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工程师发论文范文

2023-09-16

高级工程师发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生命教育以学生发展为本

基础课程改革提出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就要求教育将更多的目光转向学生的生命质量。人作为教育的出发点,是教育的本质所在,而生命作为教育的出发点,与教育共存。反思以往的教育,知识变成了教育的核心,对生命质量的关注甚微。剖析生命教育出现的种种问题,有利于教育者更好地理解和实施新课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1 生命教育的必要性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只有一次。然而,承受不住激烈的竞争和不期而至的失败与挫折,有些生命过早的夭折;自我封闭企图躲开生活的挑战,有些生命根本不曾绚烂过;甚至在人性的萎缩中,有些生命选择了自我结束,有些生命戕害了其他的无辜。有资料显示,全世界每年约100万人死于自杀,据世界卫生组织预测,到2020年全世界每年约有153万人死于自杀,自杀是中国人的第五大死因。且青少年自杀明显成低龄化趋势,其中最小年龄仅9岁。[1]一个人自杀不但平均会使6个家人和朋友的生活深受影响,而且是一种具有传染性的个人行为和社会现象,每次自杀事件对相应校园同学的心理刺激程度相当强烈。如何使我们每个人仅有的一次生命更有意义、更有价值,如何使我们每个人独特的生命展现其风采、实现其价值,如何使我们每个人不可替代的生命走向辉煌、走向神圣,如何使我们每个人自由的生命走向超越、走向澄明,是当今人类所要思考的世纪命题。

2 生命教育理念释义

所谓生命教育理念,是指关于生命教育未来发展的理想的观念,是未来生命教育发展的一种理想的、永恒的、精神性的和终极的范型。生命教育理念是人们在对生命教育的基本认识和对生命教育规律的正确把握基础上所形成的对生命教育的未来发展的一种观念形态的知识和认识,表示了生命教育发展的一种“应然”状态。生命教育理念从根本上回答了人类为什么要办教育这一前提性的问题。既然生命教育理念是对生命教育未来发展过程和目标的一种理想化的追求,它就对生命教育的发展和未来走向起着指导、定向和动力的作用。

由于生命教育理念所追求的是一种完美的、终极的东西,它超越了现实功利,是指向未来的教育理念,所以,它在当今生命教育的发展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生命教育发展和进步的灵魂。如果我们的生命教育没有正确教育理念的指导,它就会失去它的终极追求,它就会被现实的功利所左右。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曾经指出,如果教育的信仰、教育的观念和理念出现问题,那么教育就可能出现危机,就会陷入功利。而危机的征兆是:“非常努力于教育工作,却缺少统一的观念;每年出版不计其数的文章书籍,教学方法和技巧亦不断花样翻新。每一个教师为教育花出的心血是前所未有的多,但因缺乏一个整体,却给人一种无力之感。此外,就是教育一再出现的特有现象:放弃本质的教育,却从事没完没了的教学实验、做一些不管痛痒的调查分析,把不可言说之事用不真实的话直接表述出来,并不断地更换内容和方法作种种实验。如此这般,就好像人类把好不容易争得的自由,花费在无用的事物上。”[2]这就在告诫我们,当我们开展生命教育的时候,必须有一个正确的生命教育理念。由此可见,正确认识生命教育理念的意义和价值,科学确立教育的理念是生命教育发展的一个根本性、前提性的问题。在某种意义上说,生命教育的理念也就是生命教育之灵魂、生命教育之生命。

3 生命教育理念解读

3.1 尊重生命的理念

现代人的思维方式、现代文化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日益异化,人与人之间更多的是“我——它”的关系,即学校或教师将学生作为“它”对待,将学生作为改造之物、利用之物,将人格降为物格。[3]这种思维方式在对待“物”时,还可以应用,一旦运用到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时,便出现了许多问题:如对人的尊严的极大伤害、对生命尊严的深层蔑视等。人与人之间不是简单的认识和利用关系,而是更复杂的伦理问题,这个伦理问题的基本点是人与人之间的尊重和热爱。在教育系统中,我们更希望提倡一种“真”的、“善”的氛围,希望生命对生命产生影响,达到师生间精神的交流与心灵的对话。所以,我们提倡人与人之间形成“我——你”关系 ,因为在这种关系中,人与人才是真正的平等,才能实现对人的真正尊重。如何在教育实践中真正做到尊重生命。首先,要尊重自然生命。人们不仅应该尊重自己的生命,也应该尊重别人的生命。我们没有权利去随意侮辱、伤害别人的尊严和生命。教师随意侮辱学生人格、体罚学生的做法是要受到强烈谴责的。学校中存在的学生之间的“欺侮”现象,也应该得到学校重视。其次,尊重生命就要尊重生命的特性和规律。按规律办事,不应该以自我的意见替代对方的观念,教师的劳动必须是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最后,尊重生命的最好表现就是对生命存在意义的确认。相信自己、相信自己存在的价值,这是一个人自尊的前提,相信别人是有价值的、独特的,是对他人的最大的尊重。教师应该相信每个学生存在的价值,看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并积极的去尊重它。同时教师应将尊重生命的观念、做法传递给学生,教育学生尊重生命,热爱生命,不仅热爱人的生命,并且扩展到自然界,热爱一切生物。

3.2 完善生命的理念

人类不仅要善待、珍惜、尊重生命,更要完善、展示、激扬生命。完善生命意味着生命需要按自身的特性不断生成、壮大、发展,对于每一个学生来说就是逐步形成最优化的自我,形成独特的个性,形成积极、主动的个性化生存方式。教育作为提升生命的活动,应该为生命的完善提供相应的生命资源,创设环境促其发展。首先,重视生命的个体性。生命是个体的、独特的,这是一个基本的事实,是生命教育的一个重要的认识基础。我们并不是否认集体生命、类生命的存在,而是要在过度关注集体的当代,更关注生命的基本形态——个体化生命,更关注个体生命的充沛成长。以往的教育无论是功利趋向还是知识本位,都立足在一个最基础的假设——教育可以塑造人,教育可以规定人的发展,甚至教育可以代替人的发展。正是这种教育决定论使个体生命的主动性完全被剥夺。我们试图构建的生命教育一定要把生命发展的权利还给学生,必须明确学生的个体性,明确生命的自我生成性,教育思考的问题不应再是如何塑造学生,而是如何为生命提供指引,如何为生命发展提供资源。教育者不再是造物主,而是辅助人,学生不再是迷途的羔羊,而是积极的开拓者。其次,培养生命自我发展能力。生命发展尽管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但是在一定社会条件下,自我的能动性最终决定着生命发展的方向和程度的高低。特别是在目前这个开放多元的社会中,自我发展能力更是对个体生命的发展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只有独立自主、自我负责的人才可能真正把握自己的命运。我们的教育要培养学生自己把握自己、发展自己的能力,而这种能力的培养首先要从自我观念开始。具有清晰自我概念的学生有清醒的自我意识,能把自己和周围世界独立开来,相信和热爱自己,并能把握自己,有强烈的自我完善意识。形成学生自我生命发展的意识和思维,这是学生发展非常关键的一步。最后,创设生命自我生成环境。生命是不断生成的过程,这一过程最终由个体自己完成,我们的教育应该意识到这一点,改变计划和设计学生的意识,积极为学生创设自由的生存环境,只有自由成长的生命才更会追求自由。教育作为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作为一种为实现人的生命自我完善的准备活动,对促进人的生命自由的实现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3.3 体验生命的理念

体验是人的存在方式,是人追求生命意义的方式,它本身也是生命存在的一个特征。体验是生命在活动过程中产生的主观的感受、经验及情感,生命通过体验感知自我、体验生命的情感,并创造生命超越的意义。然而,在科学理性僭越一切的社会中,教育重视的是客观、中立的知识,而对个体的、内隐的生命体验根本不予重视。但是,以呵护生命为价值取向的生命教育自然与知识教育不同,今后的教育更关注教育资源的生命性,关注生命对教育资源的内化。体验作为生命存在和发展的重要方式,在今后的教育改革中必定会受到足够的关注,重视、利用和培养人的生命体验将成为生命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首先,关注生命体验。人作为生命的存在生活在大千世界之中,它周围的一切包括它自身都要靠自己去认识、领悟和体验。生命自身是不会自然显现意义、实现价值的,只有每个个体生命通过自己的实践才能发现生命之真,体验生命之美。体验的亲历性要求生命教育必然引导学生关注自身的生命体验,不能身处其中,却浑浑噩噩,无思无想。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生命活动中的感受、体悟,这是生命教育要引导学生的一个重要方向。其次,实现“知识课堂”向“生命课堂”的转变。我们早期的教育沉溺于功利性,缺乏生命的关怀。当然,培养人是离不开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这就形成了以“实然”为根据的“知识课堂”和以“应然”为根据的“生命课堂”的对立,新课程倡导的课堂模式是以人的发展为本的“生命课堂”。在“生命课堂”里,生命教育是融知识传授、技能训练和智慧开发于一体的,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来体验生命的价值。

3.4 忧患生命的理念

生命教育不只是教会青少年欣赏生命的美好,沐浴生命的爱雨,还要让青少年学会接受生命中的一切必然和偶然,学会面对生命的无常。生命的旅程不会是一路坦途,也会遇到曲折和坎坷,所以生命教育还应培养青少年的忧患意识。要培养青少年的忧患意识,首先离不开挫折和苦难教育。俗话说,人生之不如意者十之八九。挫折和苦难是人生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没有苦难的人生是残缺的人生。人生真正的意义和价值往往是在挑战苦难、战胜厄运的过程中充分得以实现的。生命教育应引导青少年认识苦难和挫折是生命的一部分,是无法回避和选择的,生命只有在战胜苦难中才会有乐趣、才会有生机。其次,忧患意识的培养离不开死亡教育。法国作家蒙田曾说:“对死亡的熟思也是对自由的熟思。”谁学会了死亡,谁就能够解除对心灵的束缚,不在死亡面前缩手缩脚,而放心大胆地去生活,去享受,去创造。死虽然是对生的否定,但它却又是生命的必然组成部分。死亡教育就是要透过对死亡的了解,使青少年看到生命之有限,从而更加珍惜生命、热爱生命、提升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在我国的传统观念里,对于死亡一直都是非常忌讳的,所以人们与青少年谈理想、谈未来,却很少谈生死。大人们都认为,与孩子讨论死亡似乎过于沉重,所以往往在孩子面前回避谈论死亡,直面孩子的生死发问时,或闪烁其辞,或以一些不实之词美化死亡。这样,无形之中向孩子传递了关于生死的一些不正确的信息,从而让孩子对死亡产生了错误的观念。所以才会有些孩子认为死亡就像睡觉一样,明天还会醒来。如果对死亡的认识如此浅薄,我们怎能期望他们去珍惜和尊重生命呢?死亡教育,就是要帮助青少年真实而科学地了解死亡,要和青少年探讨死亡现象、死亡问题和生与死的关系,使青少年学会面对死亡,深刻理解生命存在的意义,学会珍惜生命、尊重生命。

参考文献

[1] 王东莉.生命教育与人文关怀——青少年教育的终极使命. 当代青年研究[J].2003(6).

[2] 亚斯贝尔斯著.邹进译.什么是教育[M].北京:三联书店,1991.46.

[3] 刘济良等著.生命的沉思[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90.

高级工程师发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生命教育以学生发展为本

基础课程改革提出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就要求教育将更多的目光转向学生的生命质量。人作为教育的出发点,是教育的本质所在,而生命作为教育的出发点,与教育共存。反思以往的教育,知识变成了教育的核心,对生命质量的关注甚微。剖析生命教育出现的种种问题,有利于教育者更好地理解和实施新课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1 生命教育的必要性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只有一次。然而,承受不住激烈的竞争和不期而至的失败与挫折,有些生命过早的夭折;自我封闭企图躲开生活的挑战,有些生命根本不曾绚烂过;甚至在人性的萎缩中,有些生命选择了自我结束,有些生命戕害了其他的无辜。有资料显示,全世界每年约100万人死于自杀,据世界卫生组织预测,到2020年全世界每年约有153万人死于自杀,自杀是中国人的第五大死因。且青少年自杀明显成低龄化趋势,其中最小年龄仅9岁。[1]一个人自杀不但平均会使6个家人和朋友的生活深受影响,而且是一种具有传染性的个人行为和社会现象,每次自杀事件对相应校园同学的心理刺激程度相当强烈。如何使我们每个人仅有的一次生命更有意义、更有价值,如何使我们每个人独特的生命展现其风采、实现其价值,如何使我们每个人不可替代的生命走向辉煌、走向神圣,如何使我们每个人自由的生命走向超越、走向澄明,是当今人类所要思考的世纪命题。

2 生命教育理念释义

所谓生命教育理念,是指关于生命教育未来发展的理想的观念,是未来生命教育发展的一种理想的、永恒的、精神性的和终极的范型。生命教育理念是人们在对生命教育的基本认识和对生命教育规律的正确把握基础上所形成的对生命教育的未来发展的一种观念形态的知识和认识,表示了生命教育发展的一种“应然”状态。生命教育理念从根本上回答了人类为什么要办教育这一前提性的问题。既然生命教育理念是对生命教育未来发展过程和目标的一种理想化的追求,它就对生命教育的发展和未来走向起着指导、定向和动力的作用。

由于生命教育理念所追求的是一种完美的、终极的东西,它超越了现实功利,是指向未来的教育理念,所以,它在当今生命教育的发展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生命教育发展和进步的灵魂。如果我们的生命教育没有正确教育理念的指导,它就会失去它的终极追求,它就会被现实的功利所左右。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曾经指出,如果教育的信仰、教育的观念和理念出现问题,那么教育就可能出现危机,就会陷入功利。而危机的征兆是:“非常努力于教育工作,却缺少统一的观念;每年出版不计其数的文章书籍,教学方法和技巧亦不断花样翻新。每一个教师为教育花出的心血是前所未有的多,但因缺乏一个整体,却给人一种无力之感。此外,就是教育一再出现的特有现象:放弃本质的教育,却从事没完没了的教学实验、做一些不管痛痒的调查分析,把不可言说之事用不真实的话直接表述出来,并不断地更换内容和方法作种种实验。如此这般,就好像人类把好不容易争得的自由,花费在无用的事物上。”[2]这就在告诫我们,当我们开展生命教育的时候,必须有一个正确的生命教育理念。由此可见,正确认识生命教育理念的意义和价值,科学确立教育的理念是生命教育发展的一个根本性、前提性的问题。在某种意义上说,生命教育的理念也就是生命教育之灵魂、生命教育之生命。

3 生命教育理念解读

3.1 尊重生命的理念

现代人的思维方式、现代文化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日益异化,人与人之间更多的是“我——它”的关系,即学校或教师将学生作为“它”对待,将学生作为改造之物、利用之物,将人格降为物格。[3]这种思维方式在对待“物”时,还可以应用,一旦运用到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时,便出现了许多问题:如对人的尊严的极大伤害、对生命尊严的深层蔑视等。人与人之间不是简单的认识和利用关系,而是更复杂的伦理问题,这个伦理问题的基本点是人与人之间的尊重和热爱。在教育系统中,我们更希望提倡一种“真”的、“善”的氛围,希望生命对生命产生影响,达到师生间精神的交流与心灵的对话。所以,我们提倡人与人之间形成“我——你”关系 ,因为在这种关系中,人与人才是真正的平等,才能实现对人的真正尊重。如何在教育实践中真正做到尊重生命。首先,要尊重自然生命。人们不仅应该尊重自己的生命,也应该尊重别人的生命。我们没有权利去随意侮辱、伤害别人的尊严和生命。教师随意侮辱学生人格、体罚学生的做法是要受到强烈谴责的。学校中存在的学生之间的“欺侮”现象,也应该得到学校重视。其次,尊重生命就要尊重生命的特性和规律。按规律办事,不应该以自我的意见替代对方的观念,教师的劳动必须是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最后,尊重生命的最好表现就是对生命存在意义的确认。相信自己、相信自己存在的价值,这是一个人自尊的前提,相信别人是有价值的、独特的,是对他人的最大的尊重。教师应该相信每个学生存在的价值,看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并积极的去尊重它。同时教师应将尊重生命的观念、做法传递给学生,教育学生尊重生命,热爱生命,不仅热爱人的生命,并且扩展到自然界,热爱一切生物。

3.2 完善生命的理念

人类不仅要善待、珍惜、尊重生命,更要完善、展示、激扬生命。完善生命意味着生命需要按自身的特性不断生成、壮大、发展,对于每一个学生来说就是逐步形成最优化的自我,形成独特的个性,形成积极、主动的个性化生存方式。教育作为提升生命的活动,应该为生命的完善提供相应的生命资源,创设环境促其发展。首先,重视生命的个体性。生命是个体的、独特的,这是一个基本的事实,是生命教育的一个重要的认识基础。我们并不是否认集体生命、类生命的存在,而是要在过度关注集体的当代,更关注生命的基本形态——个体化生命,更关注个体生命的充沛成长。以往的教育无论是功利趋向还是知识本位,都立足在一个最基础的假设——教育可以塑造人,教育可以规定人的发展,甚至教育可以代替人的发展。正是这种教育决定论使个体生命的主动性完全被剥夺。我们试图构建的生命教育一定要把生命发展的权利还给学生,必须明确学生的个体性,明确生命的自我生成性,教育思考的问题不应再是如何塑造学生,而是如何为生命提供指引,如何为生命发展提供资源。教育者不再是造物主,而是辅助人,学生不再是迷途的羔羊,而是积极的开拓者。其次,培养生命自我发展能力。生命发展尽管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但是在一定社会条件下,自我的能动性最终决定着生命发展的方向和程度的高低。特别是在目前这个开放多元的社会中,自我发展能力更是对个体生命的发展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只有独立自主、自我负责的人才可能真正把握自己的命运。我们的教育要培养学生自己把握自己、发展自己的能力,而这种能力的培养首先要从自我观念开始。具有清晰自我概念的学生有清醒的自我意识,能把自己和周围世界独立开来,相信和热爱自己,并能把握自己,有强烈的自我完善意识。形成学生自我生命发展的意识和思维,这是学生发展非常关键的一步。最后,创设生命自我生成环境。生命是不断生成的过程,这一过程最终由个体自己完成,我们的教育应该意识到这一点,改变计划和设计学生的意识,积极为学生创设自由的生存环境,只有自由成长的生命才更会追求自由。教育作为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作为一种为实现人的生命自我完善的准备活动,对促进人的生命自由的实现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3.3 体验生命的理念

体验是人的存在方式,是人追求生命意义的方式,它本身也是生命存在的一个特征。体验是生命在活动过程中产生的主观的感受、经验及情感,生命通过体验感知自我、体验生命的情感,并创造生命超越的意义。然而,在科学理性僭越一切的社会中,教育重视的是客观、中立的知识,而对个体的、内隐的生命体验根本不予重视。但是,以呵护生命为价值取向的生命教育自然与知识教育不同,今后的教育更关注教育资源的生命性,关注生命对教育资源的内化。体验作为生命存在和发展的重要方式,在今后的教育改革中必定会受到足够的关注,重视、利用和培养人的生命体验将成为生命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首先,关注生命体验。人作为生命的存在生活在大千世界之中,它周围的一切包括它自身都要靠自己去认识、领悟和体验。生命自身是不会自然显现意义、实现价值的,只有每个个体生命通过自己的实践才能发现生命之真,体验生命之美。体验的亲历性要求生命教育必然引导学生关注自身的生命体验,不能身处其中,却浑浑噩噩,无思无想。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生命活动中的感受、体悟,这是生命教育要引导学生的一个重要方向。其次,实现“知识课堂”向“生命课堂”的转变。我们早期的教育沉溺于功利性,缺乏生命的关怀。当然,培养人是离不开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这就形成了以“实然”为根据的“知识课堂”和以“应然”为根据的“生命课堂”的对立,新课程倡导的课堂模式是以人的发展为本的“生命课堂”。在“生命课堂”里,生命教育是融知识传授、技能训练和智慧开发于一体的,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来体验生命的价值。

3.4 忧患生命的理念

生命教育不只是教会青少年欣赏生命的美好,沐浴生命的爱雨,还要让青少年学会接受生命中的一切必然和偶然,学会面对生命的无常。生命的旅程不会是一路坦途,也会遇到曲折和坎坷,所以生命教育还应培养青少年的忧患意识。要培养青少年的忧患意识,首先离不开挫折和苦难教育。俗话说,人生之不如意者十之八九。挫折和苦难是人生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没有苦难的人生是残缺的人生。人生真正的意义和价值往往是在挑战苦难、战胜厄运的过程中充分得以实现的。生命教育应引导青少年认识苦难和挫折是生命的一部分,是无法回避和选择的,生命只有在战胜苦难中才会有乐趣、才会有生机。其次,忧患意识的培养离不开死亡教育。法国作家蒙田曾说:“对死亡的熟思也是对自由的熟思。”谁学会了死亡,谁就能够解除对心灵的束缚,不在死亡面前缩手缩脚,而放心大胆地去生活,去享受,去创造。死虽然是对生的否定,但它却又是生命的必然组成部分。死亡教育就是要透过对死亡的了解,使青少年看到生命之有限,从而更加珍惜生命、热爱生命、提升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在我国的传统观念里,对于死亡一直都是非常忌讳的,所以人们与青少年谈理想、谈未来,却很少谈生死。大人们都认为,与孩子讨论死亡似乎过于沉重,所以往往在孩子面前回避谈论死亡,直面孩子的生死发问时,或闪烁其辞,或以一些不实之词美化死亡。这样,无形之中向孩子传递了关于生死的一些不正确的信息,从而让孩子对死亡产生了错误的观念。所以才会有些孩子认为死亡就像睡觉一样,明天还会醒来。如果对死亡的认识如此浅薄,我们怎能期望他们去珍惜和尊重生命呢?死亡教育,就是要帮助青少年真实而科学地了解死亡,要和青少年探讨死亡现象、死亡问题和生与死的关系,使青少年学会面对死亡,深刻理解生命存在的意义,学会珍惜生命、尊重生命。

参考文献

[1] 王东莉.生命教育与人文关怀——青少年教育的终极使命. 当代青年研究[J].2003(6).

[2] 亚斯贝尔斯著.邹进译.什么是教育[M].北京:三联书店,1991.46.

[3] 刘济良等著.生命的沉思[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90.

高级工程师发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理念;教师教学评价;高校

在教育改革视域下,教学评价发生了改变,不再只强调学生等级的划分,更为看重如何设计、开展、实施教学,针对学生学习的具体实践,获取学生学习过程、学习结果信息,以核心素养培养目标为导向,以此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评价,这对教师教学评价的能力提出新的要求。教师教学评价的实施,既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也应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学业,使学生学业有成,从而彰显教师评价教学实践的价值。而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理念运用到其中,较为符合高校教师教学评价创新需要,既对教师教学评价能力进行考核与评价,也对学生学习能力及成果进行评价。基于此,在高校教师评价教学中,重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理念的运用是必要的,增强教师教学评价能力,从而提升高校教师教学评价实践有效性模式。

一、“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理念概述

“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是现代教育的基本理念,是主体教育思想的延伸,教育实践倡导“以生为本”,以学生实际情况为起点,明确学生的差异性,开展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教育教学、教学评价模式,以此凸显高校教育教学及教学评价实践的针对性,学生从中获取发展、成长中所需要的知识、能力、思维等信息。“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理念运用到高校教师教学评价中,为教师教学评价手段、模式的创新提供支撑,从而凸显教育教学、评价教学学生主体性的实践模式,推助高校教育教学的改革,提升高校教育教学实践综合水平。

二、“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理念下高校教师教学评价实施的价值

(一)转变教师职业发展目标

“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理念视域下,促进高校教师职业发展观念既目标的转变。在此背景下,培养的教师,其职业观念看重教育工作的实践,学生主体意识缺乏,忽视学生成长发展需要,不利于教育教学实践取得良好的成绩。而在教师发展以及教师考核评价中融入“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理念,增强教师生本化意识,促进自身教学评价手段的创新,落实教书育人,为学生开展有效性的教师教学评价,实现教师职业发展观念及目标的转变,从而也提升高校教师教学评价的综合能力。

(二)“以生为本”理念的落实

我国教育实践一直以来都倡导“尊师重道”思想,以教师为教学的主体,依据书本信息、教学大纲为学生开展相关的教学活动。而这一教学的活动开展,忽视学生主体身份。尤其教师教学评价手段的实施,过分关注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在此教学模式及教学评价实施中,学生在教学中永远是“配角”,不利于学生主动学习能力与意识的培养。而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理念落实到高校教师教学评价中,明确教师与学生主导、主体身份,教师具有生本化意识,所开展的教育教学、教学评价都围绕学生实际情况进行,转变双方各自的“角色”,使学生成为学习“小主人”,教师根据学生学习过程、结果信息进行评价,提升教师教学评价实践的成果,为学生开展适合其发展与实践的教育教学活动,从而落实以生为本理念的同时,也促进学生全面性发展,凸显教师教学评价实践的价值。

(三)开展针对性教学活动

在高校教育教学实践中,教师教学评价工作的实施,可提升高校教育教学模式开展的针对性。教师在践行以生为本思想中,教学评价的实施,应充分的了解学生实际情况,为学生设计针对性的教育教学活动,学生融入到其中,教师获取学生这些信息,包含运用网络技术获取学生网络自主学习信息及通过课堂教学观察,获取学生课堂教学自主学习信息等,通过对这些信息的整合,给予学生针对性的评价,诸如思维能力的评价、自主学习能力评价、学习成果评价,以这些评价信息让学生知悉自身不足及优势,使学生对自身具体学习情况了如指掌,并在教师的帮助下进行进步式学习,逐渐提升学生学习成果。总之,教师在教学评价中践行“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理念,可通过对学生的了解,为学生开展适合、针对、实践的教学活动,从而提升高校教师教学评价工作实践的成果。

三、“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理念下高校教师教学评价实施的困境

(一)教学评价观念落后

在高校教师教学评价实施中,“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理念落实到其中,凸显教师教学评价的针对性与有效性模式,为高校教育教学良好实践提供保障。但从当前高校教师教学评价现状来看,存在部分教师教学评价落后的问题,未能够将以生为本思想落实到自身教学评价工作中,忽视学生主体学习地位,影响到教育教学成果的提升。一方面,一些教师教学评价意识缺乏,在教育教学中很少实施以生为本的教学评价方法,将注意力都集中在知识传递中;另一方面,教师的教学评价手段单一,还是较为重视结果性评价,包含教学结果、学生学习结果等,以此评价教学及学生学习模式,这不利于以生为本理念在教师教学评价中的实践。

(二)教学评价知识不足

在“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理念下,高校教师教学评价的实施,需要具有丰富的评价知识为支撑,以此可将知识理论运用到实践教学评价中,增强教学评价的针对性与实效性。但从当前以生为本理念运用到高校教师教学评价现状来看,存在教师教学评价力度不足问题。一方面,教师对“以学生发展为中心”评价知识储备不足,不能够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开展“过程+结果”的评价教学;另一方面,在教师教学评价中,重视知识、能力的评价,对学生心理、思维、素养、品质维度评价过少,这不利于学生综合性的发展,凸显教师教学评价成果不高的问题。

(三)教师自评能力不足

“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理念下,高校教师教学评价的实施主体不仅为学生,也包含自己。教师应运用以生为本理念对自身教学模式、教学设计能力、教学实践能力等进行评价,以此不断的提升自身教育教学、教学评价的综合能力。同时,学校也关注教师评价与考核,推助“以学生发展为中心”落实到高校教育教学及教学评价体系中。但从当前教师教学评价现状来看,教师自评意识与能力不足。例如:教师在以生为本理念的评价手段运用中,对自我评价的频率过低,较为关注学生教学评价,忽视对教学设计、教学开展等模式的评价。形成这一因素的问题,是多数教师对“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教学评价方法认知不足。同时,教师评价的态度较为随意,这直接影响到教师的工作态度,影响到高校教育教学的有效性实施。

四、“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理念下高校教师教学评价实施的方法

(一)培养教师发展观念

在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理念落实到高校教师教学评价工作体系中,应激发教师发展自觉性,通过不断的学习,促进自身教学理念、教学评价理念的革新,树立教师发展观念,从而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进程。具体而言,首先,学校践行“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理念,加强对该思想理念的研究,促进以生为本理念的宣传,提升教师以生为本教育理念,促进传统教育观念的转变。其次,强化教师教学评价的重要性,提升师生对教学评价的认知度,以此积极主动参与到教育教学中,落实以生为本的教学评价。针对教师发展观念的培养,开展以生为本的教育培训工作,重视先进教育教学理念及教学评价手段的传递,将以生为本理念深化到教师内心,从而促进“以学生发展为中心”落实到教师教学评价工作体系中。

(二)树立“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评价理念

在“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理念下,教师教学评价的实施,树立以生为本的评价理念是关键,对学生实施行之有效的教学评价方法,通过评价提升学生学习针对性。好的评价方法与理念,可使学生在了解自身具体情况的同时,为学生发展指明方向。首先,为学生构建档案,加强档案信息的研究,明确学生实际发展情况,以此设计与开展教学评价工作。其次,教学评价结果的展示可透明化,也可隐藏化,教师应在“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理念的引领下,充分的尊重学生,根据学生诉求,开展教学评价工作,通过评价让学生知悉自身发展的优势,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通过评价让学生知悉不足的情况,使学生对自身发展与学习具有清晰的认知,并在教师的帮助下,更好进行弥补式学习。最后,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理念进行传递,打造“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理念的教学氛围,从而增强高校教师教学评价实效性。

(三)落实“过程+结果”评价手段

在高校教师教学评价实践中,践行“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理念,改变教师教学评价方法,落实“过程+结果”评价手段,既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信息的获取,也重视学生结果信息与过程信息的融合,从而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评价。基于此,教师在“过程+结果”评价手段中,既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与学习结果信息的整合与分析,也重视教学过程、教学结果信息的整合与分析,从而更好的明确教学开展十分满足学生实际需要,彰显“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理念在高校教师教学评价中运用的价值。

(四)提升教师自评能力

在“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理念视域下,高校教师应提升自身自评能力,重视自我评价,以此不断的增强自身教学评价成果,落实以生为本思维,达到教师教学评价有效性模式。首先,高校应重视教师的教学评价工作实践,既评价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也重视教师综合素养与能力的评价,获取教师实践的工作信息,给予教师针对性的评价,使教师以评价信息进行自我提升与成长。其次,教师应具有教学评价的意识,通过教育教学实践的模式,包含教学设计评价、学生学习综合能力评价等信息,教师对自身进行评价,通过评价明确教学不足问题,从而调整教学设计及开展模式,提升教育教學实践的成果。最后,教师应端正自身的态度,意识到自评对自身专业化发展的重要性,从而将自评落实到自身教育教学全过程,依据自身及学生发展需要开展相关的教师教学评价活动。

五、“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理念下高校教师教学评价实施的路径

“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理念下,高校教师教学评价的有效性实施,应从落实一个理念、两个原则、三个对策的层面出发,以核心素养理念为教师教学评价的目标,以整体培养原则及实践培养原则为基点,发挥学校、家庭、政府部门协同作用,从而增强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促进教师教学评价落实到高校教育体系。

(一)一个理念

“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理念下,高校教师教学评价的实施,以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理念为导向及目标,依据学生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教师教学评价手段,从而为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助力。根据学生发展层面而言,学生核心素养理念,涵盖的层面多元,既包含学生对知识内容的学习情况,也包含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思维、能力、观念、品质的教育情况,促进学生多方发展,增强学生知识运用既实践能力,从而使学生具有核心素养。基于此,教师在教学评价实施中,应深入研究核心素养,明确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以此开展多元、多层次的教师教学评价工作。

(二)两个原则

在高校教师教学评价实施中,“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理念运用到其中,应遵从两个实施的原则,分别为整体培养原则及实践培养原则。一方面,整体培养原则,关注学生整体教育与评价工作的实践,做到隐性教育资源与显性教育资源的融合、理论与实践教学的融合、能力与知识教育的融合、专业与职业教育的融合等,为学生构建一体化、整体性的教育教学体系及教育教学评价体系;另一方面,实践培养原则,关注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包含专业实践能力、创新创业实践能力、自我实践评价能力等,将教师评价机制落实到学生发展的全过程,使学生践行自我评价模式,根据学生自身发展模式,进行反思与反省,从而不断的增强学生综合能力,为学生全面性发展助力,彰显高校教师教学评价实践的价值。

(三)三方对策

在“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理念下,高校教师教学评价的实施,应发挥政府、学校、家庭三方协同合作作用,为教师教学评价良好实施提供保障,将教师评价手段落实到学生发展全过程。首先,政府应重视教师教学评价实践,出台相关政策,引领高校教育实施教师教学评价机制。其次,学校针对教师专业化发展及学生专业化发展分别落实教学评价机制,构建双方各异的评价体系,从而促进教师教学评价的实施。最后,家庭教育应协助学校教育,与教师合作,在家庭教育中落实教师教学评价,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增强学生核心竞争力,从而提升高校人才培养的成果。

六、结语

“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理念下高校教师教学评价的实践,凸显教师教学评价以生为本,创新传统教师教学评价机制,以学生为教学主体,开展系统性、针对性的教师教学评价,既促进教师专业化的发展,也提升教育教学实践的成果,增强学生学习能力,达到教师教学评价开展与实践的有效性模式。因此,在高校教师教学评价实施中,应落实“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理念,并从培养教师职业发展观念、树立“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教育理念、落实“过程+结果”评价手段、增强教师自评能力四个维度,构建“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师教学评价体系,从而彰显高校教师教学评价实施的价值性。

参考文献:

[1] 周垚.基于发展性教师评价视域下高职院校教师发展中心建设的探索与思考[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1,34(22):24-25.

[2] 尹天光.基于大数据分析的高校教师教学发展性评价体系构建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1,41(27):42-45.

[3] 牟智佳,刘珊珊,陈明选.循证教学评价:数智化时代下高校教师教学评价的新取向[J].中国电化教育,2021(09):104-111.

[4] 周鵬超,高松峰,张宏敏.“新工科”建设背景下的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教学评价体系研究与实践[J].大学(研究版),2021(15):79-81.

[5] 李春玲,王大为.转型背景下的地方高校教师教学评价制度的伦理审视[J].宜春学院学报,2020,42(01):104-108.

[6] 宋晓昱.以学生为中心的工科院校教师教学评价存在的问题及改进[J].智库时代,2019(34):73+77.

[7] 李华,刘瑞新,陈玉.基于学生发展视角的高校教师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策略[J].河南教育(高教),2018(10):43-45.

作者简介:吴强(1982—),男,四川遂宁人,硕士,讲师,从事经济法研究。

课题来源:西南科技大学城市学院2020年校级教科研项目《“以学生发展为中心” 理念下高校教师教学评价研究》(CC-JJ2131)。

高级工程师发论文范文第4篇

2、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现状及对策

3、如何加强乡镇农机管理

4、加强乡镇农机管理服务站建设,积极推进农机服务产业化

5、乡镇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6、执行《农业技术推广法》 促进“三农”可持续发展

7、乡村农技推广人才的调查与思考

8、预防调查各地支招(31篇)

9、有效开展乡镇农机推广工作力促农民增收农业增效

10、重庆市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建设现状及对策探讨

11、试论乡镇农机安全管理问题与对策

12、新形势下乡镇农机管理人员推广农机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13、探讨农机创新示范工程项目对乡镇农机化发展的促进

14、农机安全监理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15、完善基层农机管理服务体系 推动农机化健康发展

16、树立信息网络创新工作观念 推动农机推广工作全方位发展

17、对乡镇农机站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讨

18、基于加强农机管理的促进农机推广工作开展策略

19、乡镇农业机械化推广及管理研究

20、探讨农业机械推广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21、大连市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知识更新培训的实践

22、浅析如何完善农机推广工作

23、对伊通县结合农机站现状的调查与思考

24、加强乡镇农机推广机构服务功能的思考

25、乡镇农业机械技术推广现状及几点建议

26、新形势下农业生产中农技推广的作用及对策

27、太和县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现状及对策建议

28、科学管理 推动农机管理事业走健康之路

29、农技推广在农业科技进步中的重要性

30、宿州市农业技术服务体系的现状与发展对策

31、浅谈农机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32、张家港市基层农机推广队伍建设现状及对策建议

33、农技推广工作中沟通的重要作用

34、乡镇农业技术推广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35、小议基层农机管理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36、对乡镇农机推广的几点建议

37、财政视角下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困境研究

38、旌德县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主要做法与建议

39、浅析乡镇农机服务建设

40、蚌埠市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现状与对策建议

41、当前基层农机管理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42、中国基层农业科技推广现状分析

43、基层农机管理人员如何创新农机推广工作

44、机电技术在乡镇农机维修加工服务行业中的应用

45、山东省泗水县农机推广队伍变化及体系改革进展情况调查报告

46、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

47、农机发展推广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策略

48、秦安县农机化推广体系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49、浅谈我市的农业技术推广工作问题与措施

高级工程师发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本文基于制度转型两阶段模型,结合跨国公司摩托罗拉的案例做实证匹配分析,重点阐述了以中国入世作为分水岭的制度转型早期阶段和后期阶段,企业在关系型战略与市场型战略之间的选择关系,并选取典型竞争对手作为对比,探讨不同的企业形式及相应的战略重点选择所带来的不同结果,从而看到在制度特型早期,企业需要充分考虑到企业的关系资源,而在转型后期,企业的市场资源和市场能力则非常重要。本文最后提出未来研究的努力方向。

关键词:制度转型;战略演进;跨国公司

近年来,跨学科、跨领域的研究方法和成果为企业战略管理研究提供了大量借鉴以及新的视角和思维框架。制度经济学这一学科分支,不仅对经济学界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同样也引起了企业战略管理研究者们的关注。特别是如中国、波兰和俄罗斯等这些通常被称作“转型经济”的众多新型经济体,正处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换过程中,身处其中的微观企业面对着大范围的“制度转型”,如何进行战略决策成为企业战略管理研究的一个新的热点课题。

中国改革开放后的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经济体制逐渐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特别是2001年12月11日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中国经济发展的总体战略开始出现重大调整,经济发展的制度环境开始处于快速变化的阶段。面对中国人世所带来的新的竞争环境,如何调整市场战略以适应中国经济的制度转型,成为跨国公司中国市场发展战略中极其关键的问题。摩托罗拉作为最早进入中国的跨国公司之一,在市场上拥有辉煌的历史,然而在近年来由于公司战略和经营管理等问题导致了其业绩大幅下滑。管理学术界、媒体咨询界等就其兴衰成败展开了多层面深入的分析,而很少有研究立足于摩托罗拉(中国)的战略决策及业绩受中国特殊制度转型阶段的影响。

本文并没有全面详细地讨论摩托罗拉中国市场战略中具有规律性和共性的战略失误原因,而是试图从制度经济学的视角,基于制度转型的两阶段分析模型,结合摩托罗拉的中国市场竞争案例做实证匹配和战略演进分析,来论证制度转型期不同类型的企业如何选择关系型战略与市场型战略,从而验证制度转型与企业战略选择之间的关系。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从1979年中国改革开放开始,跨国公司在中国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1)1979-1992年是跨国公司了解中国市场的阶段,在中国的业务主要是销售终端产品,培育中国的消费市场和消费者的品牌意识,后来也开始向中国转让技术,销售生产线和成套设备等。(2)从1992年开始中国加快了改革开放的步伐,加上经济全球化潮流的驱使,跨国公司在中国开始了大规模的投资,主要特征是制造业进入中国。(3)2001年中国人世以后,跨国公司开始全面进入中国。在中国加入WTO后,如何看待中国所处的特殊制度转型期,如何抓住转型经济的特点并正确判断企业所处的阶段,快速调整中国市场竞争战略,成为跨国公司在华扩张的关键。这些拥有强大竞争力和持续发展能力的跨国公司,尽管在其战略演进中有着各自不同的经验和做法,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就是能够根据外部竞争形势的变化不断地进行战略调整、业务重组和管理机构的改革,以保持市场竞争力。

作为跨国通信设备制造商,摩托罗拉公司(美国)在进入中国之前已经是全球知名的“无线通信领域的领导者”。在终端方面,它是手机的发明者,引领了全球移动通信的发展,一度成为手机的代名词;在系统设备方面,它的强项在无线技术上,号称“基站之王”,在全球范围内拥有良好的品牌和声誉。摩托罗拉公司在中国的发展可以分为四个阶段:(1)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国移动电话“艰难起步”阶段,国内电信市场大量依靠进口和引进技术合资生产,作为最先进入中国无线通讯设备经营业务的跨国公司,摩托罗拉在国内的模拟通信时代(1G)占到了市场先机,迅速成为无线基站接入系统的主要提供商,其终端设备几乎垄断了国内手机市场。当时摩托罗拉的传呼机响遍神州,蜂窝移动电话“大哥大”一度成为有钱人的名片。(2)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国内通信市场进入“规模起飞”阶段,数字式移动通信(2G)迅速成为市场主体,诺基亚作为市场后进人者,抓住GSM数字网开通所带来的机遇,市场份额急剧上升,移动通信市场形成了摩托罗拉、爱立信和诺基亚三足鼎立的局面。而国内通信设备制造企业也开始崛起,特别是华为、中兴等在引领数字程控交换机国产化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功。(3)2001年中国人世后,中国市场更加开放,外资流入越来越多,数字移动通信进入“腾飞”阶段,跨国公司传统的垄断优势慢慢消失,国内企业逐步起到主导产品市场的作用,华为、中兴等在移动通信领域完成了从追赶到超越,取得了一定的竞争优势。摩托罗拉GSM基站系统市场份额逐年减少,随着全球CDMA市场出现萎缩,其CDMA系统设备中国市场的份额也被中兴、华为等竞争对手大肆挤压。在其重要的手机市场上,摩托罗拉也没能保住在中国市场的领先地位,2003年被诺基亚取代了中国市场第一的位置,并逐渐拉开差距,2007年11月,更是被三星超越。摩托罗拉的高层甚至开始考虑将连续亏损的手机事业部从公司旗下转手卖出,引起业界一片哗然。(4)进入2008年以后,中国移动通信市场在技术、体制及竞争格局等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国内企业从引进、消化、吸收开始走向自主创新,特别是我国提出的TD-SCD MA正式开始建设。而摩托罗拉这个“没落的贵族”,面对中国大规模建设的3G市场几乎没有话语权,并且着手开始进行分拆、裁员等战略性收缩。在中国人世之后至今,摩托罗拉逐渐迷失自我走向下坡,其中包含有历史原因和技术因素等。而我们的研究最关注的则是在以中国入世作为分水岭的制度转型两阶段,摩托罗拉在中国的战略演进过程是否能够反映中国特殊的制度转型期对企业各阶段的战略选择所产生的影响。

二、基于制度转型和战略选择分析框架下的摩托罗拉案例匹配

目前,关于企业战略行为与环境因素的关系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多数都是基于西方成熟的市场经济环境背景下而做的,得出的结论是否适用于解释其他制度背景(如特定转型经济环境)下的企业战略行为却很少有研究进行验证。此外,战略决策的研究者们大多数研究的是企业在相对稳定制度环境里如何做出战略选择,而对企业在面对大范围制度转型时如何做出战略选择则很少研究。即使在一些转型理论的文献中,也较少探讨公司层面的战略问题,特别是缺乏公司在基本制度变革过程中如何做出回应的理论框架。

转型经济具有着和成熟市场经济不同的制度环境和背景,其主要特征是制度变迁带来的不确

定性范围大、规模大;制度要素缺乏;经济和政治快速变化;市场竞争大大加剧等。转型经济特定制度背景下的转型过程意味着市场的一切都在变化,制度框架处在形成之中,市场结构尚不完整、尚不成熟。基于此,我们应该寻找新的分析框架,通过实证来研究企业在特定的转型经济阶段时的战略行为和战略选择,以此来探讨企业面对制度转型的不同时期所采取的战略回应。

1.面对新兴市场的进入战略选择

面对新兴市场(emergng markets)这一全球经济格局演变中的主要增长机会,跨国公司需要考虑的重要战略之一就是选择正确的进入时机。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国改革开放经过10多年发展,政治和经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后,中国确立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并且加快了对外开放的步伐。但由于受中国计划经济的长期制约,市场的基本制度并不完善,甚至于说是相当薄弱,此外,中国特殊的政治背景导致政府政策具有与法律同等的效力,且存在不透明、不稳定的特点,再加上中国各级政府与企业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使得跨国公司进入中国时往往要选择采取一种更积极地与政府合作的行为方式。

面对中国这一新兴市场的非常不稳定性和较大的风险性,一些跨国公司采取了观望的态度,放慢甚至取消了原定在中国的战略投资计划。而摩托罗拉正是在这样一种特殊的政治、经济背景下选择进入中国,对中国政府对外开放政策给予了有力的支持,迅速占据了市场先行者的优势。而且摩托罗拉从一开始就主动建立与中国政府之间良好的互动关系,特别是其奉行的“权力营销”——高层公关及本土化亲善战略可以说是其在中国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同时,新兴市场中往往存在着一些被抑制的对新兴产品的需求,其独特的需求优势为最早的市场进入者在销售市场上独占鳌头提供了不可多得的机会,并且很容易由此建立中长期的市场优势。20世纪90年代初期,中国移动通信领域作为尚未开发的处女地,其市场价值是无法估量的,摩托罗拉作为最早进入中国经营通讯设备业务的跨国公司之一,凭借其深厚的品牌资源、雄厚的资金支持、领先的技术能力以及在国外市场的成功经验,迅速奠定了中国市场上的垄断地位,成为国内通信设备制造行业利润最为丰厚时期的大赢家。

2.中国转型期的两个发展阶段与拐点

彭维刚教授在其关于制度转型和企业战略的研究中,提出了市场经济制度转型的两阶段模型(如图1所示),为我们研究制度转型期的特殊环境对特定的企业战略选择的影响提供了强有力的分析工具。

由图1可以看到,转型一般是从占主导地位的以关系为基础的交易结构慢慢向以规章制度为基础的交易结构转化。中国改革开放后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从实质上说就是一个制度转型的过程。即以适应市场经济的制度安排逐渐取代适应计划经济的制度安排的过程。我们可以将中国经济的制度转型过程纳入两阶段模型的分析框架内,区分为早期和后期两个阶段。

在早期阶段,从1978年改革开放(T1)开始,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体制处于高度不确定状态,制度非常不完善。对企业来说,大量的交易是基于双方的关系来谈判完成的,即关系交易,而且之前国内与非正式交易相关的计划经济实践也给这种商业模式提供了依据。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经过10年的发展,市场逐渐得到承认,经济全景逐步形成,市场新机会不断出现,以关系为基础的交易结构的成本开始下降,同时收益开始增加。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T2)开始,市场得到了完全的承认,中国改革开放的步伐加快,很多企业利用关系策略来获得生存与发展,这种关系策略通常建立在个人和管理者之间以及与政府官员之间的非正式协议的基础上,目的是克服制度的不确定性因素。

如彭维刚所说的“企业环境中的国家和社会力量通常成为制度变革中最为关键的动力”,这种动力的根源包括了经济政策的变革。中国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成为制度转型过程中重要的拐点(T3),制度结构革命性的变革在这一点发生。因为加入WTO,中国必须要跟国际接轨,原来那些不合理的规章制度,不符合WTO承诺的东西,都要逐一去掉。入世前,中国的市场交易方式主要是建立在关系经济的基础上的,但随着交易规模和范围的扩大,越来越需要正式的制度结构来支持更加复杂化的交易结构。WTO使市场主体能更直接、更方便地面对广阔的国际市场,这弱化了国内盛行的关系经济规则的意义,不讲透明度的关系交易活动与WTO的透明度原则是有矛盾冲突的。随着政府职能的转换和市场中介组织的发展,关系交易的比重开始持续下降。

在后期阶段(进入21世纪,T3之后),中国经济已经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市场制度得到不断完善,而且随着交易规模、范围、复杂度等的迅速增长,对依据正式法律和调整机制而出现的第三方仲裁的规则需要越来越迫切。因此,市场机制在交易过程中的作用越来越大,正式的、第三方执行的、非个人的公平市场交易机制(rule-based)开始发挥重要作用。

3.转型期企业战略选择及企业形式的实证研究

随着经济转型的进行,参与市场竞争的企业一般可以归纳为三种主要类型:

(1)圈内企业。(2)创业公司。(3)国外企业。在制度转型期间,企业主要有两种基本的战略选择:一是关系型战略。着重强调无形资产,体现在管理者个人和公司与其他不同组织之间的相互关系。二是市场型战略,着重关注传统战略研究中的独立于公司网络关系之外的竞争资源和能力(如质量,融资和营销)。

(1)转型初期阶段的战略选择。大多数企业通常都会倾向于选择普遍采用的战略,但不同的制度压力会影响它们的战略侧重点。在转型初期阶段,圈内企业可能主要依赖于关系网络而不是竞争资源和能力来参与竞争。创业公司与其他类型的公司相比更可能基于这两种方式参与竞争。国外企业大多数会选择合资和联盟的方式,在关系网络基础上参与竞争,而选择建立全资子公司和收购公司的国外企业通常会在竞争资源和能力的基础上参与竞争。

摩托罗拉于1987年在北京成立代表处,其进入时间正值中国经历制度转型期的T1到T2的阶段(如图1所示)。此时国内的移动通信行业刚刚兴起,尚处于起步阶段,“圈内企业”大多是国内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无线电设备厂,以及之前已经在传统电信上进入中国的合资企业等,它们在移动通信的先进技术上基本不具有竞争力。而移动通信行业的创业环境还不具备,“创业公司”尚未形成气候。作为“国外企业”。摩托罗拉在移动通信技术、品牌与经营管理上拥有绝对的竞争资源和能力,面对新兴经济的巨大商机,摩托罗拉的战略选择是利用自己的竞争资源,将自己的产品、技术和标准等引进到中国,以帮助中国新兴市场建立起它所熟悉的规则和环境。例如1987年协助中国建立起第一套移动通

信系统;1988年在中国推出全球第一款商用移动电话DynaTAC,更是推动了移动电话在中国的革命性发展历程。

进入到T2阶段后,面对着国内转型早期阶段特殊的制度不确定性,大量以人际关系为基础的、人性化交易的交易结构等市场环境,摩托罗拉选择采取的最重要的企业战略就是注重关系战略,特别是构筑良好的政府关系,其优秀的政府关系被认为是摩托罗拉在中国市场取得巨大成功和特殊市场地位的主要因素。摩托罗拉在发展初期便与中国本土密切融合,深入推进与中国政府部门、客户和市场的战略合作,与中国真正结成了双赢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每一次中国经济的发展战略发生调整时,摩托罗拉都顺应中国政府的需要,针对性地推出“中国战略”,给予中国政府高度的重视和大力的支持。1994年,中国政府强调“用市场换技术”的对外开放战略,摩托罗拉适时地制定了相应的中国“四大发展战略”,即:一是投资与技术转让;二是管理本土化;三是配套产品本地化;四是推行合资合作项目。“四大发展战略”充分体现了摩托罗拉对中国市场的长期承诺,其“共赢”和“中国化”政策得到了中国政府高层的欣赏。

2000年4月,摩托罗拉公司在美国国会游说支持中国永久性正常贸易关系法案,给予中国经济最优惠国待遇,著名的“敲门运动”向中国政府表达了仍然和中国利益息息相通的意愿。2000年8月,摩托罗拉总公司又做出了在华增加160亿元人民币投资的决定,用以生产半导体芯片和高科技通信产品,这次投资使摩托罗拉在华投资总额达280亿元人民币,一举超过上海大众成为中国最大的外商投资企业。2001年,在宣布中国人世的多哈WTO部长级会议的前两天,摩托罗拉在中国召开全球董事会,并推出了包括在华投资的3个100亿美元、转移研发和制造在内的“2+3+3”战略,展现了其致力在中国长期发展的决心和继续引领中国通信市场的信心。因为此时中国既需要坚定外商投资的信心,更需要提升中国的核心技术研发能力,摩托罗拉的“2+3+3”战略给予了中国政府强有力的支持,其行为也在中国市场上得到了回报,2001年8月,联通CDMA手机入围名单公布,在信息产业部公布的19家生厂产商中,惟有摩托罗拉以外资的身份入围。

摩托罗拉还大力支持中国的公益事业,摩托罗拉中国公司每年的预算中都有一笔在中国遇到紧急情况和灾害时可动用的捐款。1998年抗洪,摩托罗拉捐赠长江流域和东北灾区价值达3 000万元的设备和现金,捐建了11所抗洪希望小学;并连续10余年为希望工程捐款达3000余万元,捐建70多所希望小学,资助了12000名学生。摩托罗拉还为支持中国的高等教育向北大、清华等12所高校捐赠了1100万元人民币。这些行为更使其积极的企业形象获得了中国各方面的高度认可。

在中国转型初期的关键阶段,摩托罗拉中国区总裁赖炳荣(1994年8月到2001年12月任职)所推行的战略举措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他掌帅8年任期里,成功地游说摩托罗拉总部不断向中国追加投资和项目,“中国市场的巨大利益和中国总裁的游说艺术”形成了摩托罗拉中国独特的影响力。在这8年,摩托罗拉(中国)在寻呼机、手机及电信设备等领域都获得了中国数一数二的市场地位,销售业绩扩大了11倍,在华投资扩大了28倍,成为摩托罗拉最重要的子公司。摩托罗拉公司董事会主席多次访问中国,并受到江泽民主席的接见,其创始人高尔文表示,中国是摩托罗拉的第二故乡,摩托罗拉要以中国为家,当中国的好公民。他曾有这样的表述:“摩托罗拉好比是一条鱼,中国市场是一汪水。有的人只想着把这条鱼喂得越肥越大越好,但我们要先把这汪水做大,并且让这水充满营养和氧气。”这种表述同时也代表了摩托罗拉对中国战略的看法。

以上案例实证不难看出摩托罗拉在中国制度转型早期阶段的战略,尤其是高度重视关系型战略,使其成功地在中国通讯设备市场上占据着长达10多年的垄断地位。其竞争对手诺基亚同样作为“国外企业”,在中国转型初期选择了建立合资企业的方式,注重关系战略和逐步的本地化生产,在数字移动通信技术发展之初抓住机遇迅速发展,成为移动终端的行业巨头。作为国内的“创业公司”,华为公司在中国制度转型早期阶段同时注重关系战略和市场战略:一方面在关系战略上,注重建立政治关系网络,并和其他更强大的参与者建立合作关系,持续不断地重视关系资源,尤其是在客户关系上,通过各层运营商渗透到市场的每个枝节,借利益同盟铺开了市场版图。另一方面在市场战略上,走自主研发创新之路,建立独特的市场竞争力,并且长期坚持不少于销售收入10%的研发投入,对新技术、新领域进行持续不断的研究和跟踪;并以市场为驱动,高度重视市场资源,持之以恒地对标准和专利进行投入以掌握未来技术的制高点,正如华为总裁任正非所认为的,华为真正的核心技术应是可以“创造机会,引导需求”的技术。

(2)转型后期阶段的战略选择。拐点T3(中国人世)之后,转型逐渐向着以规则为基础的交易制度转换。在转型的后期阶段,相对来说规模比较小、比较年轻的“圈内企业”可能的是通过竞争资源和能力(重组和转型)来参与竞争。对于“创业公司”,在转型初期阶段建立的新公司相对于现阶段建立的新公司更可能依赖于竞争资源和能力而不是利用关系网络来参与竞争。选择建立全资子公司或者收购地方公司的“国外企业”通常也会在竞争资源和能力的基础上参与竞争。

摩托罗拉作为最早进入中国移动通信领域的设备提供商之一,此时已经可以看做是移动通信行业的“圈内企业”(由于现有的游戏规则而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的成员)。通过10多年的积累,摩托罗拉在中国已经建立起了稳固的关系网络和关系资源,因此,更倾向于坚持其关系型战略,巩固和利用现有的关系网络,继续保持良好的政府关系,巩固与中国各方已经建立起来的伙伴关系,坚持公司在华的各项发展战略,并进一步把它发展成为“一种不可动摇的战略伙伴关系”。

在赖炳荣2001年底卸任时,一手将极具政府公关能力的陈永正推上了摩托罗拉中国总裁的位置,以延续摩托罗拉“中国战略”以及与政府关系的优势。陈永正是摩托罗拉“共赢”和“中国化”政策忠实的秉承者,他上任不久推出的包括“3个100亿”、“2+3+3”战略等是摩托罗拉原来“四大发展战略”的延伸,其核心仍是“双赢”、

“扎根中国”和“做社会好公民”。2003年5月17日,在中国人民与SAILS抗争的关键时刻,陈永正极力促成摩托罗拉总裁、首席运营官扎菲罗夫斯基按计划来华访问,并代表摩托罗拉公司向中国政府捐赠了总价值达1180多万元人民币的抗非典设备、现金和物资,同时与北京市政府签署了合作备忘录,注册9000万美元在北京建立研发公司。此次访华获得了中国政府、媒体及社会各届的关注和赞扬。

然而(过了拐点T3)随着国内市场的逐渐成熟,制度的不断完善,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制度转型逐渐向着以规则为基础、市场化的交易制度转换,“圈内企业”多数也需要通过重组和培养市场竞争能力来寻找新的竞争优势,即使是转型前期的“国外企业”或已经成为目前阶段的“圈内企业”的先驱者,此时也不得不重视市场竞争战略,重新定义关键的竞争能力,调整品牌、产品与资源的整合。作为曾在半导体、移动通信和集群通信、汽车电子等最前沿的“高科技领域”处于绝对领先地位的企业,摩托罗拉习惯于在“供给创造需求”的市场中引领产业的方向和潮流,对市场本身的变化却没能进行有效的研究。

在第一代模拟通信上(1995年以前),摩托罗拉曾占据着中国手机市场80%以上的份额,通信系统设备市场50%的份额。然而在向第二代数字移动通讯技术转变的过程中,摩托罗拉公司把当时业务发展的重点放在了窄带CDMA上,并在著名的“铱星计划”上耗费了资金、时间和精力,从而失去了宝贵的市场先机时间,导致其在GSM系统设备市场上的被动,更给了诺基亚等后来者机会。1996年摩托罗拉在杭州建立CDMA终端和设备合资工厂,但中国的移动运营部门后来决定上GSM,令摩托罗拉措手不及。尽管由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的数字手机市场年增长率超过30%,摩托罗拉凭借其品牌优势和顾客忠诚度等抓住了部分尾巴,但在GSM系统设备上却没能占到太多的市场。此外摩托罗拉在系统设备业务上的致命伤——缺少核心交换技术一直使它无法真正地成为提供完整端到端解决方案的公司。近年来,摩托罗拉在GSM核心网市场逐渐淡出,仅仅靠与华为合作而勉强维持,尽管2005年4月27日在中国成立了新的3G研发中心,并于2006年先后建立了杭州研发中心、与华为合作的上海联合研发中心等,然而在网络设备方面,摩托罗拉实际上已经基本放弃了关键技术和设备的投入与创新。即使在其重视的CD-MA领域,也随着国内竞争加剧而江河日下,虽然在中国联通建网初期占到了一定优势,但到2008年国内CDMA网络招标时几乎全军覆没,而这一战场的失利,则更多的是由于其优柔的决策节奏和低效的执行力所造成的。

作为几大业务中权重最高的手机部门,其面向终端消费者的产品直接影响着摩托罗拉的业绩。在模拟时代,天线技术和模拟信号处理技术的水平决定了产品的好坏,而产品的外观式样几乎不用考虑,摩托罗拉占据了明显的技术优势,因此,虽然其手机产品价格很高,仍然占领了世界市场70%的份额。随着科技的发展,手机逐渐变成大众化产品,各厂商生产的产品同质化程度非常高,竞争日趋激烈,产品主宰市场的时代一去不复返。摩托罗拉在2002年推出MOTO策略试图有针对性地将自己的产品品牌定位于具有强大的消费力的人群身上,然而,在成功推出Razr v3等刀锋系列手机之后,仅仅依赖于不断改进Razr的颜色和功能,使得其新产品研发速度落在了诺基亚和三星等厂商的后面,这样带来的结果只能是价格的下降和利润率的降低。而在狂热的市场份额诉求下,摩托罗拉试图通过不断降价让自己重返市场份额的老大位置,以至于摩托罗拉手机成为了价格“跳水冠军”,大幅降价也迅速拉低了其利润率,2005年,诺基亚手机运营利润率为17.8%,远高于摩托罗拉的11%。大降价也伤害了消费者的利益和对摩托罗拉的品牌忠诚度,而一款杀手级产品的价格领跌对于其他的MOTO产品来说也无异于一场灾难。除了被证明是相当失败的价格战因素,占摩托罗拉总收入近70%的手机业务能跌到今天不到10%的全球市场份额,重要原因还有缺乏技术规划能力,手机操作系统平台战略混乱等,其手机操作系统平台方面的问题被业界认为是摩托罗拉手机产品的重要技术失误。直到2008年底,摩托罗拉手机部几乎面临分拆变卖时,摩托罗拉才开始对手机产品各个平台进行“大刀阔斧”的剪裁和整合。

摩托罗拉也进行过多次的资源整合、业务重组,例如2005年中国区,总裁高瑞彬上任后在中国继续推行旨在将各种通讯终端连接在一起的“无缝移动”,试图在中国实现所有产品和服务均以“一张面孔面对客户”,并先后整合资源,对组织结构进行调整,然而由于其固有模式的影响和内部管理混乱等原因,整合效果有限,调整并未从根本上解决摩托罗拉的经营状况。当外部环境使得摩托罗拉进入战略收缩期,赢利空间不在时,长期以来形成的高工资、高福利的企业传统便不合时宜了。在经历了2002年的低谷、2003年的动荡以及2004年整合后,摩托罗拉2005年又提出了重新成为手机市场领先者的3年计划。然而3年过去了,摩托罗拉与诺基亚的差距更大且被三星超越,在通信系统设备领域更是全面滑坡。不得不说摩托罗拉在中国制度转型后期的战略调整与改革自救是失败的,既失去了关键技术优势,也没能有效地“重组和培养市场竞争能力”。

作为“圈内企业”相对还比较年轻的竞争者(先前的创业者),华为持续重视以竞争资源和能力来参与竞争,始终坚持以客户为中心的战略,采用多种战略手段和适时的战略调整是其构筑竞争优势的关键所在。目前,华为在网络设备方面已经成为国内的领先企业,并逐步成为行业的领导者之一,特别是近年立足于成功的程控交换机产品所做的拓展和延伸,不仅使其在移动通信的核心网市场上获得了压倒性的优势,而且在无线接入系统上也获得了突破性的发展。在进入新世纪后,诺基亚作为“圈内企业”中相对年轻的国外参与者,一方面加强与中国在最新的通信技术领域的密切合作,深入参与中国信息产业的发展,致力于将中国发展成为诺基亚的全球人才基地。特别是在中国加入WTO后,诺基亚及时进行了结构调整和战略转型,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包括研发当地化和生产当地化,整合西门子和诺基亚的网络部门等,使得市场资源迅速增加,市场能力得到大幅提升。与摩托罗拉相比,诺基亚进人中国市场的时间较晚,能在短时期内与摩托罗拉争锋,得益于其充分重视市场资源以及有效的资源整合能力,尤其是在手机方面的成功,最大根源在于其准确地了解了消费者的需求,把握住了消费趋势,在消费者中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

三、结论与未来的研究方向

通过以上对中国转型期两阶段中摩托罗拉的市场战略与关系战略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在入世前中国通信市场竞争并不激烈,市场机制也不完善,因此,重视关系资源(包括与政府的关系和管理者的各种私人关系等无形资产)是通信设备商成功的关键。而人世以后,国际竞争对手和本地企业相继进入市场,竞争加剧,中国市场制度环境逐渐从基于人际关系的、人性化的、提倡关系型战略的交易机制向基于规则的、非人性化的、提倡市场型战略的交易机制转变,其游戏规则不再只是初级的“关系型”,更多的转为在关键技术和市场竞争力上的较量。而正如我们在摩托罗拉公司案例中所看到的,重视关系资源而忽视市场资源投入的传统惯性思维未及时扭转,严重影响了其在转型期的表现,而在关键技术与产品、市场资源与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失误则更加直接地导致了其市场竞争力的丧失和业绩的下滑。

与摩托罗拉形成对比的,则是其长期的竞争对手诺基亚凭借成功的结构调整和战略转型,牢牢抓住了市场资源,成为中国手机市场上占有绝对优势的领头羊。中国本土的设备提供商如华为、中兴公司等迅速崛起和发展,建立和形成了非常强的竞争能力;本土手机制造商也快速成长,占据了低成本和低价格优势。根据案例实证匹配对比的结果,我们认为跨国公司无论作为转型早期的“创业者”或“国外企业”,还是转型后期的“圈内企业”,只有正确地判断市场环境和企业所处的不同阶段,在关系战略和市场战略上做出适当的战略调整,才能够在不断变化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至此,本文以制度理论为依据,采用案例分析方法,对中国转型早期和后期阶段,跨国公司摩托罗拉在制度转型期的战略演变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特点及战略决策做纵贯分析,从而看到在制度转型早期企业需要充分考虑并重视关系资源,而在转型后期,企业的市场资源和市场能力则非常重要,包括控制关键技术、品牌与渠道和企业间网络资源等。然而本文暂且只讨论了特定产业情境中特定企业的战略安排,未来更为丰富化、更为细致的实证研究应立足于深入的比较分析,来考察在转型经济背景下企业如何进行战略演进。只有理论联系实际,同时将制度理论和其他理论紧密结合,才能对转型经济中企业的战略决策做出更强有力的解释和指导。这也是相关制度理论与企业战略选择未来研究的努力方向。

高级工程师发论文范文第6篇

1 背诵中积累

背诵是积累知识、丰富语言材料的好方法。俗语说得好:“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教学应以读为本, 让学生充分地读, 在读中理解, 在理解中读, 反复诵读, 熟读成诵, 读出滋味, 读出情趣, 从而读有所值, 读有所得, 在读中自然而然地积累丰富的语文材料。叶圣陶先生曾把有感情的读称为“美读”, 并指出, 要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在激昂处还他个激昂, 在委婉处还他个委婉。因而, 教师要注意引发学生在朗读中动情、生情, 主动积极地积累语言。《桂林山水》一文景美文美, 它以优美的笔触, 描写了桂林山水的绚丽景色, 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教师可让学生听配乐朗读, 可让学生观看桂林山水的图片、录像, 也可让有幸游览过桂林山水的学生谈谈真实感受, 激发学生对桂林山水的热爱向往之情。在读中欣赏美丽壮观的图画, 学生心通其意, 必有身临其境之感, 将自己融入优美文字之中, 就在感情朗读中顺理成章地积累了语言。“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作诗也会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2 摘记中积累, 发挥词意的作用

俗话说:“好记忆不如烂笔头”。在阅读中随时随地积累, 把读书时发现的好词语、句子、片断摘录下来, 将原来较长较深的书或文章用提纲形式摘录下来。许多积累作业都是由学生独立完成, 他们边阅读, 边摘录好词好句, 教师很少参与其中, 只是进行简单地检查批阅, 我认为这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小学生的识别能力和自控能力都较差, 词汇积累中带有很大的盲目性, 往往只是记在纸上。所以教师要做恰当的引导。首先知道学生进行词汇的分类整理。例:写人类可分外貌、动作、心理、语言;写季节分春、夏、秋、冬四季不同物候;写物类分色、形、味。其次教师在学生课外抄摘的基础上根据课文内容的需要, 选择出一些词汇, 或成讲义, 或成小黑板, 加深学生对这些词汇的印象, 以备课堂上提取。比如《李子核》一文, 我抓住文中三个训练点:一是看实物运用课外词汇, 描写李子的外形;二是描写瓦尼亚脸红的一个比喻句;三是动补结构的句式“他吓得脸色发白”。我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课外积累描述果子色、形、味的词语, 描写红颜色的事物以及描写恐惧心理的词语, 分类抄于卡片上。

3 体会中积累, 百味生活的色彩

课文《李子核》第四小节描写瓦尼亚听了阿姨的话后, 非常害怕, 用了一个动补结构式:他吓得脸色发白。我先让学生体会瓦尼亚此时的心情如何, 从哪个词上可以看出瓦尼亚很害怕。然后请学生思考一下描写一个人害怕, 除了脸部表情外, 能否用其他一些与身体部位相关词语来表达, 接着引导学生说出“头皮发麻、两手发抖、浑身是汗”等等。经过这一系列的调整, 大大激发了学生课外积累词汇的兴趣。又如《海上日出》课后习题3:读句子, 说说这些句子哪些地方写得好, 好在哪里。我先让学生自读这些句子, 然后从句中描绘景物、用词造句等方面入手, 引导想象, 品词析句, 体会海上日出的壮观和作者遣词造的准确, 如“太阳像负着什么重担似的, 慢慢儿, 一纵一纵地, 使劲儿向上升。”可先指导学生从太阳的动态变化入手, 想象朗读, 品味描述太阳上升的词语:“慢慢”、“一纵一纵”、“使劲儿”, 体会想象太阳吃力上升的样子, 学习作者是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写作方法。这样, 学生在品词、品句的过程中, 自然而然地把这些好词佳句记忆在脑, 丰富了自己的“语言仓库储备”。

4 应用中积累, 丰富自身的内涵

在语文教学中, 教师要善于捕捉运用迁移的练习点, 指导学生有机积累语言, 沉淀语言素材。在《语文课程标准》的各学段目标中也都提到:“在写话习作中运用自己积累的语言材料。”学生有意识地在运用中已有的积累语言, 是深化积累的最佳方法。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课后有这样的习题:“课文中由四个字组成的词语很多, 如‘张冠李戴’, 抄写这些词语, 并选择其中的两个造句”。这类习题的训练, 教师可先让学生抄写词语, 理解词语, 然后让学生自由选择, 灵活运用。学生写句时, 表达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学生在不断的、反复的语言运用中, 既激活了自身的语言积淀, 又吸收了他人的新鲜语汇, 不断丰富了自身语言, 达到语言的再积累。

5 课外中积累, 提高语文的素养

教师要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生活, 乐于记录生活的好习惯, 帮助学生在脑海中不断积累多种表象。要鼓励学生投入到社会生活中去, 做生活的有心人, 积累常用的谚语、歇后语, 留意周围的标语、广告词, 并随时记录到自己的生活笔记中去。学会了品味生活, 才会使生活的语言富有灵性。学生的生活经验丰富了, 便会自然产生联想, 将头脑中已有的语言材料选择重组, 积累内化为自身的语言, 得到永久储存。

教给学生积累语言的方法, 使他们采集到更多的原材料, 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语言仓库。指导他们在阅读中摘录好词佳句、名言警句、成语格言、优美诗词等, 把生活学习、电影戏剧、报刊书籍、宣传标语、电视广播中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好材料记录下来, 广撷博采课外语言, 并在同学中进行传阅交流, 互相观摩。这样直接、间接的语言材料积累多了, 写文章就会语言丰富, 表情达意就能挥洒自如。学生的语言积累丰富了, 学生的语文素养也就提高了。

总之, 在切实加强学生阅读积累的今天, 重视词语的积累, 将对其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学生掌握词语的过程就是掌握概念的过程, 正确灵活地掌握了概念, 才能有正确灵活的思维, 因此在词语教学中, 帮助学生积累词语, 扩大词汇量, 就成了语文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 它对于丰富学生的语言、发展学生的思维是至关重要的。厚积而薄发, 他们的语言才不会苍白, 他们的思维才会被点燃。

摘要:经过这几年的教育教学的实践, 发现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词语积累显得尤其重要, 如何让学生进词语的积累呢。本文阐述实践中的经验与体会, 通过教学中的背诵、摘记、体会、应用与课外各类形式的积累, 从学生的学生兴趣, 学习环境, 身心状况来设计恰当的学习时机, 达到词语的积累的过程, 最终是得以运用, 能厚积而薄发, 自如的应用于写作过程之中。达到语言文字、语文体质的体验, 实现语文教学的目标。

关键词:词语积累,语文教学,目标实现

参考文献

[1] 王素沂.关注主体提高语文教学质量[J].新作文 (教育教学研究) , 2007, 13.

[2] 王战伟.新课标下让小学语文课更有韵味[J].青海师专学报, 2007, s1.

[3] 周芹.让培养语感成为语文教学的重头戏[J].陕西教育, 2007, 9.

上一篇:小学教师个人论文范文下一篇:钳工技师职称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