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孩子的努力范文

2024-01-06

尊重孩子的努力范文第1篇

——《风娃娃》的教学案例

何奋学 张海燕 王学英

一、背景分析 1.说教材

《风娃娃》是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课文以小学生喜爱的故事形式出现,通过风娃娃既乖得可爱,又“傻”得可爱,生动形象地向学生介绍了“风为人们带来的好处和坏处,让学生懂得做事不能只凭力气,还要动脑筋,更要看是不是对别人有用”的道理。

2.学情分析

低年级学生很喜欢童话故事,故事中栩栩如生的人物,生动曲折的情节,很贴近孩子们纯洁的心灵。课文中那可爱又傻气的风娃娃多么像平时生活中的孩子们呀!低年级学生能读懂课文意思并对风娃娃产生喜爱之情。但其中的哲理,这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在学习和理解上会有一定的难度。应借助插图,联系生活实际,使他们借此来明辨美丑,懂得什么事该做,应该怎样做。二年级学生大多数活泼、大胆、好思考、爱动脑筋,他们已掌握了一些识字方法,绝大多数的学生识字速度较快,喜欢朗读,在有感情朗读上还有待提高。学生的学法:采用自读自悟、合作探究进行学习,读、思、议相结合。

二、案例描述 片断一:

师:风娃娃东吹吹,西吹吹,想象一下,他还会来到哪里?做哪些事? 生1:风娃娃来到麦田,他看见一片金黄的麦子,他赶紧过去使劲吹风,麦子都被吹掉了。

师:你的想象力真丰富!

生2:风娃娃来到花园,看到盛开的花朵,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使劲向花朵吹去,花朵被吹得低下了头。

1 生3:风娃娃来到柳树底下,对着柳树吹起来,柳树很快就长大了。 生4:风娃娃来到广场上,看到一家生意很红火店里,他赶紧对着吹起来,人们不得不关了店门。

生5:风娃娃来到我的家里,他把我写的作业吹跑了,我伤心极了。 生6:风娃娃来到动物园,他对着狮子笼吹起来,把狮子吹疯了,人们吓坏了。

„„ 片断二:

师:听了你们的话,风娃娃明白了:帮人们做事情不能只凭力气,要动脑筋,更要看是不是对别人有用。那风娃娃会做那些对人们有用的事呢?你能说说吗?

生1:风娃娃可以帮人们扬场。 生2:风娃娃可以帮人们把衣服吹干。 生3:风娃娃可以吹小树快快发芽、长大。 生4:风娃可以在我睡觉的时候给我吹风。

生5:风娃娃可以吹红了柳树,吹绿小草,吹来了春天。 生6:我还知道风娃娃能吹来小燕子。 „„

三、案例反思

听着孩子们这些闪烁着创新火花乃至于哲理意味的精彩发言,这一刻,我觉得自己是幸福的,为孩子对课文语言的运用,也为这堂课顺水推出的别样精彩。

1.尊重学生,别样精彩的基石

课堂不是一个简单进行知识传授的场所,而是学生生命成长最重要的阵地,我们应该关注活生生的、有思想、有感情的人的真实生活与真切的成长,尊重他们的想法、看法。我们的学生真的不是无知无能的被动体,作为一种活生生的力量,他们是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与兴 2 致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的,学生在提出自己的观点或倾听不同的意见时,他们的智力在接受挑战,他们的思维在接受挑战。当这种挑战来自同学或老师的时候,碰撞会更加激烈和深入,只要老师懂得以爱心与智慧去引领生命,在预设目标的实施中宽容地、开放地纳入始料未及的体验和弹性灵活的成分,给学生以足够的时间和空间,那么他们奉献给你的将是无尽的潜力和生命的亮丽,我们的教学才会成为一种艺术,才会充满生命的气息,才会有令人叫绝的“柳暗花明”,才会呈现出不曾预期的精彩。孩子们是如此的机智、敏慧,他们的口语交际能力在课堂上得到了有效的提高,他们的独特想像、敢于表达自己见解的精神得到了培养。

2.激活文本,别样精彩的阵地

古希腊神话中力大无穷的安泰离开了大地就软弱无力,不堪一击。可以说,文本就是阅读的阵地。只有将文本内容与学生生活进行比较,学生对生活、对生命才有自己的体验,才能获得与文本、与生活深层的对话,语文的三原色才会幻化出五彩缤纷的图画,我们的课堂才会活力四射。以上案例的成功就在于利用这个契机,引导学生通过自学课文、讨论、角色表演等形式自觉主动地探究学习,从不同角度分析、判断和解决问题,引领学生走进文本人物。老师捕捉到了文本中宝贵的教学资源,真正用活了文本,在学生深层的体验与感悟中提升了文本的价值。试想如果当时我急于让学生讨论,结果学生会完全抛开文本语境和意义天马行空,各说各的,将使文本自身的生命、情态、气韵消失殆尽。这样的生成犹如教学垃圾,只会成为教学沉重的“包袱”,成为教学无形的“伤疤”。

3.巧妙引领,别样精彩的“助产士”

尊重孩子的努力范文第2篇

是什么让做父母的常常成为孩子问题的制造者?无外乎两个原因:本该拿孩子当孩子,我们却总是拿他们当成人一样来要求;本该把孩子视为有尊严的“人”,我们却总拿他们浩宠物一样或溺或训。真正的教育始于把孩子当孩子一样来感受和接纳;把孩子造成一个独立的生命个体来理解和尊重。

只有当成人将自己从让孩子模仿的行为示范者转为真实的榜样,亲自履行他们教孩子应该坚持的价值观,人在孩子的生命中担当起教学的意义。平等的对待,尊重孩子的感受。父母为孩子们展示值得追求的生活目标和应该而对的成长化的要求,孩子才会心悦诚服地接受,并自己做出生活的选择。

在平等的亲子关系中,孩子勇敢地表达自己的内心想法,亲子间坦诚相见。即使是孩子给父母提意见,父母真诚地接受,还能促进双方进一步的深入交流,改善关系。

尊重孩子的努力范文第3篇

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研究人格理论的心理学家所倡导的主要观点之一,就是人格的基础是自尊和自信。但自尊、自信不是单凭自己建立起来的,而更多的是要依靠、参照外部的评价才能逐步建立起来。对于尚在发展成熟过程中的中、小学生,尤其如此。外部评价主要来自教师和家长,其中教师评价对学生的影响最大。教师的评价可能是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个手势,也可能从对一件事情的处理中体现出来,这些不同形式的外部评价会内化为学生的自我评价。

在孟繁华主编的《赏识你的学生》(海南出版社出版)中,记录着这样一件事:有一个高中学生,每天5点半起床,6点多上学,吃完晚饭就做作业,一直熬到深夜。可是有一天,女孩子突然对她的父亲说:“我的数学教师说我没有数学脑子!”父亲听了怒火中烧,但又默然无语。直到有一天女儿对父亲说:“爸,我厌学了„„”于是震惊的父亲给女儿换了一个教育环境。女儿第一次接触法语,她的法语老师就赞扬她很有语言天赋:数学老师也称她能“优雅且能创造性地解决数学难题”;更令人吃惊的是,她的英文老师居然在她的推荐信上这样写道:“我以性命担保她行。对此,一秒钟都不应该怀疑。”指导老师则写道:“请再给我们20个斯蒂芬这样的学生!”这些赞扬就像是兴奋剂让女儿自信得令父亲感到陌生,一些父亲原来从未发现的特质开始在她身上呈现出来。

对同一个学生的不同的评价引发了学生迥异的心理感受,产生了绝然不同的教育效果。显然,新环境中教师的尊重与赏识给了学生一种暗示,触发了学生的心灵震动,维护了她的自尊,重建了她的自信。我们常常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夸”就是对人格尊严的一种维护。 我国的新课程评价理念中对于学生的评价提倡以激励为主的原则,提倡要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但在我们的日常教育教学中,却存在着诸如说学生“没有数学脑子”、“笨死了”那样的许许多多不尊重学生人格尊严的现象。这里有一个这样的案例:

某校的公开课赢得了前来听课的老师的赞许,但是公开课背后的细节却让人吃惊。为了展示学校的教学质量,保全学校的声誉,该校对参加公开课的学生进行严格筛选,他们挑出了40个“好学生”到大教室的公开课上去尽情表演,而却给其他的29名盼望上公开课的“差生”布置了当堂完成的书面作业,留在原教室里自习。这样的做法其实并非仅有。这样的学校或教师也许只想到了所谓的“教学效果”,如果稍微考虑一下被“剔除”出去的学生的愿望和权利,尊重一点他们的自尊,赋予他们一点自信,真正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恰恰能从他们身上充分体现出来。

如果这是一件不太出奇的个案,我们还可以举一个比较极端的案例。 某校独出心裁,设计了一个名为“体验人生百态,把握自我命运”的奇特教育活动:根据每个学生的表现打分,按分数将学生分为“上士”、“中士”、“下士”三个级别;上士可享受三菜一汤的午餐和一杯象征身份的红酒,中士则只有两菜一汤,下士不仅要服侍上士吃饭,还要等上士吃完离开后,把上士用过的餐具洗刷干净才能吃饭。

这种错误的教育行为对学生人格、自尊、自信的伤害程度是可想而知的,而且,从更深层次上考虑,它还进一步削弱了我们本来就薄弱的公民教育,给民主意识的培养遮上了阴影,设置了障碍。中、小学生敏感而脆弱,他们需要鼓励与喝彩,渴望重视与关心。如果他们总是被笼罩在轻视、孤立、指责的境遇中,他们就不容易看到自己的优点,而往往认为自己一无是处,前途暗淡,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一种恶性的心理定势,驱使他们逐渐走向颓废,丧失做人的自尊和自信。如果他们接受的常常是恶性刺激,不是冷嘲热讽就是歧视、孤立,甚至被按照成绩列为下等人,受到不平等待遇,这样就更容易在他们心里留下难以摆脱的自卑沮丧心境。事实上每一个学生都有值得欣赏的闪光点,都有极强的可塑性,而却恰恰因为我们的一些教师没有学会欣赏而断送了他们本来美好的前程。

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教授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至少有8种不同类型的智能:言语、音乐、逻辑、视觉、运动、自知、交往、自然观察。在他看来,“谁比谁聪明的结论是不正确的,只能说谁是能够更好地开发自身智能的人”。他认为:我们每个人都具备所有这8种(或许更多)智能,但我们每个人处理事情却有着迥然不同的风格和结果;这是因为各类智能综合起来的比例和方法不一样。虽然这与遗传因素有关,但也会受到外部环境中的教育和个人所给予的刺激的很大影响。正如我们很难区分丘吉尔、莫扎特、爱因斯坦、毕加索、乔丹、姚明、柏拉图谁更聪明一样,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智能优势,有各自的学习方法和特点。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学校里其实并不存在优生和差生之别,全体学生本来就都是具有自己的智能特征、学习类型和发展方向的可造就的人才,所有的学生都可以通过适当的教育和训练获得智能的最佳发挥和提高。作为一位合格的人民教师,必须摒弃那种以智力测验标准和学科考试成绩为惟一考核依据的僵化、机械的评价方式,而要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努力设法采取多元化评价,通过多渠道、多形式,发掘他们的智慧潜能,促使他们获得充分发展。

怎样尊重、欣赏我们的学生?我觉得,一个优秀称职的教师,最重要的是要有一颗真诚、热爱、赏识学生的心。在年年月月、朝朝暮暮的师生相处中,细心地去发现学生的智能优势和潜在能力,人微地关注学生的生命进程。

一.诚心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曾做过一次这样的实验:

他和助手来到一所学校,声称要进行一个“未来发展趋势测验”,并煞有介事地以赞赏的口吻,将一份“最有发展前途者”的名单交给了校长和相关教师,叮嘱他们务必要保密,以免影响实验的正确性。其实他撒了一个“权威性谎言”,因为名单上的学生根本就是随机挑选出来的。一年后,奇迹出现了,凡是上了名单的学生,人人学习成绩都有了较大的进步,且各方面都很优秀。

显然,罗森塔尔的“权威性谎言”使教师深信名单上学生的能力,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对这些学生充满了真诚的信任与期待,使这些学生更加自尊、自信和自强。这就是教育学上的“罗森塔尔效应”。

的确,每个学生都是很优秀的,关键是我们的教师能否给予学生真诚的期待。其中要注意克服两种现象:第一,期望指向过于单一。例如总是盯着学生的成绩,成绩不好便_无是处。一位国外教师在评价自己班里的学生时自豪地说:“上帝是公平的,有些孩子学习很聪明,有些孩子脑筋转得快,有的体育出色,有的能歌善舞„„”而我国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表达一般则是:我班某某同学特别聪明,学习成绩特好,每次考试都名列前茅;某某特别笨,考试经常不及格,等等。第二,期望值盲目攀高。就发展来看,大多数学生都将成长为普通公民,教师不能刻意地要求每个学生都去追求伟人的成长目标,学生的培养、塑造必须遵循人才成长规律,是小草就让它装饰大地,是参天大树就让它成栋梁之材,最重要的是让每个学生的一生都绽放着灿烂的生命光彩。

二.耐心。

曾听说过这样一则故事:写作课上,老师布置了题目为《梦》的说话作文,让学生们说说自己的“梦”。几个学生发言之后,一个学生举手站起来,怯生生地、但不无诗意地向大家倾诉自己的腹稿:“每当黑夜降临,我总做一个梦,梦见自己变成一只老鼠,偷走„„”但是,他刚说到这儿,就被学生们和老师的哄笑打断了。

转眼几年过去了,昔日那个学生已大学毕业参加了工作。他在给当年的那位语文老师的一封信中,写出了自己当时没有说完的话:我想变成一只老鼠/把冬的光辉偷回/还给迷人的金秋/把夏的鲜花盗去/装扮春天的风流/我想变成一只老鼠/把世间的黑暗统统偷走/哪怕闪电划破云头/哪怕寒风把心刺透/也决不缩回自已伸出的手。

多么奇特的想像呀!在学生童话般的意象中,老鼠也可以是代表真善美的英雄。面对学生的来信,这位语文老师追悔莫及,非常遗憾地说:“如果当时我能多一点耐心,就不会打破这个学生美丽的梦了。”

在日常教育教学中,我们不少教师身上不也曾不止一次地出现过和那位语文老师一样缺乏足够的耐心与宽容的事情吗? 三.爱心

已故全国特级教师斯霞说:“没有真正的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什么是对学生的真正的爱?爱不是只挂在嘴皮上的空谈,它总是具体地体现在师生之间全程的交往之中,而且更多的表现在对待具体的教育对象个体。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当校长时发生过这样一件事:校园里开出了一朵特大的玫瑰花,每天都吸引很多学生来看。一天早晨,苏霍姆林斯基看见一个小女孩摘下了这朵玫瑰花,他便问小女孩摘花的原因。小女孩害羞地告诉他,奶奶病得很重,她不相信校园有一朵这么大的玫瑰花,摘下来是想拿回去让奶奶看看自己说得没错。听了小女孩的回答,苏霍姆林斯基的心颤动了,他立即又摘下了两朵玫瑰花,对孩子说:“这一朵是奖给你的,你是一个懂得爱的孩子;这一朵是送给你奶奶的,感谢她养育了你这样好的孩子。”

面对类似的事件,我们的有些老师恐怕早就要大喝一声:“不准摘!”然后是苦口婆心的教育,甚至会对学生进行处分。这种处理方式折射出的教育观与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观是多么的不同!这些教师最大的缺点是整天盯着学生的缺点。他们为了学生更聪明而总说学生笨,为了使学生动作快而总说学生动作慢,为了让学生更细心而总说学生粗心„„有时甚至还揪住学生的缺点不放,“小题大做”、“无限夸张”,让负面情绪构成恶性循环。难道这些老师对学生的“爱”就非要在“恨”中体现吗? 对教师来说,爱“美孩子”容易,而爱“丑孩子”则需要付出加倍的努力,爱“丑孩子”才是对学生真正的爱。著名的瓦拉赫效应就证明了这一点。童年的奥托•瓦拉赫不是一个聪敏的孩子,中学时,尽管能够无数次的认真演练还没弄懂的问题,但仍然难免老师的嫌弃,语文教师说他“难于造就文学之才”,美术教师将他的油画排在全班倒数第一。他是如此“笨拙”,那么多老师都盯住了他的弱点和缺陷,几乎所有的教师都认为他成才无望。但是,化学教师却独独看到了他那做事一丝不苟的态度,认为这正是化学实验的素质而大加肯定。就这样,瓦拉赫的智慧之火一下子就被点燃了,这个公认的“丑孩子”在这位化学教师的眼里竟变成了一个“美孩子”,他果真变成了在化学方面有“远大前程”的高材生,最终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获得了1910年诺贝尔化学奖。

孩子们不需要“哪壶不开提哪壶”的补短教育,而是渴望“哪壶开了提哪壶”的扬长教育。每个孩子身上都深藏着不同的闪光点,教师的天职应该是以欣赏和尊重的慧眼去发现这些闪光点,用爱的无限温暖来点燃这些闪光点;并以这些闪光点为起点,帮助他们成人、成材。

苏霍姆林斯基写过一本书,标题是《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他在书中写道:“我在生活中什么是最主要的呢?我可以毫不犹豫地回答说:爱孩子。”他指出:这种对孩子爱的感情是书本上所学不到的,他取决于教育者真正为孩子们成长而献身的精神;取决于在实际的教育活动中与学生融合为一体,和他们休戚与共、推心置腹。的确是这样,没有对学生的热爱,就不可能取得教育的成功。我们是多么需要重新学会爱孩子啊! 大美学家朱光潜先生说过:“欣赏之中都富有创造,创造之中也都富有欣赏。”从这个意义上,也可以说教育的任务就是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普遍规律,分析每个学生个体的特殊性,最大限度地发掘、尊重、欣赏每位学生的发展潜能,让它们都能各得其所,将我们的校园创造成“万紫千红,百花齐放”的育人园圃,将每个学生都塑造成能满足未来社会多种人才结构需求的有用人才。

《韩非子·诡使》云:“厚重自尊,谓之长者”,教师懂得尊重自己和尊重别人,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尊重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精华。孔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就充分体现了对别人的尊重之意。孔子作为儒家之宗师,其师德底线坚守,且思想品质高尚,其育人思想与治国思想──“仁者爱人”都是紧密联系的,其联系的核心就是──尊重。

尊重孩子的努力范文第4篇

孩子与大人一样,每日生活在催促之中,快速、高效、忙碌、省事,成为最基本和理所当然的生活状态。曾经,父母叮嘱孩子的口头禅是“慢慢走,小心跌跤”“慢慢吃,小心噎着”,现在孩子听到最多的是“快点吃饭”“快点做作业”“快点弹琴”“快点睡觉”,甚至“快点玩”。

谁的节奏被打乱

父母为什么要不停地催促孩子呢?因为父母觉得孩子太磨蹭,打乱了自己的节奏,于是反过来打乱孩子的节奏。

少儿科技馆里,4岁的梦梦在运动传送装置边,不厌其烦地跑来跑去,转动把手,看小球前进、落下、再前进,在一旁的妈妈烦躁地走来走去:“老玩一个有什么意思?再玩这个就没时间玩其他的了!”不容分说,她拉起孩子就走。孩子则不停地挣扎回头。

“每次看到两岁半的女儿笨拙地、慢慢腾腾地举起小勺子吃饭,我就在一边按捺不住。尽管女儿也能慢慢地把饭吃完,可我真的忍受不了她的慢节奏,于是干脆拿勺舀饭往女儿嘴里塞,而且成了常态。”

32岁的何女士说,自己也知道这种做法不对,“但只有看到饭菜被女儿吃进肚子里,我才能安心。”

这样催促乃至代劳的场景,对大多数父母来说并不陌生吧?大人总是希望孩子按自己的想法、自己的节奏行事。

其实,大人与孩子的生活节奏、生理节奏以及生命节奏都是大不相同的。孩子有自己的节奏,对他们而言,感觉最舒服、最顺畅、最有利的就是顺应自然的生理节奏。如果孩子的生活节奏过快,会影响身体的激素分泌,对身体和心理都会造成损害。

停不下来的父母

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成功论导向的教育方式、更高更快更好的标准„„都促使父母按照自己认为正确的标准去催促孩子,就像妈妈带着孩子匆忙地走在学琴的路上,打仗一般紧张。这其中,孩子的节奏问题普遍被忽视了。

周末、节假日,父母让孩子赶紧吃饭,吃完饭赶紧做作业、画画、弹琴„„孩子们不仅在学校里承受着各种快节奏的压力,出了校门依然不得清闲。家长(微博)忽略了最重要的一点:周末不仅应该是放松的日子,也是用来深切了解孩子各种需求的时机。

42岁的李女士在儿子8岁生日那天大受打击:孩子想要的生日礼物竟然是“一个什么都不用干的周末”。

她说:“我第一次如此真切地感觉到孩子内心的痛苦,这种痛苦深深地震撼了我。”

一个慢性子、爱做梦、做事拖拉的孩子让父母焦虑恐慌,他们似乎从孩子日常行为中的反应速度及活跃性中看到了他的将来。最终让孩子认识到这是一种欠缺,从而埋下了将来引起孩子焦虑的隐患。

父母可能看不到这些,他们看到的只有竞争,以及未来越来越激烈的竞争,他们变得紧张敏感,对自己生活中的空洞与空虚充满恐慌,于是自然而然地充当起孩子的教练,甚至是魔鬼教练。

尊重孩子的磨蹭

经常被父母催促来催促去,孩子会质疑自己的生活节奏,认为是自己出了问题,要么逐渐认同父母而变成一个同样焦虑的人,要么以一种极为拖沓的方式生活,以这种被动拖沓的方式表达对父母的愤怒。

教育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恰恰道出了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道理。而今,这些好的教育传统正不知不觉 被很多人忘记,社会上“三天学会写作文”“补习半个月提高200分”的速成班宣传广告比比皆是。浮躁的、急功近利的社会群体心理,已影响了家长们的意识, 使他们急于看到结果,这也加剧了他们内心的焦虑。

从孩子的长远发展来看,把竞争早早地引入其生活,破坏性大于建设性:家长和学校给孩子施加压力,孩子身上的这种压力又全部反弹给家长和老师,在 恶性互动中,双方都不堪重负。在竞争焦虑氛围中成长,并被迫进入竞争轨道的孩子,更容易出现无力感、自卑感和心理失衡。总之,始于童年的竞争很少有赢家。

作为家长,当务之急是尝试和孩子一起放慢节奏去生活。这样做不仅事关家庭生活品质,而且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如果父母只教会孩子自主使用自己 的身体和头脑,却没有让孩子学会如何产生自己的思想,去勾画并形成各种概念,岂不是一种失败?而勾画并形成各种概念的技能,孩子往往是在游戏中获得的。

放慢速度绝不仅仅是为了停下来喘口气,而是为了感知和感受周围,去想象,去思考。让孩子根据自己的节奏去吃饭、穿衣,从而让他了解自己是谁,会做些什么。让他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玩耍,以促进他把事物形象化、概念化,从而区分想象与现实,言语与行动。

尊重孩子的努力范文第5篇

可是,母亲在阴险的酒行合伙人谋得斯通先生的追求下,爱情的火花重新燃烧,终于接受了对方的求婚。而且是让谋得斯通先生带着他的姐姐一起住进自己的房子里来。

大卫科波菲尔被蒙在鼓里。科波菲尔太太让佩格蒂故意对儿子说,到亚矛斯哥哥那里去住两个星期,那里有大海,有大船、小船,有打鱼的,有海滩,还有汉姆和你一起玩。

一般而言,再婚是喜事,家庭破损是烦恼的事。一个孩子,特别是像大卫这样年纪尚小的孩子,接受一个继父的心理困难,应该比接受父亲(或母亲)去世、父母离异的现实要容易很多。但为什么大卫在亚矛斯过完愉快的两周,回家后心理会如此深地受到影响?作品用了这样一些词语来表达他心灵受到的刺激: 眼中充满了泪水,仿佛马上要摔倒了;立刻全身颤抖,脸色变得煞白

他们一起的生活刚刚开始,就立刻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究其原因,撇开谋得斯通的无赖本性,科波菲尔太太允许自己忽视儿子对家庭结构将要发生巨大变化的知情权,是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美国费城儿童指导中心的教育和心理咨询专家们认为:孩子年幼时父母离婚,只要不同时伴随家庭暴力,或者并没导致孩子日常生活的急剧变化,他们对于父母离婚事件的情感上的反应强度可能会相当小。这个论断,我认为也同样适用于重组家庭。

然而,由于科波菲尔太太的忽视,我们看到,大卫这个男孩的日常生活在突然间发生了可以说是天翻地覆的变化:急于要回到家中,投入母亲的怀抱的大卫科波菲尔,发现家里门开了,半哭半笑,怀着高兴激动的心情,心想见到的一定是母亲,但见到的却是一个陌生的仆人。大卫到家的第二天晚上,新爸爸的姐姐,一个脸色阴冷的女人也搬来和他们同住。自己熟悉的老卧室已经变了,被安排在一个较远的地方睡了;连楼下也没能够保持原状;空狗窝里也多了条大狗。其实这些还只是硬变化。还有很多无须假以时日就能发现的软变化,更令他痛苦难忍:以前总是露着迷人的微笑的母亲,现在在新爸爸旁边显得畏畏缩缩。他不能再像过去一样随便与母亲相见和亲密相处了。父亲遗留下来的一切财物,都被新爸爸姐弟俩牢牢抓在了手里。母亲再婚事件,既导致儿子日常生活的家庭物理环境和人文环境发生了如此大的急剧变化,而小大卫科波菲尔又是这种变化过程中的无权参与者,矛盾激化的焦点。加之还伴随家庭暴力,大卫对于母亲再婚事件情感上的反应强度怎么可能小!

随着社会的开放、进步,中国人的婚姻生活也面临许多新情况、新挑战。自然破损或人为破损的家庭,再婚重组现象越来越多。在接受心理咨询的过程中,我们常常会发现一些孩子也像大卫一样,事先被剥夺了知情权;后来又不待见于新的家长;有的家庭,即使是结婚后,有子女的一方还会把子女继续雪藏起来,将他们扔给祖辈或者亲戚,所谓的新爸爸和新妈妈根本不让他们进门(新父亲的比例更大些)。这些孩子在向心理医生咨询的过程中,常常不会主动告知他们家庭这方面的事实。往往是在咨询师帮助寻找和分析幼年生活经验时,家长才会悄悄告诉心理医生。这些孩子也基本不会从心里承认和接受这类新家长。

再婚,虽然是件喜事,但处理不好,确实会适得其反,对当事的妇女和她们的孩子的心理阴影,很难随岁月的流逝或年岁渐长而消减。科波菲尔太太追悔莫及的忽视的教训应该牢记。孩子有权利和与你们一起享受再婚事件带来的很多具体细节的变化和感受。既然你们的决定会让孩子的生活轨迹受到较大影响,就请别低估孩子对自己再婚的感受力,别剥夺孩子的预先知情权。应该做的是,把自己重新开始生活的念头逐步地、慢慢地落实到孩子的日常生活模式上,尽量让孩子保持他所熟悉的生活。这也许是对他最有利的保护,因为这有利于他在面对亲生父亲或母亲再婚所导致的任何变动时仍然有安全感。

尊重孩子的努力范文第6篇

一些学校对犯错的孩子动辄开除,动机可能是为了让孩子更加自律,可教育对象毕竟差别很大,有的孩子自律性强,可能因此就不会、不敢再犯错了,那些自律性不够强的孩子,还是会犯各种小错误。因为犯错了,老师既没有循循善诱的帮助,也没有耐心启发,就将孩子开除,孩子会很委屈,不服气。教师的熏陶、感染、激励、鼓舞的教育职能丢失了,“教”和“育”的角色没有了,这不仅是教育职能的扭曲,也是教师职业角色的退化,如果这样的话,还要老师和学校干什么呢?

将对孩子最本然的尊重、理解和期待都扔了,将孩子发展、转化的机会完全堵住了,将孩子的原生态环境都破坏了,将孩子的犯错体验都剥夺了,学校和教师成为了一种教育强权:武断、强蛮以及高高在上。这根本就是一种教育权利的滥用,实为教育渎职。

上一篇:厨师的述职报告范文下一篇:志愿者协会简介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