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美丽乡村规划范文

2023-11-23

村美丽乡村规划范文第1篇

今年以来,**村按照《市进一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2015〕78号)和《加快推进2016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2016〕54号)文件精神,加大力度推进**村整体乡村环境大整治。但是,目前**村在建设美丽乡村中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和不足,在开发区考评中成绩不理想,现将**村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汇报如下:

一、**村美丽乡村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思想认识不到位。目前**村存在一些村干部思想认识不到位。没有真正把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当做一项重要任务来抓,甚至有少数村干部竟然说:“搞这个干什么啊,都是形式,农村就是农村哪能和城市比”。导致最终出现少数人治理,多数人污染现象的存在,解决乡村脏乱差问题困难较大。

二是宣传不到位,村干部未按照要求走访入户,群众知晓率低,群众陋习一时难以根治。没有形成良好的宣传氛围。导致许多村民对家园美化观念不强,垃圾乱堆乱放随处可见。

三是整治不彻底。注重集中整治,轻视日常管理,没有形成长效管理,上级来检查前应付检查突击清理,村级保洁员队伍管理不到位,保洁员串岗溜岗现象严重,清理过后的卫生死角时有反弹。 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加强领导,把共建美丽乡村工作作为首要工作来抓。统一思想认识,要清楚的认识到共建美丽乡村工作的急迫性和严峻性,各同时把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成效纳入村级干部考评机制中。

二、加大宣传力度,营造宣传氛围。从干部入手,勤走访,勤宣传,以点带面,将着手开展一系列“美丽**、全村共建”的宣传活动。利用村级广播、横幅,固定宣传标语加大对**村环境综合整治目的和意义的宣传,做到家喻户晓,让村民做到垃圾定点放定时放。

三、全面加大村居环境整治力度。加大力度对**村重点卫生区域进行大整治,特别对海边、**火电厂门口、**路沿线的乱堆乱放乱倒彻底清理,并派专人进行日常管理,完善环卫设施设备,计划购买保洁电力清扫车10辆,垃圾桶50个,并以“文明户”“文明家庭”评比的方式从根本上调动农村环境治理积极性。同时,还以包组的方式,抓示范带动,建设示范路、示范户等样板工程,树立整治标准,促进村民良好卫生习惯的养成。

四、建立和完善日产日清督查考评机制。确保生活垃圾日产日清;建立和完善联动介入机制,个别村民出现对房前屋后自觉整治不理解和相互推诿现象,村美丽乡村建设领导小组及时到现场协助清理,与包组村干部一同抓落实,问题不解决,人员不撤离。

五、加大对保洁员日常管理,落实长效机制。通过立牌子立责任,设立卫生区域信息牌方便群众监督,每月进行一次优秀保洁员评比工作,给予优秀保洁适当奖励及时公布奖惩办信息,调动保洁员的积极性,对未能履行工作职责的保洁员,予以解聘。

村美丽乡村规划范文第2篇

一、基本情况

坑坑洼洼的泥巴路一直在脚下延伸,旁边低矮破旧的木房让人觉得压抑,“晴天出门一身灰,雨天出门一身泥”,这是XX村在村民们记忆中的样子。自2013年XX村被列为XX县首批美丽乡村建设试点村以来,XX镇整合扶贫开发、新农村建设、危房改造、村庄整治、农村文化建设、村级阵地建设、人居环境建设等项目,集中抓好XX村美丽乡村建设。自此,高原上的“璀璨明珠”冉冉而生。XX村先后被评为“美丽乡村”、“XX省十佳最美赏花地”、“乙级旅游村寨”、“XX省民主法治示范村”、XX省“十百千”乡村振兴示范村。

XX位于XX县西北部,距离集镇中心X公里,全村辖7个村民小组,共X户X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X户X人,已脱贫X户X人。全村总面积X平方公里,其中耕地X亩(田X亩,土X亩)。森林覆盖率X%,辖区内地势平坦,海拔在850-1500米之间,年平均气温13.9℃,年降雨量1290mm,是天然“氧吧”和绝佳的“避暑胜地、养生天堂”。XX村红豆杉群为XX镇两个庞大的野生红豆杉聚生群落之一。全村存有大大小小的野生红豆杉数千株,胸径达50cm以上的有60株以上,其中一株红豆杉树龄达2000年以上,需5人合抱,是迄今发现的亚洲最大的野生红豆杉,誉为“亚洲红豆杉王”。

二、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一)抓好基层党建,配强村组队伍。

针对部分村干履职不力、能力不强等问题,XX镇党委及时在在职干部队伍中选拔30岁以下、本科文化程度的1位同志,担任XX村的支部书记。该同志到岗后,村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充分发挥,各项工作做得有声有色,群众高度认可。同时,选配和管好用好村“第一书记”,让“第一书记”完全融入脱贫攻坚和村务工作,杜绝“第一书记”和村两委“两张皮”、“水与油”等不良现象。由于工作务实、群众认可,XX村“第一书记”***同志先后被县委表彰为“全县脱贫攻坚优秀第一书记”、州委表彰为“全州优秀党务工作者”、省委表彰为“全省脱贫攻坚优秀第一书记”。

(二)抓好规划引领,明确建设方向。

2018年XX村已完成景区规划设计,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XX村将充分依托野生红豆杉聚生群落这一独特自然资源,规划建设红豆杉康养基地,坚持农旅、文旅、体旅、医养相结合,着力打造“森林人家”及红豆杉康养村落,建成集康复康养、休闲度假和避暑旅居旅游目的地。

(三)抓好基础建设,提升旅游内涵。

目前,已完成XX“森林康养基地”景区建设规划。通过项目整合,投资1000余万元完成景区旅游路网、供水设施、慢行系统如游览步道等建设,投资500余万元完成景区接待场所、紫藤长廊、景区护栏、休闲垂钓场等配套设施建设,投资300万元完成景区农家乐示范点建设,利用人居环境建设资金1130万元,修建休闲亭,旅游公厕,生态停车场2处。2018年,启动实施千亩莲藕产业园项目1个(首期实施400亩),建成红豆杉苗木基地1个(120亩)。2019年,成功举办“XX县XX镇首届避暑文化周”,吸引游客8万余人,直接旅游收入500余万元。

(四)抓好环境治理,打造美丽乡村。

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为改变村容村貌。一是加大对村庄环境的整治力度,拆除了“三废”(废圈舍、废厕所、废墙墟),全面整治公路沿线滥搭乱建,添置了垃圾桶50余个,配备护林员5个,聘请保洁员17个,负责清理主要通村通组公路及公共区域,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二是广泛宣传,充分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主体是农民。要充分利用宣传栏、广播、网络等媒体手段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宣传,扩大“以奖促治”政策影响面;三是以一线作战队队长包村、驻村队员包网格,987帮扶干部包户的原则,严格落实环境卫生整治主体责任,以“3+N”工作制度为抓手,严格按照“五净一规范”要求,组织全体987帮扶干部打扫好自己帮扶户的环境卫生,做到户户责任落实到人。

(五)抓好产业发展,带动群众增收。

XX村充分依托高山云雾茶叶、荷花产业基地、野生红豆杉聚生群落等旅游优势产业。一是依托高海拔气候优势,打造以高山云雾茶为代表的茶叶产业带,种植面积350亩,年均产值约2400余万元,惠及群众291户1231人;二是依托连片农田优势,2019年村级合作社流转整合土地360亩用于实施莲子种植项目,预计亩产80公斤,年均产值约140余万元,覆盖全村贫困户85户327人。同时修建千米观光木栈道(956米)、百米紫藤长廊(248米)、百亩荷花鱼塘等农业观光配套设施;三是依托野生红豆杉聚生群落优势,打造“森林人家”和红豆杉康养村落,全村共有野生红豆杉10000株左右,100年树龄以上的红豆杉100余株,拥有亚洲最大红豆杉树,杉胸围5.85米,树高约30米,覆盖了约500平米地面,长期晴天有“红豆杉雾雨”奇观。同时流转土地120亩发展红豆杉苗木产业,着力从药用、观赏等方面发力,进一步做强红豆杉产业;四是依托丰富的冷水资源优势,村级合作社流转连片水田50余亩,建成荷花鱼塘养殖基地1个,荷花垂钓鱼塘1个,观赏鱼塘一个,该项目覆盖群众291户1231人。

(六)抓好活动载体,建设乡风文明。

村美丽乡村规划范文第3篇

加强组织保障,打通人居环境整治“保障关”。近日来,八一乡党委充分依靠各村党支部的组织力,持续开展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行动,严格落实《八一乡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实施办法》,实行网格化管理,对全乡10个行政村进行区域管理,责任分解到包村领导,形成“领导抓点、干部包村、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工作机制。同时,明确村支部书记为第一责任人,由村“两委”成员、普通党员、村民小组长、五人小组、村民代表组成环境卫生监督小组,合理规划责任区,实行分段负责管理制度,明确每位成员的责任义务和对农户的监督权,切实发挥党员的“领头雁”作用。

加大宣传引导,打通人居环境整治“思想关”。以精神文明建设为抓手,通过与村民代表召开座谈、进村入户面对面宣传、展板宣传等方式,利用大喇叭、微信群、标语等载体进行宣传发动,切实改变农村群众在思想上不重视“脏、乱、差”的陈规陋习,引领广大群众自觉加入农村人居环境建设中。依据环境卫生监督小组每季度的考评结果,积极开展“美丽庭院”“达标庭院”“待提高庭院”等选树评比活动,对人居环境先进家庭进行表扬,对后进家庭进行批评亮丑,营造出人人爱卫生、家家讲卫生、村村抓卫生的人居环境整治浓厚氛围。

加深机制谋划,打通人居环境整治“制度关”。建立健全《村规民约》《长效卫生保洁制度》《村民微治理工作条例》等各项规章制度,明确村庄清洁行动“门前三包”责任制,本着“以村组收取,以村组使用”的原则收取卫生费,形成以“政府主导、市场运作、按村管护、农户主体”的农村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机制。同时,推出“积分超市”管理模式,只要村民遵守村规民约,做好垃圾分类,主动参与环境治理、义务劳动等都可以获得积分,到“积分超市”兑现洗衣粉、食用油等日常生活用品,以积分兑换的形式调动村民参与环境整治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加速环境整治,打通人居环境整治“宜居关”。一是以“主题+专题”党员日活动为载体,积极开展专题活动,每个村组每月开展一次环境卫生集中整治,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带动广大群众共同参与环境整治活动,以实际行动改善村容村貌。二是提供充足的设施及人员保障。截止目前,全乡共发放垃圾桶1800个,新建垃圾池80座,公厕8座,配备了垃圾清运车3辆,栽种各类树苗2.5万余株,扎实开展了人居环境整治。三是托管外包。实现环卫市场化,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政府公开招聘物业公司进行保洁清运工作,负责指定村组和公共区域内的保洁和垃圾清运工作。

村美丽乡村规划范文第4篇

目录

第1章 目标定位篇 ...................................................................................................................... 1 1.1.项目背景 ............................................................................................................................. 1 1.2.总体要求..................................................................................................................................1 1.3. 发展条件分析 ........................................................................................................................ 1 1.3.1. 自然地理现状 ..................................................................................................................... 1 1.3.2. 社会经济现状 ..................................................................................................................... 2 1.3.3. 现状资源条件 ..................................................................................................................... 3 1.4. 主要问题................................................................................................................................. 8 1.5规划思路.....................................................................................................................................8 1.6. 规划定位与目标 .................................................................................................................... 9 1.6.1. 总体定位 ............................................................................................................................ 9 1.6.2. 规划目标 ............................................................................................................................ 9 第2章策略与规划篇 ................................................................................................................... 10 2.1. 总体结构 ............................................................................................................................. 10 2.1.1. “一廊” .............................................................................................................................. 10 2.1.2. “两线” .............................................................................................................................. 10 2.1.3. “两区” .............................................................................................................................. 10 2.1.4. “多主题” .......................................................................................................................... 10 2.2. 生态环境建设策略——葆山理水,夯实美丽乡村生态本底 ............................................ 10 2.2.1. 划定禁建区,严格管制,依山构筑绿色脊梁 ................................................................... 10 2.2.2. 分类保护,逐步修复,充分挖掘滨水地区利用价值 ....................................................... 11 2.2.3. 两点两线,有机互动,大力增加美丽乡村地区森林覆盖率 ........................................... 14 2.2.4. 产业转型,创意修复,大力推动采矿地区环境改善 ....................................................... 14 2.3乡村旅游发展策略——礼佛牛首,寻梦江宁,打造xxx都市圈外围旅游热点 .................. 15 2.3.1. 核心引领,带动周边,充分挖掘美丽乡村的旅游潜力 ................................................... 15 2.3.2. 交通串联,区域联动,构建特色旅游交通体系 ............................................................... 19 2.3.3. 挖掘特色,彰显魅力,提升乡村旅游的竞争力 ............................................................... 20 2.3.4. 完善配套,提升服务,积极延伸旅游产业链条 .............................................................. 20 2.4. 现代农业振兴策略 .............................................................................................................. 22 2.4.1. 因地制宜,规模整合,全面落实农业1115工程 .............................................................. 22 2.4.2. 农业观光,特色加工,大力增加农业附加值 ................................................................... 25 2.5.聚落整合提升策略——以点带面,考核推进,构建合理的大都市近郊聚落体系 ............. 27 2.5.1. 突出特色,差异发展,构建美丽乡村的核心示范 ................................................... 27 2.5.2. 服务均等,品质提升,全面改善乡村地区的落后面貌 .............................................. 30 2.6.特色风貌营造策略——显山露水,乡土风韵,避免城市化的景观侵蚀美丽乡村 ............. 31 2.6.1. 抓牢三点,分区塑造,构建特色风貌基本框架 ........................................................ 31 2.6.2. 提亮一线,梳理两网,打造特色风貌独特体验 ............................................................ 34 2.7.综合交通策略——完善路网,增加特色,打造独具一格的美丽乡村交通体系 ................. 38 2.7.1. 内通外联,快慢相宜,提升美丽乡村的交通可达性 ....................................................... 38 2.7.2. 公共交通,鼓励慢行,打造绿色、低碳的美丽乡村公交体系 ........................................ 39 2.7.3. 精心选线,特色体验,打造旅游特色体验道路 ............................................................... 39 2.8. 历史文化振兴规划 .............................................................................................................. 41 2.8.1. 总体原则 .......................................................................................................................... 41 2.8.2. 深入挖掘,分级保护 ......................................................................................................... 41 2.8.3. 创新传承,延续文脉 ......................................................................................................... 41 2.9. 用地布局规划 ...................................................................................................................... 42 2.9.1. 总体思路 .......................................................................................................................... 42 2.9.2. 原总体规划优化原则 ....................................................................................................... 42 2.9.3. 国土土地利用规划的要求 ............................................................................................... 42 2.9.4. 土地利用规划 ................................................................................................................... 43 第3章行动篇 .............................................................................................................................. 47 3.1.行动计划................................................................................................................................47 47..3.1.1.景观塑造工程 ............................................................................................................. 47 3.1.2. 旅游提升工程 ................................................................................................................... 47 3.1.3. 农田水利工程 ................................................................................................................... 48 3.1.4. 特色村庄建设工程 ........................................................................................................... 48 3.1.5. 农业园区建设工程 ........................................................................................................... 49 3.1.6. 道路基础设施建设工程 ................................................................................................... 49 3.2. 考核体系及实施办法 .......................................................................................................... 49 3.2.1. 指标体系 .......................................................................................................................... 49 3.2.2. 考核体系 .......................................................................................................................... 50 3.2.3. 实施办法 .......................................................................................................................... 51 3.3. 美丽乡村建设推进办法 ...................................................................................................... 53 3.3.1. 工作组织 .......................................................................................................................... 53 3.3.2.投融资体系 ........................................................................................................................ 54 3.3.3. 运营系统 .......................................................................................................................... 54 3.3.4. .营销模式 ........................................................................................................................... 54 第4章标准与指引篇 .................................................................................................................. 55 4.1. 旅游大道沿线景观设计指引 .............................................................................................. 55 4.1.1. 规划理念 .......................................................................................................................... 55 4.1.2. 指导思想 .......................................................................................................................... 55 4.1.3. 规划原则 .......................................................................................................................... 55 4.1.4. 规划策略 .......................................................................................................................... 55 4.1.5. 旅游大道景观分区及指引 ............................................................................................... 56 4.2. 美丽绿道建设指引 .............................................................................................................. 60 4.2.1. 绿道概念及基本构成 ....................................................................................................... 60 4.2.2. 建设目标 .......................................................................................................................... 61 4.2.3. 美丽绿道类型 ................................................................................................................... 61 4.2.4. “美丽乡村”绿道选线依据 ............................................................................................... 61 4.2.5. 规划建设指引 ................................................................................................................... 61 4.3. 村庄风貌指引与提升 .......................................................................................................... 63 4.3.1. 空间环境与景观 ............................................................................................................... 63 4.3.2. 建筑群体与单体 ............................................................................................................... 68 4.4.村庄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标准.................................................................................................. 72

前言

在中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xxx市委市政府做出未来5年xxx打造独具魅力的“都市美丽乡村、农民幸福家园”的战略部署,要求在新三区和两县打造五个“美丽乡村美丽中国”示范区,江宁片区作为试点先行先试。 一.工作组织

2012年11月16日,江宁区规划局召开相关街道和深圳蕾奥城市规划设计咨询有限公司参加的资源调查及规划座谈会并开展现场踏勘、部门访谈、资料收集等工作。

2012年12月4日,区政府转发实施了由我局制定的《“美丽乡村美丽中国江宁示范区”规划工作方案》,可简称为“116”规划。主要包含了1项资源调查,1个整合规划和6个专题规划。具体分工如下:

2012年12月5日,初步完成资源调查(初步方案)及行动规划技术方案,上报市规划局。 2012年12月6日,深圳蕾奥城市规划设计咨询有限公司进场开展补充调研并与我局对接规划编制工作。

2012年12月11日至12日为借鉴安吉先进经验,我局和编制单位(深圳蕾奥)赴浙江安吉县就美丽乡村建设经验进行学习和考察。

2012年12月25日,我局邀请市规划局、区相关部门及街道召开初步规划思路及相关专题汇报会,对初步规划思路进行讨论并提出修改意见,明确了各专题编制主体及下一步工作安排。

2013年2月5日,召开全市农村工作暨美丽乡村建设大会,进一步明确各职能部门分工。 2013年3月8日,我局向市规划局主要领导,初步中期规划成果,提交阶段性汇报材料。

二.预期效果

规划的上述成果,目标是到2017年,通过十大任务具体分解,完成江宁“美丽乡村美丽中国”示范区的建设,率先达到“五美”建设标准,成为大都市近郊区休闲旅游的标志区、农民幸福生活的典范区、美丽乡村建设的样板区。

规划区位于xxx市江宁区。西临滨江新城,东至禄口空港新城,北至东山新市区,南至与安徽省交界,主要包括牛首山云台山生态廊道侧地区。东至宁丹路和横溪街道行政边界,西至宁马高速,北到绕越高速,南至省界。涉及谷里、横溪、江宁、秣陵街道4个街道。总规划面积约430平方公里。 四.规划意义

xxx美丽乡村江宁示范区立足于建设“中国大都市近郊地区美丽乡村示范区”的总体目标,作为江宁探索大都市近郊区城乡统筹发展的有效抓手,通过促进乡村旅游发展和农民收入增加等努力,切实解决三农问题,为全区的美丽乡村建设进行积极探索。

一是突出规划引领。以相关规划为引领,以国土资源部转变土地利用方式创新试点为契机,进一步优化完善新型城乡聚落体系;充分考量资源禀赋、产业现状、村庄布局、历史文化等因素,科学制定美丽乡村建设规划,明确美丽乡村建设蓝图和目标,优化建设路径和方法。

二是突出标准制定。制定《美丽乡村考核评价体系》,强化指标体系的针对性、适用性和可操作性,切实以美丽乡村建设推动农业农村各项事业全面发展。

三是突出因地制宜。在美丽乡村创建活动中区别现代农业和生态旅游不同的主导业态,分别提出不同的创建要求,选择不同的创建目标,体现美丽乡村建设的不同个性和特色。 四是突出机制创新。按照相关部署,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和宣传,制定详细的工作推进计划,分解落实工作目标和责任,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区主体、社会各界和农民群众广泛参与的工作推进机制和整体合力。

第1章 目标定位篇 1.1. 项目背景

[国家美丽建设的战略要求] 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形成“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出建设美丽中国的战略构想。并指明了进行生态建设的四个方面: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xxx城市战略的要求] xxx市提出率先实现基本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城乡统筹是举措关键,如何解决三农问题是战略目标能否实现的关键。

在国家与城市的战略要求下,xxx市提出打造“美丽乡村、美丽中国”示范区的战略设想,并制定了详细的工作计划和建设内容,本次规划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1.2. 总体要求

2013年2月5日全市农村工作暨美丽乡村建设大会通过《关于推进美丽乡村示范区建设的实施意见》,里面对美丽乡村的建设提出了5大主要目标和十大任务。市政府要求在新三区和两县打造五个“美丽乡村美丽中国”示范区,并将江宁片区作为试点先行先试。

美丽乡村五大目标:空间优化形态美、功能配套村容美、业兴民富生活美、生态优良环境美、乡风文明和谐美。

美丽乡村建设十大任务:优化城乡发展空间、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强化农业生态保育、推进土地综合整治、加快新市镇和新社区培育、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深化农村文明建设、促进经济发展农民增收、完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1.3. 发展条件分析 1.3.1. 自然地理现状 (1)气候

规划区属于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无霜期较长,平均达224天,雨量充沛,春温夏热、秋暖冬寒、光照充足、四季分明,气候条件优越,年平均气温为15.50c,年平均降雨量为1005.7毫米左右。

(2)地形地貌

规划区位于长江三角洲平原,属于丘陵河谷,地形以岗丘平原为主,主要体现为低山丘陵地貌,地势中部高,东、西部低,境内丘陵、山区、冲田、岗地相互交错,地形复杂。

规划区中部山体为xxx南部重要生态廊道,自北向南带状绵延,其中云台山峰最高,海拔319米,山峰海拔高差小,其间散布大小不一的水库与湖泊。

(3)土壤特征 规划区土地肥沃,土壤组合以马肝土—黄白土—青泥条土—黄岗土为主要形式,适宜麦、稻、茶、竹的生长。 1.3.2. 社会经济现状

(1)行政区划

规划区共涉及4个街道的52个社区,656个自然村,其中包括:横溪街道18个社区,236个自然村,谷里街道11个社区,141个自然村,江宁街道17个社区,229个自然村,秣陵街道6个社区,50个自然村。

表1.1 规划区涉及各街道社区名录 (2)经济发展概况【美丽乡村规划方案】

规划区四个街道中秣陵街道经济发展最好,经济总收入、国内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以及农民人均收入等经济指标均位于首位。其次为江宁街道,而谷里街道的农民人均收入较高。秣陵街道二三产的比例较高,分别达到54%和41%,农业增加值的比例最小仅5%。谷里街道一二三产比例为18:55:27工业的比重最高。江宁街道一二三产比例为22:38:40,三产的比重最高。

规划区各社区一二三产业的收入存在明显的差异。其中服务业收入和工业收入均呈现明显的由东向西逐渐降低的趋势,其中横溪社区和云台社区服务业和工业收入均较多。其次新杭社区、胜家桥、云山、谷里、祖堂社区的服务业收入排名靠前,而甘泉社区、红旗社区、云台社区、向阳社区的工业排名较靠前。中西部社区的农业收入较多,其中南山湖和丹阳社区最多,其次为清修、牧龙、陆郎、荷花、甘泉湖和许呈社区。

规划区农民人均收入整体较好,2011年除了大盛社区以外,均大于13000元远高于全国6477元的平均水平。其中清修、南山湖、甘泉湖、谷里、祖堂、横溪和西岗社区的农民人均收入大于17000元。

截止2011年底,秣陵街道71328户,总人口224260人;江宁街道28675户,总人口89472人;谷里街道22902户,总人口57946人;横溪街道14555户,总人口76845人。其中甘泉湖、牧龙、南

山湖、谷里和丹阳社区的人口最多,大于5000人。其次荷花、横溪、许呈和西岗社区的人口均大于4000人。总体上看,规划区人口有向东部社区集中的趋势。

规划区的农用地较多,除了天然社区之外,其他社区的人均农用地均大于1亩,而大部分社区的人均农用地在2亩以上。其中横山和洪幕社区的人均农用地最多在6亩以上。

图1.1 重要社会经济指标图

表1.2 各街道社会经济发展概况统计表 (3)聚落体系

美丽乡村规划方案(二):2015乡村生态旅游项目实施方案 美丽乡村规划方案

2015年

目录

第一章 项目概况 ............................................................ 2

1.1规划背景 ............................................................. 2

1.2 建设原则 ........................................................... 3

1.3 指导思想 ............................................................ 4

1.4 发展目标 ........................................................... 5

1.5 建设内容 ........................................................... 5

1.6建设期限 ............................................................. 6

第二章 规划必要性及意义 .................................................... 7

第三章 我国乡村旅游目前存在的问题 ......................................... 11

第四章 开发**市**乡村旅游业的构想 .......................................... 13

第五章 项目规划选址 ....................................................... 18

5.1 项目选址 .......................................................... 18

5.2项目区基本情况 ...................................................... 19

5.3 项目区资源优势 ..................................................... 19

第六章 建筑方案选择 ........................................................ 22

6.1建筑设计方案选择指导思想与原则 ...................................... 22

6.2项目建筑规划方案 .................................................... 23

6.3建筑方案 ............................................................ 24

第七章 客源市场分析 ........................................................ 26 7.1贵州省旅游市场发展 .................................................. 26

7.2**市旅游市场分析 .................................................... 27

第八章 总体规划布局 ....................................................... 30

8.1 空间总体布局 ....................................................... 30

8.2分区布局 ............................................................ 30

第九章 具体建设内容 ........................................................ 33

9.1主体工程建设 ........................................................ 33

9.2配套设施建设 ........................................................ 34

9.3 辅助工程建设 ....................................................... 38

第十章 安全、消防节能 ...................................................... 39

10.1消防 ............................................................... 39

10.2安全 ............................................................... 41

10.3节能 ............................................................... 43

第十一章 总投资估算 ....................................................... 47

11.1投资估算 ........................................................... 47

11.2资金筹措方式及来源 ................................................. 48

第十二章 效益分析 ......................................................... 50

12.1规划区收入来源 ..................................................... 50

12.2成本估算 ........................................................... 51

12.3效益分析 ........................................................... 52

12.4 财务评价结论 ...................................................... 56

第十三章 总体评价 ......................................................... 57 13.1经济效益评价 ....................................................... 57【美丽乡村规划方案】

13.2社会效益评价 ....................................................... 57

第一章 项目概况 1.1、规划背景

自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回归自然、贴近自然、融合自然的乡村旅游作为一种新的旅游方式便应运而生,越来越受到游客的青睐,逐步成为游客最多、人气最旺、条件最方便的旅游目的地。乡村旅游成为一个品牌,这是时代的产物,也是历史的必然。乡村旅游现已成为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和城乡生态环境建设的新载体、帮助农民增收致富的新渠道、促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特色经济发展的新动力、转移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新途径,提高农民素质、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新形式,其发展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与社会和谐相处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种有益尝试和实践。

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上通过的十一五规划建议,明确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根据胡锦涛同志总结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坚持从各地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建议》还指出,采取综合措施,广泛开辟农民增收渠道,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重大命题,并把它作为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提到全党面前,既为我国农村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也为乡村旅游的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注入了新的活力。尽管近年来**市乡村旅游在发展中规范、在规范中发展,发展势头迅猛,已经成为**市旅游业新的经济增长点,但总的来看,仍处于起步阶段,尚需进一步规划、整合、建设和发展。为了促进**市**镇乡村旅游健康、持续、快速发展,努力探索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的新路子,特编制**镇五指山乡村旅游建设项目。

1.2 建设原则

以农为本,科学规划

坚持以农业为基础,农民为主体,农村为单元,按照生产、生活、生态相统一,

一、

二、三产业相融合的要求,围绕农业生产过程、农民劳动生活和农村风情风貌,分类规划,合理布局,引导各地有序发展。

因地制宜,突出特色

以自然生态、文化内涵为重点,坚持传统与创新统一,加快培育**市**镇周边、依山傍水自然生态区和传统特色农区的休闲农业发展,变资源文化优势为产业经济优势。

强化服务,规范管理

加大教育培训、宣传推介、营造环境力度,制定规范标准,创建示范典型,引导行业自律,实现休闲宣泄业基地建设、食品卫生、公共安全、生产过程、接待服务、环境保护的标准化、规范化。

政府扶持,社会参与

创新体制,强化政府在政策扶持、规范管理、公共服务、营造环境等方面的作用,充分发挥市场调配资源的基础作用,调动社会力量的积极性,形成休闲农业发展的良好局面。

1.3 指导思想

坚持以农为本,突出特色,因地制宜、持续发展的原则,按照增加农民收入,扩大农村劳动力就业的总体要求,与新农村建设、四在农家、美丽乡村、旅游业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结合起来,逐步形成政府主导、农民为主体,部门配合、全社会积极参与的发展格局。加强产业引导,推进提质增效,努力把**镇休闲农业提升到一个新的发展水平。

坚持以乡村为依托,市场为导向,绿色为主体,结合推进城乡一体化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目标,整合乡村旅游资源优势,丰富乡村旅游文化内涵,提升乡村旅游品牌效应。

一、人文特色景观:主要包括服务接待区特色建筑群、乡土民俗文化景观和体验农家生活的人文景观等。

二、文化特色景观:以文化长廊主体,展现各种乡土文化、旅游文化、养生文化、民间文化、传说故事等。

三、生态果林景观:既是**镇乡村旅游的基础底景,也是以规模取胜的特色支撑资源。

四、沿山生态观光林带景观:以五指山山体良好的植被和延绵的天际轮廊线构成,成为康体运动和农业体验的绿色生态氧吧。

美丽乡村规划方案(三):2015村美丽乡村实施方案

方案一:村美丽乡村实施方案

一、基本概况

(一)项目名称:新杭镇徐家边村农村美丽乡村项目

(二)项目实施单位:新杭镇徐家边村村委会

(三)项目实施地点:新杭镇徐家边村

(四)项目实施内容:

"美丽乡村"的总体要求是"四个美",即"规划科学布局美、村庄整治环境美、创业增收生活美、乡风文明素质美",与之相对应,要具体开展"四个行动计划",即"生态人居建设行动"、"生态环境提升行动"、"生态经济推进行动"、"生态文化培育行动"。通过整个美丽乡村建设计划的实施,达到"村村优美、家家创业、处处和谐、人人幸福"的目标。鉴于此,徐家边村美丽乡村将做以下项目:

1、建立一座生活污水处理池

2、在村口处建立一座永久性的门头

3、修建水库(休闲、垂钓)

4、沿徐家边村主干道两边修建宽5米的绿化带

5、在村委会办公楼前修建休闲广场(健身器材、绿化)

6、将村委会办公楼亮化

7、提升林塘茂、胡家桥、徐家边、新农村小区老点建设

8、胡家桥道路拓宽

9、建60个生活垃圾收集池

二、指导思想

为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新杭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生态文明村建设,以人为本,科学规划,逐步建立健全美丽乡村长效机制,努力抓好农村生活环境与质量、过程管理和资源化利用,注重提高广大农村居民环保意识。按照"政府主导、全民参与、因地制宜、讲求实用"的工作原则,努力构建"户为基础、村为主体"的多元化乡村环境卫生管理体系,全面提高农民卫生意识,增强农民健康素质,优化农村公共环境,有效解决群众普遍关心的环境问题,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天蓝、地绿、水清、景秀、村美"的目标。

三、总体目标

力争至20xx年,全村80%以上的村民组创建成为符合美丽乡村要求的乡村。规划总体指导思想以提高农民收入、提升农民生活品质为核心,全面美化农村生态和人居环境,努力把我村建设成"创业增收生活美、科学规划布局美、村容整洁环境美、乡风文明和谐美的美丽乡村"的总体布局。我村高度重视,严格要求,通过抓点成线,延伸扩面,把村庄建设成为生态环境优美、村容村貌整洁、产业特色鲜明、群众服务健全、乡土文化繁荣、农民生活幸福的美丽乡村。全面建设"景美、业兴、村新、人和"的美好愿景,整体推进徐家边村生态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

---生态为先。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广大村民在提高了生活水平之后的又一要求,将"美丽乡村"建设和争创国家级生态县工作紧密结合,构建徐家边村生态景观大道,发动村民对自然环境进行保护,增强村民保护环境的意识。

---富民为本。高效生态农业显著发展,形成一批特色农业示范点。农村

二、三产业加快发展,农民实现充分就业、村域经济日益发达。"十二五"期间,力争实现农业增加值年均增长3%以上,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率高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率。

---村美为基。将农村垃圾收集处理延伸到每个行政村,覆盖率达100%。同时,积极探索适合徐家边村实际的垃圾分类方法、生态循环处理方法,建立农村垃圾"有机垃圾处理还田、可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不可回收无机垃圾焚烧、建筑垃圾填埋处理"等处理模式,达到了农村垃圾处理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目的,极大改善了农村环境卫生面貌。

---和谐为魂。农民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进一步提升,民主法制、生态文明意识深入人心,生活方式更加健康、科学、文明。村民自治不断深化,村级组织建设不断加强,农村社会更加和谐。

四、工作要求

(一)建立"美丽乡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

"美丽乡村"建设是今后一段时间我村工作的重点。健全领导体系,坚持主要领导亲自抓,形成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农民主体、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我村成立"中国美丽乡村"建设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 "中国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并明确村两委班子分工,做到分工负责,狠抓落实。

(二)积极宣传发动、营造浓厚的创建氛围

"美丽乡村"项目是一项改造农村、造福农民的民生工程,要切实加大宣传动员力度,要把学习十七大精神与"美丽乡村"的创建宣传活动结合起来,利用动员会、文化下乡、工青妇等部门开展的各类活动广泛开展"美丽乡村"建设的宣传,努力营造建设"美丽乡村"的浓厚氛围。

(三)加强"中国美丽乡村"建设的工作检查、考核

加强工作考核,围绕"村村优美、家家创业、处处和谐、人人幸福"四个方面的目标,按照县政府制定的"中国美丽乡村"创建的考核内容及标准,把建设"美丽乡村"工作作为考核的重要内容,建立健全工作督查制度,开展定期与不定期的督查,制定出台建设工作考核办法,使各项建设工作目标具体化和责任化。

五、主要任务

(一)抓好环境提升工程

1、树立"中心"新形象,传承传统文化。完成村委所在地道路硬化、绿化、亮化等改造,树立体现徐家边村特色的形象标志牌,在一定区域以"文化长廊"、"徐家边村水源头"等醒目形式的表达,通过形象建设,提升"徐家边村"的第一印象。

2、提升整体环境。在原有基础上,加大投入力度,实施徐家边、观音塘、胡家桥等环境的绿化、美化、亮化工程,安装路灯150盏;全村开展"绿色庭院"、"美丽家庭"等创建评比活动,进一步美化庭院,实现户户优美,全面提升村庄整体环境。计划投入345万元。

3、提升基础设施水平。一是继续实施污水标准化治理工程;二是完成徐家边村生活垃圾整治;三是加大对村庄绿化的投入;四是加大用电、用水等公共设施的投入。进一步改善生产、生活条件。计划投资200万元。

4、进一步巩固创建成果。进一步巩固新农村的创建成果,完善健全徐家边村村卫生保洁制度、村庄环境长效管理机制,全面提高全村村民的卫生保洁意识。

(二)抓好产业提升工程

1、大力推进现代都市农业建设。加快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促进农业标准化、规模化、专业化生产。强化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加强病险水库山塘的除险加固工程建设。着力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强农技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三位一体"的农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2、全面拓展农民创业就业领域。加快发展各具特色的乡村休闲旅游业,鼓励社会资本投资连片开发乡村生态旅游项目,大力创建农家乐休闲旅游特色户和农家乐特色精品示范区,规范提升农家乐经营管理水平。积极培育农村旅游节庆活动。注重与产业发展相结合,引导发展农村集体物业经济。

3、加快培育现代农业经营主体。积极扶持一批产业带动性强、市场竞争力强、与基地农户利益联结紧密的农业龙头企业和种养大户,大力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支持工商企业参与现代农业建设,强化科技人员联基地、联龙头企业的措施,培育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积极引导大学生投身现代农业。

(三)抓好服务提升工程

1、加快农村建设,提升服务水平。做好信息服务平台和农民信箱建设,进一步巩固和加强村综合服务中心的管理,强化为民服务意识,制定和完善各项便民服务措施,提升服务水平,切实解决群众的实际问题;建立村宣传长廊,规范村务、财务、党务公开制度,全面落实村民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监督权。

2、进一步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增强村级组织管理服务功能。以市场为导向,立足资源优势,全面盘活闲置的旧厂房、管理用房等存量资源,搞好资产经营。20xx年力争村集体经济收入比上一年增幅20%,增强村级组织管理服务功能。

3、提高农家乐工作站服务水平。依托农家乐工作站,进一步密切全村各农家乐的联系,在操作技能、解决劳动力、经营思路、政策宣传等方面提供有效的信息。不断提高工作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创新工作思路,学习有农家乐特色村的优秀经验,创出徐家边村独特的农家乐旅游休闲品牌。

4、强化社会保障,切实加强对困难群众的帮扶工作。20xx年村委班子帮扶低收入户或特困户19户,保障困难群众的生活稳定,充分体现徐家边村村出处和谐的新气象。

(四)抓好素质提升工程

加大教育、文化、体育等社会公共事业的投入,提升村民的文化素养,进一步推进精神文明建设。一是配足村文化活动中心所需的各设施设备,筹措老年活动经费,积极开展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高效利用村党员活动多功能教育室,经常性地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使之成村民们学习科技文化的课堂、娱乐的场所,进一步丰富广大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二是组织各种类型的培训,积极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现代化新型农民。三是开展"好媳妇、好公婆"评比活动,在全村树立文明新风尚,充分展现徐家边村人人幸福的新生活。

方案二:石山村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

根据南英委办[20xx]26号《关于印发英都镇建设"美丽乡村"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建设"美丽乡村"是今后5年我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方向和推进工作的总抓手,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必然要求。为加大城乡统筹发展力度,优化农村人居环境,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进一步提升我村新农村建设水平,根据《英都镇建设"美丽乡村"五年行动方案(20xx-20xx年)》,结合我村实际,提出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我村建设"美丽乡村",以"生态、绿色、和谐"为主题,以提升农民生活品质为核心,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强化规划龙头作用,大力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深化农村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提升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努力把石山村建设成"村庄秀美、环境优美、生活甜美、社会和美"的宜居、宜业、宜游"美丽乡村"。

二、总体目标

着眼于城乡统筹发展,力争在5年时间内,通过改变农村环境脏乱差和建设无序问题、推进农业经营制度和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等改革,加大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和民生事业建设,大大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改变农民生活方式、优化农村管理模式,加快农村向城镇化转变、农业向现代化转变、农民向城镇居民转变。

--村庄秀美。村庄规划建设管理到位,农民房屋建设有序,布局合理,农民房屋外观协调,体现闽南特色。

--环境优美。农村垃圾、污水得到有效治理,村内无卫生死角。常年清洁卫生,建立长效保洁机制。家禽家畜圈养,农户庭院整洁,房前屋后环境干净,无乱堆乱放现象。农户自来水和无害化卫生户厕基本普及,消灭旱厕。村庄道路通达、绿树成荫、水清流畅。

--生活甜美。农业结构优化,生产、生态和文化功能进一步拓展,农民增收渠道增多。农村教育、卫生、医疗、文化和体育等社会事业大力发展,公共服务设施健全。农民文明观念提升、生活便利、文化体育活动丰富。

--社会和美。基层组织健全,村级组织战斗力强,群众对村级班子的满意率达到90%以上。社会管理民主,"世纪之村"管理平台完善。农村治安良好,无发生重大刑事案件和群体性事件。

三、基本原则

--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建设"美丽乡村",要立足经济社会发展基础,顺应发展变化趋势,要突显生态文明,保护生态环境,注意挖掘文化内涵,展现乡村特色。

--坚持以人为本、改革创新。建设"美丽乡村",要把落实好、维护好、发展好农民的最根本利益放在第一位,立足解决"三农"工作中的突出问题,大胆突破村庄规划建设、农村土地使用制度、发展现代农业等遇到的体制、机制障碍,建立农民与土地的新型关系,促进农民集中居住或进入城镇。

--坚持长效推进、巩固提升。建设"美丽乡村",要整合所有行政资源和集中全社会力量,建立可持续的长效推进工作机制,促进形成齐抓共管、整体推进、协同协作的良好局面。

四、主要任务

(一)实施"村庄环境综合整治工程" 要深入贯彻落实南安市、英都镇关于开展村庄环境整治工作的部署,把村庄环境综合整治作为建设"美丽乡村"的基础性工作,突出"点、线、面"综合整治,切实抓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试点工作。

1、开展家园清洁行动。全面落实村庄卫生保洁。以"一清一保一机制",即村庄环境卫生清洁、公共场所专人保洁,农村长效保洁机制基本建立为目标,以"三清六改"(清垃圾、清污泥、清路障,改路、改水、改厕、改沟、改圈、改厨)为重点,完善农村垃圾"户分类、组保洁、村收集、镇中转、市处理"的长效收集处理机制,实现垃圾无害化处理。推行无害化卫生户厕建设或改造,对全村露天厕所(旱厕)提出拆除埋填处理方案,对全村露天厕所拆除户每自行拆除一个露天厕所(旱厕)对象给予补偿300元,并同时给予补贴建无害化厕所(三化厕或环保型化粪池)1000元,力求无害化厕所普及率达80%以上。同时按需求村级组织建设水冲式公厕2-3个,分布园南、宫后、石坑三大片区。对全村猪舍提出整治方案,村集居区不允许建猪舍圈养猪,村集居区内原建猪舍要求农户自行拆除,猪舍按15平方以下每个补偿300元给予拆除,15平方及以上每个补偿500元给予拆除,集中攻坚整治农村生活垃圾等突出问题,确保农村环境整洁、河流水源清澈。

2、推进绿化美化建设。按照"建筑风貌好"的目标,根据分期实施的原则,组织开展改旧建新和房屋立面改造,整治旧房外观,保持古村特色,美化村庄形象,引导农户进行庭院整理,农家庭院基本实现净化、绿化、硬化。加强"四旁四地"(村旁、宅旁、水旁、路旁,宜林荒山荒地、低质低效林地、坡耕地、抛荒地)的造林绿化工作,建设村庄公共绿地。路旁两侧、水旁宜林地段绿化率达80%以上,构建优美的乡村环境。

3、开展农村生态建设。保护山水田林自然风貌。疏竣河塘沟渠,保护农村自然湿地,保持水体洁净,修复村庄水系水景,计划筹资500万元进行石山溪辖区流域整治,形成亲水环境。

(二)实施现代农业发展工程

1、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一是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注重增产增效并重、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结合、生产生态协调,促进农业技术集成化、生产经营信息化。加强农业污染治理,大力推广应用商品有机肥,实施农药减量控害增效,提高规模化畜禽养殖排泄物综合利用和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促进农业清洁化生产;二是严格产业准入门槛,严禁"二高一资"(高耗能、高污染、资源性)产业到水源保护区及坂头水库库区入户。推动企业到工业项目集中区集聚,严格执行污染物排放标准,集中治理污染。推行"循环、减降、再利用"等绿色技术,优化乡村工业产业结构。

(三)实施社会和谐促进工程

1、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发展农村教育、医疗卫生、人口计生等社会事业,提高石山村卫生所医疗水平,全面提高农村卫生保障水平

2、创新农村社会管理模式。逐步推行"网格化"管理模式,全面推行"一站式、一条龙"便民服务,增强农村综合服务功能。制定和实施村规民约,实现农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依法合理调节农村利益关系,有序引导农民合理表达利益诉求,有效化解农村矛盾纠纷。积极开展平安创建活动,以村警务室、联防队,平安基金会为平台加强社会治安防控工作,维护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3、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全面推进"168"工作机制。加强村级组织队伍建设,建立健全村级组织运行保障机制。深化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全面推广"世纪之村"平台,完善农村各项管理,加强对农村集体"三资"的监管,提高村级组织引领科学发展、构建和谐农村的水平。

五、实施步骤

石山村"美丽乡村"建设分五个阶段推进:

(一)启动年(20xx年)。9月中旬,开始开展全面的动员部署。村成立领导小组,召开专题会议,深入研究部署建设"美丽乡村"工作,制定实施方案和分解任务。

(二)行动年(20xx年)。大力开展示范项目建设。根据实际,抓好美丽乡村建设。年初,计划投入50万扩大水源,新铺设公山至新寨尾自来水63#管道4.1公里,新建蓄水池1个,方便全村村民安全用水,到20xx年10月,完成农村土地、房屋普查建档,农村实现村庄清洁、基本消除村聚居区内猪舍、露天厕所(旱厕),并建水冲式公共厕所2-3个,做到保洁常态化和制度化。美丽乡村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村庄面貌明显改善。

(三)推进年(20xx)。不断加大创建力度。组织推广农村集中居住,计划征地石山村石坑柯园山40亩,投建新村、建设民房30幢面积20000平方,美丽乡村建设有序推进,农村面貌发生根本的变化。

(四)提升年(20xx)。进一步加大美丽乡村建设力度,按照上级部署推进全村农村"五证"(集体土地所有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证、宅基地使用权证和房屋所有权证、林权证)的确权发放。不断完善相关制度,健全美丽乡村建设长效管理机制,计划筹资500万元进行石山溪辖区流域整治,形成亲水环境,美丽乡村建设总体水平有较大的提高。

(五)深化年(20xx年)。全面回顾建设"美丽乡村"的经验做法,进一步完善配套制度,持续开展创建活动,形成长效工作机制,全面提升"美丽乡村"的建设水平。

方案三:岳家圈村创建美丽乡村实施方案

岳家圈村共240户,总人口670人,党员36人,村民代表33人,两委班子成员共4人,耕地面积850亩,山岚1500亩,村民年人均收入8600元,收入的主要来源是:苹果、樱桃等果树。

20xx年以前,岳家圈村是一个出了名的脏、乱、差村。污水到处流,苍蝇满天飞,禽畜跟人跑,垃圾到处丢,雨天两腿泥,晴天一身土,进村的道路没法走。自20xx年11月岳家圈村换届选举以后,新当选的村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付景兵带领新的两委成员建章立制、规范村规,投资160万元大刀阔斧整山路,清垃圾,拓荒硬化村中道,安装路灯70多盏,对全村自来水进行了改造,修复了随时就要倒塌的两委办公场所,健全了党员活动室、村民活动室,硬化了村民健身广场。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村民的整体素质也相应得到了提高,村规民约大家都能自觉遵守。村里的变化,得到了全体村民的称赞,赢得了上级党委、政府的认可。先后获得了蓬莱市委市政府颁发的20xx年度"平安建设先进村"、20xx年度"道德工程建设和谐文明村居"、20xx年度"建设和谐稳定模范村"、20xx年度"文化建设示范单位"和烟台市委市政府颁发的20xx年度"五星级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等荣誉称号。

今年,为深入推进生态文明乡村建设,进一步培树典型、打造亮点,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在全市开展"蓬莱美丽乡村"创建活动。这对岳家圈村而然,不仅是一次岳家圈村整体水平提升的良好机遇,更是一次岳家圈村两委班子和全体村民能力、实力和素质的展示。岳家圈村依山傍水,黄水河绕村而过,对面山系几经风雨,造就了很多奇特的地貌景观,爪鬏山、王母娘娘洞、金鱼缸、老虎洞、仙人泉、仙人脚,每一个景观地方都有一个美丽而又神奇的传说。由于多年来缺乏对自然景点的认识和开发意识,丰富的资源条件闲置而没有被开发打造。

一、创建美丽乡村的目标定位

打造美丽乡村必须因地制宜,创造特色。为了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一村一品、一村一韵"的总体要求, 结合本村依山傍水的地理优势和悠久的民俗文化特点,创建美丽乡村本着 "宜居宜业宜游"的理念,将岳家圈村着力打造成"乡村休闲,文化体验,人居和谐,民俗旅游"的"四美"村庄。即"规划科学布局美、村容整洁环境美、创业增收生活美、村风文明素质美"。

二、创建美丽乡村的主要任务

1、村巷道路硬化工程

为使村民彻底告别"雨天两腿泥,晴天一身士"的生活状况,对村内巷道7500平方米路面彻底硬化。每平方米50元,共需资金37.5万元。目前这项工程已经启动。同时,结合黄水河河道的整治工程,对黄水河河边的环村路长900米、宽8米的路面进行硬化。总面积7200平方米,每平方米80元,需投资57.6万元。此项工程可为岳家圈村东山开发旅游奠定基础。

2、黄水河河道整治工程 岳家圈村三面环绕黄水河,黄水河河道整治是今年山东省水利厅的计划项目,整治过程中可浆砌黄水河500米两侧河道。这个项目上级投资380万元,现已招投标完毕,近期可动工。

3、村内巷道、庭院绿化工程

为实现"林在村中,村在林中,路在绿化带中,人在风景中"的目标,家家户户进行门前房后绿化、庭院绿化、村巷道路两侧绿化带绿化,共需资金20万元。

4、村庄亮化工程

按照"节俭、大方、美观"的原则,村巷道路硬化竣工后,路两边安装路灯,亮化共需资金20万元。

5、村巷、庭院净化工程

彻底清理村内巷道、农户门前屋后各类垃圾和堆积物,并建立健全保洁长效机制。在村内主干道设置小型垃圾箱,通过公益性岗位或安排低保人员,配置垃圾清运车,对村内垃圾及时清运,集中处理,使村内环境卫生做到制度化、经常化、清洁化,彻底解决村内柴草乱垛、粪土乱堆、污水到处流、苍蝇满天飞、禽畜跟人跑、垃圾到处丢的现象。

6、村容村貌美化工程

目前,村东河边的猪棚、鸡棚等养殖大棚,由于离村较近,既不卫生又不美观,污染环境,与美丽乡村既不协调,又影响村容村貌。村委决定全部拆除,并按照"统一规划,集中管理,分户养殖"的模式,在离村庄较远的地方重新选址新建一处高标准的养殖基地。切实维护群众的利益,增加农民的收益。同时,在目前村东河边养殖大棚的地方投资20万元新建一处垂钓园。人们可以在这里看着袅袅炊烟、碧绿青山、潺潺流水,休闲垂钓。投资15万元在村委大院新建图书室、电子阅览室等公共为农服务设施;按照"统一设计、统一风格"的标准对村内主要巷道两侧墙体进行装饰粉刷,并利用装饰墙面制作"基层党建、惠农政策、计划生育、法律法规"宣传墙。

7、东山景点开发工程

岳家圈村东山有着很多奇特得天独厚的地貌景观自然资源和悠久的民俗文化,爪鬏山、王母娘娘洞、金鱼缸、老虎洞、仙人泉、仙人脚等,每一个景观地方都有一个美丽而又神奇的传说。尤其王母娘娘洞,听村里的老人讲,过去每年的三月三日,周围十里八乡的老百姓都到东山赶庙会,规模非常大,并在王母娘娘洞前搭戏台,唱戏能唱三天三夜。现在虽然没有庙会了,但每年的三月三日、正月初一和十五,周围的群众还是有来王母娘娘洞祭拜王母娘娘、烧香烧纸磕头、半夜挂红的。这些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资源和来自久远的民俗文化,经过一定的包装、策划和营销,完成可以打造成具有乡村地域特色的休闲观光景点。目前,村委会已经与蓬莱民生置业有限公司签约立项,同意利用爪鬏山、王母娘娘洞等民俗资源开发旅游项目,同时为岳家圈村兴建苹果、樱桃、葡萄、大枣等观光采摘园,开展无公害水果采摘特色旅游项目,从而打造岳家圈村的乡村农家乐。

8、农户农家乐样板房打造工程

计划投资40万元本着"农户自愿、条件相当、诚信可靠"的原则,在现有农户住房的基础上,按照渔(农)家乐客房设施设备配备、配套标准,经稍加改造,先期打造20户具有浓郁乡村特色的农家乐样板房,并通过有计划地组织接待观光采摘、休闲度假、特色旅游的游客,开发农家乐项目,以此达到先让一部分人先期致富的目的。。

三、资金来源

我村是省财政厅的联系点。目前,市财政局已经落实了60万元帮扶资金;小门家镇党委、政府也同意给予一定的扶持;市民生置业有限公司也能给予一定的赞助;付景兵个人可以出资20万元。相信岳家圈村在相关部门以及其他社会力量的帮助下,创建美丽乡村的目标一定能实现,岳家圈村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方案四:榜上村美丽乡村实施方案

为加快推进毛厝村美丽乡村建设,进一步提升村庄整治水平,将农村打造成为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认真贯彻实施市、县、镇建设"美丽乡村"五 年行动计划方案,提升我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水平,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结合我村实际,特制定毛厝村"美丽乡村"创建工作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美丽乡村建设要求,以深化提升村庄整治工程建设为载体,推进农房改造集聚,加快"两新"工程建设,完善村庄整治长效管理机 制,巩固村庄整治成果,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建设"美丽乡村"是贯彻落实我县实现"统筹城乡发展先行县"的一项重要工程。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三化同步"(在工业化、城村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为导向,以提升农民生活品质为核心,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强化规划引领作用,大力开展农村环境整 治,深化农村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提升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形成有利于农村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人居环境体系、现代农业产业结构和新型农民组织方式、农民 现代生活方式和农村先进管理模式,利用3-5年时间,按照环境整治型逐步完成整治任务,把毛厝村建设成为"村庄秀美、环境优美、生活甜美、社会和美"的宜 居、宜业、宜游"美丽乡村"。

二、主要任务

(一)实施"生态人居建设行动"。按照科学布局规划的要求,推进中心村培育、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和农村住房改造建设,改善农民居住条件,构建舒适的农村生态人居体系。

1、 推进农村人口集聚。大力培育建设毛厝自然村,以优化村庄和农村人口布局为导向,修编完善以中心村为重点的村庄建设规划,通过村庄整理、异地搬迁等途径,推 动自然村落整合和农居点缩减,引导农村人口集中居住。开展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全面整治农村闲置住宅、废弃住宅、私搭乱建住宅。实施"农村建设节地"工程, 推行建设联立式住宅,控制建设独立式住宅。

2、推进生态家园建设。全面开展水源综合整治,实施生活污水净化工程,修缮毛厝中心渠道。

3、完善基础设施配套。深入实施村组道路、农民饮水安全、农网改造等工程建设。建设农民文化休闲公园,健全农村文化、体育、卫生等公共服务。

(二)实施"生态环境提升行动"。按照村容整洁环境优美的要求,突出重点、连线成片、健全机制,切实抓好改路、改水、改厕、垃圾处理、污水治理、村庄绿化等项目建设,构建优美的农村生态环境体系。

1、完善农村环保设施。按照"先规划、后建设,先地下、后地上"的原则,建设垃圾处理、污水治理、卫生改厕等环保设施项目。实现农村垃圾集中收集处置全域覆盖,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卫生户厕农户达到总农户数的80%以上。

2、开展村庄绿化美化。大力扶持苗木专业合作社发展,鼓励群众植树,大力发展乔木和乡土、珍贵树种,形成道路河道乔木林、房前屋后果木林、公园绿地休憩林、村庄周围护村林的村庄绿化格局。

3、建立农村卫生长效管护制度。加强村庄卫生保洁、设施维护和绿化养护等工作,落实相应人员、制度、职责、经费,探索建立以政府补助为辅、以村集体和群众为主的筹资机制,确保垃圾、污水等设施正常运行。探索建设村综合保洁站,拓宽保洁范围。

(三)实施"生态经济推进行动"。编制农村产业发展规划,推进产业集聚升级,发展新兴产业,促进农民创业就业,构建高效的农村生态产业体系。

1、发展乡村生态农业。积极扶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发展农业规模化、标准化和产业化经营,推广种养结合等新型农作制度,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扩大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生产。

2、发展乡村生态旅游业。利用田园风光、山水资源和乡村文化,发展乡村"农家乐"休闲旅游业。

3、发展乡村低耗、低排放工业。按照生态功能区规划的要求,严格产业准入门槛,严禁"二高一资"产业到村入户。大力引进低耗、低排放的手工业加工企业。

(四)实施"生态文化培育行动"。按照乡风文明的要求,以提高农民群众生态文明素养、形成农村生态文明新风尚为目标,加强生态文明知识普及教育,积极引导村民追求科学、健康、文明、

美丽乡村规划方案(四):2016供销社年美丽乡村建设方案

按照县委、县政府关于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的要求,为指导、帮扶和参与美丽乡村建设,结合驻点村的实际,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二、工作步骤

2016年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组帮扶工作时间从3月份开始至12月底结束。工作主要分三个阶段:

1、动员部署阶段(3月下旬)。工作组根据帮扶安排,进驻到新农村建设点,深入农户开展调查,掌握具体情况,宣传动员广大农户参与美丽乡村建设工作。

2、组织实施阶段(4月初到12月中旬)。工作组按照美丽乡村建设、村建工作任务要求,制定切实可行的年度工作计划,明确村建工作目标和任务,深入村组农户,组织指导和参与美丽乡村建设。

3、检查验收阶段(12月下旬)。针对一年来的帮扶工作,对照工作计划,逐一进行检查,完善各项工作,迎接县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考评组检查验收。

三、工作任务

按照中央、省、市、县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和县委、县政府美丽乡村建设的总体部署,驻村帮扶工作组的主要任务是:

1、广泛进行宣传动员。采取召开村民会议、印发宣传材料、开展“三民”活动等多种形式,广泛学习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大力宣传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意义和相关政策措施,把农民群众的思想统一到中央精神和省、市、县新农村建设的部署上来,使农民群众明确美丽乡村建设的主要内容、工作目标和建设方法,明确自身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所处的地位和承担的责任、义务,树立自信、自助、自立、自强、自建的观念,激发农民群众的内在动力,领导农民积极投资投劳建设自己的美好家园。

2、培育发展特色产业。帮扶工作组要结合当地实际,指导驻点村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大力发展有机蔬菜、畜禽水产、井冈蜜柚、高产油茶、花卉苗木等特色种养业,积极推进庭院经济、务工经济等,培育壮大专业大户和农民经纪人队伍。大力发展农民专业保作社建设和稳妥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加快农业实用技术推广和新型农民培育步伐,使帮扶的新农村建设村点形成“一村一品”产业,60%以上的农户参加专业合作社,农民增收走在全县前列,过上美满幸福生活。

3、着力抓好村庄整治。积极协助驻点村制定村庄整治建设规划,按照“三清六改四普及”和“三绿一处理”要求,搞好村庄整治,使驻点村庄路面硬化,100%农户接通自来水,95%农户建水冲式卫生厕,农户普及电话,90%农户普及有线电视(含微波接收);农户住房院舍整治,村内道路、水沟、池塘通畅;搞好人畜分离,杂物堆放整齐,推广太阳能、沼气等清洁能源。村点“三绿一处理”建设(庭院绿化、道路绿化、村旁绿化和垃圾无害处理),要结合“一大四小”工程,大力开展造林绿化,使村内外主干道、庭院、空闲地林木覆盖率达30%。定期开展卫生打扫和垃圾处理,抓好垃圾分拣分类工作,加快农村垃圾回收网络建设,认真执行“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操作标准,杜绝简单填埋或简单焚烧错误做法,确保村庄环境干净整洁。要整治无序建设和违规建房,坚决落实“一户一宅”制度和省里规定的农民建房面积标准,切实做到“八个禁止”,确保村庄人居和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4、推进农村新社区建设。指导帮助驻点村按照科学规划、配套建设、完善服务、管理民主的原则,科学引导农村社区建设。推广“党组织 社区 村民理事会 志愿者协会”、“党支部 合作社 村民理事会”、“党支部 社区 村民理事会”等农村社区管理模式,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村民自治机制,完善农民理事会功能,积极开展“三增两带服务”工作。新农村建设帮扶村点要有一个文化活动室、一处休闲活动场所、一个宣传栏和一套管理制度;开展“清洁户”、“文明户”、“信用户”、“五好家庭”、“生育文明”等群众性评比活动,促进乡风文明和管理民主。从而建成以和谐文化为主轴,以创业文化,科学文化、道德文化、群众文化和法制文化为覆盖,党群组织较完备、产业较发达、功能较齐全、社会风气良好的农村新社区。

5、维护农村和谐稳定。引导村级组织不断创新管理理念和方式方法完善公共服务,化解矛盾纠纷、妥善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对新农村建设中出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协助村委会把矛盾、问题处理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加强村民理事会建设,引导群众积极参与村级事务管理,切实发挥好群众在农村社会管理中的主体作用。加强宣传教育,积极开展访民情,解民忧、保民安活动,组织机关干部与困难群众结对帮扶,定期走访慰问贫困户、五保户等,促进农村和谐稳定。

四、工作要求

1、切实强化组织领导。要加强对驻村帮扶新农村建设工作的领导,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好帮扶工作目标、工作方案和年度工作计划,并认真组织实施。单位主要领导每季度、分管领导(工作组长)每月至少要到驻点村开展调研、指导工作1次,协商解决村点建设过程中的实际问题。

2、加强上下协调工作。工作组要在驻点村所在乡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积极开展工作,从驻点村群众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入手,积极帮扶村点解决新农村建设资金、项目和技术,确保各项建设任务的顺利完成。要积极帮扶村点做好村庄规划,发展富民产业,推进村庄整治等工作。

3、加强工作组自身建设。工作组要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的精神,注重调查研究,进农家门,知农家情,化农家怨,解农家难。建立健全工作、学习、廉政建设、考勤等各项制度,严格遵守纪律,树立勤政为民的良好形象。

美丽乡村规划方案(五):2016住建局帮扶美丽乡村建设工作计划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自2016年全面铺开以来,我局每年都驻村帮扶新农村建设,对推进我县新农村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根据中央、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和市委、市政府《关于提升新农村建设水平建设美丽乡村的实施意见》,和县委、县政府《关于印发的通知》的要求,2016年继续选派干部组成美丽乡村建设驻村帮扶工作组,参与、指导和帮扶美丽乡村建设。为此,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按照中央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和省“五新一好”的目标要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促进农民增收为中心,以造福百姓、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为目的,以特色产业发展、村镇整治建设和农村社区建设为重点,以强化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为保障,创新工作思路,强化工作措施,努力提升新农村建设水平,把驻点帮扶村打造成具有庐陵风格,“生态美、村容美、庭院美、生活美、乡风美”的“五美”乡村。

二、工作安排

2016年,我局的新农村建设村点是镇村衙前,今年的美丽乡村建设驻村帮扶工作时间自2016年4月至2016年12月,总体分三个阶段:

1、启动对接阶段(2016年4月):组成帮扶工作组织机构,深入对口村开展帮扶工作对接,根据村发展总体规划确定帮扶工作内容,明确帮扶工作重点,制定帮扶工作实施方案。

2、组织实施阶段(2016年5月至2016年12月中旬):根据确定的帮扶工作任务,具体组织开展帮扶工作。

3、迎接考评阶段(2016年12月下旬):迎接县新村办组织考评组对我局驻村帮扶新农村建设工作进行检查考评。

三、工作任务

1、着力抓好村庄整治。以驻点村环境建设为重点,规划村庄发展蓝图,加强环境建设和改造。大力修整村庄道路,实现路面全面硬化,村庄道路实现绿化,农民庭院基本实现绿化美化,主要道路实现亮化;改造村庄自来水设施,让农民用上清洁饮用水;全面治理村镇脏、乱、差现象,消除畜禽粪便、生活垃圾和污水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改善农村面貌;生活污水处理做到明、暗有序排放,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和处理;改造畜禽舍,做到人畜分离;建设标准化厕所,改善卫生条件;重点整治无序建设和违规建房,坚决落实“一户一宅”制度和省、市有关农民建房的文件精神,切实做到“八个禁止”。

2、培育发展特色产业。帮扶工作组要结合当地实际,指导驻点村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大力发展有机蔬菜、畜禽水产、井冈蜜柚、高产油茶、花卉苗木等特色种养业,积极推进庭院经济、务工经济、乡村旅游、观光等,培植壮大专业大户和农民经纪人队伍。使帮扶的新农村建设村点形成“一村一品”产业,农民增收走在全县前列。

3、推进农村新社区建设。指导帮助驻点村按照科学规划、配套建设、完善服务、管理民主的原则,科学引导农村社区建设。加快贫困户脱贫致富的步伐。通过新社区建设,提升精神文明水平,实现乡风美。

4、维护农村和谐稳定。引导村级组织不断创新管理理念和方式方法,完善公共服务,化解矛盾纠纷,妥善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对新农村建设中出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协助村委会把矛盾、问题处理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加强村民理事会建设,引导群众积极参与村级事务管理,切实发挥好群众在农村社会管理中的主体作用。加强宣传教育,积极开展访民情解民忧、保民安活动,组织机关干部与困难党员群众结对帮扶,定期走访慰问贫困户、五保户等,促进农村和谐稳定。

四、工作要求

1、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年内要到驻点帮扶村集体办公1-2次,每季度听取一次帮扶工作汇报、研究一次帮扶工作。帮扶单位主要领导每季、分管领导每月要到驻点帮扶村检查指导一次。帮扶工作组要整合各类工作资源,加强上下沟通协调,围绕驻点村美丽乡村建设目标任务,认真扎实开展工作。单位要大力支持驻村帮扶工作组的工作,对帮扶工作组的同志政治上多关心、生活上多照顾,切实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

2、认真履行工作职责。要把开展美丽乡村建设驻村帮扶工作与培养锻炼干部结合起来,配强工作组力量,特别是要挑选一批拟提拔干部和年轻后备干部参加美丽乡村建设帮扶工作。帮扶单位要在人力、物力、财力上加大对帮扶工作的投入。同时每个帮扶单位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为驻点村办一至二件拓展职能优势的好事、实事,确保群众满意。尤其是直接负责规划、产业、开发、扶贫、一村一品、改水、改路、改厕、绿化、垃圾处理工作的部门,更要组织力量深入村点一线进行技术帮扶,把帮扶村建设成示范村。

3、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各单位要建立健全帮扶工作组学习、工作、廉政建设、考勤等各项制度,加强督促检查,做到点上不断人,工作不断线。帮扶工作组要主动与乡镇党委、政府沟通联系,自觉在当地党委领导下开展工作,充分发挥工作组的职能作用。同时,要切实加强自身建设,不增加村里和群众负担,自觉树立良好形象。

美丽乡村规划方案(六):2015美丽乡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实施方案

美丽乡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实施方案

为全面贯彻落实《**市20**年美丽乡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实施方案》和市委要求,解决当前农村存在的突出环境问题,改善农村环境面貌,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结合我镇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整治脏乱差、建章立制、完善设施、确保长效为工作重点,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现实的乡村环境卫生问题为主要内容,以提高农村人居环境为根本目的,全面开展美丽乡村环境综合整治活动,努力创建干净、整洁、绿化、美化的美丽乡村。

二、基本原则

1.全面启动,普遍见效。所有村屯以环境卫生和改善村容村貌为基本内容,落实整治工程,切实改善农村环境。

2.明确目标,落实责任。各村屯负总责,充分发挥各职能部门的作用,上下联动,合力推进。建立健全目标责任制,层层落实责任,量化指标,保证项目建设和资金安全使用。

3.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针对不同村屯经济发展水平、资源环境的差异,我镇把村屯分为三类,一类(三星级)头村、二村,要争先创优;二类(二星级)**、四村、**、**河、**,要提档升级;三类(一星级)**、**、**村,必须达标。采取不同的目标责任制考核评价指标,对目标责任制落实情况进行督查指导。

4.突出重点集中投入。在全面铺开村庄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基础上,重点推进,优先选取主要交通线路沿线村和新农村建设试点村,统筹规划,并结合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并整合各部门资金,集中投入,树立样板,以点带面,做到整治一批、见效一批。

5.严格考核,注重实效。对各村屯责任目标完成情况定期考核,督促各村屯落实各项工作任务,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取得工作实效。

6.完善机制,总结提高。科学设定考核指标体系和标准,完善农村环境保护考核机制。总结村庄环境综合整治取得的成功经验,不断提高工作水平。

三、整治重点

全镇镇村屯,重点整治:同抚路**段、同街路**段沿线、**大堤**段等旅游沿线、各村屯街道、新建基础设施、村委会办公场所、学校、企事业单位、村镇主要出入口、农民住宅房屋室内及房前屋后、通村路和村内街巷道、村内广场、空地和畜禽养殖区域,全面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工作。此外针对**村、**村和**村这三个一星级村庄着重整治。

四、主要任务

我镇要镇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和农民的主体作用,着重解决乡村垃圾乱倒、污水乱排、柴草乱堆、农机具乱停、畜禽乱放的问题,认真开展“四清”、“四改”、“四化”、“一满意”整治工作。

(一)四清内容

1、清垃圾。全面清理村内街道,村屯周边积存垃圾,吊掛垃圾、建筑垃圾、沟渠垃圾、死角垃圾、农户房前屋后、院落、空闲场地的垃圾和我镇辖区的同抚路、同街路沿线的垃圾。使各类裸露的垃圾、历年积存的垃圾、建筑垃圾基本得到解决。

2、清杂物。重点清理村屯道路、巷道旁、农户乱堆乱放的柴草垛、各类生产用具、各类粪肥堆、沙石、粪池、杂草。严禁在公路两侧、景观地带堆放柴草、粪肥和杂物。柴草垛要统一堆放在农户的房屋背街处并远离房屋,消除火灾隐患。

3、清路障。整治车辆乱停乱放,严禁沿街摆摊、乱搭乱建、占道经营、乱堆乱放杂物、乱扔乱倒等行为。

4、清违章建筑和危房。拆除各类违章建设的板房、木棚及违规设置、陈旧的广告牌匾。清理整修有碍观瞻的坍塌破房、残墙断壁、公路沿线和村内破旧篱笆。

(二)四改内容

1、改路。对乡村道路、农村街道及边沟进行维护改造,基本上做到主街硬化,其他街巷道路路面平整、无积水,逐步实现硬化标准。

2、改厕。有条件的村屯推广无害化卫生厕所,各乡镇、村屯因地制宜选择改厕形式,原则上全部改在背街处。各村根据需要在村委会、村广场或活动场所建设公厕。要求对新建或改建房屋建室内厕所。

3、改圈。科学划定畜禽养殖区。限养区内农民饲养的畜禽一律实行圈养,采取有效措施对产生的畜禽粪便、污水进行无害化处理,所设位置不能影响邻居生产生活。严格限制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区等生态敏感区新建、扩建规模化畜禽养殖场,规模化畜禽养殖户,要在村外建饲养场。

4、改垃圾处理方式。加大农村生活垃圾收集、清运装备设施的投入,提倡推行垃圾分级处理模式,做到定点收集、定时清运、填埋处理,各村屯必需设置1-2处垃圾处理场和村外积肥场。根据村屯人口、垃圾产生量等因素,配足配齐垃圾箱、垃圾运输车和保洁员。

(三)四化一满意

1、绿化。我镇要保证市、乡公路、乡村公路沿线、村屯街道、村屯四周种植树木,成活率达85%以上。

2、净化。要从村内到村外,从主街道到小街小巷,从室内到庭院基本达到干净卫生,无暴露垃圾、无污水溢流、无人畜混居、无卫生死角,公共厕所清洁卫生。

3、美化。公路两侧、乡村主街、活动广场、村委会和农户的房前屋后要栽种花、草、灌木、果树。街巷无乱贴乱画、无乱堆乱放。

4、亮化。我镇政府所在地公路两侧、村内主街、乡村综合活动室、活动广场要安装路灯。路灯鼓励使用清洁能源的太阳能路灯。

一满意:保证群众满意度达到90%以上。

五、工作步骤

按照市政协要求的“全面安排、集中整治、典型示范、全力推进”的工作思路,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活动从20**年3月15日—20**年12月30日共分四个阶段进行:

(一)发动整治阶段。(20**年3月15日—5月20日),在市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我镇有党委书记刘保海亲自负责,并组织制定了制定工作实施方案、任务细化分解、明确责任分工、落实目标责任内容。召开动员大会全面部署工作任务,明确整治内容和要求,进行广泛的宣传,提高认识,边发动边整治,集中开展清理积雪和路旁垃圾行动。同时,以头村和二村这两个三星级村为标杆,通过多种形式,大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营造浓厚的整治氛围。

(二)全面推进阶段。(20**年5月20日--7月30日),我镇按照政府主导、农民主体、多方参与的原则,坚持因地制宜,先急后缓,逐步推进。全面铺开“四清”、“四改”、“四化”、“一满意”工作,确保环境卫生整治工作按时按质完成。

(三)考核验收阶段。20**年8月1日--9月31日,我镇专门成立检查小组,按照整治内容制定相关标准,对辖区内的主干线、集镇及村屯的环境卫生自查自纠,不足之处及时整改,并形成书面总结、上报市领导小组办公室。

(四)总结评比阶段。20**年11月1日--12月30日,我镇美丽乡村领导小组将每次年中检查结果与年终检查验收结果,作为各村屯干部考核标准的依据。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镇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简称领导小组),组长有书记刘宝海同志担任;副组长由镇长吉广明和副镇长徐永林担任;成员有相关部门负责人和10个村屯支部总书记组成。领导下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镇中心镇办公室,各村屯也要成立相应的机构。

(二)建立工作机制。建立健全“党委政府统一领导、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农民群众广泛参与、社会各界积极支持”的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机制。建立健全座谈会交流、定期通报、督察督办等制度。

(三)加大资金投入。采取加大财政投入,鼓励企业出资、农民自筹等方式多渠道解决资金问题。各村屯要增加对村庄环境综合整治的投入,要拓宽思路,创新办法,把市政府支持、社会参与和农民自主投入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互为补充、有机结合的良性互动关系。

(四)建立长效管理机制。要以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为契机,建立和完善村庄整治管理制度,加强农村公用设施管理。各村屯要建立村屯垃圾收集、清运长效机制。镇政府与各村屯要签订“环境综合整治及卫生工作责任状”,制定村屯环境卫生长效管理目标;各村屯要制定环保公约、卫生守则、环境卫生“门前三包”责任制、保洁人员工作责任、保洁员绩效考核制度、卫生保洁管理制度、卫生评比制度,倡导文明环保新理念,培养农民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村美丽乡村规划范文第5篇

在我国,以乡村人居、民俗风情、田园风光、农业生产及其自然环境为基础的旅游活动在广大农村的开展,深受游客青睐,众多的回头客对乡村游乐此不疲。 “住农家房、吃农家饭、干农家活、随农家俗、交农家友”,正在成为旅游新时尚。 “乡村旅游热”的兴起,对于推动农村致富奔小康,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升地方整体形象、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当前和今后相当长时期内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将作为社会经济建设的重中之重。旅游业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紧紧把握新农村建设为乡村旅游发展所提供的前所未有的机遇,围绕“三农”工作中心,贴近农业、贴近农村、贴近农民,以旅促农,以旅助农,以旅富农,以旅兴农。

研究的目的

乡村旅游在我国蓬勃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很多学者认为我国的乡村旅游还处在初级阶段,过去的乡村旅游发展大多是依照旅游业固有模式在寻求发展的途径,往往忽视了乡村旅游发展赖以生存的乡村大环境,结果乡村旅游形式千篇一律、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乡村旅游缺乏文化内涵、过度开发带来恶性竞争、乡村旅游产品配套和服务落后等现象一直不能得到有效的治理。

如何推动乡村旅游向更高层次发展,是一个函待解决的问题。 新农村建设为乡村旅游发展带来新的契机。新农村建设是当前和谐社会建设的重中之重,而乡村旅游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之一。如何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促进新农村建设,如何借助新农村建设推动乡村

御鑫造园http:///

旅游向高层次的可持续的方向发展,研究乡村旅游与新农村建设之间的关系便成为本文的立题所在。

研究的意义

乡村旅游在我国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同时对于我国农村地区的进步、农业结构的调整、农民收入的增加等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但是如果发展离开了乡村的大环境,离开了新农村建设的大格局,其后果也是严重的,比如资金的浪费、农业生态环境的破坏、农田荒芜、农民投资得不到补偿等等,这对于我国原本就薄弱的农村发展体系是极其不利的。

尤其是在“中国乡村游”和“中国和谐城乡游”主题年提出之后,各地政府机关和旅游管理部门、旅游企业会更加注重乡村旅游的发展,以推动新农村建设的顺利有效进行。

乡村旅游在发达国家己经有近四十年的发展历史,纵观他们的发展路径、总结他们的发展经验对于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都是大有裨益的,尤其是他们利用乡村旅游在解决乡村问题上的经验对于如何处理好我国的乡村旅游发展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使两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将有所启示。我国乡村旅游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研究是一项紧迫且有难度的工作,希望本文能够为政府公共部门和私营企业部门在和谐社会建设中提供一些帮助和启示,也希望能够为中国广大农村的发展贡献自己微薄的力量。

研究的内容、理论基础与方法

研究内容

御鑫造园http:///

本文以乡村旅游的发展和新农村建设为研究对象,在研究内容上主要突出以下几点。 第一,中外乡村旅游发展的研究综述。从概念、特征、类型三方面分析,形成对乡村旅游初步的清晰的认识,进而总结中外乡村旅游发展研究的经验,以便对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有所启示。

第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含义。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提出的必然要求,但是对于新农村建设的含义,必须有清醒的认识,才能找到促进其发展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第三,我国乡村旅游发展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我国乡村旅游发展和新农村建设都是为了农村的发展、城乡的和谐,最终实现社会的和谐,目标一致;从乡村旅游发展对新农村建设的促进作用和新农村建设对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保障两个方面论证乡村旅游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第四,研究我国乡村旅游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整合。这部分内容提出了把乡村旅游纳入到新农村建设的整体规划中,让乡村旅游发展惠及所在的社区居民,乡村旅游的发展要因地制宜,突出地方特色,同时在发展的过程中处理好各种关系等各项整合措施,希望能给政府部门和企业以指导和启示,使乡村旅游发展真正发挥对新农村建设的促进作用,避免对新农村建设的不利方面。

村美丽乡村规划范文第6篇

乡村是具有自然、社会、经济特征的地域综合体,兼具生产、生活、生态、文化等多重功能,与城镇互促互进、共生共存,共同构成人类活动的主要空间。乡村兴则国家兴,乡村衰则国家衰。我国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乡村最为突出,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征很大程度上表现在乡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在农村,最大的潜力和后劲也在农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为此,对褚河镇吴湾村乡村振兴工作进行调研,为乡村振兴工作大局做出推动。

吴湾村位于褚河镇西部,距镇政府2公里,是褚河镇的西大门,吴湾村三面环水,环境优美,难考S237,西依S103,交通便利。全村辖1个阻燃村,总人口1930人,57名党员,8个村民小组,448户,更低1098亩。

目前,吴湾村已在以下领域的工作,为乡村振兴工作打下良好基础。一、硬化到位,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吴湾村共有4条主干道,目前已经投入150万元对四条干道进行了高标准高质量的硬化。二、绿化到位,改善生态环境。全村攻栽植各种树木10万多棵,以文化广场为中心,东南西北辐射四条街道。三、美化到位,提升文化品位。东西大街,以文化传承为主,会有二十四孝图,弘扬孝道文化,东头有姨父大型山水画,画中一轮红日冉冉升起,象征吴湾村蒸蒸日上。四、亮化到位,打造平安吴湾。全村安装路灯十六盏,红外摄像头22个,增加了群众的安全感,同时组织了一支由20人组成的巡逻队,增强夜间巡逻。

当前吴湾村乡村振兴工作还面对以下问题。一是规划的科学合理性还不够,特色不够鲜明。镇村建设规划与土地利用、现代 农业发展、历史文化村落保护等规划之间相互衔接不够,现有村庄规划编制进展缓慢,特色不够鲜 明,融合农耕文化、民俗风情、人文资源、建筑风格等要素,进行区域功能、居民住宅、产业发展、休闲旅游等发展定位不明确, “一村一景”、“一村一业”、“一村一品”的特色不够鲜明。规划在引领村庄合理布局、人口居住相对集中等方面所起的作用发挥 不够,农村房屋多是铸木结构,构架相对简单、功能单一,安全舒适性差,改建住房势在必行,但现在政策对农民自建改建住房 的占地面积、建筑面积和高度都控制太严,不利于农民居住环境改善和乡村面貌提升。二是本乡本土人才不足,引进人才流失问题较为突出。缺人才是制约农业农村发展的重要因素。从农村产业发展 看,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数量偏少,能够承接网络经济时代的旅游文化产业、新业态电商产业的复合型人才更 少。从农村技术支持看,缺少能够长期扎根农村、从事农村技术研究推广的“土专家”、“田秀才”。农村教育、卫生等人才也存在数量不足,学历层次不高,服务能力不强的问题。从农 村有效管理看,大部分村(居)的干部平均年龄偏大,年轻后备干部不足。选派的第一书记和选调的大学生村官流动性较大,稳定性 不够。从乡村人才提升看,现有农村人才、乡土人才评价机制还不健全。农业农村各类专业人才工作在基层一线,“论文写在了大地 上”,而评定职称要考核论文发表数量,要进行英语能力测试,影响了基层人才提升职业能力的积极性。三是建设用地政策落实还不到位,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力度还要加强。现有政策将农产品冷造、初加工、休闲采 摘、仓储等设施建设按照农业用地管理,但这一政策没有完全落地。对于单独选址的农业设施和 休闲旅游等项目建设,应预留部分规划建设用地指标,但由于地方有限的用地指标基本上用于县城房地产、开发区或其他非农产业, 政策实施不到位。产权制度改革中涉及的资源变资产、变资金的通道还未真正打通,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农民宅基地和住房 等改革试点还在进行中,推广试点经脸的步伐慢,“盆景”变“风景”的办法不多,力度不大。随后的工作中,吴湾村还将遵循政策指示,做好以下工作。四是在产业项目发展方面。1.产业项目发展基础存在短板,农业产业粗放的发展方式仍普遍存在,水、电、路 等基础设施建设和生产条件改善总体滞后于产业发展。2.全产业链发展程度不高。虽然通过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得到加快发展,但项目建设规模不大、标准不高还一定程度存在,特别是深加工缺乏,辐射力不强制约了产业 发展,致使全省产业投资项目偏少,占比较低。3.产业聚集程度低,产业链条不完整酒己套设施跟不上,特别是花 椒、赫猴桃、食用菌等高效产业发展需要的冷藏车、保鲜库、烤棚、冷链物流仓库等公共资源投入相对不足,不能满 足产业发展需要。农产品生产方式单一,采收后续保障有待完善,无相关的保障项目设施建设,致使还未转到依靠劳 动者素质提升和科技进步的内涵式增长上来。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态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农村基层社是供销合作社开展为农服务的前沿阵地,是供销合作社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的关键所在,其建设是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重点任务之一,结合我村实际,按照按照合作制、市场化和因地制宜、定向施策的原则,分类推进合作社建设,带动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快发展,推动农村综合服务社提质升级,努力把供销基层组织打造成为与农民利益联结更紧密、为农服务功能更完备、市场运作更有效的合作经营组织体系,努力打造服务农民生产生活的生力军和综合平台。主要采取如下措施:(一)因地制宜建设基层社。农村基层社是设在村范围内的以农民为主体综合开展产销、信用、公共服务的合作经济组织,实行独立算、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按照合作制原则进行治理,建立健全基层社员代表大会、理事会、监事会制度,强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承认供销合作社章程,接受县级供销社指导。根据业务发展需要,设立产销合作部、信用合作部、公共服务部等。产销合作部涵盖生产合作、供销合作、消费合作等经营服务内容,信用合作部涵盖农村资金互助合作等经营服务内容,公共服务部涵盖帮民办事、帮社记账、帮村理财等服务内容。(二)(加快与农民专业合作社融合发展,构建新型为农服务经营主体。一是通过以供销合作社经营设施、场地、资金等出资的方式,实现基层社与农民合作社两者之间进行产权联结,加大业务指导力度,结合农村致富队伍建设,引导基层社职工、农产品经纪人、农民大户等领办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二是立足当地主导产业和特色经济,加快发展新型农业经营服务主体,努力开创供销合作、生产合作、信用合作、消费合作等四位一体的新局面。三是拓展为农服务体系建设。坚持以农民、农业、农村发展需要为宗旨,适时推动"三帮双代"(帮民办事、帮社记账、帮村理财,双代:代购代销、代耕代养)

上一篇:承名字女孩名字范文下一篇:传媒类艺考详解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