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污染控制工程范文

2023-09-23

水污染控制工程范文第1篇

摘要:CDIO是一种倡导“做中学”的新型教学模式。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精神,提高“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的教學质量,把CDIO 理念引入到“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的教学中,在引入工程项目前提下对该课程的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估体系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和实践,培养和加强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关键词:大气污染控制工程;CDIO;教学模式

作者简介:陈胜文(1977-),男,江西南昌人,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城市建设与环境工程学院,副教授。(上海 201209)倪芳(1982-),女,安徽铜陵人,上海震旦职业学院,讲师。(上海 201908)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是环境工程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其教学效果和教学改革直接关系到环境工程专业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和工程技能。[1]“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讲述大气污染控制的基本概念、重要原理、主要设备和典型工艺的设计计算等。[2]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主要大气污染物控制的理论和技术,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生从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设计、科学研究及环境评价、管理工作奠定必要的基础。同时,该课程具有实践性强、内容繁多、基础知识面宽、复杂抽象问题多等特点。[3]

CDIO工程教育模式,是近年来国际工程教育改革的最新成果,是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瑞典皇家工学院、瑞典查尔摩斯工业大学和瑞典林雪平大学四所大学共同创立的工程教育改革模式。[4]CDIO代表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施(Implement)和运作(Operate)。CDIO是工程教育的一种先进理念,是将文化的类型即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作为一个整体,把知识、思维、方法、原则与精神作为一个整体,并突出领域特点,即突出系统的实践性这一大特点,而成为工程教育。[5]鉴于“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实践性强特点,特别适合CDIO模式进行教学。

本文主要对如何把CDIO工程教育模式引入到“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的教学中,以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和效果,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一、倡导工程教育的CDIO理念,规划调整基于CDIO下的“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知识体系

CDIO培养大纲将工程毕业生的能力分为工程基础知识、个人能力、人际团队能力和工程系统能力四个层面,大纲要求以综合的培养方式使学生在这四个层面达到预定目标。

在CDIO理念中,培养学生工程概念是一个关键的步骤。首先要给学生一个大工程概念,使学生从感性上认识到这门课程是解决什么问题的。“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体系包括四个部分:理论教学、课程实验、课程设计及毕业设计。以上环节旨在使学生掌握大气污染控制的基本理论、各种控制方法的过程分析及典型控制设备的工艺设计计算,培养分析和解决大气污染控制工程问题的能力。

教学中以工程项目带动教学,由工程导入、专业基础、课程实验、课程设计和以项目为驱动的毕业设计组成(图1),其中工程导入的作用是确定工程实践框架,讲解早期技能,让学生了解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要解决哪些实际的工程问题。图1中项目1为简单的导引性工程项目,让学生初步了解工程师所需从事的工作并激励学生对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的兴趣。该项目在教师指导下对实例解剖,了解其构成、设计与所涉及大气污染控制基础知识关系。

课程设计项目2是对所学基础知识的一种实际应用,项目如除尘器的设计,烟囱设计等,这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并进行初步应用。该类项目要求多个学生组成团队相互分工协作来完成。项目3,即毕业设计,大约需要3~6个月时间来完成,项目如发电厂脱硫除尘系统的设计等,该项目一般比较复杂所涉及方面比较多。希望经过相关课程与项目2的训练后,要求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能够对一个工程项目完全地展开构思、设计、实现、运行,系统地完成一个工程实践,让学生从解决工程问题的角度学习专业知识,进而形成对工程的兴趣,并初步掌握工程思维方法。

规划与整合“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教学大纲,构建基于CDIO理念下课程知识体系。借鉴CDIO标准来设计和规划培养方案、教学大纲和教学要求,在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将学生的课程教育置于现代工程背景下,将现代工程师素养的培养结合学生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纳入到课程教学建设中,注重基础知识原理和技术推理的教授,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注重现代工程科学和技术发展的介绍,培养学生善于“构想-设计-实施-操作”的工程设计能力,同时锻炼了学生分析解决工程操作型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教学内容改革,强化基于工程项目的驱动启发式教学

根据CDIO工程教育理念,课程内容的选择标准做了根本性改革,打破以课堂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以CDIO的各级项目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和课程教学,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来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并充分发展专业能力。

在知识点的讲解过程中采用“引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工程项目问题驱动启发式教学模式。从生动的工程项目实例中引入问题,分析项目中涉及到的基础知识,引入“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中相应的知识点,运用启发、对比、举例和实例动态演示等方法深入浅出地讲解该知识点所涉及的基础知识及相应的工程运作。

在讲授过程中时刻关注学生的反馈信息,例如表情反馈信息等,选择合适的时机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并回答问题,使教师与学生之间形成良好的互动效应,从而极大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营造出宽松、互动、活跃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基于工程项目的团队式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建设和改革,实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CDIO教育模式要求学生基于工程项目的全生命周期进行学习与实践,最大的特点就是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要培养高层次的技术人才,就必须完善学生的实践教学体系。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教授的内容中很大部分是工程中的实际问题,如何将课本知识转化为解决工程项目的能力是本课程急需解决的课题。将工程项目实践引入到课程教学,在实施过程中重点解决设计什么、怎么设计、谁来设计,启发学生自主应用课本知识寻找课题,用系统分析的方法分析问题,用学过的知识与技能解决问题。通过加强问题的实践性、选题的多样性、方法的选择性和任务的完整性来引导学生自觉地将书本知识进行转化。

在课程设计项目2过程中,建立项目小组并由教师结合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的实际情况,提出一些与实际相关的工程项目。特别是大气污染控制中遇到较普遍工程项目和实例,例如电厂烟气脱硫问题、烟气除尘问题、有机废气处理问题等等。同时项目与任务的提出必须充分考虑到需要学生掌握哪些知识点、哪些操作技能,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选择一些具有趣味性的项目,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强调工程项目的完整性,即从选题、方案制定、流程计算、设备选型到设计书撰写的全过程均由学生自主完成。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实践性很强,每个知识单元都需要设计好相应的实践项目,要求学生组成项目小组来完成。这样可以让让学生在团队环境下获得较真实的工程项目经验,提高学生在项目规划、工作分配、成员交流等多方面的能力,培养积极向上的合作精神。项目验收的形式采用项目演示结合现场答辩的形式,每组团队进行点评,评出最佳团队和最具创新性的团队,培养集体荣誉感和团队协作精神。

四、建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CDIO 教学评价体系

在CDIO教学中,需对学生个体在CDIO教学方法中获得的成效进行评估。传统的课堂教学是由任课教师来考评学生,重在知识的获得;CDIO的评价方法则重在能力培养,将能力本位的教学观贯穿到教学实践的全过程。因此,必须确保能力评价过程的合理性和有效性,采用不同的方法评价不同的能力。

在“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的考评中,将平时成绩进行细化,分为课堂表现、课余作业、课程设计、实验情况及考试卷面等内容,卷面成绩只占三到四成,更注重考核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情况,特别是在工程项目实践环节所表现出来的能力给予肯定,有利于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培养创新能力。对平时成绩的评判可采用不同的标准,但总体应该体现个性化、创新性、准确性相结合的原则。

课程工程项目结束时,教师要对项目的完成情况进行考核,CDIO教学模式的标准之一就是要对学生个体进行评估验收。考核的形式常采用“答辩”的方式,由学生演示程序的运行结果,然后针对自己在小组中的分工情况,详细介绍具体项目来源、解决方法及他们在工程项目中遇到的问题,最后提交项目总结报告。较之传统的考试,这种考核方式更加强调学生的表达能力和科技文章的撰写能力,既分享了学习经验,又拓宽了知识面。教师在考核过程中要起到主导作用,站在企业、用户或用人单位的角度来设立问题,将学生置于一个大的环境中,使学生具备业界所需要的素质和能力。

五、结语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是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按照CDIO的标准与内容,对教学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进行相应的改革,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优化课程的改革方案,注重培养学生理论应用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提高工程实践能力,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CDIO教育理念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该培养模式的评价体系尚未完善,今后将结合专业特色,针对国际上完善的评价体系进一步探索教学改革的策略和方法。

总之,通过将CDIO教学模式运用于“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倡导“做中学”,使學生在掌握基本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既提高了学习兴趣,又增强了工程项目实践能力,对学生毕业走上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郝吉明,马广大.大气污染控制工程[M].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郝晓文,田甜.“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在热能专业中的教学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11,(13):98-99.

[3]吕辉雄,黄荣,蔡全英.“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教学改革与优化[J].中国电力教育,2010,(30):104-105.

[4]王伟冰,张东梅,李玉菊,等.基于CDIO 理念的新机械制图教学模式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3(1):171-172.

[5]苏萍.基于CDIO教育模式的《音视频制作》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9(2):45-46.

(责任编辑:孙晴)

水污染控制工程范文第2篇

[摘 要]地下水动力学专业实验是地下水动力学理论教学体系的进一步验证和扩展,对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生在参加专业实验的实践过程中能够获取专业知识并培养专业能力。文章以防灾科技学院地下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实验为基础,结合目前的行业需求有目的地进行实验教学,使理论知识与实验教学体系能够有机地融合,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地下水动力学;地下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实验;室内试验;抽水试验

地下水动力学课程在地下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是继水文地质学基础课程之后开设的专业基础课之一,同时本门课程也是地下水科学与工程专业考研必考的专业课之一。开设地下水动力学这门课程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系统掌握地下水运动的基本理论,运用基本理论分析水文地质问题,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提出适当的计算方法或模拟方法,对地下水进行定量评价。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本专业的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并为以后的专业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但是地下水动力学这门课程的知识面涉及广泛,主要的基础知识涉及地质学、地貌及第四纪地质学、水文地质学基础、应用数学及数学物理方程、水力学等课程,它的先修课程有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水文地质学基础、水力学等,它们为地下水流运动方程及数学模型的建立和求解打下了基础。同时,通过本门课程的讲授,如Jacob直线法、标准曲线配比法等求水文地质学参数的方法,是后续开设的地下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生产实习课程中野外抽水试验求参的主要方法,是地下水流数值模拟的建模基础。此外,地下水向各种不同水文地质条件下含水层的运动计算,也是专门水文地质学课程中水资源评价的前提和基础。地下水动力学课程的开设对地下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知识的衔接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由此可见,地下水动力学课程在地下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地位非常重要,根据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必须配备专门的实验以及实践教学课程来支撑该门课程的教学。本文将从实验以及实践教学的必要性、实验以及实践教学在专业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实验教学平台建设这三方面来论述地下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实验教学对地下水动力学教学的促进作用。

一、实验教学开展的必要性

地下水动力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基础学科课程,目前开设该门课程的大专院校大都以教师讲授的理论教学为主,缺乏室内外的专门實验教学[1-5]。防灾科技学院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及地下水动力学的教学内容设计了一系列的专业实验。这些实验包括潜水模拟实验、承压水模拟实验、达西渗流实验、绕坝渗流实验、地下分水岭实验、间歇泉成因实验、入渗及地下水渗流实验、坝下渗流实验渗水试验以及抽水试验。除抽水试验外,其他实验均在正常教学周内完成。由于抽水试验耗时较长,占用场地较大,所以该实验通常在大学三年级的暑期小学期开设,抽水试验教学基地的建设及运行可夯实学生的专业理论基础,对在地下水动力学等课程中所学知识进行验证和深化,对学生理解专业知识、深化专业能力起着承上启下的衔接作用。关于防灾科技学院地下水科学与工程专业抽水试验教学的详细内容可见参考文献[6]。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要求 “加强实验室、校内外实习基地、课程教材等教学基本建设,强化实践教学环节”。苏联的水文地质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实践环节就是夏令训练营,在训练营里学生大都可以学到地质填图和基础的水文测量等[7]。在日本,学生的地质知识主要来自经常性的、有组织的野外活动[8]。加拿大和美国的高校都十分重视教学实验室建设并随时向学生开放[9]。德国的高等地质教育实习时间长,并且非常严格,学生的实习必须有记录和有关人员的签字,经认可方能有效,否则必须重做[10]。在英国,学生实习学时占据课内教学时数的5%左右,实习课和野外教学活动占有较大比重[11-12]。我国的大学也特别重视实践教学环节,因为这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为学生将来的工作奠定基础[13-18]。国内外高校的这些教育模式说明,实验以及实践教学是培养人才不可或缺的途径。

二、实验教学在专业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实验教学包括室内实验和室外实验。室内实验相对来说时间较短,比如潜水模拟实验。该实验的目的是使学生熟悉与潜水有关的基本概念,形成对潜水补给、径流、排泄的感性认识,培养运用达西定律及利用流网分析水文地质问题的能力。实验采用分析讨论与观察模拟现象相结合的方式,因此要求学生针对提出的问题进行分析讨论,积极思考,在此基础上带着讨论中的结论及疑难进行模拟演示,从而加深对问题的理解。上课时,学生先熟悉潜水演示仪的装置及功能,然后进行地表径流的实验,观察潜水面形状及流线特征,观测地下分水岭的偏移,最后根据实验获得的资料,绘制断面的剖面流网,分析分水岭的存在、偏移和消失需具备哪些条件,分析在什么条件下会存在地下分水岭,它们与径流系统有何关系,对比课堂上、书本上的相关内容,看实验与理论是否一致。这样学生就把抽象的理论知识同具体的实践知识联系起来了。

室外实验时间较长,实践场地较大,比如抽水试验。通过抽水试验,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应急处理事故数据的能力以及对参数计算方法运用的综合能力等。

综上所述,实验教学在专业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三、实验教学平台建设

防灾科技学院实验教学平台的建设包括专门实验室建设和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专门实验室就是室内试验的教学场地,地下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实验室是目前地下水动力学实验教学的主要教学平台。目前设有5个实验室,包括地下水动力学实验室、地下水动力学板房实验室、地下水污染控制与修复模拟实验室、水化学分析实验室及同位素水文地球化学实验室,总建筑面积约500m2,配备有达西仪、土柱仪、地下水流运动模拟物理模型、雷诺实验演示装置、能量方程演示装置、局部水头损失演示装置、液相色谱仪、气相色谱仪、离子色谱仪、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总有机碳分析仪、液质联用仪、气质联用仪、原子吸收光谱仪、原子荧光光谱仪等仪器设备。实验室在满足实验教学需要的同时,还为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开放实践项目、本科生毕业实践和教科研项目提供实践平台。

防灾科技学院实践教学基地位于河北省秦皇岛市柳江盆地,属石门寨镇管辖。南起黑山窑村,北至义院口长城脚下,长约15km;东起张崖子村,西至伍庄—山羊寨一带,宽约12km,总面积约180km2。盆地中心南距秦皇岛市23km,由秦皇岛市区开来的班车通往盆地内各村寨,青秦铁路纵贯盆地中部,交通较为便利。

实验教学分为4个阶段,6周时间。第1阶段为地质实习阶段。学生通过野外路线的观察,了解秦皇岛柳江盆地实习区的地形、地貌、地层、构造、岩石等方面的内容,加深对岩浆作用、构造运动、地下水的地质作用等基本理论知识的认识,同时锻炼野外工作方法和技能,为水文地质路线实习奠定基础。如张岩子—东部落地质路线,通过该路线的实习,可以让学生掌握结晶基底新太古界钾长花岗岩岩性,掌握新元古界青白口系长龙山组和景儿峪组、古生界寒武系府君山组地层岩性。学生在野外需要完成以下学习任务:(1)观察并描述新太古界钾长花岗岩岩性。(2)描述钾长花岗和上覆地层的接触关系。(3)观察并描述新元古界青白口系长龙山组和景儿峪组、古生界寒武系府君山组地层。(4)描述侵入体岩性。(5)观察寒武系府君山组灰岩的岩溶发育情况。(6)绘制张岩子村西钾长花岗岩与上覆石英砂岩接触关系图。(7)绘制东部落寒武系府君山组地层与侵入岩体接触关系图。(8)绘制张岩子—东部落地层随手剖面图。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讨论花岗岩、页岩、灰岩水文地质意义,府君山组灰岩的岩溶发育规律,东部落泉水出露的水文地质条件等问题,为后续水文地质路线实习奠定基础。

第2阶段为水文地质实习阶段。学生通过野外现场调查及测绘,了解研究区的水文地质条件,掌握不同地形地貌条件下孔隙水、裂隙水、岩溶水的形成、赋存及变化特征的分析方法和思路,熟悉和掌握水文地质参数的测定方法及参数的影响因素,掌握地表水主要水文及水利特征的分析计算方法。比如亮甲山奥陶系下统灰岩岩溶裂隙水形成条件与富集规律实习路线。通过该路线的实习,学生可以认识奥陶系下统灰岩岩溶发育条件及发育规律,了解奥灰岩裂隙水储存、运动和富集的特点及形成较大供水水源地的条件。学生需要完成以下学习任务:(1)在石门寨北沿亮甲山东坡坡脚观察灰岩节理、裂隙发育状况,溶蚀程度及充填程度。(2)观察亮甲山下溶洞发育情况并分析其发育的条件。(3)观察辉绿岩床及岩脉的岩性、产状及其与岩溶发育及岩溶水富集的关系。(4)调查亮甲山下6口机井的分布位置,所处的地形地貌及地质部位,并分析其地下水富集条件;绘制亮甲山水源地机井分布平面图。(5)调查机井的井深、地层剖面、水质、水量及开采动态。(6)绘制亮甲山组灰岩垂向溶蚀素描图。(7)绘制亮甲山组灰岩与辉绿岩接触关系图。(8)绘制亮甲山附近的水文地质平面(1∶2000)及剖面图。(9)编制《亮甲山水源地灰岩岩溶裂隙水富集规律分析报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探讨以下问题:(1)奥陶系下统灰岩裂隙岩溶水的形成与富集条件与规律是什么?(2)形成大中型供水水源地应具备的条件是什么?(3)亮甲山下供水井的布置是否合理,为什么?这样把课堂上学习的专业知识与实际生产生活联系到一起,让学生更有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第3阶段为独立测绘阶段。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獨立进行水文地质测绘和水资源调查,测绘面积为40km2-60km2,通过野外调查工作,掌握地下水资料调查的主要工作内容和工作手段,独立完成水文地质调查及水文地质填图,目的是在地质、水文地质实习的基础上,由学生独立安排并完成研究区的水文与水文地质测绘工作,进一步掌握各种类型地下水以及地表水的野外调查方法、调查程序和主要调查内容,培养学生野外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际工作能力。学生需要完成以下学习任务:(1)独立进行水文地质测绘,包括孔隙水区的水文地质测绘、岩溶区的水文地质测绘、基岩裂隙水区的水文地质测绘、碎屑岩类孔隙裂隙水区的水文地质测绘以及环境水文地质测绘。(2)测绘面积40km2-60km2,每日填写水井、泉、地貌等调查记录表。(3)根据实际测绘资料绘制实际材料图以及综合水文地质图。

第4阶段为编绘图件、撰写报告阶段。该阶段学生利用野外实际调查获取的第一手资料,结合收集的各种已有资料,在室内对各种资料进行成果整编工作,编制《地下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生产实习水文地质调查报告》及相应附图、附表。

综上所述,室内专门实验室和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丰富完善了本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善了专业教学条件,为培养具有较强专业素养的地下水科学与工程人才提供了根本性的保障。

四、结论

专业实验是地下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地下水动力学课程实践教学体系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之一,对专业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包括室内实验、室外实验和实践教学基地实习试验教学的开展,对于学生能力与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在防灾科技学院地下水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实验教学过程中,总结了实验教学的思路,并根据行业的需求以及专业发展趋势进行了教学内容选择,使理论与实践教学体系完美融合,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提高了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

[ 参 考 文 献 ]

[1] 林学钰.“地下水科学与工程”学科形成的历史沿革及其发展前景[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7(2):209-215.

[2] 王锦国,周志芳,张发明.地质工程专业地下水动力学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中国地质教育,2008(4):128-130.

[3] 薛禹群,吴吉春.地下水动力学[M].2版,北京:地质出版社,2010.

[4] 赵玉红,肖长来,卞建民,等.水文学及水资源专业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1):92-95.

[5] 肖先煊,许模,蔡国军,等.抽水试验模型与地下水动力学实验教学[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4(1):164-168.

[6] 谷洪彪,迟宝明,姜纪沂.地下水科学与工程专业抽水试验教学基地建设的思考[J].中国地质教育,2013(1):82-85.

[7] ZALTSBERG E,赵腊平.苏联水文地质人才的培养一瞥[J].世界地质,1989(1):149-154.

[8] 王训练.日本的地质教育与地质研究[J].中国地质教育,1995(3):63-66.

[9] 孟宪来.加拿大 美国几所高等学校地质教育情况考察报告[J].中国地质教育,1996(1):50-56.

[10] 戴塔根.德国高等地质教育现状及其与我国之比较研究[J].煤炭高等教育,1999(4):16-23.

[11] 赖旭龙,唐小丽.英国高等地质教育情况简介[J].中国地质教育,2001(1):79-82.

[12] 周祖翼.英国高等地质教育概况与启示[J].中国地质教育,1996(1):57-62.

[13] 杨伦.野外地质教学实习与学生人格培养[J].中国地质教育,1996(2):53-54

[14] 陈骏,胡文瑄,李成.地质学实践教学现状分析与对策[J].中国地质教育,2007(1):133-139.

[15] 张良,李壮文,郑伟.野外地质实习教学改革与学生能力培养[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23):29.

[16] 马传明.地下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实习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中国地质教育,2011(1):45-49.

[17] 刘泽良.发挥虚拟实验室建设对实验教学的促进作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7):193-194+197.

[18] 葛碧洲,石辉,蒋欣,等.环境类专业开放性实验教学的认识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5(11):212-214.

[责任编辑:庞丹丹]

水污染控制工程范文第3篇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进程的加快,随之而来的水污染问题也日益突出,并已成为社会关注的重要环境问题。在分析水污染的现状和危害的基础上,就控制水污染进行了探讨思考。

关键词:供水安全;水污染;污染控制;环境保护

水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对维系人类生存、保障经济建设和维护社会发展及生态环境平衡具有中心作用和综合作用。然而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加快,水资源短缺、污染严重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在我国,也面临着水污染尚未得到有效遏制,水环境持续恶化与改善城市人居环境,保证安全供水,提高公共健康水平的要求日益迫切的矛盾。水的问题对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限制、对人民健康和社会稳定的潜在威胁越来越明显。

1 我国水污染的状况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短缺的国家,人均水资源量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并且时空分布不均衡,开发利用难度大。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对用水的要求会更高,缺水威胁还可能加重。加之,水污染的问题日益突出,已经严重影响到了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

(1)地表水体污染。我国污水的年排放总量已达600多亿吨,其中80%以上是没有经过任何处理就直接排入水域的污水。污水排放量的加快,使地表水体环境质量急剧恶化,江河湖海普遍受到污染,全国7大河流经过的主要大城市的河段,大部分水质污染严重,75%的湖泊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富营养化,有的已经不适宜作为饮用水源。尤其是2007后6月,无锡太湖水源地蓝藻暴发,引发水质污染,导致自来水发臭,给当地城乡居民饮用水造成了严重影响。

(2)地下水体污染。地下水污染的特点“三氮”污染,硬度升高,酚、氰化物、砷、汞、铬、氟等有毒有害物质含量升高。这类物质不易分解,不易沉淀,并且容易被生物体富集转化成毒性更强的有机化合物,对人体健康有严重危害。同时,在迁移循环过程中遍布水体、土壤和作物,污染环境,危害生态。

(3)降水酸化日趋突出。全国已有不少地区降落酸雨,并呈由北向南扩展之势。近年来,全国降水年平均PH值低于5.6,导致酸雨地区城市地下水的PH值也明显下降。水质酸化造成地下水总硬度增加、重金属污染和有机物污染加剧。

(4)饮用水安全问题日益凸显。按照国家卫生部颁布的《生活饮用水水质规范》和国家建设部颁布的行业标准《城市供水水质标准》,我国有近一半的城市居民在使用不合格的饮用水。饮用水安全问题严重威胁到居民身体健康,成为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

2 水污染的影响

水污染已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建设小康社会的极为重要的制约因素。日趋严峻的水污染使水质恶化,破坏了水体的正常功能,降低了水的使用价值,加剧了原本匮乏的水资源供给矛盾。水污染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工业的影响。绝大多数的工业生产离不开水,水质会直接影响工业产品的质量。如造纸、印染等工业产品,使用不洁净的水会造成产品的色泽晦暗;酿酒、食品等使用不卫生的水会导致饮料和食品的卫生质量不合格,直接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二是对农业的影响。用污染的水灌溉农田,会造成土壤质量降低,农作物减产、变质,甚至颗粒不收;污水对渔业造成的危害也非常大,可使水生生物缓慢中毒,出现畸形的或是带有怪味的鱼虾,严重时一夜之间成百上千的鱼死亡。三是对居民生活的影响。未经处理或处理不当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入水中,当数量超过水体自净能力时,就会造成水体污染,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如甲醛汞中毒(水侯病)、镉中毒、砷中毒、氰化物中毒、农药中毒、多氯联苯中毒等。铅、钡、氟等也可对人体造成危害。这些急性和慢性中毒,是水污染对人体健康危害的主要方面。

3 加强水污染控制的对策思考

(1)加强全民的环保教育。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是世世代代持续发展的战略工程。应该采取多种形式,通过多种途径,加大环保宣传力度,进一步增强水忧患意识,养成节约用水的良好习惯,积极投身防治水污染的伟大实践。特别是政府要进一步增强环保意识,坚持实施节流优先、治污为本、多渠道开发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把污水作为一种稳定可靠的水资源进行再生利用,形成良性循环,努力实现经济建设与水污染控制的协调发展。

(2)加强工业废水的源头治理。按照节能、降耗、减污和提高生产效率的原则,全面推行废水排放量最小化清洁生产。一是加强对工业企业的执法力度。坚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强化对工业企业的监管,严肃查处违法排污现象。根据污染产生的影响及损失决定处罚及赔偿的金额,提高企业违法排污的成本。二是严格工业项目环保审批。对于新建基本建设项目,严格实行环境影响报告书制度、排污申报登记制度和排放许可证制度,坚持做到生产线设计与污染治理设计、生产线施工与污染治理设施建设、生产线建成投资与污染治理设备启用“三同时”,严格杜绝对环境产生新的污染。三是调整优化工业结构。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引进环保生产工艺,生产绿色产品,从根本上解决污染问题。对于污染严重的小制革、小炼焦、小化工、小印染、小造纸警“五小工业”,要按照国家的产业政策,坚决实行关、停、并、转;凡危害城镇饮用水源的企业,必须一律实行关停。四是大力推行清洁生产。从源头削减污染,清洁生产包括合理选择原料和进行产品的生态设计、改革生产工艺和更新生产设备、提高水的循环使用和重复使用率,以及加强生产管理,减少和杜绝跑冒滴漏。五是提高工业废水处理及利用的水平。引导企业树立工业废水是流失资源的思想,尽量采用有效技术回收利用,在减量化、资源化的基础上使其无害化。

(3)加强城市废水污染的控制。一是科学编制城市水资源利用的整体规划。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根据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制定好城市的近期、中期、远期水资源综合利用整体规划和水污染控制规划。水污染控制规划应该具有超前性,综合考虑治水、排水、污水处理、污水回用等因素,坚持排渍、减污、分流、净化、再用的原则,按照城市水城功能区的要求和水环境容量,确定水质控制的目标和区域水污染防治的实施方案。二是抓好城市排水管网建设和改造。我国城市大多数属于综合性城市,居住、商贸、工业混杂在一起,城市建设欠债太多,排水系统不健全,管道质量差,且雨污合流,不利于对污水进行处理。城市污水处理系统建设必须与城市建设同步实施,协调发展,决不能半途而废或打乱总体部署。应坚持“先地下、后地上”和“雨污分流”的原则,建设好市政排水管网,并为污水回用预留管网空间。同时,进一步完善城区排水设施建设、逐步实现雨污分流,与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衔接。三是筹划建设城市污水处理厂。城市污水处理厂是水污染控制的骨干工程。应逐步建立面向市场的环境保护融资机制,积极鼓励企业、社会和外国资本投资兴建城市污水处理基础设施,进一步加快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步伐,以最短的时间实现水污染控制阳治理。要根据城市规模和污水水质实际情况,科学论证引进污水处理高效低耗成套工艺、技术和设备,防止出现部分处理建筑物和设备闲置的问题,使有限的建设资金发挥出更大的社会、环境效益。污水处理厂建设也要注重消除自身对环境的影响,成为无污染的绿色工程。

参考文献

[1]孙希君,水污染及污水处理[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2,8.

[2]周鹏程,污水综合治理浅谈[J],中州建设,2004,10.

[3]彭海清,李平,刘霞,管道分质供水系统的组成及工程设计[J].中国给水排水,2002,5.

水污染控制工程范文第4篇

关键词:城市水污染 控制技术 经济措施

摘要:水是极其重要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现代化城市建设进程中,由于存在不够合理和科学的发展措施,付出了严重的环境代价。所以,我们必须从环境经济学的角度出发,保护环境不受破坏的前提下,扎实推进新型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应该从政府到民众个人都要树立科学发展观的正确意识,一手抓环境保护,一手抓经济建设,又好又快地建设社会主义新型城市。

水被50个国家的科学家列为本世纪最棘手的两大问题之一。目前,全世界有超过80个国家、占世界总人口40%的人严重缺水。我国的水资源状况极不乐观,可以概括为“水资源稀缺、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少、利用率低、污染严重”。近几年来我国废水、污水排放量以每年18亿立方米的速度增加,全国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每天的排放量近1.64亿立方米,其中80%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水域。全国仍有近一半城市没有污水处理厂,绝大多数小城镇未建污水处理设施。

水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水资源在人类活动和社会经济发展及生态环境平衡中具有中心作用和综合作用。当前,我国面临着水资源短缺与城市化、工业化进程加速对水的需求量日益增大的矛盾面临着水污染尚未得到有效遏制, 水环境持续恶化与改 善城市人居环境, 保证安全供水, 提高公共健康水平的要求日益迫切的矛盾。水的问题对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限制、对人民健康和社会稳定的潜在威胁越来越明显。

现代化城市供水、排水和污水处理设施是保障城市经济活动、居民生活和健康的重要基础设施。由于城市在较小的空间内集中了大量人口和产业,因此城市对水的需求更显得重要。因水资源短缺、供水设施能力不足和水环境污染对城市经济发展和功能发挥的制约, 所造成的损失极为可观。我国城市对水的需求和水污染治理问题在60 年代先从北方和沿海少数城市开始, 70 年代进一步发展, 80 年代日趋尖锐和普遍, 现已面临严峻形势, 亟需尽快解决。

城市居民在生产和生活活动过程中, 产生与用水量相应的污废水, 都需及时、可靠、有组织地收集、输送和处理, 再利用或排放。因此, 城市排水设施是维持城市正常活力, 保护水资源和生态平衡必不可少的设施。

城市在选址和发展过程中, 必须有足够量和可靠的水资源, 需具有排水去路的受纳水体。以上海为例,上海是我国经济发展领先的超大型城市,北枕长江口、南依杭州湾、西边太湖、东邻东海,江河、湖塘密布,为典型的感潮平原河网地区。全市河道总长21646 km ,黄浦江贯穿全市,次长河道为苏州河,在上海境内长约53. 5 km。随着经济迅速发展,上海的地表水环境受到综合型有机污染的影响。全市所有河道普遍达不到规划水质目标。近年来,上海加大水环境治理力度,水体质量明显好转,因此,对上海在水环境治理方面的经验与教训进行思考,可为其他城市的水环境保护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1、我国水污染现存问题

一、江河水污染问题。

据近期的水资源评价反映,在评价的700条河流中,水质良好的占评价河长的32.2%,受污染的河长占评价河长的46.5%。全国七大江河中,淮河、黄河、海河的水质最差,均有70%的河段受到污染。黄河、淮河、海河等中下游发生的断流现象,导致河口严重淤积; 不少中小河流由于城镇工业的超量排放污水已成为污水河。

二、湖泊、水库的富营养化严重。 由于我国人口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工农业的发展,特别是农用化肥及农药的大量使用,使排入湖泊、水库的磷、氮、钾等营养物质增加。据统计我国131个大中型湖泊中,有89 个湖泊被污染,有67 个湖水水体达富营养化程度。

三、海水入侵严重。

据调查,辽宁、河北、山东等省有70个地块发生海水入侵,总面积达1433.6平方千米,其中以烟台、大连最为严重。第五,水土流失严重。全国水土流失面积达367万平方千米,每年流失的泥沙约50亿吨;黄河的泥沙量约为16亿吨,其中4亿吨淤积在下游,导致黄河河床每年以10厘米速度抬高。

2、加强城市废水污染的控制

一、科学编制城市水资源利用的整体规划。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根据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制定好城市的近期、中期、远期水资源综合利用整体规划和水污染控制规划。水污染控制规划应该具有超前性,综合考虑治水、排水、污水处理、污水回用等因素,坚持排渍、减污、分流、净化、再用的原则,按照城市水城功能区的要求和水环境容量,确定水质控制的目标和区域水污染防治的实施方案。

二、抓好城市排水管网建设和改造。我国城市大多数属于综合性城市, 居住、商贸、工业混杂在一起,城市建设欠债太多,排水系统不健全,管道质量差,且雨污合流,不利于对污水进行处理。城市污水处理系统建设必须与城市建设同步实施,协调发展,决不能半途而废或打乱总体部署。应坚持“先地下、后地上”和“雨污分流”的原则,建设好市政排水管网,并为污水回用预留管网空间。同时,进一步完善城区排水设施建设、逐步实现雨污分流,与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衔接。

三、筹划建设城市污水处理厂。城市污水处理厂是水污染控制的骨干工程。应逐步建立面向市场的环境保护融资机制,积极鼓励企业、社会和外国资本投资兴建城市污水处理基础设施,进一步加快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步伐,以最短的时间实现水污染控制阳治理。要根据城市规模和污水水质实际情况,科学论证引进污水处理高效低耗成套工艺、技术和设备,防止出现部分处理建筑物和设备闲置的问题,使有限的建设资金发挥出更大的社会、环境效益。污水处理厂建设也要注重消除自身对环境的影响,成为无污染的绿色工程。

四、建立城市污水处理系统。为了控制水污染的发展,工业企业还必须积极治理水污染,尤其是有毒污染物的拜谢必须单独处理或预处理。随着工业布局、城市布局的调整和城市下水道管网的建设与完善,可逐步实现城市污水的集中处理,使城市污水处理与工业永治理结合起来。

3、水污染控制的发展态势

近年来水污染控制工程技术的发展呈现出的主要特征是:

一、面临问题日趋复杂, 研究内容不断深化。由于水源污染, 水中复杂的污染物质, 成为饮用水卫生安全的重要隐患。与水有关城市安全问题, 也是城市水工程领域面临的重要课题, 包括城市防洪排涝工程、城市水消防工程和城市水源安全保障工程。建立维护生态安全和水质安全的水源保障体系, 对城市水源地、包括地下水的污染控制与安全防护和受污染水体修复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应受到进, 一步的重视。

二、以改善水质为中心新工艺新技术发展迅速新材料广泛应用。综观近十多年的发展过程, 显著的特点是以生物技术、膜技术、高级氧化技术和生态工程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主导了水和废水处理工艺技术的发展方向。生物处理是水和废水处理领域发展最快, 应用最为广泛的工艺技术。作为一种经济高效的方法, 生物处理在脱氮除磷方面具有技术经济优势, 此外, 在受污染源水的预处理、有毒有害废水的处理, 包括铬、福、砷等重金属的转化和无害化处理, 在磷、硫、等原料的回收方面显示出巨大的潜力。在新技术新工艺迅速发展的同时, 新材料在水处理领域也得到广泛应用, 例如采用纳米技术开发的纳滤膜和锐铁型丁纳米微粒光催化剂、采用生物技术研制的新型微生物絮凝剂等。这些药剂不仅有良好的絮凝作用而且还有缓蚀、阻垢、杀菌等作用。新型多孔轻质过滤材料、高效吸附材料、比表面积大、附着性能好的徽生物载体填料也不断得到推广应用。

三、高新技术融入水污染控制领域, 水工业体系逐渐形成。现代水污染控制工程已由传统的土木工程主导型,向设备型和设备集成型转变。设备在整个工程投资中的比例不断加大, 设备集成的技术含量不断提高。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产业化发展带动了水工业整体科技水平的提高, 高新技术不断渗透、融入水污染控制工程技术领域,机电一体化技术、电子技术、信息技术、仿真模拟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在水工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当前, 水污染控制工程设施的设备化、集成化, 运行控制的自动化、智能化, 检测手段的仪表化、实时化和工程设计的模型化、数字化已经成为发展的趋势, 对水污染控制工程学科的发展必然带来巨大影响。

四、服务领域不断扩展。过去, 水污染控制工程技术主要服务于3个领域, 即市政给排水、建筑给排水和工业给排水。按照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实际需要, 以及学科向以水的社会循环为研究对象, 改善水质为核心内容, 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为目标的方向发展趋势, 水污染控制工程技术服务的领域已经扩展到水的社会循环的各组成部分包括市政给排水、建筑给排水包括消防系统、中水处理和利用工程, 以及水景工程和工业给排水、水资源保护与利用、节水技术等, 这反映了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过程的现实状况, 也是对学科发展的必然孺求。

五、系统科学方法成为学科的重要方法论。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问题,要从宏观和整体出发, 运用系统科学的方法将规划、管理、经济、法律等手段与工程技术措施结合起来, 将流域水资源配工、节约用水措施, 合理的水价机制与水污染控制和水质改善结合起来, 形成综合性的解决方案。对于城市水系统, 应将城市排水系统建设、污水的收集处理、再生回用与城市水环境质改善和景观建设结合起来, 进行综合规划、统盘考虑对于饮用水安全保障问题, 应将水源水质保护、水质预处理、净水厂内的常规和强化处理与输配水过程的水质保证进行系统研究和应用实施在污水处理厂内部, 将污水处理与污泥的减化、污泥浓缩上清液的有效利用综合在一起进行设计考虑。总之, 系统分析、综合和优化的方法, 已成为水污染控制工程领域的重要科学方法论。

4、经济政策

一、城市排水设施的建设和运营管理采取国家补助、地方筹措(含国内外金融组织或政府贷款) 、企业合理负担的原则, 多渠道解决建设资金来源; 贯彻执行排水许可、增容许可和排污收费制度, 专款专用, 以扭转因排水设施建设滞后, 无偿使用带来的水污染严重趋势。

二、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经营机制, 水设施实行企业化管理; 政府投资将以股份形式控股对经营者予以规范化管理; 污水处理厂实行企业化经营, 按成本核定收费标准, 经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后执行, 专款专用。

三、城市排水设施建设项目的设计、施工必须以公开招标的方式进行, 形成公平合理的竞争市场, 择优选取竞标者, 确定合理价格, 提高工程设计、施工质量, 保证工期。积极引进适合国情的先进管理模式, 允许采用BOT 等方式, 开放部分市场, 促进水污染控制技术创新, 专用设备开发和以装备成套供货为主体的工程承包。

5、技术经济目标

根据中国国民经济发展“九五”计划和建设部规划要求:到2000 年,在进一步完善市区排水管网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城市水污染控制设施, 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25%,其中百万人口以上城市和重点旅游城市不低于40%;到2010年, 要实现强化城市排水和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 采用先进的技术和工艺流程, 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不低于40%。在1997 年发生的亚洲金融风暴影响下, 我国政府决定加大投资用于加快环境治理和基础设施建设, 以扩大国内市场需求带动经济持续发展、稳定币值。

1998年年中我国政府决定在两年内拨款1 000亿元人民币, 各级政府向国内外金融机构贷款和自筹资金, 最终形成6000亿元建设资金。其中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占28% , 城市为改善水体质量建设排水和污水处理工程176 项,总投资587亿元。1998 年我国政府已批准补助500亿元中的第一批31 亿元用于城市环境保护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项目, 其中城市排水、污水处理工程60 项, 10.3 亿元, 占三分之一。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在近年来组织实施的跨世纪绿色工程规划第一期已落实1588个工程项目(含大气、污废水和固体废弃物的污染控制),至1997 年底已开工建设或已竣工投用704 个工程项目, 落实资金744.5亿元。

相信在协调政策、强化管理、增加技术和资金投入后, 能较好地解决如何在保持经济较高速增长的同时实现可持续发展,我国城市水污染控制以及城市水环境将会逐步改善。

参考文献:

(1) 江苏大学, 陈羿汀. 浅析我国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的缺陷与善[J ].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

(2) 刘维城 .我国城市水污染控制技术经济政策[J ].给水排水,2006,4 (3) 高廷耀,陈洪斌,夏四清等. 我国水污染控制的思考[J ].给水排水,Vol. 32 ,No . 5

2006 ,1

水污染控制工程范文第5篇

l厦门大学海洋与环境学院海洋学系,厦门361005 2厦门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站,厦门361004 3厦f-J:k学亚热带海洋研究所,厦门361005 摘要:于2006年7’8月开展了中国北部湾的海水中重金属环境质量调查,并采用ICP-MS方法分析

了该半封闭海湾海水中Pb的含量。研究结果表明,北部湾夏季表层海水中Pb含量介于0.40’l-97 gg/L 之间,平均值为0.93 gg/L,基本符合国家一类水质标准;Pb的分布总体呈现出沿岸向外海逐渐升高的趋

势,主要受到沿岸输入和湾内环流的影响。此外,部分站位表层海水中Pb含量偏高,近年来该海域Pb 水平的升高应引起重视。

关键词:ICP-NtS;Pb:含量;分布;海水;北部湾 1.引言

作为一种毒性较大的生物非必需重金属元素,Pb在海洋中广泛、长期存在。其不仅危害海洋环境质

量,降低初级生产力,而且对海洋生物具有累积和放大等生物毒性效应,并能通过食物链并最终影响人类 健康:1训。 因此,对天然海水中Pb的测定方法的研究就具有较重要的现实意义。但由于开放海域水体中Pb含量

较低,且海水的基体成分较复杂,使得直接测定Pb的浓度比较困难。为了达到提高灵敏度及消除基体干

扰的目的,一般要进行预分离富集,后者主要包括溶剂萃取、共沉淀、离子交换等哺1。其中用得最多的是

溶剂萃取法,但该法缺点亦十分明显,例如采用手工操作,不仅费时,费试剂,而且操作较繁琐,重现性

差等等。有关Pb的测定方法方面,目前采用较多的主要有原子吸收光谱法嘲、原子荧光法H’、分光光度法

∽1及电化学分析方法n们等。上述方法各有优缺点,目前,ICP-MS方法的使用越来越普及,其简便快捷,

具有无需萃取浓缩,检出限低,灵敏度高,线性好,且能同时分析多种元素等优点u¨。

北部湾水产资源十分丰富,是重要的渔业水域之一。随着北部湾沿海地区的经济开发,沿海工矿企业

日益发展,海上油气田的勘探开采,海上运输日趋繁忙,已对该海湾环境质量及海洋生物资源构成一定的

影响u剐。为进一步了解北部湾水体中Pb水平的现状,本研究于2006年7’8月开展了该海域表层水体中

Pb含量与分布的调查,并对其污染水平和来源进行了初步分析。 2.采样与方法 2.1.调查海域

‘通讯作者.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306012)、福建省重点科技项目(2005Y021)、福建省海洋

与渔业局科技项目(0051.K37004,K47011),厦门大学青年科技创新基金(Y(舢09). 第一作者:钱碧华(1980-),女,硕士研究生,目前主要开展海洋环境化学等方面的研究. 北部湾是南海西北部的一十半封闭海湾,其北接广西壮旗自治区,西邻越南,东至雷州半岛与海南海

南岛。北部湾面积约12 93万kf,平均水深40 m,最深达lOOⅢ。北部湾地处热带和亚热带,冬季多东

北风,海面气温约20℃,湾外海水沿湾东倒北上,湾内水体则顺湾西南侧南下.遂形成逆时针环流;夏

季多西南风,海面气温高选30℃.湾内海流则形成一相反的顺时针环流。

阖㈡b。 4j厂。 一蕊珂 _ , {

帕j i’。 f

”、 。 f

”t、. 一毫≯

1…∞ …* "{ 1* …* …10

图1中国北部湾Pb含量的调查区域

Fi91The study ar∞ofPbcontentintkBeibuOu垃China

22.样品的采簋

于2806年7"8月对琼州海峡和南海岛三亚以西的北部湾水域和海南岛南部水域(即17。224 1.

105 j’ii0。E,如图l所示)开展海洋环境质量调盎,样品的采集、贮运均按《海洋监测规范j有关规定

进行o”。样品所需的聚乙烯采样瓶、水样瓶、聚乙烯过滤器及0 45 u mNuclepore滤膜等均需在(1+3)

硝酸中浸泡数日.用超纯水清洗干净后,再用聚乙烯袋包装好后特用。

采样时,用洁净的500mL聚乙烯小口瓶采集表层海水,并于船上实验室洁净台上用预处理好的0 45

umNuclepore滤膜过滤。弃去过澹后的前50mL海水后,其杂海水注^250mL聚乙烯样品瓶,用超纯肼吼

固定后,密封、冷藏、避光保存,带回实验室后,使用Agilent 7500i型ICP-MS分析测定。

2.3.海水中Pb水平的评价方法

研究海域表层海水中Pb的污染状况利用单园子评价法进行评估。《海承水质标准》(GB3097—1997)的

一娄标准中Pb的瞬值为1JIg/L。其计算公式如下:

l,r=Cu/Sj

其中:

I。一i点位j项污染物的质量指数:

Cu—i点位J项污染物的实测浓度平均值;

s,一j项污染物的评价标准限值。

3.实验部分 3.1.仪器和试剂

仪器:Agilent 7500i型ICP—MS:

试剂:标准试剂购自环保总局标准样品研究所,内标物购自国家钢铁材料测试中心;海水中微量元素

标样购自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HNOa使用屯子级;使用Mi l l ipore去离子水系统制备的去离子水配

制所有标准溶液。

3.2.仪器条件

调频发射功率:1300 w;等离子体气流速:15.0 L/min;载气流速:1.2 L/min;雾化室温度:2"C; 氧化物指标:<0.5%;双电荷指标:<1%。

3.3.海水的预处理

海水经0.45um微孔滤膜抽滤,用HNO。酸化使海水pH<2,后用去离子水稀释5倍。

3.4.工作曲线

由于海水的基体非常复杂,本实验采用加标法来降低海水基体干扰:用标准溶液配制成混标,再在已

稀释的酸化海水中加入一定量的混标配制成工作曲线系列,并在标准中加入20船/L的金来消除汞的记忆

效应。工作曲线的相关系数为0。9995。

3.5.内标

用Sc、Ge、In、Bi作内标物,所有的空白、标准溶液及测试样品中均在线加入内标,其浓度为1000

I-tg/L。

3.6.方法准确度

按本方法,对海水标准水样(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GBW 080040)进行了分析,其相对标准偏

差(RSD)为1.28%,表明本方法的准确度较高(表1)。

表1海水标准中Pb的测定结果(n=3)

Tab.1 The results of the analysis of the lead in the seawater standard(n=3)

4.结果和讨论

4.1.北部湾表层海水中Pb的含量

表2列出了研究海域及国内主要相关海域水体中Pb的含量范围。北部湾39个站位的表层海水中Pb

含量为0.40、1.97 gg/L,平均值为1.01 Ug/L。石雅君等(1999)n43报道了我国渤海湾海水中Pb含量平

均值为4.26 Bg/L,明显高于本研究海域,说明目前北部湾周围工业污染相对仍较轻。廉雪琼等(2001)

n∞报道广西近岸海域海水中Pb含量范围为0.1’3.3 I.tg/L之间。此外,对海南岛附近三亚湾和海口湾海

水中Pb调查表明,二者的含量分别为0.29’2.01崛/Ln州和O.94“2.36斗g/Lu玎。可以看出,与其邻近的上

述沿岸海域相比,北部湾海水中Pb含量略低,但已较为接近,说明北部湾海水中Pb的含量受沿岸水体和 陆源污染的影响较大,且呈逐渐上升的趋势。

表2国内相关海域中表层海水溶解态Pb的含量

Tab.2 Contents of Pb in the surface seawaters from some sea area.China

单位:t.tg/L

另一方面,子涛(2003)沁’报道了南海海域Pb含量为0.006’O.2799/L,平均值为0.058 gg/L。蒲

家彬等(1995)n91报道了Pb的大洋背景值为0.001。0.0599/L。可见研究海域表层水中Pb的含量显著高

于边缘海及大洋海水。

4.2.北部湾海水中Pb的质量评价

研究海域表层海水中Pb的质量指数为0.40、1.97,其中在海南岛南部海域及西北侧海域均出现较明

显的超标现象,另外一些近岸站位表层海水中Pb的含量也超过海水一类标准。总体来看,研究海域表层

海水一定程度上受到了Pb的污染,站位超标率达到30.8%,但超标幅度不大,最大超标幅度为1.97。 4.3.北部湾表层海水中Pb的分布

图2为研究海域海水中Pb的水平分布图。在沿岸区域,Pb的分布基本表现出近岸高、远岸低的趋势。

但就总体分布趋势而言,最高值出现在海南岛南部海域的H14站;低值在涠洲岛西南海域的B15站;Pb

高值区多出现于湾中部及外湾海域,内湾海域反而含量较低。这说明北部湾表层海水中Pb的分布不仅受

到人为活动及陆源输入的影响,有可能很大程度上还受到环流及水团运移口叫等过程的作用。

5、结论

本研究于2006年7~8月开展了中国北部湾表层海水中Pb的含量与分布调查。研究采用ICP-MS法测

定海水中痕量Pb,具有分析简单快速、准确度高、灵敏度高且能同时测定多种元素等优点。

研究结果表明,北部湾夏季表层海水中Pb含量介于0.40’1.97 gg/L之间,平均值为O.93 gg/L,基

本符合国家一类水质标准;但部分站位表层海水中Pb含量偏高,近年来该海域Pb水平的升高应引起重视。 表层海水中Pb的分布总体呈现出沿岸向外海逐渐升高的趋势,其分布主要受到陆源输入和湾内环流的影

响。

参考文献

【l】张正斌,陈镇东,刘莲生等.海洋化学原理及应用[M】.北京:海洋出版社。1999:144-152.

【2】GiordanoR,Arata P,Ciaralli L et a1.Heavy metals in mussels and fish from Italian coastal watem[J].

Marine Polludon Bulletin.199I,22(1):10—14.

【3】Schroeder,H.A.Thetrace elements and nutrition.London:Faber and Faber.1973.

【4】Somer,E.Toxic pomnfial of trace metals in foods.A review.Journal of Food Science,1 974,39:

【5】黄贻志。郑庆华,梁自强.离子交换一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海水中痕量铜、铅、锌、镉、铁、锰.热

带海洋.1992,1l(1):30—36.

F R M,Oliveirab R ica Acta Part 【6】Moreiraa R.Bo曜esb M.Spectrochim B,2005.60(5)。755-758.

【7】李贵峰.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法测定海水中痕量铅.海洋环境科学,1997,16(2):78~80.

【8】潘振声。潘教麦.二溴对氯偶氮羧胂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铅.冶金分析,2007,27(1):54—56.

【9】肖新峰,张新申等.支撑液膜在线萃取富集流动注射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的痕量铅.分析化学研

究简报.2006,6(6):855—858.

[10】杨春海,黄文胜,张升晖.基于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存在下铅、银离子的高灵敏度电化学测定.

分析化学.2003,31(7):794-798.

[1 1]朱晨红.ICP-MS测定海水中的铅镉汞锌.上海计量测试.

【12]杨美兰,贾晓平,陆超华.北部湾主要经济鱼类体中的重金属【J】.海洋通报,1990,9(5):39-45.

【13】国家海洋局.《海洋监测规范》【Z】.北京:海洋出版社,1998.

[14]石雅君,崔晓建,陈斐.2003年上半年渤海湾海水环境质量初步分析.海洋环境保护.2004,1: 19-28.

f15]廉雪琼,王运芳,陈群英.广西近岸海域海水和沉积物及生物体中的重金属【A】.海洋环境科学,

200 1,20(2):59-62.

【16】陈志强,张海生,刘小涯.三亚湾和榆林湾海水溶解态Cu、Pb、Zn、Cd、Cr的分布[A].海洋

环境科学,1999,18(2):31—37.

[17】陈春华,王正方,吕海燕.海口湾海水重金属的行为特征.海洋学报,1999,2l(1):41~47.

[18】于涛.南海海水中溶解态铜、铅、锌、镉环境背景值的初步研究[A】.台湾海峡,2003,22(3):

329-333.

【19]蒲家彬,李宗品,傅云娜等.西部和南部太平洋表层海水中的重金属及有机沾污物m.海洋通报,

1995,14(2):35-41.

[20】L.Y Alleman,T.M.Church,R Gangufi et a1.Role of oceanic circulation on contaminant lead distribution in the South Atlantic.Deep-Sea Research 17,200 1(48):2855-2876.

Using ICP—MS to determinate dissolved lead of the surface seawater

i11 t11e Beibu Gull Cmna

Qian Bihual,Sun Jionghuil,Liang Rongyuan2,Huang Shuiyin91,Wang Yunl,

Liu Xiaoyanl,Guo Jianqin91,Qiu Canron91,Cai Minggan91’3

l Department ofOceanography,Xiamen University,Xiamen 361005。China

2 Xiarnen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Center,Xiamen 361004,China

3 Institute of Subtropical Oceanography,Xiamen University,Xiamen 361005,China

Abstract:During the investigation ofenvironmental quality in the Beibu Guff during the period between

July and August,2006,the contents ofdissolved lcad in the surface seawater were determined by ICP.MS

method.The concentration of dissolved lead ranged from 0.40 Ug/L tO 1.97¨g/L,晰th the mean value of 0.93

¨g/Lwhich is basically lower than the National Seawater Quality Standard I.The concentration of lead exhibits a

general increasing trend from coastal sea toward open sea,which is thought tO be affected by both the coastal

input and the water mass cycle.In addition.the concentration of lead in part of stations is a tittle higher than the

level in the Standard I.which ought tO be paid more attention Oil.

水污染控制工程范文第6篇

2.施工散料必须放臵在棚内,室外存放要用苫布遮挡;水泥和石灰等粉状建筑材料采用罐车散装运输。粉状物料堆放点尽量远离居民区。

3.土方、砂石等物料在运输过程中要用苫布进行遮盖,严禁车辆超载导致沿途飘洒抛漏产生二次污染。

4.桥梁工程施工现场出口设车轮清洗装臵,专人负责车轮的清洗和现场出入口的卫生,严禁车轮带泥上路。

5.沿途 50m 距离内有环境敏感点的区段施工时,要在施工现场周围设有效整洁的施工围挡。

6.施工现场裸露的场地及时进行硬化处理或种植植被,防止产生二次扬尘污染。

7.施工过程中尽量使用商品混凝土,对于临时的零星的水泥搅拌场地,在场地选址时应避开下风向 50m以内的居民区。

8.施工现场严禁熔融沥青、焚烧塑料、垃圾等各类有毒有害物质和废弃物,不得使用煤、碳、木料等污染严重的燃料。

9.机械拆除必须辅以持续加压洒水或喷淋措施,以抑制扬尘飞散。 10.在实施绿化作业时,应采取降尘措施。四级以上大风或市政府发布空气质量预警时,禁止土地平整、换土、原土过筛等作业。土地平整后,一周内要进行建植工作。土地整改工作已结束,未进行建植工程期间,要每天洒水1—2次,如遇四级以上大风天气必须及时洒水防尘或加以覆盖。

11.取土场施工现场要进行围栏或设臵屏障。装载土料时,应采取湿法作业,减少土料倾倒过程中扬尘的产生量。运输过程中谨防车辆装载过满,不得超出车厢板高度,并采取遮盖、密闭措施,避免沿途抛洒、散落。

12.路基填料在工地堆放期间,要洒水降尘或遮盖,避免造成扬尘污染。

上一篇:扶贫项目总结范文下一篇:传统文化内涵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