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OC市场兴起高等教育论文范文

2024-02-06

MOOC市场兴起高等教育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耗散结构理论作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桥梁,为研究社会系统提供了新的视角。社区教育作为社会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可以从耗散结构的4个形成条件即系统开放、非平衡、非线性作用和涨落出发,提出促进我国社区教育持续发展的途径:保持社区教育系统的开放,维持社区教育系统的非平衡态,发挥社区居民的非线性作用,利用“涨落”促进有序。

关键词:社区教育;成人教育;发展途径;耗散结构理论

作者简介:邵庆,女,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2014级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成人教育基本理论。

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各个领域之间呈现一种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借鉴的趋势,作为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的“桥梁”,耗散结构理论正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同时,也为社区教育的持续发展提出了新的思路与方法。

一、耗散结构理论观照下的社区教育

1997年,比利时科学家普利高津提出了“耗散结构理论”。它是指一个远离平衡态的非线性的开放系统(不管是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乃至社会的、经济的系统)通过不断地与外界交换物质和能量,在系统内部某个参量的变化达到一定的阈值时,通过涨落,系统可能发生突变即非平衡相变,由原来的混沌无序状态转变为一种在时间上、空间上或功能上的有序状态。[1]

荷兰的能源模型、美国的人口分布模型、加拿大的渔业模型都是耗散结构理论在社会系统中的成功运用。[1]社区教育作为社会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同样也满足以下四个条件:(1)系统是开放的不是封闭的,要与外界发生交换和作用;(2)系统远离平衡态,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呈现一种不均匀、复杂多变的特点;(3)系统内各要素之间的关系成复杂的非线性相互作用,也就是各要素构成的整体大于部分之和;(4)涨落导致有序。处于临界点的涨落如果人为加以利用,会成为巨涨落从而影响整个系统的发展方向。

(一)社区教育是一个开放的系统

一个系统要想形成并保持有序的结构状态,都必须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以抵消自身的熵增,使系统的总熵量逐步减小,这样才能从无序走向有序,从低级走向高级。[2]社区教育是一个开放的系统,这种开放性表现在两个方面:(1)对自然环境的开放。社区教育的主体是人,人要维持生存,离不开自然界的空气、水、食物等,只有不断与自然界进行物质、能量交换,人才能够存活,社区教育才能存在。(2)对社会环境的开放。社区教育对社会环境的开放又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①政治环境主要表现为社区教育受到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的扶持与指导。②经济环境主要是指一个地区的物质基础、经济制度、经济政策等。社区教育是经济水平达到一定高度的标志,例如北京西城区、上海闸北区、杭州萧山区等依赖于社区雄厚的经济实力,率先开展社区教育。③文化环境主要是指社区教育要受到一个地区风俗习惯、基本信念、行为准则、制度规范等的影响。例如欧美国家推崇基督教文化的“志愿精神”,所以志愿者是其教师队伍的重要来源。

(二)社区教育呈现一种非平衡态

系统只有远离平衡态才有可能实现从混沌无序向有序结构转化的可能,即当系统处在远离平衡的非线性区,才有可能通过涨落或突变跃入一个新的稳定有序结构。[3]

社区教育呈现一种非平衡态表现为两个方面:(1)社区与社区之间。我国幅员辽阔,东西部差异大,社区教育发展很不平衡,所以我国社区教育实行分区规划、分类指导、分层推进,以城带乡、以东带西、以点带面的渐进式发展格局。[4]通过建立实验区和示范区,使其发挥“先富带动后富”的作用,打破了传统的绝对平均主义,让整个系统呈现为一种非平衡态。(2)社区内部之间。例如经费投入方面,我国实行的是政府财政拨款为主,社会、企业、个人等利益相关者部分出资的成本分摊机制;教育内容方面,成人侧重职业技能培训,老年人注重健康保健教育;教育对象方面,农民工、下岗待业人员、残疾人等弱势群体是重点关怀对象;教育形式方面主要以非正式教育为主,正式教育为辅。

(三)社区教育各要素呈非线性作用

非线性相互作用的特点在于系统中的各元素不是孤立的,不同元素的组合作用并不单单是每个元素单独作用的简单叠加,而是将元素间相互制约、相互耦合而显示出的一种整体效应。[5]全员性、全程性、全方位是社区教育的三大特点,这三大特点决定了社区教育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关系是非线性的。(1)全员性即社区内所有人都可以参加社区教育。社区教育是一种群众性教育活动,一个集体的有目的的活动对整个系统的演化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社区教育为大众提供了许多教育机会,有效的维护了教育公平,只要振臂一呼,便能应者云集。(2)全程性即社区教育贯穿人的始终。教育是让一个人不断“成人”的过程,社区教育为不同阶段的人提供不同的教育,使其教育实现终身化,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会产生质变,这种不中断的教育所发挥的非线性作用将对一个人产生质的改变,不断向“完人”靠近。(3)全方位即社区教育根据不同的教育对象提供不同的教育内容,包括生活常识类、法律法规、思想道德、文化艺术、职业技能等方面,社区成员可以按照自己的需求选择内容,满足了学习者的个性化需求。

(四)社区教育利用“涨落”变得有序

系统中的任一要素都有可能随时发生变化,并通过非线性相互作用而被放大形成巨涨落,当涨落运动引起的扰动达到一定的阈值,就会破会原有系统的结构,从而跃迁到一个新的稳定的有序状态。[6]纵观我国社区教育的缘起和发展历程,我们不难发现,我国社区教育不断走向有序正是因为在系统处于临界点时,抓住和把握了临界点附近的“涨落”,使系统向有序的方向发展。(1)起步阶段,抓住“改革开放”这一临界点,不断探索学校以外的教育形式更好的满足国民的教育需求,使社区教育名正言顺的在我国落地生根;(2)试验阶段,抓住“教育转型”这一临界点,全国范围内纷纷建立社区教育实验区开展探索创新活动,使社区教育成为我国终身教育体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正是抓住了每个关键时期的“涨落”,通过群众的非线性作用形成“巨涨落”,使得我国社区教育不断走向成熟和有序。

国外社区教育也善于人为利用涨落促进有序。如美国的社区学院,始终紧贴时代需要,从初期的实现“移民美国化”的目标、“产业革命”的需求、到资本主义现代化和现代学习型社会的发展,抓住了每个时期的关键“涨落”,从而促进了美国社区教育的健康有序发展。

二、耗散结构理论观照下我国社区教育的发展策略

(一)保持社区教育系统的开放

对于耗散结构而言,系统是开放的,与周围环境有物质和能量交换。在开放系统中,靠与外界的能量和物质交换产生负熵流,使系统熵减少形成有序结构。[7]

1.观念要开放。一方面,要引进,即以开放、包容的心态引进国外的先进理念与实践、各种物质、能量、信息例如瑞典的“学习圈”、日本的“学社联合”、欧盟的“学分银行”等等;另一方面,也要输出,即将社区教育的成果积极对外界进行传播和交流,宣传自己的教育理念,展示社区形象和特色。

2.资源要开放,表现为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开放。(1)自然资源包括水、土地、动植物等,是一种重要的教育资源。自然资源开放即利用自然这个课堂开展社区教育。通过与自然的交流,感悟生命的真谛,意识生态的珍贵,学习环保的方法,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为社区教育的发展创造条件。(2)社会资源主要是指人才资源、物质资源和财力资源。①人力资源开放即做好人才的引进与输出。专职人员要注重其培训,包括业务能力、理论知识、领导能力、心理素质等,以促进其专业发展;兼职人员可通过设计一个人力资源补偿系统,通过报酬、福利、奖金以及表彰、特聘等方式吸引各行各业的人士参与;志愿者可利用其身上具有的强烈的“志愿精神”,发挥其所长,同时对其志愿服务及时给予肯定和回馈,使这三股力量为社区教育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持。物质资源的开放即资源的共建共享。②物质资源主要指的是与社区教育有关的设备、设施、场地、仪器、教材等。社区教育要坚持共建共享,一方面,要兴建社区教育基地,作为日常开展教育活动的平台,配备相应的教室、教材、教具等,另一方面,还要注重于外界的合作,实现交互式开放。例如杭州市上城区采取了与社区辖区内教育机构和社会机构签订“物力资源共享协议”的办法,有效的改善了教育资源闲置、浪费的现象。③财力资源开放即做好资金的引进与自筹。社区教育是一项惠及民生的巨大工程,需要多渠道筹集资金以维持其正常运转。一方面,要积极向外界寻求资金,例如政府的拨款、企事业单位的投资、民间组织的捐赠,等等;另一方面,也要积极挖掘社区教育本身所具有的经济价值,例如将社区教育的成果如书籍、报告、视频等进行公开出售,有偿培训、开展商演活动、开发观光产业,等等。

(二)维持社区教育系统的非平衡态

非平衡是有序之源,在平衡态,系统的熵量已经达到最大值,从而无序度也达到最大值,不可能产生有序。[1]由于受到居民个体各种因素的影响,社区内部、社区与社区之间、人与人之间都存在较大差异,我们应该人为利用这些差异,形成一种非平衡状态来推进社区教育的发展。

1.正确定位目标。目标即现实与理想的距离,目标是维持非平衡态的途径之一。社区教育都应该有自己的发展目标,利用目标的导向性来合理安排人力、物力、财力,使其有序的流动。(1)要明确目标内容。不同的组织、国家、部门对社区教育目标内容是不同的,一些学者提出了“四性说”、“五性说”、“七性说”。我们可以运用SWTO分析法,对社区的优势、短处、机遇、挑战进行全面分析,制定“以社为本”的目标。例如我国社区教育的近期目标即根据现实需要创立领导或管理机构、建设社区教育的场所和教育学设施、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等;远期目标是实现学习型社会。[8](2)要实时修正目标。由于社区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处于不断变化之中,遇到外界情势变化、内部因素变动、特殊情况发生就需要对目标进行修正,我国社区教育的目标经历了教育为社区建设服务、教育为居民服务、教育为社区和居民服务等阶段,依据“社情”不断在实践的基础上,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反复修正。

2.树立典型示范。社区教育可以发挥先进人物模范、先进社区的作用,产生一批典型或先进案例,创设出一种非平衡态,形成向先进学习的热潮。(1)要鼓励创新,开展实验。社区教育实验区和示范区必须根据地理位置、生态环境、人文历史、经济水平,探索出一套具有自然特色、民俗特色、人文特色的模式,实现社区教育的内涵式发展。北京市朝阳区的菜单式课程开发策略、杭州市下城区的一街一品特色工程、武汉市峤口区五种方式推进学习型家庭建设等实验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要表彰先进,提炼升华。无论是先进社区还是先进个人,都必须加以宣传表扬,采取奖金、嘉奖、锦旗、奖杯等形式对社区教育做出特殊贡献的单位、个人、社区予以鼓励。(3)要对各实验区、示范区所取得的经验教训进行理性化分析研究,将其汇总成册,将成功经验推广到全国各地。

(三)发挥社区居民的非线性作用

对于耗散结构而言,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存在非线性相互作用是系统形成耗散结构的终极原因。[9]人作为系统中最活跃、最复杂的因素,我们要充分重视每个人的独特力量,更要重视他们形成的合力,利用这种协同效应来推动社区教育的发展。

1.居民自主自治,实现共建共享。社区教育的宗旨是为了群众,方便群众,乐施群众、惠及群众,内容由居民选择、形式由居民决定、时间由居民安排、环境宽松自由,一切以“社”为本。[4]所以,社区教育是事关全体居民的大事,需要居民自主自治,动员全员的力量,发挥居民的主动性、创造性和积极性。无论是社区教育的管理队伍、师资队伍甚至是志愿队伍,都必须是由群众民主投票选举成立组织的,群众有权利参与社区教育的各个环节,有义务对社区教育活动的开展提供支持与服务,有资格对社区教育的成效进行评价,只有实现居民自主自治,才能实现共建共享。社区教育应该尽可能多的提供这种“参与”的机会,这种参与不一定局限于社区教育重大事项的决策、重大科研项目的落实、整个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的改革等宏观领域,可以通过参与社区教育的“读书节”、“文化周”、“培训日”等活动来体现,因地制宜才能贴近实际,因人制宜才能贴近群众,因社制宜才能贴近生活,“齐人心”才能产生巨大的推动力,推动社区教育的健康发展。

2.涌现社会团体,展现勃勃生机。2013年,全国共有社会团体28.9万个,教育类11 753个,数量排名第3。[10]非营利组织在我国不断涌现,已经成为我国社区教育的一支不可或缺的队伍。(1)明确非营利组织的功能作用,加强合作。非营利组织可以弥补“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挖掘开发社会闲置资源提供部分公共产品,除此以外还具有经济、科研、教育、政治等多种功能。我们根据社区教育发展需要与其合作,发挥其在教育、社会服务、科技与研究、文化、职业等领域的影响力,让其承担社区教育部分培训项目,提供教育服务,开展科学研究,筹集教育资金。(2)加强非营利组织的监督管理,明确职责。由于我国关于非营利组织的相关法律还不太完善,且NPO是以“志愿精神”作为行为驱动的,必然会存在“志愿失灵”的尴尬,所以社区教育除了与其开展深度合作的同时,应该对其加以监督,明确各自的权责利。社区教育的管理人员要对NPO的运营状况,包括财务状况、项目进展、社会影响、组织建设等进行监督,保证社区教育有序开展。

(四)利用“涨落”促进有序

社会转型期,社区教育的对象、空间、层次、内容、方式都处于变动之中,我们应该审时度势,抓住时机,形成巨涨落,推动社区教育更上一个台阶。

1.引入市场机制,优化资源配置。我国是人口大国,教育经费不足造成教育资短缺,面临穷国办大教育的困境,需要引入市场机制来促进资源的有效利用。市场对社区教育的资源配置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市场具有竞争功能,引入市场机制,产生优胜劣汰,促进社区教育主体不断在师资、资金、设备、场地等方面加大投入,不断改进教育条件、提高教育质量以争取生源;另一方面,市场具有筹资功能。市场机制的引入开拓了新的筹资渠道,例如收取学费、场地的出租、利用代培、出售学习卡、出售冠名权实现创收等。最后市场还具有促进教育公平的功能。各种民办学校、培训班、教育机构、社会组织等成为社会办学力量的出现,为居民提供了多种多样的教育,满足了不同层次的教育需求。在全球化经济一体化的浪潮下,我们应该审时度势地树立教育是适应市场需要的商品的哲学观,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作用。在引入市场机制的同时,也应该尽快确立与市场导向的激励机制相匹配的公平导向的实施策略,加强对市场机制的监督、管理、调控以弥补市场失灵。

2.运用现代技术,促进教育变革。小农经济的混杂教学、工业时代的班级授课,到现如今数字化时代的“慕课”、“翻转课堂”,信息化与大数据席卷了全球每一个角落,技术改变了现代教育生态。[11]这为社区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我们应该积极抓住机遇,充分利用时代给予的“涨落”优势。(1)可以引入翻转课堂。翻转课堂“先学后教”的方式符合成人自我导向学习的特点,使学生在课上有了更多的时间进行交流、合作、探讨、答疑、提问、展示。(2)运用移动学习。移动学习在利用个人碎片化时间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网络的大范围普及覆盖,现在只需要一个学习终端,学习者可以随时随地根据自己的需求上网搜索、下载自己需要的视频进行学习。(3)远程教育使“因材施教”变得简单。因为“云计算环境下,系统可以捕捉和记录学生线上学习的每点信息,并对学生学习的深刻度、学习的熟练度以及学习性向等作出判断,制定出个性化的学习方案。”[12]

社区教育的未来发展,离不开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持,让现代技术与社区相结合,进行本社区化的融合与创新,使更多的教育资源实现共享,更多的教育需求得到满足,从而促进全民学习宏伟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沈小峰.耗散结构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31-35,110,88.

[2]权立枝.创新思维的耗散结构理论分析[J].理论探索,2010(3):35-37.

[3]龙安邦.非平衡态是教学有效的必要条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8):41-43.

[4]陈乃林,张志坤.社区教育管理的理论与实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15-16,25-35.

[5]普里高津.从混沌到有序[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183-349.

[6]牛志宏.耗散结构理论对职业能力培养的启示[J].新疆职业大学学报,2014(4):55-57.

[7]吴雪娟,任怀英.耗散结构论视野中的社区公民教育[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3(24):15.

[8]高志敏,蔡宝田.社会转型期成人教育、终身教育研究[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99-100.

[9]颜泽贤.耗散结构与系统演化[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7.

[10]民政部2013年社会服务发展统计公报[EB/OL].[2015-03-29].http://www.chinanpo.gov.cn/2202/80757/yjzlkindex.html,.

[11]陈玉琨,田爱丽.慕课与翻转课堂导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3.

[12]尚俊杰.MOOC:能否颠覆教育流程[N].光明日报,2013-11-18.

[责任编辑 金莲顺]

MOOC市场兴起高等教育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  “互联网+”时代促进了医学教育教学发展,以强大的在线教学平台为支撑,与线下教学相结合的方式,产生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通过两种教学方式的结合,发挥各自的优势,有利于提升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将信息技术与医学教育课程建设融合,促进教育信息化是医学院教学方式改革中面临的新挑战。在外总外科手术学教学中实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总结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外总外科手术学教学中的运用经验,为医学院教学方式改革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    键   词]  混合式教学模式;医学教育;外总外科手术学;教学改革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已进入了信息化和互联网的时代。近几年,大数据、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各行业不断深化融合。2012年3月13日教育部印发《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指出“推进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探索建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新模式”。因此,教育信息化是我国的一项战略规划。信息化也给医学高校的医学教育带来了深刻变革,我国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对医学院校教育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培养大量医药卫生事业的合格人才。在医学院校教学中应用网络信息化技术,有助于培养医学人才教育和训练医学生综合能力,从而提升教学效果。通过发挥网络信息化优势,打破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积极发展“互联网+教育”促进医学教育培养模式的变革是新时代的要求。为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因地制宜地实行线上、线下混合式多线并行教学,有利于更有效地促进教学目标的完成。我们积极发展在线平台课程体系,优化开展在线教学、师生、生生互动交流,与线下教学相互融合,显著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

一、混合式教学概述

混合式教学(Blended learning)是整合面对面的课堂教学与基于互联网的线上交流学习于一体的新型教学模式,将现代信息化教学技术融入传统课堂教学中,互补优化,有利于提升教学效果。通过“线上”和“线下”两种教学方式的融合,发挥各自的优点,优化了学习目标,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自主性,促使更高更深层次的学习,并取得最优的学习效果。这种模式能够以多种方式保证医学生系统地完成教学内容及学习任务,同时也契合新一代信息技术(VR、5G、3D等高新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特点和新一轮新兴产业革命变革,利于促进教学信息化,是当前新时代医学院校课程教育教学改革的时代需要。以“填鸭式”为特点的传统教学模式,老师处于中心地位,学生常常被动接受知识,主动性差,缺乏自律性。线上线下混合式模式下,现代化网络教学技术与传统课堂教学结合实现优势互补,提供高质量、丰富多彩的在线音频视频资源和强大的互联网教学交互方式,突破传统教学方式的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实践了“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自律性。“互联网+”为代表的网络信息技术革命促进了各行各业的发展,与医学教育课程建设的融合也推动了教育信息化,“互联网+教育”的新时代让教育模式的发展创新具备了良好的开端。

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在外总外科手术学教学中的应用

外总外科手术学属于临床医学的专业基础课,是医学生重要的医学课程之一。外总外科手术学课程的设置,就是通过对大动物和小动物手术的实践模拟真实的临床手术操作,使医学生建立无菌观念和初步掌握手术的外科基本操作技术。近年来,包含外总外科手术学在内的临床医学发展迅猛,学科间的融合和渗透大大加强。因此,如何提高外总外科手术学课程的教学效果,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是高校相关课程教学工作适应时代变化面临的新挑战。单纯采用课堂授课、临床见习的方法,“灌输式”教学不利于学生认识疾病,思路单一缺乏深刻理解,也缺乏主动性和深层次的探索。线上学习+线下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是新型教学模式,能做到在教学过程中以知识为导向,建立良好的临床思维,在线上线下实现师生更紧密的互动,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这种模式融合了新型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对促进教学水平和质量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有利于培养学习型和创新型医学人才。

(一)线上教学平台的应用

线上平台是以互联网为基础,为线上教学提供更为广泛、优质、丰富的支持服务的软件集合系统。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进步,目前的线上教学平台功能完善,具有良好的兼容性及稳定性,可以进行在线学习。我们依靠钉钉、MOOC、腾讯课堂、雨课堂等教学平台,构建线上线下有机融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学生依托线上教学平台进行线上学习,把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学习环节融为一体,师生、生生全程广泛交流互动。线上平台提供了丰富的互动方式,可以开展线上提问、答疑、测试等方式。教师还能自行建立钉钉群、微信群、QQ群进行答疑及师生有效互动。

(二)改革和完善线下教学

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医学人才是当前医学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只有根据不同课程、教学内容采取合适的教学方法,才能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和目标[1]。目前关于不同教学方法[2]、教学模式[3]及多媒体技术[4]等在外科手术学基础教学中的应用已有研究报道。本次采用多种方式进行了外总外科手术学教学改革。老师耐心引导学生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通过自己寻找答案提高了动物手术中的实践能力,并且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思维;上课时按分组的形式,进行提问、讨论,加强老师、同学之间的交互交流。这种高质量互动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的学习分析能力得到了有效提升。课中采用情境式教学方法,观看实操视频、实际动物手术操作,通过激发学生主观感受,非常有利于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的培養提高,并取得更好的教学实效。

(三)混合式教学过程

线上线下混合式的教学模式,线上主要包括教师通过App发布学习资料、视频,下发学习要求、在线答疑等,学生接受学习要求、自主学习、在线自由讨论等。线下主要包括教师课堂教学与指导、指导每位学生的实际操作,学生在课堂上认真实践、积极地分组讨论、最后课程实验报告汇报展示[5]。采用的教学方式有直播、录播教学、在线研讨教学、SPOC教学、情景式教学、在线考试、自主学习等[6]。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去选择恰当的一种方式或多种方式结合的教学,为提高教学质量服务。比如,线上直播授课+视频资料学习+线上讨论与测验+线下录播复习的多种方式并行。混合式教学主要是将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学习环节融为一体。课前,教师要将丰富的教学资源的网络推送,学生接收以PPT、PDF、Word、视频等形式传送的本次授课内容资料。App的“讨论区”板块可供学生相互发帖探讨重难点,这样的反馈可以让教师根据重难点来设计线下面授课的内容,提升教学的目标性。课中,教师可针对性地把疑难点作为重点操作演示;采取抢答、提问的环节巩固所学知识;可以设置分组考核、相互评分、比赛教学活动,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了解学习情况,客观科学实际地掌握教学状况。课后,可以通过实验报告书写手术记录检查学习效果,同时在App提供的“统计”环节对考勤、参与讨论、完成活动情况可供教师了解教学任务完成情况,也可查询测试成绩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丰富的板块有助于反映学生的不同特点,可以根据反馈结果给予学生个性化教育,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依据线下教学教师能够根据线上的反馈情况及时、有效地更改教学计划,实现“线上”与“线下”的教学模式无缝对接,线下教学采取探索式、导入式教学方式,综合提升教学效果。

三、结语

结合外总外科手术学的教学特色,优化教学改革,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不断加强外总外科手术学的实践教学,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灵活运用已有的相关基础知识,把外总外科手术学学好。采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多线并行的教学模式,使“以教师、教材、实验室为中心”的课堂教学转变为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教学,大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积极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我们还需继续深化线上线下的混合教学模式,不断探索,全面提升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陈振文,杜小燕,路静,等.实验动物外科手术学个性化教学方法初探[J].实验动物科学,2009,26(6):83-85.

[2]樊俊,李青,漆松涛,等.实验动物外科手术教学方法的探讨[J].基础医学教育,2012,14(6):444-445.

[3]李立宏,秦怀洲,赵佐庆.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模式在手术学教学中的应用[J].局解手术学杂志,2009,18(3):195.

[4]祖雄兵.多媒体技术在外科手术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0,20(6):941-942.

[5]夏金婵,张小莉,李业亮,等中医院校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医学生物学教学中的实践探索[J].光明中医,2018,33(17):2611-2613.

[6]陈芳,何进,端木德强,等.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SPOC)模式在微生物学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J].微生物学通报,2020, 47(4):1087-1094.

◎編辑 张 慧

上一篇:税法的论文题目范文下一篇:RFID技术超市仓储管理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