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人用典范文

2024-03-20

领导人用典范文第1篇

【编前语】古典名句,是中华文化长河中历经砥砺的智慧结晶,也是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经典载体。这些中华传统文化精华,是总书记治国理念的重要来源。习总书记在很多重要讲话中引经据典,生动传神,寓意深邃。在他倡导的“中国梦”、以民为本、依法治国、新型国家利益观等重要的治国理念中,都能看到中华传统文化精华的厚重的历史影响。他的治国理念,大量地借鉴了中华历史文化的精华,并紧密结合当前的现实情况,赋予其新的意义,既使中国的社会发展实践从中国的历史文化中获取正能量,又反过来使中国的历史文化精华在新的实践中获得新的生命力。本文摘选他在不同场合讲话中引用的古典名句,并通过解读、释义带您了解其执政智慧。

【为政】

国家治理千头万绪,需要培养怎样的能力?深化改革繁重复杂,需要具备怎样的思维?既有木秀于林的骄傲,也有风必摧之的烦恼;既有“登高望远”的豪情,也有“为山九仞”的压力。有人感慨:当今中国,正面临绕不开、躲不过的“惊险一跳”。面对“四大危险”、经受“四大考验”,对执政者的能力与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

全面深化改革,是一场新的“赶考”。对治国理政的方式方法、战略战术,习近平同志有着系统的把握、深入的思考。从统筹中央和地方、国内和国际、当前和长远的战略思维,到“不回避矛 1

盾,不掩盖问题,凡事从坏处准备”的底线思维;从“聚焦、聚神、聚力抓落实”的战略定力,到“敢于担当,积极有为推进改革攻坚”的改革魄力,有认识论的辨析,也有方法论的思考,更有源于实践的总结,为深化改革、完善治理提供了基本方法和根本遵循。习近平同志引用的古典诗文名句,谈安危、论治乱、道时机、讲大局、明根本、抓重点,充满了对执政之要的辩证认识,体现着对治理大国的深切认识。

“政者,正也。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之江新语·要用人格魅力管好自己》等文中引用

■ 解读

习近平同志一向倡导领导干部干干净净干事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性质和宗旨的内在要求,多次强调领导干部要身先士卒、率先垂范,把这作为为政之德、为政之道、为政之要。推行八项规定,抓好作风建设,中央领导率先垂范,因而能上行下效,清风劲吹。在我国历史上,注重修身立德、为官清廉,是许多思想家倡导的政治主张,也是一些正直的士大夫终身恪守的为官准则。习近平同志在不同场合,引用先秦时期为政以廉的箴言,要求领导干部有公正无私、以身作则、言行一致的优良品质。广大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不但看领导干部怎么说,更看他们怎么做。要在群众中威信高、影响大,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发挥自身的模范作用、人格魅力。否则,“台上他说,台下说他”,说话办事怎么会有影响力和号召力?

■ 原典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春秋﹞孔子《论语·颜渊》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春秋﹞孔子《论语·子路》

■ 释义

孔子这两段话都说明了为政者自身行为端正的重要性。在《论语·颜渊》中,鲁国大夫季康子向孔子问政,孔子回答:“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孔子认为“政”就是端正的意思。你自己带头端正,谁还敢不端正呢?对于什么是政治,孔子用一个“正”字概括。

关于“正”,孔子在《论语·子路》中有如下观点:“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孔子认为,为政者如果自身的行为端正,无须下命令,百姓也会按他的意旨去做;如果自身行为不端,即使三令五申,百姓也不会服从。身正民行,上感下化,才能施不言之教,对百姓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在《史记·李将军列传》中,司马迁在评价西汉“飞将军”李广时,引用了孔子这句话:“传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其李将军之谓也。……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虽小,可以谕大也。”“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就是对“其身正,不令而行”的最佳诠释。

【为政】

“为国不可以生事,亦不可以畏事。”

——《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 解读

不可以生事,从小的方面说,是“治大国如烹小鲜”,不能朝令夕改;从大的方面说,是“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保持制度的稳定。而不可畏事,则是说,不能因为一些人对我们发展道路的非议和质疑,就缩手缩脚,甚至按照他们的想法改变我们的观点。习近平同志一再强调,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治理体系,是由这个国家的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决定的,是由这个国家的人民决定的。在根本的问题上,我们要有主张、有定力。认准了,就要理直气壮、态度鲜明,从我们自己的角度进行分析,得出我们自己的结论,然后照我们自己的判断行事。在发展道路、政治制度等根本问题上,要“咬定青山不放松”,才能“任尔东西南北风”。

■ 原典

夫为国不可以生事,亦不可以畏事。畏事之弊,与生事均。譬如无病而服药,与有病而不服药,皆可以杀人。夫生事者,无病而服药也。畏事者,有病而不服药也。乃者阿里骨之请,人人知其不当予,而朝廷予之,以求无事,然事之起,乃至于此,不几于有病而不服药乎?今又欲遽纳夏人之使,则是病未除而药先止,其与几何。

——﹝北宋﹞苏轼《因擒鬼章论西羌夏人事宜札子》

■ 释义

这是北宋元二年(1087年)九月八日,时任翰林学士朝奉郎知制诰兼侍读的苏轼就西羌、西夏事宜写给宋哲宗的奏议。元二年八月,北宋俘获了与西夏勾结的西藩首领鬼章,槛送汴京。这是宋朝开国以来首次俘获敌国元凶,百官称贺。苏轼认为这是非常危险的,指出:“安危之机,正在今日。若应之有道,处之有术,则安边息民,必自是始。不然,将骄卒惰,以胜为灾,亦不足怪。”他就北宋的边防政策提出:“为国不可以生事,亦不可以畏事。”意思是,治理国家既不可随便制造事端,也不可胆小怕事。苏轼指出,“生事”如无病而服药,“畏事”如有病而不服药,它们的害处相同,都会置人于死地,并批评了北宋政权在处理对外事务上的失策。苏轼意在奉劝朝廷,既要谨慎持重,不可无端生事;遇事又不可退缩,要主动作为。

“天下之患,最不可为者,名为治平无事,而其实有不测之忧。坐观其变而不为之所,则恐至于不可救。”

——《在新疆考察工作结束时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 解读

习近平同志多次表示,他很喜欢苏轼的这一句话。历史上有很多类似教训:唐代开元盛世,玄宗却丧失进取心,骄傲怠惰、沉溺享乐,终致“安史之乱”;清朝康乾盛世,朝野却扬扬得意于文治武功,奢靡腐化、放松吏治,转而走向嘉道中落。一个国家、一个社会、一个组织,生存和发展最主要的威胁,往往不是突如其来的重大灾难与变故,而恰恰是那些不易察觉、缓慢积累起来 5

的倦怠与松懈。正因此,习近平同志才不断提醒各级领导干部,要“智者见于未萌”,深谋远虑、治于未病。经略将来,如何做到?也就像习近平同志所说,“对已经看得清的方面,要深入研判、早做谋划、从容应对;对暂时难以看清的方面,要密切跟踪、未雨绸缪、灵活应对。”

■ 原典

天下之患,最不可为者,名为治平无事,而其实有不测之忧。坐观其变而不为之所,则恐至于不可救;起而强为之,则天下狃于治平之安,而不吾信。唯仁人君子豪杰之士,为能出身为天下犯大难,以求成大功。此固非勉强期月之间,而苟以求名者之所能也。

——﹝北宋﹞苏轼《晁错论》

■ 释义

《晁错论》是苏轼写的一篇人物评传,评论的是西汉初年景帝时期的政治改革家晁错削藩这一历史事件,并分析了晁错被杀的根本原因。上面这段话为《晁错论》的首段,作者开门见山提出论点:天下的祸患,最难以解决的,莫过于表面上平安无事,实际上却存在着难以预料的隐患。这句话暗指汉景帝时期,表面上虽然国泰民安,却潜藏着藩王坐大、威胁中央的危机。接着,作者围绕“患”字,从“坐”“起”两方面进行分说。坐观其变却不想办法解决,那么祸乱就会发展到无可挽回的地步;“起而强为之”而不等待时机,那么恐怕天下的人由于习惯了太平安逸,就不会相信并支持我们。狃(niǔ):习以为常而不加重视。实际上就是指晁错削藩动手过快,下手过猛,直接导致“七国之乱”。文章又 6

以“仁人君子豪杰之士”与晁错进行对比,提出真正的仁人君子、豪杰之士应“出身为天下犯大难,以求成大功”的主张,点出了晁错改革失败的真正原因:由于缺乏坚强的意志和临危不惧的精神,挑起“大难”却又不愿为天下人抵挡“大难”,只想保全自身,可谓自取其祸。

【为政】

“审度时宜,虑定而动,天下无不可为之事。”

——《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 解读

在谈到改革时,习近平同志特别强调胸有谋略、动有章法,要打破不合时宜的思维定势。思维定势的形成,或是由于个人立场、地位、利益,或是由于工作格局、权限、机制。习近平同志还经常强调,形势是会发展变化的,我们的工作需要不断适应新的要求。如果用老办法来解决新问题,难免会碰钉子。形势变化了,任务升级了,如果还是完全顺着既有的思维定势来行事,可能就觉得不需要改革,或者不积极去推动改革,就可能误事。所谓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正是说要破除妨碍改革发展的思维定势。正如习近平同志一再强调的,解放思想是“总开关”。只有坚持这条一以贯之的思想路线,才能摸清利益固化的症结,找准突破问题的方向,推动改革继续前行。

■ 原典

黄酋书,昨鉴川公亦曾抄寄本兵。此酋贪纵寡谋,终当归吾羁绁。观其书词,已非昔时之倔强,可用其几而制之。……但愿审度时宜,虑定而动,天下无不可为之事。况今时则易然耳。 ——﹝明﹞张居正《答宣大巡抚吴环洲策黄酋》

■ 释义

这是张居正写给宣大巡抚吴环洲的一封信。宣大巡抚,明称巡抚宣府大同地方赞理军务,为明朝初中期设立的一个职位,管理北部边疆地区的宣府、大同府两地的防御。信中提到的黄酋,是蒙古俺答汗之子黄台吉。这封信事涉明朝北部边防,故张居正告诫:“但愿审度时宜,虑定而动,天下无不可为之事。”希望对方审时度势,凡事深思熟虑后再付诸行动,如此天下就没有做不成的事情。

无论做什么,事先有准备才能成功。对此,张居正有着深刻的认识。他在《陈六事疏》中说:“天下之事,虑之贵详,行之贵力。”天下的事情,斟酌计议贵在详备,贯彻执行贵在全力。在《答中丞孙槐溪书》中还说:“锐始者必图其终,成功者先计于始。”急于开局之时,务必虑及善终;大凡成功之事,往往源于善始。由此可见,张居正开创的“万历新政”绝非偶然。

“知屋漏者在宇下 知政失者在草野”

——《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 解读

广大群众既是好政策的受益者,又是有些政策不落实或方向走偏的受害者,可谓地道的政策得失的亲历者、知情者、评判者。一个有作为的从政者应当懂得,从群众那里可以听到真实的舆情、为政的得失、不打折扣的批评。因为这里没有阿谀奉承,没有精心安排,没有刻意导演。得悉了真实可靠的社情民意,便能知晓哪些政策是符合大多数人的利益的,哪些政策是不受老百姓欢迎的,这是领导者制定政策、完善工作的重要依据。一旦听不到“草野”的声音,耳边响起的只有一片甜言蜜语,就很可能闭目塞听,盲目乐观,“政失”的警报可能就要拉响。“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

■ 原典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知经误者在诸子。——汉代政论家王充《论衡》

■ 释义

知道房屋漏雨的人在房屋下,知道政治有过失的人在民间,知道经书有错误的人在诸子。王充的话启示着为政者要走出庙堂,到草野和江湖中去观察、听取意见。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第一个环节就是向群众收集意见和问题。有的干部下基层以后,遇见农民,谈不下去;遇见学生,谈不进去;遇见老干部,给顶了回去。这反映出来的,不仅是沟通方法问题,更是更深层的作风问题,能反映出干部是否真正了解基层情况,是否按照群众思维思考和办事。

【廉政】

“反腐败高压态势必须继续保持,坚持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对腐败分子,发现一个就要坚决查处一个。”习近平同志从关乎党的生死存亡的高度,在多个场合反复强调反腐,强调既防止“纵蝇为害”,也决不“养虎为患”;既要治标,也要治本,并以治标为治本赢得时间;既要经常抓,也要长期抓,“始终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

“一丝一粒,我之名节;一厘一毫,民之脂膏。宽一分,民受赐不止一分;取一文,我为人不值一文。谁云交际之常,廉耻实伤;倘非不义之财,此物何来?”

——《在河南省兰考县委常委扩大会议上的讲话》等中引用

■ 解读

理想的滑坡,是最致命的滑坡;信念的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这绝不是危言耸听。而这样的滑坡和动摇,往往是从小事开始的。习近平同志还曾以“贪如火,不遏则自焚;欲如水,不遏则自溺”“堤溃蚁穴,气泄针芒”“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等,提出过同样峻切的警思。现实中,少数干部总以为在大是大非面前把握住自己就行了,所以在“小节”上疏于防范,认为吃几顿饭、喝几瓶酒、收点小东西无伤大雅,其结果往往是“小节不慎,大节难保”,最终铸成大错、悔之晚矣。所以习近平同志不断强调, 10

思想的口子一旦打开,那就可能一泻千里。干部不论大小,都要努力做到慎独、慎初、慎微,“不以恶小而为之”。

■ 原典

“一丝一粒,我之名节;一厘一毫,民之脂膏。宽一分,民受赐不止一分;取一文,我为人不值一文。谁云交际之常,廉耻实伤;倘非不义之财,此物何来? ” ——﹝清﹞张伯行《禁止馈送檄》

■ 释义

张伯行(1652—1725年),河南仪封(今河南兰考)人,曾任福建巡抚、江苏巡抚、礼部尚书。他清廉刚直,从不收受礼物,极力反对以馈赠之名,行贿赂之实,被康熙誉为“天下第一清官”。张伯行在福建巡抚任上,为拒绝送礼者,特地撰写了一篇《禁止馈送檄》,张贴于居所院门及巡抚衙门。那些送礼者见此犀利檄文,不敢自讨没趣,便悄然离开。这篇檄文也不胫而走,广为传诵,被视作为政清廉的“金绳铁矩”。这篇《禁止馈送檄》,全文仅56字,共用了8个“一”字,申述了关心百姓疾苦、注重个人名节、反对送礼行贿的主张。“一丝一粒”虽小,却牵涉我的名节;“一厘一毫”虽微,却都是民脂民膏。对百姓宽待一分,那么百姓所得就不止一分;向百姓多索取一文,那么我的为人便一文不值。这体现了廉洁奉公的做人原则与道德操守。

“善禁者,先禁其身而后人。”

——《在十八届中央纪委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 解读

无论是贯彻落实八项规定,还是坚决反对“四风”,习近平同志都反复强调“打铁还需自身硬”“正人先正己”“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先要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都是要求各级领导干部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发挥表率和带动作用。“老大难,老大难,老大出马就不难”,领导干部如果只表态不表率,拿着手电筒只照别人、不照自己,普通干部怎么会有改作风的动力?俗话说,领导不领,水牛掉井。领导干部如果说一套做一套,禁令只是说在嘴上、写在文上、挂在墙上,公款吃喝依旧,公车超配依旧,办公超标依旧,制度成了“稻草人”,改作风如何取信于人?就此而言,领导干部本身就是反“四风”的标准、改作风的标杆,越是严格要求自己,越能产生模范带动的辐射作用,释放出以上率下的正能量。

■ 原典

善禁者,先禁其身而后人;不善禁者,先禁人而后身。善禁之,至于不禁,令亦如之。若乃肆情于身,而绳欲于众,行诈于 12

官,而矜实于民。求己之所有余,夺下之所不足,舍己之所易,责人之所难,怨之本也。 ——﹝东汉﹞荀悦《申鉴·政体》

■ 释义

“政体”,即为政的要领。在《申鉴·政体》中,荀悦提出:“善禁者,先禁其身而后人;不善禁者,先禁人而后身。”善于用禁令治理社会的人,首先会按禁令要求自己,然后才去要求别人;不善于用禁令治理社会的人,首先会要求别人按照禁令去做,然后才要求自己。荀悦以此告诫统治者正人先正己,方能令行禁止,才是“善禁”。荀悦的这一观点继承了儒家“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的思想。四百多年后的唐太宗堪称“善禁”典范,他说:“若安天下,必须先正其身,未有身正而影曲,上治而下乱者。”魏征在上疏中亦言:“尽己而不以尤人,求身而不以责下。”可见,中国古代已将“正人先正己”视为“善禁”至要。

“取法于上,仅得为中;取法于中,故为其下。”

——《在河南省兰考县委常委扩大会议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 解读

标准是一面镜子。标准高一点、要求严一点,镜子的“分辨率”就会高一些,那些“不是问题的问题”才能纤毫毕现。无论是在 13

教育实践活动中,还是在平时的工作中,标准决定质量,有什么样的标准,就有什么样的质量。正因此,习近平同志才强调,“较高的工作标准是一种动力”。有了高的标准,大家就会用这样的标准要求自己;而一旦放松了标准,就容易一泻千里。正如习近平同志所引用的这句古语所言,确立什么样的标准,决定着有什么样的成效。多年来,针对改进作风,各种文件、各项制度,不可谓少,但为什么“四风”仍然在一些地方大行其道呢?原因还是在标准不高、执行不严。所以,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必须坚持高标准、严要求,才能“夫惟病病,是以不病”——因为注意防治疾病,才能做到不生病。

■ 原典

古人有云:非知之难,惟行之不易。行之可勉,惟终实难。是以**之君,非独明于恶路;圣哲之主,非独见于善途。良由大道远而难遵,邪径近而易践。小人俯从其易,不得力行其难,故祸败及之。君子劳处其难,不能力居其易,故福庆流之。……取法于上,仅得为中;取法于中,故为其下。

——﹝唐﹞李世民《帝范》

■ 释义

《帝范》是唐太宗李世民自撰的一部论述为君之道的政治文 14

献,成书于贞观二十二年(648年)。李世民告诉太子李治:“饬躬阐政之道,皆在其中,朕一旦不讳,更无所言。”不讳:死亡的婉词。书中,唐太宗对为政者的个人修养、选任和统御下属的学问,乃至经济、民生、教育、军事等事务都做了颇有见地的阐述。“取法于上,仅得为中;取法于中,故为其下。”意为:以上等作为标准,只能收到中等的效果;以中等作为标准,只能收到下等的效果。《四库全书》本文下释为:“孔子曰:取法于天而则之,斯为其上。颜、孟取法于孔子而近之,才得其中。后儒取于颜、孟而远之,则为其下矣。既为其下,何足法乎?为儒者当取法孔子、颜子、孟子,为君者当取法于尧、舜、文王。”南宋文学批评家严羽在《沧浪诗话》中也有类似的阐述:“学其上,仅得其中;学其中,斯为下矣。”可见,无论立事还是治学,一定要放宽视野,高定标准,这样才能实现预期目标。

“一心可以丧邦,一心可以兴邦,只在公私之间尔。”

——《在十八届中央纪委第三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 解读

领导干部从走上岗位的第一天起,就面临着公与私的考验。在习近平同志看来,“衡量党性强弱的根本尺子是公、私二字”。领导干部手中掌握着公权力,掌管着公共资源,公私分明、秉公用 15

权,是起码的政治道德和为政操守。只有一心为公,事事出于公心,才能有正确的是非观、义利观、权力观、事业观。在此之上,习近平同志给领导干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强调,领导干部就是要讲大公无私、公私分明、先公后私、公而忘私,只有这样,才能坦荡做人、谨慎用权,才能光明正大、堂堂正正。

我们常说,中国共产党执政,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历史和人民为什么选择了我们党?就是因为在90多年的风雨历程中,我们谋求的不是党的私利,不是党员干部的特殊利益,而是“把人民群众的公共利益,摆在自己的私人利益之上”。这是极其朴素的真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手中掌握权力的领导干部,更要时刻自省自警:热衷追逐个人利益或小集团利益,怎能兑现党对人民群众的庄严承诺?又如何赢得人民群众的拥护支持?

■ 原典

仲弓曰:“焉知贤才而举之?”子曰:“举尔所知。尔所不知,人其舍诸?”便见仲弓与圣人用心之大小。推此义,则一心可以丧邦,一心可以兴邦,只在公私之间尔。

——﹝北宋﹞程颢、程颐《二程集 河南程氏遗书 卷第十一》

■ 释义

《二程集》是北宋思想家程颢、程颐兄弟一生传道讲学言论 16

的结集。二人同为北宋理学的奠基者,故世称“二程”。上面这段话是二程对《论语子路》的解释。原文为:“仲弓为季氏宰,问政。子曰:‘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曰:‘焉知贤才而举之?’曰:‘举尔所知。尔所不知,人其舍诸?’”说的是鲁国的仲弓做了季氏的家臣,向孔子请教怎样管理政事。孔子告诉他:“先责成手下负责具体事务的官吏,让他们各负其责,宽恕他们的小过错,选拔贤才来任职。”仲弓又问:“怎样发现并选拔贤才呢?”孔子说:“选拔你所知道的。至于你不知道的贤才,别人难道还会埋没他们吗?”对此,二程作了如下评语:“推此义,则一心可以丧邦,一心可以兴邦,只在公私之间尔。”二程的学说被称作“身心之学”或“心性之学”,主张“有是心,斯具是形以生”。在他们看来,当政者是否具有公心,关乎国家兴亡。有了公心,可以使国家兴盛;没有公心,一切从私心出发,会使国家灭亡。

成功缘于实干,祸患始于空谈。实干精神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注重落实是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总书记在履新之初就向全党郑重宣示“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从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把“形式主义”列为“四风”之首,矢志根除虚浮作风;到全面深化改革强调“把抓落实作为推进改革工作的重点”,致力实现改革蓝图,强调实干、注重落实始终是总书记治国理政的鲜明品格。

“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都没有。”机遇稍纵即逝,改革不进则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蓝图,靠什么绘就?13亿人的“中国梦”,靠什么实现?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党“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持续奋斗?空想清谈只会贻误发展,实干苦干方能成就梦 17

想。担当起该担当的责任,脚踏实地地奋斗、扎扎实实地工作,才能无愧于人民期待和时代责任。

“功崇惟志,业广惟勤。”

——《在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 解读

不管是国家要实现振兴,还是个人要成就事业,都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为立志,二为勤勉。立志是前提,勤勉为保障,无志不足以行远,无勤则难以成事。习近平同志在不同场合,多次引用这句含义隽永的古语,正表明立志与实干相辅相成的关系。我们有着宏大的发展目标——“两个一百年”近在眉睫,民族复兴“中国梦”曙光在前;我们也面临复杂的发展环境——发展攻坚期,多少工作要推进;改革深水区,多少困难要破题。正因此,我们更需苦干实干,以务实作风、踏实态度,“逢山开路遇水搭桥”,一步一个脚印朝前走。而在这一过程中,每个人也能找到人生舞台、收获出彩机会,以志为方向、以勤为动力,与国家、民族一起前行。

■ 原典

王曰:“呜呼!凡我有官君子,钦乃攸司,慎乃出令,令出惟行,弗惟反。以公灭私,民其允怀。学古入官,议事以制,政乃不迷。……戒尔卿士,功崇惟志,业广惟勤,惟克果断,乃罔后艰。……”

——﹝上古时代﹞《尚书·周书·周官》

■ 释义

《尚书》是中国古代重要的经学文献,其中《周书》是《尚书》组成部分之一,相传为记载周代史事之书。

这句话的背景是,周成王灭了淮夷,回到王都丰邑,和群臣一起总结周王朝成就王业的经验,并向群臣说明设官分职用人的法则。他在告诫“有官君子”(大夫以上有职事者)要忠于职守、勤于政务时说:你们要认真对待你们的职责,不能怠惰疏忽,要知道“功崇惟志,业广惟勤”。

这句话中的两个“惟”字当“由于”讲,意思是说,取得伟大的功绩,在于志向远大;完成伟大的事业,在于工作勤奋。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 解读

在印度尼西亚的演讲中,习近平同志引用这句话表明国家间的和睦友好,“必须夯实双方关系的社会土壤”;在法国的演讲中,习近平同志用这句话阐释中法友谊是“两国人民辛勤耕耘的结果”;而在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这句话用来说明基层工作创新对于做好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性。习近平同志之所以钟爱这句话,正是因为其中充满了大与小、多与少、成与始的辩证思考。在阐明事物发展变化规律的同时,也告诫人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必须具有坚强的毅力,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才可能有大发展、成大事业。正如愚公移山的典故,一筐土一筐土地搬下去,“子子孙孙无穷尽”,就总有达到目的的那一天。

■ 原典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春秋﹞老子《老子·第六十四章》 ■ 释义

春秋时期,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根据事物的发展规律提出谨 20

小慎微和慎终如始的主张。“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合抱:两臂围拢,形容树木粗大。毫末:幼苗,比喻细小。意思是说,合抱的大树由细小的幼苗长成,九层的高台由一筐一筐的泥土堆成,千里远的行程须从脚下开始。形象地论证了大事都是由小事逐渐发展演变而来的道理。老子“大生于小”的思想对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荀子产生了影响。在《荀子·劝学》中,荀子提出了“积土成山”“积水成渊”“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等观点。但与老子不同的是,荀子据此提出了“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的积极进取的主张,与老子顺应自然的“无为”“无执”思想大异其趣。相同的前提却得出了不同的结论,这反映了儒道之间既相互取益又相互抵牾的复杂关系。

领导人用典范文第2篇

《习近平用典》读后感优秀范文

写读后感就必须要边读边思考,结合历史的经验,当前的形势和自己的实际展开联想,想的深入,才能写的深刻感人。东星资源网为大家整理的相关的《习近平用典》读后感,供大家参考选择。

领导人用典范文第3篇

【编前语】古典名句,是中华文化长河中历经砥砺的智慧结晶,也是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经典载体。这些中华传统文化精华,是总书记治国理念的重要来源。习总书记在很多重要讲话中引经据典,生动传神,寓意深邃。在他倡导的“中国梦”、以民为本、依法治国、新型国家利益观等重要的治国理念中,都能看到中华传统文化精华的厚重的历史影响。他的治国理念,大量地借鉴了中华历史文化的精华,并紧密结合当前的现实情况,赋予其新的意义,既使中国的社会发展实践从中国的历史文化中获取正能量,又反过来使中国的历史文化精华在新的实践中获得新的生命力。本文摘选他在不同场合讲话中引用的古典名句,并通过解读、释义带您了解其执政智慧。

【为政】

国家治理千头万绪,需要培养怎样的能力?深化改革繁重复杂,需要具备怎样的思维?既有木秀于林的骄傲,也有风必摧之的烦恼;既有“登高望远”的豪情,也有“为山九仞”的压力。有人感慨:当今中国,正面临绕不开、躲不过的“惊险一跳”。面对“四大危险”、经受“四大考验”,对执政者的能力与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

全面深化改革,是一场新的“赶考”。对治国理政的方式方法、战略战术,习近平同志有着系统的把握、深入的思考。从统筹中央和地方、国内和国际、当前和长远的战略思维,到“不回避矛 1

盾,不掩盖问题,凡事从坏处准备”的底线思维;从“聚焦、聚神、聚力抓落实”的战略定力,到“敢于担当,积极有为推进改革攻坚”的改革魄力,有认识论的辨析,也有方法论的思考,更有源于实践的总结,为深化改革、完善治理提供了基本方法和根本遵循。习近平同志引用的古典诗文名句,谈安危、论治乱、道时机、讲大局、明根本、抓重点,充满了对执政之要的辩证认识,体现着对治理大国的深切认识。

“政者,正也。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之江新语·要用人格魅力管好自己》等文中引用

■ 解读

习近平同志一向倡导领导干部干干净净干事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性质和宗旨的内在要求,多次强调领导干部要身先士卒、率先垂范,把这作为为政之德、为政之道、为政之要。推行八项规定,抓好作风建设,中央领导率先垂范,因而能上行下效,清风劲吹。在我国历史上,注重修身立德、为官清廉,是许多思想家倡导的政治主张,也是一些正直的士大夫终身恪守的为官准则。习近平同志在不同场合,引用先秦时期为政以廉的箴言,要求领导干部有公正无私、以身作则、言行一致的优良品质。广大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不但看领导干部怎么说,更看他们怎么做。要在群众中威信高、影响大,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发挥自身的模范作用、人格魅力。否则,“台上他说,台下说他”,说话办事怎么会有影响力和号召力?

■ 原典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春秋﹞孔子《论语·颜渊》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春秋﹞孔子《论语·子路》

■ 释义

孔子这两段话都说明了为政者自身行为端正的重要性。在《论语·颜渊》中,鲁国大夫季康子向孔子问政,孔子回答:“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孔子认为“政”就是端正的意思。你自己带头端正,谁还敢不端正呢?对于什么是政治,孔子用一个“正”字概括。

关于“正”,孔子在《论语·子路》中有如下观点:“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孔子认为,为政者如果自身的行为端正,无须下命令,百姓也会按他的意旨去做;如果自身行为不端,即使三令五申,百姓也不会服从。身正民行,上感下化,才能施不言之教,对百姓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在《史记·李将军列传》中,司马迁在评价西汉“飞将军”李广时,引用了孔子这句话:“传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其李将军之谓也。……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虽小,可以谕大也。”“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就是对“其身正,不令而行”的最佳诠释。

【为政】

“为国不可以生事,亦不可以畏事。”

——《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 解读

不可以生事,从小的方面说,是“治大国如烹小鲜”,不能朝令夕改;从大的方面说,是“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保持制度的稳定。而不可畏事,则是说,不能因为一些人对我们发展道路的非议和质疑,就缩手缩脚,甚至按照他们的想法改变我们的观点。习近平同志一再强调,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治理体系,是由这个国家的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决定的,是由这个国家的人民决定的。在根本的问题上,我们要有主张、有定力。认准了,就要理直气壮、态度鲜明,从我们自己的角度进行分析,得出我们自己的结论,然后照我们自己的判断行事。在发展道路、政治制度等根本问题上,要“咬定青山不放松”,才能“任尔东西南北风”。

■ 原典

夫为国不可以生事,亦不可以畏事。畏事之弊,与生事均。譬如无病而服药,与有病而不服药,皆可以杀人。夫生事者,无病而服药也。畏事者,有病而不服药也。乃者阿里骨之请,人人知其不当予,而朝廷予之,以求无事,然事之起,乃至于此,不几于有病而不服药乎?今又欲遽纳夏人之使,则是病未除而药先止,其与几何。

——﹝北宋﹞苏轼《因擒鬼章论西羌夏人事宜札子》

■ 释义

这是北宋元二年(1087年)九月八日,时任翰林学士朝奉郎知制诰兼侍读的苏轼就西羌、西夏事宜写给宋哲宗的奏议。元二年八月,北宋俘获了与西夏勾结的西藩首领鬼章,槛送汴京。这是宋朝开国以来首次俘获敌国元凶,百官称贺。苏轼认为这是非常危险的,指出:“安危之机,正在今日。若应之有道,处之有术,则安边息民,必自是始。不然,将骄卒惰,以胜为灾,亦不足怪。”他就北宋的边防政策提出:“为国不可以生事,亦不可以畏事。”意思是,治理国家既不可随便制造事端,也不可胆小怕事。苏轼指出,“生事”如无病而服药,“畏事”如有病而不服药,它们的害处相同,都会置人于死地,并批评了北宋政权在处理对外事务上的失策。苏轼意在奉劝朝廷,既要谨慎持重,不可无端生事;遇事又不可退缩,要主动作为。

“天下之患,最不可为者,名为治平无事,而其实有不测之忧。坐观其变而不为之所,则恐至于不可救。”

——《在新疆考察工作结束时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 解读

习近平同志多次表示,他很喜欢苏轼的这一句话。历史上有很多类似教训:唐代开元盛世,玄宗却丧失进取心,骄傲怠惰、沉溺享乐,终致“安史之乱”;清朝康乾盛世,朝野却扬扬得意于文治武功,奢靡腐化、放松吏治,转而走向嘉道中落。一个国家、一个社会、一个组织,生存和发展最主要的威胁,往往不是突如其来的重大灾难与变故,而恰恰是那些不易察觉、缓慢积累起来 5

的倦怠与松懈。正因此,习近平同志才不断提醒各级领导干部,要“智者见于未萌”,深谋远虑、治于未病。经略将来,如何做到?也就像习近平同志所说,“对已经看得清的方面,要深入研判、早做谋划、从容应对;对暂时难以看清的方面,要密切跟踪、未雨绸缪、灵活应对。”

■ 原典

天下之患,最不可为者,名为治平无事,而其实有不测之忧。坐观其变而不为之所,则恐至于不可救;起而强为之,则天下狃于治平之安,而不吾信。唯仁人君子豪杰之士,为能出身为天下犯大难,以求成大功。此固非勉强期月之间,而苟以求名者之所能也。

——﹝北宋﹞苏轼《晁错论》

■ 释义

《晁错论》是苏轼写的一篇人物评传,评论的是西汉初年景帝时期的政治改革家晁错削藩这一历史事件,并分析了晁错被杀的根本原因。上面这段话为《晁错论》的首段,作者开门见山提出论点:天下的祸患,最难以解决的,莫过于表面上平安无事,实际上却存在着难以预料的隐患。这句话暗指汉景帝时期,表面上虽然国泰民安,却潜藏着藩王坐大、威胁中央的危机。接着,作者围绕“患”字,从“坐”“起”两方面进行分说。坐观其变却不想办法解决,那么祸乱就会发展到无可挽回的地步;“起而强为之”而不等待时机,那么恐怕天下的人由于习惯了太平安逸,就不会相信并支持我们。狃(niǔ):习以为常而不加重视。实际上就是指晁错削藩动手过快,下手过猛,直接导致“七国之乱”。文章又 6

以“仁人君子豪杰之士”与晁错进行对比,提出真正的仁人君子、豪杰之士应“出身为天下犯大难,以求成大功”的主张,点出了晁错改革失败的真正原因:由于缺乏坚强的意志和临危不惧的精神,挑起“大难”却又不愿为天下人抵挡“大难”,只想保全自身,可谓自取其祸。

【为政】

“审度时宜,虑定而动,天下无不可为之事。”

——《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 解读

在谈到改革时,习近平同志特别强调胸有谋略、动有章法,要打破不合时宜的思维定势。思维定势的形成,或是由于个人立场、地位、利益,或是由于工作格局、权限、机制。习近平同志还经常强调,形势是会发展变化的,我们的工作需要不断适应新的要求。如果用老办法来解决新问题,难免会碰钉子。形势变化了,任务升级了,如果还是完全顺着既有的思维定势来行事,可能就觉得不需要改革,或者不积极去推动改革,就可能误事。所谓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正是说要破除妨碍改革发展的思维定势。正如习近平同志一再强调的,解放思想是“总开关”。只有坚持这条一以贯之的思想路线,才能摸清利益固化的症结,找准突破问题的方向,推动改革继续前行。

■ 原典

黄酋书,昨鉴川公亦曾抄寄本兵。此酋贪纵寡谋,终当归吾羁绁。观其书词,已非昔时之倔强,可用其几而制之。……但愿审度时宜,虑定而动,天下无不可为之事。况今时则易然耳。 ——﹝明﹞张居正《答宣大巡抚吴环洲策黄酋》

■ 释义

这是张居正写给宣大巡抚吴环洲的一封信。宣大巡抚,明称巡抚宣府大同地方赞理军务,为明朝初中期设立的一个职位,管理北部边疆地区的宣府、大同府两地的防御。信中提到的黄酋,是蒙古俺答汗之子黄台吉。这封信事涉明朝北部边防,故张居正告诫:“但愿审度时宜,虑定而动,天下无不可为之事。”希望对方审时度势,凡事深思熟虑后再付诸行动,如此天下就没有做不成的事情。

无论做什么,事先有准备才能成功。对此,张居正有着深刻的认识。他在《陈六事疏》中说:“天下之事,虑之贵详,行之贵力。”天下的事情,斟酌计议贵在详备,贯彻执行贵在全力。在《答中丞孙槐溪书》中还说:“锐始者必图其终,成功者先计于始。”急于开局之时,务必虑及善终;大凡成功之事,往往源于善始。由此可见,张居正开创的“万历新政”绝非偶然。

“知屋漏者在宇下 知政失者在草野”

——《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 解读

广大群众既是好政策的受益者,又是有些政策不落实或方向走偏的受害者,可谓地道的政策得失的亲历者、知情者、评判者。一个有作为的从政者应当懂得,从群众那里可以听到真实的舆情、为政的得失、不打折扣的批评。因为这里没有阿谀奉承,没有精心安排,没有刻意导演。得悉了真实可靠的社情民意,便能知晓哪些政策是符合大多数人的利益的,哪些政策是不受老百姓欢迎的,这是领导者制定政策、完善工作的重要依据。一旦听不到“草野”的声音,耳边响起的只有一片甜言蜜语,就很可能闭目塞听,盲目乐观,“政失”的警报可能就要拉响。“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

■ 原典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知经误者在诸子。——汉代政论家王充《论衡》

■ 释义

知道房屋漏雨的人在房屋下,知道政治有过失的人在民间,知道经书有错误的人在诸子。王充的话启示着为政者要走出庙堂,到草野和江湖中去观察、听取意见。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第一个环节就是向群众收集意见和问题。有的干部下基层以后,遇见农民,谈不下去;遇见学生,谈不进去;遇见老干部,给顶了回去。这反映出来的,不仅是沟通方法问题,更是更深层的作风问题,能反映出干部是否真正了解基层情况,是否按照群众思维思考和办事。

【廉政】

“反腐败高压态势必须继续保持,坚持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对腐败分子,发现一个就要坚决查处一个。”习近平同志从关乎党的生死存亡的高度,在多个场合反复强调反腐,强调既防止“纵蝇为害”,也决不“养虎为患”;既要治标,也要治本,并以治标为治本赢得时间;既要经常抓,也要长期抓,“始终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

“一丝一粒,我之名节;一厘一毫,民之脂膏。宽一分,民受赐不止一分;取一文,我为人不值一文。谁云交际之常,廉耻实伤;倘非不义之财,此物何来?”

——《在河南省兰考县委常委扩大会议上的讲话》等中引用

■ 解读

理想的滑坡,是最致命的滑坡;信念的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这绝不是危言耸听。而这样的滑坡和动摇,往往是从小事开始的。习近平同志还曾以“贪如火,不遏则自焚;欲如水,不遏则自溺”“堤溃蚁穴,气泄针芒”“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等,提出过同样峻切的警思。现实中,少数干部总以为在大是大非面前把握住自己就行了,所以在“小节”上疏于防范,认为吃几顿饭、喝几瓶酒、收点小东西无伤大雅,其结果往往是“小节不慎,大节难保”,最终铸成大错、悔之晚矣。所以习近平同志不断强调, 10

思想的口子一旦打开,那就可能一泻千里。干部不论大小,都要努力做到慎独、慎初、慎微,“不以恶小而为之”。

■ 原典

“一丝一粒,我之名节;一厘一毫,民之脂膏。宽一分,民受赐不止一分;取一文,我为人不值一文。谁云交际之常,廉耻实伤;倘非不义之财,此物何来? ” ——﹝清﹞张伯行《禁止馈送檄》

■ 释义

张伯行(1652—1725年),河南仪封(今河南兰考)人,曾任福建巡抚、江苏巡抚、礼部尚书。他清廉刚直,从不收受礼物,极力反对以馈赠之名,行贿赂之实,被康熙誉为“天下第一清官”。张伯行在福建巡抚任上,为拒绝送礼者,特地撰写了一篇《禁止馈送檄》,张贴于居所院门及巡抚衙门。那些送礼者见此犀利檄文,不敢自讨没趣,便悄然离开。这篇檄文也不胫而走,广为传诵,被视作为政清廉的“金绳铁矩”。这篇《禁止馈送檄》,全文仅56字,共用了8个“一”字,申述了关心百姓疾苦、注重个人名节、反对送礼行贿的主张。“一丝一粒”虽小,却牵涉我的名节;“一厘一毫”虽微,却都是民脂民膏。对百姓宽待一分,那么百姓所得就不止一分;向百姓多索取一文,那么我的为人便一文不值。这体现了廉洁奉公的做人原则与道德操守。

“善禁者,先禁其身而后人。”

——《在十八届中央纪委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 解读

无论是贯彻落实八项规定,还是坚决反对“四风”,习近平同志都反复强调“打铁还需自身硬”“正人先正己”“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先要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都是要求各级领导干部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发挥表率和带动作用。“老大难,老大难,老大出马就不难”,领导干部如果只表态不表率,拿着手电筒只照别人、不照自己,普通干部怎么会有改作风的动力?俗话说,领导不领,水牛掉井。领导干部如果说一套做一套,禁令只是说在嘴上、写在文上、挂在墙上,公款吃喝依旧,公车超配依旧,办公超标依旧,制度成了“稻草人”,改作风如何取信于人?就此而言,领导干部本身就是反“四风”的标准、改作风的标杆,越是严格要求自己,越能产生模范带动的辐射作用,释放出以上率下的正能量。

■ 原典

善禁者,先禁其身而后人;不善禁者,先禁人而后身。善禁之,至于不禁,令亦如之。若乃肆情于身,而绳欲于众,行诈于 12

官,而矜实于民。求己之所有余,夺下之所不足,舍己之所易,责人之所难,怨之本也。 ——﹝东汉﹞荀悦《申鉴·政体》

■ 释义

“政体”,即为政的要领。在《申鉴·政体》中,荀悦提出:“善禁者,先禁其身而后人;不善禁者,先禁人而后身。”善于用禁令治理社会的人,首先会按禁令要求自己,然后才去要求别人;不善于用禁令治理社会的人,首先会要求别人按照禁令去做,然后才要求自己。荀悦以此告诫统治者正人先正己,方能令行禁止,才是“善禁”。荀悦的这一观点继承了儒家“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的思想。四百多年后的唐太宗堪称“善禁”典范,他说:“若安天下,必须先正其身,未有身正而影曲,上治而下乱者。”魏征在上疏中亦言:“尽己而不以尤人,求身而不以责下。”可见,中国古代已将“正人先正己”视为“善禁”至要。

“取法于上,仅得为中;取法于中,故为其下。”

——《在河南省兰考县委常委扩大会议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 解读

标准是一面镜子。标准高一点、要求严一点,镜子的“分辨率”就会高一些,那些“不是问题的问题”才能纤毫毕现。无论是在 13

教育实践活动中,还是在平时的工作中,标准决定质量,有什么样的标准,就有什么样的质量。正因此,习近平同志才强调,“较高的工作标准是一种动力”。有了高的标准,大家就会用这样的标准要求自己;而一旦放松了标准,就容易一泻千里。正如习近平同志所引用的这句古语所言,确立什么样的标准,决定着有什么样的成效。多年来,针对改进作风,各种文件、各项制度,不可谓少,但为什么“四风”仍然在一些地方大行其道呢?原因还是在标准不高、执行不严。所以,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必须坚持高标准、严要求,才能“夫惟病病,是以不病”——因为注意防治疾病,才能做到不生病。

■ 原典

古人有云:非知之难,惟行之不易。行之可勉,惟终实难。是以**之君,非独明于恶路;圣哲之主,非独见于善途。良由大道远而难遵,邪径近而易践。小人俯从其易,不得力行其难,故祸败及之。君子劳处其难,不能力居其易,故福庆流之。……取法于上,仅得为中;取法于中,故为其下。

——﹝唐﹞李世民《帝范》

■ 释义

《帝范》是唐太宗李世民自撰的一部论述为君之道的政治文 14

献,成书于贞观二十二年(648年)。李世民告诉太子李治:“饬躬阐政之道,皆在其中,朕一旦不讳,更无所言。”不讳:死亡的婉词。书中,唐太宗对为政者的个人修养、选任和统御下属的学问,乃至经济、民生、教育、军事等事务都做了颇有见地的阐述。“取法于上,仅得为中;取法于中,故为其下。”意为:以上等作为标准,只能收到中等的效果;以中等作为标准,只能收到下等的效果。《四库全书》本文下释为:“孔子曰:取法于天而则之,斯为其上。颜、孟取法于孔子而近之,才得其中。后儒取于颜、孟而远之,则为其下矣。既为其下,何足法乎?为儒者当取法孔子、颜子、孟子,为君者当取法于尧、舜、文王。”南宋文学批评家严羽在《沧浪诗话》中也有类似的阐述:“学其上,仅得其中;学其中,斯为下矣。”可见,无论立事还是治学,一定要放宽视野,高定标准,这样才能实现预期目标。

“一心可以丧邦,一心可以兴邦,只在公私之间尔。”

——《在十八届中央纪委第三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 解读

领导干部从走上岗位的第一天起,就面临着公与私的考验。在习近平同志看来,“衡量党性强弱的根本尺子是公、私二字”。领导干部手中掌握着公权力,掌管着公共资源,公私分明、秉公用 15

权,是起码的政治道德和为政操守。只有一心为公,事事出于公心,才能有正确的是非观、义利观、权力观、事业观。在此之上,习近平同志给领导干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强调,领导干部就是要讲大公无私、公私分明、先公后私、公而忘私,只有这样,才能坦荡做人、谨慎用权,才能光明正大、堂堂正正。

我们常说,中国共产党执政,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历史和人民为什么选择了我们党?就是因为在90多年的风雨历程中,我们谋求的不是党的私利,不是党员干部的特殊利益,而是“把人民群众的公共利益,摆在自己的私人利益之上”。这是极其朴素的真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手中掌握权力的领导干部,更要时刻自省自警:热衷追逐个人利益或小集团利益,怎能兑现党对人民群众的庄严承诺?又如何赢得人民群众的拥护支持?

■ 原典

仲弓曰:“焉知贤才而举之?”子曰:“举尔所知。尔所不知,人其舍诸?”便见仲弓与圣人用心之大小。推此义,则一心可以丧邦,一心可以兴邦,只在公私之间尔。

——﹝北宋﹞程颢、程颐《二程集 河南程氏遗书 卷第十一》

■ 释义

《二程集》是北宋思想家程颢、程颐兄弟一生传道讲学言论 16

的结集。二人同为北宋理学的奠基者,故世称“二程”。上面这段话是二程对《论语子路》的解释。原文为:“仲弓为季氏宰,问政。子曰:‘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曰:‘焉知贤才而举之?’曰:‘举尔所知。尔所不知,人其舍诸?’”说的是鲁国的仲弓做了季氏的家臣,向孔子请教怎样管理政事。孔子告诉他:“先责成手下负责具体事务的官吏,让他们各负其责,宽恕他们的小过错,选拔贤才来任职。”仲弓又问:“怎样发现并选拔贤才呢?”孔子说:“选拔你所知道的。至于你不知道的贤才,别人难道还会埋没他们吗?”对此,二程作了如下评语:“推此义,则一心可以丧邦,一心可以兴邦,只在公私之间尔。”二程的学说被称作“身心之学”或“心性之学”,主张“有是心,斯具是形以生”。在他们看来,当政者是否具有公心,关乎国家兴亡。有了公心,可以使国家兴盛;没有公心,一切从私心出发,会使国家灭亡。

成功缘于实干,祸患始于空谈。实干精神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注重落实是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总书记在履新之初就向全党郑重宣示“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从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把“形式主义”列为“四风”之首,矢志根除虚浮作风;到全面深化改革强调“把抓落实作为推进改革工作的重点”,致力实现改革蓝图,强调实干、注重落实始终是总书记治国理政的鲜明品格。

“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都没有。”机遇稍纵即逝,改革不进则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蓝图,靠什么绘就?13亿人的“中国梦”,靠什么实现?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党“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持续奋斗?空想清谈只会贻误发展,实干苦干方能成就梦 17

想。担当起该担当的责任,脚踏实地地奋斗、扎扎实实地工作,才能无愧于人民期待和时代责任。

“功崇惟志,业广惟勤。”

——《在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 解读

不管是国家要实现振兴,还是个人要成就事业,都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为立志,二为勤勉。立志是前提,勤勉为保障,无志不足以行远,无勤则难以成事。习近平同志在不同场合,多次引用这句含义隽永的古语,正表明立志与实干相辅相成的关系。我们有着宏大的发展目标——“两个一百年”近在眉睫,民族复兴“中国梦”曙光在前;我们也面临复杂的发展环境——发展攻坚期,多少工作要推进;改革深水区,多少困难要破题。正因此,我们更需苦干实干,以务实作风、踏实态度,“逢山开路遇水搭桥”,一步一个脚印朝前走。而在这一过程中,每个人也能找到人生舞台、收获出彩机会,以志为方向、以勤为动力,与国家、民族一起前行。

■ 原典

王曰:“呜呼!凡我有官君子,钦乃攸司,慎乃出令,令出惟行,弗惟反。以公灭私,民其允怀。学古入官,议事以制,政乃不迷。……戒尔卿士,功崇惟志,业广惟勤,惟克果断,乃罔后艰。……”

——﹝上古时代﹞《尚书·周书·周官》

■ 释义

《尚书》是中国古代重要的经学文献,其中《周书》是《尚书》组成部分之一,相传为记载周代史事之书。

这句话的背景是,周成王灭了淮夷,回到王都丰邑,和群臣一起总结周王朝成就王业的经验,并向群臣说明设官分职用人的法则。他在告诫“有官君子”(大夫以上有职事者)要忠于职守、勤于政务时说:你们要认真对待你们的职责,不能怠惰疏忽,要知道“功崇惟志,业广惟勤”。

这句话中的两个“惟”字当“由于”讲,意思是说,取得伟大的功绩,在于志向远大;完成伟大的事业,在于工作勤奋。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 解读

在印度尼西亚的演讲中,习近平同志引用这句话表明国家间的和睦友好,“必须夯实双方关系的社会土壤”;在法国的演讲中,习近平同志用这句话阐释中法友谊是“两国人民辛勤耕耘的结果”;而在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这句话用来说明基层工作创新对于做好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性。习近平同志之所以钟爱这句话,正是因为其中充满了大与小、多与少、成与始的辩证思考。在阐明事物发展变化规律的同时,也告诫人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必须具有坚强的毅力,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才可能有大发展、成大事业。正如愚公移山的典故,一筐土一筐土地搬下去,“子子孙孙无穷尽”,就总有达到目的的那一天。

■ 原典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春秋﹞老子《老子·第六十四章》 ■ 释义

春秋时期,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根据事物的发展规律提出谨 20

小慎微和慎终如始的主张。“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合抱:两臂围拢,形容树木粗大。毫末:幼苗,比喻细小。意思是说,合抱的大树由细小的幼苗长成,九层的高台由一筐一筐的泥土堆成,千里远的行程须从脚下开始。形象地论证了大事都是由小事逐渐发展演变而来的道理。老子“大生于小”的思想对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荀子产生了影响。在《荀子·劝学》中,荀子提出了“积土成山”“积水成渊”“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等观点。但与老子不同的是,荀子据此提出了“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的积极进取的主张,与老子顺应自然的“无为”“无执”思想大异其趣。相同的前提却得出了不同的结论,这反映了儒道之间既相互取益又相互抵牾的复杂关系。

领导人用典范文第4篇

按语:《习近平用典》一书面世后,在社会各界引起了热烈反响和广泛赞誉。该书共收录了总书记在重要讲话和文章中使用的典故135则。为了便于广大党员干部更好地学习领会,把握精髓要义,该书典故释义作者杨立新又从这135则典故中,精选出总书记使用频率最高、影响最大、最能体现他治国理政理念的十大用典,并附原文,详列出处。

1.【敬民】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2004年1月5日《心无百姓莫为“官”》(《之江新语》第26页)

原文:古往今来,许多有作为的“官”都以关心百姓疾苦为己任。从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到郑板桥的“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从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到于谦的“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深林”,都充分说明心无百姓莫为“官”。——《心无百姓莫为“官”》

出处:(清)郑板桥《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

释义:这是清代“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的一首题画诗,是他在山东潍县知县任上赠给署理山东巡抚包括的,约创作于乾隆十

一、十二年间(1746—1747年)。当时山东大涝,潍县尤烈,饿殍遍野。郑板桥即令“大兴修筑,招远近饥民赴工就食”。有人提出应先上报朝廷,他断然拒绝道:“此何时?俟辗转申报,民无孑遗矣。有谴,我任之!”

这首诗巧妙地以竹声作引,托物取喻。首句写自己在衙署书房内休息,听到窗外风吹竹叶之声。一个“听”字,凸显了作者在特定情境下忧心如焚、夜不成寐的心境。次句由自然界的风竹之声联想到百姓啼饥号寒的疾苦。一个“疑”字,道出了作者的爱民之心与勤政之意。第三句“些小吾曹州县吏”,是说我们只是小小的州县官。些小:微小。吾曹:我辈,指自己和包括。第四句,“一枝一叶”表面咏竹,暗喻民间疾苦,既照应了风竹画和诗题,又寄寓了作者深厚的情感:百姓的冷暖安危时刻牵动着我们的心!

2【为政】政者,正也。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2008年5月13日《领导干部要认认真真学习 老老实实做人 干干净净干事》 ——2005年2月7日《要用人格魅力管好自己》(《之江新语》第114页)

原文:人格魅力是领导干部人品、气质、能力的综合反映,也是党的干部所应具备的公正无私、以身作则、言行一致优良品质的外在表现。广大干部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他们不但要看我们是怎么说的,更要看我们是怎么做的。“其身正,不令而从;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讲的就是这个道理。有的领导干部之所以在广大干部群众中威信高、影响力大,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自身模范作用好、人格魅力强。否则,“台上他说,台下说他”,说话办事怎么会有影响力和号召力?——《要用人格魅力管好自己》

出处:(春秋)孔子《论语》

原典: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论语·颜渊》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

释义:孔子这两段话都说明了为政者自身行为端正的重要性。在《论语·颜渊》中,鲁国大夫季康子向孔子问政,孔子回答:“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孔子认为“政”就是端正的意思。你自己带头端正,谁还敢不端正呢?对于什么是政治,孔子用一个“正”字概括。

关于“正”,孔子在《论语·子路》中有如下观点:“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孔子认为,为政者如果自身的行为端正,无须下命令,百姓也会按他的意旨去做;如果自身行为不端,即使三令五申,百姓也不会服从。身正民行,上感下化,才能施不言之教,对百姓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在《史记·李将军列传》中,司马迁在评价西汉“飞将军”李广时,引用了孔子这句话:“传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其李将军之谓也。„„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虽小,可以谕大也。”“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就是对“其身正,不令而行”的最佳诠释。

3【立德】当官之法,惟有三事,曰清、曰慎、曰勤。

——2008年5月13日《领导干部要认认真真学习 老老实实做人 干干净净干事》

原文:领导干部干干净净干事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性质和宗旨的内在要求。在我国历史上,注重修身立德、为官廉洁,是许多思想家倡导的政治主张,也是一些正直的士大夫终身恪守的为官准则。早在先秦时期,我们的祖先就有为政以廉的劝诫。管子讲,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孔子说:“政者,正也。”“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他把“欲而不贪”作为为政的必备条件。南宋吕本中在他所著的《官 1 箴》中说:“当官之法,惟有三事,曰清、曰慎、曰勤”。其中的“清”,指的就是清廉,即清清白白、干干净净。这些思想具有历史进步意义,今天读来仍对我们有很大的启迪。——《领导干部要认认真真学习

老老实实做人 干干净净干事》

出处:(南宋)吕本中《官箴》

原典:当官之法,唯有三事,曰清、曰慎、曰勤。知此三者,可以保禄位,可以远耻辱,可以得上之知,可以得下之援。

释义:吕本中(1084—1145年),南宋诗人,历官中书舍人、权直学士院。其所著《官箴》共三十三条。首条开头云:“当官之法,惟有三事:曰清、曰慎、曰勤。”他认为当官的法则,只有三条,即清廉、谨慎、勤勉。遵守这三条法则,就可以保住官位,可以远离耻辱,可以得到上司的赏识,可以得到下属的拥戴。

关于吕氏《官箴》,《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故此书多阅历有得之言,可以见诸实事。书首即揭清、慎、勤三字,以为当官之法,其言千古不可易。王士祯《古夫于亭杂录》曰:‘上尝御书清、慎、勤三大字,刻石赐内外诸臣。案此三字,吕本中《官箴》中语也。’是数百年后,尚蒙圣天子采择其说,训示百官,则所言中理可知也。„„虽篇帙无多,而词简义精,故有官者之龟鉴也。”文中提到的“上”,为康熙皇帝。另据清代史学家赵翼的《陔馀丛考》记载:“各衙署讼堂多书清、慎、勤三字作匾额。”说明“清、慎、勤”业已成为清朝通用的“官箴”。故近代学者梁启超在《新民说》第五节“论公德”中称:“近世官箴最脍炙人口者三字,曰清、慎、勤。”

4【修身】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2014年3月18日《在河南省兰考县委常委扩大会议上的讲话》

原文:我一直讲“从善如登,从恶如崩”,思想的口子一旦打开,那就可能一泻千里。干部不论大小,都要努力做到慎独慎初慎微,“不以恶小而为之”。兰考历史上出了一个有名的清官张伯行。他历任福建巡抚、江苏巡抚、礼部尚书,为谢绝各方馈赠,专门写了一篇《却赠檄文》,其中说道:“一丝一粒,我之名节;一厘一毫,民之脂膏。宽一分,民受赐不止一分;取一文,我为人不值一文。谁云交际之常,廉耻实伤;倘非不义之财,此物何来?”我看,这也可以作为一面镜子。——《在河南省兰考县委常委扩大会议上的讲话》

出处:(春秋)左丘明《国语·周语下》

原典:卫彪傒适周,闻之,见单穆公曰:“„„谚曰:‘从善如登,从恶如崩。’昔孔甲乱夏,四世而陨。玄王勤商,十有四世而兴。帝甲乱之,七世而陨。后稷勤周,十有五世而兴。幽王乱之,十有四世矣。守府之谓多,胡可兴也?夫周,高山、广川、大薮也,故能生是良材,而幽王荡以为魁陵、粪土、沟渎,其有悛(quān)乎?”

释义:“从善如登,从恶如崩”是《国语》中收录的一句谚语。登:攀登高山。崩:山石崩坠。意思是说,学好难如登山,学坏易似山崩。 “从善如登,从恶如崩”这句典故的背景是这样的,东周末年,王子朝叛乱,周敬王被逐于都城,逃到成周(在今河南洛阳市东北)。诸流亡大臣拟在成周筑城建都。晋国的执政者魏献子赞同,然而卫国大夫彪傒以为不可,并引用了“从善如登,从恶如崩”这句谚语以及历朝历代的教训加以劝阻。

这句古谚非常形象地说明了从善之难、从恶之易,是古代先贤的劝世箴言,为历代政治家所重视。据《南史·宋文帝纪》记载,宋文帝刘义隆为倡导新政,荡涤官场的颓废,曾劝诫群臣道:为官为政,切记“从善如登,从恶如崩”。此后,刘宋政权开启了东晋南北朝国力最为强盛的历史时期,史称“元嘉之治”。

5【笃行】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2014年5月8日《在同中央办公厅各单位班子成员和干部职工代表座谈时的讲话》 ——2014年4月1日《在布鲁日欧洲学院的演讲》

原文:中国已经进入改革的深水区,需要解决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这个时候需要“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气,不断把改革推向前进。我们推进改革的原则是胆子要大、步子要稳。“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随着中国改革不断推进,中国必将继续发生深刻变化。同时,我也相信,中国全面深化改革,不仅将为中国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推动力量,而且将为世界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在布鲁日欧洲学院的演讲》

出处:(春秋)老子《道德经·第六十三章》

原典: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释义:老子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在容易之时谋求难事,在细微之处成就大事。天下的难事,必须从容易时做起;天下的大事,必须从细微处著手。告诉我们做大事、难事要从小事、易事做起。

2 老子主张“无为”,就是要顺应自然规律去“为”,所以叫“为无为”。同时,老子又强调“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提醒人们处理艰难的事情,必须先从细易处着手。但面对细易的事情,切不可掉以轻心。“难之”,就是一种慎重的态度,缜密的思考,细心而为之。所以老子的“无为”并不是让人们无所作为,而是以“无为”求得“无不为”,也就是他所说的“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这是一种朴素辩证法的方法论,暗合着对立统一的法则,隐含着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这对于我们无论行事还是求学,都是不移的至理。

6【任贤】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

——2014年5月9日《在参加兰考县委常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时的讲话》

原文:中国有句古话,“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我们现在的干部遴选机制也是一级一级的,比如,我在农村干过,担任过大队党支部书记,在县、市、省、中央都工作过。干部有了丰富的基层经历,就能更好树立群众观点,知道国情,知道人民需要什么,在实践中不断积累各方面经验和专业知识,增强工作能力和才干。这是做好工作的基本条件。——《接受金砖国家媒体联合采访时的讲话》

出处:(战国)韩非子《韩非子·显学》

原典:故明主之吏,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夫有功者必赏,则爵禄厚而愈劝;迁官袭级,则官职大而愈治。夫爵禄大而官职治,王之道也。

释义:“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阐述了凡成大事者,必须从基层做起。州部指古代基层行政单位;卒伍为古代军队基层编制,五人为伍,百人为卒。意思是,宰相必定是从地方下层官员中提拔上来的,猛将必定是从士兵队伍中挑选出来的。

韩非子是战国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强调国家的文臣武将,特别是高级官员和将领的选拔,一定要有基层实际工作经验。因为这些人来自基层,更了解战场的形势和百姓的疾苦,也就能够更好地处理政务,领兵作战;反之,如果缺乏基层历练,就有可能纸上谈兵,误国误民。

常见到一些文章将这句话中的“州部”误写作“州郡”。“州郡”为古代高级行政区划,其长官为州牧郡守。州郡制最早出现在汉武帝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汉武帝将秦朝的郡县两级制改为州郡县三级制。显然,“州郡”与“卒伍”并不在一个层次上。

7【廉政】物必先腐,而后虫生。

——2012年11月17日《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

原文: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保持党的肌体健康,始终是我们党一贯坚持的鲜明政治立场。党风廉政建设,是广大干部群众始终关注的重大政治问题。“物必先腐,而后虫生。”近年来,一些国家因长期积累的矛盾导致民怨载道、社会动荡、政权垮台,其中贪污腐败就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大量事实告诉我们,腐败问题越演越烈,最终必然会亡党亡国!我们要警醒啊!

出处:(北宋)苏轼《范增论》

原典:陈涉之得民也,以项燕、扶苏。项氏之兴也,以立楚怀王孙心;而诸侯之叛之也,以弑义帝。且义帝之立,增为谋主矣。义帝之存亡,岂独为楚之盛衰,亦增之所与同祸福也;未有义帝亡,而增能久存者也。羽之杀卿子冠军也,是弑义帝之兆也。其弑义帝,则疑增之本也,岂必待陈平哉?物必先腐也,而后虫生之;人必先疑也,而后谗入之。陈平虽智,安能间无疑之主哉?

释义:《范增论》是苏轼早期的一篇史论文章,收录在《古文观止》卷十。文中苏轼针对陈平用计离间项羽和范增的观点,翻空出奇,立意新颖地提出:“物必先腐也,而后虫生之;人必先疑也,而后谗入之。”他打了个比方,东西总是自身先腐烂,然后虫子才会寄生,说明事物总是自己先有弱点然后才为外物所侵。指出正是由于项羽生性多疑,听信谗言,才被敌人利用,从而丢掉了天下。

“物必先腐,而后虫生”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腐败问题的关键在于腐败者自身道德素养不高,自控能力差,容易受到金钱和美色的诱惑。因此,我们要自重、自省、自警,抵得住诱惑,经得起考验。

8【创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2014年6月9日《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 ——2013年5月4日《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的讲话》

原文:广大青年一定要勇于创新创造。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正所谓“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生活从不眷顾因循守旧、满足现状者,从不等待不思进取、坐享其成者,而是将更多机遇留给善于和勇于创新的人们。青年是社会上最富活力、最具创造性的群体,理应走在创新创造前列。——《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的讲话》

出处:(春秋至秦汉)《礼记?大学》

原典: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3 释义:“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是商朝的开国君主成汤刻在澡盆上的警词,旨在激励自己自强不息,创新不已。文中三个“新”字,本义是指洗澡除去肌肤上的污垢,使身体焕然一新,在这里引申为精神上的弃旧图新。因此,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能每天除旧更新,就要持之以恒。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从动态角度来强调不断革新。“创新”一词即滥觞于此。可见,中国传统文化是比较强调创新的,要求人们以一种革新的姿态,适应并推动社会发展,而不能因循守旧,阻挡历史前进的步伐。

将洗澡引申为精神上的洗礼、品德上的修炼,在中国文化中比较普遍。古之圣人,欲养性必先修身,欲清心必先洁体,如《庄子·知北游》中的“澡雪而精神”。《礼记·儒行》也称“儒有澡身而浴德”。唐代经学家孔颖达疏为:“‘澡身而浴德’者,澡身谓能澡洁其身,不染浊也;浴德谓沐浴于德,以德自清也。”十八大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总要求是“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其中“洗洗澡”便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

9【法治】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

——2014年9月5日《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原文:加强和改进立法工作。“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我们国家和社会生活各方面总体上实现了有法可依,这是我们取得的重大成就,也是我们继续前进的新起点。形势在发展,时代在前进,法律体系必须随着时代和实践发展而不断发展。——《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出处:(战国)韩非子《韩非子·有度》

原典: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故有荆庄、齐桓则荆、齐可以霸,有燕襄、魏安釐则燕、魏可以强。今皆亡国者,其群臣官吏皆务所以乱,而不务所以治也。其国乱弱矣,又皆释国法而私其外,则是负薪而救火也,乱弱甚矣!

释义:韩非是战国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有度”,就是有法度。韩非把“奉法”作为治乱兴亡的关键,提出“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意思是说,国家不会永远富强,也不会长久贫弱。执行法令的人坚决,国家就会富强;执行法令的人软弱,国家就会贫弱。

韩非认为,法度不论哪个国家都有,关键是掌握法度的人。他以荆庄王(楚庄王)、齐桓公、燕襄王、魏安釐(xī)王为例,说明谁真正掌握住法度,谁就能强大。在这里,韩非把“依法治理”看得高于一切。的确,在春秋战国时期,经历了数百年的混乱,不依靠法治,任何国家都无法生存下去。周朝传下来的淳厚民风民俗,被膨胀的、畸形发展的私有制冲得一塌糊涂,失去行为规范的人们只顾眼前利益而不知路在何方。所以韩非认为,只有以法治国,用法度来约束人们的社会行为,国家才能强大。这与儒家“刑不上大夫”的观念正好相反,具有一定的历史进步意义。

10【辩证】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

——2013年11月9日《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

原文:坚持从大局出发考虑问题。全面深化改革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部署,不是某个领域某个方面的单项改革。“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大家来自不同部门和单位,都要从全局看问题,首先要看提出的重大改革举措是否符合全局需要,是否有利于党和国家事业长远发展。要真正向前展望、超前思维、提前谋局。只有这样,最后形成的文件才能真正符合党和人民事业发展要求。

出处:(清)陈澹然《寤言·迁都建藩议》

原典:方今国势,无复雍乾财富之盛,骤语建置,微特黎民滋惧,即殊识之士亦徘徊瞻顾而不敢为。惟自古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诚欲延国命于累卵之巅,举危疆以图自保,则因势制地之术,固有不容不先振其纲维,而徐措其节目之细,则迁都之说尚焉。

释义:“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是清末举人陈澹然(1860-1930年)的战略名言。面对列强的侵略和清朝国势的日衰,陈澹然在光绪戊戌年(1898年)写就《迁都建藩议》,提出这一著名观点。其意为:不从长远利益考虑问题,就难以谋划周全一时之事;不从全局利益考虑问题,就难以筹谋得当局部之事。

“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是从时间维度阐释长远目标与阶段目标的关系。即:长远目标不明确,阶段目标就无从把握。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是从空间维度阐释全局目标与局部目标的关系。即:全局目标不明确,局部目标就无从把握。 因此,做事需从时间空间两个维度考量,要将长远利益与全局利益置于首位,当前及局部的行为都必须服从于长远的和全局的利益。

4 9月3日上午,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大会隆重举行。习近平在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极大地振奋了民族精神,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爱国热情。人民网“学习有方”栏目带您重温习近平阅兵讲话中让人心潮澎湃的7句话语。

1、中国人民经过长达14年艰苦卓绝的斗争,和平的阳光再次普照大地

【解读】14年浴血抗战,中国军民伤亡3500万,380万将士喋血疆场。军事科学院军史百科部研究员彭玉龙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在这场关乎世界和平、人类命运的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中国抗日战争开始时间最早,持续时间最长,抗击和消灭日军最多,付出的代价也最大,对彻底战胜日本法西斯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2、中华儿女不屈不挠、浴血奋战,铸就了战争史上的奇观、中华民族的壮举

【解读】军事科学院台海军事研究中心研究员赵力昌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站在民族历史的高度看抗战,国共军队在各自的战场浴血奋战,以血肉之躯抵抗日本帝国主义,赢得了这场实力极其悬殊的战争,这是世界历史上的光荣史篇,更是应该发扬传承的中国记忆。

3、这一伟大胜利,开启了古老中国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新征程

【解读】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所长王建朗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抗日战争是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是中国大国之路的起点。”抗战胜利70年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个日益繁荣富强的中国、一个充满生机希望的中国已经昂然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4、相互尊重、平等相处、和平发展、共同繁荣,才是人间正道

【解读】中央党校教授辛鸣解读说,我们要维护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原则为核心的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基础,绝对不允许一些国家挑战二战以来的世界秩序。同时,在此基础上,我们还要构建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因为只有这样才有可能真正在现代社会,在当下发展的背景下,共同推进世界和平发展的崇高事业。

5、中国永远不会把自身曾经经历过的悲惨遭遇强加给其他民族

【解读】国防大学政治部主任李升泉发表评论指出,近代以后,中华民族遭到了列强长期侵略和蹂躏,但中国人民不是从中学会弱肉强食的强盗逻辑,而是更加坚定了维护和平的决心。近代世界以武力开道的暴力崛起,导演了一幕幕“大国政治的悲剧”,证明了扩张争霸是毁灭之路。

6、我宣布,中国将裁减军队员额30万

【解读】国防大学教授房兵认为,此次裁军30万,说明中国是爱好和平的,纪念抗战胜利是为了不让历史悲剧重演。房兵指出,从另一个角度来讲,这也显示了中国充分的自信。

7、让我们共同铭记历史所启示的伟大真理,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

上一篇:讲座的感想范文下一篇:祭祖的意义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