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群体管理研究论文范文

2023-11-13

人口群体管理研究论文范文第1篇

在我的班主任工作中,时常会听到来自不同科任教师对课堂纪律不好的抱怨:“这堂课的纪律十分糟糕”,“某某同学上课不认真”。每每遇到这种情况,我便一边带着歉意请老师多包涵,一边找来违反纪律的学生进行批评教育。当抱怨的声音越来越多,我开始意识到一个问题:在新时期课程理念改革的背景下,课堂纪律不好的因素或许并不只来自于学生这一单一的方面,我们教师对“课堂管理”这一概念的认识或许也有需要深入的地方。

所谓课堂管理,是教师在课堂上用以维持学生合宜行为的措施,是教学活动中最基本、最综合的一项技能。现代教学理论中把教学看做是一种特殊的交往——社会活动。教师作为教学过程的学生群体和个体的学习行为的激发着、引导者、组织者、调节者和良好学习条件的提供者,需要熟练地运用交往的手段与艺术。课堂管理并不仅仅只是约束、控制着学生有碍学习行为的产生,它还包括教师为引导学生从事积极的学习活动而采取的一系列行为和组织技术。

因此,要实现课堂的优化管理,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明确课堂管理的基本原则

(一)了解学生的需要

课堂学习管理不是靠简单的监督和控制可以达到目的的。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心理需要,这是课堂学习管理的心理依据。虽然教师在建立有效的、有启发性的教学环境中起着关键作用,但是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起作用。因此,只有了解学生的心理需要,制定与之相适应的教学目标、内容、方法才能更好地启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从而保证有效地完成学习任务。

(二)建立积极的师生关系和同伴关系

课堂教学的过程是师生情感交流、思想共鸣的过程。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在课堂学习过程中产生相互促进的作用。而良好的学生群体,可以为教学创造一种积极向上的群体心理氛围,对于促进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形成良好的品德都具有重要意义。

(三)实施有效的教学措施,促进最佳学习

教师采取有效的措施把学生行为引导到教学活动中来,课堂上的学习行为就会增多,问题行为就会减少。为此,教师要有明确的适合学生心理需要、学习能力的教学目标,并且为了完成这一目标还要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指导。同时对学生的学习结果进行评价,以鼓励学生不断增强他们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四)建立教室常规

教室常规是保证教学能够顺利进行的行为准则。例如,上课铃响后,学生必须准备好相关书本,安静坐在座位上准备上课;没有老师允许不能离开课堂等。教室常规一方面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课堂学习行为,另一方面,对学生的危机行为有预防的作用。

二、明确影响课管堂理的因素

(一)学校领导的管理方式

学校领导的管理方式对教师的课堂管理有着直接的影响。民主的方式有助于形成和谐、宽松、积极向上的学校氛围,教师就能够发挥自主性和创造性,敢于发表意见、敢于根据课堂实际需要进行教学改革,课堂学习气氛相应就会活跃、积极一些。反之,专制的方式会形成紧张、冷淡的关系,教师容易将这种紧张、不安的情绪带入课堂。

(二) 学生的固有期望

固有期望是人们对某一种职业的人,在行为表现方面的期望。例如,社会一般认为,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就应该为人师表,一切行为就应该符合比较高的道德标准,这就是人们对教师行为的一种固有期望。学生对教师的课堂行为同样会有一种固有的期待,他们希望教师以某种方式进行教学和学习管理,而这种期望自然对课堂学习和管理产生重要影响。学生在学习的不同时期,对教师有不同的固有期望。所以,为了能够实现和谐的师生关系及优化的课堂管理和学习,教师要时刻了解学生对自己的期望,并尽量使自己的行为方式、管理方式、教学方式等与学生期望相一致。

(三) 教师的行为方式

教师的行为方式是课堂管理的重要影响因素。目前,就很多教师的课堂管理而言,表现出的是习惯性做法和对其他教师的效仿。如果对教师的课堂管理进行仔细分析,我们会发现以下特征:

1、 教师课堂管理行为具有强制性因素

这种强制性因素包括使学生产生敬重感的教师地位,使学生敬畏感的奖惩的手段,使学生产生压力的考试、考查等。它来源于教师职务的影响力、社会赋予教师的权利以及成人世界管理少年儿童的一种法定资格。这种强制性因素产生的威慑力,对纪律和自觉性比较差的学生尤为重要。但是,这种权利的使用必须有一个度,否则就会使学生走向反叛,反而达不到优化课堂管理的目的。

2、教师课堂管理具有亲和力因素

这种亲和力因素包括使学生产生向往感的威信,使学生产生敬爱感的教师人格;使学生产生敬佩感的教师才能,使学生产生新近感的教师情感。它来源于教师本身具有的属于个人的专业影响力。是实现课堂优化管理的根本性因素。靠教师自己的学识和人格魅力吸引学生自愿去努力,心甘情愿的服从老师的管理,具有很重要的教育意义。我们每一个“师范”出身的教师都不应该忘记这两个字的深刻含义——“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身教重于言教,如果每一个教师都从学识和人格上成为学生的双重榜样和,那么课堂管理中或许就不会再出现那么多阻碍学习的因素。

3、 教师课堂管理具有可操作性因素

这种可操作性因素包括教師对学生课堂活动作出判断的实践经验,实施变化的教育机智,以及高超的把握课堂技能。它和一个教师的教学实践息息相关又不与从教长短成正比。教师只要善于思考、总结和学习就有可能提高自己的课堂可操作性能力,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巧妙地处理教材和解决课堂突发事件,实现更大的课堂管理效益。

(四) 课堂气氛

课堂气氛主要指整个班集体在课堂上的情绪状态,属于一种情感氛围。不可否认的是,良好的课堂气氛可以极大地感染整个群体的内心世界,提高学生参与交流和互动的兴趣,反过来又促成更好的课堂气氛。而作为课堂管理者的教师,无疑是创造课堂气氛,改进教室情绪的主要影响者。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创建良好的课堂气氛:

1、 善于接纳学生对课堂的感受和意见。

2、 善与用赞赏和鼓励的语言评价学生。

3、 善于发问,引起学生思考和自主学习。

4、 善于处理课堂上学生中积极力量(增进学生学习的行为)、中性力量(不增进与不干扰学生学习的行为)和消极力量(干扰学生学习的行为)三种力量的关系。

综合来看,影响一个教师课堂管理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并不单纯来源于学生或是教师。课堂优化管理的实现必然依靠教师在教育教学理论上的不断深化和在教学实践中的不断总结和反思。

人口群体管理研究论文范文第2篇

弱势群体的特别保护、法律有效实施的动力不足、司法救济渠道不畅通导致的信访不信法以及法律意识和法治理念的普及等问题,成为今年行政法学研究的重点。今后,应进一步改革立法体制,完善行政诉讼制度,加强对弱势群体的法律保护,重新定位信访功能,提高全民法律素质,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人文基础。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公民权利意识不断增强,加之现代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等新兴媒体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技术支持,实践中出现越来越多复杂棘手的难题,如弱势群体的特别保护、群体性事件、精神病人的治疗与管束、流动人口管理、法律的有效实施的动力不足、司法救济渠道不畅通导致的信访不信法以及法律意识和法治理念的普及等问题,成为今年行政法学研究的重点。从今后行政法学研究的任务看,仍有必要从理论上予以更深入的阐释,从制度建设的角度更有力地推进。

抓紧制定行政组织法和行政程序法,健全行政法体系

行政法治发展30年后的今天,除了缺少行政组织法和行政程序法两个支架性的法律之外,基本的法律体系已经初步建立。十七大报告提出要重点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实现行政组织和程序的法制化、规范化和制度化。现在我国的组织法并不健全,目前只有国务院组织法和地方人大地方政府组织法,各部门缺少组织法。现有的国务院“三定方案”毕竟不是法律,缺乏刚性约束。由于缺少组织法,政府部门之间的职权交叉重叠冲突等问题难以有效解决。为此,应当尽快制定行政组织法律法规,用法律形式规定组织的职能和权限,依法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职权法定。

随着《行政处罚法》、《行政许可法》等法律的颁布实施,我国行政程序制度正在不断完善,但是,仍然缺少一部统一的行政程序法。应该说,制定行政程序法是中国民主法制建设的重要步骤,对于发展民主政治,保护公民权利,遏制腐败现象,克服官僚主义,提高行政效率,推进政府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具有重要意义。首先,民主政治的核心是公民可以平等切实参与国家管理,行使民主权利。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广度和深度是衡量一个国家民主的基本标准。其次,完善宪法及其他实体法固然能够起到保障人权的作用,但要使人权保护的实体法真正发挥作用,更多要依赖于程序法的力量,因为它可以为公民提供参与、监督、防卫及救济的权利。第三,制定行政程序法有利于遏制和消除腐败现象,促进廉政建设。腐败的产生与权力缺乏制约有密切的联系,社会腐败的要害和核心是权力腐败。造成权力腐败的主要原因是缺乏对权力的有效制约和监督机制。而实现真正的监督和制约则离不开程序法。尤其是公开制度的建立,能够改变以往行政活动的“暗箱”操作,将行政活动的各领域、各阶段公之于众,随时接受各方面监督,对行政权力的行使发挥了不可替代的监督作用。最后,制定行政程序法有利于克服官僚主义,提高行政效率。

改革立法体制,健全执法激励机制,使体现正义的良法真正得到有效实施

目前,我国的立法和执法领域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问题。比如,部门立法色彩仍然很严重。部门起草法律,不可避免就有部门的色彩和因素,要改革现在的部门起草法律制度,要增加公众的参与、民主的论证,以及其他部门——特别是人民代表机构,对行政立法有效的约束和监督。让立法更加体现广大人民的意志,顺应民心,反映民意。执法问题更为关键,因为我们的法律还没有进入自动运转的状态,还是运动式的执法。如何增强法律的权威、保证法律有效实施是当前法学界需要重点研究的问题,也应当成为决策部门重点关注的问题。

法律难以有效实施的根本原因在于缺少推行法治的动力。如何为法治注入强大的动力?必须从我国实际出发,抓住行政主导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以全新的政绩观为突破口,把法治引入政府官员的政绩考核体系,从而激发起各级政府推动法治的热情,使法治的推行由被动转为主动。在中国这样一个主要依靠行政主导的发展中国家,推行法治与发展经济一样,需要来自政府方面的强大动力。包括法治指标在内的较为全面的政绩考核标准恰恰能够提供这样的动力。长期以来,由于地方政府过度追求单一的经济发展,推行法治被视为是阻碍经济、束手束脚的力量。于是,很多地方出现了以牺牲法治为代价换取经济发展的现象。比如明知污染企业违法,但是,为了追求GDP,仍强行上马污染项目;比如明知是违法行为,为了造“富”一方,维护地方的经济利益,仍放任其自流,疏于监管。必须看到,以牺牲法治换取的经济发展是短期的、局部的,甚至是后患无穷的。从长远的发展看,强调科学发展观不仅要继续保持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发展,更要关注法治发展。因为法治是一个国家政治进步、制度文明的标志,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保障,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生产力”。为此,应尽快建立起包括法治指标在内的完整的政绩考核体系,树立起新的“政绩观”,让法治GDP成为推动中国法治事业的强大动力。

加强对弱势群体的行政法保护

在经济快速发展、社会矛盾凸显的今天,社会弱势群体的保障问题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也是社会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政府应当将对弱势群体的保护确立为自己的重要管理职责。尤其要完善行政立法活动、规范行政执法行为、落实权利救济制度,对农民、下岗职工、进城务工的农村劳动者、妇女儿童、精神病人、申诉上访人员等弱势群体给予特别的保护。

保护弱势群体首先应当做到有法可依。我国目前对弱势群体权益保护的法律数量不足,缺乏整体规划,且适用对象范围狭窄。因此,具有立法权的部门应当依照《立法法》的规定尽快完善全国性和地方性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弱势群体保护立法,构建多层次、立体化的法律保护体系。该法律体系应包括《济贫法》、《社会安全法》、《劳动法》、《反歧视法》等一系列法律。此外,还需完善其他部门法对弱势群体保护的相关规定,增强其可操作性,更为有效地保护弱势群体的权益。

针对近年来农村集体土地被大量征收的社会现象,应当从以下三个方面保护被征地农民的合法权益:第一,提高征地补偿标准,切实保护被征地农民的合法权益;第二,尽快建立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体系,落实农民的基本生活保障、基本医疗保障和就业保障,将失地农民纳入社会安全网中;第三,应建立多层次、多种选择、相互衔接的多元化救济机制,把土地征收纠纷全部纳入救济制度,取消行政救济终局制度,让司法审查介入土地征收全过程。

为切实保护流动人口的合法权益,学者强调流动人口的服务管理创新应从就业、居住、就医、子女教育等基本民生入手,创设统一有效的管理新机制,结合城镇化建设,积极稳妥地推进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实现城乡一体化和服务全覆盖的人口互动管理模式,疏堵有机结合,使流动人口能够全面参与并真正融入当地社会生活,变流动为活力,从根本上解决流动人口不稳定和不和谐等问题。

针对精神病人增多以及部分地方制定精神卫生方面地方性法规规章的现实,应当抓紧制定《精神卫生法》,将精神病人的预防、治疗和管理纳入统一规范的法制轨道,结束当前的乱象。

积极预防和有效处置群体性事件

近几年来各地频繁发生的社会群体性事件,多与公权力行使不当有关。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公权力往往是群体性事件的肇事者、推波助澜者,或者权力与资本的结合使得原本属于经济纠纷的事件转化为针对政府的群体性事件。同时,群体性事件亦折射出目前我国行政法律救济制度的缺失。群体性事件的应对关键不是事后的应急处置,而是事前的预防和日常的依法行政,政府不仅需要创新思维,科学认识社会稳定的时代内涵,更要创新治理机制,建立健全利益诉求表达和保障机制、利益协调沟通机制、信息公开机制以及社会保障救助机制等。

群体性事件的酝酿、萌芽、发生与发展以及化解和平息均会表现为具体的情报信息。群体性事件中的信息在预防和处置群体性事件中具有满足公众知情权、超前预警、决策依据、处置导向和防止反复等作用。因此,必须创新信息保障制度,藉此发挥信息在预防和处置群体性事件中的主导性作用。信息保障制度应包括信息立法、信息报告、信息公开、信息问责、信息管理疏导和信息监督等各项制度。

完善行政诉讼制度,畅通救济渠道,依法解决行政纠纷

行政诉讼法实施20年来,对于推动我国民主法治进程、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政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总结行政诉讼法实施以来取得的成果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目前存在的问题。

首先,行政诉讼解决行政争议的功能尚需进一步明确。《行政诉讼法》规定的对行政行为进行合法性审查的原则,并不能够使得老百姓和行政机关的争议获得有效解决,“官了民不了”的情况还是时有发生。这就导致行政诉讼之后还有老百姓反复的申诉及上访,最终形成讼累。因此,必须明确行政诉讼不仅应当发挥审查行政行为合法性的作用,而且应以解决行政争议为其基本功能。其次,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也应扩大。应当取消行政诉讼法所设定的各种门槛,扩大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切实维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各种权益。第三,行政诉讼当事人资格应当明确。判断行政诉讼原告资格,关键要看起诉人与被诉行政行为之间是否存在利害关系,起诉人是否具有值得法律保护的利益,不管这种利益是现实的还是将来的,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以及法院能否提供适当的救济。对于被告资格,由于我国行政机关林立,层次复杂,存在大量的内部机构、临时机构、联合执法机构、派出机构和法律法规授权组织,鉴于此,应贯彻“谁行为,谁做被告”的原则,将行政诉讼的被告界定为“以自己的名义作出行政行为,又能够独立承担行政责任的主体”。最后,行政诉讼程序也应进一步完善。老百姓“不敢告”、“不会告”、“告不赢”、“告赢了也执行不了”等问题依然存在;法院“立案难”、“审理难”、“判决难”、“执行难”的问题尚未得到彻底解决;社会公众对于行政诉讼制度的救济作用仍有所怀疑;法院也常常因为受到地方行政机关的非法干涉而感到苦恼;司法裁判不公及司法腐败等问题也时有发生。为此,应当抓紧修改行政诉讼法,对旧的不合时宜的制度及时作出修改和完善,对20年实践中创造出来的成熟做法应尽可能吸纳,如公益行政诉讼、简易审理程序、交叉管辖、和解制度及首长出庭应诉制度等。通过切实可行的制度,保证所有行政纠纷都能够顺利进入法院,得到法院公正裁判。此外,对影响公民诉权的一些制度障碍也应及时清理。为保障人民法院排除行政干预,依法独立行使行政审判权,应当改革行政审判体制,比如,在现有行政审判体制基础上,设立最高法院和省高级法院的巡回法庭,解决当事人诉讼不便、基层法院拒绝受理应当受理的行政案件、执行机关拖延执行判决和行政机关抗拒执行的案件。

重新定位信访功能,将各类纠纷引导到法治轨道上

信访制度作为密切党和政府与群众血肉联系的重要制度,在反映人民呼声、解决各类争议、化解纠纷矛盾、维护公众合法权益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社会结构及利益格局的深刻变化,人民利益诉求及表达方式呈现出多元、多样、多变的态势。信访实践也出现了新的变化。

由于不受任何事实证据、期限、步骤、方式等确定性要求的限制,在个别时间和个别案件中又能够“一步到位”,甚至“突破法律底线”解决问题,信访成为越来越多当事人的首选。领导出于维稳需要个别批示、法外解决误导了广大信访人,以致千军万马齐涌党委、政府寻求“直通车”,加剧了信访潮;基层政府疲于应付,无原则满足上访人要求,导致生效裁判被推翻;有些地方顶不住压力就花钱买平安,“按下葫芦起了瓢”,致使信访人相互攀比;有些地方为了一时稳定不惜采取强制截访、限制人身自由等措施,进一步激化矛盾,最终导致冲破法律底线,影响法治的权威统一和稳定局面的严重后果,用所谓的个案正义损害了社会的整体公平和正义。对此,我们应当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高度,从维护社会长期稳定与和谐的高度,理性看待信访实践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及时改革完善信访制度,发挥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特别要疏通行政复议诉讼等主要解决管道,使信访归位于群众陈情联系政府的制度本源。

首先,重新认识信访功能,严格限制信访范围,使信访回归到下情上达、了解信息、转交信件的最初定位。尽可能限制信访在案件实体处理方面的功能,将各类涉法、涉诉信访案件剥离至司法救济渠道。

其次,建立起信访与复议、诉讼、申诉等法定纠纷解决渠道的衔接机制。鼓励行政复议机关与人民法院在信访机构设立接待室,使大批涉法、涉诉的信访案件直接进入复议诉讼等程序。

第三,修改相关法律,扩大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和民事诉讼等受案范围,降低起诉条件,改革审判方式,扩大调解和解范围。改革两审终审制度,将审级增加为三级,降低当事人诉讼成本,提高司法裁判的公信度,将各类争议尽可能吸引到正式的救济渠道上来。最后,领导在重视信访工作的同时减少批示、增加指导,将各类争议逐步引导到纠纷解决的主渠道上来。应当充分发挥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作用,分清主次,鼓励公众更加理性地选择救济渠道,更多运用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等方式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弘扬法治精神,提高全民法律素质,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人文基础

进一步提高公民特别是领导干部公务员的法律素质和法治观念,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人文基础。通过日益广泛的法学教育和普法宣传,树立法律的权威,目前社会公众特别是公务人员的法治意识和规则意识仍然比较淡薄。尽管政府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进行了比较广泛的法律普及工作。但是,法学教育与普法效果并不平衡。即有些公众权利意识强,规则意识弱;公务员权力意识强,责任意识淡;上级政府法治观念强,下级政府法治意识弱。要进一步完善法律普及与法律教育制度,重点做好权利与义务,权力与责任、上级与下级的均衡普法,鼓励公务人员通过实践掌握与运用法律。提高公众的素质,减少和抑制纠纷,鼓励公众通过合法正当的渠道解决争议。(作者为中国政法大学中国法制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博导)

人口群体管理研究论文范文第3篇

流动人口社区卫生管理与服务实践研究

流动人口泛指离开户籍所在地,因谋生赢利等目的在异地行政区停留的人。流动人口大规模出现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重要事件,不仅规模上数量巨大,还对社会、经济和文化产生全方位的影响。近年来,舟山市流动人口剧增。根据《舟山市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全市常住人口为112.13万人,其中市外流入人口为24.55万人,占21.89%。随着“浙江舟山群岛新区”纳入国家“十二五”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纲要,舟山市流动人口集聚趋势进一步加大。在全市构建针对流动人口的有效管理方式,满足流动人口的卫生服务需求,具有迫切和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是本课题的研究目的。目前国内对流动人口卫生服务方面的研究较多集中在对流动人口卫生服务需求、社区卫生服务利用情况和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等专项工作的研究。郭小聪等提出,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部门要转变流动人口卫生服务观念;加大政府支持力度,卫生部门牵头,公安、民政、劳动等相关部门加强协调、分工合作;以流动人口需求为导向,引导患者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政府在财政、政策上加强保障;启用市场调节机制,做到卫生资源利用的最大化。舟山市流动人口社区卫生服务实践研究项目由舟山市社区卫生协会于2011年1月起实施,以“流动人口社区卫生服务技术路线图”为主线,确立研究目标:即健全全市流动人口社区卫生管理与服务组织网络、工作机制和保障机制,全面提升项目规范化、信息化水平;加强流动人口卫生管理与服务,突出重点人群项目管理,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以“属地化、网格化”管理原则,建立流动人口“以房管人、以证管人、以业管人”卫生管理模式;探索“舟山群岛新居民健康银行”机制,提高新居民的健康保健水平。经过两年的实践和研究,项目工作取得一定成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钟素亚 张明君 袁相波 胡本祥 俞旭明 王佳妮

人口群体管理研究论文范文第4篇

1 人口管理信息化的基本概念

人口管理信息化概念。

我国的人口管理信息化从1985年开始设想的,使用电子计算机进行人口管理被列入了公安信息化的发展规划要点。而“人口管理信息化”的说法大约出现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是在公安信息化概念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它被用来表述一种新兴的人口管理体系。它是公安信息化的一个分支系统,具有公安信息化的共性和自身的特性,也是公安信息化建设的最基础。

根据公安信息化的定义,所谓人口管理信息化,是指在公安部统一规划和组织下,在人口管理领域的各个方面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广泛利用人口信息资源,加速实现人口管理现代化的过程。

人口管理信息化的定义是:“所谓人口管理信息化,就是指在公安人口管理中普遍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人口信息资源,优化人口管理服务职能,以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促进公安人口管理现代化的过程。”该文中对人口管理信息化建设进行了比较全面系统的论述。

2 人口管理信息化的基本内容

我国人口管理信息化由两部分组成:一是人口管理信息化办公体系;三是人口管理信息化信息体系。

2.1 人口管理信息化办公体系

我国的人口管理信息化办公体系由部、省、市三级人口信息管理平台组成。

(1)部级人口信息管理平台。在公安部建立的一个超大规模数据库,集中存储全国13亿人口的基本信息。为全国各级公安部门和广大公安民警提供跨省、跨区、跨市为主的人口基本信息的快速查询查证,为全国各级公安人口管理部门开展跨地区户口迁移、纠正公民身份证号重错号和重复登记人口、进行人口调查等业务提供信息支持。为“国家人口基础信息库”提供基础数据。

(2)省级人口信息管理平台。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安厅局建立的省级人口信息管理系统及数据库。存储本省(区、市)的人口信息。负责向部级人口信息库报送数据,提供本省(区)的人口信息查询、分析、统计、决策支持等综合应用,为本省(区)范围内的第二代公民身份证。

(3)区域人口管理信息化系统。区域指省、市、自治区以下行政地区。其人口管理信息化的基本内容同国家是一致的,只是各区域发展不平衡,各有其特殊性发展目标、计划安排和政策法规。

2.2 人口管理信息化指标体系

人口管理信息化指标体系是根据国家人口管理信息化体系及其五要素的要求,选择能够反映人口管理信息化体系各要素水平的指标,并对各指标进行加权、排序、综合而组成的指标量度体系。通过对关键的信息化指标的统计与分析,可以定量地衡量国家、省区、城市、等系统的信息化程度,提高推进人口管理信息化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对于有效指导和促进信息化建设,研究制定相关政策和发展计划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目前我国的人口管理信息化指标体系正在研究制定完善过程之中。

3 人口管理信息化的基本特征

关于这个问题,许多同志都作了论述。特征是事物的特殊性表现,其所反映的内容有本质性的、有现象性的、有评估性的。

人口管理信息化的本质特征是人口管理的现代化,现代化的理念、现代化的人口信息资源共享、现代化的人口管理方法手段、现代化的人口管理环境和条件。人口管理信息化的技术表现特征有人口管理技术的数字化、网络化、计算机化、智能化、多媒体化、综合化、立体化等。

4 实现人口管理信息化的过程

人口管理信息化是信息科学技术在公安人口管理应用的过程。这个过程又可以从两个层面推动:一是社会层面,二是技术层面。

4.1 实现人口管理信息化的社会过程

从社会学的角度认识,信息化就是信息科学技术的社会化,即信息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融合、相互影响过程。我国的人口管理信息化进程发展速度较快,但全国发展水平不均衡,人口管理信息综合应用水平还比较低,主要制约因素是国家发展不均衡,基础薄弱,人才和经费不足。

4.2 实现人口管理信息化的技术过程

人口管理信息化要通过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来实现。信息技术作用于人口管理信息化的过程,大致有以下四个层面。

(1)基础条件建设。即人口管理信息设备设施建设、人口信息资源(信息库)建设和公安信息网络建设。这是人口管理信息化最基本的建设,必须先行一步。目前我国的人口管理信息化在这方面工作已经取得一定成绩。

(2)人才和制度建设。人才是关键,有了必要的技术人才就是有了技术。人口管理信息化要把人才建设放在首位,通过岗位培训、院校培养和外部引进解决所需人才。制度建设的重点是两个方面,一是对人的行为规范,二是对技术(设备)的标准规范,两条缺一不可。

(3)信息技术应用过程。这是人口管理信息化的内在操作运行过程。对于人口管理来说,这个过程就是:人口信息技术深入公安人口管理,与日常工作整合;深入各基层单位,精心设计恰当运用信息技术,优化人口管理过程;深入人口管理全过程,使之在人口管理的各个环节都尽可能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力求产生最大的信息资源和信息技术功能。人口信息技术“三深入”应该作为我们的一项人口管理信息原则。

(4)信息技术发展及其标准化过程。信息技术是当前世界上发展最为迅速的技术。它的不断发展为信息化创造了高技术、高质量、高效益,使信息化成为一个永无止境的长期过程。因此,公安部人口信息主管部门及时追踪信息技术发展前沿,及时制定了在人口信息领域的国家和部颁标准,不断提高人口管理信息化的标准化程度。

5 实现人口管理信息化的策略

为了能够又快又好地实现人口管理信息化的既定发展目标,国家采取了强有力的措施和策略,大致可以归纳为“4句话32个字”:党委引导;逐级推动;突出重点,试点先行;依托金盾,各方协同;以人为本,广泛应用。

多年以来,全国各级公安机关在党委政府领导和支持下,按照公安部的统一部署,认真积极开展人口信息管理系统建设,使这项工作取得迅速发展。到目前,实现了派出所、市级、省级、部级多极联网的人口信息管理体系,现正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系统向更高水平前进。

摘要:人口管理信息化是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科学技术理论、国家信息化理论和方针是人口信息的基础。

人口群体管理研究论文范文第5篇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现代社会,人们的需要和价值观念逐渐多元化。朝气蓬勃的大学生群体也会因各种需要和心理倾向而结成规模大小不等的非正式群体。这里的大学生非正式群体是指除团学组织外,大学生中实际存在的,纯粹由大学生自发形成的集合体,是无正式规定下学生自发而形成的群体。

1形成原因

虽然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形成有自发性,但是其形成和产生不是盲目随意的,他是大学生主观心理因素的诱发和外界的社会客观条件催化而形成的产物。具体原因总结如下:

1.1大学生的主观心理因素

(1)孤独和寂寞是大学生非正式群体产生的心理基础。在知识经济充斥的社会,“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的口号唱响的时代,大多数学生已远离家乡,踏上大学求学之路,进入陌生的学习生活环境,已经习惯了在父母呵护下成长的“小公主”、“小太阳”们不得不独立生活和学习,这样他们自然会产生孤独感和寂寞感。而大学的班委、团委等这种正式群体管理相对严格和规范并且有较大的约束力,无法满足大学生释放孤独和寂寞的需要,他们为了寻求感情寄托便会自发形成非正式群。

(2)兴趣与爱好的需要。现代大学生面对激烈残酷的社会竞争,已不仅仅满足于专门的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他们积极拓宽视野,主动寻求兴趣点并极力想完善和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因此,有相同兴趣爱好的同学就会自发组织一些小团体活动,即所谓的兴趣学习小组,如舞蹈协会,书法协会等。这种以兴趣爱好为中心的非正式群体便会油然而生。

(3)自尊与自我实现的需要。大学阶段是自我意识形成的重要阶段,而且大学生对精神生活的要求较高,因此他们会积极寻求自我实现和渴望自尊,仅仅依靠大学中存在的正式群体是无法满足他们渴望自尊和自我实现的需要的。大学生通过参加不同性质和类型的非正式群体来认识自我,保护自尊,升华自己,实现自身的价值。因此,大学中的某些非正式群体就成为那些渴望自尊与寻求自我实现的学生的“栖息地”和“家园”。

(4)价值观的一致性和群体成员的共同利益。还没有完全踏入社会的大学生所受教育,生活实践及阅历基本相当,很容易在认识上产生认同感,价值观和人生观也有一致性,而且他们具有共同的语言,共同的生活阅历和共同的利益,他们容易沟通,感情深厚,有一见如故之感。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思想从来都是与人的本质、需要和社会环境紧密联系在一起。马克思指出“‘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会使自己出丑”。可见,共同利益是维系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重要子因素。

1.2社会客观因素

首先,当代大学生处于社会主义改革和转型期,中西思想相互融合和碰撞,所以多元文化必然给大学生带来影响,使大学生思想活跃,思维敏捷,而且紧跟时代先声。在这种现实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大学生不免觉得正式群体太具约束力和规范性,所以他们就会自发形成一些满足自己需要的非正式群体。其次,随着网络技术,传媒技术和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大学生认识和交往渠道多元化,为形成非正式群体提供了便利。再次,社会竞争和严峻的就业形势促使大学生主动的寻求社会化,通过非正式群体来发展和提升自己,而大学相对宽松的教育教学体制和管理体制也催化和促进了非正式群体的形成。

2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管理和引导策略

大学生非正式群体与大学生正式群体共存,共同影响和制约着高校教育管理活动和教育教学质量。因此,高校教育工作者要用辩证法的观点正确的认识和对待大学生非正式群体,因势利导,扬长避短,适时加强对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管理和引导。

2.1正确认识,重视影响

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出现和存在是一种客观必然现象,是对大学生正式群体的一种有益补充,它的存在有其积极合理性。满足了大学生求知与好奇的需要,可以学到在正式组织中某些无法学到的东西,正确加以引导就会有利于大学生正式群体目标的实现;有利于大学生之间迅速敏捷传递信息等。所以,高校教育管理者要接受其存在,正确认识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形成原因,性质和类型,了解和掌握其运行机制和基本状况,科学地将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纳入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中。而不能简单地将其视为“小帮派”,“小团伙”对其严厉打击,坚决禁止和非法取缔。

2.2区别对待,艺术引导

高校教育管理者在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管理中要做到区别对待不同类型的非正式群体,采取恰当有效的管理策略,注意引导和管理艺术。首先,对于积极型的非正式群体,要给予保护,鼓励和支持。如有积极意义的娱乐兴趣型的非正式群体要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保护大学生兴趣的多样性和爱好的广泛性。有科学价值的学术研究型的非正式群体也要以资鼓励,予以表扬,唤醒和提高大学生科研意识和能力。其次,对中间型的大学生非正式群体要坚持因势利导,趋利避害,扬长避短。如网络虚拟型的大学生非正式群体引导和管理时注意发挥其传递信息迅速快捷和信息沟通量大,时间跨度大,范围广的积极功能,同时又要注意克服在传播信息中的虚拟性,不现实性,以及小道消息和不健康信息的传播等负面影响。再次,对消极型的大学生非正式群体要严肃处理,坚决予以解散和取缔。

2.3重视“核心”,以点带面

大学生非正式群体中会自然形成“核心”人物,这些“核心”人物一般综合素质和活动能力较强,对非正式群体具有较大的感召力,同时对非正式群体的目标实现和群体成员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影响也是无容置疑,无可厚非的。因此高校教育管理者要高度重视“核心”人物的管理教育,以点带面。具体从以下几方面管理和导控:

首先,注意加强学生干部的教育和培养,提高学生干部的管理能力和人格魅力,使非正式群体成员自觉的服从和信任学生干部的领导。其次,高校教育管理者要加强对“核心”人物的思想教育与引导。对思想品德良好,活动能力较强的“核心”人物要动之以情,进行有效的思想沟通和说服教育。引导其主动号召非正式群体其他成员服从学校管理者的领导。再次,高校管理者和班干部要多参加小团体活动,积极主动的了解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运行机制和规律,并与非正式群体成员积极沟通,与重要成员维系良好的关系。

2.4加强联系,利导转化

非正式群体的功能和作用渗透于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全过程,因此,高校教育管理者和班干部在教育管理中要调整和改变非正式群体中与社会要求和正式群体规范制度不一致的部分,尽可能协调二者利益,做好非正式群体向正式群体的转化工作。对非正式群体的存在和积极影响,赋予更高的存在价值和意义。比如,将非正式群体公开化,提供其与正式群体相同的条件或待遇;将非正式群体与相类似的正式群体合并等。

2.5创设环境,丰富活动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为高校教育管理工作提供了良好的育人环境和正确的舆论环境。在大学校园中要积极开展健康活泼,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这种活动不仅可以很好的满足大学生的各种需要,弥补正式群体的不足,还可以将非正式群体的成员吸引到正式群体的活动中去,减少非正式群体的消极性和破坏性,增加正式群体的感召力和凝聚力。因此,高校教育管理者要特别注意引导学生开展积极向上,风味有趣,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丰富大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

既然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存在既是一种实然,那么高校教育管理者在从事其管理工作是要用一种平和的心态去认识,但是也要注意发挥管理者主导、学生主体的作用。大学生管理工作是一门艺术,所以高校管理者在工作中要科学指导,艺术领导,人文化管理。

参考文献

[1]陈涛,崔德明.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分类管理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08(2).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03.

[3]黄明睿.非正式组织对高校学生工作的影响及其管理[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6(7).

人口群体管理研究论文范文第6篇

[摘要]文章从当今青年大学生的年龄特点、生理心理特点以及世情、国情发生的变化入手,探析新时期大学生班级群体思想政治教育应遵循的基本要求、对策构建,期望对现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班级群体  思想政治教育  对策

[作者简介]徐彦(1976- ),男,重庆人,重庆科技学院法政与经贸学院党总支书记,教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理论和教育教学改革。(重庆  410031)

伴随着高校学分制教学改革的推进,原来以班级为单位的教学秩序被打破,大学生群体班级意识弱化,这种情况极大地冲击着“学校重引导,院系重特色,班级重普及”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文章根据目前当今在校大学生的年龄特点、生理心理特点和世情、国情发生的变化来探析新时期大学生班级群体思想政治教育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对策构建,以期对现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新时期大学生班级群体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则

(一)坚持自主管理与统一管理相结合的原则

当今在校的大学生多出生于独生子女家庭,处于优越的生长环境,以自我为中心,其生理年龄和心理年龄的成熟度不匹配。针对这种实际状况,如何使大学生在学校统一管理的引导下,加强自身的自主管理能力,就成为当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面临的突出问题。

(二)坚持突出重点与关注例外相结合的原则

坚定不移地落实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需要抓住主旋律教育,又要量体裁衣,落实好班级民主教育管理的任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没有固定的模式,班级的职责和每个专业学生情况各不相同,要从班级自身实际出发,确定具体的教育主题,设计富有特色的活动,因时、因地、因人采取有针对性且丰富多样的教育方式,避免陷入教条主义,使班级的民主教育管理起到实质性的作用。

(三)坚持注重培育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原则

培育大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这要求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务必认识到大学生自主能力的培育是一个长期坚持不懈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必须持之以恒。在培养过程中,注重养成教育,让学生在日常的大学生教育实践中日臻提高。

(四)坚持服从大局和自主创新相结合的原则

班级作为大学生日常教育管理的一个基层单元,有其特殊的责任和标准,要求所有班级成员必须牢固树立班集体意识、坚持团队标准、有大局意识。同时提倡自主创新,丰富班级管理角色,为更多的学生在班集体中担当责任、服务集体创造条件,增强大学生的集体意识,提高其管理创新能力,在较为繁琐的班级事务管理中创新管理方式和手段,引导学生服务大局,使其成为有责任有担当的优秀大学生。

二、大学生班级群体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一)班级管理要凸显政治辅导员的教育引导功能

班级管理是辅导员工作的中心任务,富有成效地开展班级管理工作需要大量细致有效的教育、引导和管理来完成。

首先,重视班级党员干部队伍的培养。充分依托班级的骨干精英分子,引导他们有针对性地开展集爱国主义教育和时代创新精神教育为一体的班级集体活动,使大学生思想教育实践手段多样化、内容充实,使班级管理效果卓有成效。

其次,辅导员亲自深入到班级各类实践活动中,强化政治辅导员对班级管理和引导的实效,确保各项班级教育管理实践活动以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中心,以爱国主义为主旋律,最大限度地释放正能量,使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渗透到班级管理中。通过组织班级朗诵比赛、中华文化知识竞赛、传统节日文化活动等内容丰富、形式新颖、积极健康、艺术素养浓厚的班级文体活动,寓教于乐,充分调动大学生发挥自己的优势,取长补短,让大学生在参加班级教育实践活动中增长知识、身同感受,让辅导员和大学生在高度融合的班级教育管理中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

再次,掌握青年大学生的成长特点,加强与大学生的沟通交流。辅导员要在实际的班级实务管理工作中,根据学生特点有针对性的开展工作,做学生的知心人;在网络信息时代下,充分利用短信、邮件、QQ、微博等各种媒介平台,建立畅通的师生沟通渠道,与学生沟通、分享工作学习感想、分享学生工作经验,力求成为大学生成长道路上的良师益友和人生导师。

最后,辅导员要勤于学习,善于总结提高。强化自身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坚定信念,拓展学习渠道,多向富有经验的专家请教,提高处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能力。在工作中多观察、勤思考,全面把握学生动态,及时进行阶段性的工作总结,思考分析哪些地方可以继续发扬,哪些方面需要改正、完善,进而积累经验,提高自身工作素质。

(二)培养学生干部管理班级日常事务的能力

改革班级管理体制,把辅导员从繁琐的具体事务中解放出来,抽出更多时间和精力开展工作经验的总结和提高,就必须培养一批敢管、能管、且要管得住的班干部作为辅导员的左膀右臂,让他们在辅导员的引导之下成长起来。培养一批能力强,会管理的班干部就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1)公开竞选班干部。对刚进入大学校门的青年学生来说,根据班级日常管理实务需要设置职位,明确每个职位的工作责任和权利。竞选成为班干部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人生经历,建议每个学年都进行学生干部的换届竞选,使每位学生都有机会参加竞选,竞选者登台演讲,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全班同学无记名投票,公开唱票,公布结果。(2)要科学地进行班级自我管理。实行以班长全面负责,以班干部为核心的自主管理制度。全班同学轮流值班,每周由3名同学值周,一名班干部监督,形成一个协同负责班级一切日常事务的坚强有力团队,并每周公布考核结果、总结班级情况。同时,要多渠道地调动每位大学生参与班级自主管理的积极性和自主性,建设一支动机端正、组织严密、能力突出、职责明确的班干部队伍。(3)交流思想,增强凝聚力。班干部的团结决定着班级的团结,已经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共识。在辅导员的教育管理指导下,所有班级干部都必须从班级团结大局出发,以营造良好的班风、学风为核心,让班级每位大学生学有所获,付出就能得到认可,结合班级实际情况,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制定管理规定,如《班级学生综合素质考核条例》《班级国家奖助学金评选办法》和《班级等级考试激励办法》,增强班级的凝聚力,有效加强班级管理的力度。(4)加强培训,提高工作效率。班干部的培养及其工作效率的提高与辅导员的加强培训是分不开的,辅导员应根据班级和班干部的实际情况,制定一套长期有效的机制,对班干部采取系统性、阶段性和针对性的培训,提高他们的理论修养和实践工作能力,使他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真正成为引领班级风化的践行者,在构建良好班风的过程中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此外,还要给予班干部有足够的自主管理权限参与班级管理,落实班级管理责任目标,比如:每个星期开一次班委会,介绍全国各地的一些优秀辅导员、优秀学生干部的班级管理经验,根据班级情况,分析班级存在的问题,教会他们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引导他们做好同学的思想工作。

(三)加强班级建设,确立以建设优良班风为主题的各种班级活动

加强班级建设,提高班级的凝聚力、战斗力,促进大学生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需要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1)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宗旨,以学生党建为龙头抓好班级的思想政治教育。以班级培养发展对象为成员,成立班级马列精学小组,进一步推进班级全体成员的党章学习活动。由团支书负责组织每两周一次的学习活动,比如指导班级认真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学习纲要”的学习活动。(2)加强班级学风建设,务求实效,形成特色。每学期开展一次“学风建设月活动”、班级推广“十佳学子”、举办“优秀学长风采展”“学习经验交流会”“考研经验介绍”、优秀校友的“成才之路”报告会等,引导班级学生刻苦求知,立志成才。(3)加强班级组织建设。辅导员根据所带班级的专业特色和班级学生结构情况,和班干部讨论制定班级的班会制度、班委会制度、班务公开制度,并举办新生干部培训班,对大一新生试行“党员学长制”,举办班级优良班风建设的答辩会等活动。(4)班级会议制度化,强化日常管理及团学活动的成效。每学期两次班级大会,由辅导员主持,主要工作内容是班级工作总结与布置或开展班级的学业规划辅导。班级每周1次的班干部例会,及时做好上下沟通和工作落实,发挥班干部的管理职能,加强对大一新生早晚自习的检查以及对班级学生的行为举止的文明督察,引导大学生积极参加各类团学活动并争创佳绩,力求让大学生在健康、阳光、积极、拼搏的优良班风的浸润下成人成才。

(四)运用网络新载体,建立班级事务管理评价的平台

在个体网络化的时代,因微博、微信、飞信、QQ等网络载体的即时性、便捷性、原创性、互动性等特点成为时代新宠,更是受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青睐。微博、微信、飞信、QQ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辟一个新途径,增加一个新载体,提供一个新平台。高效运用微博、微信、飞信、QQ并开展健康阳光的以网络为载体的实践活动,对拓展和延伸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采用发散式控制方式,下放班级管理权力,调动班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力,经过对班级微博、微信、飞信、QQ平台版面的精心设计和内容的统一规划,融入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新元素,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大学生班级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组成部分,班级群体思想政治教育应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要求,履行大学生应尽的义务,为大学生将来走向社会、适应社会,成为一代合格的建设者为出发点。在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时,应把自主管理与统一管理结合、突出重点与关注例外结合、注重自我管理能力培养、服从大局和自主创新结合,展开多途径、多渠道、多平台的教育管理方式和方法,提高大学生班级群体思想教育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陈利民.大学生特殊群体心理健康问题的预防[J].医学与社会,2010(3).

[2]李慧敏.加强大学生特殊群体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与探索[J]. 中国电力教育,2010(12).

[3]石霞香.大学生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的机遇与挑战[J].青年与社会,2012(2).

[4]苏玉华.“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策与探索[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1(2).

[5]夏学花.试析大学生特殊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J].上海党史与党建,2011(9).

[6]谢婧.浅析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J].青年与社会,2012(2).

[7]张晋.“90后”大学生思想状况调查研究与对策分析[J].青年与社会,2012(2).

[8]张妍.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问题与对策研究[J].青年与社会,2012(2).

[9]钟蕾.大学生特殊群体的教育管理与保障体系论析[J].高校辅导员,2011(4).

上一篇:德育因素语文教学论文范文下一篇:绿色装饰室内设计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