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项目责任成本管理论文范文

2024-03-11

施工项目责任成本管理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责任成本管理是现代施工企业管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科学降低成本、提高企业效益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施工企业责任成本管理构建过程入手,对施工企业责任成本管理现存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一些可行性对策,望可提供借鉴意义。

【关键词】责任成本管理;施工企业;高效管理

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经济的迅速发展带来了激烈的市场竞争,这对于企业的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施工企业作为关乎国家民生的基础性行业,如何加强企业管理,增强企业综合竞争力,不仅是施工企业自身发展的要求,也是国家社会对于现代化工程建设的迫切希望。成本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主要组成部分,对于施工企业来说更是重中之重。因此,将责任成本管理理念引入到施工企业中,可以有效调动员工积极性、降低施工成本、提升企业效益,是施工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

一、施工企业责任成本管理的构建

责任成本管理主要对象是工程项目成本中的可控成本,通过将直接产生成本和费用的企业各职能部门划分为若干个责任中心,规定其责任范围,依据统一的标准运用各种先进的管理和会计手段进行各个中心的责任预算,对成本和费用的发生进行考核和控制,责任成本管理在企业管理中占有重要战略地位。

1.责任成本管理体系构建

作为一种自上而下的全局管理模式,责任成本管理需要企业全体员工的配合,若想得到有效实施,必须完善其管理体系,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以国家有关规范条令为标准,结合施工企业自身特点,建立起符合本企业组构和技术水平的体系,为责任成本管理的贯彻落实提供制度保障。

2.责任成本管理组织机构构建

责任成本管理顺利落实的另一有力保障便是责任管理组织机构,按照施工企业的规模、产值不同,管理组织机构的构建方式可能存在差异。例如,对于国有施工企业,通常是集团公司、工程公司、工程项目三级管理模式构建,在集团公司和工程公司层面要设立专门的责任成本管理部门,而对于具体的工程项目要设立专职小组。集团公司责任成本监管层负责制度的建立、体系的完善和执行力度的监管,对整个组织负责,起决策作用;工程公司责任管理控制层,主要负责一些规则的细化和工程项目的责任预算,是决策层和执行层的连接点;项目责任管理小组是执行层,主要负责组织生产、落实责任预算工作。

二、施工企业责任成本管理现存的问题

1.企业成本竞争意识不够

首先,表现在企业管理层意识薄弱,受传统管理模式的束缚,许多施工企业高层管理安于现状,不愿接受新事物做出改变,对责任成本管理知之甚少,无法意识到责任成本管理对于提高企业效益的重要作用,这种思维方式会严重阻碍责任成本管理的执行,并且会给下属工作人员造成思想上的不正确导向;其次,部分企业虽然建立了责任成本管理体系,但对于其认知仍停留在表层,未能意识到责任成本管理的落实是全体员工的任务而不只是财务部门的工作,这就影响了责任成本管理在施工企业中的实施效果,形成恶性循环。

2.责任成本管理机制不完善

由于操作人员自身意识薄弱,加上没有严格的外部监督机制,很容易造成管理行为短期化现象,最开始对新鲜事物的热忱消磨掉后,工作逐渐懈怠,随意性表现明显,影响了责任成本核算的准确性。此外,就目前情况而言,大多数企业并未将个人业绩与责任成本管理目标结合,不能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助长其懒散情绪的滋生,即便有些施工企业将质量责任、安全责任与个人奖励挂钩,但对于这些承诺不能及时兑现,挫伤了员工积极性,给责任成本管理的后期发展埋下了隐患。

3.责任成本管理基础工作薄弱

基础工作的薄弱性主要体现在定额管理和人员素质两方面。一些企业在施工过程中没有定额管理的概念,对于各种物资消耗没有明确的表述,只有笼统的记录,施工过程中各种物资使用无度,挥霍较多,却没有相应的惩罚措施,使得项目成本远高于预算,企业利润率大幅下降,亏损现象亦是时有发生,还可能因此产生与招标方之间的索赔纠纷;由于施工企业自身的特殊性,导致其基层成本管理人员综合素质较低,很多员工并不是专业管理背景出身,对于会计核算、成本分析等专业技能了解很少,制约了责任成本管理工作的落实力度。

三、针对施工企业责任成本管理出现问题的对策

1.转变观念,确立责任成本目标

意识是行为的指导,落实责任成本管理首先要转变观念,以成本效益为指导思想,将责任成本管理与企业自身文化相结合,层层推进,最终提高整个施工企业的责任成本管理意识水平,使全体员工加入到管理建设工作中。在具体工作中,企业决策层应根据实际项目规模确定责任成本目标,成本管理层进行责任成本预算并对各个责任中心实现合理分配,最后由责任管理小组落实各项工作。

2.加强成本核算

成本核算是成本控制过程中极其重要的部分,是后续工作的基础和前提,施工企业必须设置会计责任部门,加强各个责任中心的成本核算和责任配置工作。在这一过程中,要求各个责任中心分别设立成本台账,避免“一锅烩”造成的责任不明现象,并且要求其定期提交成本绩效报告,责任管理部门应认真分析,总结经验,为成本核算工作的进一步提升打下坚实基础。

3.完善监督机制和激励机制

强有力的监督机制会对责任成本管理的贯彻落实产生极大促进作用,加强责任成本绩效考核力度,采用定期汇报与随机抽查相结合的方式,确保责任到人。应设立明确的考核指标如工程实物量、安全质量等等,确保考核透明化、公正化;对于表现优异的部门或者个人,应采取奖励措施,并且保证按时发放,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而对于责任成本超支的部门应设立惩罚政策,监督机制和奖惩措施要保证其刚性,确保责任成本管理工作效力,实现施工企业良性发展循环。

施工项目责任成本管理论文范文第2篇

施工项目的生产要素有劳动力、材料、机械设备、技术和资金,这些要素具有集合性、相关性、目的性和环境适应性,是一种相互结合的立体多维的关系,这就说明项目是具有系统性的施工,施工项目管理是具有系统管理的特点的。加强施工项目管理,必须对施工项目的生产要素详细分析,认真研究并强化其管理。对施工项目生产要素进行管理主要体现在四方面:

(1)对生产要素进行优化配置,即适时、适量、比例适当、位置适宜地配备或投入生产要素以满足施工需要;

(2)对生产要素进行优化组合,即对投入施工项目的生产要素在施工中适当搭配以协调地发挥作用;

(3)对生产要素进行动态管理。动态管理是优化配置和优化组合的手段与保证,动态管理的基本内容就是按照项目的内在规律,有效地计划、组织、协调、控制各生产要素,使之在项目中合理流动,在动态中寻求平衡;

(4)合理地、高效地利用资源,从而实现提高项目管理综合效益,促进整体优化的目的。

一、项目管理的施工系统

项目管理的施工系统包括技术、社会、经济三个分系统,这三者是施工项目系统的三个不同的侧面,三者密切相关、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1)技术系统。技术系统是三个分系统的核心,因为施工项目管理的最终目的是向业主交付低成本高质量的工程产品。施工活动关键是技术性活动,只有采取先进的技术措施,才能做到低投入高产出,并创造优质产品。确定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与施工工艺是技术系统的重要内容。

(2)社会系统。施工项目是由人来操作的,故必然产生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即为社会系统。项目管理,人是第一要素。工程施工项目的第一责任人项目经理除必须具备较高的政治素质、具有较全面的施工技术知识、具有较高的组织领导工作能力,而这组织领导工作能力高低的体现关键就在于能否充分调动广大劳动者的积极性,这也是顺利实现项目目标的关键所在。

(3)经济系统。经济系统是项目管理施工系统的关键分系统,是“目标分系统”之一。工程施工是一种生产活动过程,同时也是经济活动过程。工程施工势必投入“人、材、机”及资金,投入太多会造成浪费,投入不足又会影响施工进度与工程质量。经济系统是与技术系统、社会系统相伴随而发生的,是一个投入和产生的系统。施工过程中的每个环节都要进行投入产生分析,搞好责任成本管理,对所有资源要素按时间节奏进行动态优化组合,以保证以最低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生,也就是说,工程 项目在施工生产过程中的每一环节就要进行项目成本控制,成本核算过程与施工生产过程同步进行,在时间上保持一致,这样才能保证项目成本核算的准确性和一致性,才能真正做好项目成本控制。

项目成本控制,指在项目成本的形成过程中,对生产经营所消耗的人力资源、物质资源和费用开支,进行指导、监督、调节和限制,及时纠正半要发生和已经发生的偏差,把各项生产费用控制在计划成本的范围之内,保证成本目标的实现。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的目的,在于降低项目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二、项目成本控制原则

施工项目成本控制原则是企业成本管理的基础和核心,施工崐项目经理部在对项目施工过程进行成本控制时,必须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一)成本最低化原则。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的根本目的,在于通过成本管理的各种手段,促进不断降低施工项目成本,以达到可能实现最低的目标成本的要求。在实行成本最低化原则时,应注意降低成本的可能性和合理的成本最低化。一方面挖掘各种降低成本的能力,使可能性变为现实;另一方面要从实际出发,制定通过主观努力可能达到合理的最低成本水平。

(二)全面成本控制原则。全面成本管理是全企业、全员和全过程的管理,亦称“三全”管理。项目成本的全员控制有一个系统的实质性内容,包括各部门、各单位的责任网络和班组经济核算等等,应防止成本控制人人有责,人人不管。项目成本的全过程控制要求成本控制工作要随着项目施工进展的各个阶段连续进行,既不能疏漏,又不能时紧时松,应使施工项目成本自始至终置于有效的控制之下。

(三)动态控制原则。施工项目是一次性的,成本控制应强调项目的中间控制,即动态控制,因为施工准备阶段的成本控制只是根据施工组织设计的具体内容确定成本目标、编制成本计划、制订成本控制的方案,为今后的成本控制作好准备;而竣工阶段的成本控制,由于成本盈亏已基本定局,即使发生了纠差,也已来不及纠正。

(四)目标管理原则。目标管理的内容包括:目标的设定和分解,目标的责任到位和执行,检查目标的执行结果,评价目标和修正目标,形成目标管理的计划、实施、检查、处理循环,即PDCA循环。

(五)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在项目施工过程中,项目经理部各部门、各班组在肩负成本控制责任的同时,享有成本控制的权力,同时项目经理要对各部门、各班组在成本控制中的业绩进行定期的检查和考评,实行有奖

有罚。只有真正做好责、权、利相结合的成本控制,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三、项目成本控制措施

降低施工项目成本的途径,应该是既开源又节流,或者说既增收又节支。只开源不节流,或者只节流不开源,都不可能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至少是不会有理想的降低成本效果。控制项目成本的措施归纳起来有三大方面:组织措施、技术措施、经济措施。

(一)组织措施。项目经理是项目成本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全面组织项目部的成本管理工作,应及时掌握和分析盈亏状况,并迅速采取有效措施;工程技术部是整个工程项目施工技术和进度的负责部门,应在保证质量、按期完成任务的前提下尽可能采取先进技术,以降低工程成本;经营部主管合同实施和合同管理工作,负责工程进度款的申报和催款工作,处理施工赔偿问题,经济部应注重加强合同预算管理,增创工程预算收入;财务部主管工程项目的财务工作,应随时分析项目的财务收支情况,合理调度资金;项目经理部的其它部门和班组都应精心组织,为增收节支尽责尽职。

(二)技术措施

1.制订先进的、经济合理的施工方案,以达到缩短工期、提高质量、降低成本的目的。施工方案包括四大内容:施工方法的确定、施工机具的选择、施工顺序的安排和流水施工的组织。正确选择施工方案是降低成本的关键所在。

2.在施工过程中努力寻求各种降低消耗、提高工效的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等降低成本的技术措施。

3.严把质量关,杜绝返工现象,缩短验收时间,节省费用开支。

(三)经济措施

1.人工费控制管理。主要是改善劳动组织,减少窝工浪费;实行合理的奖惩制度;加强技术教育和培训工作;加强劳动纪律,压缩非生产用工和辅助用工,严格控制非生产人员比例。

2.材料费控制管理。主要是改进材料的采购、运输、收发、保管等方面的工作,减少各个环节的损耗,节约采购费用;合理堆置现场材料,避免和减少二次搬运;严格材料进场验收和限额领料制度;制订并贯彻节约材料的技术措施,合理使用材料,综合利用一切资源。

3.机械费控制管理。主要是正确选配和合理利用机械设备,搞好机械设备的保养修理,提高机械的完好率、利用率和使用效率,从而加快施工进度、增加产量、降低机械使用费。

4.间接费及其它直接费控制。主要是精减管理机构,合理确定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节约施工管理费等等。

项目成本控制的组织措施、技术措施、经济措施,三者是融为一体、相互作用的。项目经理部是项目成本控制中心,要以投标报价为依据,制定项目成本控制目标,各部门和各班组通力合作,形成以市场投标报价为基础的施工方案经济优化、物资采购、经济优化、劳动力配备经济优化的项目成本控制体系。

综上分析,施工项目管理与项目成本控制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加强施工项目管理,才能控制项目成本;也只有达到项目成本控制的目的,加强施工项目管理才有意义。施工项目成本控制体现了施工项目管理的本质特征,并代表着施工项目管理的核心内容。施工项目成本控制是施工项目管理绩效评价的客观、公正的标尺。

施工项目责任成本管理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对建筑企业而言,企业间竞争将逐渐由产品质量竞争过渡到价格竞争。加强项目成本核算,减支增效,将成为大多数企业的长期经营战略。

关键词:施工项目 成本管理

一、加强成本核算的意义

对于成本,不同学术机构给出了不同的概念。我国的企业财务通则第二十六条规定:“企业为生产经营商品和提供劳务等发生的各项直接支出,包括直接工资、直接材料、商品进价以及其他直接支出,直接计人生产经营成本。企业为生产经营商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分配计人生产经营成本。”美国会计学会(AAA)认为:“成本是指为达到特定目的而发生的或应发生的价值牺牲,它可以用货币单位加以衡量。”这两個成本概念并没有本质区别,只是我国的成本概念较为具体,而美国会计学会的成本概念更具有普遍性。

建筑工程成本,是成本的一种具体形式,是建筑企业在生产经营中为获取和完成工程所支付的一切代价,即广义的建筑成本。在项目管理中,我们更多接触的是狭义建筑成本的概念,即在项目施工现场所耗费的人工费、材料费、施工机械使用费、现场其他直接费及项目经理为组织工程施工所发生的管理费用之和。狭义建筑成本,将成本的发生范围局限在某一项目范围内,不包括建筑企业期间经营费用、利润和税金,是项目经理进行成本核算和控制的主要内容。

在我国,通常把施工项目成本管理划分为相互联系的六个环节,即成本预测、成本计划、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分析和成本考核。在欧美等国,施工项目成本管理的基本步骤有:成本估算、成本预算、成本计划、成本控制、数据分析及归类。可以看出,无论我国还是欧美国家都强调了成本预测与计划的重要性,即通过科学的预测(估算)来制定项目成本计划,确定成本管理目标。但是,我国项目成本管理的实践效果却并不十分理想。有些项目缺乏必要的成本管理环节,不进行成本预测和计划,管理存在随意性;有些项目成本计划和实施“两张皮”,没有依据成本计划进行成本控制或由于成本计划编制质量不高,无法依据成本计划进行成本控制,使成本管理走向形式化。究其原因,主要的问题出在成本核算环节。由于我国大多数建筑企业没有建立完善的项目成本核算体系,成本核算目的性不强,不系统,使项目成本预测与计划失去了数据基础。而成本预测与计划不准确,又使施工项目成本控制失去目标。加强项目成本核算,正是从施工项目成本管理的症结人手,也是建筑企业发展的客观需要。

首先,加强项目成本核算是建筑企业外部经营环境的要求。

建筑企业的外部经营环境,包括政策法规环境、技术环境和市场环境。近二十年,我国建筑业先后实施了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和。建设监理制。项目法人责任制明确了项目法人在工程建设中的责任,提高了建筑企业的“寻租成本”;招标投标制有效建立了工程建设的竞争机制,规范了建筑企业工程承接行为;建设监理制促使业主的技术力量与建筑企业平衡,减少了其在施工中以损害业主利益的行为来降低成本的可能性。建筑技术环境的最大进步是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在施工管理中的应用。计算机提高了工程管理效率,为成本核算提供了技术基础;网络技术的产生,尤其是大量建筑材料网站的出现,使项目施工成本日益透明化。建筑市场环境出现了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特点。由于我国经济发展趋缓和大中城市商品房空置率高居不下,同时建筑市场又存在许多经营规模、经营方式和管理水平相近的施工单位,大量生产力闲置,激烈的竞争是不可避免的。

其次,加强项目成本核算是建筑企业战略发展的需要。

在我国,许多建筑企业成本核算工作没有系统开展,主要是由于企业短期行为造成的。通过成本核算,取得的是进行项目管理需要的信息。信息,作为一种生产资源,同劳动力、材料、施工机械一样,其获得是需要成本的。信息经济学理论认为,对信息的需求是因为预期信息所带来的收益要大于获取信息支付的成本。在经济发展的初期,有大量的工程等待建设,建筑企业为了快速扩张,普遍采用了粗放型经营战略。这时,企业预期成本核算工作的费用支出要大于预期收益,不愿意分配管理资源于成本核算工作,也就不足为怪了。

但是,现在行业发展到了成熟期,建筑企业发展的战略重点转向内部管理,向管理要企业竞争力。许多学者提出了成本战略管理的概念。当今美国会计界两位著名的教授库珀和斯拉莫特认为:“战略成本管理是企业运用一系列成本管理方法来同时达到降低成本和加强战略位置的目的。”而成本核算就是战略成本管理的重要一环。当某一项目信息成本大于信息收益,从信息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加强成本核算是不经济的。但是,从企业成本战略的角度来看,从一段较长的时期来看,企业拥有完整的信息体系产生的收益将远大于暂时支出的信息核算成本。此时,建筑企业不重视信息价值,忽视成本核算工作,将在长期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企业只有推行成本战略,逐步建立信息资源优势,才能适应战略发展的需要。

二、施工项目成本核算的内容

在现代成本管理中,成本的概念有两大分支。一是以国家规定的财务会计准则和企业制定的财务制度为基础进行核算的成本,称为企业财务成本;另一是根据施工项目管理和决策需要进行核算的成本,称为项目管理成本。企业财务成本和项目管理成本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区别:

(1)核算的主体不同。企业财务成本的核算主体是企业。通常,由建筑企业法人作为企业财务负责人,组织财会人员核算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内发生的全部合理支出,作为企业财务成本。项目管理成本的核算主体是项目,是由项目经理组织项目管理人员按照项目管理需要和上级企业的要求,对项目发生的实际成本进行核算。

(2)核算的范围和内容不同。企业财务成本核算的范围是整个建筑企业,核算内容包括企业在建项目成本及为组织企业经营活动发生的期间费用。项目管理成本核算的范围是具体工程项目,核算的内容包括在项目施工中发生的人工成本、材料成本、施工机械成本及为组织项目施工而发生的管理成本和相关费用。

(3)核算的目的不同。企业财务核算的主要目的是正确计算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内进行建筑生产活动发生的实际成本和应摊销的费用,从而按照国家的规定编制对外财务报表,正确核算企业的利润和应缴税金。项目管理成本核算的目的是为成本控制提供数据和依据,为成本预测和计划提供信息。

(4)核算的方法不同。企业财务成本核算是按照国家统一制定的财务通则和会计准则进行的,有一套完整且相对固定的核算方法。而项目管理成本核算方法没有统一的规定,因时因地因项目而异。在核算中,除了会计方法外,还常采用统计学、技术经济、运筹学和其他管理科学的一般性方法,核算方法具有灵活多样的特点。

(5)核算信息的处理程序不同。一般,企业财务成本核算有严格的处理程序。由具有相应资质的成本核算人员按照凭证、账簿、报表等会计程序进行,要求账证、账账、账表和账实相符,数据计算精确有据。而项目管理成本核算通常没有一定的处理程序,处理的信息繁杂多样,包括会计、不要求十分精确,只要符合重要性的要求,满足管理的需要即可。

可见,在施工项目成本管理中,项目经理组织管理人员核算的是管理成本,而不是财务成本。如果在实践中将财务成本和管理成本混为一谈,就不可避免地产生了成本核算周期长、手续烦琐、数据繁杂、核算结果对项目管理没有指导意义等现象了。将成本核算对象定义为管理成本,一切从管理的角度出发,简化核算过程和结果,改变过去项目成本管理中应用会计方法和会计报表的核算模式,将解决上述的两个矛盾,使成本核算更具有可操作性。

三、施工项目成本核算的方法

加强施工项目成本核算工作,可以按以下几个步骤进行:

(1)根据成本计划确立成本核算指标

项目经理组织成本核算工作的第一步是确立成本核算指标。为了便于进行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指标的设置应尽可能与成本计划相对应。将核算结果与成本计划对照比较,使其及时反映成本计划的执行情况。例如:以核算的某类机械实际台班费用支出与该分部工程计划机械费支出的比值,作为该类施工机械使用费核算指标,可以综合反映施工机械的利用率、完好率和实际使用状况。利用成本核算指标反映项目成本实施情况,可以避免以往成本核算中过多的核算报表,简化核算过程,提高核算的可操作性。

(2)成本核算主要因素分析

对于任何一个工程项目,都存在众多的成本核算科目,无法也没有必要对每一科目进行核算,否则会造成信息成本较高,得不偿失。在涉及成本的因素中,包括该项目实际作业中资源消耗數量、价格及资源价格变动的概率。例如:进行钢筋加工作业,工人工作效率、钢材加工损耗及钢材价格的市场变动情况都可能成为成本核算因素。项目成本核算的对象应该是可控成本。若钢材由企业统一采购,钢材市场价格对项是不可控成本,不作为成本核算的因素。否则,应根据钢材成本占整个工程成本的比重及钢材市场价格发生变动的概率进行分析,决定是否将钢材价格列为成本核算的因素。对于主要因素的分析方法,可以采用排列图法、ABC分析法、因果分析图法等。

(3)成本核算指标的敏感性分析

对主要成本核算因素进行敏感性分析,是设置成本控制界限的方法之一。通过敏感性分析,用以判断对某项成本因素应予以核算和控制的强度。例如:某项目计划成本为1000万元,目标成本降低额为50万元。钢材成本为该项目主要的成本控制因素,其成本占总成本的30%,计划钢材加工损耗率为1.5%。下面以钢材加工损耗率为成本控制因素进行敏感性分析:

钢材加工损耗率(控制指标) 0.5% 1.0% 1.5% 2.0% 2.5%

钢材加工损耗金额(万元) 1.5 3 4.5 6 7.5

损耗控制指标对目标成本降低额的影响 -6% -3% 0 3 6%

在表中:

损耗控制指标对目标成本降低额的影响=(实际钢材加工损耗额-计划钢材加工损耗额)/目标成本降低额

可见,钢材加工损耗率对完成项目目标成本降低额的影响并不很大。为此,项目经理可以将实际钢材加工损耗率控制在1.0%到2.0%之间。对钢材损耗的成本核算工作进行一般性管理即可。

(4)成本核算成果

建立信息化成本核算体系,将项目成本核算成果系统储存,是成本核算工作得以高效实施的保障,也是企业成本战略实施的关键环节。在施工项目管理机构中,应要求每位项目管理人员都具备一专多能的素质,既是工程质量检查、进度监督人员,又是成本控制和核算人员。管理人员每天结束工作前应保证1个小时的内部作业时间,其中成本核算工作就是重要的内业之一。通过项目管理软件的开发和项目局域网络的建立,每位管理人员的核算结果将按既定核算体系由计算机汇总后,将加工信息提交项目经理,作为其制定成本控制措施的依据。项目经理及管理人员在进行成本核算、数据汇总、整理、加工过程中,也将使自己的管理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

当前,施工项目成本管理工作没有得到很好地开展,其症结在于对成本核算工作的模糊认识和缺乏重视。而加强项目成本核算,将是建筑企业进入成本竞争时代的竞争利器,也是企业推进成本发展战略的基础。在我国加入Wr0,建筑业面临国际竞争的背景下,加强建筑企业成本核算更显其重要。为此,展开项目成本核算的实用性研究工作,将为建筑企业近十年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帮助。□

施工项目责任成本管理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路桥施工企业的内部控制重点在于成本,因此在企业管理中,成本管理是企业生存的关键。本文首先论述了路桥施工企业成本管理的主要内容和管理方式,其次分析了成本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提出了成本管理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路桥施工;成本管理;有效措施

0.引言

路桥施工工程成本管理贯穿于项目实施的全过程,从工程投标报价开始,直至项目竣工结算完成时为止。施工企业的成本决定了企业的盈亏,因此在整个项目管理体系中,施工项目的成本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目前的市场经济条件下,施工成本的大小必须严格按照工程预算审核的结果,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施工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1.路桥施工成本管理的主要内容和管理方式

路桥施工成本管理是在保证工期和满足质量要求的情况下,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如组织措施、经济措施、技术措施和合同措施等,把成本控制在计划范围内,进一步寻求最大成本节约。

1.1成本管理的主要内容

施工成本是指工程项目的施工过程中所发生的全部生产费用的总和,包括所消耗的原材料、辅助材料和构配件等的费用,施工机械的使用费或租赁费等,周转材料的摊销费或租赁费等,支付给生产工人的工资、奖金和工资性质的津贴等,进行施工组织与管理所发生的全部费用支出。

施工成本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施工成本预测、施工成本计划、施工成本控制、施工成本核算、施工成本分析和施工成本考核[1]。施工成本预测是施工项目成本决策与计划的依据;施工成本计划是建立施工项目成本管理责任制、开展成本控制和核算的基础;施工成本控制是采取多种措施,消除施工中的损失浪费现象;施工成本分析是在成本核算的基础上,挖掘有利偏差和纠正不利偏差;施工成本考核是衡量成本降低的实际成果,也是对成本指标完成情况的总结和评价。

1.2成本管理的方式

1.2.1账务系统控制

在账务处理过程中,许多业务的处理结果具有相互检验性,因此可以利用此特性实现系统内部的制约平衡。在账务处理过程中,各个有效单据都有相应的编号,管理人员可以根据编号进行完整性和准确性的控制;在账务处理中明细账与总账是相互印证的,在总账方向下可根据明细账的具体资料进行深入的分析,来细化出各种详细的影响因素。

1.2.2实物资产控制

材料机械等实物资产是路桥施工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实物资产进行定期盘点,实行差异的追踪控制,可以减少额外的支出。对实物资产进行永续记录,定期核对实物资产与实地盘点数,减少贪污、偷盗、毁损等现象的发生。对实物资产进行投保,可以减小意外事故发生后的成本损失,减少相关风险[2]。

2.路桥施工成本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2.1成本观念淡薄

近几年,路桥施工企业受传统的成本管理的理念束缚,不能认识到成本管理的重要性。成本管理的意识薄弱,没有节约意识,在工作过程中讲排场搞攀比。施工企业片面追求企业的短期经济效益,忽略企业的长远发展,对于项目过程中的成本管理缺乏监督。

2.2成本管理体系松散

施工成本管理是一个系统、动态、长期的过程,需要各个环节协同合作,需要将控制成本的各个环节构建成一个完整的运行体系。体系中任何一个环节的松散,都会导致成本管理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很多路桥施工企业在施工过程中,不能兼顾成本管理的各个环节,使得各个环节之间无法进行有效联系,无法成为一个整体,不能形成成本管理的体系。

2.3成本管理方式落后

路桥施工企业在进行成本管理的过程中,管理方式落后。如凭借经验进行管理,墨守成规,不能及时吸收应用创新想法;在引进先进的管理方法和管理经验时,不联系实际,死搬硬套;建立了完整的成本管理体系,却不能很好地进行组织运行,预控和监控措施不完善,极大地阻碍了施工项目成本管理工作的有效进行。

2.4没有形成量化的成本指标

目前,大多数路桥施工企业在项目成本管理过程中,没有建立起科学的定量指标体系,无法对成本管理过程中的各项要素进行明确的量化分析和标准控制,出现成本指标不合理、定量不准确等问题,严重影响了项目施工过程中的成本控制工作[3]。

3.路桥施工成本管理的有效措施

针对以上问题,为了取得施工成本管理的理想效果,应当从多方面采取措施实施管理,通常可以将这些措施归纳为组织措施、技术措施、经济措施和合同措施。

3.1组织措施

组织措施是指从施工成本管理的组织方面采取的措施。施工成本控制是全员的活动,如实行项目经理责任制,落实施工成本管理的组织机构和人员,明确各级施工成本管理人员的任务和职能分工、权利和责任。施工成本管理不仅是专业成本管理人员的工作,各级项目管理人员都负有成本控制的责任。

3.2技术措施

施工过程中降低成本的技术措施包括:进行技术经济分析来确定最佳的施工方案;结合施工方法,进行材料的比选;在满足功能要求的前提下,通过代用、改变配合比和使用添加剂等方法降低材料消耗的费用;确定最合适的施工机械、设备使用方案;结合项目的施工组织设计及自然地理条件,降低材料的库存成本和运输成本;先进的施工技术的应用、新材料的运用和新开发机械设备的使用等。在实践中,也要避免仅从技术角度选定方案而忽视对其经济效果的分析论证。

3.3经济措施

经济措施是最容易为人们所接受和采用的措施。管理人员编制资金使用计划,确定和分解施工成本管理目标。对施工成本管理目标进行风险分析,并制定防范性对策。对于各种支出,认真做好资金的使用计划,并在施工中严格控制各项开支。及时准确地记录、收集、整理和核算实际发生的成本。对各种变更,及时做好增减帐、及时落实业主签证和及时结算工程款。通过偏差分析和对未完工工程的预测,可以发现一些潜在的能引起未完工程施工成本增加的问题,对于这些问题应以主动控制为出发点,及时采取预防措施。由此可见,经济措施的运用绝不仅仅是财务人员的事情。

3.4合同措施

运用合同措施控制施工成本,应贯穿于整个合同周期,包括从合同谈判开始到合同终结的全过程。首先是选用合适的合同结构,对各种合同结构模式进行分析比较,在合同的条款中仔细考虑一切影响成本和效益的因素,尤其是潜在的风险因素。通过对风险因素的识别和分析,采取必要的风险对策。如通过合理的方式,增加承担风险的个体数量,降低损失发生的比例,并最终使这些策略反映在合同的具体条款中。在合同执行期间,合同管理的措施既要密切注视对方合同执行的情况,以寻求合同索赔的机会,同时也要密切关注自己履行合同的情况,以防止被对方索赔。

4.小结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和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建筑行业的市场竞争更加激烈,造价竞争成为重要的竞争手段和方式。面对着新的经济环境和建筑市场的发展趋势,施工项目成本管理成为路桥施工企业生存的根本保障。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施工企业要想获得发展,就必须对如何控制成本进行不断地实践,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将项目施工成本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王斌.路桥施工项目成本管理[J].中国科技信息.2011,(11).

[2]廖小斌.论路桥施工项目成本管理[J].现代商贸工业.2009,(4).

[3]韩芳,高威.关于路桥施工项目成本管理的探讨[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1,(9).

施工项目责任成本管理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施工企业若想在日趋白热化的市场竞争中获得应得份额,就必须优化现场管理。

关键词:优化 施工项目 现场管理

0 引言

对于建筑施工企业来说,天天要跟“现场管理”打交道。现场管理实际上是我们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基础。同时,它也是企业整体管理工作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换言之,施工企业若想在日趋白热化的市场竞争中获得应得份额,就必须优化现场管理。项目从某种意义上说,现场管理优化水平,代表了企业的管理水平,也是施工企业生产经营建设的综合表现。因此,施工企业应该内抓现场,外抓市场,以市场促现场,用现场保市场,并在此基础之上,不断优化现场管理。

1 优化现场管理的基本原则

一是经济效益原则。施工现场管理一定要克服只抓进度和质量而不计成本和市场,从而形成单纯的生产观和进度观。项目部应在精品奉献、降低成本、拓展市场等方面下功夫,并同时在生产经营诸要素中,时时处处精打细算,力争少投入多产出,坚决杜绝浪费和不合理开支。

二是科学合理原则。施工现场的各项工作都应当按照既科学又合理的原则办事,以期做到现场管理的科学化,真正符合现代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还要做到操作方法和作业流程合理,现场资源利用有效,现场定置安全科学,员工的聪明才智能够充分发挥出来。

三是标准化规范化原则。标准化、规范化是对施工现场的最基本管理要求。事实上,为了有效协调地进行施工生产活动,施工现场的诸要素都必须坚决服从一个统一的意志,克服主观随意性。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施工现场的生产和工作效率和管理效益,从而建立起一个科学而规范的现场作业秩序。

2 优化施工现场管理的主要内容

施工作业管理、物资流通管理、施工质量管理、施工安全管理体制以及现场整体管理的诊断和岗位责任制的职责落实等为施工管理的主要内容。通过对上述施工现场的主要管理内容的优化,来实现我们的优化目标。一是以市场为导向,为用户提供最满意的建筑精品,全面完成各项生产任务;二是彻底消除施工生产中的浪费现象,科学合理的组织作业,真正实现生产经营的高效率和高效益;三是优化人力资源,不断提高全员的思想素质和技术素质;四是加强定额管理,降低物耗及能耗,减少物料压库占用资金现象,不断降低成本;五是优化现场协调作业,发挥其综合管理效益,有效地控制现场的投入,尽可能地用最小的投入换取最大的产出;六是均衡地组织施工作业,实现标准化作业管理;七是加强基础工作,使施工现场始终处于正常有序的可控状态;八是文明施工,确保安全生产和文明作业。

3 现场管理的主要途径

一是以人为中心,优化施工现场全员的素质。现场管理的复杂性和艰巨性突显了规章制度的局限性。庞杂的施工现场,众多的工种和岗位,越来越短的工期,以及不断压缩的管理层,使得我们不可能做到时时监督,处处检查。因此,优化施工现场的根本就在于坚持以人为中心的科学管理,千方百计调动、激发全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责任感。充分发挥其加强现场管理的主体作用,重视现场员工的思想素质和技术素质的提高。

二是以班组为重点,优化企业现场管理组织。班组是企业现场管理的保证。班组的活动范围在现场,工作对象也在现场,所以,我们加强现场管理的各项工作都要无一例外地通过班组来实施。班组是施工企业现场管理的承担者。抓好班组建设就是抓住了现场管理的核心内容。因此,优化施工现场管理组织必须以班组为重点。

三是以技术经济指标为突破口,优化施工现场管理效益。质量与成本是企业的生命,也是企业的效益。任何时候市场都会只钟情于质优价廉的产品,而质优价廉的产品需要严格的现场管理来保证。否则,企业将因为产品质量与成本问题而难以再开拓新的市场,从而影响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和经济效益。

4 优化现场管理的基本方法

4.1 全面成本管理 优化施工现场管理首先要抓好全面成本管理,全面成本管理是指对每个施工现场的项目成本实行全过程、全员和全方位的控制管理。

4.1.1 全过程控制管理。施工项目从合同签订起直至工程完工、验收交付为止的整个过程中,都要有成本控制、管理的理念,时时处处精打细算,杜绝浪费和不合理开支,并力争节支挖潜增效。

4.1.2 全员控制管理。全员成本控制管理是指参与工程建设的每个员工都要关心工程成本的节超情况,要全身心地投入到节支挖潜增效的活动中来,要对成本指标层层分解,实行人人肩上扛目标的成本责任制。

4.1.3 全方位控制管理。全方位成本控制管理是指涉及成本发生的各部门、单位、班组都有成本控制责任,实行工序、工种过程控制,力争少投入多产出。即:①材料费的控制;②人工费的控制;③机械费的控制;④管理费的控制;⑤措施费的控制;⑥分包劳务的控制。

4.2 现场管理的科学化 优化施工现场管理的重要手段是现场管理的科学化。现场管理的科学化就是要运用系统工程的理论和方法,把有关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理论、方法及技术运用于施工项目现场管理的实际中去。如预算、决策方法,目标管理方法,不确定性分析方法,价值工程,看板技术等。对质量、成本、安全等管理目标的控制、改进可采用以下方法:

4.2.1 对比法。按照量价分离的原则,分析影响管理控制目标的主要因素,即实际与预计目标的对比分析。

4.2.2 因果分析图法。用树枝状的图形来寻找各种可能影响控制目标发生偏离的因素。

4.2.3 因素分析法。分析每一种因素发生变化对现场管理目标的影响,从而找出影响管理目标的主要因素并进行重点控制。

4.2.4 施工现场的各项工作都应当按照既科学又合理的原则办事,真正符合现代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现场管理的科学化就是要做到操作方式和作业流程合理,现场资源利用有效,现场安置安全科学,员工的聪明才智能够充分发挥出来。

4.3 现场管理的有效性

4.3.1 优化施工现场管理的目标在于实现现场管理的有效性。现场管理的有效性主要含义有两层:一是促进现场管理组织机构(一般为项目经理部)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取得经济上的有效性;二是以最少的人力和财力,完成较多的管理工作,提高工作上的有效性。

4.3.2 提高现场管理的有效性,可以采用三种办法:①行政方法。通过行政隶属关系,下达强制性指标并制定实施措施,定期检查问效;②经济手段。利用经济杠杆,对部门、单位和个人实行绩效与收人挂钩的办法进行管理;③法制手段。按照国家法律法规,或企业内部管理规章制度,严格执行,照章办事,对违纪违规者严厉责罚,确保管理目标实现。

4.3.3 要实现现场管理的有效性就必须实行规范化、标准化管理。规范化、标准化是对施工现场的最基本管理要求。企业针对现场管理制订一系列切合实际的控制程序,有效地协调各项施工生产活动。施工现场的诸要素必须坚决服从这个统一的意志,克服主观随意性。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施工现场的生产效率、工作效率和管理效益,从而建立起一个科学而规范的现场作业秩序。

5 结语

现场管理是建筑施工企业管理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它涵括到质量管理、工期与进度管理、成本管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等各个方面的内容。本文只侧重于建筑施工现场管理的一、二个方面优化管理的途径和方法,谈了一些自己的浅显认识,投石问路,抛砖引玉。现场管理的优化是一个博大范畴,它应该是一项系统工程,有待各方有识之士共同探讨,方能裨益于建筑业综合管理水平的提高,裨益于建筑企业绩效的增值,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施工项目责任成本管理论文范文第6篇

摘  要:伴随我国地铁工程施工技术不断创新,“施工管理和施工技术”作为当下我国地铁工程施工重要趋势及创新手段,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通过近年来大多研究发现,“施工管理和施工技术”的科学性与优化性对施工质量提升、施工效率提高、污染程度减低影响颇大。该文将对地铁项目施工管理和施工技术进行分析研究,为下一步工作开展提供依据参考。

关键词:地铁项目  施工管理  施工技术

“施工管理和施工技术”是当下我国地铁工程重要保障模式之一,具有较大的意义影响。然而现阶段有关我国地铁项目施工管理和施工技术研究相对较少,基于该问题现状,要求行之有效的方法对其进行分析研究,如建立精细化管理体系、加强人员培训与技术规范、完善施工制度等。该文对地铁项目施工管理和施工技术的进行分析,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

1  地铁项目施工概述

随着我国市政工程基础建筑施工逐渐完善,地铁项目施工作为城市发展及规模建设重要的组成部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地铁”作为当下重要出行交通工具,已经成为百姓日常所需与出行首先。针对城市地铁的重要性,对其施工项目中需要多诸多因素及问题进行考量。地铁施工不是单一片面的简单流程,而是更为科学、合理的系统布局。地铁项目施工主要以地下工程施工为主,图1为地铁施工完成现场图。

其特点如下:第一,涉及因素较广,由于地铁施工受限地下的特殊性,在施工过程中往往会对地下管网、设施、其他工程等造成影响,主要包括水网、电网、通信电缆、地下商超、地下建筑及其他地下交通模式等,如轻轨、隧道铁路等。因此,地铁项目施工需要对多方涉及因素、机构等进行全面協调。第二,工程量较大,地铁项目施工需要进行大面积、大公里延展性施工,工程量通常耗大,且工期较长,动用施工设备、机械、人员、技术等较多。属于多工种协同综合配合性施工。当然,其投入成本也相对较高。第三,需要技术支持,地铁项目施工与其他工程施工不同,需要高端技术的投入支持,如测量技术、加固技术、挖掘技术等。同时,地铁项目施工还需要对其进行精密测算,这样才能保障地铁施工的顺利进行。第四,注重安全保障,地铁项目施工由于在地下,且下延挖掘深度较大,在施工过程中必须率先考虑安全问题,做好一切安全防范,避免因施工造成的地面塌陷、裂缝等危险情况出现。

2  目前地铁项目施工管理及施工技术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施工管理制度有待完善

由于地铁项目施工规模较大、工期较长,在施工过程中通常采取分段施工方式进行,这样就造成了各子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极易受诸多因素产生问题。这就需要通过有效、科学的管理制度对其进行规范。但通过对部分施工单位走访调查后发现,部分地铁项目施工单位施工管理制度缺乏完善性,具体如下:第一,缺乏责任明确,地铁施工过程中一旦出现施工问题,不能第一时间对责任人进行明确,使施工责任不明朗、不清楚,长此以往下去必然会造成更大风险出现。第二,缺乏规范条例规定,部分施工单位只顾提升施工速度,对施工质量、效果、保障等缺乏考虑。施工管理制度存在较大偏差,各项规范条例不完善,导致在地铁施工过程中存在大量形式化、过场化情况出现。

2.2 施工技术有待规范

施工技术是保障与提升地铁项目工程质量的重要基础,但现阶段我国部分施工单位对施工技术缺乏明确规定与规范使用,导致地铁项目施工中因施工技术造成的风险问题频出。例如,当下地铁施工中多为农民工,其对施工技术的应用不了解、不掌握,施工单位又缺乏对其进行有效培训,导致施工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并不理想。如混凝土施工中模板接缝问题,极易造成工程隐患出现。另外,在施工技术操作中也因为不能对其进行科学、规范应用,导致因操作错误造成的问题出现。这些都对产生工程质量问题埋下隐患。

2.3 施工管理漏洞较多

地铁项目施工涉及因素较多,主要包括施工材料、施工设备、施工技术、施工安全、施工成本等。这些都需要施工管理对其进行有效规范。但通过对部分地铁施工单位调查后发现,很多施工单位在施工管理方面存在诸多漏洞,具体如下:第一,因施工材料选择失误,造成大量劣质材料投入现场,即施工材料管理漏洞,造成工程质量出现。第二,缺乏对施工机械设备的科学调度及科学操作,在管理过程中不能考虑人和机械的配合性,导致因机械设备错误操作造成问题频出。第三,安全管理有待完善,部分地铁施工单位将重点精力放在施工进度方面,对如何安全施工、稳定施工等较为忽视,造成施工过程中安全隐患频出[1]。

3  优化地铁项目施工管理及施工技术的具体措施

3.1 建立精细化管理体系

(1)地铁工程质量方面,地铁工程中施工质量管理应从前期设计阶段入手,对施工现场进行认真考察,并根据施工设计方案、图纸所提供具体要求,保证施工质量的可靠性及优质性。第一,施工单位应采取“精细化管理模式”,对地铁工程施工质量采取全面优化、系统控制,对地铁施工中所涉及的各个环节进行严格精细化控制,通过利用质量检测、监督小组,不定时地对逐个施工环节进行质量抽查,保障其施工质量的合格性与标准性。第二,建立质量监督体系,并通过与建设方、监理方的多机构合作,将质量监督以规章流程进行方式管控,对出现质量问题的环节进行责任明确,并给予严格处罚,为地铁项目施工的质量性提升奠定坚实基础[2]。

(2)地铁工程技术设备方面,技术设备的科学、合理应用对提升工程质量起到决定性影响作用,表1为地铁项目施工技术。

施工企业应对变电站建设项目工程进行深入了解,将工程中可能存在的技术隐患及设备故障进行排除,并结合施工现场实际情况不断投入新技术、新设备,地铁建设项目工程属于标志性大型建筑工程,需要投入大量的施工技术。因此,施工企业质量监督小组应对技术投入的合理性、可行性进行认真鉴别,不能盲目性地进行大规模技术投入[3]。

3.2 完善施工制度

施工制度是规范施工流程、保障施工质量、提升施工效率的重要基础,针对地铁施工的复杂性、涉及性,应该将其制度进行深一度完善,具体如下:第一,建立责任机制,对施工环节中所造成的问题可以责任明确,并第一时间找到指定责任人,提升施工监管,如互相监督、上下级监督、基层监督、职工举报等方法、方式的采用。第二,细化施工管理条例,这对地铁施工的重要性。应该从细节施工入手,对施工小点、施工过往等进行管理加强,将管理条例进行深度细化,提升基层施工质量与管理职能,将管理层面进行缩小。

3.3 加强人员培训与技术规范

结合当下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投入性,需要对施工人员进行全面培訓,提升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与技术能力,可以对施工技术进行全面掌握与科学应用,而不是盲目进行、肆意开展。在技术使用中一定要强调其规范性,如混凝土施工技术、挖掘施工技术等,必须按照相关标准流程进行规范操作。同时,在施工材料选择中也需要对材料质量、建材供应商等进行全面市场调查,选择口碑好、信誉强、质量硬的材料供应商作为合作伙伴。同时,提升施工管理人员综合素质的重要性在于对地铁施工的质量保障。加强组织培训及教育,针对部分施工单位管理人员存在的问题性,建议应该加强其组织培训,通过定期理论及管理知识培训,让其明白工程质量对投入安全使用的重要性,不断强化其质量意识、安全意识,使其在实际施工管理中发挥积极作用。

4  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地铁项目施工管理和施工技术进行分析研究,主要包括:地铁项目施工概述、目前地铁项目施工管理及施工技术存在主要问题,其包括施工管理制度有待完善、施工技术有待规范、施工管理漏洞较多、优化地铁项目施工管理及施工技术的具体措施,其包括建立精细化管理体系、加强人员培训与技术规范、完善施工制度等,从多方面、多角度对地铁项目施工管理和施工技术进行阐明,为下一步工作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段晓晨,代鹏飞,汪辉.地铁机电安装工程施工虚拟优化管理技术研究[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35(1):184-190.

[2] 肖正华,高峰.BIM技术在优化深圳地铁机电安装工程中的应用探究[J].市政技术,2017(2):110-112,115.

[3] 段晓晨,代鹏飞,汪辉.地铁机电安装工程施工虚拟优化管理技术研究[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35(1):184-190.

上一篇: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保护论文范文下一篇: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