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审计文化论文范文

2023-09-16

内部审计文化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 审计文化建设对促使医院内部审计工作规范化、科学化,增强审计队伍凝聚力,弘扬审计精神,塑造审计形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笔者结合医院内部审计工作实际,对审计文化、审计文化建设的作用和措施谈了自己的认识。

关键词 医院内部审计文化建设

随着医疗机构经济管理事务的复杂化,经济发展模式的多元化,内部审计作为医院经济运行的“免疫系统”,弘扬和建设先进的审计文化,是医院审计工作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是审计可持续、科学发展的根本,是审计事业健康发展的有力保障。

一、审计文化的涵义

审计文化一般由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构成,涉及审计队伍、审计制度、审计工作环境等多方面。其中精神文化是核心,主要包括审计职业道德规范、审计行为准则、审计价值观等。是审计部门及工作人员在审计工作过程中逐渐形成、升华、提炼的,被内部自觉认可、自愿遵循的行为规范、价值观念、基本理念、职业道德及展现出的精神风貌,并明显区别与其他文化的综合体。

二、审计文化建设的作用

审计文化建设是审计事业更好更快发展、审计机制不断完善、审计队伍茁壮成长的助推器。医院审计部门需充分认识到审计文化建设在规范医院经济活动,完善医院经济管理以及审计工作规范化、科学化方面的重要作用。显然,审计文化建设有利于审计人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激发奋发向上、不断进取的审计精神;有利于审计队伍增强凝聚力,持续改进各项审计工作,塑造正能量的审计形象;有利于审计外部乃至社会识别审计,了解审计,走进审计,扩大审计的影响力;有利于阳光运行审计权利,使审计部门及审计人员处于监督之下,强有力约束、规范审计行为。成功的审计文化,即能够营造审计部门和谐向上的环境氛围,提升审计人员的精神气,强化廉洁自律;又能够树立审计部门公平、公正的正面形象,为审计的生存和发展争取尽可能多的外部支持,展现审计的勃勃生机。

三、审计文化建设的措施

审计文化建设做为医院文化建设的一部分,审计部门一方面要契合医院“一切为了各族人民健康”的文化建设主题,注重服务意识,树立“服务医院“的工作宗旨,寓服务于审计监督之中。另一方面要构建具有医院特色的审计文化体系,有步骤、有计划的实施推进审计文化建设。具体措施有:

(一)组建审计文化建设责任小组,统一部署规划。成立审计文化建设活动责任小组,统筹规划,统一负责审计文化建设的日常工作及组织协调、宣传报道等工作。将审计文化建设纳入审计工作年度计划,与审计业务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

(二)营造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展现审计精神。审计工作环境不仅是审计总体形象的外在表现,也是审计人员素质的内在体现。包括审计办公环境和审计人员文明言行。办公场所及工作人员仪容仪表的整洁是保持良好工作环境的首要。审计人员要培养良好的整洁习惯;设计符合医院的审计服务口号和文明审计用语,醒目张贴,督促审计人员执行,便于职工监督;规定首问责任要求,对来访人员不准生、冷、硬、推。以整齐划一的方式体现团结、和谐、奋进的审计精神。

(三)着力打造文化墙,彰显审计文化特色。以“责任、忠诚、

清廉、依法、独立、奉献”的审计价值理念为核心、紧扣医院文化建设主旨,着重以文化墙的方式,借助较强的视觉效果,宣传审计的新理念、审计工作动态、审计人员风采等。增强医院职工对审计的知晓、理解的广度和深度。

(四)先行制度建设,规范审计行为。审计制度是审计文化建设内容的重要部分。规范、完善包涵合同审计、工程审计、物资采购比质比价审计日常业务和财务审计等专项审计工作,以及人事管理、廉政教育等一系列工作流程、岗位职责等各项规章制度,并汇编成册。将审计文化理念的具体要求以制度的形式加以落实,在审计工作的各个环节,规范、约束审计人员行为。

(五)成立审计业务复核小组,提高审计工作质量。审计质量是审计工作的生命线,强化审计工作质量是审计监督、检查职能的本质要求。成立审计业务复核小组,完善审计工作三级复核制度,采取自查与外请专家评价相结合,抽查与集体讨论相结合的方式,总结审计质量控制的做法,搭建质量控制考核指标体系雏形,逐步完善审计质量评价标准。

(六)实行集体决议制度,加强廉政教育。廉洁从审,将廉政文化建设融入审计工作实际,形成它律与自律相结合的监督机制,对重大事项实行集体决议,防范审计风险,使得审计人员不能、不敢利用工作之便为被审计单位谋求利益,保证审计的公平、公正。同时加强廉政教育,发挥审计文化的导向性作用,引导审计人员以廉洁自律为荣,自发抵制腐败。

(七)建设学习型科室,倡导学以致用。以创建学习型医院为目标,在科室形成爱学习的浓厚氛围。首先,制定学习计划,做好读书笔记,定期上交读书心得体会。其次采取个人自学与集中学习相结合,专家讲授与参观交流相结合,开辟“读书角”等多种方式丰富学习的内容。大力倡导在工作中学,在学中工作,不断提高学习的效果。

(八)丰富文体活动,凝聚审计队伍。丰富的审计文化活动使审计文化建设充满生趣和活力。开展志愿者服务、党群一对一帮扶,读书交流、重温入党誓词等活动;组织登山、拔河等比赛以及义务诊疗、捐款捐物、无偿献血、关爱退休职工、生日祝福等献爱心活动。潜移默化地提升了审计人员的荣誉感,增强了审计队伍的凝聚力。

总之,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审计在促进医院内部控制、风险防范、强化管理方面还任重道远。面对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机遇和压力,审计要敢于尝试,善于把握,借助审计文化建设之力,在实践中改进,在改进中前进,为审计事业的全面发展而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

[1]陈钦添.树立审计精神构建审计文化.中国审计.2010(22).

[2]陈微.对审计文化建设的认识.审计与理财.2011(05).

内部审计文化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国有企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发挥着主力军的作用,对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了进一步加强和提升国有企业的竞争力,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和内部控制机制建设是两个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企业文化建设和内部控制的基本内涵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然后重点论述了当前我国国有企业在文化建设和内部控制建设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就如何进一步做好企业文化与内部控制机制建设提出了几点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国有企业;企业文化;内部控制

一、引言

企业文化是一种意识形态方面的无形存在,直接反映了一个企业在管理制度、经营理念和人文氛围等方面的价值观念,由企业中每一名员工参与构建而成,并得到大家的普遍认可和共同遵循,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作是一个企业的软实力。内部控制是企业为了保障会计信息质量、资产财产安全和决策制度的顺利实施而制定的一个综合性控制系统,其中包含了在各种情况下可以采取的具体执行措施和实施方法;内部控制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需要随时根据企业经营活动的发展和内部环境的改变而发生相应的变化或作出一定的调整。

总的来说,企业文化和内部控制这两者之间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关系。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良好的企业文化将使得内部控制得到更好地实施,企业文化是员工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的集中体现,在一种员工价值和企业目标都得到良好体现的文化氛围之下,内部控制就会很自然地得到支持、维护和落实;其次,内部控制虽然是企业正常运行层面上的行为标准,但是其底层支柱却是企业员工的个人行为规范,有了内部控制的强有力规范和约束,员工的个人价值理念必将自然而然地与企业的整体发展目标高度契合。

二、当前我国国有企业在文化建设和内部控制建设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1.企业文化建设缺乏主动创新意识,独特性不够

企业文化对内是企业员工的价值表象,对外是企业的形象体现。随着所处环境和经营理念的千差万别,每一个企业的企业文化也应该是特点鲜明、独树一帜的。但是当前我国很多国有企业都非常重视企业文化的构建和营造,但是最终企业文化的独特性表现得却不是很突出。主要原因可以概括为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一些国有企业对于企业文化的认识还存在一定的偏差,往往是以社会文化来指导企业文化的建设,而不是从企业员工的实际需要和价值追求出发,就这使得很多企业的文化千篇一律,且缺乏实际的激励功效;二是一些国有企业对于构建自身企业文化品牌的意识不强,没有充分认识到企业文化对于促进企业管理水平提高和企业形象价值体现的巨大作用,没能将企业文化当作一种软实力加以重视起来。

2.内部控制机制建设监督体系不全,执行力不强

国有企业的内部控制机制建设是由企业的内部人员直接广泛参与和实施的,为了确保内部控制机制建设的完善性和落实的规范性,必须要有相应的监督措施。从组成上来看,企业内部控制监督主要包括了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两个方面。然而从目前调研的实际情况来看,很多国有企业尚未建立起有效的内部审计制度,有的企业即使有内部审计机构,由于种种原因,也未能发挥出应用的作用。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首先是国有企业的内审部门往往不可能为企业创造直接的利益,在追求企业经营成本最小化的情况下,内审部门就会受到冷落或者是裁撤;其次是很多国有企业的内部审计部门工作人员都是由其他部门尤其是财务部门的人员兼任,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内审工作的独立性,最终也就难以发挥出其应有的监督职能。

3.企业文化和内部控制没有形成合力,协同性不足

应该说,企业文化和内部控制是实施企业管理的两个重要方面,其中企业文化是“德治”,而内部控制则可以看作是“法治”,只有将两个方面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合力,才能从根本上有效地破除制约国有企业发展的诸多瓶颈问题,从而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经营效益。然而当前很多国有企业没有充分认识到企业文化和内部控制这两者之间的紧密联系,要么偏废一方,要么二者皆弃。一方面,落后的企业文化使得企业员工之间的凝聚力不足,工作积极性不高,难以将个人的价值追求同企业的发展目标统一起来,缺乏一个良好的文化氛围来促进企业各项制度和决策的有效落实,不仅影响了员工自身的成长进步,也使得国有企业本身发展受限;另一方面,不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系使得企业文化日渐衰落,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企业发展过程中的负能量,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和行为标准得到有效地落实和监管,则员工的行为操守就得不到有效地监管,企业的形象难以有效地树立和维护,企业文化也就名存实亡了。

三、做好企业文化与内部控制机制建设的措施

1.构建特色鲜明的先进文化体系

国有企业的各级管理者要将企业文化上升到管理方法的高度,将其作为国有企业持续发展的巨大动力和精神支柱。与时俱进的先进企业文化具有辐射、守望、规范、融合、凝聚以及导向等重要功能,这些都对国有企业的日常经营和规范管理起着十分巨大的推动作用。国有企业在构建先进企业文化的过程中应该把握以下几点:一是要重视企业品牌价值的树立,充分考虑到企业的长远发展目标和功能特色,突出独特性,在继承自身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以创新的眼光和姿态来勾画企业文化的总体轮廓;二是要强调企业员工在企业文化中的主体地位和巨大作用,只有将企业文化建设成企业员工所认同的文化理念,才能充分发出其应有的价值导向作用,成为企业发展不可或缺的软实力。

有条件的企业可以尝试在公司内部成立企业文化建设小组,统筹本企业文化建设方面的各项工作,提高工作的系统性和全面性。可以创建企业内部刊物,一方面为企业文化的传播和维护提供一个广阔的平台,同时也便于企业员工更好地参与到企业文化的构建中来,发挥广大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还可以在办公场所、车间工厂等地方设置必要的宣传标志,提高企业员工的安全生产意识和质量管理意识,增强企业文化的渗透力度,使企业员工随时随地都能够深切地感受到一种文化氛围和人文关怀。

2.强化内部控制机制的监督过程

行之有效的监督体系是国有企业内部控制机制建设的重要方面,对于内部控制作用和效能的发挥起着十分重要的保障作用。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一方面要及时建立企业内部审计部门,并且要指派专门的工作人员,各部门都要充分配合内部审计部门开展工作,任何人都不能人为地干扰内部审计部门正常开展工作,以确保其具有充分的独立性;另一方面要建立国有企业内部控制责任制,实现任务到人、责任到人,形成一种人人参与、人人落实和人人监督的良好局面,从根本上防止出现敷衍扯皮的现象。

3.重视企业文化和内部控制的协同

国有企业应该将企业文化建设和内部控制建设有效地结合起来,形成一种合力来共同推动企业的发展进步。一方面要通过企业文化建设来优化国有企业的内部环境。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竞争环境的加剧使得国有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和挑战,国有企业应该充分重视企业内部环境的优化,以便有效地破除影响企业发展的瓶颈,而先进的企业文化对于内部控制的建立和有效运行能够起到促进和强化作用。另一方面要通过内部控制机制的有效运行来维护和匡正企业文化的良性发展,内部控制实际上就是对企业内部的全部事务进行有效地管理,包括所有员工和生产经营的方方面面,通过内部控制机制的强有力运行,可以有效地提升员工的行为标准,规范企业的经营过程,这些都对企业文化的建立和维护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四、结论

随着全球化经济时代的到来,国有企业必须要进一步提升管理质量和水平,才能有效地应对日益复杂的市场竞争,为此应该充分重视企业文化和内部控制机制建设。在这方面,国有企业可以引进和借鉴国外企业的先进做法和经验,并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在借鉴中学习,在实践中创新。

参考文献:

[1] 赵静,陈玲,薛澜.地方政府的角色原型、利益选择和行为差异——一项基于政策过程研究的地方政府理论[J]. 管理世界. 2013(02)

[2]刘婷,李瑶.社会资本对渠道关系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13(02)

[3]李文钊,蔡长昆.政治制度结构、社会资本与公共治理制度选择[J].管理世界. 2012(08)

作者简介:

程菁,女,汉族,现就读于东华大学旭日工商管理学院2011级工程硕士项目管理专业。

内部审计文化论文范文第3篇

公司内部培训方案

一、培训目标

1、开发公司管理人员的外训课程,提高管理者的综合管理潜力、创新潜力和执行潜力。

2、加强公司销售人员的营销培训,提高员工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完善产品知识结构。

3、加强车间人员的技术训练,提升人员的操作技能。

4、加强行政管理培训,提升办公室整体面貌。

5、开发户外拓展培训项目,增强员工对企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加深对企业文化的认同感和荣誉感。

6、加强公司企业文化建设,开展员工活动、建设企业宣传栏,倡导亲情文化,关怀员工,实现企业的人性化管理。

二、培训形式

1、对外寻找高资历、好口碑的培训公司进行企业外训:组织相关人员参加相关专业的专家进行的专题讲座,开阔眼界、拓展思路。

2、行政人事部进行企业内训:组织相关人员参加新进人员培训、企业文化、规章制度、劳动纪律、安全生产、产品知识等培训。

3、生产部门进行生产训练:组织相关人员参加训练,进行竞赛。

4、开展员工活动:过节礼品发放、拓展培训、员工生日加餐慰问、尾牙等。

三、企业内训具体事项

1、各部门内部的专业知识培训:

行政人事部组织,各部门负责人为主要授课人。授课前一周上交培训讲义或培训大纲,培训形式可多种多样,培训后需对相关人员进行考核。培训记录、培训考核成绩等相关培训档案材料报送到行政人事部备案。 ***有限公司

2、行政人事部培训:

行政人事部组织,行政人事部授课。培训后对相关人员进行考核,培训记录、培训考核成绩等相关培训档案材料报在行政人事部备案。

3、生产部门的技能训练:

生产部门组织,行政人事部协同拍照记录。部门负责人为主教练。训练中需对相关人员进行考核评分。训练记录、训练考核成绩行政人事部备案。

4、推行培训积分制:

部门主管为部门培训第一职责人,各级经理均负有培训下属的职责,透过日常工作对员工进行有计划的培训,使员工具备工作务必的知识、技能、工作态度和解决问题的潜力。培训授课人每次培训在行政人事部进行积分,年底根据总积分进行考核奖惩。考核结果作为人员考核、任职、定级、晋升客观标准之一。(培训积分制将另有详细说明)

5、培训纪律:

迟到、早退和中途擅自离开课堂15分钟及以上的(等同于旷工),处罚方式参考考勤方式。

四、企业内训物料准备

1、电脑、投影仪、白板、激光笔、麦克风、扩音器、音箱

2、水果、咖啡等茶歇物品

3、茶杯、笔记本等小礼品

内部审计文化论文范文第4篇

发展战略是内部控制的最高目标, 指导着内部控制制定与实施的方向;内部控制是企业战略目标实现的基础, 完善的内部控制更有利于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近几年来, 虽然我国对于文化传媒类企业关于发展战略与内部控制的研究及企业管理者在实际经营中的重视度不断加深, 但是现阶段将二者结合起来的研究却明显不足。如果企业忽视发展战略单独实施内部控制, 会使内控的设计与实施缺乏正确的方向引导。

2 我国传媒企业内部控制现状

2.1 对内部控制认识不足

现在许多上规模文化企业处于上升期, 内部机制设立不完善, 或没有建立内部控制制度及措施, 仅仅将其看成是一纸空文, 这就使得内部控制失去了现实意义, 潜在的风险不能及时被预估到, 会对企业正常经营造成潜在危机。

2.2 企业内部控制的缺失

纵观近几年我国企业的发展, 企业在成功运用内部控制与战略结合发挥作用的案例不在少数, 但是仍不乏一些企业至今未能形成初级的内部控制制度, 甚至都不关注内部控制的存在这严重反映了当今企业里内部控制的缺失。

2.3 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

目前, 我国部分文化企业中存在相对严重的控股股东操纵一切的现象。这种情况下往往会使其他股东的权益得不到有效的保障。与此同时, 部分企业中还存在内部人控制的现象, 这就使得监督管理部门作用的发挥大打折扣。

3 传媒企业发展战略现状及其与内部控制的关系

3.1 文化企业发展战略的现状

(1) 产品开发战略。产品开发战略是指如何通过提升和优化现有的产品的质量来增加营业利润。这种战略主要着眼于企业产品的优化上, 针对文化创意企业来说, 主要应着手于打造高欣赏价值的作品、提高作品的设计理念等。

(2) 市场开发战略。市场开发战略指的是一种进入机制战略, 即新产品的推广或现有产品进入新的市场。文化创意企业的市场开发战略要注意提高营销技术手段, 进一步开拓国内市场, 大力开发基层及非重点城市也不应忽略高层次消费群中的需求。同时积极开拓国外市场战略, 充分发挥我们的民族文化自信, 依靠核心技术、高品质作品在文化“走出去”战略上越走越远。

(3) 市场渗透战略。市场渗透战略是指在竞争激烈的“红海”中, 企业为现有产品或者服务谋求更高的市场占有率而采取的一系列举措。该战略重点在于销售, 针对我国文化创意企业的当前情形, 可以加大广告宣传投入力度。这一方面可以扩大产品的影响力, 通过热门的微博或者电视传媒的平台使产品被更多人所熟知, 另一方面又可以通过高品质的产品为企业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 为企业持续盈利奠定基础。

3.2 文化创意企业发展战略与内部控制的关系

企业发展战略在企业中长期发展中占据核心地位, 它是企业为谋求在经济市场中得到长远发展而制定各种方针政策采取各种行动的指南。发展战略的制定对企业的影响主要表现为:首先, 发展战略可以帮助文化创意企业在竞争日益激烈的文化市场中找准定位。其次, 发展战略作为企业采取各项活动和制度措施的指南针, 规定了日常业务的方向。最后, 发展战略是内部控制的最高目标。发展战略作为企业核心导向是管理者做出做出各项决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以自身实际情况为出发点和基础, 然后依照外部环境的变换而变化, 及时调整战略措施。

4 从战略角度提升内部控制有效性的策略

4.1 为内部控制提供良好的内部环境

(1) 强化人力资源管理。良好的人力资源, 要求规范和优化员工管理机制, 提高从上至下的员工的素质。公司高管人员较高的职业道德水平可以对企业整体员工起到正确的积极地引领和规范作用, 从源头上降低企业谋取私利等不良作风的发生。

(2) 重视宣传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建设可以增强企业的软实力, 可以为企业内部控制设计和实施的有效性提供强有力的精神保障。企业文化一旦形成会体现在各项规章制度的制定思想上, 并在日常经营管理的各个方面影响熏陶着企业的员工。

4.2 注重目标设定

应用于内部控制上, 在明确内部控制设置的目标和总体规划时应在所设定的企业总体目标的基础上, 求得内部控制的作用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从而可以保证企业所设立的总体目标更加顺利的实现。企业设定目标的时候通常要遵循客观性、合理性、可操作性。首先, 作为现实社会的一分子, 其经营发展必然会受到客观规律的制约, 因此内部控制的目标设定应必须遵守行业发展规律、产品成长周期规律等。其次, 目标设定应该合理。一方面目标的设定要符合国家各项法律规范的要求, 符合公司的规章制度;另一方面又要合乎常理, 能够被公司全体员工接受和认同。

5 结语

本文仅作为针对当前形势下存在问题的, 提出从战略视角增强内部控制建设, 努力构建良好的内部环境、重视企业的目标设定、提升风险应对能力、加强企业的内部监督力度以及加强企业的绩效考核等方面, 优化和提升文化创意企业内部控制体系以增强其作用的发挥。但文化创意企业怎样构建适合自身发展的内部控制体制, 并使其效能得到最大的发挥, 还需要更深入的研究。

摘要:本文首先阐述了基于战略视角进行内部控制的原因, 接着分析文化创意企业内部控制和发展战略的现状, 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 最后提出一些有效策略。希望本文的研究对于文化创意企业加强内部控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内部控制,发展战略,文化创意企业

参考文献

[1] 方红星, 池国华.内部控制[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14.

[2] 玛丽·库尔特.战略管理实践导向[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9.

内部审计文化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内部审计开展与国企发展之间存在密切联系,而在国企转变发展的背景下,传统内部审计模式应用已然无法满足国企发展需求。要想实现对内部审计的革新,需以大数据技术为基础进行国企内部审计模式的转变,促使国企以大数据审计为支撑带动自身长远发展。本文从传统国企内部审计应用受到影响的分析入手,具体阐明国内实现大数据审计的路径。

关键词:大数据;内部审计;实现路径;国企

1 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和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各行各业业务数据量不断增加,需对大量数据进行分析、查询、处理。大数据时代已经来临,表现为结构化数据、文字、图像、音视频等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的大量涌现,并伴随着数据规模、数据种类的极速增长。此时审计行业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大数据背景下审计数据具有数据体量大、数据类型多样性、数据价值密度低、数据处理速度快等特点。审计手段也发生变化:从查看账表到大数据式审计。可见,大数据是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大数据审计是审计机关适应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2014年,权威部门审计署电子数据审计司成立,针对审计业务电子数据管理、审计业务电子数据远程联网管理、建设特派办数据分析网和共享审计业务电子数据等都出台了规定,其中数据采集、管理、使用、安全等各环节有了明确要求。地方各级审计机关构建和完善了大数据审计体系,成效显著。在2016年由世界审计组织大会批准成立了大数据审计工作组,我国审计署担任工作组主席国。随着审计工作环境的变化,需要审计人员更迅速、更准确地处理数据,积极探索和创新大数据时代审计信息化建设的方式方法,应对海量信息给审计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大数据审计是指审计机关遵循大数据理念,运用有效技术方法和工具,通过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和跨业务的深入挖掘,并整理、分析经济社会运行中数量巨大、来源分散、格式多样的数据,达到提升审计发现问题、评价判断、宏观分析的能力目标。现阶段国企发展中内部审计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仅实现对运营管控效率的优化,亦可以帮助国企进行风险管控的强化。而在当前创新常态化的发展趋势下,内部审计的创新是推动国企长久发展的关键所在。大数据审计的提出,可以有效取代国企传统审计模式,并实现对国企创新发展的促进。正因此,如何借助科学路径实现大数据审计,消除以往传统审計存在的问题弊端,成为国有企业发展的重点关注问题。

2传统审计模式挑战分析

2.1审计新环境无法适应

近几年国企呈现出转型、变革发展的态势,以往传统、低效的发展模式逐渐被国企所摒弃,逐渐将发展重点放在高附加值数据挖掘、服务网络化、信息化管理等方面,使得国企发展面临风险呈现出网络化特点。正因此,传统审计应用无法帮助国企进行风险抑制。

2.2审计任务需求无法满足

国企发展过程中内部审计的地位日渐增高,促使内部审计开展面临更为严格的标准与要求。同时,审计期间受到人员变动等因素的影响,使得审计人员无法胜任庞大的任务量,进而导致内部审计作用发挥受限,而传统审计模式的实施,无法为审计需求的满足提供支撑。

2.3审计监管无法达标

国企内部审计开展期间,在传统模式的影响下审计人员仅局限于对相关财务数据的审计,以账簿报表为核心就账论账,而对于其它项目、数据抱有忽视的态度,或者是对于相关经营活动,国企审计人员仅通过个别抽查就盖棺定论,导致其审计结果与实际情况出入较大,无法为国企决策制定提供参考。

3国企大数据审计发展现状

尽管我国在20世纪初就提出计算机审计的概念,但是发展至今,仍有部分国企单位内审缺乏先进技术手段的支撑。通过大量实践调研发现,尽管大部分国企开始加大对内审大数据的推进,但是在人员理念、审计创新方面仍缺少明确的指导,甚至个别国企对于大数据审计只有一知半解。审计软件的应用虽然已经成为国企内部审计的常态,但是部分人员无法正确操作审计软件的现象时有发生。纵观现阶段国企内部大数据审计的建设,其问题具体表现为:

3.1领导支持方面

传统国企体制的影响下使得部分领导对于内部审计持有漠视的态度,尽管部分企业出台关于审计大数据化的文件,但是其大数据审计的实现仅停留于表面形式,经费不足、人员匮乏等问题的存在使得大数据审计无法真正落实到实处。

3.2人员素质方面

国企内部审计队伍老龄化愈发明显,大部分审计“老同志”对大数据审计存在方案,再加上自身创新、变革理念的缺失,使得大数据审计的变革受到较大限制。另外,愈发繁重的审计任务使得部分审计人员对于新技术、新理念的学习有心无力,导致部分国企内部审计陷入低效率、多任务的恶性循环中。

3.3处理技术方面

一方面,国企内部审计存在数据采集难度大的问题,难以做到对真实、全面数据的有效采集。部分国企为实现发展规模的扩增,选择在发展期间落实跨地区重组、跨行业兼等措施,导致其数据库标准不同,再加上信息系统类型的差异,使得内部审计无法实现对统一、全面的采集。另一方面,部分国企目前仍存在数据处理难度大的问题。信息技术全面普及的背景下,国企审计相关数据呈现出海量化、多样化的特征,若无法做到对海量数据的有效采集、分析及其处理,势必会影响到审计数据价值的体现。而当前部分国企对硬件设施建设方面未提高重视度,设备的陈旧滞后导致数据处理难度增大。

4国企内部审计大数据审计实现路径

4.1以认知提高促大数据审计实现

大数据审计的实现与国企现代化发展之间存在密切关联,同时也是实现科技强审的关键所在。所以,要想真正实现大数据审计,需要以国企领导的正确认知为前提,充分认知大数据审计的必要性。首先,做到对审计的充分支持与理解。立足于战略经营角度分析,内部审计开展在国企风险管控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需正确认知国企经营发展中开展内部审计的价值,以此为大数据审计的实现打下良好基础。其次,从制度完善方面进行大数据审计的推进,依据国企发展现状的分析,通过激励措施的落实来带动联网审计、智慧审计的发展。定期组织审计交流会议,实现以交流会议为载体进行大数据审计经验、理论、技术等方面的探讨,引导审计人员树立创新理念。最后,国企领导需要发挥带头作用,组织职工共同学习、认知大数据,并通过大力宣传来提高企业职工对大数据审计的认知,以此为大数据审计的推进创设良好氛围。

4.2以人员强化促大数据审计实现

大数据审计的实现需要以高素质审计团队为支撑,所以国企需挺好对高素质、多能力审计队伍建设的重视度,结合以下几点来实现审计人员素质强化:(1)依据实际情况进行人事制度优化。审计队伍构建过程中,消除以往存在的照顾子弟、维护稳定理念,并将优胜劣汰、人才引进机制应用于审计队伍中。通过对准入门槛的提高来吸引高素质审计人才,实现以高素质审计队伍带动大数据审计实现。(2)常态化培训机制落实。人才培训是审计队伍持续优化的重要举措,所以国企需在充分掌握审计要求的前提下,构建契合大数据审计发展的常态化培训机制,结合对案例教学、模型教学等方法的应用来持续提升审计人员素质能力。(3)日常学习习惯培养。引导审计人员树立终身学习机制,并做到将日常学习纳入到自身发展规划中,自主进行审计等领域相关知识的掌握。依据自身基础素质的分析,通过日常学习开展来培养自身沟通能力、IT常识、批判思维、商业洞察力等技能。(4)落实数据先行理念。做到引导审计人员树立数据先行的理念,对于内部审计中数据处理工作加大管控力度,并在审计方案中进行大数据理念的充分融合,要求所有审计人员均具备数据采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等能力。

4.3以平台建构促大数据审计实现

要想保障大数据审计的实现符合国企审计需求,必须在明确其审计需求的前提下,进行信息化审计平台的构建,促使国企风险管控中发挥出审计的最大作用。在实际内部审计开展期间,国企需做到:(1)信息化平台建设。立足于企业战略发展角度,以集中、高效、共享等理念為原则,构建具备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标准特点的信息化审计平台。同时,平台接口契合国企各类数据,依据国企实际审计现状的分析,进行定期抓取机制的设置,以此实现国企数据全面采集的基础上,避免出现信息孤岛现象。(2)数据库构建。数据库的构建是支撑大数据审计实现的基础所在。对此,国企可以充分借助对远程操作、云计算等技术的应用,构建契合大数据审计开展的数据库系统。同时,数据库构建需囊括审计专家经验、综合信息以及法律法规等模块数据库。(3)软硬件设施完善。在实际内部审计过程中,秉持着适当超前、经济合理的原则进行硬件优化,保证其办公设施、服务器等的配置符合实际需求。而针对大数据审计软件方面的优化,若国企条件允许,可视情况进行审计平台自主研发,依据实际审计工作开展分析,设置数据采集、数据关联、数据存储、数据分析、服务决策的标准化流程。同时,采取相关手段进行企业业务数据、审计数据隔离,避免出现不同类别数据相互干扰现象发生。(4)数据分析模型构建。大数据审计的实现离不开对分析模型的应用,所以审计人员需依据国企内外部情况的分析,进行审计分析模型的开发与应用,以分析模型为基础进行风险审计,实现将国企经济、运营风险抑制在摇篮阶段。以制造类国企为例,模型构建可以囊括订单数据、产量数据、现金流数据、合同数据等方面的分析。(5)方法库完善。在大数据审计实现过程中,针对合理、高效审计方法的应用,可以借助方法库来达到方法固化的目的。并结合对内部审计开展现状的分析,以方法库进行审计经验、成果等方面的录入,依次为后续内部审计开展提供科学参考。

4.4以组织完善促大数据审计实现

为确保内部审计开展契合国企现代化管理需求,国企需以数据审计为基础,进行审计管理机构的完善优化:(1)保证其机构设置的合理性。立足于国企发展现状进行审计中心的组建,并以审计中心为主导,下设业务审计、大数据管理、改革发展、综合管理等部门,依据不同部门实际工作内容的分析,进行不同类别专业人才的分配。(2)职责划分。为确保其审计机构发挥出应有的职能,强调在数据审计过程中做到业务规划统一、审计标准统一、审计力量调配统一。发挥出审计中心的作用,带领业务审计部门进行相关业务、计划的审计。大数据管理部门其主要职能在于相关数据的采集,定期进行审计信息平台的维护、检测。其它部门职能体现为大数据审计计划制定、指导、监督以及整改等方面。

5 结论

综上所述,国企大数据审计的实现不仅有助于风险管理、经营管理的优化,亦可以采用全覆盖式审计模式来取代以往抽查时审计方法。鉴于此,为实现大数据审计的推进,国企需正确认知传统审计模式应用存在的影响,挖掘并分析现阶段大数据审计推进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强化国企审计信息化平台构建,加大对审计队伍的完善、优化力度,并结合对国企领导认知度的提高,促使大数据审计得到全面落实,实现以大数据审计来推动国企长久发展。

参考文献:

[1]刘言.基于我国大数据时代下的审计研究[J].智富时代,2019(06):18.

[2]周霞,林津翘,华峰.大数据时代企业内部审计新常态研究[J].中国内部审计,2017(03):13-17.

[3]王啸.大数据境遇下国有企业内部审计质量管理的升级与转型[J].经营管理者,2017(21):126.

[4]刘宇博.大数据时代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发展趋势[J].市场观察,2020 (12):69-69.

[5]孔馨俪,王文涛.大数据推动公司内部审计方法创新[J].新商务周刊,2019(15):120-120.

[6]朱党丰.基于大数据背景的企业内部审计发展路径探讨[J].中国产经,2020,(22):83-85.

[7]邵松长.浅议大数据环境下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转型提升[J].财会学习,2018(11):157+159.

[8]杨棁、涂滨泉、郭岩.新常态下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全覆盖研究——基于大数据应用视角[J].新会计,2020(10):36-38.

[9]张传飞.浅析大数据时代的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J].现代企业文化,2019(04):146-147.

[10]曹莉.大数据时代企业内部审计的发展路径[J].经济师,2020(09):90+93.

[11]刘亚昕.大数据时代下内部审计信息化问题探讨—以中国联通的“大数据审计系统”为例[D].江西财经大学,2017.

内部审计文化论文范文第6篇

【摘要】医院内部审计从无到有,顺势发展。目前,内部审计已经作为医院内部自我约束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已越来越引起医院管理者的高度重视,并发挥着极其的重要作用。下面,通过对广西XX医院内部审计的工作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内部审计在医院内部控制系统中的作用。

【关键词】医院 内部审计 内部控制 研究

随着党的十八大的胜利召开,反腐工作常抓不懈,已经成为长效机制,充分说明了党中央反对腐败的坚强决心,同时,也就把审计工作要求得更高更严,单位领导更加重视内部审计工作了。医院内部审计也不例外,但是,如何发挥医院内部审计的职能作用,加强医院内部控制和风险防范成为当前讨论的热点问题。根据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的定义,内部审计是一种独立、客观的保证和咨询活动,其目的在于为组织增加价值和提高组织的运作效率,它通过系统化和规范化的方法,评价和改进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过程的效果,帮助组织实现其目标。医院内部控制是医院为了保证业务活动的有效进行和资产的安全与完整,防止、发现和纠正错误,并有效地进行监控而建立对内部管理活动的检查和相互制约的机制。内部审计既是内部控制的一个组成部分,又是内部控制的一种特殊形式,是对医院内部控制的再控制。

一、医院内部控制

内部控制制度是由单位治理层、管理层及其员工共同实施,旨在实现控制目标的过程。医院内部控制目标是合理保证医院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表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医院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促进实现医院发展战略。引用COSO委员会在《内部控制——整体框架》来诠释内部控制系统的构成要素,包括: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系统和沟通、对控制的监督五个要素。而内部控制又是为达成某些特定目标而设计的过程。该定义反映的基本观念是:内部控制是一种过程,讲求的不是结果本身;内部控制是一种受人影响的过程,是由人执行,并非仅是政策手册和表格,而是来自组织内每个阶层的人;内部控制只能为单位的领导层与管理层提供合作保证,而非绝对保证;不同类别的内部控制相互配合,以一种、多种或重叠性的类别达成多项管理目标。也就是说,内部环境是基础,风险评估是依据,控制活动室是手段,信息与沟通是桥梁,内部监督是保证。内部控制五要素,相辅相成,组成一个医院现代的内部控制体系。

二、XX医院内部审计工作情况及分析

XX医院资产总资产10.3亿元。目前开放床位1316张,年门诊量220万人次,年出院病人4.4万人次,现有在职职工3500人。设立一个独立审计机构。配备审计人员5人。财务专业3人,其他专业2人;有从业资格证3人,无从业资格2人;副高职称1人,中级职称1人,初级1人,无职称2人;医院院长为分管领导。医院内部审计开展的审计工作:经济合同、基本建设工程、维修工程、固定资产、药品、低值易耗品、卫生材料、其他材料采购等物资采购,其他尚未开展。2013年度审计办工作总结,共完成各类审计项目2716项,审减金额680.87万元。经济效益审计411项,审减金额59.2万元;基本建设工程与修缮工程审计127项,审减额616.67万元;其他项目审计共2178项,审减金额5万元。

根据XX医院的审计工作情况,可以看出:

(一)医院管理者对医院内审的作用认识有偏差

医院管理者往往重视医院的经营效益,而不注重对医院经营过程的控制,在日常经营中往往是忽视审计的职能作用,管理层对内部审计的认识往往还停留在审计防弊查错的作用上,仅仅停留在价格的询价上,并未发挥审计的职能作用,然而,医院内部审计就不能充分地发挥作用。再者,医院对内部审计的重视程度不够,内部审计在医院管理中缺乏自己独特地位和制度,而内部审计的报告在医院管理中既没有得到医院管理者的重视,对提出的问题也没有引起足够的关注等等,从而医院出现问题后,也没有明确的解决办法,问题还是存在。

(二)医院内部审计设置缺乏独立性和权威性

医院院长领导直接管理的内部审计,这种管理模式往往是内审工作人员必须服从医院领导的想法,自行修改审计的相关内容等等,会计信息失真等问题也不足奇怪了,内审审计成为形式工具。在以医院院长为中心的管理模式下,医院管理层对内部审计工作仅仅认为是医院会计工作中的一部分,并没有把审计部门看作具有独立、监督机构的部门。

(三)医院内部审计的工作职能滞后

内部审计工作内容比较单一,方法相对陈旧落后。目前医院配备的内部审计人员残差不齐,缺乏专业水平,大大弱化了医院内部审计审的工作职能。医院内部审计工作内容又仅仅限于医院内部的日常的审计工作,工作的审计方法却大都停留在人工操作的阶段,并没有做到完全的信息化管理。

三、优化完善医院内部审计的职能作用

(一)正确认识医院内部审计的职能作用

医院审计部门应该通过自己认真努力,做出成绩,努力发挥自己的职能作用,协助医院管理者共同实现医院的经营目标,使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管理水平获得实质性提高,让医院管理者真正认识到医院内审的存在价值。同时,医院内部审计部门要加强在医院内部的宣传,让医院各部门都能认识到内部审计在医院经营管理中的重要作用,认识到加强医院内部审计工作是发展医院基石。让医院内部审计能够在医院管理中真正起到实际性作用。

(二)提高医院审计部门的权威性和独立性

医院目前内部审计的组织模式,需要设置真正独立的内部审计部门,赋予审计部门相对独立工作的权力,内部审计部门定位高于各职能部门的水平之上,才能体现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权威性。一方面能够及时向医院管理者报告医院的经营管理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建议,另一方面也能够为医院的发展服务做保驾护航。

(三)建立健全医院内审制度,加强对内部控制系统管理

医院要结合自身实际和国家相关规定,完善适合自己医院的内部审计制度,制定医院内部审计的工作机制,让内部审计工作迈上新的台阶。继续完善医院的内部控制制度,加强内部审计工作人员的各方面素质、工作组织程序、步骤以及内审报告质量等进行过程控制、考核以及评价。明确规定每个工作人员的工作职责,加强对内部审计工作人员行为的规范,建立责任制,让内部审计工作人员高效、公正、及时地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再有,医院的内部审计部门要适时改进内部审计工作机制,将内部审计工作的目标与医院的经营目标挂钩,努力提高医院内部管理水平和医院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充分发挥出内部审计的管理监督职能。

(四)优化内部审计部门的专业人员配备,努力提高内部审计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一是加强内部审计人员学习专业理论知识,后续教育,同时医院也要注意引进审计、财务、基建、法律等各个方面的专业人才,设计好各个专业架构,努力提升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知识,形成一支高素质的审计队伍。同时,在引进相关审计人员时,既要注重各方面的专业人才,也要注重拥有工作经验和工作能力的专业审计人员,以加快提高整个内部审计的人员的工作能力。二是要加强对内部审计工作人员的培样及考核工作,要重视审计人员的培训工作,让我们的审计人员及时接受专业的审计知识培训,不断更新工作人员的知识体系和技术手段,以顺应时代的发展需要,要加强对内部审计工作人员的各方面考核,督促审计工作人员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

四、结语

内部审计是控制环境中的一个特殊因素,因为它既是医院内部控制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又监督着医院内部控制的运行,是对内部控制的再控制。医院内部审计是医院职能管理的一个部门。经过长期的实践探索,对于内部审计的基本规律、性质和职能,我们慢慢认识到,对内部审计的最初认识定位在查错纠弊,后来发展认识到国有资产的守护神,进而又认识到现代内部审计是民主法治的产物和推进民主法治的重要手段,是维护经济安全的重要工具,是保障经济社会健康运行的“免疫系统”。目前,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经济结构调整期、资源环境改变期、社会矛盾凸显期和各项改革攻坚期,影响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经济改革攻坚面临深水区。这些社会问题都对审计工作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审计法规定审计要“维护国家财政经济秩序,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促进廉政建设,保障国民经济和社会健康发展”。内部审计是国家审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医院的内部审计要履行好内部审计的职责,必须“牢固树立科学审计理念,充分发挥‘免疫系统’功能”。这是一种理念,而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更不能把它作为套话,写在纸上、说在嘴上,而是要真正用于指导医院内部审计的实践,真正落实在医院内部审计行为上。

参考文献

[1]周斌.现代化医院内部控制浅谈.内蒙古煤炭经济,2008,24(02):12-13.

[2]马绍敏.完善医院内控制度加强医院经营管理.中国医院管理,2007,27(04):58-59.

[3]王军平.浅谈现代医院内部控制管理.科技信息,2008,(25):293-294.

[4]张谦.浅谈医院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卫生经济研究,2006,23(08):47-48.

[5]曾煜情.医院内部控制的思考与启示.中外医疗,2008,(24):168.

基金项目:广西会计人才小高地课题项目——桂会人才小组[2014]5号。

上一篇:小学数学导学案论文范文下一篇:审计重要性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