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教学范文

2023-09-21

初中化学教学范文第1篇

1 运用实验教学手段, 做好化学入门教学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这是新教材编写者的指导思想。化学课本对九年级学生来说, 一般都感觉新奇、有趣, 学生想学好化学的求知欲较为迫切。因此, 教师在开始阶段的教学要不惜花费时间, 深下功夫, 让学生在学习的起始阶段留下深刻的印象, 产生浓厚的兴趣。教学中充分运用实验教学手段, 让学生多参与一些小实验, 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如在教学第一章, 走进化学世界时, 笔者让学生参与部分实验, 还指导学生做好选做实验及家庭小实验。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 结合本校实际, 尽可能地做一些有意义的实验, 例如:在讲化学的第一节课时, 笔者先避开书本, 做了几个趣味实验“空杯生牛奶”、“小纸花变色”、“魔棒点灯”。在本章结束后, 利用课外活动举办一次自由形式的讨论, 围绕一下问题讨论:化学难学吗?学化学有用吗?化学是不是都这样有趣?对基础弱的能不能学好?通过讨论, 消除学生害怕的心理、提高学习化学的兴趣。教学中以化学的趣味性、教学的艺术性给学生以感染, 使其像磁铁上的铁屑离不开磁铁一样, 向往着教师, 向往着本学科, 使学生对化学学科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2 运用多种教学手段, 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新课改下的九年级化学教材比较贴近日常生活实际, 具有很强的知识性、现实性和趣味性。它以丰富多彩的生活内容提供了教学中诱发学生情趣和动机。同时新教材还抓住了九年级学生情绪易变、起伏较大的心理、生理特点, 来培养学生持久的学习兴趣。因而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注重课堂教学中的引入环节, 在课堂引入中, 设计各种形式、运用各种手段把学生能动性充分调动起来, 唤起他们的积极参与意识。在教学中想法把问题置于适当的情境下, 营造一个生动有趣的学习环境, 充分让学生参与实践操作, 学生就会兴趣盎然、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教学时尽可能利用自制教具优化课堂结构, 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 在教学中教师的语言的精练、语调的变化得当, 板书设计合理, 字体优美雅观, 知识丰富等都能激发学生和学科情感, 达到“亲其师, 信其教”的效果。

在教学中, 笔者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 (自由组合) , 请他们做笔者的助手, 一起准备实验器材、进行实验演示。通过实验操作, 既规范了学生的劳动、行为习惯, 又使他们在参与活动中认识“自我”, 以产生浓厚的兴趣和求知欲。

3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

针对九年级学生有一定的学习习惯和方法, 在教学实践中, 笔者从兴趣教学入手, 注重学生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培养, 在教学中主要培养学生以下几种学习习惯:

3.1 培养学生阅读和预习习惯

具体方法是用几分钟让学生阅读本节课的内容, 并出示阅读题, 阅读完毕, 或通过提问、或以评估的形式来检查阅读效果;或有计划地组织学习小组以讨论的形式探讨阅读内容, 让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有一定了解, 从而在课堂中就能紧跟教师的节奏。

3.2 培养学生讨论的习惯

教师通过有针对性、合理性的提问, 引发学生进入教学所创设的教学情境, 引发他们积极探讨化学知识, 逐步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讨论的习惯。

3.3 培养学生观察习惯

学生对实验的观察特别感兴趣, 缺点是思维被动、目的不明确, 这就需要教师引导他们有的放矢、积极主动去观察。可采取边观察、边提问、边引导学生对变化原因、条件、结果进行讨论;也可以创设教学情境把学生带入较熟悉的环境中去观察。这样能使学生体会观察所带来的收获与兴奋, 自觉养成观察的习惯。

3.4 培养学生小结习惯

在实际教学中或让学生上讲台进行小结评比, 或以板报的形式张贴学生的小结, 或在课余时间对互帮互助小组双方的小结进行评比, 从章节、小节慢慢过渡到课时小结。由于经常强调学生自己去归纳、小结, 这使学生记忆效果明显, 认识结构清晰, 学过的知识不易遗忘。让学生站在教学的主体位置上, 学有所获, 才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同时还能保持他们对化学的学习兴趣。

3.5 培养学生对实验归纳对比的习惯

如在教学中对氧气、二氧化碳、氢气的实验室制取的药品、反应原理、发生装置、收集装置进行归纳对比, 既掌握气体的实验室制取, 也对几种气体的性质进一步熟悉。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归纳对比习惯, 对于学习化学就会感到轻松易学, 从而对化学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

3.6 努力开辟好第二课堂, 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根据新教材的提示与要求, 笔者经常利用课余时间开展化学兴趣小组活动, 举办化学知识猜谜、知识竞赛、小实验小制作比赛等。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生动有趣、吸引力强, 既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发展他们的个性特点和创造力, 也可以挖掘学生的潜能, 在他们的闪光点上做文章, 让他们领略成功的喜悦, 感觉路就在脚下。在活动中给学生多关心, 多鼓励, 既要充分肯定其动手、动脑能力, 找到学生成功的地方给予表扬, 又要指出活动中的不足并予以纠正, 使学生在活动中获得成功, 从而对化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初中化学教学范文第2篇

摘 要:初中化学为学好高中化学以及以后的终身化学学习奠定了基础,对培养学生的整体化学素养尤为重要。随着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的渐进式深入,其对初中化学高效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于是,范例教学作为改善教学效果,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教学方法越加受到重视。本文阐述了范例教学的优势,并探索将范例教学应用于初中化学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范例教学;初中化学;应用探讨

范例就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一些典型和重要的知识点,即为了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具体化,在对某一知识进行系统化讲解时,一定要结合相应的典型案例进行,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与消化知识,从而达到高效学习的目的。目前,范例教学以其独特的优势时刻影响着初中化学教学质量。

一、范例教学的巨大优势

范例教学借助于典型范例,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探疑、析疑和解疑能力,推动学生创新性思维的形成,提高学生的综合化学素养。将范例教学应用初中化学教学具有巨大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范例教学有利于将枯燥乏味的知识形象化、具体化,营造和谐温馨的化学学习氛围,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培养学生的想象。二是范例教学将典型的案例作为学生学习的催化剂,给予学生更多的思考与发展平台,不断促使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创新能力的提升。三是将课堂知识讲解与学生能力提升巧妙链接,确保学生知识与能力的双重提升。四是范例教学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推动初中化学课堂高效化,从而大幅度提升教学质量。

二、范例教学应用于初中化学的有效策略

1.精选教学案例,激发学生兴趣与激情

践行范例教学的基础与前提是基于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认知和教师的教学目标与任务精选教学范例,创设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激情,有助于营造和谐温馨教学氛围的范例教学情境,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并在教师系统的范例指导中实现高效学习,因此,范例教学中范例的选择至关重要。例如,在升华和凝华的实践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升华”的具体含义,教师可以用多媒体展示“冬天冰冻衣服放在太阳下很快晒干”的图片,即物体直接由固体变为气体“升华”。为了将“凝华”的内容具体形象化,教师可以从学生的日常生活中选择一些常见范例配合教学,可以用多媒体展示一些冬天窗户上经常出现的“冰花”,然后借助此案例进行系统讲解,并鼓励学生思考“冰花”一般出现在内窗还是外窗?为什么?这样既符合教学目标,又契合学生兴趣的生活化范例,能有效提高学习效率。

2.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践行范例教学

范例教学本身就是一种高效的教学方法,在践行范例教学时不能只靠教师运用简单的教具演独角戏,要充分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教学资源充分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最大限度发挥范例教学的优势与价值。在开展范例教学时,可以运用问题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启发诱导法、小组合作探究法、多媒体教学法等高效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化学学习习惯。例如,在一单元或者一个学期的学习结束后,为了巩固教师范例教学的结果,使学生掌握系统的化学知识,教师可以专门开设“阶段范例讨论课”,让学生基于不同阶段范例学习中遇到的基本问题进行分析与讨论,通过重温案例,攻破化学学习中的重难点。教师还可以为学生布置一定的任务,让学生围绕任务(或问题)进行探索与分析,提高学生质疑、析疑、探疑和解疑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3.教师要注重对范例教学的系统反思

教师在进行案例教学时,不仅要做好课堂教学工作,同时也要做好课下教学反思,在反思中不断创新范例教学方法,提高范例教学效率。教师注重教学反思,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教师要多做自我反思。教师要从课堂氛围如何、学生学习效率高低、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的完成与否等多方面进行自我反思,对症下药,以期不断提高初中化学范例教学效率。二是组织学生对教师的范例教学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加强与学生的课堂互动,采用“教师问学生答”或者“学生自由提意见”的方式获取学生对范例教学教学方法、内容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并认真采纳和践行学生的意见,不断满足学生对范例学习的各种需求。三是教师可以通过向其他教师“取经”的方式,尽可能弥补自身范例教学的不足,借鉴其他教师优秀的范例教学方法,以此提高现阶段初中化学的教学质量。

综上所述,作为一门与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学科,初中化学在我们的衣食住行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因此,提高初中化学教学效率,帮助学生学好初中化学非常重要。作为初中化学课堂的组织和引导者,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重视范例教学,透彻范例教学的巨大优势,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更加高效、科学地践行案例教学,促进学生化学综合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李向虎.范例教学在当前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3(4):171.

[2]李长余.试论范例教学在当前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3(35):60.

[3]潘林荣.范例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2011(61):168-169.

初中化学教学范文第3篇

摘 要:化學是一门研究物质构成与化学反应的的基础学科,与人类的生命健康息息相关。化学丰富了人类的物质生活,同时,也对人类的生命造成了不少的危害。因此,本文着重探究通过初中化学教学培养初中生的生命意识的方法,以求树立科学的生命意识,开创健康的人生。

关键词:化学教学;培养;初中生;生命意识

1前言

化学是一门生活科学,学习化学是为了推动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的发展,让化学更好地为人类服务。但是,生活中很多化学成分或者化学产品会对人类的生命构成威胁,理应充分认识,做到有效防止。

2通过初中化学教学培养初中生的生命意识的方法

2.1认识碳酸饮料的化学成分,树立健康意识

在化学课堂上,讲到碳酸时,应渗透生活中的知识:引导学生认识碳酸饮料的化学成分,以及碳酸对人的健康的影响。最终树立健康意识:碳酸饮料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清热解渴的作用,但是对牙齿具有腐蚀作用,因为牙齿的成分为钙,而且碳酸饮料容易引起肥胖,所以,应适当饮用碳酸饮料。

2.2认识白酒中酒精的危害,树立科学饮酒意识

饮白酒是中国饭局上的常见现象,是人际交往的一种手段,而且适当饮酒有利于促进血液循环。但是,在生活中有多少人因为饮用白酒过度而失去生命。所以,化学老师应为学生讲解酒精的危害,让学生认识到酒精会对肝、胃造成一定的刺激作用,会引起酒精中毒。从而树立科学饮酒意识:适量为止,不劝酒、不拿生命开玩笑。

2.3认识剩菜中会形成亚硝酸盐,树立科学生活的意识

大家都知道,亚硝酸盐是一种致癌物质,然而,在我们生活中,我们并没有引起重视。因此,化学老师应在课堂上渗透有关亚硝酸盐的危害知识,让学生充分认识亚硝酸盐与生命的关系,从而慎重饮食。亚硝酸盐多数会存在日常的剩菜、腌制食品之中,所以,我们做饭时,应适量做饭,不要经常吃剩菜剩饭,少吃腌制食品,树立科学的生活意识。

2.4通过对酸碱的学习,了解酸碱中和原理对生活的影响

酸碱盐是化学的重要内容,在实际生活中有很大的实用价值。其中,酸碱中和就是一个很实用的原理,有利于促进生活质量的提高,有利于防止疾病的发生。所以,引导学生认识酸碱中和原理对生活的影响很重要。比如,辣椒和酸菜同时食用可有效防止上火;在黄土高原地带,水质中含碱量高,所以平时的饮食中要多吃醋,可以促进消化。

2.5通过化学学习,认识油炸食品和烧烤食品与癌症的关系

油炸食品和烧烤食品中含有大量的致癌物质,经常食用这些食品是导致癌症的主要原因之一。为此,讲到化学与生活的时候,一定要讲解这些食品中的致癌成分,并渗透癌症病症的痛苦,让学生从中认识到油炸食品和烧烤食品对生命的危害。并提出合理的饮食建议:少吃油炸食品和烧烤食品,吃出健康。

3通过初中化学教学培养初中生的生命意识的意义

化学是科学,科学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改善人类的生活,提高生命的质量。化学是一门双刃剑,有利也有弊,关键在于我们如何认识化学,在生活中如何运用化学,让化学为人类服务,促使生命不断完善,最终树立生命意识。

4结束语

化学是一门科学基础课,和人类的生命有着密切的关系。学习化学,不仅要掌握科学知识,更重要的在于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这些知识,提高生命的质量。为此,化学也可以说成是一门生命科学,关系着生活的质量,关系着身体的健康,关系着生命的存亡。

参考文献:

[1]伍新春.高等教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钟毅平.心理学[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5.

初中化学教学范文第4篇

初中化学基础性的知识比较多,需要学生记忆和掌握的特别多,学生记忆会感到乏味无趣,甚至失去化学学习的兴趣,下面是一些知识点的记忆方法和口诀,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提炼要点”法记忆化学需要记忆的内容多而复杂,特别是一些概念,内容很长,而考试只是考查对概念的理解而不是概念的内容。例如这些概念: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不用死记硬背这些内容,为了同学们会应用,我也用了同人们用的常规方法,提要点:化合反应:多变一;分解反应:一变多;置换反应:单站位置;复分解反应:相互交换伙伴。抓住特征要点就可以轻松解决问题了。再如:化学实验步骤是很复杂的,特别是刚学化学的同学,易丢步骤,如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就有7步,为了便于记忆,我也用了提炼要点的法记忆:如用查、庄、定、点、收、离、熄,就记住了所有的内容和顺序,难点一下子就降下来了;还有催化剂的概念:能改变其它物质化学反应速度,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都不变 这一催化剂内涵可用“一变、二不变”几个要点的字来记忆。还有初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定义中的四要素:用要点“温度”“百克剂”“饱和”“单位克”就可以应用了。用七个字组成:“一点、二通、三加热”。这一句话概括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关键。“一先一后看现象”来记忆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这种方法化繁为简,使学生抓要点,有纲可循,学生易接受,教师教起来难度也小了很多,好的方法受益终生。

初中化学教学范文第5篇

1、引入阶段:氧气,学生熟而能详,但对它了解得并不深入。因此我就在教学中用“天宫二号”发射视频引入课题,造成悬念,成功的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2、氧气物理性质:由于课本上该知识点有比较直观地呈现,因此教学时,我让学生自己总结,将点拨放在引领学生利用氧气的物理性质确定氧气的收集方法及盛有氧气的集气瓶在空气中的放置方法,学以致用,引发学生的思考兴趣,拓展知识,形成知识间的相互联系。

3、氧气化学性质: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通过实验演示,观察到现象清晰,留下印象深刻,课堂中教师通过演示,学生通过观察---比较---讨论出木炭、铁、蜡烛在空气中及氧气中燃烧的现象、结论,体现了直观思维的训练和分析、比较思维的训练,并很好地引导学生对现象描述、表达式书写,规范了学生科学表达能力。

在铁丝实验中,由于该实验操作较复杂,学生第一次接触,因此我采用了发现式教学。即实验前先通过ppt给出铁丝实验操作步骤,并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要打磨铁丝;铁丝为什么要绕成螺旋状;铁丝为什么要绕在火柴上,火柴的作用是什么;为什么将铁丝自上而下缓慢插入到集气瓶中等问题。然后学生边观察实验现象边思考,最终找到答案。这既培养了学生在实验中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引起了学生对该实验关键步骤的重视。

4、氧化物概念:对氧化物概念的学习,通过练习判断可以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知识、区分氧化物,效果较好。

5、总结阶段:氧气既能与单质反应,又能与化合物反应,从而归纳出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在此基础上,再补充前面已学习过的例子,如:氧气与镁反应,氧气与磷反应,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二)本节课不足之处

1、用排空气法收集的氧气不纯,导致铁丝实验现象不明显。

2、学生探究问题时的时间没有合理安排好,什么时候探究,什么时候讨论,讨论到什么程度,还需仔细考虑。

3、学生提出问题时,点拨的不够深入。

初中化学教学范文第6篇

【摘 要】在新课程标准教育理念的推动下,初中化学教学在教学方式、教学内容等方面都作出了一些改革,虽然这些改革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初中化学教学仍然存在教学观念老套,教学模式古板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寻找适合学生的新的教学方法势在必行。

【关键词】初中化学;教学瓶颈;解决策略

初中化学是一个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同时对于初中生们来说也是从未接触过的一个知识领域,所以在短时间内掌握学好化学的方法无论是对学生本身还是对授课老师来说都是一个很大的挑战。笔者针对当前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几点解决方案,希望能对广大师生有所帮助。

一、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观念老套。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老旧的教学观念很难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新型人才。很多老师认为自己原来的教学方法用起来顺手省力,不愿意去做一些新尝试、新改变。有些老师的研究意识和变革意识缺失,不愿意认真研究教材针对新教材进行备课,甚至直接使用很久以前的教案和课件。加上如果要对教学方法,内容等进行改革,无疑会加大教师的工作量,很多教师的改革热情在繁忙工作的压力之下荡然无存。随着科技的发展,多媒体等新技术层出不穷,一些教师总是沿用老旧的教学方法,没有做到把这些新技术运用到教学中去。教师教学观念老旧是制约着课程改革推进的瓶颈,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

(二)忽视实验教学。化学是一门实践性比较强的学科。实验教学理应是化学教学很重要的一部分。但是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之下,很多学校弱化了实验教学,采取“讲实验”而不是“做实验”的教学方法。再加上很多学校实验设备不够完善,资金不足以维持实验室正常运转,种种原因使得化学实验室最终变成了摆设。

(三)学生没有掌握好的学习方法。虽然教师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路人,但是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在大部分初中课堂上,教师都是以讲为主,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直接省去了学生自主思考的过程,这使得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受到了束缚,学到的都是死知识,自身素质和能力一点也没有得到提高。除此之外,很多学生没有运用有效的学习方法,忽视与身边同学的交流合作,学习效率不高。

二、解决方案

(一)转变教学观念,改革教学方法。教师要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认真研读新课标的教学要求,摒弃那些陈旧的教学方法。在教材的基础上结合各种教学资源制定出适合学生实际情况的教学方法。好的教学方法能够活跃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收到良好的课堂效果。比如一节课的课堂导入,可以设置一些趣味性比较强的导入,如准备一些与课程有关的动画或者视频,播放给学生看之后针对视频里的一些现象提出一些问题。这种形式的课堂导入能够引导学生们积极进行思考,集中他们的注意力,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还能够提高教学效率。除此之外,还要紧跟时代的发展,把一些新技术新方法应用到教学过程中,努力使教学内容鲜活起来,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重视实验教学。实验教学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科学素养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化学是一门基于实践的教学,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可以更好的理解化学现象的原理,发现问题。很多化学知识只靠单纯的讲解学生是不能够真正理解的,只有在实验过程中亲自观察了有关现象之后才能对它们有清晰的了解,而且化学是一门应用科学,只有真正理解了那些化学知识并融会贯通才能将其应用到以后的实际生活中去。除此之外,把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结合起来也是增强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手段。初中学生的好奇心比较强,可以向学生展示一些趣味实验,调动起学生的好奇心,然后再向他们讲解实验原理,相信对于这样的教学方法学生们的印象会更加深刻。还可以在中考试题中加入一些考查实验操作的试题,这样既保证了各学校真正开展实验教学课程也考查了实验教学的效果。

(三)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被动式的学习束缚了学生思维的发散性和变通性,学生的学习过程不应该仅仅是学习知识的过程,同时也应是掌握思考方法,开阔思维的过程。一个高素质人才不仅仅需要拥有很多知识,同时也要具备创新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首先要从改变教学方式做起,教师应该给学生创造发散思维的机会,不要急于把知识直接教给学生,可以先针对即将进行的教学内容提出几个问题,让学生课前自己进行思考探索,上课的时候通过提问的方式检验学生的思考结果并通过纠正学生思考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这种方式对学生进行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独立思考之后理解才会更加深刻。学生自身也要改变学习方式。进行自主学习,自觉进行课前预习,对课本中的问题进行思考,带着问题听课,对于自己没有理解的问题会多加注意,在这种自发进行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也能够得到积极的情感体验。和同学合作学习,对于独立思考不出来的问题可以选择与同学进行讨论,集思广益,在讨论过程中往往会解决更多的问题,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探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有意识的锻炼自己的学习能力。听课过程中要注意筛选重点的知识点并对其进行整理以便以后复习,总结出适合自己的记忆方法,注意错题的整理回顾等。老师在讲课过程中对重点内容也要多加强调,让学生养成抓重点的好习惯。

三、总结

初中化学教学中确实存在很多问题,探讨和研究这些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需要重视这些问题,探究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从教师和学生两方面下手,努力解决这些问题。教师要注意采取措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学生自己也要转变学习观念,探索新的学习方法。只有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才能培养出有能力的学生。笔者在本文中对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进行了简要总结分析,希望本文能为提高教学质量,解决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王文艳.初中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4).

[2]彭玉荣.高效化学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D].山东师范大学,2012.

[3]冉从友.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开展环境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吉林教育,2010,(4).

[4]普布卓玛.初中化学实践新课程必须解决的三个问题[J].新课标,2011,(2).

上一篇:市场策划范文下一篇:村委会主任竞职演讲稿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