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纪录片产业范文

2024-03-09

全球纪录片产业范文第1篇

称为21世纪“朝阳产业”的文化产业越来越成为全球经济新的增长点。与此同时,我国学界对其的研究也颇多。而正如中国的文化产业在城市和农村发展严重不平衡,中国农村文化产业未真正形成,研究相对来说比较有限。在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之下,对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可以为学界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一、主要成果

在新农村建设如火如荼的实践中,学界对“农村文化产业”有一定的研究。但完全研究它的专著几乎是空白,只有潘鲁生《手艺农村—山东农村文化产业调查报告》。“农村文化建设”的论著,如陈文珍《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构建》、方亮编著的《新农村文化建设与管理》、杨发主编的《新农村文化建设读本》等有关农村文化产业的研究填补了一些空白。“文化产业”的力作也为在中国文化产业的大背景下发展的农村文化产业研究提供了借鉴。

与论著相比,本专题研究的论文、期刊数量不少,有100多篇,2010年至今就有20多篇。可见,近几年来学者将目光投向了“农村文化产业”。此外,论者也关注地方农村文化产业的个案研究,如陈运贵《安徽省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比较优势与路径选择》。学者们或站在全国的立场、或从地方省区视角,或分析制约其发展的原因及对策、或提出新的体系构建,多纬度、多层次的深入研究对本专题的发展起到极大的作用。

二、主要内容和观点

(一)中国农村文化产业的整体研究

第一,农村文化产业的概念 农村文化产业的内涵。一些学者指出,农村文化产业是指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目标,以农民为创作生产主体,以民间文化为产业资源,将地域性历史文化资源转换为文化商品和文化服务的现代产业形式。另一些在界定时则侧重强调其区域范围,即指相对于城市文化产业而言的,在县域及其以下的行政区域范围(即县、乡镇、村)的文化产业。农村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的关系。解学芳指出新农村文化建设包括农村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一方面二者存在不同,另一方面,二者因都依赖于乡土共有的文化资源而密切联系,基于此形成了的博弈关系,最后从马克思的“文化发展和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出发,说明二者不存在发展先后问题,新农村文化建设的诉求是实现二者的同步发展。

第二,发展农村文化产业的可行性。郭玉兰提出了发展农村文化产业的理论基础,借用1857年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揭示的文化发展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规律,为在物质经济基础比较落后的农村率先发展文化产业奠定了理论依据。周传蛟、刘维奇等从农村存在着潜在文化需求、国家推行的新农村设方针和政策,以及城市文化产业对农村文化的渗透等多个方面指出发展农村文化产业恰逢其时。

第三,发展农村文化产业的必要性。文章中论者多提及发展农村文化产业的意义,如有利于农村生产发展、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解决农民就业、分流农村富余劳动力;满足农民文化需求、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等。此外,潘鲁生、郭玉兰、刘涛等写了专门的文章论述其价值。潘鲁生揭示了发展农村文化产业对于保护农村文化生态的意义。郭玉兰分析了文化产业对于解决“三农”问题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作用。郭玉兰也阐述了发展农村文化产业是实现农村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出口和路径。刘涛指出发展文化产业成为中国农村城镇化道路的一条现

实选择。

第四,农村文化产业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及路径。从各个时期农村文化产业的现状出发,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解决思路,这是国内很多论者研究农村文化产业的基本模型和框架。赵秀忠、李秀芳、韩海浪等都指出了农村文化产业发展水平不平衡、发展速度缓慢、文化品位不高、管理相对薄弱等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李新市提出了发展农村文化产业的几点对策,如激发农村文化人才创新能力;加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等。周传蛟针对农村文化消费,总支出的比重偏低、发展农村文化产业认识上存在误区等问题提出路径选择。周云逸针对中国目前大多数地区农村文化产业尚处在萌芽阶段的现状,从三个方面提出破局之策:一是要发掘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文化资本”;二是吸引民资及外资进入农村文化产业;三是实施重大农村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除此之外,沈成宏、刘锐、金琳、骆勇、林怡、张振华、萧永禄等对此也作了相关论述。 第五,农村文化产业其他相关重要问题。有的论者针对农村文化产业的某一问题做专门研究 如:

(1)农村文化产业的集约化问题。李新市在其多篇文章中提到走农村文化产业的集约型道路。李新市、赵翠生的《中国农村文化产业的集约化问题研究》着力对集约化问题进行研究。

(2)农村文化产业的人才短缺问题。李新市《解决农村文化产业人才短缺问题的战略措施》从宏观的战略性角度和当下具体的措施对策两个方面进行论述。

(3)农村文化产业与民营企业问题。李新市指出民营企业进入农村文化产业需要各地在政策法规上进一步完善和规范;民营企业进军农村文化产业的优势;民营企业家要牢记建设布局合理、特色突出的农村文化产业体系的责任;民营企业发展农村文化产业的目标。

(4)农村文化产业逻辑合理性、政策支持度和经营操作环节问题。这是郭玉兰《发展农村文化产业的三维思考》中指出的发展农村文化产业的诸多问题中最为突出的三个问题。

(5)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规律与发展态势问题。王悦洲论述了农村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刘彦武阐释了农村文化的发展规律。姜长宝分析了其发展状况和趋势。

(6)农村文化产业的金融支持问题。李海分析了金融介入农村文化产业遭遇的三个方面主要困境,并指出解决这一问题的基本途径。

(二)地方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个案研究

第一,东部。

(1)河北省:阎世峰《河北省农村文化产业现状分析与发展趋势研究》、柳敏和《河北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理念及模式研究》是对河北农村的个案分析。

(2)山东省:山东省的研究成果较多,如孙金荣《山东省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研究》,释修振《淄博市农村文化发展的现状与出路》,王家志的《东营市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研究》。

(3)江苏省:韩海浪《农村文化产业的困境与出路—江苏调查》针对江苏农村文化产业的滞后阻碍全面小康社会目标实现的困境,提

出其发展的路径。

(4)浙江省:王国华《新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着力点—以嘉兴市秀洲区农民画为例》指出从嘉兴秀洲区农民画的成功案例中寻找启示。

(5)福建省:周加同最早提出福建农村文化建设的问题和发展对策。吴声怡、

许慧宏介绍了福建农村文化产品现状,运用SWOT分析方法对其现实条件进行剖析,提出选择以民俗文化开发促进福建省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模式。 第二,中部。

(1)河南省:河南省的研究有陈艳梅《关于河南农村文化产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研究》、刘锐《挖掘民间文__化资源 发展民间文化产业—加河南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考》。

(2)安徽省:论者陈运贵既分析安徽省农村文化产业的现状和问题,又指出其比较优势,并在基础上提出发展策略和路径选择。张传玉做了关于湖北一市和安徽三个县的调查报告。

(3)山西省:郭玉兰指出山西发展农村文化产业的现实条件、可选择借鉴的模式、需要解决的前提问题。

(4)湖南省:李成家、王连球分析了湖南农村文化产业的现状,并提出发展的对策。

第三,西部。

(1)广西省:徐辉元、周存生等《广西农村文化产业发展模式的探索》提出广西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模式。

(2)云南省:樊泳湄《加快云南民族地区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中指出云南民族地区农村文化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相应地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3)四川省:唐智鑫、王代敬《四川农村文化产业化初探》,何常全等《川北丘陵地区农村文化产业发展探索》是对四川、川北丘陵地区腹心南充的个案研究。

(4)重庆市:张奇新《重庆市推进农村文化产业发展问题研究》分析了重庆市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机遇、现状、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

三、简要述评

纵观上述成果,从研究伊始至今,本专题在概念、依据、功能作用、现状问题、对策路径、地方个案等方面都有研究,而且许多建立在调查研究之上,这无疑为其深入研究提供了重要基础。但同时,研究仍存在需要进一步深化与拓展的地方。

第一,从纵向研究的角度看,可以将其与相关学科结合做深入研究。目前其研究仍局限在自身的发展,除了几篇文章用SWOT方法进行分析之外,较少引用管理学、经济学等其他学科的知识深入研究,可以将文化学、经济学、政治学等多个学科知识结合起来深化对农村文化产业的纵向研究。

第二,从横向研究的角度讲,可以做一些比较研究。尽管全国农村文化产业、地方各省区农村文化产业个案研究都有成果。但中国城市文化产业与中国农村文化产业之间、某一个省区的城市与农村文化产业之间、各地方农村文化产业之间的比较研究还很少,可以通过比较吸收城市、已经取得成果的农村发展的有益经验。

参考文献

[1]周云逸.中国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破局之策[J].河北学刊,2010年11月。

[2]郭玉兰.发展农村文化产业的三维思考[J].贵州社会科学,2007年10月。

[3]刘彦武.农村文化产业发展规律分析[J].农村经济,2008年第8期。

[4]王悦洲.对我国农村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考[J].襄樊学院学报,2008

年第3期。

[5]李 海. 农村文化产业的金融介入与金融支持体系建构[J].学理论,2010年11期。

[6]郭玉兰.山西发展农村文化产业的现实条件、模式选择和发展前提[J].生产力研究,2007第6期。

[7]陈运贵. )安徽省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比较优势与路径选择[J].安徽农学通报,2010年13期。

[8]阎世峰.河北省农村文化产业现状分析与发展趋势研究[J].社会科学论坛,2007.12。

[9]柳敏和. 河北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理念及模式研究[J].石家庄学院学报,2008年第5期。

[10]孙金荣.山东省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研究[J]. 山东社会科学,2005年11期。

[11]王连球.湖南发展县域农村文化产业的问题和对策[J].特区经济,2009年4月。

[12]张奇新.重庆市推进农村文化产业发展问题研究[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10年第4期。

[13]李新市. 中国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问题[J].科学社会主义,2006年第3期。

[14]李新市.中国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研究[J].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

[15]周传蛟.我国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条件与路径选择[J].学术交流,2005年第5期。

[16]潘鲁生.保护农村文化生态 发展农村文化产业[J].山东社会科学,2006年第5期。

全球纪录片产业范文第2篇

摘 要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剧,中国出版业正在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变化。全球化的文化产业变革直接影响着中国出版环境,对现有的出版体制、出版趋势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考验,毫无疑问,中国出版业需要变革,而且是急剧的变革,才能在目前的全球化文化浪潮中站稳脚跟,不被淘汰。

关键词 文化输出 文化霸权 出版体制

一、引言

文化在社会文明的传承过程中扮演着十分关键的角色。而出版业承载着文化引领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职责。出版业具有意识形态和文化产业的双重属性,既有宣传导向功能,也有社会公益性服务和商业性功能,是国民经济重要的组成部分。

文化产业体现的是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也就是软实力(soft power),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主动参与文化产业,增强其全球竞争力,不仅必须,更是必然。

我國的出版业曾经处于世界领先的位置,我们的祖先很早就发明了造纸术和印刷术,掌握了复制和传播文化的方法,而新技术的应用使出版跃升为全新的产业,数字出版更是给传统出版业到来了严峻的挑战。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我国出版业将在更大的范围、更广的领域、更高的层次上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如何在国际竞争中占据主动,并逐步做大做强,将是我们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

二、全球经济一体化下世界大国的文化霸权

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的一个明显趋势就是:文化的产业功能越来越凸显。全世界都意识到文化产业的特殊性——文化出版产品不仅仅是以一种单纯的消费品形式的存在,它还直接反映着一个社会、国家或地区的生活方式,反映着当前社会的价值观与价值导向,并引导着当前社会向前发展。甚至一些国家把文化出版产业当作战略产业来大力扶持。如发达国家加拿大与法国,他们都是通过直接补贴、减税和进口配额或关税等措施。法国还一直通过“傅雷计划”来支持法国出版物向中国翻译出版。

而美国,一直在利用它经济、政治、军事上的强势地位,用发达的信息技术,资本、人才等多方面的因素进行扩张,大量向全世界输出它的文化产品,如影视作品、出版物、演出展览等,通过合法的文化渗透占领发展中国家的文化产业市场。向其他国家输出其价值观、消费观等思想,由此改变其他国家民众的价值认同,从而掌握“垄断话语权”,形成文化霸权。

在这种环境下,发展中国家的本土文化将被边缘化,甚至完全消解。正如某位研究者所说:“美国文化产业大规模地生产的条件下,渗透到地球的每一个角落。它对各国的文化都产生的巨大的影响,像轧路机一样将文化的多样性轧个粉碎。”美国著名思想家约瑟夫·奈认为,文化是一种与军事同等重要甚至更为重要的力量,他称之为“软实力”。

三、面对大国的文化霸权与突围反制

全球化浪潮正猛烈地怕打着每一个国家,这种浪潮以经济全球化为核心,随之而来的是政治全球化和以文化理念、生活方式、价值观念、意识形态等为基础内涵的精神力量的跨国界的扩张、交流、碰撞、冲突和融合。

毫无疑问,全球经济一体化使各国文化相互融合,这有利于经济及其他各方面的协同合作,共同发展。与此同时,文化产业的无界传播也是让自己获得其他国家民族认同的重要举措,这起到了很好的相互促进的作用。另一方面,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文化产业也赢来了更大的合作空间。使劳动力、资本、物资及信息得到了充分利用,跨越了空间障碍,各国的经济交往日益频繁。

中华文化曾经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其文化至今对世界文明的进步发挥着推动作用。但后来逐渐丧失了优势地位,成为落后于西方的边缘文化。这与我国政治大国地位和经济实力极不相称,这与中华文化特别是我国出版业自身的柔弱和在海外的传播影响力有限是不无关系的。这严重制约了我国国家形象塑造和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更是威胁到我国文化的安全。

出版业是我国本土文化传播、价值观、思想传递的重要产业,尤其在加入世贸组织后,西方国家大型出版机构的强势版权输出,对我国本土文化产生了直接、巨大的影响,虽然我国在出版、发行方面未完全放开,但我们不得不思考如何在这种强势渗透下争取到对本民族文化更有利的位置,甚至是对西方文化霸权的突围与反制,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而急迫的问题。

四、我国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培养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然伴随着中华文化的繁荣兴盛。中华民族想在全世界进一步增强重要影响力,经济发展、军事强大固然重要,文化的扩张更为重要。然而现实情况是中国出版业在世界上的影响力甚微,份额极小。

当今综合国力竞争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越来越多的国家把提高文化软实力作为重要的发展战略。文化产业作为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少、附加价值高、发展潜力大的“绿色产业”,相对于传统产业具有较强的拉动性和“溢出效应”,是当今世界公认的“朝阳产业”。特别是20世纪中叶的新科技革命及其带来的科学技术的重大发现发明和广泛应用,推动世界范围内生产力、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经济社会发展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催生了人类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促进了全球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21世纪卫星电视、互联网、移动设备等新技术、新媒体更是直接拉动了文化产品的生产和消费。

近年来,我国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取得重要进展,涌现出一批具有较强实力和竞争力的文化企业和企业集团,文化产业规模逐步壮大,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初步形成。文化“走出去”步伐加快,我国文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

当前我国文化产业迎来了崭新的发展阶段,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文化产业从质量到数量均处于弱势地位。全球文化产业发展现状、趋势与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新特点,既让我们看到了我国文化产业发展面临的广阔空间和有利条件,也让我们看到当前加快发展文化产业的紧迫性。我们必须下更大力气,加快文化产业园区和基地建设,发展重点文化产业,培育骨干文化企业,加大文化领域人才的培养。

五、文化产业发展需要政策扶持与淘汰机制

一个产业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宏观的产业政策导向。我国文化产业自事业单位改企以来,作为新生的市场产物,就像一个新生儿,亟需政策的保护与支持,才能与国外成熟的文化出版产业相抗衡。但目前的政策只是从市场准入的角度予以扶持,其力度是远远不够的。它需要更多的财政政策、税收政策方面的扶持。

我国对文化出版机构的设立实行极为严格的行政审批,这对文化出版业坚持社会主义导向,统一思想有积极的作用,有存在的合理性,但这种机制并不能促进有效竞争,淘汰落后。反而由于政策上的扶持不够,出版机构不得不对外寻求合作,从而打破国家对文化出版机构的“准入”条件与格局,产生了大量的工作室、出版公司,实际上这些工作室、出版公司就是变相的出版机构,他们通过买卖书号、合作出版进入出版、发行的各个环节,有的甚至比正规的出版社规模还要大,以至于一些小的出版机构要依存于大型出版公司才能正常经营。这不仅打乱了正常的出版秩序,也使得出版业变得很不规范,出版物良莠不齐,这也是我国出版物缺乏竞争力的重要原因之一。从目前的出版产业来看,离真正的建立全国统一的、规范有序的出版产业尚有很长的一段距离。只有建立有效的淘汰机制,对出版机构进行有效筛选,充分利用资源整合,在政策上大力扶持,形成产业规模化,实现品牌扩张,才能在国际出版业中立足,增强国际竞争力,实现对西方文化霸权的突围反制,保持本土的文化特色。

参考资料:

[1]耿昕.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出版业发展的对策选择.东北财经大学.2005.

[2]潘文年.中国出版业“走出去”研究.南京大学.2011.

[3]應中伟.中国出版企业核心能力研究.暨南大学.2006.

[4]王立军.出版行业的核心竞争力探析:多出精品 多出人才.中国编辑学会第八届年会论文集.2003.

[5]叶思思.通过美国大众文化的传播来看美国文化的强势输出.东北师范大学.2010.

[6]陈晓宇.全球化背景下美国大众文化的扩.新闻爱好者.2009(15).

[7]杨婧.美国大众文化消费现象启示.人民论坛.2010(23).

[8]周蔚华著.出版产业散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01.

[9]徐则平.试论民族文化认同的“软实力”价值.思想战线.2008(03).

[10]方卿等著.出版产业链研究.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04.

[11]郝振省主编.2010—2011中国出版业发展报告.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11.06.

[12]于霞.发展文化产业政府应起什么作用.学习时报.2010.05.17.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0-05/17/c_12108695_3.htm.

[13]牟新焱.文化产业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经济日报.2010.05.24.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0-05/24/c_12134249_2.htm.

全球纪录片产业范文第3篇

董瑞青

航空产业是大国崛起和综合国力的标志,也是现代国防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是国家安全的重要保证,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近年来高速发展的通用航空产业,在整个航空产业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所谓通用航空(General Aviation),是指除军事、警务、海关缉私飞行和公共商业航空运输飞行以外的航空活动,用于此类活动的飞机统称为通用飞机(见图1)。通用航空产业以公务机、轻型飞机、直升机、运动飞机等飞机制造为核心,以航空租赁和航空运输为主干,集研发、制造、销售和运营服务为一体,涉及庞大的周边和地面产品集群,产业链长,经济拉动效应高,对

一、

二、三产业都有巨大的带动作用,是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的有效途径。目前,通用航空器飞行高度一般在2000米左右,属低空空域范围。低空空域通常是指不影响运输航空航线的空域,美国法令规定3000米以下为低空,该标准并同时被世界多国所认同。目前,许多国家将低空交通与地面交通同等看待。以美国为例,空域按照50米间隔分层,3000米以下完全开放。

图1 通用航空产业涵盖领域

资料来源:《飞机的发展历程》。

一、通用航空产业的特点

一是产业链条长。通用航空广泛应用于抢险救灾、气象探测、海洋监测、科学试验、遥感测绘、教育训练、文化体育、旅游观光等领域,产业链涉及冶金化工、先进材料、电子信息、新能源以及基础设施建设、人员培训、金融服务等各个领域。从通用航空产业链构成来看,通用飞机制造是核心,上游是配件制造、下游是销售,前段是设计、后端是试飞;接下来是通用航空运营配套产业链,包括直接运营、人员培训和机场服务;最后一个环节是MRO(维修、修理和大修),保证飞行安全和保持飞机性能(见图2)。

图2-2 通用航空产业链

资料来源:申银万国。

二是带动性强。通用航空产业投资效益巨大,投入产出比例高达1:10,就业带动比1:12,远高于汽车等传统装备制造业。随着通用航空向各个领域的渗透,通航产业正逐步成为带动科技、旅游、农业等传统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力量。

二、全球通用航空产业发展现状

(一)全球通用航空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根据美国通用航空制造商协会(GAMA)发布的《2011年通用航空统计手册及产业展望》(General Aviation Statistical Databook & Industry Outlook 2011)数据显示,2011年全世界约有通用飞机32万架,占所有民用飞机的90%。其中,美国拥有通用飞机22.3万架,占世界总量的69.7%。2011年,全球通用飞机交付量为1865架,是1994年的1.7倍;销售收入为191.0亿美元,同比增长0.4%,是1994年的5.1倍。其中,活塞发动机飞机、涡轮螺旋桨飞机及商务喷射机的交付量分别为860架、324架和681架;销售收入分别为4.1亿美元、10.9亿美元和175.9亿美元,分别是1994年的3.7倍、1.5倍和6.0倍。

——从区域交付量看,2011年北美洲、欧洲、亚太地区、拉丁美洲及中东和非洲地区,活塞发动机飞机交付量占全球的比重分别为58.5%、12.6%、15.9%、8.5%和4.6%,涡轮螺旋桨飞机交付量占全球的比重分别为58.4%、12.3%、14.5%、11.9%和3.0%,商务喷射机交付量占全球的比重分别为50.3%、19.5%、13.5%、9.7%和7.1%。

——从商务喷射机制造商看,美国赛斯纳(Cessna)、加拿大庞巴迪、美国Gulfstream(湾流)、巴西航空工业公司(Embraer)、法国达索猎鹰公务机等位居前五位,2011年交付量分别为183架、182架、107架、99架和63架。

——从涡轮螺旋桨飞机制造商看,美国赛斯纳(Cessna)、瑞士皮拉图斯(Pilatus)、美国Hawker Beechcraft(豪客比奇)、法国Socata(法国宇航集团Daher子公司)、美国派珀飞机(Piper Aircraft)等位居前列,2011年交付量分别为93架、69架、55架、38架、32架。

——从活塞发动机飞机制造商看,美国西锐设计公司(Cirrus Design Corporation)、美国赛斯纳(Cessna)、奥地利钻石(Diamond)飞机公司、美国派珀飞机(Piper Aircraft)、美国Champion飞机公司等位居前列,2011年交付量分别为255架、245架、182架、104架和29架。

(二)发达国家继续主导全球通用航空产业

从全球看,通用航空产业主要集中在美国、欧洲、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美国拥有成熟的通用航空市场,通用航空产业链的上游、中游和下游企业之间相互推动、相互制约,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是世界通用航空产业最为发达的国家。目前通用航空业已成为美国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之一,2011年美国拥有通用飞机22.3万架,占世界总量的69.7%,拥有近2万个通用航空机场,飞行时间超过2500万小时(2/3以上的时间是商业用途飞行),年载客量高达1.66亿人次,通用航空产业给美国带来直接的经济产值超过500亿美元,间接的经济产值超过1500亿美元,占美国GDP的1%以上,并提供了126.5 万个就业岗位。2011年,美国通用飞机交付量为1215架,销售额为84亿美元,与2009年相比增长17.1%。其中,活塞发动机飞机、涡轮螺旋桨飞机及商务喷射机的交付量分别为668架、193架和354架,销售收入分别为3.4亿美元、5.6亿美元和75.1亿美。2011年,美国通用飞机出口量为486架,出口额为43亿美元。

(三)新兴工业化国家是未来通用航空发展的重要市场

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极大地激发了全球新兴工业化国家大力发展通用航空产业的热情。2011年,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GDP同比增速分别达到5%、4.2%、9%和10%,平均经济增速远高于同期的美、欧、日等发达经济体,是名符其实的世界经济发动机。巴西和南非是通用航空市场开发最早的新兴市场国家,通航飞机保有量均超过1万架。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和南非等金砖五国国土面积总和占全球的30%,总人口29.65亿,占全球的42%,目前总共拥有通用飞机约4.5万架,占全球的比重不足15%,未来市场发展空间大。当前,延续世界范围内产业转移的大趋势,包括通用航空制造业在内的高端制造业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比重逐年增加。印度被众多直升机制造商视为未来几年最有潜力的市场;欧洲几个著名通用飞机制造商纷纷到印度和中国寻找合适的合作伙伴,旨在打造多种型号直升机和公务机的支持和生产中心,满足新兴国家和全球市场的需求。

当前,世界经济动荡对通航制造商以及相关供应商造成了重大冲击。虽然目前世界经济正在逐渐好转,但未来仍有许多不确定性。“十二五”时期,全球通用航空市场会逐渐好转,特别是中国、巴西和印度等新兴经济体市场会出现较大增长。据预测,2011-2020年,全球将总共会制造56000架通用飞机,年均增长9%。

三、我国通用航空产业发展概况

经过60多年快速发展,我国通用航空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为中国民航各项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也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2011年,我国通用航空产业产值约为90亿元,同比增长85.5%[1]。截至2011年底,我国持有通用航空经营许可证的企业共有123家,通用航空飞机1124架(同比增长85.5%),通用航空从业人员为10861人,通用航空机场和临时起降点共有286个。2011年,全国通用航空共完成作业飞行小时50.27万小时,同比增长28.5%。其中,工业航空作业达5.67万小时,同比减少13.4%;农林业航空作业达3.32万小时,同比增长11.9%;训练飞行达37.22万小时,同比增长40.8%;其他通用航空作业达4.07万小时,同比增长29%。

([1] 2010年,我国通用航空产业产值约为48亿元。由于没有2011年我国通用航空产业产值数据,故我们利用通用航空飞机数量的增长率(2011年有1124架,2010年有606架,2011年同比增长85.5%)来估算2011年我国通用航空产业产值数据。)

(二)产业基础不断夯实

在自主研发生产多种型号军用飞机和大型民用运输机的基础上,我国已经具备了自主研制和批量生产通用飞机的能力,涌现出了诸如中航工业通用飞机、江西洪都航空工业、中航工业哈尔滨飞机、山东滨澳(生产奥地利钻石系列飞机)、中航工业直升机、中航工业沈阳飞机(与美国塞斯纳合作生产塞斯纳162轻型飞机)、中俄直升机技术(青岛)有限公司、青岛海利直升机等一批龙头企业,通用航空产业发展基础不断夯实。我国通用飞机制造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已建立了完整的研发、试验、生产和服务体系,具备了自主研制和批量生产部分型号通用飞机的能力。固定翼飞机方面,除已自行设计完成的Z

9、Z

11、N5A、H425等型号外,目前在制和在研的主要型号有运-5B、运-

12、运15-2000、小鹰500等轻型多用途飞机;天骄200、天骄100喷气式公务机,领航100和领航150涡桨增压公务机;海鸥300和蛟龙600水陆两栖飞机;SR22私人飞机等,预计“十二五”末产能可达到1500架。民用直升机方面,目前,我国已经突破了以直升机总体设计和旋翼体系为代表的核心技术,具备了第三代直升机的研发能力。除直

5、直

8、直

9、直

11、H

410、H425等已投入了批量生产外,新近自主研制的AC系列通用直升机整机性能已达到了国际第三代直升机水平。

(三)产业基地不断发展

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西安、沈阳、哈尔滨、安顺、成都、上海、天津、珠海等8个国家或省部级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此外,山东滨州、江西南昌、河北石家庄等地也都在积极发展以制造为基础的通用航空产业基地(见图3)。

图2-3 全国通用航空产业集聚区分布图

资料来源: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四)政策体系不断完善

2009年,国家空管委、民航局先后发布《关于加快通用航空发展的意见》和《关于印发加快通用航空发展有关措施的通知》,提出设立通用航空专项资金,对农林航空、紧急医疗救护、应急救援等公益性通用航空项目依据作业飞行量按年度进行补贴,提升通用航空作业服务能力。从2010年开始民航局每年安排的补贴资金额度不低于1.5亿元,并纳入民航预算管理范畴。2010年11 月,国务院、中央军委发布《关于深化我国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意见》,提出用5-10年时间有管制的逐步开放真高1000米以下和高度4000米(含)以下的低空空域,首次明确了深化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总体目标、阶段目标和主要任务。预计到2015年,将实现在全国范围内推开低空空域改革,并在北京、兰州、济南、南京、成都飞行管制区分类划设低空空域,初步形成全国一体的低空空域运行管理和服务保障体系。2011年4月,民航局发布《中国民用航空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提出要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扩大服务领域和规模,加快通用航空事业发展。当前,我国低空空域的逐步开放,为通用航空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使得困扰我国通用航空发展的根本难题得以缓解。

虽然,我国通用航空产业已取得较快发展,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通用航空产业发展仍然相对滞后。当前,我国通用航空产业整体规模不大,通用飞机制造企业数量少、型号少,发展水平较低,通用航空产业价值链很不完善,这与我国国土面积、人口数量和快速发展的经济实力极不相称。2011年,我国通用飞机数量为1124架,其中我国拥有的通用飞机大部分为进口飞机,国产飞机所占比例不足40%,而同期美国通用飞机数量却高达22.3万架,加拿大、澳大利亚、巴西等国家通用飞机的数量也达到3.1万架、1.1万架和1.0万架;我国通用航空飞机占民用飞机的比例只有35.2%,而世界民航发达国家的比例则为80%以上;我国通用航空机场仅有70个(不包括临时起降点),而同期美国通用航空机场数量却达到1.95万个;我国通用航空产业关键岗位人才缺乏,目前持证飞行的驾驶员仅有1700多名,而美国却有近60万名;我国目前通用航空市场主要集中在政府、企业支付为主的航空作业,公务飞行占比约为6%,远低于全球50%的占比。此外,我国通用航空产业发展还存在低空开放晚且区域少,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不健全,相关政策法规和制度体系不完善等诸多制约因素。

当前,我国发展通用航空产业的瓶颈是目前的空域管理体制,空域不开放,生产的通用飞机无法起飞。目前,国内除民航航路和机场上空的空域是由民航总局管辖外,其他空域全部是实行军事管制。而在欧美等发达国家,低空领域是完全开放的。以美国为例,其3000米以下空域完全开放,这就使得其通用航空产业快速发展。这种产业归口于民航、空域归口于军方的体制,是我国通用航空远远落后于公共航空运输的原因之一。国际经验表明,当人均GDP达到4000美元时,通用航空将进入快速发展通道。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2011年全国有13个省市人均GDP超过4000美元。初步测算,未来十年,全国将需要各类通用航空飞机1-1.2万架,年均复合增长率20%左右,我国通用航空产业面临爆发式增长,市场潜力巨大。

参考文献:

1.美国通用航空制造商协会(GAMA)《General Aviation Statistical Databook & Industry Outlook 2011》。

全球纪录片产业范文第4篇

摘 要:近些年来,中国电影产业随着市 场的多元化发展与院线票房节节攀升,逐渐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电影政策的不断推进,电影市场持续增长,电影产业链深化拓展,电影IP(Intellectual property)开发和版权交易都有明显增量。今天,如何挖掘电影产业潜力,更好地顺应时代发展,科学管理电影产业,打造优质的产业运营结构,设计特定区域的电影发展规划,已经成为经济全球化语境中推动中国电影产业建设和进一步提升文化格局的关键。本文将立足于粤港澳大湾区经济文化建设的国家战略,通过产业经济学中组织的结构原理,结合电影产业经营与管理规则,研究粤港澳大湾区电影产业集群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粤港澳大湾区 电影产业集群 经营管理 聚集效应 文化辐射

1 发展湾区经济应利用电影产业集群的聚合效应

电影产品形成的复杂性及受众需求的多样性和产业链结构的创新性,决定了中国电影产业绝对不是个体行为,而是需要互动协作和行业内部各个环节的紧密配合的集体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地理集聚效应。在此,历史的经验为我们提供了一些参考和借鉴。例如,美国的“好莱坞”、印度的“宝莱坞”、瑞典的“Fiv”、韩国的“忠武路”等(杨柳.电影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研究.上海交通大学,2013),都是借助有效的区域及群模式,形成强有力的经济纽带,使当地的电影产业得到良性循环而产生一系列特色的品牌,获得国际市场号召力,集群化和规模化是现代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当代中国电影面对国际市场竞争实现更大程度的突破式跨越和颠覆性创新,离不开产业集群式的规划与执行。现在,必须重新整合资源,利用集群效应的聚合优势,推进电影产业经济,走创新型产业的发展道路。

事实上,我国现在已经有很多影视基地、电影主题公园初具产业集权的规模。但是,尚未形成真正的集群效应。电影产业的空间集聚形式的核心竞争力除了行业内部的基础设施建设和行业外部的跨界融合之外,更重要的是政策引导下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产业规划、战略选择和市场运营。

2017年2月27日,广东省委书记胡春华等人赴广州南沙调研,强调要把自贸区打造成为广东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门户枢纽(马喜生,黄少宏.广州,大湾区建设的火车头.珠江水运,2017(8))。南沙要围绕门户枢纽定位,把南沙建成高水平的国际化城市和国际航运、贸易、金融中心,支撑和引领全省新一轮对外开放。

2017年3月5日,在党中央召开的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推动内地与港澳深化合作,研究制定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发展规划,发挥港澳独特优势,提升在国家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中的地位与功能(邓志新.粤港澳大湾区:珠三角发展的新引擎.广东经济,2017(5))。由广州、佛山、肇庆、深圳、东莞、惠州、珠海、中山、江门9市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形成的城市群(朱明敏.珠三角与北部湾城市群空间结构对比研究.广西大学,2013)。这是继美国纽约湾区、美国旧金山湾区、日本东京湾区之后,世界第四大湾区,是国家建设世界级城市群和参与全球竞争的重要空间载体(陈章喜.共建粤港澳旅游休闲新湾区.新经济,2017(1))。良好的生态环境加之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为发展粤港澳大湾区电影产业集群提供强劲的助力。

关于地理位置和产业发展之间的联系,国际上已经有很多学者作出了研究。美国哈佛商学院教授迈克尔·波特(Michael E.Porter)的《国家竞争优势》(The Competence Advantage of Nations)一书中,最早系统地阐释了产业集群理论(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中信出版社,2012)。电影产业作为文化产业领域重要的组成部分,无论是纵向的产业链在人力、物力、财力、信息方面,还是横向的价值链在竞争、传播、辐射作用方面,都与其所在地有密切联系。美国学者艾伦·斯科特(Allen J.Soctt)在《城市文化经济学》(The Cultural Economy of Cities),具体阐释了从文化、经济与技术相互融合的角度探讨了文化生产与城市产业集聚之间的密切关系,评述了现代文化产业(Culture Industry)的经济逻辑和经济结构,说明了世界性城市成为现代文化产业发祥地的根本原因(艾伦·斯科特.城市文化经济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其中,指出文化产业常常会在地理上进行聚集,并且很有先见地指出电影产业的发展要依靠全球發行网络,电影业应该突破地域限制,寻求跨区域、跨国家式合作发展(李璨.国内外电影产业集群战略研究.商,2014(24))。

进行产业结构在经济运行基础上的社会调整,增强文化地理在区域赋能方面的竞争优势。随着全球化的竞争和挑战加剧,电影产业集群将纳入全球价值链。推进中国全球化进程,打造湾区经济有效的方式就是利用电影产业集群的聚合效应进行海外推广(黄培.中国电影海外推广研究.北京大学,2010)。

2 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电影产业集群的有效路径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消费水平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人们不再满足于物质生活的富足,对精神文化生活有了更高的追求。电影,作为生产运行方式与文化艺术创作相结合的产物,是大众文化的主流消费元素之一。电影产业被认为是21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新兴产业之一,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经济结构和消费水平的重要标志(苏丽.中国电影产业集群战略研究.北京交通大学,2010)。

从国外的实践经验来看,电影投放市场获得经济收益,很大程度上反映产业聚集的鲜明特征。中国电影的百年历程,经历了繁荣—低谷—再繁荣的时代考验。想要实现从电影大国到电影强国,稳固在世界影坛的国际地位,结合时代经验和发展趋势对电影产业的经营与管理进行调整。从市场运营、战略规划、产品开发、品牌塑造、人力资源管理和电影文化传播等方面,探索电影产业发展的新机遇、新模式、新出路。研究粤港澳大湾区电影产业集群发展,有利于中国电影产业结构的深化和拓展(莫莉芬芳.中外电影产业全球化政策比较研究.湖南大学,2010);有利于促进电影行业内部的相互协调;有利于粤港澳地区的经济建设和文化进步。充分释放地理优势,形成一定规模和区域特色的电影产业集群生态效应;整合区域资源,促进电影行业竞争与合作;降低电影产业在各个环节中的风险;增强电影管理创新和优秀人才引进;形成相对完善的电影投融资体系,是当今中国电影产业参与经济循环的商业反映(张步丞.中国电影产业投融资机制的运行原理研究.美与时代(上),2017(4):25-27)。学者托马斯?布伦纳(Thomas Brenner)的著作《地方产业集群》(Local Industrial Clusters)一书,对于电影业集群造成的影响进行了研究,深刻地说明了产业集群将为电影行业人力资源雇佣问题带来变革与创新的可能(Brenner T.Local Industrial Clusters.2004)。为此,启动粤港澳大湾区电影产业集群这个文化新引擎,刻不容缓。

中国具有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量和市场规模,随着现代社会高度集中的消费升级,这种发展趋势给电影产业带来的影响和挑战是根本性的。集群战略是产业发展的归宿,基于地域集聚的相关产业及支持性产业之间的合作与竞争形成集群效应,从整体上推进行业间的相互作用,提高产业的综合实力。塑造区域品牌和营销市场应对转型升级,产业内部结成强大的关系网络,增强创新性。产业外部共同承担风险提升竞争力,形成在地城市的新型文化生态布局。未来电影行业的市场竞争不再是个体之间的博弈,而是区域对区域,集群对集群的较量。从世界电影产业发展趋势来看,大区域电影产业集群的崛起,将深刻改变电影产业的发展格局(吴春集.上海电影产业竞争力发展研究.复旦大学,2014)。空间组织形式横向发挥集聚功能,纵向进行产业的开发和延伸,是适应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激烈竞争的必然选择。打造世界性的文化符号、区域品牌、衍生品交易市场和创新人才矩阵,利用科学的方法改进电影管理模式组织运营,是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电影产业走向成熟的有效路径。

3 粤港澳大湾区电影产业市场运营的资源整合

中国电影的发展趋势在21世纪非常明显的吸收和借鉴了国际经验,尤其是美国好莱坞的成功运营模式。联动市场竞争,从长远的角度思考电影业发展的新思路,促进中国电影形成良好的运作机制及保障机制,协调电影产业链发展。在同一区域聚集的相同和相似企业与其上下游等相关及支持性产业之间,实施竞合战略,平衡创造价值与争取价值间的博弈,提高相关行业的创新驱动力,打造既有艺术品质,又有商业价值的区域品牌。利用电影产业集群协助电影产业内部资源在空间和时间维度重复延伸使用的结构,它的形成显示了更强的融贯性和扩展性(杨昌明.产业集群资源支持力评价.北京: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8)。全产业链能够以创意内容为轴心,实现横向和纵向延伸、上下和周围资源平衡配置,通过创意行为和知识产权对于从起点到终端的每个环节进行有效管理(韩晓黎,陈飞,吴纯举,张黎.中国电影产业集群战略研究.现代电影技术,2013(4):3-6),最大限度地提升行业在各个方面的附加价值。

相较于国外而言,国内对于产业集群的研究近些年来得到明显重视。越来越成熟的社会结构和消费市场,需要获取越来越专业的产业运营。以集群形式发展文化产业降低边际成本已经获得共识,依照文化产业集群的特点,将文化产业集群的核心竞争力由里及外地分为知识要素层、制度要素层、资源要素层以及市场绩效层(付婧,刘召飞.文化产业集群核心竞争力初探.商业时代,2009(10):82-83)。提高创新能力、建立灵活的组织形式、配合成熟的社会资本网络,发挥丰富的文化资源。促进粤港澳大湾区创新生态系统的发展,是打造世界级湾区经济的关键(周任重.论粤港澳大湾区的创新生态系统.开放导报,2017(3):53-56)。粤港澳大湾区具备创新资源聚集的独特优势,这些有利条件带来各项红利。同时,也面临着区域内部制度的差异与跨境要素流动性的障碍等一些突出问题。要保障和实现现代化的自由贸易和文化建设,需要加强区域协同创新,根据跨境创新要素流动,在创新服务体系、创新物质条件和文化环境、创新管理活动以及区域融合等方面力争取得新的突破。

当然,作为国经济最具活力和发展潜力的地区之一,粤港澳大湾区在中国区域发展总体格局中具有重要地位。在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电影产业集群的过程中肯定会存在许多限制性条件(区域资本市场、特色项目孵化、电影IP开发、院线风险评估、配套基础设施、知识产权保护等)。但是,对电影管理者而言,行业领域中的限制性条件很有可能就是强有力的机会窗口。目前来看,无论是经济手段还是产业手段,基于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电影产业集群的首要目的,立足时代发展趋势和政策导向,依据电影产业集群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要素,寻找区域优势中实际的有利因素,树立核心竞争力,促进电影产业集群发展,才能作用于粤港澳大湾区的整体建设和文化进步。推动电影行业形成良好的社会认可和口碑效应,增强粤港澳大湾区电影产业的综合实力和国际影响力成为关键。对于一级市场的电影从业者来说,文化吸引资本,机遇与挑战并存。

4 粵港澳大湾区电影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问题

电影产业集群是一种能够协助内部资源在空间和时间维度重复延伸使用的结构,它的形成显示了更强的融贯性和扩展性。全产业链能够以创意内容为轴心,实现横向和纵向延伸、上下和周围资源平衡配置,通过创意行为和知识产权对于从起点到终端的每个环节进行有效管理(张立波,陈少峰.文化产业的全产业链商业模式何以可能.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11,09(4):94-98)。最大限度地提升行业在各个方面的附加价值。

伦敦经济学院教授斯多普(Michael Storper)和他的同事克里斯托弗森(Susan Christopherson)在区域经济学研究中,通过对美国好莱坞影业的垂直分离和外包活动中跨国公司的发展状况的反身性作用的辨析,指出了影响本地电影公司的具体方式和基本规律。说明了产业集群在投资、机遇、容量和市场规模上都表现出的巨大潜力。另外,印度最大的电影产业集群宝莱坞(Bollywood)的产业发展模式利用行销与资金链整合,发挥手机媒体与信息技术的便捷性,形成不受专业性限制的企业联盟,对于连接资源(人力、物力、财力、信息)具有更高的工作效度。电影与数字化制作,合理配置创意与管理优势,放大区域条件,助推商业电影在国际市场的行销。尤其是在发行环节,运用新型科学技术手段(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VR技术等),搭建数字化平台扩大市场份额。实际上,这些世界范围的成功案例非常值得中国借鉴。

面对粤港澳大湾区的机遇与挑战,不仅要推动内地与港澳间深化合作,研究制定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发展规划(张锐.世界湾区经济的建设经验与启示.中国国情国力,2017(5):31-34)。还要充分发挥粤港澳地区的独特优势,提升其在国家经济建设和对外开放中的地位与功能(杜戴.大湾区经济:粤港澳合作新方位.宁波经济(财经视点),2017(4):20-21)。2017年,首次在国家战略的高度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纳入十三五规划,是泛珠三角城市群建设2.0版本的进一步提升。基于目前国内经济的稳速增长和“一带一路”国家倡议的时代背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势必成为我国东南沿海地区顶层设计的“新抓手”。经济搭台,文化唱戏,势必首当其冲建立产业集群参与国际竞争。

当然,如果从产业经济学的角度来看粤港澳大湾区电影产业集群发展模式,就不得不考虑到在地更合乎实际的具体情况。其中,文化经济如何协调生态环境;城市空间资源如何有序配置;是否立刻开发和建立电影产业专属用地;如何快速搭建互联网+影院融合的电商平台;电影传播及海外推广;电影管理规划(市场运营、品牌设立、融资渠道、保障体系)及创意人才储备(人才引进、人才培养、人才配置)等,都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5 结语

粤港澳大湾区电影产业集群发展的现实意义重大,国家在东南沿海9市加2个特别行政区划定经济版图的明确定位,不单是区域内部发展的问题,还是实现社会与现代化强国之路的必然选择。产业集群化发展在两个方面可以辅助在地城市的整体成长,一是电影产业资源的聚集效应,助推区域赋能;二是电影文化传播的辐射作用,增益价值重塑。国家重视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规划正在进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牵系着中国东南沿海11所城市的区域经济。现在,以全球化和产业集聚并存的机遇与挑战,与其他产业不同,中国电影产业集群具有独特的发展逻辑与演化规律。把握产品的生命周期,为激活商业变革,迎接市场挑战,提供了全新的创新空间。在此,重组资本结构,确定核心价值、建立产业集群,都要求我们积极配合党中央的领导,切实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而不断努力。

参考文献

[1] Harald Bathelt.On Hollywood:The place,the industry.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May 2005.

[2] Carbonara.Innovation processes within geographical clusters:a cognitive approach.Technovation,2004,24(1).

[3] Gina Neff,Elizabeth Wissinger,Sharon Zukin. E n t r e p r e n e u r i a l L a b o r a m o n g C u l t u r a l Producers:“Cool”Jobs in “Hot”Industries.Social Semiotics,2005,15(3).

[4] Rai A.Producing Bollywood:Inside the Contemporary Hindi Film Industry.American Ethnologist,2014,116(1).

[5] 魏后凱.现代区域经济学[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1.

[6] 王伟.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机遇和挑战[J].中国经贸,2017(8).

[7] 巴曙松,刘孝红.国际视野下的中国电影业[J].新经济导刊, 2007(2).

[8] 朱明敏.珠三角与北部湾城市群空间结构对比研究[D].广西大学,2013.

全球纪录片产业范文第5篇

一、打造全球最大柑橘产业带是三峡库区发展的战略性选择

(一) 三峡库区具有种植柑橘的优越条件, 柑橘产业发展初具雏形。

三峡库区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带, 冬暖春早、秋短夏长、雨热同季, 是全国唯一的既无冻害、又无检疫性病害的柑橘产区, 是我国甜橙发展的最适合区域。三峡库区蓄水后, 大水体对气温的垂直影响可达400米, 宽度可达2000余米, 冬季平均气温将上升0.3℃~1.0℃, 夏季则下降1.0℃~1.2℃, 冬暖夏凉, 更加有利于柑橘生产。同时, 三峡库区柑橘种植初具规模, 为建设全球最大柑橘产业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002年, 《全国柑橘优势区域发展规划》将“长江上中游优势柑橘产业带”定位为亚洲最大的橙汁加工基地, 其中三峡库区是这一产业带的核心区域, 当年重庆市政府启动了“百万吨优质柑橘产业化工程”项目。目前, 全市种植面积200多万亩, 产量逾百万吨, 从业人员逾百万, 年总产值约25亿元, 培育出奉节脐橙、梁平柚等诸多地方优势特色品种, 培育和引进了三峡建设、汇源、恒河等一批大型果业龙头企业, 并初步形成了财政投入、风险防范、科技支撑等保障支持体系。

(二) 发展柑橘产业有利于库区农民就业致富, 培育重庆新的经济增长点。

。三峡库区处于历史上川渝大移民的大通道上, 人口密度相当大, 库区淹没涉及的15个区县人口占全市近一半, 农业人口超过1000万, 平均人口密度是全国的2.4倍, 是同类型山地丘陵地区平均水平的4.7倍。传统的种植业难以解决库区农民的就业致富问题, 大规模彻底转移农村人口也面临较大困难。而柑橘生产总体上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 橘园管理和果实采摘均需要大量劳动力, 特别是山地丘陵橘园对劳动力的需求更多。发展柑橘产业不仅可以就地吸纳农民就业, 而且能够在柑橘的购销、深加工等环节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农民既可以通过种植柑橘增加收入, 也可以通过流转土地获得比较收益。对于重庆而言, 通过打造全球柑橘第一品牌, 还可以增强全市农业竞争力, 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并且有效扩大城市知名度, 提升对外开放水平。

(三) 发展柑橘产业有利于保障库区生态安全, 完成中央赋予重庆的历史使命。

三峡工程蓄水至175米后, 库体水容量将超过400亿立方米, 成为全球蓄水量最大的水库。能否确保水库水质安全, 不仅关乎库区周边居民的切身利益, 也将直接影响到库区下游7省市上亿居民的生产生活。胡锦涛总书记在2007年全国“两会”重庆代表团发表讲话时明确要求“加大重点流域和区域特别是库区的生态保护和污染防治力度, 确保长江上游和三峡库区腹心地带生态安全。”由于三峡库区人口密度大, 加之地处大巴山脉和武陵山脉交合地带, 山地占总面积的74%, 丘陵占21.7%, 河谷平坝地仅占4.3%, 相当部分耕地属于25°以上的坡耕地, 水土流失面积接近60%, 生态环保特别是农业领域的生态环保面临的压力非常大。发展大规模柑橘集中种植带, 不仅可以有效克服山地丘陵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 而且可以提高三峡库区森林覆盖率, 减少农业耕作造成的水土流失, 大大降低农业面源污染, 重塑一个山青水秀、生态良好的新库区。

(四) 国内外对柑橘及其制品需求旺盛, 并将长期保持增长趋势。

目前, 世界柑橘总产量约1亿吨, 人均柑橘占有量为17公斤。据相关机构预测, 到2020年世界人均柑橘占有量将达21公斤, 世界人口若达到联合国粮农组织 (FAO) 预测的75.4亿, 则全球柑橘需求量将达到1.58亿吨, 在现有产量基础上增加一半。近年来, 世界柑橘第一大生产国巴西、第三大生产国美国受病害肆虐、飓风袭击以及其他作物竞争, 柑橘产业特别是橙汁生产明显受阻, 造成国际市场橙汁短缺, 价格暴涨, 浓缩橙汁进口到岸价已由2003年底的900美元/吨涨至2007年的2600美元/吨。国内市场的需求上涨空间更为巨大, 我国大陆人均柑橘占有量目前仅有9.6公斤, 保守估计到2020年总需求也将翻一番。特别是国内橙汁产能严重滞后, 2006年中国共进口冷冻浓缩橙汁6万吨, 其中67%进口自巴西。因此, 柑橘产业发展的市场前景相当看好。此外, 三峡库区地处我国地理几何中心, 坐拥长江黄金水道之利, 不论是内销还是出口都具备较好区位优势和交通条件。

二、打造全球最大柑橘产业带面临的主要问题和障碍

(一) 缺乏战略眼光与规划是导致三峡库区柑橘产业发展步伐不快的重要原因。

虽然重庆被农业部认定为长江上中游优势柑橘产业带的核心区域, 市里也把柑橘产业列入“三百工程”, 并成立了柑橘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 库区各区县推进的力度也相当大, 但是用全球最大柑橘产业带这一宏大目标审视, 目前各级政府对发展柑橘产业的认识水平还比较低, 柑橘产业在全市发展战略中的地位不高。以《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农业和农村发展重点专项规划》为例, 规划提出建设以万州、长寿等区县为重点的长江优质柑橘产业带, 在全市建设集中连片标准化优质柑橘基地100万亩, 年产鲜果150万吨, 显然这一目标距离全球最大柑橘产业带相差甚远。此外, 全市整体打造的力度不够, 各区县各自为政、无序发展较为严重, 影响了重庆柑橘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二) 品种熟期结构不合理是制约重庆柑橘产业进一步发展的重要瓶颈。

截至去年, 重庆已建成的橙汁加工生产线, 年加工原料果能力超过80万吨, 加上在建的生产线及鲜果销售, 足以消化现有柑橘产能。但是由于现有品种熟期结构不合理, 鲜果销售和榨汁生产都面临很多问题。目前我市种植的柑橘80%以上为中熟品种, 集中于每年11月下旬至次年2月上旬上市。鲜果集中上市, 常常出现供过于求、产品滞销, 农民不得不贱卖或者任其烂掉。榨汁企业则面临“旺季吃不了、淡季不够吃”的窘境。例如, 汇源集团在万州的果汁加工厂年加工柑橘鲜果可达30万吨, 但投产后一直处于半饥饿状态, 2006年仅加工了3.5万吨, 2007年也只有5万吨。而美国、巴西等国柑橘成熟期分布在9月至次年6月的10个月中, 一年仅有2个月无鲜果供应, 榨汁厂基本上可以全年连续作业。

(三) 生产现代化程度不高是导致全市柑橘产业竞争力低下的根本原因。

巴西、美国等国家在柑橘生产上基本实现了组织化、规模化和现代化, 他们普遍建立了合作社, 由合作社统一种植规范、统一加工处理、统一上市销售, 除了修剪和采收未全面实现机械化外, 施肥、灌水、除草和病虫防治等橘园管理都是机械化操作, 果实的清洗、烘干、打蜡、分级和包装流水线也都为自动化控制。而我市除部分产业化开展较好的地区, 形成了“公司+农户”或“专业合作社+农户”等模式, 大部分地区仍以农户粗放分散经营为主。受传统种植理念和技术手段限制, 种植零星分散, 品种繁杂老化, 管理水平低下, 品质参差不齐, 柑橘种植的比较效益难以体现出来。即使部分“百万工程”实施区县, 也不同程度地存在建园标准、技术规程执行较差等问题, 甚至个别区县签订了合同不履约。

(四) 保障支持体系不完善是农民种植积极性不高的重要原因。

一是优惠政策散乱, 没有形成综合效应。财政资金分布在移民、扶贫、退耕还林、农业综合开发、“三百工程”等很多领域, 区县普遍存在协调不够好的问题。比如, 建园补贴, 移民资金是3000多元/亩, 农业综合开发资金是1300多元/亩, 而项目办公室资金只有400元/亩, 差距如此悬殊造成农民心理上不平衡。二是金融支持力度不大, 柑橘种植担保贷款和保险都处于试点阶段, 覆盖面非常有限。例如, 柑橘种植保险仅在忠县试点, 有10个公司、业主、大户参加, 柑橘投保面积仅1.4万亩, 占该县预计数11.4万亩的12%。三是科技支撑体系也比较薄弱。尽管重庆的柑橘科研实力雄厚, 但研究与应用结合不够紧密, 许多研究成果得不到很好推广, 不能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三、打造全球最大柑橘产业带的主要对策与建议

(一) 尽快将打造全球最大柑橘产业带上升为全市发展战略。

市委市政府要把发展柑橘产业作为全市一项重大战略课题, 定期召开专题会议, 研究推动相关工作。抓紧修编全市柑橘产业发展规划, 重新确立柑橘产业的发展目标和工作措施, 并积极与农业部及四川、湖北合作, 扩大规划范围。提升市柑橘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地位, 条件成熟时成立市柑橘产业发展局, 专门司职柑橘产业发展与行业管理, 增强对全市柑橘产业发展的统筹协调能力。

(二) 在长江上中游建设大规模柑橘集中种植带。

应该积极借鉴美国、巴西等国农业布局经验, 在某种作物合适区域大量布局生产, 不太合适的地方就完全不发展。依据重庆市地处中国柑橘生态最适宜区和农业部《全国柑橘优势区域发展规划》“长江上中游优势柑橘产业带”核心区域, 积极向国家争取相关政策, 大力调整我市农业生产结构, 在合适地区大规模地发展柑橘种植。在深入研究各区县生态自然条件的基础上, 分别选出宽皮柑橘、甜橙、柠檬和柚子等种类的最适生态区, 引导相关区县进行规模化、集中化栽培。通过旱地改作和荒山利用, 力争到2020-2030年全市柑橘种植面积达到1000万亩, 年产量超过1000万吨。如果再加上四川和湖北长江及其支流区域柑橘适合种植区, 形成种植面积超过2000万亩、年产量超过2000万吨的全球最大柑橘集中种植带。

(三) 进一步优化柑橘品种结构、打造整体品牌。

从优化品种看, 一方面, 要建立全市柑橘种质资源库, 做好优质品种推广和新品种培育引进工作, 坚决淘汰各类劣质低效品种, 不断满足市场的多样化需求;另一方面, 要培育和推广早熟、晚熟柑橘品种, 将柑橘采果期从目前的两三个月延长到10个月, 以解决目前鲜果销售季节断档和果汁厂生产能力利用不足的问题。从提升品牌看, 要着重解决目前地方品牌林立、缺乏整体标识的问题。可以考虑在保护奉节脐橙等部分优质产品、将其打造成渝系柑橘高端品牌的基础上, 逐渐将其它各类品种统一到一个或几个品牌下, 以提高重庆柑橘的整体营销能力。

(四) 全面推行柑橘种植标准化。

加大柑橘种植区水利、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和土地整治工作, 加快推进高标准、现代化柑橘果园建设, 为产业化、规模化生产创造良好的条件。加快无病毒良种苗木繁育体系建设, 尽快修订果树种子苗木管理办法, 逐步推行无病毒母本树登记制度, 严防柑橘溃疡病、黄龙病等检疫性病虫害侵入。在深入研究GMP (良好操作规范) 、HACCP (危害分析与关键点控制) 、IS09000等国际标准的基础上, 科学制定并严格实施各类柑橘生产地方标准, 大力推广无公害生产, 严禁施用高毒高残留农药化肥, 确保柑橘的高品质与质量安全。

(五) 大力发展柑橘专业合作社和产业化龙头企业。

在柑橘产业发展的初期阶段, 可以考虑以区县和镇村为单位发展柑橘专业合作社, 以提高柑橘生产的组织化程度, 降低生产经营风险。在此基础上, 由市柑橘行政管理部门牵头, 联合各地大型专业合作社, 成立全市性柑橘生产合作社。市合作社制定各品种生产标准, 统一农资采购, 统一品牌销售, 逐渐把符合生产标准的散户或小合作社纳入其中, 提升重庆柑橘的整体竞争力。同时, 要大力扶持柑橘加工、销售、保鲜龙头企业, 并根据各地的种植情况和交通条件, 合理布局果品及果汁加工企业, 既充分吸纳现有产量, 又尽可能降低企业运输成本。积极扶助合作社开办或参股柑橘加工、销售、保鲜企业, 形成农户、合作社与龙头企业之间的良性合作, 最大限度地保护农民的经济利益。

(六) 进一步完善柑橘产业保障支持体系。

有效整合现有财政、税收、金融等优惠政策, 加大财政资金的支持力度, 扩大柑橘种植担保贷款和保险规模。依托中国柑桔研究所、重庆市农科院、西南大学等现有科研院所, 建设全国最大的柑橘教育与研究中心, 建立市、县、乡三级科技服务体系, 为柑橘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的智力支持和技术支撑。加强信息平台建设, 探索柑橘期货交易, 进一步畅通销售渠道, 降低产业发展风险, 促进柑橘产业健康平稳发展。

摘要:文章深入研究了在三峡库区建设全球最大柑橘产业带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分析了制约三峡库区柑橘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和障碍。文章着眼于建成全球最大的柑橘产业带这一目标, 建议提高柑橘产业在库区乃至重庆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 在库周建设大规模柑橘集中种植带, 同时优化现有柑橘品种结构, 提高柑橘生产的现代化和组织化水平, 并进一步完善保障支持体系。

关键词:柑橘,三峡库区,产业经济

参考文献

[1] 农业部.柑橘优势区域发展规划[R].

[2] 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桔研究所, 《世界柑桔生产与贸易》等, http://www.cric.cn/list-163-1.html.

[3] 农业部赴巴西柑橘考察团.巴西柑橘产业成功因素分析[J].世界农业, 2003 (6) .

上一篇:期末考试的感想范文下一篇:清明节祭祀防火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