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背景范文

2024-04-29

理学背景范文第1篇

摘 要:环境心理学的兴起与发展与当时的环境恶化有关。环境心理学由最初研究环境对人行为的影响发展为研究人的行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其目的在于探索人与环境的交互作用,试图解决各种因环境而产生的人类行为问题。随着全球生态与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关注人与环境相互作用和相互关系的环境心理学取得较快发展。环境心理学仍然在生态与环境保护以及自然与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环境心理学;人与环境;生态系统;生态危机

随着工业文明的产生,各种生态危机、生态灾难不断侵袭着人类社会。自然资源的消耗与枯竭、环境污染、人口膨胀、交通堵塞、住房拥挤、废物处理等等,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遭受到严重的破坏,人们越来越深刻地意识到潜在的环境危害,便出现了解决环境问题的学科。环境科学研究又发现,解决环境问题的若干症结原来在于人们的心理,于是,环境心理学应用而生。

环境心理学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20世纪80年代逐渐成熟,到了20 世纪 90 年代以后开始注重个体与自然环境的交互作用。21世纪,随着全球生态与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环境心理学开始研究生态与环境保护,以及环境与人的心理和行为之间的关系。由于生态心理学与环境心理学所关注的都是环境问题,因此,环境心理学也称人类生态心理学或心理生态学。环境心理学最终的目的在于改善人类的生活、提升个体的生活质量,为建设和发展生态文明提供理论支撑。

一、环境心理学的产生及兴起

人口、环境、自然资源和人的行为等问题便是环境心理学诞生的历史与背景。环境心理学的兴起与美国本土实用主义哲学有关。20 世纪,实用主义在美国盛行,对教育、政治、经济和文化等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将实用主义与心理学结合,发展出机能主义,影响了大批的研究者。实用主义强调行动和应用——有用即真理,而环境心理学强调以问题为中心,把实用主义作为一种社会思潮,起着对问题的研究作用。

自工业革命以来,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以及人类对自然资源过渡与不合理的攫取,人与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激化,引发了人对自身活动的反思,科学和技术的迅猛发展在给人类带来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的同时也造成了人类畸形的消费和灾难性的环境恶果。1诸如水污染、空气污染、臭氧层破坏、酸雨,以及一些野生动物的快速灭绝,都对地球的生态系统产生了巨大的损害。然而,环境问题并不是环境自发产生的,根源在于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过度攫取,由此加剧了人与环境的矛盾。

随着全球生态系统破坏加剧,许多国家开始意识到环境污染和破坏带来的全球性危机,如果环境问题再不得到有效改善,人类的生活质量将受到极大影响。环境问题的产生与人类的心理、行为密不可分,心理学作为研究人类的心理及其行为的学科则与环境科学结合起来,通过心理学视角关注人们的环境意识、态度和行为,以及人与环境的相互影响,试图解决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

在西方工业国家,大量建筑物的营建带来了环境拥挤、空间减少、噪声、压力等,影响了人的生活质量,压制了人的个性和需求,有些建筑还影响了人对美的感知与表达。尤其是在美国,城市建筑新旧更替,老旧的建筑被现代主义风格的新兴建筑所代替,造成了人际隔阂、人际关系冷漠,甚至使许多穷人和少数族裔流离失所。在这种情况下,各种社会运动风起云涌。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一些心理学研究者注意到生活环境对人类心理与行为影响的重要性,开始着手环境与人类行为相互作用的相关研究,探索人与环境的交互作用。

最先把心理学与环境联系在一起的则是库尔特·勒温(Kurt Lewin)。他用数学函数描述人与环境的关系,认为人的行为取决于个体自身以及其所处的环境。勒温的场论、生活空间、心理事件、个体内部对环境的表征等观点奠定了环境心理学的发展基础。

西班牙的 Enrich Pol1将环境心理学的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环境心理学的起源、美国转型、建筑心理学和可持续的环境心理学。2

20世纪40年代末及20世纪50年代,许多为环境心理学的发展建立框架工作的学者们纷纷涌现出来。1943 年,格式塔心理学家布雷斯威克(Egon Brunswik)提出了环境心理学这一术语,并且在其“布雷斯威克透镜模型”中强调了在构建对环境的知觉中个体主观能动性的重要作用。勒温用“生活空间理论”解释人和环境的交互作用,并用B=f(PE)这样一个公式来表示。3勒温的学生巴克(R.Barker)和莱特(Wright)继承了勒温的思想,继续从事环境心理学方面的研究,并把其发展为一种系统的生态心理学研究,研究真实环境对人类心理与行为的影响,并在1947年创立了“心理生态学”(Psychological Ecology),开启了环境心理学的研究。

20 世纪 50 年代初,建筑师和行为科学家开始研究环境心理学的问题。他们开始考虑如何满足使用建筑物的人的心理和行为方面的需要,其宗旨在于改善个体的生活质量以及有效解决现实的环境问题。

20 世纪 60 年代,环境心理学开始蓬勃发展。卡尔文·泰勒(Calvin W.Taylor)等在美国犹他州立大学设立了“建筑心理学课程”。一些大学开始在心理学系正式开设环境心理学课程以及与环境心理学有关的研究课题。1964年,在召开的美国医院联合会关于医院设计的会议上,第一次使用了“环境心理学” 这个术语1,但直到1973年,环境心理学这一术语才得以固定下来。1968 年,美国成立了“环境设计研究协会”,这是世界上一个研究环境和行为的综合性、国际性学术研究团体。1969年,《环境与行为》杂志的创立,标志着环境心理学在以美国为中心的北美地区正式成立。2

20 世纪 70 年代,美国心理学会“人口与环境心理学”分会的建立,推进了环境心理学的研究与发展。1970 年,在戴维·坎特(David Canter D.V.)等人的提议和领导下,欧洲召开了首届建筑心理学国际研讨会,1973 年正式成立的人—环境国际研究学会(IAPS)取代了前者。1972年,联合国在瑞典的斯德哥尔摩举行第一届国际环境保护会议,并把环境保护列为人类亟须解决的问题之一。1973 年,坎特在英国萨里大学(University of Surrey)把环境心理学作为研究生的课程,建立了环境心理学硕士点。1974 年,美国心理学创立了第 34 分会,并于 1978 年更名为人口与环境心理学,同时创办了《人口与环境心理学》杂志。该学会的最初目的就在于改善人类行为环境与人口之间的相互作用。1979 年,《环境心理学杂志》创刊,标志着欧洲的环境心理学也以正式身份登上世界舞台。3

20 世纪 80 年代,环境心理学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与发展。一是1980年在美国与日本东京合作举行了第一次国际性环境心理学专题会,并成立了“人—环境学会”。二是1981年英国出版了《环境心理学杂志》期刊;三是出版了《人类行为与环境:理论和研究进展》与《环境、行为与设计心理学》系列丛书;四是斯托克斯(Stokols)和奥曼(Altman)等于1987年出版了《环境心理学手册》,被视为环境心理学发展的里程碑,也是环境心理学成熟的标志,形成了完整的环境心理学理论体系。在这部涉及68位从事环境心理学研究的专业学者的巨著中,有关的研究被分为6个基本的领域,形成了完整的环境心理学理论体系。4

20世纪90年代,环境心理学开始研究人的行为对周围环境与生态系统的影响。环境心理学的研究转向了对能源和自然资源的保护,以及对自然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研究。1992年6 月,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在巴西举行,标志着世界环境保护进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自1997 年世界各国签订《京都议定书》以来,环境问题一直是各界人士关注的重要问题。

20 世纪末,“绿色”问题和生态学已经成为最引人注意的主题。环境心理学主要研究人们对环境的价值观与环境保护行为之间的关系等问题上,通过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来保护地球、保护生态,保护人类社会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二、环境心理学的内涵及其研究内容

(一)环境心理学的内涵

在人与环境的关系中,人通过对环境的觉察得到关于行为的意义,通过其行为的实施来决定与环境的关系,而环境心理学则用心理学的方法研究这种关系。因此,自环境心理学产生以来,关于什么是环境心理学,由于研究者的侧重点不同,衍生出了不同的环境心理学定义。

N. W.海姆斯特拉和L. H.麦克法林认为,环境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和物理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D. V. 坎特尔和N. W.克赖克指出,环境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领域,它要探讨和分析人的体验和活动与有关的社会物理环境方面之间的相互关系。H. M. 普罗夏斯基认为,环境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和他们所处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关系的学科。J. D.费希尔等人则认为,环境心理学是研究行为与建造的和自然的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1拉塞尔(Russell J.A.)与斯诺德格拉斯(Snodgrass J.)等人认为环境心理学是系统地考察人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心理学分支。以P. A.贝尔(P. A. Bell)与费希尔(Fisher,J.D.)为首的研究者则认为,环境心理学是对行为与构造和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研究的科学。环境心理学从研究噪声入手,分别对个人空间、拥挤和人类的关系、城市发展和城市设计等问题进行研究。其目的是了解个体是如何和环境相互作用,进而利用和改造环境,以解决各种因环境而产生的人类行为问题。巴克(R. G. Barker)认为人类的环境就是物理环境和行为有机体二者之间的“人的社会集合”。西蒙(H.A. Simon)指出,环境就是有机体的生活空间,是与有机体的感觉器官、要求和活动相互依存的。

(二)环境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环境心理学兴起后,由最初的研究“环境对人行为的影响”到后来研究“人的行为与自然环境之间关系”的交叉学科。随着环境心理学研究范围的扩展,有关自然环境对人的影响的研究越来越多,斯托克斯(Stokols)把环境心理学的内容列为如下几方面:环境认知、人格与环境、环境观点、环境评价、环境与行为关系的生态分析、人的空间行为、物质环境的影响以及生态心理学等。

环境心理学将行为与环境视为一个整体,具体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环境认知。即对环境的知觉和认识,包括环境信息的获得、对潜在环境的知觉、影响环境知觉的因素、认知地图、城市和建筑物的表象,以及环境与保护等等。 也就是说,在人与环境的关系中,人通过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和味觉等感觉来接收环境信息。从环境获取的这些信息,经过知觉者自身的经验,把知觉对象的前后关系和背景参与进来,形成对环境的知觉,再通过环境知觉来感受和评价。人就是通过这一行为方式的实施来决定与环境的关系。

第二,环境压力。研究紧张环境引起的心理变化、环境危害和自然灾害、个体对环境压力的反应、极端环境的形式与表现。例如,研究噪声与心理和行为的关系问题,特别是研究现实环境中噪声对个体造成的环境压力。此外,减轻环境紧张和压力的策略也是研究的一个方面。环境心理学家通过调查和研究发现,一定强度的噪声所引起的生理反应会干扰人们的工作或学习,被动地接受噪声,会使人们容易产生焦虑、紧张等不良的心理反应。若是人们能控制噪声的话,那么噪声对人们的工作或学习的破坏性影响就会降低。

第三,个人空间和领域性。研究个人空间的形式、功能和测量,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影响个人空间的因素,个人空间的使用与侵犯,领域性的控制与组织,动物的领域行为,人类的领域行为。这也就是说,一个容易辨认的环境应有明显的路径、明确的边界、区域、节点和地标。

第四,密度、拥挤和环境类型。研究密度和拥挤感的关系,高密度对动物和人类的影响、拥挤感的不同体验以及如何减少拥挤;人类的环境类型,不同的自然环境、工作环境、学习环境和居住环境对个体心理和行为的影响。环境心理学家曾对大学宿舍的建筑和拥挤体验进行了研究,发现在空间和人数相等的情况下,建筑和设计上的改变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拥挤现象。通过研究发现,感受到拥挤的大学生,在心理与行为上都表现出了一些消极的反应,比如退缩、无助感增加、个人空间屏障明显、人际关系紧张等。如果个体之间距离太近,感到拥挤的话,在心理上会产生不舒服的感觉,拥挤破坏了主体对领域和空间的需要,从而扰乱了正常的行为。

第五,空间行为。研究空间行为和环境的易识别性、空间的生气感和舒适感、空间的秘密性和公共性、空间的使用方式,特别是建筑和布局方式对个体人际关系与交往方式等的影响。

第六,环境问题与行为对策。研究行为技术干预环境的问题、环境对人类健康的影响、环境概念和活动的个体差异性。

环境心理学的研究内容比较广泛,它所研究的是各种环境中人的行为及人与环境的互动。例如,我们研究密度对人类的影响,主要是考察高密度以及由此引起的心理、行为变化,而不是高密度的物理性质或化学反应。其中,噪音、个人空间、拥挤等研究主题是环境心理学中的经典研究。

三、环境心理学的理论及发展趋势

环境心理学的研究主要用于解决人类所面临的环境问题,由于研究者的研究重点不同,兴趣不同,由此衍生出各种不同的理论解释。主要分为认知心理学倾向的环境心理学和生态心理学倾向的环境心理学。

持认知心理学倾向的环境心理学家以认知心理学和现象学研究方法作为其理论根据,把人与环境之间关系的决定因素归结为人的经验及认知方式,由这一倾向衍生出三种环境心理学理论,即应激理论、唤起构建理论与环境超负荷理论。

应激理论认为人们会对所有的应激物作出相应的反应。由于个体的许多应激行为都是针对刺激物的,因此这种反应既指心理方面的,也包括生理方面。环境应激物与心理、生理应激反应是交互作用的,不仅环境作用于人,人同样也作用于环境。应激理论已被用于对环境应激物如噪声、拥挤、环境压力等做整体研究,用来解释当环境刺激超过个体的适应能力限度时对健康产生的影响。

唤起构建理论认为个体的不同行为和经验内容与生理活动如何被唤起有关。由于唤起是应激的一个必然反应,因而这一理论与应激理论有相似之处。日常生活中由于高兴或悲伤等都可以引起唤起。研究者可以通过研究唤起的性质来了解唤起及其产生的环境,研究环境与个体心理的关系。

环境超负荷理论将个体作为人—环境关系中的一个重要变量。由于环境提供的信息量大于个体的加工能力,即个体获得的感觉信息超过他或她所能有效处理的能力时,就会出现超负荷现象。当个体从特定环境中获得的信息量太少时,则会造成负荷不足。研究者可以通过了解个体的负荷情况来推知环境的影响。超负荷理论已被用来解释个体的城市生活以及高密度、噪声、拥挤现象,这些问题都和唤起和超负荷有关。

持生态心理学倾向的环境心理学家,以生态心理学和学习理论为依据,把决定因素归结于影响行为的环境。他们强调在观察行为的过程中对“环境—行为”关系进行描述,把个体所处的自然环境作为整个生态环境的一部分。由这一倾向派生出以下三种环境心理学理论,即环境决定论、生态心理观和维度理论。

环境决定论认为个体行为完全由环境决定。人类行为的起因和过程完全受环境支配,否认环境和行为之间的相互作用,这是传统的环境规划、环境设计的思想。根据这个观点,只要适当改变城市的物质形式,就能改变个体的行为。个体能适应任何空间布局,而特定环境中的行为完全由该环境的特点所致。实践表明,环境决定论实际上是由设计师、建筑师凭自己的主观意志去规划人们的行为和生活方式。

生态心理观认为个体的行为与环境处在一个相互作用的生态系统中。这个理论强调人和环境都是统一体中的一部分,一方的活动必然会影响另一方。换言之,在这个相互系统中社会因素和个体因素存在着一种动力关系,行为则被视为具有长远和近期目标发展平衡中的一部分。

维度理论是奥尔特曼(I.AItman )在 1975 年提出的。他认为拥挤和孤独是同一维度的两个极端。独处的空间太少则会造成拥挤,独处的空间太多则会出现孤独。因此空间行为是调节独处或使其最优化的一种主要机制。根据这个理论,奥尔特曼试图来解释个体的空间行为、领域性和拥有感。

以上几种倾向的环境心理学理论,因其研究内容方面的不同,都只能部分地说明特定环境中个体的行为。迄今为止,仍然没有一个统一的理论用来解释环境心理学中的所有问题。

环境心理学的研究主题虽然随着社会特点而不断变化,但是一些传统的研究命题并不因此受到摒弃,而是不断赋予新的研究客体,比如噪声、拥堵以及个人空间的问题,一直贯穿环境心理学研究的发展。此外,个人空间、私密性和领域,环境公平、环境保护与可持续性,环境保护行为、位置、环境设计等内容也陆续成为环境心理学的研究范畴。

当下环境心理学开始关注生态系统的保护以及人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这意味着环境心理学已经开始考虑人与环境的关系,认为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相互影响的。环境心理学在这一思想的影响之下,其研究主题、研究范式与研究内容都有相应的改变,通过人与环境的友好互动来保护地球、保护生态、保护人类社会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在这种意义上,环境心理学家面对新世纪环境问题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

第一,环境心理学更加注重与环境因素有关的社会现实和社会问题,更加主动接受环境对人类生存所发出的挑战,积极地参与国家和政府的决策性研究。

第二,环境心理学关注自然环境和全球生态系统与人的互动关系及其对人的全方位影响。“生态心理学”、“环境潜意识”、“生态自我”和“绿色行为”等新的学术概念吸引着持续性的研究,生态环境对于人整体发展的积极意义也进入了环境心理学的研究领域。

第三,环境心理学关注人的内在心理过程,即知觉、认知、学习等环境对个人所产生的影响。它还研究集团行为、社会价值、文化观念等与环境有关的广泛问题,是一个内涵宽广、多学科交叉的研究领域,涵盖社会、文化、心理等不同方面对人与环境的研究,寻求环境和行为的辩证统一,关注人的生活品质的提高。1

第四,环境心理学开始研究心理与环境的生态位建构。通过环境心理适应性研究,将人类心理置于生态大环境中考察,回答人类心理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生态位建构意味着适应不再是一个单向的过程,而是一个双向的过程,有机体不仅要解决自身所产生的问题,还要解决环境所造成的问题。

第五,环境心理学的研究与发展吸引着越来越多跨学科学者的关注,而环境心理学也体现这种跨学科综合性研究的意义。有关生态心理学的研究强调整体环境以什么方式影响发生于其中的行为,人类学家对人们如何使用空间的研究、对于拥挤问题的研究都激起了许多人对人与环境之间关系的探讨。随着人们对能源及自然环境保护问题的日益关切,对于如何改变人在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活动中的浪费和破坏行为也有了越来越多的研究。

第六,环境心理学的研究结果被有效地应用到公众政策制定和公众环境事务等方面。

第七,各国政府都十分重视环境问题和全球生态问题,有关的环境心理学研究也引起了高度的重视。

实际上,环境心理学本身便是应对人类社会发展所面临的有关人口和环境问题的时候产生的。进人新世纪以来,许多凸现的国际和社会问题,如环境的持续恶化和全球生态危机、战争和暴力以及国际恐怖主义所带来的环境问题、信息技术对于工作、家庭和社会生活的影响,以及环境和生态保护与人类健康和生活质量的相互影响,社会和自然的可持续发展等,都将成为激发与推进环境心理学发展的重要因素。

[作者单位:陈红,安徽大学哲学系;李海峰,安徽大学哲学系。]

(责任编辑朱凯)

The Evolution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From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Human and Environment to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Ecological Protection

Chen Hong,Li Haifeng

Key words: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human and environment; ecological system; ecological crisis

1收稿日期:2014-04-10

1伍麟、郭金山:《国外环境心理学研究的新进展》,《心理科学进展》,2002年第4期。

2吕晓峰:《环境心理学的理论审视》(学位论文),吉林大学,2013年,第8-9页。

3杨玲、樊召锋:《当代环境心理学研究的新进展》,《甘肃社会科学》,2006年第2期。

1乐国安:《什么是环境心理学》,《心理科学进展》,1988年第2期。

2刘建新、高岚:《简述环境心理学的形成与发展》,《学术研究》,2005年第11期。

3吕晓峰:《环境心理学:内涵、理论范式与范畴述评》,《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11年第3期。

4刘建新、高岚:《简述环境心理学的形成与发展》,《学术研究》,2005年第11期。

1乐国安:《什么是环境心理学》,《心理科学进展》,1988年第2期。

1李斌:《环境行为学的环境行为理论及其拓展》,《建筑学报》,2008年第2期。

理学背景范文第2篇

1 描述科学家们在研究过程中的艰辛历程, 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社会是一个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整体。我们要有对社会负责, 对其他人负责的责任感, 才能为社会的发展而努力, 使社会变的更加美好。自从我国实行计划生育这一基本国策以来, 独生子女的数量日以增多, 由于父母过分溺爱, 疏忽了正确的管教和引导, 助长了独生子女的虚荣心和优越感, 养成自私任性的不良性格, 意志力薄弱, 社会责任感也在慢慢遗失。学生暴力事件和自杀现象的增加就是一种体现。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法制意识、健全人格是新课程改革目标的部分。在物理教学中, 选择性地介绍科学家们在研究过程中的艰辛历程, 可以有效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2 重视物理概念形成过程和物理规律发现过程教学,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新课程提出教学过程应该是教师带领学生主动认知、探究问题的过程。教师应在教学中重视物理概念形成过程和物理规律发现过程, 让学生沿着科学家的足迹, 从认识方法论的角度, 把握物理科学的发展轨迹与规律,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如牛顿第一定律形成的历史介绍、伽利略对摆的研究过程等等, 充分挖掘物理学史的教育功能, 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概念、规律的同时明白严谨踏实的工作作风是科学家的基本素养, 科学工作来不得半点虚假, 只有踏踏实实、严肃认真才能经受住历史的检验。

3 介绍科学家们的伟大贡献, 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

我国有五千年的文明历史, 我国古代和现代都有不少物理学家和学者以科学救国为宗旨, 对物理学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其中的重要史实在高中物理的教学中如能结合教材内容加以介绍, 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 这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有力手段。如我国物理学界还有世界著名的“三钱”, 钱三强、何泽慧夫妇于20世纪10年代在法国巴黎观测到铀核三分裂、四分裂现象;力学中的钱伟长方程和钱伟长方法世界著名;钱学森对流体力学及火箭技术的研究功勋卓著, 还创立了工程控制论。这些都可以成为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 教师应把物理史实告诉学生, 让他们知道, 中国人并不比外国人笨, 提高他们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 从而更加热爱自己的祖国。并探讨我国近代科学技术落后的原因的过程, 又可以激发高中学生攀登科学高峰的责任感和进取心, 努力把自己培养成满足时代发展需求的高素质的人才, 为富国强民努力学习。

4 剖析物理学家发散思维的典型案例,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新课程改革以培养学生能力、训练思维开发智力为重点, 要求使学生获得知识与能力的同时, 学会学习, 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为学生一生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开放性”和“创新性”是课改的灵魂。

物理学的整个历史就是创新的历史。物理学中的每一个新发现、新理论的形成, 都是科学研究者不断创新的结果。传统的教学往往不注重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 只注重知识的传授, 很少让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在“思”的方面, 忽略了科学内在精神气质的作用和影响, 极大地限制了学生的创造性, 将物理学史融入教学中, 可以使学生感受科学家们的一系列创造性活动, 发散学生的思维, 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通过事例的教学方法, 让学生深切体会到物理规律就存在于我们的身边, 我们的生活中, 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开阔学生探究思路, 培养学生敢于质疑的精神、独立思考的能力, 激发学生创造性地提出问题, 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 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5 让学生做小科学家, 调动学生思维积极性

以往的物理学史课, 大多是“一言堂”, 即老师讲, 学生听。物理是一门多动手多实践的学科, 新课程的学习活动方式以理解、体验、反思、探究和创造为根本, 实施过程中要求打破传统教学中的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等方式, 强调研究性学习。物理学史的教学要有讨论, 有作业等, 例如在讲授完英国物理学家J·J·汤姆逊阴极射线管的试验后, 布置给学生的作业是:若要重做该试验, 试验步骤应如何确定?该试验中尺寸的相对关系对其测量误差有何影响?在教学中形成师生互动, 给学生留下了进一步思维的空间, 充分调动了学生思维积极性, 以某个物理定律为实验目标, 如万有引力定律, 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 让学生自己当小科学家, 自己去研究, 探索, 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又可以加深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

物理学史具有丰富的创新思想、创新精神和智慧, 其对于学生素质的提高具有多方而的作用。因此, 在新课程背景下, 充分利用物理学史的教育功能具有重要的意义, 这为学生树立了学习的榜样, 让学生欣赏到前辈或当代科学大师们提出、解决问题的精彩范例, 感受他们的高尚品德, 严谨的科学态度, 无畏的科学精神, 学生将受到更多的启发, 素质也会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高。在教学中要积极开展物理学史教学实践研究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研能力。著名的物理学家杨振宁曾指出:我国的物理教育在培养学生宽广的知识面方面是很不够的, 我们的物理教材写得很深奥, 很难懂, 读了物理教科书, 很难激发创造欲望, 常常会产生读不懂的苦恼。杨振宁所说的知识面的问题, 并不能简单的解为物理知识的面, 而也应当包括了那些有价值的物理学史, 虽然它们在物理教材的知识点中并未留下痕迹, 但是如果在物理教学中能适时恰当地引入这些内容, 那么学生无疑也会随着物理学的发展而进入当初科学探究的每一环节, 而那当中所包含的每一步对于科学的质疑和推敲, 都会给学生以极大的智慧的启迪, 学习科学家的科学态度, 研究方法, 所以说, 物理学史本身作为科学探究的历史, 在教学中应当更加突出其探究的历程, 开阔学生的探究思路加深对于科学探究过程的理解, 并且受到科学家献身精神和实事求是精神的感染从而鼓励自己积极的加入科学探究的行列, 为科学探究能力的提高提供强大的动力资源, 使其教育功能更加完善。

摘要:新课程背景下, 将物理学史和高中物理教学相结合, 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精神, 而且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科学素养, 让学生掌握物理学的研究方法, 为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奠定基础。

关键词:新课程,物理学史,策略与功能

参考文献

[1] 富岩, 王远景, 任师兵.物理教学中引入物理学史的重要性[J].科技资讯, 2008, 14.

[2] 魏俊莉.物理学史在物理教学中的教育价值[J].青海教育, 2008, 9.

理学背景范文第3篇

2018年最新的婚礼背景歌曲婚礼上的感人音乐大全 1.《水晶》——(新人对唱的。) 2.《真想见到你》阿——(李汶的歌,新娘独唱的哦,实力派!) 3.《月亮代表我的心》——(比较悠久啦~) 4.《深情相拥》——(对新人的唱功要求颇高啊!) 5.《很爱很爱你》——(也是新娘独唱哦,不过改了歌词,例如”看着她走向你,那幅画面多美丽”改成“我现在走向你,那幅画面多美丽”)

2、最新婚礼背景歌曲大全

1.《就是爱你》——(陶吉吉的歌……适合男GG的歌越来越多了,耶!听听吧,这首适合年轻的男GG们唱给美丽的新娘听哦!) 2.《结婚进行曲》——(虽然是刘德华的独唱之作,听了听歌词,似乎对唱更合适些。) 3.《给你们》——(张宇的张式情歌,由伴郎和伴娘唱给新人听也八错。新人想自己唱也OK,

http:///

歌词小小的改动一下——人称。) 4.《幸福的味道》——(听歌名就知道是抒情歌曲,许慧欣的歌,新娘独唱之佳作!) 5.《forever love》——(虽然是力宏独唱之作,不过两人对唱更合适,找个对乐理精通的人来改编歌曲,不要一人一句的唱,来个二重奏!配合默契,效果十分好。)

3、最新婚礼背景歌曲大全

1.《幸福离我们很近》——(不多说了,苏永康肉麻情歌Part Three,哦耶!) 2.《身边》——(记得:绝对要让男生唱给女生听哦,看看歌词就明白个中奥妙了。) 3.《有缘千里》——(酒井法子和孙耀威的合唱,仔细听了酒井的歌声,歌词基本听不懂,虽然是中文滴……适合异国情侣对唱哦,呵呵。) 4.《一比一》——(适合个唱的歌越来越多了.歌词不错,曲调略显平淡,大家参考先。) 5.《嫁给我》——(听了,不错,我下载了,现场求婚真的很适合呢。) 以上是金庭庄园酒店的小编为新人们准备的有关2018年最新的婚礼歌曲大全,歌曲名称以及感受,小编都为大家附上了哦。

金庭庄园酒店,是位于上海市长宁区内的一家集草坪、湖泊、别墅于一体的个性化城堡主题酒店。庄园占地120余亩,郁郁葱葱、小桥流水的别样景致,宛如一片城中绿肺。园内分

http:///

布着6大风格各异的多功能宴会厅,舞台、灯光、音响设备配置齐全,不同主题宴厅均带配套婚礼套房,房型丰富多样,是一站式婚礼的极佳选择。

理学背景范文第4篇

一、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

(一)全球化使美国可以吸取全球其他地区的储蓄,并消费高出自身产出的物品。 2006年,美国经常账户赤字达到了其国内生产总值(GDP)的6.7%。通过推出越来越复杂的产品和更为慷慨的条件,金融市场鼓励消费者借贷.每当全球金融系统面临危险之际,金融当局就出手干涉,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1980年以来,监管不断放宽,甚至到了名存实亡的地步.

次贷危机导致发达国家金融机构必须重新估计风险、分配资产,未来两年,发达国家资金将纷纷逆转回涌,加强当地金融机构的稳定度。由此将导致新兴市场国家的证券市场价格大幅缩水、本币贬值、投资规模下降、经济增长。放缓甚至衰退。

金融危机的产生多数是由经济泡沫引起的,以21世纪最大的来举例,可以看出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

(二)造成这次危机的背景是复杂的、多方面的

1.美国的消费习惯:原因:收入轨道模式。年轻人钱少,但消费多;老年人退休后享受优越的退休金,但消费相对少。所以,年轻人多借钱消费。而且,美国发达、完善的信用体制使几乎所有人的消费靠借钱来完成。美国人的储蓄率历来很低,近年来,一直在零储蓄率上徘徊。要消费,只能靠借钱。

2.经济管理思想:80年代的”华盛顿共识”所倡导的”经济自由.私有化.减少管制”成为指导西方国家经济走向的主要道具.

3.经济环境与具体政策工具:网络等高科技产业高速发展导致的泡沫破灭

进入一个成长停滞期,抑制了大量资金对该行业的投入;20世纪

六、七十年代,随着 1

劳动力成本的不断提升,美国制造业,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大量外移,形成国内产业空心化,加之服务业在繁荣之后的替代更新需要一定的时滞期,所以,这些行业投资机会较少。而且,从90年代开始,美国的房产一直处于稳定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流动性资金开始注入该行业。

二、国际经济失衡 纵观金融危机史,金融危机总是与区域或全球经济失衡相伴而生的。1929 年爆发金融危机之前,国际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英国的世界霸主地位逐渐向美国和欧洲倾斜,特别是美国经济快速增长呈现出取代英国霸主地位的趋势,这次国际经济失衡为此后的金融危机埋下了祸根。20 世纪末期,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要快于经济全球化趋势,拉美国家与美国之间的经济关联度使得拉美国家对美国经济的“蝴蝶效应”要比其他国家更为强烈。20 世纪末的20 年里,当拉美地区的经济结构失衡时,往往以拉美国家的金融危机表现出来。欧、美、日经济结构失衡同样是导致欧、美、日等国金融危机爆发的根源。当区域的或全球的稳定经济结构被打破时,新的经济平衡往往以金融危机为推动力。1992 年欧洲金融危机,源于德国统一后德国经济快速发展,打破了德国与美国以及德国与欧洲其他国家间的经济平衡。1990 年的日本也是因为美日之间的经济平衡被打破后,在金融危机的作用下,才实现新的经济均衡。

区域或全球经济失衡将导致国际资本在一定范围内的重新配置。在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一个国家宏观政策的影响力可能是区域的或全球性的。从短期来看,在某个时点国际经济是相对平衡的,全球资本总量和需求总量是一定的,而当一国经济发生变化,会引起国际资本和国际需求在不同国家发生相应的变化,如果是小国经济,它的影响只是区域性的,如果是大国则它的影响是全球的。当一个大国经济趋强,则会吸引国际资本向该国流入,产生的结果是另外一些国家的资本流出,当资本流出到一定程度时,会发生流动性短缺,金融危机就从可能性向必然性转变。这种转变的信号是大国高利率政策,或大国强势货币政策。而对小国经济而言,经济趋强后,则会吸引国际资本的流入,当国际资本流入数量较多时,该国的实体经济吸收国际资本饱和后,国际资本会与该国的虚拟经济融合,推动经济的泡沫化,当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严重背离时,国际资本很快撤退,导致小国由流动性过剩转入流动性紧缩,结果导致金融危机爆发。

从国际经济失衡导致金融危机的形成路径可以看出,国际经济失衡通过国际收支表现出来,国际收支失衡的调整又通过国际货币体系来进行,如果具备了完善和有效的国际货币体系,那么完全可以避免国际经济强制性和破坏性调整,也就是说可以避免金融危机的发生,然而现实的国际货币体系是受到大国操纵的,因而国际经济失衡会被进一步扭曲和放大。

三、货币体系扭曲

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后,现有的国际货币体系是一个松散的国际货币体系,尽管欧元和

2日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作用逐渐增强,但是,储备货币的多元化并不能有效解决“特里芬难题”,只是将矛盾分散化,也就是说储备货币既是国家货币也是国际货币的身份不变。充当储备货币的国家依据国内宏观经济状况制定宏观经济政策,势必会与世界经济或区域经济要求相矛盾,因而会导致外汇市场不稳定和金融市场的动荡。实行与某种储备货币挂钩或盯住某种货币的国家,既要受该储备货币国家货币政策的影响,同时还要受多个国家之间货币政策交叉的影响。储备货币之间汇率和利率的变动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大为增强,使得外汇市场更加不稳和动荡,这种影响可以分为区域性的和全球性的。鉴于美元的特殊地位,美国经济政策变动影响既可能是区域的,也可能是全球的。

以美元为例,美元的价值调整是通过美元利率的调整实现的。美联储在制定美元利率时,不可能顾及盯住美元或以美元作为储备的国家(地区) 宏观经济状况,因而当美元利率调整时,往往会对其他经济体,特别是和美国经济联系比较密切或者货币与美元挂钩的国家和地区造成冲击[3 ] 。首先,以美元为支柱的不完善国际货币体系,不论采取浮动汇率政策还是固定汇率政策,美国的经济影响着所有与其经济密切相关的国家及这些国家的货币价值变化。如果浮动汇率政策能够遵守货币体系下的货币政策制订的纪律约束,那么世界金融市场上就不会出现不稳定的投机性攻击,也不会出现由此造成的货币市场动荡乃至金融危机。由于制定货币政策的自主性和经济全球化相关性存在矛盾,因而目前的货币体系不能够保证美元在浮动汇率的前提下的纪律性,因而一个国家的宏观政策将会导致经济相关国家的货币市场动荡,在投机资本催化下爆发金融危机。就目前现状来看,虽然布雷顿森林体系已经崩溃,但是相对于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美元不论是升值还是贬值,依然会造成这些国家经济的强烈波动。美国经济繁荣时,美元升值会导致资本的流出;当美国经济萧条时,美元贬值会导致这些国家的通货膨胀。

四、中国预防攻击性金融危机对策和启示

从经济表象来看,在我国经济运行中依然表现为流动性过剩、通货膨胀和人民币升值预期等等;从经济本质来看,我国经济运行中存在着产业结构调整滞后、技术自主创新能力弱和金融市场不完善等问题。出现这些现象和问题既有外部因素的作用,也有内部因素的作用。

2009年1月16日,联合国在北京发布2009年世界经济报告指出,今年全球经济增幅将达到极低的1%,比2008年的2.5%以及过去四年的3.5%-4%之间的全球增长率大幅降低。如果,出现悲观的情况,将会下降0.4%。其中发达国家最可能的情况是会下降0.5%左右,如果出现更悲观情况,则会下降更大到-1.5%。但是,全球经济增长中仍存在亮点,即中国有望保持8%的速度增长,这将给全球经济增长贡献一半的力量。而刚刚过去的2008年,中国经济增速将为9.1%左右,为全球增长贡献了22%。 联合国报告预测,2009年包括德国经济在内的欧盟经济增速,最可能的情况为-0.7%。美国为下降1%,日本为下降0.3%。报

3告的参与撰写者之一,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研究所所长汪同三指出,即使中国2009年经济情况不乐观,仍对世界经济的贡献率在增加,“一增(中国)一减(美日德)很明显能看出问题。”报告指出,如果全球经济紧缩加剧,信心无法恢复,发达国家将在2009年陷入严重的经济衰退,因此“鉴于普遍存在的不确定性,更悲观的结果是完全可能的”。 该报告建议,世界各国可以采取类似中国的大规模财政政策刺激措施,这方面各国之间应该做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调,以实现汇率基本稳定。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2009年元月14日发表全国经济形势调查报告说,随着金融危机继续向美国经济基本面扩散,美国经济在去年11月下旬至今年1月上旬这段时间里继续恶化。报告说,自去年12月下旬以来,几乎所有地区的经济活动都变得更加疲软,假期商品零售减少,汽车销售显著下降;各地关于服务业的反馈信息总体上是负面的;大多数地区的制造业活动也在收缩;几乎所有地区的房地产市场都在恶化,多数地区贷款仍在减少或保持在低水平;劳动力市场疲软,许多地区工资出现下降。美国的金融危机已发展为全面经济危机。

中国要能够有效地预防上述攻击性金融危机,首先必须严格控制虚拟经济的非理性发展,快速压缩楼市和股市泡沫,套住国际游资刺激实体经济的增长。套住国际游资有两种思路:一是由国际游资短期内获得暴利向长期内正常利润转变,降低使用外资的成本,让外资为我国经济建设服务。二是构建长期的心理预期,使外资留在中国;其中,很重要一点是保持中国实体经济的持续增长。其三是有计划地减持我国的外汇储备,特别减少以国债形式存在的外汇储备,把外汇储备转化为有形资产,实现外汇的保值和增值,并用外汇储备调控国际经济,使之有利于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最后,加强跨境资本的管制,积极干预和监管短期国际游资的流入。

参考文献: 1﹑黄晓龙, 《全球失衡、流动性过剩与货币危机—基于非均衡国际货币体系的分析视角》, 金融研究,2007

2﹑徐明祺,《国际货币体系缺陷与国际金融危机》,国际金融研究,1999

3﹑夏斌,陈道富, 《国际货币体系失衡下的中国汇率政策》,济研究2006

4﹑陈炳才,《对国际经济失衡和国内经济失衡的重新认识》,金融研究,2007

理学背景范文第5篇

1949年10月1日,是新中国成立的纪念日。1949年10月1日在天安门广场举行的典礼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盛典。时间是1949年9月21日。这天,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主任毛泽东在政协第一届会议上所致的开幕词中就已经宣告了新中国的诞生。

中国国庆节的习俗有哪些

我国每逢国庆佳节,各企事业单位都会挂起灯笼或横幅,用“欢度国庆”等

标语来庆祝国庆;广场上则摆放着标语字样的盆景和氢气球,用欢乐的气氛来迎接国庆。

二、国庆长假

每年10月1日是我国的国庆节,我国于1999年修订发布《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将国庆节与相邻的周

六、日组合为7天的国庆长假,被称之为“国庆黄金周”,用放假的形势,让老百姓共同感受国庆的欢乐。

三、高速公路免费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私家车已日益普及,人们通常会利用国庆7天长假来游览祖国的大好河山。因此,国家自2016年起,国庆期间的高速公路向私家车免费通行。2016年国庆节假期免费通行时间为10月1日00∶00至10月7日24∶00。国庆手抄报

四、国庆阅兵

我国国庆自开国以来共有14次国庆阅兵,除1949年开国大典的阅兵式外,给人印象最深刻的就是1984年、1999

年和2016年的这三次国庆大阅兵,通过国庆阅兵既可庆祝国庆、扬我国威,也向全世界展示了我国强大的国防力量,让全国人民感受到了强烈的自豪感。

五、天安门升旗仪式

每逢国庆,去天安门广场看升国旗是无数人心中的梦想。因此,利用国庆长假去北京游玩的人们,通常会赶早来到天安门广场看国旗班的军人升旗,以表达对祖国的无比热爱,看着五星红旗徐徐升起,心中的激动无以言表。

六、国庆联欢会

国庆前后,各企事业单位为了庆祝国庆,弘扬企业文化,都会组织员工开展迎国庆联欢会,用文艺表演的形式来表达国庆的喜悦。

国庆节国旗下讲话稿

同学们,你们说“天下兴亡”的下一句是什么?(台下声音:“匹夫有责”)──不,是“我的责任”.如果今年中考每个人都额外加10分,那不等于没加吗?“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于大家无责。“匹夫

有责”要改成“我的责任”.

“以天下兴亡为已任”是孟子的思想。国庆手抄报禹是人,舜是人,我们也是人!他们能做到的,我们为什么不能呢?“天下兴亡,我的责任”,唯有这个思想,我们的国家才有希望。我们每个学生如果人人都说:学校秩序不好,是我的责任;国家教育办不好,是我的责任;国家不强盛,我的责任……人人都能主动负责,天下哪有不兴盛的国家?哪有不团结的团体?所以说,每个学生都应该把责任拉到自己身上来,而不是推出去。如果教室很脏,老师问“怎么回事?”假如有个同学站起来说:“报告老师,今天是32号同学值日,他没有打扫卫生”.这个同学这样说是不对的,应该这样说:“老师,对不起,这是我的责任”,然后马上去打扫。灯泡坏了,哪个同学看见了,自己就会掏钱去买个安上,窗户玻璃坏了,学生自己马上买一块换上它──这才是教育,不把责任推出去,而是揽过来。也许有些人说这是吃亏,我告诉你,吃

亏就是占便宜,这种教育要牢牢记在心里,我们每个中国人都要记住!

另一点,我们要有“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的敬业观念。天下有大事吗?没有。但任何小事都是大事。集小恶则成大恶,集小善则为大善。培养良好的道德,是从尊敬老师开始的,是从那很小很小的事开始的。这种道德是慢慢建立起来的,而不专门找到大事才干。我给大家讲一个关于废纸的故事。

当亚运会在日本广岛结束的时候,六万人的会场上竟没有一张废纸。全世界报纸都登文惊叹:“可敬,可怕的日本民族!”就是因为没有一张废纸,就使全世界为之惊讶。再看看我们十月一日天安门广场升国旗的镜头,当人们散去,满地废纸,到处乱刮!外国人一看当然会这样认为:你们中国此时要同日本比,差得远呢!大家不要总是说:我们国家地大物博,有137枚金牌──这都没用,咱们的道德水准还没上来,还差得远!大家说这些废纸重要不重要?所以说,我让大家

捡起一张废纸,这就是爱国的开始。万事从小事做起。美国太空3号快到月球了,它却不能登上去而无奈地返回来,为什么?只是因为一节30块钱的小电池坏了,他们这个酝酿很久的航天计划被破坏了,几亿元报废了!天下有大事吗?大家看哪次飞机失事是翅膀和头一齐掉下来的?都是一节油管不通,一个轮胎放不下来才失事的。一个人的死,哪个是全身完全溃烂死掉的?都是肝坏了,或心脏有毛病,等等一个小器官不正常而死的!──同学们,从现在开始,你们要有敬业观念。我们中国实行九年制教育目的就是这样,就是要看你怎样同老师相处,怎样与朋友相处,这就是教育的目的。从古至今,中国的教育才是最伟大的教育,你把西方的教育看作是最先进的教育,那就大错特错了。美国的教育部长三个月前发表讲话说:“我们国家的教育是彻底失败的,我们把人教成了肉机器,我们要向东方学习人文教育!”所以说,我们祖国的教育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教育!

理学背景范文第6篇

致:人力资源部/

关于:背景调查

我公司考虑(身份证号:)的职位申请,为进一步确认其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其实际工作表现,特发此函。我公司将对以下信息保密。谢谢合作!

1、 公司名称:

2、工作期限:年月日至月日

3、离职时职位:

4、离职时工资:税前

月度奖金:年终奖金:津贴:其他:

5、离职原因:

6、工作表现:好较好一般差

工作质量:工作态度:团队精神:沟通能力:管理能力:诚信度:

7、其他情况或评语:

填表人签名:职位:

联系电话:公司盖章:

上一篇:渴望歌词范文下一篇:科社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