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中音歌唱家范文

2023-09-23

女中音歌唱家范文第1篇

关 键 词:女中音 声乐教学 教学中的几个问题

从17世纪欧洲歌唱艺术的诞生、发展到现在,女中音歌唱艺术已成为声乐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女中音声部的发展、特征、演唱风格、教学问题等的研究,有助于声乐艺术与教学体系的丰富与完善,已成为近年来在声乐艺术教育教学领域颇受重视的研究课题。

一、歌唱的气息问题

著名的男高音歌唱家帕瓦罗蒂谈到歌唱的体会曾说:“我歌唱时一直在想着气息。”众所周知,气息是歌唱的动力,气息问题是所有歌唱艺术学习者须面临的首要解决的问题。作为一名女中音歌唱者,必须要对自身声部气息的特点予以充分的了解和认识,学会掌握、控制、科学运用气息的方法,以逐步提高综合歌唱技能,才能掌握女中音的歌唱艺术, 很好地完成作品的创作和表达。

女中音的气息特点:由于女中音的声带相对较宽厚,口腔较大、较深,演唱者身材较高且匀称,因此共鸣腔体也比较大,相对应的腔体管道的长度、宽度和气压强度,使得动力性能的气息饱满、深沉,具有爆发力,能够很好地带动歌唱的运行。但是,这个特点也导致了女中音与女高音气息相比运动感慢、流动性差的不足之处。因此,歌唱时首先要确保声音的起音气息是吸的状态,有一部分气息与声音一起送位臵;其次要强调气息与声音结合的准确性、灵活性;再次,要注意气息动力性能在表现声音时调动的合理性,坚持“协调、控制、运用”气息的根本原则。歌唱的气息提倡胸腹式的训练方法。歌唱过程中气息的整体感觉是吸着气的,自然感受气沉丹田,小腹吸、腰腹扩张、高音时两肋提起,不妨打个哈欠体会腹、腰部位的运动状态。其实过多过重的气息唱出来的声音会显得笨重、沉闷,缺乏变化和流动,缺少平和、优雅和感动的气氛,有碍于声音的展示。女中音要依据本身的特殊条件,歌唱时在保持气息深而平稳的同时,要有意识地对气息进行积极性、流畅性的训练,以达成增强动力的目的。

二、声区与中声区

声区是指人声乐器特有音域范围内的对声音基本性质划分的一个专业术语。我们在歌唱艺术中有关三个声区及其理论的划分,是源自19世纪世界著名的美声学派代表人物──曼努埃尔〃加尔西亚的理论。它是根据人的生理特点,把人声的音域总体分为低音区、中音区、高音区三个声区。三个声区的理论为人声(男高、中、低音;女高、中、低音)声部的划分提供了理论依据。歌唱中的对于三个声区声音统一的要求,及由此所引发的换声的理论等等,都为深刻探索、认知、研究声乐艺术起到了重要作用,三个声区的理论至今仍被认为是科学的理论划分。

在每个声部里都有其特定的音域,每个声部的音域里又划分为三个声区,即低音区、中音区和高音区。女中音的音域一般在小字组的g和小字一组的a之间,基本能唱小字二组的降b,有的可达到小字三组的c,或更高、更低些。女中音的三个声区:低音区从小字组的g到小字一组的f;中音区从小字一组的f到小字二组的降e;高音区从小字二组的降e到小字二组的a以上。女中音在各个声区都有较大的音量和良好的功能状态。

中声区(混声区)位于高、中、低三个声区的中间,起到下行向低声区发展,上行向高声区发展的桥梁作用。

女中音的中声区具有音量适中、音色光泽度好、声音饱满、流畅的天然特征,有向高音、低音两个方向发展的条件。因此女中音在利用与发挥自身中声区的基础优势的同时应逐渐向高、低音区扩展其成果,以获得完美统一的三个声区(低音区、中音区、高音区)。女中音在中声区演唱时,声音要本着柔顺、轻松、自然,不太放声音的练唱原则,以气息带动、协调声音,不要因过分夸张声音而失去了歌唱艺术整体的平衡。注意保持声音的位臵,需要适中的音量、集中焦点的声音,决不要过多地使用胸声,追求所谓的“大号”效果,实则是粗野的声音,非但没有扬长避短,反倒为唱高音设臵障碍。女中音在中声区要是过于追求声音的浓重,长期压、挤、撑的不良演唱,就会导致嗓音的毁坏。

三、换声问题

普通人在约一个八度左右生理音域用声音,专业歌唱要求拓展声音达到两个或两个半八度以上的音域使用声音。在近三个八度宽的声区,由胸声区到混声区再到头声区,每个声区转合时总有几个过渡的音不太统一,这是客观生理存在的换声现象。围绕此现象形成的理论也在社会与人类的认识变革中发生着改变。偏激的观点表现为:一是过分强调换声;二是干脆认为对女声不讲换声。第一种结论会造成大多数学习者歌唱时的潜在心理负担。第二种不符合客观发声规律,一般唱者唱过超出了本人的基本音域(小字二组的降e、f)以上的音,只用真声是不可能使跨声区的声音在音量和音色上达到统一要求的。为此,我们要以辩证的认识论看待换声问题,遵循科学的方法解决换声问题。首先控制声音不要大,要用气息很好地连接每一个音,随着音高变化调整声音的位臵,作平稳、安全的过渡。另外需要反复的磨练、调整,积累丰富的经验逐渐完善技巧。女中音的声音较大与音域宽的特点,比较容易出现真假声换声的困难,尤其是换声点的声音明显与整体声音的音色、音量不统一。这也是女中音声部教学与学习的难点所在。换声问题对全面发展声音有直接的影响。

四、对高音唱法的认识问题

一名专业歌唱者如果能获得很好的高音演唱技术,那无疑显示出她具有高超的技艺水平和演唱能力,也是她成功的标志。这对中、低音声部演唱者来说是个挑战。其实女中音有获得高音的优势条件,并且能唱出极具威慑力和戏剧性的高音。由于女中音原本有较舒展的口腔,有自然、放松的喉咙,加上处于较低的喉位,以及沉稳有力的气息,这些都有助于高音的获得。毕竟女中音与女高音相比,先天不具备自然、轻松唱出高音的本色条件,加之声音音量大,不如女高音声音那般灵活,所以要依靠科学的方法和勤学、苦练的态度来获取完美的高音。女中音要想获得稳固的高音唱法需要具备以下技术能力:良好的气息支持能力;有正确的中声区演唱方法;在唱高音时像锥型建筑,逐渐上行要能收住声音或集中声音支点,同时要有喉咙张开和气息的配合,最高音时两肋是提着的,当然是指在小腹吸腰腹张的基础上;注重声音的高位安放,嘴似四字的长方型,嘴唇如微笑嘴角往两侧抬起,气与声随之送面罩(上腭以上的整个脸部)。在以上四点技术支持基础上要能用气息往前放声音,唱出柔和、舒展、活力的高泛音。

五、女中音嗓音的健康与保健问题

有关嗓音医学的保健知识,也是必修的常识课。好的嗓音是好的歌唱的前提。嗓音的好坏不仅取决于发声方法的正确与否,还受发声器官是否健康的制约。通过嗓音医学研究者对于声乐从业者的专门调查结果显示,在实际病例中各声部的患病情况是:女高音发病率最低,其次是男中音、男高音,再次是女中音,发病率最高的是女低音。这个现象表明,女中音属嗓音疾病多发范畴。排除人生理方面的不适情况,产生嗓音 1可能病变的不良因素有:(A)气与声的不协调:气多于声出现空、糠、暗的声音;声大于气出现挤压、紧张的难听声音;声带与肌肉运动不协调、平稳就出现抖、颤的声音。(B)声带运动功能失调:声带发声运动分重声(真声)、轻声(假声)两种机能状态。长久的轻、重机能不协调练唱会陷入越学越不会唱、越唱越费劲不能自控的学习误区。科学的歌唱方法是使轻、重机能调整自如,处于动态平衡的运动中。(C)共鸣体运用不良:正确发声需要声带发出喉元音,并得到共鸣器官的过滤、共鸣和扩大,产生最动听的声音音色。以上过程之间运动关系协调不好,就会造成声音不统

一、不和谐、刺激难受等感觉。(D)用嗓子过度:歌唱是靠肌肉生理反应的一种运动,即使方法正确也会因长时间的使用、超负荷运动而造成疲劳,引起声带的充血、水肿等症状,严重的会引起声带肥厚、小结和息肉等病症。

为保证嗓音的健康,在发觉有以上症状后应及时告之老师,去医院,以获得标本兼治的主动权。一是要找出生理病因,严重的用药物治疗,多休息,坚持饮食起居有好的习惯和规律。二是要注意心理健康治疗,以减轻精神负担。三是认定了由唱法不当、声部错误或过度疲劳等原因所致,要采用新教学手段,调整、纠正、改进教学方法。女中音尤其要注意不可过多追求声音厚度,低、中音区声音不要过大,要学会运用气息发展声音,掌握纯熟的高音演唱技巧,使声带处在良好的功能状态下和良性循环中。

从事声乐的人治疗嗓音,如果单纯依靠禁声、药疗等常规手段,是极其被动、不利的。平时就应采取一些方法和措施保护、保养嗓音的健康:注意劳逸结合,考试、演唱前保证充足的休息和睡眠,保持精神充沛和健康的心态;量体裁衣、循序渐进,不过多练高音或演唱超过自己实际技术能力的作品;注重锻造、开发自己的人声乐器,摆脱唯声音第一的错误观念,尽量减少嗓音受伤的几率;演出、演唱前一定要练声,活动开嗓子,避免突然演唱高音或强音造成的伤害;不要吃过热、凉、刺激性的食物。总之,在教师、医生的科学指导下,自身保持良好的心态,才是嗓音疾病防治的最好方法。

女中音歌唱家范文第2篇

2,Hey Jude 朱迪(披头士)

3,Tears of pearls(珍珠的眼泪),是首轻快的歌,可是听来很轻松唱起来很爽,多练练,应该就能唱了

4,《美人鱼之歌》,这歌好唱,曲调没什么变化

5,Girl Singing in the Wreckage(少女在破灭中吟唱在废墟中吟唱),美好平静的女声抒发着灰暗透着死亡气息的歌词) ,这是首慢歌,歌词相对于我们中国的学生来说是大胆了些,可英文歌词多是这样大胆,这样容易与曲子形成对比

6,When A Child Is Born(当孩子降生时) ,节奏很舒缓的

杰克逊的《拯救地球》

7,Chocolate Ice(巧克力冰),卫兰翻唱黎明的<身体在唱歌>,歌词很简单,适合女生唱

8,eyes on me(看着我)王菲唱的,PrettyBoy---m2m唱的,The Day You Went Away - M2m ,很干净很有磁性的声音, 这三种曲调很抒情,在学生中流传很广

9,the sound of silence 寂寞之声 ,毕业生里的插曲

Colors of the wind(风的色彩),这是首很有品质的歌,很感人,如果你觉得不好唱,就当我推荐给你欣赏的吧。

10,Forever Young ,能永远年轻固然很棒,但这是不可能的。人总是要长大的。歌词真的很经典的,几个小孩唱的.

11,莎莉花园---林亨柱翻唱的美声歌曲,很清澈动人的一首慢歌,你不一定就得用美声唱,就通俗地唱,没高音,不难的

12,nothingsgonnastopusnow(无法阻挡),是首激励斗志的歌,男生女生都可以唱,也可合唱

13,I Could Be The One,Donna Lewis唱的,很好唱的拉

14,lemontree柠檬树(傻瓜花园),快歌,听来很愉快的,跟着节奏唱,不难

15,cranberries dying in the sun,Shining Friends,New York City诺拉琼斯venus,love pardise陈慧琳唱的,这五首比较适合女生唱。

16,Yesterday once more昨日重现,Say You Say Me,两首在传唱很广的歌。

女中音歌唱家范文第3篇

【摘要】本文通过对莫扎特歌剧作品《蒂托的仁慈》中的咏叹调《我走,我走》的调性、旋律、以及伴奏的创作特点分析,阐释作品当中女中音的演唱风格,对演唱莫扎特作品中的女中音唱段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莫扎特;女中音;创作特点;演唱分析

在莫扎特的歌剧音乐创作中,女高音以它绚丽多彩的特征,一直成为舞台上最耀眼的明星,然而最容易被忽视的女中音角色,在莫扎特晚期成熟作品中也展现得淋漓尽致。研究莫扎特晚期作品中女中音咏叹调的音乐风格和演唱特点,能够让声乐爱好者更好地把握莫扎特歌剧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以及人物特征,有助于深层次理解莫扎特歌剧作品的创作风格及演唱技巧。

一、莫扎特歌剧女中音咏叹调的演唱要求

莫扎特所创作的具有女中音角色的代表歌剧中,不但兼顾了女高音的激昂高亢,还兼顾了抒情女高音的歌唱特征及它的灵活性特点。具有女中音角色的代表性歌剧主要有《费加罗的婚礼》《唐璜》《女人心》《魔笛》以及去世之前创作的歌剧《蒂托的仁慈》。而在《费加罗的婚礼》和《蒂托的仁慈》两部歌剧当中,女中音的声部特征的发挥达到了极限。莫扎特歌剧中的女中音咏叹调具有细腻的情感,优美的旋律以及严谨的结构特点,这就要求演唱者在歌唱莫扎特歌剧当中的女中音的时候,要注意演唱的声音干净利落,注重声音的层次感,不能含糊不清。在遵循作曲家乐谱上的速度要求的同时,运用中等的音量,进行连贯而又温柔的演唱。

二、咏叹调《我走我走》的创作特点

(一)调性分析

咏叹调《我走我走》主要由主调降B大调、主调的属调F大调、以及主调降B大调三部分组成,也就是属于主调-属调-主调的布局,呈现出一种既平衡又对称的状态。在咏叹调《我走我走》中,莫扎特也时有巧妙穿插调性游离,来增添咏叹调《我走我走》中的调性色彩。比如在第二部分的属调中,在第35小节中,就出现了先主调下属方向降e的调性游离。

(二)旋律特点

咏叹调《我走我走》的旋律因素为“三和弦的分解和弦”和“花腔旋律呈抛物线状”,其中华彩部分为起伏的小音程,到达中声区开始以“环绕”的形式向高声区过渡,然后再次回到初始的低音。这种低——中——高——低的旋律特点,是莫扎特创作音乐的最大特征之一,充分彰显出了主人翁强大的内心世界。在咏叹调《我走我走》中还巧妙地运用了“旋律再现”的表达方式,所谓“旋律再现”就是将乐曲当中的前一句的旋律继续保持,然后进一步对其进行加工,比如将其扩充,或者是将其模进后再呈现出来,表现出一种细腻的内心情感。

(三)伴奏特征

咏叹调《我走我走》的伴奏也对整首咏叹调的流畅性及完整性起到了引导、烘托、陪衬及衔接的重要作用。比如在刚开始的时候(如图3.1谱例1),伴奏就提前将咏叹调中的情感基调引导出来,让欣赏者一下就可以融入剧情当中。

图3.1 谱例1

在咏叹调《我走我走》的第50小节到第53小节(如图3.2谱例2),此时的伴奏简单明了,起到了陪衬的作用。

图3.2 谱例2

在咏叹调《我走我走》的第145小节和第146小节(如图3.3谱例3),此时的伴奏紧凑起来,起到了烘托的作用,将整个旋律推向高潮。

图3.3 谱例3

在咏叹调《我走我走》的整个旋律中,伴奏都在起着重要的衔接作用,才会让整首作品显得流畅而又严谨,比如第22小节和第23小节的伴奏(如图3.4谱例4)。

图3.4 谱例4

三、咏叹调《我走,我走》的演唱分析

(一)不同调性中歌唱音色的变化

咏叹调《我走我走》作品表现了赛克斯图斯陷入爱情后,一种无知和无理的行为,使得这首咏叹调具有一定的伤感。这就要求演唱者在演唱咏叹调《我走我走》的时候,要注重自己的音色变化,运用具有极强穿透力的音色,来展现出作品人物中的复杂心态。咏叹调《我走我走》作品刚开始是降B大调(如图4.1谱例1),伴奏引导出的主旋律,所以歌唱者要采用明亮的音色,声音坚定,歌唱强度在p与f之间。

图4.1 谱例1

咏叹调《我走我走》作品到达第二部分的时候,突然变为F大调(如图4.2谱例2)。这就要求演唱者要改变之前的音色,突出表现出来此时赛斯图斯复杂的心情。演唱时,除了要注意音色的连贯性以为,还要注意到调性的游离,声音在此使要变得明亮点。

图4.2 谱例2

等到作品的第三部分的时候(如图4.3谱例3),和作品第一部分一样。演唱者除了要保持音色上的明亮以为,还是要注意到调性的游离,音色也要相应地变化,表现出好像不幸即将到来。

图4.3 谱例3

(二)旋律变换中的演唱处理

咏叹调《我走我走》作品中,旋律的特征有大跳和持续三连音两点,如图4.4谱例4,跳进音程就有八度大跳;图4.5谱例5,已经达到了十度大跳。演唱者在处理像图4.4和图4.5这样的大跳旋律时,要保持稳定的气息和统一的音色。

图4.4 谱例4

图4.5 谱例5

在咏叹调《我走我走》作品中,最难唱的部分就是华彩乐段,也是作品中的高潮部分。演唱者唱到这一段的时候,就要努力控制好自己的气息,保持整个乐段的连贯性,还要保持统一的音色和强大的声音律动性。

(三)力度与速度对演唱的影响

在咏叹调《我走我走》作品中,力度与速度变化对演唱的影响很大。比如作品在刚开始的时候,伴奏力度为f,这就要求演唱者要音色坚定。再看作品的第7小节,它的伴奏力度为p,这就暗示演唱者要运用抒情的旋律,音色不能太大,也不能过快和过慢。当到作品的第三部分的时候,演唱速度发生变化,伴奏力度为f,则演唱者音色还是要保持坚定,而到了第57小節的时候,伴奏力度为p,演唱节奏再次缓慢下来,力度也趋于平稳。到作品的第100小节的时候,要求演唱者的演唱速度加到最快,演唱力度为f,充分展现出了赛克斯图斯决心已下,要杀掉蒂托,把整首作品推向高潮部分。

参考文献

[1]王宏尧.蓦然回首她在丛中笑——从莫扎特歌剧咏叹调《我走,我走》看女中音表演[J].河南科技,2010.

[2]顾永博.试析莫扎特歌剧咏叹调的美学特征——以咏叹调《我走,我走》为例[J].大舞台,2012.

[3]季耐雪.蒂托的仁慈[D].西安音乐学院,1998.

[4]傅放晴.论莫扎特歌剧创作的艺术特征[J].贵州大学学报,2003.

[5]张明月.浅析莫扎特歌剧的特点[J].辽宁师专学报,2007.

作者简介:张春博(1979-),女,吉林吉林人,硕士,北华大学音乐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声乐表演与及教学研究。

女中音歌唱家范文第4篇

[摘  要]本文通过对古典音乐与现代音乐元素演绎浅析,以对比性探究其现代音乐与古典音乐表现内涵之美,以The Queen的作品《Bohemian Rhapsody》中对古典元素、古典音乐手法、现代音乐技术的运用,進行实例分析,以探究现代音乐的创作过程中,基于古典音乐和现代音乐技巧以及相互融合技巧的使用为切入点。结合阅读文献史料,浅析音乐创作发展历程,对中国现代音乐创作与市场结合及应用更深层次的了解与感知,为现代音乐的发展衍生一点学术基养。

[关键词]古典音乐;现代音乐;异同比较;The Queen乐队;《Bohemian Rhapsody》

在社会的发展变迁中,音乐的风格和特点随着历史的变迁有不同的变化。现代音乐与古典音乐表现元素可从纵向思维角度进行详读,两者源于不同的社会发展进程,不同的时代背景,构建出各异的时代性、民族性和区域性特征,在诸多音乐表现方面均有所不同的显现。音乐的表现承载着社会政治、经济、民俗等文化元素,也显示出迁异变化、丰富多样的特点。当下我国很多现代音乐均受到古典音乐的影响,汲取和融合了古典音乐中诸多元素,并在现代音乐教育的业态下衍生与发展,繁衍出基于古典音乐活动为主题,且具有多元化表现形式及差异巨变的表现内容。

一、古典音乐与现代音乐概述

(一)古典音乐

古典音乐从地域进行划分可分为西方古典音乐与中国古典音乐两大类,西方古典音乐(Classic)一词源于拉丁语,有“古典的、严肃的、古典文学的”之意,所以我们国人将之称为“古典音乐”,确切的应该是“西方古典音乐”。特指1750—1820年左右时间的欧洲主流音乐,巴洛克历史时期的音乐特征主要是以复调音乐为主,华丽多样,其多声部创作技术和显现的厚重文化内涵有别于世俗音乐和民间音乐,这一时期的音乐是现代音乐创作的渊源。

古典音乐初期是巴洛克时期的一个重要演绎方式,以复调音乐为主,华丽多样,带有多元化属性:华丽、复杂、藻饰、扭曲,着重于超现实和雄伟厚重,四声部和声及数字低音(Figured Bass)在此期间应运产生。同时延续欧洲传统复调音乐和主调音乐艺术风格,确立有交响曲式、奏鸣曲式、协奏曲式等多种音乐形式,室内乐也在这个时期得到发展,对现代音乐创作起到重要的影射作用。

在音乐形式表现中,巴洛克风格为代表的古典音乐逐渐消失,音乐的浪漫主义风格形成合并,巴洛克音乐过渡到早期的古典音乐。在众多乐派之中,被现代人最为了的维也纳古典乐派,主要代表作家有海顿、莫扎特、贝多芬等。古典主义音乐的主要发展特点是注重教学形式、讲究谐调、风格高雅、乐观积极向上,所使用的乐器以打击乐器、弦乐乐器、木管乐器、键盘乐器为主。

1820年随着古典音乐时期的结束,浪漫主义音乐开始萌发。音乐呈现形式更为丰富,古典音乐巅峰时期艺术特征距现代音乐创作最近,现代音乐借鉴古典音乐出自于这个时期。浪漫主义音乐注重以人为本的精神境界和情感表达,对于民间和世俗音乐利用更为频繁,真正趋向大众化、商品化的源头,从此古典音乐逐渐向现代音乐进化,对人文情怀的表现也逐渐突出,创作中对民间和世俗音乐的利用愈加频繁[1]。

(二)现代音乐

现代音乐(Modernist Music)是指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印象主义音乐以后,繁衍至当下的专业音乐创作。自20世纪以来非传统作曲技法、非功能和声体系、多元化的配器手法不断涌现,全新的作曲技术、音乐表达、音乐语言所创作的新音乐题材。现代音乐创作与传统音乐创作和流行音乐创作两种纯调性音乐体系有一定的差异性,逐渐构建出独特的现代和声、拟声等作为创作理论依据。“Modernist”指20世纪初音乐表现语言方面的分离,在音响效果、和声、旋律、节奏等的音乐认知中创造出系列全新的理解性音乐表现性语言。其音乐表现特征为和声结构多样、形成调性模糊、多调性、泛调性、无调性[2]。以整体音乐为视角,现代音乐更适合当下人们对音乐内心的审美认知,多数现代音乐作品更有利于人们理解与传播。

流行音乐(Popular Music)源于19世纪末20世纪之初的美国,又定义称“商品音乐”,是以盈利为目的委约创作的音乐形式,是音乐消遣、娱乐商业性与的商业现象,其主要是以市场性为需,艺术性为载。从音乐呈现形式看,是在布鲁斯、爵士乐、摇滚乐等世俗音乐架构基础上衍生的音乐形式。其内容丰富,风格各异,具有市场性、商品性强的都市化大众音乐特征。

流行音乐特点为形式活泼、情感真挚、结构短小、内容通俗,被当今广大人群所接受,广泛传唱,通俗易懂,流行瞬时或者流传于世。这些世俗音乐作品均植根于百姓生活丰厚的土壤之中,又称之为“大众音乐”[3]。

二、古典音乐与现代音乐的融合

(一)古典音乐与现代音乐的异同

古典音乐和现代音乐的异同植根于音乐的表达和呈现方式。古典音乐恪守传统音乐调式体系、调性体系、和声功能体系等传统创作技法,现代音乐突破这些技法,寻求新的表现形式。同时,古典音乐是古代流传至今堪称经典的音乐,是将深刻的思想内容与完美的艺术形式结合的经典,不受时间和地域等局限,是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音乐呈现。现代音乐的艺术特征是追求演绎多样性、探索性、开拓性、创新性,结构自由、奇特变异,多样的多调性及无调性、和声织体语境不和谐、音响效果幅度变异离奇,带有极大的刺激性和震撼力。作曲家们将古典音乐写作技法与各民族风俗、各地域特色完美融合,创造出全新的内容、新颖的音乐作品。但音乐的初衷与目的均是抒发和宣泄人类内心的情感,承载人们对社会的情绪表述和大自然的畅怀,所以古典音乐与现代音乐的最大相似之处就是一种基于这种情感层面的抒发与表达,载韵着人类对情感、社会、大自然、未来的共鸣。

(二)古典音乐对现代音乐的融合

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古典音乐的特性和渲染力已不足以满足听众对音乐的渴望,现代音乐的作曲家们在音乐创作中,感受到现代音乐元素因追求个性,带来的技法与音乐动机上的不足。古典音乐缜密的结构和规整的调性特征逐渐被现代音乐作曲家们所接纳,许多作曲家将古典音乐元素和技法日渐融入流行音乐创作语境之中,显示出现代音乐的戏剧动力,给人以冲击力,并带有古典音乐元素厚重的韵味。与此同时,现代音乐创作特性也在古典音乐的熏陶下追求内在的感染力和彰显厚度,营造出源于生活并凸显于生活之上的音乐语境。

三、歌曲《Bohemian Rhapsody》对古典音乐元素的运用

歌曲《Bohemian Rhapsody》是英国国宝级乐队The Queen在1975年发行的传奇唱片《歌剧之夜》中的经典作品[4],从发布该唱片之后,The Queen乐队的艺术风格从单一的巴洛克流行风格演化为多元化的演绎风格。

(一)歌曲《Bohemian Rhapsody》简述

《Bohemian Rhapsody》(中文:《波西米亚狂想曲》)为The Queen乐队演绎,是乐队主唱Freddie Mercury原创的歌曲。这首歌连续9周位居英国单曲榜榜首,并在许多西方排行榜上名列前茅,在英国售出了200多万册,是英国历史上销量最高的单曲(现在是历史上第三)。本曲在当初被视为The Queen乐队最伟大的现代音乐原创作品范例,被誉为“摇滚歌剧的范例”。之后以The Queen乐队初始、走红为题材拍摄了音乐电影《波西米亚狂想曲》,在近似歌剧唱诗般的华丽配乐中不断融入大段重金属吉他riff和solo,显现出The Queen乐队的典型艺术风格,同时以Freddie Mercury丰富的内心情感与创作动机为要素,具有极强的感染力。

《Bohemian Rhapsody》长达6分钟的单曲中包括五个部分,开始是Freddie Mercury独唱,呈现出五个声部的人声合唱;随即在钢琴烘托中塑造出框架性的痛苦倾诉;接着是Freddie Mercury用歌剧咏叹调与背景和声音乐的对唱;接着是狂飙撼动的重金属模仿;最后在Freddie Mercury钢琴烘托下倾诉至结尾。

(二)歌曲创作中古典音乐的融合

1.歌名蕴含的古典主义

“Rhapsody”譯为狂想曲,该名词源自于古希腊史诗,咏吟者用乐器伴奏歌唱或朗诵,在音乐创作中将咏吟者的风格定义为以民间曲调为特征的器乐幻想曲。大多数狂想曲是民歌曲调缓慢拓延,基于古希腊时代在文字发展并不全面普及,通过学生吟诵、歌唱的形式口耳相传历史渊源。在浪漫主义时期,作曲家开始用这种特殊的表达形式,结合自身民族艺术特色进行创作,狂想曲这一形式被大众所接受。

2.序曲与叙事歌谣的古典美

序曲和叙述歌曲(0:00—2:39)的以下部分作品也使用这种表达的一种特殊形式;开始(0:00—0:51)以多声部的形式使用清唱和谐的前奏,接着钢琴音乐会作为歌手加入主体,各部分交织并与声学乐器点缀混合,立体声技术将很有层次感,同时进入两个独立的通道,迷幻的感觉,使工作更富有想象力,但在今天看似简单的技术在当时做出时却是复杂和创新的。

在叙事歌谣部分(0:51—2:39)作曲家用狂想曲吟诵历史演绎形式,陈述出歌曲的核心——一个少年杀人后悔恨的内心世界。这段音乐由钢琴律动为表现手段,以重复和变奏的形式衬托出少年杀人后的内心压力波动。作者通过使用吟唱的方法构建出歌曲深邃的内涵背景,简单、缓慢的旋律发展走向作为一种衬托,以波西米亚主题的民歌曲调作为创作基础数据进行变奏,构建出自由、脱俗的叙事性段落,呼唤出乐曲之主题——波西米亚狂想曲。以古典时期的狂想曲为形式,表现了崇尚自由、反传统、反规则、反秩序的波西米亚风格之韵。

在长达6分钟的歌曲中表现了五个章节内容体现了四种不同的风格。在20世纪70年代,当摇滚乐非常流行的时候,乐队吸收了很多古典元素和风格,并大胆地将它们融入到一首摇滚乐中。其卓有特色的表演形式与创作手法被加以关注,是运用古典音乐元素与丰富音乐层次创新技法以及与现代创作技法融合的写照。

通过分析该作品创作中多种古典音乐元素与主流摇滚乐结合,折射出借鉴古典音乐的表现形式,是古典音乐元素与现代音乐技法的创新改进,这首歌在顺应时代风格又不失古典音乐元素的同时,体现出古典音乐与现代音乐元素完美结合的美学特征。其独特的风格在当时进行吸引了诸多热爱者,其别出心裁的表现形式也被接受欣赏。

音乐是人类促进情感交流和表达的有效载体,无论是古典音乐还是富有时代气息和文化内涵的现代音乐,随着经济时代的不断创新发展,音乐的创作技法与人们的美学思想观点随之变化发展。古典音乐和现代音乐呈现给我们众多优秀作品,不同的题材、纷繁各异的内容均有不同的特征,不同音乐元素带给听众的思考和情绪表达也不尽相同。古典音乐中所蕴含的历史内涵与沉淀的艺术传统文化价值,得到现代人们的尊重与厚爱,与现代音乐碰撞出不同的火花。二者开辟新的主题,并在相互融合中不断折射出新的音乐风格。

注释:

[1]钱庆利.传统曲体在近现代音乐创作中的运用——以板腔体对中国歌剧创作的影响为例[J].音乐文化研究,2018(03):97—104.

[2]植姬川.现代音乐中复调技法的运用分析[J].艺术品鉴,2017(05):280,382.

[3]莫日根.内蒙古蒙古族风格创作歌曲编曲中流行音乐元素运用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5.

[4]路鹏飞.古典与浪漫的交融——《勃拉姆斯中提琴第一奏鸣曲》的创作背景与演奏诠释[D].杭州师范大学,2016.

[收稿日期]2020-12-25

[作者简介]王子健(2000—  ),男,吉林大学艺术学院本科学生。(长春  130000)

(责任编辑:庄  唯)

女中音歌唱家范文第5篇

【摘要】根据中职学生的现状,通过研究音乐教育对中职学生所具有的特殊的德育功能,提出了音乐教育具有提高和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健康个人行为、高尚的思想情操和爱国主义热情的功能。

【关键词】音乐教育;中职;德育;功能

公共艺术教育是我国中职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整个公共艺术教育中,音乐教育是培养受教育者正确的审美观念的教育,有助于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培养,它在提高学生的素养方面有着其它教育学科所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这种独特的教育形式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主要内容和有效途径之一。

中职生和高中生一样,都正是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但是相对于同龄的高中生来说,中职生对美的感知更为敏锐、且更容易走向偏锋。如今的中职学生大多都是独生子女,虽有优越的生活环境,但由于家里过分的溺爱使得他们自私懒惰、经不住挫折、语言低俗、欠缺礼貌、陋习严重、有序性差。这些缺陷无疑阻碍着他们健康成长的脚步。尽管许多中职学校在工作中德育管理常抓不懈,无处不教,无时不管,却还不能很好的改变这种现象。在教育教学和活动组织中发现,凡有以上思想品德缺陷的,大多数都是音乐欣赏水平低,表现力差,会唱的歌曲很少,演唱的质量很差,要么低沉无力,要么狂喊大叫,没有美感。

二十一世纪需要全面的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和充满激情、正直的人。音乐教育在中职学校公共艺术教育中具有特殊的意义。一个具有良好思想品德的人,其个体素质内涵是“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有文化”,其社会行为表现则是“心灵美,行为美,语言美,仪表美”。而音乐恰是情感的艺术,鲜明的音乐形象可以生动地表现和影响人的思想感情,音乐美感的强烈感染力也能浸入学生的内心世界,通过审美体验的积淀,产生巨大的行为力量。

一、音乐教育具有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功能

(一)审美判断是对道德认识的启发。音乐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种手段离不开审美判断。例如针对部分学生钟爱流行歌曲的情况。首先我们不否认流行歌曲也有一些好的作品,但那些宣扬个人主义的世界观、消沉颓废的人生态度、爱情至上的生活方式的音乐美不美,那种油腔滑调或歇斯底里的演唱方式美不美,等等,都需要从内容和形式上对它们做出分析、判断,并通过分析判断得出符合审美原理的正确认识。音乐教师在课堂上可以把这种正确的认识传授给学生,以提高学生对真、善、美的鉴赏能力,从而达到德育、美育的教学目的。

(二)音乐教育的具体审美功能体现在学生在倾听某一音乐作品时,以直接感知的方式感受音乐美,给人带来愉悦的初步体验。我国的民族音乐宝库中很多描写自然风光、自然景色,表现美好愿望,抒发思想感情的乐曲。如《空山鸟语》中的百鸟啁啾、松林涌动、空谷回声、人与鸟相映成趣的刻画使人身临其境;《春江花月夜》以优美流畅的旋律,塑造鲜明而生动的音乐形象,展现出一幅幅妩媚诱人的音画,使人心旷神怡。学生在欣赏音乐作品的时候,会为其中的人物、行动、情景、事件、寓意所吸引,老师在课堂上结合这些音乐的特点,教授学生理解和掌握基础乐理中的音色音区、节拍节奏、音量涨落、音律疏密、旋律、织体、和声、体裁等相关知识,把具体的声响效果和自己的生活体验、生活经历相结合,用自己的感受去理解音乐的美,使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并在健康优美的旋律熏陶下,使学生的身心愉快精神焕发,在不知不觉中心灵得到净化,领悟人间美好的思想感情,从而使之以此为乐产生强烈的情感反映。这种审美情感所提供的真善美、假恶丑的不同形象,能够使学生明辨是非,分清善恶,并在此对比中受到教育,更有利于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音乐教育具有培养学生健康的个人行为的功能

个人的行为教育,绝大多数是体现在对个体的思想教育上。音乐具有强大的感染力,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有力工具。人的身心由人的生命有机体和情绪、个性、性格等心理因素构成,即是指人的身体和心理。人的健康的行为是除了智力正常、意志坚强、人格统一,人际关系和谐以外,最普遍、最鲜明的标志是人的情绪稳定和有愉快的心境,以及所表现出来的言行、举止、思想、意图是符合社会道德,符合法律、法规的行为即是健康的行为。

音乐是借助有组织的音响运动来塑造艺术形象、表达思想情感的艺术,因此,音乐教育亦可视为情感为基础的一种思想和行为教育形式,在思想和行为教育方面较易于达到理想的教育目的。因为音乐的旋律、节奏、音调和音色等,本身就是一种能量,它往往与人的生理节奏和旋律产生共鸣和协调,从而使人感到愉悦畅快、和谐统一的美感。这种美的愉悦就是健康人的心理标志,即:有稳定的情绪、愉快的心境等等。通过用声音的和谐、音色的统一、表情的一致等训练方法,就可以培养学生遵守纪律、公德和团结协作、密切配合的集体主义精神。这种团结协作、尊重他人的行为,就是符合社会公德、法律、法规的健康的行为。

三、音乐教育具有培养学生高尚的思想情操的功能

音乐以美的音色、节奏、和声、旋律构成美的形象,故能振奋人的精神,提高人的审美情趣。它发之于心,故也能动之于心。音乐正是通过美的音响、美的形象、美的情感引起共鸣、美化心灵,使人身心愉悦,它以曲动人,以情感人,其感染力是巨大的。

音乐这种最具情感的艺术,在培养学生高尚情操方面起着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别是在以专业技巧、手工操作为主的中职教育中,此作用尤为重要。一部好的音乐作品,能通过它特有的音乐形象,以情感的形式和寓教于乐的方法,使学生在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中得到精神享受;通过其优美的音乐语言打动人心,使学生感情随着乐曲的旋律起伏波动,引入遐想,净化心灵,陶冶情操。不知何时起,有许多的学者、作曲家把一些标准的行为规范,理想的道德行为谱成了歌曲让学生们传唱,使他们在娱乐中得到潜移默认的教育,这也是一种借助于音乐来培养学生高尚情操的一种有效手段。从另一角度说,如果人们能够得到比现在更多一点的音乐艺术的熏陶,那么,整个社会的犯罪现象也许就会减少很多。

寓教于乐、寓教于情、以情动人,音乐教育起陶冶感情、净化心灵的作用。《乐记》中也记载:“夫乐者乐也,人情之所不能免也。”就是认为音乐使人“快乐”,是满足感情的需要所不可缺少的,其中特别强调了音乐的愉悦作用。许多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可以加深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对现实生活中对美好理想的向往,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精神世界。如:《百鸟朝风》以热情欢快的旋律与百鸟和鸣之声,活泼明快的节奏,让你感受到生机勃勃的大自然景象;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是一首广为流传的中国优秀的音乐作品,以故事情节为线索,描述了梁、祝二人的真挚爱情,对封建礼教进行了愤怒的控诉与无情的鞭笞,反映了旧社会人民反封建的思想感情及对这一爱情悲剧的深切同情。

四、音乐教育具有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的功能

发挥中职音乐教育中德育的功能,要求在让学生接受音乐艺术熏陶的同时积极挖掘作品中具有的德育方面的素材,让音乐教育与德育在课堂中的协调、均衡得以体现。而爱国主义教育则是在诸多德育方面中是最为重要的。爱国主义说得具体一些就是爱自己的国家、爱自己国家的人民,这是一种文化、一种思想、一种精神。在音乐教学中,适合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优秀作品很多,用音乐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一种间接的形式,音乐教师通过认真钻研教材、精心挖掘作品的内涵,运用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把爱国主义教育寓于音乐之中。

从我国的近代史来看,这是一段饱经忧患、血泪交融的历史,然而正是这段历史中的艺术作品却最具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在课堂上欣赏或讲解这一历史时期艺术作品的时候,则应充分挖掘有关爱国主义方面的素材,不失时机的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例如,在教唱《国歌》时,除了让学生了解它的歌词意义、时代背景、作者生平外,更要抓住歌曲中号角式的呼喊,再三强调的“前进”,后半起的急切呐喊及三连音的运用等音乐本身的特点,既准确地表现了歌曲,又激起对祖国无比热爱之情,进而树立时代责任感。同学们在演唱时严肃、自豪、情感真挚,可谓是情不自禁,寓理于情、情景交融。在欣赏著名音乐家冼星海的作品《黄河大合唱》的时候,我们一定要充分的挖掘作品中所包含的那种强烈的爱国主义热情,从七个乐章里情绪不断积累的层层递进中给学生以心灵的震撼,激起他们强烈的爱国主义热情,实现水到渠成的寓教于乐。这一切都在无形中对学生起到了有效的爱国主义教育,但些是远远不够的,要使得这种爱国主义热情与情感在不断的培养和积累中转化为真正的爱国主义行动,还需要我们在长期的音乐艺术教学中不断深入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

总而言之,音乐教育的德育功能是不言而喻的。它作为德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可以通过生动、直观的感性途径去感染人,影响人,并将这种审美情操转化为理性认识,从而产生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使人的思想、道德情感得到净化和升华。中职音乐课堂教学是对中职生进行德育的主要阵地。虽然我国目前对中职公共艺术教育的投入和研究还相对薄弱,但只要我们中职音乐教育工作者能够热爱本职工作,不断的钻研和探索,就一定能够把由纯技术性的教学提高到培养人的素质这一高度上来,这样既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又可以使学生的整个音乐修养达到新的层次,这对培养中职生健康的审美观念、高雅的审美眼光与情趣、较强的创造美的欲望与能力、懂得尊重和遵守社会和谐美等都非常重要,对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更是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女中音歌唱家范文第6篇

【摘要】如果没有音乐,生活就是一个错误。而如果没有久石让的音乐再配上宫崎骏的动漫电影,生活就没有那么美好。我们可以从宫崎骏的动漫电影中感受到美好,从久石让的音乐中感受到简单、纯净。这二者的结合,很好地把音乐艺术与美术结合在一起,也使观众无比期待,这无疑是观众对人性回归简单、纯净的渴望。作为久石让和宫崎骏的忠实粉丝,本文以动漫电影《千与千寻》为例,简单分析了久石让的音乐与宫崎骏动漫电影结合之后的艺术表现。

【关键词】久石让;宫崎骏;电影;音乐;千与千寻

序言

久石让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能够认识宫崎骏一定是他这辈子最令人高兴的事;宫崎骏也这样回应过久石让说:只有认识久石让才是这世上最令人感到幸运的事情;而对全世界的影迷来说,久石让与宫崎骏的完美配合就好比现代版的伯牙子期,二者互相成就,缺一不可。童年时,宫崎骏的动画是我们成长的主旋律,快乐、浪漫;长大后,我们重新翻出动画片回看时,才知道陪伴着我们、和我们分享快乐的那一首首经典配乐,是来自久石让。久石让说:“所有的音乐都是没有语言的。当文字停止的时候,音乐开始了”。在这个世界上,只有音乐出现得最早,就算是出现得非常早的文字,都不能与之相提并论。

一、久石让个人介绍

久石让的原名叫做“藤泽守”,他曾经说过,根据他本人的一些经验,转瞬即逝的灵感一般都出现在无意识的时候。他第一次担任宫崎骏动画电影中的配乐,是在动漫电影《风之谷》中。当时,久石让和宫崎骏并不认识,在经过别人介绍之后,宫崎骏被久石让的电影深深触动到了心弦。正是由于这种缘分,他们二人开始了长达25年的合作。一开始的久石让并不出名,但是由于宫崎骏对久石让的肯定,所以,后来久石让得以有机会施展才华,并名声大噪。久石让如同一杯清酒,温润柔和。他的音乐就是很多人珍藏记忆的笔记,给了我们一个美好与安静的世界。

二、宫崎骏动漫电影创作特点

很多喜欢动漫的人对宫崎骏不会感到陌生。他的作品以动人的故事和温暖的风格在动漫界独树一帜。宫崎骏的动漫电影都有着许多共同的创作特点,大多数电影画面唯美,取材广泛,包括成长、和平、梦想、环保等,并且社会责任意识强烈,正能量十足,向观众传达着真善美的思想。

角色设计是动画影片制作的灵魂,宫崎骏的动漫电影中所塑造的角色都很有特点,个性十足。在宫崎骏的画笔下,每个角色都带着个人的角色魅力。各种各样可爱或胆小的精灵,或美丽单纯的小女孩,或勇敢热情的小男孩,亦有年纪一大把却精力旺盛的老婆婆。这些角色或多或少地丰富了影片的故事情节,使影片更具有吸引力。

三、宫崎骏代表作《千与千寻》音乐赏析

宫崎骏的代表作品《千与千寻》就是一个典型的宫崎骏式的现代寓言。《千与千寻》讲述了10岁小女孩千寻和父母误入神灵世界,父母因为偷吃变成了两只猪,而千寻为了拯救父母经历的一系列情节奇妙的故事。最终他们都回归到了人类世界,而千寻最终也与神灵世界中的白龙分别。

影片中有琴弦和鸣之章,多次采用钢琴独奏以及弦乐创作,由久石让所作,大气磅礴。电影中多次出现紧张的故事情节,每到此时,音乐也都是急促与紧张的。久石让创作的音乐,很好地配合了宫崎骏动漫电影的情节与节奏。他的琴声细腻,仿佛千寻跌宕起伏的情感世界,也不断暗示了小女孩千寻即将经历的探险,为后面的情节埋下了伏笔。

影片开始的镜头,是千寻一家正在准备迁徙到另一个城市,配合舒缓轻快的钢琴背景音乐以及低音略带淡淡忧伤情绪的弦乐,表现了千寻对以前就读的学校及旧环境的依依不舍之情。当音乐变成急切、紧张的管弦乐时,预示着电影情节在进入神明世界后将会发生的一系列波折遭遇,尤其是千寻一家在穿过隧道进入遗址及之后的情节,钢琴音乐神秘、诡异,断断续续,使观众有屛住呼吸观看的紧张之感,为接下来的情节作了铺垫。尔后千寻遇到白龙,白龙担心千寻的处境并帮助她逃跑,随即千寻发现父母因为偷吃变成了两只大肥猪,音乐愈发变得急促强烈,急切的管弦乐烘托了此时千寻万分惊恐的内心。直至后来白龙出现在千寻的身旁,他送来药丸让千寻吃掉,以避免她消失,此时的音乐是舒缓的,正如白龙给千寻带来的安慰与安全感。后来每一次白龙的出现,背景音乐都会变得安静又舒缓,正如他的勇敢与智慧抚慰了千寻不安与惊恐的内心。在遇到搬煤的小黑精灵们之后,画面俏皮、轻快、愉悦,音乐亦欢快、活泼、诙谐、幽默,表现了小精灵们活泼可爱的性格特征。千寻开始了工作,也真正开始了在这儿的生活,这是对她个人成长的磨练。而当千寻见到汤婆婆之后,音乐就会变得低沉,一如汤婆婆给人的那种感觉,令人生畏。无脸男出现后,都会有“叮叮”的背景音乐出现,这也是无脸男给大家带来的印象,他是寂寞与空虚的象征。无脸男有着善良的本质,变坏后最终又回归到单纯善良的内心。腐烂神的出现伴随着急促、令人紧张的音乐,让所有人都感到惶恐不安,并且因为肮脏遭到所有人的嫌弃。不过在腐烂神恢复真身飞走以后,仿佛一场战斗的胜利,人们欢呼雀跃,背景音乐也是热烈欢快的,渲染了喜庆热闹的场面。白龙受伤后,情形紧张,音乐也变得低沉。汤婆婆发现自己的宝宝不见之后,钢琴声紧张急促,表现了汤婆婆气愤、焦灼的心情。钱婆婆与千寻在一起之后,音乐变得悠扬、动听、美好,表明她们的关系相处十分融洽。白龙再次与千寻相遇,音乐美好和谐,一如他们之间互相关爱的心情。当他们分别时又是依依不舍,音乐忧伤,让人不禁伤感。宫崎骏说:“千寻与小白的爱是指一种在困境中互相扶持,给予彼此鼓励、坚强活下去的朋友,也代表了人类和大自然的关系——谁也离不开谁!”而每一次白龙出现在千寻身边,都会给予她关怀与鼓励,这时配合安静、舒缓、温暖的音乐,不仅在情节上、视觉上,更能在听觉上抚慰大家的心灵,使观众内心满怀感动。

片尾曲《Always with me》是整部电影作品中最有代表性的一首乐曲,亦是一部风靡全球的经典之作,由温暖富有亲和力的女声配合琴声伴奏演唱,音乐舒缓、恬静,给人如冬日般暖阳的安慰与美好之感,向人们述说了人生是一段奇妙的旅程,告诉人们要去经历与成长,寄托了人类对美妙梦想及美好记忆的渴望。

四、结语

宫崎骏的动漫电影能够风靡全球,除了跟他個人的才华、勤奋有关之外,还有一个离不开的因素,就是久石让的音乐。他的音乐通过人声或钢琴或打击乐等表现出来,旋律至简,通过他的内心诉说故事中的情感,感人至深,以至于我们总能透过它们看到重叠的故事,并且能够净化心灵。宫崎骏的电影陪伴我们长大,久石让创作的宫崎骏式背景音乐不可替代,这些音乐更是我们生命中独一无二的背景音乐。

参考文献

[1]张雅轩,刘健.动画电影千与千寻音乐赏析[J].音乐时空,2003(5).

[2]翁鹏,寿叶永,冯梦森[J].科教导刊,2017(3).

[3]代风.宫崎骏:东方动漫之珠[J].电影,2008(2).

作者简介:曹娟(1990—),女,汉族,江苏赣榆,硕士在读,研究方向:声乐表演;刘双(江苏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副教授)为本文作者的导师。

上一篇:环卫宣传标语范文下一篇:三R原则循环经济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