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与阅读教学的区别范文

2023-09-23

阅读与阅读教学的区别范文第1篇

1 阅读教学现状分析

长期以来, 我国阅读教学普遍采取的是以教师为中心的“传递—接受式”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 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中心, 教师的讲解占去了课堂的大部分时间,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基本处于被动状态, 普遍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

就阅读教学与多媒体的整合而言, 在当前的阅读教学中, 多数语文教师对计算机的操作还不够熟练, 依然存在课堂知识容量不足、阅读效率低下的不良局面。

2 阅读教学与多媒体整合的策略

阅读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与多媒体的整合应根据文体的特点而采用不同的整合策略。

2.1 文学类阅读教学与多媒体的整合

文学类阅读教学是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文学类阅读教学, 更能以美引善, 以形悦目, 以情感人, 以美育人。文学类阅读教学与多媒体的整合, 旨在全面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2.1.1 小说教学与多媒体的整合

小说教学与多媒体相整合, 应从展示环境入手。因为小说总是把人物放在一定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中来展示。

例如, 学习鲁迅的《祝福》, 可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相关的电影片段, 从充满陈腐气息的书房的摆设看清鲁四老爷的真面目, 大“寿”字表现出他的迷信守旧, 一幅脱落的对联, 暴露了他抱残守缺的心理, 一堆未必完全的《康熙字典》, 表现了他的鄙陋和不学无术, 而把朱熹著作当圣经, 则是他保守落后的真实写照。

2.1.2 诗歌教学与多媒体的整合

在诗歌教学中, 合理使用多媒体的图像、声音、文字, 能起到烘云托月的作用, 通过引导学生对诗歌意象的把握和理解, 让学生沉浸在如诗如画的意境中。

例如, 在鉴赏《再别康桥》这首诗时, 先设置背景音乐, 让学生在美好的氛围中朗读诗歌:轻轻的/我走了……这舒缓的节奏、和谐的旋律, 悦耳动听, 让人如痴如醉, 学生的趣味和快感一下子就调动起来了。

2.1.3 散文教学与多媒体的整合

散文题材广泛, 联想丰富, 形散神聚, 结构自由, 语言精美, 讲究句式和谐, 富有情韵。散文教学与多媒体的整合, 应从把握课文的景物描写的特点入手:

例如, 在讲授散文名篇《荷塘月色》时, 我们可以设置这样的教学步骤:首先是利用图片和影像资料, 从不同侧面展示月下荷塘之美, 引导学生观察月光下的荷塘、荷塘上的月光和荷塘四周的月色;其次, 让学生设身处地地置身于斑驳的树影下, 沉醉于浮动的月光中, 一边欣赏荷叶的多姿与荷花的清香, 一边揣摩课文语言的神韵, 让学生真正感觉到这景色实在太美了!

2.2 应用类阅读教学与多媒体的整合

2.2.1 记叙文与多媒体的整合

记叙文教学与多媒体的整合, 就应该巧设教学情境, 引导学生进入作品的艺术境界中, 激起学生的情感体验, 从而提高记叙文教学效果。

例如, 学习《荔枝蜜》一课, 先是再现作者小时候上树掐海棠花不小心让蜜蜂蜇的经过;接着播放“参观养蜂大厦”的录像, 让学生认识小蜜蜂的生活特征;最后以色彩鲜艳、寓意深刻的蜜蜂采花酿蜜图, 让学生领悟小蜜蜂的无私奉献精神。这样, 就使学生的内心真正受到振动, 从而更好地理解课文的主旨。

2.2.2 说明文教学与多媒体整合的策略

说明文往往要说明的是人们不易亲见的事物和现象, 不易理解的事理和过程。教师应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教学辅助手段, 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等因素, 发挥其联想力、想象力, 化抽象为具体。

例如, 学习《故宫博物院》, 首先显示故宫博物院建造前的中轴线以及和华表的关系。接着, 让主体建筑慢慢“飘落”过来, 显示其方位。最后, 以特写的镜头进入金銮殿, 详细介绍其布局和文化内涵。这种导游式的学习, 使说明文教学情趣盎然, 优美的文字与美好的画面相得益彰, 异彩纷呈。

2.2.3 议论文教学与多媒体的整合

议论文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 以剖析事理、发表见解、提出主张为主要目的的文体。以多媒体为教学辅助手段进行议论文教学, 能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 对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产生很大的推动作用。

例如, 学习鲁迅的《为了忘却的纪念》一文时, 为了使学生准确把握鲁迅在听到“左联”五烈士被枪杀的消息时的情境, 可采用如下做法:运用多媒体切换以下幻灯片: (1) 鲁迅送书给白莽; (2) 柔石睁大眼睛听鲁迅讲“人心惟危”说; (3) 柔石与白莽同时被捕; (4) 柔石在狱中学德文; (5) 龙华枪杀烈士现场; (6) 鲁迅提笔著文; (7) 鲁迅抬头望着漆黑的夜空。看着一幅幅画面, 再加上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诵与讲解, 营造了一个悲壮的气氛, 学生完全沉浸在无比悲愤的情境之中。

总之, 阅读教学与多媒体相整合是现代教育的趋势和需要, 作为新世纪的语文教师应转变观念, 认识到多媒体应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积极投身到阅读教学改革中, 不断开展阅读教学与多媒体整合的研究, 开创新世纪阅读教学的新天地!

摘要:阅读教学与多媒体的整合是阅读教学改革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对当前阅读教学现状的分析, 探讨了阅读教学与多媒体整合的理论基础, 并结合多媒体的特点和阅读教学的规律, 重点论述了多媒体与阅读教学整合的实施策略。

阅读与阅读教学的区别范文第2篇

笔者结合该课程的教学实践,通过摸索教学方法、收集教学反馈和观察教学效果, 总结了一些经验并在以下篇幅里进行探讨。

1教学材料的使用

学生最初使用的教材是中国商务出版社出版的《国际商务英语报刊选读》[1]。该书内容涵盖面广 ,所选课文来自世界知名的英语报刊, 有利于学生了解英语新闻的特点并培养阅读新闻的兴趣。但由于入选教材的新闻在时效性上滞后, 课堂上较难就主题展开让学生进行自主思考与讨论。第二年开始, 学院要求以实时出版的二十一世纪英文报作为英语报刊阅读课的主要教学材料, 参考其他主流英语报刊的相关内容来组织教学。经过三年的教学实践,笔者发现相比传统教材,实时英语报刊的内容更丰富,题材更广泛,体裁更多样,有助于学生增加词汇量、扩大知识面、丰富语言知识。而且学生通过广泛接触图文并茂、精心编排的英语报刊, 能激发自主阅读的兴趣和培养自主思考的能力,从而促进其他英语课程的教学。

2教学任务的安排

英语报刊阅读课一般每周安排两个课时, 一学期共计三十四个课时。作为一门重训练、重实践的课程,教师在安排教学活动时,可以留出十个课时组织课堂内实训,每周给学生留出适量的作业, 督促学生养成阅读英文报刊的习惯。笔者每学期会组织四次辩论、两次演讲和两次口译实训。主题一般在一到两周前由师生商量共同决定,如“保钓行动”、“美国总统大选”、“武大校园售票入园”等,确保学生们有据可查并且有一定的兴趣进行探讨。课后作业采用小作文、新闻续写或是笔译的方式,鼓励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合作完成,并不定期地进行课堂展示。此外,笔者还要求学生准备词汇本和摘抄剪报本各一个, 将重要的词汇和文章留下来作为晨读、口语训练或是写作参考的材料。

3教学方法的选择

为更好地进行英语报刊阅读的教学, 笔者在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2]。教师提前一周在网上阅读电子报纸根据报纸内容设计小任务和大任务, 将任务告知学生并指导学生通过阅读寻找相关信息。学生领到纸质报纸后, 利用一周的时间自主阅读并分组讨论, 在第二周的课堂上展示合作成果为培养小组合作能力, 笔者将学生按每组五到六名成员分成若干个小组, 每周从小组中随机抽出一名同学负责组织接下来一周小组的相关活动。在实施任务驱动教学法的过程中, 设计任务这一过程非常关键。任务既要有趣味、结合真实情境、尽可能多地涵盖学科知识,又要根据学生层次分成不同等级,具有可操作性,以便进行评价和考核。以《21世纪英文报》第980期的任务设置为例, 笔者为高职三年级的学生设计的任务主要围绕两篇文章 :Early birds confuse job market[3]和Are interns juscheap labor?[4]。要求学生完成这两篇文章的自主阅读后 ,总结其大意(小任务)。然后从以下两种类型的任务中选择一个完成(大任务):一是查阅高校学生近几年就业率的数据,准备图表展示;确定自己找工作的大致方向, 设计一份如何为求职做准备的时间表(为期三个月,尽量细化);二是搜索最新与本专业相关的实习生招聘信息,分析其对应聘者的具体要求,进行课堂展示;结合所学的礼仪知识和所了解的新人入职注意事项, 做一份简要的实习生岗前培训材料(针对具体岗位)。在授课过程中,笔者先向学生介绍与实习、求职相关的常用词汇和句型,并对报刊中一些新词和复杂的长句进行分析; 接着结合英文报刊中常见的求职广告,向学生展示优秀的求职简历和求职信;然后抽出三到四个组进行成果报告,师生讨论后对课堂报告做出评价,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学生能将自己和组员所掌握的知识进行有效的建构, 通过完成任务提高合作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4教学效果的反思

笔者每个期末都会对学生进行随堂考核, 以便与第一堂课上的随机抽查进行比对。经过分析发现,由于学生阅读了一些主要渠道的新闻报刊,英语语言知识方面的积累有所增加,在扩大词汇量和提高表达能力方面表现得尤其明显; 学生的自主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都有提升,PPT制作能力、演讲能力和思维能力也得到了培养。但同时任务驱动教学法给师生都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对配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在任务分派和活动进行中充当组织者和管理者,这需要领导艺术,要懂得如何因材设计。学生完成任务有一定难度, 而且合作式的学习模式相比独立学习而言,对综合素质要求更高。解决这些问题还有待不断摸索总结,找到最佳教学模式,提升教学质量。

摘要:阅读是获取语言知识的一个重要途径。实时更新的英语报刊具有较强的时效性,语言新颖生动,体裁风格丰富多样,贴近真实的社会情境,是用来组织阅读教学的极好材料。教师通过制定灵活的教学计划,选择合适的阅读材料,采用以生为本的教学方法,可以进一步提升该课程的教学效果。

阅读与阅读教学的区别范文第3篇

1浅显易懂型

对于一些内容较浅易, 学生易体会和明白的古诗词, 可以创造较多的机会让小学生独立习读、独立思考、互相交流, 在实践中提高自学能力。学习之初, 先带领学生朗读一些喜闻乐见, 脍炙人口, 而且大部分都是孩子幼儿时期读过的小诗。例如唐代诗人李峤的《风》, 在教学中首先让学生自读古诗, 整理、清除文字障碍;接着分小组讨论古诗的意思, 找出不理解的词;再次全班讨论, 共同辨析不理解的词义, 依靠学生帮助学生;最后达到全体学生掌握古诗的目标。依照新课标的要求, 让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得到发挥, 能够合作学习。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仅仅是一个引导者、帮助者。

2相对陌生型

对于一些新接触的小诗文, 教师不必急于让学生理解诗句, 先让学生自由而大声地朗读, “不求甚解”地读, 把诗句的字音读准, 读到琅琅上口。例如学习《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可采用“三读”的阅读方法, 即:读通—读懂—读好。古诗文不是无情物, 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 让他们在诵读时, 加上适当的语气和动作, 边背诵边表演, 会增进对古诗文的理解, 从而与古诗文内在的感情产生共鸣。还可以适当模仿一些古人吟诗诵句时摇头晃脑的样子, 学生便会越读越来劲。

3深奥跳跃型

对于有一定难度的古诗文, 可以用直观教学的方法引导学生理解诗意。直观的手段:形象的板书、挂图、实物、录音、录像及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在教学杜牧的《山行》时, 可设计如下情境:和学生一起乘坐时间飞船, 穿过时空隧道, 似乎进入久远的唐朝, 伴随着悠扬的乐曲, 一边绘声绘色地描述, 一边引导学生观察幻灯片, 很快就吸引了学生, 激发了他们的兴趣, 引发了他们学习的内驱力。学生不由自主地就进入了教师创设的情境之中, 初步感受到了杜牧在诗中体现出的明快、豪放的风格, 陶醉于清新明快的意境中。

古人云:为文之道在于厚积而薄发。在小学低年级古诗文阅读训练中还要十分重视学生的古诗文量的积累, 小学生只有背诵大量的古诗文, 实现“量”的积累, 才能充分地汲取古诗文的精华, 得到古诗词的浸润, 从而丰富自己的语言, 达到思维和能力上的“质”的提升。那么, 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 引导学生多背, 实现“量”的积累呢?可采用以下三种方法引导学生巧记妙背。

1) 表演背。古诗文不是无情物, 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 让他们在背诵时, 加上适当的语气和动作, 边背诵边表演, 会增进对古诗文的理解, 从而与古诗文的情感产生共鸣。此法多用于低年级学生。例如, 一年级学生背诵《望庐山瀑布》, 当背到“生紫烟”“挂前川”“三千尺”“落九天”这些词时, 老师除了指导他们的语气外, 还引导学生用动作表现出瀑布的美丽壮观和从高空落下的动态。恰当的语气和得体的体态语有利于小学生的记忆与理解。同时还给学生创设了获得成功的可能, 以及表现个人的时机, 一举多得。记得在“六一”儿童节古诗文背诵汇报会上, 学生们那声情并茂的背诵, 入情入境的表演, 博得了师生的阵阵掌声。后来许多学生在写《记“六一”儿童节》一文时, 都把这一印象很深的一幕记叙了下来。可见, 表演背这一形式促进了学生对诗的理解, 加深了印象, 从而促使其背得更快, 记得更牢, 学生兴趣更高。

2) 据意背。是根据诗的内容进行分门别类背诵的一种方法。如写景诗、叙事诗、抒情诗等等, 学生在背诵时, 就有不少人对诗文采用据意背的方法。像“美丽芬芳、前程似锦”一章, 他们会背起花的诗, 有《题菊花》《海棠》《卜算子·咏梅》等, “播种理想、放飞希望”一章, 他们会背起“言志”的诗, 《石灰吟》《无题》等, “观自然风光, 游山水园林”一章他们会背起写景的诗篇, 《春词》《西湖》《山行》《归田园居》等;“友情难忘, 友谊长存”一章, 他们会背起“送别”的诗, 《黄鹤楼》《别董大》《赠汪伦》等;“劝勉同学努力, 插翅飞翔”一章, 他们会背起《劝学》等。引导学生据意背能促他们分类别, 脉络清, 背得多。

阅读与阅读教学的区别范文第4篇

1优化合作学习的问题设计

在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中, 要想有效地开展合作学习,最重要的是要对合作学习的文章进行科学的问题设计, 一方面, 问题的设计不能太难,如果太难学生会无所适从,从而对合作学习失去信心;另一方面,问题也不能设置得太容易,否则,就失去了进行问题设计的价值。 此外,在对小学语文进行阅读的合作教学时,一定要结合所阅读的文章内容,以及学生的具体情况,将全班学生按照优势互补的原则分成不同的小组,以便小组成员能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完成学习的任务。 比如,小学语文老师在进行北师版四年级上册的《爬山虎的脚》的阅读教学时,笔者就结合课文内容设计了这样的两个问题:“为什么爬山虎的叶子的叶尖部分都是一律朝上的?”“为什么爬山虎的叶子在墙上平铺得如此均匀而没有重叠呢? ”结合这两个问题,各小组开展合作学习。 各小组可以在观看课文插图或者是对文段进行默读并理解句意的基础上,互相交流各自的想法,然后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出一致的看法。 接下来,老师结合学生的探索成果,给予适度的指点和帮助,而学生也在老师的指导下慢慢明白了问题的答案。 这样的合作阅读的教学方式, 学生不仅可以对课文的内容进行学习和理解,同时,老师也能在这个过程中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并有助于课文重点和难点的突破。

2关注合作学习的语境体验

在我国以往的阅读教学中,老师都很重视对“阅”的教学, 而忽略了“读”的教学。 其实,“读”在阅读教学中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方面,小学语文老师可以通过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朗读,培养学生的语感,同时,也能让学生有效地把握文章的内容,并能从文章中学习到一些道理,从而有助于自身的成长; 另一方面, 在我国的新课标中也提倡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同时,随着我国社会分工日益细化,合作将成为未来工作的一种常态,因此,具备合作精神对于未来社会的建设人才来讲非常重要,与此同时,合作学习还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化能力的发挥和思维能力的提升。 比如,在教学北师版三年级下册的《桂林山水》时,老师可以首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先在小组内进行课文内容的叙述,并在小组讨论和合作的基础上,结合课文的内容画出桂林山水图;接下来,老师运用PPT将桂林山水的图片和视频进行播放, 让学生在与自己的画进行对比的基础上,加深对桂林山水美的印象和感受,从而更深刻地理解课文内容。 在这个过程中,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能力都得到了有效的锻炼。

3发挥合作学习的个性特长

合作阅读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为主要目的。 但是在这个过程中, 老师一定要考虑到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受其成长环境、认知水平和理解能力等各方面的影响,他们的学习能力也都是有差别的,因此,在合作学习进行分组的过程中,一定要对小组进行合理的设计,结合每一个学生的不同特点和优劣势进行分组搭配, 这样可以有效地让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得到很好地发挥, 从而保证每一个学生在合作学习中都能得到提升的机会。 并让学生在互相之间的合作中受益,互相促进,共同进步。 合作学习的过程也是各个不同主体的合作过程,因此,要让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习如何去与人合作、与人竞争,在不断的锻炼中成长。 比如,在学习北师版三年级下册的《望洋兴叹》时,笔者结合课文内容提出了一个问题:“通过故事,你如何看待河泊这个人? ”通过各小组的合作学习和讨论后,各小组分别派出了代表发言,老师在大家的发言之后, 给予了适度的启发, 让学生对于是非的判断明确了标准,从而对学生的价值观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4激发合作学习的探究欲望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 ”在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中,老师一定要把课堂的主体地位还给学生,积极引导和启发学生去质疑, 让学生消除那种不敢提问的心理,形成敢于提升、善于提问的能力,这对于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具有重要的作用。 记得叶圣陶老先生曾说过:“教是为了不教。 ”结合叶老的这个观点,小学语文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更应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主要目标, 让学生自己学会阅读,从而提升自己的阅读能力。 比如,在教学北师版六年级上册的《瑞恩的井》的时候,笔者结合题目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质疑:“文章为什么叫“瑞恩的井”? ““瑞恩为什么要造井? ”“为了造井,他做了哪些努力? ”通过这样的设问,学生学习课文的欲望被提了起来,并在课文中进行不断的探索,并通过合作学习对文章有了一个总体的把握。 此外,每学完一篇课文,笔者也有意识地让学生对课文进行质疑, 以便学生在课后通过合作学习,对文章内容作进一步的探究和交流,从而提升他们的综合学习能力。

总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运用与优化合作学习,既是新课改背景下素质教育对小学语文教学的要求, 有利于教师在教学的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模式,又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让学生的阅读能力在合作中得到很大提升,为其未来的学习打下扎实基础。

摘要:合作学习不但有效提升了学生阅读兴趣,促其主动探究,而且让小学生找到了阅读方法和规律,促其学习能力的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要优化问题设计,关注语境体验,发挥个性特长,激发探究欲望。

阅读与阅读教学的区别范文第5篇

1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缺失

现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许多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小学语文老师教学过程单一

现在的小学语文老师在课堂上大都采用“讲读法”“谈话法”,这一环节老师都会提出许多的问题来让学生回答,但是这些问题基本都不具备思考价值。许多学生都是按照参考书上的答案来机械性的回答, 没有见过任何的思考以及探索研究,而且回答问题的同学基本都是固定不变的,老师都是要求成绩好的同学来回答,其余的同学只是在课堂上扮演了观众的角色。

1.2 学生个性化阅读被忽略

老师教学目标是否达标主要是看学生对知识是否已经掌握。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很多时候主要以基础知识的把握为目标,没有充分关注学生的兴趣以及能力。由于上课时间的有限性,老师很少给学生独立阅读的时间,阅读时间很多都是被老师频繁的提问所代替,就算是给出阅读的时间,也是集体大声统一的阅读,学生在课堂上基本不会有独立阅读的机会。另外一个较为常见的现象就是老师在课堂上像是在以问答的形式诱导学生思考问题,可是却始终绞尽脑汁的让学生往参考书上找寻已有的、正确的答案。老师在课堂上没有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时间长了学生就会对语文阅读失去兴趣,在课堂上只是单纯的跟着老师的步骤走。为此,笔者在学生中曾做过问卷调查,结果发现只有20%的学生喜欢语文,有80%的学生表示对语文没有兴趣, 主要原因是语文老师在阅读课中不够生动没有激发他们的兴趣。

1.3 学生课外阅读盲目

学生对课外阅读一般都会有很高的兴致,但是由于老师阅读教学过于程序化, 学生并没有在课堂上积累课外阅读的经验,所以就导致了学生对课外阅读具有盲目性。学生对课外阅读没有计划,只是见到什么便读什么,遇到自己喜欢的章节便一口气读完,遇到的不喜欢的便一眼扫过。有些老师会觉得课外阅读是学生自己的事情,并不在教学的范围内,因此没有指导学生正确的选择课外阅读的书籍和正确的阅读方法,久而久之,学生便会养成不良的阅读习惯,即便是再好的书籍也不会细细欣赏。

2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对策

阅读教学并不是按部就班的古板的过程,而是一个生动的场域,针对目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所存在的缺失,有以下几点改进方法:

2.1 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多媒体越来越多的被运用到教学当中,所以,老师可以运用这个已有的工具来通过声音、文字、图片等把原本枯燥无味的课本文字变得形象、具体、生动,使学生犹如身临其境般体会课本所描绘的画面,从而激发学生对语文阅读的想象。在使用了多媒体展示后,老师可以给出一定的课堂时间来让学生讨论自己感受以及看法, 还可以让学生分组讨论然后给出小组讨论后的看法,这样还可以锻炼学生的总结能力。除了多媒体的展示外,角色朗读、配乐朗读也是老师常用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一个方法。

2.2 培养学生正确有效的阅读方法

老师应当严格监督学生使其养成批注的习惯, 在阅读课上引导学生用笔画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还有标出令自己印象特别深刻的地方,让学生从根本上改掉只动口,不动手,不动脑的坏习惯。老师可以让学生每人准备一个摘抄本把自己喜欢的优美的语句抄录下来,并且要求学生按照原句写出一个仿句,在班级后面做一个小板报每一周就让同学讲自己写的仿句抄在板报上,供同学欣赏,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还带动了学生的思考,还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以上两点相信很多老师知道,在教学过程中可能也实践过,可是不能够坚持,只要老师坚持相信一定可以培养学生正确、有效、适合自己的阅读方法。

2.3 激发学生内动力 ,使阅读变得有序化

老师在教学中想要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关键点在于开启学生的内动力。老师在课前可以让学生查询作者的写作背景,对文章有整体的概念,在学习一篇新文章时,让学生快速阅读一遍把自己没有办法理解的地方重点标出来, 然后再细读这些不懂得地方多问为什么。老师可以将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先在小组内提出自己的问题,让组员帮助回答,这样一来,就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会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学生通过自己查阅作者的写作背景,从而明白作者的写作目的,由知识的接受者变成知识的探索者,从而提升对语文兴趣。老师还可以推荐一些可以帮助提升小学生阅读能力的书籍给学生,让有兴趣,有能力的学生可以延伸自己阅读面,锻炼阅读能力。

3结语

语文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关键环节,在这一环节,教师充当的角色相当重要,作为语文老师不仅仅是要传授课本知识更重要的是在教学当中培养学生学习、思考的主动性,将课本的文字绘画成为一幅幅美丽的图画呈现在小学生面前, 引起他们的思考。

摘要:阅读教学既是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关键所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研究了阅读教学对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的意义,而且还从根本上对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不足进行了讨论并且提出了对应的解决性方案。

阅读与阅读教学的区别范文第6篇

[摘 要]在分层教学中把握阅读教学的开放点,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开放性教学与分层教学有很多契合点,教师要有对接融合的意识,在阅读教学设计中顺利找到开放点,适时启动开放教学程序,促使学生阅读思维的解放。自主阅读、问题投射、合作学习、延伸训练,这是阅读教学的不同环节,教师引入开放意识,能够形成崭新的教学起点。

[关键词]阅读教学;开放点;聚焦;分层

分层教学体现了因材施教的原则,是比较科学的教学理念和实践方法。作为语文教师,需要有学情调查意识,阅读教学设计时要关注开放点的确定,以便为分层教学提供更多时机。教师在自主阅读、问题投放、合作互动、延伸训练等方面做出对应设计,确定阅读开放点的位置,展开创新设计,能够有效提升阅读教学的效率。

一、自主阅读,开放思维发展质疑点

学生学力基础不在同一水平线上,这是普遍的问题。教师要正视学生群体差异的存在,适时启动自主阅读程序,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自主梳理阅读困惑,形成阅读质疑点,为进一步阅读探究创造条件。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是对个性化阅读最直接的诠释,教师在指导学生自主阅读时,要有开放意识,让学生勇于思考,向更多方向展开探索。

如教学五年级下册《祖父的园子》一课,这是一篇回忆性小说,主要表现了祖父的园子是“我”童年快乐的家园,其语言带有浓郁的童真色彩,贴近生活现实,非常适合学生自主阅读。教师在课堂导入阶段,先做一些背景介绍,对文本内容进行了梳理性展示,然后要求学生展开自主阅读,并自主设计一些阅读问题,对阅读疑惑进行归结。学生开始进行自主阅读,教师辅助引导,给学生提供一些参考。随着阅读的深入,学生的质疑问题不断涌现:作者为什么对祖父的园子念念不忘?为什么说祖父的园子是自由的园子?作者使用了哪些修辞方法?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作者对祖父的怀念是通过对园子的描写来传达的,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写法?……教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整合处理,挑选一些有价值的问题,分配到学习小组中,要求学生以集体讨论的形式进行对应研读,梳理出解决问题的通道。

自主阅读体现了主体教学思想,呈现出开放性,学生展开主动质疑学习,以问题形式呈现阅读认知,能够形成更多阅读感知。教师要求学生以小组讨论的形式解决问题,给学生提供了深度思考的机会。开放学生的思维质疑点,突出主体教学意识,符合学生思维成长的要求。自主阅读不是自由阅读,教师适时做出一些干预,布设一些阅读任务,对自主阅读形成有效调控,能够为阅读教学提供更多助力支持。

二、问题投射,开放情感体验融合点

阅读文本不仅要厘清情节和人物,还要进行情感渗透,让学生在情感体验中逐渐找到思想成长契机,这也是开放性教学的重要目标。教师深度解析教材内容,适时投放一些阅读思考问题,让学生展开对应的思考和发掘,能够使学生形成丰富的情感认知。学生阅读理解基础存在个体差异,教师要在问题设计时体现梯度性,给学生更多选择的权利,以体现分层教学原则。

如在教学《草船借箭》这篇课文时,教师在引读环节设计了一些阅读问题:故事中的诸葛亮和周瑜都属于主要人物,你更喜欢哪一个人物呢?周瑜为什么要嫉妒诸葛亮呢?文本题目是“草船借箭”,而其主要内容是表现诸葛亮和周瑜的斗法,这样设计离题吗?诸葛亮真的是神机妙算吗?教师问题抛出后,课堂反响强烈,学生对相关问题展开了讨论。有学生认为,诸葛亮和周瑜属于一伙的,不应该勾心斗角,这样不利于一致对敌。有学生不以为然,认为周瑜的性格决定了其行为,他嫉妒诸葛亮的才能,自然会想方设法陷害诸葛亮,这样也更显示出諸葛亮的才智过人。教师与学生一起互动,对问题解读情况进行综合归结,自然形成了学习启迪。

教师为学生投放各式各样的问题,其目的是激发学生展开个性化阅读和思考,使学生在对文本的深入解析中建立起学科认知基础。学生阅读有个性追求,教师对此需要有清醒认识,在问题设计和投放时,在问题解读和评价时,都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思想现实,给予必要的教学引导,以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效率。教师问题设计带有创新意味,学生接受更为顺利,其激发效果也会更为突出。如“周瑜和诸葛亮是一伙的,为什么要勾心斗角呢?”这个问题很有启发性,学生会从更多角度展开分析,因为这不仅是人物性格决定的,还关涉双方的核心利益。

三、合作学习,开放阅读理解着重点

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改革极力倡导的学习方式,教师在组织学生展开合作学习时,要从几个方面做出创新设计。其一,合作团队组织时,不妨让学生自由组合,以提升团队凝聚力。其二,组织形式亟待创新,集体讨论是最常见的合作形式,学生对此有较强排斥,教师不妨推出集体演绎、游戏竞赛、知识比拼等活动,以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其三,教师要有开放意识,吸收学生的参与意见,对合作形式进行创新设计,让更多学生都能够顺利进入到互动环节。

如在教学《景阳冈》这篇课文时,教师先利用多媒体播放《水浒传》电视剧中的《好汉歌》,渲染了学习气氛;在诵读训练环节,教师再次运用多媒体播放山东快书《武松打虎》,给学生提供更多倾听感知的机会。学生在聆听过程中,对文本内容和人物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为了训练学生诵读,教师要求学生以自己最擅长的形式演绎课文,学生兴奋起来,很多都选择了故事讲述的方式进行展示,也有学生几个人合作进行课堂演绎,用分角色诵读的形式对文本的主要情节进行梳理和展示。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对应评价,给学生提出更多学习建议。教师在学习建议中,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展示,利用更为灵动的形式,对文本故事进行创意设计和组织。学生得到更多鼓励后,开始深入解析文本内容,教师提议创编课本剧,成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课堂学习研究气氛浓重起来。

教师利用多媒体进行调度,给学生带来了更多学习启迪;让学生运用自己最喜欢的形式来演绎课文内容,给学生更多学习选择;要求学生自由选择合作实践形式,给学生带来了全新的学习体验。阅读不仅是学生的个性化学习行为,也可以通过集体形式进行探究。合作学习带有互动性,教师不妨在组织形式上展开创新设计,给学生以感官冲击,这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思维,使学生在多重互动交流中形成学科认知。演绎活动大多带有合作属性,应该是最适合的操作形式,教师从这个角度展开教学,能够获得显著的调度效果。

四、延伸训练,开放素养构建辐射点

开放训练设计,教师要从训练内容选择、训练形式选择、训练组织评价等多个方向展开创新研究,以提升阅读训练的有效性。课外阅读、信息搜集、材料整合、读写展示、故事讲述、学习辩论等都属于开放性训练的范畴,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学习实际做出筛选和组织,以成功调动学生的学习思维,使之形成学科能力。特别是信息时代的快速到来,为阅读学习提供了更多契机,教师发动学生利用网络搜集阅读素材,展开信息共享,进行网络互动,都能够带来全新的训练契机。

如《两茎灯草》这篇课文是小说的节选内容,成功塑造了严监生这个人物形象。教师在训练设计时,直接推出仿写训练任务:小说以塑造人物形象为核心,借鉴作者的写法,结合生活观察经历,选择一个熟悉的人物进行重点描绘,抓住细节揭示其思想本质。学生开始进行构思和讨论,课堂研究气氛逐渐形成。在课堂展示环节,教师要求学生先在小组内交流,对同学的作品进行评价,然后评选出最佳作品进行班级交流。教师则深入到学习小组之中,对学生的展示情况进行归结,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纠偏。有学生描写了有个性的同学,表现其特别大方的一面;有学生介绍老师,通过细节描写,表现了老师的细心和洞察力;还有学生选择家庭成员来描写,对其过于认真的较劲精神进行重点展示。教师对学生的习作表现展开专业化点评,从技巧方法角度进行传授,给学生提供了更多学习启迪。

教师利用仿写训练展开教学调度,给学生带来了全新的学习体验。从学生的具体表现可以看出,教师的教学引导是比较到位的,能够有效启动学生的习作思维。学生大多有生活观察经历,讓学生对接生活进行人物描写,成功激发了他们的学习思维。延伸训练设计有很多选择方向,教师要做好学情调查,给学生以更多训练体验,使之能够获得更多的认知成长。“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训练设计也是这样,需要有方法技巧的支持,教师要做好对应研究,以提升训练的有效性。

发动学生展开自主阅读学习,能够开放学生的思维发展质疑点;适时给出阅读问题投放,能够开放学生的情感体验融合点;合理组织合作学习活动,能够开放学生的阅读理解着重点;科学延伸阅读训练维度,能够开放学生的素养构建辐射点。教师在分层教学中探寻开放点,体现因材施教原则,具有更强的针对性,其助学效果更值得期待。

[ 参 考 文 献 ]

[1] 李建萍.小学语文开放式阅读教学的开展策略[J].中国新通信,2020(08).

[2] 孙荣俊.小学语文阅读开放性教学策略初探[J].内蒙古教育,2019(32).

[3] 季晓文.开放式教学法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文学教育(上),2019(10).

(责编 刘宇帆)

上一篇:乡镇书记综治述职报告范文下一篇:幼儿园保育员培训计划范文