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程教育范文

2023-09-22

远程教育范文第1篇

摘 要:开放教育资源(OER)作为社会共同开发的为全人类使用的普遍性教育资源,在人类社会文明发展及社会个体自我学习过程,特别是我国学习型社会的建构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国家开放大学在服务于我国学习型社会建构过程中不仅要联合各种社会力量建构特色开放学习资源,同时,也应该是一个教育资源元数据描述的记录数据库和一个开放学习资源的搜索引擎平台。我国开放大学应该梳理网络上的各类教育教学资源并链接到一起,建成一个“一站式”获取任何学习资源的开放资源门户,为全国乃至全世界提供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信息。本文通过分析国内外开放教育、开放教育资源及平台建设情况,探讨了以我国开放大学为平台的开放教育资源建设及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开放大学;开放教育资源;学习型社会;网络教育资源

“开放教育资源”(Open Educational Resources,OER)的概念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02年首次提出,并界定为:“开放教育资源是通过各种信息通讯技术为全社会成员提供开放的教育资源,以满足所有非商业化的咨询、修改、利用和再传播”[1]。OER的实践是从2001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宣布推行开放课件(OCW)运动后才逐渐被全世界广泛关注。随之,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UNESCO)和休利特基金会(Hewlett Foundation)等国际组织及各国政府的支持下,才有越来越多的高等教育机构参与创建和开发OER项目工程[2]。目前,国际上有影响力的OER项目有起步较早和发展相对成熟的英国开放大学开发的Open-Learning项目,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创建的Open-Learning Initiative(OLI)项目和美国莱斯大学的Connexions项目等。 OER的内容包括:学习内容(课程,内容模块,学习包,学习物件,课件和学术期刊等)和各种工具软件(内容与学习过程的管理系统,内容的开发工具,内容的搜索与组织工具和在线学习社区等各种传递学习内容的平台软件)。OER在全球的快速发展对各国大学的管理理念、教育理念、教育教学内容、教学的组织形式等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我国,自从2003年中国开放教育资源共同体即中国开放教育资源协会(China Open Resources for Education,CORE)成立以来,我国的开放教育资源创建和开发才逐步受到重视。从我国开放资源类型看,开放教育资源已逐步形成以国外开放课程的翻译与应用、国家级精品课程的建设及其翻译、开源软件的开发及应用、开放大学的创建及其资源平台的建设等为主导的立体式发展趋势。在我国,开放大学作为一个创建OER的主要平台之一,已备受社会各界关注。因此,如何以开放大学为平台建构服务于学习型社会的开放教育资源将成为我国开放教育资源开发与利用征程中一个关键性的环节。

一、我国网络信息化时代的社会化学习趋势及开放大学的社会功能

学习型社会(Learning Society,LS)概念是美国芝加哥大学前任校长赫钦斯在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理念的影响下,提出的一个全新的社会类型或叫社会形态的概念。

网络信息技术及其资源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社会化学习的主要平台,据有关统计分析,我国社会化网络媒体已经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我国社会化网络媒体发布情况如图1所示,虽然其中并没有包含我国的开放大学及各个高校的开放教育资源以及各种专业的学术论坛和专业网站等内容,但是,从图中可以看出,社会化网络媒体资源的门类庞杂,资源丰富,这种分布状况虽然丰富了网络信息资源,但也给人们检索并筛选自己所需知识和信息带来了一定的不便利。

我国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指出我国教育发展的战略目标即我国到2020年要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并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而我国国家开放大学的社会功能正如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杨志坚校长所言:“国家开放大学是学习型社会的主要支点”。因此,要使开放大学最终成为我国学习型社会建设中重要的开放教育资源载体和社会成员获取开放学习资源的主要官方平台和渠道,更应该是一个开放教育资源输出的权威平台,也该是各种开放教育资源的集散地或者是引领我国开放教育资源开放的舵手,而国家开放大学的门户应该扮演开放教育资源的专业搜索引擎的角色。作为一个教育资源元数据描述的记录数据库和一个搜索引擎,把网络上各类教育教学资源衔接到了一起,为全国乃至全世界的教师、家长和学生提供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信息,建成一个“一站式”获取任何学习资源的开放资源门户。我国开放大学要充分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向一切有能力和意愿接受高等教育的社会成员提供学习机会和服务,同时努力倡导并实现教育思想、教育模式、教育方法和教育对象的开放,以满足社会成员对教育的多样化需求,促进教育公平、社会公平和学习型社会的早日形成。因此,我国网络信息化背景下社会化学习及学习型社会的构建亟需搭建以开放大学及相关系统化、科学化的开放教育资源平台。

二、我国开放大学平台上的开放教育资源的社会功能

(1)服务于在校学生的开放教育资源功能。为各级各类高校,包括高校网络教育学院,以及高等、中等职业教育和相关培训机构的在校学生,提供各种学习需求的资源服务,包括各种学历教育、专业技能培训及生活技能提高等方面。

(2)服务于学习型社会的开放教育资源功能。为以国家开放大学为平台的各种学历教育、非学历教育和社会服务提供丰富的开放的学习资源;为学习型社会的建构,包括行业、企业、社区以及社会各类学习者,提供开放的学习资源。

(3)服务于国内外优质开放学习资源的平台功能。成为引进国(境)外优质学习资源,输出我国优质学习资源,并和国(境)外合作建设优质开放学习资源的平台。

(4)服务于青年教师自我培训的“教学学术”指导功能。我国开放教育资源中的各学科的权威专家的微课资源为青年教师的成长提供指导。青年教师作为教学的主力军,为了帮助青年教师快速成长过渡为研究型教师,提高他们的教育教学水平及研究能力。迫切需要给予青年教师在课堂教学设计方面,教材处理方面,教育教学研究方法、技巧方面进行培训和指导,同时急需一些能引导青年教师尽快进入教育教学研究角色的自我学习的开放资源平台。 开放教育资源中的“微课”开放资源平台的出现,无疑是给解决这个问题带来了曙光,笔者参加了全国首届高校教师“微课”大赛,感触颇深,收获也颇丰。因此,我国开放教育资源可以提供丰富的专家授课视频资源,和更多关注于高校青年教师快速成长的研究成果,来帮助青年教师度过教育教学能力提升的断乳成长期。实现我国开放教育资源的“教学学术”指导功能。

三、国内外开放教育资源(OER)及平台建设情况分析

1.我国开放教育及开放教育资源的理论研究情况

综观我国开放教育及开放教育资源建设里程,我国开放教育及开放教育资源的建设真正起步应该是从2001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引爆全球“OER”运动以来才开始的。这两年我国开放教育及开放教育资源建设已有井喷之势。为了了解我国开放教育及开放教育资源理论研究状况,本研究以“开放大学”及“开放学习资源”为主题在中国知网数据库中进行统计分析, 有关研究的文章统计情况如图2所示,以“开放大学”为主题 2729条; “开放大学” 为关键词 1694条。从图2中可以看出,开放大学建设在最近几年才开始引起学术界和教育界的关注,特别是从2010年开始,发表的文章数量明显增加。对1978-2012年期间有关开放大学研究的论文的引用情况分析,从引用频次来看,研究主要集中在:中国开放大学(电大)的定位和发展道路探索;网上教学环境的评定指标体系建构;开放大学的数量和质量问题;国内外远程开放教育质量对比;国外成功开放大学经验介绍以及我国远程教育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讨论等,很少有人关注我国学习型社会构建过程中开放教育资源(OER)及平台建设。

以“开放学习”为主题的文献有660条, 以“开放学习”为关键词有160条。然而以“开放学习资源”为主题的只有 12篇,其中在《中国电化教育》、《中国远程教育》、《现代远程教育研究》、《电化教育研究》和《教育研究》等权威期刊的分别只有一篇。由此可以看出,开放大学建设中开放学习资源的建设、开发和利用也是开放大学建设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因此,笔者在此以“开放教育资源”(OER)为主题展开讨论来抛砖引玉,希望有更多的专家学者为开放大学的“开放教育资源”(OER)建设提出更高水平的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持。

2.我国开放教育资源的建设情况

中国开放教育资源协会(CORE)以促进国际教育资源共享,提高教育质量为目的,以公益性为原则,大力推广资源共享理念,为中外学习者提供高质量、免费学习资源,让更多的学习者享有平等的学习机会;CORE引进国外大学的优秀课件、先进的教学技术、教学手段等资源;同时将中国高校的优秀课件与文化精品推向世界,搭建一个国际教育资源交流与共享的平台。近几年来,在教育部的大力支持、会员大学的积极配合及社会各方面力量的共同努力下,CORE已经发展成为一个拥有近百所会员大学和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等在内的十三所试点大学,两千五百多名志愿者的一个开放教育资源联合体。它为我国学习型社会的OER建构做出的贡献得到了我国高校及社会的认可与肯定。

我国于2013年7月上线的国家开放大学门户网站,初步面向广大学生及相关领域爱好者提供具有自主学习及碎片化学习特点的五分钟微课程视频形式的五十多个系列的三千六百多个。据了解,国家开放大学门户网站汇聚优质视频公开课、网络核心课、名师经典课等优质学习资源。这些资源包括国家开放大学学历教育资源、优质社区教育资源、各种培训认证、社会普法学习、对外汉语语言教学等非学历教育资源。与此同时,教育部第一批一百二十门(本科课程八十四门、高职高专课程二十二门、网络教育课程十四门)以高校的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和公共基础课为主涵盖理学、工学、文学、法学、经济学等十个学科门类的中国大学资源共享课程。另外,教育部预计,“十二五”期间我国高校将逐步实现五千门资源共享课向公众开放的目标。

3.国外开放教育资源(OER)的建设情况

Geser等[3-6]学者依据如下几项核心特征对OER作出定义(如图3所示)。

(1)开放性资源(包括元数据)将被免费提供给教育机构,资源服务(机构)及终端使用者,即教师,学生和终生学习者。

(2)在教育活动中开放性资源应该被自由地重复使用而无需授权,自由地被修改而无限制,自由地被连接并存档;因此,在理想化状态下,正在逐步采用的开放性资源标准及规范要求开放性资源应被设计为易于被重复使用。

(3)教育体系、手段、软件等资源代码可获得,存在基于网络服务和资源的重复使用开放性应用界面及机构。

上述为必需的原则,不过事实上,与教育相关的资源知识库常常不完全遵守这些原则。因此,读者应该明白,当我们参照“开放性资源”时,可能当前的OER项目并没有满足一些标准,但这些标准正在当前开放存取运动中逐步得到发展。

国际开放与远程教育理事会(International Council for Open and Distance Education,ICDE)成立于1938年,前身是国际函授教育理事会, ICDE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可的全球远程教育机构中唯一的非政府学术的专业组织,至今已接收了来自六十多个国家的会员。它遵循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一致的“人人都有接受教育权利”的核心理念。ICDE致力于促进远程开放教育和灵活学习,支持和鼓励会员开展全球性远程开放教育和跨文化的交流与沟通,促进远程开放教育的国际合作,提供各类学术论坛,吸引成员机构及个人会员在该领域开展学术和专业交流活动。这些来自全球的会员向其提供远程开放教育相关的知识和经验、专家意见、全新教学方法和各种创新教学技术。

欧洲远程电子学习网络协会(European Distance and E-learning Network,EDEN)成立于1991年,是欧洲远程电子学习领域最具影响力的非盈利性组织。该组织以“共享知识,提高对欧洲内外远程电子学习专业的理解,促进该领域的政策制定和实践发展”为根本宗旨。另外,由多个欧洲国家参与的包含十二种语言开设的近四十门课程的欧洲“大规模网络公开课程”( http://www.openuped.eu)将为几十万甚至上百万欧洲人提供低门槛、高质量的网络教育,用户只需登录网址即可免费上课。

英国开放大学(The Open University,UK)是1969年英国皇家批准成立的一个独立、自治的国家高等教育机构。该机构目前拥有在校学生约二十六万名,助教约七千名,行政管理人员三千五百多名,是英国最大的大学。英国UK对学生的年龄、学历、社会背景等均无严格限制。它采用远程和开放式的办学模式,利用现代信息传播媒体竭力为社会提供各种学习资源,努力实现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和教育的终身化目标。

法国国家远程教育中心(Centre Nationald’ Enseignement Distance,CNED)成立于1939年,它是一个直属于法国教育部专门从事远程教育的公立教育机构。它是由最初的一所函授学校成长起来的一个在整个欧洲有重要影响力的欧洲最大的远程教育机构。它在推动法国全民教育及终身教育的进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7]

亚洲开放大学协会(Asian Association of Open Universities,AAOU)属于全亚洲地区远程开放教育院校的一个非盈利性学术组织。AAOU已有四十八个正式会员单位、二十二个准会员单位及两位个人会员。正式会员主要是在亚洲地区从事远程开放教育的高等院校,准会员是能够促进远程教育学习的院校或机构。AAOU主要致力于推动亚洲的远程开放教育发展,利用现代远程教育技术手段来增加亚洲地区民众受教育的机会。

4.我国开放教育及开放教育资源(OER)平台的建设情况

我国于2003年启动了覆盖所有学科,面向本科、高职、高专等不同层次学生的全国高校精品课程建设工作,2009年9所首批“985”建设高校通过跨校合作建立了旨在推近9 所高校人才培养中的资源共享的C9联盟,2011年教育部明确提出“以视频公开课为突破口,探索教育资源建设与共享新模式与新机制”。为了了解我国开放教育资源(OER)大学机构的发展情况及社会成员对OER的认知程度,2011年,中国开放教育资源协会(CORE)在其会员单位邀请70名有OER经验的个人开展了问卷调查,调查设计依据文献进行[8],研究对象均来自于公立院校且均不同程度地使用过数字资源,该调查回收问卷70份,其中有效问卷为65份;调查对象中,63.1%为主讲本科生课程的教师,7.7%的为主讲过研究生课。调查对象所在学校规模,其中21.5%的学校的在校学生是在1万人以下,16.9%的学校是在校生数在10万人以上。

本研究则选择我市在校大学生(大三、大四)300人和工龄在十年以内的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100人作为调查对象;调查信息包括:个人对数字资源的使用情况;对国内外OER的了解;我国有哪些机构提供OER平台;对我国OER的期望值;个人使用OER的情况;使用OER给个人带来的好处;与OER相关的版权问题(包括个人对发表与使用OER版权问题的认识、看法等)等重点。

本研究调查时回收的400份问卷中,有效问卷为382份,调查对象中,所有的调查对象都不同程度地使用数字资源,然而,有95.3%的是第一次听说“国家开放大学”和“开放教育资源”;几乎没有人知道我国有哪些机构能通过开放教育资源,不知道有哪些OER资源平台。大家非常期待面向社会的国家开放教育资源,96%以上的调查对象认为要保护提供资源的知识产权,严肃处理哪些利用国家开放教育资源的牟利活动。从调查结果来看,虽然OER在我国已经经历了八个春秋,但其传播、发展与影响仍然非常有限。人们对OER的认识还处于启蒙阶段,虽然由于工作生活需要而使用数字资源,但是,什么是OER,如何使用OER,使用OER给自己带来的益处等都非常有限,几乎没有人知道“国家开放大学”和“开放教育资源”等。由此可以看出, 不论是开放教育资源的开发者还是使用者,对OER的认知度和期望均没有引起高度的重视,OER在学习型社会构建过程中的作用不容忽视,OER的开发、宣传和推广等亟待全方位大力度的宣传。

5.国外典型的开放教育资源(OER)平台

国外比较成功的开放教育资源平台有开放大学主页:http://www.open.edu/openlearn;开放教育平台:http://elearningpapers.eu/en/elearning_papers;另外还有部分全球性的开放教育资源平台:OER Commons—全球学习网络,分享教学和学习资源:http://www.oercommons.org;Merlot—主要为高等教育设计的免费开放资源:http://www.merlot.org/merlot/index.htm;Wikibooks—创作并分享教育书籍:http://www.wikibooks.org;Connexions—免费、具有开放许可的教育资源:http://cnx.org;由英国高等教育基金会(HEFCE)资助,英国高等教育学会(Higher Education Academy,HEA)与英国联合信息系统委员会(Joint Information System Committee,JISC)联合开发的英国开放教育资源项目(UKOER)[9],它是世界上第一个在国家层面上开发的开放教育资源项目。另外还有比较有影响力的世界大学名录: http://www.university-directory.eu,世界大学名录中包括四十八个国家和地区的大学和学院,该名录的具体内容有各个大学的准入形式,教育教学计划,学士学位课程,硕士学位课程和博士学位课程及工作空缺。

美国教育领域的知识管理研究协会(Institute for the Study of Knowledge Management in Education, ISKME)建立的共享开放教育资源的门户网站:http://www.iskme.org,致力于开发建构开放教育资源(其免费在线课程http://oli.cmu.edu/ )的卡耐基梅隆大学的开放学习项目(Open Learning Initiative, OLI)是利用科学研究与开放教育资源设计开发相互促进和带动发展的典型。该项目同时也重视课程开发和学术研究即重点开发在线课程,同时研究如何充分利用这些在线课程来有效地促进学习[10]。

四、我国开放教育资源(OER)及平台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开放大学虽然已有包括中央电大、44所省级电大、929所地市级电大、1852所县级电大、3000多个教学点和6万多个教学班的庞大广播电视大学系统[11]以及30年的办学经验积淀。但是,我国开放大学的开放教育资源建设却没有引起国家和社会的足够重视。从国内外开放教育资源的建设情况来看,开放教育资源建设的最佳途径是以开放大学为平台协调各种社会力量。为了能够有效发挥我国开放大学在学习型社会建构过程中的积极作用,本研究以国内OER理念及项目的推介及开发情况;各级各类教育机构的合作;各类学校在教学中使用开放教育资源时遇到的障碍;一线教师对提交开放教育资源与使用OER带来的好处的认识;提供和使用OER时遇到的障碍;资源共享环境的建设情况,建设过程中的各种支持联盟的建立情况;社会对开放教育资源的认知度;相关制度建设及平台机构在创建和收集教育资源时的版权处理和知识共享许可的准确定义等角度讨论我国开放教育资源建设中存在的障碍,并提出个人浅见。

根据以上介绍的国外的开放教育资源及平台来看,笔者认为这些成功的模式非常值得我国国家开放大学建设我国开放教育资源时加以借鉴。我国各级各类教学机构均有自己内部的“开放教育资源”,以及社会自建的教育资源,因此,我国国家开放大学不仅要加快系统化,科学化的OER建设,更应该协调我国的教育教学机构及社会各种培训单位,利用它们较为成熟的教育资源为我国社会成员提供丰富的教育资源,让国家开放大学成为我国OER的“一站式”获取学习资源的开放资源门户。以下是笔者从开放教育资源及平台建设的角度提出几点拙见。

1.从我国的国家教育行政部门角度看

从国家教育行政层面来看,虽然教育部在《关于加快发展继续教育的若干意见》(征求意见稿)中明确绘制了我国开放教育及开放教育资源建设的宏图即大力发展现代远程教育,大力推进继续教育的信息化建设步伐,加快数字化学习资源开放和共享机制的建设,加快国家开放教育资源建设。明确要求各级各类院校要有针对性地建构包含一万门课程的开放教育资源库,并通过多种模式和机制向社会开放。但是,相关政策的制定、项目推动机制,各高校的协调等方面亟需完善。特别是以国家开放大学为平台的开放教育资源建构过程中的政策引导和全面协调。

因此,建议教育政策决策者要大力倡导开放教育实践,积极支持和鼓励开放教育资源的立体式建构;通过各种渠道调动公有和私人机构为开放教育资源建设提供帮助。建议教育机构的执行者要评估教育机构是否真正实施革新;扶持共享开放教育资源;建立奖励制度来发展共享开放教育资源;对可用的共享开放教育资源要明确其版权和定义使用许可范围等。另外,教育部门应该牵头将全国各个层次的网络学习资源进行最大限度的整合,建立一个类似于网络搜索引擎式的一个平台,如网络公开课导航:http://www.edu.cn/html/opencourse,这样的一个平台。

2.从我国高校及专业教师的角度看

虽然我国大部分高校及教师已具备了开发与使用OER的条件,但是高校决策者和一线教师缺乏对OER开发重要性的深入了解。这种认识上的缺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OER的开发与使用。作为OER的开发者,教师首先关注奖励机制,而后才是知识产权问题。开发单位的焦点则恰恰相反。这种矛盾严重制约着一线教师开发开放教育资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因此,建议加强大学与教师对OER的认识和深入了解,学习OER知识产权与相关法律知识,而且笔者认为国家和有关教育部门应该主动将这些一线教师开发的资源的版权买下来,这样开发者也就不用担心自己的版权被盗用,而且教育部门成立专门的机构处理和协调及设计开发这些资源用于开放教育资源,同时也得到了一定的经济利益,给大学及教师提供外在的激励机制。

3.从我国的开放学习资源共享环境及平台建设角度看

国内网络学习平台很丰富,但是,都各自为阵,很多资源都重复和凌乱。因此,我们也希望有关平台网站能有效整合当前的网络开放教育资源网站,为社会提供一个便捷的、不断更新的开放教育资源的社会化搜索引擎。当然还有其他网络社交平台也逐步建构一些开放性教育资源。从整体上看,我国开放教育资源的建设好像是枝繁叶茂,但是,由于我国开放教育处于起步阶段,因此,OER的系统性,规范性等都需要进一步加强,作为学习型社会系统性的开放教育资源还有很漫长的路要走。

另外,由于我国开放教育资源的建构还处于摸索阶段,因此,在促进开放教育资源建设环境的良性优化基础上的资源制作、优化、使用等环节缺乏与之相适应的服务。比如,在资源制作过程中,缺乏优良的制作团队来整合各学科专家、教育技术专家和现代媒体技术专家的智慧;资源共享环境支持平台的缺乏及缺乏为资源服务提供的内在的、稳定的支持;缺少有效支持各种海量、动态和跨组织分布的资源的支持平台;各个资源库之间的交互性差;资源库的开放性和共享性欠缺。各级各类教育机构开发的教育资源库几乎没有对外开放和共享。各个资源库提供的学习资源多数是通过集成打包发布的,特别缺乏元数据的设计与优化,从而使构建的教育资源缺乏其相应的灵活性和适应性,也就制约了大范围资源共享环境的整体发展;缺乏优质的、具有针对性的、与教材相匹配的具有可定制化特性的教育教学资源,同样这种先进教育资源的共享机制也非常匮乏。总之,开放教育资源不仅要依赖各级各类教育组织、教师,更重要的是有效整合教育决策者、资源的制作者、资源的管理者或服务者、资源的使用者、投资者等各类要素,形成立体化的资源共建共享环境,从而提高资源的质量、可持续性和可定制性。

因此,建议教育资源库的运行者应该采用科学、灵活的策略来传递学习目标,通过简单的程序授权给教师和学习者;支持个人创建内容;尽可能地简易化使用许可模式;尽可能创造丰富的元数据; 争取同教师和学生共同开发开放的教育资源;努力创造良好的协作开发的实践环境。

4.从我国开放教育资源(OER)建设的支持联盟来看

我国开放教育资源建构在教育部的协调下,依靠若干支持联盟来加快我国开放教育资源(OER)的建设及立体式发展。其中之一就是国内一流大学和特色大学加盟的国家开放大学的大学支持联盟,截至目前,仅有包括北大、清华等二十七所知名高校加入国家开放大学的大学支持联盟,充分利用它们的资源优势,促进“学习型”校园的形成。二是选择与行业协会合作成立的行业支持联盟,利用各行业协会的各种资源,促进“学习型”行业的形成。三是选择与大型企业合作成立的企业支持联盟,充分利用企业现有的技术和专家资源,开发特色专业和特色课程,促进“学习型”企业建设。四是选择与国家教育综合改革中心城市合作成立的城市支持联盟,充分利用各自资源优势,大力促进促进“学习型城市”建设。

因此,建议开放大学及开放教育资源建设过程中要充分挖掘各种力量,也就是要根据《国家开放大学建设方案》的要求,依托各种社会力量,尤其是高等学校的支持和参与,充分发挥我国高校在人力、智力等等方面的资源优势,加大宣传力度,让我国更多的高等学校、更多的行业、更多的企业、更多的城市参与我国开放教育资源及平台的建设队伍中。以全面促进国家开放大学和我国开放教育资源的建设,提升我国开放教育资源对我国学习型社会服务的能力和服务水平,从而立体化促进我国学习型社会的建设步伐。

5.从社会对开放教育资源(OER)的认知度看

我国开放大学及开放教育资源刚刚起步,所以社会各个阶层都对之比较陌生,这样的境况严重制约着我国开放教育的开展及我国开放教育资源的系统性建构。

因此,建议强化我国开放大学在开放教育资源建设中的平台作用,强化开放大学的协调引领作用,提高社会对开放大学及OER的认知度。社会层面,要寻求公益性的广告支持,扩大我国国家开放大学及其开放教育资源在社会上的影响,让人民逐步认识开放大学及开放教育资源以及开放教育资源对个人进一步的再学习过程中的作用。鼓励社会团体和个人参与其建设。学校层面,要在教师群体中大力宣传和倡导为我国开放教育资源进行公益性开发,在学生群体中,要大力宣传学习型社会中如何获取学习资源,如何进行自我学习。让学生了解开放教育资源的获取平台和通道。

总之,在我国学习型社会建构过程中,我国国家开放大学以及以此为平台的开放教育资源(OER)的建构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我们每一个社会公民都有义务和责任关注其成长,特别是我们作为一线的教育工作者,更应该积极主动地参与其建设。只有全社会行动起来,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型社会才能得以践行。才能最大限度挖掘现代媒体技术,特别是网络平台在知识传递过程中的巨大潜能。

参考文献:

[1]焦建利,开放教育资源十周年记[J].中国远程教育,2012(12).

[2]Arendt,A.M.&Shelton,B.E..Incentives and Disincentives for the Use of Open Course Ware[J].International Review of Research in Open and Distance Learning,2009,10(5):1-25.

[3]Sandra Schaffert and Dr. Guntram Geser, Open Educational Resources and Practices, elearning Papers? www.elearningpapers.eu ,N? 7,2008,2, ISSN 1887-1542.

[4]Downes, Steven, Models for Sustainable Open Educational Resources. In: Interdisciplinary Journal of Knowledge and Learning Objects, 2007,3: 29-44.

[5]Geser, Guntram, Open Educational Practices and Resources-OLCOS Roadmap 2012.Salzburg. URL: http://www.olcos.org/english/roadmap/ (2007-09-01).

[6]Geser, Guntram, Hornung-Prauser, Veronika & Schaffert, Sandra, Observing Open ELearning Content: A Roadmap for Educational Policy and Institutions and Hands-On Tips for Practitioners. Full paper in the Proceedings of the Interactive Computer Aided Learning Conference(ICL) in Villach,2007,9:26-28.

[7]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2-08/07/c_112650226.html.

[8]李亚婉,李莹.开放教育资源(OER)使用现状调查[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2(2):74-81.

[9]张轶斌.开放教育资源(OER)国际比较研究[D].博士学位论文,2011.

[10]王龙,丁兴福.开放课件运动的国际拓展[J],中国远程教育,2006(8):23-28.

[11]杨志坚.国家开放大学的历史使命[J].中国高等教育,2013(13):33-35.

[12]赵国栋,姜中皎.高校“开放教育资源”建设模式与发展趋势[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9(3):123-134.

[13]王龙.开放教育资源的社会化分析[J],中国远程教育,2011(7):10-16.

[14]贾义敏.国际高等教育开放课程的现状、问题与趋势[J].现代远距离教育,2008(1):31-34.

远程教育范文第2篇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在各个领域的迅猛发展和全面应用,作为其发展产物的网络教育已经成为远程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网络教育在远程教育中的优点及其发展的必要性进行全面阐述,进而引出了现代远程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新方向——网络教育。

【关键词】网络教育;现代远程教育

一、引言

信息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在改变社会的同时,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学习、甚至思维方式,给教育带来更大的发展空间。而网络教育正是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的产物,是现代教育教学的新方式。网络教育是远程教育发展的第三阶段,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教育技术,在网络环境下,以现代教育思想和学习理论为指导,充分利用网络的各种教育功能、发挥丰富的网络教育资源优势,向受教育者和学习者提供一种网络教学环境,传递数字化内容,开展以学习者为中心的非面授教育活动。与其他教育模式比较,网络教育是更适合现代远程学习的模式,是现代远程教育模式发展改革的新方向。

二、网络教育应用到现代远程教育中的优点

(一)灵活性

由于网络教育的教和学是分离的过程,因此网络教育具有高度灵活性。从教的主体角度来看,教员可以灵活性的选择教学辅助工具,利用集文字、音频、视频、动画于一体的现代教学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从学的主体角度来看,学习者不受时间、地点、环境等的限制,任何人只要想学习,地点、时间、课程都可以自主选择,在学习模式上充分体现了网络教育的灵活性。可见网络教育可以让学生在不耽误本职工作的同时进行选择性学习,较好地解决了现代远程教育学生在工作和学习之间的矛盾。

(二)开放性

网络教育的基本特征就是开放性。首先,教育对象具有开放性:网络教育的对象不受年龄、性别、职务、种族、受教育程度等的限制,充分体现教育公平性,人人享有受教育权,尤其是对那些边远地区;其次,网络教育的教学内容具有开放性:受教育者可以随意的按自己的需求选择课程,可以任意浏览各种教学资源;最后,网络教育在时空上具有开放性:只要能够搭建多元化的学习平台,受教育者可以在任何地点和任何时间有选择的进行自主学习。

(三)共享性

各种教育资源通过网络跨越了空间距离的限制,最大程度的实现了资源共享。网络教育的资源具有先进性、新颖性、丰富性、多样性等优点,各种资源都可以被受教育者随时进行查阅和下载,充分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及使用效率。

三、网络教育应用到现代远程教育的必要性

(一)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要

经济发展关键在人才,基础在教育。随着现代经济的快速发展,各个岗位都需要不同的人才,而且要求在职人员要不断的进行知识更新和实践技能的提高,才能适应未来社会的快速发展。但是我国现有的现代远程教育使大部分在职人员无法脱产学习,而网络继续教育的发展能够使在职人员享有与脱产学习同样的学习机会,网络教育的灵活性、开放性、共享性、交互性,恰好解决了在职人员工作与再学习之间的矛盾,也适应了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对整体素质的提高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二)开辟“院校教育向社会靠拢”新途径的需要

网络教育应用到现代远程教育中,可以通过师生之间的广泛交流,便于教员更全面的掌握社會实际需要,了解学生把所学知识运用在岗位的真实效果。通过这样的交流,教员可以按照社会的需求和需要,进行“订单式”教学,制定切实可行的人才培养方案,有侧重的调整教学内容,紧贴社会发展趋势,前移人才储备的起点,开辟“院校教育向社会靠拢”新的途径。

(三)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

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背景下,现代远程教育最终要体现教育的公平性,给不同地区、不同年龄、不同职务、不同种族人群提供公平的受教育机会。网络教育的出现,推动了现代远程教育向终身教育的发展,打破了“大学教育是终结性教育”的传统观念,是函授教育强有力的有益补充;改变了教育的时空性,使学生可以随意的选择时间和地点进行自主学习。网络教育的开放性,实现了教育的公平性,满足了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其次,网络教育促使现代远程教育的办学模式、教学方式、教学内容等都出现了很多变革,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

四、网络教育时代现代远程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新方向

(一)网络教育使师生之间的交流更方便

传统现代远程教育的主要问题之一就是教员和学生之间交流不及时,见面机会比较少,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就更少之又少。网络教育针对学生和教员的交流困难问题,充分利用各种即时聊天软件的语音聊天、视频聊天等功能,实现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和交流,教员做到即时传道授业解惑。同时在网络教育网站建立课程评价反馈体系、学习效果反馈体系、留言板、交流论坛、网上答疑等功能,提高教学质量。网络教育可以实现传统授课所达不到的效果,有效提高师生之间交流的机会,更好的为现代远程提供再学习知识的机会。

(二)网络教育的信息资源更新快,并且内容丰富

网络教育的资源更新速度快,内容覆盖广泛,便于学生自由选择性学习,最终达到培养、训练学生的自学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作用,这也是现代远程教育的最终目的。

(三)网络教育促进现代远程教育教学方式的多样化

网络教育可以充分运用电子信息技术,开展多媒体教学,制作了关于专业知识理论课的多媒体课件、flash演示文件、3D演示文件、MV文件等,把这些信息上传,实现资源的共享。专业基础课都是理论课,若仅采用原始的讲授模式,现代远程学生很难理解,并且会感到枯燥无味,而且也不利于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而网络教学可以充分利用电子信息技术,通过动态模拟描述,视频展示,图片演示等直观的反应原理过程,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增强学生的记忆力。

参考文献:

[1]方志刚. 论现代远程教育和创新教育的会聚与整合[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01).

[2]郑萍. 浅议现代远程教育研究性学习模式的构建及实施[J].海峡科学,2012(11):

远程教育范文第3篇

农民教育培训是提高农民综合素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增强农民自我发展能力的根本途径,在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培育现代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发展农业农村经济中起着不可替代的基础性作用。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全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有关农民教育培训的部署和要求,指导全国农民教育培训工作,支持和服务“十二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制定本规划。

一、“十一五”时期发展的主要成就

“十一五”以来,随着农业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推进,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民教育培训工作,各级政府加大了经费投入力度,农民教育培训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工作覆盖面和规模不断扩大

“十一五”期间,我国的农民教育培训积极适应农村劳动力结构变化和农民培训需求,实行普及性培训与专项培训相结合、务农培训与务工培训相结合、技能培训与职业教育相结合,不断拓展新的工作领域,积极探索新的工作途径,先后实施了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返乡农民创业培训、农村实用人才学历教育、农民科学素质行动等多领域、多层次、多类型的教育培训,培训规模快速扩大。“十一五”期间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和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共计培训农民1900多万人,是“十五”期间培训人数的2.3倍;资金投入快速增长,中央财政投入阳光工程和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专项资金56亿元,是“十五”期间投入资金的6.5倍。

(二)教育培训效果和作用更加突出

“十一五”期间,农民教育培训工作得到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每年的中央1号文件都对农民培训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了“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的要求;各地将农民教育培训作为改善民生的重要措施,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和支持力度;部分省市颁布实施了农民教育培训条例。

“十一五”期间,农民教育培训工作提高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经营水平,打造了一支热爱农业、具有较高生产和服务技能的专业农民队伍,促进了现代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高了向城镇转移农民的职业水平和就业竞争能力,培养了一大批掌握现代产业技术和实用操作技能的产业工人,加快了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部分农民通过成人学历教育、实践技能培训,成长为适应农业产业化、集约化、规模化发展需要的现代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农民企业家和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发挥了典型引路和示范带动作用。农民教育培训工作为我国粮食生产和农民收入连续七年增长奠定了扎实的人才基础,做出了重要贡献。

(三)教育培训体系和机制逐步建立

通过创新机制、整合资源,初步形成了以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农业职业院校和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为主要依托,广泛吸收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龙头企业和民间组织参加,从中央到省、地、县、乡互相衔接的农民教育培训体系;初步建立起政府主导、多元办学的农民教育培训机制。目前,全国有县级以上农业广播电视学校2577所,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和农业中专学校339所,农村职业高中4200多所,县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2.2万个,乡镇农技推广机构8.15万个。农民教育培训体系和机制的发展完善为下一步大范围开展农民教育培训工作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二、“十二五”时期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未来五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逐步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推动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保障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加快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对农民教育培训提出了新任务、新要求。加强农民教育培训工作,既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巨大挑战。

(一)发展机遇

1. 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十二五”期间,我国国民经济将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继续贯彻,强农惠农政策体系逐步完善,将带动农产品的有效需求不断增加、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就业规模不断扩大、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党和国家对农民教育更加重视,实施了一系列支持发展的政策和措施,开展农民教育培训的外部环境更加宽松。目前,我国农民教育培训工作呈现出多部门分类培训、齐抓共管、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良好局面,初步建立了满足农民不同需求的教育培训体系和工作运行机制,一些地方还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制定了农民教育培训发展规划,启动了农民教育培训立法工作,推动了农民教育培训工作规范化、法制化发展,农民教育培训的制度建设进一步加快,开展农民教育培训的体制机制更加健全。

2. 发展空间进一步拓展。当前,我国正处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加快转变的关键阶段和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加快形成的重要时期。随着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不断巩固和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和农业产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出现了种养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业企业等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扩大了农民教育培训的对象范围。现代农业建设推动了生产经营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延伸了农业的产业链条,加快了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设步伐,出现了大量新的职业和岗位,扩大了农民的就业空间和教育培训领域。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深入推进,农村工业、小城镇建设和社会事业不断发展,农村劳动力回乡就业创业人数不断增加,为大规模开展农民职业技能培训、优化农村劳动力素质和就业结构、实现农民就地就近就业提供了发展空间。

3. 发展条件进一步改善。“十二五”期间,我国将进一步加大体制机制创新和政策支持力度,继续完善以基层农技推广机构为主导,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为基础,农业科研、教育培训等单位和涉农企业等广泛参与,分工协作、服务到位、充满活力的新型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加快形成农科教结合和产学研合作的有效机制,大力发展县域职业教育和农民远程教育等事业,坚持学校教育与技能培训并举、全日制与非全日制并重,努力改善农村职业学校办学条件,切实加强农村职业学校实训基地建设、教学信息化和现代化建设,开展农民教育培训工作依靠的资源更加丰富、条件设施更加完善、师资队伍更加壮大。此外,随着我国电子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广播、电视、网络、卫星等现代教育技术在农民教育培训中得到广泛应用,带来了农民教育培训手段和方法的革新,也为扩大教育培训规模、提高教育培训覆盖面创造了有利条件。

(二)面临的挑战

1. 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形成的新需求。推进农业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是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重要任务。随着我国农业产业体系不断完善、结构不断优化、功能不断开发、产业化经营不断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深入推进,带来农民群体不断分化、职业领域不断拓展、就业岗位不断细化,这些新的变化与不同地区发展水平、不同产业发展特点、不同农民素质结构等交织在一起,形成了农民教育培训的多元化、个性化和区域化需求,对农民教育培训的目标、层次、内容和方法都提出了新的挑战。在目标上不仅需要培养现代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和农村实用人才,还需要培养农村二三产业的产业工人和农村社会事务管理与服务人才;在内容上不仅需要各类种植养殖技术、经营管理知识和社会事务管理知识,还需要满足就业创业、增收致富和自身发展的各种技能;在层次上不仅需要普及性的知识技术培训和专项技术技能培训,还需要职业资格证书教育和中高等职业教育;在方法上不仅需要面对面、手把手的言传身教,还需要广播、电视、网络等方便快捷的途径。

2. 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面临的新任务。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关键在于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目前,我国农业生产粗放、资源消耗过大、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还很突出,产生这些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不高,吸纳应用现代农业科技能力较差,资源配置使用不科学、低效率。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途径在于转变传统落后的发展方式,实现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关键在于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和生产经营技能,培养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的新型职业农民,切实把农业发展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和管理创新的轨道上来,充分发挥新型职业农民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中的主体作用。加强农民教育培训,既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重要措施,也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面临的新任务。

3. 适应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带来的新变化。农业属于弱质产业,外部效益明显,比较效益较低,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农业生产要素由农业向非农产业、农村向城市加快转移,农业劳动力结构出现了新的变化,年龄越来越大,女性越来越多,整体素质呈结构性下降趋势,后备劳动力严重不足,这些新变化对农民教育培训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解决“谁来种地”、“如何种好地”的问题,加快培养一大批适应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需要的高素质农民,鼓励和促进农村新生劳动力成为服务农业、扎根农村的实用人才和创业人才,是农民教育培训工作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适应农村劳动力的这些新变化,必须加大投入,创新农民教育培训内容、方式和手段,满足农民轻简化、多样化、个性化的从业需求。

三、指导思想与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十二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总体目标和中心任务,以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民科技需求为导向,以提高农民对现代科技的吸纳转化应用能力和综合发展能力为重点,以培养职业农民为目标,充分利用各类教育培训资源,通过重大培训工程引导,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地开展农民教育培训,着力培养一大批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热心农村社会事务管理、扎根农村生产创业的职业农民和实用人才,为发展现代农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人才保障。

(二)基本原则

在农民教育培训工作中,必须坚持以下基本原则:

1. 政府主导原则。依靠行政力量统筹教育培训资源,建立和完善工作机制,增加经费投入,改善办学条件,提升教育培训能力,加强宣传,动员和组织社会各方面力量和资源开展农民教育培训,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2. 服务产业原则。立足农业产业布局和各地农业发展实际,把服务产业、支撑产业作为农民教育培训工作的首要任务,以提高产量质量和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为重点,围绕现代农业发展急需关键技术和紧缺人才开展教育培训。

3. 因地制宜原则。面向农业生产经营服务和农村社会管理等不同对象,根据区域、产业、服务、经营管理和农村社会事务管理等领域不同特点,因地制宜,分类开展不同层次、不同形式和不同内容的教育培训,加强教育培训的针对性,确保教育培训的实效性。

4. 需求导向原则。根据农民实际需求和特点,确定教育培训内容,选择适合农民学习的时间和地点,采用农民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教育培训,把满足农民需求作为开展教育培训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帮助农民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四、发展目标

总体目标:农民教育培训工作环境不断优化,多元化农民教育培训体系更加健全,农民教育培训的覆盖面和规模进一步扩大,农民教育培训条件不断优化、能力不断增强,农民教育培训质量逐步提高,农村劳动力知识和能力结构明显改善,职业农民队伍不断壮大,农业农村发展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能力大幅提升。

——优化环境。适应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满足农民需求的农民教育培训体系基本建立,支持农民教育培训事业发展的政策体系更加完备,政府主导、多元参与的工作体制机制更加完善,农民教育培训法制化进程进一步加快,有利于农民教育培训事业发展的良好社会环境得到优化。

——扩大规模。农民教育培训覆盖全国所有乡村,围绕农民生产生活实际开展实用技术培训5亿人次,使每个受训农民掌握1~2项实用技术,结合区域优势产业布局和主导产业发展,开展现代农业产业技术培训1000万人,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和农民职业技能培训2500万人、农民创业培训25万人,培养具有中高等学历的高素质新型农民100万人。

——改善结构。农民的知识结构和技能结构明显改善,对先进农业科技成果吸纳、承接和转化应用能力大幅提升,持有绿色证书、职业资格证书、中高等学历证书的农民数量不断增加,农村各类实用人才的结构更加协调,职业农民和农村实用人才队伍整体素质明显提高。

——提高质量。满足现代农业发展、新农村建设、农民创业和生产生活实际需要,加强技能培养,提高农民教育培训针对性、实用性和有效性,规范开展教育培训,建立健全农民教育培训质量评估体系,确保农民教育培训质量和效果稳步提升。

——提升能力。加大农民教育培训基本建设投入,重点充实和完善基层农民教育培训条件和手段;加强农民教育培训师资队伍建设,农民教育培训机构的专兼职教师培训覆盖面达到100%,培养造就“双师型”专兼职教师队伍;加快推进现代教育技术在农民教育培训中的应用,开发优质教育培训资源,满足农民多元化和终身学习需求。

五、主要任务

(一)大力开展多层次农民教育培训工作

1. 广泛开展农民科学素质提升培训。充分利用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媒体手段和农业科技直通车、宣传栏、明白纸等对农民进行培训,努力使农民掌握新知识,引导农民树立新观念,增强质量安全、资源环境保护和依法维权等意识,提高农民科学素质,形成相信科技、学习科技、运用科技和依靠科技增收致富的风尚。

2. 深入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围绕粮棉油糖高产创建、菜篮子工程、园艺作物标准园创建、草原建设与保护、现代农业公共服务能力建设、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农村生态能源等重大农业工程项目,结合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因地制宜向广大农民推广普及农业新成果新技术。结合农时季节,综合运用现场培训、集中办班、入户指导等多种方式,面向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开展高产优质新品种、高产高效种养技术、防灾减灾技术、节本增效技术、农机化新技术、节水灌溉技术、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农产品产地初加工技术等培训,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提高农民农业生产水平和产业发展能力。

3. 系统开展农民职业技能培训。依托相关农民培训项目,重点对从事农业和农村生产经营服务的职业农民,开展系统的职业技能培训,优化劳动力素质和结构,增强农民在农业领域和农村就业的能力与生产经营服务水平,推动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推动农村二、三产业健康发展。

4. 扎实开展农民创业培训。对有一定产业基础、文化水平较高、有创业愿望的农民和返乡农民工等开展创业培训,通过技术指导、政策扶持和跟踪服务,使其树立创业理念、增强创业意识、掌握创业方法、提高创业能力,促进其提高经营水平、扩大经营规模、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创办农业企业。

5. 积极开展农民学历教育。针对农村初高中毕业生、村组干部、农业经纪人、种养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骨干、复转军人等,开展现代农业生产技术、农产品加工与营销、农村经济管理、农村土地承包纠纷调解等专业的中高等职业教育,改善农业劳动者学历结构,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使他们成为发展现代农业和建设新农村的带头人。

(二)着力构建多渠道农民教育培训体系

充分发挥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等农民教育培训机构的主渠道作用,强化各级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中高等农业职业院校、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和农业科研院所在农民教育培训中的主导地位,鼓励和支持符合条件的涉农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及其他培训机构参与农民培训工作,逐步构建起从中央到省、地、县、乡相互衔接、上下贯通、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农民教育培训体系。

(三)加强农民教育培训能力建设

积极争取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重视与支持,不断加大投入力度,改善农民教育培训条件,增强服务县域经济发展能力。推进教学资源建设,及时把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新肥料、新农药、新机具等新成果转化为浅显、通俗、形象、易懂的教学资源。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完善师资培训制度,不断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和工作水平。

(四)积极推进农民教育培训立法

大力推广有关省市制定实施《农民教育培训条例》的经验和做法,在广泛调研基础上,推动地方性农民教育培训法规的制定,促进农民教育培训工作逐步走上规范化、法制化发展轨道。

六、重大工程

为确保全面实现农民教育培训目标任务,“十二五”期间重点实施以下五大工程。

(一)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工程

以农业部、财政部联合实施的农村劳动力培训阳光工程为主要依托,组织具备条件的培训机构,以农业生产技术、农村能源与环境、农业经营、农村社会管理和农村特色产业为主要内容,对种植业、畜牧和渔业、兽医、农机、农业经营管理和农村社会管理人员、涉农企业和休闲农业从业人员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同时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等知识的引导性培训,切实提高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的专业化和规范化水平。

(二)农民创业培训工程

依托条件较好的培训机构,以现代农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为导向,以增强农民创业意识为重点,以提升农民创业能力为核心,对农民开展创业培训,帮助农民掌握创业方法、提高经营水平、扩大经营规模、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创办农业企业。以创业带动就业,以创业促进增收。

(三)农民学历提升工程

依托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农业职业院校等教育机构,继续实施“农村实用人才培养百万中专生计划”,采用送教下乡、工学交替、分段学习、强化实践、学分管理、跟踪服务等方式,解决工学矛盾,确保教育质量。引导和鼓励有条件的地方面向农业一线生产经营者和有志于从事农业的“两后生”,探索农业中高等教育免试入学、免费教育、弹性学制、定向使用的机制和模式,培养大批具有中高等学历的农村实用人才和职业农民。

(四)农民教育培训条件建设工程

积极争取各级政府支持,将农民教育培训条件建设列入农业基本建设计划,安排专项建设资金,完善教育培训设施,重点改善县级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和乡镇或区域农技推广机构设施设备条件,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开发教育培训资源,提高教学资源建设质量。加强中央和省、县、村三级农民教育培训平台建设,提升中央和省级平台的资源开发、管理和传播能力,提升县级平台的接收、加工转化和传播能力,提升村级平台的应用和辐射能力。

(五)农民教育培训师资队伍建设工程

以提升能力为核心,对专兼职教师开展教育培训方式方法和专业知识培训,着力打造熟悉农民教育培训特点和农民需求、掌握现代知识技术、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提高农民培训质量。建立各级农民教育培训师资库,开展教学竞赛等活动,采取各种有效措施调动教师教学积极性,提升教学能力。

七、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重视农业农村人才就是重视“三农”发展的未来,投入农业农村人才就是投入“三农”发展的未来。各级农业行政管理部门要高度重视农民教育培训工作,努力把农民教育培训纳入当地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规划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加强组织领导,制定支持政策,充分调动部门、培训机构和农民的积极性,努力构建政府主导、农业部门牵头、有关部门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工作机制,统筹规划,通力合作,协调推进,逐步形成全社会重视和支持农民教育培训工作的良好氛围。

(二)加大经费投入力度

各级农业行政管理部门要积极争取政府财政支持,强化农民教育培训事业的公益性地位,将农民教育培训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并逐步形成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要积极引导社会力量投资农民教育培训,鼓励企业和社会组织建立农民教育培训基金,努力建立起以政府主导,社会、企业和个人共同资助的多元化投入机制。要采取切实措施,逐步充实和改善农民教育培训设施设备条件,加强农民教育培训场所和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强化教育培训手段,不断提升教育培训能力。

(三)创新教育培训机制

充分发挥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和中高等农业院校在农民教育培训中的作用,引导农业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组织根据自身发展需要开展农民教育培训。建立农民教育培训需求反馈机制,及时收集和反馈农民的教育培训需求,引导培训机构及时调整培训内容和方式,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探索建立农民培训与职业教育的衔接机制,引导有条件的地区开展农民培训与职业教育衔接试点。

(四)完善政策支持体系

各地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等法律法规,开展农民教育培训工作,推动有关部门把农民教育培训开展情况列入执法监督内容。完善农民教育培训支持政策体系,努力将非全日制中等农业职业教育纳入国家中等职业教育助学范畴,使接受过系统教育培训的农民在参加农业项目、开展科技示范等方面享受优先待遇,充分调动农民参加教育培训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远程教育范文第4篇

摘要:SPOC是将MOOC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的一种混合式教学模式,是MOOC的继承、完善与超越。从MOOC到SPOC,为学生从浅层学习向深度学习转变提供了资源、环境与理念的支持,促进MOOC在高校教学落地生根。该文建构了由SPOC翻转课堂、DELC深度学习过程、SPOC对深度学习的支持所构成的深度学习模式,将SPOC技术平台、教学内容、学习方式、评价手段等融入高校教学过程,并翻转传统教学流程,变革教学结构,注重学习情境、交互与反思的设计,学生经历学习准备、知识构建、迁移应用与创造、评价与批判四个循环与递进的阶段,达到对知识的深度理解与问题解决,提高高阶思维能力,大力提升教学质量。

关键词:MOOC;SPOC;翻转课堂;深度学习

文献标识码:A

一、问题的提出

当今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学习方式逐渐盛行,但学生的学习效果并没有实质性提高,学习过程常停留在浅层学习层面,网络学习因此被称为“滋生浅层学习的温床”[1]。张琪等认为,我国e-Learning对于支持教与学,促进个性化学习和实现高阶学习目标尚存在较大差距,学习资源与网络学习活动并未有显著的革新,学习积极性与自控能力均处于较低水平[2]。顾小清等认为,数字化学习所伴随的碎片化、多任务与浅层读图现象,给学习带来多样性和便利性的同时,容易导致学习深度缺乏的问题[3]。MOOC是单一的在线教育,同样存在学习深度问题。蒋梦娇等认为,MOOC的优质教育资源和学习过程为学习者带来了全新的学习体验,但因呈现方式单调、针对性指导缺失、在线参与度不足、不能满足个性化学习需求等导致学习者难以进入深度学习状态[4]。康叶钦认为,大多数在线MOOC课程只能完成接收信息这一步[5]。然而,信息技术在实体教学中的应用逐渐从边缘化走向内核式,把迈向深度学习视为信息化教学的主要目标与诉求[6]。在MOOC狂热消退以后,其在线教育与线下实体教学相结合的一种混合式教学(Blended Learning)模式——SPOC,可能会成为一种更受欢迎的教学模式[7]。在此背景下,如何利用SPOC资源,构建面向课堂教学的深度学习模式,以大力提升高校教学质量,是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

二、从MOOC到SPOC

(一)从MOOC到SPOC

阿曼德·福克斯(Armando Fox)教授指出,MOOC对高校实体教学的影响很小,而这原本应是高校的初衷[8]。针对 MOOC实践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哈佛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世界名校尝试了一种更为精致的课程形式——SPOC[9]。2013年,福克斯创建了一门SPOC网络课程“软件工程”,专门针对校内学生开放。清华大学的“电路原理”等课程在edX平台和“学堂在线”平台向国内外同步上线,并在本校教学中开展了SPOC实践。“学堂在线”平台上的“中国建筑史”“数据结构”等MOOC课程以SPOC形式在国内多所高校作为公共课或专业课进行试点[10]。从MOOC到SPOC的话语转移,体现了人们对MOOC的认知与期望日趋理性。国际《金融时报》将SPOC视为MOOC的一种竞争模式,阿加瓦尔将SPOC视为MOOC的一个分支[11],罗尔夫·霍夫曼认为,“SPOC=Classroom+MOOC”[12],表明SPOC是融合了实体课堂与在线教育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促进MOOC在高校课堂教学落地生根。哈佛大学的罗伯特·卢认为,SPOC已经取代了MOOC,正迈入后MOOC时代[13]。

(二)SPOC释义

2013年,福克斯首次提出了SPOC这一概念,SPOC(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译为“小众私密在线课程”。Small、Private分别与MOOC中的Massive、Open相对应,“Small”是指学生规模较小,一般在几十人到几百人之间,“Private”是指对学生申请设置限制性准入条件,只有符合条件的学生才能被纳入SPOC,故有一定的私密性,祝智庭教授将其译为“私播课”[14]。SPOC是将MOOC教学资源如微视频、学习资料、训练与测验、机器自动评分、站内论坛等应用到小规模的实体校园(不限于校内)的一种课程教育模式,实质是将优质MOOC课程资源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借以翻转教学流程,变革教学结构,提升教学质量[15],既能充分发挥MOOC的优势,又能有效地弥补MOOC的短板与传统教学的不足[16]。

(三)SPOC与MOOC比较

MOOC属于网络教学范畴,具有网络教学的一般特性[17]。SPOC是将MOOC的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育理念和技术平台等进行改进,让MOOC课程能够适用于不同学习群体的一种解决方案[18],是MOOC的继承、发展与超越[19]。SPOC限制性准入条件,可以对学生的基础层次与专业类型进行细分,易于分层教学。同时,通过对不同学习态度的学生群体进行区分与筛选,具有一定的纪律约束作用,有助于解决MOOC学生的高辍学率和低完成率问题[20]。SPOC学生规模较小,不但可以提高师生的参与度,便于师生一对一交流与答疑,增强教师的教学手段、学生的吞吐量(Throughput)与理解深度[21],根本解决MOOC同伴互评能“教”不能“育”的问题[22],而且SPOC的私密性特征能让通过申请的学生产生一种自豪感、责任感和占有稀缺资源的紧迫感,从而提高学生重视学习的程度和增强学习的动力[23]。综合、整理贺斌、曹阳等学者的观点,MOOC与SPOC的主要区别如表1所示。

三、基于SPOC的深度学习模式

(一)深度学习理论

Lorin W.Anderson阐述了认知维度层次划分理论,该理论蕴含学习有深浅层次之分的观点[24]。此后,Ference Marton 和 Roger Saljo运用这一理论进行了一系列学生阅读的实验研究,并于1976 年发表了《学习的本质区别:结果和过程》[25]一文,创造性地提出并阐释了深度学习(Deep Learning)和浅层学习(Surface Learning)这两个相对应的概念。Biggs、Ramsden、Entwistle等学者从不同角度探讨了深度学习[26],认为深度学习体现为学生致力于运用多样化的学习策略,如广泛阅读、交流互动、资源整合、系统思考、情境学习等,以达到对知识的深层理解[27]。Eric Jensen和LeAnn Nickelsen认为,深度学习是指新知识的获得或技能的掌握必须经过一步以上的学习过程和高水平的分析与加工,学生才能以改变思想观念、自我控制力或行为的方式来应用这些知识和技能[28]。21世纪以来,《人是如何学习的——大脑、心理、经验及学校》与《剑桥学习科学手册》被诸多学者称为是当今关于深度学习的两大代表性研究成果。

国内学者黎加厚认为,“深度学习是指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习者能够批判性地学习新的思想和事实,并将它们融入原有的认知结构中,能够在众多思想间进行联系,并能够将已有的知识迁移到新的情境中,作出决策和解决问题的学习”[29]。张治勇认为,深度学习是一种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学习方式[30]。冯锐等认为,深度学习强调知识的主动理解而非被动记忆,强调对知识的批判性思考而非一味地接受,强调新旧知识之间的关联而非孤立存在,强调知识的迁移应用,而非作为应对考试的砝码[31]。深度学习的实质是结构性与非结构性知识意义的建构过程,也是复杂的信息加工与处理过程,须对已激活的先前知识和所获得的新知识进行有效地整合和精细加工[32],即从觉知、分析到综合、应用、同化和加工,最终目的是发展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简言之,深度学习是一种主动探究性的学习方式,要求学生进行深度的信息加工、主动的知识建构、批判性的高阶思维、有效的知识转化与迁移应用及实际问题的解决[33]。

(二)基于SPOC的深度学习模式

基于SPOC的深度学习模式如图1所示,由SPOC翻转课堂、DELC深度学习过程、SPOC对深度学习的支持三个部分所构成。

1. SPOC翻转课堂

SPOC是MOOC的继承与发展,其中心平台的构成与运行流程类似于MOOC平台,又是网络课堂与实体课堂的有机结合,具有完整的翻转课堂教学流程,可以分为线上课前教学与线下课内教学两个阶段,SPOC翻转课堂教学流程如图1中的最里层的虚线框所示。

(1)线上课前教学

a.教师设计、开发教学资源。教师事先设计、开发、制作SPOC教学资源,包含以知识点讲解为主的SPOC微视频,辅之以SPOC微案例、微项目、微实验等微素材训练资源,以及SPOC“微作业”为主,辅之以在线答疑、在线测试、在线统计等自主学习活动的学习反馈。教师将教学资源上传至SPOC中心平台,并布置学生在上课之前自主学习。

b.学生观看微视频学习新知识。学生按教师的要求注册、登陆SPOC中心平台并选课,浏览学习资源,自定学习时间、进度与方式观看SPOC微视频。

c.学生训练测验。学生观看微视频以后,进行简要训练与测验,测验结果系统实时自动反馈。

d.师生、生生交流与评价。训练测验过程中或结束以后,学生对于自己未能理解的疑难问题,可以通过SPOC站内论坛或微博、社交网站等交流平台发布,与教师或其他学生探讨。对于通过网络未能解决的问题或新问题,整理后带至课堂,面对面地求助于教师解决。

(2)线下课内教学

参考陈然、杨成等学者的观点[34],设计如图2所示的线下课内教学模式。学生课内主要参与教师组织的课堂活动如情境模拟、角色扮演、项目训练、案例讨论、交流辩论、问题研讨、科学实验等,分为课堂导学、课堂研讨、课堂评价等三个相互关联的阶段。

a.课堂导学。首先,教师通过SPOC平台的学习过程记录与统计分析功能,快速了解学生课前视频学习的整体情况,并对疑难问题进行归类、整理。然后,针对学生遇到的这些问题进行点拨或精讲,再布置训练项目、案例与任务,创设训练环境,提出导学问题。

b.课堂研讨。模拟企业工作团队将学生分组(每组3-5人),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项目训练、合作探究与问题研讨。在训练过程中,学生遇到问题可以通过独立思考、相互交流、共同研讨的方式解决,也可以与教师进行一对一或一对多的交流。对于共性问题,教师可以在小组或班内统一示范,集体解决。教师在为学生解决疑难问题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思考更深层次的问题。

c.课堂评价。学生在班内分组展示自己的作品或讲解自己的研究成果,然后进行学生自评、互评与教师评价。

2. 基于SPOC的DELC深度学习过程模型

美国学者Eric Jensen和LeAnn Nickelsen提出了深度学习路线(Deeper Learning Cycle, DELC)模型[35],结合DELC模型,借鉴学者纪宏璠、雷体南等[36]等学者的观点,设计了基于SPOC的DELC深度学习过程模型,可以分为教学准备、知识构建、迁移应用与创造、评价与批判等四个递进与循环的过程。

(1)教学准备

教学准备是深度学习的前提与基础,主要包括前端分析、设计教学目标与内容、预评估、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

前端分析包括学生分析与教学环境分析[37]。前者主要分析学生的专业背景、先修课程、兴趣爱好、学习需求、使用SPOC平台的熟练程度等因素;后者主要分析SPOC平台与教学支持系统的功能、教学改革的接受程度、学校的激励政策、学生评价机制等。

设计教学目标与内容。教师在了解学生特征和已有知识的基础上确定教学目标,根据教学目标制定教学计划、教学大纲,设计SPOC课程教学内容及呈现方式。

预评估。教师对所设计和开发的SPOC教学资源进行事前评估,包含教师自我评估与学生评估。通过教学平台的统计分析功能对学生进行调查,评估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信息量、知识性、趣味性、呈现风格及视频制作质量等。

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深度学习既是个体感知、记忆、思维与分析等的认知过程,又是根植于文化传统、历史背景、现实生活与社会实践的社会建构过程[38]。教师通过加强对SPOC教学平台的功能与流程、教育理念的宣传,塑造和谐、愉快、积极、健康向上的学习文化,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与动力。

(2)知识构建

深度学习是一种典型的建构性学习,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生成性、积极性、累积性、诊断性、反思性、情境性、目标指引等建构主义理论的核心概念。知识的初步构建主要发生在学生课前观看视频学习和课堂导学阶段。a.学生课前自主观看教学视频,进行知识的初步建构。视频中可以嵌入一些具有热身效果的导入问题,或在视频开始部分设计有先期知识的回顾或背景知识的阐述,起到预先激活先期知识的作用。通过对先期知识的回顾与新知识的感受,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联系并初步理解部分新知识。通过思考视频中的嵌入问题与训练,逐渐增大理解的范围与建构的程度。而对于未能理解的问题通过网络交流工具与其他学生或者教师交流,发表观点,可以激发学生的内驱力,促进学生反思,有利于加深新旧知识的联系与新知识的进一步理解与建构。在视频的最后,可设计具有探索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对新知识或新资源持怀疑的态度,培养批判性思维,逐渐深化知识构建的层次。b.教师收集、甄别学生课前视频学习的疑点、难点或共性问题,在课堂上提示或讲解,引导学生将新知识整合到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包含新旧知识和信息的联系与整合,经同化或顺应过程,巩固、重建认知结构,从而深化对新的知识的理解与长期保持。教师通过项目、任务驱动,抛出新问题供学生个体反思与共同探讨,既是知识主动构建的过程,又是多学科知识和多渠道信息的整合过程。

(3)迁移应用与创造

知识的迁移应用与创造主要在课堂研讨阶段完成。深度学习是一种有目的的基于问题解决的学习,也是一种基于实践的探究性学习[39]。教师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引导学生自主训练、合作训练或变式训练,学生在训练中感受、领悟、构建知识,将知识转化为技能,并通过在复杂、丰富、多变的情境中训练和应用技能,把所学的理论知识迁移应用到真实项目与实际问题中,实现对新知识的深度理解与内化。随着学生训练与研讨的深入,学生对问题的理解也进一步深化,通过师生、生生面对面交互,促进思维碰撞,增进学生自我反思与对新情境的深入理解。在深入理解新情境的基础上,关注解决问题所需的核心论点和关键要素,理解复杂概念、深层知识等非结构化知识,能在相似情境中举一反三、融会贯通,解决复杂的、劣构领域(Ill-Structured Domain)的疑难问题,实现知识的重组性迁移应用与创造。

(4)评价与批判

评价与批判阶段以课堂面对面为主,在线云端智能评价为辅。评价与批判可以促进学生对学习过程与学习结果的反思,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提升学生深度思考问题的能力[40]。a.教师通过建立评价考核机制,鼓励学生对自己以及他人的作品与研究成果进行分析、评价,可以采用讨论、辩论、评比、情景测验、项目评价、谈话评价等多种方式,营造良好的课堂评价氛围。在评价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元认知能力,如学习小组报告的策略数量能反映元认知的广度,策略的质量能反映元认知的水平,策略的复杂性则能反映元认知觉知力[41]。b.创设批判性的课堂情境。批判过程是一种主动学习的过程,使学习对象意义呈现的过程,同时也是一种使学生价值立场形成和认识框架重塑的过程[42]。批判性思维包括洞察、分析和评估等思维过程,其基本要素有断言、论题与论证[43]。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主动引导学生破除对传统绝对权威的盲从,启发学生对他人观点的质疑,以批判的态度来对待各种问题,以充实、确凿的证据来进行推理,以科学的标准来检验推理,彻底打破程式性思维问题解决模式,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与创新思维[44]。

3. SPOC对深度学习的支持

SPOC从多角度支持深度学习,如表2所示。

(1)对教学准备的支持

SPOC继承了MOOC“名校、名师、名课”资源及品牌效应,有利于提升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的信心,营造积极的文化氛围。SPOC教学资源的开发由专业团队完成,团队成员主要有任课教师、助教、视频制作专业人员等,容易保证SPOC教学资源开发的质量。SPOC技术平台具有基于大数据的学习分析功能,可以帮助教师准确、快速分析学习者、学习环境需求,便于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

(2)对知识构建的支持

深度学习是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必须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SPOC的限制性申请机制,因综合考虑了学生的专业背景、先修课程及其基础、以往表现、个性、特长、兴趣爱好等方面进行分班,可实现分层教学,为不同的学生群体提供异质性教学服务与因材施教,这是知识建构的前提。教学资源的开发有“引进、自制、改造”[45]等方式:一是与MOOC课程开发商等进行深度合作,引进优质MOOC课程资源;二是建设自有SPOC课程,或与合作方合作开发SPOC教学资源;三是把校内已有精品课程资源进行升级改造,或对引进的MOOC课程资源进行二次开发或“本土化”改造。这样,可以为不同学生群体定制课程内容。SPOC高质量微视频,通常采用多媒体或嵌入式呈现方式,如通过采用文字、语言、动画、声音、影像等多种媒体形式展现,视频中嵌入有问题、微案例、微项目、训练等,视频讲解更具情境性,有利于激发学生参与学习,促进知识建构。SPOC平台播放视频的易调节性及不受时空限制,方便学生进行个性化自主学习。学生通过SPOC内部论坛等多种交互工具及广泛联通的社交网络,进行在线交流与互动、在线话题讨论与思考;通过“路径寻找”的方式建构自己的信息网络,在交流互动过程中相互分享学习资源、观点与见解,促进新知识、新内容的生成。SPOC技术平台具有的机器评判与即时反馈、学习过程记录、学习情况快速统计等功能,可以增强人机交互,激发自主学习动机。此外,还可以综合运用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三维动画、模拟仿真等技术,在SPOC平台上建立虚拟现实、虚拟实验等学习体验与环境,把学生纳入到特定的学习情境中训练学习,并和他们所处的情境进行自主的物质和能量的交换[46],促进知识构建。

(3)对迁移应用与创造的支持

SPOC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基础知识的学习移到课前完成,课堂的大部分时间用于组织课堂活动。SPOC项目、案例与实验本身是一种情境化、整体化的知识表征方式,可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有意义的整体感知和对真实情境的体验。SPOC课堂活动采取团队学习、协作训练、探究学习等多种学习方式。团队学习以小组讨论、一对一交流、一对多交流的方式进行,可以为学生营造良好的面对面互动与对话氛围,促进学生对知识与观点的批判分析、深度反思、挑战与内化,提高创造能力。协作训练、探究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解决探索性问题的能力,促使其对知识进行有效地迁移与应用[47]。通过创设SPOC“5R”(真实训练项目、真实工作角色、真实工作过程、真实工作条件、真实工作压力)沉浸式学习体验,学生会产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开展师生扮演模拟真实生活等,有利于实现知识在不同情境中的迁移应用。

(4)对评价与批判的支持

SPOC评价以课堂评价为主,在线评价为辅,评价主体有同伴、小组、教师等,既容易保证评价的客观性,又容易调动评价主体的主观能动性。SPOC作品展示、课堂测评、互评与批判等环节能够促进学生对研究成果的比较与鉴别、质疑与反思,对所学知识的综合分析及重新审视所遇到的问题,进而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深度理解与高阶思维。

四、SPOC支持深度学习需加强的几个要素

(一)情境

不论课前学生观看的视频内容,还是课堂进行训练的项目、案例、实验等的设计,均要为学生创设真实生活情境和有意义的学习情境,即把学生学习镶嵌到真实复杂的劣构问题情境中,实现学习的情境化(模拟演示、真实工作情境、虚拟现实情境、多媒体展示、微型世界、角色扮演、虚拟实验)、问题化(导向问题、测验问题、思考问题、探究问题)、多维化(多元智能导向与多学科整合学习)和任务化(调查研究、任务驱动、项目训练、问题探讨、作品创作),有效促进知识在真实情境中建构,在相似情境中迁移应用与创造。

(二)交互

学生个体对知识的认知、个体知识的生成均离不开交互[48]。建构主义认为,学生的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在特定的情境中,借助教师或同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学生通过对知识的交流与共享,相互反复激发、评价与修正,逐渐形成新的认知,达到对知识的深层理解[49]。因此,交互过程对于知识的建构、理解与迁移均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曾明星等提出采取设计交互性教学流程、构建交互性教学内容、搭建交互性教学环境、运用交互性交流工具、培育交互性学习主体,以提高人与人之间和人与环境之间的交互程度[50];陈明选等提出从交互的内容、方式、界面、评价等方面进行教学系统的交互设计,形成一个生态化的智能学习情境[51],提高系统的交互性。

(三)反思

反思作为一种重要的高阶思维能力,贯穿于学习的全过程,是促进深度学习的重要策略之一[52]。在学习准备阶段,教师通过创设促进反思的学习环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动机,可以采用课前预习报告、自我预评估表等具体措施来促进学生实施学习活动前的反思。教师通过营造学习文化,引导学生树立反思意识,养成反思习惯。学生通过反思来明确自身的知识经验与学习能力,并据此制定自己的学习目标与学习计划。在知识主动构建阶段,引导学生思考劣构性问题,在认知结构上产生冲突,并通过反思来发现冲突产生的原因,再生成消除冲突的方案,即遵循“冲突—反思—生成”的逻辑[53],建构新的知识体系,要求教师所制作的视频中要嵌入有开放性、劣构性问题。在迁移应用与创造阶段,通过变式项目训练,以反思来促进新情境问题的探究解决,以及知识技能的迁移应用,即遵循“变式—反思—迁移”的逻辑[54],要求教师所设计的项目与案例中的问题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模糊性,适应“头脑风暴”式互动与深度反思。在评价与批判阶段,要求教师所设计的研讨问题具有层次性、异构性、非程式性,激发学生批判与反思。

五、结束语

网络学习受限于互动,传统学习受限于时空。MOOC的大规模、开放、完全在线等特性既促进了MOOC在全世界的“井喷式”增长,但又带来了一系列问题。从MOOC到SPOC的发展,能实现网络学习与传统学习的完美结合,为学生从浅层学习向深度学习转变提供了环境与条件、资源与内容、方法和策略。构建基于SPOC的深度学习模式,既能克服MOOC与传统教育的弊端,促进MOOC资源在高校实体教学落地生根,又能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批判性思维等高阶思维能力,大力提升高等教育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张浩,吴秀娟.深度学习的内涵及认知理论基础探析[J].中国电化教育,2012,(10):7-11.

[2] 张琪.e-Learning环境中大学生自我效能感与深度学习的相关性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5,(4):55-61.

[3] 顾小清,冯园园,胡思畅.超越碎片化学习:语义图示与深度学习[J].中国电化教育,2015,(3):39-48.

[4] 蒋梦娇,邹霞.基于MOOCs环境的深度学习研究[J].软件导刊,2014, (7):37-39.

[5][7][9][13][16] 康叶钦.在线教育的“后MOOC时代”——SPOC解析[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4,(1):85-93.

[6] 张静.学习科学视域中面向深度学习的信息化教学方式变革[J].中国电化教育,2013,(4):20-24.

[8] Armando Fox,David A. Patterson. Software Engineering Curriculum Technology Transfer: Lessonslearned from MOOCs and SPOCs[EB/OL]. http:∥www.eecs.berkeley.edu / Pubs / TechRpts /2014/ EECS-2014-17.html, 2014-05-05.

[10][18] 徐葳等.从MOOC到SPOC——基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和清华大学MOOC实践的学术对话[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4,(4):13-22.

[11] Tim Goral.“Make Way for SPOCS:Small,Private Online Courses May Provide What MOOCs Can’t” [EB/OL]. http://www.universitybusiness.com/ article/spocs-may-provide-what-moocs-can%E2%99t,2013-12-16.

[12] Rolf Hoffmann.“MOOCs-Best Practices and Worst Challenges” [EB/OL].http://www.aca-sec retariat.be/index.php id=674,ACA Seminar Brussels,2013-10-10.

[14] 祝智庭.“后慕课”时期的在线学习新样式[N].中国教育报, 2014-05-21(11).[

15][19] 贺斌,曹阳.SPOC:基于MOOC的教学流程创新[J]. 中国电化教育,2015,(3):22-29.

[17] 汪基德,冯莹莹,汪滢.MOOC热背后的冷思考[J].教育研究,2014, (9):104-111.

[20][22] 关鑫.“公众普惠”到“私人定制”——MOOC 到 SPOC 发展研究[J].校图书馆工作,2015,(1):19-21.

[21] Fox, A. From MOOCs to SPOCs[EB/OL].http://cacm.acm.org/ magazines/2013/12/169931-from-moocs-to-spocs/fulltext,2013- 12-20.

[23] 杨竹筠,郑奇. MOOC等在线教育模式初探[J].科技与出版,2014, (2):9-12.

[24] 洛林·W.安德森.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分类学视野下的学与教及其测评(修订版)[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

[25] Marton F,Saljo R. On qualitative differences in learning: I-Outcome and process[J]. 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1976,(46): 4-11.

[26] Smith TW,Colby SA.Teaching for Deep Learning[J].The Clearing House,2007,80(5):205-211.

[27] 王永花.深度学习理论指导下的混合学习模式的实践与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13,(4):73-82.

[28][32][35] Eric Jensen,LeAnn Nickelsen.深度学习的7种策略[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29] 何玲,黎加厚.促进学生深度学习[J].计算机教与学,2005,(5):29-30.

[30] 张治勇,李国庆.学习性评价:深度学习的有效路[J].现代远距离教育,2013,(l):31-37.

[31] 冯锐,杨红美.基于故事的深度学习探讨[J].全球教育展望,2010, (11):26-18.

[33][52][53][54] 吴秀娟,张浩,倪厂清.基于反思的深度学习:内涵与过程[J].电化教育研究,2014,(12):23-28.

[34][37][45] 陈然,杨成.SPOC混合学习模式设计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15,(5):42-47.

[36][47] 纪宏璠,雷体南,方红.基于ITtools3.0的深度学习过程设计与实践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5,(3):42-46.

[38] 冯锐,任友群.学习研究的转向与学习科学的形成[J].电化教育研究,2009,(2):23-26.

[39][43][46] 阎乃胜.深度学习视野下的课堂情境[J].教育发展研究,2013,(12):76-79.

[40] 张琪.我国e-Learning环境深度学习研究述评[J].现代远距离教育,2014 ,(5):60-67.

[41] 杜娟,李兆君,郭丽文.促进深度学习的信息化教学设计的策略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3,(10):14-20.

[42] 石中英.教育哲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44] 王树涛,宋文红,张德美.大学生课程学习经验与教育收获:基于深度学习的中介效应检验[J].电化教育研究,2015,(4):90-94.

[48][51] 陈明选,刘萃.基于智能手机的交互式学习环境设计[J].中国电化教育,2015,(4):68-73.

[49] 胡昌平,胡吉明.基于群体交互学习的知识创新服务组织分析[J].图书馆论坛,2009,(6):54-57.

[50] 曾明星,蔡国民,姚小云.翻转课堂课前交互式教学模式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5,(3):57-62.

作者简介:

曾明星:在读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现代教育术与教育社会学(zengmingxing@126.com)。

李桂平:中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教育社会学与社会组织。

From MOOC to SPOC: Construction of a Deep Learning Model

Zeng Mingxing1,2, Li Guiping1, Zhou Qingping2, Qin Zunyue2, Xu Hongzhi2, Zhang Binlian2, Huang Yun2, Guo Xin2

(1.Schoo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Changsha Hunan 410083; 2.School of Software and Service Outsourcing, Jishou University, Zhangjiajie Hunan 427000)

收稿日期:2015年8月16日

责任编辑:李馨 赵云建

远程教育范文第5篇

摘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的衔接是以有效衔接为追求,“上下联动”、“主客协同”的实践活动和系统工程。顶层设计与具体实施的不一致、局部目标与整体发展的不同步、传统规范与时代发展的不适应,是当前制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及其衔接的瓶颈问题。破除这些问题需统筹教育融入与主体接受两个关键维度,实现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有机统一,统筹实践推进与理论研究两个关键部分,实现实际解难与思想解惑的有机统一,统筹制度完善与氛围营造两个关键途径,实现刚性保障与柔性熏陶的有机统一。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国民教育; 衔接

一、“融入全过程”及其衔接的内涵

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及其衔接”的深刻内涵需首先回答何为“国民教育”的问题。关于“国民教育”的观点由来已久,且存在争论。1990年出版的《教育大辞典》对“国民教育”的定义和解释为:“国民教育(national education)亦称公共教育。指国家为本国国民(或公民)举办的学校教育。一般为小学和初中教育,有的国家还包括幼儿教育和高等教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不再沿用国民教育名称。”[1]但是国民教育和国民教育体系的发展并没有终结。中共十六大报告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中,提出了“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2]的教育发展目标,使得国民教育上升为宏观战略性发展目标这一高度。之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也将“现代国民教育体系更加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基本形成”作为教育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和战略主题。党的十八大报告在“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中予以再次强调。可见,“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提出发展及探索实践赋予了原有“国民教育”一词改革、创新的深刻内涵。“国民教育”与“终身教育”、“学习型社会”紧密关联。即,我们的社会应该创建以终身教育理念为导向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并最终推进学习型社会的形成。在此意义下,我们可以将国民教育定义为基于终身教育思想,面向全体国民,以学习型社会为目标,由不同教育层次、阶段和类型构成的教育体系。这一体系大体包括: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两翼,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三个层次,成长教育与继续教育两个阶段,义务教育、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五个方面。[3]因此,“融入全过程”就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的两翼,三个层次、两个阶段和五个方面。

当前各方对于“融入”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总的来看,对于“融入”实质的探讨,主要呈现为两类观点:一是“单向融入式”,一般认为融入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渗透到国民教育的各个方面,此类研究也包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这类观点;二是“双向互动式”,代表性观点认为“融入全过程”是一个内在逻辑性的外在认定与外在规定性的内在实现相统一的过程,经历从“理论”到“教育”、从“教育”到“头脑”两个阶段的转化。其过程中必须坚持的受教育者价值观的整合与构建这一逻辑起点,实质就是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受教育者价值体系、对大学生价值观进行方向主导和内容框定,从而实现传统价值、时代需求和受教育者自身价值追求的协调统一。[4]基于此,我们认为,“融入”应是“双向互动式”的,同时这种“融入”过程实质上是单维渗透和双向互动的统一,静态构成和动态跃进的统一,观念转化与实践提升的统一,价值规范和精神追求的统一。

由上述论述可见,“融入全过程”是一个涵盖多个教育形式、教育类型、教育层次的复杂系统工程,基于此,国民教育内部存在多个不同教育形式、教育类型、教育层次相互衔接的瓶颈问题,解决“融入”就是要进一步把握其中的衔接内涵。“融入全过程”的衔接是以有效衔接为追求,“上下联动”、“主客协同”的实践活动和系统工程。具体而言,“融入全过程”的衔接应是纵向衔接与横向贯通的有效统一,是国民教育的两翼、三个层次、两个阶段和五个方面之间的相互连接与贯通。应有两方面内涵。一方面,“融入全过程”的衔接是一项“上下联动”、“主客协同”的实践活动。究其实质而言,“融入全过程”是国家意识形态建设在国民教育中的体现,往往采用“灌输”的方式,试图以片面的外部灌输作为促进受教育者发展的根本动因,一定程度上不能适应受教育者随社会时代背景变化而不断变化的思维方式和心理特点。新时期“融入全过程”及其衔接,当然不能完全否定灌输的地位与价值,进行必要的灌输是合理的、需要坚持的,但必须在此基础上强调教育主体和教育客体的双向互动与交流,已达成国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和接受。另一方面,“融入全过程”的衔接是以有效衔接为追求的系统工程。“融入全过程”的“衔接”是一种应然的现存状态,目前“融入全过程”中各个阶段、层次是衔接着的,仅存在衔接是否有效的问题。有效衔接取决于教育实践活动的结果能否有效满足人们的相应需要、实现既定目的,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升满足人们需要、实现既定目的的程度。新时期,“融入全过程”及其衔接是以有效衔接、获得肯定性判断及评价为目的的。同时,“融入全过程”又是一项系统工程,家庭教育影响的先入性和奠基性、社会教育影响的广泛性和深入性、学校教育的系统性和科学性,三者缺一不可。“融入全过程”及其衔接,要求三种教育途径都能够增强自身主体和实体意识,并在此基础上积极主动地取得其他教育途径的支持和配合,彼此纳入一个良性的循环,形成一个富有整体效应的教育氛围,不断建立和健全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全方位教育体系。

二、制约“融入全过程”有效衔接的瓶颈问题

自“融入全过程”这一科学命题提出以来,党中央对其高度关注,学界围绕这一主题也进行了较为广泛和深入的研究。我们既要看到“融入全过程”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在理念定位、体制机制和方法途径等方面取得的巨大创新和成就,也要看到“融入全过程”推进过程中仍存在诸多深层次矛盾,并日益成为制约和束缚“融入全过程”顺利实施的瓶颈。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存在于一切客观事物和主观思维的过程中”,“贯串于一切过程的始终”。只有科学认识“融入全过程”的深层次矛盾,才能准确把握“融入全过程”的规律和方向,推动其持续健康发展。我们认为当前“融入全过程”的深层矛盾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顶层设计与具体实施的不一致。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始终把德育置于国民教育的首要位置。自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以来,党中央对此高度关注,大力推进。党的十七大报告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也强调“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方针,就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可以说,党中央一系列创新论断与顶层设计为“融入全过程”创设了起点,又不断推进其拓展与深化,为“融入全过程”注入了强大动力,创造了坚实的现实基础,也提出了更高的发展要求。但是部分机构、部门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存在与顶层设计不一致的现象。突出体现为三个方面:一是理念上不重视。对“融入全过程”的认识不足,一些教育机构与人员对于“融入全过程”中教育规律、热点、难点问题、衔接对策制定等方面缺乏定期、深入的研究;多局限于单一教育阶段、教育形式的目标,而缺乏对“融入全过程”的整体理解,未能培养明确的衔接意识和理念定位。二是制度上不保证。管理体制上条块分割,不同教育阶段、不同职责分工的教育工作缺乏上下联动、左右呼应的协调机制,导致部门间沟通不到位、决策不统一,从而难以形成工作合力;评价监督机制上,尚未建立起完整系统的评价机制及监督机制,难以充分调动教育部门、教育工作者、广大学生以及社会舆论的监督积极性。三是方法上不创新。对传统灌输方式未能很好地继承与发展,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问题上常常无力,缺乏教育衔接方法的实效性;又没有结合受教育者的变化与需要进行创新,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接受主体的接受程度与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第二,局部目标与整体发展的不同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明确回答了当代中国国民教育立什么样的“德”、树什么样的“人”的问题,确立了国民教育的价值根据和价值目标,为国民教育的内容和方法指明了方向,对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乃至于党和国家事业的前途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是,由于国民教育是涵盖多个阶段、层次的复杂系统,当前“融入全过程”的具体落实中存在着局部目标脱离整体发展过程的现象,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阶段本位主义”。“融入全过程”的具体实施上,各个教育阶段之间虽然有逐步深化的发展趋势,但只是在程度上对层次性加以表面区分,并没有对教育的阶段性进行深层次研究和探索。例如,初中与高中学段仅仅专注于本学段升学目标,多是知识讲授教育,缺少道德情境感染、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等,导致学生产生在不同学段过渡衔接困难的现象。二是“类型本位主义”。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虽在培养目标、教学内容上均存在较大差别,但均以一定的学科知识为基础,在一些基本理论、原理方面存有相通之处,而这些相似性也使得二者的沟通和衔接具有一定可能。当前“融入全过程”中,我国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却未能加深这种沟通与衔接,没有与国民教育的整体发展同步。三是“途径本位主义”。“融入全过程”的多种有效教育途径尚未形成统一合力,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三种主要教育途径整体效果不佳,极大制约着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构建和完善。

第三,传统规范与时代发展的不适应。对“融入全过程”这一科学命题进行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以来,各方积累了较为完整的规范、规则,形成了丰富的方法经验。在当前“融入全过程”环境深刻变化的时代背景下,一些教育机构或教育者未能认真总结全国“融入全过程”工作推进实施的有益经验,不可避免地机械继承了一些方法与经验,没有能够处理好继承改革成果与开拓创新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未能应对价值多元的时代发展特征,成功担负起教育国民进行价值与道德判断的责任。教育内容以道德知识作为考核重点,虽能强化国民基础道德框架的形成,但缺乏对不同学段学生进行价值观辨别、道德判断能力的教育培养。二是未能应对信息化的时代发展特征,及时更新教育方法与手段。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教学领域由现实空间拓展至虚拟空间,将传统教育、个别化教育、远程教育等紧密结合。但目前绝大部分信息化教育手段囿于传统,教育的多媒体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成为经常呼吁却较少落实的口号,网络道德教育、信息素养教育等崭新教育方式实效性不强。三是未能应对全球化的时代发展特征,处理好适应市场需求与功利主义、实用主义倾向的关系。和日、英等教育的市场控制模式以及德国、瑞士等校企合作模式相比,我国国民教育由于自身教育目标及办学方向、重理论教学轻实践能力的培养方式,与市场结合不紧密,使得受教育者社会适应能力不强,市场竞争力不足;但却不可能阻挡市场经济背景下滋生的功利主义、实用主义价值观对国民物质追求、价值标准的深刻影响。

三、实现“融入全过程”有效衔接的策略选择

基于对“融入全过程”的内涵厘定及瓶颈问题分析,我们认为应统筹教育融入与主体接受两个关键维度,实现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有机统一,统筹实践推进与理论研究两个关键部分,实现实际解难与思想解惑的有机统一,统筹制度完善与氛围营造两个关键途径,实现刚性保障与柔性熏陶的有机统一,从而全面实现“融入全过程”的有效衔接。

第一,统筹教育融入与主体接受两个关键维度,实现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有机统一。目前,“融入全过程”及其衔接工作凸显出两个主要问题。一方面,“不上”,“融入全过程”工作整体质量不高。经过多年努力,虽已积累了较为丰富的“融入全过程”实践发展经验,但是尚未形成科学完整的课程体系,尚未建成灵活多样、持续有效的实践教育模式,尚未打造专业化、职业化的师资队伍,尚未构建科学的教育评价体系。另一方面,“不下”,“融入全过程”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在教育内容上,忽视融入性的观念引导、知识教育和能力提升。在教育方式上,注重普遍性的课堂理论讲授,缺乏针对学生个体特点的实践教育、专门咨询和有效指导。这些都大大制约了“融入全过程”工作水平的有力提升。归根结底,“融入全过程”工作是一个自上而下的贯穿和融入过程,也是一个自下而上的接受与认同过程。推动“融入全过程”工作的有效衔接,应统筹教育融入与主体接受两个关键维度。在主体接受上,根据“融入全过程”及其衔接中各主体承担职能和具体分工的不同,充分发挥四重功能维度主体在教育中的主体性。在“决策—导向”主体层面(主要包括党、国家、政府以及各级行政部门、各企事业单位、社会群体中起决策作用的组织和个人等),围绕着“融入全过程”及其衔接,立足“决策—导向”主体的职责功能、结构层次、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和行动策略几个方面,确立“融入全过程”及其衔接的基本导向;在“阐释—深化”主体层面(主要包括“融入全过程”及其衔接相关领域的理论研究者),突出其政策解读、理论建构、经验反思几个方面,推进“阐释—深化”主体的功能优化进程;在“传播—普及”主体层面(主要包括各级宣传部门、新闻媒体、教育工作者、基层骨干等),以培养“传播—普及”主体的媒介素养、信息加工及交互能力为依托,构建相互联系、主次分明、协调作用的“融入全过程”传播体系;在“实践—创造”主体层面(泛指广大人民群众,涵盖了前三类主体及其他所有社会成员),以解决“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问题为依据,不断提升群众的主体性和创造性,推动主体在接受、内化、外化等方面的相关机制和优化问题。

第二,统筹实践推进与理论研究两个关键部分,实现实际解难与思想解惑的有机统一。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变革的先导。能否有效统筹实践推进与理论研究两个方面,是深化社会变革,促进社会发展的关键问题。当前“融入全过程”及其衔接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也存在两方面显著问题。一方面,实践过程中多经验总结,少理论提升。现有研究大多还属于对局部地区或高校“融入全过程”实践经验的归纳总结,而对“融入全过程”及其衔接的内涵实质、理论基础、发展理念、实施体系、评价指标等关键性问题探讨较少,由此造成了“融入全过程”及其衔接成果不够丰富、层次较低的尴尬现实,大大制约着“融入全过程”及其衔接的深化发展。另一方面,理论过程中多认识判断,少实证分析。现有研究往往根据政策文件或既有理论框架,进行认识上的应然判断,而缺乏运用科学实证的方法对上述问题进行数据分析、实践验证,使得许多研究结论还只是停留在学理推演、模糊认识的层面,而无法切实为“融入全过程”及其衔接提供科学有效的理论支撑。“融入全过程”及其衔接既是一个理论过程,又是一个实践过程,须统筹实践推进与理论研究两个关键部分,将实践基础上的理论研究与理论基础上的实践推进有机结合。实践基础上的理论研究,需加强各级教育科研部门对“融入全过程”及其衔接状况的总结与调研。将“融入全过程”及其衔接作为一个经常研究的课题,在立项和经费方面给予保障;各教育科研部门、教育工作者、德育研究者要勇于投身到这一研究中来,并形成专门的研究团体,经常进行交流和探讨;各报纸、杂志要努力发挥育人作用,要为科研人员提供一个相互交流的空间,成为“融入全过程”及其衔接的宣传阵地和学术研究的载体。理论基础上的实践推进,需在把握接受主体成长规律、接受限度与超越方式基础上,破解现实问题。注重通过跟踪研究,掌握国民思想动态,总结提炼国民成长发展规律,为实践推进提供科学依据。注重从特征维度、结构维度、机制维度、规律维度几个方面探索接受机制,结合思想政治教育、传播学、解释学、心理学等相关理论,把握当前“融入全过程”的主要接受限度及超越方式。

第三,统筹制度完善与氛围营造两个关键途径,实现刚性保障与柔性熏陶的有机统一。“融入全过程”及其衔接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既需要通过制度完善以保证其规范性,又需要通过氛围营造保证其长效性。在制度完善上,突出信息交流机制、评价机制、队伍管理机制建设三个方面。一是完善教育信息交流平台建设。二是统一教育评价体系。三是不断完善教育队伍建设。在氛围营造上,注重通过浓郁的文化氛围进行情操陶冶、道德洗礼和人格升华,以达成国民价值认同、生成思维方式、形成行为习惯。一是要明确表达教育的使命,凝练教育的精神。二是要积极开展“融入全过程”文化活动。“蓬生麻中,不扶自直”,作为文化直观反映的物化风貌,是陶冶和激励、暗示国民心灵的重要载体,应突出学校文化场景建设、社区特色文化建设等文化景观建设力度。

参考文献

[1]顾明远,季啸风,张瑞等.教育大辞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71.

[2]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20.

[3]奚洁人.科学发展观百科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

[4]杨晓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的基本问题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8-9.

[责任编辑:庞达]

远程教育范文第6篇

摘 要:大力发展农村成人远程教育,提高受教育者的综合素质,是新形势下实现农村地区经济、文化发展的必由之路。针对农村成人远程教育存在缺乏足够的重视、缺乏多样化的教学方式等问题,文章从相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农村成人远程教育工作、加强农村成人远程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对解决农村成人远程教育问题的对策进行探讨。

关键词:远程教育;农村成人教育;教学质量;师资队伍

农村成人远程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这方面的工作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拥有的知识越丰富,自身的进步和发展越快。大力发展农村成人远程教育,提高受教育者的综合素质,是新形势下实现农村地区经济、文化发展的必由之路。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当前农村成人远程教育还存在一些问题,不利于我国农村成人教育工作的持续开展。本文对农村成人远程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进行探讨。

一、农村成人远程教育存在的问题

目前,部分地区的农村成人教育存在着思想上重视不够、教学方式单一等方面的问题,导致教学质量不高,成人教育工作难以持续开展,阻碍农村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

1.相关部门缺乏足够的重视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人们对知识越来越重视,很多人主动通过远程教育的方式进行相关知识的学习。但在实际工作中发现,部分农村地区的成人远程教育质量不高。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主要是因为相关部门对农村成人远程教育工作缺乏有效的支持与指导,缺乏严格的管理,农村成人教育机制无法正常运行。农村成人远程教育需要大量的资金,但相关部门重普通教育,对农村成人远程教育缺乏足够的重视,甚至认为农村成人教育可有可无,严重阻碍成人教育在农村的普及。这导致成人教育管理体制不健全、投入的经费不足,一些地区缺乏必要的办学设施,教师待遇也相对较低,教育效果不佳。调查发现,甚至有少数农村成人远程教育学校逐渐成为无师资、无经费、无场所的“三无”学校,严重影响农村成人教育事业的发展。

2.缺乏多样化的教学方式

农村成人远程教育的教学方式只有适合学习者现有的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才能提高学习者的学习兴趣,促使学习者的职业技术技能得到提升。但当前农村成人教育师资力量薄弱,在实际的农村成人远程教育中,部分教师的教学理念比较陈旧,教学时普遍存在缺乏多样化的教学方式的问题。有的教师的教学方式单一、陈旧,一味地灌输,课堂气氛沉闷,师生之间缺乏方便、快捷的互动,导致学习者对教学内容缺乏兴趣。这种教学方式枯燥乏味,与成人的学习特点有着严重的偏离,严重影响学习者的实际学习效果。

二、解决农村成人远程教育问题的对策

1.相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农村成人远程教育工作

农村成人远程教育是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重要内容,承担着提高农村成人思想政治和科学文化素质,促进农村经济、文化发展的重要任务。因此,相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农村成人远程教育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进一步完善农村成人远程教育办学体制和管理体制,明确各部门的责任,不断增强农村成人远程教育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要进一步贴近“三农”(农业、农村、农民)发展实际,将农村成人远程教育放在农业产业化、城镇化和工业化的进程中进行相应的调整,充分体现农村成人远程教育的多样化和综合化。同时,要建立有效的监督体制和绩效考核制度,加大资金投入,優先保证办学经费,通过各种有效的措施提高农村成人远程教育的质量,推动成人教育工作的持续开展。

2.加强农村成人远程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农村成人远程教育主要是通过远程教育的方式对学习者进行相关知识的教学,建设一支数量适当、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素质较高的教师队伍,是提高农村成人远程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要完善农村成人教育师资队伍管理制度,严把招聘入口关,吸收优秀的大中专毕业生到学校任教,为农村成人远程教育师资队伍增添新生力量。要加强与高校的互动交流,定期请专家来学校开设培训课程,培训内容应包括成人教育理论、专业学科知识、现代教育技术等,以提高教师的专业文化素质及教学水平。要引导教师按照成人的学习特点设计教学方案,充分利用电视、计算机网络、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进一步提高成人学校的教学质量。同时,还要完善教师评价体系,这是提升及保障教师教学质量的基础。要构建多元化的教师评价体系,通过有效的方式激发教师潜能,提升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综上所述,加强农村成人远程教育,提高受教育者的综合素质,对农村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为了推动农村成人远程教育工作的持续开展,相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农村成人远程教育工作,加强农村成人远程教育师资队伍建设。这样,有利于我国农村地区教育的发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提供更多的帮助。

参考文献:

[1]王宇飞.远程教育中成人学习的特点及学习需要分析[J].成人教育,2005(12).

[2]王宇飞.利用远程教育促进农村成人教育的发展[J].成人教育,2006 (09).

[3]张小永.学习型社会背景下农村成人教育深度发展研究[J].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02).

[4]孙培东.农村成人现代远程教育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J].职教通讯,2010(04).

上一篇:活动心得体会范文下一篇:工作规划评估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