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升国旗说课范文

2024-01-16

人教版升国旗说课范文第1篇

教学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能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认识“囗、纟”2种偏旁,会用“多么”说话。

2、掌握本课所学生字,能够按笔顺准确、规范地书写生字。

3、让学生感受到升国旗是一种庄严的仪式,引导他们学会尊敬国旗,激发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规范书写本课生字。 教学难点:

让学生感受到升国旗是一种庄严的仪式,引导他们学会尊敬国旗,激发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歌曲导入,揭示新课

1、(播放《国歌》)同学们,这个音乐你们都很熟悉吧,你平时会在什么时候听到它?

2、学生讨论交流,指名回答。(在升国旗时)

3、揭题:同学们说得太对了,升国旗演奏的就是我们的国歌。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与升国旗有关的课文。(板书:升国旗,认读生字。)

二、初读文本,感知文本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画出生字词。

2、听课文录音,学生小声跟读。

3、再次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课文生字词。读完后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认读,教师适时正音。提示:“国”是三拼音节;“升、中、红”是后鼻音。

(2)去拼音,开火车认读。

1 / 2

4、认识“囗、纟”2个偏旁。

三、巩固识字,指导书写

1、(出示:五 中 立正)你们还认识它们吗?让学生自由举手读,老师相机正音,并进行口头组词。

2.你学会了哪些生字?介绍一下你的好方法。学生自由识记,介绍方法。

3、课件演示会写字笔顺书写动画,学生书空。

四、精读文本,品读感悟

1、指导看图引读,出示第一句:五星红旗,我们的国旗。 (1)我们的国旗是什么样子的?

(2)出示图片:刘翔手举红旗。指导朗读:五星红旗是我们的国旗,当刘翔取得冠军后,把代表国家的五星红旗披在自己身上,多么自豪啊!你能用自豪的语气读读这句吗?

(3)指导朗读第一句。自由练读,全班齐读。

2、指导看图,引读第

二、三句。

(1)五星红旗,是我们自己的国旗,在升国旗的时候我们还听到了什么? (2)在国歌声的伴奏下,有谁认真观察过五星红旗是怎样升起来的? (3)国歌声中,鲜艳的五星红旗升得多高啊!在祖国的蓝天上空随风飘扬。多美啊!谁能把这样的美丽通过你带感情的朗读表达出来?(指名读)

3、学习第

四、五句。

(1)升国旗的时候,我们小朋友应该怎么做呢?(立正、脱帽、敬礼) (2)“您”在这儿指谁?(国旗)为什么要用“您”而不用“你”?(表示对国旗的尊敬)“您”一般用在长辈或值得你尊敬的人身上,在生活中可以用“您”称呼哪些人?向国旗敬礼,表示我们尊敬国旗、热爱祖国。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背诵。 教学反思

人教版升国旗说课范文第2篇

教学内容:

小学语文课文《掌声》是第七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课文生动地记叙了一个原本自卑的残疾女孩在同学们鼓励与爱的掌声中变成了一个活泼开朗的孩子。这篇感人至深的课文为我们提供了情感教育的素材。为此在导入环节的内容主要是让学生感知掌声也可以有很大的作用,掌声可以是鼓励,可以是赞扬,可以是自信,可以是祝贺,还可以有很多的含义。让学生说,让学生去体会,带着好奇走进课文。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认“麻、症、疾”等10个生字,会写“愿、姿、势”等13个生字,对“掌声、文静、姿势”等16个词语正确书写。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体会人与人之间相互关心、相互鼓励的真情,学习关爱别人。 过程与方法:

1.通过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展示生字,学生练习,教师分析字词结构等多种方式学习生字词。

2.发动学生抓住重点字词和句段理解人物心理和活动。

3.引导学生抓住重点字词,采取朗读,默读、分段读等多种方式朗读课文,领读大意。

4.让学生相互交流,体悟文章中人与人之间的感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体会人与人之间的关怀、关爱,从而理解爱,懂得爱,在现实生活中与人为善,尊重他人,善待他人,鼓励别人,同时也要懂得真心别人的关爱和鼓励。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全面把握课文内容,认识英子在掌声前后的变化。

2.学会从平淡中体会人的情感。

3.通过细节体会人物的心理变化。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积蓄情感

1.在上课之前先让学生听一段和掌声有关的音乐《掌声响起来》。

2.然后对学生提出问题:你接受过别人的掌声吗?你给别人过掌声吗?什么时候?为什么会有掌声?(学生回答)

3.教师深情引出课题:是啊,在我们的生活中,掌声无处不在,它代表着欢迎,饱含着鼓励,还曾经改变了一个小女孩的命运。这节课,就让我们共同走进一个关于掌声的故事。

4.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二、初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去认识一位新朋友,她因为得到同学们掌声的鼓励,从而改变了生活的方向,请同学们打开书把课本翻到P117页。请同学们举起手跟着老师一起写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2.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这个故事。请同学们大声的朗读课文,朗读时要注意要求:

(1)将不认识的字标出来

(2)读不熟的地方多读几遍

3.现在老师要检查一下大家的预习情况,课件出示:

姿

掌声

文静

愿意

姿势

轮流

情况

慢吞吞

注视

热烈

持久

平息

情绪

讲述

普通话

动听

鼓励

指名学生读。

学生齐读。

三、研读课文,感悟掌声含义

(一)学习第1自然段,体会英子的忧郁 。

1、 你读出的英子是个什么样的小姑娘?说话要有根有据,你从哪个词、哪句话中体会到的?

2、指导品读。跟着学生的汇报相机指导朗读,读出英子的痛苦、孤独、自卑等情感。语调低沉低缓。

讨论:体会忧郁、慢吞吞、眼圈红红的等词语的意思,想想英子此刻的心理活动。体会掌声前的英子是一位什么样的姑娘?(板书:忧郁、自卑)

(二)学习第四自然段,体会英子的开朗。

从那以后,英子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不再像以前那么忧郁,她和同学们一起游戏说笑,甚至在一次联欢会上,还让同学们教她跳舞。 讨论:这又是一个什么样的英子呢?(板书:自信、开朗)

(三)再读体味:

真替小英的变化感到高兴呀,小英前后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能从你的朗读中把这种变化表现出来吗?(分组读

1、4两段。第一自然段要读出她一种自卑心理,所以语气要低沉 、缓慢一些,第四自然段要读出快乐自信的心理,所以要读得高兴,跳跃一点)

a、学生练读,指名读,齐读。 b、读后评议。

四、品读掌声,感悟掌声内涵

(一)、聚焦“掌声”,感受爱意。

1、第一次掌声是在什么情况下响起的呢?如果你是小英的同学,你想在这掌声中表达些什么呢?把我们想说的话化作鼓励的掌声鼓鼓吧! 讨论:骤然间是什么意思?同学们想通过掌声向英子传达什么?

2、第二次掌声是在什么情况下产生的?这次,大家想在掌声中表达些什么呢?快把这掌声鼓起来吧!

(1)同学们为什么会为英子鼓掌?(她的普通话说的很好,声音也非常动听) (2)听了演讲,如果你是英子的同学你会对小英说什么话? (3)这时的掌声包含着什么?(板书:鼓励、赞扬)

过渡:同学们,一个自卑忧郁的小女孩,在同学们的掌声鼓励下,克服了自卑,并微笑面对以后的生活,掌声里包含的是鼓励、尊重、赞扬、关爱,这些使英子终身难忘。

(二)、情感升华

(1).老师这里有一首掌声的小诗,请同学们和我一起来朗诵。 (出示掌声的小诗,放背景音乐,师深情朗读)

(2).掌声,无处不在(放背景音乐,播放掌声图片)。师深情解说。 (3).结束语

人人都需要掌声,特别是当一个人身处困境的时候。让我们珍惜别人的掌声,同时,也不要忘记把自己的掌声献给别人。

(4).小练笔(出示课件)

掌声是如此的神奇、重要,爱是那么的伟大,在生活中你想把你的掌声、你的爱送给谁呢?用你手中的笔写下来。

学生动手写话,交流学习 。

五、拓展练习:

1、推荐阅读:《爱的教育》。

2、回家后,把《掌声》这个故事说给自己的爸爸、妈妈或好朋友听。 板书设计:

21掌声

忧郁

鼓励

开朗

掌声

自卑

赞扬

人教版升国旗说课范文第3篇

课题

升国旗

课型

新授课

教材分析

本课的教学以每周一的升旗仪式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识字教学仍以学生的学习为主,采用多种方法识字;在扫清文字障碍,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从而激发学生对国旗、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写字指导,本课有4个独体字,指导书写时巩固字形,提示、范写易错的笔画和不容易写好的字。

学前准备

1.教学课件。(教师)

2.预习课文,了解有关国旗的知识。(学生)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认识“升、国、旗”等11个生字,认识“口、纟”等2个偏旁。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学习重点

会认、会写生字。

学前准备

1.教学课件。(教师)

2.预习课文,了解有关国旗的知识。(学生)

教学环节

导案

学案

达标检测

一、联系生活实际,导入新课。

(用时:6分钟)

1.谈话导入:同学们,每个星期一的早晨,全校师生都会一起开展一项什么活动?在这项活动上会做哪些事?

2.你了解国旗的哪些知识?

3.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1.生答:升国旗、在升旗仪式上会开展旗手升国旗,师生行注目礼,生行队礼、唱国歌……

2.交流课前收集的资料。

3.学生齐读课题。

1.给下列汉字注音。

2.比一比,再组词。

二、自主学习生字。(用时:15分钟)

1.请大家自由地借助拼音朗读课文,在读的过程中用铅笔圈出要求会认的字。

2.启发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及自己的识字经验自主识字,给每个生字口头组两个词,并说说是怎样记住它的。

3.同桌互相检查识字,并交流识字的方法。

4.全班交流:认读生字及识字方法、强调:拼读时注意平翘舌、前后鼻音的区分、认识2个偏旁。

5.巩固识字(课件展示生字)。

(1)自由认读后,同桌相互抽考;

(2)开火车认读。

(3)小组竞赛读。

(4)全班齐读。

1.边读边圈画生字。

2.独立识字、组词。

3.同桌交流识字方法。

4.全班交流识字。

5.多种方法巩固识字。

三、诵读课文,巩固识字。(用时:15分钟)

1.配乐示范课文,读时要带着对国旗的敬仰及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2.示范朗读,读一句让学生跟读一句,提醒学生注意:读时发音要准确、节奏要合适、轻重音要恰当。

3.学生自由朗读、朗读时提醒学生对课文的整体感悟。

4.让学生反复朗读,以达到流利的程度。

1.认真听范读,感受国旗的美丽以及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2.跟老师读,读的过程中注意发音、节奏、轻重。

3.自由朗读,注意朗读技巧和朗读中情感的把握。

4.反复诵读。

3.词语接龙。

中———

立———

五———

四、课堂小结,布置作业。(用时:4分钟)

1.谈谈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2.布置作业: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谈收获。

2.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以学生亲身经历的每周一的升旗方式入手,让学生回忆升旗仪式上开展的一些活动导入新课,这样便于学生尽快地熟悉和掌握课文内容。认识汉字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采用多种方式来掌握生字、学习新知识。在扫清文字障碍之后,让学生反复诵读课文,这样既巩固了识字,又便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对国旗的敬仰及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会写“中、五、立、正”4个生字。

2.激发学生对国旗的敬仰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学习重点

会正确书写生字。

学前准备

教学课件。(教师)

教学环节

导案

学案

达标检测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1.课件展示生字,学生认读:升、国、旗、歌、起、么、美、丽、中、红、立。

2.学生齐读课文,读出对国旗敬仰和对祖国的热爱。

1.认读生字。

2.齐声朗读课文,回忆上节课所学的内容。

4.用“我们”和“国旗”各说一句话。

我……

国旗……

二、解读课文,激发情感。(用时:15分钟)

1.流利地朗读课文,找出不理解的词语。

2.课件展示天安门前的升旗仪式等引导理解,激发爱国情感。

教师:每当鲜艳的五星红旗在国歌声中慢慢升起时,我们就要立正,向它敬礼。因为五星红旗是我国的国旗,作为一名中国人应该感到骄傲和自豪。

3.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拓展:你们在哪些地方见到过国旗升起的时候?

5.反复朗读,直至能背诵。

1.流利读文,提出不懂的词语,如:徐徐。

2.认真倾听教师的讲解,激发爱国情感。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学生交流,如:奥运会中国运动员获得奖牌时……

5.背诵课文,加深理解。

5.读课文填空。

(1)中国的国旗是(

)。

(2)升国旗时,我们要向着国旗(

),望着国旗(

)。

(3)我们热爱(

),热爱(

)。

三、指导规范写字。(用时:10分钟)

1.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以前学过的汉字有哪些结构,看看本课要求写的字包括哪些结构呢。(课件出示:中、五、立、正)

2.课件逐个展示每个字的笔顺,提示注意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占位。然后再范写。

3.学生练习写字,教师巡视指导。

4.交流展示作品,评价。

1.回忆并回答,汉字的结构包括独体、上下、左右、全包围、半包围结构。

本课的4个字都是独体字。

2.观察笔顺,听提示,再跟着教师一起书写。

3.练习写字。

4.展示、评价写字。

6.写出下列各字的笔顺及笔画数。

中:

共(

)画

五:

共(

)画

立:

共(

)画

正:

共(

)画

四、组词和短语训练。(用时:7分钟)

1.上面的四个字都会写了,下面给这几个字组组词。

中(

)(

)

五(

)(

)

立(

)(

)

正(

)(

)

2.照样子读读说说。

美丽多么美丽

好听多么好听

高大(

)

(

)(

)

(

)(

)

选取其中的一个短语说句话。

1.给生字组词,小组内交流全班订正。

2.照样子练习说一说。

7.照样子,我会填。

例:美丽多么美丽

好听

高大

五、课堂小结(用时:3分钟)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

谈学习收获。

教学反思

本节课教学时,教师通过课件向学生展示天安门前的升旗仪式,2008年中国举办奥运会开幕式上的升旗仪式等,给学生以形象的感性认识,再加上教师指导有感情地朗读,从而激起学生对国旗的敬仰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上一篇:人居环境调查报告范文下一篇:如何制作一份标书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