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心理沙盘游戏范文

2023-09-23

儿童心理沙盘游戏范文第1篇

一沙一世界, 沙代表脚下的土地、沙覆盖下面的蓝色部分代表水、沙架上各种各样的沙具代表宇宙万物, 有各种各样的动物、植物、人等。沙盘游戏技术是一种以荣格分析心理学原理为基础, 由卡尔夫创立发展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即在沙盘师的陪伴下, 来访者对沙子和沙具的摆放而创建出一些场景画面, 通过利用创作过程的自发、自主性, 给予来访者包容、接纳和积极关注, 使其表达和宣泄内心的消极情绪, 无意识地逐渐激活内心的自我治愈力。

二、沙盘游戏的历史发展与理论基础

(一) 沙盘游戏的历史发展

沙盘游戏最早可追溯到威尔斯的地板游戏, 他将与儿子在地板上玩各种游戏的思考写在了《地板游戏》一书中。之后洛温菲尔德把地板游戏作为与前来治疗的孩子们交流的工具, 通过孩子们做的游戏去发现孩子们所遇到的问题进而做出分析与诊断。孩子们把这个游戏称为自己的世界, 洛温菲尔德将之命名为“世界技法”, 这是沙盘游戏的雏形, 而后卡尔夫在此基础上, 注入了荣格的分析心理学理论和中国的传统文化思想, 形成了一种更为成熟的心理治疗技术即沙盘游戏。

(二) 沙盘游戏的理论基础

荣格的分析心理学理论和中国的传统文化思想是沙盘游戏的理论基础, 分析心理学理论主要是原型、原型意象、集体无意识, 充分利用创作过程的自由性连接意识与无意识, 是一种非言语性和非指导性的心理治疗方法。中国文化和哲学思想也是卡尔夫创立沙盘游戏的重要思想来源, 在创立沙盘游戏的关键时刻, 曾做过两个与中国有关的梦, 这两个梦是她创立沙盘游戏的重要启迪, 因此中国文化和东方哲学也是沙盘游戏治疗的重要基础[1]。除此之外, 人本主义对沙盘游戏也有着较深的影响, 即以人为中心疗法, 对来访者无条件的包容和接受。沙盘师给予来访者最大限度的接纳和积极关注并理解来访者, 为其提供一种无所顾忌地自由表达的环境, 帮助其激活内心状态, 实现人格成长。

三、沙盘游戏在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一) 沙盘游戏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操作方法

沙盘游戏又分为个案沙盘游戏和团体沙盘游戏。个案沙盘游戏顾名思义就是针对于单独的个体来做的沙盘游戏, 个案沙盘游戏适用于个体的心理咨询与治疗, 包括一般的心理问题即日常生活或学习中的烦恼所导致的心理问题, 还有对抑郁症、强迫症、焦虑症、网络依赖等心理问题进行专门干预的一种治疗方法。团体沙盘游戏是针对于团体, 多个来访者参与、共同完成的一种方法, 注重于团体建设性, 促进团队成员之间的交流和理解。随着沙盘游戏的发展, 其治疗过程也有一个一般的模式, 芭芭拉·博伊科和安娜·古德温[2]把沙盘游戏的治疗过程划分为六个阶段即创造沙盘世界、体验和重建沙盘世界、治疗、记录沙盘世界、联结沙盘游戏体验和现实世界、拆除沙盘游戏世界。

1. 第一个阶段, 主要是沙盘师向来访者

介绍沙盘游戏的简单构成和使用方法, 引导来访者触摸沙子感受沙子和观看各种沙具的类别与位置, 让来访者接受沙盘游戏这种形式的治疗方式。为来访者创造一个安全可信、自由、受保护的自主发挥创造的空间。

2. 第二个阶段, 主要是沙盘师帮助来访

者创建和体验沙盘的世界, 鼓励来访者自由发挥自主创造, 在创建过程中允许来访者对沙盘做出改变, 让来访者自由地表达他们内心的情感。

3. 第三个阶段, 在沙盘摆放结束之后,

沙盘师与来访者共同探讨与分析沙盘里的故事, 在这个阶段沙盘师要运用许多适当的心理咨询技术对来访者的沙盘进行深层次的探析, 此阶段有利于来访者进行自我思考与探索。

4. 第四个阶段, 主要是对来访者制作的

沙盘进行拍照和记录, 为了方便后期对沙盘的分析以及可作为来访者的沙盘经历纪念。

5. 第五个阶段, 沙盘师要帮助来访者理

解沙盘里的意象, 将之与现实世界相联系, 鼓励来访者留意沙盘中的问题会如何在现实中呈现等。

6. 第六个阶段, 这是最后一个阶段即拆

除沙盘游戏阶段, 在沙盘游戏结束之后, 要仔细地将沙盘里的沙具放回原处, 将沙子抹平并完成沙盘游戏记录。

与个案沙盘游戏不同的是, 团体沙盘游戏的操作方法需要和一般团体心理辅导的技术相结合, 团体沙盘游戏的过程有团体按照一定规则制作沙盘、讨论团体沙盘制作时的想法、给沙盘命名、拆除沙盘恢复原貌四个阶段[3]。

(二) 沙盘游戏在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具体应用

目前,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主要集中在人际关系紧张、社交焦虑、孤独抑郁、职业选择困惑等几个方面。沙盘游戏作为一种综合性的心理治疗技术, 被越来越多的研究者运用于发展性的咨询与治疗当中, 由于其具有与其他治疗方法不同的特点即非言语性、非指导性以及趣味性, 使得沙盘游戏在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也逐渐广泛。

1. 沙盘游戏适用于人际关系的改善

人际关系紧张是当代大学生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 许多大学生由于其自身因素、家庭因素等而产生对外界的一种排斥, 这种排斥表现为不喜与人交流, 看不惯他人的行事作风, 与人相处感到不自在, 同时又很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而产生的一系列焦虑烦躁抑郁的情绪。由于不善交流, 不知道该怎么诉说和处理这样的问题, 而沙盘游戏不需要言语交谈, 团体沙盘游戏是一种团体性的趣味活动, 具有非言语性与非指导性, 促进个体在活动中观察学习、体验、认识与接纳自我、调整和改善与他人的交往, 从而缓解和改善大学生的社交焦虑状况, 使其悟出更为正确的交友态度。

2. 沙盘游戏适用于缓解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大学生的考试焦虑、抑郁情绪是当代高校心理咨询最普遍的问题之一。沙盘游戏是集认知重组与情绪表达的一种综合性心理治疗方法, 由于沙盘游戏本身具有的非言语性与非指导性, 来访者意识或无意识的将自己的情绪表达在沙盘游戏当中, 面对自己创造出来的作品, 通过与沙盘师的分享与分析, 来访者就会意识或无意识的对自己的认知和情绪进行重组, 从而改善或消除其焦虑、抑郁等心理障碍。

3. 沙盘游戏应用于大学生的心理辅导

当代高校大学生除了人际关系紧张、焦虑抑郁等, 还有适应能力不足以及职业选择困惑。对大学生活不适应主要体现在刚进入大学校园的新生中, 尤其是对于家庭较远又不够独立的大学生来说, 这无疑是一个艰难的课程。因此沙盘游戏被广泛运用于新生入学时的团体辅导活动, 通过团体辅导活动, 让大学生感受到他人的关怀、来自异乡的温暖, 从而使其袒露心扉、开放自我与同学交流, 收获了一定的友情, 对未来充满期待, 在沙盘游戏的体验中也收获了更多的自我价值感。另外对于职业选择困惑的大学生而言, 沙盘游戏也凭着其连接个体意识与无意识的特点让来访者感受和领悟到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未来想做的是什么, 通过沙盘游戏的辅导, 从而更明确自己的目标和想法。

4. 沙盘游戏适用于大学生的自我人格整合

大学阶段是大学生进行自我人格整合的重要时期, 接纳自我和接纳现实是大学生健康人格的表现之一, 当不被道德所允许的欲望和冲动以及那个“不好”的自己遭到排斥并压抑到潜意识当中, 就会造成意识与无意识的割裂和冲突, 从而导致人格不健康[4]。沙盘游戏的终极目标是促进个体自我人格整合与自性发展, 个体在参与沙盘游戏的过程中, 将自己的所感所历融入到沙盘游戏中, 每一次的沙盘游戏干预都会暴露出个体的某个人格侧面, 在多次的沙盘干预后, 这些不同的人格侧面便会趋于整合, 从而达到健康的人格。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沙盘游戏是一个治疗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有效手段, 在这些大学生的一系列的心理问题中, 沙盘游戏疗法也均取得了不错的疗效, 今后, 沙盘游戏在心理健康教育领域的应用将会更广阔。

四、结语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 我国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也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减少和控制大学生的不良心理健康问题成为了高校亟待解决的问题, 而作为一种综合性心理咨询与治疗体系的沙盘游戏日后在心理健康教育领域的应用将会更加的广阔。

摘要:沙盘游戏技术是一种以荣格分析心理学为基础, 通过来访者选择和摆放沙具来进行心理干预的一种方法。随着沙盘的发展, 沙盘游戏被广泛运用于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以及发展性的咨询与治疗当中, 如抑郁、社交焦虑等, 在这些运用中沙盘游戏的干预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沙盘游戏作为心理分析技术和艺术表现性相结合的一种综合性的心理治疗体系, 已成为目前我国广泛运用于心理咨询与治疗的一种方法和技术。

关键词:沙盘游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参考文献

[1] 刘志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新方法-沙盘游戏治疗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运用[J].现代经济信息, 2008 (5) :218-219.

[2] 芭芭拉·博伊科和安娜·古德温 (BarbaraLabovitzBoikandE.AnnaGoodwin) 著;田宝伟等译, 沙游治疗完全指导手册:理论、实务与案例[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06:41-68.

[3] 魏广东.沙盘游戏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3 (14) :29-31.

儿童心理沙盘游戏范文第2篇

现阶段,沙盘游戏广泛用于治疗儿童学习困难、情感障碍、攻击行为、适应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等;对儿童多动症、注意力不集中、厌学、沉默、内向、抑郁症、焦虑症等心理疾病均有较好疗效;在提升儿童自我概念、人际关系、个人心智成长、自信心等方面有非常好的帮助;在辅助康复儿童自闭症、阿斯伯格症等广泛性发育障碍方面有一定的帮助。

一、沙盘游戏

沙盘游戏是孩子在沙盘老师的陪伴下,从沙具架上自由挑选沙具,在盛有细沙的特制箱子里进行自我表达的一种心理辅导方法。沙盘治疗是一种投射性媒介治疗工具,和其它的心理治疗方法一样,倘若具备以下六项条件,就足以产生建设性的人格改变:

1、两个人有心理上的接触

2、来访者是在一种无助、焦虑与混乱的状态中

3、治疗师在与来访者的“关系”中是在一种真挚、和谐协调的状况之中

4、治疗师对来访者产生一种无条件的接纳与尊重

5、治疗师能对来访者产生同感(共情),不再从自己的观念立场来看对方

6、来访者能体会到治疗师对自己的尊重和同感(共情)不同的疗法之间的区别仅在于“心理上的接触”的方式不同而已

二、沙盘游戏基本构成要素

沙盘游戏有两大基本构成要素:沙子和沙具。沙是儿童最爱玩的材料之一,几乎每一个人儿时都曾有过玩沙的经验,不同国家、不同时期的儿童都几乎不例外。沙的流动性和可塑性,使人们可以任意发挥想象力,可以用它来建造自己心中的城堡、村庄、山川和河流,以及其它任何东西。

沙盘是一个长方形的木制箱体,内侧是蓝色的,拔开沙时,会呈现出如同河流、水池或大海的样子。沙没有特别限制,但最好选择越细的沙越好,用滤网过滤两、三次后洗净,沙越细越有利于塑形。玩具,要准备各种材质、各种姿势的人物、动物、昆虫、建筑物、交通工具等。甚至我们丢弃的包装材料,透过来访者的丰富想象力,这些包装材料一下子就会成为云、雾、雪、海浪等等。

三、沙盘游戏的适用范围

1、沙盘游戏特别适合儿童,因为在创造性的游戏和塑造玩具中,他们能拥有一种持续的快乐,这也因为他们对所使用沙具的象征性语言仍保持着一种天生的理解力,沙盘游戏优于其它游戏的最大不同在于能触及儿童内心深层的问题,这使得他们在游戏中能平衡外在现实和内在现实,逐步达到自我治愈,从而改变行为。对儿童自闭症、多动症、攻击行为,注意力不集中,作业及考试拖拉,自控能力差、抽动、遗尿、网瘾、厌学、人际关系不良,儿童抑郁症、恐惧症等特别适应,其实很多孩子在学习困难的背后根源是有儿童神经症的。

2、沙盘的原理和作用,也同样适用于成人,尤其对一些神经症如焦虑症、抑郁症、强迫症、社交恐惧症、产后抑郁症和更年期综合症很有效果;对一些感情困扰、择业、工作压力过大、夫妻婚姻关系也有很好的疗效。

3、沙盘游戏疗法是和语言表达不清自己的内心困惑的,如儿童,某些成人。

4、适合对夫妻、企业、学生、教师队伍等各类人群进行团体治疗,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学习适应和感悟他人心理的途径,对增加团体凝聚力,加强人际关系有极大的好处。

四、沙盘游戏在儿童心理咨询中的作用

1、易于被儿童接受

2、易于快速展现儿童内心世界

3、提升儿童的自信心、想象力和创造力

五、沙盘游戏的优势

1、沙盘游戏成为一种语言,孩子可以通过它来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在这个游戏王国里,孩子们在这里得到他们所需要的东西,自然的游戏与自然的表达,孩子们很喜欢,所以可以通过它帮助教师及家长更好的解读孩子的内心。

2、沙盘游戏架起了成人与孩子沟通的桥梁。我们通常无法通过话语来理解孩子的行为及真实的内心世界,但是透过沙盘,咨询师可以和孩子进行交流与对话。沙盘游戏就像一面窗,可以打开或透视青少年的心灵,所以沙盘游戏的疗效很好。

儿童心理沙盘游戏范文第3篇

沙盘游戏的作用

1.面对著光滑的沙子平盘,旁边有值得信任的辅导师,沙盘游戏者的心目中自然而然的会产生很多的意象,而那些各种玩具模型,以及对沙子和水的感官经验,也刺激了无意识的发生。

2.沙盘游戏的本质在于唤醒人的无意识及躯体感觉,碰触里面最本源的心理内容。

3.沙能捏造,水能倾倒,火能点燃,空气能流通,沙盘游戏中最基本的流动和平衡,能够反映出人的心灵以及整个自然界的过程。沙盘游戏像一面窗能,可以打开或透视人的心灵,使人能够重新体验前言语和非言语的状态。孩子们在会说话之前已能听懂语言,在回忆之前已能进行现认。成人们也许已经忘记或者从来

沙盘游戏对儿童的特别意义: 1. 沙盘游戏对弱语言要求特性

儿童在学习说话之前已经能够听懂许多词语,在学会回忆之前已经能够进行再认,但儿童言语发展水平使得儿童不能够表达特殊的需求和特别的想法。因此,我们通常无法通过话语去理解特殊儿童的行为以及对应的内在心理状态;我们也无法将具有创造性的破坏性行为与随意的破坏性行为区别分开,无法将超常儿童的异常行为与病理性异常行为区别开来。而沙盘以及沙盘游戏像一面窗,可以打开或透视人的心灵,使人能够重新体验前语言与非语言状态;在沙盘游戏过程中,游戏者的无意识自动流露在沙盘中,分析师能够根据沙盘游戏场景去洞查游戏者的潜意识内容。在接触沙盘游戏的初级阶段,游戏者可以意识到自己在做什么,为什么会选择这种或那种模具;但随著沙盘游戏的深入,支配游戏者的主要是无意识,游戏者本人不清楚自己在做什么,为什么这样做。在沙盘游戏过程中,意识中的内容和倾向首先浮现,然后便出现了无意识的内容,这些内容的交锋促进了游戏者的完整性。因此除了在初几次沙盘分析师会向游戏者询问一些简单而明确的游戏外,在整个数次沙盘游戏中,并不需要太多的语言表达。分析师也不需要向游戏者解释,只在数月或数年后做一些延迟性的解释和交流。

2.沙盘游戏对儿童人格的影响

童年期经历对人格发展有著重要的影响,这些经历主要以早期婴儿与父线的依恋关系状况以及儿童的早期的探索行为受到阻断的程度有关。在沙盘游戏过程中分析师基本不干预游戏者的活动。因此儿童可以非常自由的表达自我,宣泄不良情绪,以及在深层修复受到创伤的早期人格结构。沙盘游戏的本质在于唤醒个体潜意识与躯体感觉,碰撞出某种最本源的心理内容。

此外,游戏是儿童的天性,也是儿童的主要活动形式和探索世界的桥梁,因此,沙盘游戏很容易被儿童接受,不需要太多的指导,儿童就能很快进入游戏过程中,儿童的投入与合作程度也是任何其他形式治疗无法达到的。

儿童心理沙盘游戏范文第4篇

多拉•卡尔夫(D.Kaoff) 1904年12月21日出生于瑞士。1944年,通过孩子之间的交往,卡尔夫认识了荣格的女儿格莱特(Get Jung-Baumann),并保持着终生的友谊。通过格莱特的介绍与安排,卡尔夫认识了荣格。1949年,作为两个孩子的单亲母亲,卡尔夫开始了她在瑞士苏黎世荣格研究院6年的学习,并由荣格的夫人爱玛•荣格为其进行心理分析。为了靠近研究院方便学习,她买下了昭里孔(Zollikon)的一栋古老的房子。该房子始建于1485年,庭院中有着美丽的喷泉,“沙盘游戏”有了一个理想的出生地。卡尔夫让荣格的儿子皮特•荣格来帮助装修房子。皮特是一位建筑师,并带有心理分析的灵感。装修后的房子让荣格本人都十分羡慕,并开玩笑地说要和卡尔夫互换彼此的房屋。

1954年,卡尔夫参加洛温菲尔德在苏黎世的讨论,深受启发,也由此引发了一种内在的梦想,寻找一种能够有效帮助儿童心理分析的方法与途径。于是,卡尔夫决定去伦敦跟随洛温菲尔德学习其“游戏王国技术”,并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荣格。荣格回忆起他自己曾在1937年听过洛温菲尔德的有关报告,并且同样有着深刻的印象,于是对卡尔夫的计划给予了鼓励和支持。

1956年,完成了苏黎世荣格研究院所有课程与要求的卡尔夫,由于没有大学文凭,不能获得荣格心理分析家的资格。于是,卡尔夫写信给洛温菲尔德,前往英国伦敦洛温菲尔德的论据开始了她的“游戏王国技术”的学习。在此期间,卡尔夫还从师于维尼考特一段时间。英国的荣格心理分析家,以其儿童发展理论而著称的麦克尔•弗德汉姆,承担了对卡尔夫的指导。一年后卡尔夫从英国返回瑞士,她把洛温菲尔德的“游戏王国技术”与荣格分析心理学相结合,也致力于把东方的思想融会以更为有效的儿童心理治疗实践中。为了区别洛温菲尔德的“游戏王国技术”,卡尔夫用了“沙盘游戏”来命名自己的理论与实践。

1.沙盘游戏的寓意

“沙盘游戏”(sand-tray and sand-play)的名称给了三个“关键词”:“沙”、“盘”和“游戏”。首先,儿童喜欢沙,似乎是对沙具有某种出乎天性的情感。几乎所有的幼儿园里都有“玩沙地”和“玩水池”,同样是一种天的沙的游戏。两个盘子,一个盛沙,一个盛水。洛温菲尔德开始的时候就这样做了。卡尔夫改造后的沙盘,两个都加上沙子,但其中一个用做“干沙游戏”,另外一个则可以加水进去,被称作“湿沙游戏”。湿的沙盘更容易玩出搭建城堡、挖洞建桥等游戏效果。游戏是儿童的天性。因而,游戏中包含着天性的恢复,若是这种天性受到了阻碍或压抑。于是,游戏中也就治疗与治愈的条件和机会。当有人问维尼考特如何才能把一个“来访者”治好的时候,维尼考特说,教会他玩就行了。许多病症的背后,都包含着某种失去了游戏的兴趣,失去了童真的天性。

2.“沙盘游戏”的结构

首先,“沙盘游戏”是由沙盘游戏者、沙盘分析者、沙盘游戏室(包括沙盘以及沙盘玩具模型)以及“沙盘游戏”的气氛(包括沙盘游戏者与沙盘分析者的动态关系,以下简称游戏者和分析者)等诸要素构成的整体。专业的学者们总是喜欢用“自由、安全、保护和共情”来形容“沙盘游戏”的感觉与氛围。实际上,治愈的作用也包含其中了。 其次,是沙盘中的时空概念。游戏者会在沙盘上追溯往事,恢复记忆,带来很强的时间含义。而矩形的沙盘,上下左右中间,以及沙面与沙底和四角,等等,也都具有结构性的意义。比如,从理论的意义上来说,对于右利手者,左面多表示过去,右面多表示未来。而中间多表示现在或自我的现实感等。

再者,“沙盘游戏”摆上去的沙盘玩具模型,也可以有结构性的分析。比如,动物与植物在整体上的不同寓意,自然物质与人造物质的不同属性,所使用人物的年龄性别等差异以及各自角色的象征意义等。卡尔夫本人接受了诺伊曼的心理发展阶段理论,倾向于从动物采集、冲突争斗和适应集体三个方面或阶段来观察游戏者内在的心理发展,其中也饮食了对沙盘中模型的结构性分析与发挥。

最后,当面对游戏者最终完成的沙盘图画的时候,则需要把“沙盘游戏”的结构性内涵进行整合与发挥。不同象征意义的玩具模型,出现在不同位置的时候,也就有了新的组合性意义。连续的沙盘或系列性沙盘图画,本身也具有结构性的特点为。某一重复使的玩具模型,在不同的沙盘图画中位置的变换,往往是分析者之关注的重点。对此沙盘游戏治疗师往往用“主题”和“主题”的变化来对沙盘进行分析,以探寻其中表现的受伤内容和治愈的象征。一般来说,初始沙盘多表现出问题以及表现游戏者应付问题的方式;终结性沙盘多反映心理分析的效果以及游戏者的转变,这些都增加了“沙盘游戏”结构性内涵的意义。

3.卡尔夫与东方思想

在卡尔夫的第一部也是惟一一部关于“沙盘游戏”的专著“沙盘游戏:治愈心灵的途径”(1966,1980,2003)中,她用中国宁代理学家周敦颐的“太极图”,作为其“沙盘游戏”治疗的重要理论基础。因而,太极四象阴阳五行,一直是卡尔夫所追求的“沙盘游戏”治疗的本质性内涵,并将其作为沙盘游戏方法技术的内在核心结构。在该书的许多章节中,卡尔夫反复引用《易经》和《老子》来分析与解释其个案的治疗和转化。在该书结束的时候,卡尔夫用《易经》的坎卦作了全书的总结:“心灵的运作可以比喻为水的流动。《易经》的坎卦便是最好的写照:„习坎,有孚,维心亨,行有尚……水流而不盈,行险而不失其信。维心亨,乃以刚中也。‟”卡尔夫最后说:“只有当我们能够获得如此的体验,获得内心的和谐之后,我们就能够谈论恩赐和完美。” (选自《沙盘游戏治疗》,申荷永)

二、沙盘游戏的理论

(一) 沙盘游戏的治疗机制

无论是心理咨询师,还是来访者,都会关心这样一个问题:沙盘游戏能起到治疗作用吗,为什么能?笔者根据自己的实践,可以明确的回答这个问题的前半部分,沙盘游戏确实有治疗作用,笔者本人就见证了不少通过沙盘游戏而获得心理发展的来访者。至于,沙盘游戏为什么能起作用,不同的研究者的观点可以说大同小异,其总的思想是一致的,只是强调的部分不同而已。

张日昇在解释箱庭疗法为什么能够达到心理治疗的效果时,他认为沙盘游戏发生作用的机制主要有五个要素:(1)重视患者与治疗者的关系,称之为母子一体性(the mother-child unity)。(2)以沙箱为中心,创造一个自由与受保护的空间。(3)这一自由与受保护的空间可以使患者自我治愈力得以发挥。(4)普遍无意识的心象。(5)玩具的象征意义。

张日昇认为,每一个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个自我治愈心灵创伤的倾向。但这一自我治愈力因各种原因有时会难以发挥其就有的机能,而以沙箱为中心,创造出一个自由与受保护的空间,来访者的自我治愈能力就能得以发挥。通过使用箱子、沙和玩具制作的箱庭作品,可以将人的心象(image)充分地表达出来,而心象是指由意识与无意识、内在世界与外在世界相互交错时产生的由视觉所捕捉的映像。这样,通过象征的作用,无意识实现了意识化,促进了个体的自我整合。

徐钧(心理咨询师、 自体心理学研究者、宗教人类学研究者)与张日昇的观点有相似之处,他结合了禅的思想来解释沙盘游戏的作用机制,笔者对他的观点深表赞同,他也用箱庭疗法的名称,便于本文统一,将其改为沙盘游戏。

徐钧认为沙盘游戏中使用的“就那样”一词,如同禅的语言,就是“如其所是”或“本来面目”的意思。“就那样”在沙盘游戏中是指来访者的真实体验。在心理困扰的病理中,沙盘游戏认为,“就那样”是人内在真实表现的时刻,但生活或社会总可能有别的观念约束,这些约束会内化成为自我防御个体内在真实的墙壁,而隔断了表像自我和内在机体真实的联系,或者说隔断了意识和无意识之间的联系。这时候烦恼和心理困扰就产生了。而重建这一联系,使内在机体的真实被表像自我所体验,或者说无意识的内容被意识所真正接纳,则烦恼和心理困扰就得以解脱。

徐钧认为,由于沙盘游戏来源于荣格心理学,“就那样”一词又很类同于荣格心理学的“原型”,“原型”代表一种生物机体普遍存在趋势,这一趋势来自生物的长期演化中为了适应环境而发展出的功能。现代社会由于环境和环境中的各种心理象征物改变或损失了,自我的表像意识走得离开原有的机体真实太远时,那些内心的“原型”力量的表现就会在某种程度上受到挫折和障碍,而这些被挫折和障碍的能量其实并不消逝,而是以一种烦恼,或神经症状、人格障碍等形式来表现。 “就那样”来自一种东方式语境下解释“原型”的词汇,它类似禅,“就那样”类似禅所要亲证的“本来面目”。当这一本来面目再次在现代社会和生活中被亲证和接触到的时候,烦恼或困扰就自动消逝。

(二) 沙盘游戏的理论基础

1.精神分析理论之客体关系理论

客体关系即人际关系。“客体”(object)这个词,最初是由弗洛依德所引用的一个技术性字眼,单纯指的是可以去满足某种需求(的东西)。比较广义的讲,则是指作为另一个人其感受或驱力的客体(对象)或标的物之重要关系人或事物。弗洛依德在讨论本能驱力及有关早期母子(女)关系的背景脉络时首次使用客体一词。在和“关系”(relations)连在一起使用时,客体指的是人际关系并且认为过去关系(所留下)的内在残余(inner residues)会形塑个人在目前和其它人们之间的互动情形。

客体关系理论探究的是心理结构(指的是自体与他者,或客体之内在影像)的早期形成与分化,以及这些内在结构是如何于人际情境中呈现。这些理论家所着重的焦点是早期生命的种种会带(给后)来持续影响力量的关系上;也就是说,在个人心灵里面的一个残余物(residues)或痕迹(remnant)。这些过去关系的残余物、这些内在客体关系,形成了个人的知觉感受(方式)以及和其它人的关系。个人不只是和一个实际的他者互动,还和一个内在他者互动,(这个内在他者是)一种心理再现(psychic representation),它可以是某个实际人物的一个扭曲版本。

一个家喻户晓的故事可充当作“个案研究”来阐释利用这三种理论模式对同一位来访者所采取的不同取径(事实上,治疗师进行的治疗工作均大同小异,虽则在概念模式上有很大差异)。我们假设灰姑娘(辛迪丽拉)因为和王子间的婚姻问题而来寻求治疗师的协助。传统的弗洛依德学派可能会探究灰姑娘性本能的压抑以及她对父母所有而未解决的伊底帕斯感受。这类治疗师或分析师就会从其自我(ego)与本我(Id)结构间的防卫以及冲突方面来分析灰姑娘的问题。

而一位以客体关系理论观点来进行治疗的治疗师,必然注意到灰姑娘所遭受到的是早期因丧母所产生的心理剥夺。可能这样的失落导致灰姑娘习于运用“分裂”这类的心理防卫机制,藉此她把某些女性理想化(譬如她那仙女般的教母),而视其它女性为“全坏”的(all bad )(如她的继妹和继母)。她理想化了王子,虽然只认识他很短的时间。一个建立在这么扭曲的内在自身及他者影像之上的婚姻,一旦她迟早必须要去面对把王子视为具有人性缺点的真实人物时,势必会产生问题。在客体关系理论中,课题应围绕在灰姑娘自己的内在世界与现实世界中的人及情境这中间的落差上。

如果是以自体心理学架构来进行治疗工作的治疗师或分析师,则会注意到灰姑娘本身在治疗中的经验,当该经验呈现在对治疗师产生的转移关系中时。对该转移关系的分析可能会披露出她那需要强有力且理想化客体的那个匮乏自体(impoverished self)。灰姑娘寻求该一客体正反应出她的缺乏自我价值感以及她需要被这样的一个理想化客体所肯定的需求,不管是以仙女般的教母形式或是王子或是治疗师的形式呈现。她需要和理想化的王子融合一起以便能希望有正常健康的感觉。由于碰触到她本身内在的空虚与愤怒感觉,灰姑娘要嘛就理想化她的治疗师,要嘛就把治疗师当作是她的继母般看待。

※客体(Object)

客体关系理论中所用的“客体”一词是精神分析书写上的一个技术用语,它指涉的并不是非关人性的事物(inhuman thing),而比较是指欲望或行动所指向或针对(directed)的某人(someone)。一个客体意指一与“主体”(subject)相关联的东西。感觉及情感都有其客体;例如我爱我的孩子、我怕蛇、我很气我的邻居等。人类的驱力都有其客体做对象。饥饿驱力的客体是食物,而性驱力的客体则是某位具性吸引力的人。在本能驱力的背景脉络下,弗洛依德论及婴儿的客体最初是母亲的乳房,然后是母亲本人,最后才是那些能满足婴儿的其它人或事物。

※再现(Representation)

“再现”这一词指的是人如何具有(has)或占有(possess)一个客体;也就是说,人在心理上是如何再现某一客体。所有书写有关客体关系的人,一般都会先区分两个世界或两个参考架构:即可观察到客体的外在世界,以及对客体具心理再现(mental representation)的那一个内在心理世界。外在世界指的是存在于社会环境,即日常生活世界中可观察客体的领域之谓。内在世界指的是主体对该外在世界的心理影像及心理再现;也就是说,主体是如何经验及再现该外在世界(Boesky,1983;Sandler & Rosenblatt,1962)。

2.荣格的分析心理学

作为荣格的学生,卡拉夫非常熟悉荣格的心理分析理论:荣格心理分析产生于分析家与被分析者之间的一种辨证关系,分析的目的是为了被分析者心理整合发展,这种发展转化需要潜意识的配合。在心理分析过程中,潜意识的特殊结构及其与意识的动力关系,都会发挥积极作用;转化还依赖于潜意识结构的积极调整,这种潜意识结构在分析开始时影响并控制着意识自我;这种调整性的变化,发生于一系列的原型结构和分析家与被分析者相互作用的动力关系之中。为了促进这种变化,并且使其成为一种意识过程,心理分析家试图在意识自我和潜意识之间建立一座坚实的桥梁。

为了更好地探索个体的无意识材料、同时与这些无意识材料交锋,从而实现促进个体自性发展的目的,受结构主义思想的启发,荣格发明了一种积极想象(active imagination)技术。积极想象技术是一种通过一定的自我表达形式吸收来自梦境、幻想等无意识内容的方法。它致力于唤醒人格的不同方面(特别是阿妮玛/阿妮姆斯和阴影),然后在无意识与意识之间建立起一种交流。在积极想象的过程中,自性的各个方面逐渐整合,成为一体,对立双方的统一和融合作用最终导致心理转化。积极想象分为四个阶段。首先是诱导出宁静的心灵状态,摆脱一切思绪,不做任何判断,只作自然地观察,注视着无意识内容和支离破碎的幻象片断自发地浮现和展开。然后,用诸如绘画、雕塑、舞蹈或其他的象征表现手法,把这种体验记录下来。再次,心灵的意识开始积极与无意识对峙,无意识产物的意义及其信息被理解,并与心灵的意识状态和谐一致。最后,一旦自我和无意识相互妥协,个人能够有意识地生活。

沙盘游戏疗法在某种意义上就是一种积极想象技术的应用。在一个安全、安静的环境中,通过塑造和布置沙盘边框内的沙子,来访者就可以建立一个与自己内在状态相对应的世界。通过自由、创造性地游戏,无意识过程就以三维的形式在一个图示的世界里显现出来。这样,在来访者的第一个沙盘布景中,意识与无意识的对峙、交流就开始了,之后通过一系列的游戏过程,无意识的能量逐渐释放,意识与无意识的对立逐渐转化,最终达到和谐一致,人格整合,也就是荣格所说的治疗的最终目标———达到自性化阶段。

3.以人为中心疗法(人本主义理论)

以个人为中心疗法系由产国心理学家罗杰斯所创立,流行于二十世纪五十至六十年代的西方社会。所谓以个人为中心疗法,就是心理治疗者“以平等伙伴的身份去理解就诊者的问题与情绪,为就诊者提供一种无所顾忌地自由表达和宣泄的机会,并帮助就诊者体验其自我价值,实现其人格成长”的心理治疗方法。罗杰斯深信,在尊重和信任的前提下,人都有一种以积极及建设性态度去发展自我的倾向。个人中心疗法最基本的假设是:“如果治疗者能提供某种特定形式的关系,而且当事人能发现自己有能力去运用这种关系以促进成长及改变的话,则个人的发展就会发生” 。心理治疗的要点 (1)以治疗者真诚一致前提,鼓励当事人以心理医生在治疗关系中所表现出来的真诚为榜样,首先要除去自己在社会化过程中所形成的各种面具,从虚伪的面具下解放出来,真诚面对自己,减少曾被限制和扭曲的感知觉和表达方式。(2)鼓励当事人放弃排斥别人或固执己见的想法,对经验和外在的世界的可能性采取更加开放的态度,愿意探索改变的可能性。(3)鼓励当事人自我信任,接纳自己,学会为自己的选择负责,学会更多地了解自己。 (4)鼓励当事人乐于继续成长,愿意成为一个不断实现自我的人,以自己内心的评估标准和工具评价自己的行为表现,而不是受制于别人。

4.东方文化

卡尔夫在其代表著作《沙盘游戏治疗:心灵的治疗途径》(1980,2003)一书中,把中国宋代新儒学的奠基者周敦颐的太极图作为理解沙盘游戏治疗运作的重要理论基础,并且发挥与阐述了其中新儒学的综合性哲学思想。在几次重要的演讲和出版的专著中,卡尔夫都把周敦颐的太极图作为其沙盘游戏治疗的重要理论基础。卡尔夫自己说:“在我研究中国思想的时候,遇到了(周敦颐的)太极图。在我看来,这与我关于沙盘游戏治疗的思想是相互应和的……第一个象征无极的圆圈,好比出生时的自我;其次是阴阳运作而产生五行的圆圈,这正蕴含了自我的表现过程,包含了形成意识自我与人格发展的心理能量;太极图的第三个圆圈,可以比作自性化过程(individuation)的开始;而太极图的第四个圆圈,正反映了心理分析中的转化(transformation)。一种生命的周而复始的象征。”

太极八卦和阴阳五行,一直是卡尔夫所追求的沙盘游戏治疗的本质性内涵,以及其作为方法技术的内在核心结构。自我的产生、意识自我与人格的发展、自性化的出现与进程以及转化和自性化的实现,正是荣格分析心理学以及沙盘游戏治疗与治愈中的关键。卡尔夫十分自信地说:“太极图的这些意象告诉我们,在悠久的文化传统中,我们可以从个体的发展模式中,看到我们生命的物质与心理律动。因而我认为,我们对于儿童和成人的所有心理治疗,都应该很好地参考这一观点。” (选自《沙盘游戏治疗》,申荷永)

5.投射理论

(1)给无结构的材料赋予结构

沙盘游戏提供给来访者的材料是无结构的,表现在:尽可能丰富的玩具、极富可塑性的沙、充满想象的沙箱。来访者对这些材料的选择过程本身就是一个投射的过程,因为即使是一个玩具,不同的来访者选择时赋予的意义于是不同的。这些不同的意义就是来访者赋予的结构,如同一个木质的盒子,有人把它当做装衣服的储藏箱来用,可有人却将它看成一座战地中的堡垒。结构的差异投射的是不同来访者无意识中情结的差异。当然,对这些玩具所代表的心像不能鼓励地看待,必须与整个箱庭制作过程、作品完成后的画面组成,以及作品的主题结合起来分析。

来访者在沙箱中摆放玩具的过程也体现了赋予无结构以结构的特点。沙箱是一个于有限制中孕育无限的空间,虽然它有一定的边界限制,但沙箱内侧的蓝色所代表的天空与海洋,沙所代表的大地,无不给人们一种海天之间、天地之间保罗万象的感觉。来访者可以在这个空间中随意地摆放,可以变换已摆好的玩具的位置,甚至可以将原先摆放的玩具又拿出沙箱,摆放的时间也没有限制。来访者将不同的玩具置于沙箱中的不同位置,投射出其内心世界的状况有序还是混乱,丰富还是贫乏,以及不同心象在其心理空间中的位置。

(2)减弱来访者的心理防御

投射有助于减弱人们的心理防御机制,使无意识心理内容通过心象得以充分表现。那么,对于沙盘游戏这样一种投射性的心理疗法来说,要实现治愈的目标,使来访者的无意识整合到意识中,即无意识意识化,其前提就是减弱来访者的心理防御机制。

在箱庭疗法的实践中,有两个方面体现了这一思想:

其一,沙盘游戏为来访者提供了一个独立、自由、安全舒适的物理空间,为减弱来访者的心理防御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外在环境。自由,指沙盘游戏室的大小适中,避免使来访者产生压迫感,他们在玩具与沙箱间有足够灵活的活动余地,与治疗者也保持足够的距离,通常治疗者在来访者侧后方的一定距离处观察整个制作过程。安全,指沙盘游戏是没有任何干扰,完全保密的。舒适,指玩具架的高低、箱子置放的高低都是以便于来访者而设计的。房间干净、采光良好,作为也舒适宜人。对于来访者来说,这样的箱庭治疗室是一种没有压力、充满亲和力的环境,也就很少会产生抵抗心理。

其二,治疗者的治疗态度也有利于减弱来访者的心理防御。在整个沙盘制作中,治疗者始终都陪伴着来访者,以母亲的态度、静默的见证人的态度来关注箱庭世界内外所发生的一切。只有当来访者主动提问时,治疗者才会给予简短的回答,而且相信来访者有自我治愈的能力,相信其整合的潜力,对于来访者及其作品呢的每一步变化都持包容、信任和鼓励的态度,对于制作过程中来访者的一切言语行为和非言语行为都进行细致入微的观察,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就像母亲呵护刚出生的婴儿一样。治疗者的这种态度促进了来访者对治疗的认可和对治疗者的信任,就会充分积极想象,全身心融入到箱庭世界中,演绎人生四季,感悟心灵呼唤。

(摘自《箱庭疗法》,张日昇)

6.表达性艺术治疗

表达性心理治疗方法通过唤起人们内心的创造力和艺术性的展露来治愈心理创伤。表达性心理治疗师们在治疗的过程中鼓励来访者以艺术性的方式来表露他或她生活中的问题,治疗师和来访者在创作的过程中相互理解。他们引领来访者深入其内心世界,并充当来访者表露内心生活的图像和感受与其现实世界语言沟通的桥梁。表达性心理治疗为个别咨询和家庭治疗提供了加深夫妻、家庭和群体间沟通的有力工具。人们通过舞蹈、动作、戏剧、音乐和绘画表露自我感受和经历,能帮助人们由内而外的深入了解彼此。表达性心理治疗能帮助合作伙伴、家庭或团体一起进入形象化的世界,从而能更深入的探讨彼此信念和行为模式间的差异,并体验到新的创造性见解。

7.卡尔夫的整合性思想

(1)自性及其发展的意义

“自性包含着意识与无意识的整体性,以及呈现这种整体性的事实。”儿童自性化三阶段:①母亲儿童合一阶段:人在出生的时候是一个整体,受到母亲自性的保护。新生儿的所有需求,都呼应了母性的本能,包括滋养和温暖等,都是由身体母亲来提供。卡尔夫称其为“母亲—儿童合一”的阶段,在该阶段中,通过母性本能的爱,儿童体验着一种无条件的保护和安全;②母亲—儿童分离阶段:一年之后,儿童的自性,也即儿童整体性的核心,便开始从母亲那里分离。儿童越来越多地从与母亲的关系中,从母亲的关心和温暖的表现中,来获得对于安全感的体验,从该体验中获得信任;③儿童自性的稳定阶段:在安全感的基础上,出现儿童心理发展的第三个阶段(3岁左右),在这一阶段,自性的核心在儿童的无意识中获得了稳定的位置,开始用完整性的象征来表现自己。

(2)自由与保护的作用

自由与保护,为来访者重新体验到自性的存在,感受到其自性存在的意义,提供了一个途径。自由和保护的空间尤其重要,这也是卡尔夫赋予沙盘游戏疗法的重要意义和作用。为来访者提供一个自由与保护的空间,是促发来访者内在力量的前提,是所有辅导和治疗的条件中最基本的条件。自由与保护,安全与安全感,是人成长和发展所需要的内在的和谐与平衡。而沙盘,则创造了这样一个自由与安全的环境,使人的心理问题或者创伤经验,不再是被隐藏和压抑,而是通过沙盘游戏,获得表现和转化。

(3)自性化与整合性

卡尔夫认为,在自由与保护的沙盘游戏过程中,来访者会重新获得体现自性的机会,发挥出内在自性的作用,获得一种心理的整合性发展。这与荣格所强调的心理分析的目的——自性化过程及其发展是一致的。卡尔夫说:“我们可以把分析心理学所努力实现的过程,也即荣格称之为自性化的过程,理解为去认识人类整合性的过程,在整合性中包含着一种超越相互对立的态度,以及整合对立双方的努力。”在卡尔夫看来,整合性本来是人类所具有的一种内在心理特性,3岁左右的儿童,本来都会自发地表现出这内在整合性的倾向,通过他们的语言、绘画和游戏等等。

沙盘游戏的整合性作用,或者说沙盘游戏中的整合性意义,可以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意识与无意识的整合、身体与精神的整合、内在与外在的整合、自我与自性的整合。在刊登在《沙盘游戏治疗杂志》创刊号(1990)上的论文中,卡尔夫说:“借助沙盘以及玩具模型,来访者创建起与其内在心理状态相呼应的外在沙盘图画;通过自由和创造性的游戏,来访者的无意识过程,以一种三维的形式在图画的世界中得以视觉的呈现……经过由此而塑造的一系列的意象,荣格所描述的自性化过程会被激发和实现。”

同样,与整合性相反的分离,则会导致心理的冲突,意识与无意识的冲突,身体与精神的冲突,自我与自性的冲突等。冲突也会产生异化,产生诸多的心理问题与心理疾患。卡尔夫确信,在沙盘游戏的过程中,来访者很快就会知道,我们每个人都是可以接近整合性的。卡尔夫说:“只有当理智能找到回归有意义生活的道路。”来访者的心理内容或内在意象,在沙盘中被实在地塑造与表现。可以说,我们心中的精神性存在,找到了它自己的形体。实际上,在沙盘游戏的过程中,塑造意象的活动本身,可以是一种深层的心理和情感体验。而且,在此过程中能够获得整合性的体现,美丽的曼荼罗的形状会自然出现。

对于卡尔夫来说“曼陀罗”就是自性的显现,“曼陀罗”中蕴含着整合性,“曼陀罗”中也包含着自性化的发展。这也是荣格本人的思想,荣格曾经说过:“自性化是一种神性的生活,正如曼荼罗心理学清楚地表现的那样。”②自性化也是人格的完善,是以自性为主体的人格的整体性发展。在沙盘游戏中,来访者会重新获得体现自性的机会,发挥出内在自性的作用,获得一种心理的整合性发展。这与荣格所强调的心理分析的目的——自性化过程及其发展是一致的。沙盘游戏的整合性作用,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意识与无意识的整合、身体与精神的整合、内在与外在的整合、自我与自性的整合。

儿童心理沙盘游戏范文第5篇

沙盘游戏疗法又称箱庭疗法, 是一种将分析心理学理论与游戏疗法相结合的心理疗法, 它能帮助来访者区分内心世界与外部世界, 促使无意识的心理内容直接转化为有意识的行动, 进而澄清来访者的问题。20世纪80年迪﹒美妮科将沙盘游戏疗法用于团体咨询, 开创了团体沙盘游戏疗法。它以沙盘游戏为主要媒介, 在咨询者的陪伴下, 多位来访者一起挑选玩具按照一定的规则在沙箱内制作沙盘游戏作品 (整个过程分为作品的制作及故事分享两个部分) , 通过团体的人际交互作用, 促使个体能进一步认识与探讨自我, 观察并接纳他人, 以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 以发展良好适应的助人过程[1]。已有研究发现, 团体沙盘游戏作为助人的一种普遍有效的心理干预方式, 具有感染力强、效率高、涉及面广等特点, 有助于提高个体的自我认识和对周围事物的理解, 促进成员之间的沟通与理解。本研究欲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团体沙盘游戏疗法对高校宿舍关系进行干预, 进一步探索团体沙盘游戏对高校宿舍人际关系的促进作用。

一、对象与方法

(一) 对象

在重庆某高校随机抽取了6间存在矛盾的宿舍, 共35人。测试前得到寝室全体成员的同意, 本研究采用宿舍人际关系问卷、沙盘游戏意向疗愈体验问卷及团体沙盘主观体验问卷对全体成员进行测评。

(二) 方法

1. 工具

标准格式的团体沙箱 (101cm*101cm*7cm) 及各种类型的沙具模型共358个, 包括人物、动物、植物、建筑等, 相机一部 (拍摄沙游作品) , 沙盘游戏内容记录表 (记录作品的创作及讨论过程) 。宿舍人际关系质量调查问卷 (1-5分评分制) , 沙盘游戏意向疗愈体验问卷 (1-7分评分制) 以及团体沙盘制作主观评价问卷。

2. 干预过程

研究前, 运用宿舍人际关系质量问卷和沙盘游戏意向疗愈体验问卷对各寝室成员进行测评, 前者是在吴海连2007年编制《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质量调查问题》的基础上改编而成, 共四个分量表, 19个题目, 每道题目分为5个等级选项, 被试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作答;后者是李北容和申荷永2012编制的《沙盘游戏意向疗愈体验问卷》, 该问卷中意象的疗愈体验包括无意识涌现、意识感受激活、记忆再认知三个维度, 22个题目, 每个题目采用7点记分法, 从“1完全不符合”到“7完全符合”。此后, 指导6个寝室成员分别进行了5次团体沙盘的制作, 每周一次, 每轮制作沙盘的时间为一个小时左右, 指导老师对沙盘制作的时间、沙具的使用、讨论过程均有详细的记录。团体沙盘游戏结束后再次利用宿舍人际关系质量问卷和沙盘游戏意向疗愈体验问卷进行后测, 同时利用团体沙盘制作主观评价问卷了解参与者在团体沙盘游戏中的情绪体验及认知感悟。运用spss19.0软件对研究前后宿舍人际关系问卷的测试结果进行t检验。

二、结果

(一) 团体沙盘游戏疗法对宿舍人际关系的影响

对35名大学生在团体沙盘游戏前后的宿舍人际关系质量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 结果见表1。

结果显示35名被试在人际的情感融洽性 (t=-8.709, p<0.05) 、宿舍人际行为沟通 ( (t=-6.573, p<0.01) ) 、宿舍人际区域差异 (t=-7.508, p<0.01) 、宿舍人际扰他影响 (t=-8.447, p<0.01) 四个维度上均存在显著差异。这说明接受团体沙盘游戏指导的被试在与宿舍同学的情感融合方面、行为沟通方面有明显的改善, 因区域导致的隔阂明显降低, 在宿舍人际扰他性方面干预前后存在显著差异, 说明成员通过沙盘游戏指导后, 更加注意自己的行为对宿舍成员的影响, 能更加理性地控制自己的行为。

*P<0.05 (差异显著) ;**P<0.01 (差异极显著)

(二) 团体沙盘游戏的效果评价分析

1. 团体沙盘游戏意向疗愈体验问卷的结果分析

采用了李北容和申荷永编制的《沙盘游戏意向疗愈体验问卷》对被试进行前后测试。前测是在被试未进行沙盘游戏之前, 先由被试以宿舍为单位进行以语言为主的沟通交流后进行, 后测则是在沙盘游戏后进行, 结果见表2。

*P<0.05 (差异显著) ;**P<0.01 (差异极显著)

35名被试在无意识涌现、意识感受激活、记忆再认知三个维度的后测得分显著高于前测分数, 且无意识涌现 (t=-31.68, p<0.001) 、意识感受激活 ( (t=-58.50, p<0.001) ) 、记忆再认知 (t=-20.56, p<0.001) 三个维度上均存在显著差异。这说明团体沙盘游戏对个体的意象疗愈具有显著的改善作用。

2. 团体沙盘游戏主观评价问卷的结果分析

自编团体沙盘游戏主观评价问卷, 此问卷包括参与者的情绪体感、参与者在沙盘游戏中的情绪感受、参与者的认知领悟三个维度, 共7个项目, 采用“是否”二分制评分。通过沙盘游戏疗法主观评价问题的结果显示:94%的同学认为经过沙盘游戏之后能进一步了解自己的内心, 有同学曾表示“沙盘游戏很神奇, 摆完沙盘游戏之后突然知道了自己最想要的是什么”;85%的学生认为通过团体沙盘游戏, 使自己获得人际相处的知识与技巧, 有利于与他人分享情感与经验;约97%的同学认为通过团体沙盘游戏活动对于了解自己了解室友有很大的帮助学会与他人合作有很大的帮助。

(三) 五次团体沙盘作品的变化趋势分析

从团体沙盘的制作过程来看, 大致呈现以下四个阶段的特征:

第一个阶段:各自为政阶段。因团体成员均为室友关系, 彼此之间比较熟悉, 但成员了解更多限于表面, 没有深入的沟通与交流。在初次沙盘游戏中, 成员更多在自己的领域内完成作品, 对他人的领域关注较少, 能明显地感觉到彼此的界限和区域非常分明;成员使用的沙具很多, 玩具的大小比例、风格也不和谐, 主题比较分散;此外, 成员挪动沙具的行为比较明显, 成员对此行为的认同度也较低;在讨论阶段, 争议非常激烈。

第二个阶段:“察言观色”阶段。这一阶段呈现出“冲突—反思—制作步调减慢”的特征, 成员摆放沙具非常谨慎, 会时刻考虑自己摆的物品是否与他人的呈现相协调, 是否与作品整体风格协调, 会不会影响到他人等, 此阶段成员选取玩具思考和犹豫的情况明显增多。

第三个阶段:调整、沟通阶段。宿舍成员经历前两个阶段后, 开始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思并有意调整和克制自己的行为;在作品完成后的交流阶段, 成员会更加坦率地谈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困惑与矛盾及对团体的期望。此时, 成员的心灵会由陌生隔阂走向融合, 成员之间逐渐彼此接纳。

第四个阶段:协调整合阶段。团体成员配合度明显提高, 整个制作过程中成员对彼此的沙具都非常关注, 整个团体形成共感。此阶段, 沙盘作品的协调性增强, 主题更加明确, 玩具数量明显减少。

1. 作品的整体性、和谐性的变化

6间宿舍的初次沙盘的内容都比较杂乱, 使用的沙具比较多, 成员在沙盘的制作过程中各自为政, 区域分割现象比较突出, 作品主题比较分散, 为作品命名较难统一;后期, 使用的沙具总类减少, 沙盘作品主题更加明确, 趋于整合, 内容更加协调。

2. 作品动态性、能量性的变化

成员在初期完成作品时, 表现的比较拘谨、紧张, 少有创造性的行为, 不轻易改变格局;而后期表现出了更多的堆山、挖河、建桥等创造性行为, 作品的内容更加丰富。

3. 从作品的挪动及调整情况

初期成员的违规次数较多, 对他人调整、挪动沙具的行为怀有很大的情绪, 交流阶段的指责较多;而后期学生违规的次数明显减少, 对他人的调整或挪动沙具的行为能更加理性的接受, 而对沙盘有权限调整者的行为更加慎重, 调整次数明显减少。

三、讨论

(一) 团体沙盘游戏对高校宿舍人际关系的干预效果

通过团体沙盘游戏前后的宿舍人际情感融洽、宿舍人际行为沟通、宿舍人际区域差异、宿舍人际扰他影响四个维度的比较发现, 沙盘游戏之后四个维度的得分显著高于前测的分数, 已达到显著水平, 这说明团体沙盘游戏对改善宿舍人际关系具有显著作用。

沙盘游戏疗法有别于传统的干预方法, 它为宿舍成员创造了一个包容、轻松、接纳的空间, 被试可以借助沙盘自由地、创造性地、象征化地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 从而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因宿舍关系导致的负面情绪或攻击性能够通过合理的方式释放出来[2]。

在宿舍矛盾的形成中, 虽受到个体生活习惯、性格特征等因素的影响, 但核心因素在于个体的行为模式, 而个体行为模式在于无意识的支控, 而个人无意识内容主要是由过去创伤经验所形成的情结, 因为强烈的创伤体验难以被意识承受而被压抑到无意识之中。而沙盘游戏能为来访者提供接触内在感觉的通道, 来访者用意象来呈现发生在自己内心世界和外在世界的事, 这种无意识内容被具体形象的呈现, 能让无意识的内容进行意识层面, 无意识获得显现。有研究者[3]发现来访者在摆放沙具、观察沙具、体验沙具的时候, 能调动知觉、感觉、记忆而运用到大部分的感官, 进行多方位的体验, 形成积极的想象, 一些意象可能激活自己的记忆网络, 会让一些被遗忘的记忆或者感受重现脑海获得新的体验和认知的机会, 而这个过程也可能产生新的意义和疗愈体验, 对于个体负面情绪的疗愈具有积极的意义。在团体沙盘游戏意向疗愈体验问卷结果显示沙盘游戏能使个体的无意识被赋予可见的意义, 个体在沙盘中能释放创造力, 能调动感知觉和更多的躯体体验。

备注:玩具种类包含人物、动物、植物、交通工具、建筑物、物品、自然景观、神灵等8类。

此外, 在讨论阶段, 团队成员都要分享自己制作作品的想法和对每一件作品的含义进行解释, 团体成员会进一步认清自己对他人行为的认识和判断与他人想法的差异, 这样有利于个体养成换位思考的习惯。

团体沙盘游戏中对成员规则的限制同现实生活一致, 有利于个体对自己行为的调整和约束, 也有利于学生将沙盘游戏中的体会和感悟迁移到现实生活中去, 有利于治疗效果的保持。

在沙盘游戏干预效果评估表中, 大多数成员认为通过沙盘游戏能进一步了解自己, 增进与他人的沟通, 与他人分享情感与经验, 减少宿舍矛盾。这也再次验证了团体沙盘制作对宿舍关系的正面影响。

从沙盘游戏作品的变化趋势也再次说明宿舍成员的默契与包容性在逐渐增强, 团体成员的互动性逐渐增多, 个体在团体中开放程度越来越强, 这种改变亦是宿舍人际关系改善的有力佐证。

(二) 结论

本研究结果发现, 团体沙盘游戏训练能促进个体意象的激活, 有效释放负面情绪, 为大学生进一步了解自我、认识他人, 能增进大学生人际情感融合, 改善大学生宿舍人际沟通障碍, 并学会理性控制自己的行为, 对改善大学生宿舍人际交往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相关链接】

沙盘游戏, 亦称箱庭疗法, 是在治疗师的陪伴下, 让来访者从摆放各种微缩模具 (玩具) 的架子上, 自由挑选小模具, 摆放在盛有细沙的特制的容器 (沙盘) 里, 创造出一些场景, 然后由治疗师运用荣格的“心象”理论去分析来访者的作品。沙盘游戏治疗以心理分析之无意识理论为基础, 注重共情 (Empathy) 与感应, 在“沙盘” (Sandtray) 中发挥原型和象征性的作用, 实现心理分析与心理治疗的综合效果, 便是沙盘游戏治疗的基本特征。科学心理学诞生至今已一个多世纪了, 由于心理现象本身的复杂性, 人们便试图用各种理论去对它做出解释, 精神分析、行为主义、人本主义、认知心理学是其中较具影响力的四种理论。以它们为基础创立的各种治疗方法, 一直产生着广泛而强有力的影响。但随着精神病学家、心理学家、儿科医生对儿童心理问题的关注。

摘要:目的:考察团体沙盘游戏在促进高校宿舍人际关系中的有效性。方法:利用宿舍人际关系问卷、沙盘游戏意向疗愈体验问卷、团体沙盘游戏主观评价问卷对6间宿舍35名学生进行前后测, 对结果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结果:35名同学在人际的情感融洽性 (t=-8.709, p<0.05) 、宿舍人际行为沟通 (t=-6.573, p<0.01) 、宿舍人际区域差异 (t=-7.508, p<0.01) 、宿舍人际扰他影响 (t=-8.447, p<0.01) 四个维度上的前后测试结果差异显著;从团体沙盘作品的变化趋势来看, 作品主题更加明确、整合, 学生的创造性行为增多;在沙盘的治愈效果分析中, 被试的无意识涌现、意识感受激活、记忆再认知三个维度的前后测存在显著差异;在主观评价问卷中, 被试对沙盘游戏的作用持积极态度。结论:团体沙盘游戏对改善高校宿舍人际关系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沙盘游戏,高校,宿舍人际关系,干预

参考文献

[1] 陈宝佳, 许爱华, 刘志宏.团体箱庭疗法在解决大学宿舍问题中的应用[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7, 15 (10) :885-887.

[2] 汲新波, 王永红.团体沙盘游戏治疗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研究[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15, 29 (5) .

[3] 李北容, 申荷永.沙盘游戏意向疗愈体验问卷编制及信效度检验[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2, 20 (60) .

[4] 吉力.限制性团体箱庭疗法对大学新生人际适应的干预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 2013.

[5] 张春芝.沙盘游戏对大学生人际关系质量的干预[D].苏州:苏州大学, 2012.

[6] 吴青枝.团体游戏疗法在大学生新生适应问题干预中的应用[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 2011, 21 (3) :59-62.

[7] 孙长安, 周琳等.团体沙盘游戏训练对大学生人际交往影响的研究[J].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 2012, 23 (4) :47-50.

儿童心理沙盘游戏范文第6篇

1、 项目名称:抢滩登陆

设施要求:油桶若干,竹竿若干,绳子,救生衣,水塘

项目简介:团队队员利用有限的资源(油桶若干,竹竿若干,绳子)以最快的速度造成一艘船,搭载本队队员在规定的时间内划过规定水域夺得对岸的目标。

目的意义:

1、 培养领导与分工协作的能力,掌握资源的合理利用与分配。

2、 目标的设定,在明确目标后一个团队要通过彼此共同的努力才能达到成功的彼岸。

3、 培养一个团体的竟争能力,培养全体成员同心协力共同战胜困难的决心与信心 -

2、项目名称:建桥过河

设施要求:

项目简介:团队利用有限的资源建设一座桥,将所有人成功转移至河对岸。

目的意义:

1、团队合作,时间管理,计划性

3、项目名称:水上过桥抽板

设施要求:

项目简介:所有队员利用若干块木板在悬挂在水面上的绳索上搭桥从一端过到另一端

目的意义:

1、团队合作分工、信任

4、项目名称:水上独木桥

设施要求:

项目简介:所有队员走过一条没有任何扶手的水上独木桥

目的意义:

1、平衡感、团队的支持与鼓励

5、项目名称:涉水爆破

设施要求:

项目简介:团队利用有限的资源将漂浮在离岸3.5米远的气球戳破

目的意义:

1、计划,分工,沟通与合作。

高空项目

1、项目名称:跳出真我

实施要求:空中跳台、空中单杠场地一处、保护绳、全身安全带等

项目简介:参与者站在离地7米的空中,在前方一臂以外的空中,悬着一根单杠。参与者要做的,是从跳台上凌空跃起,抓住那根单杠。(尽管腰间拴着能承重一吨的安全保护绳,人们对高空的恐惧仍是完成该项目的障碍。)

项目意义:

1、 建立临危不惧的自信心,挖掘自身的潜力,挑战自我。

2、 培养心理调节能力,增加自我控制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

3、 勇于把握机遇。

2、项目名称: 巨人梯 设施要求: 高8米的“天梯”设施一处、保护绳、全身安全带等

项目简介: 给整个团队设置一个总目标分数,小组成员两两分成一组向上攀爬,每对争取达到各自的最好成绩

项目意义:

1、 考验个人胆量与技巧,身体的灵活性。

2、 只有通力协作,相互提携,我们才能够一起达到共同的目标 。

3、项目名称:天使之手

设施要求:8米高空钢丝一条,保护绳、全身安全带等

项目简介:学员两人一组手牵手合作从钢丝的起点走到对面终点。

项目意义:

1、 极度考验个人胆量与身体的平衡能力

2、 在非个人英雄时代里面,相互勉励,共同进步才是快速前进的真谛。

4、项目名称:断桥

设施要求:空中断桥场地一处 、保险绳、安全带及安全帽

项目简介:如果平时有人问你能否一步迈过1.5米的距离,你可能会觉得有些好笑,这有什么难吗?但是,试想一下把这个距离放到12米的高空,你脚下踩的是一块只有30厘米宽、1米左右长的木板,要迈向另一块同样细长的木板,两者距离还是1.5米,你能保证自己的心里一点儿不打鼓吗?“断桥”就是让你在高空迈过这一步

项目意义:

1. 极度考验个人胆量与身体平衡能力,需要学员克服恐惧的心理障碍. 2. 如何正确的看待目标和困难;

3. 体验环境变化后,在恐惧与挑战面前,团队激励对个人的作用;

4. 换位思考意识,站在不同的角度看问题,高处不胜寒; 陆地项目

1、项目名称:毕业墙

设施要求:

项目简介:所有人通过合作,翻越一面4米高的墙

目的意义:

1、计划,分工,沟通与合作。

2、项目名称:蜘蛛网

设施要求:

项目简介:每人均需穿越一张大小不一的蜘蛛网

目的意义:

1、计划性,明确的分工,信任与合作。

3、项目名称:大脚板

设施要求:

项目简介:团队所有成员一起利用两条长板从一起点走到终点

目的意义:

1、平衡感、沟通与协调。

4、项目名称:过河抽板 设施要求:

项目简介:团队所有成员利用若干油桶和木板从起点走到终点

目的意义:

1、团队责任及执行力。

5、项目名称:泰山绳

设施要求:

项目简介:团队所有成员在规定的区域内转移到指定的另一区域

目的意义:

1、尝试与挑战,信任伙伴,合作与支持

6、项目名称:生化危机

设施要求:

项目简介:团队所有成员在规定的时间内安全将“核弹”转移到指定的另一区域

目的意义:

1、尝试与挑战,信任伙伴,合作与支持

7、项目名称:拆炸弹

设施要求:

项目简介:团队在规定的时间内将炸弹安全拆除

目的意义:

1、团队协调与分工

8、项目名称:孤岛生存

设施要求:

项目简介:珍珠岛的队员在规定的时间内将另外两个岛的队员成功转移到珍珠岛

目的意义:

1、角色互换,相互理解

9、项目名称:信任倒

设施要求:

项目简介:每一队员站在离地1。8米高的平台背向倒下。“背摔”对体力上的要求不高,在这个项目中,你所要做的就是站在约1.8米高的台子上,合起双手,向后直倒下去,下面会有同伴们的手臂将你接住。从这个角度说,背摔是非常容易的一个项目,但也有人感觉这个项目对自己的胆量以及对同伴的信任是个巨大考验

目的意义:

1、信任、承诺,克服恐惧,团体对个人的支持。

10、项目名称:生死电网

设施要求:

项目简介:所有队员在规定时间内利用一根竹子成功翻越到对面

目的意义:

1、计划性,信任与合作。

11、项目名称:同心石

设施要求:

项目简介:所有队员站在一个非常小的平台坚持一段时间

目的意义:

1、打破思维定式,团队协作。

12、项目名称:怪兽过河

设施要求:

项目简介:团队所有队员创造出一个怪兽并造成一个整体,从A点到B点。

目的意义:

1、打破常规思维,领导与配合。

13、项目名称:珠行万里

设施要求:

项目简介:队员利用PVC管将球从A点运送到B点

目的意义:

1、目标设定,沟通与协作。

14、项目名称:解 手 链

设施要求:

项目简介:所有队员与相交叉手拉手组成一个锁链在规定时间内解开

目的意义:

1、沟通的重要性,协作。

15、项目名称:地雷阵

设施要求:

项目简介:所有队员在不允许说话的情况从地雷阵A点通过B点

目的意义:

1、目标设定,沟通与协作。

16、项目名称:盲人摸号

设施要求:

项目简介:所有队员在规定的时间内找回自己的团队长并按照号码大小排好

目的意义:

1、计划的重要性及沟通能力。

17、项目名称:漫步人生路

设施要求:

项目简介:团队学员在看不见,不允许说话的情况下走过一段艰辛的路程。

目的意义:

1、计划信任与支持。

18、项目名称:传真机

设施要求:

项目简介:团队在不允许说话的情况下通过其它方式将数据从最后的队员一直往上传至

前面的队友。

目的意义:

1、默契配合及计划性。

19、项目名称:塞车

设施要求:

项目简介:所有队员利用中间空置的方格认最少的步伐及最短的时间把左右两方的成员对调。

目的意义:

1、体验团队的合作精神。

20、项目名称:机器人

设施要求:

项目简介:队员在看不见的情况下通过团队的指引克服一些障碍最终完成。

目的意义:

1、领导与沟通,执行力。

上一篇:国画的寓意范文下一篇:前任攻略王丽坤台词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