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品牌研究论文范文

2023-12-06

企业品牌研究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我国经济的发展急需发展出强大的世界性品牌,形成各种大型的世界性企业,提升我国的综合国力。但是,纵观我国各个行业品牌现状,在国际舞台上显得弱小。本文通过对我国企业品牌经营现状的分析,从企业品牌管理的角度,对我国企业的品牌文化建设、标准化管理、品牌延伸、品牌传播、品牌创新等方面进行探讨,结合我国实际提出了提高企业品牌管理水平的相应对策。

[关键词]品牌管理;市场;消费者;对策

当今世界竞争的主流是经济的竞争,一国经济的发展必须是拥有一定量的世界级企业来作为支撑,而强大的企业是通过世界级的品牌来实现的。

世界品牌实验室评比出的2013年中国最具价值500强品牌中只有34个是世界性的品牌。2013年世界品牌500强排行榜中中国入围品牌有25个,进入百强的有CCTV、国家电网、工商银行、中国移动四个品牌,排名靠后。

据Interbrand公司对全球品牌价值统计评比结果,2013年度全球品牌价值前十名如表1所示。

2013年度中国品牌价值前十名如表2所示。

表12013年度全球品牌价值前十名单位:亿美元品牌名称苹果Google可口可乐IBM微软GE麦当劳三星英特尔丰田品牌价值9831693291792137880859546469474199239613725735346

表22013年度中国品牌价值前十名单位:亿美元品牌名称工商银行国家电网中国移动CCTV中国人寿中国石油中国中化中国一汽华为联想品牌价值39036380633681727173251772324720317693175316431

通过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我国的企业品牌在世界500强排名中只占有5%的席位,而且排名普遍靠后,本国企业500强中只有68%是世界性的品牌。中国企业品牌价值前十强价值总和远远低于全球品牌前十强的品牌价值总和。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步伐,我国经济的发展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急需发展出更多的世界性品牌,形成各种大型的世界性企业,提升我国的综合国力。

1品牌管理相关理论概述

参考国内外目前的研究现状,品牌管理可以理解为企业通过投资行为形成自身的产品或服务来满足社会需求的过程中,对品牌进行科学的运作,不断地整合企业内外部的资源来提升品牌的价值,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

11国外品牌管理的思想

(1)20世纪20年代在西方比较盛行的是职能管理制,基本的思想是在企业统一领导下,企业各个职能部门共同参与品牌的决策和计划,在各自的权责范围内行使权利、承担义务,该管理思想后来逐步被品牌经理负责制所取代。

(2)20世纪30年代宝洁公司在企业实践中总结出了品牌管理的经理负责制,品牌经理对该品牌的产品从生产、研发、市场销售等各个环节进行相关管理。经营绩效说明通过一个经理负责一个品牌的模式使宝洁公司的各个子品牌管理更具有效率。品牌经理模式到如今被大量的公司借鉴使用,在实践中不断地充实完善已经变得相对成熟。

(3)Rosser Reeves(1951)从广告传播的角度提出了USP策略,他认为一个品牌若要在市场中取得成功,必须拥有独特的销售主张,比如独特的商品效用是别的商品所不具备的等。David Ogilvy(1965)提出了品牌形象的观念,他认为品牌是属性、名称、包装、价格、历史、声誉、广告传播等的无形总和,品牌管理应该根据顾客的评价和企业自身的态度来作为依据。

(4)Jack Trout和AL Ries(1979)提出了定位的理论,通过详细地调查顾客的需求,从传播的角度找到产品本身在顾客心目中的特殊位置,从这个位置出发进行有效的品牌管理有利于品牌的建设。

(5)戴维·艾克(1990)提出了品牌资产的概念,他认为品牌资产是品牌所产生的能够增加或者减少企业产品或者服务的价值,进而影响到顾客价值的资产;他提出了资产构成的五个维度:品牌的知名度、忠诚度、品牌联想、品牌品质感受、品牌上的其他资产。通过这些维度对品牌进行管理能够更好地把握经营效率,品牌管理更具有针对性和科学性。

(6)20世纪90年代奥美公司提出了“360度管理”思想。其基本的含义是品牌管理要从产品和顾客的任意一个联系点着手;目的是让企业的产品从任何角度都能做到向顾客传达准确的信息,让顾客满意。

12国内品牌管理思想

我国市场经济起步较晚,对于品牌管理相关理论的研究成果不多,大多是对西方相关理论的吸收和发挥。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产品加入到国际市场竞争的行列,社会各界对品牌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有关品牌管理的研究水平也将不断地提升。

(1)梁中国(2001)结合中国市场实际提出了品牌管理的“七力模型”,该模型从七个方面描述了品牌管理的关键流程。综合调查是建立品牌的开端;市场定位是企业品牌实际运作的切入点;品牌规划是企业品牌运作的充分准备;品牌审定是对前期工作的科学分析;品牌推广是建立品牌的实务;品牌监控是对品牌运作中出现的问题有效的监管;品牌提升是在阶段性总结以后对品牌的不断优化。梁中国的品牌管理模型得到了理论界高度认可,是我国理论界在研究品牌管理方面的重要成果。

(2)陈放(2002)提出了MBC品牌管理模式,借鉴世界上成功的品牌运作经验后他认为企业品牌管理应该是从经营管理的各个方面着手,企业应该有自己的质量管理模式、服务模式、传播模式等。李光斗(2004)围绕着市场产品高度同质化的现状提出品牌竞争力是从人力资源、营销、传播、企业资源、技术、企业能力等方面获得的综合能力。

(3)苏晓东(2002)提出了品牌的720度管理思想,他指出两个企业的行为360度,第一是战略—员工—团队—效率,第二是产品—客户—渠道—效益。在品牌与客户接触的任何环节企业都应该控制好沟通因素,也就是有效管理好客户的品牌体验和品牌传播。

(4)陈洪涌(2007)认为应该在吸收西方先进品牌管理理论的同时把中国优秀的历史文化融合进品牌管理当中,有利于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品牌管理理论,推进本地化的品牌管理实践。

(5)侯为民(2011)认为在中国创建品牌要注意两个方面,一是企业与政府关系,因为品牌是规范市场提升地区乃至于国家竞争力的关键,政府应该从政策和措施上对企业加大支持;二是企业和市场关系,企业品牌应该得到利益相关者的认可,只有构筑和利益相关者合作的良好基础才能很好地建设品牌。

(6)张黎(2012)认为品牌的打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企业需要建立相关的指标进行长期的监测,同时我们必须不断审视指标的科学性。

2我国企业品牌管理的主要问题

通过中国品牌价值前十强我们可以看出,真正在做国外市场的只有华为、联想和中国一汽,其他七家企业主营业务基本在国内,企业产权国有性质突出。到目前为止,我国走出国门的产品很多,但是称得上是品牌的却很少,世界工厂的称号不足以给我国带来经济的强大。

21品牌文化不突出

品牌文化是和品牌忠诚度紧密相关的,大凡国际上优秀的公司产品无一不体现出独特的品牌文化。品牌文化和品牌定位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企业在经营中赋予品牌的独特的价值观就是一种鲜明的定位,这种定位经过多年的沉积就会在顾客心目里形成一种文化的认同。我国企业的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上品牌文化表现都比较弱,一直以来少部分企业也在努力改观但是效果不明显,廉价、质量不稳定等负面的形象一直存在。试想就连婴儿吃的奶粉,国内的消费者都大量地购买国外的品牌,有的甚至通过不法的途径向国外购买;国外的部分奢侈品加工地在东莞,销售却是面向全世界,我国就有一个数量不小的奢侈品消费群体,宁愿花费超过产品成本上百倍的价格去购买。

22标准化管理不严谨

无论是亚洲的索尼还是欧洲的奔驰,给消费者的印象都是高品质,耐用的形象。可是,我国的消费者购买观念是“国外原装”要贵,更受欢迎。生产产品不标准,提供的服务因地域等不同而不一致,甚至是企业管理也不标准是我国企业的典型弱点。可以说国外的麦当劳、肯德基比不上我国的十大菜系的口味,可是它确实在全世界流行,关键是质量稳定、服务标准。我国的餐饮菜系质量基本是由大厨师来决定的,当厨师变了,口味、质量也就变了,因此,标准化管理很重要。

23品牌延伸不科学

我国很多所谓的集团公司,大企业一直以来热衷于多样化经营,无度的品牌延伸,可是成功的少之又少。从三九集团、巨人集团、春都集团的多样化经营,到TCL集团的海外并购大都以失败告终。品牌延伸在一定的程度上具有正面的连锁反应,但是,当其中有几个产品线出现问题的时候,反过来又影响到所有的产品。

24品牌传播不合理

过去,我国企业的品牌传播方式单一,大多认为“高空轰炸,低空扫射”最有效。企业有钱就选央视轰炸,钱少就选省级以下电视台;甚至,三株口服液低空扫射的宣传单一直做到了厕所里面。众所周知那些曾经的央视标王最后的命运,热衷于广告轰炸并没有给这些企业带来持续的成长。随着时代的发展,过往的传播方式已经不适宜现代企业的品牌建设。

25品牌创新不到位

品牌创新就是从生产质量、功能、品牌文化以及服务模式等的创新。国内的市场经济经验只有30多年,过去长期处在静态环境的人们对于变化的市场缺少敏锐的反应能力。从电子行业的三星兴起反观我国的同行业企业,有几家能够跟得上步伐。北京吉普车在被外资并购之前的三十多年里,一直在生产外观、功能完全一样的吉普车;国内的手机品牌没有一家是世界主导品牌,可是世界领先品牌的主要制造基地却都是在中国。

3我国企业品牌管理的对策

31分析产品特性,塑造品牌文化

市场经济的发展使我们处在一个价值观多样化的时代,特别是在国内,由于人们的信仰多样化,文化在各个收入阶层表现不一样。塑造品牌文化就必须要分析目标消费群体的价值取向,挖掘产品特质。首先,产品层面要结合消费群体的价值观,比如设计时尚、使用简单等。其次,企业应该在制度层面把握好服务的品质,通过正式渠道对内与员工取得持续的沟通,要和产品定位一致化。最后,提升文化传播的品质,尽可能满足消费者精神层面的需求。

32加强各个环节标准化管理

首先,企业应该是结合本企业各个环节实际形成标准化的文件,管理层应该有很好的意识,明确重点有策略地使用ERP。其次,应该重视和员工沟通标准化后逐级分解,提高标准化的执行力。最后是不断地调整总结,让标准化的管理越来越有效率。

33科学地进行品牌延伸

首先,企业应该重视把自己主要的资源集中于自己的关键产品,细心打造品牌。在自身资本实力不强的时候,谨慎开展多样化经营,特别注意品牌延伸到不相关产品而产生的风险。其次,品牌延伸要注意形象的一致,防止被延伸的产品对原来品牌的稀释作用。最后,认真评估待延伸产品的行业特质,一般情况下高关联度产品是导致消费者认可的重要因素,这种情况出现时是可以进行品牌延伸的。

34优化传播策略

首先,企业应该分析提取品牌价值核心,对自己的核心价值进行科学定位,整合传播策略。其次,除了常规的广告手段,企业应该重视公共关系的管理,国外成功的公司几乎无一例外是公共关系的专家,我国企业在吸收国外成功经验时,要尽快补上这一课。最后,要注意各种传播方式给消费者传递的信息的一致性,加强消费者对本品牌核心价值的理解认同。

35不断进行品牌创新

企业应该理清思路,从各个方面推进品牌创新的工作。第一要逐步解决好各个品牌管理岗位的人力资源问题,要让专业的品牌管理团队对企业品牌做出长远的科学规划。第二要加大对品牌创新的投入,分环节抓重点进行突破;建立企业品牌价值链,从产品质量、服务、传播到国际化战略各个环节让自身的弱点和突破点更易于把控。第三要始终要把握好消费者导向的创新方向,带着前瞻性的视野合理界定好目标消费群体的范围,让自己的品牌逐步走上国际化的舞台。第四要及时吸收世界上先进的技术革新、传播方法的革命,甚至是企业合作模式以及企业管理科学的创新,让自己的企业在不断学习吸收中建立起合理的创新基础。

参考文献:

[1]卢宏亮,田国双基于品牌关联视角的B2B品牌投资决策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4(2):83-92.

[2]蔡清毅品牌建设理论模型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9(12):178-181

[3]Gil RB,Andres EF,Salinas EMFamily as source of consumer-based brand equity[J].Journal of Product & Brand Management,2007,16(3):191-193

[4]Andrea FPresbitero,Alberto ZazzaroCompetition and relationship lending:Friends or foes?[J].JFinanIntermediation,2011(20):387-413

[5]中国企业品牌研究中心网站http://wwwchn-brandorg/BP/main_frameasp?mainmode=I1&opinionID=0.

[作者简介]宁科杰(1972—),讲师。研究方向:区域经济学,市场营销。

企业品牌研究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企业的品牌文化是一种无形的资产,名牌产品则需要企业文化的引导才得以升华。在以顾客为主打的市场,名牌产品成为企业吸引顾客、赚取高额利润的筹码。因此,通过创新企业文化,提高企业竞争力,才能够成功塑造企业品牌。本文将根据企业品牌和企业文化的内涵,深入分析在企业文化中的企业品牌建设。

关键词:企业文化;企业品牌;建设

一、企业品牌的内涵

品牌是某种商品的标志,是企业提供给顾客消费的商品选择或服务选择,并且能很容易与竞争对手的商品或服务区分开来,是一个企业的象征,也是一个企业的面貌。因此,品牌最开始是针对商品的,是代表某一特定企业的商品品牌,而企业对品牌所进行的开发研究以及理论基础都是针对商品而言的,然后又经历了一个从商品品牌到企业品牌的逐步完善过程。

二、企业品牌的建设和研究

企业品牌作为一个新生词语,初期还不被企业家接受,但是在逐步发展的过程中,被越来越多的企业家接受,由此企业家才开始了对品牌企业的建设跟研究。企业品牌的出现是市场经济发展的结果,随着经济的发展,全球经济逐步一体化,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经不单单是企业品牌的竞争,更是企业品牌综合实力的竞争。企业品牌的综合实力指的是企业的价值观、经营理念、服务质量及管理制度经过抽象变化成的一种符号,是企业文化的精髓。企业品牌包含了商品品牌,因此企业品牌的建设比商品品牌的建设复杂的多。商品的品牌虽然代表了企业,其成败决定了企业的利益,但是商品品牌具有暂时性,它的失败一般不会给企业带来毁灭性的灾难。而企业品牌的建设则关乎一个企业的前途和未来,一旦失败,企业便很难东山再起,所以应该根据企业的实际状况来研究企业品牌的建设问题。

三、企业文化与企业品牌的关系

(一)企业文化的内涵界定

企业文化理论自20世纪80年代从日本、美国引入我国以来,其含义一直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理解和定位。对企业文化较为普遍的一种理解是:企业文化是全体员工在企业创业和发展过程中,逐渐培育形成并共同遵循的具有本企业个性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规章制度、行为准则、物质形象等,包括价值观文化、制度行为文化和物质形象文化三个层次,其核心为价值观文化。价值观文化包含企业的宗旨、核心价值观、最高目标、企业精神、企业风气、企业道德等;制度行为文化包含企业的规章制度、企业风俗、行为规范等;物质形象文化包含企业的标志、产品、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传播网络等。由此可见,企业文化的内容涵盖了企业的方方面面,是一项系统工程。三个层次紧密联系,缺一不可。价值观文化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制度行为文化是企业文化实施的保障;物质形象文化则是企业文化展示传播的载体。企业文化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来源,对企业的发展具有导向、凝聚、激励、创新等作用。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组织文化,是人类劳动的产物,其必然具有可建设性、可学习性、可继承性和可创新性。

(二)企业品牌的建设源于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对企业品牌有着或多或少直接或间接的影响,而企业品牌的建设也会反作用于企业文化。企业品牌是一个企业的象征,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的灵魂所在,它们都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决定企业的成败。企业文化涵盖范围广,影響企业的大局,而企业品牌则侧重于表达企业形象,是企业形象的象征,两者的关系很复杂,但在理解程度上简洁灵活:企业文化涵盖了企业的全部,而企业文化的建设也包含了企业品牌的建设,而且对企业品牌的建设和发展起到了推动促进作用;企业品牌建设是基于企业商品而言的,是企业文化的体现者,也是企业进行文化建设的目的。

四、基于企业文化的企业品牌建设

(一)对现有企业文化进行全面诊断

企业文化诊断是了解、控制、管理、变革企业文化的基础工作。企业应通过书面资料搜集、内外环境分析以及现场调查等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对企业文化的现状进行全面深入调查和剖析,检验企业文化的三个层次与企业的发展战略目标是否一致,发现现有企业文化中的优势与不足。唯有如此,才能站在战略高度上对企业文化进行发扬和创新,更好地服务于企业品牌建设。

(二)基于企业价值观念文化确立企业品牌的核心价值

1.明晰企业的愿景

企业愿景是企业全体员工的共同理想与追求。在确立企业愿景时,立意要高,谋略要远,要把企业的经济利益和应担负的人类社会责任紧密结合起来,同时要体现出对未来的设想和定位。比如“以民族复兴为己任,创建国际知名品牌”,“建设一流品牌,创造美好生活”等。这样可以使企业愿景与员工、消费者的个人目标以及国家发展目标相一致,拉近企业品牌与社会大众的距离,从而使消费者容易对企业品牌产生情感认同。

2.明确企业经营理念

企业经营理念是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指导方针和基本信念。它决定了企业以什么样的方式实现利用、分享利益,寄托着社会大众的希望和期待。比如是“技术导向”还是“市场导向”,是“顾客第一”还是“股东第一”等。企业应该结合企业的愿景和使命,在了解社会大众对企业的期望以及内部对企业的要求的基础上,准确提炼企业经营理念,以使企业品牌与社会大众的期望相一致。

3.树立企业核心价值观念

企业价值观是企业判断是非的标准和态度,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而企业核心价值观则是企业价值观中最为核心的内容,是企业一切生产、经营、管理活动的根本准则和价值标准。企业核心价值观一旦确立就不能轻易改变。企业应根据其发展愿景和使命,在分析社会主导价值观的基础上,经过领导和全体员工的反复讨论,逐渐形成自己的企业价值观,然后再从中总结提炼出企业的核心价值观。企业核心价值观是企业品牌核心价值的基础和依据,必须保持其一致性才能保证消费者对企业品牌认知的统一。

五、结语

在当今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市场竞争已经转变为了品牌竞争,而品牌的竞争就是企业文化的竞争。这一观点已经被很多企业家所认同,这些企业也亮出了建设企业文化下的企业品牌的标语,但是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因为研究时间短、研究不够透彻、文化意识还不太高,企业往往会犯一些错误。只有在认清了企业的文化背景下,才能搞好品牌建设,只有这样,企业才能戴上名牌企业的皇冠,基于企业文化的企业品牌建设研究是一段漫长的路,需要企业家进行更深入的研讨。

参考文献:

[1]赵金祥.从企业文化看品牌塑造[J].中国商贸,2011(17).

[2]朱国程.企业文化创新对企业管理影响的分析[J].行政管理,2014(5).

企业品牌研究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而企业获得发展的关键是如何建设品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并利用品牌为企业创造利益。但是,经过研究分析,我国目前品牌建设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基于此背景下,本文特对企业如何进行品牌建设进行思考,并依据建设过程出现的问题提出提高途径,希望能切实提高企业品牌整体建设水平。

【关键词】企业 品牌建设 问题 途径

一、引言

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求得生存发展是摆在每个企业面前的一个严峻的课题。很多企业利用品牌战略在短时间内占据市场,获取企业利润。但也有一些企业在品牌建设问题上发展滞后,缺乏一定的品牌意识,最终被市场淘汰。企业为了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调整战略,针对品牌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分析解决,才能不断提高企业竞争力。本文将从企业建立品牌的必要性、存在的问题及时解决途径进行分析,希望能够给企业建设品牌起到一定的借鉴意义。

二、企业建设品牌的必要性

品牌既能体现企业的整体素质和形象,也能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企业的整体经济实力。企业为了获得可持续发展和保持自身的生命力,必须进行品牌建设。本文将从三大方面分析企业建立品牌的必要性。

(一)品牌能体现企业的经济实力

一般情况下,企业品牌的建立需要一定的时间,它以企业注册商标为发展载体,并不断体现出企业特有的经营理念和企业形象。一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可以从品牌中反映出来,品牌同时也能体现企业的经济实力。因此,企业为了提升经济实力,必须进行品牌建设。

(二)品牌是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关键手段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市场经济竞争愈演愈烈。传统的市场导向是产品消费,而现代的主流是品牌消费。为了适应市场需求,必须加快企业品牌建设步伐,利用品牌本身具有的价值,开拓市场,占领市场,提升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因此,在全球化背景下,品牌已经成为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关键手段,只有努力建设品牌,才能求得生存之地。

(三)品牌是企业获得利润的重要保证

市场经济条件下促使企业以追求最大利润为目标。而建设品牌能帮助企业开拓市场和有效占领市场,从而使企业赢得利润。品牌还能起到增值作用。一般情况下,企业生产环节能增加百分之三十的利润,而百分之七十是靠企业研发和营销品牌使企业产品得以增值。因此,可以说品牌是企业获得利润的重要保证,必须努力建设企业品牌。

三、当前企业品牌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很多企业已经意识到品牌建设的重要性,并积极投身品牌建设工作中。但是,由于每个企业的经济实力和发展状况不同,在建设过程中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并且这些问题亟待解决。本文将从三大方面分析企业品牌建设存在的问题,以便更好的提出解决策略。

(一)缺乏品牌意识,品牌附加值低

企业为了获得长远发展,必须把以长远的眼光看问题,特别是品牌建设这一问题上。品牌只有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并得到市场和顾客认可,才能创造出更多的价值。而很多企业缺乏品牌意识,只注重眼前的利益,没有考虑品牌长远的发展效果,只注重眼前产品的实际销售和收入。此外,有些企业倾向于生产低端产品,有些不惜从事贴牌生产,进而导致品牌附加值低下,影响企业品牌的长远发展。

(二)缺乏品牌精准定位

很多企业只是单纯的建设品牌,但普遍忽视对品牌建设的定位工作,使企业品牌核心竞争力处于弱势状态,不利于吸引消费者。品牌建设需要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如果企业只是无目标的建设品牌,最终只能导致浪费资源,难以占据市场。因此,准确定位品牌,集中资源定位发展,能有效提高企业发展水平。

(三) 缺乏品牌战略管理人才

我国企业品牌建设方面与国际品牌建设存在一定的差距,这与品牌战略管理人才缺乏相关联。很多企业的品牌建设人才的品牌战略理论知识不够扎实,并缺乏一定的实践经验。品牌战略管理人才的缺乏导致企业品牌建设出现一定的问题,如战略决策失误,进而影响全局规划等。

四、企业如何进行品牌建设

针对上述企业品牌建设存在的问题,本文将依据我国企业品牌建设实际情况,提出解决企业品牌建设的方法策略。

(一)强化品牌建设观念,提升品牌附加值

企业领导人首先得树立起正确的品牌观念,把眼光放长远,注重企业长期利益。此外,企业必须注重生产产品的质量,往中高端产品发展方向发展,为提升品牌附加值创造有利条件。市场竞争条件下,很多产品趋向于同质化,并且有很多仿制品。但品牌具有独一性和不可替代性的特点,可以帮助消费者在众多产品中辨别产品真伪,迅速定位产品。在这样的情况下,企业就能凭借品牌提升自身产品的知名度,并提升品牌附加值。

(二)准确定位品牌核心价值,创造品牌个性

只有准确定位品牌核心价值观,才能帮助迅速定位产品消费人群,占领市场,实现企业利润。企业在进行品牌定位时,必须经过市场调研,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并结合自身优势和实际发展状况,准确定位品牌核心价值观,形成强有力的企业竞争力。准确定位品牌之后,开始创造品牌个性,实现品牌价值提升。企业可以以设计创造品牌个性,但必须基于产品和服务特征基础之上。最后,从整体包装、广告拍摄风格等方面塑造品牌个性。

(三)引进品牌战略管理人才,使决策科学合理化

企业品牌建设想要有所建树,必须引进经验丰富的品牌战略管理人才,并且注重在企业内部培养这方面的人才,以备不时之需。这些实践丰富的品牌战略管理人才一般能依据市场情况迅速做出科学合理的品牌战略决策,使企业品牌建设往正确的方向发展。此外,企业还必须进行科学化管理,建立符合实际的管理体系,不断完善品牌战略管理,培养品牌文化。

五、结语

综上所述,企业只有不断加强自身品牌建设,才能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有立足之地。企业在进行品牌建设过程中,应该不断依据建设过程出现的问题,及时结合企业实际状况,调整建设方案,加快企业品牌建设步伐。此外,企业品牌建设还必须在正确的观念引导下进行,建设独具特色的品牌,才能在市场上脱颖而出,赢得企业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陆松福. 基于AHP的中小企业品牌升级战略协同推进路径分析[J]. 企业经济,2010(09).

[2] 杜苇,周艳. 我国中小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5).

[3] 贾明明. 我国中小企业的品牌管理及其发展对策[J]. 邢台学院学报, 2009(02).

作者简介:师虹(1982-),女,天津人,本科,经济师,副部长,研究方向:商业经济。

(编辑:陈岑)

企业品牌研究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中小民营企业是我国市场经济发展中强大的生力军,也是我国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经济发展突飞猛进的重要贡献者。然而在品牌建设方面,我国中小民营企业还存在着种种困难和问题。本文从介绍我国中小民营企业品牌建设的重要意义入手,分析了当前中小民营企业在品牌建设方面存在的种种问题,从树立正确的品牌观念、做好准确的品牌定位、打造品牌的核心价值、做好品牌建设的管理与创新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民营企业;品牌建设;研究

一、中小民营企业品牌建设的重要意义

中小民营企业的品牌建设已经渗透到企业建设发展的每一个环节之中,不仅关系到企业本身的生存壮大,而且对我国经济全面发展和国际化竞争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1.品牌建设是中小民营企业生存的必然选择。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品牌就如同一个人的姓名一样重要。如果商业链中没有人知道该企业,那该企业也就基本没有市场机会。虽然有人提出来说可以做幕后贴牌生产、服务等工作,但是,随着市场法治体系的完善和市场机制的变化,此路必然不长。因此,面对市场上硝烟弥漫的惨烈竞争,民营企业必须创建一个能够在市场上立足的品牌。

2.品牌建设是中小民营企业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人无信不立,在某种意义上,品牌就是企业的信誉。没有品牌做支撑,中小民营企业在市场上就没有信誉,就谈不上进一步发展、壮大。从竞争方面说,品牌化、品牌差异化是中小民营企业赢得市场竞争地位的核心。从市场占有率和消费者忠诚度方面说,没有好的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中小民营企业的市场份额会越来越少,消费者的品牌忠诚度也会越来越低。

3.品牌建设是中小民营企业创造社会价值的历史证明。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小民营企业对社会经济发展和丰富百姓生活做出了重要贡献。张小泉剪刀、老干妈食品、全聚德烤鸭、傻子瓜子、雅戈尔服饰等等,在我国历史上都留下了浓墨重彩的篇章,并且这种影响还在继续。他们创造的社会价值意义深远,影响广泛。

4.品牌建设是中小民营企业走上国际舞台的重要名片。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市场竞争越来越国际化,这也为中小民营企业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平台。中小民营企业的产品和服务涉及到全球消费者的方方面面,也是我国经济发展国际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品牌代表着一种承诺,是企业产品质量和服务在市场上特有的标志。面对全球化的竞争,只有强有力的品牌才能在国际市场上取得消费者广泛的认可。“老干妈”在国际市场的火热程度就足以说明一切。

二、当前我国中小民营企业品牌建设存在的问题

从近年来市场现状来看,我国多数中小民营企业对品牌建设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以及建设维护等还存在着各类问题,比较突出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品牌建设观念存在误区。多数中小民营企业偏重于生产销售而容易忽视品牌建设,对品牌建设的内涵和外延缺乏系统考虑。首先表现为部分企业缺乏自信心,认为企业规模、销售额、市场等偏小,不值得花大量成本做品牌建设。二是受传统质量观念影响较深,部分企业认为只要产品质量过硬就自然可以占领市场,不需要过多投入品牌建设,殊不知当今市场已不再是“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时代了,没有响当当的品牌大旗,就不会有大量的追随者。三是对品牌建设的内容缺乏全面正确的认识,片面认为品牌建设就是大把烧钱做广告,不了解一个品牌的成功是包含了产品质量、核心技术、社会责任、企业文化等多方面内容。没有深刻认识到“三株”、“秦池”、“爱多”等“巨人”轰然倒塌的背后原因。

2.品牌定位不准导致市场辨识度不高。品牌定位的主要作用就是塑造本企业在消费者心中独特鲜明的形象,与同类竞争者明确区分,在消费者需要选择时提供最优的判断。如果定位不准、不鲜明,甚至混乱,必然影响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部分中小民营企业存在定位模糊、混乱、易变的情况,目标顾客不鲜明、品牌辨识度不高、功能价值不突出、CI设计不易辨别和传播等,这些都对企业市场形象和营销针对性有很大的负面影响。

3.品牌缺乏核心价值或核心价值营销不到位。品牌不单纯是一个名称、符号、标志,背后还包含着丰富的系列核心价值,这也是获取消费者信任和建立顾客忠诚度的重要依据。品牌核心价值不仅仅是产品价值、服务价值,还有理性价值、文化价值、时代内涵等。消费者需求的本质是获得一种满足,这种满足往往是超出物质层面的精神需求。单纯依靠一句话、一个广告、一个场景,很难打动消费者的内心。如果中小民营企业缺乏品牌核心价值,或者核心价值不鲜明、消费者不理解、不接受,就失去了品牌应有灵魂,也就没有市场生命力。

4.品牌管理与推广不当。一是部分中小民营企业为了快速追求当前利润,偏重于追求产品销量和利润而忽视产品质量的提升,产品质量的下降直接会导致品牌的市场形象,市场口碑的下滑转回头又直接影响到产品的销售。二是部分中小民营企业过于在品牌上投入大量资金和精力,而忽视了产品本身的销售效益,错误地认为只要品牌领先了销量自然会大幅上升。结果品牌推广就花费了企业大部分投入,直接影响到产品本身的研发和市场销售,没有足够的利润做基础,品牌只能是空中楼阁。三是缺乏对品牌系统的战略规划,品牌的建设与推广不是通过短期的广告或其他手段能快速站稳市场的,它需要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来运营和维护。纵观市场上成功的品牌,都是经过长期乃至几代企业家的努力才达到的。因此,中小企业不能过于急功近利,需要对品牌建设做一个系统的、较长时间的建设规划,稳扎稳打,步步为营,逐渐取得市场认可。

三、加强中小民营企业品牌建设的思考

当前,大部分市场都处于完全竞争状态,这为中小民营企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但这并不意味着每个企业都能平分市场,市场上的竞争只能是更加激烈,竞争的重要内容就是品牌。中小民营企业只有全面加强自己的品牌建设,才能在市场上取得强有力的竞争优势,才能更好地发展和壮大。

1.树立正确的品牌建设观念。中小民营企业首先应该从管理层面上重视品牌建设,只有管理者具备了强烈的品牌意识,充分认识到品牌作为一种无形资产给企业带来的附加利益,认识到它对企业长远发展,不断壮大的战略性意义,员工们才会逐渐重视。其次,要制定科学系统的品牌战略规划。品牌建设涉及到企业长期的、总体性的战略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企业文化的培养、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企业产品服务质量的标准、企业在市场上的定位和发展等等,因此必须全方位努力。最后,品牌建设一定是以优秀的产品、服务质量为基础的。中小民营企业只有在产品和服务质量保证的前提下,才能逐渐赢得市场的认可,为企业获得稳定的经济利益提供支撑,为企业品牌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2.做好准确的品牌市场定位。中小民营企业可能存在先天的不足和劣势,但是可以在不同的市场生命周期阶段明确不同的市场定位,一步一步,稳扎稳打,逐步提升层次,力争在同类竞争者中脱颖而出。同时,在进行市场定位时,一定要结合行业和自身实际情况,明确自身的核心优势,凸显自己的核心优势,准确传递给消费者自己的独特优势,注重另辟蹊径,扬长避短。再者,企业定位要紧密结合消费者的心理需求,尽管消费者的需求千差万别,但是总能找到具有同质需求的部分群体,定位要走心,心通则路路畅通。

3.打造企业品牌的核心价值。核心价值是企业品牌的本质和精髓,没有核心价值做支撑,品牌可能仅仅是市场上普普通通的一个标牌、名字、符號。中小型民营企业品牌的核心价值需要对企业进行全面诊断,需要对企业面临的竞争环境和企业自身情况进行SWOT分析,在此基础上进行提炼,明确品牌的核心价值,然后进一步提升和打造企业核心价值。另外,在品牌核心价值中要突出一定的文化内涵,文化是企业品牌的历史生命力,是品牌商业价值背后重要的底蕴支撑。

4.做好品牌建设的管理与创新。品牌提炼出来后,需要进行全面的管理。首先要做好品牌的维护,特别是在目前经济全球化的大环境下,要注意商标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限制,利用法律手段保护企业应有的权益。其次,在品牌推广方面要认清品牌推广不等于广告狂轰滥炸,要利用线上线下等不同渠道、不同形式进行推广。在电子商务快速发展的今天,恰当利用各类媒体是中小民营企业品牌推广的重要方法。再次,品牌建设不可能一帆风顺,在遇到危机事件影响时,要有一定的预警机制和危机处理方案,妥善处理与媒体、社会公众和消费者之间的沟通,尽可能把危机带来的影响降到最低。最后,对中小民营企业来说,品牌建设与管理也需要不断创新,不断完善,只有创新才是保持健康发展的不竭动力。

参考文献:

马丽.我国中小民营企业品牌建设问题[J].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4.

企业品牌研究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中国的动漫产业可以说是不断向前发展中,却至今都没有做出能够让国人真正喜欢、经典、深入人心的动画作品。我们也一直在向他人学习,比如动漫强国日本。日本的动漫发展的如此成熟并不是偶然,本文将浅析中国本动漫的现状以及分析日本动漫产业发展中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通过对比来知道我国动漫发展的不足,好让我国人动漫产业真正强大起来。

关键词:中国动漫产业 原创力 动漫市场 产业链

一、动漫产业在中国

1.中国动漫产业现状

中国动漫从最初的辉煌发展到今天已有百年历史,中国动画是从1926年开始,至今已经快有百年历史了。中国的第一部动画是由万氏兄弟制作的《大闹画室》,二十年多后又制作出了轰动亚洲的《铁扇公主》,这部动画是打破美国对动画产业垄断的一次伟大的举动。1956年成立了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一直担任着制作动画片的任务。从这开始一直到九十年代之前,中国动画产业都是和市场十分脱节的,我们动画制作完全由国家计划经济控制,当时的动画制作手法和创作技巧都较为落后,我们一直只能做些质量不高的短片动画。改革开放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电视业发展迅速,动画可以在电视上播出,为动画片提供了市场。80年代后,一些一方面引进较多的国外动画,另一方面,一些动画公司也渐渐诞生了。当时在全球范围内,电视动画片的需求量增加使得美国开始从70年代的制作成本上升,需要寻找成本低的生产地区,于是当时找到了日本,随后日本的动画也大力发展起来了,所以说,日本的动画是从美国接过来的。

在改革开放后,一方面由于大量成熟的日美动漫涌入中国市场,我们国产动漫的市场立刻被占领,日美动漫早已发展的十分成熟,使得国产动漫一瞬间找不到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另一方面我们一直以为日美动漫加工为盈利方式,依靠日美动漫衍生品的加工制作得以存活。原创力和生产力都十分薄弱的国产动漫渐渐失去了竞争力。

说起这个近几年一直很火的词“动漫产业”,谈论的时候我们具体也不能将其定义,那

我们首先来明确什么是动漫产业。有人说动漫产业属于文化产业,这并不准确,我们应该考虑到,动漫产业是一个将第二、第三甚至第四产业囊括在内的一个范畴,所以不能简单的将其归类到文化产业下面。1985年,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迈克尔-波特首次提出的“价值链”理论。他认为“每个产业都是包括设计、产片、生产、行销、运输与辅助其产品的过程中进行种种活动的集合体。所有这些活动都可以用一个价值链来表明”。这些互不相同却又紧密相连的生产活动就是给公司创造价值的一条“价值链”。那么动漫产业就是以动画和漫画为表现形式的进行设计、制作、生产、发行、播出、衍生品开发等活动的一条紧密联系的产业链。

2.中国动漫产业存在的问题

随着近几年国家对动漫产业的重视,之前的状态才被打破,国产动漫发展起来,其受众群体也日益增多,国产动漫的收益也逐步提高,对于发展我们本国有民族特色的动漫产业的呼声也越来越高,但是我们仍然有很多困难存在:

(1)动漫原创力不足

我们现在问问孩子们,说他们最喜欢的动漫形象,“蜡笔小新、奥特曼、加菲猫、铁壁阿童木……”,细细一看,全部都是外国动漫经典形象,几乎没有我们国产原创的动漫形象,我们不禁要这样想想,我们国家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有富含我们民族特色的中国传统神话故事,这些都可以成为我们动画形象的很好资料,我们只是盲目的照搬照抄日美的动画风格,而丢失看我们本国的动画原创力。创新力是动漫创意产业能够一直运营下去的持续动力,我们并不是比别人差,我们只是没有好好发掘我国的动画原创力而已。

(2)缺乏各环节高精尖的动漫人才

我们知道,人才是现在产业成功的关键要素,然而我们国产的动漫人才却只有寥寥数人。我们从小对孩子的教育就是义务教育,说教式的讲课和填鸭式教育对于孩子的创造性产生了极大的阻碍,这样磨灭了孩子们的创造力,也难怪我们创作不出经典动人的动慢作品了。不仅是动漫生产的人才缺失,我们动漫产业链中的编剧、策划、导演甚至营销人才現状都是无法满足我们动漫产业的需求的。创作不出好的产品就无法吸引观众,没有得利的营销人员就无法行程成熟的的产业链,直接关系到动漫产业的兴衰成败。

(3)市场发展不健全

一般意义上的动漫市场,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播出市场,指的就是电视、电影等必出的市场;第二卡通图书和印象制品市场,指在市场上供于销售的音响录影带等;第三是衍生产品,这指的是商家将经典的动漫形象制作出来的卡通玩具等等。这第三个衍生产品向较于前两个方面周期更长市场更广,而且动漫衍生品在市场上存活的时间长,盈利也较多。在西方的传统动漫产业中,通常都是将精力投放在塑造一个经典的动漫形象上,这样后期的衍生品市场就越好运营,经典的动漫形象往往能够深入人心。而中国国产动漫则是主要盈利于电视台和动漫杂志,由此可见国内的动漫市场十分不健全。相较于日本和美国,将动漫做成单行本发行,并且有一群稳定的动漫爱好者的拥护,并且定期举办大型的动漫节等交流活动。近几年在政府的支持下,各地也举办了一些动漫节,也算是在为改善国产动漫做的努力。

二、动漫产业在日本

日本素来有动漫王国之称,作为世界最大的动漫制作和出口国,根据日本贸易振兴会公布的调查数据,仅2003年销往美国的日本动画片及相关衍生品的总收入达到43.59亿美元,不仅如此,日本国内的动画市场同样在不断发展,包括动漫衍生品市场在内的动漫内容产业市场的总体规模估计已经达到了230万亿日圆。动漫产业占到了日本GDP的10多个百分点,已经成为日本的第三大产业。日本动漫产业发展到今天这个成绩,有几点是很值得我们学习的。

1.政府的大力支持

日本政府对待日本的动漫产业十分的重视,对动漫产业实施支持和扶植政策,在组织和资金上都给予了极大的帮助。

日本政府早在1996年就将动漫定位国家重点产业,2004年公布了《内容产业促进法》,希望通过文化产业化来实现日本经济结构向知识密集型转化。还在2003年成立了东京动画中心等机构,甚至为了尽快提高动漫产业竞争力,日本还专门设立了动画产业研究会,全面搜集研究相关资料,把内容产业作为一个战略部门,探究适合日本动漫产业发展的运营模式。之后又加大对动画产业的资金支持,并且定期举办东京动漫节,吸引上万的观众和世界各地的动漫公司参展。近年来日本政府通过成立产业基金的形式,增加投资力度来扶持动漫产业。

2.合作机制清晰明确

日本动漫产业的发展到今天一直能够成功地为日本带来可观的收入是因为它自己本身的内部运作机制。日本动漫产业链形成了分工合作的模式,漫画工作室、动画工作室、印刷出版企业、图书发行企业、版权代理事务所、杂志社、电视台、动漫衍生品生产及销售渠道等都形成了界限分明的合作机制,并且力争把自己范围的工作做得最好。

漫画动画工作室与企业资助合作也形成很好的模式,成功的例子有著名的《铁臂阿童木》与电器公司的捆绑式销售,一方面企业既资助了漫画、动画工作室,另一方面同时借助漫画动画的广泛传播带动资助企业品牌广为认知,使得企业品牌也增加了文化附加值,得到双赢。

日本动漫产品创作十分踊跃,并且创作者清楚产品推出和市场认可之间的风险关系,在庞大的动漫作品中20%-30%的作品会被社会认可,其中5%的作品可以成为比较成功的作品,而1%的作品会成为持久发展的品牌。形象可爱、成为偶像、贴近人性、深入人心是动漫形象设计追求的目标。

3.产业链銜接良好

日本有自己一条独特的产业链,从漫画出版--动画制作播出--版权授权再--衍生品生产及销售--部分动漫作品外销授权--成功动漫产品的深度开发及新动漫产品开发—良性再循环,其中极具品牌价值的可以开发具备混合消费模式的主题园区或主题店。以上模式是日本现已经形成的动漫产业模式,也是典型的以漫画为基础发展产业的模式。

日本动漫产业模式的完整,很大程度上有赖于上述产业链的衔接十分完善良好,彼此之间形成了一种效益递进的良性循环模式。日本动漫产业还有这样的一些特点,在日本的动画播出、漫画书籍销售、动漫广告随处可见,对日本的整个社会都有很深的影响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日本的出版物和动漫衍生品同样具备了产业化的特征,复制类的产品是长时间使动漫形象拥有生命力的有力方法。另一方面,日本动漫20%-30%作品的成功率是保证创作热情和成功产品深度开发的有效保障,动漫产业得以持续发展。

几乎所有当代日本人都受到漫画影响,从小观看自己喜欢的动漫一直可以到成人都会对动漫有着积极的接受能力,只是日本的漫画随着社会的进步不断变化,这种影响在持续扩展。在日本,日本首相喜爱动漫,日本企业高管人员的办公桌上也有漫画书,电车、地铁、街头阅读漫画书的人可以说是随处可见。50岁以上的老人还会定期到动漫商店购买漫画等。

4.培养受众用心

在日本,有针对不同年龄段制作的动漫。青少年方面的内容较多,有科幻、侦探、校园、童话、励志、魔幻、搞笑幽默等主要内容;针对成年人也同样有搞笑、家庭、惊险等内容。这是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产品的受众定位。这也是我们所缺少的意识,动漫是一个全民性的娱乐消遣方式,应该针对每个年龄段具备不同内容、不同针对性的动漫作品。

日本动漫策划人员始终强调要抓住青少年的心理,在动漫中反应青少年的生活,并引导青少年的认知理念及时尚观点,并强调为其服务一生。这虽然听起来有些理想化、难以实现,但这样的目标的确是日本动漫创作力的源泉。

5.中日动画比较之感悟

通过简单的分析,我们了解了日本动漫产业的发达以及动画产业能够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原因,当然,我国动漫产业的发展前景同样是不容小觑的,以下是笔者简单的总结出的几点建议:

(1)政府方面要加大支持扶植,并且建立可观数量的动漫产业园。

(2)培养大批可以实干的高精尖技术人才,改善教育方式,注意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及创造力,用启发式教育。

(3)建立健全国内的动漫市场,扩大市场范围,建立相关的法律条文,保护作品版权,用积极的方式维护动画人的权利,鼓励动画事业的发展。

(4)积极开拓国外市场,让中国动漫走出去,深刻发掘我国本土民族性的文化特征,创造有中国特色的动漫形象、故事剧情等,用独特的表现方式展现我国独特的动漫能力。

(5)全方位的调查研究各个年龄段的娱乐需求,针对各个年龄段创作出不同的动漫作品,扩大动漫的受众群体,培养观众心理,做值得观众期待的作品。

(6)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形成我国的独特的动漫产业链,将漫画创作与出版商、图书市场、播放市场以及衍生品的销售全部调动起来,为动漫事业费心出力,分工合作地将产业链条充分合作起来,让产业链成为动漫发展贯穿始终的主线。

企业品牌研究论文范文第6篇

以提高能效、改善环境以及实现投资和消费平衡为目标的产业整合正当其时

一场严重的经济衰退已经在美国发生并将迅速波及欧洲。中国对于出口的过度依赖使其很难对此次经济衰退免疫,中国的GDP将从过去五年10%-12%的年均增长速度下滑至未来五年的8%-9%。不过,与其忧虑经济衰退,政策决策者们倒不如将此看作一个产业大规模整合的契机。产业整合将促进中国实现能源的高效使用、环境的更高标准,以及投资与消费之间的平衡。

产业集中度差是中国的一个主要而且特有的问题。日本、韩国和台湾在其进入高速发展阶段时,产业整合度并没有类似中国这样的分散程度。甚至在印度这个在很多方面与中国相似的发展中国家,其产业集中度也要远远高于中国。中国有超过50家活跃的汽车制造商、400家钢铁公司、5000家水泥工厂以及15000家化工厂。这些行业要实现理想的效率,则需要将企业数量减少80%-90%。

产业分散是由于20世纪60-70年代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以及80-90年代的经济改革造成的。在计划经济时代,中国并没有完全效仿苏联建立每个行动皆由政府控制的超大规模的企业,毛泽东鼓励的是在每个地方、不同产业都要实现自给自足。虽然中央政府部门曾经比较宽松地调整过产业政策,实际的运作仍是由地方政府控制。

在改革时期,一个重要的策略就是使地方官员能够在他们的权限范围内鼓励盈利行为。这对于强制官员和企业跳出计划经济状态,在竞争的市场经济中将重点转移到创造利润、就业以及税收来说是个绝好的方法。由于计划经济时代已经给各地方和各行业留下很多企业,当地官员和企业家无需从零开始而仅仅需要重组现存的生产设备。

事实证明,这一策略在经济增长以及推动中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是也有一些不那么让人高兴的结果,与地方官员自身政绩紧密相关的不是更广泛意义的当地经济发展情况,而是地方企业的业绩。依靠廉价的土地供应、低成本的基础设施、特殊的税收政策,以及其他优惠措施,使得即便在经济上并不可行,当地的企业也能够维特。更重要的一点是,由于担心失去威信、权利或者税收收入,地方企业很难被其他省市的大型企业合并。

结果就是行业中最大的和最高效率的企业并不能从他们的高教率中得到好处。在一个有着完整机能的市场经济中,这些企业应该能将强大的对手兼并,将弱小的对手淘汰出局,从而增加规模经济,提高边际利润,并且得到更多现金投入到研发或者品牌建设当中。正是由于强有力的国内市场形势,使得日本和韩国那些有创新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企业能够在长期的国际化策略中得到进步。

在中国,由于其利润不断地被与成千上万小规模竞争者打价格战而销蚀殆尽,大型企业本应该但却无法大量投入研发、品牌建设或者环境保护、提高能效等。产业整合将使这些企业不仅在国内市场,而且在国际市场上不断壮大。

中央政府——特别是发改委,长期关注这一问题,并且提出产业整合政策,但是大多数政策都没能实现其目标。原因就是对计划经济时代的误解,即中央政府能够直接控帮地方发生的任何事。事实上,聪明的地方企业家以及他们的地方政府支持者永远能找到一个绕过中央政府严格管制的方法,特别是在经济快速发展的阶段。

一个很好的例子是轿车产业。在20世纪90年代,发改委颁布过一个国家机动车产业政策,认为中国只应该有三个主要汽车制造商:长春一汽、武汉东风以及上海汽车。

但是随着汽车市场在过去五年问的发展,围绕着三大汽车制造商的产业整合未能实现。北京及广州市政府置“三大”政策于不顾,分别与外国汽车制造商建立了新的合资企业。国内小型汽车制造商也开始涌现,以迎合新城市中产阶层对于低价汽车的广大需求:安徽奇瑞、浙江吉利,以及广东比亚迪便是如此。

(作者为北京经济咨询公司龙洲经讯执行董事)

上一篇:县域金融工程论文范文下一篇:化工贸易发展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