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心理论文范文

2024-02-13

审美心理论文范文第1篇

1 什么是美

关于什么是美这一问题, 古今中外, 众说纷纭。但无论多么复杂, 概括起来主要有3种:第一, 客观论:美是事物的一种客观属性, 是独立于经验的主体关系之外的。第二, 主观论:美是个人的主观感受, 不在于物而在于心。第三, 关系论:美存在于主客观的关系之中, 也称为主客观统一论。根据唯物主义的理论, 社会存在决定着人们的社会意识, 美的观念来源于客观世界, 但却是人们的主观感受, 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会有不同的感受, 正所谓“一千个观众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美是主观世界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主观感受。美的观念千变万化, 并随着社会的发展在不断地颠覆革新。

2 当代女大学生的审美心理

2.1 部分人群极端追求外貌美

近来, 整容已经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焦点话题, 就连虎年的春晚舞台上, 黄宏的小品也为我们上演了一出关于整容的悲喜剧。而在浩浩荡荡的整容大军中, 大学生是一支不容忽视的力量。据媒体报道:每年临近求职, 总是大学生整形美容的高峰。其中大约60%的大学生整形, 是为了增强求职的竞争力。也有一些人是为了在择偶时为自己加点“砝码”。此外, 每年的暑假, 也有不少的准大学生加入整形美容的队伍。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但是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且不论手术的风险, 即便是成功整成了“绝世美女”, 就一定能带来想象中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吗?或许容貌的改变会带来一系列的麻烦:家庭不和, 工作受挫, 自我迷失, 以致引发心理疾病, ……所谓整容有风险, 大学生尤须慎行。

从另一方面看, 外貌对女大学生就业、婚姻的影响真有那么大吗?我认为, 在这个问题上存在着媒体的夸大和误导。据调查, 在实际的求职中, 除了某些特殊岗位会对外貌有要求外, 大部分岗位更看重应聘者的能力, 经验, 学历等。而在婚姻方面, 外表只是列入考虑的一项次要因素, 中国人更在意性格、为人这些“内在美”因素。

2.2 追求新奇、潮流、名牌, 片面解读传统当代大学生表现出很高的自主性;作

为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中成长起来的年轻人, 心态开放, 易接受新鲜事物, 普遍热爱美, 追求美, 向往美。但是由于涉世未深, 很多年轻人会把新奇、潮流的事物当做是美的东西去追求, 喜欢标新立异, 热衷所谓的“非主流”。还有的人一味追逐名牌, 而不管家庭济条件是否允许。他们的思想普遍比较西化, 对传统审美观持批判的态度。为此, 针对大学生在审美中出现的片面追求问题, 既需要正面灌输, 更需要积极引导使之与社会主导价值取向协调发展。

2.3 美感与功利需要同时满足

现在人们的生活条件获得了极大的改善, 有些孩子从小受到的教育就是要好好学习, 上名牌大学, 找好工作, 衣食无忧。整个社会环境都非常讲求实际, 强调个人的既得利益。因此, 当代的大学生少了些理想主义的激情, 而是更注重实用的技能。他们蔑视形式, 不屑口号。因而对于美的追求也是“以实为美”, 美感与功利需要同时满足他们既是美的鉴赏者, 又是美的实践者。

2.4 主流人群追求内在美

作为有着独立思考能力的年轻人, 大学的环境帮助他们逐渐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他们中的多数人自信张扬, 充满激情努力学习知识, 积极参加活动, 锻炼各方面能力, 注重个人内在品格的提升。

2007年11月《东方今报》报道了“最美女大学生”的事迹:阿紫是郑州某大学大四的学生, 她将两位盲人从郑州市紫荆山带到火车站, 并帮助他们买票。该报道当即在社会上和互联网上引起了强烈反响。阿紫在外貌上可能没有那么美, 但是她内心的善良美好, 足以担当起“最美女大学生”这一称号。说起来, 阿紫的行为确实谈不上惊天动地, 但这么一件“小”事却能给以我们“大”的震撼, 引发人们关于美的思索。

其实关于美的观念也在发展, 选美比赛也更加注重了内在美的评价, 从第53届世界小姐大赛和第17届世界女大学生和平大使选拔赛中, 可以看到内在美在比赛中所占有的分量。尤其是和平大使选拔赛, 它关注的是和平、关爱这种内在的美丽, 而非仅仅外形的靓丽。

3 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法国思想家卢梭说:“有了审美能力一个人的心灵就能在不知不觉中接受各种美的观念, 并且最终接受同美的观念相联系的道德观念。”只有确立了正确的审美观, 才能以最适当的态度去欣赏美, 追求美, 创造美, 也才能真正肩负起自己对国家, 对民族的责任。要树立正确的审美观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来完善自己。

3.1 讲究礼仪之道, 举止优雅得体

礼仪是一个人内在修养和素质的外在表现, 也是人际交往中适用的一种艺术, 相互沟通的技巧。掌握一定的美学常识, 衣着得体、必要场合适当化妆, 学习礼仪知识, 适应不同的场合需要。学会礼貌待人, 在平常的生活中, 从点滴做起让自己的举止优雅得体。

3.2 加强自身修养, 由内而外求美

美是活灵活现的价值体现。能做到人格和品质上的真善美, 才是真正的美。就像前文提到过的“中国最美大学生”阿紫, 她与人为善, 乐于助人, 不计回报。这就是当代青年学习的榜样。试着从身边做起, 关注点滴的小事, 用一颗真诚的心对待周围的人, 我们都有机会成为最美的大学生。

3.3 努力充实自己, 永远满怀自信

内心充实、充满自信的人才是美的。大学生必须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和文化知识, 极大地丰富自己的头脑, 树立崇高的理想和目标, 只有外表而没有内涵, 充其量也只能是落人笑柄的“绣花枕头”。一个有内涵而充满自信的人, 才会拥有无法抗拒的美。

3.4 习得交流技巧, 语言为美增色

语言是思想的外化, 它也是一种美。语言是人们交流的最主要的方式, 语言的得体与否, 关系到你在别人心目中的形象, 所以, 学会得体地与人交流, 是展现美的重要方面。满嘴粗话的人肯定与美沾不上边, 反之, 得体动听的语言则会为一个人增色不少。

3.5 培养良好性情, 懂得尊重他人

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 尊重他人也是一项最基本的礼节。傲慢无礼, 轻视别人, 哪怕外表再漂亮, 也只会给人留下孤高自傲的印象。比如第16届和平大使选拔赛上, 被公认为最漂亮的英国女孩, 因为高傲轻视他人, 性格暴躁动辄发怒, 结果没有获得任何一项提名, 空手而归。这充分体现了以礼待人的重要性。

细微之处见真情, 把美融入到日常生活中, 落实到行动上。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陶冶性情, 完善自我。生活处处有美, 努力让我们的一举一动体现美, 创造美。

综上可见, 外在的美固然能打动人, 但内在的美更能征服人。凡经得起时间考验的美, 才是真正的、永恒的美。这样的美须经后天的培养, 多读书、充实自己、多体验生活、多思想, 自然能凝聚成高洁、优雅的气质, 而形之于外, 由内而外的美, 才能永远散发光芒。

摘要:美是主观世界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它随着世界的变化而发展, 什么是美?什么样的人是美的?当代女大学生的审美心理是怎样的?又应树立怎样的审美观呢?拙文将就这几个方面作一下简要分析。

审美心理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席勒在受到启蒙运动思想的影响以后,在反思法国大革命的失败和资本主义社会对人性的异化之后,提出了以解决这些现实问题为目的的审美教育思想,席勒通过对人性与美的分析,证明审美教育思想能使人性变得更加完满和自由,席勒还把人类和社会分为了物质、审美、道德三个时期。所以席勒的审美教育为彰显对现实问题的解决而具有启发意义。

关键词:审美教育;道德;游戏

一、审美教育提出的现实前提

因为地理、历史和政治上的原因,法国大革命对德国的影响远远超过了欧洲其他国家。当时的欧洲各国在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后社会各阶层起着不同反应、思想意识发生巨大变化的时代,法国当时处于资产阶级革命,这场革命不仅带来来人类思想的启蒙,经济上的发展,政治体制的改革,科技的进步,社会分工的变化,各个方面都发生着划时代的转折,在1789年 7月 14日爆发的法国大革命,使法国在这段时期经历了一个史诗式的转变,过往的贵族和宗教特权不断受到自由主义,政治组织及上街抗议的民众的冲击,旧的观念逐渐被全新的天赋人权、三权分立等的民主思想所取代,这一方面由于18世纪法国经济由于通货膨胀而日益恶化,使得社会购买力下降,地主因欠收加租进一步削弱农民的收入。国内最大的地主天主教會教廷对谷物征收什一税。什一税表面上减轻了国王税项对民众的压力,实际上对每天都饿着肚子的穷人而言是一座大山,人们生活困苦加重,另一方面由启蒙时代带来的愤恨和渴望,以及由此而生的社会和政治因素也是法国大革命产生的重要原因,人们对专制王权十分愤恨,资产阶级和贵族之间的冲突依然日益严重,而资产阶级法国部分地区已相当发达,出现许多手工工场,这些都促进了法国大革命的爆发。这场大革命是世界近代史上规模最大,最彻底的革命,它摧毁了法国的君主专制制度,震撼了整个欧洲大陆的封建秩序,传播了自由民主的进步思想,在世界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次革命也为此后的各国革命树立了榜样,因此具有世界意义。相反,这场革命中也具有一些弊端。

二、审美教育的内涵

首先席勒提出的两种冲动,形式冲动主要存在于上层人物身上,对象是形象,主要指的是秩序和法则,受思想和意志的支配,是主动的,处于这种状态的是理性人。其次感性冲动主要存在于下层人物身上,对象是生活,它要占有、要享受,被感官控制,是被动的,处于这种状态的是自然人。而以上两者不能直接结合,只有通过中间的桥梁即审美教育的第三种游戏冲动才可实现。席勒认为艺术是精神的必然产物,也就是说他认为,人们只有通过美才能走向自由,美是通往自由的不二法门,当今时代的要求是迫切的,迫切要求在政治和道德范畴建立有效标准,而这时,为遥远的“审美世界”建立“法典”,是否不合时宜,理想的艺术,必然是超越物质,表达人的理想,于精神的自由中读取。而这个时代,“有用”、“价值”被奉承,已与艺术分道而别。但人类的核心价值在于自由,每个人努力的目的也如此。他认为自由只限于个人追求,在团体、国家等聚合性理念中不存在这一概念,只存在博弈,权威者竟然假道政治以期到达。在席勒看来,自由只能依靠“美”才能达到,因而他抵抗住诱惑让“美的问题”统领政治和道德问题;让美在自由之前先行,做开路者。他认为美,是手段,自由是目的,通过美达至的自由,才值得追求。

席勒认为人摆脱了动物状态进而具有人性的标志是喜欢假象爱好装饰与游戏,假象有两种,一是审美假象,另一种是逻样假象,审美假象是游戏,与现实和真理有严格的界限,不冒充,是正直的自主的。逻辑假象是欺骗,与现实和真理混淆,伪装现实和真理,是虚假的。首先席勒认为当自然还处于清淡贫乏的情况下,它不会为人类提供任何快乐,他认为审美的心境来自于自然,仔细咀嚼席勒这句话,我们会发现当自然美要启发更高级的艺术美的发生,前提必须是自然要有美的属性存在,只要在欢乐的条件下和幸福的地带的美的属性下行动导致享受,或者说享受导致行动,比如贫瘠荒凉的自然,是难以刺激人类对美的思考。所以只有感官与精神,感受力与创造力均衡发展才会让美的灵魂和人性相统一。

其次,他认为美的艺术的本质就是假象,而且他认为人一开始用眼睛来享受,而且观看对他来说具有了独立的价值,他立即就在审美方面成为自由的,游戏冲动就立刻开展起来。就是将审美对象幻象化,用感性来探寻自然美,并试图发挥艺术家的想象构思,让艺术家对于幻象的理念上升到精神的产物的艺术美上,艺术家对于自然美的审美标准是不求实用和理性的,有的艺术家将自然幻象化后加以拟人化处理,赋予一些生命情感体验,思想寄托于其中,感觉真正高水平的艺术家还注重去探寻自然事物本身的美,并通过艺术提炼,让自然美纯粹化后自然上升到艺术美的范畴,自然美的存在首先要保护好自然的生态属性的完整性,在对待自然美和艺术美的问题上,要保持自然原始的美学特征并将其纯粹升华到艺术美的范畴。同时席勒从纯粹的物质状态到审美游戏的发展过程,并从这个角度分析了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席勒认为当人或者动物为了生存而进行活动时,这种活动的性质为工作,即以缺乏推动活动,则为劳动,而当过剩的生命力刺激他们活动时,这种活动的性质为游戏,即以丰富推动活动,则为游戏。这是我们认识审美假象的前提。其次对于“审美假象”,这里的“假象”并非指虚幻不真实,而是指一种纯粹的不受物质影响的状态。这个概念在席勒看来是尤其崇高性的,不是能够轻易达到的。“不合格”的素养只会让这个概念被滥用,而如果滥用的现象消失则意味着文明的“跃进”。而这种跃进不是无处可寻的,席勒总结了其发展过程或者说规律。物质的匮乏,生存的压力迫使人进行活动,即劳动。这个阶段人只为满足最低的生存需求,是纯物质的。而满足了生存需求之后,人开始追求富余,这种富余既是指物质上的余裕,同时也指物质之外审美层面的附加物,这里席勒的叙述是人主动追求利余,而我个人更愿意解释为主客观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而当这些富余推动人进行活动,游戏就出现了。最初的游戏是由纯感性冲动驱使的感官感受活动,即物质游戏。到这里为止,在席勒的阐述中人或者动物都还处在一种“轮环”的生活中,围绕一点,循环往复。而当这个“轮环”被打开,就变成了一条没有尽头的直线,即理想之路。而打开“轮环”的关键一点则在于人不再满足于物质游戏,不再满足于纯感性冲动驱动的感官感觉享受。人不再满足于此时的享受,而开始追求更大范围、更高层次的享受,开始探寻独立于材料之外的形式上的享受。而这种追求是有“危险”的,甚至有害于使其生存的感性内容,因此在追求的过程中需要精神与感性冲动抗争,需要为假象牺牲实在。而当人完成了这种对抗,摆脱了感官感受的束缚,能够脱离材料而享受形式,就可以说进入了审美游戏的范畴“,轮环”被打开,人性开始显现。所以席勒认为审美的王国与世俗的王国是对立的。因为世俗的王国中,人和人要么以力(自然状态)相遇,要么以法律的威严(理性状态)相遇,而这一切都无法保证人的自由。只有在美的社交圈里,在审美的王国里,人的自由才有保障。因为在这里,人必须以形象的身份显现给人看,人与人之间只作为自由游戏的对象发生联系。通过自由去给与自由,这是审美的王国里的基本法律。而且个体的人的价值是不断被发现、不断被肯定的过程。他建立起了自己的完整的美育理论,通过尝试将理论的美学引向行动的美学,试图借助美育建立起一个审美的王国。在他心目中,心灵自由是一个具有绝对价值的概念。他甚至不愿意以牺牲个体的心性自由为代价去换取审美王国的实现,因为那样将走向美学精神的反面。总之,席勒的思想就是为了人格的完整而走向社会和谐之路。

三、审美教育的作用

席勒的审美教育思想以现实问题为出发点,通过对人性、美和艺术的抽象论证,最终实现其通过审美教育以解决现实问题的美好愿望。试图通过改造主观世界以改造客观世界,通过对人格的改造以实现社会的变革,是席勒的审美教育思想的核心。然而,这样一种唯心主义基础的审美教育思想不可能真正解决资本主义社会中人性的异化问题,完成社会的变革。席勒的审美教育思想对理想的审美效果让心绪处于完全自由的状态,让感官感受与抽象思维达到平衡,使人可以不加限制地注意到各个方面的各种可能性。在这里席勒提出,艺术作品对美的表达应当通过形式,也只能通過形式,而不是通过内容。内容只能对个别的力产生作用,这对于思维而言是一种限制,使人们无法在欣赏作品时达到心灵纯净的美好状态,这种限制与席勒所追求的理想审美效果是背道而驰的。因此,在进行艺术创作时,席勒提出真正的艺术家就应当用形式消除材料,即使无法达到理想状态,也要尽可能减少材料对观众的引导,这种引导是限制性的,会把人的注意引向个别的特殊的方面,而无法整体地全面地进行感受,也就无法达到理想的审美效果。同时,在欣赏艺术时,席勒认为,缺少形式感的观众(即主观对艺术进行判断的判断者)同样无法欣赏好的艺术作品。当一个人只用纯抽象思维或纯感官感受欣赏艺术作品时,他就只能看到他想看的部分,完整的艺术作品在其眼中会被肢解,忽视了整体的美感而执着于细枝末节,让作品的和谐被破坏。而对于这种缺少形式感的审美,席勒同样进行批判。

席勒在那个时代证明了道德自由与感性依附在什么状态下的可相容性,席勒阐述了审美状态的独立性与自由性,要将其实现有一个自材料到形式,自有限到无限,自感觉到思维的过程。席勒从另外一个方向上限制了他的理论向功利主义发展的可能性,同时也否定了理性的人的优越性,赋予了审美活动以绝对的价值。席勒把人的发展审美经过物质状态,审美状态和道德状态三个不同的阶段,人类最初是没有理性的,而就算理性的最初出现了,那也并不是人性的开始,人还不是人,而是有理性的动物。总之,席勒的思想就是为了人格的完整而走向社会和谐之路。

总结

席勒从时代背景出发去发现人性,因为在科技快速发展的时代里使社会中的人全完被分割,社会中的一切彼此被分立,现代分工导致的那种碎片化的人,即他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下那种异化的人。其次人性的本真性受到了压制,他批判了这种社会现象导致的不自由和不完整的人,他认为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审美和自由与道德应该分开,因为道德对美的活动是强制性的,人仅仅是在道德的领域里还不能完全达到自由,还不能彻底地通过道德运用美使人和世界和社会消解现代性,也只有在游戏的状态里,人才能消除强制性,用游戏去使人感性和理性进行一个统一,主动的进行审美活动,从而获得自由。并且艺术和审美弥合分裂人性,构建审美的王国,使国家的制度和要求内化为公民自觉的需求,用艺术改造人的灵魂,实现人心灵自由的基础上去构建和谐的社会。所以他认为只有主动进行审美教育,只有通过美才能改变现状实现自由,才能使人成为完整意义上的人。席勒的审美教育对后世的美育产生了重要影响,具有重要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席勒(德).审美教育书简[M].冯至,范大灿,译.出版社,1985.

[2]朱光潜.西方美学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1.

[3]章启群.新编西方美学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4]国轶颖.试论席勒“游戏说”[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7.

作者简介:

付文汐(1996年 -),女,汉,黑龙江,在读硕士研究生,黑龙江大学,研究方向:美学。

审美心理论文范文第3篇

社会进入信息时代,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高度成熟和深度融合,催生了网络这个“第四媒体”的飞速发展,网络正越来越快、越来越深入地渗透到人类社会生活,全社会的人,不分男女老少,不分职业类别,都与网络结下了不解之缘。网络在自身发展和为人服务的过程中,既有不可忽视的种种负面影响,又表现出异常强大的优越性。研究网络艺术的审美特性,引导人们正确认识网络的利弊优劣,使之更好地为大众服务,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网络,是一个大的概念,它包括通信网络、电视网络和计算机网络。本文着重论述因特网的审美现象、特性及发展。

网络艺术审美的融合与泛化

网络艺术:高度融合而广延的艺术门类。何谓网络艺术?由于网络是一种新兴的、正处于发展之中的媒介形态,人们对它的认识还远没有成熟和定型,所以对网络艺术的诠释多是众说纷纭的。综合学界对网络艺术的分析,我们认为,网络艺术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网络艺术是指既用网络工具创作又在网络环境展示或传播的艺术形式,本文拟从广义的角度研究网络艺术审美的相关问题,笔者以为,广义的网络艺术是指基于互联网平台进行展示或传播的所有艺术形式、网络本身的艺术表现形态和网络环境中的艺术化体验活动。

基于这样的认识,网络艺术具有以下四大类别。

第一类,在网络平台进行展示或传播的传统艺术形式,如一些专业网站展示或传播的文学作品、美术作品、摄影作品、书法作品、音乐作品、影视作品、动画作品、设计作品等,这类网络艺术实质上是传统艺术借助网络平台加以展示或传播,是有艺术信息资源的数字化与网络存在方式,有的学者因此不认为这是网络艺术,认为“当下所谓的网络艺术,很多只是把传统艺术的存储和再现媒介更替为网络而已,并没有体现出网络作为一种艺术媒体所具有的特性”。①但实际上,这类艺术因其借助了网络作为展示或传播的平台,就具有了与传统艺术截然不同的诸多审美特性。主要有:它必须以数字化的形式存储;传播主体的易展示易传播性;传播过程的交互性、虚拟性、动态性;接受主体的高度选择性、大众化、全球化等。

第二类,既用网络工具创作又在网络环境中展示或传播的艺术形式,如纯由计算机软件生成的文学作品、影视作品等,即上面讲到的狭义的网络艺术。

第三类,网络本身的艺术表现形态,即关于网络的艺术,如何将网络特别是网页做得新颖、别致、漂亮、好看,如网站的艺术化布局、网页设计的艺术化表现,网页的各种构图、设色、文字、动画等审美效果以及网站的特色和风格。为什么有的网站浏览者甚众,有上百万甚至上千万的点击率,而有的网站却门可罗雀、访问者寥寥?除了内容的新颖、吸引人以外,表现形式的审美效果也是不容忽视的。

第四类,网络环境中的艺术化体验活动,主要体现为网络互动活动,如网络聊天、网络论坛、网络会议、网络游戏等。“当玩家沉浸在虚幻的游戏中时,他获得的不仅仅是一种愉悦,更是一种对生命自由的感悟和真实的情感交流”。②

网络艺术是各种艺术门类的大融合,是高度综合的艺术,网络艺术可融入文字艺术、文学艺术、图形图像艺术、活动影像艺术、动画艺术、音乐艺术、设计艺术、多媒体艺术等多种艺术形式。网络具有异常广阔的无穷大的空间,网络审美的创作主体和接受主体均可在网络世界海阔天空、恣意纵横。网络艺术的作品可边创作、边展示、边交流、边传播,永远都是非完善和非固化的形态。网络艺术真正做到了创作工具、展示平台、传播环境、存储介质的四位一体。

审美泛化:网络艺术审美的必然趋势。在网络艺术超大范围、超常速度发展的情景下,网络世界出现了一幅幅神奇的审美泛化景象:从主体看,广大的网民在网络中写作、创作、讨论、交流、阐释见解、抒发性灵,只要上网,人人都可以是作家、艺术家,也可以是批评家、鉴赏家。审美主体实现了群体的最大化。从过程看,不管是创作、欣赏、展示、交流,还是游戏、娱乐,都处在数字化世界,伴随着审美心态进行,审美活动实现了范围的最大化。从传播看,无限大的虚拟空间,极快的传播速度,快速便捷的拟像生成复制手段,心想意随的交互环境,使网络审美呈现综合化、边缘化、多元化和传播效果最大化的趋势。

网络艺术的审美形式创新

网络艺术的发展颠覆了许多传统美学范式,同时也催生了虚拟审美、交互审美、娱情审美等新美学形式。

主体:紧靠现实的虚拟审美。网络化创造的虚拟空间,使人们可以在信息化、数字化的虚拟中增强交往与对话的主体性和个体价值。在网络艺术世界,其主体——不论创作主体和接受主体,其身份大都呈虚拟状态。

虚拟现实的网络艺术形象在外观上并不背离现实,甚至看上去还非常真实。但它只不过是超现实的符号影像,是借助数字化虚拟方法塑造的超现实形象。网络艺术作品是虚拟现实的视觉消费品。网络艺术就好比是再造艺术形象的基因工程,“它的基质来自无法触摸的信息技术资料”。③它将现实之物拆解为数字化代码,再将这些数字化代码组合成表面真实的虚拟形象,再将这些虚拟形象作为现实的替代物来表现现实的真实,使具有替代作用的虚拟审美物像替代现实的艺术审美形象。

但上述对网络艺术虚拟性的表述却并不排除网络艺术的现实性,网络艺术虚拟审美具有有限性和相对性,网络艺术的虚拟形态并不是虚无缥缈的东西,而是与现实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在交流的时候,交往者常常把自己最真实、最本真的自我流露出来”。④网络艺术都是反映现实的,网络艺术的虚拟形态与其现实形态是一一对应的,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传统艺术作品可以转化为网络艺术作品,网络艺术作品也可以转化为传统艺术作品。网络本身也具有有效的调节手段,使网络艺术的虚拟性仅是有限的和相对的,如作品大赛实行实名投稿制,参赛者提交作品时,必须提供个人真实姓名、通信地址、邮政编码、电子信箱、电话号码等,增强了网络艺术的现实感。这决定了网络艺术的虚拟性同时具有紧靠现实的特征。

过程:时实在线的交互审美。网络信息传递与传统媒介传递信息的方式不同,“网络既存在着点对面的传播,又存在着点对点的传播,是一种前所未有的极具个性化的艺术传播方式”。⑤传统信息是“发布→传播→接收”的形式,而网络媒介的信息传递则采用“发布←→传播←→接收”的方式,这是一种双向的、可逆的、互动的、交互的信息传递方式。通过在网络上开设电子论坛、出示创作者或主办方的电子邮件地址、在每一件作品之后设置评论区等手段,给受众提供一个交流、批评和评论的场所,使受众能直接参与艺术作品的评价、修改与创作。这种信息传递方式直接催生了网络艺术时实在线的交互审美的特性。

网络艺术审美与传统艺术审美的个人私密性不同,是一种大众参与、时实在线、交互共享的审美形式,网络艺术只存在于网上,如若不在网上,它就什么都不是,只有在网络的在线空间里实现交互,被人浏览或有人参与它才是存在的,才是具有艺术魅力和審美意义的。

网络艺术的交互性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受众对网络艺术作品的欣赏是非线性的、可自由选择的,可以说是由受众决定故事的发展。受众通过对超链接的点击,选取自己感兴趣的章节段落或内容选项,有选择性地进行作品的浏览。二是指受众也参与创作的过程,网络艺术的交互性存在于作品的创作过程当中。网络艺术是关于交流、交互的艺术,正是这种双向交互的特点,使最初的艺术作品被重新阐释、重新配置,因而也使艺术作品变得更丰富、更成熟、更具艺术品位,更为平民化和大众化。

体验:快乐世界的娱情审美。“网络游戏已经成了网络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⑥游戏的娱情性不言自明。而网络世界中,网民进行艺术创作主要源于兴趣使然和表达欲望的驱动。由于网络创作者署名的虚拟性,其创作虽然也要追求一定的思想性和艺术性,但源于心灵宣泄,嬉笑怒骂,俗语戏说、随意涂鸦、角色反串亦皆成艺术品,正所谓在创作中享受快乐,在娱情中实现审美。

在网络艺术化的体验活动中,网民与网民联系与互动,天南地北的人一起聊天、一起在网络论坛或网络会议上讨论,由于各自的署名和身份都是虚拟的,大家互不认识,所以往往无所顾忌,随心所欲,同时表现出更多的心灵呈现和真情宣泄,感受更多的快乐和愉悦。在网络游戏中,同样由于网民及身份的匿名和虚拟,摆脱了现实世界中的人情与“面子”,甚至避开了现实社会里游戏、娱乐中的赌博与金钱交易,能够感受到更多的欢乐和快意,还了游戏娱乐的最初内涵和本真意义。

网络艺术审美的风格延展趋势

随着网络媒介功能的不断发展和日益丰富,网络艺术亦不断地延展和丰富着自身的审美特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虚拟审美主体:非二元对立形态。

“传统艺术观中处于两极的身份是对抗性的,但在网络艺术中,两极的对抗得到了消解,两极身份向中间流动,尖锐的对抗变成了和谐的身份融合”。⑦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用户既是网站内容的消费者(浏览者),也是网站内容的制造者”。⑧“传统的大众传播中的严格的传播者和受众的区别已经在一定程度上被打破”,“参与网络传播的每个参与者都具有传播者和受众的双重身份”。⑨网络艺术的创作者、修改者与欣赏者、评论者之间,其身份既呈虚拟形态又呈融合状态,网民的社会身份往往用虚拟的符号加以表现,网民通过匿名登录,通过对其自身网民身份的审美包装和形象塑造,以虚拟的身份在网络空间自由地进行角色扮演,网络艺术的创作主体和接受主体呈非二元对立的状态,这是作为“第四媒体”的网络滋生的艺术形式所独具魅力的审美特性。

大众化与平俗化:网络传播的特殊审美方式。网络艺术的创作绝大多数是面向大众的个人展示和自我宣泄,网络传播使得艺术越来越趋于大众化、平俗化。网络艺术是最开放的艺术,网络艺术作品要公开面向最广大范围的社会大众,面向全世界,是大众都能够参与创作、表现才能和天赋的艺术,因而网络艺术是全球化和大众化的艺术。

网络艺术既然是最大众化的、非专业的艺术,其创作语言就会更加远离正统、不拘一格和随心所欲,甚至用字母串代表让人猜不着含义的短语,故意用错字错词表现搞笑……我们除了要十分警惕网络艺术语言可能产生的粗俗和低劣的不良影响外,却也不妨用平静的心态接受它的平实性、大众性和随意性。

自由夸张和感性张扬:独特的网络艺术审美风格。网络虚拟空间为主体提供了交往和创造的最充分的自由平台,人们可以随时变更与选择自己的身份,尽情地自由想象、自由创造、自由交流,自由地构造与发布信息,对信息选择、接收、鉴别、反馈、删除、重构、再发布,体现了人类在网络世界中追求自由创造、张扬个性的愿望。在这样的环境中滋生的网络艺术,极大地超越了传统艺术的审美属性,极大地宣示了自己自由创造、感性张扬的特征。

社会功能:更广泛自由的干预与教化。“在中国网络媒体的发展过程中,网络媒体对于社会生活的干预能力也在日益增强,这也大大提升了网络媒体的地位”。⑨与传统艺术相比,网络艺术具有更强的对现实的反作用,它既要反映现实生活,又能更有效、更能动地反作用于现实生活。网络艺术因其虚拟性和大众化特性,更强有力地体现出对现实社会的干预与教化。网络世界中省却了现实社会直接的利害权衡,减少了现实生活中的诸多担心、顾虑与障碍,借助网络无限广泛的受众群体和无比广阔的容量空间,就会比传统艺术显得更自由、更广泛、更强势。广大网民通过网络世界可以揭露丑恶、批评落后,对社会的消极现象加以监督和鞭挞;可以匡扶正义、褒扬英雄,对先进典型人物事件给予正面报道与表现;也可以感召良知、同情弱者,为社会急需帮助的人们提供力所能及的资助与帮扶。一篇揭露贪腐或歌颂英模的文章往往在极短的时间里获得几十万的点击率,一个报道急需救治的病人或面臨失学学子的信息会唤起无数好心人的倾囊相助。网络艺术绝不仅仅是供人“狂欢”的虚拟现实,它虽可能带有诸如网络虚幻、网络迷恋、网络暴力、网络黄毒等消极的影响,但它更具有极强的推动社会文明的积极功能,具有日益重要的促进时代发展的社会作用。

注释:

①张江南、王惠:《网络时代的美学》,三联书店,2006年版。

②王连功、周婷:《网络游戏艺术论》,宿州学院学报,2005年版。

③(法)马可·第亚尼编著,滕守尧译:《非物质社会——后工业世界的设计、文化与技术》,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④王文宏、高维纺:《网络文化研究》,延边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⑤⑥许行明、杜桦、张菁:《网络艺术》,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1年版。

⑦刘晗:《论网络艺术的美学精神》,《江西社会科学》,2004(7)。

⑧陈力丹、汪露:《2006年我国新闻传播学研究的十二个新鲜话题》,《新闻界》,2007(1)。

⑨彭兰:《中国网络媒体的第一个十年》,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作者单位:重庆邮电大学网络社会发展问题研究中心)

编校:郑艳

审美心理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电影美术是专门为影片造型进行设计和制作的一种美术创作。美术创作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着影片的艺术水准。

【关键词】电影美工;造型;空间;表现形式

电影美术也是电影概念设计,是将电影的故事进行视觉再现,是电影前期设计的重要环节。电影美术分工特别精细,有美术指导,副美术,电影概念设计师、道具设计师、陈设师、制景师、服装设计、化妆等。无论是哪个部分,都是有美术师精心制造,以达到视觉的第一呈现,突出影片的现实意义及其艺术内涵。

一、电影美术组的分工

我们在家或者去影院观看成品电影,但是,对于电影的制作不是很了解。制作一部电影,需要一个很大的团队,然而,每个人的任务各有不同。对于电影美术组的分工,她的具体工作包括绘景、置景、道具、服装、化装、特技、美术、字幕等内容。电影美术堪称整部电影的蓝图。以光、形、色等各种造型手段为影片设计出可供导演、摄影师讨论。因此电影美术是一部电影最重要的前期部分。必须严格符合电影整体风格要求,实现导演、美术与摄影三位一体的统一构思,并要注重造型设计与影片的题材、样式、风格的和谐统一。

电影美术师,我们称作“美工”,他们不仅要负责整部电影的布景、服装和道具的设计,他们还负责外景的选择。在电影创作过程中需要他们把文学剧本中关于环境、人物形象、服装效果等文学描写转化为具体形象。说到其它分工,中国大陆和香港就有不同,和日本又有不同,香港的美工会和导演一起工作,时时聊天,聊天的工程中,能聊出一个大概的感觉,然后制片才去找景,拍一大批照片回来,给美工、摄影师和导演看,精心筛选,找出最适合影片的,我们才再去确定:假如真的觉得几处场景都很适合,当然是都要去看的,因为到了现场的感觉是很不同的。大陆的美工是和制片一起去找景的,他们的工作就是差不多和制片一起起步的。我认为这样的分工是好的,凡是亲力亲为,虽然累一些,但是及时找感觉,及时更改总览全局,及时调度,能解决很多问题。

二、电影美术的特征

电影不光是我们看到的演员的表演,电影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他包括文学、美术、摄影、音乐等。伴着电影的成长,美术和电影一直是骨肉相连的关系,美术是电影的骨架。但是从本质来看,美术是一种空间艺术,它以一定的物质媒介,经过美术创作者的再创造,以二维或三维的形式再现于空间的艺术形态。它的创作目的在于通过视觉上的审美感受来引起观看者心中的共鸣。而电影是一种时空艺术,它通过摄影机与蒙太奇手法,在导演的总体指导下,由演员、摄影师、造型师、灯光设计师等艺术师们所共同努力创作的,在空间上三维,在时间上一维的综合艺术形态。从创作目的上看,一部影片所有的元素都是为故事情节的发展服务的。视觉上的审美感受固然重要,但是一部成功的影片却会让观众在欣赏时忘记视觉上审美的主动性,完全沉浸在故事情节的发展之中。所以影片的场景、造型、色彩、光影等等电影美术元素,都是镜头语言传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为电影创作者而精心创作,在不知不觉之中推动着故事情节的发展,并且在观众心理上达到情景交融的效果。

作为一个称职的美术指导,需要提供“精而简”的方案给导演,而不是一味的追求多与杂,也不能一味的以导演的想法为依归,这样可以令整个制作丰富一些。第二,一个称职的美术指导不仅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更需要有灵活的调度能力,所以,既要有好的理念,又要配合大家一起实现。

三、电影美术的地位与作用

在电影中,导演们之所以愈来愈多地利用外景拍摄,当然是很方便的。实景相对来讲比较纪实性还有较强的表现力,不用搭景造景,能够缩短电影的制作周期以及能省些成本。化装和服装,这要求化妆师对色彩要非常的敏感,因为色彩在化妆中起的作用非常重要,直接关系的整部影片的风格。角色,是整部影片的灵魂,他们的年龄、身份、性格等,彰显了时代、民族、地域等特点。有稍微的不舒服,就感觉整部电影制作不精良。道具更是电影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分为陈设道具,戏用道具,一般是演员随身佩带和使用的。与其说和谐统一,不如说是舒服,人物服装和造型,一定要和大环境相吻合,要和身份特征相融合,不能有太大的反差,否则,是对作品的不尊重,对观众的不负责。从演员的装扮到道具的配用都不能失真,并应和时代、特定环境相配。总之,道具是影片中美术设计造型的重要手段。

以上的浅析可以看出,电影美术是为故事情节的发展需要而服务的,不同时代美术形式都为电影发展提供了创作的营养。电影美术的艺术的高低决定了整部电影的质量。因为,一部电影,第一时间呈现在人们眼前的是色彩,第一视觉的触及力决定了人们对整部片子的第一印象。而就是这个第一印象,决定了整部电影的艺术水准与票房。电影美术虽然地位不可小觑,但是,电影美术不可以单干。电影美术与剧本联系密切,电影美术师应与电影导演多沟通,设计和制作出有时代、地方特色,有生活气息、有性格特征的景、物和人,以产生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与摄影、演员等共同合作完成影片的造型表现。

参考文献:

[1]李稚田.影视语言教程.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傅正义.电影电视剪辑学.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2003

[3]游飞、蔡卫.世界电影理论思潮.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2

审美心理论文范文第5篇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提出:语文课应重视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何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并把它们作为重要目标。笔者认为语文学习应是求真、创美的教育活动,它可以让课堂教学充满魅力,使学生具备健康的审美情趣,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从而促进素质教育的实施。

一、将美育积极、有效地渗入到语文中

教师在教学中坚持运用教学艺术理念和手段开展教学活动,也是对青少年进行美育的常规性活动。拿教学语言来说,它是教师教学的物质载体,同时也是教师教学理念、审美个性的显现,对教学活动发挥美育功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教师的讲述非常生动、有趣味,那么课堂就会活跃起来,学生的学习热情就会高涨,如诗歌《再别康桥》里的语言就体现出音乐美、绘画美和建筑美。对音乐而言,朗诵上口、错落有致使音乐美的表现;绘画美在本诗的语言中多选用表现色彩的词语,如云彩、金柳、夕阳、彩虹、青荇等;诗的匀称和诗句的整齐又显现出一种建筑美。学生在学习的时候,不仅学到了有关的知识,同时也受到了审美教育,使学生感到学习是一种享受。

二、青少年的身心发展特点需要美的启迪

理想的学校应该是充满欢乐的学校,理想的教学更是愉快的。审美能使人愉快。从青少年的身心发展特点来看,它们一般是从感性来认识事物的。它们喜欢听悦耳而有旋律的声音,爱看鲜明的色彩,爱把自己的环境改变的比原来的更好、更美。同时,美的东西能引起美感,美能从具体的感性形象来揭示自然界的奥秘和丰富的生活画面,因而美能引起青少年的兴趣,能够消除他们学习过程中的焦虑感、倦怠感和压力感。因此,教师要让课堂教学成为学生审美的过程,使学生学习过程成为一种丰富的精神享受,使学生学到的知识、经验、技能内化成为素养、习惯,从而圆满地完成教学目标。

三、营造审美的氛围

教师要善于发现和发挥,使教学活动成为审美活动。教学各要素之间的和谐、流畅,都会给人一种美的享受。在教学中,师生关系具有互动性、交流型、情感性。如果教师的衣着符合自己的生理和气质特征,会给学生留下好印象;教师的板书工整漂亮、文字美、结构美、线条美等因素显现;优美的教学环境所反映出的审美情趣,所营造出来的审美氛围,对学生的精神世界也会起到一种审美升华的作用;教师恰当运用口语及体态语等能体现出自己的请感,激发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从而使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学习热情,能够形成审美愉悦的良好心境和情绪,从而提高学习效率。所以,让语文教学的全过程处于美的氛围中,让学生得到美的体验,让知识在学生的审美愉悦中搞笑地接受并掌握。

四、让自然美融入语文教学中

自然美是相对于社会美而言的。自然美包括两种:一种是未经人类加工改造过的,如湖南的张家界、安徽的黄山、江西的庐山、四川的九寨沟;一种是经过人类加工改造过的,如山川绿化、江河治理、园林景观。“五讲四美”中的“环境美”主要是指自然环境美,尤其是经过人工改造过的自然环境美。

初中语文教材中亦不乏自然环境美的材料。如初中语文第三册的《国宝——大熊猫》,内容是通过对大熊猫这一国宝的说明,提出了“对于动物的保护”这一主题。在教学中,就可以渗透这一主题,从而潜移默化地教育学生要宝护自然环境,同时按照美的规律来改造环境、美化环境。再如初中语文第六册《写在第11亿位国民出生前夕》一文,这篇短论宣传控制人口、计划生育的意义。另外,通过本文的教学,不但有利于全身会增强控制人口增长的意识,而且也有利于增强环保意识。

五、活动中激发审美愉悦

初中语文教材中不乏可以用来进行艺术教育的资源。教师在教学和课外活动中可以开展以下活动:

1.自制语文教学挂图。可能有人会认为教学挂图仅限于英语等学科,其实初中语文教材中有很多具象化的事物和场景,其中一些已在教材中以插图的方式反映出来。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将这些插图放大、加工成彩色挂图,也可以不拘于教材中的插图,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以图画的方式将课文内容描述出来。

2.根据课文内容排演短剧。初中语文教材中几乎每册中都有由多个角色可组成的文章,教师完全可以引导学生自己改编成短剧,自己演出,比如《(白毛女)选场》《(龙须沟)选场》等。

此外,还可以鼓励学生复述课文,将课文内容加工、改编成故事,讲述出来。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上述活动都可以在学生中开展竞赛活动。

实践证明:在初中语文教学加强美得教育,增强学生的美感体验,极有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综合素养,又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智力,让学生在审美享受中学习语文。

上一篇:心理发展论文下一篇:儿童音乐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