱怨是没有用的,更不能把责任推到普通员工的身上,只有低素质的管理者,而没有绝对低素质的员工。

11 高素质的管理者能够通过培训指导,用人所长,人尽其才,有效地带领员工完成任务。一头狮子带领一群羊和一只羊带领的一群狮子是完全不一样的。因此,应该从中高层管理者身上寻找原因,而不能把责任简单地推诿给下级。

 方法不当:人员安排不得当,会导致低效率,计划安排不合理,工作难以按期完成;顺序安排有问题,会造成主次不分,重点工作无人做……

 固步自封的僵化思想:过去的成功经验、过去行之有效的方法,会使某些“成功”人沾沾自喜,沉湎于过去的辉煌之中,从而不思进取,不继续提高自己,使用原有的一套来面对千变万化的内部和外部环境,不仅导致了低效率,甚至会拖累整个组织的前进脚步,成为整个组织前进的绊脚石。只有不断学习新知识,接受新思想,才有可能解决新问题。 浪费7:管理无 “理”可依

管理成本是企业成本构成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即各职能部门在生产、供应、设计、品质、财务、营销等过程中产生的费用成本。管理必须依“理”行事,来控制成本,减少浪费,否则就会受到惩罚。“理”在企业管理中具体指“目标、指标、预算、计划”,但是,如果“理”本身存在问题,则危害更大。

 目标指标不合理:管理是要有“理”可依,但前提是“理”是正确的。如果“理”本身出现了问题,或者我们理解错了,那么结果就可想而知了。就像解一道数学题,如果已知条件不完全甚至是错误的,即使运算过程再精彩,也推导不出正确的结果。  计划编制无依据:公司下达了目标指标,却不知道怎样分解,靠“拍脑子”和想当然去制定预算和计划,缺乏可执行性。对于非量化的工作,不进行细化,不具备可

12 操作性。短期计划没有围绕中长期计划进行编制,两者之间出现脱节和背离,没考虑连续性。计划编制拖拖拉拉,事态紧急才下发,忽视了及时性。对于这种计划,如果不进行修改和调整,甚至推倒重来,将带来极大的危害。

 计划执行不严肃:上级没通知我,我不知道计划的内容,所以无法执行;实际情况变化过快,使计划无法执行;由于前道环节工作没有及时完成,致使计划无法完成;公司制订的目标、指标由于执行有困难而不予落实,按照自己想象的内容去执行;接到计划后根本不看,计划的内容是什么都不知道,或者简单看一下就扔在一边,根本谈不到执行。

 计划检查不认真:反正计划考核由公司统一进行,日常我就不用再进行检查了。计划出现了偏差,要么是计划报高了,要么是计划漏编了,肯定是有原因的,何必追究呢。完成得差不多就行了,逐项落实多费事啊。

 计划考核不到位:由于无法了解和掌握计划的进度和完成情况及存在问题,而难以实施考核。即使发现了问题,也不检讨反省,客观地分析存在差异的原因,而是一味强调理由,推卸责任,逃避考核。发现问题后,措施不到位,致使下期的计划中

13 又没有体现或纠正,导致问题长期存在。都在一个公司工作,低头不见抬头见,何必得罪那个人,轻描淡写来几句,可保下回我没事儿。

 投入产出不匹配:目标指标虽然完成了,但是成本是否过高?投资回报率是多少?已经知道要得不偿失,但因为已经向总公司提交了计划,而硬着头皮干到底,不愿意承认失败,使企业继续遭受损失和形成新的浪费。

这些问题在日常管理中是经常存在的,但是又是难以度量的,它不象出现废品那样直观,因此而形成的管理成本的隐性浪费经常被忽视,甚至被视之为理所当然,难以形成消除浪费的动力。

管理工作中的“七种浪费”,要比丰田生产方式所指出的生产现场中的“七种浪费”严重得多,但是解决起来也困难得多。因为生产现场中的浪费大多数可以量化,然而管理工作大多为软性指标,具有较大的弹性,要想进行量化和细化相对困难;而且大家司空见惯,即使上级要求,也是紧一阵后松一阵,容易形成反复,而如果不能对管理工作中的浪费形成共识,活动是很难持续有效地长期开展的。因此,我们必须对消除浪费活动的艰巨性和长期性要有清醒的认识。从消除点滴的管理浪费做起,向着彻底消除浪费的目标一步一步地走下去。

浪费资源范文第5篇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我简单说一下“杜绝浪费,人人有责”这个话题。

大家都知道,食物浪费对社会、资源、环境和人们的身心健康都会带来巨大的危害,党中央近日也推出了“光盘行动”的口号,足以说明杜绝食物浪费是多么刻不容缓。

虽然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使世界上很多国家的粮食产量逐年稳增,但在地球上许多贫穷的角落,人们正持续遭受着饥饿的折磨。即使是在经济实力世界第二的中国,也有人一天只吃一顿饭,也有人处在温饱线以下。

我们周围有许多常见的浪费现象,比如公款吃喝,过节消费,在食堂吃几口就倒掉,单位宴请活动等等。这些都与我们的消费文化和习惯有关,比如在民间,节庆时节,聚会增多,请人吃饭一定要多点菜,不然觉得丢面子。往往造成请客的点得不赴宴的吃得不多,一桌宴席有一半会被浪费;在官场,公款吃喝之风盛行,身处其间的每一个个体,都极易陷入狄更斯悖论中,明明知道公款吃喝不对却不得不顺从。这就是“舌尖上的浪费”。 为了杜绝浪费,人们发起了“光盘行动”,工艺组织的志愿者倡议市民在饭店就餐打包将剩饭带走,“光盘”离开,形成人人节约粮食的好风气。并且国家也下发文件,明确要求坚决杜绝公款消费现象,使得“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大家多数人都知道如何多渠道去避免浪费粮食,往大了说,国家可以完善相关法律设施,加大对公款吃喝的惩罚力度;往小了说,对于我们自身而言,我们可以在餐厅吃饭时适度消费,养成打包的习惯,改变自身消费习惯和观念,以节约为荣。另外,我感觉,食堂方面也应使饭菜保质保量。曾经有几次我买的饭特别难吃,就吃了一半,没有办法就扔了。

我们身边的浪费现象,不只局限于食物的浪费,还包括水,能源等等,,我们平时可以少用一次一次性筷子,少用一次塑料袋,都可以节约资源。

最后,希望党中央的这次“光盘行动”能够永远进行下去,也希望我们在坐的每一位同学,都能从我自身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为将我国建设成为富强,美丽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努力奋斗!

谢谢大家!篇二:关于食品浪费的演讲稿

杜绝浪费,人人有责

大家好,今天我简单说一下“杜绝浪费,人人有责”这个话题。

大家都知道,食物浪费对社会、资源、环境和人们的身心健康都会带来巨大的危害。

下面我们大致看一下某些国家的真实情况:

这张照片反映的是在老挝古都琅勃拉邦,一位农民手捧稻谷的情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世界很多国家的粮食产量正在逐年稳增,而在地球上许多贫穷的角落,人们正持续遭受着饥饿的折磨。

下一张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小男孩身上会爬满了蚊虫及苍蝇,因为饥饿已经让他没有力气来挥手驱赶这些昆虫。他已经习惯了它们的存在。

另外,在朝鲜,目前只有30%的援助粮食到位,朝鲜2400万人口,有四分之一处在饥饿的边缘。

即使是在经济实力世界第二的中国,也有人一天只吃一顿饭,也有人处在温饱线以下。

当前世界粮食安全现状是:饥饿人口的总量及其所占人口比例都在下降;但另一方面,全球消除饥饿问题发展不平衡。非洲是在此期间饥饿人口数量增加的唯一区域,从1.75亿增至2.39亿,而过去4年增加近2000万。另外,近年来的国际金融危机也对消除饥饿问题产生了较大影响。根据统计,减少饥饿人数的多数成果是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之前,之后改善危机进程明显放缓,粮食价格上涨也影响了消除饥饿的工作。 面临的挑战:一是经济全球化使得粮食安全问题已经不能以地区眼光来解决,而是要放在全球视野之下;二是在饥饿与贫穷及营养不良严重的地区,往往与当地国家内部派别冲突或地区的武装冲突相互叠加,加重了解决饥饿问题的复杂性;三是天灾人祸并发症,导致贫穷与饥饿问题日趋严重,例如埃塞俄比亚、阿富汗、索马里等国家的饥饿人数是发展中国家平均人数的3倍。

对于咱们国家来说,中国用全球7%的土地,养活了全球1/5的人口,但代价是消耗了全球35%的氮肥和70%左右的可用水资源。“粮食连续七年丰收”的背后是,2-3倍于欧美的花费和农药使用量,数倍于传统种子的工业种子。中国的真实情况是劳动生产率停滞不前,资源消耗透支接近极限。目前全球每年粮食的正常贸易量为2.2亿吨至2.3亿吨,纵使中国将这些粮食全部购买下来也只能满足我国粮食需求的45%。2010年我国粮食进口量约为3700万吨,已占当时世界粮食贸易量的1/6左右。目前中国已成为美国的第一大粮食出口市场。可见我国粮食安全问题十分严峻。

我们周围有许多常见的浪费现象,比如公款吃喝,过节消费,在食堂吃几口就倒掉,单位宴请活动等等。这些都与我们的消费文化和习惯有关,比如在民间,节庆时节,聚会增多,请人吃饭一定要多点菜,不然觉得丢面子。往往造成请客

的点得不赴宴的吃得不多,一桌宴席有一半会被浪费;在官场,公款吃喝之风盛行,身处其间的每一个个体,都极易陷入狄更斯悖论中,明明知道公款吃喝不对却不得不顺从。这就是“舌尖上的浪费”。

为了杜绝浪费,人们发起了“光盘行动”,工艺组织的志愿者倡议市民在饭店就餐打包将剩饭带走,“光盘”离开,形成人人节约粮食的好风气。

并且,国家也下发文件,明确要求坚决杜绝公款消费现象,使得“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大家多数人都知道如何多渠道去避免浪费粮食,具体说来:

往大了说,国家可以完善相关法律设施,加大对公款吃喝的惩罚力度;

往小了说,对于我们自身而言,我们可以在餐厅吃饭时适度消费,养成打包的习惯,改变自身消费习惯和观念,以节约为荣。另外,我感觉,食堂方面也应使饭菜保质保量。曾经有几次我买的饭特别难吃,就吃了一半,没有办法就扔了。

我们身边的浪费现象,不只局限于食物的浪费,还包括水,能源等等,,我们平时可以少用一次一次性筷子,少用一次塑料袋,都可以节约资源。

最后,希望我们这次“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行动能够永远进行下去,也希望我们在坐的每一位同学,都能从我自身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为将我国建设成为富强,美丽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努力奋斗!

谢谢大家!篇三:2015中考模拟英语作文 停止浪费粮食演讲稿stop wasting food 根据中文大意和英文提示词语,写出意思连贯、符合逻辑、不少于80词的短文。所给英文提示词语仅供选用,请不要写出你的校名和姓名,开头与结尾已给出,不计入词数。 生活中很多人都有过浪费粮食的经历,如有些同学早餐时扔掉不爱吃的鸡蛋,有些同学经常要求妈妈做很多种食品,吃不了就全部倒掉,还有些人到饭店就会点一大桌子菜„„

现在,请你在班会课上以“停止浪费粮食(stop wasting food)”为话题发表演讲,列举你身边的浪费现象,谈谈你的感受,并说说你自己的打算。

提示词语: experience, waste, throw away, kinds of, order, think„„ dear friends,

may i have your attention , please?now i’d like to make a speech here. that’s all. thanks for listening! 参考范文 dear friends,

may i have your attention ,please?now i’d like to make a speech here. many people have the experience of wasting food. one of my classmates often throws away the egg when he has breakfast at school, he says eggs are not his favorite. some of my friends usually ask their parents to cook all kinds of delicious food for them every day. if they can’t finish the food, they will throw them into the dustbin. at the same time, many people always order too much dishes when they invite their relatives or friends to a restaurant for dinner. in my opinion, people should feel sorry for themselves when they waste food. even though most of us are having a good life now , many people in other parts of the world are hungry. they just need enough food. in the future, i will try my best to save food. i won’t make my mother to prepare too much dishes for my dinner. what’s more, i will tell all my friends to stop wasting food.篇四:舌尖上的浪费——演讲稿 舌尖上的浪费

大家好,我是来自水工112班的“五次方”小组的成员,很荣幸今天由我站在这里为大家阐释我们小组的课题——舌尖上的浪费。

说到浪费,看着屏幕上的这一碗米饭,不由得让我想起了李坤的《悯农 锄禾》这首诗,其中最为人熟知的便是“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两句,这同样也是自小学甚至幼儿园就学习背诵的一首诗,旨在告诫我们要注意节约,而在当下社会,“节约”更多时候似乎已被人抛至脑后了。

大家目前看到的这幅图片便是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在1月22日召开的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会议上对各级领导干部作出的“坚决抑制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大力宣传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思想观念”等重要批示,同时也是对全国人民的一种告诫。

下面,我将向大家简要阐述一下当下所存在的可怕的浪费现象?? 舌尖上的中国,舌尖上的浪费,这两个本毫无关联的词语却让我不由得造出了一个词——中国式浪费。我国的粮食浪费现象十分惊人,(ppt字幕)。 据保守推算得知,我国2007年至2008年,仅餐饮浪费的食物而言,蛋白质就达800万吨,相当于2.6亿人一年的所需;浪费脂肪300万吨,相当于1.3亿人一年的所需。这样的一个数据的产生皆因过多诸如此类“餐桌”的存在,这些数据实在是让人瞠目结舌!

不论是在酒店消费,还是在校园当、单位的餐厅当中就餐,浪费现象都是屡见不鲜的,甚至还在逐年增长。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是,尽管在中国已经不存在饥饿问题,但还有数以千万人口正处于温饱线之下,同时也仍有约10%的人生活在营养不良的状态下。这一切都是真真的存在的想象,我们虽然没有遇到1942年的“民国十八年馑”,也没有经历建国之后的三年自然灾害所带给人们的饥饿,这些事件虽已成为历史,但谁又能保证历史不会重新上演呢,倘若真的让我们再次遇到了这些,待那时再回想今日之行为,不知人人会作何感受。

作为一个相当大的浪费主体——政府及企事业单位而言,他们虽背靠国家,为人民服务,但他们的浪费与奢侈行为,有时真的是令人发指,据记者暗访甘肃、福建、河北、四川等10余家省级驻京办餐厅,大多均被告知,至少3日内餐厅 的包间和宴会厅都已预订一空,而其中主要都是国企和政府部门的公务接待和年会!

大家看到的这个图片便是一些公务招待用餐后的场景,且不说他们为何会如此的浪费,不过,单是一个“不差钱儿”基本就可以将一切都解释了,须知公务招待宴请等均是掏国家的腰包,花所有纳税人的钱财,而个人的任务就是全力满足自己的胃就够了,这或许也是大吃大喝,肆意浪费的一个缘由吧。 下面这张图片是一个各种形式用餐的浪费比例表,从这个表上看来,“前三甲”的用餐基本都是不掏个人腰包的,同时也是极讲面子与场面的用餐形式,中国人自古就好客,中国也因此素有礼仪之邦的称号,但倘若是建立在这种浪费上的好客,让人看起来怕是要内心一阵阵的发寒了,甚至会怀疑,中国到底还该不该继续好客?? 下面我们来看一段关于公务宴请的报道?? 看了这样一篇新闻纪实报道,想必让我们对公款吃喝浪费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同样作为一种浪费主体——民间消费,这种消费虽然不一定有官方的那般奢华,但对于中国这样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国家而言,每个人哪怕是浪费一点点,综合起来也将是一个相当惊人的数字?? 这幅图片想必也是我们大家常看到的,逢年过节的,聚会增多,请人吃饭,过多的点菜似乎已经成为了一个默认的规矩,一个准则一般,认为是一种为自己争脸面的的行为与机会,但却往往造成了一种点的不少,吃的不多的现象,到了最后剩下了一大桌子菜,造成了巨大的浪费。

这是一幅酒店的工作人员在一场婚宴后清理餐桌的情景。多数人认为,在餐厅就餐把吃不完的饭菜打包回家,是一种当下所提倡的节约行为,他们表示会把吃不完的剩菜打包回家。而部分人则认为,打包剩菜得视情况而定,都是亲朋好友餐后打包大家习以为常,但生冷菜品是否会变质,与不熟的人共同用餐,对他人的身体健康状况不熟悉,又没有使用公筷,这样的情况不会选择打包。部分市民会因“菜没剩多少”、“嫌麻烦”、“碍于面子”,很少把剩饭菜打包带走。

这张图片想必大家都是最熟悉不过的了,这张图片描述的就是在大学饭堂的一种情景,身为大学生的我们也的确每日都会见到这么样的场景。据一组数据统计显示,按全国大专以上在校生总数量2860万人(2009年底数据)计,大学生们

每年倒掉了可养活大约1000万人一年的食物,这些食物对于我们现在看来可能不算什么,但对于一些处在饥饿生死线边缘的非洲穷苦人民来说,将使他们拥有继续活下去的希望。

解铃还须系铃人,中国式的浪费就仍必须由我们自己来解决,勤俭节约,要率先从我们自己做起!

中共中央提出了要“遏制浪费,厉行节约”的口号,厉行节约是对社会的责任和义务,也是为国家创造财富的一种方式。树立勤俭节约的意识,是一个人道德品质的具体体现。无论官员还是老百姓,作为社会的每一分子,都应该自觉履行节俭的责任和意识,并把这种意识贯穿到我们工作和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从自身做起,厉行节约,拒绝浪费。 要想遏制浪费,就得从源头抓起,从餐桌上抓起,有一种节约叫光盘,有一种公益叫光盘,有一种习惯叫光盘!所谓光盘,就是吃“光”你“盘”子里的东西。厉行节约,反对浪费,这一点已经引起众多媒体和网友的热烈反响。拒绝浪费,从我做起,晒出自己吃光的盘子,一起向浪费说不,争做节约达人,向舌尖上的浪费说不!

浪费资源范文第6篇

今天,我刚吃完饭,从食堂出来,看到一个小男孩拿着一个包子,咬了一口,随手就扔了,我见此情景就赶紧跑了过去,要劝劝那个小男孩。小朋友,你是几年级的啊?我是四年级的,你要干什么呀?你不应该把没吃完的包子扔掉呀!因为那是粮食呀!我想扔就扔,不用你管!你这么说就错了,因为那都是农民们脸朝黄土背朝天,辛辛苦苦种出来的。我吃饱了,再吃就吐了。再说了我扔包子关你什么事,真是狗拿耗子多管闲事!你这么说就错了,粮食的用处可大了,俗话说,‘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粮食除了可以吃,还可以做酒,制做味精。如果钱是宝,粮食就是宝中宝。现在生活虽然好了,但是也不可以浪费啊!假如我们一天浪费一个包子,全校所有人一天浪费多少多少个包子,一年能浪费多少个包子呢?就从小事说起吧,浪费东西就是浪费钱,你知道父母挣钱有多么不容易吗?我错了,我以后再也不浪费东西了!我希望你按你说的做,再见!

通过这件事我体会到了现在的人太浪费了,我也做过这样的事情,比如说有了一个东西再买,再买的东西就故意弄坏了。我以后一定要改掉这个坏毛病,不再浪费东西了!

上一篇:创业方案策划书范文下一篇:电信营销工作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