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教育下艺术教育论文范文

2023-10-04

审美教育下艺术教育论文范文第1篇

[内容摘要] 当今新课程标准下的美术教育已经逐渐从最初的传授技艺为主转向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对人才的需求也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学校教育中,艺术教育能和谐地统整学生成长的过程,使他们的身心更加健全。

[关键词] 审美能力 审美情趣 直觉 主动 合作 探究

美术教育的本质就是培养学生情感方面的审美能力,对人进行情感上的陶冶是艺术最基本的功能和最根本的价值。中学时期是一个人形成人生观和培养高尚情操的重要阶段,学生们不仅要注重各门学科的学习,还要兼顾艺术的修养。艺术课程的设置无疑是学科结构中必不可少的内容,学生可以通过艺术课了解世界的优秀艺术,积累一定的审美经验并掌握一些基本的表现技法;这些课程可以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使其树立审美理想,进而培养他们的形式美感和审美能力,从而使其达到情感上的升华。如果忽视艺术教育,学生的创意思维必将受到限制,无法打开,而审美能力低下的人很难产生远大的理想,人生的发展也必然受到影响,其后果将很严重。

在新课程改革标准的指引下,美术课堂的教学理念已经逐渐从最初以传授技艺为主转向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高尚情操。罗恩菲德在《创造与心智的成长》中指出:“艺术教育对于我们教育系统和社会的主要贡献,在于强调个人和自我创造的潜能,尤其在于艺术能和谐地统整成长过程中的一切,造就出身心健全的人。”[1] 下面结合教学实践来谈谈如何在美术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

一、寓教于乐,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艺术鉴赏

艺术教育首先是强调人在情感上的愉悦。在进行艺术教育时,我们首先教给学生鉴赏的方法,注重对优秀作品的赏析,指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探究画作的内涵。如对齐白石的《蛙声十里出山泉》进行鉴赏时,教师会带领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引导学生以审美概念和生活经验相结合,感悟画作的意境;同时再让学生临摹一些简单的写意画,使其感受中国写意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的精妙。这样就会激起学生的审美激情,也有利于他们积累审美经验。艺术教育更多的是要在教育方面发挥作用,所以更应当强调艺术具有积极的审美功能[2] 。

二、精讲善练,引领学生去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在美术模块教学中,教师经常会结合理论和技法进行讲解:如讲到中西方绘画工具、材料、技法的异同,讲到美术界不同流派的创作理念,讲到各种绘画技法的逐步分解……这些授课内容如果仅靠教师的讲解而不做示范,不仅老师讲得很空洞,学生也会因为缺少基本概念而感到很茫然。但如果教师的课堂讲解顺带作一些技法示范,再让学生参与一些作品的临摹——即对一些传统绘画技法进行体验,让他们去切身体会、真实感受一番,则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授课效果。继而教师再让学生进行分组合作创作;通过创作体验,可以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使其创造性、探索性思维得以促进。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还有利于他们培养自己的团体精神,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形成良好的协作意识。

三、直观教学,明确学校美术教育在思维训练中的意义

直觉在人的审美活动中举足轻重。在艺术创作和艺术鉴赏中,人的直觉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艺术心理学教授鲁道夫·阿恩海姆在论艺术教育的重要性中指出:“有这样一些教育者,他们对直觉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甚至抱以轻蔑的态度……直觉被认为是一种由上帝或遗传授予少数个人的神秘天赋,因此很难通过教育获得的。”[3] 他认为艺术教育是激活人的直觉的重要手段。人们在认识和接触外部世界时,首先通过直接感知来获得相关信息,人类最初的美术传播方式就是言传身教;在美术教育中,直观教学法是最为传统也是最为直接的教授方法。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能说到画到,让学生直接感知什么是美及如何表现美;还要让学生参与一些体验性活动,如通过直观来体会现实中的场景和艺术加工后的效果对比;还可以拓展教学环境,如带领学生参观博物馆和户外写生,让学生去画校园中的树木、房屋,可以举办校园风景作品展,把他们的审美能力和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以增强他们对校园和大自然的热爱。

美术教师不仅要充当课堂上的导演,还应当是一个好演员,其艺术修养和娴熟的技艺必然会给学生带来最直观的感受,从而激起学生的创作激情,以促进他们的创意思维。如讲到《移情草木——花鸟画》一课时,教师先讲明中国古代的写意画家们为什么会寄情草木,然后现场示范画梅兰竹菊这中国画中的“四君子”。课堂上,教师的寥寥数笔而情景毕现,收获的不仅仅是掌声,更多的是让学生认识到传统文化的灿烂,体会到艺术情操的陶冶,尤其能感受到自我人格的升华,这才是艺术课堂的最高境界。当然,现代教学媒体的参与也大大丰富了教学手段,不仅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也让教师的示范来得更为直观。

美术作品的评价主要是学生的自评、互评为主,学生凭借自己对事物的感知和理解去作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创造力。只有通过富有直觉的感知,使学生有了创作的冲动,才会激起他们丰富的想象,促使其思维得以全面发展。所以说,美术教育对思维训练的培养是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

四、环境育人,创设良好的校园艺术环境

早在19世纪中叶,美国教育家阿莫斯·布朗森·奥尔克特认为:“源于宇宙精神的直觉应远离肮脏、丑恶的环境,而在美好的自然环境中产生。”因而他强调学校的环境对于教育非常重要。为此,他在他的学校中用“能激发和培养想象力、陶冶心灵”的美好事物来装饰校园和教室。奥尔克特还认为,每一件“物质和有形的”东西都要与“尚未被破坏的幼年和少年时代的心灵的宁静”协调一致。我们可以通过在校园内摆设名人塑像、艺术雕塑、名人字画等形式,让学生置身于艺术感很强的校园环境中,给学生一个轻松愉悦的氛围来学习和生活,这是一个行之有效的途径。美术课在现代课程设置中所占比重不大,仅凭单一的课堂模式教学显然不能达到预期目标,但是如果运用艺术的手段并以改善学校环境的名义来进行,将对促进学生心灵的成长无疑是最直接、最有益的补充,也是其他学科的学习所无法替代的。

五、与时俱进,了解当代艺术教育现状及价值观

现代社会是人类历史上发展最迅速、变化最丰富的时代,社会生产力和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社会意识形态也产生了巨大变化,人的变化必须要跟上社会的变化。众所周知,很多国家的学前教育都是让幼儿通过游戏活动进行探索发现的学习,包括特别适合儿童发展水平的美术、音乐、舞蹈等课程。在小学、中学的课程设置中,艺术课目都占有一定的比重。艺术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如富有跳跃性的想象,如富有创造性的思维,这是让孩子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善于将一些想法与其他问题相联系。

人们所学的艺术技能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不胜枚举。但是在我国,现有的学校评价机制和教学结构中仍旧存在一些偏科的现象,艺术课教学有时会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事实表明,艺术学习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还会对学生学习其他学科具有一定的促进效果。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以人为本”、“一切以学生的发展为核心”。这就要求我们教师首先必须进行观念的转变,加强理论学习和艺术修养,要求老师至少能胜任三至五个模块的教学。美术教学任务不仅有其复杂性、艰巨性,而且应当具有创造性、广泛性,更是一个长期性、连续性的活动。只有在美术课堂教学的前沿阵地上,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地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和示范性,注重对学生审美功能和审美情趣的培养,这样才能既符合社会与人的发展需要,又有利于促进多元文化的发展。

审美教育下艺术教育论文范文第2篇

“美学”作为一门学科, 其内容是很丰厚的, 但在常规的音乐、美术课的教学中应该将它的普遍原理、基本常识及在音乐、美术作品中的欣赏、应用规律以深入浅出的方式贯穿于其间, 引导学生由识别美、向往美到表现美、创造美, 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和对艺术作品的品评能力, 它对学生的人格健全、素质培养、性情陶冶等都是大有裨益的。

1 审美主客体的相依关系

大自然无处不客观的存在着美的景象、美的意趣, 美的声音和美的色彩, 古往今来, 歌咏大自然之美的诗文举不胜举, 如“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等等。再如宋代画家郭熙在《山水训》中对四季山水美的感叹:“春山淡冶而如笑, 夏山苍翠而如滴, 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赋予自然山川以鲜活的情态。大自然存在的各种各样的美, 若没有万物之灵的人通过主观思想去感悟它、欣赏它、赞美它、描绘它, 那么再美的客观存在也会失去美的意义, 也就不会有莫奈的《日出印象》、钱松岩的《江山如此多娇》、不会有阿炳的《二泉映月》、施特劳斯的《蓝色多瑙河》……。反之, 若把一个人置身于月球那样毫无生命的荒废环境中, 无论审美的情感多么丰富也不会产生美的感受。因此, 美是客观存在与主观感受二者结合的产物, 这就像一枚硬币的两个面, 是无法分离的。《吕氏春秋、适音》篇中有一段与此相关的论述:“耳之情欲声, 心弗乐, 五音在前弗听;目之情欲色, 心弗乐, 五色在前弗视;鼻之情欲芬芳, 心弗乐, 芬芳在前弗嗅;口之情欲滋味, 心弗乐, 五味在前弗食。欲之者, 耳目鼻口也, 乐之弗乐者心也。”美的声音、美的色彩、美味、美食都是客观存在的, 但若人没有好的心情不去主动感受、品味它们, 那么, 这些美也就无所谓存在与否了。在艺术课的教学中也是如此, 应该培养、引导学生的审美意识, 才能更好的激发学生对艺术课的学习热情, 从而达到“以美怡情”, “以情渲美”的审美教育目的。

2 树立多元审美标准的辨证观念

古希腊的哲学家们提出“和谐则美”, 这是美的理性定义;比例中的“黄金分割律”是美的科学定义;光明是美的, 青山绿水是美的, 祖国是美的, 母亲是美的……这些是文学描写中美的通律;水灵灵的大眼睛、乌黑的头发、皓齿朱唇、棉柳般的腰身, 这些是少女美的共性标准……如此等等, 可见, 美是可以达成共识且有一定的标准的。然而, 事物总是有它的多重性, 由于美是多样的、可变的、审美的人也是由多种情趣、多种个性和多种层次组成的群体, 所以, 美又存在着不确定性。诸如:和谐产生舒适优雅的美, 但强烈的对比也能给人兴奋、激昂的美;“黄金分割”以外还有对称美和其它样式的美;阳光灿烂是明媚爽朗的美, 而暴风乌云也有汹涌激荡的美;红花配绿叶美的喜气亮丽, 绿叶衬白花也美的清淡素雅;翠柳曲径、鸣禽微风有怡人畅神的美;荒山野岭、西风古道, 也有苍凉、悲壮的美;姑娘只有生就大眼睛就美吗?日本影星山口百惠美的迷人, 却长着一对不大的单眼皮眼睛;饮食中也不只是酸、甜、麻、辣、香才算美味, 苦瓜、臭豆腐同样是美食;歌唱除了洪亮优美的唱法不也有嘶哑狂放的风格吗?它也给人一种雄健、厚重、开阔的美感;与古典绘画相对的印象派、立体派等现代派绘画, 有时甚至看不出具体的形象, 但却蕴涵着梦幻、朦胧、意趣等等的超现实之美……足见美是不能限定统一标准的。淮南子《说林训》中曰:“佳人不同体, 美人不同面, 而皆悦于目;梨、橘、枣、栗不同味, 而皆调于口。”把美的多样性和审美的多重性说的真明了。因此, 了解美、认识美、评价美, 必须树立辩证的观念, 才不至于误入偏颇。

3 正确理解自然美与艺术美的辨证性

我们常常用“江山如画”来赞美大自然, 这句话正说明了自然美与艺术美的辩证关系。江山如画, 意即江山美的和画一样了, 也就是说江山原本还是没有画美, 但画又需“师法自然”, 这正道出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道理。清代的袁牧在《随圆诗话》中说到:“明珠非白, 精金非黄, (天然的珍珠原本不是很亮, 天然的金子原本也不是很黄) 美人当前, 灿如朝阳, 虽抱仙骨, 亦由严妆。”即美虽有先天的丽质、美姿但仍需后天的巧饰浓妆, 经过后天的修饰, 可使先天的才情美质更增光彩。自然美总是带有散漫、繁杂、零乱、无节律等等不美的因素, 而艺术美则是在人的主观情感的指使下经过提炼、加工、夸张、创造等手段, 去自然外在的冗废, 取其内在的精粹与神采而展现出的美。我们浏览王烯孟的《千里江山图》, 将祖国的大好河山尽收眼底, 而又如入仙境一般美不胜收, 此绝非真山水可比拟。我们试想, 耶稣与十二个门徒在实际用餐时, 绝不可能像听课的学生那样面朝一个方向, 挤坐在桌子的同一边。如果画家为了忠实自然, 把人物按照实际状况安排在桌子的四周, 那这幅画就会平淡无奇、索然无味, 失去它的艺术感染力, 就不能把十三个人物不同的表情、不同的心态、不同的个性淋漓尽致的展现给观众。因此, 这就需要画家有超越现实的天才的想象和创造, 使普通的用餐场面戏剧化、典型化、艺术化, 从而给艺术注入永恒的生命力。可以说, 凡是优秀的艺术作品都蕴涵着同样的艺术妙谛。中国画的空白处可以是天、可以是水、可以是雾等等;音乐中雄伟峻拔的旋律听之若见峨峨泰山, 柔和舒朗的旋律听之若睹汤汤江河……这些都包含着自然美与艺术美相互渗透、相互转换的潜在关系。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艺术则把美推向极至, 诚然, 美在生活中、艺术中无处不有、无处不在, 但需要我们善于发现 (具备审美的眼睛) 、善于思考 (具备审美的理念) 和细细的体味 (具备审美的情怀) , 方可悟得美的真谛。而在艺术教育中, 如何科学的发声, 如何科学的塑造, 如何用肢体传达语言, 如何用色彩表现光感等等, 这些都可以说只是艺术的外在形式, 而要真正使歌声、舞姿释放出感人心魄的审美情境, 使线条、色彩传达出耐人寻味的审美内涵, 才是艺术的灵魂之所在。

摘要:艺术类科目的教学要注重审美教育的贯穿, 因此, 学习和了解美学的基本原理是音乐、美术课教学的理论核心所在。本文结合实际教学及作品分析, 从美的主客观合一性到美的标准的多重性再到自然美与艺术美的辩证性, 进行较为详实的分析和探论, 旨在将深厚的美学原理用简明的归纳方法和直白的语言解析融入到艺术课教学中。

关键词:艺术,美学,审美,辩证,教学

参考文献

[1] 樊波.中国书画美学史纲[M].长春:吉林美术出版社.1998.

[2] 周积寅.中国画论辑要[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1998.

[3] 李厚泽.美学三书[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

审美教育下艺术教育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审美教育是音乐教育的核心,在音乐教育实践中开展音乐审美教育,能够让学生在学习音乐知识的过程中发现美、感受美,最终实现对美的创造,强化学生音乐审美情趣的形成和艺术修养。从音乐审美教育视角对声乐艺术的魅力进行研究,能够使教师对声乐艺术的审美情趣形成有更加明确的认识,进而有效指导声乐教学活动的开展,促进整体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为学生声乐艺术修养的培养创造良好的条件。

【关键词】音乐艺术 审美教育 声乐艺术

音乐审美教育是音乐教育体系中的特殊表现形式,积极组织开展音乐审美教育活动,使学生在学习声乐艺术知识的过程中能够产生强烈的愉悦感,并且使其音乐艺术的创造能力得到适当的强化,对学生深入系统地学习音乐审美知识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新时期在对声乐艺术教学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应该适当结合音乐审美教育加以探索,从音乐审美教育角度入手进行系统的论证,提出合理化的声乐教学建议,促进声乐教学质量的提升,实现对学生声乐艺术修养的良好培养。

音乐审美教育

对音乐审美教育加以解析,其主要是指将音乐艺术作为媒介和载体,将审美作为目的和核心所组织开展的实践教育活动。在开展音乐审美教育的过程中一般遵循特定的规律,突出教育教学工作的规范性。在系统解读音乐审美教育的基础上,发现其将音乐艺术的美作为审美对象,并且各项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都将音乐审美的特点作为基础。在遵循教育活动共同规律的基础上设计不同的教育教学形式,能够让受教育者在接受教育指导的过程中,对音乐艺术审美有个全新的认识,获得良好的音乐艺术体验,进而感受音乐艺术美,发现音乐艺术的美,最终逐步实现对音乐艺术美的创造[1]。声乐艺术是音乐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从音乐审美教育角度对声乐艺术进行分析,能够发现其在声乐艺术的传播过程中表现出较强的艺术感染力,并且能促使声乐艺术展现出多样化的美感,彰显声乐艺术的魅力。所以在研究实践中,教师要注意从音乐审美教育的角度解析声乐艺术的魅力,并结合声乐艺术表现需求、情感渲染需求、艺术创造需求等对教学活动进行创新,在音乐审美教育的指导下全面提高声乐艺术的教育效果,促进学生声乐艺术审美能力,为学生声乐综合素质的养成奠定基础。

从审美教育角度看声乐艺术的特征

声乐艺术本身是一种审美体验的表现形式,其之所以作为一种审美体验是能够产生一定的群众性和普遍性,主要是其较之于其他审美体验表现形式能够产生更强的艺术表现力和情感渲染力,让人在欣赏声乐艺术的过程中获得一定的审美感知。笔者从音乐审美教育角度对声乐艺术的基本特征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发现其特征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情感性审美特征。音乐是情感的载体,在音乐创作过程中,人们可以借助不同的音乐形式实现对情感的抒发,进而引发人的想象和联想,促使欣赏者在欣赏过程中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在对音乐审美教育加以解析时,我们发现音乐审美教育本身就能够表现出一定的情感性,实质上可以将音乐审美教育看成是情感艺术教育。从这一角度看,声乐艺术作为音乐艺术的重要表现形式和音乐审美教育的体验形式,其必然也会表现出鲜明的情感特征,在声乐艺术演唱中,歌词和曲目都是人传达情感的重要手段,欣赏者在对声乐曲目欣赏的过程中能够直观感受到曲目中的情感,进而被其中蕴含的喜怒哀乐所感染,形成强烈的情感共鸣[2]。换言之,声乐演唱过程中声乐艺术中的情感力量能够给人带来强大的精神影响,情感就是声乐艺术的生命和灵魂,只有表现出较强的情感魅力,声乐艺术在传播过程中才能够获得受众群体的认同和肯定。所以说,情感审美教育特征是声乐艺术的核心艺术特征。

其次,体验性审美特征。音乐艺术主体在表现音乐艺术的过程中能够使音乐艺术产生一定的主体体验性特征。音乐艺术的体验主体包括创作主体、欣赏主体以及表演主体。因此,情感体验也将表现出一定的多元化特征。对音乐艺术中的重要类别声乐艺术进行适当的论述,声乐艺术的创作、演唱和欣赏也与个体的参与和体验存在紧密的联系,人只有在亲身参与的过程中获得一定的体验感,才能够深切地感受声乐艺术的美,获得精神层面的满足。将音乐审美教育作为核心思想进行论述,则可以发现在音乐审美教育中要更加关注学生对声乐艺术的体验,力求能让学生在声乐艺术体验中提升对声乐艺术的感知力、表现力和把握能力,强化学生学习效果。所以从音乐审美教育视角对声乐艺术的魅力进行研究,还应该对体验性审美特征进行重点解读[3]。

再次,创造性审美特征。音乐艺术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由、感性的特征,并且不同人对音乐艺术的理解存在明显的差异。不同个体在传播音乐艺术的过程中实际上已经对音乐进行了主观创造,可以说音乐艺术具有一定的创造性特征。声乐艺术是音乐艺术的重要类型,其需要借助歌词以及声音展现艺术魅力,而在人们通过声音对声乐加以表现的过程中往往会融入自己的想象和创造。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也要注意激发学生想象力和联想能力,让学生基于个人理解对声乐艺术进行创造,从这一点能够看出,在音乐审美教育层面,声乐艺术也会表现出一定的教育性特征。

最后,愉悦性审美特征。音乐艺术能够带给人不同的体验和感受,让人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身心愉悦,甚至引导人以积极客观的态度面对社会生活。简单地说,就是美妙、舒缓的音乐能够带给欣赏者愉悦的体验,让欣赏者得到身心放松,进而触发欣赏者积极的情感,让人的心灵得到净化。在音乐审美教育中,教师往往会让学生静心聆听音乐,感受音乐中的积极情感元素,增强学生的愉悦体验感,实现对人心灵的美化,进而为人的身心健康发展提供相应的支持。由此可以發现,从音乐审美教育角度进行研究,声乐艺术具有一定的愉悦性、审美性特征,从而将声乐艺术的魅力充分展现出来。

基于音乐审美教育要求对声乐教学的建议

从音乐审美教育角度对声乐艺术魅力形成全面认识后,要想促进声乐艺术教育的作用得到系统发挥,就应该结合声乐艺术教育提出合理化建议,为声乐艺术教育指明发展方向,确保能够在音乐审美理念的指导下全面提升声乐教育效果,为学生更好地学习声乐艺术知识奠定坚实的基础。下面就结合音乐审美教育的实际情况对声乐艺术教育进行系统的分析,力求能够为声乐艺术教育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和指导。

1.注重聆听,让学生在聆听中体验声乐艺术的魅力

人在接触不同声音的过程中,对声音的感知需要借助听觉器官来完成,因此可以将音乐艺术看成是听觉的艺术,从人的听觉感知能力和感知水平以及感知差异等对不同的听觉效果进行判断,进而把握人对音乐的感知以及音乐艺术可能对人产生的影响。在音乐审美教育领域,一直高度重视学习者在学习音乐艺术过程中的听赏审美,并且相关研究者在研究中明确提出,音乐艺术的审美体验需要借助对音乐的听觉赏析来完成。人如果要想真正感受音乐和理解音乐,就必须通过听觉获得一定的音乐体验。只有听觉体验才能够感受到音乐的复杂性和音乐中所表现的情感。音乐领域所开展的音乐审美教育实质上就是体验性的教育活动,其要求学习者作为审美主体在学习过程中通过主动体验实现对音乐的感受,进而形成对音乐的深入理解[4]。而从音乐艺术的传播角度进行分析,在音乐作品进入到接受阶段前,一般是作为知性对象而存在的,而通过人们的聆听和感知体验,其才逐渐转变为感性对象和悟性对象,能够被人们感知和理解,进而促进人们对音乐艺术的审美接受。从这一角度看声乐艺术教学,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让学生通过聆听声乐产生对声乐艺术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声乐艺术的动力,让学生能够在聆听欣赏中真正体验到声乐艺术的美感。由此,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反复聆听高质量声乐作品的条件,并且指导学生如何聆听和欣赏作品,确保学生能够在聆听欣赏中形成对声乐作品的深入认识和理解,形成对音高、音色、节奏等的系统认识,保障声乐艺术鉴赏效果,促进学生欣赏美和鉴别美的能力得到明显增强。

例如,组织学生学习《梅娘曲》(田汉词,聂耳曲)时,不仅要指导学生从理论层面了解创作者创作乐曲的基本情况,对曲式结构进行分析,还应该促进学生对歌曲情感的把握,加深学生对歌曲内容的理解。基于此,教师就要组织学生对歌曲进行反复聆听,并且在学生反复聆听的过程中对学生提供相应的教育和指导,让学生能够感受不同歌唱家在表现歌曲的过程中所展现的歌词美、旋律美、情感美等,辅助学生确立审美标准,在指导学生深入感知歌曲思想内涵的同时,也实现对学生声乐艺术感知力和鉴赏力的培养[5]。在此基础上,为了能够促进声乐教学效果的明显增强,教师还应该对学生的听赏范围进行进一步拓展和延伸,让学生能够通过聆听不同类型和风格的声乐作品,对不同歌唱家所演唱的不同曲目进行对比赏析,进而确保在听赏过程中能够促进学生音乐艺术感知力的增强,让学生在不断感受和体验中发现声乐艺术的美感,有效促进学生整体学习效果的增强。

2.关注课堂,强化声乐相关知识课程的教学

声乐艺术具有独立的艺术形式,在声乐艺术的表现方面能够实现对整体美的彰显。一般情况下,在解析声乐艺术魅力的过程中,要从声乐艺术的语言美、音调美以及和声美等角度分析不同审美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进而对声乐艺术的整体美形成更为深刻的认识,加深对声乐艺术作品的感知和理解。结合音乐审美教育思想的指导,声乐教师在教学组织活动中应该认识到音乐审美教育主要是通过对音乐艺术作品中所蕴藏的审美元素进行挖掘,让学生在感受不同审美元素的过程中实现对音乐艺术美的体验。因此可以看出审美元素一般都具有独立的音乐感知基础,这就要求声乐艺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指导学生对构成声乐艺术魅力的不同审美元素进行分析,在提高学生感知水平的基础上,确保学生能够对声乐艺术的整体美形成更加深刻系统的认识。基于此,在组织开展声乐艺术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突破学科的限制,对学生多种感知能力进行强化,并且高度重视课堂教学活动的创新,在教学活动中不仅向学生传授声乐方面的知识和内容,还要基于跨学科理念对声乐相关课程进行开发,增强学生的知识储备,为学生感受和理解声乐艺术中涉及的不同审美元素创造条件。

例如,教师加强声乐课程与视听练耳课程的联系能够对学生听辨能力加以强化,确保学生更好地辨析声乐曲目中的音高和节奏等元素;加强声乐课程与文学课程的联系,能够让学生对歌词内容形成深刻理解;加强声乐课程与钢琴伴奏课的联系,可以促进学生声乐艺术创编能力的增强,让学生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形成对声乐艺术器乐美的感知[6]。可见各种不同课程的联系和融合能够辅助声乐课程教学活动的开展,对学生的音乐艺术修养加以培养,使学生在接触声乐艺术知识的过程中能够对声乐艺术中的审美元素形成更加深刻的感知,确保学生的整体学习效果得到全面强化。此外,将声乐课程作为核心对其他多种类型的课程模式进行开发,还能够对学生的视野加以拓展,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明显提升,进而能够在声乐欣赏教学中把握声乐艺术元素的美感,形成对声乐艺术作品整体美的感知,产生良好的学习体验,学生的声乐艺术整体学习效果也必然会得到有效强化。

3.师资建设,对声乐教师的专业素质和综合能力加以培养

从音乐审美教育理念的应用情况能够看出,在音乐审美教育体系中,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者,在教育实践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要想对声乐教学进行改革创新,确保通过科学的教学指导学生能够对声乐艺术的魅力形成系统感受,就需要认识到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并将师资建设作为重要的工作内容,争取能够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声乐教师队伍,为学生学习声乐艺术提供科学的指导,确保学生在声乐教育中能够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进而感受声乐艺术的魅力,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在提高学生声乐艺术学习效果的同时也保障学生的声乐审美理想和审美能力得到全面强化。在探索提高声乐教师专业素质和综合能力的过程中,首先要对声乐教师应该具备的专业素质进行分析,不仅要保证声乐教师具备敏锐感知和准确判断音高、音色、音准以及节奏的能力,还要提高声乐艺术教师对声乐艺术中声音美、情感美、旋律美以及舞台表现美的感知,并且能够将个人感知融入声乐艺术教学中,为学生提供科学的指导,实现对学生声乐艺术理解和创造力的培养[7]。同时,声乐艺术教师也应该自觉加强对古今中外声乐歌曲的学习,并且多渠道对自身演唱能力进行强化,保证能够在教学实践中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声乐演唱示范,能在示范演唱中融入个人情感和个人理解,增强声乐教学的艺术感染力和情感渲染力,使学生在学习和探索的过程中对声乐艺术的魅力形成全新的认识。其次,在对声乐教师进行培养的过程中,不仅要强化其专业素质,还要对其综合能力进行适当强化,确保教师能够遵循寓教于乐的原则开展教学活动,在教学组织过程中不仅关注学生对声樂方面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还注重学生的学习体验,为学生感知声乐艺术的魅力、表现声乐艺术的美和创造声乐艺术的美提供相应的支持,进而逐步增强声乐艺术教学效果,实现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8]。简单地说,教师声乐艺术教学综合能力的培养更多地体现在教师个性化教学方法的创新和灵活教学组织形式方面,教师以较强的声乐艺术修养和高水平的教育指导能力开展教学活动,能循序渐进地实现对学生声乐艺术修养的培养,为学生的声乐学习道路指明发展方向,促进学生整体学习效果的提高,在学生感知声乐艺术魅力的同时,学生的世界观也能得到正确的树立,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结 语

综上所述,音乐审美教育主要是将音乐艺术作为基本教育媒介的教育形式,在组织开展教育活动的过程中,审美实际上是教育的目的。从音乐审美教育视角对声乐艺术教学进行研究,应该基于音乐审美教育的原则对声乐教学组织活动加以创新,制定更加科学的规划组织教学,争取能够对学生的声乐艺术修养加以培养,为学生音乐学习能力的全面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魏李娜:《浅谈声乐教学中情感与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北方音乐》2016年第36卷第24期,第106页。

[2]仲勤:《在中职声乐教学中审美教育的应用》,《北方音乐》2017年第37卷第15期,第153页。

[3]文哲:《论高校声乐教学中审美内涵的渗透》,《黄河之声》2016年第6期,第47页。

[4]李静:《高校声乐教学中如何渗透审美教育》,《戏剧之家》2016年第13期,第207-208页。

[5]张洁:《声乐情感教育中音乐审美能力的体现》,《北方音乐》2017年第37卷第23期,第178页。

[6]池小青:《新时期声乐教育中的审美教育研究》,《黄河之声》2017年第5期,第46页。

[7]王雷:《音乐院校声乐教学中的音乐审美心理要素研究》,《音乐创作》2016年第2期,第184-186页。

[8]张克东:《高校声乐教学中的审美教育研究》,《北方音乐》2016年第36卷第2期,第104页。

作者单位:西安美术学院艺术教育学院 陕西西安

审美教育下艺术教育论文范文第4篇

一、艺术审美教育目标

(一) 提升艺术修养

普及艺术审美教育, 有助于提升学生艺术修养。从当代社会发展形势而言, 对学生渗透艺术审美教育尤为重要。从幼儿启蒙教育到成人社会教育, 将艺术审美教育渗透到其中, 让人们掌握艺术基本原理与知识, 进而增强人们艺术修养的培养。作为具有艺术修养的人, 在欣赏事物中, 大都从发现美、分析美、表达美的视角审视问题, 进而在欣赏事物中, 对事物具有理性的认识。可见, 艺术审美教育目标, 是引导人们去发现美, 进而在美的熏陶下提升个体艺术修养。

(二) 发挥想象创造能力

开展艺术审美教育, 促进学生想象能力与创造能力的发挥, 进而提升学生审美情操。通过开展艺术审美教育, 塑造与培植人性, 净化学生心灵, 使学生通过这种力量克制内在的精神异化, 使学生感性与理性相融合, 进而促进学生不断走向成熟。在艺术审美教育中, “自我”是活动开展的出发点, 能够培养学生主体性与视知觉, 发挥学生创造与想象能力, 进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素质教育的艺术审美教育关系

(一) 艺术审美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必经之路

艺术审美教育在提高学生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等方面作用是智育、德育、体育不能够替代的。素质教育背景下, 不对学生开展艺术审美教育, 必定会使学生人文素养低下。可以说, 艺术审美教育是打开学生素质教育的通道, 是学生人文知识内化成人文素养、人文精神的必要路径。同时, 艺术审美教育使学生精神世界得到升华。

(二) 艺术审美教育是提升拓展学生事业的发展之路

社会发展的今天, 学校教育可以通过艺术审美教育, 进一步推动素质教育的开展。艺术审美教育能提升学生形态、外形、结构的色彩感。学校教育要从宏观与微观两个视角思考, 实现专业课程与艺术审美教育相融合, 将艺术审美教育渗透到教学的方方面面, 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理论知识中发现美、感受美、分析美, 进而促进学生情感的升华。艺术审美教育是培养学生高雅审美情趣的主要途径, 因此, 有必要将艺术审美教育渗透到教育教学中, 进而推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

(三) 艺术审美教育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必要之路

虽然素质教育理念在教育领域推广很长时间了, 但在当前教育教学中, 还是能看到传统教育的弊端, 阻碍学生创新思维与创新意识的培养, 导致学生课程学习主动性不强。因此, 素质教育背景下, 为学生开展艺术审美教育, 是对传统教育的一种补充, 有助于素质教育在教育领域的推广。在艺术审美教育开展中, 应从学生意志、情感、审美方面全面培养, 进而增强当代学生综合素养。同时, 为学生开展艺术审美教育, 要面向全体学生, 使每一名学生都能够受到艺术的熏陶, 进而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三、素质教育的艺术审美教育策略

(一) 设置科学化的艺术审美教育课程

学校教育要对艺术审美教育开展予以重视, 科学的安排与设置艺术审美教育课程, 完善艺术审美教育课程体系, 进而将艺术审美教育纳入到学校课程体系中。为学生开展艺术审美教育课程, 能够对非艺术专业的学生进行艺术教育, 提升学生艺术审美素养, 进而增强学生人文素养。设置科学化的艺术审美教育课程, 促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 采取多元化教学模式, 丰富艺术审美教育内容与形式, 增强学生对艺术审美教育课程的学习兴趣, 进而提升学生艺术审美能力。例如:学校根据学生发展需要、性格特点、兴趣爱好, 结合艺术审美教育形式, 为学生开设“美术鉴赏课程”、“艺术导论课程”、“音乐鉴赏课程”等, 将这些课程内容到学生必须课中, 使学生根据自身意愿参与艺术审美教育中, 进而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同时, 在艺术审美教育课程教学方法方面应创新, 改变单一授课模式, 借助新式教学方法为学生授课, 进而增强学生学习动力。例如: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相融合, 对于理论教学, 教师可以开展自主讨论、探究活动, 激发学生求知欲望, 使学生在讨论、探究中对知识有所感悟, 使学生得到情感、精神上的升华。在实践教学开展中, 鼓励学生大胆实践, 引领学生将精神层面的知识, 运用到实践中, 在实践中, 让学生感受美、体验美, 进而增强艺术审美教育质量。

(二) 培养学生审美认知能力

艺术创作与艺术审美一样, 都是复杂、高级、特殊的精神活动。艺术审美通过艺术创作艺术, 对人们生活的事物进行直接与间接的折射, 使人们在发现美与创作艺术美中, 不断的实现自身精神价值, 进而增强自身生活与发展动力。艺术审美活动, 包含学生审美欣赏与艺术家审美创造。相比于艺术创造而言, 艺术审美活动与艺术审美创造具有一定的联系性与区别, 既存在共性又存在差异性, 体现在艺术审美的创造性。学生作为艺术审美教育的主体, 应努力提升自身艺术审美水平。因此, 在学生中应为学生树立正确的艺术审美观念, 学生有了正确是审美观念, 懂得明辨美丑, 就不会盲目的偏爱一些低俗的趣味作品。在艺术审美教育中, 教师要让学生明晰什么是美、什么是丑, 提升学生明辨是非能力, 进而增强学生综合素养。

(三) 培养学生艺术审美实践能力

雨果曾经说过:没有艺术, 人类生活便会黯然失色。然而, 如果没有人类对生活的体验, 艺术便不会产生。可见, 艺术来源于生活, 其是通过生活实践而创造的。因此, 应该为学生开展艺术审美实践活动, 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美、发现美、创造美, 进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艺术是人类情感体验与创造的结晶, 为学生开展艺术实践活动的种类多种多样, 可以为学生开展听觉、情感、视觉艺术审美活动, 带动学生身体细胞, 让学生投入到实践活动中, 根据自身艺术精神, 对世间的美丑具有全面的认知。此外, 学校可以将艺术审美教育纳入到校园文化中, 为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 增强学生艺术审美能力, 进而促进艺术审美教育在校园中的运用价值。

(四) 构建艺术审美教育师资队伍

艺术审美教育课程的开展, 需要良好的师资队伍, 进而才能够提升艺术审美教育质量。因此, 学校要重视艺术审美教育师资队伍的构建, 聘请专业化艺术审美教师担任学生艺术审美教师, 使教师采取专业化教学方法为学生开展艺术审美教育, 进而实现艺术审美教育目标。艺术审美教育教师需要具有深厚的文化功底与艺术审美轻松, 在掌握艺术审美教育知识之外, 还应该通晓其他课程知识, 实现课程体系的相融合, 全面引领教育学生, 为学生营造寓教于乐的氛围, 带领学生认识美、发现美, 进而增强学生对美的认知度。同时, 学校应定期为有所教师开展艺术审美教育, 提升他们的艺术审美能力, 强化教师将艺术审美教育渗透到不同课程体系中, 进而促进艺术审美教育在专业课程中的有效开展。

四、结语

综上所述, 在素质教育中, 艺术审美教育是不可或缺的, 其是素质教育的核心, 具有深远影响。素质教育与艺术审美教育具有相同的培养方向, 可以说, 艺术审美教育为素质教育实行提供了丰富的教育内容与生动的教育手段, 成为学生易于接受、最贴近生活的一种教育形式。因此, 学校教育体系应该创新艺术审美教育形式, 开展科学化的艺术审美教育课程体系, 将艺术审美教育渗透到专业课程中, 全面引领学生, 进而增强学生艺术审美能力。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广, 国民综合素养得到全面提升。在素质教育中, 艺术审美教育是不可或缺的, 其是素质教育的核心, 具有深远影响。在培养社会发展需要型人才中, 艺术审美教育可以让学生充分感受美、发现美、表现美, 进而实现艺术美的生活化。同时, 艺术审美教育对学生感知力、想象力、创造力得到全面提升。对此, 本文着重分析艺术审美教育的目标, 论述素质教育的艺术审美教育关系, 提出素质教育的艺术审美教育策略。

关键词:艺术审美教育,素质教育,意义

参考文献

[1] 魏鸿浩.可持续发展背景下建设类高职学生艺术审美素质提升实践路径研究[J].中国民族博览, 2017 (04) :48-49.

[2] 魏鸿浩.建设类高职学生艺术审美素质教育的意义、现状及对策研究[J].艺术评鉴, 2017 (05) :149-151.

审美教育下艺术教育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语文学科在审美教育方面有独特的地位和作用。语文学科四大核心素养是高中语文审美教育的方针和方向。核心素养指导下的高中语文审美教育,应以语言为载体,首先实现教师教学语言的审美化,激发学生的审美兴趣;对作品的文字与语言的学习,不同学段应有不同的策略,在高中学段不仅应要求学生诵读,还应反复涵咏、应用,以培养审美情感。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广泛的整体性阅读,上升到一定的理性高度,发展出初步的审美创造能力。

关键词: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审美教育;语言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明确提出了语文学科的四大核心素养理念,并做出了具体的阐述与要求。核心素养指向的是人的必备品质与关键能力,学科核心素养则是学科育人价值所集中体现出来的必备品质与关键能力。作为高中语文学科四大核心素养中非常重要的一维,审美鉴赏与创造是学生必备品质和关键能力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所以,审美教育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课程标准》强调:“要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创造表现的能力。”[1]这也明确了高中语文审美教育的目的与任务——所谓审美教育,就是基于核心素养的理念,在日常语文教学中,通过文学、艺术以及自然、社会等多种美的形态,唤起学生的美感,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一定的审美能力与品质,以达到陶情冶性、美化人生的目的。

一、语文审美教育的载体是语言

审美情趣与审美能力的形成,离不开审美实践。区别于别的审美教育以艺术为主要手段,语文审美教育的实践,则是在学科核心素养指导下的语文课程学习。在四大核心素养中,“语言建构与运用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在语文课程中,学生的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的传承与理解,都是以语言的建构与运用为基础,并在学生个体言语经验发展过程中得以实现的。”[2]这就标明了语文审美教育功能与任务的实现,是以语言为载体的。

涵咏语言、文字的美,是中小学各学段的语文审美教育的共有之义。然而,根据《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2019年版)》的要求,义务教育学段语文学习的任务主要是识字、写字,养成阅读习惯,能初步写作。可见,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审美教育,主要是培养学生对汉语言文字本身的结构美、音韵美、书写形式和初步理解语句内涵等初步的审美感知,为下一学段的学习和能力培养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样是通过语言学习来进行审美教育,因为高中生阅历增长,课内课外阅读与写作经验的积累,高中课程结构等等方面的不同,所以高中阶段的审美教育,更须“感受和体验文学作品的语言、形象和情感之美”“能用祖国语言文字表达自己的审美体验”“讲究语言文字表达的效果及美感,具有创新意识”[3]。

二、高中语文审美教育的实施策略

语文学科的特性,决定了语文审美教育,主要是通过语言学习来渗透。这样一来,围绕语文审美教育的要素与实施的策略,都与语言有关。

(一)教学语言的审美化——激发审美兴趣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要在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就要求教师具有一定的内在与外在的审美修养,对语文教师来说,尤其如此。语文教师的审美修养最为直观的体现就是其自身的外在形象和教学语言,而能对教学产生直接影响的,又非教学语言莫属。教学语言包括口头语言、书面语言和体态语,主要指口头语言。

语文教学语言的审美化,要求教师的课堂语言除了要具备最基本的语言内容上准确、恰当的特点外,还要尽可能地生动活泼、优美典雅,有音韵美,是诗化的语言。诗化语言避免了呆板、僵化,体现了审美的个性化,通过营造氛围,能引导学生从不同的审美视角看待文本,激发他们的审美动机和审美情感。如笔者对杜甫《登高》一诗的教学导入语的设计:“……一位老人步履蹒跚、跌跌撞撞地走来。他,多种疾病缠于一身,已经是’右臂偏枯耳半聋’。这位老人,一生坎坷,穷愁潦倒,似乎正行走在生命的秋天。他遠离家乡,孤独地在外漂泊。重阳节,他登上高处,面对万里江天,百感千愁涌上心头……”这段导语深深地感染了学生,营造了浓郁的情感氛围,达到了“未挑琴心先有意”的效果。

(二)涵咏作品的语言美——培养审美情感

语言,既是审美教育的载体,同时也是审美的对象。语言是人类思想、人文内容的外化。中小学尤其是高中语文教学的内容,主要是文学作品。这些文学作品的内容覆盖面极广,涉及美的各个层面与形态,有自然美、社会美,也有艺术美、形式美,还有人情美、人性美等,都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文学作品的美与审美价值,统一在作品的语言中。学生浸染在这些优秀的、经典的著作中,既学习了语言的格式与规范,也接受了人类文化传统和文明精神的影响,在此过程中陶冶了情操,提升了品格。所以,不论是体会诗词散文的情感,还是体味其意境,都是通过对语言的涵咏完成的。如《荷塘月色》一文,融情于景,意境深远。它的语言细腻婉转,给人以美感,尤其是在叠词的运用上,精巧传神,如:“田田”与“亭亭”,写出了荷叶生长的绵密与身姿的优美;“缕缕”,传达了荷香沁人心脾的温馨;“脉脉”,传神地赋予了流水多情的风姿与情致。

这些独特的词语、语句之所以能有这样的效果,首先在于作者在创作之时准确地捕捉并描摹出了审美对象的情态并融入了自己的情感。作为鉴赏者,学生透过它们,“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结合自己的体验,又经过想象还原,最终与作者的情感连接,从而引发审美情感。当然,涵咏语言的形式与方法多种多样,但无论怎样都不能用分析代替学生自己的体悟,需要让学生反复“虚心涵咏,切己体察”,读、品、悟、思,循环往复,达到无我之境与有我之境的转换与融合,做到外与内的统一,才能品味到作品的韵味。

(三)由课内到课外,进行广泛的语言训练——发展审美创造力

文学作品是作者审美理想的集中体现,作为艺术,它的美的力量在于对审美客体的本质的显现。接受美学代表人物伊瑟尔指出:“文学文本具有两极,即艺术极和审美极。艺术极是作者的本义,审美极是由读者来完成的一种实现。”[4]所以,不仅要学习课内的单篇作品,同时也要有课外的整体性阅读,包括影视文学、戏剧文学;阅读中不单单能获得审美情感,还要让学生深入到审美对象的内部,才能深刻理解作者的的创作意图,并与作品和作者进行审美观照。

这在一定程度上就要求把学生的审美鉴赏提高到一定的理性高度,才能使学生产生深沉稳定的审美判断力。读完《西游记》,要让学生认识到,它不只是一个磨难与成功的故事,还可以把它看作是一部有关人的救赎、选择、成长或担当的历史;说不尽的《哈姆莱特》,其中充满着成长的悖论;《悲惨世界》中的冉阿让、《复活》中的聂赫留朵夫,尽管不是完全的好人,但透过他们,我们也能看到人性中的美好……这些就要求学生要懂得一些文学创作的技巧,尤其是语言文字的艺术技巧,它包括语言修辞、句式运用、表现手法、形象塑造等,了解作者是如何艺术地创造出这些审美形象的。在此基础上,经过对文本的充分感受、深入体验,学生内在潜能被充分激发出来,他们结合自身的经历与思想认识,对文本进行再创造,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自身的成长。当然,教师更应把阅读与写作结合起来,让学生把自己的审美感受与认识、审美鉴赏与思考的结果,用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并做审美心得交流,进一步锤炼他们的审美创造能力。总之,围绕语言的审美活动,归根到底是一种创造活动。学生也只有具备了审美创造的能力,才能称得上是一个真正的“审美的人”。

高中阶段学生的性格特征,具有很强的可塑性,所以审美教育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有着重要作用。核心素养下的高中语文审美教育,尽管可以形式多样,但它不能脱离语文教育教学的本质。作为语文教师,必须自身有一定的审美素养,才能不局限于对作品词句篇章的分析,而是着眼于语文教育与审美教育的特定关系,围绕语言来实施审美教育,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使之形成一定的审美能力,并逐渐确立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实现语文教育教学与审美教育最根本的目的。

参考文献:

[1][2][3]《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

[4]张心科:《接受美学与中学文学教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年版。

(作者:黄国良,安徽省太湖中学教师)

[责编:芮瑞]

审美教育下艺术教育论文范文第6篇

【摘 要】审美教育是语文教学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审美教育的实施首先要破除语文教学实践中各种根深蒂固的认知障碍,从理论高度确立审美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位置。其次要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与积累,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审美教育的实施策略,增强审美教育的現实指导意义。

【关键词】语文教学;审美教育;意识策略

所谓审美教育,“是关于审美与创造美的教育。它同德育、智育、体育相互并列,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渗透,构成教育的统一整体。”[1]116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审美教育被认为是音乐、美术等课程的事情,与语文关系不大。随着教育理念的进一步发展,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逐渐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一些著名学者、教育专家以及一线教师都提出语文教学要加强审美教育的意见,但受诸多因素的制约,强化语文审美教育始终不能得到很好的实施。

在国家强调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今天,语文课程也进行了相应的改革,增加了古代优秀作品的数量。要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实施审美教育,一要破除语文教学实践中各种根深蒂固的认知障碍,从理论高度确立审美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二是要倡导一线教师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与积累,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审美教育的实施策略,增强审美教育的现实指导意义。
一、破除认知障碍,提高审美教育意识

审美教育在语文教学实施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阻碍是认知障碍。要改变目前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现状,首先要破除以往语文教学中的某些习惯性认知障碍,从理论高度明确审美教育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形成比较自觉的审美教育意识。

1.破除语文教学中的习惯性认知障碍

在考试这根指挥棒的约束下,语文教学一直习惯性地将学生的读写训练视为第一位,而将审美教育搁置,甚至被排斥在语文教学之外。无论是中学教师的示范课,还是师范生的实习课,语文教学大多以课文字词、篇章结构、段落大意、主题思想、写作特点等为中心展开,侧重知识的积累与传授,很少有教师会在审美教育上花时间。

语文教学并不只是承担提高读写能力的任务,作为基础教育中的主干课程,语文教学还承担着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重要任务,且这一理念早在十多年前就已作为语文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下达到各级学校。所谓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在面对国家、学校、家庭以及个人等方面的事务时,能有科学的审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某种程度而言,这就是一种审美教育。教师必须破除旧思想,认识到语文教学的审美教育与读写训练并不冲突。科学的审美教育可以使学生的感知、情感、想象等心理机能处于活跃的状态,利于语文能力的快速提高。教学实践证明,审美能力较强的学生,读写能力也较强;审美能力较弱的学生,测试成绩一般也不佳。因此,教师完全不必担心加强审美教育会对学生的读写能力产生不利影响。

2.审美教育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早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童庆炳先生就写过一篇文章《语文教学与审美教育》。他在文章中呼吁,要“从美育的高度看待语文教学”[2]483。其中特别讲到,通过语文教学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观点、审美趣味和审美能力,是语文教学固有的要求,而不是外加的任务。这一观点与新课程标准所提出的对语文教学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要求是相通的。事实上,与其他基础学科相比,语文课程在审美教育上的确更有优势。因为语文教学的内容大多数是文学作品,而文学作品关注的是人与社会,并以情感取胜,非常有助于学生形成科学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比如在经济发达地区,多元的文化使学生容易受到各类文化观念的冲击,语文教学可以通过文学作品引导学生形成科学的审美观念。而在一些经济比较落后的地区,学生获取其他审美方式的途径相对缺乏,语文教材中的文学名著便成了学生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可对学生的成长起到指导作用。

审美教育不仅是语文教学的问题,更是一种社会责任。同时也要注意,审美教育不是简单粗暴的价值观灌输,也不是抄笔记和背诵答案,而是要培养学生敏锐的感知力、丰富的情感,以及独到的想象力和理解力。在大部分的教学实践中,审美教育的实施往往流于表层的审美辨别,简单粗糙地区分什么是美,什么是丑,而这是远远不够的。实践证明,简单地做审美区分、灌输甚至背诵,并不能让学生真正感受到美。如何培育学生的审美感知力、情感力、想象力和理解力,才是审美教育要思考的重点。
二、加强专业知识,改善审美教育策略

既然明确了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的重要性,如何实施审美教育便成为第二个问题。要提高审美教育水平,最根本的方法在于加强教师本身对专业知识的学习与积累。

1.笃实专业知识,渗透审美教育

审美教育的实施,不能简单粗糙地直接向学生灌输,需要教师有“见缝插针”的本事,抓住作品每一个层面的美来展开教学活动,使美的教育像细雨一般慢慢渗入学生的心田。这不仅需要教师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技巧,更需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

比如李白的《赠汪伦》这首小诗,诗歌的字词非常简单,但是情感不好体会。要领悟到这首诗中的深厚友情,“踏歌”的讲解就变得非常关键。首先融入历史典籍与史料的讲解可以让学生对“踏歌”有知识层面的认知。然后再播放北京舞蹈学院孙颖教授编导的舞蹈《踏歌》视频,让学生进一步提高感性认识,激发学生的审美兴趣,也能更好地帮助学生体会与友人分别的情绪。虽然该舞蹈与《赠汪伦》并无直接关系,但是中国古代踏歌舞蹈在今日艺术性的展现。通过这种感性的认知方式,学生的审美视野拓展了,对诗的学习热情提高了,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可度也加深了。

由此可见,专业知识的学习与传授,是审美教育实施最根本的要求。要想激发学生的审美兴趣,教师必须先在专业知识上武装好自己。今日的学习途径有很多,专业书籍的查找和购买都非常方便,互联网上也有很多文化资源,教师只要有心肯定能有方法提高自己。要特别提到的是,有些教师不愿意在课堂上播放视频资料,担心耗费太多时间,影响正常的教学流程。其实,适当播放视频资料在激发学生的审美兴趣上有很好的效果。比如《离骚》一直是中学语文课文中比较难教的一篇课文,若能在课堂中让学生欣赏云门舞集排演的《九歌》,便能让学生对楚辞有别样的审美启发。一旦产生了审美兴趣,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情感体会会变得更容易。

2.讲求教育技巧,审美联系生活

扎实的专业知识是审美教育的根本保障,同时审美的传授也需要一定的技巧。关于教学技巧,教师各有自己的“看家本领”。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审美教育的传授要尽量与现代生活接轨。因为审美教育为的是人的全面发展,为的是更诗意的栖居,只有把审美教育落实到生活层面才有意义。

比如白居易《问刘十九》这首小诗,字词也非常简单,如果只需疏通词意,五分钟就足够了。但是学习古诗不能简单地以能读通、读懂为标准,还要能以现代的视角去学习和欣赏。蒋勋先生曾经在《生活里的唐诗》中讲述过自己教这首诗的情形。他这样告诉学生,白居易写的这首诗,在某种程度上就相当于我们今天发一条简讯(短信)。学生一听就笑了。本来学生对这首诗没有多大兴趣,可是当教师这样解释:白居易被贬江州时,心情郁闷,便发条简讯找刘十九喝酒。学生一听,立刻来了兴趣。就是这样一个小小的与现代情境的连接,学生对这首诗的审美感情就完全不同了。蒋勋先生还说后来有些学生发简讯约他,内容写“能饮一杯无”,这便是审美教育的效果。讲求技巧,用学生易于接受的方式传达课文旨趣,才能真正把审美教育落实在现代生活层面。

当今社会发展日新月异,教师的专业知识容易萎缩,平日聚焦于考试,心态容易怠倦,变更教学理念也就越发困难。因此,在日常教学中落实审美教育、树立审美教育意识特别重要,同时也要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与积累。只有保持开放的心态,广泛涉猎文化历史知识,并与现代生活接轨,才能在教学过程中较好地完成审美教育,为我国的教育事业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朱立元.美学大辞典(修订本)[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4.

[2]童庆炳.童庆炳文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上一篇:工程预决算建筑工程论文范文下一篇:黄宾虹山水画研究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